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老师新闻稿范文(精选18篇)由网友“kenny_2008”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采访老师新闻稿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采访新闻稿
本月11日,西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社会实践小组——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现状调查研究(以西安市为例)启程走访环卫工人。秉承我校历年来优秀的“三下乡”活动经验,材料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李均明老师的带领下顺利出征。
上午10时左右,队员们对城市街道进行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目前大多数城市垃圾是不进行分类的,成片成片的垃圾大量堆积,有些甚至溢出垃圾车,周围散发着恶臭。
(西安市某街道垃圾车实拍)
下午1时左右,队员们到达指定地点对清洁工进行采访调研。环卫工大爷阿姨们大多十分友好,工作开展的十分迅速。在调查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环卫工人们普遍反映市民的垃圾分类投放意识较差,而且分类垃圾桶的布置也存在问题,并且现在大多数城市仍然采用填埋式处理垃圾的方法,将所有垃圾一股脑填埋到地下。
(队员们和清洁工亲切交谈)
随着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越来越大,我们面临着“垃圾围城”的挑战,垃圾分类处理是可持续发展选择的最有效途径。但现实情况令人堪忧。明天,西安理工大学实践小组还将继续展开走访调查。
篇2:采访新闻稿
时间:20xx年3月17日
小记者:、
采访对象:X校长
问题一:请问您儿时的乐趣是什么?
答:我儿时的乐趣主要是和小伙伴在一起玩乐,爬野山、摘野果、捉迷藏、办家家等。那时候科技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但是邻家的`几个孩子在一起玩,确是一件有趣的事,而且在身边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找到乐趣,玩的东西很多,不像你们现在就是坐在电脑前一个人打游戏。
问题二:那您现在的烦恼是什么呢?
答:现在我已经退休了,生活比较的幸福美满,所以没什么烦恼。
20xx年3月17日,于校长办公室,我们对校长进行了采访。在与她亲切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她童年的游戏很丰富,很朴实,没有现在孩子玩的东西那么高科技,却也为那时的她带来了无穷乐趣。她那时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斗鸡、办家家、捉迷藏等。她还告诉我们退休的生活无忧无虑,十分舒心,没有什么烦恼可言。还亲切地教我们如何做好一名记者的工作。通过这次采访让我们改变了对她一贯严厉的印象,使我们感觉到她是一个亲切和蔼的人。
其实每个人的童年最快乐的事莫过于同小伙伴一起玩耍,那些回忆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珍贵回忆。虽然校长小时候所玩的东西没我们现在这么的高科技,却是那么纯真,那么朴实,一切都来源于大自然。
后来听到校长说她现在没有什么烦恼,但我相信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烦恼的,来自于家庭、来自于学校、来自于社会。但在通过采访思教处杨老师的时候,我们也明白到,生活中烦恼无处不在,当然快乐也是随时在我们身边徘徊的,看你选择哪一样,选择的路不一样,结果自然不一样。在现在的生活中,烦恼往往会占据我们的心,我们要学会排除困难,寻找生活中的乐趣,生活是那么其乐无穷!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在面对困难时我们需要聆听长者的谆谆教诲。他们每个人是长者,也是智者,我们应该尊重他们。他们所经历的事,所得到的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吸取和学习的,那是人类在成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宝贵财富。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少走弯路,加快我们的步伐,奔向美好未来!
篇3:采访新闻稿
今天早上我们采访了清洁工,通过这次采访让我感触很大,短短的二十分钟的采访,使我认识到了阿姨们的伟大,也为我们的所作所为感到了羞愧……
他们一个月才一千三百元,每天早上要五点上班!他们对这一些没有抱怨,他们为着城市的整洁,无论严寒酷暑,无论刮风下雨,一年365天,从不间断。可生活中却还有很多人不但不支持他们,还用鄙视的眼光去看,也有人不讲卫生,随意乱丢垃圾,破坏城市容貌,和清洁工比起来,难道不感到羞愧吗?
通过采访,我还了解了还有一个属于他们的节日——10月26日环卫节。我们对这个节日都很陌生。我为此感到很是羞愧。以后我们要在这个节日多开展帮助清洁工的活动,让他们得到广大人民的关注,让我们更加热爱劳动,共同维护城市环境。
篇4:校园采访新闻稿
正值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际,恰又迎来了锦城文传系宿舍文化建设月活动。在此活动之前,我系率先举行了一次例行查寝活动,突袭检查我系学生的寝室风貌,就本次宿舍检查活动,我宣传部记者特别采访了此次查寝活动的监督老师——我系学生科副科长曾瑜老师。请她就本次活动为我们谈谈她一些看法和观点。
宣传部记者 :曾老师,我系以前已进行过多次的查寝活动了,都已形成了一种规章制度。今年,又是我系10级新生的第一次查寝,由您担任了本次宿舍查寝活动的负责人。您觉得今年我们10级新生寝室建设与往年相比在质量上和寝室整理上是否有所提高?
曾老师 : 今年的宿舍查寝较以往看来,出现了一些新的亮点,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从总体上说,比原来提高了一个层次。例如:本次女生寝室的整体打扫情况都与往年有所提高,而且形成了一种团队打扫的好习惯,因为我们学生寝室是四个人的寝室,不是哪一个人就能打扫完成,团队合作能培养同学们的集体感和荣誉感。但是,其中还是有一些欠缺的地方,例如:极个别的寝室没有一个完善的规章制度,分工不明确。效率不突出等。这样的习惯不是好习惯,我希望极个别寝室同学也能像其他同学学习,能够养成团队合作的好习惯,这样有利于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进而增强同学们的参与性。
同时,曾老师还告诫同学们:寝室是同学们即将生活四年的地方,干净整洁能够促使你的大学生活更加的快乐和充实,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希望同学们能牢牢记住这句警讯,在今后的寝室打扫中能更加的完善和完美。
宣传部记者 :曾老师,您对于即将来临的.宿舍文化节的建设工作有什么初步的规划或者想法吗? 曾 老 师 :这一届的寝室文化节活动,我对活动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学校的学生宿舍,既是反映高校文明程度的窗口,更是一块重要的育人阵地。宿舍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系高度重视的工作之一。其实,我系每年举办一次的宿舍文化建设月活动,是要以宿舍文化建设月活动拉动宿舍文化的发展,加强学生公寓的管理,提升学生们的宿舍文化品位,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是联系各系负责学生工作老师们的一个纽带,带动老师们也融入到公寓管理工作中来,进而促进我校学生管理的整体工作。所以,我对10级新生的宿舍文化节建设活动寄予了极高的期望,同时我也相信,我们文传系的新生们一定会给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此外,我部记者还采访了寝室的同学们。同学们对于此次的查寝活动表示了极高的热情,踊跃发言,多数同学对于学校的寝室管理制度都有着极高的满意度,很多同学还表示整理寝室是军训养成的习惯,进一步说明了我们军训的成功性。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和谐友爱的学生宿舍新风貌。
后记 :通过与曾瑜老师短暂的谈话中,我们也学到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能原地踏步,要不断的有所创新,才能有所发展。同时,在和同学们的交谈中,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同学们对于自己寝室的热爱,也深深渗透着博学于文,奋斗于传的文传精神。我们相信,今后的文传也一定会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大放异彩的。
文传系团总支宣传部
记者:***
篇5:采访新闻稿怎么写
标题:一般分为引题、正题及副题,亦有只写一个标题
导言:扼要描述新闻的整体轮廓,撮述最具新闻价值的内容,使人得悉全篇梗概
正文:将导言所述具体化,仔细地交代新闻事件,内容要包括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何及如何六大要素
篇6:采访新闻稿怎么写
柔中带刚,一面是女性的温柔细腻,一面是不乏男性的威严与大气。
王子欣,以自己充实而高效的生活经历向我们演绎了大学生活的真谛。严谨、认真、负她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感动民商颁奖晚会”后,我们有幸采访了王子欣学姐。
记:学姐,您好。《锦瑟》在您的带领下可以说是走过了一个辉煌的阶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那么在您的眼里,《锦瑟》给您或者说在向我们民商传递着什么?
王:首先《锦瑟》 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我非常欣慰,在我的眼里,《锦瑟》已经渐渐地溶入我的血液,其中有我对它情感的寄托。
《锦瑟》自200X年创刊到今天很不容易,四个板块都有不同的精彩内容,希望同学们通过《锦瑟》了解发生在校园内的'各项活动。但总的来说,我们以与法律有关的内容为主,让同学们通过参与《锦瑟》加深对法律知识的了解。
与此同时,也希望通过《锦瑟》拓展视野、了解社会。让《锦瑟》成为同学们生活、学习的好帮手。
记:我们知道出版一本刊物不是一件容易的市事,寻找海量资料,筛选,联系出版等,在这其间,一定遇到不少困难。是什么信念支撑你无谓地面对这一切?
王:其实从加入《锦瑟》那天开始,我就对它产生了很深的感情。从最初的选材、到最后发刊,那种期待和喜悦是别人体会不到的,感觉它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所以你所说的困难和这相比也不算是困难。
从骨子里透着一种责任,告诉自己无论怎样,都要将每一期做好,也许正是一种对《锦瑟》的热爱支撑我走到今天,同样今后无论走到哪,都会将它装在心里,因为我的成长和《锦瑟》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总想说:《锦瑟》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记:四年的时间真是一晃而过,想必大学生活一定给您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能不能用一段简短的话来概括下自己的大学生活?
王:大学生活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最值得珍惜、记忆的日子。在大学思念,从懵懂到今天的成熟,经历了很多。也曾跌倒过,但无论如何,令我庆幸的是,每一次跌倒,我都抓起一把沙子重新爬起,就这样一步步走向成熟,我可以问心无愧的说,我无悔!
记:今后有什么打算?
王:呵呵,经过一年的努力,我终王拿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法学硕士的录取通知书,9月份我会在那里开始另一段人生之旅。
记:对我们这些学弟学妹们说一下您的寄语吧。
王:民商是一片能够激发热情的土地,希望在这里你们能够带着一份执着,一份坚忍勇敢的心走下去,在各方面发展,锻炼自己,祝愿你们四年后带着硕果离开。
采访结束了,但晓楠学姐的一番话语却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挥之不去。我们被她的那份责任心深深打动,看着她诚挚的眼睛,不需要更多话语,已经完全理解了她对学校,对与之有关的一切的情感。让我们以她为榜样,续写更多民商传奇,在此祝愿晓楠学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宽,创造更多精彩
篇7:采访新闻稿怎么写
记 者:我现在正在江西省上饶市一个非常普通的道路上,现在台风中心就在
上饶市波阳镇。从昨天晚上开始,这里就下起了大暴雨,而且都没有停过。像前几天,我们这里还是37度以上的高温,现在一下子就降了下来。现在外面雨下的也非常大,打到我脸上非常的疼。
我们看到现在道路上车已经不多了,因为台风来袭,很多部门,单位都紧急放假,很多商场也都停止了营业,大部分居民现在都待在家里。
现在风也非常的大,大概是6,7级左右,你们看现在道路两旁的树也是给吹的摇摇欲坠了。面对这样恶劣的天气江西省政府也采取了多方措施。
记 者:我想请问一下现在的供电情况怎么样呢?有没有中断 某领导:恩!这次台风,江西省有关部门已经提前制定了很多应对措施,到现
在为止,一切都还正常,供水供电还是没有问题的。
记 者:那么当地的民众对于这次台风来袭有什么反应?
某领导:江西省也不是第一次面临台风了,大家的心理都比较平和。 基本上大家都待在家中平静的等待台风过去。
记 者:那么针对这次台风袭击,咱们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某领导:现在各个防汛部门都已经进入了紧急待命的状态,很多地方还进行了紧急疏散,寻乌县,现在已经提前转移下游沿河群众5836人,因为考虑到现在持续下雨,有可能文峰乡下坪水库大坝附近会存在一些安全问题,所以进行的人员的提前疏散。
记 者: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现在台风依旧在江西境内,虽然有所减弱,但是附近居民还是应该小心应对,尽量待在家中,不要出门,以缓解当地交通压力。详细的情况,请继续关注我们的节目
篇8:采访老师
毕老师你好,我是太平洋女性网的编辑陈菁,很荣幸今天可以采访您。今天我们就您的新书《花冠病毒》对您进行一个采访,同时我们也收集了一些网友的问题。
1.首先很多网友看到新书,是被书名《花冠病毒》吸引,很特别的书名,请问毕老师是怎么想到用这么特别的名字呢?
毕老师:“病毒”本来是挺可怕的东西,但我这里想有一个概念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就是地球不止是人类的,它也是很多其他生物的,病毒虽然是低等的生物,不过它在地球的时间比人类在地球的时间更古老,人类是最高等的生物,病毒是最低等的生物之一,但是它和人类的一个相博,这样一个过程,那谁胜谁负,并不一定我们人类就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我想用这样一个观点,不要觉得病毒它非常的可恨,就能把它彻底地消灭,不能的,从这个观点出发呢,我就把它定为一个“花冠病毒”,给了它一个挺好听的名字。
2.不同《花冠病毒》是毕老师时隔五年的又一作品,那经过五年的深沉,你觉得这次的作品与之前的作品最大的区别在哪呢?
毕老师:就是主旨来讲,应该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关注生命,然后有一种人道的精神贯穿始终。如果说一定要找什么,我觉得这部有很多科幻的成份、想像的成份,写的是一个未曾发生过的故事,是一个在将来时可能会发生的故事,就和我以往写的,都是以实际当中,更多以事实为依据的小说不一样。
3.您在书的首页写道:“读这本小说,有一个小小用处——倘若某一天你遭逢瘟疫,生死相搏,或许你有可能活下来。”这个您是怎么解释的呢?
毕老师:因为我曾经采访过SARS一线,那个时候他们就会提到一个共性,在病床上很多病人是这样的情况:当他知道自己得病了,然后又觉得没有什么特效药,就变得悲观、消沉,十分的害怕,医生跟我讲你知道什么人死得最快吗?就是这种人,丧失了希望,他觉得自己已经没有胜算的可能性了,当然我这部小说,它也不是特效药,它也不是灵符啊,可以保佑你,我只是说,我通过这部小说,我传递了一个理念——珍惜生命,不要放弃,满怀希望和信心,我觉得这样,我们活下来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一点,那种面对生命之绝境而最能坚持下来的那些人,坚持到救助出现,和生命的曙光再次地照耀我们,都是因为那些不放弃的人们。
4.都说《花冠病毒》中其实模拟了一场的SARS事件,不管是不是SARS,还是其他任何东西,在人生中是缺少不了灾难的,然后毕老师您是怎么看待灾难的呢?
毕老师:你说的很对,在我们的人生中不缺少灾难,我想我们每一个都不能给自己打包票说:我就是上天的宠儿,这一辈子只是有鲜花,只是有扬帆起航的顺利的旅途,却没有那种意外、灾难,甚至是绝境出现,因为,人生本来就充满了未知之数,我们有欢欣鼓舞的时候,也一定有那种一筹莫展的时刻,欢欣鼓舞呢,是比较容易过去的,但是那种绝境就需要你的智慧和勇气,然后要为自己找到出口,然后我想,我们更多地来讨论的就是当绝境出现的时候,我们要怎么样了。
5.写一部作品通常都要先搜集非常非常多的资料,但是毕老师自身的生活经历就已经非常丰富了,那能不能谈一下哪段经历是对人影响最大的呢?
毕老师:我想对我影响最大的应该是青年时代,我在西藏阿里当兵,而且当卫生员,为什么这个对我影响这么大?我想这是青年时代,我们方方面面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在形成过程当中,为什么那个时候人特别的敏感,特别能吸收各种各样的知识,包括一些理论还有很多自己进行的思考,这些阶段对我来说特别的重要,去到阿里,由于它高、寒、缺氧,十分恶劣的自然环境,那就让我那个时候就感觉到大自然是这么的伟大,而我们的生命,是如此的短暂和脆弱,再有一点,青年时代去学医,学医这件事情,就让我特别早地去接触病患、接触死亡,因为通常你说一个花季少女,去的时候还不到17岁,16岁多,正是充满童真、想象的时刻,经常会觉得世界都是粉红色的,非常地美丽,因为那时候我已经成为一个军人去学习,我就必须要去直面淋漓的鲜血,还有那时候让我非常困惑,这个过程,都给了我很大的教育,形成我一生中非常稳定的一个想法:我的生命是有限的,我的生命非常的宝贵,我要好好珍惜我的生命,而且要让这个生命去为别人增添一点点正面的影响,比如说因为你的生命,因为有了你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混乱了,更加不堪了,这就拿我们的生命做了一些很负面的事情,我希望哪怕非常的微小,也拿我们的生命作一些正面的影响。
6.以下是一些网友的提问了,网友南京咩咩问到:创作《花冠病毒》的过程中,有没有遇过瓶颈?您是怎么处理的?
毕老师:很好的问题,创作的过程中没有瓶颈,瓶颈都在前面那八年当中,这是一个长长的瓶颈,我在那里艰苦想啊想啊,想了整整八年,等我把它想通了,真正开始写作的时候,反倒是比较地顺畅。
7.网友嗨嗨喀秋莎说,人往往肉体上的解放都是很容易,但是面对心灵上的困扰却时常不知所措,之前您谈到了在青藏遇到的生离死别,对待人生也有了不同的看法,那么,除此之外,您是否还遇到过其他心灵上的困扰呢?
比如说,我快六十岁,我要去环球旅行,几乎所有的人都反对我,他们说,你都是一个老太太了,这是多么疯狂的举动啊,居然要去环球旅行,有人就说这个你得花不少钱呢,你拿着这些钱来养老不好吗?或者是,给自己买点金银首饰啊、名牌衣服啊,买点这个好吃的、保健品,这些东西都看得见摸得着,为什么不拿来享受呢?你买了张船票,你出去转了100多天,回来你什么都没有啊,你这一点的物质的东西都没有留下,可是你钱没了。我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可是,我心中想的是,这些钱都是我辛辛苦苦挣的,我觉得我有支配它们的权利,可以买衣服,可以买名牌的首饰啊、包包,或者用其他的方式,山珍海味都去消费,每一个人,他的兴奋点不同,他的处置自己财富的方法是不同的,但对我来说,那些都不重要,我可以穿普遍的衣服,可以背最简单的布缝的包就可以,这些对我来说都不是很重要,对我来讲特别重要的事,就是我去完成我童年的一个梦想,那我就去做这件事情,当然我不是说我做的这个就一定对,只是说他符合我自己的心愿。
8.网友瑞瑞、鸭力山大想问,这也是最后一个问题了,您曾经说过“幸福是个哑巴”,如今现在社会压力已经越来发挥大了,都市女性在照顾家庭时还要兼顾事业,您对现在年轻的女孩子有什么建议和忠告吗?
毕老师:现在的女性,因为她既有传统的要照料孩子照料家务的担子,她们又有在工作中非常努力非常好强,在工作中也有她们的业绩,这两个担子一起压到一个女子的肩膀上,可以想象到那种压力,我各人觉得,我常常自己用的方法,我经常会把它它的顺序来回地调一调,常常碰到这样的问题说:你把工作放第一位还是把家庭放在第一位,不要觉得顾了家庭一定顾不了工作,顾了工作一定顾不了家庭,我想你可以随时调整这个顺序。工作特别忙的时候以工作为主,工作不太忙的时候以家庭为主,有时候一天一调也可以,这两个总要找到相对的平衡支点,希望现在的女性们,特别是在工作之中,做出非常卓越的成就,也能在自己的家庭里面,成为贤妻良母,这个要求有点高,但正是因为这种挑战,才需要我们更加聪明地去处理,当然还要爱惜自己,爱惜自己的身体,因为如果你没有了好的身体,没有身心健康,那么成长起来就太艰难,所以祝福大家都能够既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也有一个幸福的心理,让自己生命的质量变得越来越好。
9.许多太平洋女性网的网友都非常喜欢毕老师,能不能送一句祝福的话给她们呢?
那祝福太平洋女性网的朋友们,希望你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希望你们的内心越来越坚强!
篇9:采访老师
小编:研一的同学在不久的将来即将面临论文开题,听说老师您擅长案例研究,请问老师能否为我们介绍下如何写好案例研究类论文?
刘老师:那我就从案例研究的背景和导向、案例类型以及案例要求三大方面来谈。
(一)背景和导向
撰写研究生论文,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对学术型研究生所要求的狭义的实证研究方法,即国际上通行的大样本的统计分析,强调学术价值和科学性;二是对应用型研究生,包括MPAcc(单证、全日制双证、会计精英)、研修班、MBA等,提倡的是案例研究,通常采用单样本的案例研究,或小样本的案例对比研究方式,强调应用价值和可操作性。
就MPAcc学生而言,教指委要求的是案例方法,而不是统计实证方法,我们学院正在考虑配套资金建设案例导向的MPAcc教材和案例集,专门讨论了要在MPAcc学生中鼓励用案例方法来撰写毕业论文。
(二)案例类型
具体对MPAcc学生而言,案例研究的类型主要包括:
1. 案例课程论文
一般选取特定行业或特色业务类型来写,将公开上市公司的案例作为核心内容,框架结构一般包括专题背景、典型案例的选取、基本案情、案例分析,及案例启示。
2. MPAcc案例大赛及案例集
案例大赛第一阶段,要求在指定案例材料和相应问题的基础上,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各种分析工具,图文并茂、数据翔实、分析深刻、浑然一体。第二阶段,要求通过调研完成案例,需要利用校友资源,锁定案例对象,框架结构为写作背景、公司简介、问题诊断、解决方案和应用效果四个部分。3.毕业论文
建议采用案例调研方法,听取职业导师的意见锁定案例,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框架结构同案例大赛第二阶段。
(三)案例要求
1.选材的真实性
目的是方便求证,满足科学求真和可验证性的需要,最好是亲自调研或正在工作或实习的单位,利用二传手资料来做研究的可信度和实用性较差。此外,还须注意举例和案例的区别,举例可用于教学和教材,但写论文的主体部分只能是案例而非举例。
2.研究的思想性
案例研究的子标题一般是“以**为例”,但必须有服务的主标题,做到理论的先进性与行业的特殊性相得益彰,既有特色又有思想。为此,必须专设主章节“理论阐述”。
3. 分析的深刻性
案例分析需要有数据或指标支持,做到图文并茂,尽量使用国际通行的先进的分析工具和框架。
4. 结论或方案的针对性
案例论文的亮点,恰恰在于成功经验的总结或解决方案的提出,注重可操作性,可复制、可推广和解决现实问题。切忌泛泛而谈那些“政治上正确”的“正确的废话”,不要动辄就是万能建议(如提高审计独立性、改善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
小编:审计有哪些比较有新意或有意义的研究领域?
刘老师:审计研究分为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两大类,我分别就这两类的主要研究领域做简单介绍。
1.审计实证研究
最主要的是审计质量和审计收费两大领域。其他领域还包括审计意见预测、审计信息含量、审计声誉机制、审计任期、购买审计意见、审计市场等,都是其延伸方向。此外,用实验研究方法来研究审计行为,如职业判断过程,也较为流行。
2.审计案例研究
公开发表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案例对象,一般是公开的上市公司,而且以失败案例为主。国家审计案例因为保密性的需要,一般需要对案例对象做一定的模糊处理,所以公开发表的难度较大。国家审计的毕业论文因一定的政治性和模糊性特征,有较高的盲审和答辩风险,故不做建议。案例毕业论文以内部审计和其延伸领域内部控制方面的选题居多,优点是更有针对性和可操性,更有应用价值。
小编:纵观财大,各个专业的学生几乎清一色往券商涌,请问老师怎么看? 对于我们会计学院的学生,您是否认为有更适合我们专业的职业发展方向?
刘老师:以券商为代表的金融行业,既是多金行业,也是朝阳产业。国家正在加大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直接融资的比重,我国企业也偏好事实上低成本的股权融资(迷恋高送转,现金分红较少),券商“钱景”看好。国外对华尔街同样也是趋之若鹜,故扎堆挤投行这一择业方向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从发挥会计专长,迅速积累经验和熟悉行业的角度来看,“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也是不错的选择。例如,在审计中,询问是很正常的工作方法,可以在问中搜集证据,还可以在问中偷偷学习掌握,会计就缺少这种理直气壮的机会。当然,在研究生阶段,如能通过CPA考试,将比本科生有更高的起点,否则不一定划算。“四大”的收入增长快,晋升的确定性强,本土化下的机会多,可以考虑作为长期的职业规划,当然需要至少考出CPA资格。同时,也可以作为很好的跳板,如在了解和熟悉公司与行业,得到被审计单位的认可和赏识后,将有机会被高薪挖到上市公司、国有企业或外资企业,做财务总监、财务经理或内部审计师,转行做国家审计师的机会也较多。
篇10:教师节采访的新闻稿
“教师节”来临之际,为了弘扬尊师重教、尊师爱生的优良作风,更好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的后备师资队伍,师范系根据专业特点,开展以“教师节所想到的”、“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教师”等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各团支部利用网络、问答、演讲、游戏、互赠贺卡等多种形式,师生互动,畅谈“教师节”的重大意义,抒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并结合抗震救灾英雄教师的先进典型,联系自己,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师德师风”、“教师仪表”等方面加强学习和训练,力争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新时代所需要的合格教师。
在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踊跃发言,讲述了自己成长历程中老师的关怀,言语之中透露着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在感谢老师辛勤工作的同时,坚定了自己到教育战线建功立业的信念。系领导和辅导员融入班级与同学们互动,笑声、歌声、欢呼声不断。此次活动,增强了同学们作为师范生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体现了师范系强化“树师德、强学识、重教法”的教育理念。
九月,是祝福的季节,九月是幸福的感动。为了欢庆第xx个教师节,吉东小学全体师生开展了简洁而丰富的庆祝活动,为老师们送去温馨的祝福。
节日前,学校校长带领班子成员慰问困难教师,为他们带去学校的问候与祝福;学校工会利用9月4日举行开学典礼的有利时机,把离退休老教师请回学校,与在职教师欢聚一堂,举行茶话会,就学校建设和发展等工作相互交流和探讨,让老教师们了解学校建设和发展情况。
同时,少先队大队部发出号召,希望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老师表达敬意,为心爱的老师献祝福。他们有的精心制作心愿卡,有的利用校讯通给老师发短信,有的拨打亲情电话,有的为老教师敬献鲜花,形式简洁但内涵丰富,老师们倍受感动。
通过这些简洁而丰富的活动开展,营造了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孩子们也受到了感恩教育,老师们也感受到职业的幸福和快乐。
9月10日下午,化学化工学院20xx级化学专业a、b两个班开展了一次题为“老师,您辛苦了”的主题班会,为学院老师们献上一份温馨的教师节礼物。化学化工学院院长陈业高,党委副书记刘莹,副院长杨智、李琮、苏永庆,各班班主任、辅导员以及a、b两班全体同学参加了班会。
化学化工学院院长陈业高表达了对全体教师节日祝福,并对筹办活动的同学们表示感谢。他说,十年寒窗,回报社会,希望学子们以此次主题班会为契机,谨记师德,发扬红烛精神,将来为祖国培养和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创造辉煌的明天。
班会上,学生代表为各位老师系上红丝带并赠送了贺卡。20xx级化学专业a班的王勤同学代表化学化工学院全体学子发言。他满怀深情的话语、饱含热情的言辞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师生。由李根龙同学带来的吉他弹唱《一生有你》将会场气氛推至高潮;汤荣磊同学表演的二胡独奏《良宵》赢得了阵阵掌声。与教师节有关的知识问答紧跟其后,同学们争相参与。之后,舞台上出现了十位同学,他们手中各拿着一块小黑板,黑板的一面是中学化学板书与实验装置图,展示了师范生的专业技能。正当大家还在猜测这是什么节目的时候,同学们则依次把小黑板翻转过来,只见每块黑板上都书写了一个隽秀的粉笔大字,待最后一块小黑板“转过身来”时,几块黑板拼贴成了了一句“祝全体老师节日快乐!”,班会最后在豪情满怀的集体诗朗诵《九月飞歌》中圆满结束。
据悉,金秋九月,在喜迎第xx个教师节之际,我校化学化工学院举办了以“感恩九月,谨记师德”为主题的教师节系列活动,包括主题班会、征文比赛和师生互动等活动。
篇11:采访老师日记
采访老师日记
在星期三的中午接到小记者团的通知,元旦期间要去采访凌岚老师,听了非常兴奋也非常紧张。午饭没吃好就赶紧上网查凌岚的资料,我一边查阅资料一边想问题,托着腮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什么问题,反而越想越紧张。
元月二日上午,我早早的就来到了谷德广场。凌岚在我心目当中是一个关爱少年,热爱动物的作家。我不知道这次会有什么样的惊喜。距离见面会还有半个小时,我既兴奋又紧张。兴奋是凌岚老师快来了, 紧张是担心凌岚老师来了发挥不好。突然,小记者们不约而同的向舞台跑去,我也跟随队伍跑去。啊!是我期盼已久的凌岚老师到京广书城了。老师主动提出和我们合影,合影的同学还有签名照呢。见面会开始了。因为很多同学喜欢宠物,就先来了一段狗狗秀。这些狗狗有的憨态可掬,有的顽皮可爱,有的强壮凶猛……在大家的'掌声中,凌岚老师上场了。我们是记者,一定要采访凌岚老师。我把手举得高高的。第一次是田滋冉问的,我没放弃。第二次,第三次我终于获得提问的权利了。我问凌岚老师:“凌老师,我们身边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您为什么会选择写狼的故事呢?”凌岚老师笑着回答:“因为我觉着狼与人类很相似。它们有坚持不放弃的精神,用它们的智慧去战胜对方。所以我选择写狼的故事。”很快,采访的小记者越来越多,凌老师被围起来了。见面会结束了,要签名售书。
通过这次活动我知道了,写作文一定要做到看,想,勤这三点。看是注意观察,想是想象力,勤是勤写日记,勤修改作文。
篇12:采访老师的采访稿
有关采访老师的采访稿
1、记者——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你对此的理解是?
老师——干脆你去当公安部长或国务院总理算了。按照这句话推导不是也可以说:“没有破不了的'案件,只有干不好的警察”;“没有管不了国家,只有干不好的总理”。“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不会治的医生。”
2、记者——考核教师要求学生优秀率保持多少或者年年增长,你怎么看?
老师——别来这一套,祖师爷孔子三千弟子,才72贤人,他的优秀率才2、4%。
3、记者——有的家长抱怨你们老师没有把我们的小孩子教育好?
老师——我领的不是超人的工资。你们俩父母能打能骂教育一个小孩都搞不定,还敢指望我们几个人教育好一个班级五六十号小孩?
4、记者——老师不要抱怨了,你们毕竟还有这么长的假期?
老师——这要从两个方面来回答:一方面,你要感谢假期,不然你的孩子可能是文盲,因为没有假期也就没几个人当老师了。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放假,你孩子愿意吗?小孩没有放假连续上课,你答应吗?
5、记者——有人说老师一周才上几节课,比我们每天上八小时舒服多了?
老师——是吗?你知道上课要备课吗?下课要改作业吗?两个班一百多个学生的作业的批改多久吗?你知道早自习、晚自习吗?做操不管行吗?吃饭不管行吗?纪律卫生的你管吗?
6、记者——老师平常上课很轻松吧?
老师——上纪律好的班级就像是演讲,平均每天两节课,就是演讲一个半小时;上纪律差的班级就像在跟人吵架,每天吵一个半小时,你试过吗?
7、记者——老师工作不错了,钱也不少吧?
老师——见过老师考公务员的,你见过公务员考教师的吗?
篇13:采访老师作文
小记者:你好,老师,我能采访你吗?
老师:可以
小记者:老师,老师这个职位好当吗?
老师:对于调皮的孩子就不好当,对于听话的孩子就好当。
小记者:老师这个职位是你梦寐以求的职业吗?
老师:嗯,应该是吧。
小记者:老师,我的采访结束了,谢谢!
附原文:
小记者:你好,老师,我能采访你吗?
老师:可以
小记者:老师,老师这个职位好当吗?
老师:对于调皮的孩子就不好当,对于听话的孩子就好当。
小记者:老师这个职位是你梦寐以求的职业吗?
老师:嗯,应该是吧。
小记者:老师,我的采访结束了,谢谢!
篇14:采访老师作文
今天,天气晴朗,我采访我的老师,想了解一下老师最近的教学情况,以下是采访内容:
我:您好!我是中山日报的小记者,请问您对我们五年级的学习有什么意见?
老师:你们虽然有些聪明,但是,上学有点走神,只要你们能端正好学习态度,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很好的。
我:老师您现在教书是不是很辛苦?
老师:也有一点点辛苦,但是,看见你们能取到好成绩,我也就不辛苦了!
我:好,谢谢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您在百忙中能接收我采访,我觉得很感激!祝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附原文:
今天,天气晴朗,我找了我的老师采访,想了解一下老师最近的教书情况,以下是采访内容:我:您好!我是中山日报的小记者,请问您对我们五年级的学习有什么意见?老师:你们虽然有些聪明,但是,上学有点走神,只要你们能端正好学习态度,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很好的。我:老师您现在教书是不是很辛苦?老师:也有一点点辛苦,但是,看见你们能取到好成绩,我也就不辛苦了!我:好,谢谢老师以上的采访,你在百忙中能接收我采访,我 觉得很感谢!祝你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篇15:采访老师的采访稿
那段时间在看武汉大学的赵林老师的书,碰巧采访的这位老师再碰巧得知其本科时代和赵林老师是同学。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因缘?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吴建华老师的“才”与“情”、“光”与“热”
清代人张潮说,“才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情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对于任何一个深受学生热爱和尊敬并在学生的人生路上留下深刻 印记的老师,必定有其独特的人格魅力。魅力何来?无外乎“才”“情”二字。旅游学院的吴建华,正是有如此“才情”,如此“光热”的魅力老师。
才:扎实的功底
无论是学生,还是同事朋友都能从吴老师的讲课谈吐等举手投足中被其“才”折服。吴老师说这种“才华”或“才气”是奠基在她读书年代扎实的功底上的。
“要读书,因为只有读书才能思考!”听过老师课的学生总能感受到吴老师苦口婆心的劝导,“本科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这离不开读书。不仅要读书,还要学会读书,读书不能泛泛而读,可以集中一个感兴趣的领域,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不断扩枝散叶,厚积薄发,久而久之即使谈不上专业,但你熟悉了,说话做事都会变得有底气。”通过对吴老师的采访,我们得知吴老师本科、硕士、博士阶段的专业都是历史。吴老师以自己读书年代的经验建议“无论是什么专业的同学,广泛涉猎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等人文社科类的书籍,包罗万象,对拓展思维,扩大个人视野更重要。”“对待学术,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还要有胆识、毅力、严谨的思维以及创新的能力。”吴老师曾为写一本专著――《雷州文化》而走遍了雷州半岛,为此总共花了七八年,老师说“在出发前要有充足的资料准备,然后以小学生的姿态,带着问题去调研。如此以来不懂的,错误的,空白的,就能得到由针对性的弥补。”
谈及当下大学生教育问题,吴老师有些激动:“都说广商的毕业生上手快但不耐用,为什么同样是大学四年,塑造出来的学生素质,发展前景如此不同?很多大学把教学方针定位为就业率,这固然有其现实因素的背景,但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实践固然重要,但理论和文化是基础,是一栋房子的奠基石,本科教育是对学生综合能力,文化素质的全面培养。除了学校制度方针的因素以外,老师和学生都有责任。所谓‘只有差的老师,没有差的学生’,老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对学生有不可逃脱的责任。身为人师,首先教育思想要端正,自己的底子打好了上课才能自由驰骋,任意飞翔。这又牵涉到一位老师在自己的读书年代是否打好了扎实的基本功,是否经历过学术与文化上的修炼。”吴老师认为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的理论的兴趣。她举了自己的小孩为例,吴老师的儿子在香港科技大学读书,香港大学的老师上课不太讲课,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为主,吴老师告诉我们她的小孩读大学很忙,但不是瞎忙,主要是忙着读书。比如为了在一次课堂上能够有5分钟的演讲展示,她儿子连过年都留在学校读书!相比之下,中国大陆的大学实在太容易混了,而这一混就过去了。
对此学生也有责任。比如老师布置的作业论文,学生只当应付;老师上课提问,无人响应。说到这里,吴老师有些可有些心凉:“其实师生是需要互动的,学生和老师都希望置身于热烈讨论而非死气沉沉毫无创造力的课堂,这样的氛围和条件,需要师生共同的创造和努力。”当然吴老师也经常自我反思,她也一直在努力完善自己。
情:关爱年轻人
吴老师是广商引进来的资深教授,对待年轻人吴老师有个开放的心态。吴老师不仅对学生充当为“人梯”的角色,对年轻教师亦如此。她认为年轻教师的成长也需要上一辈教师的帮助与引导,她敬佩很多比她强的年轻人,她更希望年轻人超越上一代,因为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
在众多的身份角色中,吴老师最喜欢的是教师,她以自己的原则和热情在教学与师生关系中践履着“为人师”的角色。
光:理想之光
一个人是需要理想的,没有理想的人生如同行尸走肉,吴老师说她现在依然有理想。在提及有关人生的规划时,吴老师指出:“人生不要规划。大学时代就给人生定下路的轨迹太早了,也太狭隘。当然,对于某一个领域,自己还是要有大致的方向,并且这个领域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喜欢,然后在不断地尝试中找到自己最适合的。其实好比“试婚”,吴老师称虽然自己不会去做,但不反对。对待人生就要有一个开放的态度,不断尝试,人生的意义不就在走的过程中吗?人生是没有答案的,只有试过了才知道。成功总是在不经意之间的,当然这不经意本身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功底。”
很多老师说吴老师有“书呆子气”,可是吴老师似乎挺享受这种“书呆子气”,“它不是说你只会死读书,不懂变通,而是因为一个人的关注点和精力是有限的,当你把兴趣和精力都投入到学术或项目中了,哪里还会去想什么社会关系呢?”吴老师说她的儿子身高一米八,大学生了,可是大家都觉得他跟中学生一样。不是因为他生得一张娃娃脸,而是因为他依然是一颗孩子式的心,简单纯粹。吴老师相信“傻人自有傻福”,她对自己的儿子的期望就是“搞技术”。吴老师所言的“技术”可不是工具化的技工,而是既然儿子对理工科技有兴趣,就须静下心踏踏实实地钻研,好比居里夫人,在通往充满了奥秘与未知的科学世界的路上孜孜不倦,这种探索与发现的幸福与快乐,很纯粹,很充实,是只有真的发自内心深处的热爱和追求才能体验到的。
吴老师最想传授给学生的是学会做人和做事,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她认为“学校带给学生的就应该是正面的思考,那些社会上的东西,你出去了自然会知道,可是在学校里就应该打好底子,以后面对社会、人生的精神底子。良心、正直这些美好的品质应该成为社会价值观的主流。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啊,如果连教育育人的学校都被污染了,社会也没希望了。”
其实,真正搞学术的人何其不需要这种“呆气”和“傻气”呢?
热:生命的热度
吴老师是个很可爱还有些“孩子气”的老师,经常会流露出一些俏皮的表情、动作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吴老师喜欢打乒乓球,她说读博士时期还给邓亚萍当过裁判呢。吴老师曾经只用三百块游澳门三天三夜,这份经验早在前几年就在学生中流传,并被无数学生实践。看来吴老师真的是一个很会生活的老师呢。吴老师说要懂得谦卑地对人对事,要以诚相待,热心地为人着想,不炫耀个人的“传奇经历”,不要摆架子,做一个值得朋友信任的人。这是生命的体温,生命的热度。那么怎样保持对生命的热度呢?吴老师反复强调,靠文化。
那么文化又是怎么修炼出来的?吴老师认为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接受别人的批评,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自我反思。“文化不能光靠教育”,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是具有自我反思的能力,而文化又是全方面渗透的。我们所说的“有文化”不是说读多少书,拿了什么学位,一个有文化的人可以体现在其一举一动、穿衣打扮上,尤其是“为人师表”更要注意。比如人多坐电梯时,只要把皮包放在膝盖处,即可腾出多一个人的空位,这是细节,其实也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点点滴滴都是文化。
这是文化的热度,亦是生命的热度。但愿作为每一个个体的我们都能在文化的熏陶中为自己添砖加瓦,添热加温,在完善自我的同时,亦是为我们共同的世界创造生命的热度。
才、情、光、热――构成了吴老师的人格魅力,而我们正是在吴老师身上散发出的“才”与“情”,辐射出的“光”与“热”的背后,感受到一个老师从内心深处散发出来的独立的思想,人格和美好的品质。吴老师自称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她只是尽量地把自己储存的“才”与“情”,“光”和“热”最大的外化,她只是坚守作为一个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的最低底线。这,足以获得学生的尊敬与喜爱;一个老师的才情与光热正是在潜移默化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亦是身为人师最大的价值与快乐所在吧
篇16:对老师采访稿
1、问:老师,您当班主任多少年了?都是从高一到高三吗?
答:当了十几年了,大部分都是从高一到高三。
2、问:从您高一接手这个班级,您有过什么设想吗?(班风、学风之类的)比如初步如何建设这个班级?高一阶段会有什么做法?高二呢?高三呢?
答:设想?设想?(老师显得很惊讶,很惊讶)这个是书上的理论,现在现实当中就不讲求这么多了。就是做好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就行了,比如早上6点40来看他们是否到齐早读、晚上也来巡视一下,而且现在班主任要管好晚睡纪律,总之就是每天做好每天的事情,每周做好每周的事情,每月做好每月的事情,就可以了的。
3、问:您的班级有什么特别的规定吗?比如每个月有什么特别的活动?比如制定了什么班规制度?
答:这个・・・・・・除学校的规章制度外,班级会视自己的情况来定吧。而一般来说班级出现什么问题了就制定相关的规矩,不然,班级制定太多规矩,学生也会烦,如果做不到或不顾学生、现实情况,则会使学生厌恶及减弱班规的执行力。
4、问:您是如何看待您现在所带的班级呢?面对不断加进来的新学生,您又如何对待呢?
答:如何看待我班级的学生?(老师转过头来很惊讶地看着我),这个问题,怎么说?(老师好像不知从哪里说起,也似是老师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然后我立刻转话题,“就是不断加进来的新学生,您怎么看待?怎么让他们尽快融入班级和同学熟悉?”)怎么说呢?其实这一届学生比较特殊,每个学期班级人员都在变人数也在变,一开始是四中合并过来,人员多了,然后是明瑞高中成立,分了一部分学生过去,人员少了,然后就是现在艺术生零零星星地回来几个,所以很难说怎么看待。如果是新加入的学生,或者说艺术生久不久地回来一两个,我就会让新同学跟着班级一些同学,同学们做什么,就让他们做什么,尽快让他们跟上学习进度,尽快融入这个班级。面对新加入的艺术生,等到他们(差不多)全部回来之后,我就会召开一个小会,跟他们讲清班级的一些规矩。
(而从平常听课时跟老师到班里的观察情况来看,面对略难管理的男生,廖老师会在男生中找一个男生当“亲信”,即一个和老师关系较好并且在男生中有一定的友好关系、有“威信”的学生来做“督促员”,来督促其他男同学遵守纪律,比如冬天的中午比较寒冷,就让男生督促员来及时叫其他男生起床。)
5、问:老师,您能给我在班主任工作方面的一些建议吗?
答:因为老师比较忙,一上完课就走了,所以很多时候并不能问老师很多问题。
采访稿:
(二)任课老师篇
老师姓名:廖海彬(女) 所带年级:高三级
所教科目:政治 所带班级:1108班
1、问:老师,您从事政治教学工作多少年了呢?
答:差不多了。
2、问:老师,您觉得高一、高二、高三的政治教学有什么特点?哪个阶段比较难呢?(之前写成了“您觉得高一、高二、高三的政治教学哪个阶段比较难?难在哪?”,难度没有调整好,一开始过难)
答:这个问题太笼统了,挺难回答的。高一、高二、高三政治学科的特点?・・・・・・(旧教材,因为这位老师一直以来都是叫旧教材,还没有接触过新教材的教学)也就是分三个板块,分别是经济常识、哲学知识、政治常识吧,经济方面最难,哲学方面最容易,但却是学生觉得难的部分。
3、问:老师,为组织教学,或者说上课之前,您会做什么准备工作呢?能否把备课工作说得详细点?
这个没有问老师
4、问:老师,现在很现实的一个说法是学生的升学率、成绩是评判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答:这个怎么说呢?学生的成绩高与低,的确是反映着这个老师的教学过程是否被学生所接受的情况,也是老师的教学水平表现的一个体现。而且在同一水平素质的学生之中,班级平均分最好不要超过五分,超过五分就不正常了,就说明老师要多注意自己的教学方法。
5、问:老师,您觉得旧教材存在着哪些优缺点呢?
这个问题没问。
6、问:老师,您能否给我这些初步接触教学工作的师范生一些建议呢?
答:作为新老师呢,就是要多听课,在听课中学习教学的方法和技巧,还有就是一定要熟悉课本教材,尤其是理解教材到位,多看书多做题,注重自己的学科知识补充理解。
后记:第一次看到廖老师,是到政史办公室想问哪个老师是教政治的,然后一进入门口,看到的就是坐在正对门口的正在备课的廖老师,美丽、优雅、温柔,让你猜不出她的实际年龄。接着我就是问老师,“老师,您好,我是广西师范学院的学生,想来这里听课。请问哪位老师是高三的政治老师呢?”,“哦,我和旁边的李老师・・・・・・”整个交谈过程中,廖老师都是带着微微笑,语气温柔,极具亲和力,让人第一眼就喜欢上她了,以致于那时我去问领导意见后领导让李霞老师当我的指导老师时,心理竟有点点遗憾。还好,李老师为了我能学点东西,也让我去听听廖老师的课。真正接触廖老师,主要是从听她的课和她在1111班的课间接近同学们的行为。廖老师上课时很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让同学们集中思想,并且给同学们很多的考试技巧和方法的指导,比如,要是讲到让学生颇为头疼的材料题,她并不是马上就讲就解析,而是会给学生们一定的时间来看并用笔来圈圈画画写写,然后就点名提问同学们让同学来讲出他刚才思考的答案,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动手动脑,集中注意力,也可以锻炼同学们的胆量和从学生的答案中发现大部分同学所存在的问题;比如,每次一讲到考试题型,廖老师就会重复强调让同学们记住怎样快速有效找到答案,“一定要找到关键词”、“带着设问来看材料来找关键词”、“一边学习一边归纳,增加对知识的记忆及熟悉程度,找到考试的某些规律”等等。但是廖老师也有一个缺点,其实也不知道这个该不该叫缺点,可能是因为廖老师教书好多年了,已经不太注意这个问题了,就是课堂时间的把握与控制,因为廖老师几乎每节课都会“拖堂”、延迟下课时间,可能是廖老师没有看到时间,也可能是廖老师觉得这个这道题这个知识点得讲解完比较好・・・・・・还有,我觉得从采访中,廖老师的回答不是那么惊讶的语气和表情,就是觉得很笼统,很难回答,或许也跟我设问的问题本身的逻辑顺序没有调整好和我问的方式过于突兀有关,而且我可能也给廖老师一种“死读书的书呆子”的感觉,很多时候,我问廖老师的时候,廖老师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书上是这样说,但现实不是这样・・・・・・・”、“那是书上所说的・・・・・・”在教学工作方面,廖老师已经有了20年的教龄,或许廖老师已经固定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面了,而且廖老师好像也没有比较多地另外去接触一些新教材新课改方面的情况,没有做到与时俱进随时更新自己知识吧,但是廖老师很注重自己知识根基的扎实,并且经常运用“题海战术”来提高自己对于应试能力和教学方法的水平。而在班主任工作,我觉得廖老师她应该也是有很多很好的经验,但是可能平时她不注意总结或者是提炼吧,所以她一下子说不出来,也不知道怎么形容,给我的一种感觉就是尽力去管好学生的纪律班级的纪律,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就好,只是不知道老师有没有对大部分学生除了学习成绩以外的在性格、人际关系、能力方面等有无大致的了解?
不过,我想,廖老师应该也是个和学生关系挺好的老师,亦师亦友的一个角色。因为平常下课后,廖老师总会在自己的班上“逗留”,一直都是笑着和学生聊聊天,了解了解学生或者是班级的各种情况。期间,有一次我和廖老师从他们班走过,碰到了在窗边的一个学生,然后老师就问那个男生,“天气那么冷,男生午睡之后起得来吗?你多督促一下他们哈・・・・・・”那位男生点点头,并且那位男生好像接过坐在窗旁边的那位男生的“回头客”小面包,紧接着就塞给了老师,廖老师不要,但是他还是直接塞在了廖老师的口袋,还说着,“老师,你吃,都上了几节课了・・・・・・”还有,听廖老师和其他几位老师聊天说,“昨天XX同学中午请假出去,可能因为有点事就没有在上第六节课前回来,我也没有注意。我当时也去上课了,也没带手机。后来我回办公室一看,他发来一条短信,‘老师,我回来时迟到了一节课。但是门卫看到我那么帅,所以就没有登记我的姓名。’”廖老师说的时候很开心,也逗得其他老师哈哈大笑。学生愿意主动和老师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正是说明这位老师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她是学生心目中的朋友,一个可以平等对话的朋友!
篇17:采访老师作文
10月22日,因为品社书中学到了有关老师的课程,所以我们便去采访黄老师。
困难班的时候,我们组的同学拿上本子、笔和品社书去采访黄老师。路上我又兴奋又害怕,兴奋的是这是我们第一次采访,害怕的是我们没有和黄老师约好,万一她不在怎么办呢,我的`心里总有点忐忑不安。到了黄老师的办公室,只有王超老师,却没有黄老师。一问王老师,才知道黄老师不在,去开会了。我们只好转变策略,去采访英老师。可跑到一楼,英老师说他很忙,叫我们下次再采访他。接下来一连问了好几个老师,他们都说很忙,或是叫我们稍微等会,后来终于张华林老师同意让我们采访他。
一经同意,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问问题,当我们问:“张老师,您的教学风格是什么?”张老师说他的教学风格是放松、自由和幽默。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张老师一直很幽默,使得整个采访气氛很轻松。
通过这次采访,我们对张老师更了解了,张老师不仅幽默,他上的课气氛也很好。我觉得采访老师这个活动很好,通过采访,我们和老师之间的距离缩短了,我们更加喜欢能让我们有采访机会的张老师了。
篇18:采访老师作文
今天我们在教室里静静地等吴老师,因为潘老师要请吴老师。
过了一会儿,吴老师笑容满面地来到我们面前。潘老师拿起话筒说:“你印象最深的是哪篇作文呢?”“浙江省新概念作文银奖,”吴老师挠了挠头皮说。
潘老师开心说:“机会总是赐给有所准备的.人,那你是怎么做到的呢?”吴老师说:“主要是依靠平时的积累,要日积月累,厚积簿发,还要多读多记。”
潘老师把话筒交给了同学们,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拿起话筒采访吴老师。
这时,缪松辰自豪问:“吴老师,你对写作文有什么感想呢?”吴老师不好意思地说:“写作文要多读多记。”
今天的采访,我明白了:只要多读多记,才有好结果。
★ 记者实习报告格式
★ 实习记者实习报告
★ 新闻写作实习报告
★ 记者实习总结
★ 新闻写作实习报告
★ 新闻记者实习报告
【采访老师新闻稿范文(精选18篇)】相关文章:
电视台制作实习报告2023-10-16
记者实习总结自我鉴定2023-09-29
电视台暑假实习报告2023-06-25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报社编辑部)2022-10-22
电视台的电视新闻实习报告2023-08-13
电视台生产实习报告2022-09-06
电视台实习报告最火优选合集2023-01-15
采访策划书2023-03-21
暑假报社实习社会实践报告2023-10-30
电视台实习报告小结优质2023-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