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就业不用出家门 街道拓宽生活路(锦集2篇)由网友“Lastorder”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吉林:就业不用出家门 街道拓宽生活路,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吉林:就业不用出家门 街道拓宽生活路
――吉林结合自身实际全面建设居民满意社区
“保民生,促和谐”,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吉林省内各个街道社区立足自身实际,出良方,惠民众。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新兴街道,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作为一号民生工程,大力发展“金达莱”特色手工艺编花项目,如今包括徐海今在内的11人,已当上了丝网花小老板,产品远销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
“一双手、一门技术,无投资、无风险,不出家门不离乡,又无年龄学历限制――‘金达莱’项目是我们为街道社区群众构建的‘无围墙工厂’。”新兴街道党工委书记申美善说,“学习科学发展观,就要把思想精髓用于实践,全力做好惠民实事。”
,新兴街道投入近30万元,先后成立手工编花培训基地、慧鑫工艺品培训学校、菩提树有限公司,注册了金达莱花编织工艺专利,形成了 “学校+公司+基地+居民”的发展模式,即:学校负责培训,居民负责生产,基地负责回收,公司负责研发和销售,完全免除了参与居民的后顾之忧。
社区居民金大妈,一直是街道的帮扶贫困对象,参加培训后仅3个月,她的收入就达到了3200元。学成后创业的徐海今,月收入也有三四千元。迄今为止,该项目已吸引2700人参加培训,开发就业岗位2195个,欣喜之余,受益居民们编了一句顺口溜:就业不用出家门,创业不用找场地,街道拓宽生活路,零成本致富不是梦。
记者在新兴街道看到,为及时向群众提供各类便民服务,新兴街道还开通了“365”民生服务热线,24小时接听街道居民来电,派专人跟踪落实。截至目前,该热线已受理咨询服务余次,回复满意率达100%。
延吉市公园街道园辉社区,有60岁以上老人560名,占社区总人口的7%。针对日渐明显的老龄化现象,社区多方筹措资金,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8岁的'朴大爷说,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辖区内老人普遍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举办体检、健康咨询等活动,并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与辖区内70户“空巢老人”结成帮扶对子,为老人提供贴心服务。
吉林市北极街道岭前社区原是老棚户区,贫困人口占25%以上,在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方面,社区党委也下足了工夫。59岁的辖区居民索桂芹,前和丈夫双双下岗,随后为给婆婆治病,欠下近5万元外债。雪上加霜的是,,其夫陈玉国又不幸将右腿摔折。
“街道了解到我家情况后,派两名工作人员每天轮流给我们送饭,还隔三差五地送肉和水果,整整坚持了一年,直到我老伴完全康复。”索桂芹热泪盈眶地说,“街道还给我们安排了工作,让我在社区打扫卫生,老伴打更,每月能有1000元的收入,使我们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
为让贫困群众生活有保障,岭前社区实施了“一帮一”工程,由社区干部、党员与贫困户结成“一帮一”帮扶对子,并努力强化就业工作,建立了社区就业服务站。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社区党员先后与市内外70多家效益好、有信誉的单位建立了稳定的用工关系,为32名下岗职工找到了长期稳定的工作。
篇2:吉林团组织多措并举拓宽大学生就业创业渠道
今年,吉林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7万余人,创历史新高。面对这种情况,团吉林省委积极行动,从服务大学生就业和创业两方面入手,采取多项举措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和提高大学生职业技能。
组建就业创业专家指导团
今年年初,为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吉林团组织发起组建了大学生就业创业专家指导团。由专家学者和青年就业创业典型组成省、市两级大学生就业创业专家指导团,到全省各高校进行政策法规解读、热点问题解答和典型现身说法,帮助大学生消除疑虑,增强其就业和创业信心。目前,吉林省共组建了8个就业创业专家指导团,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活动50余场,覆盖应届毕业生两万多人。
此外,吉林团组织还继续深化KAB创业教育项目,开展了青春就业创业大讲堂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和指导,优化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培训活动的内容和模式。与此同时,团吉林省委在全省启动了高校毕业生创业先锋评选活动,树立“可学、可近、可敬”的大学生创业典型。
为了给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更加匹配的服务,团吉林省委还发起成立了吉林省大学生创业俱乐部。该创业俱乐部吸纳大学生创新创业骨干成为会员,邀请有社会责任心的青年企业家担任俱乐部创业导师,为创业大学生搭建平台、提供服务。目前,创业俱乐部已发展大学生会员800名,聘任就业创业导师60名,累计为大学生提供各类就业创业服务超过3000次。
“创投广场”给大学生创业项目“找买家”
“希望我们研发的机器人能早日实现规模化生产”,这是长春工业大学2012届毕业生王楠的'愿望。现在,他的愿望很快就能得到实现,而这得益于王楠6月参加了一次“创投广场”活动。
“创投广场”模式是吉林团组织为帮助大学生创业项目实现市场化推出的“高招”。依托全国和省级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发掘一批具有市场发展前景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采用“创投广场”模式,邀请相关领域的投资公司和担保公司等,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对接。
今年6月初,团吉林省委发起了首届“创投广场”展示会。此次展示会分为四大区域: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展区、创投企业与服务机构区、人才聘任区和项目签约洽谈区,共有来自省内18所高校的35项作品参展。
王楠和团队成员带着研发的多类智能仿人服务机器人参加了“创投广场”展示会,会拉小提琴的机器人、可以端茶送水的机器人、能帮人进行康复训练的机器人……各种功能不同的机器人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对大学四年都倾力研发仿人服务机器人的王楠来说,这次“创投广场”活动是他们为机器人找“买家”的绝好机会。
让王楠高兴的是,在此次展会上,多家企业看中了他们的项目。最终,王楠与一家房地产经纪公司达成初步协议,合作开发中低端大众消费机器人。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多项贷款服务
缺乏资金是大学生创业者普遍面临的难题。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团吉林省委促成了吉林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与国家开发银行吉林省分行的合作,重点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80后小伙子吴金辉从小就对动漫很感兴趣。大学毕业后,在动漫行业打工数年的吴金辉决定创业,并于2009年注册了自己的动漫公司,但是“公司成立以来,流动资金短缺是常有的情况”。
去年年底,得知吉林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可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小额贷款,吴金辉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提交了申请,没想到仅一个月,便得到了8万元贷款。“8万元虽不是大数目,却可以解燃眉之急。”他说。
据了解,自今年以来,吉林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与国家开发银行吉林省分行合作,共向大学生创业企业和个人提供贷款两亿多元。
为更好地服务创业青年的资金需求,吉林团组织分析了城市青年和农村青年创业的不同特点后,分别确定了“吉青时贷”和“青创时贷”两类小额贷款项目。这两类贷款项目,大学生创业者都可以享受。
“吉青时贷”是面向城市创业青年的特色金融信贷产品,由团吉林省委联合吉林银行开发。贷款额度为5万~20万元,对符合有关条件的最高可放宽至100万元。
同时,团吉林省委与吉林银行共同实施省、市、县三级共青团组织与吉林银行相关负责同志交叉挂职制度,以此来促进小额贷款业务的开展。
“吉青时贷”实施至今,吉林省共发放“吉青时贷”创业青年小额贷款4.7亿元,扶持创业青年4700多人。
“青创时贷”则是团吉林省委与省农联社合作设计开发的面向农村青年创业者的专属信贷产品。该贷款额度一般不超过5万元,符合有关条件的最高可放宽至30万元。
此外,团吉林省委和中国农行吉林分行合作建立了团银小额贷款联席会议机制,推行共青团与金融部门交叉任职制度。双方还共同开展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评定工作,强化了对小额贷款的管理和指导。截至今年6月底,双方合作两年来,累计为7000多名农村青年发放创业小额贷款近两亿元。
★ 科协工作总结
★ 街道科协工作总结
【吉林:就业不用出家门 街道拓宽生活路(锦集2篇)】相关文章:
全面拓展市场、策略转型适应市场―XX公司XX年度工作总结2022-11-26
调研汇报材料2023-09-30
务虚会会议方案2023-04-03
社区志愿者工作站工作总结2024-04-07
松原市发展林业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考2023-01-28
护理学类专业描述2023-01-29
护理学专业排名2023-08-11
关于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报告2022-06-11
考察工作报告2023-09-19
街道文教卫生科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2023-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