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笔记赏析感悟篇

时间:2022-05-07 12:17:11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如何阅读一本书」笔记赏析感悟篇((通用9篇))由网友“qunshen”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如何阅读一本书」笔记赏析感悟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如何阅读一本书」笔记赏析感悟篇

篇1:「如何阅读一本书」笔记赏析感悟篇

阅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获得信息,一种是增进理解力。

当一本书的知识量与我们自身知识储备对等时,读这本书时,我们只是了解了我们已了解的事情,读懂了我们读得懂的东西,从中只是简单地获得了一些讯息。

当一本书的知识量超出了我们自身的知识储备时,读这本书我们会对作者想说的话不是很了解。这时我们仔细推敲不懂的那些文字,从模糊的概念到似懂非懂的了解,至到摸到头脑里的某个开关,突然茅塞顿开,清楚地理解了。

这个过程如同破茧,我们从一开始不相等的理解力,克服到了一定程度的理解范围。因为理解力增进了,我们比未阅读此书时高上一截了,同时自我也提升到了可以与作者自由对话的地方了。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一个快速找到好书的方法。一本书拿到手里只看书名,然后闭目想着这几个问题的解答,这本书如果我来写会有什么?知识点要如何构架?如何谋篇布局?

把这几个问题想清楚后才翻开书本。如果这本书与自己想的一样就不会去读。如果书里有一些自己开始想不到的独到、新的东西,就会仔细阅读。

华罗庚只读作者超出自己的书,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我们阅读。

散文家余秋雨提出:“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尽量减少与自己已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我们的书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

大多数人读书只是被动地接收书里的讯息,只知是什么,不问为什么。

而读一本我们需要仰视的书,最大的好处是增进了我们的理解力。因为它超出了我们以往的认知,读懂它要花费很多的脑力活动,这种主动的阅读方法,便是《如何阅读一本书》所要讲的一种阅读技能。

篇2:「如何阅读一本书」笔记赏析感悟篇

阅读根据层次的不同,由低到高排序分为四个类别,依次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其中,最为关键的第三部分——分析阅读,作者用了大量篇幅来解释其中精髓,并在章节结束时提炼了其中精髓的三阶段,我加以形容词“黄金”来描述其重要性,并摘录如下:

一、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

(1)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来分类。

(2)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将主要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将全书的大纲列举出来,并将各个部分的大纲也列出来。

(4)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二、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5)诠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

(6)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7)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解决的问题。

三、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A、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9)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11)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注意:关于最后这四点,前三点是表示不同意见的准则,如果你无法提出相关的佐证,就必须同意作者的说法,或至少一部分说法。你只能因为最后一点理由,对这本书暂缓评论。

这也对我阅读时的自然习惯形成了有效的纠正,微信阅读很多同学也许会和我有类似的习惯,即尚未通读就着急给出自己的评论和观点,很可能有先入为主的预设思维,这会严重影响阅读理解。记得关键一句话——除非你已经完成了大纲架构,能够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理性的做法是之前做到——暂缓评论。

与诸君共勉,以上。

篇3:《如何阅读一本书》导图笔记

自几年前一遇到思维导图,我就喜欢上了它。我用它来帮助记忆,分析问题,理清思路,记读书笔记,写文章等等。

从个人使用情况看,我认为思维导图是一个非常有用而且使用方便的思维工具,它能帮助我们整合左脑、右脑的各自独特功能(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收敛思维、视觉化思维、结构化思维等),实现全脑思维,从而能帮助我们更有效的思考!个人认为导图的本质就是它是一种符合人类大脑自然物理特征的思维工具。

我使用的绘图软件为Mindmapper ,个人认为与mindmanager

相比,Mindmapper所绘出的导图更加漂亮,运用的色彩、图形、图片更为丰富,因此也更容易记忆。

我绘制读书思维导图时,是根据自己对于书的理解,特别是对书主要结构、主要观点的理解而绘制,不完全按照书的目录。因此可能在看导图时,最好对我所画的书有一定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

下面是我读《如何阅读一本书》《THINK BETTER》所画的思维导图,我非常喜欢这两本书。

第一本书可以说是每个喜欢读书,热爱学习的人都不能错过的一本经典。按照书中的方法,就像“装上了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帮助我们掌握一本书的内在的血肉、骨架,进而真正咀嚼和消化一本书。

第二本书我认为是帮助我们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本好书。该书介绍一个融合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解决商业问题的总体方案,并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工具。阅读这本书再结合《金字塔原理》《麦肯锡方法、意识》《水平思考》,对提高思考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欢迎大家交流并多提宝贵意见!

1、《如何阅读一本书》

导图帮助说明

《如何阅读一本书》说的是“阅读好书的艺术”,这种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对某类问题想得比以前更清楚,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解力而图书,而非仅仅获得资讯或是消遣。(只有少数经典之作才需要用此方法)

一、一个好的阅读方式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主动阅读。作者认为真正地阅读必须是,充满主动的,努力凭借自己的头脑,耐心玩味文字,从粗浅的了解逐步到深入的理解,最终超越了原有的理解,提升了自己破茧而出。

主动阅读的核心: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要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阅读来回答问题。四个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这本书到底谈些什么?这本书细部说了什么(信息),怎么说的(论证逻辑)?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这本书和你有什么关系?。

二、阅读的三个层次。(书中有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及主题阅读,基础阅读是每个人都掌握的,所以我只分析了后三个层次)各层次之间是层层递进。

1:检视略读。这一层次目的是帮助读者在很短的时间内(15分钟)大概了解,一本书是谈什么的?如何架构?包涵哪些部分?。具体的方法是:浏览一下书名和序言、目录、索引、后记、出版者介绍、各类图表等,而后随意翻翻重要章节,粗浅的看一遍,最后再简要复述,可以花五分钟绘制一个初步的导图!这样就在总体上对一本书有了概括性的认识,激活了大脑存储系统,帮助联系已有的相关知识,进而可以决定这本书是否值得读?想要从书中学到什么?难易程度?要读多久等?

2:分析性阅读。这是最重要的一部分,目的是帮助读者咀嚼和消化一本书。分析性阅读分为三个阶段。

a)要找出一本书在谈什么:对书的种类和主题进行分类、用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要用自己的理解说出来)、列出全书纲要、找出作者想解决的问题。

b)诠释一本书:

一是要掌握书中基本概念,与作者达成共识。书中关键词、主要概念或原则的演变要清楚,理论上的不同重点的联带关系要明白,要彻底。可以通过疏理概念演变的历史(黑格尔说过,理解任何一个观念的关键不在于阅读其“定义”,而在于阅读其“历史”),或是同时阅读相互冲突的各种论点(意味着要读许多书)。

二是要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

三是要抓出作者的论证逻辑,掌握作者论证的前提假设、理论支撑、内在逻辑、归纳演绎等(比较简单的方法是在读完书中的某一章,或甚至章中可以独立的某一节之后,要花少许时间去细想节与节、章与章、章节与全书主题之间的关系)。

四是要确定作者已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未解决。

c)评论一本书:一般规则(先看在评论、理性表达不同意见、评论要有理论基础);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作者知识不足、知识错误、不合逻辑、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3:主题阅读。作者认为这是最高层次的阅读,是最复杂也最为系统的阅读。这一层次阅读读者要自己从许多书中架构出一个可能哪一本书里都没提过的主题。分为五个步骤:找出相关的章节、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厘清问题、界定议题、分析讨论。个人有个改进方法,当你想研究一个问题,找了一些的相关的书,第一步你可以对所有的书进行检视阅读,剔除一些不需要的书,而后画出其他书的简要思维导图,而后以自己研究的问题为主题,画综合思维导图,把相关书籍的观点综合到一张图上,最后按照作者提供的五个步骤进行下去。最后根据最终的理解画出最后的主题导图。

篇4:《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个人感悟

这本书实际上读起来有些艰难,一方面是年代的原因(本书写成于1940年代),另一方面这本就不是一个所有人都能读懂的书。

最近一直在思考近期读过的一本本书,大部分都应该归为畅销书之列,这些书读起来很轻松,就像看一部肥皂剧或是综艺节目一样,有收获吗?一定有。但确实有限。而被本书所推崇的以及认真研读的一定不是这些书。是需要花时间花精力,全神贯注细细研究的书,是经典中的经典,是可以给人启示和提高的。

说到这里需要提一下读书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是娱乐,消遣?排解空虚,填满自己?学习知识?还是解决困境迷惑?如果是前者,可以不需要阅读如此无趣的书,但如果是后者,就需要有本书这样的一本实用书籍做指引,因为你是有追求的。

这本书读下来真的需要些勇气和坚持,因为有些地方实在很无趣。但如果你需要藉由书籍提高自己,让自己不困过,更多的了解这个世界,那样的书籍可能都是这么无趣的,但知识有时候就是这么无趣。还是看我们需要的是什么。

本书最后提供的书单以及一些实用的方法非常好。

最后借用本书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如果我像一般人一样读那么多书,我就跟他们一样愚蠢了。”所以量的积累需要质的保证,需要让自己不因读书读的少而焦虑,这一点很重要。

篇5:《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个人感悟

终于重新读完了这本书。这是一本教授如何阅读的书,她把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诠释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作为一个成年人,基本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大多数成年人也多停留在基础阅读这个最低的`层次上。

诠释阅读是稍微高一层次的阅读方法,主要是利用阅读书名、目录和序言等快速了解一本书的大概内容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展开叙述的?你对此有何评价?这本书对读者本人有什么用?

分析阅读是第三层次的阅读,也是非常耗费心力的阅读方式通过更深入的阅读,进一步回答上一层次阅读中的四个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的书籍也有不同的分析阅读方法。我认为分析阅读,最核心的是找出作者的关键字词,进而找出作者的观点和主旨,针对作者的观点,读者要认真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评判,同意或不同意,为什么?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吸收了一本书。需要说明的是,值得分析阅读的书,世界上不超过一千本,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书籍不超过100本,对此,我表示相信。

最后一个层次是主题阅读,主题阅读与分析阅读最大的区别在关注点不同,分析阅读的关注点在以作者的观点为中心,主题阅读的关注点应该放在自己要研究的主题上,让各种不同书的作者来参与自己主题的讨论,然后自己综合分析比较得出自己的观点。

阅读的方法也是一项技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不断的练习,这样才能熟能生巧,变成我们能够运用自如的技能。

阅读点亮生活,阅读让自己的心智获得成长,这才是阅读的真正目的!

篇6:《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个人感悟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美国作家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合著的一本教授阅读方法的书籍,被许多读者奉为阅读圣经。

本书的开篇指出了任何一种阅读都是一种活动,因此必须要有一些主动的活力。很多人在阅读的时候,常常没读多久就开始出现双眼停滞、头脑昏睡的状况,这种精神不济的状态根本无法将阅读进行下去。作者认为,人们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阅读缺乏主动性。

完全被动的阅读只会越读越疲惫,越读越乏味,直至放弃阅读。所以,预备开始阅读的人首先要认识到的是:阅读是一件主动的事情,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

既然阅读是一种活动,那么也必有活动的目的。阅读的目的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为获得资讯而读,第二种是为求得理解而读。

阅读与自身知识水平相当的书,那么阅读的目的就只是为了获得这本书所载录的信息而已。阅读高于自身知识水平的书,并试图读懂读透它,向自己现有的理解力发起挑战,则是阅读的另一种目的——提升理解力。

这本书所针对的读者就是那些想把读书的主要目的当作是增进理解能力的人而写。在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的情况下,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为止。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从粗浅的了解推进到深入的理解,认知自我破茧而出。

好的阅读者应该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灵敏可靠的记忆、想象的空间,以及训练有素的分析、省思能力。然而并不是所有阅读的人都拥有这些阅读能力,但好在这些能力和技巧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而获得的,答案和秘诀就藏在这本阅读圣经里。

篇7:《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个人感悟

艾德勒在美国学界和出版界都是个传奇性的人物。范多伦是195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位博览群书、才气过人的出身书香门第的年轻教授。艾德勒在1940年出版了《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一版。在1970年艾德勒找到范多伦改编《如何阅读一本书》。这也是我现在看到的这个版本。

读得快、读得多就是读得好吗?读得慢、读得仔细就是读得好吗?

这是这本书解答的第一个问题。那就是引用了弗朗西斯培根的名言“有些书只需浅尝辄止,有些书该囫囵吞食,还有少数的书则当细嚼慢咽。”不管是速读还是仔细读,读者要有自己的选择。作者认为可以仔细读的书不过一千本。另外读得多也不见得就是读得好,读得越多,却没收获的这种情况叫可怜。作者认为只有读者从书中获得了营养才算读得好。

在这本书的作者看来阅读分成四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基础阅读就相当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检视阅读是速读的能力,分析阅读是指读者能从书籍分类、书名知道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并能从大概上了解到作者的写作思路。

主题阅读是指读者能用带着共性的话题感强的问题从一本书中找出自己想要的答案。一个读者要带自己的主动性去选择自己想读的书。作者在这本书的最后提出不同类型的书的阅读技巧。实用型、想象文学、故事、戏剧、诗、历史书、科学、数学、哲学书、社会科学。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读得多就不一定是读得好。有些书必须要精读,即使读不懂,也要找到自己能找到的切入点来坚持下去愉快阅读。

我的好朋友也跟我说有想法就要写下来,不然就是纸上谈兵。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所以我就在这的最后一段给他致谢。谢谢你哦!

篇8:《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个人感悟

上学、工作、生活都离不开读书,读书是我们一辈子都需要面对的事情,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去阅读一本书。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个人感悟,希望大家喜欢!

干货挺多,非常全面的去说明了什么是阅读,以及如何去更好的阅读。

对于更好的阅读,作者以四个层次去作了阐明。本书阅读周期挺长,大概按自己的理解总结下四个层次的阅读,可能与原文有所出入。

1、基础阅读:任何一个识字的人,都已在识字读句阶段已掌握的阅读,是最基本的阅读,不涉及读书技巧。

2、检视阅读:快速阅读或者粗读的另一种说法。这种阅读方式要求你在阅读的时候,要快速简略的读完。不要纠结于生僻字/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不能回溯读已经读过的内容。通过这样的阅读,使得你能在读完后,可以回答1)这是一本什么书2)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3)还想在读一遍吗?/这本书有趣吗?这个速度可以使用指画法/眼睛扫视法......

3、分析阅读:精读的另一种说法。通常一本书,在快速阅读完之后,如果值得再读,才会使用分析阅读。这个阶段就是通过分析阅读,把主要的主旨以及各个分论点都找出来,最后把全书的骨架架构出来,以笔记的形式呈现。

4、主题阅读:就一个话题而言的多种书籍的同时阅读。这样的阅读,一般用在研究某一个话题的时候才用到。这种阅读的第一步是拟一个书单,然后利用检视阅读去筛选合适的书单和重新整理话题。然后找出这些书籍的异同点,提取自己的论点。

篇9:《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个人感悟

干货挺多,非常全面的去说明了什么是阅读,以及如何去更好的阅读。

对于更好的阅读,作者以四个层次去作了阐明。本书阅读周期挺长,大概按自己的理解总结下四个层次的阅读,可能与原文有所出入。

1.基础阅读:任何一个识字的人,都已在识字读句阶段已掌握的阅读,是最基本的阅读,不涉及读书技巧。

2. 检视阅读:快速阅读或者粗读的另一种说法。这种阅读方式要求你在阅读的时候,要快速简略的读完。不要纠结于生僻字/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不能回溯读已经读过的内容。通过这样的阅读,使得你能在读完后,可以回答1)这是一本什么书2)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3)还想在读一遍吗?/这本书有趣吗?这个速度可以使用指画法/眼睛扫视法...

3. 分析阅读:精读的另一种说法。通常一本书,在快速阅读完之后,如果值得再读,才会使用分析阅读。这个阶段就是通过分析阅读,把主要的主旨以及各个分论点都找出来,最后把全书的骨架架构出来,以笔记的形式呈现。

4. 主题阅读:就一个话题而言的多种书籍的同时阅读。这样的阅读,一般用在研究某一个话题的时候才用到。这种阅读的第一步是拟一个书单,然后利用检视阅读去筛选合适的书单和重新整理话题。然后找出这些书籍的异同点,提取自己的论点。

小王子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让学生爱上阅读心得体会

让学生爱上英语教育随笔

读书笔记摘抄加感悟

小王子内容摘抄加感受

小学阅读指导课教案

围城读后感钱钟书高分

六年级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优质3p篇

让学生爱上作文

繁星春水读书笔记初二

「如何阅读一本书」笔记赏析感悟篇
《「如何阅读一本书」笔记赏析感悟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如何阅读一本书」笔记赏析感悟篇(通用9篇)】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2022-12-21

《金银岛》600字读书笔记初中学生2022-05-06

红楼梦读书笔记摘抄加赏析2022-06-22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_六年级下册人教版2022-11-23

初中生《繁星·春水》读书笔记2022-08-18

《金银岛》读书笔记个人领悟2023-08-16

名人传摘抄加赏析2023-03-18

繁星春水读书笔记作文2022-05-07

亲爱的安德烈名著读书笔记2023-05-26

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202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