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高中地理新课程中的亮点

时间:2024-01-18 08:03:15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案例教学-高中地理新课程中的亮点(集锦20篇)由网友“lindongjia”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案例教学-高中地理新课程中的亮点,希望能帮助大家!

案例教学-高中地理新课程中的亮点

篇1:案例教学-高中地理新课程中的亮点

案例教学-高中地理新课程中的亮点

目前案例教学在高中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使用几率越来越高,自然成为高中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它主要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这种开放式的动态的'教学方法也就成为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的亮点.

作 者:郑闽慧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金台高级中学 刊 名:教师 英文刊名:TEACHER 年,卷(期): “”(18) 分类号: 关键词:案例教学   高中地理新课程   亮点  

篇2: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实践研究

覃金瑶

(田阳高中)

摘 要: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是在新课程标准下,适应课程改革需要而尝试的一种教学方法。阐述了案例教学研究的背景、意义,并在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上,以高中地理新教材中的典型案例为例,结合实践经验,具体研究案例实施策略,并做出评价,目的在于探讨地理案例教学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的有效性。通过实施案例教学,不断优化地理课堂,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方式。

关键词:高中地理;案例教学;课程改革

一、案例教学研究的背景

对于我国地理教学而言,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对必修2提出了“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研究”,并制定了必修讲授10个案例。这是从国家意志层面,首次对地理案例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此后,地理案例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因此我借鉴在教学期间的教学经验,提出研究课题,目的是探讨如何更好地实践地理案例,更好地将地理案例教学的理论运用于课堂实践。

二、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实践研究

1.地理案例的选取

这是实施地理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选取案例教学途径有以下几种:

(1)教材直接提供,该途径最普遍。例如,教材中分别以“美国的硅谷”和“德国的鲁尔工业区”的典型材料,阐明新兴工业的特点。

(2)研究性学习提供。

(3)生活中自己编写,主要通过选择课题、搜集材料、编写案例、涉及讨论等几个环节进行。

(4)学生模拟情景进行表演。

(5)媒体报道。

2.地理案例的运用

首先,提供和呈现地理案例。其次,分析和讨论地理案例。最后,总结和评价地理案例。

三、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运用以上所阐述的地理案例实践步骤,将理论很好地运用于实际,现以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环地中海的农业变迁”为例,探讨“农业的区位选择”这一教学点,具体阐述地理案例教学实践策略及其有效果性的评价。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首先,选定案例:“环地中海的农业变迁”。这是教材直接提供的案例,并在学习《农业区位选择》一课前呈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下一步引导学生对案例问题的层层深入的思考做好准备。

其次,呈现案例:“环地中海的农业变迁”。

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多雨,且经常下暴雨,造成高地水土流失和低地沼泽化。后来人们大规模兴修水利,拦洪灌溉,笳涌垦,对水的因素进行了季节调配,改变了农业区位条件,使这里更加适合水果、蔬菜、花卉的生产。但是,由于这里交通不便,长期以来水果、蔬菜等产品主要是就地消费,花卉不能大量生产。

19世纪中叶以后,交通运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伴随着工业化的起步,欧洲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葡萄酒、新鲜水果、蔬菜花卉的需求量猛增。于是环地中海的法国、西班牙、阿尔及利亚、突尼斯、以色列等国农业生产选择专业化方式,成为水果、蔬菜、花卉等的“时鲜业”的大规模生产基地,并在此基础上加工酒类,产品大量销往欧洲各地。随着时代化保险技术的发展,市场前景更加看好。但是,越是大规模专业化的生产,遭受低温、洪水、病虫害时的'损失越大,环地中海的“时鲜业”已有多次惨痛的教训。地区之间的农业区位差异造成竞争态势。西班牙位于法国以南,气温较高,时鲜货上市时间较早,而法国距离欧洲腹地较近,交通便捷,两地之间同类产品竞争激烈,这些问题都要求对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区位选择作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教师指导学生对“环地中海的农业变迁”这则案例(共两段文字)进行仔细阅读,并指导学生找出文字材料中提供的关键字词句。在教师指引、学生学会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设计具有代表性的层层递进的问题,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并采取分小组讨论的方式,如下:

讨论1:从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变迁中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案例分析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区位主要有哪些?(第1小组)

讨论2:目前环地中海地区农业生产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请学生提出具体方案。(第2小组)

讨论3:你认为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中,最有效的方案是什么?(请阐述理由)(第3小组)

讨论4: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给人的启示是什么?(第4小组)

通过学生对案例的学习,问题的探讨,使学生从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变迁的真实案例中,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伴随着社会进步而发生的变化,从而理解环境整体性的特点。

案例教学比起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然而,在地理教学实践中也还存在很多现实的问题,例如,案例素材选取的尺度、案例教学方法的选择、案例教学评价的确定、教师与学生对案例处理的协调性等,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探讨研究、亟待解决。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林宪生,商治平,李风岩。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案例教学探讨[J]。教育科学研究,(10)。

[3]林国银。新课程理念下地理案例教学实践与探索[J]。福建地理,2005(2):54-59.

篇3:高中地理教学反思案例

这一学期来,我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并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现行高中地理教材涉及到的地理知识内容方方面面,既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又有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既有许多深奥难懂的地理基本原理,又有许多看起来繁杂冗长的地理事象描述;既需要深刻透彻的理解,又需要花气力去记忆。因此,许多学生在刚开始的复习中常常感到高中地理知识比较零散、纷乱,甚至有点无章可循,无从下手,尽管下了很大功夫,但复习效果并不理想。

一个最重要的关键因素,就在于许多学生还没有掌握学习这门知识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往往在学习过程中把各种地理事象割裂开来,孤立理解,没有搞清这些“零散”地理事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在头脑里建立起地理知识的框架结构,没有理解地理知识系统中的逻辑关系。为了以新的教学形式向学生展示地理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帮助学生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完成知识间迁移组合,并在完成这些要素的同时,发展学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系统梳理知识的具体过程中,对课程标准所要求掌握的地理知识形成较清晰、深刻的认识。

下面是本人的教学经验及教训:

1.备好课是基础

(1)在高一的时候,我主要抓高一地理的基础知识部分,规范学生上课纪律及完成作业,纠正学生学习地理沿用初中的方法。高二在赶教学进度的同时,渗透初高中教材的内容,进而做到温故而知新。认真钻研教材,对初高中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初高中知识的逻辑关系,能运用自如。对于每一部分的知识点,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找最典型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而不是一味的局限于教材上的资料。尤其注意收集学生身边的各种资料。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比如:学习“湿地”之前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有关洞庭湖、鄱阳湖等湖泊的资料;上“板块运动”前提前让学生复习初中课本,让学生自己熟悉七大洲四大洋以及相关位置关系。

(3)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比如:在复习经线纬线这一部分内容时,我采取以板图为主,以教具——经纬仪为辅的教学方法,为了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引导学生自己画图并相互纠错。

2.上好课是关键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尽量使课堂语言简洁明,克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如果发现部分同学疲惫了,宁可歇一歇,讲个笑话,或者跟某个学生开个玩笑,唤醒学生学习的兴趣。

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各种地图、图表、照片、图片来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过程。复习第一部分时,特别强调熟练解读各种类型的图,并能在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我经常运用图互变、文图互变、图表互变法转换思考问题的角度,推导地理规律和原理;通过各种读图、填图、绘图、分析示意图题型训练提高应变能力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3.做好课后辅导

现在的高中学生还是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偶尔进行小测试,并认真批改、讲评试卷。

4.积极参与听课、评课

在听课、评课的过程中,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5.勤做多做高考题

在这次做题能力大赛中,我的得分比较低,感觉比较惭愧。其实考题并不难,但是在做题过程中发现好多题里面的世界地理知识没有记住。以后除了加强做高考题外,还要多看世界地图,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并帮助自己掌握课程改革方向和高考方向。

6.培养兴趣爱好

随时阅读最新新闻,尤其是有关地理课堂方面的内容,并用自己所教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并提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也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本校文科班学生的生源较差,其理解能力往往不能满足教师的要求。针对这个特点,在接下来的复习过程中,我将注意对学生已学的基础知识加以巩固和落实。以避免出现教师讲过多次,但学生仍然无法理解;或者是部分同学理解,而其他同学仍然不能理解的现象。不要对他们做出太高的要求,只要求其掌握能够掌握的内容;对于难于掌握或者是理解的,有时可以放弃。只有做到真正的落实,才能使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从而谋求更进一步的发展。

进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

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看过高中地理教学反思案例的人还看了:

篇4: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分析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分析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分析

龙少波 宜春一中,江西 宜春 336000

摘 要 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一般是教师作系统的讲解,学生则静静地倾听、记录和领会。即使是运用案例进行原理印证,也是讲解案例,是以讲解――接受的教学模式进行的。在课堂教学中,显然教师是主角、中心、主动的传授者,学生只是配角、帮衬、被动的接收者。这与现代教育理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思想是相悖的,这也是导致我国中学生对地理不感兴趣,缺乏创新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对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案例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14-0034-02

从1991年起在我国进行的MBA教育,由于案例教学独特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它与MBA教育的成功结合,使得案例教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使案例教学在我国的高等教育获得较大规模的运用,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案例教学正成为教育理论界与实践界在世纪之交的共同的“新宠”,在普通教育的学科教学中进行案例教学的探索正方兴未艾。

一、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使用的案例质量不高,缺乏合适的教学案例

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的基础以及依托,也是师生之间交流和互动的教学平台,案例教学的内容是师生进行共同探讨和知识阅历交流的平台,通过教学案例的阅读、思考、交流和探讨,从而实现思维的碰撞、智慧的启迪等效果,案例教学中案例的质量对教学的效果起到了较大的作用。高中地理的教材中,案例教学涉及的知识大部分包括较多的知识点和章节中的内容,属于综合性质的案例,然而目前的高中地理的教学存在单一知识点的案例较多,综合案例较少,简单的案例也难以发挥辅导教学甚至引导教学的作用。

(2)学生适应能力不强,积极性不高

案例教学的实现应通过教师有效的教学和学生的积极配合来实现,案例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相应的经验和阅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受到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已经形成被动的学习心态。因此,不能建立有效的学生学习模式,当然也难以形成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

(3)教师的教学专业技能以及实践经验不足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组织和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和指引的作用,案例教学法对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以及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中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能实现对地理教学的有效组织和控制,但由于大多教师缺乏相应的地理教学经验,学校以及相关教育部门也未建立有效的教师实践的`培训,从而难以建立有效的案例研究、教学判断和思考的教学。致使高中地理课的教学仅仅是对课堂的一种补充和说明,案例的启发较为简单,案例的点评不够深入,从而也难以形成对学生教学的启发,难以建立有效的案例教学体制。

二、有效提高高中地理案例教学质量具体措施

(1)选择高质量的地理教学案例

高中地理教师应通过多途径选择地理教学案例,通过书籍、报纸、网络等方面收集适合教学的地理案例,从而扩展地理教学的范围,也能通过积累经典的教学案例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课堂的教学效果。不仅能在日常的生活中注重思考积累案例,教师还可基于对教材以及学生教学特点的理解改编和自编案例。教师自编的案例能形成创造性以及适应性更强的地理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课程掌握程度以及教学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应通过不断地积累和实践才能形成。

(2)归纳迁移,拓展案例

地理案例只是以图表、图片,或者文字材料形式出现的素材,关键在于利用辨析、讨论等教学形式,在地理案例中,通过探究归纳出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地理技能。学生通过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在迁移运用中巩固。迁移运用的途径可以是单个地理原理、规律的应用,也可以是问题分析。拓展案例研究方法,可以设计一些微型案例(如高考试题)让学生在课后完成。

(3)提高学生的课程适应性和参与程度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则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引导者和启发者。案例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讨论和思考为启迪,通过教师的引导实现知识点的理解和串联,学生的参与程度对案例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从而创设出积极有效的案例教学课堂。

(4)多种途径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高中地理教师应通过研究国内案例教学论文、参加地理案例教学交流和研讨、教学观摩等多种形式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为地理的案例教学积累丰富的经验,从而形成适合地理教学的案例教学程序,并通过对学生特点的了解和掌握做出适当调整。

参考文献:

[1]商治平。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案例教学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

[2]唐陆冰。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篇5: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应对技巧

高中地理是基础课程,也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注重学习技巧,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较高的地理素质。案例教学方式十分生动,在实际施行过程中收效明显。

一、引出问题

在地理案例教学中,先要构建一个教学环境,而后引发学生对案例进行探讨,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其中,原理和案例的统一是案例教学的主要方向。注重方法和知识的实际运用,实现对各个层次地理知识的考核。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在问题中找出原因,从中体会本质。为此,要重视案例教学,激发学习热情。

二、具体教学案例分析

1、对“地球公转地理意义”教学案例的分析

(1)课程主要内容

本部分内容主要是涉及地球公转运动的.相关知识,介绍了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原理。

(2)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了解地球公转,明确太阳移动的特征,从而判断昼夜长短的变化。能够对同一地区不同纬度以及不同地区同一纬度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做到深刻理解。

(3)主要教学步骤

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需要从现象中总结规律,主要存在如下三种方式:①图表讲解。鉴于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加之学生想象力不足,仅仅依赖图像很难实现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充分调动空间想象的能力,形成公转模型。但是,在具体应用中,效果不佳。②运用多媒体。借用多媒体展示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更为直接地展现地球公转的规律。虽然这种方式深度上更加广泛,但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不强。③实地演习。选择篮球当作地球,形象演示公转和太阳直射的关系,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会由对篮球的兴趣,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对各知识点进行规律总结,这种方式效果比较好。

2、教学思考

教学案例源于生活,也缩短了地理与实际的距离。通过本案例,学生掌握了重点知识,调动了参与性,学习效率提升,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鉴于高中地理知识的抽象性,运用案例教学后,变抽象为生动,便于知识的讲解,培养了学生对信息的分析、总结的能力,较大程度上提升了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2]安宁.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xx。

篇6:高中地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案例教育论文

高中地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案例教育论文

【前言】:

在“二期课改”中的一项改革是在学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意在让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从而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并体验成功的喜悦。随着研究性课程的开展,我们师生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而逐渐地把研究性学习引入我们的学科教学之中。随着英特未来教育培训在中国迅速展开,英特未来教育的教育理念普遍地被广大教师所接受,而这种理念又恰恰符合研究性学习的思路,在此我便运用了这种教育模式来组织学生学习高二地理下册的自然灾害及防治这节内容。

【教材情况】:

高二地理下册的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灾害及防治”这节内容,首先介绍自然灾害的含义和分类、自然灾害的特征、世界自然灾害的分布,然后介绍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其防治以及我国自然灾害区划。根据教材的特点,其中我国有多种主要灾害,而课本上的介绍比较条理化,而且在课本中灾害的直观性不强,不能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但在网上有关自然灾害的信息资源比较多,所以“我国的自然灾害及其防治”这部分知识非常适合学生在网上进行查寻学习,而且对不同的自然灾害类型可以分组进行学习,然后进行交流。

【学生情况】:

由于英特未来教育模式要求教师先设计有关学习计划,完成一个学习计划包,然后学生根据学习计划的要求,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选内容的研究性学习,在网上查找资料,制作相关的网页或幻灯片并进行交流和评价。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离不开计算机这一辅助工具,因此我选择了我校的电脑教学实验班――高二(9)班的学生实施教学。该班学生属于我校扩招生,学习基础较薄弱,与其他平行班在各门学科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学校为该班配备了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并加强电脑教学,意在配合在其他学科中大胆地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全班30位学生,计算机操作运用能力较强,其中几位学生还在区级以上的电脑作品设计与制作中获奖,他们在高一年级时也开过类似的研究性学习汇报课,在课件制作方面我对他们充满信心,但在内容的选择和组合以及汇报时的表达方面我比较担心。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在知识方面,让学生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分布、危害、形成原因,并找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2、在情感方面,通过对自然灾害的危害的了解,激发学生防治自然灾害的思想,并对人类的一些不合理的行为进行反思;同时在小组研究时发扬团队精神,分工合作完成专题学习,体验成功。

3、在技术方面,要求学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网上信息的查寻,并把研究的成果制作成幻灯片或网页的形式进行交流、评价。

教学过程:

准备阶段 研究性学习阶段 交流评价阶段

[准备阶段]:

教师准备阶段:教师设计教学方案,“你对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学习计划的设计,以及制定多媒体演示评价量规,并发放任务表。

学生准备阶段:组成学习小组,确定小组研究学习的内容,制定小组学习计划及任务分工。

[研究性学习阶段]:

1、教师安排一节课让学生集体上网搜索自己小组所需要的网上资源,并在教师机上“你对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的'文件夹中建立相应的小组文件夹,把所需的资源下载保存在里面。

2、小组成员根据分工,或继续查寻资料,或对已有的资料进行整理、筛选,讨论交流的形式以及内容的编排,完成交流所用的幻灯片或网页的制作和美化工作。

[交流评价阶段]:

1、教师简单地介绍本次学习的设计思路和目的,回顾师生共同已经完成的学习过程,强调我们所进行的研究性学习最重要的目的在于研究的过程,而非知识的本身,这一点我们已经完成了,而现在的交流评价只是学习成果的展示,但可以反映出我们研究性学习时的态度、我们学习的技能和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以及团队精神的发扬,对于这些我们进行评价并予以表扬。

2、学生分小组用幻灯片或网页的形式向其他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就研究的知识、计算机应用等方面向展示的小组进行提问、质疑,而展示的小组进行答辩、释疑。

4、其他小组对展示组按评价量规进行评价。

5、教师对本次研究性学习进行总结,进行总体评价,并公布小组评价的结果,对优秀的小组进行表扬。

附『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我国的水旱灾害”

“我国的沙尘暴”

“我国的水土流失”

“我国的荒漠化”

“我国的地质地貌灾害”

【教后反思】:

存在的问题:

1、分组没有打破原来的小组形式,选题仍局限于课本上的标题,有些学生没有进入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研究小组中去。

2、有的小组任务表留于形式,大部分工作基本由组内2~3人完成,没有充分发挥团队精神。

3、本次交流为了体现小组的氛围选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没有利用网络教室的交互性。

4、学生制作的幻灯片和网页中,有些在内容的编排上不够合理。

5、交流时学生由于基础的问题,对研究内容外的知识缺乏自信,所以相互间很少提问,回答有时也不尽如人意。

今后的计划:

在下一届班级中,选择一个各方面基础条件较好的班级再次实施该学习计划,避免本次实验中存在的弊端,与这次的实验进行比较,不断地改进,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真正地参与和体会研究性学习,掌握主动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自由地翱翔在知识的殿堂上空。

【教后体会】:

这种教学模式,更精确地说是学习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上的灌输式教学,发展成学生主动地研究性学习,可以说是一种学习的革命。这种学习模式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能发挥学生的团队精神,更是促进学生掌握主动学习方法的途径,而且通过交流共享学到更多的知识,最后通过评价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发现彼此的优、缺点,以便今后相互取长补短。唯一的遗憾是所花的时间较多,不能在课堂中经常性地实施,但就教学的目的来看是值得进行的。

篇7: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初探

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初探

在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运用这一方法时,教师要明确应该达到的.具体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教师必须注意在实施过程中对相关问题的重视,争取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 者:周冠东  作者单位:湖南省桃江县第七中学,湖南桃江,413400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42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作用   目标   问题  

篇8:浅谈高中地理新课程中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

浅谈高中地理新课程中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

高飞虎

(辽宁省本溪市一中)

搞好地理课堂教学,关键是要实现地理课堂教学高效化,因为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接受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如何激活地理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高效化,无疑是体现新课程理念及素质教育宗旨,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关键性举措。我们本溪一中地理组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命题、听评课等活动进行探讨落实、提高。下面我从教学准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反馈四个方面就自己关于高效教学的体会做以下总结。

一、精心做好教学准备是高效教学的前提

1.高效教学方向为研读课标

新课程标准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前,我们要注重对课标的分析,以此来明确教学目标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例如,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一章中,课标要求的是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教材选择了“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作为例子,如果我们把课堂重点只放在田纳西河,那是绝对不能“达标”的。通过解读课标可知,课标并没有明确要求具体掌握哪一条河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在学习田纳河流域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流域开发的一般思路,然后让学生利用流域分析的思路,对伏尔加河流域以及我国的塔里木河、长江、黄河、珠江等流域开发的异同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能力和品质,实现知识的迁移。

2.高效教学的立足点是备学生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学生可能熟悉的生活地理环境,为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做好准备,其次要备学生现有的地理基础知识,知己知彼,方能随心所欲地驾驭课堂。

3.高效教学的着力点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地理课上,怎样巧设情境,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激励他们征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决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众多因素中的关键。我们现在所用的教材中每一节都有探索内容以及思考、比较、讨论等栏目,我们在讲课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来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

另外,还可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愿意上你的课,这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中学生往往是喜欢一个教师,就会去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科目,课堂上注意力也会比较集中。教师优雅的教态,渊博的专业知识,高尚的职业素养,这些都可成为学生崇拜的焦点,也是良好关系建立的条件,这样就可形成由崇拜到愿意和你接近,愿意上你的课,教学效果自然会达到最佳。

二、优化教学设计是高效教学的有力保障

教学媒体的广泛使用,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情感、发挥想象、启迪思维、形成智能具有重要作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使课堂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使课本内容与现实有机结合,它们主要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传递信息,可使学生真正做到眼耳并用,视听并用,使知识传递、接受、记忆变得比较容易。如用电脑动画,可以模拟板块运动过程,解释构造地震的成因,模拟洋流的分布,帮助学生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但我认为必要的板书、板图等,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教师基本功的展示。以讲授“热力环流”为例,我先通过板图,让学生明确热力环流的情况,并要求学生到黑板上绘制环流的示意图,同时让其他的学生在练习本上同步落实。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对学生存在错误的地方进行及时的.纠正和点拨。通过教师精心引导,把热力环流这一知识与城市的“热岛效应”海陆风的形成融汇起来,加强学生的认知,也使学生的思维流畅,深刻。

所以我认为在课堂上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全面规划,适时展示,多媒体设备应运用在必要的地方。

三、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是高效教学的关键

1.利用地理图表进行探究,变“感性”为“理性”

阅读、分析、运用地图,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是新课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的一项技能,也是考试中的重点、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人手一本地图册,利用地图形成空间地理概念,并学会在地图、图表中寻找有用的信息。

2.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和规律的点拨,提升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有效的课堂应该是让学生掌握分析时事热点的方法,而不仅限于了解材料本身。因此,我先选取其中一个材料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确热点材料题的一般方法;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回顾相关的知识点→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四、教学反馈是高效教学的助推器

1.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地理学习的评价目标应多元化,手段应多样化,应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由于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较差是正常的,在回答问题时,我们不应该忽视学生的错误反应,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可以对学生说“你再想一想!或谁能再补充一下”等等。这样做就不至于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对于做对的,应予以肯定。从而使学生在轻松、自由、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学到知识,获得技能。

2.及时进行有效的学习反馈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作业、测试等方式多角度进行有效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业不宜多、宜精,及时批改,发现问题,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课堂上再进行强调。测试的试题要精选,在测试后,注重让学生进行错因的分析,查漏补缺。

打造地理高效课堂,需要地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根据知识内容及学生情况,及时改变教法和学法,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黄贤达。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11)。

篇9: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许晓伟

摘要:到目前为止,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已经普遍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方法,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是新课标改革下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教师通过选取一些暗含地理原理和概念的,并且是学生熟悉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探究,在引导学生学习和研究案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同时也使地理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但是,在现实的高中案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阻碍需要教师去解决,下面分析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阻碍,并且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篇10: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所谓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指的是地理教师通过描述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地理案例展开讨论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组织学生研究和学习经典案例,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要求,运用这种方法既能帮助学生学会地理知识,又能传授给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实现了教法和学法的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优点有很多,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下面我将进行阐述。

一、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所面临的困难

1.实用性、本土化的案例匮乏

在目前的地理教材中,缺乏跨课程、跨章节、跨知识点的综合性案例,而比较常见的却是针对某一章节或某一知识点的单一案例,而知识点单一的案例又缺乏争论和辩论的空间,所以,这些案例的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同时,目前课本上运用的案例大部分都是国外的案例转变而来的,在教学中教师很难把国外的案例与国内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所以,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即使是一些本土化的案例,也存在着与现实生活脱节、质量不高的`现象。

2.学生对案例教学的适应能力弱、积极性不高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离不开学生课堂上的积极配合和参与。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学生对课堂案例教学不感兴趣,比较冷淡,究其原因主要有:受到应试教育以及单一的学生评价模式的影响,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重,他们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了做练习题等能够快速提升成绩的学习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做课前准备,导致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参与热情不高,此外,由于学生长期受到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对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适应和比较习惯,一旦采取一种新的案例教学方式,学生就会觉得不适应。

3.教师的案例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弱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组织和艺术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大多数教师常年在学校内从事教学工作,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往往忽视对在职教师的实践培训,导致教师的实践能力不足,在教学中不能有效地开展经典案例的思考、判断、学习和研究,最终影响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提高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水平的对策

1.紧扣教学内容,探索和搜集本土化的案例

探索和搜集本土化的案例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不仅需要教师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博览群书,还要求教师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要有一颗善于发现本土化案例的眼睛。但是,因为地理教师平时还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以地理教师在收集案例的时间和精力

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限制。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搜寻本土化的地理案例的同时,还要善于自编、改编案例,来满足日常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需求。

2.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参与意识

学生在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处于关键的地位。针对学生案例教学适应能力和参与意识不强的特点,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处理:一是教师要想尽办法改变学生对案例教学的错误认识和落后观念,向他们介绍案例教学的重要意义,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教师要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摸清每个学生的特点、想法以及需求,了解学生在知识能力水平上的差异,从而针对不同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

3.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自身的努力学习;二是教育部门对教师开展相关的培训。每一位地理教师都要把提高自己的案例教学水平作为努力的方向,要多参与案例教学的比赛、观摩以及理论研讨活动,并且平时多研究和学习国内经典的地理案例,做到融会贯通,同时要主动地向有经验的、案例教学能力强的老师学习,借鉴和总结他们良好的案例教学方法,尽快地找到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模式。同时,学校以及相关的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虽然在地理教学中有很大的优势,但是毕竟高中地理案例教学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还不成熟,需要一线的地理教师不断积累经验,勇于创新,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细节问题。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不仅可以充分地发挥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利于发

挥教师的主导性,使地理教学富有启发性和生动性,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对知识举一反三,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学尧。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文教资料,(157)。

[2]罗剑平。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探讨[J]。政史地教学研究,(68)。

[3]谢本洋。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初探[J]。江苏教师,2011(50)。

(作者单位河南省灵宝市第一高级中学)

篇11: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论述论文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论述论文

摘要:地理是高中阶段必学科目,为了提高地理课程教学质量,在教育过程中,老师需创新教学模式。地理案例教学的应用能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教学内容,通过充分发挥地理案例教育功能,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解决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应用效果,为日后地理教学活动开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地理教学;人教版;高中

案例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开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高中地理课堂上,老师可沿袭案例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激发高中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能培养学生提出、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案例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学生只有将地理知识点牢牢掌握,才能解决地理问题。

一、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培养高中生的创新能力

地理学科具有较强综合性,在课堂上融入案例教学,能使学生多了解典型案例,掌握最新地理信息与资料。部分高中生阅读案例后,会产生极强的求知欲、好奇心,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到地理知识探究活动中,培养其创新能力。

(二)加强师生交流

在传统地理教学中,主要以老师讲课、学生听课为主,师生间交流甚少,无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案例教学设计的应用能增强师生交流,它是一种双向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知识探究活动,教育人员在其中具有指导作用,引导高中生学习地理知识。当学生遇到不懂的知识点,可及时向老师求助,从而加强师生交流与互动,便于老师彻底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三)明确师生各自承担的作用

案例教学要求教育人员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不能单纯由老师机械式讲解课本内容。在案例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育人员要明确学生与自己所承担的作用,老师是教学内容的传授者,主要组织、引导学生学习,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在学习的同时要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终将问题解决。老师向学生展示案例后,要引导学生思考,发现案例中值得探讨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收集相关资料,从而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二、案例设计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合理选择案例素材

在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选择案例素材至关重要。优秀的教学案例能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尽早实现教育目标,因此,教育人员必须合理选择案例素材。高中地理老师可成立地理教学网站,老师在网站上注册账号,登陆后及时上传教学素材,与其他教育人员分享资源。例如学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时,教育人员可将“玛雅文明的消失”作为案例,使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为了获取更多案例资料,教育人员还需参与实践,以实践内容作为案例,更具有说服力,例如高中院校可加强与气象、地质矿产等部门合作,针对平台上积极提供案例的教育人员,学校领导者要适度给予嘉奖。

(二)展示案例,强化教学指导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部分老师认为,只需于课堂内融入案例,便能使学生彻底了解教育内容,不用给予额外指导,单纯通过期末考核成绩,评估学生成绩。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若学习地理知识只为应付考试,那该课程的开展与学习变得毫无意义。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起到指导作用,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有效指导,及时解答疑问,便于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在考核机制中,将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真实反映学生对地理知识掌握情况。例如学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时,老师可将本市交通运输布局情况作为案例,利用地图向学生展示交通路线走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问:交通运输布局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当学生提问后,教育人员可引导学生思考,从宏观角度分析交通运输布局与城市经济发展、地理环境等因素间的关系,最终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三)从案例设计中拓展教学思路

地理课程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它是一门交叉性较强的学科,案例具有形象、直接、典型等特征,表现形式多样,例如数据、图形、图像、文字等。在高中地理课堂内,地理人员必须正确应用案例,结合案例特点,拓展教学思路。教学案例展示方法有多种,例如情景模拟、阅读教材、多媒体展示、口头描述等。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时,老师首先以图片或视频形式,向学生展示自己家乡农业园区的具体画面,以该农业园区作为案例,明确农业园区的形成规律。展示案例时,首先只展示部分内容,待学生学习积极性被调动后,才将全部案例设计展示出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结束语:高中地理知识学习比较枯燥,为了丰富教育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人员需融入新的教学形式。案例教学具有贴近实际生活、说服力强、直观性强等特点,将这种教学形式融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不仅能降低教学难度,提高教育质量,而且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金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难点突破方法研究———以人教版高中必修1教材为例[J].地理教学,,18:8-10.

[2]罗庆莲.高中地理教材分析方法探究———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的空间变化》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07:170-171.

[3]方炫.GIS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与案例设计研究———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12:11-12.

[4]周剑青.谈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策略———以人教版教材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22:43-44.

篇12:新课程下初、高中地理教学协调研究

新课程下初、高中地理教学协调研究

新课程下初、高中地理教学协调研究

文/王文伟

摘 要:初、高中地理教学协调问题是中学地理教学的现实问题,也是影响中学地理教学的突出问题,一直受到一线教师的关注,但对此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还是缺乏研究,故就协调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发现在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地理在课程标准的设置、知识的连贯、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等方面都存在衔接问题,基于教材和初、高中地理教学实际,提出人教版地理课程协调的几点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地理教学;协调;初中;高中

地理课程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程包含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和初中阶段的课程设置,这两者密切联系又互有分工,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无论是教学内容的深、难度,还是教学方式;不论是学习能力的目标要求,还是认知的广度和深度,初中到高中的有序教学应该是连贯、协调的。学生学习了初中的地理课程之后,基本能够适应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为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但事实上,初、高中地理在课标、内容、学法、教法等很多方面存在脱节现象,这给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开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一、初、高中地理教学在协调和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

1.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课程标准存在脱节现象

(1)从国家课标设计的思路来看:“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这是初中地理课程设计的思路,与初中地理课程设计的思路不同,“注重和实际的联系,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一步步学会运用地理基本原理去研究地理规律、地理过程以及地理成因等”,这是高中地理课程的设计思路。这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跨度”,给高中地理教学造成极大的困难。

(2)从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部分内容来看:首先,地球与地图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初一学生能够识记地图和经纬网的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运用,这是初中地理课标的要求。但初一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尚未健全,要让学生牢牢掌握这些知识、技能是有很大难度的。而高中课标对这部分内容没有任何要求,一定程度上是默认了初中生在初中学习生涯中已经很好地掌握了课标所规定的内容。这一初、高中地理课标所规定的部分内容中存在的脱节现象会给高中教学带来困难。其次,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区域地理。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规定,初中生在学习区域地理时仅要求以某一区域为典范,由点及面,推而广之,进而掌握区域地理的一般学习方法。基于此,初中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都只会选择某一个典型的区域,而不会呈现所有的区域,重在阐述区域地理学习的方法。这种要求可能使初中生对于地理区域的总体特征缺乏了解。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则要求高中学生进行系统的地理学习,故地理区域特征的学习成为高中地理学习的基础,这一初、高中课程标准协调问题也会不可避免地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

2.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完整性存在缺失现象

初中课改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明确降低了教学难度,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但忽视学生基础知识的习得。现在,很多地方初中没有单独的地理课程,初中学生主要从“科学”“历史与社会”两门课程中零星地获取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高中地理知识相对于初中地理知识更抽象、更注重逻辑性和理论分析。新课改后调整的高中地理知识与初中地理相比,跨度大、跳跃、广度拓宽、深度掘进、角度多维、梯度增强。

3.从初、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看,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存在断层现象

初中课改后,很多教师在师生交流互动和平等对话、重视三维目标的达成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教学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生在新课程学习方法的具体实施中,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方法有了明显改进。与初中课改相比,高中课程改革起步较晚,高中教学方式相对滞后。

二、初、高中地理教学有效协调衔接的方式和途径

1.教育部门通力合作,促进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工作,实现管理上的.协调

(1)教育主管部门应在中考中增加地理内容的分值。很多地区在中考中已取消地理这门学科,而代之以会考、结业考,这一举措使得很多学生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对地理不重视,仅仅把它作为一门副科来看待,增加了高中地理教学的难度。

(2)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做好初、高中地理课标、教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关文件等的培训工作。目前绝大部分的初中教师对高中的地理课程设置情况、高中地理的教材、高中地理的改革目标和有关的政策文件等都很不了解,更没有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研究过高中课标,高中教师则对初中的相关内容非常陌生。教育部门应创设条件,引导初、高中教师积极学习并研究对应的初、高中地理课程目标、教材和相关要求政策等,使他们逐步熟悉初、高中地理教材,了解新课程标准下新教材的编写思路、编排结构、教材内容等方面的特点,提高相关教师对初、高中知识结构的认识。初、高中地理教师也可以经常进行相互间的听课交流,了解彼此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做到知己知彼,共同提高。

2.依据初、高中地理知识结构,选取地理衔接内容,实现教材上的协调

要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需要教师熟悉教材和课程标准,明确哪些是需要补充的,哪些是需要深化的,才能在高中教学中有的放矢,比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结合初、高中现行教材,笔者按照知识专题的顺序整理了高中教学需要补充的衔接内容。

知识专题之一 ――地球和地图。对应的高中地理知识为“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在此章节的教学过程中需补充:极半径和赤道半径、地球形状、地球大小、经线和纬线、时区和区时、地球自转和公转、地图的三要素。

知识专题之二――大气环境与气候。对应的高中地理知识为“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在此章节的教学过程中需补充:气压带和风带;气压和风、降水的形成;气候类型、降水分布规律的成因;中国锋面雨带的推移;中国冬夏气温差异、季风的成因;季风活动与降水的关系。

知识专题之三――陆地上的河流海洋。对应的高中地理知识为“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在此章节的教学过程中需补充:海的概念;大陆架;海底地形分类;内外流河的特征。

知识专题之四――陆地环境。对应的高中地理知识为“必修1”第四章《地标形态的塑造》,在此章节的教学过程中需补充:中国地震火山带的分布;各大洲著名地形单元的分布和地形特征;内力和外力;断层、火山、地震等的概念。

知识专题之五――区域地理。在此章节的教学过程中需补充:中东亚、南亚、北亚、欧洲东部、北美、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概述;东南亚锡和石油的分布;新加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等区域地理知识。

知识专题之六――资源和能源。对应的高中地理知识为“必修3”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在此章节的教学过程中需补充:中国和世界的矿产资源;中国和世界的海洋资源;世界森林分布和效益。

知识专题之七――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对应的高中地理知识为“必修2”第三章和第四章《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在此章节的教学过程中需补充:我国农作物和工业的分布;珠三角和京津唐工业区。

3.初、高中地理教师整体推进地理教学,加强学科教学衔接,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协调

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完全是“经验记忆型”,考虑到到青少年认知水平,也受到初中地理是入门学科的限制,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方法多为传统的讲解法、谈话法等,课改后则强调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学生进入高中后,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经验记忆型”向主动学习知识的“探索理解型”转变,所以教师应改进教学方式,多采取启发、探究方式等。首先,高中地理教师要去了解《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与《高中教学大纲》及《高考大纲》的区别所在;其次,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后制订相关教学计划;第三,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挂图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书写规范等。

4.倡导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培养地理学习能力,实现学生学习方法的协调

初中学生受到年龄的限制,学习过程中喜欢死记硬背,侧重于记忆,对理解、分析、推理和归纳则不是很注重。初中的教材也正是基于以上特点,在编写过程中,更偏向于对地理现象的简单描述。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高中以后,学生的归纳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了提高。故而高中教材与初中相比,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必须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加强对学生正确的引导,尤其是高一新生。当他们对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方法还处于探索阶段的时候,如果教师能加以合理的点拨,指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就会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高中地理学习,从而受益终生。因此,在高中教学中,一定要倡导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法的协调。

参考文献:

[1]董迎辉。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实践研究。东北师范大学,-05.

[2]王沛芳。学校教育与终职教育衔接的智力开发。上海社会科学院,-12.

[3]罗知会。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地理课程衔接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05.

[4]宫宝祥。如何填充初中和高中地理知识的断层。中小学电教,(5)。

[5]李树军。新课改中的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06.

[6]余立。教育衔接若干问题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 浙江省宁波市李兴贵中学)

篇13:管窥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构建有效课堂

管窥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构建有效课堂

文/李云辉

摘 要:由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应当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将课程理念、标准和目标进行逐步的落实。在课程改革的巨大浪潮中,应当更加注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研究并落实“三维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更多的关注,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加强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加大开发与建设课程资源的力度,注重教学活动与生活实际的结合,落实素质教育。

篇14:管窥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构建有效课堂

与传统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相比,实行新课改后,高中地理教学的目标出现了变化。管窥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教师把重点放在传授系统的地理知识上,而在新课标中,高中地理教学主要体现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的合作探究活动,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去感悟地理学习与应用的方法,根据自己探究到的方法对地理知识做到更好地掌握;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尝试运用学到的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一直受益。因而,实行新课标后,教师成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导演,真正的演员变成了学生,而教师作为导演最重要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在课堂中将自己的天赋和能力真正的体现出来。

一、通过情境的创设,对学生的地理认知进行启发

首先要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我们应当明确,事实上,教育与生活是具有一致性的,课堂教学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生活领域诸如生活环境、状态以及经验等的关注,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生活的加工和再现来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例如,在进行地形雨、对流雨和锋面雨等降雨成因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气流上升凝云致雨的过程中的原理进行深入生动的理解时,可以启发学生联想烧水的过程中,提起锅盖出现的现象。学生可以自己通过联想领悟出与烧开水的水蒸气上升遇到较冷的锅盖形成小水滴的原理类似,降雨也是这样形成的。地理的新课程教学标准中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教师不能被动地使用课程的教学资源,应当主动探究使用并积极地开发教学资源。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应当注重留心日常生活,对地理知识进行充分的挖掘,使得地理学习与学生的生活有机融合。

其次,可以将多媒体教学资源引入课堂,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感知。全新的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对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产生的影响给予足够的关注。在选择课程内容、改革教育方式、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产生的影响充分考虑在内,以此为良好的载体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得学习环境更加适宜。因而,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应当将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充分的运用,不断丰富教学手段,采取诸如PPT展示、对互联网网页进行浏览、打造专题的学习网站、下载相关的教学录像和视频组织观看等,将地理的教学素材进行不断的扩充和丰富,课堂有效性获得极大地提高。例如,在对我国东部雨带推移规律和锋面雨形成过程进行认知的过程中,静态的地图难以对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刺激,学生理解起来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利用Flash将这些地图变成动态的展示,将雨带移动到的地区按时间的先后展示出来,将锋面雨形成时冷暖风的交锋过程用动态图像体现出来。此时,教师不需要再有太多的说明,学生可以对图像很好的理解,并且脑海中更容易留下原理过程的情境。运用这种手段,将抽象的转变为具象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自然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二、注重兴趣和地理思维的培养与开发

首先,要注重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运用,使得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地理知识的学习方法。在进行智力开发与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原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多引用一些趣味性较强的事例,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地理学习过程进行有益的引导,从而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起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达到情感教学的目的。教师应当充分地认识到,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语言和情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生动风趣的语言运用和激越的情感往往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在地理教材的编排上,有些偏人文的知识点是比较枯燥的,但它们作为一种重要的素材,有助于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树立与贯彻。因而,教师应当对自己的教学语言进行美化,争取做到幽默风趣,结合情趣与理趣,让笑声出现在课堂中,使得整个课堂教学气氛变得和谐轻松,促使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其效果要明显高于枯燥说教的教学方式。

其次,要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的链接和结合,促进学生横向思维的发展。地理学科和其他的学科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它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横向思维的发展,提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例如,我国文学宝库中很多著名的`诗篇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在习题中运用汇编的地理诗词,并将这些习题放在课堂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合理应用,不仅使得整体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和轻松,同时使得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就非常准确地体现了地理中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在江淮地区出现的梅雨天气则可以由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生动地体现出来,而内蒙古高原上的辽阔景象与地理地形特点则可以由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展现出来……

三、采用教学评价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评价和体验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所谓的教学评价,即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一些诸如气质、毅力、意志、进取心、自信心、责任感以及使命感等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发展,考查学生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施了新课程教学后,人们格外注重评价对学生的心理调节产生的影响。要在评价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对学生的自尊心给予充分的保护,激励他们不断培养自己的自信,体现出教师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和爱护,使得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得到不断的提高。当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学习评价的过程中来。

其次,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我评价的重要意义。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把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追求评价主体与方法的多元化发展。诸如开展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师生之间的互评。逐渐改变过去主要进行外部评价的做法,在学习活动中越来越重视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学习成果的评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与主动发展,从而推动学习进程、促进学习效果以及效率的有效提高。我们开展评价活动最根本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逐项的对照和反思评价的结果,对自身的素质发展水平与差异进行比较客观准确的理解,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当采取的措施,从而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教育教学的理念、方式方法和教育目标等都要发生相应的更新与改变,每一名奋斗在教学一线的教师都应当将自己的教育观念进行及时地更新,不断探究并转变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对自己的条件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准确的认知,探究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打造高效的高中地理教学课堂。让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对地理有更好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蒋敦杰,杨四耕。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与实施[M]。海南出版社,-04.

[2]张昕,任奕奕。新课程教学设计[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04.

[3]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05.

(作者单位 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第一中学)

篇15:浅谈高中地理新课程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浅谈高中地理新课程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中实施有效教学,有助于减轻高中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地理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高中地理新课程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 者:卢成树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第二中学黄龙校区,浙江,温州,325007 刊 名:教师 英文刊名:TEACHER 年,卷(期):2009 “”(7) 分类号:G63 关键词:新课程   地理课堂   有效教学  

篇16:高中地理教学案例的开发策略的论文

摘要:高中地理教学的案例就是将一些地理理论和解释该理论的方法相结合的具体事例。在本文中,详细介绍了地理教学案例的开发概述、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开发的理论依据及其开发原则、最后是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开发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策略

现代世界要求呼吁科学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地认识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其中包括人类和自然资源、人类和环境、人类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协调的发展关系。让人类明白,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地理学就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科学的发展,给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地理教学案例开发概述

1.1地理教学案例开发的概念。

地理教学案例是指具有特定具体的地理学科内容的教学案例。地理案例就是用于地理知识有关的事例,对地理理论知识进行具体的解释。它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它一般是按照描述式或者叙述式的格式进行介绍。二是在案例中不会出现具体和详细的相关原理的概念,只是在其中隐约地包含着。三是地理学科的教学案例出了具有真实的特点以外,还会引起学生的探究精神,因为案例会引出一些有趣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四是每个案例都是独特的,这样让学生可以在不同的案例中学到不同的知识,了解到不同的地理环境。

1.2地理教学案例开发的意义。

案例教学的发展对学生和老师都具有极大的意义。首先,它可以促进学生更加充分的发展。因为案例可以使非常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具体化,形象化。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加容易,深刻的理解知识。案例可以使外部的地理知识变得内在化,这样有利于学生可以终身的利用和学习知识。案例使相似的地理知识形成清晰地知识结构模式化,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式和科学观念。案例可以引出有趣的问题,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其次,可以带动老师专业化的发展。老师参与地理教学案例的开发,有利于提高老师专业知识的发展,使老师的地理知识结构更加的完善。简言之,案例教学可以增强教师专业能力。

篇17:高中地理教学案例的开发策略的论文

2.1理论依据。

首先,因为案例就是为了更好的讲解教材知识,所以还是要根据教材进行教学案例开发,要注意教材知识结构的核心层次特征。这是必要条件。但是也要注意教材只是一个素材,要加入问题的设置,引起学生的兴趣。案例开发的活动也要符合认知规律———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其次,要发挥“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要注意加入学生的参与,这样才会更加的符合学生的学习角度,引起学生的兴趣。最后,要注意案例开发的系统化。系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整体性,然后构成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具有相关的联系。教学案例的开发要注意各个组成组分之间的联系,使得各个知识形成系统的框架。

2.2开发原则。

首先,要开发地理教学案例就得具有地理特点,所以要符合地理性原则。其中案例素材要有地理意义上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要能够客观的反应地理规律,反应地理现象和地理样貌之间的关系。其次,要符合参与性原则。地理教学案例的开发,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师教学的专业性和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所以对于开发案例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参与,才会达到预想的效果。再次,要符合教学性原则,要注意教学大纲的要求,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开发。开发的案例必须适合学生的学习,更好的完成教学大纲制定的教学目标;符合教材的设计和教学内容,拥有多样性。最后,要符合“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即可行性原则。要注意案例开发的可行性,因为不能浪费学生的时间,但也不能随便找一地方进行简单,粗略的研究,那样得的数据是不准确的。

篇18:高中地理教学案例的开发策略的论文

3.1了解开发主体是开发的必备起点。

高中生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参与地理案例开发的前提。在地理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态度是指他对案例教学所持的比较持久的内在反应倾向,它由认知、情感与行为倾向构成。它既是先前地理案例教学的结果,也是后续参与地理教学案例开发的`前提。学生扎实的知识基础是有效参与案例开发的保证。学生已有知识必然会影响到新知识的获得,新知识只与原有背景中的某些观念相联系,才能够被保持并加以利用。学生优化的智能结构决定参与的最佳方式。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智能结构,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案例开发时,要善于利用学生的智能结构,组织相应的活动或设置会发挥其优势。

3.2明确开发目标是开发的必要前提。

首先,案例开发目标的确定要依据学生特点。其次,依据课程标准制定开发目标。最后,依据教学目标制定开发目标。总之,地理教学案例既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也要符合地理知识的逻辑要求,同时还要符合教学规律。

3.3熟悉开发渠道是开发的重要途径。

开发渠道的多样性,有利于增强案例的真实性。渠道包括:地理教材、高中地理教辅资料、乡土地理资源、报刊杂志和网络及其它信息化资源、社会资源。这样可以提高案例的可靠性,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3.4掌握开发方法是开发的有力支撑。

这种方法的信息是师生从现有的资料中直接搜到的,由于所搜集的信息是现成的,因此成为地理教学案例开发最容易实施的方式。其次,社会调查法。这种方法是指运用社会调查获得地理信息材料,编写教学案例,再用案例分析来进行地理原理学习,一般侧重于社会性和人文地理方面的研究课题。最后,地理实验观测或野外考察法。地理研究离不开科学地观测,所以需要这两种方式进行科学地研究。

4结束语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学科,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科学地性质,地理案例开发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教育科研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案例开发的行动研究有益于教师专业化,对于促进学生更充分的发展,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有重要作用。所以进行案例开发的时候一定要做好规划,争取发挥案例开发最大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倩.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

[2]琚艳丽.高中地理教学案例的开发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篇19:高中地理探究式“案例教学”的思考

作者/白汉杰

在新疆,高中实施新课改教学已经有五年了。五年中,新课程教材先后两次更新教材内容,对比旧教材,最明显的改变就是增加新的案例,接近生活的地理案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教材“案例”或将教材案例更换为学生身边的类似案例来进行教学;那么什么是案例探究教法呢?有何特点呢?案例探究教法,它是通过教师精心准备,在课堂上通过案例导入,设计探究问题,学生通过阅读,小组讨论、分析、归纳总结、教师补充说明等环节,主动获取地理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勤于思考,乐于探究,踊跃回答。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体现了教师教学的主导地位。案例探究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改变了原有的“满堂灌”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方式。案例探究教法最大的特点就是让学生首先对地理案例产生兴趣,然后,通过地理案例所讲内容,学生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调查研究,得出地理结论,并通过案例结论,联系生活,发现生活中的许多地理问题,然后进一步让学生思考地理问题的危害及其解决措施。基于这样一种学习思路,学生在学习地理课程的同时,学会关注社会和生活,明察秋毫,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案例探究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发现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在有限的案例中,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提高其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能力,在新课程背景下,案例探究教学,教会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理科学的兴趣,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例如:我对《荒漠化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这一课学习时,我设计的教学程序是:提前一周组建班级课题小组,并安排课题小组的学生负责查阅吐鲁番地区土地荒漠化的面积及形成原因的资料,安排部分课题组成员对吐鲁番地区一些荒漠化加剧地区的调查和访问,带领全班学生到沙漠植物园(沙漠研究所),向科研人员了解我地区荒漠化问题及其防治的措施。然后安排学生预习教材《荒漠化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最后在课堂上,不是教师在讲课,而是各小组学生在探究。课堂上,各小组分别展示自己对本课的学习成果,并发表自己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原因的分析,也有小组提出防治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具体措施;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本课的理解程度;同时对学生精彩的成果展示给予充分的肯定。

这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我们本来就生活在西北地区荒漠化的环境中。所以对荒漠化的认识本来就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学习这一课时,通过教师的精心准备和认真组织,让学生学习教材内容的同时也了解我们身边的地理环境。让学生理解人类的那些活动对本区荒漠化发生和发展产生那些危害,如何防治荒漠化的进一步扩张,让学生感受到防治荒漠化的紧迫性,并反思现实生活中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引发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再思考,从而达到三维教学目标。这就是案例探究教学的优势。

在案例探究教学中,对教师有何要求呢?学生是否喜欢一门学科,关键在于授课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而授课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精心准备是上好这堂课的前提。作为一名地理教师,首先要端正教学态度,教,是为地理兴趣而教,不是完成教学任务而教,这也是地理课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所以,地理教师首先必须明确自己的使命,明确地理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认真组织并实施案例探究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让地理课成为学生喜欢的课堂。当然,地理课不可能每一堂课都需要这样做,但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能够促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提升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这也是我们提倡采用“案例探究教学”的.原因之一。

其次,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理念认为,教材与师生的关系应该是教师、学生与教材形成一个系统,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互相丰富。教师应该努力促成学生与教材的直接联系。教材不等于课程,也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对教科书进行适当的“剪裁”、“增补”和“加工”,使之更适合案例探究教学的实施。所以,在案例探究教学中,教师要用课标对教材内容适当整合,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调整教材内容或活动的设计上;同时还要做好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工作。案例探究教学提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理解和运用知识,自主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并逐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但自主学习不能放弃教师的指导,在课堂上,当学生充满兴趣地思考、争辩、探究时,教师要适时引导,避免活动盲目和课堂秩序的混乱,更不能放任自流。

第三,地理教师要多研究案例探究教学的方法。“案例探究教法”有很多种,如:对比探究法,实际调研法,文献调查法,实验法,阅读资料探究法等等。不论你运用那一种方法,只要体现案例探究教学的思想,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三维目标,那就是可行的。总之,教无定法,无论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只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成为他们主动学习的动力,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获得了成功。案例探究教学法,要结合地理课堂教学,可以让探究活动延伸到学生课外活动中去,也可借助研究型学习活动展开,还可以开展一些地理专题讲座,辩论会等形式,允许学生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教师能够解答的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不能够解答的可以采取共同研讨或咨询专家解决。而对学生的答案无论对错,教师应该给予鼓励和肯定的评价,这种评价体系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需要教师正确对待。

第四,地理教师要更新观念,学习教育理论,学习科普实践,学会调查研究方法,定期参加专业培训,提高专业领域的研究,同时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增加野外考察活动,在学校教研室的组织下,编写本区域地理校本课程学案,在地理教学中,要让案例探究教学成为日常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课改最终的目标要求。如果地理教师本人不关注社会动态,不关注生活,不去探究身边地理案例,那么他(她)的地理教学只能照本宣科,就事论事,那地理课堂就无法实现升华。

(作者单位:838000新疆吐鲁番地区实验中学)

《关于高中地理探究式“案例教学”的思考》

篇20: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的应用论文

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的应用论文

案例教学是高中地理新教材最显著的特色和优势之一,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种典型的案例举一反三,从而明确问题的思路,进行知识的同化和迁移。

一、案例教学的特点

1.联系实际在案例教学中,所选的案例一般都来自生活中,是学生熟悉或了解的,因此,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如教材中讲到的宝钢和鞍钢的区位对比、福特汽车的生产网络、美国硅谷的发展、上海交通的改善提高。这种实际案例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

2.归纳总结教学案例的选材要针对教学目标的需要。教学目标总的来说是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有广泛的内涵,它可以通过学生在复杂的案例分析与决策实践中,经过不断地思考、归纳、领悟而形成一套独特的适合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案例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升华与质变。

二、案例教学的作用

1.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思想、调整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案例教学的特点是联系实际,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过程的理解,使学生有兴趣阅读。如将北京两客站三个方案提供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从而理解和掌握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类似的还有国际互联网带来的崭新生活、某规划区的公路线路方案选择、阜阳市对外交通口岸的转移、李守银家稻谷商品率的估算等。这些案例的选取都体现了将现代教学理论和思想教育渗透在教材内容的组织与编写过程。

2.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的要求很高:既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并将理论与实践融合;既要求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教案,又要求教师更加重视改革开放的社会实际,对现实中的问题保持高度敏感,不断地从社会实际中求索适宜教学的案例。采用案例教学可调动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使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活跃进取的状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3.有利于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体,而在案例教学中,学生为主体。但是,这并不是说,学生为主体,教师就可有可无了,或者说,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只是一个旁观者了。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师生互补,教学相辅”。学生积极参与,在阅读、分析案例和课堂讨论等环节中发挥主体作用,而教师在整个案例教学中则始终起着“导演”的作用。既要选择好的“剧本”,即符合教学需要的案例,又要在课堂讨论中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挥,获得最大的收效。

4.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接受知识与主动探索并举,学生将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对教学案例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分析和研究。这样可以避免教与学的脱节、实际与理论的脱节,同时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必须选择好的案例所选案例必须紧靠教学大纲的要求,紧抓教材的重、难点。反之,则容易偏离教学目标,学生对问题无从下手,而且可能误导学生,使学生把握不住重点知识。如学习“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则选择上海市为例,让学生谈谈如何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2.进行必要的引导在讨论中,案例涉及的每个问题都必须由学生进行分析、解释和讨论。教师则应围绕题目中心给予必要的引导,以免偏离案例分析讨论的目的要求。例如:在讲“工业的区位因素”时,先让学生充当决策者,一步步引导他们自己做出决策:决定工厂的区位、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等)、选择的区位应达到的目的(成本最低、利润最高)、理想的区位应具备的条件(原料和动力充足、劳动力质优价廉、市场前景广阔等)、现实区位的选择(具有明显的优势条件),然后以宝钢和鞍钢区位优势条件进行论证。

3.及时做好总结案例讨论完毕,一般应由教师进行总结,教师对案例讨论结果不应简单做结论,应该对整个讨论情况做出评价,指出案例涉及的理论问题及讨论的优点和不足,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其深入思考,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并结合上述案例,教师可进一步总结出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引导学生再思考。

4.进行反馈和提高在案例讨论、教师总结完毕后,应该进行知识的反馈和提高。例如:在学习“交通运输网中的线”时,先通过京九铁路这个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明确影响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极其变化,然后让学生练习。

地理教师培训的心得体会

教师新课程培训总结

初中英语远程培训心得体会

高中教学计划

高二教学计划

新课程地理的教学反思

初中教学反思的制度

教学案例反思

实践新课程理念发挥愉快教学论文

高二英语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案例教学-高中地理新课程中的亮点
《案例教学-高中地理新课程中的亮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案例教学-高中地理新课程中的亮点(集锦20篇)】相关文章:

初中地理教师研修总结2023-11-05

高三地理教师听课心得体会2022-12-08

案例教学反思2023-07-23

美术组工作计划~学年度第一学期2022-05-06

地理备课组工作总结2023-05-23

教师职业指导计划书2023-10-03

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计算反思2022-10-17

地理骨干教师教学的心得感悟2023-06-01

地理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2023-01-31

九年级第二学期美术教研计划2024-01-05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