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渔趣散文

时间:2023-09-29 08:21:35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冰雪渔趣散文(合集3篇)由网友“无分之义”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冰雪渔趣散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冰雪渔趣散文

篇1:冰雪渔趣散文

冰雪渔趣散文

我总认为记忆是忧伤的,因为它代表着失去,代表着永不再来,即使当时是令人愉悦的事情,但若干年后重新想起,也难免会令人生出些许的惆怅。事过境迁,物是人非,往事从来不会被复制,走了的人也不会再回来,所以我总是固执地喜欢用忧伤这个词汇来形容那些已经逝去的美好时光,譬如童年。

——题记

东北的冬天总是那么漫长,幸好可以跟着三叔去西河套钏冰窟窿捞鱼,所以虽然不能去麦地里抓蝈蝈,也不能爬榆树掏鸟窝,却也是值得期待的。

收完了苞米,三叔就在厦屋里翻出了冰钏,用手摸摸刃口,摇摇头。刃口已经有些秃了,刃尖也圆了,这样的冰钏很不好用。三叔扛着冰钏去找铁匠,将冰钏重新煅烧淬火。冰钏焕然一新,通体黑亮,阳光一晃,闪着紫色的光。

冰钏是东北用来凿冰的一种传统工具,由两部分组成,上半部是一根半米长、碗口粗的原木,原木两端各有一根铁箍箍着,近上端一拃处有一根约半米长,擀面杖粗细的木棍横穿过原木,是冰钏的把手。下半部是一根四棱的铁杆,上粗下细,有着锋利的刃尖。凿冰时,人两手分握上端把手,冰钏垂直于冰面,两臂用力,用刃尖猛击冰面,坚冰随之碎裂。

北方的冬天暴躁、蛮横,秋天诞着脸皮,还未及完全撤出,枝头还有几枚树叶在坚守,沟沿的三棱草还保留着一份残绿,它就突兀地来了,横扫千军如卷席,只一夜间,气温骤降、漫天飞雪、河水结冰。但这时还不能去钏冰窟窿,我还要耐着性子,必须等到水泡里的冰能禁住人才行。

冬天是寂寞的,寂寞的天地,寂寞的人,仿佛一切都在梦中,只有轻微的鼾声,连一句模糊的梦呓都无法听见。我三番五次地去找三叔,询问钏冰捕鱼的日期。他只顾喝酒,红头胀脸地笑我心急,问急了就说,等我撒尿要用棍敲的时候才能去。我天天起早贪黑地去房山头对着墙根的积雪撒尿,淡黄的尿液在银白的雪地上浇出奇形怪状的花纹。天越来越冷,终于有一天,三叔说可以去钏冰窟窿了,为了他的这句话我等了很久,心里似乎长满了野草,荒芜、纷杂,没有一点缝隙。

三叔将青马套在爬犁上,又装上冰钏、扫帚、铁锹、搅箩子、四五条麻袋,其中有一条麻袋是鼓的,里面塞满了神秘的东西。三叔穿着一件翻毛羊皮大袄,又在腰间系了条巴掌宽的牛皮板带,头上是一顶红毛狐狸皮帽子,护耳翻卷朝上,狐狸毛长而柔软,在风里呼呼地舞着,仿佛在他头上燃起了一大团欢快的火苗。那时三叔已经有了中意的姑娘,他每天不喝酒都会醉,胡子也刮得格外干净,对我也更加亲切,总是摸我的脑袋,抽冷弹我一个“脑瓜崩”,不轻不重,他笑,我也笑。

入冬后青马第一次出门,这之前它也是寂寞的,只无声地吃草,偶尔一只鸟雀的鸣叫,也会让它停止咀嚼,扬起漂亮的头颅,侧耳细听。今天,青马离开马棚,回到了久违的广阔天地,它的血又沸腾起来,蕴藏在每一条肌肉里的力量都被重新唤醒,汇在一起,蓄势待发。天地一片银白,没有一丝杂色。青马撒开四蹄,健步如飞,笼头和鞍侧的铜铃,随着青马的脚步叮当乱响,声音清脆,劈开寂静寒冷的空气。青马一路撒欢,不时打一声响鼻,颈上的鬃毛在风里不知疲倦地跳着欢快的舞蹈。爬犁如箭,耳边是呼呼的风声,三叔手持一杆长约三米的长鞭,在空中划着圈,鞭上系着两条红绸,像一大一小两只火鸟,围着马爬犁转圈追逐。三叔时而一抖手,鞭梢“啪”地一声在空气中炸响,声音在原野中回荡,惊起雪地中觅食的几只野鸡,扑棱着花翅膀窜向远处。

西河套到了。冬天的西河套别有一番风韵,远看似乎有一层薄雾萦绕其上,朦胧缥缈,如入仙境,罩住了冰封的河面,也罩住雪掩的苇草。河套外围的柳条通,纯白一片,树挂晶莹剔透,粉雕玉琢,犹如玉树琼枝,枝条上挂满了毛毛茸茸的霜花,像一片梨树在春天里尽情开放。爬犁驶过,几只花喜鹊从枝杈间飞起,震落一团团霜雪,簌簌飘落,苇花一般。

夏天,三叔常来西河套捞鱼,知道哪个泡子鱼多,而且知道哪种鱼多。水浅的泡子不能去,已经冻实了底,贴泥的地方只能有一群群呆头呆脑的山胖头。山胖头就是老头鱼,十分抗冻,即使被冻在了冰里,第二年开化的时候也还会活过来。但山胖头毕竟是小鱼,我们不会为了它去费劲地钏冰窟窿,我们要捞就捞大鱼。

三叔选了一个大泡子,停下爬犁,解下青马,让它自己去草甸子里找草吃。青马尥了两个蹶子,又在雪地上打了一个滚,而后就兴奋地跑开了。卸完爬犁上的工具,三叔选了几处冰面,用脚趟着雪,画出一个个大圆圈。我依照吩咐,用铁锹铲去圆圈内的积雪,三叔又用扫帚把残留的雪沫扫净。冰是透明的,接近淡蓝,颜色像玻璃的截面,猫腰细看,可见冰下颤动的水纹,并不时地有鲫鱼黑色的脊背闪过。

开始钏冰了,三叔操起冰钏,扎下马步,一下一下地凿向冰面,平滑如镜的冰面一声声脆响,一块块大小不一的碎冰四溅开来,在阳光下闪着刺目的光芒,又落在附近的雪地里。按着事先画出的圆圈,冰面渐渐地被钏出了一个直径一米多,半米深的圆坑。每钏一会,三叔就会冲我要来铁锹,清净坑里的冰渣。坑底的冰越来越薄,三叔站在里面,冰颤颤巍巍的,似乎有随时掉下去的危险。我忍不住提醒三叔,让他赶紧上来,他却一本正经地告诉我,冬天的冰和开春的冰不一样,冬天的冰都是横茬冻上的,能承受很大的压力,不像开春的冰,都是竖茬,即使有半米厚,也难禁住人。

最后,坑底的冰也许只有二指厚的时候,三叔才满意地爬了上来。他早已脱下了羊皮袄,也摘下了狐狸皮帽子,头上腾腾地冒着热气,贴近脑门的头发上也挂了一层洁白的霜。他似乎累了,想喘口气,就一屁股坐在雪地上,掏出旱烟口袋,慢慢地卷了一支旱烟。我讨好地从他手中要过火柴,抖着手小心地给他点着。他深吸一口,对着我喷出一口呛人的烟雾,我“吭吭”地咳嗽起来,他则眯着眼睛不怀好意地冲我笑。吸完一支烟,他竟然仰在了雪地上,脸向着高远白亮的天空,眼角弯着,嘴角翘着,不知道在对什么微笑。静默地笑了一会,他忽然转头对我,问那天他领回家的那个女人好不好看,我知道那是他相中的姑娘,就说好看,像画上画的一样,为了讨他高兴,我又说长大后我也要找那么好看的姑娘做媳妇。他笑出了声,先伸出手捏我的鼻子,然后就翻身而起,说,准备好了,要出鱼了。

三叔重新把冰钏拿到手里,翻转过来,高高举起,用原木的顶端用力地砸了下去。“呼隆”一声巨响,坑底的薄冰一下子被砸透,现出了一个大冰窟窿。一股和冰窟窿一样粗的水柱,在四面冰层的巨大压力下猛烈地喷了上来,竟有半米多高,脚下的'冰层“嘎嘣嘣”的响着,同时有无数条冰纹以冰窟窿为圆心,曲曲折折地向四周迅速地蔓延开来。随着水柱,无数的鲫瓜子、鲤拐子,鲶鱼、泥鳅和冬眠的青蛙源源不断地涌出,有的直接蹦到冰面,上下跳跃拍打着身子。三叔赶紧拿起搅箩子,伸进水里向上捞鱼,每捞一网,都有一二十斤。捞出一网,三叔就反手将搅箩子扣在身后的冰面上,各种鱼脱网而出,翻滚着,跳跃着,直至身上的水冻成了冰,跌落在雪地里,却仍然大张着嘴,鳃盖努力地张合着。

冰窟窿里的水不住地翻滚着,像沸腾的火锅。三叔一网一网地捞了好半天,水花才越来越小,鱼也越来越少。最后冰窟窿里的水慢慢地落到了冰层之下,三叔才收住手,转身一望,身后的鱼已被冻得梆硬,一个摞着一个,堆成了小山。整个上午,三叔钏了四个冰窟窿,光捞上来的鱼就有二百多斤,装了整整三麻袋,其中有一条肥胖的大草根,有二尺来长,将近十斤重。

那时屯里人去西河套捕鱼,无论冬夏,都会在中午的时候就地取材,生火烤鱼或炖鱼,痛快地喝酒,来顿野餐。农民常年辛苦,缺少娱乐,都不约而同地格外珍惜这次机会,权当清苦生活中的一次愉快的休闲。

中午了,我不住地抬头看日头,一个劲儿吵吵着饿,三叔于是停了下来,从爬犁上搬下那个鼓鼓的麻袋,解去袋口的麻绳,一样样地向外掏着各种东西。一口小铝锅,一个扁扁的铁壶,我知道那里满满地装着烧酒,还有一个小塑料袋,里面是咸盐、红辣椒、两个冻馒头,甚至还有两双竹筷子。去柳条通里捡来碎草和干树枝,我们把篝火烧了起来。三叔又去冰窟窿里舀出了半铝锅河水,捡了两条肥鱼,也不开膛刮鳞,直接放在冰面上用铁锹一斩两段,投入锅里,放入一把咸盐和几只红辣椒。我不住地向火堆里添着树枝,火苗舔着锅底,鱼汤底下“咕嘟嘟”地冒着鸡蛋大的气泡,升到汤顶,“啪”地裂开,放出一股满含香味的热气。鱼已炖熟,鱼油被熬化,融进汤里,汤慢慢地变白,像牛乳一样。我将两个馒头,用树枝串上,放在火旁烤至金黄,直到冒出焦糊的香味。

开饭了,鱼肉细嫩鲜香,夹起一块鱼肉,在汤里涮一下送进嘴里,汁水四溢,香味扑鼻,就着烧好的馒头一吃,滋味不同凡响。三叔在红火炭上把酒温热,先吞下一口鱼肉,然后仰脖向嘴里倒入一大口烧酒,闭上嘴,酒在他的口腔里停留两秒,才闭目咽下,又张嘴哈出一口热气,露出惬意的微笑。

那天酒足饭饱后,我和三叔又钏了两个冰窟窿,捞了几十斤鱼,直到日头发红,才收拾工具,用口哨唤回青马,满载而归。

这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西河套广袤无边,是我们的乐园;那时三叔风华正茂,对新生活充满了渴望和信心。可是如今,再回故乡时,西河套早已消失了踪迹,三叔也于几年前因肝硬化不幸早逝。一切美好的事物都那么脆弱,禁不住岁月的磨砺,今夜,我只能用笨拙的笔去怀念那段美好的时光,和那时光里默默远去的亲人。

篇2:渔・趣散文

渔・趣散文

成日憋在单调的峡谷里,日子枯燥又无趣,所以当先生说周末带我们去钓鱼时,我和闪羊羊即刻欢呼雀跃,给予最积极最热烈的响应。

周日一大早,我们一家,还有老傅、老刘、老周、二娃、小唐、小黑、小原等一行十五人,三辆车,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伴着晨曦,车队驶过金沙江大桥,时而在砂石老路上颠簸,时而在幽长隧道里穿行,时而在平整新路上飞驰,向着目的地会东进发。

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会东县城,寻了一家小面馆进早餐。一下子迎来十几位客人,小面馆顿时座无虚席,好人气又带来一些食客,把面馆老板喜得黝黑的面庞上闪着油光,下巴上的几根长须跟着一颤一颤的。

饭毕,又走了十几分钟,过一条小河,到达一处农家乐。农家乐有自带的一个大鱼塘,塘边早散落了几处钓鱼点,上十个人守着上十根钓竿,悠闲自若,有的人还叼着烟卷,淡青的烟圈顺着风势,缠绕着扑向淡青的天。

赶紧收拾渔具,吆喝着冲向塘边,各自寻找合适的地段“安营扎寨”。二娃提着一个塑料桶,边走边抓处理过的玉米粒,一把把地撒向池塘“打窝子”。小唐带的几个人一看就是“专业班子”,清一色的白色连帽长袖防晒衫、长裤、遮阳帽、墨镜,从头到脚裹得严严实实的。更炫的是小唐带着专业的钓鱼用具包,各种需要的东西分门别类放着,包的支架取出来一调试安装,就成了现成的稳当的座椅,上面自带支架,鱼钩挂好饵料甩出去后,鱼竿架在支架上,人坐那儿抽烟、观景、发呆,干啥都可以。与他们比起来,先生带的全是“业余选手”,准备稍微充足点的穿着长袖,戴着遮阳帽,没经验也没准备的还是短装,赤着膊,光着头,不得不把车上备着的长把黑雨伞拿来架在肩上,碰上收竿、换饵之类的事情时,就显得手忙脚乱了。

一阵忙乱喧嚣过后,众人都安顿了下来。就连平时坐不住的闪羊羊,也在二娃的帮助下,有模有样地守着一根竿。我是不守钓竿的。对我自己我是异常清楚的,虽说平时的生活中耐得住寂寞,寡言少语,碰上好书可以一坐一整天,但实质上是个不折不扣的急性子,要我枯坐那儿等,我铁定做不来,这半辈子等待的滋味已尝得更长更多了,我可不要再多些等待。于是,抱着纯粹看热闹的心理,一会儿安静地坐那儿盯着漂子,一会儿左右看看早到的那些人有没有收获,一会儿又跳到水边去扑那些柳芽一样的小鱼苗,或是撑着蓝花遮阳伞在岸边来回游荡,目光在山林、草丛中搜寻着蘑菇和野果。

一阵溜达回来,老刘、小黑他们已经不见了,空留下钓竿,心想他们肯定是觉得无趣,回农家乐“码长城”去了。果然!只是我与他们的道也不同,索性坐下来看人。这么多年来,在文字的世界摸爬滚打,收获之一即是看人――人有什么好看的?错,纵观世间万物,恰恰人是最有看头的,越看越有味,还是花样繁多、并不重复的味。

瞧,小赵肯定憋不住了,白面书生的脸涨得通红,眉头紧锁,嘴角下撇,手不时地挠头。一会儿,他就把钓竿丢在那儿,嘴里嘟嚷着饵料不行,非要去挖蚯蚓。钓鱼老手二娃说这个饵料要拿在手里多揉捏一下,越揉捏越黏,又说这个鱼塘的鱼不吃蚯蚓。小赵根本听不进去,提着一副铁架子,弓着腰,嘴里叨叨着去寻蚯蚓了。

“呀,有了!”我们一个二个的像极了一群集体向右看的鹅,眼瞧着在我们上方向的两个人,一个拖钓竿,一个拿抄网,相互配合着收获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黄里偏红的鱼肚晃得我们眼花。刚将脖子转回来脑袋复位不久,“哗啦哗啦”,我们下方向的一对又在配合着收竿了,哟,是一条肚皮发白的花鲢。

这下,我们这一拨人都不淡定了,不是屁股上长了毛,就是眼睛里生了钩子。

先生属于眼睛里长钩子的那种,左看看,右看看,然后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哼,等他们走了,我就搬过去。”可惜,人家钓兴正浓,会给你让位子么?只怕你是白日做梦了。小原则属于屁股上长毛的那种,扔了钓竿,在坡上寻了一根棍子,步小赵的后尘,去挖蚯蚓了。

正当大家昏昏欲睡,跟正午大太阳下蔫蔫的茄子叶差不多时,老傅那边有动静了。一时,扔竿的扔竿,抄网的抄网,掏手机的掏手机,拍照的拍照,都往老傅身边聚,似乎都想去沾点喜气。哇,是一条两三斤的黄肚皮鲤鱼!我们这行人中,老傅年经最大,又是第一个钓上鱼的,那股子兴奋劲哦,无可言表。只见他大手一挥,叫道:“玉米!新鲜玉米!我就是用新鲜玉米钓上来的!”微胖的身躯似乎要弹起来,头顶的“飞机场”晒得通红发亮,周边稀疏的白发被风搅得东倒西歪。

众人一听老傅传授的“秘诀”,一时信心大增,纷纷回到自己的钓竿旁,忙着收线,换上新鲜的玉米粒作饵,再把竿远远地抛出去,大气不出,巴巴地盯着漂子。

挖蚯蚓的小赵和小原都回来了,一听说已经钓上了一条鱼,不由懊恼自己错过了一场好戏。小赵一看就是急性子,慌慌张张地坐下来,扯过钓钩就往上串蚯蚓。我探头一看,忍不住乐了,可怜的蚯蚓娃儿哦,你们是怎么被他找到的呢?只见小赵的小盒子里缩着三条细如麻线的蚯蚓,不用问,肯定是在贫瘠的土坡上挖来的。他串了几下,蚯蚓不是串不进去就是断了,一恼火,他干脆扔了,边恨恨地说“害我挖了半天,都是些什么玩意儿!”边换上老傅说的新鲜玉米粒,把钓钩扔了出去。搓着手等着,等不了三五分钟,又急不可耐地把竿收回来,瞧一瞧饵料还在不在,再给扔出去。最好笑的是,他不是扔钩出去挂上后边坎上的灌木,就是收竿回来再挂上,饵料多数不是被鱼吃了,皆被他挂掉了。折腾了一阵,还是没鱼上钩,他再也坐不下去了,跑去看打麻将了。一看他扔竿,闪羊羊也扔了竿,坐坡上玩起手机来。

小赵是我们这群人中学历最高的,看来,他平时只顾着学习了。瞧人家小原挖蚯蚓,粉嘟嘟胖乎乎的,一看就知道是在肥沃的园田里挖的。小原捡一条出来,在手掌里把它拍晕,然后小心地串上钓钩,扔出去,耐心地等着。不到好一会儿,漂子在细微地抖动,待得漂子往下沉,他猛地扯竿,我们屏住呼吸,眼睛睁得溜圆,单等着看好戏。待得钓钩出水面,哈哈哈哈,全都笑了起来,居然只是一条猫鱼!把小原羞得哟,脸都红到了脖子上。

他默不作声,又抓起一条蚯蚓,拍晕,上钩,扔钩,等待。一会儿工夫,鱼儿又咬钩了,我们再次伸长了脖子等待。不幸的是,历史,再一次重演――上钩的还是一条猫鱼!小原脸更红了,反复解释说:“我的钩小,就只能钓小鱼。”

差不多只是一眨眼的工夫,小原钓起了第三条猫鱼。有人笑他:“这也不错,你就钓了整一盘炸了下酒!”他尴尬地笑着说:“咱在重量上赢不了,咱就在数量上取胜!”

倒也是,坐了几个钟头了,除了老傅,还就小原钩上了鱼。他也似憋着一口气,非挣回脸面不可。岸上有人在喊“吃饭”,我们收竿准备上坡,小原那儿居然有了动静,先生忙着抄网过去帮忙。哈哈,这次倒不是猫鱼了,是一条七八两的鲫鱼,不过细看之下又藏着笑料呢,鱼钩竟然是钩在鱼肚子上,换句话说,这鱼是横着被扯上岸的,看来也该它命绝。

大伙儿嘻嘻哈哈地去吃午餐。两桌,各是一大锅柴火鸡,两大钵豆花鱼。味道地道,赶紧大快朵颐,配点小酒,人微醺,快哉快哉。

饭后,老傅禁不起诱惑,被老刘他们拐去“修长城”了,我们钓鱼的队伍缩小了一半。先生惦记着老傅那个位子是首钓成功的地方,把竿调了过去,人少竿多,他一人占了三根竿。正在嘲笑他“人心不足蛇吞象”,一根竿有了动静,漂子抖动几下猛地一沉,先生手忙脚乱地收竿,我和闪羊羊紧跟着凑近了看,小唐抄网在旁边候着。眼见着竿都绷成了一张弓,突然“砰”的一声,竿反方向弹了两下,直了!我们几个,呆了!先生半天才反应过来,收回鱼竿一看,主线从竿头断了,这下倒好,不仅没钓到鱼,还赔了线、钩和漂子。先生倒想得开,自我安慰说:“嘿,反正是有鱼上钩了。再说,这得多大一条鱼啊!”

这场戏没看过瘾,对岸的好戏上演了!我们正在懊恼,对岸传来惊呼,没听太明白。只见对岸两个男子,一个握着鱼竿在岸边够,另一个在那儿指挥。顺着他们够的方向,仔细一看,哇!一根鱼竿正被什么拖着从对岸游过来,已快到池塘中间了。这边的人一时忘了自己在做什么,都在那儿翘首张望,指指点点,有的还给对岸的人支招。可能这边声响太过吵闹,把那鱼吓着了,也可能它昏了头,竟然又拖着鱼竿往回游。这下可好,岸上的人抖动手里的鱼竿,调整钩的方向,一甩手,钩住了“逃跑”的鱼竿。鱼竿失而复得,鱼也没有逃出如来佛的手心!

人家多好运,先生忍不住又可惜起那条带着线和钩逃之夭夭的大鱼来。稳坐专用椅子的小唐也坐不住了,不时从椅子上下来,抓起一把把的玉米粒扔向自己前方的池塘继续“打窝子”。还是没有动静。小唐取了烟,凑一旁跟人聊天去了。先生眼尖,发现小唐的鱼竿有了动静,赶紧扔下自己的`鱼竿跑了过去,收竿,一边拖着逗鱼,一边喊小唐。小唐一个大跨步过来接过鱼竿,先生抄了网在一旁准备。又出岔子了,鱼钩钩到了临近水岸边的渔家下的网,扯不出水面。等够着把钩从网上取下来,鱼早没了踪影。小唐分析说双钩的一个钩钩到了网上,给了另一个钩上的鱼逃生的机会。又是一阵叹息。

有人开玩笑说出来之前没有看黄历,根本就不是个适宜钓鱼的日子。可是,我们两头早来的那些人前前后后都钓了十几条鱼了;就是对岸的两个人,也钓了四五条;只有我们,人最多,却只钓起四条鱼。看来,不适宜钓鱼只是针对我们来的。遂想起周六晚上先生一个人在那儿杞人忧天:“在鱼塘里钓鱼,都是家养的鱼,应该好钓,我们这么多人,到时鱼钓得太多怎么带回来哦?”便捣腾出来笑话先生。他不服:“哼,最起码,我也有两条上钩嘛,不过是没有钓起来嘛!”

树的影子在水面上越拉越长,两边收获大的人开始收竿,准备走了。一个人提着网篓过来,说他们不要鱼,问我们要不要。哇,其中一条花鲢有七八斤的样子!十五个人忙乎一天,要是只带着三条鲤鱼一条鲫鱼回去,还不被留守在家的人笑掉大牙啊,先生他们忙点头说要,我们的鱼篓里立即多了两条大鲤鱼。

那条花鲢得了特别的宠爱,二娃抠着腮提在手里,搞笑的小原提着鱼钩,钩上钩着一条他钓的猫鱼,凑近二娃,边比较两条鱼边在那儿嘿嘿地笑,我们几个也争先恐后地挤过去,举着手机拍个不停,笑声激得池水一漾一漾的。

好,运气好的人都走,先生和二娃立马挪到了别人的窝子上,摩拳擦掌来着,以为可以钓到好多好多鱼,要让我们捡到手软。结果两人在那儿把屁股后面的阳光都坐成了树荫,别说猫鱼没钓到一条,就是鱼儿咬钩,也是没有,不免令人沮丧。先生收了鱼竿,喊收工回家。小唐的鱼竿却有了动静,成功钓上一条大鲤鱼,算是给这趟钓鱼之旅画上了还算圆满的句号。

回家的车上,尽管人已经很疲累了,人们的谈兴仍不减。老傅更是总结渔之趣:“钓鱼的乐趣并不在最后钓到多少鱼,而在享受那个过程。当你静静地守在那儿,当鱼儿咬了钩漂子下沉,当你举起鱼竿拖着线在那儿逗鱼……那种感觉,才是妙不可言哪!”先生附和:“就是,就是!”一席话,引得车里的人大笑。

对于从不钓鱼,对钓鱼也没什么兴趣的我来说,渔之趣,莫过于其间意想不到的插曲,莫过于观察裹挟在那些插曲里的众人众相。那种种感觉,亦是妙不可言哪!

篇3:童年渔趣的散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个人同时又各自有不同感受的童年。而当如笔者这样已过“天命”之年的老儿童来说,每每回想起自己的孩提时代,诸多往事历历在目,如同昨日一样清晰纯真。其中最为难忘的,还是其乐也融融的渔趣。

笔者出生在辽阔无垠的淮北平原。在刚刚恢复高考离开家乡前,虽然从地理课中了解到我国的地形结构特点是西高东低,山区丘陵地带居多,可是在笔者的脑海里,因为没有出过远门,始终没有这些直观印象,倒是对水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

笔者家乡地处水系比较发达的富庶地带,河流纵横,港汊密布,家门口沿街南北一条沟渠,基本上是常年流水不断,清澈见底。而在那个时候,凡是有溪水流动的地方,肯定都能寻觅到优哉游哉游弋的小鱼,如果双手轻轻地从这些小鱼身后合围包抄,多数情况下还能有所斩获,活蹦乱跳的小鱼怎么也逃不出小朋友们的手掌心。那种乐趣,甭提有多惬意了。

由于水系发达,加之没有任何污染,也就成了鱼儿休养生息的乐园,同时也培养了不少钓鱼爱好者。笔者曾多次看到垂钓者勾上露出黄橙橙颜色鲫鱼时的情景,还曾跟着一位背挎篓及手持自制鱼竿的大哥哥跑了一上午,发现那位大哥哥的钓技还真独特,不用蚯蚓,而是挂上随手捉到的'苍蝇作鱼饵,只要将鱼竿往河里面轻轻一甩,几乎不到两秒钟,便能钩上来一条虎把长的“风窜鲢子”。鱼多趣多,可见一斑。

常言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可是在那个以“割资本主义尾巴”为中心任务的年代,要想织张渔网,那绝对不是小朋友们所能及的,绝大多数家庭亦办不到。怎么办?有一天,笔者望着家中缝补衣衫用的钢针发呆,后来竟然利用从铁匠铺偷学来的淬火技术,用煤油灯将钢针一边烧一边弯,竟然做成了一枚鱼钩!接着,笔者就是用这枚鱼钩在家门口的那条沟渠里,第一次钓上差不多有半斤来重的野生鲫鱼!

记得那时捉鱼的花样比较多。有时用纱布做个袋子,在袋子下面拴块猪骨头或鸡骨头,静待鱼儿自投“罗网”。别说,这一招还真灵,基本上是屡试不爽,每次提起纱袋,总有贪吃的小鱼小虾舍不得那块骨头而被活活捉住。有时暴雨过后,一些河沟鱼塘的鱼儿生性喜欢逆水而上,由于水混,如果发现水面一有嚅动的小嘴,只要用筛子从下面轻轻一托,便能收获甚至上斤重的草鱼或者鲢鱼等。然后便是一顿令人回味无穷的美餐。

离开家乡之后的几十年中,笔者一直没有淡化这种童年渔趣,还曾经加入了本单位组织的钓鱼协会。其实,钓鱼的最大乐趣,就是能够利用难得的闲暇时间,同大自然融为一体,放松疲惫,修心养性。只可惜,如今的沟沟河河,被污染得几乎是寸草不生,眼见再难复原童年时期的秀美河川。这对于保持了几十年渔趣的老孩童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件最大的憾事。

小渔鸮散文

关于父亲捕鱼的故事作文:渔趣

儿时乡村渔趣作文

参观科技馆小学五年级作文

关于零食的说明文精选300字

小学二年级关于五一劳动节的日记100字

五一劳动节的日记1000字

五一劳动节日记100字

给社区主任的建议书

给老婆的表扬信

冰雪渔趣散文
《冰雪渔趣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冰雪渔趣散文(合集3篇)】相关文章:

五一劳动节日记作文200字2023-02-19

二年级购物作文300字2022-06-14

星月庆华150字作文2024-05-18

莫言《冰雪美人》赏析2022-10-02

冰雪情思散文2022-09-25

“四个宁夏”主题征文启事2023-02-25

散文文集2022-11-28

金岳霖文集散文2023-12-17

登泰山记教案2023-09-29

关于梅花的写景抒情散文:梅花傲2022-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