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尧曰篇第二十

时间:2023-11-17 08:17:2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论语尧曰篇第二十(推荐5篇)由网友“vince15”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论语尧曰篇第二十,欢迎大家分享。

论语尧曰篇第二十

篇1:论语尧曰篇第二十

论语尧曰篇第二十

1、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译文】尧说:“啧啧!你这位舜!上天的大命已经落在你的身上了。诚实地保持那中道吧!假如天下百姓都隐于困苦和贫穷,上天赐给你的禄位也就会永远终止。”舜也这样告诫过禹。(商汤)说:“我小子履谨用黑色的公牛来祭祀,向伟大的天帝祷告: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赦免,天帝的臣仆我也不敢掩蔽,都由天帝的心来分辨、选择。我本人若有罪,不要牵连天下万方,天下万方若有罪,都归我一个人承担。”周朝大封诸侯,使善人都富贵起来。(周武王)说:“我虽然有至亲,不如有仁德之人。百姓有过错,都在我一人身上。”认真检查度量衡器,周密地制定法度,全国的政令就会通行了。恢复被灭亡了的国家,接续已经断绝了家族,提拔被遗落的人才,天下百姓就会真心归服了。所重视的四件事:人民、粮食、丧礼、祭祀。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能取得成绩,公平就会使百姓公平。

2、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译文】子张问孔子说:“怎样才可以治理政事呢?”孔子说:“尊重五种美德,排除四种恶政,这样就可以治理政事了。”子张问:“五种美德是什么?”孔子说:“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子张说:“怎样叫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呢?”孔子说:“让百姓们去做对他们有利的事,这不就是对百姓有利而不掏自己的腰包嘛!选择可以让百姓劳作的时间和事情让百姓去做。这又有谁会怨恨呢?自己要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又还有什么可贪的呢?君子对人,无论多少,势力大小,都不怠慢他们,这不就是庄重而不傲慢吗?君子衣冠整齐,目不邪视,使人见了就让人生敬畏之心,这不也是威严而不凶猛吗?”子张问:“什么叫四种恶政呢?”孔子说:“不经教化便加以杀戮叫做虐;不加告诫便要求成功叫做暴;不加监督而突然限期叫做贼,同样是给人财物,却出手吝啬,叫做小气。”

3、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他。”

论语全文及翻译

论语学而篇第一论语为政篇第二论语八佾篇第三论语里仁篇第四论语公冶长第五论语雍也篇第六论语述而篇第七论语泰伯篇第八论语子罕篇第九论语乡党篇第十论语先进篇第十一论语颜渊篇第十二论语子路篇第十三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论语季氏篇第十六论语阳货篇第十七论语微子篇第十八论语子张篇第十九论语尧曰篇第二十

篇2:论语尧曰篇全文及译文

论语尧曰篇全文及译文

【原文】

尧曰(1):“咨(2)!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3)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4),敢用玄牡(5),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6)在帝心。朕(7)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8),善人是富。“虽有周亲(9),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10),审法度(11),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注释】

(1)尧曰:下面引号内的话是尧在禅让帝位时给舜说的话。

(2)咨:即“啧”,感叹词,表示赞誉。

(3)允:真诚:诚信。

(4)履:这是商汤的名字。

(5)玄牡:玄,黑色谓玄。牡,公牛。

(6)简:阅,这里是知道的意思。

(7)朕:我。从秦始皇起,专用作帝王自称。

(8)赉:音lài,赏赐。下面几句是说周武王。

(9)周亲:至亲。

(10)权量:权,秤锤。指量轻重的.标准。量,斗斛。指量容积的标准。

(11)法度:指量长度的标准。

【译文】

尧说:“啧啧!你这位舜!上天的大命已经落在你的身上了。诚实地保持那中道吧!假如天下百姓都隐于困苦和贫穷,上天赐给你的禄位也就会永远终止。”舜也这样告诫过禹。(商汤)说:“我小子履谨用黑色的公牛来祭祀,向伟大的天帝祷告: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赦免,天帝的臣仆我也不敢掩蔽,都由天帝的心来分辨、选择。我本人若有罪,不要牵连天下万方,天下万方若有罪,都归我一个人承担。”周朝大封诸侯,使善人都富贵起来。(周武王)说:“我虽然有至亲,不如有仁德之人。百姓有过错,都在我一人身上。”认真检查度量衡器,周密地制定法度,全国的政令就会通行了。恢复被灭亡了的国家,接续已经断绝了家族,提拔被遗落的人才,天下百姓就会真心归服了。所重视的四件事:人民、粮食、丧礼、祭祀。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能取得成绩,公平就会使百姓公平。

【原文】

子张问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译文】

子张问孔子说:“怎样才可以治理政事呢?”孔子说:“尊重五种美德,排除四种恶政,这样就可以治理政事了。”子张问:“五种美德是什么?”孔子说:“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子张说:“怎样叫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呢?”孔子说:“让百姓们去做对他们有利的事,这不就是对百姓有利而不掏自己的腰包嘛!选择可以让百姓劳作的时间和事情让百姓去做。这又有谁会怨恨呢?自己要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又还有什么可贪的呢?君子对人,无论多少,势力大小,都不怠慢他们,这不就是庄重而不傲慢吗?君子衣冠整齐,目不邪视,使人见了就让人生敬畏之心,这不也是威严而不凶猛吗?”子张问:“什么叫四种恶政呢?”孔子说:“不经教化便加以杀戮叫做虐;不加告诫便要求成功叫做暴;不加监督而突然限期叫做贼,同样是给人财物,却出手吝啬,叫做小气。”

【原文】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信,无以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他。”

篇3:论语尧曰篇的原文及翻译

论语尧曰篇的原文及翻译

论语尧曰篇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译文

尧说:“啧啧!你这位舜!上天的大命已经落在你的身上了。诚实地保持那中道吧!假如天下百姓都隐于困苦和贫穷,上天赐给你的禄位也就会永远终止。”舜也这样告诫过禹。(商汤)说:“我小子履谨用黑色的公牛来祭祀,向伟大的天帝祷告: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赦免,天帝的'臣仆我也不敢掩蔽,都由天帝的心来分辨、选择。我本人若有罪,不要牵连天下万方,天下万方若有罪,都归我一个人承担。”周朝大封诸侯,使善人都富贵起来。(周武王)说:“我虽然有至亲,不如有仁德之人。百姓有过错,都在我一人身上。”认真检查度量衡器,周密地制定法度,全国的政令就会通行了。恢复被灭亡了的国家,接续已经断绝了家族,提拔被遗落的人才,天下百姓就会真心归服了。所重视的四件事:人民、粮食、丧礼、祭祀。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能取得成绩,公平就会使百姓公平。

子张问孔子说:“怎样才可以治理政事呢?”孔子说:“尊重五种美德,排除四种恶政,这样就可以治理政事了。”子张问:“五种美德是什么?”孔子说:“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子张说:“怎样叫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呢?”孔子说:“让百姓们去做对他们有利的事,这不就是对百姓有利而不掏自己的腰包嘛!选择可以让百姓劳作的时间和事情让百姓去做。这又有谁会怨恨呢?自己要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又还有什么可贪的呢?君子对人,无论多少,势力大小,都不怠慢他们,这不就是庄重而不傲慢吗?君子衣冠整齐,目不邪视,使人见了就让人生敬畏之心,这不也是威严而不凶猛吗?”子张问:“什么叫四种恶政呢?”孔子说:“不经教化便加以杀戮叫做虐;不加告诫便要求成功叫做暴;不加监督而突然限期叫做贼,同样是给人财物,却出手吝啬,叫做小气。”

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他。”

篇4:《论语尧曰第二十》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

《论语尧曰第二十》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

这一篇侧重谈论的是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以治国为主。第一章古圣先贤的治国方略。第二章孔子谈治国方略。第三章既是对全书的总结,也是对这一篇内容的概括。

【原文】20.1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译文】尧(让位给舜时)说:“啧!你这个舜呀!按照天命安排的帝位次序已经落到你的身上了,你要真诚地奉行中和之道啊。如果天下的人都陷入穷困的境地,上天赐给你的禄位也就完结了。”舜(让位给禹的时候)也这样告诫禹。商汤说:“我冒昧地用黑色的公牛来祭祀,明白地向光明伟大的天帝祷告: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赦免。您臣仆的善恶我不敢隐瞒,请上帝予以明察。我本人如果有罪,不要因此牵连百姓;老百姓有罪,要归我一人承担责任。”周朝赏赐分封诸侯,让为善的人都富贵。(周武王说:)“即使是同姓至亲,也不如有仁德的人。百姓有过错,在我一人身上。”(孔子说:)谨慎地规范度量衡,恢复废弃的官职,政令就可以畅通了。复兴灭亡了的国家,接续断绝了的.世袭贵族世家,启用被废黜的、遁世的有才德的人,天下的老百姓就会心悦诚服。执政者要重视的是:民生、粮食、丧葬、祭祀之礼。执政者宽厚就能到到老百姓的拥护,诚恳守信就会得到人民的信任,勤勉就会取得成功,公平公正老百姓就会心悦诚服。

【解读】人的成长要走正道,社会的发展也是如此。任何发展都是在前代的基础上损益的结果,完全否认传统,谈不上真正的发展。

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译文】子张请教孔子说:“怎么做可以从政?”

孔子说:“尊崇五种美德,摒除四种恶德,就可以从政了。”

子张问:“什么是五种美德?”

孔子说:“君子给老百姓恩惠但自己不耗费;役使老百姓,老百姓却无怨言;追求仁德,却不贪图财物;庄重矜持却不傲慢;态度威严却不凶猛。”

子张说:“什么是给老百姓恩惠而自己却不耗费呢?”

孔子说:“引导民众按照他们要获得的利益去做,这不就是给民众恩惠而自己不耗费吗?选择民众能做的事让他们做,他们还会怨谁呢?想要仁德就能得到仁德,又怎么能贪求其他呢?君子不管人是多是少,势力是大是小,都不敢怠慢,这不就是庄重矜持而不傲慢吗?君子端正穿衣戴帽,尊严目光,使人看到便为之敬畏,这不就是态度威严却不凶猛吗?”

子张又问:“什么是四恶呢?”

孔子说:“不事先教育便杀戮,就是暴虐;不事先通知,而突然要求完成,就是残暴;命令下达很晚,却要求如期完成,就叫贼害;同样要给与人的东西,在拿出来的时候又很吝啬,这就是酷吏的作风。”

【解读】君亲师三者集于一身,才是好领导。“不教而杀”、“不戒视成”,是虐者,是暴者,谓之无师教之德。“慢令致期”,是贼害,谓无君王之风。黄侃《论语义疏》中说“欲仁义者为廉,欲财色者为贪。”“为政之道必先施教,教若不从,然后乃杀,若不先行教而即用杀,则是酷虐之君也。”

【原文】20.3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懂得天命不可违,就不能成为君子;不懂得礼义法度,就不能立足于社会;不理解他人说的话,就不能真正了解这个人。”

【解读】《为政第二》篇孔子说:“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至此,我们才会明白,成为君子是需要长期修养磨练的。不学习礼制、礼节不但没有独立的精神与天地来往,更难以立身、立世。

篇5:论语尧曰原文及翻译

论语尧曰3篇原文及翻译

本篇共3章,但段落都比较长。本篇中著名的文句有: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宽则得众,信则民任;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等。这一篇中,主要谈到尧禅让帝位给舜,舜禅让帝位给禹,即所谓三代的善政和孔子关于治理国家事务的基本要求。下面是 论语尧曰3篇原文及翻译,请参考!

论语尧曰3篇原文及翻译

【原文】

201 尧曰(1):咨(2)!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3)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4),敢用玄牡(5),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6)在帝心。朕(7)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8),善人是富。虽有周亲(9),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10),审法度(11),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注释】

(1)尧曰:下面引号内的话是尧在禅让帝位时给舜说的话。

(2)咨:即啧,感叹词,表示赞誉。

(3)允:真诚:诚信。

(4)履:这是商汤的名字。

(5)玄牡:玄,黑色谓玄。牡,公牛。

(6)简:阅,这里是知道的意思。

(7)朕:我。从秦始皇起,专用作帝王自称。

(8)赉:音lài,赏赐。下面几句是说周武王。

(9)周亲:至亲。

(10)权量:权,秤锤。指量轻重的标准。量,斗斛。指量容积的`标准。

(11)法度:指量长度的标准。

【译文】

尧说:啧啧!你这位舜!上天的大命已经落在你的身上了。诚实地保持那中道吧!假如天下百姓都隐于困苦和贫穷,上天赐给你的禄位也就会永远终止。舜也这样告诫过禹。(商汤)说:我小子履谨用黑色的公牛来祭祀,向伟大的天帝祷告: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赦免,天帝的臣仆我也不敢掩蔽,都由天帝的心来分辨、选择。我本人若有罪,不要牵连天下万方,天下万方若有罪,都归我一个人承担。周朝大封诸侯,使善人都富贵起来。(周武王)说:我虽然有至亲,不如有仁德之人。百姓有过错,都在我一人身上。认真检查度量衡器,周密地制定法度,全国的政令就会通行了。恢复被灭亡了的国家,接续已经断绝了家族,提拔被遗落的人才,天下百姓就会真心归服了。所重视的四件事:人民、粮食、丧礼、祭祀。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能取得成绩,公平就会使百姓公平。

【评析】

这一大段文字,记述了从尧帝以来历代先圣先王的遗训,中间或许有脱落之处,衔接不起来。后来的部分里,孔子对三代以来的美德善政作了高度概括,可以说是对《论语》全书中有关治国安邦平天下的思想加以总结,对后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

【原文】

202 子张问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译文】

子张问孔子说:怎样才可以治理政事呢?孔子说:尊重五种美德,排除四种恶政,这样就可以治理政事了。子张问:五种美德是什么?孔子说: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子张说:怎样叫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呢?孔子说:让百姓们去做对他们有利的事,这不就是对百姓有利而不掏自己的腰包嘛!选择可以让百姓劳作的时间和事情让百姓去做。这又有谁会怨恨呢?自己要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又还有什么可贪的呢?君子对人,无论多少,势力大小,都不怠慢他们,这不就是庄重而不傲慢吗?君子衣冠整齐,目不邪视,使人见了就让人生敬畏之心,这不也是威严而不凶猛吗?子张问:什么叫四种恶政呢?孔子说:不经教化便加以杀戮叫做虐;不加告诫便要求成功叫做暴;不加监督而突然限期叫做贼,同样是给人财物,却出手吝啬,叫做小气。

【评析】

这是子张向孔子请教为官从政的要领。这里,孔子讲了五美四恶,这是他政治主张的基本点,其中包含有丰富的民本思想,比如: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择可劳而劳之,反对不教而杀、不戒视成的暴虐之政。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对德治、礼治社会有自己独到的主张,在今天仍不失其重要的借鉴价值。

【原文】

203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信,无以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他。

【评析】

这一章,孔子再次向君子提出三点要求,即知命、知礼、知言,这是君子立身处世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论语》一书最后一章谈君子人格的内容,表明此书之侧重点,就在于塑造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培养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志士仁人。

论语 先进

论语先进篇

论语为政第二读书心得

大学生国学的读书笔记

论语里仁篇的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考点《论语·述而篇》

论语八佾篇第三

《论语?学而篇》读后感

论语为政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八佾篇原文翻译

论语尧曰篇第二十
《论语尧曰篇第二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论语尧曰篇第二十(推荐5篇)】相关文章:

论语经典语录2023-12-06

论语卫灵公读书心得2022-05-06

论语卫灵公原文及翻译2024-01-04

论语阳货篇心得体会2023-08-31

论语述而篇原文及翻译2023-05-31

精选论语读后感1000字2022-05-07

论语译注读后感1000字2023-12-15

《论语》读后感1000字2022-12-09

《论语》的读后感[1000字]作文2023-10-31

大学论语读后感1000字2022-09-27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