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

时间:2023-09-23 07:58:03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合集6篇)由网友“南南楠楠喃”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

篇1: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有哪些

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10千米,向下深入10千米,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1)大气圈的底部:大气圈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有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2)水圈的大部:水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中。

(3)岩石圈的表面: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

2、生物圈的概念:

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都生存于生物圈中。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收集和分析资料

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1)收集资料的途径: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搜索。

(2)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音像资料等。

(3)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者发现探究的线索。

生物会考知识点(四)

1、使用显微镜

1)目镜看到的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

2)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

3)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

4)区分污点的位置:移动装片,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装片上;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目镜上;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5)观察的材料要薄而透明。

2、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非常薄,光学显微镜下看不清,作用是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2)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3)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

3、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细胞壁——支持和保护细胞作用。

2)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3)液泡——细胞液,如西瓜甘甜是因为液泡的细胞液有糖分。

4、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制作步骤:(1)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2)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3)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4)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可减少气泡产生。(5)碘液染色。

(6)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全部染上碘液。(7)先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5、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1)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形态结构,保证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2)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3)把牙签上附着的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4)盖上盖玻片。(5)碘液染色。(6)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篇2: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

1. 达尔文 是进化论的建立者。他认为,人类和现代 类人猿 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3. 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排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4. 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完成受精过程;胎儿生活在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

5. .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其中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6. 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无机盐、水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7. 维生素A:夜盲症,补肝脏、胡萝卜;维生素C:牙龈出血、坏血病; D:佝偻病、骨质疏松,补肝脏、鱼肝油; B:脚气病,粗粮; B:口角炎,粗粮;缺铁:贫血

8. 消化系统由 消化道 和 消化腺 组成。肝脏是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没有消化作用,但可以乳化脂肪。淀粉在口腔开始被消化,蛋白质在胃开始被消化,脂肪在小肠开始被消化。小肠液和胰液能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

9. 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小肠 。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 皱襞 , 其表面有许多 绒毛 状

10. 的突起,这就大大增加了它的内表面积。

11. 呼吸系统由 呼吸道 和 肺 组成。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人一分钟大约呼吸次。

12. 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横向扩张,胸廓的左右径增大 ;膈顶端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从而使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小于外界气体压力,从外界吸入气体。

13. .肺泡和毛细血管都是由 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吸气时,肺泡鼓起来,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这两层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这两层管壁进入肺泡。

14. 防治大气污染的根本措施是 控制污染物排放,有效措施是 植树造林。

15. 氧气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最后在细胞中的线粒体这个部位被利用。

16. 血液由 血浆 和 血细胞 组成。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17. 血液分层后,上层是血浆 ,下层是 红细胞 ,两层交界处是 白细胞 和 血小板 。

18. 血浆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19. 血红蛋白是一种含 铁 的蛋白质,呈 红色,它在氧含量 高 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 量 低 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20. 心脏的肌肉组织发达,因而能够有力地收缩 。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这是由于左心室需将血液泵至全身,而右心室只需将血液泵至肺。

篇3: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子房壁----------------- 发育成果皮

1.受精完成后的雌蕊;子房珠被------- 受精卵--------胚种子受精极核-----

2.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时代相续,生生不息。

3.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种子繁殖.

4.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如:椒草用叶生殖、马铃薯用块茎生殖、竹用地下茎生殖。

5、无性生殖的常见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6.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分为;枝接( 以枝作接穗)和芽接(以芽作接穗)两种。 7、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 8、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9、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的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10、无性生殖的优点;加快繁殖速度,保持亲代的优良特性。

11、扦插植物茎段的处理:

a.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

b.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小伤口水分的蒸发)的,茎段下方的切口是斜向(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c.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

12、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昆虫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较大。变态发育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2、完全变态: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其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3.不完全变态: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较小,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种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举例:蝗虫、蝉、蟋蟀、

蝼蛄、螳螂、蜓蜻

4、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是指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上生活,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经过变态发育才能变成成体。

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发育经过: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3、雄蛙鸣叫的意义是求偶,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

4、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5、蝌蚪有一段时期很像鱼,这说明:两栖动物与鱼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6、导致两栖动物分布范围和种类少的原因是: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生活在水中,幼体经变态发育才能上陆。

篇4: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提纲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子房壁----------------- 发育成果皮

1.受精完成后的雌蕊;子房珠被------- 受精卵--------胚种子受精极核-----

2.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时代相续,生生不息。

3.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种子繁殖.

4.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如:椒草用叶生殖、马铃薯用块茎生殖、竹用地下茎生殖。

5、无性生殖的常见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6.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分为;枝接( 以枝作接穗)和芽接(以芽作接穗)两种。

7、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

8、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9、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的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10、无性生殖的优点;加快繁殖速度,保持亲代的优良特性。

11、扦插植物茎段的处理:

a.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

b.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小伤口水分的蒸发)的,茎段下方的切口是斜向(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c.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

12、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昆虫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较大。变态发育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2、完全变态: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其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3.不完全变态: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较小,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种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蜓蜻

4、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是指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上生活,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经过变态发育才能变成成体。

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发育经过: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3、雄蛙鸣叫的意义是求偶,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

4、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5、蝌蚪有一段时期很像鱼,这说明:两栖动物与鱼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6、导致两栖动物分布范围和种类少的原因是: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生活在水中,幼体经变态发育才能上陆。

5、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

1.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但杜鹃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

2.特点:卵生、有性生殖 、体内受精

3.鸟卵的结构:

(1)卵壳——保护作用、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2)卵壳膜——保护作用;

(3)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含有较多水分; (4)系带起固定作用,气室供给氧气;

(5)卵细胞 包括 卵黄膜(细胞膜)起保护作用。 卵黄(细胞质)——提供主要的营养物质,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胚胎发育的场所,(将来发育成雏鸟的部位) (6)气室储存气体,由内外两层卵壳膜构成。

4.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受精的卵,胚盘色浓而大。

篇5: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提纲

第一节

1、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

2、变异: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3、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4、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以后才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

5、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性及行为方式等称为性状。

6、生物的性状受遗传物质的控制,也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并非都能遗传。有些性状可见, 有些性状难以观察到。

7、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8、转基因超级鼠的研究:被誉为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9、在生物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不是性状而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10、转基因技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 用此技术培育出来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第二节

1、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

2、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3、染色体:细胞核内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呈双螺旋结构。

4、染色体的组成 蛋白质分子和基因分子

5、染色体的数目成对存在 23对(46条)6的遗传物质。

7、基因: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是遗传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8、染色体、DNA、基因三者的关系: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一条染色体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包含许多基因)

9、无性生殖的后代、个体之间十分相像,这是因为他们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

10、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分别进入两个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也要分开,随染色体而进入两个细胞中。

11、生物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单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单存在的。

12、成对的染色体形态大小相似,不成对的染色体形态大小有较大区别。

13、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也就包含了46个DNA。

14、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而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亲代细胞中染色体的水平,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第三节

1.生物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2.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若这对基因都是显性,则表现为显性基因的性状,若这对基因都是隐性,则表现为隐性基因的性状。

3.孟德尔:奥地利人。遗传学之父,遗传学的奠基人。

(1) 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后,在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如: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杂交得到高茎豌豆,则高茎豌豆是显性性状,矮茎豌豆是隐性性状)

(2) 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其基因只有dd。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为DD或Dd两种。因此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3) 基因组成是Dd,虽然d(隐性)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d并没有受D(显性基因)的影响,还会遗传下去。

4.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原因:近亲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比例较大,其后代患该遗传病的几率就增大。

第四节

1、人类体细胞中染色体23对(46条),表示为男性44+XY,女性44+XX;其中44条是常染色体,最后2条是性染色体;在人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有2条。在人的生殖细胞中,性染色体有1条。

2、男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分别称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简称XY。因此,男性生殖细胞有两种(22+X或22+Y),分别含X染色体和Y染色体;

3、女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都是X染色体。简称XX。因此,女性生殖细胞仅一种(22+X):都含X染色体。

4、X染色体较大,Y染色体较小。

5、首次发现性染色体的是美国细胞学家---麦克郎;把性染色体分别称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是美国细胞学家---威尔逊和斯特蒂文特。

6.人的性别决定主要与性染色体有关,也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有关。

7.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比例为1︰1,生男生女的概率各占50%。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它们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且是随机的。若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则生男孩(XY),若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则生女孩(XX)。

8.不能对孕妇作胚胎性别诊断:如果单纯追求男孩或女孩,就会打破生育的自然规律,导致性别比例失调,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第五节

1、引起变异的原因: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

2、变异的类型:

3、(1)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基础改变而引起的变异。

(2)不遗传的变异:单纯由环境而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3)有利变异:对自身有利。

(4)不利变异:对自身不利。

3、生物变异的意义: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培育动、植物的新品种。

4、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

5、”南橘北枳”是南方的橘子移到北方之后,味道、色泽等发生变化,不能称为橘,只能称 为枳的现象,原因是二者的基因型虽然相同,但环境条件的改变使性状发生了改变。

6、变异的应用(1)太空椒:基因突变。(2)高产抗倒伏小麦:基因重组。(3)高产奶牛:人工选择。

7、把大花生的种子种下去所收获的种子一定都大吗?

不一定,要由控制花生大小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组成来确定的。假设“A为显性基因控制性状”大,“a为隐性基因控制性状”小,大花生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或Aa;如果是AA期后代均表现为大,如果是Aa,其后代就有大、小两种可能(不考虑环境因素)。

篇6: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提纲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1.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2.传染病的特点:传染性、流行性等,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在患病初期。

3.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都流行不起来。

(1)传染源:指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①传染病患者②病原体携带者③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水传播、接触传播等;

(3)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①对病人实行“5早”(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诊断、早隔离)②对受感染的动物及时处理(掩埋、焚烧、杀灭等)

(2)切断传播途径①加强饮食管理②讲卫生、常消毒③消灭媒介动物、设臵防虫设备

(3)保护易感人群①锻炼身体②预防接种 5.艾滋病(简称AIDS),1981年在美国首次发现,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1.人体的三道防线:

(1)第一道:皮肤和黏膜(作用原理:阻挡病原体、分泌物杀菌、纤毛清扫异物)

(2)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破坏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吞噬细胞分布在血液和组织器官中,能将侵人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 (3) 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胸腺、脾脏等)

2.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第一、二道防线组成,特点:①生来就有②对多种病原体或异物都起防御作用。

3、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第三道防线,特点:①出生后形成②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防御作用。(患天花的人不会再得天花病)

4.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5.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

6.抗原淋巴细胞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7.免疫:最初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现指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健康.

8. 免疫的功能: ①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②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③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简述之:①免疫监视②防御感染③自身稳定]

9.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

10.计划免疫: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地预防接种叫计划免疫。

11、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接种百白破----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13、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时,进入人体内的某些食物或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找出过敏原,并且尽量避免。

初中教师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生物学习方法总结

初中生物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

浅谈怎样学好初中生物

初中生物应该怎么学好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优秀教学反思

初中人教版生物复习资料

初中生物的高效学习方法

初中生的物理学习方法

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
《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合集6篇)】相关文章:

生物中考总复习策略2022-04-30

高一学生学好高中生物的四个步骤2022-10-08

初一生物学习复习计划2023-10-19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学设计2022-07-22

初中教师自我评价2022-11-29

七年级生物学习方法总结2022-08-04

初中一年级教学计划2023-04-10

初中生物教学计划2022-04-30

初中七年级上生物教学计划2023-01-13

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的应用论文2022-09-05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