2022立夏节气吃什么水果(集锦6篇)由网友“yoyra”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2022立夏节气吃什么水果,欢迎阅读!
篇1:立夏节气2022古诗
1、《客中初夏》宋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2、《立夏 》左河水
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
时病时虫人撒药,忽寒忽热药搪人。
3、《立夏》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4、《立夏前二日作》陆游
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
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
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
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
5、《四月旦作时立夏已十余日》陆游
京尘相值各匆忙,谁信闲人日月长?
争叶蚕饥闹风雨,趁虚茶嬾斗旗枪。
林中晚笋供厨美,庭下新桐覆井凉。
堪笑山家太早计,已陈竹几与藤床。
四月二十八日作又行遍人间病不禁,
四月欲尽五月初,九十未及八十余。
开口何曾谈世事,收身且复爱吾庐。
6、《幽居初夏》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7、《山中立夏用坐客韵》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8、《山亭夏日》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9、《寓言二首》贾至
春草纷碧色,佳人旷无期。悠哉千里心,欲采商山芝。
叹息良会晚,如何桃李时。怀君晴川上,伫立夏云滋。
凛凛秋闺夕,绮罗早知寒。玉砧调鸣杵,始捣机中纨。
忆昨别离日,桐花覆井栏。今来思君时,白露盈阶漙。
闻有关河信,欲寄双玉盘。玉以委贞心,盘以荐嘉餐。
嗟君在万里,使妾衣带宽。
10、《念奴娇·壶中天》朱元夫
人生有酒,得闲处、便合开怀随意。况对寿、龟仙鹤舞,犹直壶天一醉。蚕麦江村,梅霖院落,立夏明朝是。樽前回首,去 年四月十二。
依旧洛里吟窝,华台书隐,心事无怀氏。偃鼠醯鸡空扰扰,海月天风谁寄。珠璧祯祥,斗牛光景,预可占斯世。先生出否,明 年方六十岁。
11、《日忆京师诸弟》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12、《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13、《夏意》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立夏节气的气候特点
立夏以后,江南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连绵的阴雨不仅导致作物的湿害,还会引起多种病害的流行。小麦抽穗扬花是最易感染赤霉病的时期,若预计未来有温暖但多阴雨的天气,要抓紧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喷药防治。南方的棉花在阴雨连绵或乍暖乍寒的天气条件下,往往会引起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暴发,造成大面积的死苗、缺苗。应及时采取必要的增温降湿措施,并配合药剂防治,以保全苗争壮苗。“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红季节。“能插满月秧,不薅满月草”,这时气温仍较低,栽秧后要立即加强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虫,促进早发。中稻播种要抓紧扫尾。茶树这时春梢发育最快,稍一疏忽,茶叶就要老化,正所谓“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要集中全力,分批突击采制。
立夏前后,华北、西北等地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强烈,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尤其是小麦灌浆乳熟前后的干热风更是导致减产的重要灾害性天气,适时灌水是抗旱防灾的关键措施。“立夏三天遍地锄”,这时杂草生长很快,“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了。”中耕锄草不仅能除去杂草,抗旱防渍,又能提高地温,加速土壤养分分解,对促进棉花、玉米、高梁、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壮生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立夏后,是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而且这时期雨水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与日后收成关系密切。农谚说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碓头无米。”民间还有畏忌夏季炎热而称体重的习俗,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江西一带还有立夏饮茶的习俗,说是不饮立夏茶,会一夏苦难熬。早在古代的君王们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
《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说明在这时节,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们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清晨当人们迎着初夏的霞光,漫步于乡村田野、海边沙滩时,你会从这温和的阳光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深情。于乡村田野、海边沙滩时,你会从这温和的阳光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深情。
篇2:立夏节气2022古诗
秤人
立夏吃罢中饭,有秤人的习俗。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人们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喝粥
根据当地史料记载,我国古时每年“立夏”节气,民间形成了吃粥、挂蛋等习俗。民间传说立夏这天喝立夏粥可保一年平平安安、无病无灾。
吃立夏饭
立夏这一天,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要变着花样吃各种饭,乌米饭、豌豆糯米饭……主料都是最最平常的米饭,但因为加进了各种时令的料,变换出不同的颜色
尝新
很多地方有“立夏尝鲜”之俗。人们品尝时令食物,以求健康吉祥。
做夏
立夏季节,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做夏”。鼎边糊(又称锅边糊),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其味极为荤美可口。
食面食
我国北方多种植小麦,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
喝茶
我国江西、扬州等地有立夏饮茶的习俗。夏天酷暑炎热,经常喝茶,尤其是偏凉性的绿茶,可以让暑气顿消,起到清热解暑、利尿排毒的作用
迎夏
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还有习俗说立夏日不迎夏,会有病灾缠身。
篇3:2022立夏节气历史渊源
立夏节气的历史渊源
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时令)的特定节令,它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为立夏。所谓“立”即开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代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开始和到来。为了更准确地表述时序特点,古人又根据天气和物候,将节气分为“分”、“至”、“启”、“闭”四组。“分”即春分和秋分,古称“二分”;“至”即夏至和冬至,古称“二至”;“启”是立春和立夏,“闭”则是立秋和立冬,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这些加起来共为“八节”。对应节气中最重要的“八节”,还产生了民俗节日中最重要的“八节”,即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
关于立夏,元人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为:“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之意,是说春天的植物到这时已经长大了。所以,江南的立夏习俗里有所谓的“见三新”,就是吃些这个时节长出来的鲜嫩物儿,如典型的“三新”有:樱桃、蚕豆和竹笋,或者因地制宜地替换为青梅、麦子、豌豆之类。除了吃,当然还有玩,甚至还是连吃带玩,那便是立夏日里最著名的游戏:斗蛋。
立夏的相关美食
四月初进入初夏,立夏节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与农时密切相关。入夏后,气候序序清和,昼长夜短,人觉倦怠。春天的景色渐消,而荷钱新铸,石榴花欲燃,炽热的夏天将至,人们留恋春日的景色与气候,故在立夏节这天,上至皇室,下至庶民村舍,家家设家宴,尝四月时鲜,称之为“饯春筵”。
皇家的“饯春筵”气势雄伟,菜品丰盛奢侈。以宋代皇家的“饯春筵”为例,从中可见当时迎夏饯春隆重的一斑。
“殿前山棚彩结飞龙舞凤之形,散乐所人员等校学·百禽鸣,内外肃然。……阎门东班引平章、宰执、亲王以下起居,上殿赐坐,谢恩坐讫,赐平章、宰执、侍从、亲王、南班、武臣、观察使以上坐于殿上,余卿监郎垂及武臣防御使以下,坐于殿房间,军校排在山楼之后,殿上坐机,依品位高低坐,第三四行黑漆矮扁凳坐物。每位列环饼、油饼、枣塔为看盘。
余三节人看盘如用猪、羊、鸡、鹅、连骨熟肉,并葱、韭、蒜、醋各一碟,三五人共浆水饭一桶。…第一盏进御酒,歌舞升平,边唱边饮,先笙与箫各一管和之,又一遍,众乐齐和,独闻歌者之声。宰臣酒,乐部起倾杯。百官酒,三台舞旋,多是浑裹宽衫……第二盏再进御酒,。唱和如前式,宰臣曲子慢,百官舞三台。第三盏进御酒,宰执百官酒程式如前,进御膳;御厨以绣龙袱盖合上进御前珍链,内侍进前上食,双双奉托直过头。凡御宴至第三盏方进下酒咸鼓,执百官以殿侍侧身跪传酒俱,即茶酒班仗役。所谓:殿高高捧盏行,天厨分莆极恩荣,傍逛拜起尝君踢,不请微闻匙著声。此时的菜肴有:肉子骨头、索粉、白肉、胡饼。
第五盏进御酒,弹器入乐,玉琵琶领奏,众乐和之。下酒品有:群仙肉、天仙饼、太平毕罗干饭、缕肉羹、莲肉肉饼。
第五盏御酒毕一各起座,少歇,宰臣以下退出殿门幕次伺侯,须奥传旨再进坐,赐宰臣百官及卫士各依品位瞥花。然后第六盏御酒,垫起慢曲子,有蹴球人争胜负。下酒菜品有:假鼋鱼,蜜浮酥撩花。第七盏御酒,七宝笋独弹,宣赐谢恩。下酒菜品有:排炊羊、胡饼、炙金肠o第八盏御酒,歌板长唱踏歌。众乐作合曲破舞旋。下酒菜品有:假沙鱼、独馒头、肚奠。第九盏御酒,宰臣酒y并慢曲,百官一舞三台,下酒菜品有:供水饭,簇灯下饭。宴罢,群臣下殿,谢恩退殿。”
从上述简略的描述中,我们可见皇室的饯春筵是何等气派、奢侈、热烈而繁纷。
民间一家一户的饯春筵无法与皇案相比,但也自有一番情趣,这种情趣恰恰是皇室无法体味与享受到的。下面们不妨测览一下民间的“饯春筵”。
柳絮檬檬,春色依尽。家家争做饯春筵。饯春筵在立夏节这天中午举行,因此,又称“饯春迎夏”。此日一清早,菜场有卖各种时新的水果、蔬菜。如:樱桃、青梅、青蚕豆、金花菜、大黄鱼等。中午家家准备家筵,虽因地域差异一各地的时新菜蔬不同,但有几样菜却是相同的。例如:海蛳、面筋。咸鸭蛋、金花菜、青蚕豆等。民间旧俗认为在立夏节吃了上述菜着,整个夏天可以不洼夏。
海蛳
顾名思义是海中的螺狮,形如丁螺;身细长,壳有纹路呈白色(丁螺呈青褐色)海蛳有两种吃法:一是用植物油直接炒食,食时必须用针,将肉挑出来才能食用。每人只得一颗、一颗慢慢品尝其真味,也别有一番滋昧。二是,事先将海蛳肉全部挑出,然后炒食。海蛳肉可炒大蒜,可烧豆腐,其味同样鲜美无比。也有将海蛳肉入汤羹的,其味也极佳。
在沿海地区的渔民,往往食鲜海蛳,将鲜海蛳洗净,入沸水中煮熟,另备酱油、醋,麻油、姜末等调制成的调料,将海蛳肉挑出后蘸食。
海蛳较寒,不宜多食。食海蛳后,再喝上一杯姜糖汤,以摆寒。
金花菜
学名苜蓿,农村常作绿肥。是一种长在田埂的野菜(现有种植的)。村姑从田埂边挑掘后,上市叫卖。金花菜买回后,只摘其嫩叶。嫩枝,去老叶、老枝。洗净后锅煸妙即成。煸炒金花菜的决窍在于,一是油要多(用植物油,忌用动物油),二是在起锅前,滴上几滴白酒,再翻几下即出锅,不仅色译碧绿生光,并且清香扑鼻。如果再滴少许蚝油其味更佳。
炒蚕豆
又名青豆,品种很多,因其收摘时期正是养的季节,故称蚕豆。立夏节的蚕豆比较嫩,适宜炒食。炒蚕豆很简单,只需将剥好的蚕豆,入锅加油编炒至熟即可。出锅时洒上葱末,更添清香。
另外,也可将蚕豆去皮,剥成青豆板,可同虾仁、肉丝、鸡丁等同炒,还可将青豆板入汤,清香、味甘美无比。
咸鸭蛋
立夏节一定要吃咸鸭蛋,大人、小孩都不例外。意在这天吃了咸鸭蛋,整个夏天都可平安,不生病。这可能是鸭蛋呈椭圆形,又能滚,似乎吃了鸭蛋,人也可以平安滚过夏天。而这天吃咸鸭蛋每人必需吃全只的,不可分食,更不可将咸鸭蛋切开分食。另外,家长还用七色彩线结成小网,将咸鸭蛋放入,挂在孩子的胸前,也意味着可以不庄夏。
黄鱼羹
黄鱼又称石首鱼,因其脑袋处,有无数菱形状凹凸骨,犹如石头,又长在鱼的脑处,故称“石首”。四月间黄鱼乘海潮而来,故是四月的时令海鲜。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时令差落,北方的黄鱼以四月的为好,人们也喜欢制作黄鱼羹为钱春筵的必食菜肴。而南方的黄鱼则以五月的为好,饯春筵时,还只能吃上小的黄鱼。
黄鱼刺少肉鲜,吃法多样,可煎、可蒸,但饯春筵家家都制作黄鱼羹。黄鱼莫需先将黄鱼蒸熟,然后去头、去骨。
黄鱼由于刺少,没有小骨,因此去骨很方便,只要先去头,抓住黄鱼的脊骨,从头到尾一剖到底,便将黄鱼的骨头全部去掉了。
用蒸鱼的原汤再加入冷水(不可热水)煮沸,加入切成丁状的豆离,待再沸,将黄鱼肉倒下,加入菱粉或芡粉,制成羹状即好。食时加入胡椒粉,再洒入一把青蒜或葱花。黄鱼典不仅味极鲜美,且原色原味,故是饯春筵和四月人们喜爱的时令菜肴。民间有谚语:“棣子花开石首来,筐中紫被拥三台”。意思是说,即便典卖了冬天的棉被,也要一尝黄鱼的美味。
樱笋厨
四月新夏,正值樱挑上市,春笋即将落令,一般家庭常用樱挑和春笋拼作冷盆,作饯春筵菜肴,或自家品尝或待客。
先将樱桃用开水冲泡后,每只用小刀一切二月,放至盆的一边,另将春笋切成细片,用沸水掉熟捞出(在悼时水中需放盐,使笋有咸味),放至盆的另一边。一红一白煞是好看。樱桃甜中带酸,笋片咸中带鲜,确实是一盆极佳的冷菜、民间称此菜为“樱笋橱”。
卖时新菜
四月,正是各种菜蔬、水果、鲜鱼应时迭出的季节。商贩们均赶先争到市场,卖得好价铀。而城市居民也愿意赶早,宁可出高价买回尝鲜,故俗称“卖时新”。四月的时新虽因气候差异,上市,落令略有不同,但相差不大。
时新水果有:樱桃、杨梅、杏子、花红、李子等;菜蔬有:韭菜、黄瓜、紫茄、水芹、蚕豆、蜀芥等;水产有:白条鱼、塘里鱼、蝙鱼、鲤鱼、螂鱼、银鱼、江挤鱼、黄鱼等。
饯春宴
一般是不请客人到家的,都是家人自己聚饮。家宴结束时,每人还必食一些酒酿,由于菜吃多了,结束时食一点酒酿,顿觉口中清爽无比。更有趣的是,旧时这一天各酒店要赠送酒或酒酿给老主顾,称之“馈节”。所以,这天酒店里常有醉倒之人呼睡于桌上。可见,旧时人们对饯春筵是相当重视与隆重的。清代有一首《饯春筵》词,便是当时真实的写照:“消梅松脆樱桃熟,福麦甘香蚕豆鲜,海娜入撰数青钱,家家欢颂饯春筵。”
现时的饯春筵,虽没有旧时那么隆重,但在立夏节这天品尝各种时鲜菜蔬、水果、咸鸭蛋等,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中绿油油的金花菜,黄灿灿的油炯笋,红艳艳的酱汁肉,更令人食欲大增。给人们初夏的饮食生活带来无限的趣味。
七家茶
立夏这天,以谷雨前的新茶,配之各色细果(如桃片、杏片、蚕豆、青梅、陈皮、红枣、橄榄、甘草、话梅等)七样吃食烹茶。而这七家茶,除了茶叶自备之外,其他七样吃食必需乞讨之左邻右居,每家只乞讨一样,必乞讨于七家才成,故称其为“七家茶”。
烹制“七家茶”须用木炭,用陶器或瓷器,不可用铁器,用文火慢慢烹熬。其风味可谓甜酸苦辣辛七味俱全。这天,全家老老小小,都要喝,并且邻居间还要互相交换赠送饮喝。
民间流传,立夏节饮了“七家茶”也可不走夏。因此,家家户户必自备“七家茶”,而互相馈饮。另外,也有用小麦(炒熟)、蚕豆加红搪冲水饮的。
现时仍有饮“七家茶”的风俗,但茶中的吃食,大多自备,不再乞讨于邻居,也不讲究用木炭烹制,比较随便,自烹自饮,只作为一种饮食生活的调节而已。
乌米饭
亦称青精饭,也是立夏节的好吃食。相传乌米饭起源于佛门,故又称阿弥饭。据《清嘉录》一书载:“僧家以乌叶染米,作黑饭赠人,称阿弥饭……谓取天南烛叶煮汁渍炊之名黑饭,因西域有神,名曰佛,佛生日之日,以黑黍饭不落角祀之,中国奉教者,争相效仿……”这段记载比较清楚地说明,乌米饭起源于佛门。
乌米饭是由糯米加乌饭树叶捣成汁烧煮而成。烧煮时,先将乌饭树叶洗净捣烂后,滤出其汁,然启,将洗净的糯米放入汁水中浸泡约4小时,略加清水煮熟即成。乌米饭烧煮时,满屋异香四溢,令人垂涎欲滴,食时只需加入自糖拌食即可。
乌饭树属杜鹃花科常绿灌木,高1、3米,多分枝,生长在山坡、路旁或灌木丛中。《本草纲目》中称墨饭草;《本草拾遗》称牛筋草;《本草图经》曰南烛草、染获;此外,还有称其为康菊子、苞越桔等。
乌米饭吃法多样,可以饭拌糖食之,也有将饭掐成饼状、团状,放入油锅中煎,再蘸搪食之。还可将乌米饭制成糕状,待冷却后切片油煎食之。
乌米饭,清香无比,别有风味,所以极受人们欢迎。只是,多年来,人们已不再自己制作乌米饭了,倒不是烧煮麻烦,而是乌饭树现不多见了,即便有,很多人也辨别不出来。
兰花豆
兰花豆是用新鲜蚕豆制作的为好,四月正是蚕豆上市的时令,人们除炒蚕豆作菜入撰之外,还用新鲜蚕豆制作兰花豆当吃食。新鲜蚕豆剥洗后,放在阴凉处略凉千水分,用较细长的剪刀,在蚕豆上细心地剪上九刀,蚕豆即刻变成连成一起的九瓣,然后放入油锅余,余时会爆出‘僻里叭啦“的响声,顿时油香、豆香满屋飘逸。余好的豆,皮仍碧绿似翡翠,炸开的豆子金黄似宝石,颗颗九瓣宛如甲朵盛开的兰花,故称兰花豆。豆子出锅后,稍冷却,洒上细盐便可食,那滋味松、糯、脆,甜咸相宜。清代诗人、戏剧家尤侗有一首赞美兰花豆的诗:”本来种豆向南山,’一旦熬成九碗兰。莫笑吴侬新样巧,满盘都作楚骚看。“兰花豆不仅可当小吃食品,也可作酌酒的小菜,味也极佳。
五香豆
主要原料是蚕豆,起源于南方,后成为南北方人们皆喜爱的时令小吃。
蚕豆的品种很多,特别是四月正是蚕豆上市之时,的有粒小、皮黄、性硬的东北豆、四川豆;有粒大、皮青、性播的江苏豆、浙江豆。而制作五香豆的豆则以浙江余姚县的为。制作五香豆,全国要首推上海城隍庙的最为若名。
制作五香豆:一般选用青皮豆,用清水洗净后开始烧煮,传统的制作是用双眼灶头,上放一只清水锅,一只塘水锅。
当清水锅内水热后,将洗净的生蚕豆倒入。煮烧25分钟左右,豆熟了,然后捞入糖水锅中,捞豆前,先将一定比例的糖汁和香草香精放入糖水锅内,待豆捞入锅中后,再加入适!的食盐至箱水锅中,并不断翻动,烧25分钟左右,看到豆壳上泛出盐花后,就可以起锅把豆晾在竹丝容器内,继续进行翻扒。待凉透、干燥后即成。与一般五香豆不同的是,一般的五香豆只加入食盐一烧到底,而上海城隆庙五香豆则除加食盐之外,还加香草香精和抢汁,并先后要在清水锅,格水锅内分二次烧煮而成。
五香豆,糯韧香味扑鼻,久食不厌。现时制作五香豆已采用先进的现代设备了,如高温锅、不锈钢锅等,在配方、工艺上更趋营养、科学、合理。并且在五香豆的基础上还开发了怪味豆、盐炒豆等新产品。
麦芽饼
用四月刚收割的新麦芽,磨成粉,加入孺米粉(一般是七分麦芽粉,三分糯米粉),揉成皮面,以豆沙猪油为馅芯,有的贴在平底锅内烤熟,也有放在饭锅内做饭时同时蒸熟,其味甜软甘松。四月新夏,我国农村,不论南北方都自己家中制作尝新并馈赠邻居,也有带往田头,作田耕之余充饥的小吃食。
榆钱饼
为北方立夏日的小吃食。四月初摘榆钱洗净蒸熟,和以面粉,用红搪作馅,也有不用馅,直接和以糖面粉,制成扁圆形饼状,蒸而食之,称榆钱饼。如用四月玫瑰花制饼则称之为”玫瑰饼“,以藤萝花制饼,又称之”藤萝讲“。均为我国北方立夏节应时之吃食。
立夏的养生文化
立夏保健与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从初夏开始,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及时补充营养物质,采取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以便更好的度过夏天。
立夏时节注意预防菌痢,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除与苍蝇繁殖活动有关外,还与夏季气候适宜痢疾杆菌繁殖、天热AT门喜欢吃生冷食品引起肠胃功能紊乱有关。要不吃生冷蔬菜,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或不新鲜的食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初夏易发口疮和红眼病。初夏时节气候干燥,人易上火,所以口疮患者在这一时节会陡然增多。发生口疮的诱因除了干燥的气候,焦虑、紧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不足也很有关系。症状严重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毛用局部烧灼、涂抹口疮药膜和服用维生素B2等方法进行治疗。
此外,初夏还要注意预防流行红眼病。此病潜伏期短,受感染后24小时内发病,自觉双眼剧烈疼痛,畏光流泪,有异物感。得了红眼病,一要防止传染,二要及时治疗。
很多人在夏天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胃肠道问题,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入夏后人体胃口自然变差,消化功能本来就随天气受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人们贪凉嗜好冰寒的食物,刺激肠胃,使胃受到强烈的低温刺激后,血管骤然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影响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导致生理功能失调。很多老人、儿童以及消化功能不良者就往往在夏季出现腹部疼痛、胃炎等情况。
从养生方式来说,在夏季养护脾胃,能多进稀食,吃粥喝汤,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此外,新鲜蔬菜水果能补充足够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在食物中,清热利湿的食物有西瓜、苦瓜、桃、乌梅、草墓、西红柿、黄瓜、绿豆等,这些都有一定消暑作用。而从冰箱里取出来的食物,不要急着吃,应在常温下放一会儿再吃,且一次不要吃得太多,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及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的人更应少吃或不吃。
初夏天气都比较干燥,人体每天的进水量应达到-2400毫升。由于早上人体血液浓度非常高,容易形成血栓,所以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应该喝一杯水。一天水分的补充和保持也是很重要的,保持体内足够的水分可以清洗肠道,预防上火。
不宜用饮料代替水,汽水、果汁、可乐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及电解质,这些物质会对胃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夏季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疲劳。因此,夏季保持充足的睡眠对于促进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首先应做到起居有律;其次应注意卧室通风、凉爽;第三要保持平静的心境,力求“心静自然凉”;第四要有适当的午睡时间,夏季午睡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有利于下午的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力措施。
随着气温的上升,人们外出归来往往喜欢冲冷水澡。由于人体在阳光下吸收了大量的热量,冷水澡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热量不能散发而滞留体内,引起高热,还会因脑部毛细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供血不足,头晕目眩,重则还可引起休克。因此,的办法是让自己出汗,带走身上大量的热,然后再洗澡。
饮食要清淡,但也不能拒绝荤菜。由于夏季人的胃酸分泌减少,加之饮水较多,冲淡胃酸,导致机体消化功能较弱,故饮食应清淡一些。应多吃营养丰富、气味清淡之品,忌食油腻、煎炸及热性的食物。但可适当摄A-一些瘦肉、蛋、奶、鱼以及豆制品,关键是在烹调时多用清蒸、凉拌等方法,不要做得过于油腻。
中医认为,凡有苦味的蔬菜,大多具有清热的作用。因此,营养学家建议,夏季经常吃些苦菜、苦瓜等苦味食品,能起到解热祛暑、消除疲劳等作用。夏天常食苦瓜汤或苦瓜菜肴,能调和脾胃,清除疲劳,醒脑提神,对中暑、胃肠道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苦菜也是一味药食同源的蔬菜,具有清凉解毒、消毒排脓、去瘀止痛、防治胃肠炎等功能。食用苦菜时,将它的根、叶洗净,可拌可炒可做汤,味道苦中带香,是解暑开胃的佳肴,而且对肠炎、痢疾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夏季出汗较多,不妨喝点带苦味的饮料,啤酒、绿茶、苦丁茶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篇4:2022立夏节气特点及风俗
立夏的特点
立夏时节最显着就是气候的变化。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夏天开始。立夏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七个节气。立夏代表天气转暖温度明显升高,炎热的夏季即将到来,雨水比“谷雨”更多,而对农作物来说,立夏又是一个旺盛生长的重要节气。比如:立夏后早稻进入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南方时间比北方要早一些)。当然立夏后雨水的多少与收成有很大关系,所以有言:“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碓头无米。”立夏就是“秧苗增高,快速生长”之季。务农的朋友们要把握好立夏这个时节。
立夏风俗活动
吃立夏蛋
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相传从立夏这天起,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许多人特别是小孩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称之为“疰夏”。女娲娘娘告诉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免疰夏。孩子们还会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
立夏“秤人”
立夏还有秤人的习俗。人们在户外悬秤于大树下,为小孩和老人称量体重,以检验一年来身体的变化。秤钩悬一把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
尝新活动
在民间,还有“立夏尝新”的风俗活动。例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江浙一带,许多人都要吃上一碗香喷喷的乌米饭,也就是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后演变改为倭豆肉煮糯米饭,菜有苋菜黄鱼羹,称吃“立夏饭”。
吃鸡肠面
在永定太平里,每逢立夏,家家都有吃鸡肠面的习惯,每人都要亲手揉制鸡肠面。这时,老人会念叨说:“长长鸡肠面,人人都要食;立夏吃了面,人人脚骨健。”家长们希望家人吃了鸡肠面,都会变得精力旺盛,身强体壮,无病消灾,干活起劲,寿命变长等。
立夏饮茶
在江西一带有立夏饮茶的习俗,说是不饮立夏茶,会一夏苦难熬。在立夏的那一天,妇女们要聚集七家的茶叶,共同烹饮,说是立夏饮了七家茶,可以保证整个夏天不会犯困。从科学的角度看,夏天酷暑炎热,经常喝茶,尤其是偏凉性的绿茶,可以让暑气顿消,起到清热解暑、利尿排毒的作用。另外,夏季气温高,人体丢失的水分多,常喝茶可以及时补充水分。
立夏起居注意事项
立夏对于生活有诸多影响。虽说夏季到来了,温度明显升高,但日夜温差仍然比较大,早晚要注意适当添衣。进入立夏后,昼长夜短明显,此时睡眠可以相对“晚睡早起”,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气,如果有条件争取睡“子午觉”,尤其要适当午睡,以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体力。立夏后,人容易出汗,运动后要注意饮温水补充体液,忌食冷饮。立夏时节,运动要舒缓平和,避免剧烈运动。适宜夏季的运动如:快步走、游泳、太极拳、太极剑、散步、慢跑等。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篇5:2022立夏节气寓意简介
立夏节气的寓意
立,建始也;夏,假也。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立夏”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到这时候已经直立长大了。
立夏的到来,标志着我们即将告别春天,而夏天就要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也是干支历巳月的起始,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总的来说,立夏的寓意就是正式的进入了夏天,立夏节气在每年公历的5月5日或6日。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就已经确立,它预示着天气马上会变的炎热,雨水也会增多,农作物也到了茁壮成长的阶段。
立夏养生重在养什么
立夏养生,重在养心。夏季容易“心火旺”,所以养心的关键是败火。保持平和心态,不要贪凉,否则容易感冒。还要注意饮食起居。吃一些温和、苦而清淡的东西。可以适当推拿心经、推擦心包经,通经活血来养护心脏。
关于如何养心,我们还可以适当睡个午觉,午时是指11时-13时,这个时候心经当令,是养心的关键时刻,最好的做法是小睡片刻。研究显示,午睡还可大大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发病机会,即使睡不着,闭目养神对身心也是很有好处的。不过,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0.5-1小时为佳。同时注意慢节奏有氧运动,立夏以后,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们容易出汗,此时要注意不可剧烈运动,过度出汗,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或盐水,补充体液,维持电解质平衡。因此,立夏后人们宜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慢节奏的有氧运动。进入夏季,由于天气炎热,人们往往心躁不安,从而产生许多精神方面的不良症状。所以在精神调养方面,夏季应静心养性,清心寡欲,戒大喜大悲。多静心养神,少贪心杂念。
吃什么喝什么最好
多吃蔬果
夏季暑湿之毒会影响人体健康,这时吃些凉性蔬菜,可起到生津止渴,清热解暑的作用,如苦瓜、黄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等。夏季是肠道疾病多发季节,可多吃些大蒜、洋葱、韭菜、大葱、香葱等“杀菌”蔬菜。
喝点绿茶
夏天酷热,经常喝茶,尤其是绿茶,可及时补充水分,清热解暑、利尿排毒。不过,茶叶中含有茶碱,是一种中枢神经的兴奋剂,因此,建议少喝浓茶,不空腹喝茶,不大量喝茶。
食谱推荐:
百合莲子羹
夏季养心补心,百合和莲子都能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如果情绪不佳,烦躁易怒,不妨试试这款粥品。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还可健脾祛湿,补养身体。
桂圆粥
桂圆同小米共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熬煮成粥,调入白糖即成。桂圆可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尤其适用于劳伤心脾,思虑过度,身体瘦弱,健忘失虑,月经不调等症。长夏就要来临,外阳内阴,人体发虚,最需要温补,这款桂圆粥最适合加班熬夜的年轻人和生活压力大的中年人。
篇6:2022立夏节气饮食风俗
立夏的饮食风俗
镇江有“立夏尝八新”的食风。所谓八新为樱桃、新笋、新茶、嫩蚕豆、杨花萝卜等。其中鲥鱼最为名贵。头潮鲥鱼是送往朝廷的贡物,二潮鲥鱼被豪门富室弄去解馋,寻常人家尝鲜吃鲥鱼已是三潮过后的鲥鱼。常熟地方人也有尝新之说,而且食品丰盛,有“九荤十三素”的说法。
浙东农村立夏有吃“七家粥”的风俗,就是务农人家左邻右舍互相赠送豆、米,和以黄糖,煮成一锅粥,便是“七家粥”。这种粥能够促进邻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种。
上海郊县农民取麦粉和糖制成寸许长的条状食物,称麦蚕。人们吃了,谓可免“疰夏”。用立夏时青嫩的草头和入米粉,油煎而成,叫做“摊粞”为上海和浦东人民所喜事。
其实,在立夏,不同地区的饮食风俗是完全不一样的,这里也仅是举例三地,但如果把立夏时节全国各地形色各异的美食集中在一起,想必令人目不暇接。
立夏的风俗禁忌
忌坐门槛
立夏日有忌坐门槛之说。在安徽,根据《太湖县志》中记载:“立夏日,取笋苋为羹,相戒毋坐门坎,毋昼寝,谓愁夏多倦病也。”说是这天坐门槛,夏天里会疲倦多病。30年代《宁国县志》中记载:“立夏。以秤秤人体轻重,免除疾病,所谓不怯夏也。俗传立夏坐门坎,则一年精神不振。”立夏日,孩童忌坐石阶,如坐了则要坐七根,始可百病消散。忌坐地栿(门槛),谓这天坐地栿将招来夏天脚骨酸痛,如坐了一道就须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数,方可解魇。
厌祟避蛇
立夏日云南民俗关注的是厌祟避蛇。清代《云南通志》载,四月立夏之日,“插皂荚枝、红花于户,以厌祟;围灰墙脚以避蛇”。值四月而言避蛇,与十二生肖已属蛇有关联,地支纪月,三月为辰,四月为已。立夏厌祟,门上插皂荚树枝和红花,含有黑(水)、红(火)既济之义。按照古代五行说,黑为水,红为火。这是希望通过两者相互制约,达到一种平衡。同时,古人不仅日常用皂荚去污,还以皂荚入药,认为它具有杀虫功能。将它当做厌祟之物,也着眼于除秽驱邪。
立夏气候特点
主要体现在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方面。到了五月份,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异较大,而且同一地区波动频繁。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至20℃上下。立夏以后,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而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以及充沛的雨水给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条件。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夏季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此时耕作会很繁忙,施肥和除害虫将是重点工作。
★ 立夏节气祝福语

【2022立夏节气吃什么水果(集锦6篇)】相关文章:
立夏问候祝福语2022-11-12
霜降的由来及习俗活动2023-05-29
2022年24节气立夏的起源2022-10-04
立夏的来历由来及历史故事2023-12-31
立夏节气来历传说故事2022023-12-16
立夏节气幽默祝福语2024-02-03
立夏时节祝福语 立夏祝福语2024-03-29
立夏节气的由来典故2023-05-02
立夏时节祝福语2023-10-30
谷雨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202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