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绘制学习地图

时间:2023-09-21 07:32:1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如何绘制学习地图(整理5篇)由网友“豌豆花儿”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如何绘制学习地图,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如何绘制学习地图

篇1:如何绘制学习地图

企业的培训主管非常困惑,我们每年都进行培训需求的征询,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实施组织和课后学员评价都做了,培训的制度打开几十页,企业花了很大的代价,包括外请培训都做了,可为什么员工们对公司的培训总是抱有意见,觉得培训流于形式,没有什么效果?于是更多的是提高培训频次、扩展培训范围和增加培训经费上,但培训负责人仍倍感力有不逮,员工对培训亦抱怨连天,培训工作仿佛千斤重拳打在棉花上,

其实,要想培训取得好的效果,不光光是从传统的培训需求调研到培训计划、培训组织和培训评估这样的培训体系的健全上来看待,更应该从提高优化和设计员工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着力于营造学习氛围和机制上来,而学习地图则为企业设计卓越的学习发展体系提供了有效指引。

企业中不同岗位所要求的技能、能力不同,员工致力于晋升或轮岗时的能力提升时,就如同开车一般,需要一个详细的指引,并时时刻刻进行加油充电,维持不断前行的动力和能量,这就是学习地图的关键意义。

一、什么是学习地图

学习地图,是围绕着员工能力发展路径和职业规划而设计的一系列学习行为,是员工在企业内学习发展路径的直接体现。

通过学习地图,员工可以找到其从一名进入企业开始的新员工,直至成为公司高层管理者的学习发展路径,通常,学习地图中拥有不同的学习路径,如专业线条学习路径、业务线条学习路径和管理线条学习路径等。在这些学习活动中,既包括传统的课程培训,也可包括其他的诸多新兴学习方式,如行动学习、在线学习、动力学习等。

在学习地图中,提供给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员工的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有两个关键要素――晋级包和轮岗包。

晋级包:职业生涯纵向跃迁的晋级学习包,当员工的职业发展走向更高层级时,帮助员工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为员工提供晋级学习与发展课程。

轮岗包:职业生涯横向转换的轮岗学习包,当员工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部门之间发生岗位转换时,将为其提供转换目标所需要的必要的学习和发展内容,以求得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快速掌握新岗位的工作内容。

简言之,学习地图整合了岗位能力模型、职业发展通道和企业中的学习资源, 从而为员工在企业中的学习发展提供导航。

二、为什么需要学习地图

1、为员工不同层级的职业发展提供能力标准

传统上基于能力清单的课程体系,可以让每个岗位的员工明确自己的学习与发展内容。但是,这仅仅是一种静态的框架,没有根据员工的职业生涯通道和职业生涯发展形成具体的路径。在员工岗位转换、跃迁的时候没有相应的学习与发展节点予以对应。

学习地图可以根据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而进行动态调整。从新员工到转正后成为普通员工,员工的学习与发展是单线条的。当成为骨干员工之后,员工需要面临是走专家路线或是管理路线的抉择,学习地图在这里分叉管理通道,分别进入专家路线和管理路线,即“Y”型发展通道。

同时,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需要,管理培训生及储备干部的学习发展路径也可以在学习地图上有所体现。因此,学习地图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2、有效结合企业和员工自身的能力提升需要

学习地图既满足员工个人发展的需要,也使得能力提升在企业发展的要求范畴之内。

从培训部门来看,员工在各个阶段进行学习内容的选择,而培训部门可以根据年度培训资源的情况、培训经费的多少等具体条件,确定适合的学习方式,从而提供相应的学习活动。例如,对于轮岗非常频繁的企业来说,学习地图中轮岗包的设计应以岗位标准化课程为主,提供给员工在线学习课程,能够迅速掌握新岗位的工作要求;而对于晋升成为管理人员的轮岗而言,轮岗包的内容应更为具体,多个内容组合成为一个大的行动学习项目更适合。

从员工角度来看,学习地图能清晰的告诉员工,在能力发展的每个阶段应该学习什么内容,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是什么,晋级和轮岗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同时,也能让员工深入理解到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并以“职业发展生涯为目标”、“以能力提升为导向”?建构自己的“个人学习发展计划”。在众多课程中,拟定出最适当且最佳的课程修习路径,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安排自我学习进程,

个人学习发展计划让员工从被动等待公司安排培训,变为是主动要学习;从公司培训部门要为员工的培训负责,变为员工本人要对自己的学习成效负责;从公司提出培训要求,变为员工根据工作需要自己制定学习目标。

3、适合于不同能力特点的多种学习方式组合

学习就是去上一堂一堂的培训课程吗?显然不是。学习地图关注的核心内容大大超越了通常意义上的课程体系,课程在这里仅仅是诸多学习内容的载体之一,上课也仅仅是一组学习活动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员工能力的提升需要丰富的学习方式,这些学习内容需要做到针对性和多样化,并和能力需求紧密匹配。根据不同的层级涉及到的不同技能知识点,为学习者配备丰富的内容,是决定学习地图效果的关键因素。在学习地图的理念中,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最好是“自助餐”的形式。

在学习地图中,员工可以自选适合自己学习偏好和学习需求的学习活动。与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相匹配,我们可以在学习地图中为员工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去教室上课,或在网上自学,也可以去参加一个行动学习等等,或是多种学习内容的行为组合。在进行学习活动设计时,从不同活动阶段入手,分析参与人群的需求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体验杠杆设计,将有效提升学习兴趣。

如何为学习内容选择最为合理有效的学习方式就变得更为复杂。以学习内容的分类和学习方式的分类,进行某类学习内容最适宜的学习方式的分析与匹配,就可以得出其对应的最佳学习方式。这是在绘制学习地图必须细细考量的关键因素。

三、如何绘制学习地图

根据企业中学习地图覆盖范围、学习主体的不同,学习地图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 整体型――针对公司全员的学习地图。

2. 群体型――针对公司中的关键群体,如核心管理层、后备干部或新员工等,如西门子卓越领导学习地图。

3. 重点序列型――针对公司中的重点序列、重点岗位建立的学习地图,当公司中的培训资源、培训费用有限时能够有的放矢地投入。

无论是何种学习地图,其绘制方法的关键步骤都是一样的,包括四个步骤:岗位梳理、能力分析、内容设计以及体系建立。

步骤一:岗位梳理

通过岗位梳理,合并工作职责相近的岗位,划定岗位族,将大大降低课程库的冗余重复以及学习地图规划的复杂度。同时结合公司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明确各岗位族的职业发展通道。

步骤二:能力建模

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进行能力分析,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战略研讨会、能力分析研讨会等方法构建出的能力地图是绘制学习地图的关键支撑。能力分析包括能力识别、能力分类以及能力分级三部分,基于能力模型的学习地图紧紧围绕企业战略所层层分解下来的能力要求,好的企业学习地图需建立在良好的能力模型基础之上,而良好的能力模型应当具备以下四个特点:可衡量或可观察的、全面的、独立的并且具有清晰的描述。

步骤三:内容设计

学习内容设计阶段是学习地图建立的核心阶段,基本步骤依然有三:学习内容获取、学习内容分类以及学习内容分级。

学习内容获取主要完成能力的学习内容映射,针对所建立的能力模型,建立对应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可以是传统面授学习内容,也可以是在线学习内容,亦或是更广义概念的学习活动,例如内部研讨、行动学习等等。

分析能力描述信息并确定培训对象后,可检索企业已有的培训资源,包括企业内部、合作伙伴以及市场供应,若已有成熟学习内容,则可直接购买;若无,则可考虑进行模块化的学习单元的开发或者设计。最后,形成学习地图所需的学习资源。

学习内容获取后,应当依据前阶段能力的分类与分级,相应地对学习内容进行分类与分级,形成各职位族的专业技能类学习内容以及较通用的管理培训类学习内容。

步骤四:体系建立

汇总所有的学习内容,根据员工不同职业发展路径的要求,将学习内容分为新员工学习内容、普通员工学习内容、管理路径学习内容、专业路径学习内容,并按照职业发展路径形成相应的晋级包,依据岗位核心工作要点形成轮岗包。至此,可形成清晰完整的企业学习地图。

将岗位能力、学习资源和职业发展有机整合在一起的学习地图,对于企业学习发展以及培训管理工作而言,不仅可以在运营层面上进阶提升,更可以在战略层面上发挥卓越的功效。透过学习地图方法,可以将公司的战略地图转化为能力地图,再将能力地图转化为学习地图,从而把公司战略发展和员工能力提升紧密关联。

篇2:地图是绘制的方法是什么

地图的绘制

地图或平面图通常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八个方位来绘制的。

因此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 辨别东南西北:早晨起床,登上山冈,面对太阳,辨别方向。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2. 在地图上的东南西北: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地图的构成要素

地图的构成要素有三个,包括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整饰要素(亦称辅助要素),通称地图“三要素”。

1、数学要素:指构成地图的数学基础。例如地图投影、比例尺、控制点、坐标网、高程系、地图分幅等。这些内容是决定地图图幅范围、位置,以及控制其它内容的'基础。它保证地图的精确性,作为在图上量取点位、高程、长度、面积的可靠依据,在大范围内保证多幅图的拼接使用。

2、地理要素:是指地图上表示的具有地理位置、分布特点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因此,又可分为自然要素(如水文、地貌、土质、植被)和社会经济要素(如居民地、交通线、行政境界等)。

3、整饰要素:主要指便于读图和用图的某些内容。例如:图名、图号、图例和地图资料说明,以及图内各种文字、数字注记等。

篇3:城乡划分地图绘制工作总结

城乡划分地图绘制工作总结

根据《〈浙江省城乡划分地图〉绘制工作方案》和《浙江省统计局关于开展城乡划分地图绘制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县在8月中、下旬,集中优秀统计人才,加班加点,于8月底圆满完成我县城乡划分地图绘制工作,现将地图绘制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地图绘制工作。

7月底,局领导在接到城乡划分地图培训工作通知时,就酝酿参会人选。落实好人员后,吩咐参加业务培训人员:碰到困难,有什么要求,及时提出,组织上会及时给予解决。局领导部署并主持召开38个乡镇统计干部参加的城乡划分地图绘制工作会议;亲自联系林业局、民政局、建设局领导,询问有关村界的地图资料;电脑配件需要什么标准,就给什么标准;关心绘制工作进展情况,经常询问进度和有哪些困难,并及时解决问题。

二、安排得力人员参加绘图。

统计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统计专业,在8月份谁有时间又能胜任这项工作呢?局领导决定由温州市劳动模范、全国统计系统先进个人胡少中同志承担这项临时性工作,他虽然年龄偏高(54岁),但绘制过上百张黑白的乡镇、村、小区地图,具有丰富的绘图经验,可以胜任。事后证明年龄偏高不会影响绘图,只要有工作责任心就行。胡少中同志在参加省业务培训后,及时向局领导做了汇报:一个人在月底无法完成绘制任务,简单的一张图绘制至少要半天时间,村数多的则要一二天,38个乡镇就需40多天。领导马上将还未办理招工手续的(已公示录用)潘加勒同志先行招来,一起参加地图绘制工作。一老一少搭配,确保了人力上满足绘图的需要。

三、及时配置相适应的硬件。

在参加省业务培训时,是一台笔记本电脑,打开画面待机时间较长,并且碰到村数多的乡镇,绘制过程中经常会死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高电脑的内存是唯一的办法(电脑其他配置都符合条件)。领导同意在另一台电脑中换入1GB的内存条,事实也证明以后电脑运转就再无死机情况发生。

四、部署核实村界城乡区域。

8月10日上午,召开38个乡镇统计干部参与的城乡地图绘制工作会议。传达《〈浙江省城乡划分地图〉绘制工作方案》,发给乡镇参考地图,部署核实:村界、城镇实际建设区域、城镇区域、城乡结合部区域,要求于8月15日前上报。

五、合理分工加班加点绘图。

根据两个人的各自特长,内部分工如下:第一阶段,少中审核乡镇上报的地图,加勒做好各乡镇底图的切割、框架(图题和村代码名称)处理;第二阶段,少中绘制村界,并上色,加勒上各驻地和村名;第三阶段,少中描绘河流道路(重做),加勒完成城乡地图换色工作;第四阶段,少中完成最后的审核,上报、总结。

为了赶时间,能够在原定时间内完成绘图任务,加勒每晚都将笔记本电脑带回家加班加点,双休日两人共同加班加点,直到省局下达可以延迟上报的通知才停止加班(已经差不多完成)。由于时间观念比较强,通过加班加点,才如期在8月底完成绘图工作。

六、认真学习不断总结提高。

由于接触新的绘画程序,必须认真学习《城乡划分电子地图制作操作指南》和《有关城乡划分电子地图制作标准变化的说明》,理解掌握每一个步骤的绘图方法,有不懂之处,及时请教省局同志。将做好的样图及时向省局反映,求得指点,并改正不够的地方。在绘制过程中,总结一些值得注意的.方法,写成2篇谈技巧的文章,向同行们交流心得。

教训:走过的最大弯路当属保留底图的做法,“套索”除去无用部分、“魔术棒”去色、“直线”补缺,浪费工作量起码是5天以上。事后证明:只用描绘出乡镇边界、河流、道路、重要标识,然后去底图即可。这样既省时画面又干净。

经验:

①事后回顾花费工夫较多地方还有:村与村之间的色块空隙处进行修补,一张图画一般都要花工半小时以上,这一环节不可省略也不可粗心,否则画面在100%时是难看的。省时窍门:“居上”色块的一边需要“拉”好,“居下”色块的一边不用理它,这样可以省时一半。

②在村的色块完成后,将村界全部(全选)换成“无色”,再补上村界明线,就可以避免重叠问题。

③在画城乡地图时,先全部换成“农村”色(农村居多情况下):“居村色块”全选,色块选“无”,然后在“镇街轮廓”中选“农村”色(这点非常重要:关系到边缘清爽和村界之间无“白色”空隙)。再在“居村色块”中,哪个村是城市的,换上“城市”色,是结合部的,换上“结合部”色。如此一般只需花1天时间都可完成全县换色工作。

问题:通过近一个月的绘图工作,发现尚存在不足地方:村界无法确保100%准确(即使很准确,在绘制过程中也会有偏差);底图是几年前的,最近几年公路发展很快,因此新公路会有漏网;各县底图风格不一,保留底图的做法,使得全省的地图就会出现不和谐;城乡划分图以村为单位,城镇建设实际区域以建筑物为单位,两图有不衔接之处。

建议:今后地图正常年份维护工作应由县统计局办公室牵头负责,不要将专业统计人员牵涉入内。村界目前还找不到权威版的,今后如果发现权威版的,就需重新绘制。保留底图的做法,只有全省是同一个地图版本的,才可行,否则应该采取描绘方法(制定统一要求)。

篇4:论测绘地图的绘制论文

论测绘地图的绘制论文

摘要:从测绘地图绘制的角度出发,对MAPGIS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MAPGIS;测绘地图

1. 概述

MAPGIS(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地球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存储、检索、分析、评价、建模和输出的计算机系统。近几年来,MAPGIS广泛应用于测绘遥感、环境治理、灾害预测、地质填图、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矿产资源评价和地学制图等各个领域,已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 MAPGIS与测绘地图

测绘制图是测绘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开展多学科、多途径的测绘科研研究中,自始至终都要运用测绘地图来表现研究成果。在传统的测绘制图过程中,要经历若干个成图步骤。MAPGIS测绘制图过程主要分为资料准备、图形输入、图形编辑、颜色设计和图形输出等几个阶段MAPGIS提供了两种图形输入方法:一种是数字化输入,即采用数字化仪人工手扶游标跟踪,将原图资料转化为图形数据;另一种是扫描矢量化,通过扫描仪扫描原图,以栅格形式存贮于图象文件中,并经过矢量转换为矢量数据。以上功能可用MAPGIS的输入编辑子系统来完成。数据输入计算机后,就要进入图形编辑数据校正、图形的整饰、误差的消除、坐标的变换等工作,由MAPGIS图形编辑子系统、误差校正、图形裁剪属性库管理等系统来完成上述各项功能。颜色是测绘地图表现的一种重要要素,它直接影响测绘地图的表现力和图面效果。因此,测绘图对颜色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MAPGIS对测绘地图作了颜色的要求,在分析了测绘地图印刷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灵活、方便、精确的颜色定义和色标系统。图形输出是MAPGIS地质制图的最后一道工序,通常是把显示出的图形数据,经过以上步骤,在基本符合要求后,由MAPGIS的输出系统将编辑好的图形显示到屏幕或指定的设备上。经以上处理过的数据,可以实现测绘图件的数字化,并建立图形和属性数据相结合的数据库。测绘信息数据全部存储于计算机中,可以将具有同一特性的图形要素放在同一层中,即是将图形数据分幅录入这样易于管理和查询,而且可灵活地进行分幅检索、添加图幅、删除图幅。

3. MAPGIS的优点分析

MAPGIS软件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理信息系统,它主要由数字化子系统、图形编辑子系统、拓扑结构处理子系统、数字高程模型子系统、地图建边建库子系统、专定属性定义及管理子系统、数据库管理子系统、空间分析子系统、图像分析子系统、图形输出交换子系统等功能模块构成。各系统之间既互相独立, 具有各自功能,又共享其数据信息,可实现综合查询和信息分析。其主要特点是:一是在结构上该系统采用了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混合结构,并完善了国内外大多数GIS软件系统所采用单一数据结构或侧重某一种数据。结构的局限性,以满足不同问题对矢量、栅格数据的不同需求,而且两种数据库结构的信息可以有效方便地互相转换和准确套合;二是在应用上该系统分为输入、编辑、库管理、空间分析和输出五大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优点如下:

(1)输入手段:具有扫描仪输入、数字化仪输入、GPS输入等功能,也可接受DBASE、FOXBASE等数据库的数据,并且具有完备的错误、误差等校正方法。

(2)编辑功能:具有直观实用的属性动态定义编辑功能和多媒体数据,具多重数据结构的属性管理能力。

(3)地图库管理:具有较强的地图拼接、管理、显示、漫游和灵活方便的跨图幅检索能力,可管理达数千幅地图。

(4)空间分析:具有功能齐全,性能良好,并且具有拓扑空间查询和三维实体叠加的分析能力。

(5)输出功能:具有齐全的外设驱动能力和国际标准页面描述语言的Postscript接口,可输出符合任何公开出版质量要求的数字化产品图件,并具有能自定义的灵活性报表输出功能。

4. MAPGIS的缺点分析

(1)格式转换问题

但是,目前大多数的GIS是基于具体的、相互独立和封闭的平台开发的,它们采用完全不同的空间数据模型,对地理数据的组织也有很大的差异。据统计,现在的GIS空间数据格式超过了 100种,而目前还没有软件可以实现100种以上数据格式之间的相互转换,这使得在不同GIS软件上开发的数据交换存在困难,采用数据转换标准也只能部分解决问题。限制了GIS处理技术的发展潜力。MAPGIS是一套应用广泛的GIS软件,它采用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混合结构,将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了数据信息的共享。由于MAPGIS的编辑系统只能调入输出自己的标准格式文件,所以MAPGIS本身提供了数据转换模块,支持当前主流GIS数据格式的转换。但由于MAPGIS是一个相对通用的平台,不可能完全满足各个应用领域的所有要求,这样在实际应用中就会存在一些数据转换问题。

(2)误差问题

测绘图件数据信息载体介质不同产生的误差。

原始图件数据信息载体介质分为纸介质,透明薄膜介质及刻图薄膜介质3种.在3种信息载体中,纸介质变形最大,其次与其它制图软件数据转换问题为透明薄膜介质变形较小,刻图薄膜介质变形最小.纸介质变形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折叠、褶皱、气候影响,变形误差一般在1-2mm。薄膜介质产生变形的主要原因:在使用和保存过程中产生褶皱,薄膜受温度影响等,图形数字化输入方式的不同产生的误差。

图形数字化方法分为手扶跟踪数字化仪输入和图形光栅化扫描矢量化方式输入两种.数字化仪的基本原理是将地图上的位置信息通过数字化仪的定位器以数字信号的方式传送给计算机,使计算机记录每个点、线、面的位置,形成相应的数据文件。在数字化过程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在数字化过程中手扶游标不稳左右摆动,或者数字化板晃动,从而造成采集点位不准确。其次是一幅图未完成,关闭数字化仪后,重新开机,造成定位系统坐标与上次不同而形成误差。图形扫描矢量化形成的.误差主要有:扫描仪精度不高,扫描的光栅图像变形产生的误差;光栅图像没有配准就矢量化图形,形成的误差;在矢量点,线过程中图像放大倍数小形成的误差。

子图库,线型库定位点(定位线)不精确形成的误差。

MAPGIS制图系统库包括子图库、线型库、色库、图案库。子图库是各类基础地理及专题要素的符号库。线型库是各类地物界线及专题要素界线的符号库。地图符号是地图的语言,在地图上用来表示实地物体与现象的特点图解记号,它是地图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地理信息得以传输的媒体。地图符号按地面物体和符号的比例关系分为依比例尺,半依比例尺和不依比例尺符号。在传统制图理论中,任何符号都有它的定位点和定位线。符号的定位点和定位线都有严格的规定,它决定了地物在空间的分布位置和相互关系。符号库(子图库,线形库)形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符号的定位点和定位线不在规定的位置上。制图人员在数字化制图过程中往往把符号移动到与原图相同的位置,当坐标点可见时,符号的定位点(定位线)和符号的坐标可见点不在同一点上,其误差在0.1-0.5mm之间,图件比例尺越小其误差变形越大。

通过对MAPGIS优缺点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测绘制图中,需要充分利用软件的优势互补,进一步优化数字化生产的工艺流程,降低误差,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总之,数字化制图是一项需要不断完善,不断改进的技术,也大有潜力可挖,同时也存在着无穷的技巧和乐趣,只要我们广大制图工作者结合本专业特点,开动脑子,注意观察,并不断总结经验,我们的工作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谯章明.地质图绘制[M].北京:测绘出版社.

[2]吴信才.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及应用[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3]MAPGIS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手册[Z]. 武汉:武汉中地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4]吴信才.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篇5:浅谈现代地图制版印刷技术及绘制方法论文

浅谈现代地图制版印刷技术及绘制方法论文

摘 要:现代地图印刷是建立在光学、色彩学、应用化学、高分子学、材料学、照相学、电子学、资讯科学等学科基础之上的,它属于出版印刷的范畴,但又具有独自的特点与要求。本文着重介绍在当代社会中两种重要的地图制版印刷技术及绘制方法。

关键词:地图制版印刷, 特点 ,绘制方法

0.引言

地图是一个社会文明的象征,它的应用已经从最基本的地名、路线查询发展到基于地图分析和处理的更广阔的领域。电子地图的问世,网络的出现、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的发展与应用,使得作为测绘终端产品的地图的应用已渗透到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地图印刷应用了许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1.传统地图制版印刷的特点

地图的制版印刷与其他出版物相比较,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印刷幅面大。地图的幅面大小,或是按国家技术标准进行分幅,或是在地图编绘设计中根据特殊要求进行分幅,不能任意分割。一般地形图按规范以经纬度分幅,专题挂图幅面更大,有的要用几张、十几张纸拼接而成,这是其它印刷品所没有的特点。

1.2复制精度要求高。地图应用中有时要在地形图或其它地图上通过量算获取数据,因此在复制中和复制后的地图图廓尺寸都要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线条、符号符合规范图例或设计的规定,相邻两幅图之间内容要能够正确的拼接,不能因印制而影响地图的几何精度。

1.3以单色原稿印制成彩色地图。绝大部分提供给出版印刷的地图原稿均是单色,在印制过程中,参照所提供的彩色样图,制版印刷成彩色地图,因此,给拷贝、分色、修版、制版各工序增添了许多困难。

1.4印刷用色多。地图虽有单色的,但使用起来极其不方便,现在大多数地图都印成彩色的。国家标准规定1:50 万地形图用6 色印刷;1:100 万地形图用9 色印刷,航空图则用14 色印刷。普通地图、专题地图、地质图、矿产图等用色都较多.用色多则增加了套印的难度,同时还要求所拼接图幅之间的色相、色调均匀一致,更加大了制版、印刷的难度,这也是其它印刷品所没有的特点。

1.5及时进行修正和修改错漏。由于地图内容十分复杂,一点一线都代表一定的内容,一点的丢失或一线的偏移有时可能会让人误解为领土的损失。在制版操作过程中,有时难免会产生个别错漏,这需要我们在底片或印版上及时进行修改和校正。那么我们所看到的地图到底是如何制作印刷出来的呢?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技术。地图的制版印刷大致经历了如下的几个发展过程:

铜版雕刻凹版印刷地图→石印制版→平版工艺制版印刷地图→照相制版→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绘制地图→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绘制地图。

2.现代绘制地图的两种方法:

2.1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绘制地图

计算机的出现使得传统的地图制图方式被打破,对地球资源的量化分析和评价产生了实质性发展。地图要素被量化成简单的数字,可以用计算机很方便地给予定性、定量以及定位分析,进而用颜色、符号和文字说明完整地表达实体,因此产生了计算机制图技术。利用桌面出版系统制作地图是近10 年才发展起来的,它的图形编辑软件功能强大,具有所见即所得的图形用户界面,基本能够满足地图编辑的要求,可以得到比较好的地图作品。应用彩色桌面出版系统,以计算机和外围设备为核心,以地图制图学为理论,将地图的编辑、设计、编绘、制版和印刷融为一体,省去了中间的清绘、翻版、晒版、撕膜等操作,实现了全数字化的计算机制图进程。彻底改变了制图工艺,提高了成图质量,减少了手工作业,减轻了制图人员的劳动强度,加快了成图速度,缩短了成图周期,降低了成本,扩大地图的品种和服务领域。

其具体的制版工艺是将绘制好的地图原稿经过扫描仪或电子分色机进行数字化扫描,生成一个TIFF 图或JGEG 图,再以扫描的图形为母版,利用Photoshop、Illustrator、Freehand、CorelDraw 等专业软件对其进行处理。先对照图形上的线条的轮廓勾路径(Path),然后对其一一修正,再进行填色,上文字,通过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色,并可在显示器上观看所绘制的效果。最后经检查符合要求后,由图形工作站将信息传输给彩色打样系统,输出彩色样张,也可传输给激光照排机输出Y、M、C、K 四张分色底片,即可晒版印刷。

2.2地理信息系统(GIS)绘制地图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集当代最先进的图形、图像、地质、地理、遥感、测绘、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技术于一体的大型智能软件系统,是集数字制图、数据库管理及空间分析为一体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利用计算机存贮、处理地理信息的一种技术与工具,把各种资源信息和环境参数按空间分布和地理坐标以一定格式和分类编码输入、处理、存贮、输出,以满足应用需要的人机交互的信息系统。它通过对多要素数据的操作和综合分析,方便快速地把所需的信息以图形、图像、数字等多种形式输出,满足各应用领域的需要。其绘制地图的基本工艺流程可以简单地描述为;

扫描→矢量化→点线编辑→生成标准框→误差校正→图幅拼接→造区→编辑→生成工程文件→地图输出。

GIS 准备了多种PostScript 格式文件的输出功能,其中包括供北大方正RIP 用的PS 文件,供其他RIP 用的PS 文件,以及符合AdobeAI 标准格式的EPS 文件。将PostScript 输出文件直接传输给激光照排机,即可输出四色胶片了。

3.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地图制版的优势

3.1 图形输入操作比较简便、可靠,能适应工程的需求

GIS 具有数字化仪输入与扫描仪输入等多种输入手段,能自动进行线段跟踪,结点平差,线段结点裁截与延伸,多边形拓扑结构的自动生成,图纸变形的非线性校正,以及错误的自动检测,大大简化了图形输入操作,保证了输入的可靠性,特别适用于比较大的图形输入。

3.2制作出版的地图精度高

GIS 具有丰富的`图形编辑工具及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其功能设计符合我国地图的制图工艺,能够正确处理地图要素的压盖避让及河流线的渐变,可方便地进行地图文字排版注释,能自动生成标准的图框,可进行各种地理坐标的转换,方便地设计定义线型、图符,填充花纹以及色谱。用户可以“”所见即所得“”地向各种不同的图形设备输出图形。它还具有和标准页面描述语言PostScript 的接口,能够输出分色制版胶片,所制作的图形精度高。

3.3图形数据与应用数据的一体化管理

在GIS 中地图的图形数据都是以严格的点线面拓扑结构存储,并用图形数据库进行管理,同时各种专业应用数据由专业属性数据库进行管理,二者通过关键字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图形数据与应用数据一体化管理。图像配准镶嵌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控制点编辑环境,以完成图像的几何控制点的编辑处理,从而实时完成图像之间的配准、图像与图形的配准、图像的镶嵌、图像几何校正、几何变换、灰度变换等。

3.4可实现多达数千幅的地图无缝拼接

GIS 可以自动拼接大比例尺的矩形图幅,也可以拼接小比例尺的扇形图幅,还可自动或半自动地消除图幅之间图元的接边误差,以及跨图幅地形检索与属性数据检索,并且跨图幅地进行图形裁剪,满足不同应用的需要。

3.5增加了地图品种,拓宽了服务的范围,可制作常规方法难以实现的三维立体图、视觉立体图、地面切割密度图、坡度图、坡向图等。

3.6数字地图可以方便地应用于计算机读取、分析、管理和输入地形信息的各个领域(如GIS 中的信息获取与输出)。数字地图存储方便,并保证了储存的不变形性,提高了地图的使用

精度,便于远程传输和处理。

3.7加快了成图速度,缩短了成图周期,改进了制图和制版印刷的工艺

4.结论

科学技术的发展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积聚的能量越来越大,发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地图的制版印刷将朝着更加简单、实用、方便快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经义.2000.计算机地图制图.北京:科学出版社

[2] 谢刚生等.2000.数字化成图原理与实践.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

[3] 张力果等.1990.地图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地籍测量实习报告

地球和地图教学设计整体规划

美术写意地图教案

地理教学应充分利用地图

地理教案-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数学位置与方向练习二教案

地籍测量实习报告

地籍测量实习报告3000字

《地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教案

人教版位置与方向二教学设计

如何绘制学习地图
《如何绘制学习地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如何绘制学习地图(整理5篇)】相关文章:

位置与方向二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02-01

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的教案2022-08-26

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2023-07-21

认识方向教学设计2024-03-19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2023-03-06

《位置与方向》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022-05-26

比例尺教学设计2022-07-30

烟台地图的大班美术活动教案2022-12-22

建筑测绘岗位个人实习报告2022-11-14

地球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2022-10-2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