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课后练习题(精选4篇)由网友“凉春”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社戏》课后练习题,欢迎阅读分享。
篇1:《社戏》课后练习题
《社戏》课后练习题
【基础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加拼音。
(1)归省( ) (2)行辈( ) (3)撺掇( )
(4)凫水( ) (5)蕴藻( ) (6)潺潺( )
2、根据拼音填汉字。
(1)_______(jué)蚯蚓 (2)_____(xù)叨(3)欺_____(wǔ) (4)____(dài)慢
【综合检测】
下面语段中有三处表达错误,请找出并改正。
①创建文明城市不仅能够提升市民精神生活的品位,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②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关键。③我们要树立“淮安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观念,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的主人翁姿态参与到投身创建活动中去。④我们要共同维护淮安文明形象,形成助人为乐、扶贫帮困、和谐友善的社会风尚。
修改①:
修改②:
修改③:
【课内阅读】
双喜和六一公公是文中众多人物形象中较为突出的两个人,哪一个是详写的.?他们两人都对“我”母亲打过“包票”,对小说中的这两个情节你是怎样理解的?
【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租房三天的女人
江泽涵
我楼下有一间小屋,搁着旧家具,闲着也是浪费,干脆租出去吧。刚贴出信息,就有人来电话问租金。那是一个女人的声音,粗犷而略显沙哑。她说电话里说不清楚,人就在楼下的电话亭,请我下楼商量。
快到一楼了,我闻见一股淡淡的腐味,可能感冒鼻塞的缘故,也可能真的死老鼠了。
楼梯口已经站着一个女人,大脸盘,大手脚,皮肤糙黑,衣着也很旧,但洗得干净,她的身板尽量挺得直,还是有些微缩。
女人冲我笑笑,带着一丝勉强。我回了一个招呼,简单介绍了一下条件,问她要租多久。
“俺……三天!”女人拽紧了拳头,不等我变脸,又紧接上,“俺……我给两百,成吗?”她似乎失了勇气,又像是在恳求。
我看她不像来找茬的,也就软了下来:“光三天,还是住旅馆吧,再说搬东西也麻烦啊?”
“太贵了,而且我……”她的声音沉了下去。
她也不像作风不正的人。我依然不敢大意:“能告诉我,你这三天要用来干什么吗?”
女人的脸涨成了酱紫色,嗫嚅着:“我女儿要来看我。”
我一愣,问女人原来住在哪儿。
“在……住宿舍的。”女人说。“服装厂的。”女人说。“八个人一间,不能留客的。”女人说。
我向来不爱招麻烦,但这次要破例了。
女人欢天喜地地抱紧了拳头。她手脚很利索,一寸地一寸地地拖起来,瓷砖也擦得锃亮的。
第二天一早,女人就蹬着大三轮搬来了,一床洗白的被褥,一套旧炊具,还有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
我问女人还需要些什么。她讪笑了一下:“你家阳台好多花呢,借俺一盆行不?”她盯着我的眼睛。
我说不好都难了,挑来挑去,还是选了茶几上的水仙。
这一晚,我吃完夜宵,下楼去散步,路过小屋。亮度不高的台灯下,一个女孩正在写作业,朴素,大方。女人坐在旁边静静地陪着。女人和女儿都洋溢着恬淡的笑。
“丫啊,这张是啥?”女人拿起一张表格。
“学生档案表啊。”
“高一不填过了吗?”
“这张高考要用啦。”女儿一栏栏写下来,“海王星服装厂!妈,我还记得你的单位呢。”
“妈工作不好呢。”
“没呢,咱班多的是工农子弟呢。”
女人笑了,两只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妈,我明儿想去你厂里参观下?”
“可远了。周末也放假的。妈明儿带你去附近逛逛,看看缺啥,妈给你买。”
女儿摇摇头:“啥都不缺呢。”
女人如期送走了女儿。她捧着水仙来退房。反正新房客也还没找来,我就意思意思收了五十。女人后来又折回来送了我一篮水果。
半个月后,感冒可算好了,到哪儿都精神抖擞呢。兴之所致,到老区拜访旧友。路过海王星服装厂的时候,我想起了租三天房的女人,她现在应该正忙碌着吧。
临近了老巷子,一股酸腐味袭过来。再往里几步,我傻眼了。晒场大的一块地上,一箱箱瓶罐,一叠叠硬纸板,一袋袋废纸,堆积如山。细看之下,山群中还有一间屋子,木板架起的,六七平米,一张床,一条方凳,再无空地。屋侧停着一辆大三轮,后面绕出来一个女人,大脸盘,大手脚,皮肤黝黑……我感到自己的眼睛被灼伤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第2期)
1、.作者笔下的租房女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本简单谈谈?(4分)
2.联系上下文,分析文中划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课内阅读
双喜是详写的。“我”能看上社戏,主要是因为双喜在母亲和外祖母面前打了包票,这表现出双喜聪明能干、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的性格特点。六一公公给“我”母亲送豆,打包票,包含了他一种被人理解的感激之情,表现了其淳朴、宽厚的性格特点。
课外阅读
1.租房女人是一个勤劳能干、朴实、心细、懂得感恩的人。
2.采用外貌描写的手法,生动地写出这个女人俭朴的劳动者形象,让人印象深刻。同时为下文在老巷子里再次见到她作铺垫。
篇2:《社戏》练习题
《社戏》练习题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小题1:品味文中画线句中加点的“踊跃”一词的表达效果。(3分)
小题2:结合《社戏》全文,说说这两段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踊跃”一词化静为动,写出了山的动态美(1分),从侧面写出船行之快(1分),表现出我去赵庄看戏的急切心情(1分)。
小题2:(2分)表现了天真烂漫的童趣和看社戏愿望实现后的喜悦之情(1分),以及“我”对江南水乡美景的热爱(1分)。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词语的能力。扣住“船行之快”“我的心情”来鉴赏“踊跃”一词即可。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抓住人物的心情以及人物的情感来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即可。
篇3:初一语文课文社戏课后练习题
初一语文课文社戏课后练习题
【积累感知】
一.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省( )___ 相( )___ 壳( )___ 泊( )___
( )___ ( )___ ( )___ ( )___
二.给形似字注音组词
较( )___ 篙( )___ 絮( )___ 楫( )___
皎( )___ 蒿( )___ 恕( )___ 揖( )___
狡( )___ 嵩( )___ 怒( )___ 辑( )___
三.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并分析表达作用
1.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 )开船,在 桥石上一( ),( )几尺,即又( )出了桥。
作用:
2.我的很重的心忽而( )了,身体也似乎( )到说不出的大。
作用:
四.请根据文章顺序排列下面事件的先后,并作详、略归类。
1.六一公公送豆给“我”。
2.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3.夜航赴赵庄看戏。
4.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5.看戏前的波折。
6.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
7.和伙伴们在赵庄看社戏。
顺序:
详写:
略写:
五.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1.作者为什么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
2.双喜和六一公公分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3.试举例说说本文景物描写有什么特色?
4.你怎样理解课文的结尾?
【体验探究】
六.课内语段阅读
甲: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乙: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1.注音
蹿___ 老渔父___
2.释词
①依稀:
②夜渔:
3.你怎样理解甲段中“朦胧”和“踊跃”这两个词语?
4.“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什么描写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呢?
5.甲、乙两段景物描写的内容各是什么?
6.甲、乙两段都写了船速之快,哪一处是正面描写?哪一处是侧面描写?请找出有关语句并抄写下来。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7.这两段景物描写都调动了人体的感觉器官,请分别找出来,再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七.深入探究下列问题
1.你怎样看待文中“偷豆”这一 情节安排?
2.从小说《社戏》中,你能看出作者对故乡有怎样的情感吗?
【实践拓展】
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看戏
叶君健
①时间是晚上八点。太阳虽然早已落下,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
②但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地,人挤得非常满。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过道的石阶上都坐着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一句话,我们首都的劳动人民。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他们所散发出来的热力和空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罩在这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烟雾不散,海在屏住呼吸。
③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伐走到脚灯前面来了。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缕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海市蜃楼。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众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出来。
④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⑤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⑥他们看得入了神,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思想情感交融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潮在涨,没有谁能控制住它。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又忽然膨胀起来。戏就是在这时候要到达顶点。我们的女主角也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他们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面前,观众和他打成一片。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
⑦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同志。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现在以66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种奇迹只有在我们的国家才能产生——因为我们拥有这样热情的观众和这样热情的艺术家。
1.注音
膨胀___ 在涨___
2.释词
婀娜:
铿锵:
3.分别说说下列两个比喻句的作用是什么?
①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
作用:
②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作用:
4.从第④段中找出6个量词
5.精读第④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歌声是无形的,怎么能“像珠子似的”“一粒一粒地滚下来”?
②“回音”既然“听不见”,又怎么能“淹没”“狂暴的歌声”?
6.说说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7.课文为什么写观众的表现具体详尽,写剧情却十分概括?
8.你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话
篇4:社戏课后反思
学生向自主学习又靠近了一步。这节课的设计主要是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沉下心来读书。教师并没有由自己带着他们走进。也没有带他们要分析哪些句子,发现某种情感,而是真正地放手,引导学生在自我的阅读状态中遵循阅读规律去发现,寻找有价值的发现。
课前的阅读心理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渴望这样的尝试。因而,学生在课堂中简直就像《社戏》中那群没有大人羁绊、享受看戏乐趣的孩子,享受着在自己的天地中自在表现的快乐;教师就像站在桥头的母亲默默地关注、望眼欲穿地等待,不是权威式地驾驭,而是尊重和真诚地指引;课堂也像这些童真的记忆更加充满温情的关怀。学生在这样的自主学习中,放开的是思维,收拢的是阅读的兴趣。
★ 《社戏》 设计4
★ 社戏 教案
★ 社戏教学设计
★ 社戏教学教案
★ 看社戏的教案
【《社戏》课后练习题(精选4篇)】相关文章:
社戏的学习教案参考2024-02-04
优秀教师教案设计:社戏2023-01-28
社戏优秀教学设计2022-09-23
《社戏》的优秀教案2022-05-07
《社戏》的优秀说课稿2022-12-08
社戏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2022-05-06
社戏教案2022-05-08
社戏教案设计2022-11-04
C(2-16)《社戏》教案2022-06-07
社戏教学设计2023-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