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我们需要怎样的调研课

时间:2023-06-19 07:37:46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课程,我们需要怎样的调研课(共10篇)由网友“迪迦迪迦奥特曼”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课程,我们需要怎样的调研课,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程,我们需要怎样的调研课

篇1:课程,我们需要怎样的调研课

课程,我们需要怎样的调研课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为了总结经验,更好地推动新课程的进行,各地举办了各种级别、各个学科的调研课。这对许多面对新课程无从下手的老师来说,犹如及时雨。然而,许多老师在听了几次调研课后,却很失望。因为所听之课基本上是流于形式的表演课,以及课后无关紧要的评课。这样的课对新课程的实际操作毫无指导意义,不要也罢。

那么,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一线教师需要的是怎样的调研课呢?

第一,符合实际、有借鉴意义的指导或交流学习课。

现在有一种情况,调研课基本上是“课件+合作+讨论+游戏”的模式。在他们看来:似乎没有课件就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就不算调研课;似乎没有合作讨论就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似乎没有游戏就是沉闷的课堂,就是失败的课。但现实情况却是:大多数学校的日常教学用的还是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手段。调研课的目的是要相互交流、学习和借鉴,而不是为了表演和观看表演。一个脱离本地实际设备条件,违背了调研课本来目的的课对新课程的实际教学又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这些做法误解了新课程。新课程并没有规定用唯一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而是提倡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与现代化。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适合不同类型的课。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根据上课的内容、实际设备条件而定,而不是上课的性质来定。如果本地还没有普及多媒体教学,就用传统教学手段,如果已经普及,就从具体教学需要来选择。不管什么样的条件,新课程都已经开始了。所以,调研课就是要研究在现有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实施新课程。

第二,有“问题”的`课。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有着太多的疑问,存在着太多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些存在的疑问、问题有许多是普遍存在的,这也是调研课要解决的。如果在调研课中能够暴露这些问题,在评课时,大家可以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做法,集众人之智慧来解决问题,甚至可以作为教师日后教研的内容。这样,调研课就会实质性地推动新课程的进行。然而,在调研课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完美”的课。因为调研课对上课的学校、老师是一种荣誉,也是一个压力。学校和老师都会把这个当作展示的机会。在上级领导及各个兄弟学校教师面前,如果出了“问题”,谁都输不起。为了不出“问题”,只好全科组一起出谋划策,集众人之力来备好一节课,然后在不同的班里多次试验,把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一解决,等到上课时,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老师激情飞扬,学生热烈合作,思维敏捷,毫不费力地完成了一个个问题的学习。但现实是调研课上的师生同平常上课是不一样的。一个经过多次演练完美的表演课也就掩盖了现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有真正生成的课。

新课程一改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提倡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这样,教学中有教师备课里的预设,也有课堂上学生的生成。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有不同的经历、知识构成和想法。如果真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的生成将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如何处理课堂上的生成,以达到最佳效果,既有个人的知识储备,也有教学经验的原因。这样,通过调研课我们将可以从不同老师的处理中学到丰富的技巧,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但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许多调研课中看似生成了很多问题,实则上课的师生早已滚瓜烂熟。一个问题刚提出来,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完美地解决。在一次调研课上,有个学生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出不同的看法及对策,但在评课时我们却发现该生座位里有一份详细的答案。这样的调研课,我们看到的只是无聊的表演,没有经验的交流。

第四,有客观的课评。

调研课的效果如何,评课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好的评课使人豁然开朗。通过上课者设计思路的介绍以及自我反思,让听课教师了解他为什么这样上;通过其他教研员、教师的评讲使大家知道好在哪里,怎样好,不足在哪里,应当怎样做;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可以让大家谈自己的做法。一节调研课只有一个人上,教法是单一的,但经过这样的评课后,与会者把自己的做法都讲出来,一节相当于多节,达到真正的交流、学习。当然,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的是客观的课评,而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无关痛痒的课评。比如,在某次调研课评课时,大家都说课上得如何如何的好,但私底下却又说其实上课老师关于词的意境都讲错了。

调研课绝不是为了表演和观看表演,也不是为了相互赞美,而是为了交流、学习,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愿调研课早日回归正道,实实在在为提高教学水平服务。

篇2: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 王 洁  最近读了《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这本书,翻开第一章,就是“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感受颇深。  克里希那穆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我们了解人生的整个过程,了解生命的意义――它惊人的美、它的哀愁及欢乐告诉我们,生命并不只是一份工作和职业而已。  读完之后,我在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为什么现在连中小学生都会自杀,甚至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博士生也会因为写不出毕业论文而跳楼?也许,我们的教育很多时候都是在教知识,并没有让学生领悟到生命的美好。教育应该是一种生命的关怀,应该在于塑造和培养人的健全人格。苏霍姆林斯基也告诉我们:“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小学教师更该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个生命个体,让他们学会如何幸福地生活,快乐地学习。  克里希那穆提还认为,教育应该帮助人了解自己真正爱做的事是什么,然后努力去做值得又深富意义的事。当今社会,有多少人毕业后从事的不是自己所喜欢的职业,有多少高中生填写志愿时会以“随便”二字来回答家长和教师,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将来要干什么。那么,正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说的,心就陷入了一种例行公事,其中只有无聊、衰败及死亡。所以,在教育中,我们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进而因材施教,对他们进行情感和审美的教育。

篇3:我们需要怎样的职称论文?

卢军

关于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是否需要论文又成了媒体讨论的焦点,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这种讨论是有益的,应当深入下去,但我觉得,如下几个问题必须明确:

一是中小学教师工作的性质。即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到底是一件简单化、程式化的“工匠活儿”,还是一件极其复杂充满挑战的创造性劳动。如果是前者,教师大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在“作坊”里埋头干活儿,犯不着写什么劳什子论文。因为写文章意味着读书、思考和创造,而这正是从事育人工作、提高“人的素质”之必备条件,与“工匠活儿”无关。

二是职称的性质。职称到底是所有教师人皆有份的普遍福利,还是对教师中佼佼者及其资历的褒奖和认定。如果是前者,那么评职称也不需要什么论文,因为已有“膳食科长申报博导”的先例。如果是后者,则一定要适当抬高门槛,需要有一定价值和水准的论文,因为这总比考外语等五花八门的要求来得更为实际和迫切。

最重要的问题是,何为论文?顾名思义,论文就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身处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作为受过专业训练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群体,有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优势,面对日新月异的教育现实和鲜活的教育素材,只要真正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就不可能不对教育作出探索和总结,从而有所感悟,有所思考。论文作为教师心血的结晶,凝聚着教师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展示着教师的丰富个性和教育理想。我们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首先就是要求教师必须提高素质和富有创造精神,动笔写作理应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份内之事”。

然而现在“泛滥成灾”的都是一些什么样的论文呢?或者是应试指南、解题技巧、知识讲解、教参搬家;或者是大而无当的“屠龙之技”;或者是毫无新意、万金油式的“正确废话”,甚至连对学科教学规律性的东西的阐述都少而又少,大多只是些水平不高的课堂重复,东拼西凑、心气浮躁的技术主义复制品,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新意识、创造价值。写作工具无非是剪刀加浆糊,方式是复制和粘贴,如此炮制出的“论文”,实在有辱“斯文”。

我的观点是:职称评定需要论文“准入”,但不可以“一刀切”。论文应因学科而异(文科与理科的要求当然不同);论文的体裁、题材应丰富多样、不拘一格,教育手记、教育故事、教育反思、教育得失都应在论文之列(对语文教师而言,文学作品也应算数);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论文也不应以发表、获奖与否作为衡量其质量的唯一标准,可由职称评审委员会组织论文“答辩”来鉴别其真伪和价值。

我想,经过这样的“论文准入”和严格把关,对提高职称的“含金量”大有裨益,对教师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对教育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我们需要怎样的职称论文?]

篇4:我们需要怎样的诚信档案

我们需要怎样的诚信档案

制定诚信档案本无可厚非,其目的在于对师德实行量化测定和精确考核,从管理学的角度说,只有可操作的目标管理,才是行之有效的。另一方面,当地根据实际需要,对近些年教师身上存在的种种问题,予以积极应对,也是值得肯定的。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许多国家早有规定,甚至涉及教师个人生活、习惯、职业操守的内容也被列入了诚信档案中。这就引发两个疑问:一是师德的重复建设,上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下到《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国家对师德的`主要问题和处理方式均有明晰界定,岳阳市看似多此一举的背后,是不是对教育部和教师群体的集体“失信”呢?二是诚信档案的管理边界不清,部分涉及教师个人权利的内容被过度干预,当地教育部门以一种高压的姿态层层布防,处处设限,利用行政暴力侵犯教师的个人自由。

对“法”的认识需要当地教育部门更加重视,任何条规都不能逾越法律,任何档案都不能携带“私货”,否则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失信,所谓“诚信”,就成了笑柄,

另外,诚信档案的出台,背后还有一种权力思维在作祟。这种思维,不但助长了权力部门的傲慢与偏见,还有懒政庸政之嫌。比如,就解决拖课、作业布置、教育评价等问题而言,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和原理,绝不是念念“禁”字咒就可以根治的。而作为专业的管理部门,如果只能以非此即彼的方式来规范教师行为,那在管理的信度上和效度上,都将大打折扣。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思维方式试图用条条框框约束教师,看上去保证了教学的正常进行,实则已剥夺了教师的自由。失去自由,教师就像契诃夫笔下的“套中人”,或者如卓别林饰演的流水线上的“钳工”,被软禁于一个叫做“诚信档案”的迷宫中,他们的生活、情趣、活动将在一个同质化的世界中被“标准答案”统一,每天看上去都是新的,但只是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诚信档案?美国学者托夫勒著名的“第三次浪潮论”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它必须回到个人、回到具体生命的无限创造中。“大道至简”,管理部门应在尊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努力摆脱权力思维,最大限度给予教师自由,以自由孕育创新,以创新推动教育。要知道,只有“无为”(不乱作为),方能“无不为”。

篇5: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课堂教学

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课堂教学

――听课偶感

琼州学院附中   麦 瑜

新课改让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的课堂教学(主要指示范课、调教课)却几乎是作秀,教学程序化、表面化,每节课几乎一律是“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这样的模式。这种课往往过度关注课堂气氛,过度关注师生的互动,而忽视了教学的本质和目的。有的甚至只追求课堂气氛的热烈,“轻文本,重拓展”,不注重实际效果。一堂课下来,热闹得很,但学生收获甚微。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的责任在于教给学生知识,至于他用什么方法去达到目的,完全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所以“教无定法”。可实际上我们的新课改却一味强调媒体的运用,教学的内容被无限地放大,形式被夸张地新颖化;轻文本,重蜻蜓点水式的拓展,表面热闹,有的甚至抛弃了传统教学中许多合理的成分。我们的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也没有改革,没有与时俱进,在极大程度上关注的不是学生学到了什么,而是学生兴趣调动得怎么样,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我们的老师往往一味迎合评委的标准和好恶,缺乏自己的东西。于是乎,我们身处专家和学生之间,往往变得无所适从。

一堂好课,应该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大多数学生在知识和思想情感方面均有所收获。可在现实中,我们的一些示范课,差不多是教师个人和几个学生的配合表演,即使是再热闹也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师生的合作探究应关注学生群体,关注学生是否独立思考,质疑是否有普遍性、有意义,是否有利于教学启示,是否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所以,师生的合作探究应该是集体对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深入拓展和挖掘,即使有时挖掘出来的东西可能让教师始料不及,甚至令人啼笑皆非,但只要有这个过程,就可能会取得实际效果。在上海市川沙中学,我听了一位教师讲《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在师生合作探究方面做得很好,很有典型性。请看课堂实录:

师 问:“为什么勤劳、美丽、贤惠、知书达礼的刘兰芝,却摆脱不了被驱遣的命运?”

甲生答:“婆婆挑剔。”

乙生答:“焦仲卿性格软弱,不敢反抗。”

丙生答:“刘兰芝太聪明,有主见。而封建时代,‘女子无才便是德’。”

丁生答:“‘共事二三年’,却没有孩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戊生赞同:“对!这要断香火啊!”

至此,笑声顿起,气氛热烈异常。“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老师抓住时机,指出了《礼记》关于休妻的记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并要求学生对照“七去”内容,依据课文,挖掘原因。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老师因势利导,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这样的合作探究非常有意义。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思考自己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合乎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不应该拘泥于固定的模式,更不该为了评委而忽视学生。“轻文本,重拓展”的课堂教学只能使学生获得皮毛式的知识,不能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下面我举例说明。这也是一节公开课,那位老师所讲的是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整个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解题、简介作者和朗读(6分钟)

二、讲析文本(13分钟):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问题:

1.从“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两句诗中可以领略到怎样的边塞风景?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的概括力很强,请想象一下它包含了哪些丰富的内容?

3.“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它的作用是什么?

三、拓展和延伸(22分钟)

例1:王维《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问:此诗的颈联描写了怎样的风景?有何作用?

例2: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问:前两句诗的写景有何特点?有何作用?

例3:李颀《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问:此诗出叙写边塞风光外,还表现了怎样的场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且不论“文本”和“拓展”的安排是否妥当,时间的分配是否合理,单就“拓展”的内容来看,容量大(感谢媒体,能给我们这样的方便,要是写板书,几乎不可能。),跳跃性也很大,学生完全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一会儿东,一会儿西,哪里还来得及深入思考?!如果非要拓展,还不如就作者的边塞诗或思想和主题相同的唐人边塞诗作深入的比较,这样效果会好些。

此外,课堂对“文本”的很多内容也没有深入赏析和探究,“孤城遥望玉门关”的特殊句式,“孤城”和“玉门关”是不是同位语还是两组概念,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也没有明确的意思;诗歌意象的`运用,诗歌的艺术性和思想性都没有深入挖掘,特别是将士们的坚强的意志、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更没有得到强化,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还没有实现多少,既没有让人感受到盛唐边塞诗歌的雄浑和豪迈,那种“宁为百夫长,不做一书生”的意气和杀敌人报国、建立军功“觅封侯”的豪气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开发,老师却急匆匆地赶到“拓展”那边去,而这种蜻蜓点水式的“拓展”虽然花样多,很热闹,似乎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但却没有多大实效。这样的课堂教学如何能让学生充分理解“文本”而举一反三呢?

课堂教学设计首先应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而为实现这些目标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与学要贴近实际,要因学定教,因学施教。学生智力参差不齐,个性各异,教法能一成不变吗?教法既然不同,评价的标准也必须根据教学实际的变化而变化。但事实上,我们的公开课、调教课和示范课,评价的标准却固定化,老师往往是为评委而备课而上课,忽略了我们的主人公――学生。我们的教学是为什么人的?是为了赢得学生还是赢得评委,如果两者均能做到,那将皆大欢喜;如果不可得兼,应舍评委而取学生也。

所以,教师必须有自己的教学个性,如果没有个性,教学千篇 一律,又有什么意义呢?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达到甚至超过教学预期,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让学生受到思想和情感的陶冶。如果教师用自己的方法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即使方法再传统、再欠新颖,我们也不能对他说不!

篇6:我们需要怎样的历史课堂

(陕西师范大学培训笔记)

一教育究竟是什么

1认识你自己

2回到常识

3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人性、人格

4教育的四大支柱:求知、做事、共处、做人(服务人生)

5教育就是连接双方的关系

6《教育的目的》――怀特海

1教育主题――生活

2领悟生活的艺术

3根本的动力是对价值的鉴赏

布鲁纳:教育在于原动性、反思、协作、文化,最大的弊端7 布鲁纳:《教学论》:更好利用潜能 二课堂的变化 1开眼看世界:课堂都在变什么? (1)学习的场所 (2)主题――探究――表现 (3)合作学习(4)共同学习课程结构不允许教师随意“主导” 2课程就是: (1)阐明的课程 (2) 展现的.课程 (3)体验的课程 3悟: (1)没有学生发问的课堂算不上好课堂 (2)答必正确的课堂不是好课堂 (3)把学生教得提不出问题的课不是好课 “急于告

诉学生答案

学习在“话语”中发生

无惧――尊重――帮助――创造

三 当今历史教学的弊端

1评课中更多注重了方法技巧,忽视了价值

2互动不等于乱动

3给学生机会

4历史观:理解、综合、分析、对比等等

四 历史教学的发展方向

1准确教学

2透彻理解

3可靠知识

4生动活泼

5解决问题

6学来生趣

7交流问题

8有方法

9引领思想

10服务生活 11公民文化

价值观:shoudld 世界观:what 人生观:what to do

篇7: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网友来稿)

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网友来稿)

南京师大文学院 吴长青

我感到文学教育是近年来才有的说法,听起来的确很新鲜。因为这里的教育不再是以往空洞式的说教,而是借助经典文学作品来内塑人的性情,并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提高人类的自省能力。这时的文学也才回归到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上来。我以为在我们实现道德理想以及营造和谐社会的路上,特别是当它们遇到诘难的时候 ,文学教育是一剂不可缺少的良药。

美国文化学者房龙的《人类的艺术》(The Arts Of Mankind)写在前面的话中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人类即使在最了不起的时刻,比起自然界,也是弱小无助的。自然界与人类接触是通过万物,人类则以万物来表达自己。而这种表达,在我看来,就是艺术。房龙这段话高度概括了艺术与人类的关系,艺术是人类精神的需要,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印谱。文学是通过塑造形象来表达自己内心言说的艺术。在近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当社会发展到今天,有人发出什么是真正的文学经典?甚至开始质疑经典的时候。我们的文学教育也才亦步亦趋地浮出水面。

我注意到在这个过程中有一本叫《Q版语文》刚好经历了由盛到衰,首印投放市场多达10万册,而且销售着实红火,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在文学普遍萧条的今天创下如此好的发行记录。有人不满这种行为,称之为“小丑耍戏的意味,是‘泛解构时代’的教育病症和出版的悲哀”。(文汇读书周报12月17日3版)凭心而论,我上面所说的衰不是客观的。《Q版语文》是有一定量的读者的,要不是出版主管部门的及时查禁,它的发行量肯定还有一定量的突破。孩子永远是无辜的',谁是始作俑者?谁该承担责任?又是谁漠视了今天孩子的阅读兴趣?一句话我们今天该用怎样的作品教育孩子?也正因为这个问题太大了,大得与每个人好象都没有关系,最终成了似是而非的存在。

这使我又想起了新年的《文艺报》有这样一则大头条“‘中国现当代文学调查问卷’显示校园师生眼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副题一个是欣慰,一个是悲哀,悲哀那些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作家及作品,有相当一部分并未进入大中学生的阅读视野。(1月4日1版)是谁难逃其咎?政治上现在开始实行政府问责制,无疑是一种进步,而文化教育内容的泛化特征则成了无源之水。阅读固然是一种自觉行为或者是一件私人化色彩比较浓厚的活动。但是有识之士不应放弃这个社会责任,应积极利用其自身的文化影响力,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学校应抓好文学教育这一课,上出生机,上出特色。

最近有关“80后”文学引发的两种不同声音格外引人关注。不可忽视的是文学由于引入了商业机制,难免会出现一些言不由衷的话。我之所以在这里重提这个话题意在想发问,“80后”经历过哪怕是常识性的文学教育吗?横空出世的作品到底有多少文化含量,心怀多少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悲悯。我甚至怀疑这些写手写作的动机,这样成长的一代于世于文又能贡献多少,不免让人有些担忧。回过头来,这些存在对他们的同龄人又起了怎样的示范?也许我的担忧有些多余,但是忽视了这些是无助于年轻一代成长的。特别是承担着学校教育的教育工作者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我不能忘记作家刘庆邦在去年末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他眼中的矿区生活时,说过的一句话“人光看重血不看重眼泪是不对的,血你随便用刀子捅哪儿都可以流出来,但眼泪你不到悲伤的时候就是流不出来。”什么是经典,我认为首先是感动作家自己的才是经典。经典文学一定是具有理想倾向的,记录人类普遍的生存困境以及现代文明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可惜我们当下的文学教育是严重缺失这些的。

说句实话,当下有不少公开出版的好作品,特别是关注“三农”问题的,具有浓厚的批判现实主义色彩。由于缺少教育者的关注,很难使得这些作品进入到学校的文学教育中。受教育生活在当代却不读当代的作品,生活在现实中国的大地上却不去读中国的作品。我曾大胆作个推论,六七十出生的教师对文学作品兴趣不大,对作品缺少相应的关注。直接影响了八十年代之后出生的人对文学的兴趣,至少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由于整体文学素养的缺失加之变本加厉的应试教育和商业文化的冲击,这些潜在的因素共同导致了全民文学精神的颓伤。至今还有一些专业教授为中国文学的整体状态和发展模式争论不休。最具代表性的要算10月,《人民文学》与《南方文坛》联合召开会议,议题是“回到文学的基本问题”。“也就是说文学的基本价值在今天已然成了一个‘问题’”。(曹征路语)以及20《小说选刊》以“季评”的方式分别发表了孟繁华、陈思和、陈晓明三人对当下文学创作的评述文章。孟繁华宣布宏大叙事的终结,陈思和说明惟有形式创新才是文学生存的理由,陈晓明解释为什么“小叙事”才是今天的最高成就,很有一番见地。尔后我又看到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p“当代最新小说点评论坛”主持人邵燕君在左岸网站“文学前沿”栏目中的撰文,她指出:这些年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不断被窄化、僵化、庸俗化,以致于它“写真实”的能力被许多人所质疑。当代作家继续使用写实手法可能达到的表现力和穿透力,以及在有大量触目惊心的历史现实尚未被文学有力地表现、甚至被刻意遮蔽的当下环境中,这种手法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

学者的争论是正常的,只要是客观公正的,为了文学繁荣的。凡是为民族文化的振兴努力的人,他们的劳动都应得到尊重。争论不应成为我们拒绝阅读的理由。

新近由郜远宝p钱理群等选编的《大学文学》已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据郜先生介绍,“大学文学”可以从文学的角度,文学的方式,有力地帮助大学生的语文训练和人文修养。同时郜先生在阐释“大学文学”的理念时反复说,文学经典教育乃是全面持久的人文教育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我满心期待着文学教育在大中学校能够呈燎原之势,使之继“语文读本”热之后的有益补充。这样得益的不仅仅是学子们,而是整个中华民族。

作者简介:吴长青 男 江苏射阳人,江苏省作协会员,南京师大文学院高级访问学者。著有散文集《开往春天的地铁》(江苏文艺出版社)

通联:南京师范大学(随园)研究生公寓1908室 (210097)

025-83249492 013770011970 changqing45@163.com

作者邮箱: changqing45@163.com

篇8:对《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的读后感

对《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的读后感

大家都发表了对于该文章的感想,我觉得我不能因为自己的写作能力差就以此为借口而忽略过去,我也是有思想的人,虽然有时候想什么只有我知道,因为表达不出来。 我认为,作者说的有的对,有的不对。诚然,活着不是只是为了谋生,但是活着要先学会谋生。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了,简单的说肚子吃饱了,才能享受精神生活,才有能力思考精神层面的问题。那时候的学习、受教育就不是为了考试、工作,而是为了充实自己,丰富自己,进而丰富社会。作者把社会想得很压抑、庸俗、甚至悲惨,的确,现实中确实存在这些问题,但这并不是社会的全部面貌。教育的意义也是希望我们能创造一个更好的社会,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除非人类已经达到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化社会,否则,对待教育的目的就应该一分为二的分析,而不能一概而论。所以,在肚子问题还没解决的时候,教育的目的就是传授人们生存的'手段,这个是无可厚非的。为什么要去指责那些为了生存而去考试、工作的人们呢?而当人们的物质条件满足的时候,就该教育人们去发现生命中美丽的地方,去探究生命的意义,去贡献社会,去改变世界。这时候教育的目的就是作者所说的发现生命的丰富、深度及可爱和探究什么是真理。 以上只是我一小个体的一点小想法,若有不妥,请多包涵~

篇9: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

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

南京师大文学院 吴长青

我感到文学教育是近年来才有的说法,听起来的确很新鲜。因为这里的教育不再是以往空洞式的说教,而是借助经典文学作品来内塑人的性情,并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提高人类的自省能力。这时的文学也才回归到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上来。我以为在我们实现道德理想以及营造和谐社会的路上,特别是当它们遇到诘难的时候 ,文学教育是一剂不可缺少的良药。

美国文化学者房龙的《人类的艺术》(The Arts Of Mankind)写在前面的话中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人类即使在最了不起的时刻,比起自然界,也是弱小无助的。自然界与人类接触是通过万物,人类则以万物来表达自己。而这种表达,在我看来,就是艺术。房龙这段话高度概括了艺术与人类的关系,艺术是人类精神的需要,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印谱。文学是通过塑造形象来表达自己内心言说的艺术。在近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当社会发展到今天,有人发出什么是真正的文学经典?甚至开始质疑经典的时候。我们的文学教育也才亦步亦趋地浮出水面。

我注意到在这个过程中有一本叫《Q版语文》刚好经历了由盛到衰,首印投放市场多达10万册,而且销售着实红火,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在文学普遍萧条的今天创下如此好的发行记录。有人不满这种行为,称之为“小丑耍戏的意味,是‘泛解构时代’的教育病症和出版的悲哀”。(文汇读书周报12月17日3版)凭心而论,我上面所说的衰不是客观的。《Q版语文》是有一定量的读者的,要不是出版主管部门的及时查禁,它的发行量肯定还有一定量的突破。孩子永远是无辜的,谁是始作俑者?谁该承担责任?又是谁漠视了今天孩子的阅读兴趣?一句话我们今天该用怎样的作品教育孩子?也正因为这个问题太大了,大得与每个人好象都没有关系,最终成了似是而非的存在。

这使我又想起了新年的《文艺报》有这样一则大头条“‘中国现当代文学调查问卷’显示校园师生眼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副题一个是欣慰,一个是悲哀,悲哀那些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作家及作品,有相当一部分并未进入大中学生的阅读视野。(1月4日1版)是谁难逃其咎?政治上现在开始实行政府问责制,无疑是一种进步,而文化教育内容的泛化特征则成了无源之水。阅读固然是一种自觉行为或者是一件私人化色彩比较浓厚的活动。但是有识之士不应放弃这个社会责任,应积极利用其自身的`文化影响力,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学校应抓好文学教育这一课,上出生机,上出特色。

最近有关“80后”文学引发的两种不同声音格外引人关注。不可忽视的是文学由于引入了商业机制,难免会出现一些言不由衷的话。我之所以在这里重提这个话题意在想发问,“80后”经历过哪怕是常识性的文学教育吗?横空出世的作品到底有多少文化含量,心怀多少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悲悯。我甚至怀疑这些写手写作的动机,这样成长的一代于世于文又能贡献多少,不免让人有些担忧。回过头来,这些存在对他们的同龄人又起了怎样的示范?也许我的担忧有些多余,但是忽视了这些是无助于年轻一代成长的。特别是承担着学校教育的教育工作者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我不能忘记作家刘庆邦在去年末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他眼中的矿区生活时,说过的一句话“人光看重血不看重眼泪是不对的,血你随便用刀子捅哪儿都可以流出来,但眼泪你不到悲伤的时候就是流不出来。”什么是经典,我认为首先是感动作家自己的才是经典。经典文学一定是具有理想倾向的,记录人类普遍的生存困境以及现代文明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可惜我们当下的文学教育是严重缺失这些的。

说句实话,当下有不少公开出版的好作品,特别是关注“三农”问题的,具有浓厚的批判现实主义色彩。由于缺少教育者的关注,很难使得这些作品进入到学校的文学教育中。受教育生活在当代却不

[1] [2]

篇10:我们需要怎样的浏览器 谈九大要素

现在的浏览器太多了,这是很多用户会提到的一句话,没错确实很多,IE、Chrome、Firefox、Opera、Safari、Maxthon、TT、360……

既然在用户面前有很多同类的产品出现,用户就需要选择一种“好”的,或者更适合自己的,从产品角度看,就需要充分把握用户对该产品体验的要素。以下是用户体验过程中关注的、影响用户体验的一些要素:

1、安装进程

安装进程的速度和复杂度会影响用户对产品的第一关键体验印象,如果客户端本地安装速度很慢,用户会产生关联性心理印象,安装进度在10%前和70%后可以慢,但是在中间必须表达一个快的进程印象。安装过程中,间隔操作环节除了选择安装目录外,建议一步到位(乱七八糟的用户选项越少越好),如果中间必须有一些间隔环节,在UI上建议出现关怀式对话。

2、启动进程

这个本人觉得非常关键,就像双击QQ桌面图标后你的心理需求一样,速度很关键。加入考量应用程式的加载确实需要时间,但也可以优先运行界面,界面启动之后毕竟用户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输入网址,这个时间可以完成浏览器所有需要运行的程式。

3、用户界面

界面是各有所好的因素,没有界定的风格取向,这里提到界面关键在于产品UI的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用户群体的视觉享受,增加丰富的界面工程含量(当然在不影响速度的前提下),比如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到用户长时间上网的现象,提供界面色系随时长渐变的服务机制,例:长时间上网用户在视觉和人本情绪方面都会呈现疲劳和衰退,浏览器界面色系适度变化成绿色系(本人没研究过生理方面的东东,此处举例),白天时段设置两个小时一次“视觉关怀”,而到晚上时段,适当变成另外一种色系,以此温馨提示来关怀用户,这样浏览器在界面工程上将能够更胜一筹。

4、资源占用

一个好的浏览器一定会在乎资源占用问题,虽然在开始使用的时候用户对此的关注程度不是很大,但长时间将会对用户产生溢出风险的心理影响,本人使用过谷歌的浏览器之前的一个版本,从安装到开始使用一段时间,体验都不错,但用了一个多小时候,在任务管理器中发现占用的内存较大,这种威胁式的心理反应就随之而生。在资源占用上,本人也只是认识到产品研发的取向和它带来的影响,解决方案上不做建议。

5、加载速度

页面加载速度和资源占用的关联性比较大,而对于用户考虑的仍然是前端体验,再复杂的后端一定要保障前端体验的完美。

6、快捷功能

快捷功能的丰富、人性化非常重要,除了要提供一系列完善的快捷功能外,还要充分考虑这些快捷功能的默认模式是否迎合用户的体验习惯。比如谷歌浏览器里面没有鼠标手势对于没有用户习惯的人来说没有任何感知破坏,但是对于有使用习惯的人来说应该提供这样的功能;收藏所浏览网页时,个人觉得当前浏览器的操作上还比较繁琐,步骤较多,应该简化,一键收藏,当然有用户会和我说,还需要对收藏分类。

我认为分类只是二级目标,一级目标是收藏,以传统的网页收藏方式是将两个操作目标的准备工作全部让用户一次性准备好后点击确定完成收藏(操作环节至少有3),而可提供让用户在浏览页面的时候在同界面上一键点击皆可完成该网页的收藏,随后立即在非重要位置弹出分类提示,有需要分类的用户自然可以进阶操作,不需要的用户可以不用理会,弹窗10妙(假定)消退,或直接点击网页内任意位置弹窗也立即消退,

等等还有很多在用户快捷操作功能上需要讲究的地方,快捷的操作本人认为是体验占比度较大的一块。

7、应用扩展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发展,更多应用将会集成在浏览器上,提供更多完善的应用扩展层是很重要的,在产品营销上的影响也会非常大。应用扩展需要考虑到用户在本地的应用和互联网的应用的双向满足,遨游在这块上目前做的不错,设置中心提供对用户操作比较清晰的管理模块,本地的应用程式也加在其中,这属于是对用户关怀的设计元素充分体现。

8、稳定性

使用过程中由于用户打开的页面过多、页面程式类型复杂等等容易造成浏览器挂掉,这当然是正常的,在最大程度保障浏览器的稳定性的同时,出现挂掉的问题后当前诸多浏览器提供两个服务,第一个服务是用户情绪引流,浏览器会提示用户是否发送错误报告,并将问题写出来,以降低用户当时对产品的抱怨程度;重启之后浏览器会在首界面提示你上一次出错退出,当时关闭了以下一些页面。

这个模式是不错的,同时可以在挂掉退出后提供自动重启,不需要用户手动启动(毕竟是意外关闭,谁都想马上恢复),重启后可增设一些小贴士,诸如挂掉的常见原因,如何最大程度优化并防止这样的现象发生等,毕竟用户看到问题也想马上在体验心里上获得更多的真相,只是用户都懒得去手工搜索相关内容。

稳定性只能是日趋完善,同时应用程度的加深和扩大,又影响稳定性,所以在技术层面的讨论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辩证分析,但怎么从用户角度来完善和辅助用户提升使用习惯,怎么在出现问题关怀用户降低用户对产品意外情况的抱怨度,这完全是我们作为产品设计中可以把握可控的。

9、安全性

用户对使用浏览器过程中关注的安全因素主要是帐户密码、目标网站是否安全、广告过滤等等,从技术角度考虑应该形成动态的需求获取与实时技术实现,从产品的角度可以应该去与用户对话,去塑造产品的安全性。

举例,QQ在安全形象塑造方面做的比较不错,除了常态化的安全提示(比如对话框顶部会有提示不轻易相信别人索取账号等信息,虽然这很多人都知道,但长期这么做不一定是为了告诉用户一个浅显的道理,而是在不影响用户体验同时呈现产品对用户的关怀,呈现产品的安全形象),也要建立一种动态的产品服务,比如浏览器统计用户访问的网站,在被拦截的网站数量过多的情况下,浏览器能动态提示(如下标弹框提示)保障安全的重要性;在病毒高峰季节可以动态提示用户等。

另外,还有一个独立的因素,就是产品的自更新,有的浏览器设定的更新提示模式是在用户启动浏览器的时候,弹框出来已经是打开了一两个网页,这样会很大程度打扰用户,而且还需要用户等待下载更新文件下载,我确实也不喜欢,那么在什么时候提示更新呢,个人认为,浏览器的更新文件并不大,用户可接受程度较高,关键在于用户是否更新(安装),试想在用户使用浏览器的过程当中,后台自动下载更新文件,但不作出任何提示,当用户主动关闭浏览器的时候提示用户更新,用户一键点击安装更新即可,并提示您将在下次使用的时候体验到新功能之类的文字。

最后,我想用户是最聪明的,他知道哪个好哪个不好,产品不是固体,它是动态的,产品服务化这必定是趋势,因此在本文中,我鲁莽强调两个词汇,第一个是用户关怀,第二个是用户对话,作为产品设计者确实需要抱着服务的态度去做产品,只有这样用户和我们的产品才会是朋友。

以上是个人在浏览器产品思考中的一点小感受,乐与分享和交流。

课堂教学调研报告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调研报告

调研课题申报表范文

小学英语调研报告

农村小学教学视导调研报告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调研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调研报告

小学英语学科基本情况调研报告

小学语文教师阅读现状调研报告

初中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课程,我们需要怎样的调研课
《课程,我们需要怎样的调研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课程,我们需要怎样的调研课(共10篇)】相关文章:

高校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效果调研报告2022-12-02

光明中心小学教导处工作总结2022-06-25

初中生教育实习报告2023-10-12

需求分析报告2023-04-28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议论文2023-04-30

网站需求分析报告2022-05-08

教研活动工作计划2022-11-19

教育实习报告的参考2023-11-02

小学教研室下半年教研工作计划2024-01-30

学习调查报告怎么写2022-12-17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