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施工检验的抗水损害试验指标研究(共7篇)由网友“苏从炳”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便于施工检验的抗水损害试验指标研究,希望能帮助大家!
篇1:便于施工检验的抗水损害试验指标研究
便于施工检验的抗水损害试验指标研究
为了快速检验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能力,设计了便于施工检验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试验指标.新方法根据沥青混合料遵循时间-温度-应力等效原理,在分析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和劈裂强度的温度函数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确定以80℃与60℃马歇尔稳定度比评价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能力.并且通过与AASHTO T-283试验的对比试验,验证了新试验方法的评价效果.
作 者:李燕枫 包秀宁 吴堂林 李加林 LI Yan-feng BAO Xiu-ning WU Tang-lin LI Jia-lin 作者单位:李燕枫,包秀宁,LI Yan-feng,BAO Xiu-ning(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吴堂林,李加林,WU Tang-lin,LI Jia-lin(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50)
刊 名: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8(2) 分类号:U416.217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 水损害 试验方法 马歇尔稳定度比篇2:再生水深度处理试验研究
再生水深度处理试验研究
摘要:通过对臭氧-过滤-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济南市水质净化二厂再生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原水水质浊度范围为0.5~1.5NTU,CODMn浓度范围为1.0~2.5mg/L,NH4+-N、NO2--N和NO3-,-N浓度分别为0.6~2.3mg/L,0.05~0.15mg/L和7.2~15mg/L情况下,浊度平均去除率为71.52%,CODMn的平均去除率为36.12%,NH4+-N和NO2--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7.33%和67.2%,NO3--N的去除作用不明显.作 者:武道吉 孙伟 焦盈盈 WU Dao-ji SUN Wei JIAO Ying-ying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1 期 刊: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ISTIC Journal:JOURNAL OF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年,卷(期):, 23(6) 分类号:X52 关键词:再生水 臭氧 过滤 活性炭 水处理篇3:不同材料抗金属射流性能的试验研究
不同材料抗金属射流性能的试验研究
对陶瓷材料、树脂基纤维复合材料及混凝土复合材料进行了抗金属射流的探索性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射流作用下产生塑性穿孔,其抗金属射流的性能优于普通陶瓷材料;材料的结构形式是影响其抗射流性能的重要因素,玻璃钢栅板比纯实心玻璃钢板对射流的'衰减作用更为有效;材料厚度增加较大后,金属射流的侵彻性能将大幅度下降.
作 者:何春霞 王耀华 王伟策 陆明 作者单位:何春霞(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南京,210031)王耀华,王伟策,陆明(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南京,210007)
刊 名: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27(3) 分类号:O385 TJ410 关键词:钻地弹 金属射流 材料篇4:再生高性能混凝土抗碳化性能试验研究
再生高性能混凝土抗碳化性能试验研究
摘要:抗碳化性能是衡量再生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设计一正交试验,研究水胶比、矿物掺合料、再生粗细骨料取代率以及应力水平对再生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再生混凝土的水胶比以及粗骨料的取代率对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影响很大。(2)再生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和碳化时间的平方根基本成一直线关系。(3)再生混凝土在拉应力状态下其碳化深度会随着应力的增大而增大。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水胶比;粉煤灰;矿渣;抗碳化性能
一、引言
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结构形式,在结构使用寿命期间内,由于受到环境和荷载的双重作用,引起结构的老化、腐蚀,从而导致结构性能的降低,因此建筑工程结构的耐久性问题已引起工程界和学术界关注。再生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由于再生骨料的加入而变得比普通混凝土更为复杂。在再生混凝土中至少存在两种界面:再生粗骨料中天然骨料和附着老砂浆之间的界面、再生粗骨料的老砂浆与新砂浆之间的界面。这种复杂的微观结构给分析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带来了困难。关于再生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作了初步探讨[1-2],但他们研究结果可比性较差,还存在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结论,并且未考虑应力状态的影响,而在外加应力作用下产生的微观裂纹使得CO2在再生混凝土中扩散的渠道增多加速了CO2的扩散。因此,为研究裂缝的影响,开展拉应力状态下再生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研究很有必要[3-5]。
二、试验原材料及主要设备
2.1试验原材料
废弃混凝土样品取自某检测中心提供的废弃混凝土试块(原始强度等级为C40,粗骨料为卵石),试验前再生骨料采用高温强化。
粉煤灰,采用扬州亨威热电厂提供的Ⅰ级粉煤灰,实测细度<8%、烧失量<5%、需水量比<95%,含水率<0.2%,三氧化硫<0.67%,均符合Ⅰ级粉煤灰标准。
矿粉,由扬州汊河超细粉厂提供,比表面积为487m2/kg。为碱性矿渣,活性较好。
减水剂,为扬州江都润扬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氨基磺酸系高效减水剂,黑色液态,减水率为15%~25%,掺入量控制在0.5~1.2%左右。
2.2主要设备
混凝土碳化试验箱CCB-70A由江苏省苏州市东华试验仪器有限公司生产,CO2浓度:20±3%,湿度控制:70±5%,温度控制20±5℃;采用WE-300液压式万能材料试验机,济南试验机厂生产,最大负荷为300千牛顿。
三、试验方案及方法
3.1试验方案
本试验在快速碳化试验的基础上,系统研究水胶比、矿物掺合料、再生粗细骨料取代率、应力水平对再生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规律。碳化试验考虑荷载耦合,采用两个100×100×300的试块用铆钉同时加载,其力学模型见图1。
图1 再生混凝土碳化试块受力示意图
选取正交表L18(37)进行试验,其因素水平见表1。
表1 碳化试验因素水平表
A B C D E F G
水平水胶比 再生粗骨料
% 再生细骨料
% 粉煤灰
% 矿渣
% 砂率
% 应力水平ft
1 0.36 30 10 15 15 35 0.5
2 0.33 60 20 25 25 40 0.8
3 0.30 90 30 35 35 45 1.2
根据正交试验方法,可以排列出18组试验。
3.2试验方法
碳化试验采用《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 82―85)中的快速碳化试验方法,所用棱柱体混凝土试块尺寸为100 mm×100 mm×300mm。
在试验前2天从标准养护室取出试块,放入101A-1型电热鼓风干燥箱,在60℃的烘箱中烘48h。经烘干的试件留下一个侧面外,其余表面均用加热的石蜡予以密封。在侧面上顺长度方向用铅笔以10 mm间距画出平行线,以确定碳化深度的测量点。再将试块放入CO2浓度保持在(20±3)%、相对湿度为(70±5)%、温度为(20±5)℃的碳化箱内。
碳化到7天、14天、28天、60天时,分别取出试件破型,测定碳化深度。将切除所得的试件部分,刮去断面上残余的粉末,立即喷上1%的酚酞酒精溶液。图2显示再生混凝土试件的碳化情况。
图2 再生混凝土碳化试件的碳化深度
四、碳化试验结果及分析
4.1碳化试验测试数据
根据《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 82-85)中的快速碳化试验方法测出试件在7d、14d、28d和60d的碳化深度,测试数据见表2。
表2 正交试验碳化深度(mm)
编号 水胶比 再生粗骨料(%) 再生细骨料(%) 粉煤灰
(%) 矿渣
(%) 砂率
(%) 应力水平(ft) 7d 14d 28d 60d
1 0.36 30 10 15 15 35 0.5 2.0 3.0 4.6 8.2
2 0.36 60 20 25 25 40 0.8 1.8 2.8 4.8 8.8
3 0.36 90 30 35 35 45 1.2 3.0 3.6 6.4 12.1
4 0.33 30 10 25 25 45 1.2 1.6 2.1 3.9 6.8
5 0.33 60 20 35 35 35 0.5 2.2 3.0 4.6 8.9
6 0.33 90 30 15 15 40 0.8 2.3 2.7 5.2 9.6
7 0.3 30 20 15 35 40 1.2 不明显 1.8 3.5 4.8
8 0.3 60 30 25 15 45 0.5 不明显 1.6 2.9 5.8
9 0.3 90 10 35 25 35 0.8 3.0 3.8 6.3 12.2
10 0.36 30 30 35 25 40 0.5 1.6 2.2 3.9 6.7
11 0.36 60 10 15 35 45 0.8 2.0 2.6 4.8 9.7
12 0.36 90 20 25 15 35 1.2 1.9 2.8 5.3 9.8
13 0.33 30 20 35 15 45 0.8 1.3 1.7 3.1 5.8
14 0.33 60 30 15 25 35 1.2 1.2 2.0 3.7 6.9
15 0.33 90 10 25 35 40 0.5 2.2 3.2 5.8 10.6
16 0.3 30 30 25 35 35 0.8 不明显 3.0 4.2 7.8
17 0.3 60 10 35 15 40 1.2 不明显 3.6 4.3 8.4
18 0.3 90 20 15 25 45 0.5 2.7 2.9 5.6 10.2
4.2试验结果分析
(1)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14d、28d、60d抗碳化性能的影响见图3。从图3可见,再生混凝土试块的碳化深度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大而增大,这可能因为再生粗骨料的孔隙率大于天然骨料,使得再生混凝土的孔隙率与同水胶比的天然混凝土相比有较大增加,这无疑会使再生混凝土抗碳化能力降低。在不同的龄期不同的再生粗骨料的取代率使得试件的碳化深度也有所不同,14d时碳化程度不明显,但随着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加,在28d和60d时,当再生粗骨料的取代率在60%左右时,碳化程度有所降低。表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在60%左右时,骨料级配为相对合理的状态,使得再生混凝土的孔隙得到有效填充,提高了再生混凝土的致密性,从而减缓了CO2扩散速度,降低了再生混凝土的碳化深度,提高了再生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
图3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碳化深度的影响
(2)水胶比对再生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在60%时,水胶比分别取0.30、0.33、0.36,分析再生混拧土碳化深度随碳化时间的变化规律(图4)。从图4可以看出,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60%,水胶比在0.36时再生混凝土抗碳化性能比水胶比在0.30及0.33时好。当水胶比在0.3及0.33时,再生混凝土碳化深度比较大。这一点,与抗压强渡随水胶比的增大而降低的规律正好相反。主要是因为在水胶比在0.3时,混凝土偏干硬,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使混凝土水化反应不是很充分,影响混凝土内部的密实性。水胶比在0.36时,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为60mm左右,具备一定的流动性,混凝土的保水性和流动性都比较好,使再生混凝土的水化反应比较充分,提高了再生混凝土的密实度,从而降低了CO2在混凝土中的扩散速度,提高了再生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
篇5:涡轮喷气发动机抗畸变流场模拟试验研究
涡轮喷气发动机抗畸变流场模拟试验研究
详细介绍了用于涡轮喷气(风扇)发动机抗畸变流场试验用畸变模拟器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标定方法,并给出了畸变流场的计算方法.模型与实物两种方法标定结果有较大差别 :畸变模拟器出口总压恢复系数σ模型比实物高1%~2%、流场畸变度低4.6%~6.4 %;某型涡扇发动机在进口畸变流场畸变度W=9.6%下,发动机启动可靠、工作稳定,但进口流场畸变度将使压气机的喘振裕度减小,而导致发动机产生不稳定工作.
作 者:陆传华 陈宝延 赵英 雷鸣 郭昆 作者单位:航天机电集团公司31所,北京,100074 刊 名:推进技术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PROPULSION TECHNOLOGY 年,卷(期): 22(6) 分类号:V235.113 关键词:涡轮喷气发动机 进气道 流场畸变试验 仿真器 流场仿真篇6: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试验研究
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试验研究
采用马歇尔法与Superpave法设计了SMA-13、SAC-13和AC-13这3种沥青混合料,按照4%、7%、10%和13%的孔隙率成型3种混合料试件,分别对其进行冻融劈裂性能试验,并对SAC-13试件进行短期老化和长期老化后的冻融劈裂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类型、孔隙率与老化时间对其水稳定性均有较大影响,建议规范取7%孔隙率作为水稳定性能评价孔隙率.
作 者:阎希 YAN Xi 作者单位:湖南路桥建设集团公司,湖南,长沙,410004 刊 名:湖南交通科技 英文刊名:HUNAN 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35(3) 分类号:U414.7+5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 水稳定性 孔隙率 老化篇7:尾矿库坝体填筑试验段施工研究论文
尾矿库坝体填筑试验段施工研究论文
一、工程概况
华刚矿业公司(Sicomines)的尾矿库是其在刚果(金)铜钴矿项目建设中的一部分。尾矿库是选冶厂尾矿料的堆积坝,位于厂区西南方向,距离厂区约4km,坝体自东向西呈U型布置。坝体下游(东侧)是POTOPOTO河,坝体填料距坝体K1+460m处1.7km.尾矿库采用上游式堆坝工艺,初期坝标高1411.0m,最终堆积坝高程1441m,库区面积187万m2,库容量4430万m3,坝轴线总长1800m,碾压均质土石坝,采用复合土工布膜全库坝防渗。
二、坝体填筑试验段施工目的
1 确定混合料的运输方法以及运输车辆配置。
2 确定混合料的摊铺方式以及确定碾压机具的组合,碾压顺序,碾压时间碾压速度及碾压遍数。
3 施工过程中确定混合料摊铺的松铺系数。
4 制定质量保证具体措施。
5 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
三、施工布置
1 施工用水。本工程用水是在选冶厂附件的回水池,距离现场3km,主要是用于路面防尘,坝体取料含水率调节及铺料粘结层喷洒,靠水泵抽取,洒水车运输。
2 施工道路。尾矿坝道路以原道路为基础,对原道路加以改建作为坝区填筑及排水管涵施工道路。
3 填筑材料来源。本工程使用的坝体填料-采矿剥离碎石土,距坝体K1+460m处1.7km,此填料料堆距本试验段约2km,有施工便道与本试验段相通,且路况良好。
4 试验段施工时间。2014年5月15日至5月21日进行了试验段的填筑、碾压。
四、施工资源配置
1 机械设备配置。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见表1.
2 人员配置。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人员配置见表2.
五、质量保证措施
根据工程地形条件及土石方填筑施工特点,为确保填筑施工质量,现场采取了以下质量保证措施:
1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变更通知,监理工程师指示及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施工。
2 采用先进的GPS测量仪放线,严格控制填筑边线和坝体轮廓尺寸。
3 严格按照业主及监理批准的碾压工艺参数进行填筑施工。
4 配备足够的专业人员及先进的设备,严格控制坝体填料的分层厚度,含水率及碾压遍数和施工工序进行施工。
5 碾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或监理的指示进行,分组取样试验分析,做到不合格材料不上坝,下层料不合格不进行上层料的施工。
6 各料场及各装载车辆应挂设醒目的标牌,并专人指挥并防止不同种类的物料混杂和污染。
7 施工后坝体边坡应平整,顺直,洁净,均匀,美观,不得有反坡、陡坎、尖角等,坡面杂物及松动石块必须清除或处理。
8 对填筑的'全过程实行全面管理,杜绝质量事故发生,确保施工质量。
六、安全保证措施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及土石方填筑施工特点,为保证施工安全顺利进行,现场采取以下安全保证措施。
1 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程、技术规范、通知及监理工程师指示组织施工。
2 对从事机械驾驶的操作手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3 填筑工序的施工,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严禁违章违规施工。
4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由经验丰富的安全检查人员随时对各施工机械车辆状况进行检查监督,严禁机械带病作业,对各种事故隐患提前消除,防患于未然,将各种施工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中。
5 对施工全过程严格安全管理,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确保施工安全。
七、试验段填筑
1 坝体填筑要求
坝体填料含水率控制在最佳含水率的±2%以内,碾压时填料含水率控制在最佳含水率的±2%以内。坝体填筑料最佳含水率9.7%,最大干密度2.044g/cm3,压实度≥96%或者用K30检测地基系数≥180MPa/m.
2 坝体填筑试验段里程
本试验段里程为K1+660-K1+760,试验段坝基基槽清理完毕后,按照碾压方案进行基础回填碾压试验。
3 试验段填筑施工方案
3.1 场地清理:清理进入角砾层内0.5m以上。清基完毕后,平地机平整基底,压路机碾压2遍,基底承载力大于设计140MPa.
3.2 基面验收:会同甲方,监理工程师对坝体基面进行验收,并做好相关记录。
3.3 填料含水率检测:根据试验室对填料的试验结果,填料的含水率普遍较高,个别填料含水率超过15%,现场需采取晾晒的方式调整填料含水率,使其接近最佳含水率。
3.4 装料:采用挖掘机或装载机装料,自卸车进行运输,严格控制不合格料进入。
3.5 卸料:采用后退法卸料,根据试验层厚划定卸料方格,保证卸料均匀。
3.6 铺料:采用推土机/平地机平料,人工配合找平,保证填筑层厚度符合各试验层厚度要求。
3.7 松铺厚度控制方法(1)沿轴线方向每20m取一断面,每断面布设4个控制点。(2)铺料前,利用GPS定控制点位置并用白灰标记,水准仪进行控制点高程测量。(3)推土机粗平后,再次用GPS定出控制点位置,按照试验松铺厚度计算控制点高程,水准仪抄平,白灰标记,平地机精平至标记高程,复测松铺层厚无误后进行碾压试验,压实度达到设计压实度(96%)后,对控制点高程测量,计算压实后厚度及松铺系数。
3.8 碾压方案:根据风化料的物理特性,本试验段按松铺厚度40cm/层、45cm/层、50cm/层;设置3种不同层厚方案进行碾压试验。
(1)厚度为40cm层风化料填筑试验碾压,先静压1遍,弱震碾压1遍;再强震碾压2遍;最后弱震碾压1遍,静压1遍找平(碾压来回为一遍)。振动碾压在专人指挥下进行碾压,拟采用前进、后退全振动的方式,采用进退错距法碾压,碾迹搭压宽度应大于1/3轮宽,要求振动碾压平直,稳定,行车速度控制在2.0km/h内,静压一遍后,应即时对缺料部位,人工补料找平。碾压结束后,现场采用灌沙法检测压实度和K30检测地基系数,达到压实度的设计要求(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6%),K30检测地基系数要求不小于180MPa/m,则结束本方案碾压试验。
(2)厚度为45cm第一层试验碾压。若检测结果达不到压实度设计要求,再重复强震碾压1遍,直到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厚度为45cm风化料填筑试验碾压与厚度为40cm层风化料填筑试验碾压程序相同,碾压结束后,现场检测压实度,若可达到压实度的设计要求,转入下一方案。
(3)厚度为50cm第一层试验碾压,若压实度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再重复以上程序。若某层在静压1遍,弱震碾压1遍;强震碾压4遍;弱震碾压1遍,静压1遍找平后仍达不到设计规定的压实度,则说明该层的松铺厚度过厚,需减少松铺厚度再压实,并放弃该层厚填筑碾压试验。取其在静压1遍,弱震碾压1遍;强震碾压不超过4遍;弱震碾压1遍,静压1遍找平后达到设计压实度的最大层厚为最佳松铺厚度。
(4)试验段完成后,分析试验结果,撰写坝体填筑试验段成果报告。
3.9 现场检测:碾压完毕后,由试验室进行压实度检测,取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每次检测的施工作业面不宜过小,机械填筑时不宜小于600m2.
(2)每次取样数量:自检时可控制在每填筑量100m3~150m3取样1个,抽检量可为自检量的1/3,但至少应有3点。
(3)特别狭长的作业面,取样时可按20m~30m一段取样1点。
(4)若作业面或局部返工部按照填筑量计算取样数量不足3点时,取样3点。
3.10 填筑铺料前,对上一填筑层顶面进行隐蔽验收,要求填筑面不能有虚土层,干松土,弹簧土,剪刀破坏,光面等不良现象,并洒水润湿,验收后2小时内不能开始施工的,施工前另行验收,施工过程中填筑前随时保持填筑面湿润并不受破坏。
八、试验成果报告
1 现场检验报告,40cm厚试验层碾压方案试验结果见表1:即40cm厚试验层按照先静压1遍,弱震碾压1遍;再强震碾压4遍;最后弱震碾压1遍,静压1遍找平(碾压来回为一遍)的试验方案能够满足坝体填筑压实设计要求,此方案可行。
2 根据现场检验报告,45cm厚试验层碾压方案试验结果见表2.即45cm厚试验层按照先静压1遍,弱震碾压1遍;再强震碾压6遍;最后弱震碾压1遍,静压1遍找平(碾压来回为一遍)的试验方案才能够满足坝体填筑压实设计要求,此方案强震次数为6遍,比较40cm试验层的4次强震方案,明显不经济,故舍弃此方案。并放弃50cm试验层的试验工作。
结论
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分析,坝体填筑碾压方案为:每层松铺厚度为40cm,碾压使用26吨DANAPAC单钢轮压路机,按照先静压1遍,弱震碾压1遍;再强震碾压4遍;最后弱震碾压1遍,静压1遍找平(碾压来回为一遍),压实度≥96%,K30检测地基系数≥180MPa/m,松铺系数控制在1.20.
★ 公路认识实习报告
【便于施工检验的抗水损害试验指标研究(共7篇)】相关文章:
混凝土道路施工方案2023-12-07
路桥专业实习报告2022-11-04
技术服务承诺书2023-03-19
建筑工程技术实习报告2022-11-04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具体施工程序论文2022-10-13
设施蔬菜实习报告2022-12-13
申请工资报告书2023-12-16
道路工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论文2023-12-25
桥涵工程桥头跳车质量通病及与防治措施有哪些?2024-04-17
经典工程管理专业实习报告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