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的认识和发展》听课反思(共19篇)由网友“zhahm2000”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对数的认识和发展》听课反思,欢迎阅读借鉴。
篇1: 《对数的认识和发展》听课反思
关于《对数的认识和发展》听课反思
听了罗琳老师《对数的认识和发展(复习课)》课后,感受颇深。寻找学生的复习需要,精心地选择适合于学生的复习内容,使所有学生既能参与,又有一定的拓展、探索的余地,全体学生在获得必要发展的前提下,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体验.课堂教学中重启发、重内化、重反思能力的培养;同时兼顾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动机、学习心理、学习自主控制和学习习惯的精心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将教法与学法有机结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力求以罗琳老师为榜样,将精华运用到教学中。
精心设计使教学更精彩
通过听罗琳老师的复习课,我感触最深的是她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例题的启发性和示范性,遵守少而精的原则,争取通过少量例题表达运用知识的基本规律,显示知识的最新的增长点和与旧知识的结合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应用例题给出的基本方法,去解决类似的问题,提高独立处理新问题的能力. 如果每节课都这样精心设计,学生领会更深,理解更透,使教学更精彩。
。
( 1)认真算一算:结合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不同题型,加强培养学生观察、分 教学中充分发挥例题的启发性和示范性,遵守少而精的原则,争取通过少量例题表达运用知识的基本规律,显示知识的最新的增长点和与旧知识的结合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应用例题给出的基本方法,去解决类似的问题,提高独立处理新问题的能力
通过听讲座、看课例、阅读相关文献,了解课程的要义,掌握课程中所介绍的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通过设计教学,加以验证,总结经验,开拓对语文探究性学习规律的认识广度。结合本校教学实际情况,有的放矢,自觉践行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进而提高所教班级的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 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 为
设计意图
某商厦三楼失火,消防队员赶来救
1、火,了解到每层楼高3米,消防队员创设情境取来6.5米长的云梯,→激发兴梯子的底部离墙基的距离是2.5米,趣
请问消防队员能否进入三楼灭火?
向学生介绍毕达哥拉斯通过观察
地砖,发现勾股定理的故事,向学生
利用课件中消防员救 学生通过观察
图片,会对如何火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学习判断梯子的安全勾股定理的兴趣. 为探索
勾股定理提供背景材料。 性产生兴趣
听故事的同时
利用故事创设生动、有启发性的问题情景,从观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地板砖入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对特殊情形的`探究得到结论,为下一个结论作铺垫。
利用直观的图形得到结论,学生容易接受。
观察图片上的地砖,观察它们之间的面积关系
展示图片,
根据图形面2、探提问:从图形中你能看出等腰三角形
积,猜想问题答究讨论→
三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案,并用数方格获取新知
出示以下图形并提问:
的方法验证结论
最终得到 a+ b=c
学生观察弦
图,思考证明方
法 如果每个小格子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
学生分组讨
形,中间这个直角三角形边长各是多
论,合作交流争
少?以它们为边的三个正方形的面
取得到结论 积各是多少?这些面积之间有怎样
的等量关系?(2)如果这个直角三
3、归纳验证→完善新知
4、问题解决→应用新知
5、课堂小结→巩固新知
6、推荐作业→拓展新知
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是a、b,斜边为c,那么可以怎样用a、b、c把图中三个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呢?
向学生出示弦图,介绍图形的来历,对学生说明我国古代利用弦图对勾股定理的证明
引导学生再次利用三角形采取不同的拼接方式用面积法验证勾股定理
重新回到本课开始时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解决
向学生提出问题:1、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2、本课学习的定理揭示了哪一类三角形什么元素之间的关系?3、你最有兴趣的是什么,有没有感觉有困难的地方?
1、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长分别是3和4,则第三边长是―――;2三角形ABC中,∠B=90°,∠C=30°,AC=4,则AB=―――;3、暴风雨后,一棵小树从某处折断,小树顶部落到离小树底部4米远处,已知小
学生利用自己得到的结论解决问题
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结论总结能力。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初步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当堂检测学生达标情况。
提出问题总结理清知识脉络,强化重点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布置的作业贴近教材内容,学生容易解决,并且可以通过作业情况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篇2:《认识小数》听课反思
《认识小数》听课反思
《认识小数》听课反思
在XX小学开展的奥鹏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听了一节三年级的《认识小数》,教师对这个教材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对编者编排的意图也比较了解,所以设计了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小数,感受小数,初步理解了具体数量的含义,在常态教学中,知识层面的目标是完成了。一节课下来,我觉得教师在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能力等方面,还有努力的空间。
教师课前安排了学生的调查,哪里见过小数?孩子们说微信红包中见过2.23元,超市中商品的价格是1.24元,体温表上见过38.5°C,成绩上见过99.5。
师:这些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相比,有什么不同?
生:这些数中间都有了一个点,就是小数点。
师:这些数就都是小数……
这个环节中,教师利用情境引入了小数,符合课标中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小数的规定,让学生从数量上入手认识小数,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经验,非常好的活动。
师:我们来研究一下长度。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
生1:每份是1分米。
师:还可以怎么说?
生2:10厘米。
师:还可以怎么说?
生3:100毫米。
师:还可以怎么说?
生4:十分之一米。
生5:还可以用小数表示0.1。
这个环节,教师直接出示了课件中1米的线段,平均分成10份,问学生每份是多少,第一个学生说出1分米,第二和第三个学生没有理解教师的意图,出示了10厘米和100毫米。这里需要我们思考,教师作用是什么?有没有指导性的评价?教师反复说的一句“还可以怎么说呢?”这样问答式的.教学缺少了对学生应有的指导,我们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要指导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和描述事实,所以就需要教师的智慧启发学生,不能问学生用分数如何表示,用小数如何表示这样的问题了。问是问不出能力的,只有悟才会培养出学生的数学能力。
分数和小数,都是在整数平均分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个单位不够分的时候,一个较小的单位就出现了,于是就继续分,遇到不够分就又产生了更小的单位,让学生实际上体会一下,就是渗透了十进制的记数法从整数扩展到了分数。让孩子们利用已有的经验去动动手,动动口,再动动脑,也许更容易理解。
篇3:认识分数听课反思
认识分数听课反思
今天听的第二节课,是**小学的年轻老师徐**老师授课的,一个胖乎乎的极具亲和力的男老师。
做为一个外校老师,为了拉近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很好的进行这一节课的教学,徐老师的PPT第一页出示的就是**小学的校门口图,并做了自我介绍。气氛一下子好了很多。
一张两个小朋友的郊外游玩图出示在孩子们的眼前,四个苹果、两瓶水要怎么分呢?孩子们很快的回答出来每人分两个苹果、两瓶矿泉水。接下来问题又来了,一个蛋糕怎么分给两个人呢?老师请同学们分一分,然后请同学来黑板上分一分,先出示了两种靠边分(不平均)的情况,都被学生们一一否定了,那么到底怎么分呢,同学指出应该在中间分,相机出示分的图,引入平均分的概念,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他的二分之一,板书设计的特别有意思,出示了蛋糕图,打印出来的文字粘贴上去。
紧接着老师介绍了1/2的写法以及每一部分的`名称。认识了1/2,同学们想不想折一个1/2,从信封中取出老师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纸,自己动手折一个1/2.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平均分的过程,紧接着动手折1/4,三种表现方式,让学生明白平均分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练习巩固的练一练1让学生明白”平均分“才可以用分数表示,练一练2,1/3,1/6,1/9,1/8引出可以平均分成很多份,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的体验过程中,掌握了认识分数的知识技能。
你会创造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把课堂推向了高潮,孩子们折出自己喜欢的分数,在快乐的氛围学习了深化了新知识。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觉得课前恰当的课前渗透方式、新颖的板书设计、拉近与学生距离的方式,以及在动手体验到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的方式,都是值得我学习,并且在自己的课堂上加以运用的地方。
篇4: 《认识时间》听课反思
最新推荐《认识时间》听课反思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初步学习“认识钟表”,通过以前的学习,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学会5分5分数的方法来正确读写几时几分。难点是理解1时=60分的含义。
教师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立即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开了一个好头。教师还制作了色彩鲜艳的课件,直观、形象,这些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都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可以说教师很好地把握住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征。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运用了自己制作的精美的课件,让学生在一个直观、清晰的钟面图上认识时针与分针,用课件的动态形式呈现时针或分针所经过的路程,并用红色线条突出强调,学生清楚地感受到是从哪点到哪点所走的一段时间,对教学起到了很好辅助作用。
前天听了我校荆睿老师的数学课,感受颇深,荆睿老师是我校今年新进的数学老师,他高高的个子,帅帅的,是一位充满朝气与活力的阳光男孩,荆老师的汇报课讲的是《认识时间》,整节课,他不紧不慢,脸上始终面带微笑,从其课堂上可以看出荆老师是一位性格温和、亲和力极强的老师。
这节课的可取之处:
1、借助课件教学,能把抽象的时间教学变的直观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
2、学生课前准备比较充分。学生准备的有自己动手制作的小钟表,我看到有很多学生制作的小钟表形式多样,很漂亮,借助于制作的学具,学生可以动手操作,积极性将会更大。
当然由于荆老师教学经验不足,存在问题,在所难免。特提出以下几点,共同学习:
1、数学课上师生互动特别重要,本节课师生互动很少,或者说学生不理解老师说话的意思,不知道该干什么,经常出现启而不发、没有响应的尴尬局面。
2、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除了逻辑性、严密性更要通俗易懂性,针对低年级的学生,说的太深奥、学生听不懂,说的既准确又浅显易懂是我们数学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3、教师提问学生时应适时运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这将会使学生得到极大的满足感,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相信今后荆老师在师傅的带领下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认识时间》这一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同时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第一课时主要是使学生知道1 时=60分,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重点是用5分5分的方法读取时间和正确写出几时几分,难点是学会正确读取时间的方法,特别是快接近下一时刻的时间认读。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很不容易被理解。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使用学具、课件演示等,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掌握知识。整个教学过程比较顺利,从学生最后的掌握情况来看教学效果也是相当不错。通过这次听课让我懂得了无论怎么难的知识点,只要我们教师不着急让孩子们自己慢慢地来说,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慢慢来理清,这样所到达的效果远远超出教师直接教给孩子们。
《认识时间》评课稿《认识时间》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钟表,会看几时、半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掌握看几时几分的.方法,知道1时=60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虽然生活中经常接触时间,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毕竟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真正理解比较困难。特别是看几分,很容易受时针看法的影响而将两者混淆。程老师在教学中,很好地利用了课件,紧抓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掌握概念和知识。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知识,给学生以视觉刺激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在课堂教学时,程老师师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钟面,使时间这一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给学生以较强的视觉刺激,帮助他们建立丰富的感性经验。特别是在认识几分时,课件演示将分针走过的痕迹用较粗的红线标出,让学生清楚知道分针看小格,时针看大格,印象比较深刻。
二、巧妙设计,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几时多是学生认识的一个难点。如4时多,学生容易看成5时多。课伊始,陈老师就从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入手,出示时针指向数字9和10之间,问是几时多。并总结如果时针在两个数字之间,看小的。
认识每个数字各代表几分,是这节课的重难点,因为学生没有学习乘法口诀,只能通过一个格一个格的数或5个5个的加,因此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程老师也注意到这一点,在教学中,除让学生集体说说分针走到各个数字分别代表几分外,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几个关键的数字,以便更快地读出几分。有的学生说记住6就是30分,有的说记住3就是15分,9就是45分等。这一环节的教学,紧抓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巧记,加深了学生对这一难点的理解和掌握,为后面正确读出几时几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中程老师还注重引导学生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辨析,从而使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如认识时、分时,出示课件观察时针走动1大格是几时,分针走动1大格是几分,然后提问:“两个1怎么不一样?”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认识时针走过1大格是1时,分针走过1大格是5分。
三、课堂语言浅显易懂,学生易于接受
程老师的课堂语言简单明了,能用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去描述知识,让学生易于接受。如:“外面的数字给分看的,里面的数字给时看的,不过外面的数没有标,要小朋友自己去记”“一看时针,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指向两个数字之间就看小的(12也可看成0);二看分针,一个大格就是一个5分。”等,这些语言浅显易懂,清楚明白,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就是给了他们一个明确的学习指向,让学生清楚知道该怎么看时间,将抽象的知识简单化,学得明白扎实。
四、建议
学生上来板书时,书写比较随意,中间两个小圆点没有写在右下角,而是一上一下分得很开,两个小圆点也写成两条小斜线。这里应该要注意引导学生规范书写。
篇5: 《认识角》听课反思内容
《认识角》听课反思内容
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我听了刘翠莲老师执教的一节《认识角》的数学课。这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在生活化的课堂中用数学。
刘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使数学教学贴近了学生生活,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角的表象,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这节课可以说做到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上课伊始,利用学生熟悉的校园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课中,让学生举例,找出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并说一说桌子上的圆角与数学课上认识的角有什么不同,从而帮助学生区别生活概念与数学概念,体现了数学的严密性和规范性;在比较角的大小时,出示钟面上的角和扇子、剪刀上的活动角,促进学生对角的大小的理解。通过这一系列环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促使学生把头脑中形成的角的表象与角的图形对应起来,并通过辨认作出了判断,从而强化了形成的表象,培养了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
二、在活动化的课堂中做数学。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数学活动为主线,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指角、摸角、画角、折角、找角、数角、做角、比较角等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探究、交流、展示的机会,留给了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新的教学理念。
最精彩的是摸角的环节。刘老师深知,仅有观察是不够的,学生初识角时往往只摸出角的顶点,而不能完整地把握角的各个组成部分。刘老师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当学生摸出三角板上一个角的顶点后,刘老师给予充分肯定,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然后提出了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有没有同学摸的不是这个地方的?引导摸到边的学生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从而顺利地发现、总结出平平的、直直的部分是角的两条边。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角有了完整、清晰的认识,而且自然而然地得出角各部分的名称。再让学生摸出三角板上其它角时,学生就能很完整、很清楚地表述一个角了,也为后面用符号表示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老师还非常注意对活动的指导。如,在让学生做活动角之前,先让学生读一读活动要求,再开始动手操作。不仅保证了活动的安全,更提高了活动的效率。活动角做好后,刘老师安排了几个层次的活动:首先让学生自由地玩一玩,直观感受角的变化;然后跟学生一起玩,带领学生边玩边思考: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最后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发现,总结出为什么角的大小不一样。这三个层次的活动指导,不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使数学知识活化于学生的心中。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这节课在两个问题上处理得还不够理想。一是在教学角的大小比较这一难点内容时,出示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的不同的角,教师由于担心学生不能顺利总结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因此带着学生数出这几个角所对应的格子数,并且提到了弧的概念。这样就超出了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与直观比较角的大小的教学要求发生了一定的偏离,效果反而不佳。这说明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可对教材进行过度挖掘。二是出示两个大小接近的角后,让同桌两人用活动用操作进行比较。由于活动角容易变形,学生探索重叠比较的方法比较困难,不如采用与课件中同步的两个固定角来比较,效果会更好。这说明我们对学习材料的选择应十分慎重,活动角这一学习材料一旦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就应改换成其他更适合的学习材料,不可强求一材多用,一用到底。
篇6:《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听课反思
《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听课反思
**年**月**日上午,在参加完黎里视导片小学骨干教师讲学团活动后收获颇多。同里实验小学凌**副校长执教的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认识平行四边形》一课让我认识到了组织并开展好数学教学课堂中学生小组活动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讲清规则是前提
在正式上课前,凌校长先询问学生平时教学过程中的小组活动内容,试探性地了解学生比较习惯的小组活动规则,然后要求当进行操作活动时每四人为一组并由组员当场推选一位组长,组长除了负责学具的收发工作之外还要做好组员内部分工合作的指挥协调工作。凌校长在上课前与学生明确小组活动的规则,并力求做到讲清楚讲细致正是为了之后教学设计中多次出现的小组活动做准备,以求在正式上课后学生在小组活动过程中能做到有条不紊,切实有效。
分工明确有保障
在进行利用已有材料做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一动手操作活动时,凌校长把具体分工全权交由小组长负责,小组长本人不参与实际动手操作环节,而是先分配每位组员的具体操作任务,接着转为在旁观察指导,当发现有组员出现操作困惑或操作困难时可随即提出指导意见,做到及时有效。
讨论结果有方法
比较法是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凌校长特别重视比较法的运用。例如在用四根小棒是否能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这一操作活动中,凌校长用实物投影同时展示两位学生活动后分别能围成和不能围成两种结果,让大家通过对正反两例的观察比较深入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这一基本特征。
另外,小组活动的多元化也是本课教学值得学习的特色之一,可以是形式多元化,既有四人小组活动也有同桌活动;可以是内容多元化,既有小组交流讨论又有小组动手操作。总之,小组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过程中来,从而让学生自主的学成为学习的主体。
篇7:《10的认识》的听课反思
《10的认识》的听课反思
听了顾老师的这节课,从本节课的数学实践来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主动,教学效果较好。
一、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10的认识时”,教师用一个有趣的故事调动学生的兴趣:有一天,0--9几个数字娃娃做起了排队游戏。9最大当上了队长,就骄傲起来,看不起别的数字娃娃。他神气的对0说:“你呀,表示一个物体没有和我比起来真是太小了。”0听了圆圆的眼睛里流出了眼泪,小朋友你能不能帮0想个办法呢?这样创设出学习情境课堂显得生动有趣,学生的积极性大大的调动起来。
二、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如主题图中的鸽子与人物;教室里的.小朋友;学具盒中的小花;计数器上的珠子,点子图、直尺等,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物体个数或事物,体会到数是数出来的。注重让学生经历认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读数、数数、写数,如在计数器上拨数,通过对直尺的观察感知数的顺序,用不同的方法数出10朵小花等环节都在帮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三、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教学中特地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并用10来说一句话,火箭发射前的倒计时,马路口红绿灯的倒计时,这几个环节,让学生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不仅加深了对数概念的理解,对身边处处有数学的体会,也使学生获得了用数学的体验。
四、注意从学生已有的适应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这一课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如学生能口头数10以内的数,已经掌握2至9各数的组成,并能找到规律,有序地记忆数的组成。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只是在稍加指点和帮助,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说,自己做,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
在教学数的组成时,促使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找到10的组成的规律,使知识规律形象的展现在脑海里,从而在把握事物规律的同时,获得研究事物规律的方法。
篇8:《分数的认识》听课反思
去年10月中旬,我有幸参加了“和美课堂”在合肥举办的数学观摩研讨会,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省优秀青年教师――强**老师上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他在第二个教学环节“理解谁的几分之一”中创设了一个这样的情境:花果山上有2个家庭,每家各有3只小猴。两家的猴妈妈各买了一个饼,同样平均分给各自的3只小猴吃。想一想:两家的小猴每只吃的一样多吗?在这个情境中,强老师通过直观演示,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虽然都是吃的“1/3”,但是一家吃的是“小饼的1/3”,另一家吃的是“大饼的1/3”。所以,要知道哪家小猴吃的多,一定要看清是谁的1/3。听到这儿,这让我想起了这样的一题:1/3○1/3,有人会说,这还不简单吗?填“=”,眯着眼睛我都会填。先别急,请听我慢慢分析。仔细翻阅教材,无论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亦或是北师大版,我们都会发现,我们分数的认识是把一个物体或一群物体拿来平均分,才得到了分数。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教学时一定会强调要说成是“谁的几分之几”。从教材的编排上,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分数大小的比较,还是分数的加减法,都是从每一个具体的情境中引申出来的。比如:人教版的分数大小的比较就是从一样大小的月饼,一个平均分成2份,一个平均分成4份,比较它们其中一份的大小。以及同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来引入分数大小的比较。
其实,这就无形中向学生传递了一个信息,我们在比较分数的大小时要从具体的情境出发,否则无法比较。但迄今为止,我还没在哪个课堂上听到一个老师在没有情境的分数大小比较中提醒学生注意。我也只记得我的.数学老师教过的这句话――“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分数大;同分子分数相比较,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我一直以来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1/2就一定大于1/3呢?一个小饼的1/2就不一定比一个大饼的1/3大。然而我们的教材中没有提示语,我们的老师也没有提示语。当我成为一名数学老师之后,面对学生分数大小比较出错时,我也只能强调说比较的是同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记得当时就有一位学生问我,“老师,为什么是同一个物体平均分的呢?这儿只有大小比较的式子,又没文字说明。”他为了证明他的观点是对的,还特意拿了两个不同大小的正方形纸平均分给我看,我当时很无语,只有佯装强势地告诉他-----“这是约定成俗的”。其实这个理由我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同样的问题,在分数的加减法中也能反映出来。教材中分数的简单计算里面,每一个例题都有一幅情景图,这些图告诉我们:在做分数的加减法时,我们必须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例如人教版中的简单计算的例1,例2。
离开了具体的情境,分数的加减又怎能去运算呢?无论分数是表示具体的数量,还是表示一个分率,都离不开是谁的几分之几。那么,当一个题目中没有具体的情境时,我们的教材是不是要给一个说明,这样才会让孩子对分数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或者是安排两个不同大小的物体平均分的例题,让学生来思考、探索、比较,这样学生对分数的体验学习就不会停留于表象,而是能深度地参与进去。我们现在回到我文中开始提出的问题,现在你还认为1/3一定等于1/3吗?是的,不一定。当它们表示的是同一个物体的1/3时才相等,如果是不同大小的物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就不能用相等来表示。其实,这也是强老师这节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强老师并没有停留在分数教学的表面,而是对分数进行了深度挖掘,使学生理解到同样的1/3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示的大小不一样,在本节课中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思考又向更深处迈进了一大步。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它的严谨性不仅体现在语言文字上,还体现的图形的操作上。正是因为它的严谨性,才使得人们头脑清醒,思维活跃,表达起来流畅而又条理清晰。
篇9: 《倒数的认识》听课反思参考
上周我听了由张老师执教的一节六年级数学《倒数的认识》。
张老师的成功在于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学习新知,整个教学过程是通过学生提出问题、自学课本内容、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来完成,它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创造了思考、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充分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定位。
张老师首先从创设游戏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一上课就引导学生通过体验,观察,研究等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主体参与,使学生产生疑问,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来解决他们心中的疑惑。这样,一上课就抓住了学生的心。新授一开始,就让学生观察每道算式,找出共同点,引出倒数的意义。而后又让学生观察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变化规律,概括出倒数的概念,然后得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对于两个特例“1”和“0”,没有专门由教师提出,而是在学生的深入思考中得出的,这就是学生学习的成果。特别是在教学“0有没有倒数时”,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他们互相说说自己的理由,在他们的交流中,学生们达成了一致的认识: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它本身。“0乘任何数都得0,不可能得到1”这个理由,拓展了教师所提供给学生的知识内容,学生在深入思考中得出结论,这就是学生学习的成果。我觉得,这样做不仅增添了课堂活力,而且还让学生经历了探索的过程,解决了学生的困惑,更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
美中不足的是,张老师这节课让学生动手练习的太少,学生说的较多。尤其是求小数、带分数的倒数应多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这样才能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校正,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篇10:《分数初步认识》听课反思
《分数初步认识》听课反思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是小学阶段学习完整数后,第一次学习分数,是一堂必不可少的概念课,他为我们以后学习的小数认识、性质及分数的意义等内容教学奠定基础。
今天戴老师讲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回味整节课,戴老师在本节课中的一些做法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让学生在做中学。
小学生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得数学知识需要个人再现类似的创造过程(新课标)。本节课中,戴老师让学生在初步认识后,让学生用长方形折并涂色表示。接着,在认识了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长方形、正方形或圆这些材料折一折并涂色表示几分之一,再让学生对一个个作品进行辨析。于是,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逐步清晰了几分之一的概念——“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几分之一也就很容易地从学生的手指中一个个地“诞生”了。
二、让学生数学的眼光更敏锐。
“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学首先应该是生活的概念。”“要鼓励学生现学现卖,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概念。”学生随着老师,在“五角星”、“巧克力”、“人体”及广告中的找分数。在分巧克力的活动中,巩固了对分数意义的认识,同时,初步感知了“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人分得的就越多,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人分得就越少”,为后面学习分数的大小做了准备。在对广告里最后一个“”的讨论中,进一步加强了单位“1”的初步认识。学生在找分数、辨分数的活动中,增强了数学意识,同时,也让学生的数学眼光更为敏锐。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整节课,戴老师的教态随和、语言亲切,学生一直都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尊重、民主的氛围让学生的思维火花不断闪现。在认识几分之一部分,戴老师提问:“你想认识哪一个分数,想自己折还是老师告诉你?”学生在这样的提问下,积极地展开了折纸活动;“你能写得比张老师还要漂亮吗?”,这样的话语又激起了学生写分数的欲望。除了让学生有着积极的情感体验,戴老师也不忘让这节数学带上德育的内涵。孩子们在对美好的发现和感叹中结束了本节课的学习。
数学由此变得更加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感,这又怎么能让孩子不喜欢数学呢?
篇11:对数学生活化的几点认识
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规律,强调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即数学教学要生活化。那么如何加强数学教学生活化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愿望。数学教学活动应当成为喜欢和好奇心的源泉。这样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体验开始,让数学背景包含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之中。如在教学“单价×数量=总价”时,可出示学生熟知的日常超市购物情景,然后出示问题:“干脆面每袋5角,李明同学买3袋要付多少钱?”买方便面对学生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大家都愿意列式回答。买完几种物品之后,出示超市里物品上的标签,问这表示什么意思?用数学术语怎样说?这样,学生就在具体生活情景中,激活了原有的经验,拉近了与数学的距离,产生了探索数学知识的愿望。二、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世界,从中发现数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利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从而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它们,可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观察在我们生中哪些地方有这些图形。通过观察、回忆已有经验,多数学生发现:书面儿、课桌面儿、黑板面儿、门、玻璃、街道的牌匾、站牌的形状等都是长方形;地板砖、磁盘、过年贴的福字等都是正方形;楼梯扶手、篱笆格子、玻璃的影子、编织图形和家具上的'某些图案等都是平行四边形。再如引导学生理解“单价”时,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列举什么是“单价”,如有的学生说:“每把小刀5角,每套衣服200元,每双鞋65元……都是单价。”还可以让学生指出实际买东西时遇到的数量关系,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三、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设条件和机会,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教师可以结合所学的内容设计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来达到此目的。如学完“年月日”的知识后,可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制作某一年的月历或年历;学完“24时计时法”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制作一个“周日活动安排表”,并计算出一天一共活动了多长时间,或为附近的商店、超市、邮局、小卖店、菜市场等部门设计营业时间,并说明这样设计的理由。诸如此类的案例数不胜数,都可以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并使这种意识深入到心灵深出。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广大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工作者,要正确理解新课标,善于将数学与学生所处的现实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生活化的数学,引导学生获得有生命力的数学。
篇12: 小学数学《认识线段》听课反思
小学数学《认识线段》听课反思
在《认识线段》这节课中,陈娟老师很重视学生从操作中形成概念,巩固提高。新课开始,老师动手把弯曲的毛线变成直的。然后从中抽象出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用手拿着的`两端就可以看成线段的两个端点。数与形的结合,学生容易记忆,容易理解。
再次,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在生活中找线段,充分感知线段的本质特点。紧接着,通过动手折线,折出一条线段,再折一条比这条线段长的线和比这条线段短的一条线段来扩展学生的思维。整个活动过程中,不是为了操作而操作,而是把操作,理解概念以及数学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形象生动地表明,线段是有长有短的,可以比较,可以度量的,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最后,老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对线段的理解,尝试着动手去画线段,再次强调线段的特征:直直的且有两个端点。必须要反复地让学生体会并且尝试着去说什么才是线段。所以教材上“把先拉直,两手之间的部分就是线段。”这句话一定要有所呈现,可以设计在课题以下。其次,在画线段的过程中,对于“连接两点”“每两点之间”这几个字应该有所强调。
篇13: 倍的认识听课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认识平均分与除法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快乐的动物”的具体情境,学习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事实上“倍”是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概念,教材没有给它下定义,而是通过“做一做”的具体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倍”的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了乘法和除法的意义,会看图形表示几个几相加,了解除法表示的平均分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再来学习“倍”的概念应该是比较轻松的。
思考这节课有几个成功的地方:
其一:能抓住孩子们的最近发展区。首先是填补师生间情感的空白,成为学习数学的积极因素。平时能在情感上与孩子们经常交流,让孩子们对数学产生较喜欢的情绪,因此,适当的创设情境以后,学生就能较快的融入学习活动中,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也顺应了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其次是能在知识起点的基础上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前面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会说出“几个几”,充分让学生在感受――理解――实践的一系列活动中建立“倍”的概念,学生的直觉思维得到很好的锻炼。因此,在最后的拓展练习中,让学生自由观察、思考和交流,学生随着信息的交流,互相碰撞,让有着求异思维强烈的同学有了创新的知识基础和机会;再就是能在最喜欢获得老师表扬的适当时机给予鼓励,让成功者有喜悦的体验,让羡慕者得到效仿的榜样而激发自己。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的开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学生活动,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小组竞赛获得星的情况,让学生说出各组之间得星数量的关系,从而引出“倍”,使新旧知识的联系更加地紧密,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自然的从旧知识的巩固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二、借助直观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倍”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底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倍”的概念。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整节课的教学,都能围绕“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这一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在学生初步形成“倍”的概念的教学上,为了降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第一行参照的数量都是“2”,并且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通过直观形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个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合作者。本节课的教学,很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独立自主的学习数学知识,又能合理的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本节课抓住“几个几可以用倍来表示,几倍也可以说成几个几”这一知识的灵魂,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见机而作,或及时引导,或适时质疑,或概括小结,对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及时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适时调控,充分利用,激活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有效生成。
篇14: 倍的认识听课教学反思
倍,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对倍的认识比较陌生,建立被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设计教学时,我把对倍的认识与理解问题进行了分割,分层教学。《倍的认识》这一课的设计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认识倍,理解倍的意义;二是在此基础上,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决方法。
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到“倍”,对倍感到很陌生,对倍的认识而言几乎就是一个0的开始。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时,首先关注的是学生的数学现实,在学生的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开展。为了降低难度,让学生先来认识“份”,份学生生活中接触的较多,由份引出新概念倍,,接着跟老师说,自己说,在说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让学生借助学具摆一摆,动手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指导,利用学生的生成资源,因势利导,科学评价,实时点播,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并把外显的操作过程抽象为数学的表达,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学习数学的过程和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篇15: 倍的认识听课教学反思
刚刚结束《倍的认识》公开课,做了充分的备课后,在紧锣密鼓中结束了,却也上出了满足感。为了上好这一节课,给自己的压力不小,假期里上海梅老师讲座时分享的一句话一直烙印在心里――年轻教师想要快速成长,就要不断的去开公共课。自己一直想要付诸行动,而这节课正是开端,好的开始才能有更足的劲继续前行。
首先是研读教材备出初稿,再结合网上教学课例同课异构进行修改,参考前辈的建议修改,接着磨课,针对课堂实例结合光盘教学课例再次修改,再磨课最后再修改,包括教具准备和PPT的制作,可以说这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由自己仔细揣摩后精心准备出来的,为了尽量做到数学用语的严谨,我把整节课的每一环节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写在本子上,一是能快速熟悉教学流程,二是能找出课堂用语的废话进行删减。一节课下来得到了前辈们的认可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新课导入时,学生如果出现对新知的错误理解可以采取板书记录新课教学结束后再由学生来解决或是立即纠正用语。
篇16: 《认识几分之几》的听课反思
听了几位老师的课,感触颇深,主要来谈谈对冯老师这节课的感受。冯老师不愧是名师,教学方法很独到,而且和学生的交流互动 也很和谐,让自己佩服不已。听完这节课后我的收获是:
一、加强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二、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学习。
三、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充分体现“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为主的'数学学习方式。
四、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数学。
五、本节课自始自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
在教学上,冯老师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在导入部分,冯老师从实际生活出发,用简单的“分蛋糕”来导入课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冯老师积极的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充分体现了老师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而且冯老师在处理课堂生成性问题时,能够很好地把握住机会,正确地利用学生的问题来创设教学环境。而且在教学中既有个人的独立学习,又有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像冯老师这样能把知识讲活,让学生自主探讨学习的老师真的很厉害。
再有就是课堂气氛太好了,感觉所有的学生都在努力地学习新知识,都在不断地自我充实。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应当是一个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空间。我们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在自主探索中,在合作交流中去思考、去质疑、去辨析、去释疑,直至豁然开朗。在这种开放性的课堂中,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提意见,学生也可以给老师提意见,这样既可以相互学习,有促进了课堂的和谐高效发展。
听完课,收获的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有教师那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让我在学习中得到成长,为以后的教育事业打下良好基础。
篇17: 《10的认识》观摩课听课反思
《10的认识》观摩课听课反思
11月1号我有幸聆听了魏老师执教的《10的认识》一课,这也是我的第一堂数学观摩课,听完后受益匪浅,在导入课题时,魏老师以一个关于10的故事来导入,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来认识数字10,锻炼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学习了本节课的新知识,再认识10以及10以内数的顺序、数字大小比较、10的书写,并以学生最喜欢的儿歌总结10的组成,整个教学过程流畅自然,教态自然大方,学生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效果好。
首先,魏教师以吸引学生的'故事导入课题,稳定了课堂纪律,其次通过1、0、10的这个故事教育学生不能欺负小同学,对弱小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这个地方让我印象深刻,魏老师不仅教授知识,还教学生做人的道理,也正达到了德育的情感目标,在讲授新知环节,教师通过观察挂图等活动进行教学10的认识,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认识10,教师也设计了多种练习形式能使学生从不同方面,理解、认识10。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较高,教学评价事宜,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小小建议:
首先,建议教师采用多媒体白班教学,因为教师使用小棒教具太小,后面的学生看不清楚,拿在手里也摆不好,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小棒的作用,影响教学效果。
第二,结尾的部分有点着急,教师在讲10可以分成几和几,教师让学生按照10可以分成1.9;2.8… …这样的顺序来说,教师的这种建议容易约束学生的思维,违背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规律。
篇18: 听课反思
听课反思
DD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在十月十四日,我听了试验二小王娜老师讲“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我感到这堂课上的不错,很扎实。
王娜老师的教学思路十分清晰。首先,王老师导入课题的方式新鲜。抓住症结词“精彩”、“糟糕”,透过有情绪地读引导学生从词的情绪颜色上去理解课题,并让学生接洽生活实际,来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第二,出示预习提醒,让学生根据预习提醒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语,熟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第三,郑老师把握住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引导学生从症结的词语(如:“忸怩”、“得意洋洋”等词语),还有症结句子中去体会、感悟作者的情绪,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谈自己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和体会,从而到达理解课文资料的目的。我以为郑老师对课文的重点、难点把握很到位的。第四,朗读领导也很新鲜。郑老师在朗读领导时,除了一般情势的齐读,抽读以外,我以为她在朗读训练上的独到之处是抓住课文中“爸爸”、“妈妈”的语气,从他们的动作、神态上去感悟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抓住人物对话让学生有情绪地读,在读中理解感悟。分主角读课文效果很好。第五,从郑老师这节课中能够看出,郑老师的根本功比较扎实,教态亲切自然,课堂调控潜力比较强。
有一些不足,我以为郑老师如果在上课时更投入一些,课堂语言更精练一些,可能效果会更好。另外,在时间的把握上,有些前松后紧,最后在课文的拓展和延伸上,时间稍嫌不足。但是,我以为这些都是瑕不掩瑜的。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在不断反思总结的过程中,信任语文课堂也会越来越精彩。
篇19: 听课反思
小学数学听课总结与反思
2015年3月21日,我很荣幸参加了大同县教育局组织的听课、评课活动,听了县优秀教师赵君老师的公开课,授课资料是五年级数学《确定位置》一节,真是受益匪浅。从开头的导入一向到最后别致的结尾都深深吸引和打动着我。
首先,在这样一个简单的环境中我体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作为青年教师,我认为我必须要时刻秉承新课程的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作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
一、注重语言艺术,时刻记得德育教育
听了赵老师的课后,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了,她的语言让我无比佩服,一句“数学就是为了寻求一种简单”就贯穿了一种数学简单的概念,让学生简单的学习,在战略上藐视,而少去了对数学的恐惧,以致更简单的学习。赵老师常说“你们太棒了”,“你们比老师想象的要聪明的多”,“你们跟数学家想在一齐了”,对学生的这种鼓励性的语言个性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赵老师也不是一味的鼓励学生,有时她也会强调“同学们,回答问题要干脆、利落”,“腰板都挺直了”,这正是对孩子们的德育教育,她十分注重孩子们上课时的每一个细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最后,赵老师透过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她说:“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让学生明白学有所用,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学得更有劲儿!从这些话语中,我明白了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语言艺术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二、注重课堂细节,关注每一名学生
在讲课过程中,赵老师有一次故意出错,这一错好处可真是不少啊,既能引起走思学生的注意,让他们收回心,重返课堂,跟上老师的思路,还能让正在听课的学生记忆更为深刻,让所有的学生真正理解“数对”的含义。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必须会注重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关注到每一名学生,把每一节课组织好。
三、学会融会贯通
在开始创设情境的时候,赵老师让学生回忆了二年级“组”与“排”的概念,在后面拓展提升时,又用到了四年级所学的“用字母表示数”,将小学知识柔和起来,融会贯通,这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笔。
四、教师要具有必须的应变潜力
这天,我才真切的感受到应变潜力的重要性,回忆课堂,赵老师讲到让一列学生站起来,突然那个学生似乎不懂了,老师就突发奇想说难道你要组一个长方形吗?这一问,既缓解了尴尬地气氛,又使学生不至于感觉自己犯了错误而紧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刻意去培养自己的应变潜力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
五、为课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节课,好的开始固然重要,而精彩的结束也是画龙点睛之笔,在课程最后,赵老师设计了一个六乘六方格,里面填满了字,最后赵老师用坐标的形式将“认识你们很高兴”一句话表示出来,一方面为学生复习了本节课的资料,检测了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状况,另一方面也是跟学生很好的分别语,让每位学生都有意犹未尽之感,为整个课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最后,受领导启发我思考了“小鸡”和“小鸭”的不同,我的学生到底就应成为“小鸡”还是“小鸭”呢?我想,还是就应让学生们自食其力,自己探索,自己去“找米吃”,不要像那木头一样的“小鸭”,每一天张开嘴让我去塞,那样总会有一天塞不进去的,而怎样能让我的学生变为“小鸡”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全面贯彻新课程的理念,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好习惯。
我想,作为一个支教生,我会在这仅有的一学期的时间中,尽量去让我的学生变为“小鸡”,我会力求去做一名教育家而不是一个教书匠!
★ 高中数学听课反思
★ 高一数学作文
★ 数学教育叙事
【《对数的认识和发展》听课反思(共19篇)】相关文章:
教育随笔小学数学差生2023-01-06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2022-08-11
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学期工作总结2023-03-07
数学教学反思优秀2024-03-13
二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表2023-09-15
高中数学教学总结优秀精选2023-01-25
高一下数学组教学计划2022-04-30
高一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2023-07-18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教研组的工作总结2022-11-26
数学备课组学期工作计划2023-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