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白手起家创业故事-张凤武

时间:2024-05-16 07:17:50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80后白手起家创业故事-张凤武(共10篇)由网友“尊爵珠宝”投稿提供,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80后白手起家创业故事-张凤武,供大家阅读参考。

80后白手起家创业故事-张凤武

篇1:80后白手起家创业故事-张凤武

张凤武,长沙宁乡人,来到湘阴创业,时间里在湘阴开设了张万福珠宝、德诚珠宝、中国珠宝三家大型门店。现在,他与妻子将父母和孩子都接来了湘阴。他说,湘阴是父母养老,孩子就学,自己干事业的好地方。

来到湘阴是机缘巧合留在湘阴是初心使然

张凤武是个八零后,出生在宁乡菁华铺乡一个贫困家庭。初中毕业后,他南下广州,做过车间工人、木工、平面设计、手表修理工等工作,还开过旅馆。谈起创业经验,他说自己是在摸索中前行,在学习中不断成长。

“湘阴是我的福地。”说起自己和湘阴的渊源,张凤武回溯到20,他说自己进入珠宝行业,是托了妻子的福。“当时她被公司派遣到湘阴张万福直营店来做店长助理,我因为刚刚投资旅馆,创业失败,便想着一起来看看。”

初到湘阴,他就被这座城市的宜居气息打动。张凤武开始寻思自己能在这里做点什么。刚好公司改革,在湘阴片区寻找加盟商。不甘于为他人打工的张凤武,决定接过这家店。可是老家地处农村,并没有丰厚的家底,想创业谈何容易?好在妻子支持他,到处周转,在亲朋好友的支持下,总算筹了100多万元。靠着这借来的第一桶金,带着沉甸甸的希望,他在湘阴县主城区的金三角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家珠宝店——张万福珠宝。

随着业务不断扩充,张凤武又在湘阴开设了德诚珠宝和中国珠宝,并在平江开设了张万福和金六福两家门店,在长沙黄兴镇开设了中国珠宝门店。张凤武名下,共有了六家珠宝店。

坚持诚信共赢 致力承担社会责任

“张帅把我们每个员工都当作自己的亲人看待,平时店里搞不赢的时候,他也会帮着我们一起招呼客人,端茶递水更是常事。”张万福店员工杨西说道。“张帅”是员工们对张凤武的称号,谈起这个老板,员工们都说他是个闲不下来的人,做人务实,做事低调。

谈到成功秘诀的分享,张凤武说了他的八字生意经——诚信为本、合作共赢。 他说,在业界竞争日趋激烈、广告宣传狂轰滥炸的情况下,只有好产品才能赢得好口碑。货好不怕巷子深,诚信是为商的根本,做销售一定要讲道德、重信用、守合同。尤其是珠宝生意,一定要做到售前售后一个样,让客人买得放心。热衷于公益事业的他,还多次参与爱心助学活动,为贫困孩子捐钱捐物。

“未来我将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去帮助更多的人。”张凤武说道,现在店面已经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作为政协湘阴县第十届委员会委员,他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人民服务,为“左公故里、美好湘阴”的建设去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创业需要注意的事项

(1)做自己拿手的

首先,创业要做自己熟悉的事情,这点非常重要,任何创业项目任何创业行业都不是三天两天可以摸透的,不要将创业想得太简单,相关的行业经验非常重要,如果你对某个领域并不熟悉,那么,无论别人赚多少钱都不要去跟风,跟风就是做别人的垫脚石。

(2)客观评价自己

不要盲目自信,也不要妄自菲薄,弄清楚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不要一味地觉得自己可以,似乎什么都懂,其实一个人的优势和特长是有限的。客观评价自己,让别人来告诉你你的性格。

(3)选择相对成熟的行业

不要做高新技术和市场不成熟的行业选择创业,这些行业往往看似暴利,实际门槛也高,小本创业没有雄厚资金支持很难坚持等到成功。

(4)决定是否寻找合作伙伴

小本创业最好不要合伙,理论上讲团队精神也好,合作也好,都是听起来有道理,小本创业无须合作,最好是自己单独做,否则,你的很多精力都会花在业务之外的地方。这点听起来似乎是错的,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确实正确的。

(5)认真执行计划

创业点子及策划只是一个短暂的过程,之后就是毫无生趣地执行阶段,这个阶段根本不是你想象中的充满乐趣和挑战的事情,相反,是非常繁琐的,需要你坚持不懈的做。

篇2:80后白手起家创业故事

本人86年,一周前刚刚过完生日,不知不觉中在人生的路上已经走过33年,从25岁就开始自己创业,开始觉得累,想过放弃,想想自己那么大人了,父母为了我付出那么多,为我东奔西跑,筹钱开店,为什么我不能坚持,别人都能我为什么要放弃,万事开头难,只要自己坚持总会越来越好的!

现在自己坚持下来了,证明我当初的选择是对的,现在我的小店已经开了8年,而我这个小伙子也变大叔了。

菱智是我的第二台车,原来的小面包空间太小,很东西放不开,需要来回好几趟,买了菱智之后感觉好了很多,一趟基本能解决。

买菱智的时候没有很纠结,因为我们市场上开这车的人太多了,偶尔也会借来送货,对菱智还算比较了解,那时候就说换车我也换菱智,我没有食言。

前脸算耐看,没有多么新颖的造型,大气耐看就好!

侧面看车身比较长,才能保证拉货多啊!

尾部算方正,保证了尾部空间足足的!

因为经常拉货把后边放置了一块皮垫,耐脏耐磨!

买车的时候特意拿米尺量过,后面2.4米的管子轻松驾驭!看这空间这么的大,多少货物都装得下。

后备门开启度比较高,让我这180的大个都显不出我的高大了!

这点货好像放在里面好轻松的样子!

我的小店,虽然不大,但一应俱全!

菱智给人的感受就是,空间不是一般的大,别的车子拉不开的东西,它能!价格不贵,对于手头不宽裕的人特别友好,抗击打能力强,各种烂路也能轻松驾驭!希望在未来我携手菱智共创更加美好的生活,80后大叔的创业之路还在继续,还在坚持,加油!

创业技巧:

1. 分析个性

创业的最佳技巧之一是了解自己。问问自己是否属于创业型人才。你愿意长时间工作吗?可以坦然接受批评吗?有处理财政危机的能力吗?事情不顺会及时收手吗?在你全身心投入前,首先确保你有能力承受种.种压力。

2. 拉家人入伙

与家人合作一定有助于你成功创业,因为家人可以做你的参谋,帮你出主意,提出反馈意见。家人的支持更能推动你的成功。如果给他们更重要的头衔,如商业合作伙伴,那么你们可一起分担工作量,或者劝他们投资入股,以解决你的资金问题。

3. 只卖必需品

保证你的产品可以激发大众的兴趣,这是创业最重要的技巧之一。创业就是为了给大众提供所需的商品或服务。如果你要创业,首先确保你提供的商品是大众非有不可,而非可有可无的。在着力创业之前,请确保呢的商品或服务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4. 不必求新

事实上选择旧产品有许多好处。改进现有产品,使之添加新功能或额外好处,在某种程度上它比新产品更具吸引力。如果做新产品买卖,则必须让大众相信它的优点,从而愿意购买。

5. 全面调查市场

篇3:80后白手起家创业故事

鞍山岫岩80后小伙靠修脚创业,9年开了十家连锁店

80后王征靠修脚创业,9年开了十家连锁店

朋朋修脚店的鞍千路分店,近日正式开业,这是其在鞍山地区的第十家分店。这一天,对来自辽宁鞍山岫岩的80后小伙王征来说意义非凡。这个年轻的创业者,用9年多时间开创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尽管有挫折与失败,但他始终不曾放弃,凭借一把柳叶刀,成为行业里的佼佼者。

艰难开局

1985年出生的王征来自岫岩石庙子镇石佛村,初中没读完就辍学的他,曾经做过押运员,也在街头发过传单。后来王征应征入伍,在部队,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看书。凭借这股勤奋劲儿,他成了班里的思想教员。

退伍之后,王征曾纠结是回家乡养鸡,还是走出去干一番事业。“我曾患过脚疾,很痛苦。后来经过治疗,康复了,那时候我就开始注意修脚这个行业了。但在家人看来,修脚不是一个体面的工作,听说王征要靠“摆弄脚丫子”挣钱,乡里乡亲的闲话可是没少说。

,刚结婚不久的王征向父母提出到鞍山开修脚店。“虽然他们是不赞同我的,但还是给我凑了3万块钱。”王征说,带着这3万块钱他只身来到鞍山,租下一个不起眼的门店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路。

5元、10元、20元……这是当时王征平均每天能挣到的钱。近一年时间下来修脚店只盈利500元钱。为了节省开支,他连续数月每天只吃土豆白菜。后来妻子带着几个月大的孩子来和他一起生活,三口人住在狭小的出租屋里,每天入不敷出的状态让王征几度想要放弃。“那时候亲戚朋友都不敢接我的电话,就怕我跟他们借钱。”王征苦笑着说。

第一桶金

支撑王征坚持下来的,是一次难忘的修脚经历。

20末的一天,王征接到一通电话,对方想让他上门修脚。那是一个瘫痪在床的老人,因患严重的甲沟炎已经连被子都无法盖严。王征小心翼翼地去甲、清创、上药,整整40多分钟。待一切处理妥当,老人终于可以盖上被,安稳地休息。

凭着认真负责的服务态度,小店客源开始多起来。到末,王征的修脚店盈利5万余元,这是他创业以来的第一桶金。为了树立品牌,王征随后加盟了大连朋朋修脚,此后的生意愈加兴隆。与此同时,王征的许多年轻同乡也纷纷投奔他,希望一同实现创业梦。

,王征开了第二家分店。虽然也经历了一段“赔本”时期,但很快扭亏为盈。就这样,经过9年的“摸爬滚打”,王征的修脚店从最初一家发展到十家,遍布鞍山各城区,并正在向海城、辽阳等地发展。所有店铺的营业总额也在逐年增加,从最初的几万元,增加到近300万元。

公益之路

这些年,王征在摸索创业的同时,也将目光投注于公益事业。

,王征带着自己的团队走进了敬老院,义务为那里的孤寡老人修脚,并送上崭新的袜子。起初大多数人都认为他们在“作秀”,然而,他们每个月至少一次走进敬老院、社区,义务为孤寡老人、环卫工人、残障人士修脚,几年来从未间断,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的公益理想。

今年3月,王征带着他的创业经历,去北京参加了中国沐浴行业交流会,得到与会领导的认可。其间,王征与来自全国的19名修脚从业者,获评“中国修脚大师”称号,成为行业新秀。“这是我创业路上的又一次提速,相信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修脚行业一定会越走越宽。”

那个曾经纠结于回乡养鸡还是坚持梦想的年轻人,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沉稳、自信的业界翘楚。

篇4:80后白手起家创业故事

28岁年轻人从1块钱的创业灵感到年赚百万的创业故事

一元钱触发创业灵感,年赚70万元。

王光明本来有一份让人羡慕又安逸的工作,中专毕业后在某大型培训公司从事企业管理培训工作。年仅19岁的他天生一副好口才,加之俊朗的外表,王光明的业务做得风生水起,不到两年的时候,已经晋升为公司主管,月薪也过了五位数,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高级白领。

但王光明并不满足于现状,他一直记得这样一句话:人一生一定是为某件大事而来。“每个人都有一件大事等着你,但是这件大事是自己做出来的,是从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而不是老天送给你的。”王光明眼里的大事,绝不是墨守成规,日复一日做着相同的事情,他喜欢挑战自己,他想要自己创业。

机会很快青睐了这位年轻人。

,他辞掉工作,去台湾休闲度假。他发现很多咖啡厅快餐店的桌子上都有一个小机器,上面写着:投币一元,可知当天运势。在等待菜品的间隙,王光明掏出一元钱试玩了一下,发觉有点意思:这个小机器不仅可以预测当天运势,测IQ以及测心理,还闪烁着七彩光圈。颇具商业头脑的王光明突然灵光一现“这么神奇的玩意儿何不引进到大陆,一定会深受年轻人喜欢。”

他当即按图索骥找到小机器上的厂家和联系方式,快速拿下了某品牌星座娱乐机的大陆总代理。回到武汉后,王光明开始穿梭于街头巷尾,在各大餐厅和咖啡厅推销自己的娱乐机,和老板按照“四六开”的利润模式分成。无须任何成本,老板可以拿到四成利润,一台星座娱乐机好的时候每天都可以赚上百元,纯粹的无本经营让老板们尝到了甜头。他们也不再满足于利润分成了,直接在王光明这里大批的订购原机。

王光明成了湖北省引进星座娱乐机的第一人,在全国也是为数不多接触星座娱乐机的人之一。王光明很快将产品铺到了全国,这一年,他销售了近2万台星座娱乐机,赚到了人生中第一桶金70万元。

然而,他发现这并不是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行业,因为门槛低,做销售代理的越来越多,加之市场趋近于饱和。王光明开始寻找新的出路,“做一份有意义可持续发展的事业。”

吃夜宵吃出创意,开启武汉烤鸭脖风潮。

20,王光明开始了二次创业,经过多次的深思熟虑,王光明选择了某品牌太阳能热水器代理,因为太阳能的零售市场趋于饱和,王光明承接的是工程型集体安装业务,因大量的垫资以及售后问题,70万元的启动资金很快亏空,还从亲戚朋友处借债不少,从原本的小有积蓄到负债累累,他深切的感受创业的不易。如何在绝境中突围,是王光明每天都思考的问题。

一次与朋友外出宵夜借酒消愁时,朋友点了一盘下酒的鸭脖,王光明突发奇想,让老板帮忙将鸭脖用竹签穿起来烤着吃。老板不解地看着他,唠叨鸭脖烤着吃还是第一次听说。不时喜欢玩点新花样的王光明坚持了自己的创意。没想到烤过的鸭脖口感独特,焦中有辣,别有一番风味。一盘鸭脖很快被横扫一空。

这次经历给了王光明三次创业的灵感。一直以来,大家都习惯鸭脖卤着吃,但他相信只要烧烤形式的鸭脖足够美味,有自身特色,就一定能赢得庞大的市场。冲劲十足的王光明就这样开始特色小吃之路——烤鸭脖。

他清楚的知道,对于食品行业来说,一个好的产品的出炉,最重要的是配方,如何研制自己的独家秘方,让他颇费了一番功夫。“那时我第一个想到了我的朋友,他技艺精湛,在武汉某大型酒店担任行政主厨,专为酒店招待重要领导人时掌勺。我力邀他和我一起研制烤鸭脖,可他舍不得自己的事业,于是我就每天去他家讲述我的规划,力劝他加入我的团队,他半推半就地来了。”

二人开始了长达半个月的秘方研制过程,反复尝试、改良,不断记录、创新,最终制成独特的配方,确定制作工艺,成就了目前的烤鸭脖品牌。回想那段日子,王光明戏言:“我俩走在路上,浑身的味道感觉自己就是一盘烤乳猪。” 产品问题得到了解决,王光明和朋友在汉阳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小店里开起了第一家烤鸭脖门店。烤鸭脖最火的时候,一天的人流量一度达到上千人。

这个“不按规矩出牌”的年轻人用一个月收回了所有成本,而烤鸭脖这种吃法也开始在武汉迅速传播开。到底,只用10个月不到的时间王光明就净赚了50多万。

走品牌化道路,获1000万投资。

烤鸭脖生意的火爆让王光明看到了特色小餐饮的未来,而他也清醒的认识到个人英雄时代已经结束,抱团经营才是长久发展之计。王光明马上给自己的小餐饮做了清晰的定位:做品牌连锁。

王光明快速的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制定加盟店项目计划书,商业计划书,详细的突出了小餐饮的市场前景,以及丰厚的利润回报。在很多项目推荐会上,王光明开始自信满满的推荐自己的项目。大大小小的项目推介会倒是参加了不少,却收效胜微。

这时,一位创业前辈的话点醒了他,“商业计划书一定要接地气,除了前景分析,也需要对潜在风险进行分析。”为此,王光明专门去一些孵化器和创业园参与投资专业培训,学习如何与风投进行交流谈判。

由于对市场的有力把控和精准的分析,王光明的小餐饮品牌化经营项目吸引了香港鸿基国际控股集团的关注,很快成立了华中子公司,同时王光明获得了1000万的风投资金,建立了自己的团队,成了该团队的掌舵人。

从最开始的一个烤鸭脖品牌,发展到现在囊括奶茶,薯条、中餐、西餐等十几个小品牌,几乎细分到了小餐饮的每一个行业,完善了全产业链服务体系。他说,现在的他就是一个拧紧的发条,随时都在发起新的自我挑战。

【王光明的创业故事感悟】

创业其实是工作经验的积累,就像马云一样,他创立杭州翻译社的时候,也没有想过要创立阿里淘宝,而是在他维持翻译社生计,不得不从事服装、鲜花倒卖,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供应商和需求商严重脱节,需要一个桥梁来衔接,所以有了阿里淘宝。因此你也要在市场变化中,发现规律和问题,你创业才能成功。

篇5:80后白手起家创业故事

福建80后小伙开宠物店追逐梦想的创业故事

天生的“宠物爸爸”

林锦捷从小喜欢小动物,小学就当起“宠物爸爸”的他养过的宠物宝贝数量已经数不清了,种类从最初级的小金鱼到最常见的猫狗再到较个性的蜥蜴、大型鹦鹉,“宠物爸爸”的经验丰富。

与林锦捷对宠物充满了爱截然不同的是他的父母极其反对他在这些小生命身上花时间,父母甚至偷偷把宠物送人,但是林锦捷总是掏光身上所有的钱再一次带小宠物回家。

“狗爸爸”变身疯狂打工仔

“每天下班之后骑着电动车去遛狗是我觉得最快乐的日子。”在林锦捷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之后的两年多时间,他都身兼多职,为创业做贮备。

父母对孩子的期待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安逸的生活,林锦捷对自己的期待远不满足于此。他跟父母陷入了无声的斗争,父母不愿给他创业基金,他只能靠打N份工来积攒,货车司机、搬运工、快递员都曾是他的身份,最多的时候,他同时做3份工作。

两年后,他带着他的第一笔创业基金开了第一家宠物店。

宠物小店1.0 逐梦

第一家小店在塔头附近,沿街却只要1000元左右的月租,由于资金有限,林锦捷的第一家宠物小店可以用简陋来形容:“店面比较旧,里面没有任何区域分割,一进门就是浓浓的气味。”

初次创业的林锦捷没有任何经营的经验,一切的出发点都是省钱。为了采购有营养又能让毛色发亮的食物他每天一大早就上市场,雇不起员工的他不仅负责了宠物的美容,还要做育种、接生。在狗狗的生产期临近的时候,他还得24小时吃喝睡在店里,以保障狗妈妈安全生产。虽然小店环境不吸引人,但是年轻老板的投入与认真,还是为小店带来了回头客。在经营了几个月后,小店基本能保持每月上千的盈余,但是付出的就是林锦捷的每一个清晨和黑夜。

背负生活的压力,林锦捷的宠物小店无法纯粹,盈利变成了经营的第一目标。一年半后,虽然小店经营稳定,但是位置和环境受限让经营无法做出突破 ,再三思量林锦捷选择了关门。

宠物小店2.0 圆梦

关掉第一家店后,林锦捷没有再仓促的选择好地点重开宠物店。正巧这时他的表哥从深圳回来,在表哥的鼓动下,他加入了表哥的创业项目,这三年的工作中,林锦捷不断学习提升,充实自己。三年后,他有积蓄了,心中开一家宠物店的梦想依然还在,与第一次不同的是这一次关于这间店的方方面面他有了全面的规划。

1、选址明确。这一次林锦捷将店址选在了五四北的富人区,这边大多数人家都养宠物,而且不止一只。在于福州“遛狗群”的交流中他也得知这附近有一块极好的遛狗场地,可以说这附近的“顾客”很多,而且具有消费能力。

2、主打温馨牌。这一次林锦捷手头有相对充分的资金,能将心中的设想一一实现。走进他的旺财小宠就会发现有一层玻璃将宠物隔离在另一个区域,这使得店内的空气质量大大提升。在等候区摆上了沙发、茶几,让主人在等待自家小宝贝的时候能够更惬意。

3、只做专业的事。与第一次的盲目、瞎忙不同,这一次林锦捷对小店的定位更清晰。他熟悉宠物相关产品,擅长宠物美容,他就只做这些,将能做的事情做到极致。

宠物店一直是林锦捷的梦想,从三年的前的“向钱看”到现在的“追求品质”,他完成了从逐梦到圆梦的转变。梦想跟现实的距离有多远呢?“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或许就能一步步地拉近。

篇6:80后创业故事白手起家

在这个创业故事里,我们要讲述来自百色市隆林县一个贫困山村的80后大学生罗吉德的创业故事,罗吉德毕业于广西财经学院工商管理专业。8月3日,罗吉德签下了一家餐厅,这已经是他开创的第三家公司了。大一的暑假,罗吉德赚到了第一桶金,在短短的四年间,他连续创建了囊括劳务派遣、商贸、餐饮等方面的三家公司。

罗吉德如何从“农二代”华丽转身为“高富帅”?他的“传奇创业”之路又是怎样的呢?

勇敢闯荡 大一赚到了第一桶金

罗吉德在大学第一节课的自我介绍上就定下了自己的目标——成为一名企业家。

“上了大学,我也满十八岁成年了,我觉得这个时候就不该再伸手问父母要钱了。”于是,罗吉德从刚进大学开始就到餐饮店、咖啡店、KTV等打工挣钱。“3块5一个小时,我每天做4个小时,除去来回公交费,只剩下11块5,正好够我在学校吃一天。”

当收到学校缴纳学费的通知时,面对上千元的学杂费,罗吉德发现,自己的兼职仅仅只够生存,却毫无发展可言,甚至交不上学费。

想到学校内还有很多与他一样生活困难的贫困生,罗吉德萌发了组织大家去深圳打工挣钱的想法。就这样,大一暑假时,敢于闯荡的他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当时我真的很大胆,通过校内宣传先组织了300多人的团队,然后一个人跑到深圳寻找企业对接。”

揣着向舍友借来的几百元钱,罗吉德拖着行李箱,只身一人去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深圳寻找对接企业。当时正值炎热的夏季,他白天拿着地图,根据工业园区位置,一家家企业去敲门拜访,晚上住在15元一晚的廉价旅馆,饿了就在路边的小店里吃一碗粉面。

罗吉德就这样连续找了三天,拜访了三十多家企业,但都遭到了拒绝。第四天时,罗吉德再次在一家工厂吃了闭门羹,沮丧的罗吉德走到了工厂门口,此时一辆轿车停在了他身边。车上的男子询问他是来干什么的,这时候的罗吉德并不知道此人正是工厂的老总。罗吉德表明了来意,没想到工厂老总当即就打电话给人事部,说接收他的整个团队。

罗吉德告诉记者:“我当时并不知道他是谁,我和他聊了很多,他觉得当时的我很像他自己1983年闯荡深圳的样子。”通过向深圳公司推荐输送假期劳工,罗吉德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几万元。“只有努力肯干,机会才会降临到你身上,不走出去就没有机遇。”

大学期间白手起家 创建两家公司

当很多大学生还安逸地生活在象牙塔时,罗吉德已经走出了社会,自己白手创业,创建了两家公司。

“我想帮助更多的贫困生找到工作,以减轻家庭压力,为大学生搭建创富平台。”大二暑假,罗吉德利用上一年的经验和已发展的人脉关系,继续开拓劳务工作,创建了一家劳务派遣公司。创业初期,为了拓展业务,罗吉德骑着自行车走遍了南宁的大街小巷和各大高校去发传单。“当时我骑坏了3辆自行车,被晒得黑乎乎的,接电话接到耳朵都痛了。”

罗吉德送求职的学生们到深圳的企业培训时,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连吃饭的时间都用来工作。“为了多节省时间,处理繁忙的对接事宜,当时每天三餐都吃面包,导致现在我看到面包都不想吃。”

大三的暑假,“充满野心和胆识”的罗吉德组织了两万名学生到深圳的各个企业打工。很快,公司的业务覆盖了广西58所高校,并逐渐拓展到了云南、贵州、四川、甘肃、湖南、江西、黑龙江等省份。

罗吉德在大四时创建了自己的第二家商贸公司,主要经营有机大米等健康食品贸易。“办法都是自己想出来的,解决困难的方法一定会比困难多。”罗吉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解决问题。

“没有行动的梦想就是空想”

“你所处的圈子决定你的未来。与比你优秀的人在一起,你自己也会变得更优秀。”罗吉德在成功创业的同时并不忘为自己充电,他曾多次去往北京参加培训,学习专业的企业经营管理知识。

“在平常的工作中,经常要和客户出来吃饭、应酬,所以我就想着干脆自己开一家好了。”现在,罗吉德正式进军餐饮业,创建了餐饮公司。

“没有行动的梦想就是空想。”罗吉德如是说。他从大一开始就规划好人生,一路走来,作为典型“农二代”的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成为一名企业家的梦想。

“君子厚德载物。同时,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那是离成功最近的东西。”罗吉德创建的公司所招聘的员工大都是在校大学生。“我当初创业的出发点就是想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生存问题,减轻家庭压力,并且帮助他们谋求发展。”在介绍、安排大学生去深圳企业打工的过程中,罗吉德坚持做到不欺骗任何一名求职者,保证他们能按时拿到工资。如果遇到也有创业梦想、敢拼敢闯的大学生,罗吉德也很乐意帮助他们,给予他们实现梦想的机会。

工作中,罗吉德经常告诉在自己的公司工作的学弟学妹:“人生最不能等待的不是商机,不是金钱,是孝敬父母。”罗吉德说,即使工作再忙,他每星期也至少打三次电话回家,跟每个家人聊天分享生活的点滴。

对于未来,罗吉德充满了信心,“今年的目标是业务达到上亿元。”如今,罗吉德除了拥有三家公司外,他也在涉猎房地产、宾馆等多项业务。来自山区的他,从未觉得低人一等,在奋斗前行的路上,他正用汗水浇筑自己的梦想王国。

篇7:80后创业故事白手起家

白手起家创业,这些创业者一般都来自农村,用现在很流行的网络语言,叫“农二代”,下面要讲述的这个白手起家创业故事“农二代”朱宏升就是一个典型的“农二代”白手起家创业者——郑州庄织纺织品有限公司创始人。

1987年朱宏升出生于商丘民权县农村。4月,22岁的他租下一间45平方米的店铺,开始创业,开张仅一周就面临倒闭。四年后,他创立的纺织品公司成为一个集生产、销售、加盟老粗布生意为一体的坚固王国,日销售额居全国同行业前列,加盟店面已达137家。

85后创业者朱宏升从一个农家“愣小子”华丽转身“粗布王子”,他遭遇了怎样的困难与挑战,又是怎样“青蛙变王子”的?

农二代,看好原生态项目

“从开始创业我就认为粗布生意前景非常好,成功只是时间问题。返璞归真的农家项目现在正占领城市市场。”朱宏升如是说。

朱宏升今年26岁,瘦瘦黑黑,没有同龄人的迷茫与稚气未脱,创业的历练使这个年轻人散发着自信与坚韧的气质。

,刚刚开始工作的朱宏升在参观安阳一家家纺企业时产生了极大兴趣,创业的念头闪现。

204月,朱宏升在郑州北环路租了一间45平方米的店铺,启动资金2万元加盟安阳故道家纺有限公司做粗布生意,这里便成为他创业的第一站。

但一切进行得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糟糕。

没经验,开张就面临“被关门”

仅开张一周,朱宏升的店铺就被一把大锁关了张。

原因是当时商场店铺不允许私自出租转让,而他的店是从一个二房东手里租的,无奈他不得不再付一次房租。

付了两份房租之后,店铺总算开张了。

但是接下来的麻烦,让这个当年只有24岁的小伙着实低迷了一阵。

由于对市场做了充足的调查,朱宏升的老粗布生意异常火爆,这也引起了同行商户的竞争与模仿。

与朱宏升店铺紧挨着的商户,也悄悄批发了粗布来卖,两家明争暗斗。

朱宏升说当时自己年轻,任何事情都想得过于简单。

争口气,粗布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走出那段时期后,朱宏升的坚持让他做生意如鱼得水,还注册了“庄织”商标,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子逐渐被周边商户关注。

他的店铺由最初的45平方米扩展到70平方米,再到后来的150平方米、200平方米,粗布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而他周围的店铺没有任何起色。

当朱宏升的店铺扩展到200平方米的时候,一天的营业额已经达到2万~3万元。但是他所在的商场突然被整体打包卖了,他不得不重新选择出路进批发市场。

“进批发市场之后两年是庄织突飞猛进的两年。”朱宏升说,这也得益于女朋友的经营思路。“庄织”迅速在业内崭露头角,销售量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

闯市场,构建本土“粗布王国”

在朱宏升老乡何光的眼里,朱宏升除了拥有执著的信念,还有着超前的意识。

20,原来的代工厂已经无法满足生意发展的需要,朱宏升做了个决定:自己办厂。

他在郑州建立了自己的厂房,一年时间,工厂由最初的10台缝纫机增加到30台,车间、仓库规模渐成。“这里要建展厅。”记者脚刚沾地,朱宏升指着一楼大约700平方米的大厅介绍。

也是这一年,他建立了自己的公司郑州庄织纺织品有限公司,着力构建他的“粗布王国”。

截至205月,在没有大规模推广的情况下,全国“庄织”老粗布加盟店已达137家。远在边界的新疆、吉林,近在邻省的河北、湖北,均有加盟店。

篇8:80后创业故事白手起家

说到白手起家,我们都知道那有多难,要吃多少苦,但天道酬勤,付出总有回报,下面我就来讲一个白手起家的80后女孩的创业故事。

白手起家的80后女孩

一个80后女孩,白手起家创业,却选择了一个靠资金撬动的行业——会展业,而且做得风生水起。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她已承办了不少在渝举办的大型展览会,包括去年轰动一时的重庆第二届创博会。

一次成功展会 撬动60亿元资金

去年11月,在陈家坪会展中心举办的重庆第二届创业博览会被市属各大媒体竞相报道。报道称,在展会举办期间,有60亿多元资金入场,准备寻找项目投资。据不完全统计,有6万多市民观看了这场展览会,300多个高科技专利项目和创业项目亮相展会。

说起当时会展中心人头攒动的火热场面,柏冬青的脸上笑开了花。因为,操刀这场展会的人正是她——一个1980年出生,毕业于武汉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性格开朗大方的80后女孩。

这届创博会因赶上了创业浪潮而大受好评,公司也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到目前为止,公司已举办了20场展会,在会展行业内站稳了脚跟。由于看好创博会这个项目,他们公司下一步“准备把以前赚得的利润,全部用于举办今年的第三届创博会”。

组建袖珍公司 涉足财富大项目

,柏冬青跳槽到一家会展公司。一段时间下来,她发现会展行业的水很深,昙花一现的会展公司不在少数,能够坚持下来的少之又少。但这又是一个能激发创意,追求创新的行业。在与会展行业有了初步接触后,她开始喜欢上了这个行业。

20,有了一定行业经验和基础的她组建了自己的公司。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公司有8个招商人员、1个设计师、1个财务人员、1个文员。“搞会展也需要很强的综合知识,不同的行业展会,招商方案有很大区别。”柏冬青表示,如今公司的员工都能独挡一面,电话招商的成功率有50%,而登门拜访的成功率则是100%。

公司组建容易,运作却并不简单,但这并没有让她气馁。没有运作资金,她就想法挂靠到其他会展公司,代理别人的展位,来赚取差价。但是,很多人都不愿意把项目交给一个刚刚进入会展行业的新人来做。“记得第一次帮长沙食品展代理招商的时候,别人一看是家新公司,刚注册的,就把我否决了。”

“说真的,那次谈项目的时候,对方的语言很让我们受不了,有时候都很想放弃算了。但一想,放弃了这个,下一个也不知道能否拿得下来。”经过努力,她的执著最终感动了湖南商会的刘秘书长,在其帮助下,最终拿到了项目。

这个白手起家的80后女孩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功,在以后,会有成千上万个创业的年轻人实现成功,相信自己,相信未来会更好。

篇9:80后深圳白手起家创业故事

可能很多人认为,在深圳买房的都是有钱人,的确现在能买得起房的都是有钱人。但我如果告诉你,我和老公靠两个人5年的积蓄25万和向家人借的10W买了深圳的第一套房子,你可能会不相信,那我就来写写我的保守型理财观吧。

买房的背景

,对于来深圳5年,搬家超过10次的人来说,一个稳定的居所有多重要,面对无限上涨的房租,未来孩子的生活环境、读书机会等等因素都让我们对稳定生活有强烈的渴望,家才是最终的归属,这是我们买房的初衷。

为什么选择深圳?

深圳是一个年轻的城市,丰富的就业机会,持续增长的优秀人才及有限的土地供给,决定了城市的增长价值。加之货币的贬值,通货膨胀率的持续增涨,让我们清晰的认识到我们工资的增长率永远赶不上房价的增长率。

深圳城市的未来发展上升趋势在全国范围名列前茅,创新、包容、平等,这些城市的特点对我们有着深深地吸引,更加坚定了我们要留下来扎根的信念。

买房的过程

规划

20,从计划买房开始,我每天都用表格合计手上的积蓄,反复计算首付、贷款是否在我们的经济承担范围内,核算出自己能负担的总房价价位,然后就按这个房价范围去网上找房源,疯狂的与中介联系看房,一到周末就约2-3个中介的房源。

看房

我们知道在这个价位要取舍的很多,比如地理位置,选在了我们能力范围内的最低价的房子,虽然距离远在离上班地点50公里的龙岗。在一个月内,我们看了不下20套房源,反复对比,短时间做决定。最终在年9月26日定下了一套在龙岗南北通透,趟床上也可以看山的房子。

买房

交完首付,手上所有的积蓄,还剩余几千块,连契税都交不起。还好房子没那么快交房,契税也可以从长计议。

风险来临

接下来日子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在2014年10月(距离买房过去不到1个月),老公接到了公公打来的电话,他们电话中很激动,我不确定他们在说什么,只是知道有大事发生。等他挂完电话,他流着泪说:“妈确诊了宫颈癌二期,已经扩散,医生说只有不到半年时间。”这是我第一次见他哭。我蹲在地上,抱着他一起哭,我说:“没事,我们去最好的医院治疗,不行就退掉房子,这是我们最后的退路”。

我们紧接着咨询老公同学的妈妈(有很多医生朋友),咨询表妹(在广州肿瘤医院药房上班),最终的决定去广州肿瘤医院开始了2年漫长的检查、治疗过程。

医生检查后说,病情治愈的概率80%以上,预估治疗费10多万,回去筹钱吧。对于我们刚刚买了房的家庭,是一笔天大的数字。我们两个人最终决定,由公公陪着婆婆治疗,我和老公继续上班,想办法凑钱。最终老公从公司借了近10万不计利息的救命钱(特别感激他公司老板),分3年从工资中扣除。

婆婆经过了2个多月的化疗,2年的药物控制,病情终于控制住了。

经过半年多,老家的合作医疗报销了50%左右,但要先花钱再报销。

一年后,公公因股骨头坏死严重,无法做保守治疗,最后做换骨手术又花掉了7万多。

这两年我们在扛着房贷、扛着看病的还债、生了一个娃、为自己和娃买了4份香港保险。婆婆生病了我们还可以上班,如果我们自己不能上班,如何扛起这一家的开支?

很多人又会说了,你们工资高,当然可以折腾这些啦。其实我们两个人当时的总收入只有不到1.5W/月。每个月都刚刚满足所有的开销。那两年每个月月光,特别难熬,但是经过了这些事情,我们的思维获得了重生。

其实越是收入有限,越要把风险转移,我们无法用工资去支付重大疾病所带来的后果,但是我们节省一点,就可以支付保费。

保险=财富。

1)不用时,一直享受复利带来的财富积累,未来是一笔不小的固定资产。

2)资金紧急时可以做固定资产抵押贷款。

3)使用时,缓解家庭压力,避免风险所带来的伤害造成严重损失。

所以说我们是幸运的。往往别人在羡慕你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你为这个目标做的努力和规划,所以仅仅归功于你是幸运的。其实幸运只是其中一个因素,一个家庭的收入,有健康的管理模式才是最重要的。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谁都会是下一个幸运儿。

如何用有限的收入做健康的家庭收入规划呢?

我会做以下事情:

1、明确目标,做好规划:

购入增值的固定资产。如果想买房,那就买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房子,有条件再更换,保证先上车。

2、记账:

记录每个月的收入、支出,把每笔支出的大方向用途记录好(比如取现了1000或者还了信用卡,这笔钱的大用途是做什么)方便总结、规划、节省不必要的开支,财富得以积累。

3、风险规避:

给自己和家人购置保险,第一个考虑家里主力收入来源者购买重疾,保障不能因家庭支柱出现任何问题而导致全家陷入被动状态。现在医疗越来越发达,科技变化趋势是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治不起的病。

4、规划家庭收入:

40% 固定资产保本值的钱(住房等);

30% 短期消费(3-6个月的生活费,国内消费成本偏高);

20% 理财(国债、理财保险,股票等),股票风险太高,我们暂时没有涉及,在今年中国股票增值指数全球倒数的情况下,能保本已经是跑赢80%股民的牛人。

10% 商业保险(如重大疾病保障),保证一家人的重大疾病保障,由保险公司承担风险转移,不让风险导致之前累计的财富流失。

真正懂得理财的人,会通过有效的投资的方式来保证财富的保值和增值。现金价值存放在银行就是贬值,这个社会往往是通过银行,穷人的存款=富人的借款。

四点创业技巧,避免无效创业!

借老东家的资源创业

经理人创业最忌讳和老东家对着来干,如果对着干失败是必然的,就像一个婴儿与一成年人为敌。有人会立即举出蒙牛成功的例子。这个反例不成立,因为蒙牛团队是从伊利分化出来的,伊利是什么性质企业?是国企。国企是什么?不用说大家都明白。

处于婴儿期的创业老板,和已经是成年期的企业对着干,结果是不言而喻的。所以经理人要出来创业,最好借原老板的资源才能成,或者把原东家做客户,最次也要错位经营。经理人出来创业,能借的唯一资源就是原来老板的资源,别人不会借给你资源,只有你原来的老板才会给你资源,别人都给不了你资源,因为别人没有你所用的资源,过去经理人朋友给你的资源都是帮忙,只有老板给你的资源具备持续商业价值,大家可以形成相对稳固的利益关系。

借风投扩展创业规模

风投投资的优势就是资金优势,因为,风投的钱会源源不断,现金流不断,企业就死不了。资金断了你就死了,资金不断你就死不了,这是借风投的第一个好处;

第二好处是借风投可以帮助自己扩大创业规模,省得自己艰苦卓绝地蜗牛爬墙般地滚动发展;

第三,借风投创业还有一好处,就是风投代表人会给你带来很多管理资源和信息资源以及经营资源,使创业步入快车道,把自己和风投绑在了一起,把自己和企业的未来捆绑在一起。

得到了好处的同时,你也将面临风投给自己带来的苦恼:虽然风投并不一定展绝对大股份,但你不得不面对风投代表的经常性逼问,虽然你拥有一定的股份,其实,一旦用了风投,就等于又开始了打工生涯,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打工形式,过去你是为具体的老板打工,现在为风投背后的投资团队打工,你个人也是从过去成熟企业的经理人身份,变成了创业型经理人。这叫得失平衡。

练就宽广的胸怀

当老板很重要的要有胸怀,你得容忍很多事情,你再难受的事你也得忍受,没有胸怀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尤其要能够容忍与你不同的人,不当老板可以不容人,当老板就得有胸怀容人。连老板都不能容忍的人,其他人就更不会容忍了。经理人实在忍受不了,可以辞职,老板辞不了职,所以只能忍,要忍就得有胸怀。

习惯于爆发状态工作

创业当老板必须在爆发状态下工作。其他人可以把工作和生活区分开来,可以把工作当生活,但创业老板必须把工作当工作,把生活当工作,把一切都当成工作,一天24小时处在工作状态,而且是爆发状态,星期天不休息,习惯没日没夜的工作,这叫5+2,白+黑的工作方式,让老板恢复常态,反而不适应。其他人也有爆发工作的时候,但大多是常态工作方式。

篇10:80后白手起家创业故事3个

80后白手起家创业故事 80后从网恋走到现实,白手起家共同创业年销300万

2010年12月8日前,他是一个被残酷现实的洪流拍打的遍体鳞伤的男人;她是一个刚刚大学毕业,对未来有着诸多美好幻想的懵懂女孩。一个饱经沧桑,一个不谙世事,本是两条平行线,有着各自的人生轨迹。

如今,他们如紧扭在一起的两条麻绳,优势互补,一年销售数控机床300百万,小小的人儿,大大的梦想:为中山环宇数控公司生产的机床遍布全球而奋斗。

他们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谢应华和张金莲。

他说:感谢上天,让我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你。我的天使,此生只愿与你白手相依,不离不弃。

她说:感谢上天,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了真心的你。我的爱人,此生只愿携子之手,与子偕老。

2010年12月8日,工作了一天的谢应华疲惫不堪的坐在椅子上,百无聊赖的打开QQ随便加了个陌生号码,消遣性的聊聊,此陌生号码的主人就是张金莲。彼此感觉不错,就这么陆陆续续的聊了一个星期,后来他手头上有一份资料需要翻译,又不好麻烦别人,张金莲知道后,就主动帮他翻译了。从那以后他们俩的关系就更近一步了,从互不了解的网友到可以互相帮忙的朋友,虽然隔着长长的空间距离且根本触碰不到彼此的生活,但是怎么也阻挡不了他向她靠近的心。

或许爱情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萌芽的,也或许很早就已经萌芽了。12月31日,他执意要从广东江门到深圳去见她,一是为了对那次翻译的当面感谢,二是他想见到她的愿望。一下班就飞奔到汽车站去坐车,到深圳已经是晚上9点多,他对她一见钟情;她对他,如朋友般礼貌招待。

那次之后,他再也没有掩饰自己对她的心意,2011年3月7日女生节他细心的给她快递了一套粉色的睡衣;每次去国外出差都会给她买一些好吃的糖果或咖啡;每个月坚持去深圳看她两次;每天都会电话联络。。。。再坚的冰也会被融化,更何况善良的她。8月6日是中国的情人节——七夕,他们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那晚,他如一个孩子般傻乐了好久。

最美的三个字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他们在一起了。相爱的路有很多,但是为了爱情,为了未来美好的生活,他们选择了最艰难的那条路——创业。

在一起后,彼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她才知道他的成熟他的面面俱到都是从曾经的磨难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所以当他说他想去中山创业,去那个他曾经栽倒过的地方东山再起的时候,她毫不犹豫的辞去了在深圳平均月薪4000元以上的外贸工作,与他共同奔赴播种梦想种子的地方——中山。

10年前,谢应华在中山第一次创业赚了20万后开了一家餐馆,却未想不仅血本无归还欠了一屁股债。后来急于想还债,被他表哥骗到南宁进了传销窝,他母亲东挪西凑的借了2万多才把他赎出来。出来后,那经济更是雪上加霜,无奈之下他只好选择打工还债,近几年打工省吃俭用,才把债都还清了。

80后白手起家创业故事 80后小伙白手起家 资产百万元

开着30多万元的小轿车,拥有资产数百万元的两家企业,他既不是继承父母资产的“富二代”,也不是一夜暴富的矿山老板。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相信白手起家的80后小伙,会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成为一颗耀眼的创业新星。

他,就是嘉禾县塘村镇顺新机床制造厂老板段宜平。

南下寻梦,广州偶遇“贵人”

段宜平1982年7月出生在嘉禾县塘村镇。塘村镇是锻造之乡,境内锻造企业林业。段宜平的爷爷和父母都曾在塘村五金厂工作。上世纪80年代初期,段宜平的爷爷退休后,创办了塘村镇最早的白铁制桶厂。后来,因为五金厂不景气,段宜平的父亲也回到家里和爷爷一块办厂。

进入新世纪,白铁制桶作坊渐渐不景气,段宜平家又创办齿轮加工作坊。段宜平家的作坊规模小,再加别人对产品不了解,只能小打小闹。此时,善于动脑筋的段宜平觉得要实现将家族企业做大做强的梦想,关键是要把市场营销搞好。

怀揣着做大齿轮加工产业的梦想,2003年5月,段宜平悄悄从家里拿了400元钱,第一次独自踏向广州。

对第一次独自闯广州的情形,段宜平至今仍记忆犹新。当时,他想到广州了解五金市场的行情。到广州后,他坐上275次公交车。这是一趟从广州火车站开往平州客运站的公交车,他当时来来回回坐了5次,直到夜里困了,才花了10块钱在候车大厅里睡到天亮。那时,热血沸腾的段宜平感觉自己就是这座城市的主人,这里有他创业的天地。

接下来的几天,他先后坐车到广州广福五金城、番禺五金城、顺德陈村机械城了解五金产品的销售行情。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他会在这里遇到改变自己人行轨迹的“贵人”。

在广州,段宜平偶遇了前来这里办事的嘉禾人雷志平。雷志平是袁家镇田岗头村人,他当时已在广东办铸造厂10几年了。闲谈中,段宜平说出自己广州之行的目的:家里办有一个齿轮加工厂,自己是来这里寻找业务的。没想到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雷志平看段宜平虽年纪轻轻,但说起话来头头是道,有思想和主见,感觉这年轻人不错,决心帮扶一把。于是,他告诉段宜平,自己有个弟弟叫雷志军,他创办的企业有齿轮加工业务,雷志平还留下弟弟的手机号码,让段宜平回家后联系。

激情创业,借款20万遭遇挫折

段宜平从广州回家后,立即与雷志军取得了联系。雷志军听说是哥哥介绍来的,便约他到袁家面谈。

段宜平二话不说,骑辆摩托车就赶往袁家镇。雷志军的铸造厂规模较大,说出厂名后,很快就找到了。见面后,段宜平没有过多的客套,便直奔主题:自己家里是从事齿轮加工的,希望能做些他厂里的业务。交谈过程中,段宜平发现了一个细节:从广东回乡创业的雷志军喜欢吃红双喜香烟。那时,嘉禾卖红双喜烟的还很少。为此,段宜平特意骑摩托车到嘉禾县烟草公司,买了一包送给雷志军。雷志军被段宜平的真诚打动,他给了段宜平一个样品,要他照着图纸加工后送到厂里。

两天后,当段宜平拿着加工好的齿轮来到雷志军的铸造厂时,他像接受面试的考生。经厂里技术人员检验后,样品完全达标。雷志军很够意思,立即答应给他做10万元的订单。这是段宜平接手的第一笔订单,也是他家的齿轮加工厂获得的最大一笔订单。正因为有了这笔订单,才让段宜平家里的齿轮加工厂获得了发展。

小试牛刀获得成功的段宜平,让家人对他刮目相看。正当他想将齿轮加工厂做大做强时,机遇再次垂青这位年轻人。2004年初,雷志军准备到上海发展,他想把茶窝村的铸造厂转让,于是他想到了段宜平,并与他联系,想让他来接手这家铸造厂。

这个机遇来得实在有些突然,段宜平当时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说实话,段宜平对铸造技术一窍不通,更不用说办铸造厂了,但他不想失去这个机会。当他将自己的想法如实告诉家人时,家人开始是一脸的茫然,然后明确表示反对。段宜平仍不死心,他又跑到县城姑姑家,向她诉说自己的创业愿望。姑姑思想很开明,表示支持他,并答应借他20万。

有了启动资金,段宜平不顾家人反对,立即将厂子接了过来。此时,雷志平已将铸造厂从广东迁回嘉禾。他在业务上指导了段宜平一个多月后,段宜平开始独立经营。

有现成的技术和工人,还有稳定的客户,段宜平虽然是铸造行业的门外汉,但在经营上仍未感觉太吃力。那时,厂里有6名工人,每月生产铸件50吨左右,除去成本和工人工资,每个月还有一万元左右的利润。在经营铸造厂的前半年时间,段宜平感觉一切都很顺利,连他自己都觉得,他的铸造之路会越走越宽广。

然而,这样的好光景并没有持续太久。到了年底,段宜平铸造厂的业务出现急剧滑坡。他供货的番禺某机床厂开始故意为难他。有时,送货到广东,对方说铸件质量不行,要么不收货,要么压低价格。即便低价买了,也要拖欠货款。就这样,最多时对方拖欠段宜平货款多达30余万元。段宜平就给这家机床厂供货,流动资金少,时间久了,他扛不住了。那时,厂里除了固定资产外,流动资金几乎全部亏空了。段宜平尚未结婚,他不敢将自己的处境如实告诉家人和姑姑,全部压力一个人扛着。

在煎熬中,段宜平到广东顺德供货的机床厂,他面对面跟老板交涉。不想,老板却说:“不是我不还你钱,而是我的机器实在卖不出去。要不,我用剪板机来抵货款怎么样?”段宜平虽然对剪板机销售心里没底,但他想想这总比什么都捞不到强。于是,他答应了。

化危为机,逆势中成就事业

抱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心理,段宜平从厂里提了几台剪板机到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机械城去推销。

在陈村机械城,段宜平一家家经销商挨个问。刚开始,因为人生地不熟,他接连问了几家都吃了闭门羹,但他并不灰心。终于,一位上海的梁老板答应销他的货,但要的数量很少。不过,这位梁老板是个热心人,他要段宜平到他隔壁的周老板那儿推销,他要得多。段宜平马上找到周老板,如实相告:剪板机是从某机床厂提来抵货款的。恰巧周老板代理这家工厂的产品,他很干脆答应要货,但价格压得很低:段宜平从厂里提货的价格是7500元/台,周老板给的价格是6800元/台,每台实打实要亏损800元。显然,这样的交易对段宜平说无异于饮鸩止渴,但嘉禾有句古话说得好,多得不如少得,少得不如现得。于是,他心一横,认了。就这样,段宜平一次就与周老板达成了价值5万元的交易,通过周老板,段宜平认识了更多销售剪板机的商人。

第一次成功销售之后,与段宜平做生意的经销商越来越多,他从厂里提货的数量也越来越大。最大的一笔,一次就提货12万元。

这是一次彻头彻尾的亏本生意。在失败面前,有些人甘愿沉沦,从而一蹶不振;有些人却能从失败中总结经验,获得启示,把失败当阶梯,走向成功。显然,段宜平属于后者。

在咬牙销售剪板机的同时,段宜平也在思索一个问题:嘉禾是铸造之乡,剪板机90%以上的配件都来自嘉禾。然而,嘉禾人以每吨3000多元的价格将铸件卖给广东,广东人随便组装了一下,每吨就卖到6000多元。为什么嘉禾人不能自己生产成品销售呢?从此,他脑海产生了制造剪板机的念头。

在得知段宜平要制造剪板机的消息后,那家机床厂愿再提货了,剩下的5万元货款就这样打了水漂。机床厂老板还以过来人的口吻告诉段宜平:你们确实有制造剪板机的基础,但是剪板机的生产开发需要大量资金,技术含量高,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成功的,劝你还是三思为妙。

段宜平天生有股不服输的韧劲,他不信邪。找到广州几家剪板机厂一些技术开发人员商谈后,他得知制造剪板机并非高不可攀。于是,他下定了回家创办剪板机厂的决心。

搏击商海,他想飞得更高

2006年初,位于袁家茶窝村的铸造厂再也经营不下去了,段宜平把铸造厂以2万元的价格贱卖了。这样算下来,他到袁家办厂亏损多达18万元。创业路上遭遇滑铁卢,再加上姑姑也来催交借款,段宜平当时真有“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感觉,幸好此时妻子周彩玲给了他信心和力量。

2005年,段宜平在事业最艰难的时候结婚了。时至今日,他仍敬佩妻子周彩玲的执着和勇气。为了与自己共同打拼事业,她辞退了在塘村电信所的工作。在他内外交困时,甚至过年都成问题时,妻子总是给他信心和安慰。

2006年3月份,段宜平从广东请回来几名技术员,在塘村租了一间厂房,开始了自己的二次创业。当时,他从岳父家里借了10万元,又到其它亲朋好友那里筹集了8万元。有了资金和技术支撑,段宜平开始着手生产自己的剪板机样品。那时,厂里设备不齐,他就请其它厂帮忙加工。从8月份初开始设计,9月初,段宜平终于在东拼西凑中生产出了第一台剪板机。段宜平给自己的工厂命名为“顺新”,并将它作为产品的商标,取谐音“顺心”之意,希望自己的事业从此能顺心顺意。

样品制造出来后,段宜平带着自己的产品,再次来到广东顺德陈村机械城。出乎他的意料,很多客商除对他的产品外表做工粗糙提出建议外,基本上得到大家的认同。对段宜平说,这样的结果无疑是最让人期待的。回家之后,他开始量产。产品上市之初,为了打开市场,他带上自己的产品,雇佣一名司机,开一台破旧的五十铃汽车,先后南下广东、浙江,北上湖南,东到福建,在全国各地的五金市场推销自己的产品。那时,晚上8点多钟赶路到湖北,第二天晚上8点多钟又连夜赶回来家里。长途跋涉,极度疲惫,往往一靠到床边,就睡着了。

有了稳固的市场,2007年,段宜平扩大了剪板机的生产规模。200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汹涌而来。受此影响,段宜平的剪板机销售下降了一半,再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他再次面临严峻挑战。然而,令段宜平惊喜的是,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诚信为本的经营之道,提高了他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2008年底,市场开始回暧,他从危机中挺了过来。

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的段宜平不仅稳定了市场销量,2009年,他还到顺德区陈村租下100多平方的门面,用来展示自己的产品,供全国各地的客商参观考察。2010年,他又投资100多万元新建了一条生产线。现在,段宜平的企业能生产Q113×1300、Q113×1500等4个型号的剪板机,产品远销湖北、四川、广东、新疆等12个省(自治区),年产值达600万元,工人30余人。今年4月,他又投资百万元,到龙潭镇返乡创业园新建了一家配套的铸造厂。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段宜平不仅还清了创业之初欠下的债务,还损款万元给塘村镇老年协会开展活动,锻造协会成立时也慷慨解囊。近年来,他累计捐款3万余元。

大鹏展翅盼高飞,在创业的天空里,段宜平正积蓄力量,飞得越来越高。

80后白手起家创业故事 从白手起家到百万年薪

刘亮:在前面我也说了,当我们没法改变环境的时候我们只能去适应努力地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但我们必须相信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选择创业那是我个人的理想,我对自己的理想要负责。

刘亮曾获新华电脑教育荣誉校友电子商务风云人物

记者:是不是创业的人都比较的“固执”?您认为80后创业与前辈相比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刘亮:有些执念,要不也不会把创业这条路坚持下来,创业的路上太多困难了,需要执念。需要学习前辈们身上的谨慎细微的韧劲与分析力,但我们80后身上的冲劲也是创业成功必须的,取长补短吧!哈哈!

记者:您觉得自己创业至今,对自己,对80后,对社会最大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刘亮:踏实的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社会上那些需要我们支持的人和事情。

记者:我相信很多人认识您,代名词其实是“年轻有钱”,那么接下来的几年,随着自身的发展,您希望他人对您的第一印象变成什么?

刘亮:他是个让人踏实放心的职业伙伴。

记者:年薪百万,带给您的除了物质上的丰富之外,教给您最大的价值其实是什么?

刘亮:只要努力和坚持,一切都有可能。

记者:您创办的华夏企业网和华夏商务网两大商务平台目前都有很好的发展势头。希望能够创造出更好的产品!那么,能否给我们说一下,接下来公司的计划呢?

刘亮:非常感谢你的祝福!接下来公司就是紧跟市场,不断地开发新的产品、完善产品,从而为更多的人服务。

记者:从一个白手起家的百万身家的有为青年,您最想感谢谁?同时您有什么话对同龄人讲。

刘亮:首先感谢父母从未放弃我,感谢母校新华电脑学校为我提供的平台,也让感谢那些在路上为我提供帮助的每一个人,没有他们我也走不到今天。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百分百的努力与百分百的激情投入工作,时候一到,自有收获。

脱贫攻坚事迹材料

脱贫攻坚事迹演讲稿精选

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

五一劳动模范颁奖词

换座位作文600字以上

大学生放弃城市工作回乡创业拼出百万身家

典型人物事迹材料简介

五好家庭事迹材料

成语挤眉弄眼含义及近义词

换座位童话作文

80后白手起家创业故事-张凤武
《80后白手起家创业故事-张凤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80后白手起家创业故事-张凤武(共10篇)】相关文章:

大学生白手起家的故事3个2022-06-03

诚信创业先进事迹材料2022-04-28

大学生炒股成功案例2023-04-27

脱贫示范户事迹材料2022-06-03

发展潜力怎么写2023-02-21

神武pt孩子计划书说明2022-09-19

工作信息简报范文2022-06-11

人尽其才成语含义及近义词2023-08-31

邱氏家族对联范文2022-10-31

名人青春奋斗的故事5个2022-12-13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