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示和批复的区别(精选6篇)由网友“xu4039”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批示和批复的区别,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批示和批复的区别
批示和批复的区别
批示
1、对下级的书面报告批注意见:你们这个计划局长尚未批示。
2、批示的文字:这个材料上有张局长的批示。
批复
批复批复是“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时使用的文种。
批复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它是机关应用写作活动中的一种常用公务文书
与“批复”相近而又直接有关的`是“批示”。它是机关领导人对文件处理所批的意见。应该写在批示单上,有时批在文头余白处。一般很简单,如:“同意”,“中肯”,“送×××同志阅处”,“转发部属机关参阅”等等,不单独行文。内容多的往往据以起草为“批复”或“通知”等公文。但有时也以“批示”发文。
批复范文
关于XX省XX县人民政府驻地迁移的批复
民行批[xxx]7号XX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XX县人民政府驻地由XX市区迁往大营镇的请示》(豫政文[xxx]72号)和有关补充报告收悉。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将XX县人民政府驻地由XX市区迁至XX县大营镇。搬迁所需经费由你省自行解决。
民政部
xxx年三月九日
篇2:批复与批示的区别
批复与批示的区别
批复是上级机关答复下属单位“请示”事项所用的公文。
批示是上级领导机关用于转发或批转下级机关的工作报告、建议时所使用的应用文体。
批示与批复不能混用。批示虽具批复作用,但其发送对象较广泛,一般要带附件。
答复就是一般关系之间常用的,对问题的回复。
批复的`格式
批复的结构通常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四个部分。
1、标题
批复的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构成,也有的只写事由和文种。由于批复是针对请示而制发的,所以批复的标题与请示的标题是相互对应的。如《XX大学关于扩建教学楼的请示》是请示的标题,与之对应的批复的标题为《XX市政府关于同意XX大学扩建教学楼的批复》。
2、主送机关
批复的主送机关是请示的发文机关。
3、正文
正文是批复的主体,一般由引语、主体和结语三部分组成。
(1)引语。通过引叙来文以说明批复缘由,即点明批复的下级机关并写明来文日期、标题和文号,以交代批复的根据。如“你校X年X月X日《关于扩建教学楼的请示》(XX发[XXXX] XX号)已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2)主体。写明对请示事项的批复意见,即针对“请示”的内容给予明确肯定(或否定)的答复或具体的指示。
(3)结语。一般用“此复”“特此批复”等习惯用语,后加句号。也可以不用结语,自然终结。
4、落款。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个项目内容。
篇3:批复批示的格式
(一)含义、功用和性质
“批复”,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的公文文体。“批复”属领导指导性下行公文,具批否功能,旧称批答性公文,是上级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对请示事项的答复。是受动下发的,有指挥、判断的效能。党政等都用。
(二)格式和写法
标题:写明何机关关于何事的批复。上款:写受文单位,即针对请示、报告的发文机关。正文:开头,要写明是对于何时、何号、关于何事的请示的答复,时间和文号亦可省略;主体,是答复问题,意思要明确,语气要适当,什么同意,什么不同意,为什么某些条款不同意,注意事项等都要写清楚。结尾:如果同意,可写要求;不同意,亦可提供其他解决办法。
批复一定要明确、要解决问题,即,对要求批准或要求裁可、决断的事项要明确答复;对请求指示的问题,要提出中肯的意见、办法、原则、要求。切忌模棱两可或办法太具体而越俎代庖。
(三)关于“批示”
与“批复”相近而又直接有关的是“批示”。它是机关领导人对文件处理所批的意见。应该写在批示单上,有时批在文头余白处。一般很简单,如:“同意”,“中肯”,“送×××同志阅处”,“转发部属机关参阅”等等,不单独行文。内容多的往往据以起草为“批复”或“通知”等公文。但有时也以“批示”发文。
“批示”因是随文而发,其写法除了开头不必写是关于何文的批示外,基本与“批复”相同。决策——实质性的意见,即看法、作法是其着力点。
(四)例文
例文1:
国务院关于同意建立xxxx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给xx区人民政府的批复
(xxx年三月五日)
(xxx)国函字31号
你区关于建立xxxx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报告收悉。批复如下:
一、xxxx山自然保护区有完整的原始高原生态系统,对保护稀有的高原有蹄类动物,拯救濒危物种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务院同意将xxxx山自然保护区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二、要认真搞好该自然保护区的规划,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好该区的生态环境和各类自然资源。
三、自然保护区所需人员编制、物资、经费、设备等纳入你区的`计划。
例文2:
国务院对铁道部关于xxx次旅客快车发生重大颠覆事故的报告的批示
(xxx年六月十五日)
这次重大事故,使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政治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它反映了铁道部领导对铁路系统长期存在的管理不严、纪律松驰的问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更没有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如果不进行严格整顿,从根本上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就谈不上从这次严重事故中真正吸取教训,就不可能保证安全行车,“安全月”活动也就会流于形式。
篇4:批复与批示怎么写
国务院关于同意建立xxx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给xx区人民政府的批复
(xxx年三月五日)
(85)国函字31号
你区关于建立xxx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报告收悉。批复如下:
一、xxx山自然保护区有完整的原始高原生态系统,对保护稀有的高原有蹄类动物,拯救濒危物种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务院同意将xxx山自然保护区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二、要认真搞好该自然保护区的规划,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好该区的生态环境和各类自然资源。
三、自然保护区所需人员编制、物资、经费、设备等纳入你区的计划。
篇5:指示和批示的区别
指示和批示的区别:指示篇
指示是领导机关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要点及要求、步骤和方法时所使用的一种具有指导原则的下行公文。
指示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政策性,可以使某项重要事项、工作能顺利进行起着决定性作用。
指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普遍或全局性的问题作出的;另一类是针对特殊问题或重要的局部性问题而制定发布的。从时间的要求上可分为紧急指示和一般指示。
指示一般由首部和正文两部分构成。
(1)首部。包括标题、成文时间、发文字号和主送机关。
1)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构成。
2)成文时间。用括号在标题正下方注明年、月、日期。
3)发文字号。由机关代字、年份、序号组成,位置在标题之下居中处。
4)主送机关。即受文单位,格式与一般公文相同,顶格书写,后面用冒号;也可以用抄送”形式写于公文最后一项的下方。
(2)正文。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开头部分是指示的开端,主要交代发出指示的原因、目的、依据、意义。主体部分是指示的具体内容,包括工作任务、指导原则、具体步骤、措施方法等项内容。结尾部分要以简洁的文字向受文者重申工作的重要性,提出希望和要求。
指示范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防御特大洪水的紧急指示(1993年7月31日)
今年我国气候异常。进入7月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接连发生大水,一些地方已超过1954年特大洪水的最高水位。沿江广大军民,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军区领导下,积极投入抗洪抢险,全力以赴,日夜奋战,目前已取得很大胜利。中共中央、国务院特向参加这一斗争的广大干部和群众,向解放军指战员,表示亲切的慰问,希望再接再厉,夺取全胜。
一、当前长江洪水险情未过,黄河、淮河、海河和松花江、辽河都进入大汛时期,珠江流域仍有发生洪水和台风灾害的可能。据气象部门分析,对此必须有高度警惕,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各省、市、自治区都要做好防御特大洪水的充分准备,认真检查落实各项防汛措施,做到有备无患,力争在发生不可抗御的特大洪水时,尽可能减少损失。
二、根据我国目前大江大河防洪工程的能力,如遇特大洪水,为了保全大局,减少损失,需要在一些地方有计划地采取分洪、蓄洪措施。各有关地区要及时做好组织群众安全转移的各项准备,同时向分洪区、蓄洪区的广大干部和群众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说明小局服从大局的道理。要求在洪水面前,每个人能以大局为重,一切行动听指挥,不允许违抗上级命令。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对不服从指挥调度而造成恶果的,要严加惩处。
三、各地在防汛抗洪斗争中,必须大力加强治安工作。对制造遥言、聚众哄抢的为首分子,对乘机抢劫、盗窃国家、集体和个人财物,破坏防洪抢险设施,以及其他破坏防洪救灾工作的犯罪分子,可采取特别措施和必要手段坚决镇压,严厉打击,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以确保防汛工作的顺利进行。
指示和批示的区别:批示篇
批示,对下级的书面报告批注意见;批示的文字。
常见公文批示用语
一、审批公文用语的一般规则
(一)圈阅即表示同意(签发文件除外)。
(二)如果文件上出现审批人姓名,审批人在自己姓名上划圈即代表签字;如果文件只出现审批人所在单位名称或职务统称(如:办公厅、人教司、署领导、司领导等),审批人应当在单位或职务上划圈并在近旁签字。
(三)批示应该注明年月日。
(四)批语对象是上级的,一般称职务;是平级、下级的,一般称同志。
(五)批语对象为多人的,区别以下情况表述:
1.如果是任选的组合,应按惯例排序,可用“并”字按一定标准分类。例:按职务分类如“××、××、××副审计长并××、××、××同志(司长)”;按性质分类如“××、××、××司(以上为署内单位)并××、××、××特派办(以上为派驻单位)”。
2.如果是工作流程组合,可按照流程顺序排列。例:“××局长并×副审计长”;“×主任并×副审计长、审计长”。
3.如果是多个对象承办事项,须明确主办人。例:“××负责(或牵头),××、××会同(或配合)办理”。
此外,审批公文应使用符合档案规范的书写工具。
二、几种常见情况的批示用语
(一)署领导、办公厅主任签发文件
1.直接签发:签发人批示“发”、“同意”、“速发”等,签字并注明年月日。(如不同意发文,可批示“不发”、“缓发”、“修改后重报”等,签字并注明年月日。)
2.请他人审阅后再发:签发人批示“请××阅后发”,签字并注明年月日。
3.改请他人签发:在发文单“签发”栏之外批示“请××签发”。
4.请补充、修改后发:签发人批示需要补充或修改的意见后,先行签字并注明年月日。(只适用于做简单补充修改的情况。如果需要做较多重大修改,则应批示退回办文单位重办。)
(二)请署领导签发文件
1.直接签发:“请××签发。”
2.请他人审阅后再报签发人签发:“请××(单位或个人)审阅并报××签发。”
3.先会签(复核)后签发:“请××(单位)会签(复核)并报××签发。”(适用于各会签单位事先已经基本协调一致的情况。)
(三)请办公厅签发文件
1.直接签发:“请办公厅签发。”(如确知主任在署内,也可直接批示“请××主任签发”、“请××同志签发”。)
2.请他人审阅后再签发:“请××(单位或个人)审阅并请办公厅签发。”
3.先会签后签发:“请××(单位)会签并请办公厅签发。” (适用于会签单位事先已经基本协调一致的情况。办公厅签发文件即已包含自己的会签职能在内,无须在此处另外出现“请办公厅会签”字样。)
(四)批示阅读文件
认为需要送他人阅读的文件,通常批示“请××阅”、“请××、××阅”、“请××阅研”。如必要,可以注明送阅的理由或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要求。(此类阅件通常不须回复意见。)
(五)批示办理文件
1.对需要由上级作出批示的办件,可批示拟办意见 “拟……,请××阅示”、“建议……,请××批示”;上级批复“同意”或其他意见。
2.对一般办件,通常批示“请××阅处”、“请××办理”。
3.对需要研究的办件,通常批示“请××研办”、“请××提出意见”,也可以在批示中提出自己的意见。
4.对需要司外会商、会签的办件,通常批示“请商××办理”、“请××提出意见,并送××会签”、“请××办理,可先请××提出意见”;派出审计局送审的审计业务文书,可批示“请行政事业司审核,并送法制司复核”。
5.对需要他人共同作出批示的办件,在自己作出批示后,可写“请××核批”。
6.对有时限要求的办件,通常批示“请××于×年×月×日前研复”、“请××于×年×月×日前办结”。
(六)批示送审文件
1.送审征求意见的文件,对上级通常批示“请××阅示”、“请××审示”;对平级或下级通常批示“请××审阅”、“请××阅改”。
2.送审内容已经基本确定的文件,对上级通常批示“请××审定”,对平级或下级通常批示“请××审核”、“请××复核”。
(七)批示会签文件
1.单方会签的,通常批示“请××会签”、“请××审签”。
2.多方会签的,一般批示“请××、××、××会签”。
(八)请示的结束语
1.请示由自己办理的事项,结束语通常为“请批复”、“请指示”、“妥否,请批示”。
2.请示需要他人办理的事项,结束语可为“以上如可行,建议批转××办理”。
篇6:批示和指示的区别
其次,在使用者方面,“指示”可以用于长辈和较低级的领导级别,例如导师等。语气婉转,注重于对被指示者作出指导。而“批示”的语气较严厉,一般是较高级的领导阶层做出不可更改的命令时使用。
最后,在严重程度上,“指示”一词带有可以商量的意思,在执行某种政策时是一种大致的方向,是可以进行略微的修改的。而“批示”一词代表一种绝对的.威严,不容改变的意思,有一种批评改正的意思,代表事件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
★ 报告和请示的区别
★ 请示和报告的区别
★ 报告与请示
★ 报告与请示的区别
★ 写请示范文
★ 请示写法及范文
★ 报告与请示的写作
★ 请示写作范文
★ 公文写作范文请示

【批示和批复的区别(精选6篇)】相关文章:
公文请示格式及范文6篇2023-02-13
请示的写法2023-01-18
请示的正文写法2023-11-07
学生请示和批复范文2023-09-24
请示的写法与2023-07-30
请示基本写法及2024-02-14
请示的标准写法格式2023-08-25
公安请示公文写作范文2022-06-14
关于公文写作的请示2023-02-28
请示批复范文2023-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