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走好开放发展之路思想宣传

时间:2023-07-11 08:09:5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坚定走好开放发展之路思想宣传(通用10篇)由网友“这个名字有点难”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坚定走好开放发展之路思想宣传,欢迎阅读分享。

坚定走好开放发展之路思想宣传

篇1:坚定走好开放发展之路思想宣传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新时代中国的对外开放,将是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符合时代潮流的对外开放。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这是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一条宝贵启示。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要想实现发展都必须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结束后,邓小平同志科学分析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外部环境,深刻指出,“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40多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格局,创造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发展奇迹。

在对外开放中,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谋划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境外的资金、技术、人才以及先进管理经验进入中国,我国企业也走出国门开展对外投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使我们能够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全球范围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更大发展,世界各国也在中国找到了更广阔的市场、更丰富的产品、更宝贵的发展机遇。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这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超过4万亿美元,累计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2万亿美元,对外投资总额达到1.9万亿美元。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这些数字足以说明,中国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中国用事实和行动证明,中国对外开放绝不仅仅是要实现自身发展,而是要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经济全球化持续向前的历史大势没有改变,人类谋求普遍安全、持久繁荣的共同诉求没有改变。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意愿没有变,也不会变。正如所说:“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新时代中国的对外开放,将是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符合时代潮流的对外开放。这意味着中国将着力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形成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思想宣传范文】二

20xx年4月1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xx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我要明确告诉大家,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向世界宣示了新时代中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为推动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发展注入了强大正能量。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中国在扩大开放方面的四项重大举措:第一,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第二,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第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第四,主动扩大进口。近一年来,这些举措已连续并有节奏地得到了具体实施。20xx年12月,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xx年版)》,共列出禁止和许可类事项151项,比试点版减少了177项,这是中国为创造对外开放的公平竞争环境而采取的最新行动。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进一步对外开放是中国发展的既定方略,不可能也不会受到外界事件的影响,中国将在对外开放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对外开放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看,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人类社会最终将由各民族的历史走向世界历史。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狭隘的、地域性的交往发展成为普遍交往或称世界交往的过程,就是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过程。在世界市场存在的历史条件下,国家、地区之间相互影响和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原始封闭状态被打破,相互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彼此成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对外开放不仅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可逆过程,更是我国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效率的提高是推动经济全球化,最终使得人类“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原因。从资本运动的根本规律来看,随着生产力的提升,生产出来的大规模产品需要寻找更广大的市场,因此贸易必须由国内市场拓展至国际市场,国家势必不断提升整体的对外开放水平。正是由于各国的市场相互之间紧密联系,所以“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

回顾历史,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立足当今,开放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现实要求。放眼未来,开放合作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党的xx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说其是历史大势,就是其发展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可以认识、顺应、运用历史规律,但无法阻止历史规律发生作用。历史大势必将浩荡前行。”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为了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各国都应该拿出更大勇气,积极推动开放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发言中,郑重承诺:“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力度,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和营商环境。”

坚持对外开放,进行自由贸易,可以通过吸引外资、增加资本投入带动经济增长,更可以通过资本外溢效应,改善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增加研发投资及人力资本积累,促进技术进步,最终提升国家利益。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也有不断开拓国际市场的需求。在国内市场生产效率高的企业,通过不断加大在国际市场的投入,可以进一步开展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产品集中度,最终实现提高或保持企业利润率的目的。

综上所述,一个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根本上是由现代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决定的,一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内外联动,才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不断推动本国的经济增长。研究表明:当一国的产业结构符合经济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时,其贸易和投资结构会达到最优。但一国的禀赋要素会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而发生变化,比较优势也就随之发生变化。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各国比较优势变化的反映,实行对外开放就是推动实现这个变化过程的助推器。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已经说明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40年来,通过坚持对外开放,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快速增长,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利用外资质量与效益显著提升;对外投资合作蓬勃发展。经过发展和积累,我国的资源禀赋优势已不再是改革开放初期劳动力廉价充沛,而是形成了包括劳动力、资本、基础设施建设、制度政策等在内的多元化的禀赋结构。回顾这40年,没有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难以真正建立和运行;没有开放,我国就不可能成为现在工业门类最为齐全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也不可能保持几十年的快速经济增长,实现从人均GDP三百美元到接近一万美元的飞跃。在经济发展新时代,我们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扩大对外开放是题中应有之义。

最新的国际研究表明,对外贸易对国内不同区域的资源配置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国际贸易使得劳动力由非沿海城市向沿海地区迁移,并聚集在沿海城市。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和贸易成本的减少,将进一步促使劳动力向沿海地区迁移,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也将聚集于沿海城市。当贸易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国内或国际贸易成本的降低又将使得沿海区域的边界内移,劳动力会从沿海向内地产生反向移动。国际经济学界的这些研究,剖析和刻画了对外开放对一国国内市场和国内不同区域发展的影响路径。在我国经济发展新时代,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就必须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通过贸易规模的扩大与分工的深化,促进不同区域实现联运发展,共同迈向高质量发展。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发展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从兴办深圳、厦门等经济特区到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谋划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40年对外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为我国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开拓了广阔发展空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面前,中国已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特别是自20xx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居世界第一位。在20xx年至20xx年主要国家和地区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中,美国为10%,欧盟为8%,日本为2%,中国达34%,超过美、欧、日的贡献之和。20xx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8%,超过美国、日本贡献率的总和,拉动世界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理论研究表明,倘若产生贸易冲击,其不良影响不仅会在贸易冲突主体所在的地区间传导,更将产生国际扩散效应。以20xx年国际金融危机为例,危机的负面影响在传导中存在明显的滚雪球效应,已经导致全球贸易额下降达20%以上。因此,只有在国际范围内实现分工深化和贸易合作,才能实现各个贸易相关国的“共赢”,推动各个经济体的均衡发展,最终实现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对实现世界经济的再平衡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多以来,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投资舞台上的重要力量。目前,世界经济增长处在3.5%的水平,今后要恢复到4%以上,会有上万亿美元左右总需求的缺口需要填补。假设今后“一带一路”建设每年有400亿美元的投资,按照投资乘数1∶5计算,就会创造20xx亿美元的真实需求,可弥补全世界总需求不足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这将大大助推世界经济的再平衡。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开放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说明中国经济是与世界经济联动发展的。坚持对外开放,既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同步发展的活力之源,也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分工和全球治理、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具体举措。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新时代国际合作的新模式。它通过合作实现“多赢”的机制,既符合现代经济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并提升比较优势的要求,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现实途径,已成为国际投资合作的最新实践,将引领国际投资领域未来的发展。20xx年12月1日,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开幕式,并在题为《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的主旨讲话中指出:“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深刻揭示了“一带一路”建设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作用。

【思想宣传范文】三

法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法治是政治文明的必然。法治具有民族性、历史性、时代性、开放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产生、创新发展。在《求是》杂志刊发重要文章《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强调:“要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改革开放40年来,从法制到法治、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从有法可依到科学立法、从法律之治到良法善治、从依法治国到全面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植根中国大地、推进理论创新,在改革中激发活力,在开放中彰显特色。

1.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坚持党对法治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40年法治建设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基本经验。深刻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依靠法治,更加需要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逻辑旨归,必须始终如一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道路自信。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核心要义,是人民当家作主和社会主义法治发展的根本保证。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对法治工作的全面领导,从来就不是抽象的,而是明确的,最根本的就是要在法治建设中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意志和主张贯彻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过程和各环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提供长期稳定的法治保障。

明晰党与法关系的科学认知。党和法、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根本问题,必须科学认知和正确把握。从知识发生学上来看,在古典时期,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划分尚未完成,政治学、法学的界限并不清晰,政治和法原本就融为一体。如《政府论》《论法的精神》《联邦党人文集》等西方著作常常被视为法学经典,但认真阅读这些经典文献,其着眼点在于政治理论,法律主要是作为政治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的体现,党和法、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高度统一的,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本质相同、目标一致,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宪法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既是宪法责任,更是历史担当。全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必须加快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实现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制度协同互进。指出:“党和法的关系是政治和法治关系的集中反映。法治当中有政治,没有脱离政治的法治。西方法学家也认为公法只是一种复杂的政治话语形态,公法领域内的争论只是政治争论的延伸。每一种法治形态背后都有一套政治理论,每一种法治模式当中都有一种政治逻辑,每一条法治道路底下都有一种政治立场。”

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新时代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具体的,必须推进保障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安排和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解难题,及时研究解决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统筹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工作;确保党领导立法与立法机关科学立法、党保证执法与行政机关严格执法、党支持司法与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党带头守法与全民守法紧密结合、互为促进。与此同时,完善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有效提升依法执政、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探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的实现形式,保障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不断创新“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的工作方式,让党的领导更加适应实践、时代、人民的要求。

2.植根中国大地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

立足中国国情。道路标定方向,道路决定前途。指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法治道路的选择也自然如此。独特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走独特的法治道路。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依法治国行稳致远,大踏步向前迈进,法治建设全面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立足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出发,积极探索符合当前中国时代特征、体现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法治实践路径。

传承文化根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植根于五千多年中华文化沃土,吸吮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法治是文化共识、价值认同之上的规则之治、互信共治、良法善治。良法尊重人性特点、尊重文化传统、尊重法治规律,良法是善治的前提,良法奠基善治。法治和文化传统具有天然的历史继承性,中华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化自信的智慧源泉。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继承者和丰富发展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发扬光大者。中华优秀法文化是新时代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的宝贵财富、历史资源,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法文化的思想精髓。如“以德为法”“以德服人”“德主刑辅”的德治观;“富而有德、富而好礼、富而能俭”的财富观;“物必先腐,而后虫生”的自律观,等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中国古代数千年治国理政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广博深邃的中华优秀法文化,闪耀着永恒的治理智慧和人性的光辉。

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实践的起点,也是创新的起点,问题倒逼改革、推动创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法治护航美好生活,改革开放的壮阔实践,就是党带领人民群众以法治凝聚改革开放共识,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推进、不断深化的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全面依法治国是党的xx大以来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成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党的xx届四中全会,贯彻落实党的xx大战略部署,总结法治建设成功经验,根据新的实践要求,制定全面依法治国的总蓝图、路线图、施工图,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坚持改革方向、问题导向,直面法治领域突出问题,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全面依法治国按下“快进键”、步入“快车道”。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就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伟大斗争中产生形成的,是在党的xx大以来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法治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法治大事的历史性变革中产生形成的,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和根本性问题,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3.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指出:“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建设稳步推进,法治理论不断创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八二宪法”明文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党的xx大明确:“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xx大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xx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谋划,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以正确的认识论和科学的方法论,对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深入思考和科学回答,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新论断新观点新战略,创立了一个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法治规律的认识达到全新的高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上形成了完备的理论、清晰的逻辑、明确的话语。法治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共识。

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时代法治建设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引。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灵魂。其核心内容是:一是坚持加强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二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三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四是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五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六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七是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八是坚持处理好全面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九是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十是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这些核心内容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工作布局、重点任务,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理论自信。改革是释放体制活力的不竭源泉,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改革开放再出发,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不停步。党的xx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要“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必须以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以法治理论创新成果引领全面依法治国实践,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为此,广大法学理论工作者要秉持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紧密结合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新要求,及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提炼出有学术性的新理论、总结出有探索性的新实践,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法治理论和思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创新发展,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进一步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

【思想宣传范文】四

在20xx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20xx年12月,由中宣部、中国记协等组织的第五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活动在全国展开,好记者们深入主流媒体和各大高校,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新闻故事,讲述了如何以脚力深入基层、以眼力明辨真伪、以脑力深入思考、以笔力呈现作品,不仅在媒体行业中树立了典范,也为新闻教育提供了参考。20xx年2月12日,宣传思想战线开展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关于加强宣传思想战线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扎实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以提高政治能力为根本,以增强专业本领为关键,以锐意创新创造为紧要,以培养优良作风为基础,推动队伍整体素质实现大提升。

当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本领、增强“四力”成为新闻工作者的前进目标。遵照增强“四力”要求,培养优秀新闻人才,要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作为首要任务,紧跟媒介前沿的发展变化,立足新平台、运用新手段,教会学生守正创新,讲好中国故事。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新闻院校要将“四力”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以好记者为榜样、以好作品为案例,将训练学生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融入思想、植入教学、置于实践,教育学生以“四力”为根基,逐步成长为政治坚定、了解国情、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

1.增强“四力”基础在练好“脚力”

“脚下有泥土,笔下见真情”是新闻工作的真实写照。“脚力”是新闻报道的力量之源,也是记者工作的根基所在。练好“脚力”,才能行得远、走得快,践行群众路线、奔赴新闻现场,掌握来自基层和一线的鲜活素材,开展深入、生动的报道,阐释党的路线和方针。

“脚力”是“四力”之首,练好“脚力”,首先要扎根基层、深入实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多年来,无数好记者走向田间地头、走访基层民生。有的记者坚持5年,9次登上开山岛,记录了王继才、王仕花夫妇32年如一日守岛、护岛的先进事迹。有的记者14次登上雪域高原,9次跨越昆仑山、唐古拉山,4次沿青藏铁路全线采访,将中国铁路工人百折不挠、攻坚克难的感人故事广为传颂。练好“脚力”,就要坚信“新闻是走出来的”,要走出编辑室,走到群众中,让采访的脚步遍及大江南北、触及各行各业。培养未来的好记者,也要引导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置身社会大课堂,采撷有温度的素材,讲出有灵魂的故事,用冒热气、沾泥土、带露珠的作品记录社会、反映民生。其次,练好“脚力”,还要奔赴现场、走向一线。任何时代,“到现场去、到一线去”都应是新闻人的不懈追求。聆听好记者讲好故事,仿佛置身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新闻现场。在记者们所讲的故事中,既有对朱日和阅兵、天舟一号发射、港珠澳大桥建设、中欧班列发车等国家工程、重要事件的现场报道,也有对“杨根思连”冲在维和一线保护难民的生动记录,更有中国记者亲赴利比亚、也门、伊拉克等战地现场的故事。总之,拥有好脚力,才能深入现场、亲赴一线,做到凡是有新闻的地方,就有记者的脚步,就有媒体的声音。培养新闻人才必须强化“现场”意识,使学生练好抵达现场的“脚力”、拥有奔赴一线的能力,在新闻发生的地方,记录历史的瞬间、见证时代的发展。

2.增强“四力”关键在练就“眼力”

记者既是新闻的报道者,也是时代的观察者、社会的瞭望者。在好故事、好作品的背后,是一双双具有发现力、辨别力、判断力、预见力的“记者之眼”。凭借“好眼力”,既要发现事实、领会要义,也要辨别真实和虚假,分清主流和支流,做到既见人之所见,亦见人之所未见。

“好眼力”就是要“看得见”“看得准”“看得深”。所谓“看得见”,是指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就像“好记者”在讲述中所提到的:大学教授钟扬为调研植物分布登上世界屋脊、坚持高原作业;78岁的老人赵家和将毕生的积蓄捐给寒门学子,不留名、不声张;28岁的青年教师张莉丽在生死一瞬选择了保护学生却失去了自己的双腿。正是因为拥有“好眼力”,记者才能在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中挖掘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培养新闻学子,也要注重训练学生观察社会生活的能力,教会他们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所谓“看得准”,是指要从国家战略高度找准方向、做好报道。在好记者的讲述中,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反映新时代新议题的好故事不胜枚举。比如,有的记者聚焦国家精准扶贫战略,记录下黑龙江省乡村脱贫的努力与实践;有的记者站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宏阔视野,回顾了福建晋江的发展历程,讲述了一个县级市经过不懈努力成功申办20xx年第18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的故事。做记者要站位高远、关注大局,培养新闻人才也要教会学生立足国家战略,对准时代的焦点、报道社会的热点、回应民众的关注点。所谓“看得深”,是指要以小见大,看到新闻背后所包含的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正如记者们透过一棵树、一片林,挖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意义,通过一件事、一家人,讲述“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家国情怀。培养好记者,就要让学生拥有深远、通透的新闻眼光,由点及面、由表及里,通过生动鲜活的新闻报道,记录国家发展、反映社会进步。

3.增强“四力”根本在提升“脑力”

新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脑力劳动,记者的采访和发现,都要通过脑力的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这一过程中,要摆正思想,也要脑力激荡,在坚守国家立场的基础上,多动脑、勤思考,才能破解重点难点,推出精品力作,传播正确的新闻观、价值观、世界观。

“脑力”是新闻工作的总指挥,提升“脑力”,首先要立足思想高地。记者培养不只是“术”的教育,更要推进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进教材、进课堂,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提升“脑力”还要做到深入思考。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不仅重速度、求广度,更要体现记者思考的力度和深度,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才能更好地反映社会生活、回应百姓关切。在“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中,从事调查报道的记者讲述了如何对复杂的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动脑筋、想办法,探寻事实真相、厘清问题脉络。从事社会报道的记者努力寻求视角创新,不断思考怎样在深入麻风村的新闻报道中注入人文关怀、体现社会大爱。正是因为记者们勤于动脑、善于思考,才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有想法的作品、有厚度的故事。所以,培养新闻人才,也要重视学生的分析力和思考力,引导他们做有思想、有深度的记者。此外,无论媒体还是高校,凭借睿智的“脑力”,也要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提供方案、贡献智慧。主流媒体是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新闻院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二者都是国家新型智库的组成部分。无论教育者、研究者、实践者,都要担负起咨政启民的职责使命,聚焦中国实际、服务社会发展,着力解决新闻传播事业的新议题,为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出谋划策、提供决策参考。

4.增强“四力”紧要在优化“笔力”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新闻工作者的孜孜追求。在信息传播高速发展的今天,记者手中的笔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笔杆子”,而是代表了“口头、笔头、镜头”以及各类新媒体传输终端。综合运用新闻传播的“十八般兵器”,做好舆论引导、讲好中国故事是新闻工作者的时代重任。

在新闻工作中,优化“笔力”先要夯实基础。长久以来,口头、笔头、镜头都是新闻工作的基本功。好记者的报道之所以能够感染人心,既有赖于选题和内容,也离不开写作、编辑等新闻表达功底。好记者们用笔、用镜头,记录下了党和政府为民谋利的故事、边防军人守卫国土的故事、老百姓们脱贫致富的故事,并通过自己的讲述,还原了新闻工作者步履不停、笔耕不辍的工作过程。在人才培养中,要引导学生向好记者学习,向好作品取经,夯实基本功,做笔端有力量的传媒人。同时,优化“笔力”,也要勇于创新。随着新媒体的崛起,新闻传播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中,记者们讲述了主流媒体如何利用网络平台营救落井儿童,怎样凭借有速度、有温度的短视频,让满满的正能量在指尖传播。正如记者们所说:要不断充电补养,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才能不负肩上的责任,不负伟大的时代。当下,媒体在融合,记者在转型,新闻院校也要努力培养适应不同终端的“多面手”,跟上媒介发展的脚步。此外,优化“笔力”,还要讲好中国故事,助力国际传播。今天,在好记者的队伍中,有的扎根基层、深入乡村,记录中国社会前进的脚步,有的远赴国外、沟通中西,向世界传播新时代的中国声音。置身经济全球化时代,练好“笔力”必须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既要在本土社会形成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也要教会学生如何立足国际舞台,讲好立体、多彩的中国故事,让“中国之声”更富生机、更有魅力。

增强“四力”凝聚了对宣传思想队伍的谆谆教导、殷切期待。作为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阵地,新闻院校要将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增强“四力”紧密结合,深刻认识“四力”在新闻传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教学实践、人才培养,使新闻学子拥有坚实的脚力、明亮的眼力、睿智的脑力、深耕的笔力,引领他们坚持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提升专业能力,成长为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为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谱写新篇、贡献力量。

【思想宣传范文】五

改革开放是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在新时代,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党的领导的统一,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这为我们观察思考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进程,提供了两个基本坐标: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是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二是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两个基本坐标,恰恰是一个整体的两个侧面,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在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前进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和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始终是相辅相成的;中国共产党从来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人民的利益就是我们党的利益,人民的主张就是我们党的主张。指出,改革开放是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所以,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党的领导的统一,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开放。这就深刻阐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一个根本特性,即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高度统一性。这种统一性,也是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特性。

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在改革开放事业中,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之间的高度统一性,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内在要求决定的。这种内在要求,至少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提高改革开放决策的科学性与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是高度一致的。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通过的重要文件,党在改革开放中作出的每一个决策,既体现全党的智慧,也体现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是党的智慧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指出,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把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他还指出,党和国家决策机关,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遇到任何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要认真想一想群众实际情况究竟怎样?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群众利益如何保障?群众对我们的改革是否满意?并提醒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倾听人民心声,汲取人民智慧。”群众的心声、呼声、智慧、力量就是我们党工作的出发点和基石,也是我们党出政策、作决策的基础。

二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高度一致的。在改革开放中,党的领导越是得到加强和改善,人民群众在推进改革开放中的主体地位就越能得到体现。指出,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为深化改革开放夯实群众基础。这就是说,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只是为了党的自身建设,更是为了更好地带领人民前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无论历史进程如何演进,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不会改变,党的事业与人民事业的高度一致性永远不会改变。

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性是伟大社会变革给出的答案

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高度统一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决定的,也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实践中,特别是在推进伟大社会变革中探索出来的根本答案。

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看,我们之所以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一个根本经验就是我们党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来自人民,使命也立足于人民。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的生存基础就是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关心群众的疾苦、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中的切实问题。正因为我们党这样做了,人民群众就把党的事业与他们的生命连在一起。这种生死与共、血脉相连的关系,是任何力量也摧不倒的。毛泽东在总结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取得革命胜利时,讲过这样两句话:“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拜人民为师,这就灵了”。这两句话,既讲清了中国共产党胜利的根本原因,也讲清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与人民主张的高度一致性,还讲清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

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看,我们之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能够成功实现中国历史上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党带领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是这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而其中的一个根本经验,就是我们党始终牢记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倡导共产党人尤其是党的干部要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我们党领导的社会改革任务和一切事业发展,无不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我们党提出的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以及在各行各业实施的发展规划和建设举措,无不反映出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和迫切愿望。在我们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所实现的每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和取得的社会发展进步,都体现了党的主张与人民主张的高度统一。

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性是改革开放实践给出的答案

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之间的高度统一性,是中国共产党总结40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得出来的根本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农村改革还是城市改革,无论经济体制改革还是各个领域改革的全面推进,在整个历史进程中,我们走出的每一个脚步、取得的每一点突破,无不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无不凝聚着人民智慧和党的智慧。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一如既往地把人民的主张写进自己的宗旨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正如所指出的,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在谈到如何做重大改革决策尤其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改革决策时,特别强调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思路、制定举措、推进落实”;在强调“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时指出,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以百姓心为心”,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这就是我们党决策改革和落实改革的出发点,也是我们一切改革实践活动的基点。只要我们事事替人民着想、处处拜人民为师,我们的事业就“灵”。改革开放以来,每到总结历史经验和展望前进道路的时候,我们党都不断强调,时刻不能忘记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我们党没有任何私利,必须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决不能以权谋私;必须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决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我们党就能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这些经验总结,不是理论的推导,而是社会实践活生生的反映。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走到今天,取得巨大成功特别是改革开放成功的历史真理。

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既是我们理解中国共产党初心的一个基点,也是我们理解改革开放事业特别是新时代的一个根本的出发点。从这里出发,就知道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应该怎么做,立场在哪里、着力点在哪里、目标在哪里、责任在哪里。正如指出的,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无论改革开放事业如何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共产党人的本色都不能有任何改变,中国共产党与人民血肉联系的高度统一性都不能有任何变化。

篇2:坚定走好开放发展之路思想宣传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新时代中国的对外开放,将是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符合时代潮流的对外开放。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这是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一条宝贵启示。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要想实现发展都必须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深刻指出,“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40多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格局,创造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发展奇迹。

在对外开放中,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谋划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境外的资金、技术、人才以及先进管理经验进入中国,我国企业也走出国门开展对外投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使我们能够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全球范围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更大发展,世界各国也在中国找到了更广阔的市场、更丰富的产品、更宝贵的发展机遇。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这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超过4万亿美元,累计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2万亿美元,对外投资总额达到1.9万亿美元。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这些数字足以说明,中国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中国用事实和行动证明,中国对外开放绝不仅仅是要实现自身发展,而是要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经济全球化持续向前的历史大势没有改变,人类谋求普遍安全、持久繁荣的共同诉求没有改变。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意愿没有变,也不会变。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新时代中国的对外开放,将是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符合时代潮流的对外开放。这意味着中国将着力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形成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思想宣传范文】二

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我要明确告诉大家,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向世界宣示了新时代中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为推动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发展注入了强大正能量。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在扩大开放方面的四项重大举措:第一,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第二,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第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第四,主动扩大进口。近一年来,这些举措已连续并有节奏地得到了具体实施。年12月,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共列出禁止和许可类事项151项,比试点版减少了177项,这是中国为创造对外开放的公平竞争环境而采取的最新行动。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进一步对外开放是中国发展的既定方略,不可能也不会受到外界事件的影响,中国将在对外开放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对外开放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看,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人类社会最终将由各民族的历史走向世界历史。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狭隘的、地域性的交往发展成为普遍交往或称世界交往的过程,就是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过程。在世界市场存在的历史条件下,国家、地区之间相互影响和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原始封闭状态被打破,相互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彼此成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对外开放不仅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可逆过程,更是我国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效率的提高是推动经济全球化,最终使得人类“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原因。从资本运动的根本规律来看,随着生产力的提升,生产出来的大规模产品需要寻找更广大的市场,因此贸易必须由国内市场拓展至国际市场,国家势必不断提升整体的对外开放水平。正是由于各国的市场相互之间紧密联系,所以“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

回顾历史,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立足当今,开放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现实要求。放眼未来,开放合作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说其是历史大势,就是其发展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可以认识、顺应、运用历史规律,但无法阻止历史规律发生作用。历史大势必将浩荡前行。”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为了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各国都应该拿出更大勇气,积极推动开放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发言中,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承诺:“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力度,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和营商环境。”

坚持对外开放,进行自由贸易,可以通过吸引外资、增加资本投入带动经济增长,更可以通过资本外溢效应,改善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增加研发投资及人力资本积累,促进技术进步,最终提升国家利益。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也有不断开拓国际市场的需求。在国内市场生产效率高的企业,通过不断加大在国际市场的投入,可以进一步开展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产品集中度,最终实现提高或保持企业利润率的目的。

综上所述,一个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根本上是由现代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决定的,一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内外联动,才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不断推动本国的经济增长。研究表明:当一国的产业结构符合经济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时,其贸易和投资结构会达到最优。但一国的禀赋要素会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而发生变化,比较优势也就随之发生变化。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各国比较优势变化的反映,实行对外开放就是推动实现这个变化过程的助推器。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已经说明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40年来,通过坚持对外开放,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快速增长,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利用外资质量与效益显著提升;对外投资合作蓬勃发展。经过发展和积累,我国的资源禀赋优势已不再是改革开放初期劳动力廉价充沛,而是形成了包括劳动力、资本、基础设施建设、制度政策等在内的多元化的禀赋结构。回顾这40年,没有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难以真正建立和运行;没有开放,我国就不可能成为现在工业门类最为齐全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也不可能保持几十年的快速经济增长,实现从人均GDP三百美元到接近一万美元的飞跃。在经济发展新时代,我们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扩大对外开放是题中应有之义。

最新的国际研究表明,对外贸易对国内不同区域的资源配置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国际贸易使得劳动力由非沿海城市向沿海地区迁移,并聚集在沿海城市。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和贸易成本的减少,将进一步促使劳动力向沿海地区迁移,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也将聚集于沿海城市。当贸易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国内或国际贸易成本的降低又将使得沿海区域的边界内移,劳动力会从沿海向内地产生反向移动。国际经济学界的这些研究,剖析和刻画了对外开放对一国国内市场和国内不同区域发展的影响路径。在我国经济发展新时代,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就必须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通过贸易规模的扩大与分工的深化,促进不同区域实现联运发展,共同迈向高质量发展。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发展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从兴办深圳、厦门等经济特区到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谋划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40年对外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为我国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开拓了广阔发展空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面前,中国已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特别是自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居世界第一位。在至主要国家和地区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中,美国为10%,欧盟为8%,日本为2%,中国达34%,超过美、欧、日的贡献之和。,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8%,超过美国、日本贡献率的总和,拉动世界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理论研究表明,倘若产生贸易冲击,其不良影响不仅会在贸易冲突主体所在的地区间传导,更将产生国际扩散效应。以国际金融危机为例,危机的负面影响在传导中存在明显的滚雪球效应,已经导致全球贸易额下降达20%以上。因此,只有在国际范围内实现分工深化和贸易合作,才能实现各个贸易相关国的“共赢”,推动各个经济体的均衡发展,最终实现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对实现世界经济的再平衡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多以来,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投资舞台上的重要力量。目前,世界经济增长处在3.5%的水平,今后要恢复到4%以上,会有上万亿美元左右总需求的缺口需要填补。假设今后“一带一路”建设每年有400亿美元的投资,按照投资乘数1∶5计算,就会创造亿美元的真实需求,可弥补全世界总需求不足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这将大大助推世界经济的再平衡。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开放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说明中国经济是与世界经济联动发展的。坚持对外开放,既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同步发展的活力之源,也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分工和全球治理、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具体举措。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新时代国际合作的新模式。它通过合作实现“多赢”的机制,既符合现代经济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并提升比较优势的要求,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现实途径,已成为国际投资合作的最新实践,将引领国际投资领域未来的发展。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开幕式,并在题为《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的主旨讲话中指出:“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深刻揭示了“一带一路”建设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作用。

【思想宣传范文】三

法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法治是政治文明的必然。法治具有民族性、历史性、时代性、开放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产生、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刊发重要文章《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强调:“要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改革开放40年来,从法制到法治、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从有法可依到科学立法、从法律之治到良法善治、从依法治国到全面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植根中国大地、推进理论创新,在改革中激发活力,在开放中彰显特色。

1.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坚持党对法治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40年法治建设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基本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依靠法治,更加需要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逻辑旨归,必须始终如一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道路自信。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核心要义,是人民当家作主和社会主义法治发展的根本保证。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对法治工作的全面领导,从来就不是抽象的,而是明确的,最根本的就是要在法治建设中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意志和主张贯彻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过程和各环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提供长期稳定的法治保障。

明晰党与法关系的科学认知。党和法、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根本问题,必须科学认知和正确把握。从知识发生学上来看,在古典时期,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划分尚未完成,政治学、法学的界限并不清晰,政治和法原本就融为一体。如《政府论》《论法的精神》《联邦党人文集》等西方著作常常被视为法学经典,但认真阅读这些经典文献,其着眼点在于政治理论,法律主要是作为政治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的体现,党和法、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高度统一的,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本质相同、目标一致,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宪法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既是宪法责任,更是历史担当。全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必须加快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实现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制度协同互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法的关系是政治和法治关系的集中反映。法治当中有政治,没有脱离政治的法治。西方法学家也认为公法只是一种复杂的政治话语形态,公法领域内的争论只是政治争论的延伸。每一种法治形态背后都有一套政治理论,每一种法治模式当中都有一种政治逻辑,每一条法治道路底下都有一种政治立场。”

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新时代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具体的,必须推进保障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安排和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解难题,及时研究解决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统筹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工作;确保党领导立法与立法机关科学立法、党保证执法与行政机关严格执法、党支持司法与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党带头守法与全民守法紧密结合、互为促进。与此同时,完善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有效提升依法执政、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探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的实现形式,保障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不断创新“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的工作方式,让党的领导更加适应实践、时代、人民的要求。

2.植根中国大地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

立足中国国情。道路标定方向,道路决定前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法治道路的选择也自然如此。独特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走独特的法治道路。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依法治国行稳致远,大踏步向前迈进,法治建设全面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立足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出发,积极探索符合当前中国时代特征、体现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法治实践路径。

传承文化根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植根于五千多年中华文化沃土,吸吮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法治是文化共识、价值认同之上的规则之治、互信共治、良法善治。良法尊重人性特点、尊重文化传统、尊重法治规律,良法是善治的前提,良法奠基善治。法治和文化传统具有天然的历史继承性,中华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化自信的智慧源泉。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继承者和丰富发展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发扬光大者。中华优秀法文化是新时代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的宝贵财富、历史资源,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法文化的思想精髓。如“以德为法”“以德服人”“德主刑辅”的德治观;“富而有德、富而好礼、富而能俭”的财富观;“物必先腐,而后虫生”的自律观,等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中国古代数千年治国理政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广博深邃的中华优秀法文化,闪耀着永恒的治理智慧和人性的光辉。

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实践的起点,也是创新的起点,问题倒逼改革、推动创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法治护航美好生活,改革开放的壮阔实践,就是党带领人民群众以法治凝聚改革开放共识,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推进、不断深化的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全面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成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战略部署,总结法治建设成功经验,根据新的实践要求,制定全面依法治国的总蓝图、路线图、施工图,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坚持改革方向、问题导向,直面法治领域突出问题,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全面依法治国按下“快进键”、步入“快车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就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伟大斗争中产生形成的,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法治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法治大事的历史性变革中产生形成的,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和根本性问题,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3.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建设稳步推进,法治理论不断创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八二宪法”明文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党的十五大明确:“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六大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谋划,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以正确的认识论和科学的方法论,对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深入思考和科学回答,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新论断新观点新战略,创立了一个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法治规律的认识达到全新的高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上形成了完备的理论、清晰的逻辑、明确的话语。法治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共识。

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时代法治建设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灵魂。其核心内容是:一是坚持加强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二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三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四是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五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六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七是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八是坚持处理好全面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九是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十是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这些核心内容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工作布局、重点任务,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理论自信。改革是释放体制活力的不竭源泉,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改革开放再出发,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不停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要“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以法治理论创新成果引领全面依法治国实践,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为此,广大法学理论工作者要秉持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紧密结合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新要求,及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提炼出有学术性的新理论、总结出有探索性的新实践,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法治理论和思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创新发展,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进一步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

【思想宣传范文】四

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2018年12月,由中宣部、中国记协等组织的第五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活动在全国展开,好记者们深入主流媒体和各大高校,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新闻故事,讲述了如何以脚力深入基层、以眼力明辨真伪、以脑力深入思考、以笔力呈现作品,不仅在媒体行业中树立了典范,也为新闻教育提供了参考。2月12日,宣传思想战线开展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宣传思想战线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扎实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以提高政治能力为根本,以增强专业本领为关键,以锐意创新创造为紧要,以培养优良作风为基础,推动队伍整体素质实现大提升。

当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本领、增强“四力”成为新闻工作者的前进目标。遵照增强“四力”要求,培养优秀新闻人才,要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作为首要任务,紧跟媒介前沿的发展变化,立足新平台、运用新手段,教会学生守正创新,讲好中国故事。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新闻院校要将“四力”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以好记者为榜样、以好作品为案例,将训练学生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融入思想、植入教学、置于实践,教育学生以“四力”为根基,逐步成长为政治坚定、了解国情、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

1.增强“四力”基础在练好“脚力”

“脚下有泥土,笔下见真情”是新闻工作的真实写照。“脚力”是新闻报道的力量之源,也是记者工作的根基所在。练好“脚力”,才能行得远、走得快,践行群众路线、奔赴新闻现场,掌握来自基层和一线的鲜活素材,开展深入、生动的报道,阐释党的路线和方针。

“脚力”是“四力”之首,练好“脚力”,首先要扎根基层、深入实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多年来,无数好记者走向田间地头、走访基层民生。有的记者坚持5年,9次登上开山岛,记录了王继才、王仕花夫妇32年如一日守岛、护岛的先进事迹。有的记者14次登上雪域高原,9次跨越昆仑山、唐古拉山,4次沿青藏铁路全线采访,将中国铁路工人百折不挠、攻坚克难的感人故事广为传颂。练好“脚力”,就要坚信“新闻是走出来的”,要走出编辑室,走到群众中,让采访的脚步遍及大江南北、触及各行各业。培养未来的好记者,也要引导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置身社会大课堂,采撷有温度的素材,讲出有灵魂的故事,用冒热气、沾泥土、带露珠的作品记录社会、反映民生。其次,练好“脚力”,还要奔赴现场、走向一线。任何时代,“到现场去、到一线去”都应是新闻人的不懈追求。聆听好记者讲好故事,仿佛置身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新闻现场。在记者们所讲的故事中,既有对朱日和阅兵、天舟一号发射、港珠澳大桥建设、中欧班列发车等国家工程、重要事件的现场报道,也有对“杨根思连”冲在维和一线保护难民的生动记录,更有中国记者亲赴利比亚、也门、伊拉克等战地现场的故事。总之,拥有好脚力,才能深入现场、亲赴一线,做到凡是有新闻的地方,就有记者的脚步,就有媒体的声音。培养新闻人才必须强化“现场”意识,使学生练好抵达现场的“脚力”、拥有奔赴一线的能力,在新闻发生的地方,记录历史的瞬间、见证时代的发展。

2.增强“四力”关键在练就“眼力”

记者既是新闻的报道者,也是时代的观察者、社会的瞭望者。在好故事、好作品的背后,是一双双具有发现力、辨别力、判断力、预见力的“记者之眼”。凭借“好眼力”,既要发现事实、领会要义,也要辨别真实和虚假,分清主流和支流,做到既见人之所见,亦见人之所未见。

“好眼力”就是要“看得见”“看得准”“看得深”。所谓“看得见”,是指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就像“好记者”在讲述中所提到的:大学教授钟扬为调研植物分布登上世界屋脊、坚持高原作业;78岁的老人赵家和将毕生的积蓄捐给寒门学子,不留名、不声张;28岁的青年教师张莉丽在生死一瞬选择了保护学生却失去了自己的双腿。正是因为拥有“好眼力”,记者才能在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中挖掘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培养新闻学子,也要注重训练学生观察社会生活的能力,教会他们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所谓“看得准”,是指要从国家战略高度找准方向、做好报道。在好记者的讲述中,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反映新时代新议题的好故事不胜枚举。比如,有的记者聚焦国家精准扶贫战略,记录下黑龙江省乡村脱贫的努力与实践;有的记者站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宏阔视野,回顾了福建晋江的发展历程,讲述了一个县级市经过不懈努力成功申办第18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的故事。做记者要站位高远、关注大局,培养新闻人才也要教会学生立足国家战略,对准时代的焦点、报道社会的热点、回应民众的关注点。所谓“看得深”,是指要以小见大,看到新闻背后所包含的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正如记者们透过一棵树、一片林,挖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意义,通过一件事、一家人,讲述“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家国情怀。培养好记者,就要让学生拥有深远、通透的新闻眼光,由点及面、由表及里,通过生动鲜活的新闻报道,记录国家发展、反映社会进步。

3.增强“四力”根本在提升“脑力”

新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脑力劳动,记者的采访和发现,都要通过脑力的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这一过程中,要摆正思想,也要脑力激荡,在坚守国家立场的基础上,多动脑、勤思考,才能破解重点难点,推出精品力作,传播正确的新闻观、价值观、世界观。

“脑力”是新闻工作的总指挥,提升“脑力”,首先要立足思想高地。记者培养不只是“术”的教育,更要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进教材、进课堂,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提升“脑力”还要做到深入思考。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不仅重速度、求广度,更要体现记者思考的力度和深度,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才能更好地反映社会生活、回应百姓关切。在“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中,从事调查报道的记者讲述了如何对复杂的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动脑筋、想办法,探寻事实真相、厘清问题脉络。从事社会报道的记者努力寻求视角创新,不断思考怎样在深入麻风村的新闻报道中注入人文关怀、体现社会大爱。正是因为记者们勤于动脑、善于思考,才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有想法的作品、有厚度的故事。所以,培养新闻人才,也要重视学生的分析力和思考力,引导他们做有思想、有深度的记者。此外,无论媒体还是高校,凭借睿智的“脑力”,也要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提供方案、贡献智慧。主流媒体是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新闻院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二者都是国家新型智库的组成部分。无论教育者、研究者、实践者,都要担负起咨政启民的职责使命,聚焦中国实际、服务社会发展,着力解决新闻传播事业的新议题,为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出谋划策、提供决策参考。

4.增强“四力”紧要在优化“笔力”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新闻工作者的孜孜追求。在信息传播高速发展的今天,记者手中的笔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笔杆子”,而是代表了“口头、笔头、镜头”以及各类新媒体传输终端。综合运用新闻传播的“十八般兵器”,做好舆论引导、讲好中国故事是新闻工作者的时代重任。

在新闻工作中,优化“笔力”先要夯实基础。长久以来,口头、笔头、镜头都是新闻工作的基本功。好记者的报道之所以能够感染人心,既有赖于选题和内容,也离不开写作、编辑等新闻表达功底。好记者们用笔、用镜头,记录下了党和政府为民谋利的故事、边防军人守卫国土的故事、老百姓们脱贫致富的故事,并通过自己的讲述,还原了新闻工作者步履不停、笔耕不辍的工作过程。在人才培养中,要引导学生向好记者学习,向好作品取经,夯实基本功,做笔端有力量的传媒人。同时,优化“笔力”,也要勇于创新。随着新媒体的崛起,新闻传播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中,记者们讲述了主流媒体如何利用网络平台营救落井儿童,怎样凭借有速度、有温度的短视频,让满满的正能量在指尖传播。正如记者们所说:要不断充电补养,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才能不负肩上的责任,不负伟大的时代。当下,媒体在融合,记者在转型,新闻院校也要努力培养适应不同终端的“多面手”,跟上媒介发展的脚步。此外,优化“笔力”,还要讲好中国故事,助力国际传播。今天,在好记者的队伍中,有的扎根基层、深入乡村,记录中国社会前进的脚步,有的远赴国外、沟通中西,向世界传播新时代的中国声音。置身经济全球化时代,练好“笔力”必须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既要在本土社会形成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也要教会学生如何立足国际舞台,讲好立体、多彩的中国故事,让“中国之声”更富生机、更有魅力。

增强“四力”凝聚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队伍的谆谆教导、殷切期待。作为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阵地,新闻院校要将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增强“四力”紧密结合,深刻认识“四力”在新闻传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教学实践、人才培养,使新闻学子拥有坚实的脚力、明亮的眼力、睿智的脑力、深耕的笔力,引领他们坚持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提升专业能力,成长为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为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谱写新篇、贡献力量。

【思想宣传范文】五

改革开放是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在新时代,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党的领导的统一,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这为我们观察思考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进程,提供了两个基本坐标: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是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二是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两个基本坐标,恰恰是一个整体的两个侧面,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在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前进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和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始终是相辅相成的;中国共产党从来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人民的利益就是我们党的利益,人民的主张就是我们党的主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所以,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党的领导的统一,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开放。这就深刻阐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一个根本特性,即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高度统一性。这种统一性,也是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特性。

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在改革开放事业中,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之间的高度统一性,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内在要求决定的。这种内在要求,至少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提高改革开放决策的科学性与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是高度一致的。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通过的重要文件,党在改革开放中作出的每一个决策,既体现全党的智慧,也体现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是党的智慧和人民智慧的结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把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他还指出,党和国家决策机关,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遇到任何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要认真想一想群众实际情况究竟怎样?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群众利益如何保障?群众对我们的改革是否满意?并提醒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倾听人民心声,汲取人民智慧。”群众的心声、呼声、智慧、力量就是我们党工作的出发点和基石,也是我们党出政策、作决策的基础。

二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高度一致的。在改革开放中,党的领导越是得到加强和改善,人民群众在推进改革开放中的主体地位就越能得到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为深化改革开放夯实群众基础。这就是说,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只是为了党的自身建设,更是为了更好地带领人民前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无论历史进程如何演进,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不会改变,党的事业与人民事业的高度一致性永远不会改变。

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性是伟大社会变革给出的答案

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高度统一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决定的,也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实践中,特别是在推进伟大社会变革中探索出来的根本答案。

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看,我们之所以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一个根本经验就是我们党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来自人民,使命也立足于人民。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的生存基础就是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关心群众的疾苦、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中的切实问题。正因为我们党这样做了,人民群众就把党的事业与他们的生命连在一起。这种生死与共、血脉相连的关系,是任何力量也摧不倒的。毛泽东在总结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取得革命胜利时,讲过这样两句话:“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拜人民为师,这就灵了”。这两句话,既讲清了中国共产党胜利的根本原因,也讲清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与人民主张的高度一致性,还讲清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

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看,我们之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能够成功实现中国历史上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党带领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是这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而其中的一个根本经验,就是我们党始终牢记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倡导共产党人尤其是党的干部要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我们党领导的社会改革任务和一切事业发展,无不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我们党提出的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以及在各行各业实施的发展规划和建设举措,无不反映出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和迫切愿望。在我们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所实现的每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和取得的社会发展进步,都体现了党的主张与人民主张的高度统一。

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性是改革开放实践给出的答案

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之间的高度统一性,是中国共产党总结40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得出来的根本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农村改革还是城市改革,无论经济体制改革还是各个领域改革的全面推进,在整个历史进程中,我们走出的每一个脚步、取得的每一点突破,无不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无不凝聚着人民智慧和党的智慧。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一如既往地把人民的主张写进自己的宗旨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如何做重大改革决策尤其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改革决策时,特别强调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思路、制定举措、推进落实”;在强调“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时指出,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以百姓心为心”,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这就是我们党决策改革和落实改革的出发点,也是我们一切改革实践活动的基点。只要我们事事替人民着想、处处拜人民为师,我们的事业就“灵”。改革开放以来,每到总结历史经验和展望前进道路的时候,我们党都不断强调,时刻不能忘记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我们党没有任何私利,必须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决不能以权谋私;必须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决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我们党就能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这些经验总结,不是理论的推导,而是社会实践活生生的反映。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走到今天,取得巨大成功特别是改革开放成功的历史真理。

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既是我们理解中国共产党初心的一个基点,也是我们理解改革开放事业特别是新时代的一个根本的出发点。从这里出发,就知道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应该怎么做,立场在哪里、着力点在哪里、目标在哪里、责任在哪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无论改革开放事业如何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共产党人的本色都不能有任何改变,中国共产党与人民血肉联系的高度统一性都不能有任何变化。

篇3:走好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之路思想宣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基因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深刻认识传承红色基因的极端重要性,透彻把握红色基因的基本内涵,更加自觉地把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培育的红色基因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红色基因的历史贡献与现实价值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历经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磨炼筛选,不断孕育积淀升华的决定中国共产党人本质特征的特有品质。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是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力量源泉,是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鲜明标识,是我党特有的政治优势。

红色基因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是我党我军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力量。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党始终用先进思想、崇高目标、进步精神武装全党,将党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成功地将中国共产党发展造就成为建立新中国、为人民谋幸福、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红色基因。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我们党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走苏俄革命的路子行不通,必须到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去,走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土地革命路子,做“有主义、有政策、有办法的山大王”。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不仅面临着艰苦环境考验、强大敌人围剿,也面临着党的自身建设的复杂状况。我党坚持思想建党,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纠正党内思想混乱的状况,在残酷的斗争中培育了对党忠诚、维护核心的政治品格;在克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最严峻的困难和挫折面前坚定了崇高的革命理想;在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斗争和考验中,培育和保持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严格的组织纪律性、顽强的革命斗争精神。这些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已经融化积淀为红色基因,承载着我党波澜壮阔的斗争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随着党的不断发展壮大而传承接续,历久弥新。

红色基因是党的性质宗旨的本质体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有,其他政党学不来。毛泽东讲,“鸡蛋因得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鸡子,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政党的性质宗旨不同,其作风也会截然不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从根本上决定了党的政治立场、信仰信念、价值追求和革命精神。正因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唯一宗旨,党才能在任何时候为了人民的利益甘愿牺牲奉献,从而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正因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党才能与一切剥削阶级、与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现象进行不妥协的斗争,从而形成了顽强的斗争精神和鲜明的党性;正因为确立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党才能带领人民长期艰苦奋斗,初心不改,斗志昂扬。国民党军队建立之初,也曾开展革命的政治工作,强调“为主义奋斗,为主义牺牲”,但由于国民党代表的是大地主大军阀大资本家的利益,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人民的支持。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也曾经向共产党学习抗日游击战,但他们不可能学得来,因为他们不具备人民基础和革命军队的精神面貌。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如果离开了党的性质宗旨,红色基因就会变异、褪色。苏联共产党在代表人民利益的时候,得到了苏联人民的拥护,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当他后期脱离人民、放弃无产阶级政党性质的时候,很快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被人民所抛弃。

红色基因是党坚强有力、保持生机活力的力量源泉,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必须要大力传承红色基因。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是凝聚力量、纯洁思想、净化队伍、动员群众的鲜明旗帜。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纷繁复杂,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甚多,“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依然存在。党要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带领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必须大力传承红色基因,保持生机活力,化解风险考验,推进事业发展。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尖锐复杂,“铸魂”与“蛀魂”、“固根”与“拔根”的较量更加突显,必须以红色基因固魂聚气举旗亮剑,打赢意识形态领域主动仗;社会环境深刻变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度发展,党和国家改革越来越触及深层次问题,必须以红色基因标定社会主义正确方向,确保改革不改向、变革不变色;党员成分结构发生新变化,能力素质亟待提高,从严治党的任务依然艰巨,必须以红色基因激浊扬清,净化政治生态,实现自我革命,重整行装再出发;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必须以红色基因把全党全国人民组织起来,强化责任担当,汇聚磅礴力量,为实现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红色基因的丰富内涵与精神宝藏

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是一个内涵丰富、有着内在逻辑的“基因库”,主要由三个维度组成。

体现党的性质宗旨和政治本色的部分。这是红色基因中最本源的成分。主要包括对党忠诚、信念坚定、为人民服务等由党的性质宗旨直接决定的内容。一是对党忠诚、维护核心。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诚是共产党人最核心的政治素质,是对自己的政治身份最深层的阶级归属认可。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忠诚最根本的要求是坚决维护核心,以形成强大的政治凝聚力战斗力。我们党从19诞生到1935年遵义会议的,由于没有形成有权威的党的核心,革命事业历经曲折,几近被敌人围剿消灭。遵义会议后,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中国革命开辟了新境界,14年后的1949年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遵义会议前后两个14年的鲜明对比,有力地说明形成和维护党的核心对于党的事业的极端重要性。二是坚定崇高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不断增强政治定力,自觉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三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价值追求。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

体现党的精神面貌的部分。这是红色基因中最丰富精彩的成分。主要包括为了保证党的性质宗旨、实现党的奋斗目标而在长期斗争中体现出来的特色基因。一是永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这是贯穿和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诠释我党兴旺发达的真谛。毛泽东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要靠艰苦奋斗来防止我们党在和平环境中腐化变质。实践表明,越是国强民富,越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到什么时候都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二是执行高度自觉的铁的纪律。纪律严明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障。我们党的纪律是建立在共同理想信念、高度政治觉悟基础上的铁的纪律,这是我们党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重要原因。政治纪律是党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用铁的纪律从严治党。三是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革命成功和事业发达是几代人历经艰辛、接力奋斗的结果。过去,我们党凭着一股革命热情和拼命精神,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自然困难和强大敌人。今天,我们要防止和克服精神懈怠的危险,始终保持革命战争年代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精神、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四是持续改革创新的革命精神。改革创新是党的事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党领导人民奋斗的历史就是一部改革创新史。我们今天的事业是在一步步的改革创新中成就的,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制胜未来,仍然需要改革创新。必须勇于改革、善于创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体现党的科学理论和哲学思想的部分。这是红色基因中最充满唯物辩证法魅力的成分。主要包括体现党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方面的基因。一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二是勇于自我革命。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我们坚持同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了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三是坚持党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长期以来,我们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工作,形成了一系列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成为红色基因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观点方法,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方法,坚持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的思维方法,注重调查研究,等等。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持续传承弘扬我党我军的红色基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紧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大力传承红色基因,为完成党的历史使命、实现党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政治保证。

增强传承红色基因的政治自觉。传承红色基因是一项政治性、全局性、根本性的战略工程,是全党的共同责任,必须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思想建党方略的战略举措,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强化使命担当,科学筹划,精心组织,持续推进,务求实效。

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的制度化、规范化。“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将传承红色基因以法规的形式固化下来,使广大党员励志律行有依据,言谈举止有准则,日常养成有遵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体现依法治国、依规治党的时代要求,形成有利于红色基因继承弘扬的浓厚氛围。

大力培育和发展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红色文化,做好红色文化经典传承工作,加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创作扶持力度,不断推出红色底蕴深厚、时代气息鲜明、深受观众喜爱、教育作用明显的红色文化产品和红色文化品牌;加强文化立法执法,维护红色文化的权威性严肃性,对于歪曲抹黑党的领袖、英雄人物、历史事件的相关人员,应依法严肃惩处。

不断丰富发展红色基因。红色基因具有鲜明的实践品质,来源于升华于党领导人民的革命实践,也需要在实践中坚持、丰富和发展。要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自觉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实干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投身全面深化改革新的伟大革命,以中国共产党人的忠诚、担当、勇气,破除思想障碍和利益藩篱,以红色基因为改革提供精力动力和政治保证,谱写改革开放历史新 篇章。积极投身我们党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定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矢志不渝忠诚于党,毫不动摇地维护核心,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广泛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实践活动,注重实践总结和理论升华,把握红色基因精髓本质,发掘红色基因时代因子,培育红色基因时代内涵,创新传承红色基因的方法手段,不断丰富红色基因宝库。

篇4:走好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之路思想宣传

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__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从安徽发端,发源于小岗村的“大包干”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代名词。当年催生和推动改革的“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在40年的改革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丰富,锻造成为“敢于创造、敢于担当、敢于奋斗”的“小岗精神”,成为新时代激励我们接续奋斗、“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的强大精神力量。

小岗,是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是一方饱经沧桑又充满生机的热土。40年前,这里的18位农民摁下“红手印”、搞起“大包干”,宛如“平地一声惊雷”,冲破思想桎梏,打破束缚发展的陈旧体制,探索出责任明晰、简单易行、科学有效的农业生产责任制,闯出中国农村改革新路,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幕。这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极大推动了思想解放和改革创新,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重要思想成果,是值得珍视和弘扬的宝贵精神财富。

“大包干精神”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改革开放初期,在没有经验借鉴的情况下,各级党组织热情鼓励基层探索、“摸着石头过河”,改革呈现自下而上的特征。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强调:“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从这个意义上说,“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强调的正是群众主体和基层创新,也因此得风气之先,立改革潮头,重塑了中国农村经济形象,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

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大包干”这种以农户为单位的分散经营体制,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小岗村这样的“老先进”遇到了“新问题”,可谓“一夜越过温饱线,未过富裕坎”。为此,安徽省委将选派优秀干部担任村第一书记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撬点”,有力提升了基层组织带动力和影响力。沈浩同志在小岗工作的6年间,坚持一心为民、锐意改革,团结带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开拓进取,推动千家万户小生产对接千变万化大市场,让小岗村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被群众称为“离不开的好干部”。继“大包干精神”之后,在小岗这片热土上,“沈浩精神”续写出新的 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小岗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为指引,深化改革再加速,转型发展闯新路。特别是20__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安徽考察调研,做出了“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希望小岗村继续在深化农村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把自己摆进去想改革、议改革、抓改革,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等重大论断和重要指示,空前激发了小岗人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小岗呈现出改革不断深化、发展持续优化、面貌深刻变化、党建切实强化的喜人局面。全面深化改革的浩荡东风,推动小岗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化,也赋予“小岗精神”以新时代的内涵。

回首40年辉煌岁月,我们清晰地看到:作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小岗以“大包干精神”开篇,始终与改革同命运、与时代共进步,形成了具有小岗特质、时代气质的“小岗精神”。

“小岗精神”拥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其内涵主要体现在“敢于创造、敢于担当、敢于奋斗”上:

——敢于创造的改革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今天,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正在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推动我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自小岗“大包干”之后,安徽又率先推动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综合改革、“一户一块田”改革、基层“医共体”改革等,不断将农村改革引向深入。这些重大突破,不断探索,勇于创新,闯出新路,体现出的正是敢于创造的改革精神。今天,面对时代之问,是与时俱进还是因循守旧?面对顽瘴痼疾,是挺身而出还是抱残守缺?面对发展难题,是善于破题还是裹足不前?从“大包干”的“红手印”,到确权登记颁证的“红本本”,再到“三变”改革的“分红利”,小岗人用实际行动做出了深刻回答。发展没有休止符,改革永远在路上。小岗40年的改革史有力证明,弘扬勇于创造的改革精神,落实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我们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敢于担当的为民精神。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大包干”为什么能在小岗生根?能在安徽发展?能在全国推开?有人说,是因为“穷”逼出来的;也有人说,是因为“勇”闯出来的。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贫穷不只发生在小岗,“生产责任制”也不是小岗人的独创。实际上,小岗人不是“独穷”,更不是“孤勇”,而是得到了各级党组织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否则小岗的“大包干”只能昙花一现、黯然收场。党的领导和人民首创的高度统一,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高度统一,一直贯穿于“小岗精神”的源起、丰富和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落实顶层设计、推动基层创新上敢于担当,在坚持求真务实、狠抓工作落实上敢于担当,在强化问题导向、冲破利益藩篱上敢于担当。小岗40年的发展史有力证明,弘扬敢于担当的为民精神,我们就有底气、有士气,有信心、有决心,就能汇聚起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强大力量。

——敢于奋斗的追梦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巨大变化,使广大农民看到了走向富裕的光明前景,坚定了跟着我们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群众跟党去奋斗,幸福梦想有奔头。40年前,开创“大包干”壮举的小岗人,梦想的是吃饱饭。1979年,由于实行了“大包干”,小岗村粮食产量是过去5年的总和,油料产量是过去20多年的总和,改革使小岗人一年翻身,梦想成真。改革开放后,粮满仓、钱不多的小岗人,梦想的是富起来、奔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住新房、走新路、开新车的小岗人,梦想的是创造美好幸福的新生活。他们一次次勇敢追梦,又一次次奋斗圆梦。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小岗40年的奋斗史有力证明,弘扬敢于奋斗的追梦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以苦干续写辉煌,用实干托起梦想。

“敢于创造、敢于担当、敢于奋斗”的“新三敢”与“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老三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小岗与改革同发展、与时代共进步的精神动力。“小岗精神”有着独特时代坐标和历史底蕴,充满蓬勃朝气和旺盛活力。其“源头”是红船精神。“红船精神”承载着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蕴含着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昭示着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小岗精神是红船精神在新时期、新时代的弘扬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独特一支。其“基因”是民族精神。小岗精神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是民族精神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生动写照,是民族精神长河中的绚烂一脉。其“核心”是改革精神。小岗精神起源于改革,又在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不断发展,是改革精神与时俱进、历久弥新的文化地标,是中国改革精神百花园中的美丽一朵。

从“大包干精神”到“小岗精神”,从“老三敢”到“新三敢”,呈现出的是思想的光辉,体现出的是时代的进步,彰显出的是精神的升华。

今天,我们弘扬“敢于创造、敢于担当、敢于奋斗”的“小岗精神”,就是要深刻把握新时代改革“步入后半程、挺近深水区”的时空特点,“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攻坚要求,“顶层设计、基层创新”的上下互动,“系统集成、整体推进”的全局思维,“辨证施治、蹄疾步稳”的改革艺术,“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斗争精神,“引领经济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担当,坚持改革开放不停步,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想改革、议改革、抓改革,不移担当之志、不惧刀刃之痛、不停微改之步、不舍尺寸之功、不容虚晃之人,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

篇5:走好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之路思想宣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包括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此又作了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地域辽阔,农村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存在着很大的异质性,这一现实国情决定了中国的乡村振兴必须立足于中国乡村的历史传统和社会现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夯实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实现农民群众生活富裕是关键。要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前提是要夯实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一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集体经济的收益由乡村集体负责管理和分配,既可以把分散的家庭经营组织起来,提高村庄的集体经济实力,又可以改善个体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直接增加村民的个人和家庭收入。二要依托农村的人文和自然资源优势拓展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资源就是财富,乡村有着明显区别于城市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不同地区的乡村也有着迥异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各地区乡村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的独特优势,结合市场需求,合理发展特色旅游文化产业,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三要发挥资本的集聚效应来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必须坚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创新和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20__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强调,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科学有效的治理体系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基本条件,为此必须坚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建立乡村治理协同领导机制。要加强党的领导,做好乡村治理的顶层设计,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理念,保证乡村治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断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整合村民个体、乡绅名贤、村委会等诸多方面的力量,在密切交往中提高村民的协同参与意识,形成乡村治理主体,通过自治、德治、法治形成的合力实现乡村善治。第二,做好乡村治理的相关制度安排。乡村治理要以法治为本,今年年初发布的《意见》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坚持法治为本,树立依法治理理念”。在法治建设的基础上,还要建立乡村治理章程等规范性制度安排以及乡村决策流程、乡村财务管理流程等程序性制度安排,使乡村治理有章可循。第三,建立沟通协商、监督反馈机制。要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程沟通和监督机制,通过沟通协商、民主决策对乡村治理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监督;要畅通协商和监督渠道,及时发布和反馈沟通与监督信息,实现乡村有效治理。

实现乡村振兴,要不断丰富乡村文化的内涵。乡村振兴不仅要保证农民经济上的富裕,更要实现农民精神上的富有。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背景下,乡村文化的复兴和文明新风的构建,有利于激活乡村的活力,因此必须不断丰富乡村文化的内涵。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确保乡村振兴沿着正确的文化方向发展;要做好乡风民约建设工作,强化村民守望相助的集体意识,强化村民的身份认同和集体归属,为乡村振兴奠定必要的社会基础;要深入开展文化活动,提升乡村文化的凝聚力;要挖掘乡土文化的农耕特质和区域特色,打造乡村文化品牌。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保证乡村振兴的先决条件。20__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指出,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重点加大对农村生产设施、生活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使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有明显的改善。一是加强水利、道路等生产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应变自然灾害的能力,力求做到“旱涝保收”。二是加快饮用水、通信网络等生活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三是加大教育、医疗等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村民的现代生活水平。四是加大休闲娱乐设施建设,多方面满足农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维护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今年年初发布的《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美丽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部分,围绕《意见》的相关要求,维护农村良好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应重点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严格乡村工业准入制度,合理规划乡村工业布局,严格控制高能耗、重污染的工业进入乡村,积极引进低能耗、高效益工业,有选择地发展乡村工业;改革乡村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切实保护好耕地及农村生物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加大农村再生资源的可回收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推行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节约农村生态资源,拓展乡村生态空间;大力开展美丽乡村的创建和宣传,营造“美丽乡村,人人有责”的良好生态氛围,助推乡村振兴。

篇6:走好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之路思想宣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深刻阐明了新发展理念、经济发展新常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内容,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的经济理论,续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 篇章,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蓬勃发展,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典范。

1、新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坚持与发展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永恒主题。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以其强大的逻辑力量和鲜明的立场情怀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现实形态总是在与具体国家、具体时代、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焕发生机、丰富发展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和形成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的重大创新。

创新发展理念深化了对发展动力的认识。马克思认为,价值规律的重要作用就是激励商品生产者通过创新缩短个别劳动时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发展理念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动力理论,他深刻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协调发展理念深化了对发展中各要素之间重大关系的认识。马克思提出,社会再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两大部类,两大部类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关系才能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实现,这其实就是强调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下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

绿色发展理念深化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这就要求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善待自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了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的正确路径。

开放发展理念深化了对发展空间的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强调:“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市场经济必然是开放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提升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多惠及其他国家和人民。”他提出并大力推进的“一带一路”倡议和自贸区建设等都是落实开放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

共享发展理念深化了对发展目的的认识。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把人的发展分为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三个阶段,强调共产主义追求的是第三个阶段,即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享发展理念,并将其作为贯彻共同富裕原则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目的的认识。

创新发展理念、协调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开放发展理念、共享发展理念,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相互支撑、辩证统一,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2、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阶段性战略判断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决策部署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坚持和发展

区分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和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马克思从大的方面区分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也分析了经济发展周期中各阶段的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了一些新的战略判断,如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各类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的难度日益增大。国内外发展条件发生的重大变化,决定了对经济发展的认识和做法也要改变。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他要求“理性对待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20__年5月在河南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20__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9个方面阐述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随着国内外发展条件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论述,立足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反映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根据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进一步强调重视发展实体经济;从我国是大国经济这一国情出发,强调发挥大国发展空间优势,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等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推进经济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随着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也不断提高,民生福祉持续得到改善。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坚持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中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表现为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等四个环节同时存在并且相互转化的过程,必须始终重视生产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地位,同时又必须高度重视分配、流通和消费对生产的巨大反作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这个基本理论要求我们,全面认识生产与分配、流通、消费的辩证关系,全面理解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不能仅仅从供给或需求的角度来看待经济发展问题,也不能把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割裂开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运用辩证思维深入分析经济发展中的复杂关系,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论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

一是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这个重要论断,认清了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是结构性产能过剩,而不是某一个行业或者所有行业的产能过剩,也认清了我国的需求变化情况,还存在大量“需求外溢”。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必须从供给侧发力,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

二是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个重要论断,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供给能力得以提升,从而能够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是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个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基本路径。

四是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项重点任务,从生产端入手,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

篇7:走好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之路思想宣传

一个伟大的时代,必然产生伟大的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高度重视国防和军队建设,奋力开拓了以强军支撑强国的宏伟基业,创立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习近平强军思想。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强军思想写入党章,确立这一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我们要从坚定维护核心、勠力强国强军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深远重大意义,坚决把这一思想贯彻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各领域全过程,不断夺取新时代强军事业新胜利。

一、新时代我们党建军治军奋斗创造的根本成就

善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新时代我军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原因在于习近平主席的坚强领导,最根本成就是创立了习近平强军思想。作为军事指导理论创新发展的时代标志,习近平强军思想是新时代我们党在军事领域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把握时代大势、运筹强国强军的战略擘画。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强国梦总是与强军梦相融交织。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一步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当前,我国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大踏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景光明,但面临的阻力和挑战也异常严峻,迫切需要国防和军队实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有一个大提升,加快把我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习近平主席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放在民族复兴的大历史大目标中考察,放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整体布局中运筹,放在国家总体安全中把握,围绕强军兴军创造性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军事篇”。

植根实践沃土、破解强军难题的锐利武器。问题是理论创新的缘起。我军历经90多年战火硝烟和建设改革,今天已发展成为诸军兵种联合,基本实现机械化、加快迈向信息化的强大军队。但“两个差距还很大”“两个能力不够”,以及长期积累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仍严重制约军队能打仗打胜仗,部队中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问题导向,直面强军路上各种“娄山关”“腊子口”,提出一系列战略性操作性相统一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引领我军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实践已经证明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科学真理性,也昭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用这一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揭示战争规律、富于军事智慧的精神瑰宝。习近平强军思想顺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汲取中外先进军事理论精华,集中探讨“强军”与“胜战”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揭示了能战方能止战的战争认识规律,军事服从政治的战争指导规律,信息主导体系对抗的现代作战规律,最大限度发挥诸军兵种整体合力的联合作战指挥规律,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的军事训练规律,以改革重塑谋求强军的军队发展规律,以科技创新驱动转型的军队建设规律,以厉行法治整肃军纪的军队管理规律,军民深度融合的现代人民战争规律等,体现了科学真理性、理论创新性和实践指导性的有机统一,把我们党对战争制胜机理、建军治军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二、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崭新 篇章

习近平强军思想,立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足于新时代国防和军队鲜活实践,深刻回答了强军兴军的使命任务、目标方向、原则制度、根本指向、战略布局、重要路径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是一个逻辑严密、意蕴深远的科学军事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

“十个明确”是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主体内容。习近平强军思想,明确强国必须强军,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必须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明确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军之本、强军之魂,必须全面贯彻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明确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必须聚焦能打仗、打胜仗,创新发展军事战略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全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明确作风优良是我军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必须加强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大力弘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明确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全面提高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明确改革是强军的必由之路,必须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统筹推进军事理论、技术、组织、管理、文化等各方面创新,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明确现代化军队必须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推动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明确军民融合发展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必须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这“十个明确”纲举目张、高度凝练,是对习近平强军思想核心要义的科学概括。

强军兴军是习近平强军思想贯通的理论主题。习近平强军思想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两大领域,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统筹军队和地方两大部门,涵盖战争指导、建军治军和改革创新等各方面,打通建设、指挥、管理、监督等链路,是一块成型的“理论整钢”。“十个明确”分别阐明新时代强军使命、强军目标、强军之魂、强军之要、强军之基、强军布局、强军关键、强军动力、强军保障、强军路径,紧扣“强军”渐次展开,充分反映习近平主席对“强军强什么、怎么样强军”的深邃理论思考。强军之“强”的本质内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是一致的,与国防和军队建设也进入新时代、我军正从大国军队到强国军队历史性飞跃是一致的。凝练形成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新时代军队建设赋予鲜明的理论主题和实践主题。

求是求实是习近平强军思想蕴含的理论精髓。习近平主席建军治军的最大特色是求是求实、知行合一。习近平主席敏锐洞察新时代军事领域的矛盾运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军事问题,就战争与和平、军事与政治、发展与安全、机遇与挑战、备战与止战、威慑与实战、人与武器等作出新的阐发,深刻揭示了新时代的强军之道、制胜之道,丰富发展了我们党的军事辩证法。习近平强军思想贯穿强军兴军的历史担当精神,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思想风范;贯穿从政治高度观察处理军事问题的宏阔视野,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军事观、国防观的本质要求;贯穿谋求战略主动权的进取意识,集中体现了抢占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的雄心壮志、前瞻眼光、开拓精神;贯穿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军队建设质量的创新品格,集中体现了突出科技因素、发动科技引擎、厚植科技支撑的战略考量;贯穿扭住矛盾破障前行的问题思维,集中体现了找准症结、自我革命、挖根除弊的胆识魄力;贯穿求实务实落实的科学精神,集中体现了崇严尚实、稳扎稳打、压茬推进的恒心韧劲,等等。这些都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光芒,体现了习近平主席的领袖风范和人格魅力。

三、让真理光芒始终照亮强军兴军实践的新航程

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航程。全军部队要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高高擎起伟大精神旗帜,真正学懂弄通做实。要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按照“走在前列”“关键要实”要求,着力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上取得实效,在认清使命、扛起担当上取得实效,在推动工作、见诸行动上取得实效。

坚持学出信仰学出忠诚学出担当。习近平强军思想集中体现了党的政治意志、政治主张,立起了新时代维护核心、听党指挥的看齐基准。要深刻领悟习近平强军思想谋的是民族复兴伟业,布的是富国强军大局,立的是安全发展之基,关乎党运国脉军魂,切实把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作为最好政治训练来把握,强化“四个意识”,自觉做强军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执行者、模范践行者。深刻领悟习近平强军思想饱含对图强复兴的执着追求、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大爱、对人民军队的期望重托,切实以饱满政治热情学而信学而行,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核心、维护和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深刻领悟习近平强军思想是强军事业立旗定向的根本指针、凝魂聚气的精神旗帜,自觉担起革命军人历史责任,以奋发有为精神投身强军实践,担当作为、不负时代。

切实把真理威力转化为实践伟力。“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学好强军思想,目的是指导推动强军事业。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着力回答“统帅之问”,研究破解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拿出抓建谋战的真招实策。要坚持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紧紧围绕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始终聚焦备战打仗,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贯彻“五个更加注重”,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把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实践要求贯彻到底落到实处。要坚持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准确把握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战略安排,统筹推进军队改革建设重点任务,一步接着一步推,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干到底。

坚决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我军必须为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战略支撑,为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提供战略支撑,为拓展我国海外利益提供战略支撑,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战略支撑,这是党和人民赋予人民军队的新时代使命任务。执干戈以卫社稷,军队因使命而存在。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有效履行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上。全军官兵必须强化使命担当,增强忧患意识和打仗观念,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加快提升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能力,一旦祖国和人民需要,随时能履行使命、不辱使命。

篇8:走好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之路思想宣传

指出,红色基因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深刻认识传承红色基因的极端重要性,透彻把握红色基因的基本内涵,更加自觉地把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培育的红色基因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红色基因的历史贡献与现实价值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历经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磨炼筛选,不断孕育积淀升华的决定中国共产党人本质特征的特有品质。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是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力量源泉,是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鲜明标识,是我党特有的政治优势。

红色基因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是我党我军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力量。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党始终用先进思想、崇高目标、进步精神武装全党,将党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成功地将中国共产党发展造就成为建立新中国、为人民谋幸福、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红色基因。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我们党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走苏俄革命的路子行不通,必须到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去,走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土地革命路子,做“有主义、有政策、有办法的山大王”。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不仅面临着艰苦环境考验、强大敌人围剿,也面临着党的自身建设的复杂状况。我党坚持思想建党,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纠正党内思想混乱的状况,在残酷的斗争中培育了对党忠诚、维护核心的政治品格;在克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最严峻的困难和挫折面前坚定了崇高的革命理想;在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斗争和考验中,培育和保持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严格的组织纪律性、顽强的革命斗争精神。这些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已经融化积淀为红色基因,承载着我党波澜壮阔的斗争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随着党的不断发展壮大而传承接续,历久弥新。

红色基因是党的性质宗旨的本质体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有,其他政党学不来。毛泽东讲,“鸡蛋因得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鸡子,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政党的性质宗旨不同,其作风也会截然不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从根本上决定了党的政治立场、信仰信念、价值追求和革命精神。正因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唯一宗旨,党才能在任何时候为了人民的利益甘愿牺牲奉献,从而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正因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党才能与一切剥削阶级、与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现象进行不妥协的斗争,从而形成了顽强的斗争精神和鲜明的党性;正因为确立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党才能带领人民长期艰苦奋斗,初心不改,斗志昂扬。国民党军队建立之初,也曾开展革命的政治工作,强调“为主义奋斗,为主义牺牲”,但由于国民党代表的是大地主大军阀大资本家的利益,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人民的支持。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也曾经向共产党学习抗日游击战,但他们不可能学得来,因为他们不具备人民基础和革命军队的精神面貌。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如果离开了党的性质宗旨,红色基因就会变异、褪色。苏联共产党在代表人民利益的时候,得到了苏联人民的拥护,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当他后期脱离人民、放弃无产阶级政党性质的时候,很快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被人民所抛弃。

红色基因是党坚强有力、保持生机活力的力量源泉,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必须要大力传承红色基因。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是凝聚力量、纯洁思想、净化队伍、动员群众的鲜明旗帜。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纷繁复杂,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甚多,“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依然存在。党要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带领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必须大力传承红色基因,保持生机活力,化解风险考验,推进事业发展。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尖锐复杂,“铸魂”与“蛀魂”、“固根”与“拔根”的较量更加突显,必须以红色基因固魂聚气举旗亮剑,打赢意识形态领域主动仗;社会环境深刻变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度发展,党和国家改革越来越触及深层次问题,必须以红色基因标定社会主义正确方向,确保改革不改向、变革不变色;党员成分结构发生新变化,能力素质亟待提高,从严治党的任务依然艰巨,必须以红色基因激浊扬清,净化政治生态,实现自我革命,重整行装再出发;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必须以红色基因把全党全国人民组织起来,强化责任担当,汇聚磅礴力量,为实现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红色基因的丰富内涵与精神宝藏

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是一个内涵丰富、有着内在逻辑的“基因库”,主要由三个维度组成。

体现党的性质宗旨和政治本色的部分。这是红色基因中最本源的成分。主要包括对党忠诚、信念坚定、为人民服务等由党的性质宗旨直接决定的内容。一是对党忠诚、维护核心。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诚是共产党人最核心的政治素质,是对自己的政治身份最深层的阶级归属认可。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忠诚最根本的要求是坚决维护核心,以形成强大的政治凝聚力战斗力。我们党从1920xx年诞生到1935年遵义会议的20xx年,由于没有形成有权威的党的核心,革命事业历经曲折,几近被敌人围剿消灭。遵义会议后,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中国革命开辟了新境界,20xx年后的1949年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遵义会议前后两个20xx年的鲜明对比,有力地说明形成和维护党的核心对于党的事业的极端重要性。二是坚定崇高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不断增强政治定力,自觉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三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价值追求。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

体现党的精神面貌的部分。这是红色基因中最丰富精彩的成分。主要包括为了保证党的性质宗旨、实现党的奋斗目标而在长期斗争中体现出来的特色基因。一是永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这是贯穿和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诠释我党兴旺发达的真谛。毛泽东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要靠艰苦奋斗来防止我们党在和平环境中腐化变质。实践表明,越是国强民富,越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到什么时候都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二是执行高度自觉的铁的纪律。纪律严明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障。我们党的纪律是建立在共同理想信念、高度政治觉悟基础上的铁的纪律,这是我们党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重要原因。政治纪律是党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用铁的纪律从严治党。三是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革命成功和事业发达是几代人历经艰辛、接力奋斗的结果。过去,我们党凭着一股革命热情和拼命精神,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自然困难和强大敌人。今天,我们要防止和克服精神懈怠的危险,始终保持革命战争年代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精神、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四是持续改革创新的革命精神。改革创新是党的事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党领导人民奋斗的历史就是一部改革创新史。我们今天的事业是在一步步的改革创新中成就的,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制胜未来,仍然需要改革创新。必须勇于改革、善于创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体现党的科学理论和哲学思想的部分。这是红色基因中最充满唯物辩证法魅力的成分。主要包括体现党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方面的基因。一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二是勇于自我革命。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我们坚持同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了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三是坚持党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长期以来,我们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工作,形成了一系列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成为红色基因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观点方法,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方法,坚持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的思维方法,注重调查研究,等等。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持续传承弘扬我党我军的红色基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紧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大力传承红色基因,为完成党的历史使命、实现党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政治保证。

增强传承红色基因的政治自觉。传承红色基因是一项政治性、全局性、根本性的战略工程,是全党的共同责任,必须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思想建党方略的战略举措,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强化使命担当,科学筹划,精心组织,持续推进,务求实效。

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的制度化、规范化。“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将传承红色基因以法规的形式固化下来,使广大党员励志律行有依据,言谈举止有准则,日常养成有遵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体现依法治国、依规治党的时代要求,形成有利于红色基因继承弘扬的浓厚氛围。

大力培育和发展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红色文化,做好红色文化经典传承工作,加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创作扶持力度,不断推出红色底蕴深厚、时代气息鲜明、深受观众喜爱、教育作用明显的红色文化产品和红色文化品牌;加强文化立法执法,维护红色文化的权威性严肃性,对于歪曲抹黑党的领袖、英雄人物、历史事件的相关人员,应依法严肃惩处。

不断丰富发展红色基因。红色基因具有鲜明的实践品质,来源于升华于党领导人民的革命实践,也需要在实践中坚持、丰富和发展。要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自觉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实干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投身全面深化改革新的伟大革命,以中国共产党人的忠诚、担当、勇气,破除思想障碍和利益藩篱,以红色基因为改革提供精力动力和政治保证,谱写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积极投身我们党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定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矢志不渝忠诚于党,毫不动摇地维护核心,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广泛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实践活动,注重实践总结和理论升华,把握红色基因精髓本质,发掘红色基因时代因子,培育红色基因时代内涵,创新传承红色基因的方法手段,不断丰富红色基因宝库。

【思想宣传范文】二

在博鳌亚洲论坛20xx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从安徽发端,发源于小岗村的“大包干”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代名词。当年催生和推动改革的“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在40年的改革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丰富,锻造成为“敢于创造、敢于担当、敢于奋斗”的“小岗精神”,成为新时代激励我们接续奋斗、“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的强大精神力量。

小岗,是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是一方饱经沧桑又充满生机的热土。40年前,这里的18位农民摁下“红手印”、搞起“大包干”,宛如“平地一声惊雷”,冲破思想桎梏,打破束缚发展的陈旧体制,探索出责任明晰、简单易行、科学有效的农业生产责任制,闯出中国农村改革新路,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幕。这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极大推动了思想解放和改革创新,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重要思想成果,是值得珍视和弘扬的宝贵精神财富。

“大包干精神”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改革开放初期,在没有经验借鉴的情况下,各级党组织热情鼓励基层探索、“摸着石头过河”,改革呈现自下而上的特征。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强调:“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从这个意义上说,“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强调的正是群众主体和基层创新,也因此得风气之先,立改革潮头,重塑了中国农村经济形象,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

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大包干”这种以农户为单位的分散经营体制,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小岗村这样的“老先进”遇到了“新问题”,可谓“一夜越过温饱线,20xx年未过富裕坎”。为此,安徽省委将选派优秀干部担任村第一书记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撬点”,有力提升了基层组织带动力和影响力。沈浩同志在小岗工作的6年间,坚持一心为民、锐意改革,团结带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开拓进取,推动千家万户小生产对接千变万化大市场,让小岗村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被群众称为“离不开的好干部”。继“大包干精神”之后,在小岗这片热土上,“沈浩精神”续写出新的篇章。

党的xx大以来,小岗人以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为指引,深化改革再加速,转型发展闯新路。特别是20xx年4月,到安徽考察调研,做出了“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希望小岗村继续在深化农村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把自己摆进去想改革、议改革、抓改革,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等重大论断和重要指示,空前激发了小岗人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小岗呈现出改革不断深化、发展持续优化、面貌深刻变化、党建切实强化的喜人局面。全面深化改革的浩荡东风,推动小岗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化,也赋予“小岗精神”以新时代的内涵。

回首40年辉煌岁月,我们清晰地看到:作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小岗以“大包干精神”开篇,始终与改革同命运、与时代共进步,形成了具有小岗特质、时代气质的“小岗精神”。

“小岗精神”拥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其内涵主要体现在“敢于创造、敢于担当、敢于奋斗”上:

——敢于创造的改革精神。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今天,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正在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推动我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自小岗“大包干”之后,安徽又率先推动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综合改革、“一户一块田”改革、基层“医共体”改革等,不断将农村改革引向深入。这些重大突破,不断探索,勇于创新,闯出新路,体现出的正是敢于创造的改革精神。今天,面对时代之问,是与时俱进还是因循守旧?面对顽瘴痼疾,是挺身而出还是抱残守缺?面对发展难题,是善于破题还是裹足不前?从“大包干”的“红手印”,到确权登记颁证的“红本本”,再到“三变”改革的“分红利”,小岗人用实际行动做出了深刻回答。发展没有休止符,改革永远在路上。小岗40年的改革史有力证明,弘扬勇于创造的改革精神,落实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我们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敢于担当的为民精神。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大包干”为什么能在小岗生根?能在安徽发展?能在全国推开?有人说,是因为“穷”逼出来的;也有人说,是因为“勇”闯出来的。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贫穷不只发生在小岗,“生产责任制”也不是小岗人的独创。实际上,小岗人不是“独穷”,更不是“孤勇”,而是得到了各级党组织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否则小岗的“大包干”只能昙花一现、黯然收场。党的领导和人民首创的高度统一,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高度统一,一直贯穿于“小岗精神”的源起、丰富和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落实顶层设计、推动基层创新上敢于担当,在坚持求真务实、狠抓工作落实上敢于担当,在强化问题导向、冲破利益藩篱上敢于担当。小岗40年的发展史有力证明,弘扬敢于担当的为民精神,我们就有底气、有士气,有信心、有决心,就能汇聚起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强大力量。

——敢于奋斗的追梦精神。深刻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巨大变化,使广大农民看到了走向富裕的光明前景,坚定了跟着我们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群众跟党去奋斗,幸福梦想有奔头。40年前,开创“大包干”壮举的小岗人,梦想的是吃饱饭。1979年,由于实行了“大包干”,小岗村粮食产量是过去5年的总和,油料产量是过去20多年的总和,改革使小岗人一年翻身,梦想成真。改革开放后,粮满仓、钱不多的小岗人,梦想的是富起来、奔小康;党的xx大以来,住新房、走新路、开新车的小岗人,梦想的是创造美好幸福的新生活。他们一次次勇敢追梦,又一次次奋斗圆梦。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小岗40年的奋斗史有力证明,弘扬敢于奋斗的追梦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以苦干续写辉煌,用实干托起梦想。

“敢于创造、敢于担当、敢于奋斗”的“新三敢”与“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老三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小岗与改革同发展、与时代共进步的精神动力。“小岗精神”有着独特时代坐标和历史底蕴,充满蓬勃朝气和旺盛活力。其“源头”是红船精神。“红船精神”承载着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蕴含着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昭示着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小岗精神是红船精神在新时期、新时代的弘扬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独特一支。其“基因”是民族精神。小岗精神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是民族精神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生动写照,是民族精神长河中的绚烂一脉。其“核心”是改革精神。小岗精神起源于改革,又在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不断发展,是改革精神与时俱进、历久弥新的文化地标,是中国改革精神百花园中的美丽一朵。

从“大包干精神”到“小岗精神”,从“老三敢”到“新三敢”,呈现出的是思想的光辉,体现出的是时代的进步,彰显出的是精神的升华。

今天,我们弘扬“敢于创造、敢于担当、敢于奋斗”的“小岗精神”,就是要深刻把握新时代改革“步入后半程、挺近深水区”的时空特点,“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攻坚要求,“顶层设计、基层创新”的上下互动,“系统集成、整体推进”的全局思维,“辨证施治、蹄疾步稳”的改革艺术,“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斗争精神,“引领经济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担当,坚持改革开放不停步,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想改革、议改革、抓改革,不移担当之志、不惧刀刃之痛、不停微改之步、不舍尺寸之功、不容虚晃之人,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

【思想宣传范文】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包括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此又作了全面部署。强调,“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地域辽阔,农村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存在着很大的异质性,这一现实国情决定了中国的乡村振兴必须立足于中国乡村的历史传统和社会现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夯实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实现农民群众生活富裕是关键。要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前提是要夯实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一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集体经济的收益由乡村集体负责管理和分配,既可以把分散的家庭经营组织起来,提高村庄的集体经济实力,又可以改善个体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直接增加村民的个人和家庭收入。二要依托农村的人文和自然资源优势拓展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资源就是财富,乡村有着明显区别于城市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不同地区的乡村也有着迥异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各地区乡村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的独特优势,结合市场需求,合理发展特色旅游文化产业,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三要发挥资本的集聚效应来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必须坚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创新和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20xx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强调,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科学有效的治理体系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基本条件,为此必须坚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建立乡村治理协同领导机制。要加强党的领导,做好乡村治理的顶层设计,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理念,保证乡村治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断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整合村民个体、乡绅名贤、村委会等诸多方面的力量,在密切交往中提高村民的协同参与意识,形成乡村治理主体,通过自治、德治、法治形成的合力实现乡村善治。第二,做好乡村治理的相关制度安排。乡村治理要以法治为本,今年年初发布的《意见》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坚持法治为本,树立依法治理理念”。在法治建设的基础上,还要建立乡村治理章程等规范性制度安排以及乡村决策流程、乡村财务管理流程等程序性制度安排,使乡村治理有章可循。第三,建立沟通协商、监督反馈机制。要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程沟通和监督机制,通过沟通协商、民主决策对乡村治理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监督;要畅通协商和监督渠道,及时发布和反馈沟通与监督信息,实现乡村有效治理。

实现乡村振兴,要不断丰富乡村文化的内涵。乡村振兴不仅要保证农民经济上的富裕,更要实现农民精神上的富有。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背景下,乡村文化的复兴和文明新风的构建,有利于激活乡村的活力,因此必须不断丰富乡村文化的内涵。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确保乡村振兴沿着正确的文化方向发展;要做好乡风民约建设工作,强化村民守望相助的集体意识,强化村民的身份认同和集体归属,为乡村振兴奠定必要的社会基础;要深入开展文化活动,提升乡村文化的凝聚力;要挖掘乡土文化的农耕特质和区域特色,打造乡村文化品牌。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保证乡村振兴的先决条件。20xx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指出,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重点加大对农村生产设施、生活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使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有明显的改善。一是加强水利、道路等生产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应变自然灾害的能力,力求做到“旱涝保收”。二是加快饮用水、通信网络等生活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三是加大教育、医疗等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村民的现代生活水平。四是加大休闲娱乐设施建设,多方面满足农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维护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今年年初发布的《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美丽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部分,围绕《意见》的相关要求,维护农村良好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应重点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严格乡村工业准入制度,合理规划乡村工业布局,严格控制高能耗、重污染的工业进入乡村,积极引进低能耗、高效益工业,有选择地发展乡村工业;改革乡村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切实保护好耕地及农村生物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加大农村再生资源的可回收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推行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节约农村生态资源,拓展乡村生态空间;大力开展美丽乡村的创建和宣传,营造“美丽乡村,人人有责”的良好生态氛围,助推乡村振兴。

【思想宣传范文】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深刻阐明了新发展理念、经济发展新常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内容,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的经济理论,续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篇章,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蓬勃发展,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典范。

1、新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坚持与发展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永恒主题。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以其强大的逻辑力量和鲜明的立场情怀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现实形态总是在与具体国家、具体时代、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焕发生机、丰富发展的。党的xx大以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和形成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的重大创新。

创新发展理念深化了对发展动力的认识。马克思认为,价值规律的重要作用就是激励商品生产者通过创新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出的创新发展理念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动力理论,他深刻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协调发展理念深化了对发展中各要素之间重大关系的认识。马克思提出,社会再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两大部类,两大部类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关系才能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实现,这其实就是强调协调发展。强调,要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下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

绿色发展理念深化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这就要求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善待自然。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了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的正确路径。

开放发展理念深化了对发展空间的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强调:“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市场经济必然是开放经济。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提升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多惠及其他国家和人民。”他提出并大力推进的“一带一路”倡议和自贸区建设等都是落实开放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

共享发展理念深化了对发展目的的认识。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把人的发展分为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三个阶段,强调共产主义追求的是第三个阶段,即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出共享发展理念,并将其作为贯彻共同富裕原则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目的的认识。

创新发展理念、协调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开放发展理念、共享发展理念,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相互支撑、辩证统一,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2、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阶段性战略判断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决策部署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坚持和发展

区分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和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马克思从大的方面区分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也分析了经济发展周期中各阶段的特征。党的xx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了一些新的战略判断,如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

20xx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各类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的难度日益增大。国内外发展条件发生的重大变化,决定了对经济发展的认识和做法也要改变。党的xx大召开后不久,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他要求“理性对待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20xx年5月在河南考察期间,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20xx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从9个方面阐述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随着国内外发展条件的变化,又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关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论述,立足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反映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根据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进一步强调重视发展实体经济;从我国是大国经济这一国情出发,强调发挥大国发展空间优势,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等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推进经济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党的xx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随着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也不断提高,民生福祉持续得到改善。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坚持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中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表现为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等四个环节同时存在并且相互转化的过程,必须始终重视生产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地位,同时又必须高度重视分配、流通和消费对生产的巨大反作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这个基本理论要求我们,全面认识生产与分配、流通、消费的辩证关系,全面理解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不能仅仅从供给或需求的角度来看待经济发展问题,也不能把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割裂开来。党的xx大以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运用辩证思维深入分析经济发展中的复杂关系,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论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

一是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这个重要论断,认清了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是结构性产能过剩,而不是某一个行业或者所有行业的产能过剩,也认清了我国的需求变化情况,还存在大量“需求外溢”。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必须从供给侧发力,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

二是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个重要论断,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供给能力得以提升,从而能够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是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个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基本路径。

四是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项重点任务,从生产端入手,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

【思想宣传范文】五

一个伟大的时代,必然产生伟大的思想。党的xx大以来,在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高度重视国防和军队建设,奋力开拓了以强军支撑强国的宏伟基业,创立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强军思想。党的十九大把强军思想写入党章,确立这一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我们要从坚定维护核心、勠力强国强军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强军思想的深远重大意义,坚决把这一思想贯彻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各领域全过程,不断夺取新时代强军事业新胜利。

一、新时代我们党建军治军奋斗创造的根本成就

善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新时代我军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原因在于坚强领导,最根本成就是创立了强军思想。作为军事指导理论创新发展的时代标志,强军思想是新时代我们党在军事领域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把握时代大势、运筹强国强军的战略擘画。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强国梦总是与强军梦相融交织。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一步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当前,我国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大踏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景光明,但面临的阻力和挑战也异常严峻,迫切需要国防和军队实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有一个大提升,加快把我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放在民族复兴的大历史大目标中考察,放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整体布局中运筹,放在国家总体安全中把握,围绕强军兴军创造性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军事篇”。

植根实践沃土、破解强军难题的锐利武器。问题是理论创新的缘起。我军历经90多年战火硝烟和建设改革,今天已发展成为诸军兵种联合,基本实现机械化、加快迈向信息化的强大军队。但“两个差距还很大”“两个能力不够”,以及长期积累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仍严重制约军队能打仗打胜仗,部队中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强军思想坚持问题导向,直面强军路上各种“娄山关”“腊子口”,提出一系列战略性操作性相统一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引领我军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实践已经证明强军思想的科学真理性,也昭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用这一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揭示战争规律、富于军事智慧的精神瑰宝。强军思想顺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汲取中外先进军事理论精华,集中探讨“强军”与“胜战”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揭示了能战方能止战的战争认识规律,军事服从政治的战争指导规律,信息主导体系对抗的现代作战规律,最大限度发挥诸军兵种整体合力的联合作战指挥规律,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的军事训练规律,以改革重塑谋求强军的军队发展规律,以科技创新驱动转型的军队建设规律,以厉行法治整肃军纪的军队管理规律,军民深度融合的现代人民战争规律等,体现了科学真理性、理论创新性和实践指导性的有机统一,把我们党对战争制胜机理、建军治军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二、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崭新篇章

强军思想,立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足于新时代国防和军队鲜活实践,深刻回答了强军兴军的使命任务、目标方向、原则制度、根本指向、战略布局、重要路径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是一个逻辑严密、意蕴深远的科学军事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

“十个明确”是强军思想的主体内容。强军思想,明确强国必须强军,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必须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明确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军之本、强军之魂,必须全面贯彻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明确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必须聚焦能打仗、打胜仗,创新发展军事战略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全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明确作风优良是我军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必须加强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大力弘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明确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全面提高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明确改革是强军的必由之路,必须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统筹推进军事理论、技术、组织、管理、文化等各方面创新,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明确现代化军队必须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推动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明确军民融合发展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必须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这“十个明确”纲举目张、高度凝练,是对强军思想核心要义的科学概括。

强军兴军是强军思想贯通的理论主题。强军思想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两大领域,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统筹军队和地方两大部门,涵盖战争指导、建军治军和改革创新等各方面,打通建设、指挥、管理、监督等链路,是一块成型的“理论整钢”。“十个明确”分别阐明新时代强军使命、强军目标、强军之魂、强军之要、强军之基、强军布局、强军关键、强军动力、强军保障、强军路径,紧扣“强军”渐次展开,充分反映对“强军强什么、怎么样强军”的深邃理论思考。强军之“强”的本质内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是一致的,与国防和军队建设也进入新时代、我军正从大国军队到强国军队历史性飞跃是一致的。凝练形成强军思想,为新时代军队建设赋予鲜明的理论主题和实践主题。

求是求实是强军思想蕴含的理论精髓。建军治军的最大特色是求是求实、知行合一。敏锐洞察新时代军事领域的矛盾运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军事问题,就战争与和平、军事与政治、发展与安全、机遇与挑战、备战与止战、威慑与实战、人与武器等作出新的阐发,深刻揭示了新时代的强军之道、制胜之道,丰富发展了我们党的军事辩证法。强军思想贯穿强军兴军的历史担当精神,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思想风范;贯穿从政治高度观察处理军事问题的宏阔视野,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军事观、国防观的本质要求;贯穿谋求战略主动权的进取意识,集中体现了抢占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的雄心壮志、前瞻眼光、开拓精神;贯穿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军队建设质量的创新品格,集中体现了突出科技因素、发动科技引擎、厚植科技支撑的战略考量;贯穿扭住矛盾破障前行的问题思维,集中体现了找准症结、自我革命、挖根除弊的胆识魄力;贯穿求实务实落实的科学精神,集中体现了崇严尚实、稳扎稳打、压茬推进的恒心韧劲,等等。这些都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光芒,体现了领袖风范和人格魅力。

三、让真理光芒始终照亮强军兴军实践的新航程

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航程。全军部队要坚持把学习贯彻强军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高高擎起伟大精神旗帜,真正学懂弄通做实。要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按照“走在前列”“关键要实”要求,着力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上取得实效,在认清使命、扛起担当上取得实效,在推动工作、见诸行动上取得实效。

坚持学出信仰学出忠诚学出担当。强军思想集中体现了党的政治意志、政治主张,立起了新时代维护核心、听党指挥的看齐基准。要深刻领悟强军思想谋的是民族复兴伟业,布的是富国强军大局,立的是安全发展之基,关乎党运国脉军魂,切实把学习贯彻强军思想作为最好政治训练来把握,强化“四个意识”,自觉做强军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执行者、模范践行者。深刻领悟强军思想饱含对图强复兴的执着追求、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大爱、对人民军队的期望重托,切实以饱满政治热情学而信学而行,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核心、维护和贯彻负责制。深刻领悟强军思想是强军事业立旗定向的根本指针、凝魂聚气的精神旗帜,自觉担起革命军人历史责任,以奋发有为精神投身强军实践,担当作为、不负时代。

切实把真理威力转化为实践伟力。“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学好强军思想,目的是指导推动强军事业。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着力回答“统帅之问”,研究破解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拿出抓建谋战的真招实策。要坚持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紧紧围绕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始终聚焦备战打仗,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贯彻“五个更加注重”,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把强军思想的实践要求贯彻到底落到实处。要坚持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准确把握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战略安排,统筹推进军队改革建设重点任务,一步接着一步推,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干到底。

坚决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深刻指出,我军必须为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战略支撑,为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提供战略支撑,为拓展我国海外利益提供战略支撑,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战略支撑,这是党和人民赋予人民军队的新时代使命任务。执干戈以卫社稷,军队因使命而存在。学习贯彻强军思想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有效履行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上。全军官兵必须强化使命担当,增强忧患意识和打仗观念,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加快提升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能力,一旦祖国和人民需要,随时能履行使命、不辱使命。

篇9:走好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之路思想宣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基因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深刻认识传承红色基因的极端重要性,透彻把握红色基因的基本内涵,更加自觉地把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培育的红色基因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红色基因的历史贡献与现实价值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历经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磨炼筛选,不断孕育积淀升华的决定中国共产党人本质特征的特有品质。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是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力量源泉,是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鲜明标识,是我党特有的政治优势。

红色基因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是我党我军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力量。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党始终用先进思想、崇高目标、进步精神武装全党,将党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成功地将中国共产党发展造就成为建立新中国、为人民谋幸福、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红色基因。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我们党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走苏俄革命的路子行不通,必须到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去,走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土地革命路子,做“有主义、有政策、有办法的山大王”。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不仅面临着艰苦环境考验、强大敌人围剿,也面临着党的自身建设的复杂状况。我党坚持思想建党,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纠正党内思想混乱的状况,在残酷的斗争中培育了对党忠诚、维护核心的政治品格;在克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最严峻的困难和挫折面前坚定了崇高的革命理想;在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斗争和考验中,培育和保持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严格的组织纪律性、顽强的革命斗争精神。这些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已经融化积淀为红色基因,承载着我党波澜壮阔的斗争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随着党的不断发展壮大而传承接续,历久弥新。

红色基因是党的性质宗旨的本质体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有,其他政党学不来。毛泽东讲,“鸡蛋因得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鸡子,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政党的性质宗旨不同,其作风也会截然不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从根本上决定了党的政治立场、信仰信念、价值追求和革命精神。正因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唯一宗旨,党才能在任何时候为了人民的利益甘愿牺牲奉献,从而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正因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党才能与一切剥削阶级、与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现象进行不妥协的斗争,从而形成了顽强的斗争精神和鲜明的党性;正因为确立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党才能带领人民长期艰苦奋斗,初心不改,斗志昂扬。国民党军队建立之初,也曾开展革命的政治工作,强调“为主义奋斗,为主义牺牲”,但由于国民党代表的是大地主大军阀大资本家的利益,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人民的支持。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也曾经向共产党学习抗日游击战,但他们不可能学得来,因为他们不具备人民基础和革命军队的精神面貌。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如果离开了党的性质宗旨,红色基因就会变异、褪色。苏联共产党在代表人民利益的时候,得到了苏联人民的拥护,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当他后期脱离人民、放弃无产阶级政党性质的时候,很快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被人民所抛弃。

红色基因是党坚强有力、保持生机活力的力量源泉,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必须要大力传承红色基因。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是凝聚力量、纯洁思想、净化队伍、动员群众的鲜明旗帜。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纷繁复杂,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甚多,“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依然存在。党要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带领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必须大力传承红色基因,保持生机活力,化解风险考验,推进事业发展。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尖锐复杂,“铸魂”与“蛀魂”、“固根”与“拔根”的较量更加突显,必须以红色基因固魂聚气举旗亮剑,打赢意识形态领域主动仗;社会环境深刻变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度发展,党和国家改革越来越触及深层次问题,必须以红色基因标定社会主义正确方向,确保改革不改向、变革不变色;党员成分结构发生新变化,能力素质亟待提高,从严治党的任务依然艰巨,必须以红色基因激浊扬清,净化政治生态,实现自我革命,重整行装再出发;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必须以红色基因把全党全国人民组织起来,强化责任担当,汇聚磅礴力量,为实现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红色基因的丰富内涵与精神宝藏

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是一个内涵丰富、有着内在逻辑的“基因库”,主要由三个维度组成。

体现党的性质宗旨和政治本色的部分。这是红色基因中最本源的成分。主要包括对党忠诚、信念坚定、为人民服务等由党的性质宗旨直接决定的内容。一是对党忠诚、维护核心。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诚是共产党人最核心的政治素质,是对自己的政治身份最深层的阶级归属认可。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忠诚最根本的要求是坚决维护核心,以形成强大的政治凝聚力战斗力。我们党从19诞生到1935年遵义会议的,由于没有形成有权威的党的核心,革命事业历经曲折,几近被敌人围剿消灭。遵义会议后,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中国革命开辟了新境界,14年后的1949年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遵义会议前后两个14年的鲜明对比,有力地说明形成和维护党的核心对于党的事业的极端重要性。二是坚定崇高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不断增强政治定力,自觉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三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价值追求。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

体现党的精神面貌的部分。这是红色基因中最丰富精彩的成分。主要包括为了保证党的性质宗旨、实现党的奋斗目标而在长期斗争中体现出来的特色基因。一是永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这是贯穿和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诠释我党兴旺发达的真谛。毛泽东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要靠艰苦奋斗来防止我们党在和平环境中腐化变质。实践表明,越是国强民富,越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到什么时候都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二是执行高度自觉的铁的纪律。纪律严明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障。我们党的纪律是建立在共同理想信念、高度政治觉悟基础上的铁的纪律,这是我们党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重要原因。政治纪律是党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用铁的纪律从严治党。三是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革命成功和事业发达是几代人历经艰辛、接力奋斗的结果。过去,我们党凭着一股革命热情和拼命精神,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自然困难和强大敌人。今天,我们要防止和克服精神懈怠的危险,始终保持革命战争年代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精神、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四是持续改革创新的革命精神。改革创新是党的事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党领导人民奋斗的历史就是一部改革创新史。我们今天的事业是在一步步的改革创新中成就的,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制胜未来,仍然需要改革创新。必须勇于改革、善于创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体现党的科学理论和哲学思想的部分。这是红色基因中最充满唯物辩证法魅力的成分。主要包括体现党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方面的基因。一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二是勇于自我革命。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我们坚持同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了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三是坚持党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长期以来,我们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工作,形成了一系列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成为红色基因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观点方法,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方法,坚持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的思维方法,注重调查研究,等等。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持续传承弘扬我党我军的红色基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紧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大力传承红色基因,为完成党的历史使命、实现党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政治保证。

增强传承红色基因的政治自觉。传承红色基因是一项政治性、全局性、根本性的战略工程,是全党的共同责任,必须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思想建党方略的战略举措,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强化使命担当,科学筹划,精心组织,持续推进,务求实效。

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的制度化、规范化。“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将传承红色基因以法规的形式固化下来,使广大党员励志律行有依据,言谈举止有准则,日常养成有遵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体现依法治国、依规治党的时代要求,形成有利于红色基因继承弘扬的浓厚氛围。

大力培育和发展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红色文化,做好红色文化经典传承工作,加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创作扶持力度,不断推出红色底蕴深厚、时代气息鲜明、深受观众喜爱、教育作用明显的红色文化产品和红色文化品牌;加强文化立法执法,维护红色文化的权威性严肃性,对于歪曲抹黑党的领袖、英雄人物、历史事件的相关人员,应依法严肃惩处。

不断丰富发展红色基因。红色基因具有鲜明的实践品质,来源于升华于党领导人民的革命实践,也需要在实践中坚持、丰富和发展。要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自觉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实干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投身全面深化改革新的伟大革命,以中国共产党人的忠诚、担当、勇气,破除思想障碍和利益藩篱,以红色基因为改革提供精力动力和政治保证,谱写改革开放历史新 篇章。积极投身我们党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定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矢志不渝忠诚于党,毫不动摇地维护核心,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广泛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实践活动,注重实践总结和理论升华,把握红色基因精髓本质,发掘红色基因时代因子,培育红色基因时代内涵,创新传承红色基因的方法手段,不断丰富红色基因宝库。

【思想宣传范文】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从安徽发端,发源于小岗村的“大包干”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代名词。当年催生和推动改革的“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在40年的改革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丰富,锻造成为“敢于创造、敢于担当、敢于奋斗”的“小岗精神”,成为新时代激励我们接续奋斗、“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的强大精神力量。

小岗,是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是一方饱经沧桑又充满生机的热土。40年前,这里的18位农民摁下“红手印”、搞起“大包干”,宛如“平地一声惊雷”,冲破思想桎梏,打破束缚发展的陈旧体制,探索出责任明晰、简单易行、科学有效的农业生产责任制,闯出中国农村改革新路,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幕。这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极大推动了思想解放和改革创新,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重要思想成果,是值得珍视和弘扬的宝贵精神财富。

“大包干精神”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改革开放初期,在没有经验借鉴的情况下,各级党组织热情鼓励基层探索、“摸着石头过河”,改革呈现自下而上的特征。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强调:“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从这个意义上说,“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强调的正是群众主体和基层创新,也因此得风气之先,立改革潮头,重塑了中国农村经济形象,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

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大包干”这种以农户为单位的分散经营体制,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小岗村这样的“老先进”遇到了“新问题”,可谓“一夜越过温饱线,未过富裕坎”。为此,安徽省委将选派优秀干部担任村第一书记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撬点”,有力提升了基层组织带动力和影响力。沈浩同志在小岗工作的6年间,坚持一心为民、锐意改革,团结带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开拓进取,推动千家万户小生产对接千变万化大市场,让小岗村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被群众称为“离不开的好干部”。继“大包干精神”之后,在小岗这片热土上,“沈浩精神”续写出新的 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小岗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为指引,深化改革再加速,转型发展闯新路。特别是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安徽考察调研,做出了“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希望小岗村继续在深化农村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把自己摆进去想改革、议改革、抓改革,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等重大论断和重要指示,空前激发了小岗人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小岗呈现出改革不断深化、发展持续优化、面貌深刻变化、党建切实强化的喜人局面。全面深化改革的浩荡东风,推动小岗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化,也赋予“小岗精神”以新时代的内涵。

回首40年辉煌岁月,我们清晰地看到:作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小岗以“大包干精神”开篇,始终与改革同命运、与时代共进步,形成了具有小岗特质、时代气质的“小岗精神”。

“小岗精神”拥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其内涵主要体现在“敢于创造、敢于担当、敢于奋斗”上:

——敢于创造的改革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今天,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正在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推动我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自小岗“大包干”之后,安徽又率先推动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综合改革、“一户一块田”改革、基层“医共体”改革等,不断将农村改革引向深入。这些重大突破,不断探索,勇于创新,闯出新路,体现出的正是敢于创造的改革精神。今天,面对时代之问,是与时俱进还是因循守旧?面对顽瘴痼疾,是挺身而出还是抱残守缺?面对发展难题,是善于破题还是裹足不前?从“大包干”的“红手印”,到确权登记颁证的“红本本”,再到“三变”改革的“分红利”,小岗人用实际行动做出了深刻回答。发展没有休止符,改革永远在路上。小岗40年的改革史有力证明,弘扬勇于创造的改革精神,落实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我们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敢于担当的为民精神。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大包干”为什么能在小岗生根?能在安徽发展?能在全国推开?有人说,是因为“穷”逼出来的;也有人说,是因为“勇”闯出来的。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贫穷不只发生在小岗,“生产责任制”也不是小岗人的独创。实际上,小岗人不是“独穷”,更不是“孤勇”,而是得到了各级党组织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否则小岗的“大包干”只能昙花一现、黯然收场。党的领导和人民首创的高度统一,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高度统一,一直贯穿于“小岗精神”的源起、丰富和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落实顶层设计、推动基层创新上敢于担当,在坚持求真务实、狠抓工作落实上敢于担当,在强化问题导向、冲破利益藩篱上敢于担当。小岗40年的发展史有力证明,弘扬敢于担当的为民精神,我们就有底气、有士气,有信心、有决心,就能汇聚起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强大力量。

——敢于奋斗的追梦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巨大变化,使广大农民看到了走向富裕的光明前景,坚定了跟着我们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群众跟党去奋斗,幸福梦想有奔头。40年前,开创“大包干”壮举的小岗人,梦想的是吃饱饭。1979年,由于实行了“大包干”,小岗村粮食产量是过去5年的总和,油料产量是过去20多年的总和,改革使小岗人一年翻身,梦想成真。改革开放后,粮满仓、钱不多的小岗人,梦想的是富起来、奔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住新房、走新路、开新车的小岗人,梦想的是创造美好幸福的新生活。他们一次次勇敢追梦,又一次次奋斗圆梦。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小岗40年的奋斗史有力证明,弘扬敢于奋斗的追梦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以苦干续写辉煌,用实干托起梦想。

“敢于创造、敢于担当、敢于奋斗”的“新三敢”与“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老三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小岗与改革同发展、与时代共进步的精神动力。“小岗精神”有着独特时代坐标和历史底蕴,充满蓬勃朝气和旺盛活力。其“源头”是红船精神。“红船精神”承载着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蕴含着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昭示着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小岗精神是红船精神在新时期、新时代的弘扬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独特一支。其“基因”是民族精神。小岗精神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是民族精神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生动写照,是民族精神长河中的绚烂一脉。其“核心”是改革精神。小岗精神起源于改革,又在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不断发展,是改革精神与时俱进、历久弥新的文化地标,是中国改革精神百花园中的美丽一朵。

从“大包干精神”到“小岗精神”,从“老三敢”到“新三敢”,呈现出的是思想的光辉,体现出的是时代的进步,彰显出的是精神的升华。

今天,我们弘扬“敢于创造、敢于担当、敢于奋斗”的“小岗精神”,就是要深刻把握新时代改革“步入后半程、挺近深水区”的时空特点,“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攻坚要求,“顶层设计、基层创新”的上下互动,“系统集成、整体推进”的全局思维,“辨证施治、蹄疾步稳”的改革艺术,“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斗争精神,“引领经济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担当,坚持改革开放不停步,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想改革、议改革、抓改革,不移担当之志、不惧刀刃之痛、不停微改之步、不舍尺寸之功、不容虚晃之人,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

【思想宣传范文】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包括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此又作了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地域辽阔,农村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存在着很大的异质性,这一现实国情决定了中国的乡村振兴必须立足于中国乡村的历史传统和社会现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夯实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实现农民群众生活富裕是关键。要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前提是要夯实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一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集体经济的收益由乡村集体负责管理和分配,既可以把分散的家庭经营组织起来,提高村庄的集体经济实力,又可以改善个体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直接增加村民的个人和家庭收入。二要依托农村的人文和自然资源优势拓展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资源就是财富,乡村有着明显区别于城市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不同地区的乡村也有着迥异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各地区乡村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的独特优势,结合市场需求,合理发展特色旅游文化产业,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三要发挥资本的集聚效应来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必须坚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创新和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强调,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科学有效的治理体系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基本条件,为此必须坚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建立乡村治理协同领导机制。要加强党的领导,做好乡村治理的顶层设计,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理念,保证乡村治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断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整合村民个体、乡绅名贤、村委会等诸多方面的力量,在密切交往中提高村民的协同参与意识,形成乡村治理主体,通过自治、德治、法治形成的合力实现乡村善治。第二,做好乡村治理的相关制度安排。乡村治理要以法治为本,今年年初发布的《意见》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坚持法治为本,树立依法治理理念”。在法治建设的基础上,还要建立乡村治理章程等规范性制度安排以及乡村决策流程、乡村财务管理流程等程序性制度安排,使乡村治理有章可循。第三,建立沟通协商、监督反馈机制。要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程沟通和监督机制,通过沟通协商、民主决策对乡村治理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监督;要畅通协商和监督渠道,及时发布和反馈沟通与监督信息,实现乡村有效治理。

实现乡村振兴,要不断丰富乡村文化的内涵。乡村振兴不仅要保证农民经济上的富裕,更要实现农民精神上的富有。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背景下,乡村文化的复兴和文明新风的构建,有利于激活乡村的活力,因此必须不断丰富乡村文化的内涵。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确保乡村振兴沿着正确的文化方向发展;要做好乡风民约建设工作,强化村民守望相助的集体意识,强化村民的身份认同和集体归属,为乡村振兴奠定必要的社会基础;要深入开展文化活动,提升乡村文化的凝聚力;要挖掘乡土文化的农耕特质和区域特色,打造乡村文化品牌。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保证乡村振兴的先决条件。20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指出,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重点加大对农村生产设施、生活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使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有明显的改善。一是加强水利、道路等生产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应变自然灾害的能力,力求做到“旱涝保收”。二是加快饮用水、通信网络等生活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三是加大教育、医疗等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村民的现代生活水平。四是加大休闲娱乐设施建设,多方面满足农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维护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今年年初发布的《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美丽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部分,围绕《意见》的相关要求,维护农村良好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应重点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严格乡村工业准入制度,合理规划乡村工业布局,严格控制高能耗、重污染的工业进入乡村,积极引进低能耗、高效益工业,有选择地发展乡村工业;改革乡村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切实保护好耕地及农村生物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加大农村再生资源的可回收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推行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节约农村生态资源,拓展乡村生态空间;大力开展美丽乡村的创建和宣传,营造“美丽乡村,人人有责”的良好生态氛围,助推乡村振兴。

【思想宣传范文】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深刻阐明了新发展理念、经济发展新常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内容,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的经济理论,续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 篇章,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蓬勃发展,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典范。

1、新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坚持与发展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永恒主题。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以其强大的逻辑力量和鲜明的立场情怀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现实形态总是在与具体国家、具体时代、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焕发生机、丰富发展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和形成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的重大创新。

创新发展理念深化了对发展动力的认识。马克思认为,价值规律的重要作用就是激励商品生产者通过创新缩短个别劳动时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发展理念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动力理论,他深刻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协调发展理念深化了对发展中各要素之间重大关系的认识。马克思提出,社会再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两大部类,两大部类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关系才能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实现,这其实就是强调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下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

绿色发展理念深化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这就要求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善待自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了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的正确路径。

开放发展理念深化了对发展空间的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强调:“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市场经济必然是开放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提升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多惠及其他国家和人民。”他提出并大力推进的“一带一路”倡议和自贸区建设等都是落实开放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

共享发展理念深化了对发展目的的认识。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把人的发展分为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三个阶段,强调共产主义追求的是第三个阶段,即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享发展理念,并将其作为贯彻共同富裕原则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目的的认识。

创新发展理念、协调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开放发展理念、共享发展理念,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相互支撑、辩证统一,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2、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阶段性战略判断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决策部署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坚持和发展

区分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和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马克思从大的方面区分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也分析了经济发展周期中各阶段的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了一些新的战略判断,如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各类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的难度日益增大。国内外发展条件发生的重大变化,决定了对经济发展的认识和做法也要改变。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他要求“理性对待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5月在河南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9个方面阐述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随着国内外发展条件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论述,立足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反映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根据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进一步强调重视发展实体经济;从我国是大国经济这一国情出发,强调发挥大国发展空间优势,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等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推进经济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随着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也不断提高,民生福祉持续得到改善。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坚持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中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表现为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等四个环节同时存在并且相互转化的过程,必须始终重视生产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地位,同时又必须高度重视分配、流通和消费对生产的巨大反作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这个基本理论要求我们,全面认识生产与分配、流通、消费的辩证关系,全面理解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不能仅仅从供给或需求的角度来看待经济发展问题,也不能把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割裂开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运用辩证思维深入分析经济发展中的复杂关系,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论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

一是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这个重要论断,认清了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是结构性产能过剩,而不是某一个行业或者所有行业的产能过剩,也认清了我国的需求变化情况,还存在大量“需求外溢”。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必须从供给侧发力,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

二是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个重要论断,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供给能力得以提升,从而能够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是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个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基本路径。

四是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项重点任务,从生产端入手,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

【思想宣传范文】五

一个伟大的时代,必然产生伟大的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高度重视国防和军队建设,奋力开拓了以强军支撑强国的宏伟基业,创立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习近平强军思想。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强军思想写入党章,确立这一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我们要从坚定维护核心、勠力强国强军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深远重大意义,坚决把这一思想贯彻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各领域全过程,不断夺取新时代强军事业新胜利。

一、新时代我们党建军治军奋斗创造的根本成就

善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新时代我军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原因在于习近平主席的坚强领导,最根本成就是创立了习近平强军思想。作为军事指导理论创新发展的时代标志,习近平强军思想是新时代我们党在军事领域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把握时代大势、运筹强国强军的战略擘画。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强国梦总是与强军梦相融交织。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一步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当前,我国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大踏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景光明,但面临的阻力和挑战也异常严峻,迫切需要国防和军队实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有一个大提升,加快把我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习近平主席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放在民族复兴的大历史大目标中考察,放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整体布局中运筹,放在国家总体安全中把握,围绕强军兴军创造性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军事篇”。

植根实践沃土、破解强军难题的锐利武器。问题是理论创新的缘起。我军历经90多年战火硝烟和建设改革,今天已发展成为诸军兵种联合,基本实现机械化、加快迈向信息化的强大军队。但“两个差距还很大”“两个能力不够”,以及长期积累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仍严重制约军队能打仗打胜仗,部队中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问题导向,直面强军路上各种“娄山关”“腊子口”,提出一系列战略性操作性相统一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引领我军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实践已经证明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科学真理性,也昭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用这一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揭示战争规律、富于军事智慧的精神瑰宝。习近平强军思想顺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汲取中外先进军事理论精华,集中探讨“强军”与“胜战”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揭示了能战方能止战的战争认识规律,军事服从政治的战争指导规律,信息主导体系对抗的现代作战规律,最大限度发挥诸军兵种整体合力的联合作战指挥规律,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的军事训练规律,以改革重塑谋求强军的军队发展规律,以科技创新驱动转型的军队建设规律,以厉行法治整肃军纪的军队管理规律,军民深度融合的现代人民战争规律等,体现了科学真理性、理论创新性和实践指导性的有机统一,把我们党对战争制胜机理、建军治军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二、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崭新 篇章

习近平强军思想,立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足于新时代国防和军队鲜活实践,深刻回答了强军兴军的使命任务、目标方向、原则制度、根本指向、战略布局、重要路径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是一个逻辑严密、意蕴深远的科学军事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

“十个明确”是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主体内容。习近平强军思想,明确强国必须强军,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必须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明确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军之本、强军之魂,必须全面贯彻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明确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必须聚焦能打仗、打胜仗,创新发展军事战略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全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明确作风优良是我军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必须加强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大力弘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明确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全面提高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明确改革是强军的必由之路,必须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统筹推进军事理论、技术、组织、管理、文化等各方面创新,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明确现代化军队必须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推动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明确军民融合发展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必须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这“十个明确”纲举目张、高度凝练,是对习近平强军思想核心要义的科学概括。

强军兴军是习近平强军思想贯通的理论主题。习近平强军思想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两大领域,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统筹军队和地方两大部门,涵盖战争指导、建军治军和改革创新等各方面,打通建设、指挥、管理、监督等链路,是一块成型的“理论整钢”。“十个明确”分别阐明新时代强军使命、强军目标、强军之魂、强军之要、强军之基、强军布局、强军关键、强军动力、强军保障、强军路径,紧扣“强军”渐次展开,充分反映习近平主席对“强军强什么、怎么样强军”的深邃理论思考。强军之“强”的本质内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是一致的,与国防和军队建设也进入新时代、我军正从大国军队到强国军队历史性飞跃是一致的。凝练形成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新时代军队建设赋予鲜明的理论主题和实践主题。

求是求实是习近平强军思想蕴含的理论精髓。习近平主席建军治军的最大特色是求是求实、知行合一。习近平主席敏锐洞察新时代军事领域的矛盾运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军事问题,就战争与和平、军事与政治、发展与安全、机遇与挑战、备战与止战、威慑与实战、人与武器等作出新的阐发,深刻揭示了新时代的强军之道、制胜之道,丰富发展了我们党的军事辩证法。习近平强军思想贯穿强军兴军的历史担当精神,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思想风范;贯穿从政治高度观察处理军事问题的宏阔视野,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军事观、国防观的本质要求;贯穿谋求战略主动权的进取意识,集中体现了抢占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的雄心壮志、前瞻眼光、开拓精神;贯穿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军队建设质量的创新品格,集中体现了突出科技因素、发动科技引擎、厚植科技支撑的战略考量;贯穿扭住矛盾破障前行的问题思维,集中体现了找准症结、自我革命、挖根除弊的胆识魄力;贯穿求实务实落实的科学精神,集中体现了崇严尚实、稳扎稳打、压茬推进的恒心韧劲,等等。这些都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光芒,体现了习近平主席的领袖风范和人格魅力。

三、让真理光芒始终照亮强军兴军实践的新航程

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航程。全军部队要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高高擎起伟大精神旗帜,真正学懂弄通做实。要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按照“走在前列”“关键要实”要求,着力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上取得实效,在认清使命、扛起担当上取得实效,在推动工作、见诸行动上取得实效。

坚持学出信仰学出忠诚学出担当。习近平强军思想集中体现了党的政治意志、政治主张,立起了新时代维护核心、听党指挥的看齐基准。要深刻领悟习近平强军思想谋的是民族复兴伟业,布的是富国强军大局,立的是安全发展之基,关乎党运国脉军魂,切实把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作为最好政治训练来把握,强化“四个意识”,自觉做强军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执行者、模范践行者。深刻领悟习近平强军思想饱含对图强复兴的执着追求、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大爱、对人民军队的期望重托,切实以饱满政治热情学而信学而行,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核心、维护和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深刻领悟习近平强军思想是强军事业立旗定向的根本指针、凝魂聚气的精神旗帜,自觉担起革命军人历史责任,以奋发有为精神投身强军实践,担当作为、不负时代。

切实把真理威力转化为实践伟力。“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学好强军思想,目的是指导推动强军事业。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着力回答“统帅之问”,研究破解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拿出抓建谋战的真招实策。要坚持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紧紧围绕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始终聚焦备战打仗,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贯彻“五个更加注重”,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把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实践要求贯彻到底落到实处。要坚持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准确把握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战略安排,统筹推进军队改革建设重点任务,一步接着一步推,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干到底。

坚决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我军必须为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战略支撑,为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提供战略支撑,为拓展我国海外利益提供战略支撑,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战略支撑,这是党和人民赋予人民军队的新时代使命任务。执干戈以卫社稷,军队因使命而存在。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有效履行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上。全军官兵必须强化使命担当,增强忧患意识和打仗观念,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加快提升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能力,一旦祖国和人民需要,随时能履行使命、不辱使命。

篇10:销售人7步走好发展之路

销售人7步走好发展之路

我得到许多朋友的肯定回复,让我深受感动,所以我还是愿意把自个捉模的和总结的表达出来,想谈一谈职业销售员的发展之路应是如何走?

要从我的经验出发,要写职业的观点可能用词不当,权当是总结自己的业务体会,那是最好不过的了,我的身边,处处可见和能交流到业务同行,他们拼了好几年、一直是为业务而业务忙忙碌碌。经过几年市场下来,我们是一直是持续保持不变对市场与客户打交道的忠诚心态,在业务人最明显的变化是身体部位发生的巨大变化,在工作过程中遇到很多销售员抱着持续不减的激情,他们当中有许多人想走向更高更远的平台展现自己,这算是目标。

但是在我们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当我们做业务年龄时间长了,对做业务的心态却发生了变化,有消极的、有积极的、有的还是陷入于自我解救、跨越自我局限的革新之中,我本人的体会是最深的,在之前打工的公司,我的老板,现年33岁,在IT行业里混了近10年,才取得了现在的成绩,应该说他是稍有成就的创业者,但是从我进入公司起,我隐约地预感到了和老板思路有不同,以后可能将阻碍我的动力和提升个人发展,由于想法的区别,就有不可避免因素的阻碍,所以双方在经过近一年的合作中,双方思路的距离正是我所预想到的一样的,在我说服不了你,你说服不了我的时候,要么走要么留!

一年的负面压力搞得我身心疲惫,于是终于经过潜心的忍受,我上个月,主动地离开了,也来不及向所有的朋友们告别,三天内做出了决定,放弃了我在苏州三年多一切工作的积累,匆匆地飞往南下,开始了我新一轮的历程。如果单从上面的文字是没有什么可言的,《续职业观点》一文的体会后,我得到许多朋友的肯定回复,让我深受感动。所以我还是愿意把自个捉模的和总结的表达出来,想谈一谈职业销售员的发展之路应是如何走?

一、初涉业务之门,请从0起步

我是2000年6月在南昌毕业的,开始做起了洗发水的推销,做了二个月,都是从0开始的,二个月内我不是凭着什么,每天推销出去的洗发水比同伙要多出双倍,那时完全不知道具体的原因在那,是不懂的。我当时到处去推销,跑遍了南昌城区,短短的推销之路,让我走上了做业务这条路。有一些人,起步点的平台不同,工作动机与进入点也不同的,但是大部分人起步点要经过在一到二年一线经验,都受过艰苦的,至于苦到那种程度,每人心中都有一分难以述说的心灵之旅。因此可以说,从0开始给予我们许多业务人一个较为公正的开始,人与人之间平台的不同,所以相对我们这些起步点稍底的人,一定要要从0开始学习,以实践的心态,开始工作的。

二、站在起步点上开始自我重视心态的持续培养

2000年12月,我在南昌的工作将近半年了,半年里我是从无到有的,有了想法,加上当时业务工作不是很好做,大胆的想法也就随之产生,虽然遇着了许许多多的拒绝,也不知是什么原因,我当时心态就是保持很好的,我性格乐观、直率、,所以工作的难事与困惑很少能难得到我,经历的伤是有的,但是没有办法的,就如风一笑而过。虽然如此好的态度,但是过程却是经过了。

对工作的热情不变,遇到了一些事后也就发现,我不是很愿意待在南昌,所以产生了念头,心里就起作用了,有强烈要离开的决心,我多方面地看了许多的报纸,选择我要去的城市,通过分析当时的国内城市发展,所发一路是凭着激情来到了姑苏,现在回头看来,如今苏州的经济是如此神速,心里感到了很大的快乐,因为选择在起初选择处于发展中的城市,要根据自我的分析后,要快于他人的选择,就能处得先机,所以苏州的经历里,给了我很深的回忆,

让我从销售员做到公司的业务经理,也是部门的门头。至少这对我是产生职位上的细小变化,想一想,人只要不断看到外面的世界,才可能加快内心世界的流动,就如一团烈火般,燃遍全身。所以心态的明朗化,让人可以产生许多意向不到的意外能量。这其中所有因为选择,要保持一个良好明智的心灵。

三、自然培养周而复始的反思与总结习惯

我过去业务做的能力不是很强的,但是想法却是与人有些不同,所以对于自己业务工作中做好细致的工作总结,是我自然要培养的基础能力,也是首要条件,跑了许许多多的客户后,接触很多人,如果能静静心心地沉下来反复有时间性地做一个全面的反思,这真是一个快速改变和提高自己的方法,因此反省与总结自我,是我们个人洗净心灵的绝佳良方,但也要有坚持下来的决心。就如我们开发客户一样,天天到处跑,自然而然就有了客源的积累,反思自我同样是在提高更好的做业务工作,洗净心灵的污质,更需要坚持。

四、提身自我的思维能力,就是多听、多读、多说、多看

道理虽是前人总结的,我看报纸坚持了四年不变的,我爱和人交流,爱与朋友抬杠,所以训练成为能说会道的人,还能借着手势和一些表情,这些小小的细节对我是有意想不到的帮助,有不足的,要能改正过来。所以这些很多全都知道的道理,到了我们身上,那可真是要做斗争的,所以能坚持,我们每天重复的生活和工作细节,就能够有效地和有目的地寻找,真是让人受益无穷。就会变成一种每天的良好态度,所以会很自然,不需要造作。一切活动是现在进行时。

五、销售员不能有满足感

我在于2002年一年提高是最快的,那里忙于市场,所以业绩做的也不差,得到老板的信任,但同时与同事的关系会产生变化,所以我突然觉得,老板再信任我,毕竟也是打工的,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所以我当时放下心态和同事们处理不差,其实这些都是感觉不到的,但是却是我们业务人最致命的,因此不能满足一种稍有的业绩,因为处在低的平台上,我们没有看到更高的平台,所以这是很要命的,如果你有了满足感,业务生涯长了,后悔将是自己承担。

六、销售员要有拼搏和战胜对手的意志力

其实这些被前辈们提了又提的道理,真是不同的人吸取的程度是不同而言的,所以我的理解是,我同意,是愿意这样的想的,因为在工作中就会产生和我们竞争的同事,在行业里就会我们的业务对手,在产业上同样有高于我们的榜样,但是当我们处于很低的水平的时候,要跨越,一个要时间,二个要意志,所以急是急不来的,但是这个时候,销售员意志力的坚持,将会把你把痛苦的深潭腾出来,外面到处阳光明媚。

其实有人说过,业务是强者与坚持者的世界,弱肉强食吧!起初对弱肉强食我一直不懂,但是几年的市场下来,就感觉到这是真理所言。所以要看准话外有话的内涵,将会使会受益,毕竟这些隐性的战争我们是看不到的,但是却能感觉到的,所以角力的双方应是销售员铁定的意志力在起到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同行和自我的肯定。

七、销售员承受压力和有效抵档外界的诱惑的识别能力

这是一个很根本的一点,任何人都有压力,销售员天天面对现实,面对陌生的客户,时常是胸口压的很紧,压的透不过气来,压力无所不在地攻击销售员坚强的心里防线、有老板施加、同行竞争的、同事角力的、有自身的,有来自生活的、有多年努付出回报却是甚少的、有人际关系的、让销售员不仅要背负个人、企业、行业、以上一切的销售员要受到不同层面的压迫,那是欲哭无泪的,能承得着压力的同行,才是我们要学习的目标。 (

有了客户经验与人打交道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无处不变的;面对灯红酒绿的诱惑一直是我们业务人避免不了的,所以这些是人际关际、公关、做业务的正常工作职责需要。这对销售员的有很大诱惑力,如何有效地抵档得住无所不在的诱惑?我和您一样在经受之中,路漫漫长,欲悟道须躬行。

涂装车间平安员的年终工作总结

汽修涂装车间的社会实践实习报告

大班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含反思

实践基地到此一游作文

学厨师的求职信

学校运动会动员大会发言稿

应届毕业生食品质检实习总结

校长开学工作会议的发言稿

水利建设合同

部门领导个人工作总结

坚定走好开放发展之路思想宣传
《坚定走好开放发展之路思想宣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坚定走好开放发展之路思想宣传(通用10篇)】相关文章:

新年祝福语四字顺口溜2023-01-03

水利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竞聘稿2022-10-20

高三德育工作计划2023-08-03

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主题心得征文2023-03-12

医生学转促心得体会2023-04-27

粮食局局长个人总结2023-03-07

班长培训心得体会2024-01-14

开学教职工工作会议发言稿2022-04-30

服务员工规章制度2024-04-11

关于“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党员学习心得精选2023-02-09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