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雨水时节的养生知识(合集8篇)由网友“babymybaby”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关于雨水时节的养生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篇1:关于雨水时节的养生知识
养肝护脾脏是关键
中医认为肝主生发,故春季肝气旺盛,肝木易克脾土,故春季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从而导致脾胃功能的下降。在雨水节气之后,随着降雨有所增多,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同时湿邪留恋,难以去除,故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
春季养脾的重点首先在于调畅肝脏,保持肝气调和顺畅,在饮食上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还要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等。
其次,要注意健脾利湿。内以养护脾气,外以清利湿邪,从而达到养脾的目的。春寒料峭,湿气一般夹“寒”而来,因此雨水前后必须注意保暖,切勿受凉。同时少食生冷之物,以顾护脾胃阳气。平时可多吃些诸如鲫鱼、胡萝卜、山药、小米等食物,以达到健脾的目的。 雨水时节,还要预防“倒春寒”。这是因为初春的降雨会引起气温的骤然下降,这尤其对老年人和小孩的身体健康威胁较大,特别是温度骤然下降的时候,老年人的血压会明显升高,容易诱发心脏病、心肌梗塞等;小孩则容易因气温的改变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感冒和发烧。所以这里还要再次提醒大家,春季要注意保暖,不要过早减少衣物。
<<<返回目录
雨水节气不能做什么
1、勿过早减外衣
“燥寒冻肉,湿寒入骨。”由于春气涌动,身体偏热的人从感觉上欲减外衣。体热外泄,湿寒交换于内入骨,易伤骨关节致病。
2、年老体弱者勿用冷水
按中国五行学说,水对应肾,肾主骨。雨水时节年老体弱者用冷水洗脸、洗手,湿寒易侵入关节,又无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湿寒滞留于手,指易酸痛,重则变形;湿寒滞留于头,头易疼痛。
3、洗头及时吹干
洗头之后应及时用热风机吹干。否则,水湿留于发际中变凉,“同气相求”使湿寒聚于头,由表及里深入颅内,导致头痛。如毛发未干又被冷风吹过,易出现“偏头风”之症。
4、吃食物以平性为宜
“倒春寒”容易使人内脏郁热壅阻,因此不易吃燥热食物“火上浇油”。郁热令人“贪凉”,过于食凉,又会“同气相求”,使湿寒伤及脏腑,引起胃寒、胃凉、腹泻之类的失衡症状。所以,饮食保持中庸,吃热饭热菜,但不吃慎吃辣椒、不喝少喝白酒等性温、性热的食物为宜。
<<<返回目录
雨水节气养生吃什么
荠菜
荠菜是药食两用的“护生草”。
荠菜在我国被食用的历史已有几千年,《诗经》中已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诗句,说明西周时人们就已经食用荠菜了。自古以来,荠菜都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野菜。我国很多地方有阴历三月初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有的人还在这天采集大量的荠菜晒干,留着经常煮水服用。有的从三月春分荠菜刚吐出嫩叶时,就开始采摘当菜吃,说是此菜能治百病,对身体很有益处,称它为“护生草”。所以民谚说:“三月初三,荠菜当灵丹。”
豆苗
豆苗是清热祛火的“美容菜”。
豆苗,俗称豌豆藤。豆苗作为食品,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豌豆种出西湖,今北土甚多,九月下种,苗生柔弱如蔓,有须,叶似蒺藜叶,两两相对,嫩时可食。”豆苗是豌豆萌发出2~4个子叶时的幼苗,鲜嫩清香,最适宜做汤。
蜂蜜
春寒料峭,是最容易感冒的时节。此时喝些蜂蜜水,既有清肺解毒、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又有补中益气、润肠通便的功效。
红枣
随着天气的转暖,人们户外活动也会增加,对热量的需求就会增大。我们都知道,甜食是热量的主要来源,而红枣不仅可以增加热量,还有养胃健脾的功效。
韭菜
春季由于气候多变,因此,保养阳气就显得特别重要。韭菜、特别是春天的韭菜,营养价值格外丰富,具有健胃提神、强肾护阳的作用。
春笋
在南方,春笋有着“素食第一品”的美誉,从古自今都受到人们的喜爱。比如,上海人喜欢吃“枸杞春笋”,南京人喜欢吃“春笋白拌鸡”,浙江人喜欢吃“南肉春笋”。
<<<返回目录
篇2:关于雨水时节的养生知识介绍
防“倒春寒”招病
尽管已经过了立春,但湿暖的天气很容易招来感冒、头痛、鼻炎等疾病。这些常见的春寒病对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威胁极大。它可使高血压病人发生脑中风,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气象医学家解释,暖冬气候使得大地水分蒸发快,气候变得异常干燥,人体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嗓子疼、流鼻血、眼发涩、皮肤干燥和发痒等症状,加之干燥的气候会大大削弱人体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从而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如流感、肺炎、哮喘等。忽冷忽热的气候还易使儿童遭受“倒春寒”之苦,感染百日咳、麻疹、猩红热等疾病。
养生专家提醒,雨水期间要注意“倒春寒”现象。雨水之后空气中水分增加,导致气温不仅偏低,而且寒中有湿。这种湿寒需要提醒的是,市民不要过早减去外衣,应多捂一段时间,以缓慢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适应新的气候条件。由于春气涌动,身体偏热的人容易出汗,这时候脱衣服容易着凉,不减衣服闷热难受。养生专家建议,体热的市民出门在外可多带一件轻便的衣服,避免着凉。“因为春季体热外泄,湿寒交换于内,容易伤骨关节致病。尤其是一些年轻人,自恃身体好,却不知道这些疾病会一直潜伏体内,年老时聚积爆发。”
对于年老体弱者,春季不宜用冷水。按中国五行学说,水对应肾,肾主骨。尽管养生道上有种说法,称常年用冷水洗脸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但在雨水时节,年老体弱者若用冷水洗脸、洗手,湿寒很容易侵入关节,加之没有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湿寒滞留在手上,就容易酸痛,重则变形,湿寒滞留在头上就容易出现疼痛等症状。
另外,在春季时期,湿冷犹存,洗头后应该及时用风筒吹干。否则,水湿留于发际再变凉,很容易使湿寒聚于头,由表及里深入颅内,导致头痛。尤其是洗完头就赶着出去,毛发未干又被冷风吹过,很容易出现“偏头风”的症状。
雨水节气养生指南
暖湿天气注意脾胃气滞
雨水时节,养生应该着重强调“调养脾胃”。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
据养生专家介绍,五行学说中对人体五脏的生理功能解释是:肝属木,木性可曲可直,条顺畅达,有生发的特性,因此“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脾(胃)属土,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又有消化水谷,运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功效,为气血生化之源。也就是说由于肝木疏泄太过,则脾胃因之而气虚;若肝气郁结太甚,则脾胃因之而气滞。两者都是肝木克脾土。所以,春季养生中既要注意春季阳气生发的特点,扶助阳气,又要避免伤及脾胃。
在中医上,脾胃有益气化生营血之功效。人体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津液等都化生于脾胃。脾胃健旺,化源充足,脏腑功能才能强盛;脾胃又是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脾胃协调,可促进和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协调平衡。如何协调脾胃?除了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外,饮食调整很重要。
首先平时喝水尽量喝温水。一些人在春季容易出现所谓的上火症状,不宜轻易饮用凉茶,以免导致虚火更甚。另外,注意食物清洁与保鲜,避免出现腹泻等问题。这时候不可以盲目进补,避免助阳外泄,肝木生发太过,克伤脾土,同时避免因肥甘厚味滋腻脾胃,肝郁脾虚,脾失健运,造成水湿不化、聚湿生痰、助长湿滞,导致一系列的脾胃问题。
篇3:关于雨水时节的养生知识介绍
饮食以平性为宜
雨水时节气候转暖,但又风多物燥,常常会出现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因此应该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由于春季为万物生发的开始,阳气发越的季节,应少食油腻之物,以免助阳外泄。所以,春季饮食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可选择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山药、藕、芋头、萝卜、荸荠、甘蔗等。
食物以平性为宜。“倒春寒”容易使人内脏郁热,因此不宜吃燥热食物“火上浇油”。郁热使人“贪凉”,过于食凉,又会“同气相求”使湿寒伤及脏腑,引起胃寒、胃凉、腹泻之类的失衡症状。所以,饮食保持中庸,吃热饭热菜,慎吃辣椒、白酒等性温、性热的食物为宜。
由于春季为万物生发的开始,阳气发越的季节,这时候可多食红枣、淮山、莲子、韭菜、菠菜、柑橘、蜂蜜、甘蔗等食物,但避免助阳外泄,否则肝木生发太过会克伤脾土。
另外,这个节气以粥为好,如莲子粥、淮山粥、红枣粥等,当然,广东人的食疗多以汤为主,这也是不错的选择,如猴头菇煲鲜鸡汤、云苓淮山煲瘦猪肉汤、菠菜滚牛肉片汤、淮山北芪猪横脷汤等,而健胃养脾的汤有冬虫夏草炖水鸭、眉豆花生炖鸡脚、杞子淮山炖猪笔肉等。
据介绍,用中药材调养时要考虑脾胃功能的特点,如用生发阳气之法来调补脾胃,可选用西洋参、沙参、决明子、白菊花等。雨水时节,人体的肝阳、肝火、肝风会随着春季的阳气而上升,所以更应特别注意肝气的疏泄条达。
篇4:雨水时节的由来及养生知识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劝。”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不仅表征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和春满人间,沁人的气息激励着身心。
篇5:雨水时节的由来及养生知识
雨水节气过后,气温开始回升,湿度逐渐升高,但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所以早晚仍然较冷。因此,在这个时候,养生保健最关键的就是保护好中焦脾胃,注意保温。具体来说,我们养生保健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雨水节气天气较凉,要注意根据气温培养衣服。同时,不要过多的吃寒冷的食物或喝凉茶,可适当吃些较温些的甜食,以养脾胃,避免脾胃受凉。
第二,雨水仍然是早春节气,天气仍然较为寒冷,因此,不宜于做过于激烈的运动,以便让肝气慢慢和缓的上升,避免因为体内能量(中气)消耗太过而失去对肝气的控制,导致肝气一下子往外跑得太多而出现发热、上火等症状。可做些散步、打太极拳等较轻松的运动。
第三,雨水节气,饮食调节是根据春季气候转暖,早晚较冷,风邪渐增,常见口舌干燥现象,为此,我们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少食油腻之品。可多食大枣、山药、莲子、韭菜、菠菜等。食疗多以粥为好,可做成莲子粥、山药粥、红枣粥等。此季节,我们应少吃羊肉等温热之品。
第四,精神上,还应注意清心寡欲,不妄劳作,以养元气。
雨水养生吃什么
1、雨水养脾是关键 少吃酸多食甘
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雨水节气最应该养脾,少吃酸多吃甜。雷仕君解释,立春过后就是春天的开始了,春天为肝木升发的季节。中医认为,在五行学说里,太过则克己之所胜。木气太旺了就会克土,所以春天人的脾胃功能会比较容易受到影响,所以应该养脾。
甘味的东西都是养脾的,此类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如山药、芋头、茯苓、甘蔗等,推荐健脾汤粥有:淮山粥、板栗粥、花生粥、薏仁粥、黄花菜汤等。酸味的东西都是助长肝木的,一般来说应少吃一点。
2、雨水节气防上火 少吃羊肉狗肉
按理说,在下雨充沛的雨水节气,人们是不容易上火的,但医生提醒,雨水时更应该预防上火。
雨水节气,天气逐渐转暖,但早晚天气依然较冷,风邪渐增,人们很容易出现口舌干燥、口腔溃烂等情况,也就是俗称的上火。因此,此节气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菠菜、韭菜等都是不错的蔬菜,少食油腻之品。食疗多以粥为好,可做成莲子粥、山药粥、红枣粥等。此季节,应少吃羊肉、狗肉等温热之品。
3、雨水后进补 宝宝长更快
作为一个父亲,他经常把传统中医养生理念运用到生活中。他发现,春天给孩子多进补,孩子会长得很快。这是什么原因呢?
雨水时节已经到了春天,春天万物生发,植物如此,人也不例外。小孩子身体里面的每一个细胞都像是干旱了一个冬天的土地一样,终于迎接到雨水的来临,如果这时特别注意给孩子补充好营养,如熬骨头汤,吃钙片等,让孩子有足够的能量来供应给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偷偷地生长的身体,那么,孩子们就会快速成长。家有宝宝的父母,千万不要错过宝宝这个成长的好机会!
篇6:24节气中雨水时节养生知识
在雨水节气,冬天的寒冷过去以后,天气开始转暖,冬天储存在地下水中的能量开始上升,人体相应的就是肝气也开始生发。人体相应的就是阳气开始浮动,但这会导致一些人的身体根基不稳,中焦空虚,小儿多会表现出体虚的病症。因此,我们应根据“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注意养阳、养脾胃。
雨水节气过后,气温开始回升,湿度逐渐升高,但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所以早晚仍然较冷。因此,在这个时候,养生保健最关键的就是保护好中焦脾胃,注意保温。这是因为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全,则人体营养利用充分,反之则营养缺乏,体质下降。古代著名医家李东垣提出:“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人折寿。”具体来说,我们养生保健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雨水节气天气较凉,要注意根据气温培养衣服。同时,不要过多的吃寒冷的食物或喝凉茶,可适当吃些较温些的甜食,以养脾胃,避免脾胃受凉。正如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第二,雨水仍然是早春节气,特别是北方,仍然较为寒冷,因此,不宜于做过于激烈的运动,以便让肝气慢慢和缓的上升,避免因为体内能量(中气)消耗太过而失去对肝气的控制,导致肝气一下子往外跑得太多而出现发热、上火等症状。可做些散步、打太极拳等较轻松的运动。
第三,雨水节气,饮食调节是根据春季气候转暖,早晚较冷,风邪渐增,常见口舌干燥现象,为此,我们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少食油腻之品。可多食大枣、山药、莲子、韭菜、菠菜等。北方人食疗多以粥为好,可做成莲子粥、山药粥、红枣粥等。此季节,我们应少吃羊肉等温热之品。
第四,精神上,还应注意清心寡欲,不妄劳作,以养元气。
<<<返回目录
雨水时节养生要点
1、勿过早减外衣。“燥寒冻肉,湿寒入骨。”由于春气涌动,身体偏热的人从感觉上欲减外衣。体热外泄,湿寒交换于内入骨,易伤骨关节致病。 年老体弱者勿用冷水。按中国五行学说,水对应肾,肾主骨。
2、雨水时节年老体弱者用冷水洗脸、洗手,湿寒易侵入关节,又无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湿寒滞留于手,指易酸痛,重则变形;湿寒滞留于头,头易疼痛。
3、洗头及时吹干。洗头之后应及时用热风机吹干。否则,水湿留于发际中变凉,“同气相求”使湿寒聚于头,由表及里深入颅内,导致头痛。如毛发未干又被冷风吹过,易出现“偏头风”之症。
4、吃食物以平性为宜。今年“倒春寒”容易使人内脏郁热壅阻,因此不易吃燥热食物“火上浇油”。郁热令人“贪凉”,过于食凉,又会“同气相求”使湿寒伤及脏腑,引起胃寒、胃凉、腹泻之类的失衡症状。所以,饮食保持中庸,吃热饭热菜,但不吃慎吃辣椒、不喝少喝白酒等性温、性热的食物为宜。
<<<返回目录
雨水节气养生吃什么
荠菜
荠菜是药食两用的“护生草”。
荠菜在我国被食用的历史已有几千年,《诗经》中已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诗句,说明西周时人们就已经食用荠菜了。自古以来,荠菜都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野菜。我国很多地方有阴历三月初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有的人还在这天采集大量的荠菜晒干,留着经常煮水服用。有的从三月春分荠菜刚吐出嫩叶时,就开始采摘当菜吃,说是此菜能治百病,对身体很有益处,称它为“护生草”。所以民谚说:“三月初三,荠菜当灵丹。”
豆苗
豆苗是清热祛火的“美容菜”。
豆苗,俗称豌豆藤。豆苗作为食品,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豌豆种出西湖,今北土甚多,九月下种,苗生柔弱如蔓,有须,叶似蒺藜叶,两两相对,嫩时可食。”豆苗是豌豆萌发出2~4个子叶时的幼苗,鲜嫩清香,最适宜做汤。
蜂蜜
春寒料峭,是最容易感冒的时节。此时喝些蜂蜜水,既有清肺解毒、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又有补中益气、润肠通便的功效。
红枣
随着天气的转暖,人们户外活动也会增加,对热量的需求就会增大。我们都知道,甜食是热量的主要来源,而红枣不仅可以增加热量,还有养胃健脾的功效。
韭菜
春季由于气候多变,因此,保养阳气就显得特别重要。韭菜、特别是春天的韭菜,营养价值格外丰富,具有健胃提神、强肾护阳的作用。
春笋
在南方,春笋有着“素食第一品”的美誉,从古自今都受到人们的喜爱。比如,上海人喜欢吃“枸杞春笋”,南京人喜欢吃“春笋白拌鸡”,浙江人喜欢吃“南肉春笋”。
<<<返回目录
篇7:24节气中雨水时节养生知识介绍
雨水时节养生知识
在雨水节气,冬天的寒冷过去以后,天气开始转暖,冬天储存在地下水中的能量开始上升,人体相应的就是肝气也开始生发。人体相应的就是阳气开始浮动,但这会导致一些人的身体根基不稳,中焦空虚,小儿多会表现出体虚的病症。因此,我们应根据“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注意养阳、养脾胃。
雨水节气过后,气温开始回升,湿度逐渐升高,但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所以早晚仍然较冷。因此,在这个时候,养生保健最关键的就是保护好中焦脾胃,注意保温。这是因为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全,则人体营养利用充分,反之则营养缺乏,体质下降。古代著名医家李东垣提出:“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人折寿。”具体来说,我们养生保健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雨水节气天气较凉,要注意根据气温培养衣服。同时,不要过多的吃寒冷的食物或喝凉茶,可适当吃些较温些的甜食,以养脾胃,避免脾胃受凉。正如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第二,雨水仍然是早春节气,特别是北方,仍然较为寒冷,因此,不宜于做过于激烈的运动,以便让肝气慢慢和缓的上升,避免因为体内能量(中气)消耗太过而失去对肝气的控制,导致肝气一下子往外跑得太多而出现发热、上火等症状。可做些散步、打太极拳等较轻松的运动。
第三,雨水节气,饮食调节是根据春季气候转暖,早晚较冷,风邪渐增,常见口舌干燥现象,为此,我们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少食油腻之品。可多食大枣、山药、莲子、韭菜、菠菜等。北方人食疗多以粥为好,可做成莲子粥、山药粥、红枣粥等。此季节,我们应少吃羊肉等温热之品。
第四,精神上,还应注意清心寡欲,不妄劳作,以养元气。
雨水时节养生要点
1、勿过早减外衣。“燥寒冻肉,湿寒入骨。”由于春气涌动,身体偏热的人从感觉上欲减外衣。体热外泄,湿寒交换于内入骨,易伤骨关节致病。 年老体弱者勿用冷水。按中国五行学说,水对应肾,肾主骨。
2、.雨水时节年老体弱者用冷水洗脸、洗手,湿寒易侵入关节,又无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湿寒滞留于手,指易酸痛,重则变形;湿寒滞留于头,头易疼痛。
3、洗头及时吹干。洗头之后应及时用热风机吹干。否则,水湿留于发际中变凉,“同气相求”使湿寒聚于头,由表及里深入颅内,导致头痛。如毛发未干又被冷风吹过,易出现“偏头风”之症。
4、吃食物以平性为宜。今年“倒春寒”容易使人内脏郁热壅阻,因此不易吃燥热食物“火上浇油”。郁热令人“贪凉”,过于食凉,又会“同气相求”使湿寒伤及脏腑,引起胃寒、胃凉、腹泻之类的失衡症状。所以,饮食保持中庸,吃热饭热菜,但不吃慎吃辣椒、不喝少喝白酒等性温、性热的食物为宜。
雨水时节饮食养生
冬天属肾,黑色,应多吃豆类,要吃滋补的东西。而到了春天,就不应该再多吃肉了,应该吃一些绿色的植物。春天在五行里面归属于木,对应的是肝,也就是说春天是肝气升发的季节,人体的肝气、胆气都开始变得旺盛起来,雨水节气养生正是吃草木的时候,比如吃蔬菜,或树的嫩叶、嫩芽。
1、多食苗芽
苗芽菜颜色饱满,味道鲜美,因为苗芽菜生长期短,一般长一到两周就可以食用;另外苗芽菜不须施肥,只要浇适量的水就行了,营养靠种子和植物本身供给,因此食用时口感特别好,膳食纤维丰富,所含营养物质易于吸收。芽菜的营养价值较高,由于其生长期短、不须施肥、不须打药就能有很好的收成,基本都是无公害蔬菜。从营养成分上来说,芽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磷的含量丰富。
2、葱蒜护肝
在中医看来,春季是人体五脏之一的肝脏当令之时,正是养肝的最佳时机,此时可多吃点辛辣食物,比如葱、蒜、等,能起到顺养肝气的作用。葱姜蒜不仅是调味佳品,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可增进食欲助春阳,具有杀菌的功效。春季也是葱和蒜一年中营养最丰富的时刻,最嫩、最香、最好吃,此时经常吃一点可以预防春季常见的呼吸道感染。
3、补充维生素A
营养学家认为,人体如果缺乏维生素A就更容易引发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感染。如果想通过食物补充维生素A,可以适当多吃一些肝或者胡萝卜,也能帮助滋肝养血,胡萝卜拿来煮汤或者和肉类炒在一起都是不错的菜肴。
篇8:雨水时节养生注意事项
2022年雨水时节养生注意什么
1、勿过早减外衣。
“燥寒冻肉,湿寒入骨。”由于春气涌动,身体偏热的人从感觉上欲减外衣。体热外泄,湿寒交换于内入骨,易伤骨关节致病。年老体弱者勿用冷水。按中国五行学说,水对应肾,肾主骨。
2、老体弱者勿用冷水
雨水时节年老体弱者用冷水洗脸、洗手,湿寒易侵入关节,又无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湿寒滞留于手,指易酸痛,重则变形;湿寒滞留于头,头易疼痛。
3、洗头及时吹干
洗头之后应及时用热风机吹干。否则,水湿留于发际中变凉,“同气相求”使湿寒聚于头,由表及里深入颅内,导致头痛。如毛发未干又被冷风吹过,易出现“偏头风”之症。
4、吃食物以平性为宜
“倒春寒”容易使人内脏郁热壅阻,因此不易吃燥热食物“火上浇油”。郁热令人“贪凉”,过于食凉,又会“同气相求”使湿寒伤及脏腑,引起胃寒、胃凉、腹泻之类的失衡症状。所以,饮食保持中庸,吃热饭热菜,但不吃慎吃辣椒、不喝少喝白酒等性温、性热的食物为宜。
雨水有哪些是最合适的食物
1、蜂蜜
春寒料峭,是最容易感冒的时节。此时喝些蜂蜜水,既有清肺解毒、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又有补中益气、润肠通便的功效。
2、红枣
随着天气的转暖,人们户外活动也会增加,对热量的需求就会增大。我们都知道,甜食是热量的主要来源,而红枣不仅可以增加热量,还有养胃健脾的功效。
3、韭菜
春季由于气候多变,因此,保养阳气就显得特别重要。韭菜、特别是春天的韭菜,营养价值格外丰富,具有健胃提神、强肾护阳的作用。
4、春笋
在南方,春笋有着“素食第一品”的美誉,从古自今都受到人们的喜爱。比如,上海人喜欢吃“枸杞春笋”,南京人喜欢吃“春笋白拌鸡”,浙江人喜欢吃“南肉春笋”。
2022年雨水节气有什么含义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雨水墙纸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雨水”过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已达3℃左右,江南平均气温在5℃上下,华南气温在10℃以上,而华北地区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雨水前后,油菜、冬麦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要求较高。“春雨贵如油”,这时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特别重要。而华北、西北以及黄淮地区这时降水量一般较少,常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后及时春灌,可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淮河以南地区,则以加强中耕锄地为主,同时搞好田间清沟沥水,以防春雨过多,导致湿害烂根。俗话说:“麦浇芽,菜浇花”,对起苔的油菜要及时追施苔花肥,以争荚多粒重。华南双季早稻育秧已经开始,应注意抓住“冷尾暖头”,抢晴播种,力争一播全苗。
★ 二十四节气祝福语
★ 寒露节气养生常识
★ 芒种快乐的祝福语
【关于雨水时节的养生知识(合集8篇)】相关文章:
2022年雨水时节表示什么2023-08-26
雨水节气祝福语2023-02-02
24节气中雨水时节的饮食疗方2023-05-20
2022年雨水节气时间2023-05-05
二十四节气立春的优秀作文2023-02-08
惊蛰节气特点和农业事项20222022-05-08
大暑节气饮食禁忌介绍2023-11-16
谷雨节气养生短信祝福参考2022-06-12
立夏节气的特点介绍2023-09-10
二十四节气的祝福语2023-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