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日本2课时

时间:2023-07-16 07:37:15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第二节 日本2课时(合集8篇)由网友“MiaoMiaoface”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第二节 日本2课时,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二节 日本2课时

篇1:第二节 日本2课时

第二节 日本(2课时)

第二节 日本(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日本的位置特点及其对地形、气候、资源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并掌握日本自然地理的基本特征。了解日本工农业的发展水平和原因,掌握日本工业的分布特点和主要工业区。

2.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来分析地理特征的能力。

3.通过对日本经济特征的分析,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关心经济问题,乐于分析经济现象的经济意识;同时进一步认识科学文化知识及学习外国经验在四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加深对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认识。

教学重点 日本自然条件和经济特征。

教学方法 谈话法和讲述法结合。

教学用具 《亚洲地形图》、《日本地形图》、日本景观图片。

教学提纲

第二节 东亚地狭人稠的岛国――日本

一、位置、领土、人口

二、自然条件

1.多山的地形

2.海洋性季风气候

三、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

1.现代化的工业

①发展条件

②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分布

2.现代化的农业

①技术先进产量高

②农业部门的分布

四、文化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上一节我们已经从自然、经济等方面认识了东亚的一般特征,但是东亚各地又有明显的差异,囚此,我们还要学习东亚的国家地理。

[提问]除我国以外,东亚的其他三国,哪个国家在世界各国中更具有突出的特点?有哪些特点?(是日本。日本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日本的地理特征。学习时同学们要注意从哪几方面分析和如何进行分析。

学习新教材

第二节 东亚地狭人稠的岛国――日本(板书)

[提问]从黑板题目看,说明了日本的哪些方面的特征?(位置、领土、人口等方面)我们要了解一个国家基本情况,也正是从这些最基本的特点开始学习的。

一、位置、领土、人口(板书)

[读图]指导学生根据《日本地图》,说出日本的位置和领土特点。(地处中纬度地区,东亚的东部边缘,东临太平洋;是由若干个岛屿组成的一个岛国,领土大致沿南北方向延伸。)并指导学生利用比例尺,在东亚的政区图上量算北京至东京的直线距离。使学生在了解日本的位置范围的基础上,了解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近邻。

[提问]根据《世界人口分布图》或者东亚四国人口统计表,说明日本人口有什么特点?(人口稠密,平均密度为300人/平方千米,是四国中最高的。)

[小结导入]日本是地处中纬,亚洲东部边缘,太平洋沿岸的一个岛国。这种位置特点对日本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有什么影响呢?

[读图]读《日本地形图》,并指导学生认识日本地形的特点。(多山地丘陵,平原少,地形崎岖,海岸曲折,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没高的山峰是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

[教师讲授]日卜厂仅多山,而且多火山,特别是活火山,日本领士占全球内也面积四百分之一,而活火山占世界活火山的十分之一。

[看富士山图]指定学生朗读图下的说明,并帮助学生分析富士火山的景观特点及其成因。(圆锥形――火山喷发物堆积而成,温泉――地下热能的表现,积雪――海拔高,山下植物繁茂――气候温湿、土壤肥沃。)

二、自然条件(板书)

1.多山的地形

[提问]为什么日本是一个多山,而且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指导学生分析“六大板块示意图”,注意日本所在的位置――亚洲东部边缘,正处在亚欧和太平洋二大板块的交界处。由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隆起成山,而且地壳很不稳定,使日本多火山地震。据测量日本正在向我国沿海靠近。)

[提问]多山的地形给日本居民生产活动带来了什么影响?(提示学生可从资源及其利用方面考虑。日本缺少许多重要的自然资源,尤其矿产资源贫乏,如煤、石油等。但多硫磺矿,宜林地区广,国士三分之二为森林覆盖,河流短小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多山的地形使得日本海岸更加曲折,形成许多优良港湾。)

[教师讲授]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地形状况与当地居民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那么日本的位置和地形对气候又有什么影响呢?

[读图]指导学生读东亚一、七月气压和风向图,从日本在图中的位置分析日本的气候特点。(日本在北回归线以北,属于温带,又处于季风区内,具有季风气候的特点,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四季的分配,冬夏季的气温及降水情况,但也有很大差异。)

[提问]从其海陆位置及领土组成看,日本与我国东部相比气候有什么差异?(日本是岛国,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因此在气温上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也更为丰富。)

[教师讲解]就日本全国来说,受纬度影响南北气候有一定差异,而多山的地形也会使日本的气候相对复杂化,不仅表现在山地与平原地区气候有所不同,东西方向上也存在明显差异,但总的说日本是属于典型的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国家。

2.海洋性季风气候(板书)

复习巩固

[提问]我们今天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日本地理特征的?(位置、领土、人口等基本概况及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地理特征)

[提问]从上述几个方面看,日本有哪些突出的特征?(东亚地狭人稠的岛国,多山且多火山,气候冬季温暖,夏季凉爽,降水比较丰富,属海洋性季风气候。)

[教师归纳]日本是一个四多(人多、山地多、火山地震多、优良港湾多)、三少(国土少、平原少、矿产少)、一海(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岛国。

布置作业 预习第120――124页课文,思考上述日本的基本地理特征对其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日本的位置、地形、气候有哪些突出特点?

引入新课 教师归纳特点。这些特点对日本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呢?我们现在就来分析这一问题。

学习新教材

三、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板书)

[教师讲解] 大家知道日本是世界经济大国,其实力仅次于美国,而且有很多工业部门已超过美国,很多工业品占据了国际市场。从我们身边你可以看到很多日本的产品。

[提问] 你能说出几种代表性的产品吗?(电器、食品、汽车等方面。)

[读图导入] 读课本第121页插图。日本的汽车制造闻名遐迩,我们所见到过的丰田、尼桑等小汽车都是很著名的。除此之外,其它工业还包括电子工业、钢铁、造船、纺织、化学等工业。日本依靠什么使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发展成为经济大国的呢?我们来分析一下日本发展工业的条件。

[读图表,回答问题] 指导学生读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及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的百分比表,并说明①日本主要缺乏哪些工业原料和燃料?(多种矿石、棉花、木材等原料,石油、煤、天然气等燃料。)②它们多从哪些地方进口?(从西亚进口石油,从大洋洲、南美洲等地进口多种金属矿等。)

[教师总结] 日本国土狭小,原料、能源严重不足,国内市场有限,这些都是不利条件。但是日本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学技术,因而能迅速地提高生产水平。再加上日本海岸线曲折,有许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发展国际贸易,进口原料、出口产品。成为世界最大的'原料进口国和产品输出国。

[读课文]指定学生朗读第121页第二段“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

[提问]想一想,当地有输出到日本或从日本进口的商品吗?

[读图]从《日本地图》中找出主要对外贸易港:神户、横滨、大阪等。

1.现代化的工业

①发展条件

②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分布

[教师讲解]日本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工业技术先进,部门齐全,主要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

[提问]读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说明,日本有哪些主要工业区?(东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等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

[展示景观图]简单介绍四大工业城市,着重介绍日本首都――东京。

[提问]日本工业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分布?(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原因:临海可利用海上交通的便利,以便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此外还有社会及其它方面的原因,以后在高中地理再讲。)

日本不仅工业发达,而且农业也非常发达。

2.现代化的农业

①技术先进,产量高

[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123页“渔业发达农业单产高”,由学生归纳出日本农业现代化的具体表现。(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进行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以及发达的渔业,拥有庞大的船队,占世界第一位的捕鱼量等。)

[导入]那么日本人民是怎样在有限的土地、有限的资源上,建立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呢?可以说日本人民在利用本国资源上水平是相当高的,我们看一下日本农业的分布状况就可略知一二。

②农业部门的分布

[读图]根据日本工农业分布图说出主要农业部门的分布地区。(水稻――平原,林业――山区,茶桑及果树――丘陵)。

[提问]为什么日本的渔业发达?(以现代化工业做基础,拥有庞大的捕捞船队,日本是个岛国。有广阔的海域及优良港湾,北海道附近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渔场。)

[看图]读“日本群岛附近洋流的分布”图,说说北海道附近成为著名渔场的原因。(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区。)

[提问]为什么日本要以小型农业为主,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呢?(国土狭小,耕地有限,但劳动力资源丰富。)

[教师讲解]由此可见,日本正是利用了自己发达的科学技术资源,充分开发了各类土地资源,才在地狭人稠的岛国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小结]我们从日本工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可知,一个国家要想发展经济其资源丰富与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它能否对资源充分开发利用,而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又取决于该国家科学技术的水平。日本正是利用了自己这一优势,才在一个地狭人稠的岛国上建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这一点正是我们今天四化建设中所要借鉴的,也是我们学习日本地理的重要目的之一。

日本从历史上就重视吸收外来文化。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从古代中国水稻、铁器的传入,到近代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这一切对日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日本的文化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

四、文化特点

[指导阅读]读课文“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一段思考:日本文化有什么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又有本民族文化的传统。表现可从古代、近代、文化艺术、饮食等几个方面归纳。)

总结全节

[提问]我们是从哪几个方面学习日本地理特征的?(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知道认识一个国家的地理特征,首先要了解该国所在地理位置、领土和人口等基本特征,之后再进一步了解它们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这是学习国家地理的基本方法,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要经常运用。

篇2: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和吸收(第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学生:小品表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瘦生表演:饭菜不好吃,我坚决不吃;饭菜好吃,我就狼吞虎咽。过了一阵,糟了!胃胀得受不了,哦,肚子又疼起来了,老师,我要上厕所。胖生表演:唉!我走路好累哦,跑也跑不动,穿的衣服又难看,真羡慕你们那么苗条,哼!平时我还没有他们吃得多,真是喝水都要长胖哦!讨论:前面那位为什么那么瘦?后面这位为什么平时吃得并不是很多,却长得较胖?同学们帮他找找原因。教师:同学们非常聪明!看来这些都与人体的消化吸收有密切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食物在人体内是怎样被消化的? (二)新课教学1.食物的消化 ①消化酶     教师:复杂的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人体生命活动的实现也是通过细胞完成的,营养物质首先要进入细胞才能被细胞利用,参与生命活动。食物中的有些营养物质必须经过加工才能被人体利用。就好象有人想把一件很大的家具搬进屋子,但太大搬不进,他动动脑筋后将大家具拆成小件,就一件一件搬进了屋子。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也也是如此,蛋白质、淀粉、脂肪等只有转变成小分子的物质才能进入细胞。那么谁来将大分子物质“拆”成小分子物质呢?     提问:酶是什么?具有哪些特性?书中把酶比作什么?           列举你所知道的消化液中的消化酶。 ②.口腔内的消化——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a.物理性消化     讨论:食物入口,你口腔中的器官会对食物进行怎样的处理?(引出物理性消化的概念)           除了口腔,你知道还有哪些器官会对食物进行物理性消化?   b.化学性消化教师:(1)请一位同学吃馒头,要求慢慢地嚼咀,细细地体味。看能否吃出什么味道。(2)馒头并未放糖,为什么会吃出甜味呢?你能提出什么问题?(3)假设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并与唾液有关。我们来制定方案探究计划学生:小组讨论并设计探究计划——全班交流——根据自己的探究计划进行探究——相互交流探究的过程、结果和结论,并分析。教师小结: 通过分析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给出消化的概念,再说明什么是化学性消化。③胃内的消化     讨论:食物进入胃内,淀粉是否还能继续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里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食团进入胃后,胃的肌肉收缩、蠕动,一方面揉碎食物,另一方面使食物与胃蛋白酶结合,在酸性条件下,胄蛋白酶活动,将食物中的蛋白质进行初步分解,然后进入小肠。思维拓展:生物是由蛋白质组成的,为什么胃液中的盐酸和蛋白酶,不会破坏胃壁本身的细胞呢?④小肠内的消化 食物进入小肠后,进行最完全的消化。小肠里的胰液和小肠液中也含有能消化蛋白质和淀粉的酶,在这些消化酶的作用下,进入小肠的蛋白质和淀粉被进一步分解成氨基酸和葡萄糖。胆汁把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这就是胆汁的乳化作用。从而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多媒体展示:食物消化的全过程。⑤由学生归纳总结三种有机物的化学性消化过程。

用下列食物中三大有机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曲线,请学生分别分析三种有机物的消化。

①a、b、c分别是哪种消化曲线?

②三种物质经消化后含量最多的是哪一种?

③没有消化作用的是哪一段?

④三种物质必须到达哪一段才能分解成可以吸收的成分?

⑤消化食物的主要部分是哪一段?

通过曲线的分析,有助于学生对食物的消化的理解和记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营养物质的吸收     过渡: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在消化管内消化成小分子后被吸收,而食物中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经过消化,在消化道内直接被吸收。讨论:(1)消化后的营养物质如何进入人体内的细胞呢?          (2)在人体的哪些部位吸收呢?          (3)你认为吸收营养物质最多的是什么结构?为什么?多媒体展示;展示出一段小肠,先展现小肠内表面皱襞,然后展现皱襞上一个小肠绒毛,                和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学生归纳:小肠绒毛的结构特点 讨论:小肠绒毛的存在对小肠的吸收功能有何意义?

由于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吸收面积增大了三十借。在小肠绒毛的柱状上皮细胞的向肠腔一侧,还有一些指状突起,叫微绒毛。由于微绒毛的存在,使面积比5~6米长的圆柱体面积增大了六百倍。具体如表: 与圆柱体比表面积增加表面积(平方厘米)小肠5-6米长13 300环行皱襞310 000小肠绒毛30100 000微绒毛6002 000 000

最终,小肠的表面积为20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排球场。表面积越大,则吸收越快,吸收量也越多。讨论:小肠绒毛是怎样吸收营养物质的?多媒体展示:营养物质吸收途径的动态过程:分别用各种符号表示水、无机盐、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甘油、脂肪酸,通过动态过程表示这些营养物质分别被胃、小肠、大肠吸收的过程归纳:(1)营养物质→绒毛壁→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静脉→血液。甘油、脂肪酸→绒毛壁→毛细淋巴管→淋巴管→静脉→血液。      (2)吸收的概念课后作业:以“西瓜子历险记”为题写一篇科普文章,请注意收集素材。

篇3:第二节质量2教案 九年级

第二节质量(2)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

第二节  质量(2)(一)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 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 用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而变化的`物理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文件大小: 7K文件格式: rar 下载地址: 击本地免费下载地址

篇4:复习2课时

教学内容:

p.12~13。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以及验算的方法,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二是让学生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时:2课时

篇5:复习2课时

教学内容:

第1、2、3、6题

教学目标:

复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复习内容:

这节课,我们进行复习。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块:计算和解决问题。

这节课我们复习的内容是计算。

板书:计算

关于计算,你知道又分成哪几种吗?

随学生回答板书:口算、笔算、验算、估算

二、复习口算(p.12第1题):

80÷4 60÷2 4×21 46÷2

60×3 44÷4 82÷2 36÷3

66÷6 72-8 15+60 6×40

老师看好时间,让学生一起动手算。

算完后交流得数,并选几题说说口算的方法。

三、复习笔算(p.12第2题):

1、你会算一算比一比吗?

64÷2 52÷4 32÷2

63÷2 54÷4 32÷3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

指名学生说出得数。

比较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上面是没有余数的,下面是有余数的。)

横向比较它们又有什么联系?

(第1组题是十位整除的',第2组题是十位不整除的,第3组题是商末尾有0的。)

指出:十位整除的除法在计算的时候比较的容易(举例略),我们甚至可以比较容易地口算出结果。而十位不整除的除法就比较地难了。商末尾有0的除法它实际上也属于十位整除,只是它在十位整除的前提下,更要求被除数个位上的数字比除数小,这样就不够商1,只能商0(举例略)

2、算一算,比一比(p.12第6题):

84÷2÷2 78÷3÷2 96÷2÷4

84÷4 78÷6 96÷8

让学生与同桌展开计算比赛,一人算上面的一人算下面的。然后再交流对比。

全班交流:你们发现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吗?

答案为什么会一样呢?

引导学生发现:÷2÷2其实就是÷4……

三、复习估算:

我们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已经开始接触估算,有时题目要求我们估出得数在几十与几十之间的范围;有时让我们估算出得数大约是多少;还有的时候是要估算出是几十多。但三年级自有三年级的要求。目前在我们的练习中,一般都是要估计出得数是几十多。

请你估一估,下面的得数的是几十多,并说说你是怎么估的。

56÷3 77÷3 92÷4 85÷3

四、布置作业:p.12第3题

篇6:复习2课时

教学内容:

p.12~13,第4、5、7、8、9、10题。

教学目标:

让学生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1、班级图书角买了下面的图书。你会算出每种书的单价吗?

让学生说说看表后得到了哪些信息?

分别指名解释:单价、数量、总价

学生独立填表,填完后交流得数,并说说“单价”可以怎么求得。

指出:单价、数量、总价这三个数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2、(p.12第5题):先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看到些什么,再要求同桌两人合作,一人提问再一起列式,看哪对同桌列的算式又多又好。

交流:老师请同学读自己列的算式,请其他同学仔细听好,并说说该算式对应的问题是什么?

请其他同学继续补充算式及问题。

3、(p.13第7题)

读信息。指出:老师在批作业的时候有学生是这么做的,请大家来看看,他做得对吗?为什么?

板书:34÷6=5(组)……4(人)

38÷6=6(组)……2(人)

交流:这种做法的思路也是正确的,但他没有做完全。应该继续把多出来的4人加2人等于6人,6除以6等于1组。5组、6组、1组加起来等于12组。

评价:你觉得这种解法好吗?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解答?

指出:做题目的时候,我们要想清楚,最好是用更简洁的办法进行解答。

4、(p.13第8题)

学生独立解决,并交流。

5、(p.13第9题)

小组交流,你们可以设计哪几种租船方案,并算出所用的钱。

交流不同的设计方案,并比较哪种方案最省钱。

6、思考题:

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出如书上的竖式。请学生观察后找到突破口再填写。

7、布置作业:略

篇7:历史课时-日本教案

历史课时-日本教案

第1课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教案

课标要求

二、黑船事件:

三、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三个“进一步”)

本课测评:

1、简要解释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封建等级制度。

参考答案提示: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德川幕府把全国所有人分为士、农、工、商等不同的身份等级,不同等级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士”为统治阶级,包括将军、大名、武士;“农”、“工”、“商”及“贱民”为被统治阶层,“农”的人数最多,为各种杂役、劳役的主要承担者,工商业者在当时受到统治者歧视,等级制度维护了封建统治,同时也激化社会矛盾。

2、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日本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答案提示:①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打开了日本的门户;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日本主权遭到破坏,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民族危机不断加深。②冲击着日本社会,激化了社会矛盾,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③冲击着旧体制,客观上推动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④先进思想的传入,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列强的入侵,进一步暴露日本社会的落后和幕府统治的腐朽,因此反对幕府统治,要求变革社会的呼声更加强烈。

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撰写介绍日本古代历史的小论文

提示:查阅相关资料可从以下的几方面介绍:①早期日本国家的形成。②大和国家的'统一。③奴隶制度的发展。④古代中国对日本的影响。⑤幕府统治时期。

2、阅读与思考:为什么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能在日本实行两百多年?

提示:第一、日本封建社会经济特点即自然经济。第二、实行的严格的等级制度维护了封建制度。第三、岛国的地理位置,加上推行严格的锁国政策,多次颁布锁国令,隔断了日本与外界的联系。同时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无力打破日本的闭关锁国局面。

篇8: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教案《酚》

一、内容

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酚类化合物;

2、知道苯酚的物理性质;

3、通过活动探究学习苯酚的化学性质,羟基与苯环两个官能团是相互影响的;

4、了解酚类化合物的用途。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苯及其苯的同系物和醇的性质之后的一节内容,首先介绍了自然界中的酚类化合物,然后介绍最简单的酚类化合物 ----苯酚,通过实验来学习苯酚的化学性质,通过比较苯及其苯的同系物和醇的性质来学习羟基和苯环之间的相互影响。

三、目标

1、在知识上让学生记住苯酚的结构和物理性质;学会应用苯酚的化学性质。

2、在过程和方法上,根据以前所学习有关官能团的知识,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让学生学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作。

3、通过学习苯酚中羟基和苯环之间的相互影响,知道苯酚不是羟基和苯环性质的.直接加和,培养学生在学习物质结构时,注意官能团之间可能相互影响的意识。

四、教学设想

首先根据以前所学习的知识:苯的性质和醇的性质,能推导出具有相同结构的物质所可能具有的性质,然后通过实验得出与推导的结论不相同,让学生质疑,让学生去探究,从而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相互的合作,培养合作意 识,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语言表达等能力。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酚类的学习,了解酚类化合物的结构[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你知道酚的官能团是什么吗/酚和醇的结构有什么区别?

[练习]判断下列物质哪些化合物属于酚类?(2)和(4)是什么关系?最简单的酚是什么?

学生回答;酚和醇的官能团都是羟基,但结构不同。醇是指羟基与链烃基或苯环侧链烃基相连的化合物;酚是指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

学生分析得出:(1)(2)属于酚,(2)(4)是同分异构体,(1)是最简单的酚。使学生认识到醇和酚官能团种类相同但官能团位置不同。并通过练习加深认识。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计划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郭沫若诗》教学设计4

七年级下册地理学期教学计划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

七年级地理下册学期教学计划

初中七年级上地理教学计划

第二节?林业、牧业和渔业??教案示例

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教案

第二节 日本2课时
《第二节 日本2课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第二节 日本2课时(合集8篇)】相关文章:

七年级上地理教学计划-中学地理工作计划2022-11-02

《天上的街市》课件简介2022-05-08

郭沫若诗的七年级语文教案2023-04-28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72022-07-21

初一地理的教学计划2024-04-10

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工作计划报告2024-05-07

第二周地理各年级教案2024-05-08

初一地理教案设计2023-04-04

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2022-08-15

初一作文课件2023-05-14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