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4

时间:2024-01-26 08:01:24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人生4(锦集5篇)由网友“杜啦啦111”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人生4,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生4

篇1:《人生寓言》 4

周国平

心旷神怡地赏月

白兔和月亮                         转     诸神之王赏赐

主题词:得失之患                   折        转折

紧张不安心痛如割                请求撤消

落难的王子:寓意: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坚强起来

十一、课后小结: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4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2:《人生的境界》 4

《人生的境界》 4

教学目的:

1.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大意。

2.认真理解文中语句的含义,并深入探究。

3.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讨论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人生境界。

4.品味随笔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探究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四种境界的认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品读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追求,那么,作为一个生活在新年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又该追求怎样的人生呢?让我们先来看看哲学和哲学家对人生的看法。

二.作者介绍:

冯友兰(1895-1990),哲学家、哲学史家。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赴美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中州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哲学教授。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7年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1952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30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肯定了传统儒家的价值。40年代写《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以程朱理学结合新实在论,构建其“新理学”体系。建国后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等,论著编为《三松堂全集》。

三.预习检测:

1.选词填空:

①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 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

②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 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

③中国哲学总是 强调,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

A.程度 严肃 趋向 B.程度 严格 倾向

C.水平 严肃 倾向 D.水平 严格 趋向

2.作者所认为的哲学的任务概括地说是什么?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提示:作者认为中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也就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哲学要使人觉解道德原理,从而达到道德境界。哲学要使人了解宇宙,从而达到天地境界。

1.作者划分人生的境界其依据是什么?分为哪几种境界?

提示:作者所说的人生境界是根据人们对人生意义的觉解程度来划分的;分为自然境界(一种蒙昧状态,不知道或者不大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有什么意义)、功利境界(心胸狭隘,他做事只知道对自己的功利意义)、道德境界(明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社会的利益做事,事事讲道德,事事都有道德意义)和天地境界(心目中有宇宙的整体,他为宇宙的利益做事,他是自觉的天民,是圣人,他与宇宙同一。

四.文意概括:(板书)

人生境界 哲学任务

宇宙 宇宙意义 天地境界↑ 圣人 教人了解宇宙

社会 道德意义 道德境界↑ 贤人 授人道德原理

自己 功利意义 功利境界↑

没有意义 自然境界↑

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未来的哲学很可能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在这方面,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

五.语句研读:

1“我曾提出,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哲学不也是一种知识吗?为什么说“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

注意“知识”前面的定语,说的是“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关于实际的知识。而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宇宙观的理论形式,它的任务在于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而不在于增加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实际的知识。

2.“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 “觉解”是什么意思?这一句意味着没有这种觉解,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为什么意义的有无决定于党解与否?

看有关的句子可以理解“觉解”的意思。上一句说“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倒数第二段中说:“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源。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觉”者,悟也,就是觉悟,明白。觉解,就是觉悟,了解。说对于他有没有意义,说的是,主观上不认识,觉解不到某种意义,就是处在“无明状态”,那么事情对于他来说,就没有某种意义了。

3. 为什么生活在功利境界的人,“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

后面一句说,“他所做的事,其后果可以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这就是说,他单有利己的动机,至于行为的社会效果,他是不想的,实际情况有两种可能,可能是有害于他人,也可能是有利于他人。有害,不道德;有利,说明他并非不道德。这里所说的利己的动机,跟损人利己还是有区别的。

4.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低级的是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这两等人心都不坏,至多是做事对于他没有意义,或者只有功利意义,但是社会上有人道德败坏乃至违法犯罪,他们的人生境界作何解释呢?

文章说,功利境界中人“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这句话也意味着还有一类人是不道德的、只有生活在道德境界的人,他的行为才能真正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才是真正有道德的人。只知道功利意义,只知道利己,很容易滑到损人利己、损公利己的地步、功利境界中人是容易分化的。

5.“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难道惟有道德境界中人才了解社会的存在,而功利境界中人连社会的存在也不了解吗?

所谓“了解社会的存在”,是在一定的意义上说的,那就是了解社会的整体利益,了解他人的利益,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意识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自己也应该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

6.儒家所提倡的“正其义不谋其利”,将“义”与“利’完全对立起来,冯友兰先生又将这一套奉为道德境界的要义,是否合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不是把义和利结合起来,求得二者的一致才现实?

这里我们确实可以看到儒家义利观的影响。义与利的关系是值得研究的、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集体主义。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集体主义是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义,归根结底,就是正确处理各种利益相互关系的原则,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而这种服从是在两种利益发生矛盾时的要求。在两种利益一致的情况下,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结合起来,也是义。把义和利绝对对立起来,认为“正其义”就绝对不能“谋其利”,反而使某些人嘴上一套心里一套,口是心非,导致人格分裂。还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说得合情合理:“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形成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币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

7.“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这里所说的“宇宙”是个什么概念?还有“宇宙的利益”,又是一个什么概念?

说“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这就是,宇宙这个更大的整体,既包括人类社会这个整体,又比人类社会大得多。即使只说地球吧,社会整体之外,还有自然界,而地球在宇宙之中,又只是一个小小的整体。从“天地境界”这个概念中,可以看出,作者所说的宇宙是包括地球在内的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宇宙的利益”,包括社会利益而又不限于社会利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宇宙之中,除了社会利益之外,确实还有自然界的利益,宇宙的利益是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8“是人现在就是的人”是什么意思?“人应该成为的人”又是什么意思?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自然的产物。没有受过道德教育、哲学教育的人,就处在自然境界、功利境界。所谓“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意思就是没有受过教育就如此的人。所谓“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意思就是应该把成为贤人、圣人作为自我修养的目标,应该不断提高精神境界,成为道德境界的人、天地境界的人。

9.“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何谓“超道德价值”?

天地境界的人,“他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的行为不仅于社会有利,而且于宇宙有利。他的精神境界最高,他生活于最高的人生境界,取得了“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这样的价值比道德价值又高出一个层次,是“超道德价值”。

10为什么说“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研究道德现象、揭示道德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叫做“伦理学”,为什么把伦理学也说成哲学?

注意下文“道德行为,并不单纯是遵循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给予他这种觉解。”这种道德原理,则是哲学的一部分。并不是把伦理学说成哲学,只是说道德原理也是哲学。

11.“道德行为”“道德习惯”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

道德行为是人们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能够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是行为主体自由选择的结果。有益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是有道德行为;反之是不道德的行为

篇3:《人生寓言》教学设计4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4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一、课题:人生寓言

二、教学目的:

1.体会寓言的寓意,学会把握寓言寓意的方法;

2.了解寓言的特点;

3.感悟文中的人生道理。

三、教学重点

1.体会寓言的寓意,学会把握寓言寓意的方法;

2.了解寓言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 :

1. 感悟文中的人生道理。

五、课时:2课时。

六、课型:综合新授课

七、教学方法:讲读-讨论

八、教具:

九、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学习《白兔和月亮》

(一)看导语 默读课文

(二)借助注释、词典,识字识词。

审美  风韵  闲适  窖  得失之患  泯  厄运  慧心

皎洁  心旷神怡  归属  禀告  身世  正色

(三)朗读课文。

1.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2.学生个别读。

(四)老师讲解寓言的基本常识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的启示。寓言故事一般是简短的,比喻性的,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等。

(五)内容研讨

1.第三段中的.“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与第一段的哪些语句相照应?

2.第三段中“从前的闲适心情”与第一段的哪些词语相照应?

3.第一、三段对白兔的心情用了对比的方法进行描写,请从这两段中,找出四个构成鲜明对比的四字词语。

4.从文中找出运用了比喻、拟人修辞方法的句子各一个。

比喻:

拟人: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寓意。

篇4:我的人生设计4作文

我的人生设计(4)作文

我的人生设计(4)

我的人生理想是当一名医生。

谈起人生的理想,我很激动又很害怕,激动我有我从小到大一直向往的工作,长大愿望如果实现,我的生活将多么幸福,又害怕长大后如果我的愿望实现不了,干不上这份工作,我将怎么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所以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完成自己的学业后,上三四年卫校在学医学,那我可能会实现我向往的`工作。

我想当一名医生,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当无情的水火将一个不幸者拉向死亡线时,除了消防队员将不幸者拉回一般存活路时,那剩下的只有医生才能将这个不幸者拉回存活路,所以医生是神圣,医生在为这个世界做贡献。如果没有医生,那不知有多少种可怕的疾病在不幸者的身上,让不幸者痛苦不堪,甚至失去宝贵的生命。医生是不幸者的救星,医生是一个伟大、神圣的天神,我喜欢这个工作。

光说实现人生愿望的设计,不从小奔直愿望努力刻苦学习,长大怎么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所以: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完成自己应学的知识和应受的教育,长大时再上三四年卫校,在日常生活中,如去医院注意医生都说什么小学作文 ,在平常学习这项工作的基础知识。

人生之路很长,很难走,谁也说不一定将来会怎样,只有靠自己的努力。一直载着自信的小船和永恒的帆搭档才能走得更好。相信自己,我能行,做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我喜欢医生这份神圣的工作。

篇5:职场人生 4等于3,你相信吗?

我所在的企业拥有10多名研究生,100多名本科生,200多名专科生,可谓各部门皆人才济济。每名总监的月薪都不下两万元,人工成本自然相当高。可是令老总头疼的是,实力雄厚的开发部这个龙头却怎么也雄不起来,在近年市场疲软的情况下,显得束手无策。

一日,我咨询一位做了10年成本管理的朋友:“你说,像我们这样的公司问题出在哪儿呢?”

他笑而不答,忽然问我:“4=3,你相信吗?”

稍有数学常识的人,都不会相信,于是我大力摇头,一口咬定,“不信!”

朋友笑了笑,拿出笔解析给我看。

已知3和4,求证4=3。

证明:假设A+B=C,那么,

(4A-3A)+(4B-3B)=4C-3C;

整理方程式,4A+4B-4C=3A+3B-3C;

提取公因式,4(A+B-C)=3(A+B-C)

去掉同类项,4=3。

什么?!我顿时蒙了。

我悟到,如果把A和B看为成就一项事业所需的人才成本基数,3和4看为企业配比的人才量,那么C就好比总收益。通常我们以为拥有的人才越多,效益指数就会越高,但当人才朝着不同方向运动时,也就是目标不一致时,就如同“去掉了同类项”,我们得到的收益可能就是0,甚至是负数,而3和4就会变得毫无意义。问题的关键是,投了巨大的成本,自以为胜券在握的我们最终发现,所有的努力徒劳无功,甚至陷入成本黑洞时,我们仍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就像不相信在一定条件下“4=3”一样。

[职场人生 4等于3,你相信吗?]

用数学品味人生中学作文

切莫错过人生不写醉的优美散文

《人生十论》读后感

有关人生观的名言

品味我的人生作文600字

感悟人生的成语有哪些

考研政治复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意义作文

初中人生观议论文

话的人生格言警句

人生4
《人生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人生4(锦集5篇)】相关文章:

人生如树作文议论文2023-07-15

实现我的人生价值作文2023-02-24

实现人生价值的作文素材2023-03-24

我眼中的李大钊范文2023-02-17

人生太坎坷励志的句子2022-08-16

学党性修养树立人生观心得体会2022-04-30

人生离不开加减乘除励志文章2022-05-02

标点人生作文400字_小学生作文2022-08-21

关于正确的人生观_人生格言2023-10-22

人生最不浪漫的17个人生片段散文2023-05-18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