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文言文疑问代词归类(锦集7篇)由网友“林溪”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小升初语文文言文疑问代词归类,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小升初语文成语归类复习
小升初语文成语归类复习
成语归类
AABC欣欣向荣 窃窃私语 滔滔不绝 恋恋不舍 历历在目 炯炯有神
栩栩如生 楚楚动人 斤斤计较 洋洋得意 彬彬有礼 蒸蒸日上
比比皆是 落落大方 孜孜不倦 格格不入 沾沾自喜 侃侃而谈
咄咄逼人 多多益善 摇摇欲坠 源源不断 跃跃欲试 奄奄一息
炎炎烈日 心心相印 楚楚可怜 头头是道 井井有条 闷闷不乐
蠢蠢欲动 绰绰有余 鼎鼎大名 耿耿于怀 津津有味
ABCC?生气勃勃 文质彬彬 无所事事 喜气洋洋 小心翼翼 兴致勃勃
得意洋洋 大名鼎鼎 风尘仆仆 凉风习习信誓旦旦 气势汹汹 气喘吁吁
ABAB?彼此彼此 修理修理 教训教训 整顿整顿 享受享受 分析分析
凉快凉快 放松放松 活跃活跃 热闹热闹 鼓励鼓励 研究研究
AABB?高高兴兴平平安安 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 清清白白 快快乐乐
热热闹闹 干干净净 整整齐齐 老老实实 兢兢业业 勤勤恳恳
安安稳稳 沸沸扬扬 匆匆忙忙 断断续续 安安静静 重重叠叠
斑斑点点 歪歪斜斜 模模糊糊 断断续续 飘飘悠悠 磕磕绊绊
ABAC一心一意 真心真意 知己知彼 自给自足 自言自语 百发百中
有声有色 群策群力 自吹自擂 可歌可泣 再接再厉 先知先觉
活龙活现 全心全意 作威作福 不偏不倚 不屈不挠 不三不四
不痛不痒 不慌不忙 不闻不问 不知不觉 不明不白 十全十美
不折不扣 可歌可泣 一五一十 多灾多难 多姿多彩 无缘无故
无拘无束 无情无义 无穷无尽 无声无息 无时无刻 无影无踪
ABCA防不胜防、精益求精、日复一日、微乎其微、为所欲为、闻所未闻
ABCB出尔反尔 得过且过 大错特错 就事论事 将错就错 将计就计
见怪不怪 口服心服 似懂非懂 听之任之 讨价还价 应有尽有
ABB?沉甸甸 白花花 绿油油 黑黝黝 慢腾腾 皱巴巴 笑嘻嘻 香喷喷
乱哄哄 黑漆漆 轻飘飘 湿漉漉 红彤彤 骨碌碌 雾朦朦 喜盈盈
亮晶晶 黄灿灿 孤零零 毛绒绒 胖乎乎 一颗颗 一簇簇 绿油油
黄澄澄 红彤彤 笑眯眯 金灿灿 亮晶晶 水灵灵 笑哈哈 红艳艳
黑乎乎 圆溜溜 蓝幽幽 响当当 笑呵呵 脏兮兮 阴森森 胖嘟嘟 绿茵茵 齐刷刷 红扑扑
篇2:小升初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翻译文言文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用补、删、留、变、换的方法。
补,就是指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翻译时要补足。如“帝感其诚”在动词“感”后面省略了介词“于”,相当于“被”,译时补出,全句可译成“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删,是指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等,翻译时要删去。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久”后的“之”,是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可删去。
留,是指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年号、国号、器具等,翻译时要保留,可照录不译。如“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变,指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变成现代汉语的句式。如“何苦而不平”,此句可变为“苦何而不平”的形式。
换,是指把文言词语换成恰当的现代汉语的词语。如“吾与汝毕力平险。”句中“吾”、“汝”应分别换成“我”、“你们”。
理解内容
理解文言文的内容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在整体感知课文大概内容的基础上,逐段概括内容要点,然后“合并同类”,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弄清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路也就把握住了。
2. 注意文体特点,把握核心句和关键句。核心句指对主旨做出概括、提示的句子。把握了核心句就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关键句指那些在思路的展开、主旨的表现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
3. 结合有关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评判文章的社会意义。
4. 重视诵读。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 分析写法、品味语言。
(1)分析选材和剪材有什么特点。分析作者为什么选这些材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详略安排对表现中心意思有什么作用。
(2)分析写人、写景、记事的方法。
(3)注意表达方式的运用。
(4)体会关键词语、句子的表达作用。
(5)深入体会语言中蕴含的感情。
篇3:小升初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一)文言实词
古汉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至于代词,在古汉语中,因其语法作用特殊,一般归为虚词。文言词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实词,较难掌握的也是实词。熟悉实词主要是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
1. 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古今通假现象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一要掌握通假现象的原则,即通假字和本字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要”通“邀”,读作“yāo”;二要靠平时积累,牢记所学课文中注释所指出的通假字。注意,如果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应读本字的现代读音。如“火齐之所及也”中“齐”通“剂”,应读“jì”。
2. 辨析词的古今义,古今异义的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之一。一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积累课内所学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中“河”专指“黄河”;而现在已是一个普通名词,成为河流的通名。再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中“走”是“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行走”。二要注意不要把连在一起的两个文言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双音合成词。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中间”是两个词,意思是“里面夹杂着”。
3. 正确解释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阅读文言文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多义词的情况,这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基础。怎样确定它们在句子中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和文章内容来考虑。如“温故而知新”,“故”的意思是旧的,“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意思是特意。在学习时,还应对一词多义现象及时总结、归纳,并牢记例句。
4. 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词类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有些词在特殊情况下会改变它的词性,起了另一类词的作用。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叫“词类活用”。
例(1)妇抚儿乳。乳,本义是“奶”,这里是名词作动词“喂奶”。
例(2)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弛,形容词作动词,放下。
例(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在这里表示“运”的工具,译为“用土筐”。
例(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乱,“使……混乱”;劳,“使……劳累”。
例(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耻,以……为耻。
(二)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主要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准确掌握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十分重要。而唯有熟读、精思才能摸到门道,掌握规律。因此,课文要认真学,有些典型句子要背诵,常见虚词的用法可以整理成表,这样才便于记忆。
(三)文言文翻译
1.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将古代汉语译成现代汉语,这是学习文言的综合性训练,多做这方面练习,对于深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大有裨益,文言文翻译也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有三点:首先要忠于原文。其次语句要通顺。表意要明确,语气不走样,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再其次是要文字优美,亦即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信、达、雅。同学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只要能做到前两点就可以了。
要做到准确、通顺,就要多学多练,平时除学好文言课文,还要多看些课外的文言文章,多积累些文言实词、虚词,熟悉文言句式的特点,还要掌握必要的历史文化常识。另外,也要讲求翻译技巧。
篇4:小升初语文必考文言文
小升初语文必考文言文5篇
1、《陈元方侯袁公》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⑤师,学习。
【方言证古】
老父:对父亲的敬称。老,表示敬称的词头。〔泉〕老爸(父亲)、老母(母亲)。家君(对他人父亲的尊称)。君(对他的尊称)
【诗词鉴赏】
袁公
比较自负,问题刁钻。如「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稍微不慎则颜面尽失,想是袁公并非真正想知道是谁学了谁,而是有意为难陈元方。
元方
机智应变。如「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存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损人也不损己,想袁公听了,定会暗暗点头称奇。
【编者简介】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编者刘义庆(403~444年),南朝宋彭城(现江苏徐州)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本是宋武帝刘裕之弟长沙王刘道怜的儿子,13岁时被封为南郡公?后过继给叔父临川王刘道规,因此袭封为临川王。刘义庆自幼喜好文学、聪敏过人,深得宋武帝、宋文帝的信任,备受礼遇。
《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此书不仅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而且其语言简练,文字生动鲜活,因此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文人的喜爱和重视,戏剧、小说如关汉卿的杂剧《玉镜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等也常常从中寻找素材。
当然,因为刘义庆当时人在扬州,听说了不少当地的人物故事、民间传说,所以在《世说新语》中,也记载了一些发生在当时扬州的故事。如我们熟悉的成语“咄咄怪事”,就是源自于曾担任建武将军、扬州刺史的中军将军殷浩被废为平民后,从来不说一句抱怨的话,每天只是用手指在空中写写画画。扬州的吏民顺着他的笔划暗中观察,看出他仅仅是在写“咄咄怪事”四个字而已。大家这才知道,他是借这种方法来表示心中的不平。
可惜的是,《世说》一书刚刚撰成,刘义庆就因病离开扬州,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时年仅41岁,宋文帝哀痛不已,赠其谥号为“康王”。
2.《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注释:①舍: 家.②嬉: 游戏. 所以: 用来. ③处子: 安顿儿子的地方. ④墓间之事: 指埋葬, 祭扫私人一类的事. ⑤贾人: 商贩. ⑥衒卖:沿街叫卖.⑦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祀仪式.
⑧揖让进退:打拱作揖,进退庙堂等礼节.
3.《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①其苗之不长②而揠③之者,芒芒然归④,谓其人⑤曰:“今日病⑥矣,予⑦助苗长矣!”其子趋⑧而⑨往视之,苗则槁⑩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⑾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⑿无(13)益,而又害之。(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以为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
[注释]
①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 ②长(zhǎng)——生长,成长。 ③揠(yà)——拔。
④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⑤其人——他家里的人。 ⑥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
⑦予——我,第一人称代词. ⑧趋——快走。 ⑨往——去,到..去。 ⑩槁(gǎo)——草木干枯。
⑾耘苗:给苗锄草 ⑿非徒——非但。徒,只是。 (13)益:好处。
4。《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①,赐其舍人卮酒②。舍人相谓曰③:“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④;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⑤,子安能为之足⑥?”遂饮其酒⑦。为蛇足者,终亡其酒⑧。——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二》
【解释】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有害无益,徒劳无功。
【用法】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徒劳无功、多此一举
【反义词】画龙点睛、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注释]
①祠(cí)——春祭。②舍人——古代王公贵族手下的办事人员。卮(zhī)——古代盛酒的器具。
③相谓——互相商量。④引酒——拿过酒杯。引,取过来。且——将要。⑤固——本来。
⑥子——对人的.尊称。安——怎么。⑦遂——就。⑧亡——失去。
翻译:楚国有一家人,祭过了祖宗之後,便将一壶祭祀时用的酒,留给办事人员喝。办事人员很多,仅仅一壶酒,到底给谁喝呢?有人提议让每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画得好,就把这壶酒给他。大家都认为这办法很好。有一个人很快就把蛇画好了。这壶酒就归他所得。这时,他回头看别人,都没有画好,就得意扬扬地说:“你们画得好慢呀,等我再画上几只脚吧。”正在他画蛇脚的时候,另一个人已经把蛇画好了。那人把酒壶夺了过去说:“蛇是没有脚的,你怎麽画上了脚?”说罢,就喝起酒来。
英文: draw a snake and add feet to it—ruin the effect by adding sth.superfluous 蛇本来没有脚有人却给它加上脚,故事见《战国策·齐策二》。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坏事。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不节外生技。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办糟。
5.《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选自《缘箩山人集》)
注释 :1.并:连同。2.去:去除。3.欲:想要。 4.坐:因为,由于。 5.或:有的人。 6.而:却。 7.曰:说。 8.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果实有硬壳。9.北人:北方人。10.以:用来。11.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12.仕:(仕途)在……做官。13.啖:吃。 14.并壳:连同皮壳一起吞下。 15.食:食用。 16.何:哪里。17.识:见过,见识
翻译:北方有个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当官,(有一次)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掩饰自己的缺点,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解毒。”有人问道:“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什么地方没有?”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寓意:其寓意是讽刺那些不懂装懂的人。告诫人们: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
省略成分:我非不知。并壳者,(我)欲以(其)清热也。
篇5:小升初语文文言文练习及参考答案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练习及参考答案
聂政乃辞,独行杖剑至韩①。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②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韩取聂政尸暴(pù)于市,购问,莫知谁子。于是韩县购之:有能言杀相侠累者予千金。久之,莫知也。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而悬之千金。乃於邑③曰:其是吾弟邪?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市,而死者果政也。伏尸,哭极哀,曰:是轵深井里④所谓聂政者也。
市行者诸众人皆曰:此人暴虐吾国相,王县购其名胜千金,夫人不闻欤?何敢来识之也。荣应之曰:闻之。然政所以蒙污辱自弃于市贩之间者⑤,为老母幸无恙,妾未嫁也。母既以天年下世,妾已嫁夫,严仲子乃察举吾弟困污之中而交之⑥,泽厚矣,可奈何!士固为知已者死,今乃以妾尚在之故,重自刑以绝从;妾其奈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大惊韩市人。乃大呼天者三,卒於邑悲哀而死政之旁。
晋、楚、齐、卫闻之,皆曰:非独政能也,乃其姊亦烈女也。
[注:①聂政乃辞,独行杖剑至韩:聂政原为魏国人,杀人避仇,逃至齐国,以屠狗为业。齐国严仲子欲使聂政刺杀韩国国相侠累,以重金相求。聂政母亲死后,答应替严仲子刺杀侠累,于是告别了严仲子,一个人带着剑到了韩国。②皮:同披,剥。③於邑:同呜咽,低声哭泣④轵深井里:轵(zhǐ)魏邑名,今河南省济源县东南⑤见注①⑥见注①]
1.下列对句中加黑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于是韩县购之(县通悬,悬赏以购求)
B.立起如韩之市(如:到,往……去)
C.此人暴虐吾国相(暴虐:对……施行残暴;杀害)
D.重自刑以绝从(绝从:拒绝跟从)
2.对下列加黑虚词用法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A.聂政乃辞(乃:于是;就)
B.暴其尸而悬之千金(其:他的,代词)
C.其是吾弟也?(其:那,指示代词)
D.今乃以妾在之故(以:因为)
3.下列对文意的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A.聂政刺杀侠累后自我毁容,是因为不愿连累姐姐聂荣。
B.韩国出重金悬赏捉拿刺杀侠累的'人,但没有人知道。
C.聂政认为严仲子对自己恩情太重,才冒死刺侠累。
D.聂荣悲伤过度而死的原因是自己活在世间,而使弟弟的英名不传。
【参考答案】
1.D
2.C(其,语气副词,表推测。)
3.D
篇6:小升初语文常考短篇文言文
【原文】
高阳应将为室家①,匠②对曰:“未可也,木尚生③,加涂其上④,必将挠⑤。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⑥。”高阳应曰:“缘子之言⑦,则室不败也——木益⑧枯⑨则劲⑩,涂益干则轻,以益劲任⑾益轻则不败。”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⑾败。
(选自《吕氏春秋卷二十五 别类》)
【注释】
①室家:房屋,房舍。②匠:古代专指木工。③生:这里指木材伐下不久,水分未干。④涂:泥。⑤挠(náo):弯曲。⑥败:毁坏。⑦缘子之言:按照您的 话。缘,顺着,按照。子,对人的尊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您”。⑧益:更加,越发。⑨枯:干。⑩劲:坚固有力。⑾任:担负。果——果然,果真。
【参考译文】
高阳应要建造新房子,木匠说:“不行啊!现在木料还没有干,如果把湿泥抹上去,必定会压弯的。用它来做房屋,现在即使是好的,以后一定会毁坏的。”高阳 应说:“按照您的说法,那么房子不会坏——因为日子一久,木料越干就越硬,而湿泥越干就越轻。用越来越硬的木料去承受越来越轻的湿泥,房子就不会坏。”木 匠无言以对,只好听从他的命令来造屋了。房子刚盖成以后是很好,但是没过多久,房屋果然坍塌了。
【阅读理解】
1.解释:
①为:造; ②以:用; ③善:好; ④益:更加。
2.翻译:
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
匠人没有话可以回答他,只好听从他的吩咐来造屋。
3.你认为文中的高阳应是个怎样的人?
答:善于诡辩却不顾客观规律,光凭主观意志去做事。
篇7:小升初语文常考短篇文言文
【原文】
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①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人主贤则豪杰归之。故圣王不务归之者,而务②其所以归。强令之笑不乐;强令之哭不悲;强令之为道也,可以成小,而不可以成大。
【注释】
①归:归顺,归附。②务:致力。
【参考译文】
水泉很深,鱼鳖就会游向那里,树木繁盛,飞鸟就会飞向那里,百草茂密,禽兽就会奔向那里,君主贤明,豪杰就会归依他。所以,圣明的君主不勉强使人们归 依,而是尽力创造使人们归依的条件。强制出来的笑不快乐,强制出来的哭不悲哀,强制命令这种作法只可以成就虚名,而不能成就大业。
【阅读理解】
1.解释:
①则:那么;②盛:茂盛; ③所以:……的原因;④令:让,叫。
2.翻译:
人主贤则豪杰归之。
君主贤明,那么豪杰就归附他。
3.上文开头三句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说明生物生存和繁衍必须要有基本的生存环境条件作保障,同时也说明了自然界各生物间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 复习计划表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疑问代词归类(锦集7篇)】相关文章:
如何科学的制定中考复习计划2023-06-05
常用词语易错语义归类2022-10-15
理科语文应该怎么学才有效2023-02-02
六年级毕业班语文复习计划2022-05-20
高考状元复习计划表2023-05-18
文言文语法知识归类复习例举2023-09-19
小升初语文修改病句测试题2023-10-10
杭州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总结2024-01-17
小升初语文修改病句的类型与方法附练习题及答案2022-05-06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2022-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