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现代的科学与迷信

时间:2024-02-24 07:30:51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我国近现代的科学与迷信(精选10篇)由网友“夏雨冬云”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我国近现代的科学与迷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国近现代的科学与迷信

篇1:我国近现代的科学与迷信

我国近现代的科学与迷信

主要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中国近现代的科学与迷信演变,在此基础上,对科学与迷信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且对现代迷信的死灰复燃提出了几点对策.

作 者:薛风平沈贵荣 陆惠民  作者单位:薛风平,陆惠民(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哲学部)

沈贵荣(青岛大学医学院)

刊 名:系统辩证学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YSTEMIC DIALECTICS 年,卷(期): 9(3) 分类号:B992 关键词:科学   迷信   伪科学  

篇2:科学、伪科学与迷信

科学、伪科学与迷信

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中形成的知识体系,能够指导人类改造客观世界.伪科学是打着科学的旗号的非科学.迷信是一种非理性、无根据的.信仰或崇拜.科学、伪科学和迷信是三种不同的社会现象.研究科学、伪科学、迷信,区别科学、伪科学、迷信,并且分别进行研究,根据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对策,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现实中,只有准确把握科学、伪科学与迷信的关系,才能更好的把握政策界限,更好地弘扬科学,更彻底地揭露伪科学,更坚决地打击迷信活动.

作 者:薛风平陈洪泉 XUE Fengping CHEN Hongquan  作者单位: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山东,青岛,266071 刊 名: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1 3(2) 分类号:N03 关键词:科学   伪科学   迷信  

篇3:相对论与科学迷信论文

相对论与科学迷信论文

相对论有许多与传统不同的思维,比如同时性问题、尺缩效应、钟慢现象、光速不变等等。我想除专业人士之外,绝大多数人不懂这些理论,也不想去研究这些对普通人来讲深奥的东西。但是权威容易变成迷信,真理离开了存在的条件就会变成谬误。相对论的乱用就会把科学变成谬误,背离科学的基础。在当今社会科学已经成为迷信,使它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成为正确的代名词,不管人们懂不懂,只要是科学就代表正确,而忘记了科学是人们对世界的一种探索方式,它追求真理而不是把自己看做真理的代名词。任何科学都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的,而经验是相对主体而存在的,研究科学的问题不能离开主体的影响。我们需要对科学结论进行哲学的思考。

1、关于同时的相对性问题

A和B两个物体在主体C看来是同时出现或同时落地,但在D看来却是A先于B出现和落地,在E看来是B先于A出现和落地。这表明同时性受观察者的影响,传统科学只考虑客观事物的关系,并不去考虑主体对科学结果的影响。其实同时性的相对性是因主体而产生的,并不是一个深奥的问题。不同的物体的信息传播到主体的时间受主体位置的影响,如果主体在两个物体中间,我会看到两个物体同时落地,如果这时我这是靠近A物体,而且A、B两个物体距离非常远,在同样的情况之下我会看到A比B先落地,反之我会看到B比A先落地。任何科学知识都是主体的一种认识,任何认识都会受到主体的影响,离开主体来看认识就失去了认识的基础。

2、关于钟慢效应

相对论认为,快速运动的物体上的时间会变慢,这表明时间是与物体运动的速度联系在一起的,是相对的。我们每一个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等车是时间过得特别慢,而热恋时时间却变得特别短暂。因此时间的相对性只是对人而言。但人们不去考虑相对论的理论对人的关系,受主体的影响,而认为时间的相对性是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当我们考虑物体与主体的关系时,时间的相对性问题并不神秘。快速运动的物体,如果我们在它的上面,时钟不会变慢,时钟变慢只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科学研究者而言),因为我们是通过光的传递来获得物体的信息的,我们的感官把物体的信息变成感觉。A物体以1/2的光速在与我相对运行,两秒钟这一时刻,物体距离我30万公里,这是物体发出的信息一秒钟以后才能被我接受到,也就是我在第三秒的时候才能那个看见物体A 在两秒钟时发出的信息、看到物体,如果物体运行了10妙,我在第15秒钟的时候才能接受到物体在10秒钟的时候传出来的信息,看到物体,因此对观察者来讲,我们永远观察到的是物体A的过去,因此在我看来,在高速运动的物体上的时间会变慢。同样的'双胞胎,一个人看离它高速远去的物体上的兄弟会感到它比自己年轻,其实这只是相对观察者而言,对于在高速运动的物体上的人而言并不年轻,因为,我们看到的只是它的过去的信息,而不是它现在的信息。所谓双生子佯谬纯粹是对相对论的误解或是相对论的错误。因为钟慢效应只是对观察者而言,人的信息的获得需要一个时间,在低速运动的物体中,这个时间可以忽略不计,但在高速运动的情况下(微观与宏观)信息的获得就必须考虑信息传播的时间。假设一个物体在持续不断的发出信息,我们与物体以超过光速的运动速度相对运行,我们就决不会把在物体上的人看成越来越大,而是看做越来越年轻,越来越小。因为我们只能获得物体过去的信息,我们得不到物体现在的任何信息。在宇宙中我们能看到几万年以前的星球,因为这个星球离我们有几万光年的距离。因此,所谓时钟佯谬或双生子佯谬,认为乘高速火箭飞行的人多年回来后会比在地球上的兄弟要年轻纯粹是无稽之谈。

在观察者看来,高速运行的物体的时钟不仅会变慢,也会变快。一个星体距离我们60万光年,假设这个星体以接近光速向我们飞来,正好在此时,这个星球上出生了一个婴儿,但是我们现在无论如何是不会看到他的,因为关于这个婴儿的信息只有60年以后才传给我们(因为信息是通过光来传播的)。在六十年后我们观察到了这个婴儿,但在第61年的时候它来到地球上,我们会看到(如果我们持续不断的观察)他已经61岁了,在星球上用来两年的时间活了地球上61岁。在这种情况下,时钟不是变慢了,而是加快了。因此时钟的快慢只对观察者有意义,对事物本身没有意义。

3、关于光速不变

光速不变理论认为:物体运动的最高速度不能超过光速,即使在同一个点上向相反的方向同时发射两个光子A和B,每一个光子的运行速度为30万公里,在光子A上观测另一个光子B,光子B相对于A的运行速度仍然是30万公里。也就是说1+1=1。1+1=1是不符合逻辑的,但物理学家通过观测证实了光速不变理论。这就发生了非常奇怪的现象,两个光子走的距离等于一个光子走的距离,两公里等于一公里,于是高速运动的物体距离也就是长度会缩短,这就是尺缩效应。这种物理语言只有少数几个物理学家能明白。虽然科学家非常伟大,但它创造的理论不应该神秘,更不会让人读不懂。我不同意自然界可以不符合逻辑,1+1≠2,我认为相对论理解的1+1=1的观点是因为未能考虑到主体在认识中的影响,我们在分析物体之间的关系时,应考虑主体是如何获得这些信息的,以及主体在获得这些信息时受到的信息传播的影响,同一个太阳,我们早晨看起来大,中午看起来小,这种“两小儿辩日”的困惑不正是我们理解1+1=1的困惑吗?因此用观察获得的结论不一定是事实,物体在远处看起来大,在近处看起来小,距离同样产生尺缩效应,因此不仅仅速度会产生尺缩效应。但这种尺缩只是对观察者而言。当物体高速运行时,我们观察物体用的是光,因此必须考虑光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所消耗的时间,前面我们列举的实例(两光子相对运动),当我们从一个光子上观察另一个光子时,在一秒钟的时间,光子B距离A60万公里,光子B只有在两秒钟才能将在一秒钟时的信息传到A上,也就是我们如果在光子A上,只能在两秒钟的时候才能看到光子B在一秒钟时的信息,在一秒钟时我们只能得到光子B在1/2妙时的信息,而在1/2妙时光子距离光子A正好是30万公里。这就是尺缩效应的全部秘密,他只对观察者是有效的,对客观事物本身没有效力。

4、时空隧道,科学里的童话。

我们能否回到过去,当然能,在回忆中,在想象中我们是能做到的。在感觉上,从理论上将来也可以实现,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它发出的信息。我们假设物体发出的信息被光携带者以光速飞行,张三是我的同学,它的信息同样如此,现在我们以超过光速的速度追赶张三的信息,我们就会不断赶上张三过去发出的信息,并接受这些信息形成感觉,我们就会看到张三越来越年轻,直到它出生。但是我们见到的这是对张三的感觉,而不是对张三本人,张三在我们的眼里会越来越年轻,但实际的张三会与我一块变老,不会年轻。这就是时空隧道,一种科学的童话,人类的梦想。现在科学的盲从和迷信让人分不出真假,迷信好像是人的天性,不再信仰上帝现在迷信科学。这会失掉科学的价值。对科学必须进行哲学思考,让他不能偏离正确地方向,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同时物理学不能背离逻辑,远离常识,成为少数人的语言,对普通人成为不可知的东西。科学是为人服务的,他必须讲究它的经济性、明晰性,否则他就会走向脱离大众的道路被拒绝。

5、实在的时空与感觉的时空

假如A和B是两个光速的距离,A和B以光速相对运行,A相对于B或B相对于A是两个光速的距离。一秒钟后A和B相遇,但在A上的人看来,B并未运动,因为B在出发点的信息、终点的信息、整个过程的信息同时到达A。因此在A中的人看来,B没有运动,只有A行走了30万公里。(因为B运行的距离在我无法表达,距离是起点与终点运行的时间,而起点与终点到达我的时间同时的,对我来讲就没有距离)。这就是事实的时空与感觉中的时空的不同。相对论就是用感觉中的时空来描述事实中的时空而产生的矛盾。

在经典物理学中,只考察物体之间的关系,而不去考察主体这一因素。对于低速宏观物体而言,主观的时空(感觉中的时空)与实在的客观的时空是一致的,但是在高速运动的领域,感觉的时空与客观的时空表现为巨大的差距,是不一致的,必须搞清二者的区别。对于这一问题,马赫的哲学有许多说明,但并没有被人们充分的理解。任何物理学必须用经验来描述和验证,什么是经验?就是物体的信息到达感官时,感官将信息转化为人能理解的图象或符号。在低速运动的物体中,信息与感觉是统一在一起的,在高速运动的物体而言,信息与感觉是不能统一在一起的,客观的时空关系在转化为主观的时空关系时就会发生巨大的偏离,1+1≠2的时空在感觉中就会产生,但这只能是感觉的时空,不能是实在的时空,客观的时空1+1仍然为2。

就是在低速运动的物体中,由于距离或速度等原因也会出现感觉的时空与实在的时空不一致。比如太阳现在向我们发出一束光,我们等啊等,等到8分钟以后我们才接受到这束光,看见太阳。但是我们接受到的是太阳8分钟之前发出的信息,因此我们只能见到过去的太阳,如果太阳有一个时钟,我们这是正好看到,我们就会发现它的指针比地球上的时钟的时针慢8分钟,但如果我持续的观察下去,发现太阳上的时钟不会越来越慢,只是相差8分钟。但是如果太阳离我们高速远去,我再来观察在太阳上的时钟,我会发现它走的越来越慢,与我们地球上的时钟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如果太阳飞到距离我们10万光年的距离时,它的时钟会比我们的晚十年,但这种时间只对我而言。

我们使用光来获得信息的,由于光的运行速度非常快,我们在低速、近距离的物体上就不会感觉到感觉的时空与客观的时空的差距。但是如果人失去了光这一传播信息的通道,我们传播信息的最快速度是声速,那么我们就会测得物体的运行速度不会超过声速,因为我们在一秒钟只能获得声速距离传来的信息。

物体的长度如果用光速来测量,在静止状态下,物体的长度就是从这头都另一头光行走的时间,如果一个物体光经过1秒钟才能经过,那么这个物体是30万公里的长度,如果这时我站在物体的这一边A,从另一边B发出的一个光子在1秒钟会到这里,到达我的眼球,这在一个惯性系中是这样的。如果光子与物体不在一个惯性系而是相对运动,那么光子从A到B所经过的时间就不会是1秒钟,而是低于一秒钟,这时光速虽然没有变,但是光子与物体的相对速度却是高于光速,在统一惯性系光子的速度为30万公里,但是在不同的惯性系,它的相对速度一定是超过30万公里,科学不能违背逻辑。物体的速度不能超过30万公里只是我们错误的理解了观测的数据而已。

篇4:迷信与科学的人生哲理

迷信与科学的人生哲理

把迷信说成科学是最害人的了,比如一些“大法”之类的就是这样,还有一些“专家”利用科学之名推销迷信,这些不是本文的话题,不多说了。

如果说用迷信推销科学,可能谁也不信,其实在我国的民俗中有不少作法被定为迷信,细分析起来这些作法还是有科学性的。

死人出殡,说道很多,有的作法纯属于迷信,比如烧纸人等,有的作法却不一定是迷信,比如送葬的人走时用一些白酒洗手。

这样做,用迷信的说法是为了洗去秽气,以免阴魂附体。从另外的角度看,这样做还是有一定的科学性。

古时候死的人大多数是传染病,而又以肠道传染病居多。用白酒洗洗手,的确能杀死一些致病菌切断了传播途径,避免再传播他人。

那时候人们看不到细菌,只能用灵魂一类来解释。这样流传下来,科学的.色彩没了,迷信的气氛多了。

同样道理,焚烧死者的衣物也是一例。“非典”时候的死者就是这样处理的,当然防护的更加严格、烧的也更彻底。

当时也许人们讲不出这么多的科学道理,只知道这么做可以不得病。

没法解释,就用魂魄一类假说,人们也就相信了,也就这么做了。

现在的人们不相信了,就从国外进口死人的衣服,结果很多人因此染病。这就是科学有时不如迷信管用的例子。

烧香也是被认为是迷信的一种,其实上等的香料中含有杀菌物质,能够杀死空气中的杂菌。致病菌的生命力一般都比杂菌弱,很容易被香料中的杀菌物质杀死。

香料中的杀菌物质还能杀死一些昆虫、蚁类,所以寺庙的木质很少被虫蚀,木质保存的时间长。

也就是说经常烧香可以少得呼吸道传染病,也可以延长木质房屋、家具的寿命。

当然了,制造这种香的原料得是高级的檀香,一般草料做的香是没有这样的功能的,只不过增加对环境的污染。

还有很多例子,就不一一例举了,我要说的是如何正确对待民俗。

中国人都推崇中庸之道,其实做事、办事最不中庸,不是左就是右,对待民俗就是一例,要么推崇备致,要么就是随意给扣上一顶“封建迷信”的大帽子,一棒子打倒。

我们又信辩证唯物主义,可是又很少辩证的看待一切事物,主观性太强,往往是用主观主义,代替辩证唯物主义,违反了民意地决定一切,违反科学地包办一切,最后总结经验,再用经验主义去对待新生事物,再犯错误,就这样总在人治的怪圈中徘徊,历史淘汰一批,又出现一批,真是前赴后继。

篇5:反映科学与迷信的广告语

反映科学与迷信的广告语

1。 迷信使人堕入无知深渊,科学使人攀上智慧峰巅

2。 学知识,懂科学;反迷信,拒邪教。

3。 科学醒脑,迷信丧智。

4。 从小学科学,长大不迷信。

5。 科学作刀,文明为剑;刀剑合一,铲除邪教。

6。 绵羊可以克隆,产权不能拷贝。

7。 科学健身,幸福一生;愚昧迷信,渺茫一世。

8。 衣食住行,科普先行。

9。 科学,是盏明灯,照亮人间阳关道;迷信,是死胡同,钻进取就难脱身。

10。 知识是科学的基石,愚昧是迷信的根源。

11。 知识改变世界,科学改变生活。

12。 知识改变命运,科技增强国力。

13。 科学为生活添彩,文化替家庭增辉。

14。 志存高远爱国敬业 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 严谨督学 与时俱进。

篇6:中国近现代科学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近现代科学的回顾与展望

引言 科学和技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英国的中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博士甚至指出,在15世纪以前的好几百年里,中国的`科学和技术曾经遥遥领先于欧洲,但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科学革命,不仅促成了近代科学的诞生,也使中国传统的科学和技术相形见绌,特别是随之而来的工业革命拉大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我们这个历史悠久……

作 者:路甬祥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 北京 100864 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年,卷(期): 18(8) 分类号:N09 关键词: 

篇7:以科学的眼光审视迷信--读《世俗迷信与中国社会》

以科学的眼光审视迷信--读《世俗迷信与中国社会》

世俗迷信,有人称为封建迷信,自古至今与社会政治和百姓生活关系极为密切,可以说人人都知道甚至接触过一些,却很少有人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郭春梅、张庆捷合著的《世俗迷信与中国社会》,可以说是填补空白之作.该书以科学的'眼光系统地审视世俗迷信,是对世俗迷信与中国社会的深入研究和概括性论述,近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是件颇令人高兴的事.

作 者:马斗全  作者单位:山西省社科院 刊 名:前进 英文刊名:ADUANCE 年,卷(期): “”(2) 分类号:B9 关键词: 

篇8:我国近现代钢琴教学技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论文

我国近现代钢琴教学技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论文

中国的钢琴教育事业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飞速的发展,培养出了如郎朗、李云迪等一批较为优秀的年轻钢琴家,并在国际上的重大赛事中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绩,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更加注意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不断的完善钢琴教育理论,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教学技术理论,不断的推进钢琴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中国近现代钢琴教学理论的萌芽期

(一)民国时期的钢琴教学

这一时期是中华民国成立的初期,在文化领域不再受到传统的八股思想的制约,对欧美文化的研究风潮形成,创办新式的学校和组织各项文化交流活动不断的盛行。钢琴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在新式的学堂中,并不断的得到推广。[1]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澳门、香港、上海,教会利用传教士在教堂中传播圣经,就是利用钢琴伴奏来配合圣经的传唱,从而钢琴不断的进入中国,并盛行起来。在这一时期,中国大量的贵族家庭子女赴美留学,不断的受到美国文化的熏陶,钢琴的学习不断的兴起,并成为一种时尚。

(二)主要理论和代表人物

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著名的意大利钢琴家梅·帕契, 19在上海徳侨俱乐部举行独奏会,成为最早在中国举办演奏会的外国钢琴家。梅·帕契是当时著名的钢琴家李斯特的弟子,长期居住在上海,担任上海市工部局管弦乐队的指挥,在中国栽培了许多优秀的人才,我国老一辈的钢琴家俞便民、张隽伟和后来的年轻钢琴家朱工一、周广仁、巫漪丽、傅聪都接受过梅.帕契的指导。

梅·帕契在钢琴教学中非常严格,强调手指的独立性和对指尖的训练,严格的手指技术是其教学的重点。其认为坚实的指尖基础不仅可以将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表现的更有张力,同时还可以将印象派情调的音乐更加张扬的表现出来。他的理论对中国的钢琴教育影响较大,逐渐的被应用到钢琴的教学中去,成为中国钢琴教学技巧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中国近现代钢琴教学技术理论的起步时期

(一)1930年-1950年的钢琴教学

在一九二七年,上海成立了第一所专业的音乐学院,主要设立声乐、钢琴、小提琴和作曲四个专业,成为中国第一所以西洋音乐为主的专门学校,对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十分重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邀请大量优秀的钢琴家来到中国进行学习和交流,使得中国的钢琴事业更好的发展。同时国家聘请了俄国著名钢琴家对中国的钢琴教学进行一定的指导,将一些优秀的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的传输给中国,带来中国钢琴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钢琴杰出代表及主要教学技术理论

在这一时期主要的代表人物是俄国著名的钢琴家鲍里斯·查哈罗夫,其不仅担任钢琴演奏家,同时作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教师,使得中国在钢琴教学方面更加的专业正规。作为音乐方面地位较高的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在查哈罗夫的带领下不断的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人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李献敏、丁善德、李翠贞、吴乐懿、范继森等中国第一代钢琴家。

查哈罗夫在钢琴的教学中强调扎实的基本功,其基本功带有浓厚的俄罗斯色彩。首先其在教学中始终贯穿的是将美学和教学进行融合,在基本功训练的同时重视美感,将优美的旋律和扎实的技巧进行结合,这样使演奏既干净有力同时具有技巧性,可以将优美的旋律表现出来。其次,在其教学中同样重视手型的训练,将手指的技巧和手型进行结合。总体来讲,查哈罗夫注重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感情投入,讲究严谨的音乐个性和周密的布局,并严格的要求学生,成为中国以后钢琴教学的优良传统。

三、中国近现代钢琴教学技术理论的探索时期

(一)1950-1970年的钢琴教学

这一时期的钢琴教学处于探索时期,我国的钢琴教学中心除了上海音乐学院以外还有中央音乐学院,国家在较多省市设立了专门的音乐学院,系统的进行钢琴的教学。在这一时期较为出色的音乐学家有周广仁、傅聪等,在国际性的比赛中获得较为优秀的成绩,促进我国钢琴教育事业的进步。中国的钢琴选手在国际上取得重要的奖项表明中国的钢琴演奏水平得到空前的提升,为中国的钢琴教育工作提供了优秀的教师队伍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指法进行一定的探索,不断的进行指法的训练,对指法的严格要求可以将学生的基本功更加扎实的进行体现,将学生的基本工和基本的技巧进行更加深入的训练,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积极的要求自己,在学习和训练中不断的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专业职业素养,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的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今后在钢琴领域更好的发展。

(二)代表人物和主要教学技术理论

傅聪,著名的钢琴家,中国第一位在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钢琴家,将中国的文化和钢琴进行融合,使得钢琴在中国不再仅仅是舶来品,而是真正的融入了中国的文化中,成为表现中国文化的一种方式。

傅聪不仅仅是杰出的钢琴家,也是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在钢琴的教学方面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首先,在教学中傅先生要求在演奏中要重视对速度和节奏的把握,将音乐进行一定的组织。[3]同时演奏要一气呵成,将音乐有顺序的组织起来,这样整个曲目才会更加完整。傅先生在音乐的.演奏中较为重视句法的安排和布局,并且将中国的传统音乐和文化与钢琴进行结合、将西方的音乐和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结合,使得中西方文化在不断的碰撞中更好的发挥其自身的价值。音乐自身是一个整体,一个完善的过程才能将音乐的情感进行深入的表达和交流,因此,傅聪的教学方法在现在来讲还是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在进行学生的培训中需要将音乐的整体性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全局的角度上进行音乐的学习,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领悟音乐更深层次的含义而不仅仅是进行相关技巧的学习。这样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领悟能力和创作能力。

四、中国近现代钢琴教学技术理论的发展时期

(一)改革开放以后的钢琴教学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钢琴教学不断的推进,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不断的提升,给中国的音乐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活力,进入到一个发展的新时期。在这一时期,钢琴的发展进入到更加系统和科学的层面。同时国家不断的创办各项刊物,保证钢琴领域的各项先进经验的传输和交流,使得我国的钢琴教学技术理论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钢琴的交流与合作也不断的加强,国外的钢琴家不断的来到举办各种音乐会,而中国的钢琴家也不断的走向世界,在国际上进行音乐会的演奏和交流,促进了中国音乐的不断进步,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不断的提升,影响力不断的增加。可以更加又有利于国际间在钢琴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并不断的促进钢琴文化的交流。

(二)主要代表人物及教学技术理论

在这一时期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著名的教育家和作曲家赵晓生,其著作《钢琴演奏之道》将中国特色钢琴教学理论提出并发展起来,为中国的钢琴民族化带来了一个新的起点。在其著作中,将中国古代的阴阳哲学理论进行探讨,并引用到钢琴演奏的理论体系中,将琴法、琴艺和琴韵进行结合,统一的运用到演奏中,以琴法为器、琴艺为用、琴韵为理,将虚无的情境运用到演奏中,贯穿到情感表达之间,使钢琴的演奏更加打动人心。同时,赵先生创造性的将中国传统乐器和西洋乐器进行结合,将钢琴赋予中国独有的特色,对以后钢琴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传统的音乐和钢琴的结合可以体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将中国的音乐和西方的音乐进行融合是进行音乐创新的重要方面,中国的传统乐器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印证,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展现了自身的独特魅力,与中国的传统艺术进行融合,可以激发更多的音乐创作,展现中国文化的内涵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更好的在世界上展示中国的风采。

结束语

中国钢琴教育技术的发展随着时代的推移不断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钢琴家在钢琴事业的发展中贡献自身的力量,使得钢琴教育技术不断的进步,凸显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以后的发展中,中国的钢琴家会不断的将钢琴弹奏技术进行完善,挖掘出更多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的音乐美学知识,发展中国钢琴教学的理论。

篇9:我国科学数据共享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我国科学数据共享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我国科学数据共享现状,规范科学数据汇交、共享、管理,笔者开展了科学数据共享现状调查.在基本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对我国科学数据资源现状、科学数据共享机制、制约科学数据共享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了在我国实施科学数据共享应强化的基础工作.

作 者:路鹏 苗良田 李志雄 莫纪宏 陈华静 王松 LU Peng MIAO Liang-tian LI Zhi-xiong MO Ji-hong WANG Song CHEN Hua-jing  作者单位:路鹏,苗良田,LU Peng,MIAO Liang-tian(防灾科技学院,河北,燕郊,065201)

李志雄,LI Zhi-xiong(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

莫纪宏,MO Ji-hong(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北京,100720)

陈华静,王松,WANG Song,CHEN Hua-jing(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100036)

刊 名:地震  ISTIC PKU英文刊名:EARTHQUAKE 年,卷(期): 27(3) 分类号:P315.63 关键词:科学数据   数据共享   调查   分析  

篇10:我国剧场建设的科学定位与发展的论文

我国剧场建设的科学定位与发展的论文

摘要:本文首先对于我国剧场建设的现状进行了综述性质的概括,然后主要是从五个角度对于我国剧场建设的科学定位与后续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剧场文化演出科学定位

一、我国剧场建设状况综述

在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在剧场的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国对于文化设施的建设是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的,自从上世纪90年代,各地方都纷纷上马一些地方剧场的建设,很多剧场都已经成为了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重心以及地方标志性建筑,这些剧场的存在对于满足当地民族的文化需求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比如建设项目的重复与盲目以及不符合当地文化消费需求特点等。

从很多国外著名的城市剧场,比如维也纳金色大厅以及悉尼歌剧院等来看,这些著名演出场所的存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标志与象征,所以很多地方在剧场建设中都已经将剧场的建设看作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工程以及为其政绩添色的项目,很多剧场设计的任务书中都充满了在技术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及建筑形式上成为城市标志等目标,甚至很多地方行政负责人在剧场建设时将地方剧场看作是一个同时可以具备会议报告等多功能的场所,这种功能的叠加就会使剧场建设需要更多的资金以及建设周期等,造成资金的浪费。这种错误都是因为行政力量在主动剧场建设,很多地方领导者好大喜功的行政理念造成了在设计时缺乏科学论证以及过分的重视外观建设而不是内部功能完善等。这就是一个剧场建设在前期定位上的不准确导致的后期运营管理上出现的问题。

从全国分布的状况来看,正在建设或者改建中的剧场大部分都密接的分布在东部地区,一些项目的投资巨大,但是在建设完成之后却使用效率较低,并没有大量的演出剧目来填补市场,属于一种建设上的资源浪费,除了剧目较少的原因之外还有管理制度欠缺以及综合服务能力较差等。有些城市会在剧场完成建设后引进一些演出剧目,但是因为宣传力度不够或者票价制定上的失误导致上座率不高,这些剧目演出上的失败会导致演出公司对于当地演出市场没有信心,从而导致较少有演出项目到当地去。

我们目前所要面对的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要怎么样才可以更好的利用其地缘文化来促进地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下来完善演出市场,从而确定本地剧场的外在建筑以及后期运营都可以有一个更好的科学定位与建设。

二、剧场建设中的科学定位分析探讨

剧场的建设是一个需要较高科技水平要求并且十分复杂的建筑工程,着涉及到了涉及领域以及建筑领域、结构、乃至灯光以及后期运营、消防和艺术舞美等非常多的专业,只有在各个专业紧密结合的下才可以共同建设成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并且实用的剧场。

(一)设计角度分析

现在可能会造成剧场建筑失败的因素是非常多的,首先就是目前我国在建筑设计方面还是缺乏一些有较高水平的建筑设计师,并且没有培养出可以完成剧场舞台设计以及声学设计的专业型技术人才,很多都是套用其他景经典剧场的舞台设计以及书本上给出的例子等,在设计时并没有考虑到本体建筑的独特特点及需求等。并且在设计时对于结构以及暖通空调等的设计都因为不熟悉剧场演出功能的要求而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是在后期运营时这些问题才凸现出来,造成剧场无法顺利完成剧目的演出以及为观众的服务等。比如一个剧场在设计时由于没有考虑到大理石墙面可能会对舞台的声音造成干扰而在后期出现了观众席上听不清演员声音的现象,这就是因为在对剧场设计时缺乏专业的声学专业人才的缘故,严重的影响到了该剧场的后期使用,并且后期的整改还会浪费大量的资金以及耽误演出盈利等。剧场的建设设计,所要依赖的就是一个具有高水平并且兼顾所有专业的优秀的设计团队,目前我国在这个方面还是较为欠缺的,需要我们加大力气去培养一个优秀的队伍。

(二)投资角度分析

由于我国国家大剧院以及一些省级的剧院如福建大剧院等在建筑上达到了一个非常先进的水准,这就造成了很多地方地市级乃至县级市在建设剧院时也按照这种标准来进行建设,并没有考虑到当地文化消费能力以及资金周转能力,一味的追求建筑外观上的奇特与功能上的全面,这就会造成剧院在资金回收上的困难以及后期运营成本较高等,再加上很多地方剧目上比较单一化,使得一些剧院在完成建设后却没有足够的剧目去填补市场空白,造成了资源浪费。根据笔者的统计,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剧场都处于一个亏损的状态,很多剧场因为在后期运营中很难从相关部门那里得到足够的支持而将后台的部分区域出租给商户来获得资金勉强维持剧院运转。

目前来看我国很多剧院在设计时都是采用了场团合一的设计方案,可是在后期运营时却采用了出租制度,也就是剧场并没有自己的剧团在剧院内进行练习排练等,都是将其短租给来次演出的外来剧团。这种建设与后期运营上的错位就导致了资源的浪费以及后期运营上的高消耗。

(三)工艺设计的角度

一个剧场其功能上的主要定位,最为主要的是要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来合理的安排剧场内部的舞台工艺上的设计,这个环节一定要请一些富有经验的舞台技术类的专业人才来参与从设计到建筑的整个过程,不然的话很可能会在后期演出时出现问题。

剧场的工艺设计可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一个针对可行性的研究阶段,主要是针对剧场的模式以及运营等进行前期的讨论,为建设主体提供技术咨询,然后将这种咨询的结果通过任务书的形式得以体现。其次是方案设计阶段,主要是为之后的建筑师提供一个技术的参考,要能够保证建筑师给出的设计方案一定是可行的,不会出现错误等。再次就是初步设计阶段以及施工图纸的设计阶段,要可以配合建筑师完成剧场的专业技术,比如舞台机械以及灯光等。最后就是在建筑工程完成之后的一个针对剧场内部专业设备的调试试用阶段,要配合主体调试剧院的'设备进行试用,在出现问题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等。

(四)配置上的理性务实态度

剧院在建成之后是用来进行文化演出的面,是一个传达艺术文化的专业场所,也是一个促进当地文化水平提高的文化建设中心,一个剧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为演出单位提供一个演出场所,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欣赏优秀文艺作品的环境,所以这里提到的配置上的理性务实态度就是要让剧场始终围绕着为演出服务和为观众服务而进行配置上的设计与安排。现在很多剧院在建设时盲目的选择进口高端设备,比如杭州大剧院用3个亿进口了国外的顶尖设备,可是宁波剧院总投资6000万的设备却与其达到了同样的演出效果我们对待这种设备上的态度还需要更加的务实和理性,而不是追求豪华和大手笔。

(五)运营管理角度

与剧院后期文艺演出密切相关的就是剧院的运营管理,目前我国的剧院改制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很多艺术团体在打造演出剧目的目的上还都是为了拿剧目到国外或者上级去评奖,这里最为缺乏的就是一个引入市场的理念,反观港台很多优秀的剧目演出,在演出时引入了明星,在宣传时用了更为娱乐化的宣传策略,都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绩。我们目前较为缺失的就是在后期运营上用市场规则和商业运作来对剧院进行运营。

我们之所以要在运营剧院时更加关注市场化的管理方式,其重要性就在于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剧场的管理方式来设计剧场的具体内容,与现在的这种盲目的演出状态比起来,市场化的运营时更有利于培养出一个地方的文化消费市场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我们自身市场的特点以及剧目的文艺特点来设计剧场和配置。这其中我们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的点就是剧团和剧场的具体关系,剧场的运营方式还包括了剧场的相关配套措施。一些较为大型的机械舞台装置在很多小型的剧场中是没有必要配备的。

结语:

我国的文化建设目前正在迅速发展中,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对西方进行模仿,而是根据自身的特点提出我们自己的路。剧院建设就是这样的,要根据当地的文化消费能力和地缘文化特点来建设,同时还要打造一批精品剧目来填补市场空白。

参考文献:

[1]赵德增.探讨剧场建设中几个常见问题[j].演艺科技,2010(02)

[2]于平.剧院的建设与剧团的改革——由豪华剧院“建设热”引发的思考[j].艺科技,2010(02)

[3]毛伟,刘迪,陈江江.剧场观众厅座席的布置与亲和力[j].南方建筑2010(02)

[4]天津大剧院设计[j].建筑学报,2010(04)

[5]王巧莉.浅谈现代多功能剧场的设计策略[j].山西建筑,2009(06)

[6]王悦.专业剧场群和多功能剧场的适用性比较及其当代意义[j].华中建筑,2009(08)

反对邪教国旗下讲话

教师反邪教承诺书

文明祭祀的作文

建筑风水论文

崇尚科学反对邪教主题班会教案

崇尚科学反对邪教作文1000字

建筑风水学的论文

反邪教活动领导讲话稿

崇尚科学关爱家庭作文

文明祭祀倡议书600字

我国近现代的科学与迷信
《我国近现代的科学与迷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我国近现代的科学与迷信(精选10篇)】相关文章:

建筑总图布局中风水学的应用实例的论文2022-11-02

反邪教主题班会教案2022-05-02

初三政治教师教学计划精选2022-05-08

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征文2022-04-30

小学生反邪教演讲稿2023-04-11

初三政治老师教学计划优秀合集2023-08-23

初期新文化运动口号2022-10-07

反邪教国旗下讲话稿2023-06-07

文明祭祀作文800字记叙文2022-11-08

移风易俗宣传策划书2024-05-13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