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秦汉间事,读秦汉间事王安石,读秦汉间事的意思,读秦汉间事赏析(精选9篇)由网友“万恶的资本家”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读秦汉间事,读秦汉间事王安石,读秦汉间事的意思,读秦汉间事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读秦汉间事,读秦汉间事王安石,读秦汉间事的意思,读秦汉间事赏析
读秦汉间事,读秦汉间事王安石,读秦汉间事的意思,读秦汉间事赏析 -诗词大全
读秦汉间事作者:王安石 朝代:北宋 秦徵天下材,入作阿房宫。
宫成非一木,山谷为穷空。
子羽一炬火,骊山三月红。
能令扫地尽,岂但焚人功。
篇2:道间即事原文及赏析
道间即事原文及赏析
原文
花枝已尽莺将老,桑叶渐稀蚕欲眠。
半湿半晴梅雨道,乍寒乍暖麦秋天。
村垆沽酒谁能择,邮壁题诗尽偶然。
方寸怡怡无一事,粗裘粝食地行仙。
译文
枝头的花已经开败,莺啼的声音也渐渐稀残;桑树上叶子渐渐稀疏,蚕也作茧三眠。
梅雨的道路总是忽干忽湿,麦收时节天气常常乍暖乍寒。
我在小村的酒店停下,喝着薄酒,没有选择的余地;在旅店的墙上题诗,也只是偶然。
只要心境怡然,全然没有尘俗杂事;即使天天粗衣淡饭,也悠闲自乐宛如神仙。
注释
乍寒乍暖:忽冷忽热。
麦秋:麦收,粮食成熟为秋。
村垆(lú):乡村酒店。
邮:驿站、旅舍。
方寸:指心。
怡怡:和悦顺从。
粗裘(qiú):粗布衣服。
粝(lì)食:粗米饭。
地行仙:原是佛典中记载的长寿佛,后指人间安乐长寿的人。
赏析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黄公度以状元步入仕途,因不愿阿附奸相秦桧而罢官,后又因作《分水岭》诗被流放。这首诗是写羁旅行役中所见所感,借景物抒发自己恬然自适情怀以及随遇而安的处事观。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纪行述怀之作。诗写旅途所见,刻画了江南初夏的田园风光,描述了恬淡闲适的行旅生活,通过景物的描写,抒发自己闲适容与的心情及随遇而安的处世观,每联以两句分写两个侧面,合成一层意思,相互衬托,得体物抒情的真趣。
起句“花枝已尽莺将老”就选用富有时令特色的景物,点明了季节。此中未遣一字表示感情,但已含有对韶华易逝的惋惜之情。次句又转换镜头,映出“桑叶渐稀”的画面。“渐稀”并非凋零,而是被采摘殆尽,这说明蚕要进入不食不动的眠期了。“蚕欲眠”以季节性和地区性的特点,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在初夏行经江南农村的情景。
“梅雨”是江南初夏特有的气候。诗人抓住这一季节特点,抒写路途境况,渲染初夏的'气氛。黄梅雨是下一阵停一阵,行人还能在间歇中赶路,用“半湿半晴”形容梅雨天气的道路,十分贴切。
上两联写景,突出了时令特征,而且用对偶句式,把各种物象组合在一起,互相衬托,像电影中的“叠印”镜头,将江南乡村的初夏景色刻画得鲜明生动。作者还把养蚕和麦收等农事活动摄人诗中,不仅丰富了季节感,同时也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下两联转入叙事抒怀。诗人在梅雨时节赶路,已见羁旅行役之苦。走累了,也只能在乡村酒店歇歇脚,饮几杯水酒解解乏,更显出沉滞下僚,仕途奔波之艰辛。“谁能择”一句反问,深化了意境,隐隐露出蹭蹬失意的情怀。逆旅生活的另一侧面也反映了诗人随遇而安,恬然自适的心境。在邮馆客舍的墙壁上,即兴题诗,把偶然的感受信手写出,只不过是为了排遣旅途的寂寞,消除心头的郁闷。旅人皆然,己亦如是。“尽偶然”与“谁能择”相对应,用全称判断加强语势,蕴含着不得不随俗浮沉,与时俯仰的衷曲。
尾联笔意洒脱,诗人决心丢开烦恼,以旷达求解脱。““怡怡”一词,用意精到。诗人仕途坎坷,生活清苦,但还有“粗裘粝食”,自然应无怨尤。结句以“地行仙”自喻。作者在尾联直抒胸臆,以作收煞,说自己虽然劳累途路,但心中怡然,毫不把得失萦绕胸中,穿着粗布衣服、吃着粗食,仍然恬淡无忧,犹如地行仙一样。
这首诗用白描手法,把眼前常见景象组合人诗,不堆砌辞藻,写得简淡而不近俗;此外也寄托了作者仕宦不达,有志未酬的感慨,也表现出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精神。
黄公度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篇3:书村落间事,书村落间事陆游,书村落间事的意思,书村落间事赏析
书村落间事,书村落间事陆游,书村落间事的意思,书村落间事赏析 -诗词大全
书村落间事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东巷西巷新月明,南村北村戏鼓声。
家家输赋及时足,耕有让畔桑无争。
一村婚娉皆邻里,妇姑孝慈均母子。
儿从城中怀肉归,妇涤铛釜供刀匕。
再拜进酒寿老人,慈颜一笑温如春。
太平无象今有象,穷虏何地生烟尘!
篇4:道间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
道间即事
黄公度〔宋代〕
花枝已尽莺将老,桑叶渐稀蚕欲眠。
半湿半晴梅雨道,乍寒乍暖麦秋天。
村垆沽酒谁能择,邮壁题诗尽偶然。
方寸怡怡无一事,粗裘粝食地行仙。
译文:
枝头的花已经开败,莺啼的声音也渐渐稀残;桑树上叶子渐渐稀疏,蚕也作茧三眠。梅雨的道路总是忽干忽湿,麦收时节天气常常乍暖乍寒。我在小村的酒店停下,喝着薄酒,没有选择的余地;在旅店的墙上题诗,也只是偶然。只要心境怡然,全然没有尘俗杂事;即使天天粗衣淡饭,也悠闲自乐宛如神仙。
注释:
乍寒乍暖:忽冷忽热。麦秋:麦收,粮食成熟为秋。村垆(lú):乡村酒店。邮:驿站、旅舍。方寸:指心。怡怡:和悦顺从。粗裘(qiú):粗布衣服。粝(lì)食:粗米饭。地行仙:原是佛典中记载的长寿佛,后指人间安乐长寿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述怀之作。诗写旅途所见,刻画了江南初夏的田园风光,描述了恬淡闲适的行旅生活,通过景物的描写,抒发自己闲适容与的心情及随遇而安的处世观,每联以两句分写两个侧面,合成一层意思,相互衬托,得体物抒情的真趣。
起句“花枝已尽莺将老”就选用富有时令特色的景物,点明了季节。此中未遣一字表示感情,但已含有对韶华易逝的惋惜之情。次句又转换镜头,映出“桑叶渐稀”的画面。“渐稀”并非凋零,而是被采摘殆尽,这说明蚕要进入不食不动的眠期了。“蚕欲眠”以季节性和地区性的特点,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在初夏行经江南农村的情景。
“梅雨”是江南初夏特有的气候。诗人抓住这一季节特点,抒写路途境况,渲染初夏的气氛。黄梅雨是下一阵停一阵,行人还能在间歇中赶路,用“半湿半晴”形容梅雨天气的道路,十分贴切。
上两联写景,突出了时令特征,而且用对偶句式,把各种物象组合在一起,互相衬托,像电影中的“叠印”镜头,将江南乡村的初夏景色刻画得鲜明生动。作者还把养蚕和麦收等农事活动摄人诗中,不仅丰富了季节感,同时也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下两联转入叙事抒怀。诗人在梅雨时节赶路,已见羁旅行役之苦。走累了,也只能在乡村酒店歇歇脚,饮几杯水酒解解乏,更显出沉滞下僚,仕途奔波之艰辛。“谁能择”一句反问,深化了意境,隐隐露出蹭蹬失意的情怀。逆旅生活的另一侧面也反映了诗人随遇而安,恬然自适的心境。在邮馆客舍的墙壁上,即兴题诗,把偶然的感受信手写出,只不过是为了排遣旅途的寂寞,消除心头的郁闷。旅人皆然,己亦如是。“尽偶然”与“谁能择”相对应,用全称判断加强语势,蕴含着不得不随俗浮沉,与时俯仰的衷曲。
尾联笔意洒脱,诗人决心丢开烦恼,以旷达求解脱。““怡怡”一词,用意精到。诗人仕途坎坷,生活清苦,但还有“粗裘粝食”,自然应无怨尤。结句以“地行仙”自喻。作者在尾联直抒胸臆,以作收煞,说自己虽然劳累途路,但心中怡然,毫不把得失萦绕胸中,穿着粗布衣服、吃着粗食,仍然恬淡无忧,犹如地行仙一样。
这首诗用白描手法,把眼前常见景象组合人诗,不堆砌辞藻,写得简淡而不近俗;此外也寄托了作者仕宦不达,有志未酬的感慨,也表现出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精神。
黄公度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篇5:道间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道间即事
宋代:黄公度
花枝已尽莺将老,桑叶渐稀蚕欲眠。
半湿半晴梅雨道,乍寒乍暖麦秋天。
村垆沽酒谁能择,邮壁题诗尽偶然。
方寸怡怡无一事,粗裘粝食地行仙。
译文:
花枝已尽莺将老,桑叶渐稀蚕欲眠。
枝头的花已经开败,莺啼的声音也渐渐稀残;桑树上叶子渐渐稀疏,蚕也作茧三眠。
半湿半晴梅雨道,乍寒乍暖麦秋天。
梅雨的道路总是忽干忽湿,麦收时节天气常常乍暖乍寒。
村垆沽酒谁能择,邮壁题诗尽偶然。
我在小村的酒店停下,喝着薄酒,没有选择的余地;在旅店的墙上题诗,也只是偶然。
方寸怡怡无一事,粗裘粝食地行仙。
只要心境怡然,全然没有尘俗杂事;即使天天粗衣淡饭,也悠闲自乐宛如神仙。
注释:
花枝已尽莺将老,桑叶渐稀蚕欲眠。
半湿半晴梅雨道,乍寒乍暖麦秋天。
乍寒乍暖:忽冷忽热。麦秋:麦收,粮食成熟为秋。
村垆(lú)沽酒谁能择,邮壁题诗尽偶然。
村垆:乡村酒店。邮:驿站、旅舍。
方寸怡怡无一事,粗裘(qiú)粝(lì)食地行仙。
方寸:指心。怡怡:和悦顺从。粗裘:粗布衣服。粝食:粗米饭。地行仙:原是佛典中记载的长寿佛,后指人间安乐长寿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述怀之作。诗写旅途所见,刻画了江南初夏的田园风光,描述了恬淡闲适的行旅生活,通过景物的描写,抒发自己闲适容与的.心情及随遇而安的处世观,每联以两句分写两个侧面,合成一层意思,相互衬托,得体物抒情的真趣。
起句“花枝已尽莺将老”就选用富有时令特色的景物,点明了季节。此中未遣一字表示感情,但已含有对韶华易逝的惋惜之情。次句又转换镜头,映出“桑叶渐稀”的画面。“渐稀”并非凋零,而是被采摘殆尽,这说明蚕要进入不食不动的眠期了。“蚕欲眠”以季节性和地区性的特点,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在初夏行经江南农村的情景。
“梅雨”是江南初夏特有的气候。诗人抓住这一季节特点,抒写路途境况,渲染初夏的气氛。黄梅雨是下一阵停一阵,行人还能在间歇中赶路,用“半湿半晴”形容梅雨天气的道路,十分贴切。
上两联写景,突出了时令特征,而且用对偶句式,把各种物象组合在一起,互相衬托,像电影中的“叠印”镜头,将江南乡村的初夏景色刻画得鲜明生动。作者还把养蚕和麦收等农事活动摄人诗中,不仅丰富了季节感,同时也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下两联转入叙事抒怀。诗人在梅雨时节赶路,已见羁旅行役之苦。走累了,也只能在乡村酒店歇歇脚,饮几杯水酒解解乏,更显出沉滞下僚,仕途奔波之艰辛。“谁能择”一句反问,深化了意境,隐隐露出蹭蹬失意的情怀。逆旅生活的另一侧面也反映了诗人随遇而安,恬然自适的心境。在邮馆客舍的墙壁上,即兴题诗,把偶然的感受信手写出,只不过是为了排遣旅途的寂寞,消除心头的郁闷。旅人皆然,己亦如是。“尽偶然”与“谁能择”相对应,用全称判断加强语势,蕴含着不得不随俗浮沉,与时俯仰的衷曲。
尾联笔意洒脱,诗人决心丢开烦恼,以旷达求解脱。““怡怡”一词,用意精到。诗人仕途坎坷,生活清苦,但还有“粗裘粝食”,自然应无怨尤。结句以“地行仙”自喻。作者在尾联直抒胸臆,以作收煞,说自己虽然劳累途路,但心中怡然,毫不把得失萦绕胸中,穿着粗布衣服、吃着粗食,仍然恬淡无忧,犹如地行仙一样。
这首诗用白描手法,把眼前常见景象组合人诗,不堆砌辞藻,写得简淡而不近俗;此外也寄托了作者仕宦不达,有志未酬的感慨,也表现出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精神。
【道间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
篇6:《道间即事》诗歌赏析及答案
《道间即事》诗歌赏析及答案
花枝已尽莺将老,桑叶渐稀蚕欲眠。
半湿半晴梅雨道,乍寒乍暖麦秋天。
村垆沽酒谁能择,邮壁题诗尽偶然。
方寸怡怡无一事,粗裘粝食地行仙。
【注释】?麦秋天:农历四月麦收季节地行仙:原是佛典中记载的长寿佛,后指人间安乐长寿的人。
8.请从炼字角度赏析诗歌首联。(5分)
9.这首诗的后两联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试题答案:
8. “花枝已尽”用一“尽”字写出了繁花凋落、春光消逝的景象;“莺将老”用一“老”字形容雏莺渐长、叫声短促稀疏,说明春天已经归去。(2分)以“稀”字写出桑叶将被采尽,暗示了季节特点;“眠”字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蚕的慵懒之态,营造出安恬、闲适的氛围。(2分)同时,通过“已、将、渐、欲”表明时间的`推移,暗含了诗人惜春的淡淡情思。(1分)
9. 抒发了作者闲适容与、不慕荣利之情。(2分)颈联通过写诗人小村酒店沽酒的无意挑剔和在客舍的墙壁上即兴题诗,反映了作者随遇而安、恬然自适的心境。(或:“谁能择” 隐隐透露出诗人的无奈。在邮馆客舍的墙壁上,即兴题诗,把偶然的感受信手写出,体现了诗人旅途的寂寥。)(2分)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的恬淡、旷达之情。2分)
篇7:《道间即事》阅读答案及赏析
《道间即事》阅读答案及赏析
道间即事
黄公度
花枝已尽莺将老,桑叶渐稀蚕欲眠。
半湿半晴梅雨道,乍寒乍暖麦秋天?。
村垆沽酒谁能择,邮壁题诗尽偶然。
方寸怡怡无一事,粗裘粝食地行仙。
【注释】?麦秋天:农历四月麦收季节。地行仙:原是佛典中记载的长寿佛,后指人间安乐长寿的人。
1、请从炼字角度赏析诗歌首联。(5分)
2、这首诗的后两联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花枝已尽”用一“尽”字写出了繁花凋落、春光消逝的景象;“莺将老”用一“老”字形容雏莺渐长、叫声短促稀疏,说明春天已经归去。(2分)以“稀”字写出桑叶将被采尽,暗示了季节特点;“眠”字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蚕的慵懒之态,营造出安恬、闲适的`氛围。(2分)同时,通过“已、将、渐、欲”表明时间的推移,暗含了诗人惜春的淡淡情思。(1分)
2 、抒发了作者闲适容与、不慕荣利之情。(2分)颈联通过写诗人小村酒店沽酒的无意挑剔和在客舍的墙壁上即兴题诗,反映了作者随遇而安、恬然自适的心境。(或:“谁能择” 隐隐透露出诗人的无奈。在邮馆客舍的墙壁上,即兴题诗,把偶然的感受信手写出,体现了诗人旅途的寂寥。)(2分)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的恬淡、旷达之情。2分)
简析
这是一首纪行述怀之作。诗人以鲜明的笔触,刻画了江南初夏的田园风光,描述了恬淡闲适的行旅生活。用白描手法,把眼前常见景象组合人诗,不堆砌辞藻,写得简淡而不近俗,在宋诗中是很有情味的作品。此外也寄托了作者仕宦不达,有志未酬的感慨,也表现出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精神。
篇8:黄公度《道间即事》全诗翻译赏析
黄公度《道间即事》全诗翻译赏析
花枝已尽莺将老,桑叶渐稀蚕欲眠。
半湿半晴梅雨道,乍寒乍暖麦秋天?。
村垆沽酒谁能择,邮壁题诗尽偶然。
方寸怡怡无一事,粗裘粝食地行仙。
【注释】
?麦秋天:农历四月麦收季节。地行仙:原是佛典中记载的长寿佛,后指人间安乐长寿的人。
⑴乍寒乍暖:忽冷忽热。
⑵麦秋:麦收,粮食成熟为秋。
⑶村垆[lú]:乡村酒店。
⑷邮:驿站、旅舍。
⑸方寸:指心。
⑹怡怡:和悦顺从。
⑺粗裘[qiú]:粗布衣服。
⑻粝[lì]食:粗米饭。
⑼地行仙:原是佛典中记载的长寿佛,后指人间安乐长寿的人。
参考译文
枝头的花已经开败,莺啼的声音也渐渐稀残;桑树上叶子渐渐稀疏,蚕也作茧三眠。梅雨季节道路总是忽干忽湿,麦秋时候天气常常乍暖乍寒。我在小村的酒店停下,喝着薄酒,没有选择的余地;住在旅店里,在墙上题诗,也只是偶然。只要心境怡然,全然没有尘俗杂事;即使天天粗衣淡饭,也悠闲自乐宛如神仙。
赏析
黄公度以状元步入仕途,囚不愿阿附奸相秦桧而罢官,后又因作《分水岭》诗被流放,但他对个人得失持乐观态度。这首《道间即事》就是写羁旅行役中所见所感,借景物抒发自己恬然自适情怀以及随遇而安的处事观。
这是一首纪行述怀之作。诗人以鲜明的'笔触,刻画了江南初夏的田园风光,描述了恬淡闲适的行旅生活。
诗一起句,就选用富有时令特色的景物,点明了季节。“花”是春天的象征,“花枝已尽”用一“尽”字,写出了繁花凋落,春光消逝的景象。“莺”是报春的鸟,“莺将老”用一“老”字,说明雏莺渐长,啼声衰谢,春天已经归去。此中未遣一字表示感情,但已含有对韶华易逝的惋惜之情。次句又转换镜头,映出“桑叶渐稀”的画面。“渐稀”并非凋零,而是被采摘殆尽,这说明蚕要进入不食不动的眠期了。“蚕欲眠”以季节性和地区性的特点,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在初夏行经江南农村的情景。
“梅雨”是江南初夏特有的气候。诗人抓住这一季节特点,抒写路途境况,渲染初夏的气氛。黄梅雨是下一阵停一阵,行人还能在间歇中赶路,用“半湿半晴”形容梅雨天气的道路,十分贴切。要是阴雨连绵,道路泥泞,将另是一景。由于时下时停,阴晴不定,天气便是忽冷勿暖;这种“乍暖还寒时候”,正是农历四月麦收季节。诗人将抽象的时间概念,化为易于感知的意象,称之为“麦秋天”。《初学记》卷三引汉蔡邕《月令章句》:“百谷各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唐罗隐《寄进士卢休》诗:“从此客程君不见,麦秋梅雨偏江东。”此虽指事不同,而光景仿佛。
上两联写景,突出了时令特征,而且用对偶句式,把各种物象组合在一起,互相衬托,像电影中的“叠印”镜头,将江南乡村的初夏景色刻画得鲜明生动。作者还把养蚕和麦收等农事活动摄人诗中,不仅丰富了季节感,同时也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下两联转入叙事抒怀。诗人在梅雨时节赶路,已见羁旅行役之苦。走累了,也只能在乡村酒店歇歇脚,饮几杯水酒解解乏,更显出沉滞下僚,仕途奔波之艰辛。“谁能择”一句反问,深化了意境,隐隐露出蹭蹬失意的情怀。逆旅生活的另一侧面也反映了诗人随遇而安,恬然自适的心境。在邮馆客舍的墙壁上,即兴题诗,把偶然的感受信手写出,只不过是为了排遣旅途的寂寞,消除心头的郁闷。旅人皆然,己亦如是。“尽偶然”与“谁能择”相对应,用全称判断加强语势,蕴含着不得不随俗浮沉,与时俯仰的衷曲。
尾联笔意洒脱,诗人决心丢开烦恼,以旷达求解脱。““怡怡”一词,用意精到。《宋史·隐逸传·宗翼》:“隐而不仕,家无斗粟,怡怡如也。”诗人仕途坎坷,生活清苦,但还有“粗裘粝食”,自然应无怨尤。结句以“地行仙”自喻。自居易《池上即事》:“身闲富贵真天爵,官散无忧即地仙。”苏轼《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诗:“先生真是地行仙,住世因循五百年。”作者在尾联直抒胸臆,以作收煞,说自己虽然劳累途路,但心中怡然,毫不把得失萦绕胸中,穿着粗布衣服、吃着粗食,仍然恬淡无忧,犹如地行仙一样。这一联有意撇开行路的苦楚,故作达语,这也是宋诗常用的手法。
这首《道间即事》诗用白描手法,把眼前常见景象组合人诗,不堆砌辞藻,写得简淡而不近俗,在宋诗中是很有情味的作品。此外也寄托了作者仕宦不达,有志未酬的感慨,也表现出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精神。
篇9:读李泌事偶书,读李泌事偶书陆游,读李泌事偶书的意思,读李泌事偶书赏析
读李泌事偶书,读李泌事偶书陆游,读李泌事偶书的意思,读李泌事偶书赏析 -诗词大全
读李泌事偶书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莘渭当时已误来,商山芝老更堪哀。
人生若要常无事,两颗梨须手自煨。
★ 初夏闲步村落间,初夏闲步村落间陆游,初夏闲步村落间的意思,初夏闲步村落间
★ 画皮影评
★ 贵妃之死七律诗歌
★ 七律笨鸟诗歌
★ 七律琴棋书画诗歌
★ 北京太庙的导游词
★ 叶绍翁的古诗
【读秦汉间事,读秦汉间事王安石,读秦汉间事的意思,读秦汉间事赏析(精选9篇)】相关文章:
我穿越了-想象作文700字2023-05-05
《出塞》优秀教学设计2023-12-14
《出塞》的教学设计2022-07-01
《出塞》教学教案设计2022-05-08
江苏无锡太湖仙岛导游词2023-07-22
很有古韵味道的句子2022-10-04
《将进酒》优秀教案2023-04-07
读唐诗古诗心得体会2023-02-03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复习提纲2022-07-28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2023-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