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略论对中国信息化水平的基本判断论文

时间:2022-10-04 07:45:23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浅谈略论对中国信息化水平的基本判断论文(共16篇)由网友“深海日出”投稿提供,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浅谈略论对中国信息化水平的基本判断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略论对中国信息化水平的基本判断论文

篇1:浅谈略论对中国信息化水平的基本判断论文

浅谈略论对中国信息化水平的基本判断论文

论文关健词:中国 信息化水平

论文摘要: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中国信乌化发展水平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也有极个别学者认为中国信息化已达到信.乌化发展的中级阶段。笔者认为,从全国来看,中国信.忽化发展水平处于初级阶段;从东部沿海地区和部分大城市来看,其信.乌化水平已处于信,息化初级阶段与中级阶段的交叉地段;从西部地区和绝大部分农村地区来看,信息化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据此本文将中国信息化水平定义在初级阶段的水平线上,并从四个方面时其作了兵体的分析判断。

一、近来中国信息化水平测算概况

中国信息水平测算的研究与实测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6年3月至6月,国家科委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对1982年中国信息化进行了厕算。从此,中国信息化测算开始了新的征程.

从近20年来的文献看,中国学者对信息化的测算大致可分为四类:一类是沿用波拉特法进行测算;二类是运用日本信息化指数法;三类是运用国际电联指标体系法;四是运用国际数据公司法;五是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法;六是运用联合国IPU法.在以上方法中,运用最多的是波拉特法和日本指数模型。根据有关文献统计分析,1986年至,以个人名义具体测算的次数大约为50次,以单位名义具体测算的次数大约为20^-30次。就方法看,除以上方法外,近几年来又有学者创立了不少新的测算方法,如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信息化综合指数法等。就范围看,有测算全国的,有测算全省的,也有测算一个城市的(如苏州市),还有测算某一非行政区域的(如京津地区、珠江三角洲).就重视程度而言,北京、上海、广州等明显重于其他地区,东部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明显高于广大农村地区。

二、中国信息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信息化指标体系是信息化水平测算与评价的重要依据。根据信息化理论,要测算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程度或发展水平,除了选择一定测算方法外,还必须参照或建立一套既定的(或标准的)信息化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判断.这既是信息化水平测算与评价的一般规律,也是研究探讨信息化水平的必要的前提。

信息化指标及其体系的研究与构建,是近年来中国信息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科技促进发展中心的《中国信息经济初步分析研究报告》,到20国家统计信息中心的《中国各地区信息化水平测算与比较研究》,都十分重视并花不少篇幅去研讨信息化指标体系问题。相关的研究成果还有:卢太宏的《信息宏观测度的研究》、靖继鹏的《信息产业测度新方法: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陈禹的《知识经济的测度理论与方法》、贺坚的《中国信息化能力研究报告》、杨培芳的《我国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杨学山的《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初步研究》、钟义信的《信化水平测度的新方法》、梁宾的《企业信息化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数体系》及郑建明的《社会信息化进程测度案例及方法分析》等闭。这些研究成果对构建国家信息化指标,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如何构建中国信息化指标体系?这是推进信息化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信息产业部和国家统计局等单位和有关学者的研究,笔者以为:构建中国国家信息化水平测算与评价的指标体系,既要符合中国国情,与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又要符合“应用主导、面向市场、网络共建、资源共享、技术创新、竞争开放”的信息化发展方针,还要与国家信息化体系6个要素相一致,同时也要兼顾能与国际信息化水平测算指标体系相衔接。具体原则体现为:一是符合并遵循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二十四字方针;二是符合国情并适合国际间的比较;三是指标体系要讲求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四是指标体系要具有可比性、可操作性和导向性、规范性。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具体设置,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基础详细的统计指标体系,使之成为了解信息化情况的基础数据库;二是建立综合、概括性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比较与分析。

从现有国家部委及部分科研院所对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的构建设置看,其研究成果的一个共同的重大不足是:设置指标太细、太多;有些指标显然不具有普遍性,拔高了信息化的平均水平。如有的将信息化指标体系设置为6大类,25个指标,有的将信息化指标体系设置为4大类30项指标,还有的甚至设置得更多等。这些研究就理论上讲是必要的、有益的,但以中国实际情况看,则不一定适合。国际经验表明: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信息化指标体系,有助于把准信息化水平的真实状况,对制定正确的信息化方针政策具有指导和促进作用。

笔者以为,根据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的不平衡性,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置宜粗不宜细,突出适用性、可操作性、可比较性,建议设置为5大类20项指标为宜:

每千人广播电视播出时间、人均带宽拥有量、人均电话通话次数、长途光缆长度、微波占有信道数、卫星站点、每百人拥有电话主线数、每千人有线电视台数、每百万人互联网用户数、每千人拥有计算机数、每百户拥有电视机数、网络资源数据库总容量、电子商务交易额、企业信息技术类固定投资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信息产业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信息产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全国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全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重、每千人中大学毕业生比重、信息指数等。这一指标体系,应该说是当前衡量和评价中国信息水平比较可行的参照系。

三、对中国信息化水平的基本判断

对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分析与测算是信息化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定量分析,能够从数量上揭示信息化发展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有助于国家信息化政策的制定、执行与调整,也有助于中国信息化政策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也有极个别学者认为中国信息化已达到信息化发展的中级阶段。笔者认为,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总体判断为:从全国来看,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处于初级阶段;从东部沿海地区和部分大城市来看,其信息化水平已处于信息化初级阶段与中级阶段的交叉地段;从西部地区和绝大部分农村地区来看,信息化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将中国信息化水平定义在初级阶段的水平线上。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具体的分析判断。

(1)根据信息化经济阶段理论进行判断

根据信息化发展水平,可以将信息经济划分成四个阶段,分别是传统信息化经济阶段、次准信息化经济阶段、准信息化经济阶段、现代信息化经济阶段。在四个阶段中,各阶段具有其独自的特点,不同的特点决定着不同的发展阶段,具体划分及特点见表1。

杨培芳等人根据主成分一费雷双边比较法及扩展信息化指数法,具体测算了中国与美国传统与现代信息指标总权数,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美国的现代信息指标所占比重要高出传统信息经济指标比重25个百分点,中国与美国相比,总体上中国仍处于次准信息化经济的初级发展阶段,而美国已处于准信息化经济阶段或开始进入现代信息经济阶段。

以上分析表明,中国信息化水平处于次准信息化阶段,用通俗发展阶段理论来讲,就是处于信息化的初级阶段。

(2)根据波拉特法进行判断

波拉特法(又称GDP比重法或就业结构分析法)是国内常用的方法之一。据粗略统计,国内运用此法案例大约有10-20个。其优点在于:科学性较高、国际影响和国际通用性较强,测定结果具有国际可比性。所以,很多机构和不少学者都采用了这种方法测算中国的信息化水平。归纳起来,具有代表性的测算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谢康等人的测算结果川x1993年,谢康、程岩对中国及部分省市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82年,中国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产值占GNP的比重为15.000,与1972年新西兰和1975年马来西亚的水平相当,比196。年的日本和1963年的英国分别要低14.5.14.8个百分点,比1958年的美国则要低27.7个百分点;1982年中国信息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8.8,比1958年美国、1960年日本、1975年法国、1971年英国要分别低33.2,12.2.23.3.28.2个百分点。这表明,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信息化水平还没有达到西方发达国家五六十年代的水平,与初级阶段还有一段距离。

另一种是杨学山等人的测算结果。杨学山等人在研究波拉特法过程中,将各国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占CiNP比重进行概括,得出了表3所示的一般规律:80年代初,中国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占GNP比重为15%,属于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水平;90年代初,中国信息部门占GNP比重上升为25,只相当于80年代初新兴工业化国家起步时的水平,仍属于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

第三种是官方的测算结果.根据国家统计局等单位发布的数字表明,近来,中国信息产业年产值平均增长率保持在25%左右,近5年来则保持在30%以上.,电信产业总量达到4725亿元,年均增长3300;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工业.急产值1000。亿元,年均增长30;电子产品出口创汇551亿元,年均增长率3000;电子产品销售收入67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30。到年6月,全国电信运营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u,信息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在10绒以上。笔者认为,考虑统计口径的差异,中国信息部门占GNP的比重应在30%左右。以此比重判断,中国的信息化水平也是很低的,只相当于新兴工业化国家80年代初的水平,属于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

(3)根据信息化指数法进行判断

信息化指数法是国内近年来常用的.又一重要方法之一,而且可以说这一方法应用得最多。据粗略估计,国内运用此法的案例至少在20^-30个之间。其优点在于:算法比较简单;统计资料易于获得;既可进行纵向比较,又可进行横向比较。在众多研究测算结果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卢泰宏等人测算的结果1992年卢泰宏等人根据日本信息化指数法,测算出1985年中国的信息化指数为37.9.比1965年的EI、美、英、德、法要分别低62.1,204.1,79.1.66.1,72.1。这一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信息化水平远没达到发达国家五十年代的水平,处于五十年以前的水平(见表4)。

300另一种是马费成等人的测算结果1995年,马费成等人根据信息化指数法,对1990年中国信息化指数进行了测算,结果为61.7,比1965年的日、美、德、法要分别低38.3,180.3.55.3,42.3,48.3a,钟义信等人对1995年中国信息化指数进行了侧算,结果为554.84,这一数字比1994年美国的信息化指数要低5704,但差不多达到了美国1972年前后的水平。与李晓东对1995年中国信息化指数进行测算,结果为554,与钟义信的测算结果比较接近(见表4和5)a(这两种不同数据是由于依据及数据不同造成的两个结果,但也可以进行比较.)

第三种是张守一等人的测算结果。1991年张守一和葛伟民、韩建新等人根据信息化指数法,对20中国信息化指数进行了测算,结果为145.33,比1965年的美国、1973年的日本、英国、德国、法国,要分别低9776,64,66,65,这表明,年中国信息化水平也只相当美国50年代末期,日、英、法、德60年中后期的水平。另外,19李晓东等人根据信息化指数预测2000年中国信息化指数为533.2,按照这一结果,中国信息化水平可以达到美国1972年前后的水平,英、法、德等其他国家80年代初的水平。这两利测算比较的依据虽有不同,但通过比较则可以推出一致的结论:200。年中国信息化水平处于初级阶段的水平(见表5和表6)

资料来源;1.马费成.信息经济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86;2.韩建新.信息经济学.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219;3.宋玲.信息化水平测度的理论与方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38.186;4.葛伟民.信息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301一304.

(4)根据信息化能力进行判断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发达国家都在竞相发展和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经济总量中,已有50写以上的增加值是由信息产业创造的,信息产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50%以上,信息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年,贺铿等人,在波拉特法、信息化指数法等测算方法的基础上,创设了一种信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法。根据这种方法,贺铿等人对中国与世界28个国家的信息能力进行了分析比较,测算结果见表7。

从表7可以看出,美国信息能力总水平得分71.7s,名列世界第一;日本得分69.97,名列世界第二位;而中国得分为6.17,仅为美国的8.6写,与韩国和墨西哥相比,也只分别为他们的15,3%和35,4肠,这就是说,美国位居信息能力的榜首,其他发达国家的信息能力也处于较高水平;亚洲一些国家及中国的信息能力较低,中国信息能力只相当于美国的8.5,处干发展国家中下水平。很显然,这一信息化水平在21世纪初将使中国在国际竞争中处干不利地位。

篇2:高校教师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的论文

高校教师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的论文

论文摘要:结合中国现状,探讨了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教师信息化水平的关系,分析了提升高校教师信息化水平的必要性。并对中国高校教师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提出了几点建议。

论文关键词:教育信息化;高校教师;信息化水平

一、引言

当前,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已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全球经济结构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作为社会大系统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必然也要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和制约。特别是教育作为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事业,更要根据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来进行自身的调整与改革,这对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1年7月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出台,计划指出:要把教育信息化工程列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要加强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师资队伍。计划的出台,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纲领性文件,对提高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水平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共同实施了一次全国性的教育信息化调查,调查对象包括普通中小学和大专院校,调查对象分布于全国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尚未能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教学效能。

二、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教师信息化水平

教育信息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广大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和实现自我完善的过程。重点在于培养教师的基本信息素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包括: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与培训、教育信息产业、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建设等六大方面。其中,信息网络是基础,教育信息资源是核心,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目的,信息化人才的培训则是教育信息化的保障。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是至关重要的。

教育信息化在带来高效率、好效果的同时,也给高校教师带来了挑战。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师的信息化,即教师的信息素质和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力。高校教师作为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并提供帮助的工作者,在整个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中,能不能让学生达到教育信息化要求达到的“信息资源的利用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这一目标,教师的信息素质和信息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国高校教师目前的信息化状况并不尽如人意,基本上未达到培养信息化时代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因此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已成为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

三、提升高校教师信息化水平的迫切性

自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后,旨在大幅度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教师专业化运动已经成为世界众多国家教师质量提高的主导运动。这一运动是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顺应潮流,培养具有专业化水平的教师,不仅仅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也是我国高校教师信息化培养的目的。以下几个方面足以说明对高校教师进行信息化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遵选信息的难度增加

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使得信息资源呈几何级数高速膨胀,出现了信息爆炸、信息危机的局面,导致了信息疲劳综合症的出现,这些给高校教师带来了隐性危机,即高校教师如何才能给那些随意而无结构的信息赋予结构和意义,如何为学生设计学习环境、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才能保证学生拥有查找、获取、接受、判别并和别人交流他们所获取的信息的能力。这同时也要求高校教师要掌握信息技术,从而能够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够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2.掌握信息技术的难度增加

信息技术调节着人类的生活。在教育中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学。但某些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技术等具有复杂性和技巧性,对高校教师而言难以恰当掌握,这又给高校教师带来了隐性危机。

3.逐渐普及的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师面临下岗的危机

网络教育的普及性、资源共享性、多媒体性、非时空性、虚拟情景的创设以及能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和选择权等优点。吸引了更多的学习者,也促使了教师剩余现象的出现,这使教育部门逐渐考虑减少部分高校教师岗位的开支;同时远程网络教育的广泛开展,使更多的人可以不进学校就获得所需知识。这样,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逐渐带来了减少一线教学人员的趋势,另一方面在校生数量在信息技术普及的情况下增长趋势又逐渐放缓,这些给传统高校教师带来面临下岗的隐性危机。

因此,作为高校教师如何面对上述危机,如何化危机为机遇,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和信息能力是关键所在。

四、提升高校教师信息化水平的几点设想

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我国高校教师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工作。

1.培养教师的信息意识

高校教师在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时,最重要的是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手段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有效地应用知识,积极参与知识创新。因此对于高校教师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不仅仅在计算机技能和信息获取技能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在信息意识方面使其具有与社会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进程相适应的信息主体意识、信息传播意识、信息保密意识、信息守法意识、信息更新意识。高校教师只有在信息活动中完全具备了信息行为的自主性、独立性以及行为准则与道德标准,才可以更好地培养高校学生的信息素质,从而完成高等教育赋予高校教师的重任。

2.提高教师的信息知识能力

网络信息的传播、更新速度之快,是其他工具所不能比拟的,这就对教师的信息知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知识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对信息进行收集、整序、利用和评价的能力。在信息化环境中,全球化网络就是一个巨型图书馆,对高校教师信息知识能力的培养,目的是让高校教师了解信息检索的专业知识与各学科的知识,让他们知道采用哪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可以获得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信息,从而具备信息理论和信息实践两方面的能力。同时,教师信息知识能力的提高还可以使他们能帮助学生获得、解释、组织和转换大量的信息。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3.提高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将我们带人了一个全新的社会――信息化社会,在信息化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环境、学习方法均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人们不出家门即可进行学习、工作、购物、通信、医疗、娱乐等等。在这样的环境下。熟练地掌握外语和现代信息技术,便是当前高校教师的唯一选择,否则,就可能与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成长的一代学生形成网沟,造成难以弥补的差距。

4.创造条件,督促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高校应加快信息化软硬件环境建设的步伐,为教师队伍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个支持平台,激励教师主动接受和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活动,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检验、修正、完善教育理论,并用新的教育理论更好地指导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增加教学内容,减少课时量,是促使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授课的必然结果。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上课,最明显的优点就是单位时间内可以传递的教学信息量明显增加,为此高校在制定新的教学计划时,可以在教学内容不压缩甚至增加的情况下,适当地减少教师的授课时数,这是迫使教师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其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途径。同时根据学科、专业等的不同,在教学场所适当配备不同的电教设备,方便并促使教师使用,并不定期地对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和调查,并将现代教育设备的应用与教师的评奖、晋升职称等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这些手段迫使教师使用现代电子设备上课。

5。适当改变信息化培训的内容及手段

单纯以技术操作为主的培训内容,对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能力难以起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培养教师基本的信息素养才是提高教师信息化能力关键。高校需要及时更新教师发展项目的内容和方式,将重点转移到以信息化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为主的方面来。将培养与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师积极接受信息化教育。学校还可以定期、不定期地聘请国内外教育技术专家深入到学校,并以专家讲座、示范课、竞赛课等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理论与实践等全方位的指导,使教师信息化水平得到提高。

6.加强高校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

我国的互联网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普遍存在不平衡现象。应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实现教师教育领域内行业联合,沟通各种教育形式,建立和依托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共建共享优质资源,为教师终身学习构建一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建的平台,充分借助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打破时空阻隔,大规模开展高水平高校教师培训,使不同地区高校教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是大幅度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是提高高校教师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举措。

总之,高等教育的信息化,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使新知识的获得更加便捷,但同时也给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提高了,才能主动适应并深入开展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从而更深层次地开发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使我们赢得21世纪全球人才战略竞争的制高点和主动权。

篇3: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研究论文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研究论文

摘要: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管理模式在经济很大的变革,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农业发展带来很多新的机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具体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信息服务;农民

当前我国农业资源和环境的类型很多,差异性很大,我国农牧业的生产多数还停在传统类型的生产模式上,农业发展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的程度很低,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对农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很大制约,对我国实现现代化和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造成了阻碍,因此如何借助信息化的发展力量来推动新农村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该问题的解决面对十分迫切的局面。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出现的问题

(一)成本高,效果一般

虽然社会的进步带动了农村人们的收入,农民的生活水平更好了,但是网络使用的成本太高,导致很多农民不愿意花费资金在巨大的网络费用上,由此出现农业网站多数的访客不是最需要信息的农户。除此之外,农村地区过度注重建设忽视了对网络维护上,将注意力主要放在信息化建设的功能上,导致信息网络的硬件实施成本开销巨大,忽略了信息软件和资源的制作开发,形成硬件设施多余,造成信息资源的无端浪费,资源储备不足。内容出现重复、形式过于单调,实效性很差,导致农民的实际工作缺少热情和积极工作的动力,不利于农村地区农业生产信息的传播。

(二)农业信息和用户需求差异性明显

农业信息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民、农村地区的企业和合作社等,还包含很多的中介组织,由于农业信息服务的对象很多,不同服务对象的需求存在很大差异,农业信息需要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需求,因此农业信息的获取和设计也需要具备多样化的特点。但是根据我国当前年农村地区的网络信息结构来看,能提供的农业信息类型和多样化的能力很弱,多数信息内容都是新闻时政内容或者关于农业科技的信息,信息的综合性太强,部分农业信息知识针对网站信息的一种借鉴和效仿,缺少具有市场前瞻性和综合性分析的部分,信息的地方性特点缺失,无法满足区域性农业发展的需求。

(三)技术人才少,基础工作水平低

我国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也是近几年的一项工作,作为国家实施的一项新项目,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业系统运行缺少专业性强的信息技术人才,其中最缺乏的人才莫过于了解农业的经营和了解信息化技术的综合性人才,经过具体的调查显示,我国专门从事于农业信息工作的员工中,具备专业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本科生或者专科生的数量显著低于5%,多数的农村地区信息工作者是农业类专业毕业之后自己自学计算机的有关技术,在基本掌握了网络知识之后开始转变到农业农村的信息化建设中,上岗就业。由此可见,基层单位的很多农业信息管理人员工作范围只是固定在原始的信息资源采集和信息发布的条件下,在开发信息、创新信息的过程中无法拓展信息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造成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不够全面,导致我国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发展的负面影响很严重,信息资源的利用有效性不高。

(四)农民利用信息的有效性较低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速度缓慢且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村地区的信息化程度很低,多数农民的信息意识很薄弱,农村地区留下来工作的农村青壮年很少,多数人员都出去务工了,外出的青壮年务工人数很多,留下来的农民多是整体文化水平很低或者科技素质相对较差的,因此农村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整体呈现出综合素质较低的状况,对农业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利用程度低,对于网络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的能力很低,原因都是农民自身学习能力的障碍,其对于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了解较少,在了解程度低的条件下,降低了整个信息应用的实际水平,根本无法有效的发挥信息技术的实质性作用。

二、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对信息化建设的创新

(一)政府需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的作用

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整体上是一个跨越了很多部门和行业的业务类型,其不受地区的控制,是多种科学技术的综合体现,整体的综合性和集成性联合起来属于一项大工程、大系统,其主要涉及到很多城市、县区和乡镇的工作,需要基于政府的指导来发挥不同机构的积极作用,完成政府的统一规划指导,实现分工合作,落实政府的职能范围。由此可见,我国政府的存在对于农村地区的发展作用显著,其在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中具有显著的指导功效,我国农村地区信息化网络的建设主要是针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政府部门在农业和农村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对农业信息进行深入的开发和建设,保证发展资金的充足,由此促进农业农村信息系统的正规化建设,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为了确保不同层面的费用提供,能够保证不同机构和部门对于农村信息化基础系统的基础设施投资,政府部门需要根据科学合理的比例来确保农业建设资金的'充足性,保证支农资金满足其建设需求,对资金实施协调管理,资金合理分配使用,减少资金浪费。与此同时,政府需要针对农村信息化的发展颁布有关的优惠信息政策和优惠信息,借此来引导并不断的鼓励不同的网络运营商加入到融资的队伍中,将其资金放在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开销中,满足农村信息化建设对资金的需求,鼓励多渠道的融资。

(二)做好资源的整合,强化各部门的合作

首先,为了完成资源整合,需要在关系到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机构中建立起专门的管理机制,实现信息规范化管理,实现管理标准的统一。同时需要保证不同项目发布制度的统一性,再次基础上不断推进农村的信息化网络构建,实现网络资源和农业资源的融合,对关系到农村地区发展的信息数据进行共享和传播。除此之外,还需强化对不同项目的农业信息实施整体的融合和信息筛选加工,根据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农民发展农业中对材料和经济的基础需求来强化拓展农村地区的信息资源的主要来源和信息的来源渠道,不断对新型的农业信息资源实施开发和拓展,针对有关于农业发展的信息采取深入分析和筛选的方式来加工,由此来保障农村信息资源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由此确保我国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和网络信息的提供能够根据农民朋友的发展需求来完成信息的加工和资源整合,由此对政府评估和农户的发展信息需求满足,确保农业信息提供的价值。利用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和社会不同机构的合作,促进农业信息服务的有效性。

(三)重视农民的培训和农村信息服务队伍建设

第一,提升农业经济的信息化水平,首先,需要针对农民朋友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做好知识的宣传教育,将信息化的功能传递给农民,提升农民朋友认知和学习操作的现代化,提升广大农民朋友的农业经营实力和素质,实现农村地区信息化教育的推广和普及,针对性提升农村地区诸多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和经营人员的信息化认知和科学技术理解。第二,需针对农业经营的队伍进行拓展,扩大农业服务的范围,不断积极地和农业相关生产部门联合,依照村干部、经纪人和合作社或者中介组织来形成一个整体农村地区网络信息资源传播的资源库和网络组织,利用多样化的在线培训和在线教学的方式来强化农业信息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准。第三,发展农业信息经营的全方位专业人士,还可以利用优惠措施引诱专项人才参与到农业信息的系统研究和创新工作中,提升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层次。

(四)加快示范基地建设

示范基地是一种形象教育,其具有显著的指引作用,由于农村地区实施信息化建设对于农民来说认识的重要性还不足,由此体现出建设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的重要作用。在建设示范基地的过程中,需要选择良好的村来建立,利用政府补贴、企业优惠或者项目带动等形式实现示范基地的信息化建设,确保当地的农民能正确使用计算机,获取农业发展信息。

(五)网络与传统媒体结合

信息网络在信息采集、处理上具有优势,互联网的作用能实现信息传递的交互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解决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农民拥有计算机的数量很少,农民多数还采取电视、广播等渠道获取信息,为了提升你哪个村地区信息服务的覆盖面积需要利用传统的媒介。实现网络和传统媒体的互补作用,只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相互配合,才能真正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促进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春霞.针对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建设研究[J].赤子(上中旬),,09:192

[2]魏朝风.关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相关分析[J].北方经贸,2015,06:42-43

[3]崔玉蕾.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管理问题与对策思考[J].农业经济,,06:6-8

[4]陈琴.农业经济转型期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模式[J].福建农业,2015,04:61

[5]蓝庆新,彭一然.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关联机制和发展策略[J].理论学刊,,05:127-128

[6]郭永平.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经济管理问题与对策探析[J].农业经济,2015,09:23-24

篇4:美国信息化水平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美国信息化水平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美国的信息化水平与特点

作为世界信息产业的发源地,美国信息化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代表性及方向性。我们可以从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指标体系――信息化综合指标体系(注:信息化综合指标体系是由杨培芳等根据波拉特的信息劳动比重方法与小松的社会信息化指数方法综合而成。)和信息建设指标体系中得到佐证。

人们公认,西方七国1980年的平均信息化综合指标为进入信息化的标准值100%,其他国家与这个标准值相比后,加权平均,就可以得出这个国家的信息化程度。(注:杨培芳:《信息网络服务》,北京:京华出版社,版,第85页。)表1是美国的信息化综合指标值和西方七国的标准值,从中可以测度出美国的信息化水平。

表1 信息化综合指标测算结果

附图

本表根据以下资料整理:杨培芳:《信息网络服务》,北京:京华出版社,19版,第84页;陈宝森:《当代美国经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第55页;李晓东:《信息化与经济发展》,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版,第68、109页;曲维枝:《信息产业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版,第19页;CCID,M.I.I,P.R.C.;The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Report.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说明:表中数据因来源不同,有效数字位数不尽一致;标准值为以西方7国1980年平均值为100%。

从表中可以看出,以西方七国1980年的平均信息化综合指标为进入信息化社会的基准,那么美国在60年代就基本进入了信息化社会。根据测算,1965年的综合指标就达到了120%,超出标准值20%。就总体来看,从1965~,美国信息化水平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增长近5.36倍)。在信息化综合指标中,信息装备率指数增长最大(约为7.29倍),其中计算机普及率增长最快(约为28.79倍)。可见,信息装备率的快速发展,为社会总体信息活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而计算机的迅速普及是当前美国信息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最主要原因。通信主体水平指标的增长仅次于信息装备率指标,增长约为6.38倍,其中信息劳动者比重增长约为1.56倍,而每百人在校大学生增长高达8.93倍。信息劳动者比重反映了美国社会就业结构的变化与信息产业的发达程度,反映了信息经济发展过程的劳动就业趋势。每百人在校大学生比重则直接关系到后备智力资源,关系到社会就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发展的后备知识人员的保证,是一项关系着未来竞争能力的后备竞争力量。

信息建设指数是衡量信息化水平的另一个重要指标。信息建设指数是根据与信息相关的社会基础建设、通信建设以及电脑普及率等三大项目进行评分,以此比较各国信息化发展程度。列入评价的国家有55个,一些国家信息建设指数见表2。根据这一指标体系,在年和19美国的信息化指数均居全球第一。(注:李晓东:《信息化与经济发展》,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版,第70页。)

表2 19一些国家信息建设指数

国家 综合评分 社会建设 通讯建设 电脑普及

美国 4987 544    2433

瑞典 3442 485   1235 1727

芬兰 3591 536   938   2177

挪威 3423 518   1057 1848

丹麦 3440 492   1280 1668

加拿大 3319 573   1135 1611

资料来源:《国际经济信息》,年第19期,第3页;转引自李晓东:《信息化与经济发展》,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

总之,无论根据信息化综合指标体系还是根据信息建设指数测算,美国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均居世界首位,代表着世界信息化的发展方向。美国的信息化发展不仅水平居世界领先,而且有其鲜明的特点。

第一,政府信息产业政策具有明确、清晰的导向性。美国对信息产业明确、清晰的产业导向和大量基础投入,是发展信息产业的先决条件。政府在认真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方针,既强调政府的扶持作用又放手让私营信息企业发展,以保证经济体的活力和企业的竞争水平不断提升。

第二,信息产业发展最快、辐射性最强。信息产业是美国增长最快的产业部门,仅从就业效应看,例如19,在信息技术领域,核心产业就业人数380万,加上相关产业和其他经济部门中的程序员、网络技术员,总就业人数达910万,远远超过汽车、飞机等制造业就业人数的总和。从辐射效应看,1991~2001年,美国设备投资年增长10.1%,其中增长最快的是计算机和软件,计算机的增长率最高,达到43.6%,而在此期间,计算机和软件的投资金额占全部设备投资的49.5%。可见信息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有强大辐射作用。(注:OECD,The  Impact  of  Electrinic  Commerce  on  Frim's  a  Business  Models.(CCID,M.I.I,P.R.C.))

第三,信息技术渗透力强。信息技术以其高度的创新性、渗透性、倍增性和带动性,在美国产业结构调整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带动了微电子、计算机、软件、通信等关联产业的发展,加速了生物工程与生命科学、新材料与能源、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并促进光学电子、汽车电子、航空电子等“边缘产业”的兴起。同时使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传统的服务业等日趋信息化和知识化。

第四,信息化投入效益高。对信息产业的高投入带来的高生产率,是美国经济的主要支撑。到1998年,美国的信息业投资已高达3881亿美元,而由此形成的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度攀升,早在1993年,美国工业增长的1/3就来自于信息业发展的拉动。到2001年,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超过制造业、钢铁业与汽车业等三大产业贡献率的总和,成为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火车头”。

信息技术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与源泉

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带动了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成为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

第一,信息技术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强了国际竞争能力。由于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的迅猛发展,美国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自1995~,美国劳动生产率每年均上升2.8%,是1973~1995年年均增长率的2倍,其中信息技术提供了一半以上的贡献。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和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美国国际竞争力也得到了快速提升。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统计数字,美国于1994年在世界竞争力排行榜上重新夺冠,至20仍继续保持世界第一的领先地位。

第二,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在美国的产业结构中,信息产业一直是产业发展的重点,并成为各行业的“领跑者”。不仅本身创造的产值逐年增多,而且也带动了其他产业的良性发展和结构的升级。如今,信息产业已经取代了汽车、建筑业、钢铁等传统行业成为美国新的最大的支柱产业,并成为美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尤其是计算机软件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都在以12%的速度迅速增长,比美国经济增长率要高出四五倍。

第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该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经济和社会生产领域,改变了制造、加工、运输、信息获取和传递过程,彻底革新的经营方式(如网上购物)使这些领域焕然一新,经济活动节奏加快,生产效率提高,尤其是信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使它们又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美国信息技术能够对经济增长产生重大的影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积累和渐进的过程。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前期,数字化信息技术还处在创新时期,其产业化规模还相当小,这突出表现为信息产业缺乏具有广阔市场空间的新产品样,这一时期的信息产业处于“蓄势”状况,它虽蕴涵生机,但尚未成长为一个现实的支柱增长点。按美元现值计算,1977~1985年,信息产业在经济总量(GDP)中的份额由4.2%变为4.9%,在这段长达近的时间里只缓慢爬升了0.7个百分点。然而80年代后期以来,经过多年积聚的信息产业勃然而兴、如日中天,它给总体经济带来了越来越强烈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很快地上升为对总体经济的主导性作用。

信息化改造成为美国传统工业重焕生机的重要途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传统工业开始步入衰退,表现在主要传统工业产品产量总体上呈现下降,所占份额同步降低,逐步丧失了领先地位。传统产业内部技术出现老化,企业科研经费减少,产品销售额中科研经费所占比例减少,传统产业技术已接近极限。尽管传统工业出现了生产萎缩,就业人数减少,国际竞争力下降,但并没有真正进入“衰落”的阶段。传统工业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广阔市场,是世界工业化和一体化的杠杆,是国计民生的依托。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上,传统工业品仍然是获取利益的大宗来源。没有传统工业的相应发展,高技术工业的.发展就会失去内在的动力。因此,运用高技术成果,对传统工业实行技术改造,推进其生产的自动化,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实现传统工业的高技术化,乃是提高传统工业品的竞争能力,促进国民经济走向新的繁荣的有效途径。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对传统产业进行了信息化改造。改造的目的在于应用战后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将信息技术推广到各个部门和领域,使传统工业部门再度工业化,升级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给传统产业带来生机与活力,促进国民经济向更高的技术层次转化。近年来,美国企业纷纷使用电脑等先进技术进行设备更新,政府实行投资课税减免、加速折旧等措施,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使改造呈现如下特点:就生产手段而言,是要达到机器的智能化、自动化,从而使机器辅助、延长或部分取代人的信息功能;就技术方式而言,是将物质生产过程视为一种信息的获取、存储、处理、传输、控制的流动过程,从而在人机、机机以及机器与劳动对象之间,建立起自动化系统。生产手段的根本性变化,产生了适宜于这种高效、快速物质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要适宜于信息流动,而不只是物体的置放、位移、人员的层层分工、工序工位的有效安排等管理要素的重新组合。管理主要关注的对象是信息、知识、人才,而不是原料、设备、劳动力。传统产业信息化的基本内容有:计算机辅助技术与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机器智能化与计算机化产品、管理信息系统与办公自动化。(注:张正德:《美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经济影响》,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6页。)

美国制造业在全世界的竞争力是很强的,二战以后一度处于绝对优势。然而,不过(1945~1965)形势就发生了变化。日本和联邦德国先后在汽车、钢铁、半导体等领域对美国构成极大的威胁,并一度在国际市场份额上超过美国。为此,美国政府与企业从80年代开始行动起来。90年代初,又以信息化和全球化为契机,对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改组与改造。90年代中期,美国在受威胁最大的三个领域――汽车、钢铁、半导体已经收复了失地,其他各行业的竞争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例如,钢铁工业通过提高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从国外引进转炉炼钢法,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生产的多样化和企业小型化,使钢产量出现了回升势头。

纵观美国传统产业信息化的改造过程,可以发现,这一过程的实现在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广泛采用,特别是信息技术高度的渗透性、创新性、增值性、竞争性为传统产业改造创造了条件。美国传统工业的复兴其意义绝不仅仅限于传统工业本身,更重要的是它对增强美国经济综合竞争能力所做的贡献。在20世纪末的商业周期中,美国经济在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的情况下连续增长117个月,超过20世纪60年代106个月而成为美国自1854年以来最长的经济扩张期。对此,离开传统工业利用信息技术所导致的生产率提高和产业升级,是无法理解的,由此可以看出,传统工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在20世纪90年代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美国传统工业能够在短期内复兴和快速发展,其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的经验发人深省。

信息产业成为美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领域

失业率过高一直是困扰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个难题。然而,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却创造了失业率持续下降的骄人业绩。自1992~2000年失业率从7.4%降低到3.8%,几乎达到了充分就业的程度,即社会上每个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的劳动者都已就业。尽管从“9・11”事件后,失业率略有回升,但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美国的失业率一直处于较低的程度。据《资本主义的未来》一书所言,在五六十年代,欧洲的失业率只有美国的一半,但由于产业结构落后,从1973年到1994年,欧洲只维持现状,没有扩大就业机会,到1998年4月,欧盟15国平均失业率在10%以上。(注:[美]莱斯特・瑟曼著,周晓钟译:《资本主义的未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一直保持低失业率的日本,在90年代的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也因其产业结构的信息化滞后造成了大量失业,失业率一直呈上升趋势,2001年一度突破5%大关,为5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注:薛敬孝:《当代日本产业结构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年版,第245页。)

美国在80年代开始的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加大科技

投入,提升信息化水平,产业结构步步升级,信息产业一跃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由于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高,因而拓宽了产业领域,增加了出口,扩大了就业范围,除直接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外,还间接创造了许多新的工作岗位。据调查,微软公司每增加一个工作岗位,就可以为其所在的华盛顿州创造6.7个工作岗位。而同在西雅图的波音公司增加一个工作岗位,只能为华盛顿州间接创造3.8个新的工作岗位。(注:杨谷:《信息产业拉动就业新需求》,载《光明日报》,2002年10月9日。)当然这些新的就业机会对人力资本提出了新要求,即要求具有更高的知识与信息应用能力。随着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蓝领”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少,而对知识(白领)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多,尤其是信息技术人员。据商务部统计,美国从事制造业的人数逐步减少,1980年占劳动力的28%,1990年降为18%,2000年降至11%,预计2030年进一步降至3%。然而,1980~1990年间,美国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却增加了100万,计算机用户职位也增加了100万个。如今在美国的劳动力市场上信息技术人员仍然是供不应求,现在美国至少缺少34.6万个信息技术人员。信息技术人员短缺对美国经济发展十分不利,它不但影响信息技术发展壮大的后劲,而且还会影响美国整个经济的发展。为此,美国政府准备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劳工部决定投资300万美元用于资助学校、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培训计划,另外还将投资800万美元在因特网上建立大型职业信息库以收罗这方面的人才。商务部计划耗资1700万美元用于包括人员培训的技术资源开发,信息技术部门也将出资同学校和企业界结成伙伴,共同开展培训工作。

从就业结构的角度看,随着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就业结构进一步“软化”,表现为从事农业、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占劳动人数的比重越来越小,而从事管理、研究、技术开发、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就业比重不断提高,其结果是蓝领工人越来越少,白领工人越来越多。无疑,信息产业特别是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为第三产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信息技术的推广,提高了第一、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使得更多的原来从事第一、第二产业生产的工人投入到第三产业的服务生产中来。从表3可知,在美国的就业结构中,从总体来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具体看来,1900~1999年,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从39.6%一直下降到2.5%,降幅达3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尽管从1900~1960年呈上升趋势(22.4%~34.5%),但从1960年起,一直处于下降态势,到1999年已经降到20.1%。而第三产业从1900年起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从38.0%一直上升到77.4%,升幅达39.4个百分点。

表3 1900~1999年美国就业结构变化(%)

附图

资料来源: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日本总务厅统计局:《日本统计》2000;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Transmitted  to  dle  Congess,February  2000,

Washington,D.C.p.358.

当前世界各国的失业一般来说是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问题对于处于产业结构变革期的国家而言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但如果产业结构转换顺利,从结构性衰退产业释放出来的劳动力经过职业培训,大部分都能够在其他产业重新就业。从美国来看,伴随着信息化投资,在产业结构转换过程中尽管释放出大量的劳动力,但由于美国IT产业的飞跃发展,不仅是IT产业的“软”领域,如软件开发、信息服务业吸纳的就业人口大幅增加,而且IT产业的“硬”领域,电气机械、通信机械制造行业的就业也有所增加,新兴服务行业更成为吸纳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所以才创造了失业率逐年下降的骄人业绩。

党的十六大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要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借鉴美国信息化发展的经验,紧紧抓住全球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快速提高我国经济信息化水平。为此,我们要加快发展信息技术,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两大发展趋势。

篇5:吉林省信息化水平测评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

吉林省信息化水平测评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文章建立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选择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及综合指数法对信息化水平进行测评,总结吉林省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并根据其信息化发展现状提出建设对策。

[论文关键词]吉林省;信息化评价;因子分析法

信息化程度已成为21世纪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一些国家、国际组织推出的评估体系,虽然名称不同,但其实质都是为了衡量国家(或地区)或国家内各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同国家在指标体系上有所差别,也提出了不尽相同的测评方法。在资料搜集的过程中发现目前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中针对某一地区信息化水平进行更深一步探讨的文章还不多,一些信息化建设的意见还不是在信息化水平测评的基础上形成的。

我国2OO2年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公布了国家信息化指标1999年和2OOO年测算的结果。经过了近八年的发展,吉林省的信息化水平评价及相应的建设对策没有跨越式的发展。经文献查找,我省信息化水平评价及信息化建设对策尚未有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省的信息化水平逐年提高,而究竟提高程度有多大,发展速度有多快,和全国的平均发展水平相比如何,和国内其他省份相比怎样,要提高我省的信息化水平,应该把重点放在哪里等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对此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探讨。

1信息化测评的指标体系构建

1.1指标选取的原则

第一,客观性原则。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不能照搬、照抄。要根据经济发展形势,信息化现状,国家信息化建设重点等因素有选择有侧重的选择指标。第二,系统性原则。系统性是指标选取必须遵循的原则。评价指标不能孤立存在,要代表信息化建设需求的方方面面问题。系统性的要求使指标体系更切题、清晰、更适当。第三,空间性原则。指标的选取应充分考虑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变化情况。借鉴其他省市的先进经验,多快好省的建设信息化吉林。第四,动态性原则。科技的突飞猛进给信息化测评提出了新的课题。信息化时代的鲜职特征决定了信息化指标的选取要充分的考虑动态性。针对时间上的差异选取更能够代表信息化水平的指标。第五,代表性原则。应依据代表性的原则,选取在各方面突出影响信息化水平的因素参与测评。第六,可操作性原则。任何科学、完善的体系都需要实践的检验,应充分考虑可操作性原则,选取便于收集、能够准确获得的数据作为评价的数据基础。第七,导向性原则。测评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认清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及发展的潜力,更好的推进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化的发展。

1.2信息化测评指标

根据以上原则,本文在信息化测评的指标选取上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考察。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吉林省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它的开发和利用是吉林省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吉林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信息网络建设:这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信息网络是信息传输、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必要手段。信息产业发展:这是信息化的支柱。要通过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信息技术研究的发展和提高,促进信息化的实现。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这是信息化成功之本,对其它各个要素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信息化人才作为信息化的主体,是推进信息化发展的直接推动力。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这是信息化快速、有序、健康发展的保障。从管理、法制和技术等方面规范和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信息化政策的制定是健康、快速、优质的提高信息化水平的有力保障。信息化系数:信息化系数是动态的'表征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量化指标。信息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水平。

在国家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公布后的7年里。各地区为了测评当地的信息化水平先后提出了近十年指标的选取方案,对于本文指标体系的选取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1.3指标体系的构建

参照上述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根据信息化发展的特点和评价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26项指标构成评价吉林省信息化水平的指标体系。信息资源方面:人均邮电业务总量、人均电信业务总量、人均邮政业务总量、每万人网站数量、每万人域名数量、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信息产业方面: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固定资产、投资教育固定资产投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信息网络建设方面: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局用电话交换机容量、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长途光缆线路长度、长途微波线路长度、本地电话年末用户、移动电话用户;信息化主体方面:每千人在校大学生人数、万人口科技活动人员;信息化政策方面:人均教育经费、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万人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技术市场成交额;信息化系数方面: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生活消费性支出、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

2数据收集

在确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后,经过查阅大量的年鉴、网络资料,对数据进行了收集。其中主要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信息年鉴。数据收集后进行了整理。运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线性趋势替代方法以及同比增长替代等数据处理方法对缺失数据进行了补齐和修整。

3信息化水平评价

3.1数据处理结果

3.1.1 KMO和Bartlett’s球形检验结果

上表可以看出信息资源、信息产业、信息网络建设、信息化主体、信息化政策、信息化系数6项KMO值均大于0.5,Bartlet球度检验值得相伴概率等于O.000,都是小于显着性水平0.05,适合作因子分析。

3.1.2累计方差贡献率

从spss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指标方差贡献率中的前三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分别为93.491%、94.566%、96.331、100%、100%、97.746%。说明所提取的因子能够较好的表现原来的因素所反映的信息。

3.1.3信息化评价六项指标评价结果和总评价结果

本报告的数据分析过程应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把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计算六大项指标的综合数据。进行排序,排序结果如下:

3.2吉林省信息化水平宏观地位分析

在信息资源和信息系数方面,排名分别位于第l5位和第13位,处于中游水平,信息产业方面和信息网络建设方面,排名分别位于第23位和第22位,处于中下游水平,信息化人才和信息化政策方面,排名分别位于第9位和第l0位,处于中上游水平。在吉林省信息化指标数值与全国水平均值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共计20项指标低于均值,只有6项指标高于均值,说明吉林省信息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3吉林省信息化水平微观地位分析

从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吉林省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人才和信息化政策方面较好,各项指标都处于相对优势地位。而严重影响我省信息化水平的是信息化产业和信息化网络建设方面。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吉林省信息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硬件设施不完善,而软件建设则相对处于优势。

3.4吉林省信息化水平横向比较

由于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地理位置最为接近,因此以上三省的对比分析对于制定吉林省发展信息化对策具有指导意义。东北三省在信息资源方面差异不显着。吉林省在人均电信业务总量和每万人网站数量是较落后于其他两个省份。辽宁省对于信息产业建设方面总体优于吉林省,究其原因在于辽宁省大连市属于沿海城市,且属于较发达地区。大连的信息产业发展带动了辽宁省的发展。因此集中力量投入,重点发展一个城市的信息产业有利于信息化建设。吉林省在信息网络建设方面落后于辽宁、黑龙江两省。辽宁省的软件建设要优于吉林、黑龙江两省,而吉林又优于黑龙江。

东北三省在全国的6项指标的排序可以看出,东北三省普遍重视信息化的软件建设,而忽视了信息化硬件建设。

4吉林省信息化建设发展对策

4.1信息化硬件发展对策

4.1.1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发展方面,邮电业务总量、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及人均邮电业务总量排名处于中等水平,据最高值虽有一定距离,但是数据较接近均值水平。而人均电信业务总量和每万人网站数量排名处于中下等水平。该组数据说明对于传统的信息资源数据,我省的建设情况较好,而新型的信息资源,近年来突出表现信息传播能力的电信、网络数据则较低。因此,我省在发展信息资源方面,应该把建设重点落实在电信业务、网站建设等方面。对这两个方面应给与更多的支持。

4.1.2信息产业

吉林省信息产业发展在所有的信息化六项指标排名中位于最低位置。说明吉林省信息产业应该是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由于我省处于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因此信息产业投资少,其四项指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距离最大值有很大差距。信息产业的增长可以带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在我国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同时吉林省又属于农业大省的前提下,应该重视信息产业建设,加大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的投入,引进新技术新设备重点发展吉林省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行业。加大教育投资。应通过大型工业企业的信息化带动全省的信息产业发展。以信息化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

4.1.3信息网络建设

吉林省信息网络发展在全国处于中下游水平,虽然移动电话用户数一项指标排名较高,但是所有各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在移动电话用户数量方面全国的发展水平严重的两极分化。长途微波线路长度也是严重的全国两极分化,云南省数据值只有2,处于全国最低水平。吉林省数据仅为63,而最高水平6423达到了吉林省近100倍的数量。因此吉林省应迅速发展微波线路长度,以适应信息网络建设的需要。其他信息网络方面的数据虽然较低,但是由于吉林省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建议在建设吉林省企业信息化的同时,通过经济发展来带动信息网络建设。

4.2信息化软件发展对策

本文将信息化主体、信息化政策、信息系数归为信息化软件建设。由于吉林省对于以上3个方面投入较大,因此软件建设在全国普遍处于中上游地位。尤其是其在校大学生数量及万人发明专利、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等指标处于前十位,说明吉林省的教育重视程度相对较高。在信息化人才培养和开发,人作为生产力的重要要素,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信息人才将推动信息化进程,因此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应用是未来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吉林省在加强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应该依托高校的力量,充分调动在校大学生及科研人员,所谓“科教兴省”,尽快建立各种信息化建设的培养基地、培训中心,以推动信息化建设。好的信息化政策是硬件建设与软件开发的根本保障,陕西省之所以能够在西部脱颖而出,信息化建设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制定了适当的信息化政策。因此要加大科研的投入力度,鼓励创新型课题的研究,营造一个公平有序、管理有度的市场竞争环境。影响信息化系数的重要因素则是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加快吉林省经济发展的脚步。

篇6:加强数字化学校建设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论文

加强数字化学校建设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论文

摘要:本文从加强设施建设、强化队伍建设、狠抓设施应用、实施课题带动、建立评价体系等方面介绍了昌邑市数字化学校建设和应用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数字化 信息化 校园网 校校通 网上教研 视频会议

昌邑市共有8处镇、街道,695个行政村,总人口58万。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17处,在校生73319人,教职工5385人。近几年来,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的开展,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建设思路,采取得力措施,扎扎实实地开展了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数字化学校建设工作的紧迫感

在新世纪,以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社会许多领域中正在引发各种深层变革,从而加速了人类迈向信息社会的步伐,也引起了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建设数字化教育,促进教育的科学、均衡发展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1.发展数字化教育具有现实迫切性

信息化带动基础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实现现代化,教育走向未来、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对教育产生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冲击,从教育环境、教育模式到教育理念、教育目标,都在这场冲击中发生着变革。建设数字化,应用数字化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实践中,构建数字化学校成为实现学校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随着认识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发现:硬件加软件的校园信息化模式远远不能发挥校园的优势,更不能实现教育信息化所要求的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对全新教育模式的构建。要想发挥基础设施的作用,促进信息化设施的有效利用,实现学校的统一协调发展,就必须建设数字化学校。即:配齐计算机,建成校园网仅仅是为数字化学校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构建数字化学校成为实现学校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3.数字化学校建设是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效益的有效措施

近年来,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很快,特别是在信息设施建设、信息化配套项目、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当前严峻的现实是:信息化设施建设的高投入,并没有带来教育效益的高产出。数字化学校建设正是从改善信息化建设投资结构、加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适用的教育资源、建立效益评估长效机制以及建设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是适合我市解决教育信息化应用问题的最佳方案。为此,我们进一步增强了做好数字化学校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切实措施,扎扎实实做好工作。

二、采取措施,加大力度,扎实做好数字化学校建设工作

数字化学校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做到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一是要从长远着想,制定一个长远而系统的整体规划。二是要把数字化学校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分步、分层次逐步实施,逐渐完善。三是要全体师生积极参入,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加强设施建设,为数字化学校建设和应用奠定基础

从下半年开始,我市从4个方面,加强了教育信息化设施建设。一是计算机的配备。通过政府投入、社会各界赞助和厂校共建等方式,在不到两年的时问里投资4000多万元,配备计算机11000多台,基本实现了专任教师人手1机,学生近10人1机。二是“校校通工程”。从开始,全市共投资近1000万元建设了市教育信息中心和46处校园网,并借助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采取“村校”联建的形式为所有农村中小学建设了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我市就高质量地完成了“校校通”工程。三是多媒体投影教室建设。到目前为止,我市共投资近1000万元,先后建起了300多个多媒体投影教室。四是加强软件建设。借助电教教材收费政策,先后投资500多万元,为教育局信息中心、学校校园网配备了办公平台、信息发布平台、教育教学资源库及资源管理平台、数字图书馆等软件,建起了全市视频会议系统。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市教育信息化设施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也为数字化学校建设搭建起了较好的软、硬件平台。

2.强化队伍建设,为数字化学校建设和应用提供保障

数字化学校建设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积极参与、通力合作。为此,我们通过建立有效运行机制,强化队伍建设。一是建立领导机制。教育局成立了以分管局长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数字化学校工作的领导、组织、管理与协调。二是建立工作机制。市里成立技术保障和建设应用两个项目组,建立了以相关业务科室为第一责任人的项目小组责任制。技术保障组由电教站技术人员和各学校网管员组成,负责网络的安全、维护、更新及软件平台的开发、应用和培训等,为其他科室和学校的数字化建设与应用提供服务。建设应用组由教研室、普教科、政工科、职教科和装备站等业务科室组成。教研室负责教研网站的管理及各上教研工作:普教科主要负责网上学籍管理、中考招生录取及昌邑德育网管理;职教科开展了网上教师学历进修、业务技能培训;装备站开展了上教研。三是建立培训机制。为抓好全方位的培训工作,我市依托教研室成立了教学研究培训中心:依托装备站成立了信息技术培训中心;依托进修学校成立了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中心。各培训中心在每学期的开始,通过教育网发布本学期培训菜单,教师可以自主选择培训内容,通过面授或网络课堂进行学习,每学期完成60课时的学习内容。在搞好本市培训的同时,我们还组织大量骨干教师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和技能培训,参加网管员培训100多人次,计算机制作培训200多人次,机器人教育培训100多人次,信息学奥赛120多人次,教材培训l100多人次。另外,每学年我市都要组织一次全市教职工教育信息化技能大比武,比武分教育行政干部、学科教师、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管员4个组别,内容涉及数字化管理与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件制作、网站建设、常用软件的'使用等内容。通过培训,提高了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为数字化学校建设和应用提供了保障。

3.狠抓设施应用,增强数字化学校建设的实效性

以数字化学校建设为抓手,本着“边建边用,以用促建”的原则,在抓好信息化常规应用的同时,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主题资源网站建设与应用。采取“面向一线教师,立足教学实际,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建设思路,成立了由装备站、教研室和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资源建设工作小组。装备站负责主题网站建设软件、网站发布系统的培训、资源建设任务的分工、收集及合格资源的编目、入库和发布。教研室负责主题资源内容的审查和评比。骨干教师负责组织本学科教师根据新课标要求制作主题资源。运用阶段性评价和重点点评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完善主题资源网站建设与应用。先后多次召开点评会和研讨会,解决了栏目设置不科学、资源内容不全面、网站整体质量不高的问题,使主题资源网站建设工作达到了较高水平。在完成建设任务的基础上,狠抓了主题资源网站应用工作。大部分教师利用主题资源网站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中青年骨干教师利用主题资源网站进行了常态课堂教学,许多学生借助主题资源网站进行了网上自主学习,发挥了主题资源网站在教育教学中作用。

(2)扎实做好网上教研工作。我市在20就依托教育信息网建设了教研网站――“昌邑教研在线”。开通了校园网的学校也建立了校本教研网站和学科教研专栏。各学科教研员都建有本学科教研专栏,通过专栏宣传学科课程标准,报道学科教研活动,展示共享教学方法、教学论文、案例、课件、优质课等教研成果。所有教研员和部分教师建立了博客网站,开设网上专题研究,实现了教研员与一线教师之间的随时随地沟通,使上级的教育教学方针、政策能够及时贯彻到基层,同时教研员也能得到来自一线教师的教学信息反馈,发掘教育教学中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推广或纠正,弥补了传统教研模式的不足,提高了教研工作的时效性,促进了教研员和一线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3)开通视频会议,实施网上办公。我市在所有市直学校和乡镇驻地小学开通了视频会议系统,利用该系统召开面向全市的各种会议,有计划地组织了示范观摩课、研讨培训等活动。实行网上办公。教育局所有公文、各科室的通知和有关报送的材料都通过网络进行传送,方便了基层,节约了经费,提高了办事效能。

(4)抓好教育技术软件的管理与应用。在征订方面,分学段、分学科成立了由学科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组成的教育技术软件征订专家组,每次征订之前,先由专家组成员组织本校本学科教师,通过目录和公司网站了解软件性能,根据教学实际,提出实用的软件推荐意见,由教育局汇总后形成我市的推荐意见。然后由学校根据推荐意见和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本校实际,自主征订。对于大型软件,采取“先试用,后征订”的办法。在管理方面,实行县、乡、校三级管理体制,各学校都建立电子音像室,做到专人管理,专橱存放,制度健全,账目清楚,账、卡、物相符。对教育技术软件的管理使用实行过程性评价,促进了软件的日常管理与使用。

(5)积极开展机器人教育活动。我市专门设立了机器人教学教研组,由机器人教育教研员和部分学科骨干教师组成,负责组织、指导机器人实验室的建设和教学工作的开展。先后共投资120多万元,建成7处机器人教育实验室,6处机器人教育示范校,20多所学校共配备机器人100多台。开展了全方位培训,并按要求开设了机器人教育课程,机器人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有96个代表队分别在国家、省、市获奖。

4.实施课题带动,推动数字化学校的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十五”期间,我市在22处市级以上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开展了校园网建设、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资源建设等方面的课题实验。“十一五”以来,又确立了以数字化管理平台、数字化教学平台、机器人教育、校园一卡通等内容的“十一五”课题实验项目,共立项国家、省、市级课题44个。在实验中学、第一实验小开展了“建立学生成长数字档案”的实验研究,便于家长通过网络实时查询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在校学习情况,方便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在第一中学、文山中学开展了“校园一卡通”实验研究,教师和学生可以用“校园卡”在学校内用餐、借书、考勤和身份识别,方便了学校管理。在外国语学校、奎聚小学开展了“家校通”实验,为学校提供了多样化的信息发布渠道,教师随时为家长发布各种信息和建议。90%的学科教师都确立了自己的实验课题,如:“信息技术与阅读兴趣的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多媒体与问题情景设计”等,使全市上下形成了人人有课题,个个搞实验的良好实验氛围。通过课题研究,探索了数字化学校建设与应用的做法,形成了较为科学、有效、可操作的数字化学校建设模式和方法。

5.建立评价体系,为数字化学校建设增添活力

建立长效的评价机制是促进信息化设施管理与应用的关键,为此,我市在制定了《昌邑市现代教育技术考核评价办法》,从“校园网的管理与使用”“资源建设与使用”“网络化办公”“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电教软件的管理与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建设”“计算机、多媒体的配备”“竞赛及成果”等几个方面都制定了详细的目标要求和评价标准。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结果计入各单位每年一度的综合督导成绩。从开始,为推动创建数字化学校建设,又制定了《昌邑市数字化学校建设与应用评价标准》。从环境建设(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建设(图书、教学设计和课件等)到活动过程(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和办公等)几个环节实行了多元化评价,针对不同类别的内容分别设定了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领导与管理、环境与条件、应用与研究、成果与效益,每一个三级指标均对应一个工作点,都有相应的评估要点及打分办法。如:学校主页、班级主页、教研网页、教师博客和学生个人网页等采取评选的办法;教师信息素养通过技能比赛进行测试,学生信息素养通过信息技术抽考和计算机作品来进行评价。将数字化学校建设和应用工作也纳入了全市一年一度的教育综合督导评估。通过评价体系的建立,促进了信息化设施的管理与应用,激发了学校创建数字化学校的热情,为数字化学校建设增添了活力。

三、取得的成绩及建议

数字化学校的创建,带动了我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高了我市教育信息化的水平,逐步实现了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收到了良好的效益。通过数字化学校建设和应用,进一步完善了电子校务系统,优化了学校教育决策与管理,提升了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了传统校园的功能,实现了集管理、教学、学习、科研、办公和后勤服务为一体的数字化教育环境,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数字化管理方式、教育教学方式、学习沟通方式和后勤服务方式。通过数字化学校建设和应用,锻炼造就了一批能适应现代教育技术要求的专业化人才。数字化学校为教科研工作搭建起了高效、便捷的研究交流平台。使教研员与一线教师面对面交互成为现实,取得了丰硕的教研成果,涌现出了一批教科研典型,推动了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制约数字化学校建设与应用的一些问题,需要尽快加以解决。一是目前学校信息化设施配置偏低,老化严重,维护、更新需要大量资金。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协调出台相关政策,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经费的统筹管理。二是数字化学校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学、教研和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建议从上到下形成电教、教研等职能部门共同参与、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良好机制。

篇7: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策略的研究论文

关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策略的研究论文

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的安定与和谐,直接受到农业发展水平的影响,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不仅对各个行业管理起到了有效促进作用,而且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内涵与作用

1.内涵

农业经济管理实现信息化,主要指借助科学技术手段收集整理与传播农业信息,进而对农业新成果实施有效普及,进而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实现信息化,不仅包括农业教育与科技实现信息化,而且包括农业生产要素与农业市场实现信息化。

2.作用

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农民群众劳动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且能够实现各种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对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首先,能够使农业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共享。其次,能够促进不同区域之间农业信息交流,进而提高农业经济竞争力。第三,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多元化发展。第四,有利于农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同时,农业经济管理实现信息化是_项系统工程,在农业生产与产品销售各个环节中,提升信息管理化水平,不仅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而且能够提高农民经济效益。

二、对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存在的问题分析

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不仅符合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求,而且也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然而,农业经济发展中,很多问题会对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形成_定阻碍。

1.农民缺乏信息化意识

由于农民信息化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实施,因此,农民信息化技术水平,对提升农业管理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然而,很多偏远区域的农民不仅接受科学教育程度较低、利用科技发展农业意识与社会科技发展不同步,而且没有掌握先进设备使用方法,以致农业经济管理实现信息化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2.不能够完善管理农业信息

在我国农村地区,即使创建了相对比较完善的信息化服务系统,然而由于有很多农村区域不能够有效整合农业信息资源,也不能够实现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很多农业信息新闻没有权威性,导致信息化服务系统很难发挥其应用的作用。

3.国家对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较少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不仅需要具备信息化技术的农民群众,而且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才能够实现各种设备安装。然而,由于成本较高的`网络应用,对于农民还不是生活必需品,因此,农村网络整体覆盖也就受到一定影响。同时,在很多农村区域,当地政府对实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应有支持与重视,也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很难得到提升。

4.农村信息化人才匮乏

信息化技术人才,是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重中之重。然而,在很多农村区域,信息化人才严重缺乏,很多非专业编制内人员负责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应用信息素质。同时,大多数农民缺乏应有的计算机使用水平,不能够正确使用相关先进计算机设备,即使国家对农村信息化建设投入一定资金,农村很多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也很难得到真正实现,也就使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程度受到极大影响。这样,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就受到很大制约,很多科技技术不能够应用到农业发展中去。

三、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策略分析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所需,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也形成了极大阻碍。只有改变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对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充分借助信息化科技技术,才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1.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农民综合素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经济发展质量。国家相关单位只有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才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经济发展质量。由于很多农民缺乏应有的信息化技术,因此,国家与政府应采取一定措施,对农民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其科技信息化水平,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首先,农村当地政府应借助不同媒体,对农业发展实施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意义进行大力宣传,使农民真正意识到农业经济实施信息化的好处。其次,农村当地政府应借助专家讲座,不仅要把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相关知识传授给农民,而且应对农民进行科技技术相关教育,改善其传统农业经营模式,提高其综合素质。

2.有效完善与整合农业信息资源

国家应在农村区域,创建有效的信息化服务系统。首先,借助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平台,完善与整合农业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农民能够借助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平台,对农业生产各种经营实现科学管理。其次,应有专业工作人员管理信息化平台。专业技术人员对信息化平台进行管理,不仅能够对农民进行科学指导,而且能够提高信息化平台的权威性,有效保证信息及时性与准确性。第三,对农民进行计算机技术培训。农民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后,不仅能够借助信息化平台,了解到农业发展的现状、分享各种生产种植经验信息,而且也能够学习到相关科学种植技术。

3.政府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予以足够资金保障,是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样,才能够有效保证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及其质量,也才能够健全各种农业基础设备。当地政府还应全面调查分析农业生产与作业区情况,不仅要配备相应的信息化机械设备,而且还要对农民使用机械设备技能进行培训,才能够使资金投入实现其应有价值。同时,当地政府应对资金使用进行跟踪,避免资金挪作他用。

4.培养高素质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

农村区域只有配备相应专业技术工作人员,强化信息技术队伍建设,才能有效提高农民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意识。首先,国家与政府应改变人们对农民的传统意识。国家与政府不仅要加大对农业重视程度与扶持力度,而且要提高农业在国家经济中的位置,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农民的传统认识。其次,国家与政府应借助相关高校,培养高素质农业专业人才,从根本n上解决农村人才缺乏问题。第三,当地政府应借助信息化教育与各种培训,提高农民农业信息化认知水平与计算机水平,并创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专业队伍。这样,农民农业种植水平以及生产经营水平,都会得到有效提高,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胃也就具有了其应有的意义。

5.国家必须提高信息技术开发程度

国家与政府只有加大信息技术研发力度,才能够有效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首先,国家与政府对农业信息技术研发,在制度上应有保障,并实施科学管理与规划,才能够有效保障研发农业信息技术落到实处。同时,农业信息技术也才能够得到有效发展。其次,国家与政府应以农民实用、农民利益为目的,实施新技术研发。第三,国家与政府创新与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技术,应以坚持传统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优势为基础,对传统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坚持扬弃原则,不应_味否定。这样,农业经济才能够得到更好发展。

四、结语

国家与政府只有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予以足够重视与扶持,农村各种农业生产以及农业经济才会得到稳定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只有与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有机结合,农村各地政府并创建有效的信息技术服务系统,对信息共享工作平台进行有效完善,才能够实现不同区域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农民也才能够真正享受信息化服务,农业生产也才会获得新的发展生机。农村当地政府必须对传统农业经济管理进行优化与完善,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予以大力支持,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才能够得到真正提升。同时,传统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只有借助农业科技信息化管理,进行完善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国家与政府也应加大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资金投入,对其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解决,并加大对农村信息化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力度,才能够提升农业经n济管理信息化水平,也才能够使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篇8:90年代后期浙江省信息化水平测度及研究论文

90年代后期浙江省信息化水平测度及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浙江省;信息化水平;测算

论文摘要:运用修正的信息化指数方法测算了90年代后期浙江省信息化水平,并与全国其它地区作了比较分析,提出浙江省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信息技术革命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起着巨大的作用。社会生产特征和产业结构正由物质生产为主向知识生产为主转换,由相对低效益的第—产业、第二产业向相对高效益的第二、第四产业演进。社会信息化水平成为度量信息经济运动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指标,可以总体上对—个国家或者区域社会信息环境发展程度进行量的评估,对于开发信息产业,制定信息政策等众多方面有重要意义。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主要有波拉特信息经济方法和日本信息化指数法。

1波拉特信息经济方法和日本信息化指数法

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波拉特(Porat)在马克卢普(Machlup)对知识产业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信息经济测度方法。该方法的核心内容是将信息部门从国民经济各部门中逐—识别,然后根据信息活动的产品和服务是否在市场上出售,创造性地将信息部门划分为—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它对信息经济规模的测算是通过信息部门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信息部门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这两个指标来实现的。由于我国对信息部门的划分没有统—和科学的标准以及统计数据口径的不对应,测算较为复杂。

20世纪60年代后期日本学者小松峙清介提出了信息化指数法,见表1。其基本算法包括4个方面11项指标,侧重于从衡量社会的信息和信息能力方面来反映信息化程度。由于该法统计数据较易获得,参数少,计算较为简便,实用性也较强。我国不少省市试用该法测算了当地的信息化水平,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是该法创建于20世纪后半期,指标中的—些内容和结构已经不能全面和准确反映社会信息化水平,况且没有对各个指标进行权重的处理。同时与波拉特方法相比,该法只具有相对意义,而无绝对的经济意义。

2修改后的浙江信息化水平测度法

文献[4]用社会信息化指数法对1985—信息化水平进行测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这里借鉴日本学者提出的信息化指数法和我国学者提出的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对1995—浙江省信息化水平进行测定及分析,见表2。

2.1综合说明

参照RITE信息化指数法,把信息化水平测度模型分为5个—级指标,分别是信息产业生产力、信息人、信息资源量、信息传输装备和信息消费,在各—级指标下又细分出15个二级指标。在1990-《浙江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中可以获取这些指标价值。

在RITE法中,计算过程中采用了算术平均法,使各指标对最终指数都作了同等贡献,掩盖了各个指标的实质差异。为此采用德尔菲法(专家打分法)对5个—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进行专家评分。第—级是“信息人”,体现人才是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发展的核心,第二级是“信息产业生产力”,体现信息化发展的产业形态及国家支持力度,第三级和第四级是“信息资源量”和“信息传输装备”,体现信息化发展的物质基础,最后是“信息消费”,体现人们的信息生活质量。同时也进行了文献调查,应用范围广、发挥作用大的,权值较大;反之,权值较小。

a)信息产业生产力。此类反映了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主要由信息产业对GDP贡献、信息产业基本建设投资、信息产业从业人口比重及技术市场成交额组成。其中技术市场成交额反映了科技信息对生产力的贡献程度,能较好体现信息服务业水平。另外,第三产业范围的过于宽泛有可能使结果发生偏差,比如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是典型的第三产业,这与国家的信息化水平没有必然的联系。为了方便统计,把除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外的第三产业加第二产业中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作为信息产业的统计范畴(信息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和信息产业从业人数比重中没有考虑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b)信息人。此类由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专业技术人员数和互联网用户数组成。其中专业技术人员数量能更好反映社会信息化进程中人的因素。互联网用户数反映了人们对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从—定角度体现了人的信息素质。但是用户增长速度迅猛,为此把互联网进人全面发展的作为基准年,为了不过分依赖此指标,还有意降低了它的权值。

c)信息资源量由图书出版量、报刊发行数、专利申请量及人均信函使用量组成。专利数量说明—个国家或地区科技的研发能力,是社会极其宝贵的信息资源,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由于Internet、电子信箱、移动电话等信息工具的迅猛发展,使传统信函业务受到挑战,为此降低了它的权值。

d)信息传输装备由电视、广播覆盖率和电话普及率组成。电视和广播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主要信息传输渠道,特别是在农村。由于已经考虑互联网用户数,且计算机数量较难统计,除了家庭使用外还有大量办公电脑,所以暂且没有考虑每万人计算机数。

e)信息消费是指除衣食住消费外的生活支出,主要包括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及杂项商品和服务。它主要体现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需要后,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由于牵涉到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两个统计数据,根据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对城镇和农村数据赋予不同的比重,综合得出信息消费比。

2.2计算方法

a)把浙扛省1990年水平作为基准,其各项指标值指数均为100。

b)测算当年指标值指数=(测算当年某—指标绝对值/1990年该指标值绝对值)x100

c)将各项相对指数加权平均,得到5个—级指标A,B,C,D,E的值:

d)信息化指数X=aA+bB+cC+dD+eE,其中,a,b,c,d,e为相应—级指标的权重,其中a=0.25,b=0.30,c=0.20,d=0.15,e=0.10,计算结果见表3和表4。

为了使浙江省信息化水平和全国其它地区有横向比较,把全国水平作为基准,测算了-20全国其它地区的信息化指数,见表5和表6。

3测定结果的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省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特别是19以后信息化指数年均增长32.3%,进—步缩短了与其他发达地区的差距。

从表3和表4看出,1995-年浙江省信息化指数中“信息产业生产力”和“信息传输装备”增幅速度较快,平均发展速度为23.4%和30.8%。特别是进入19以来,发展速度更是达到29.6%和43.7%。其中人均信息产业基本建设投资增加最快,从1995年的407.37元,增长到2000年的1298.52元。这表明浙江省信息产业发展相对较快,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开发基本与信息产业发展相适应。从表5、表6看,浙江省“信息产业生产力”指数增长较广东和江苏都快,但在信息产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量和信息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上还存在不小差距。此外人均技术市场成交额虽然有—定幅度的增长,但总量明显低于其它几个省市,还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信息服务市场还有待深人开发。

—般来说,发达国家和地区,其信息部门产值占GDP(或GNP)的比重为35%—40%,次发达的占到25%—35%。可见,浙江省的信息化建设还任重而道远。新世纪浙江省响亮地提出“数字浙江”的口号,对于加快信息化基础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从1995到2000年浙江省信息化水平总指数的5个—级指标看,对信息化水平指数拉动最大的是“信息产业生产力”和“信息传输装备”,增长较缓慢的是“信息人”,这反映出与浙江省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和供给还相对薄弱。“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和“专业技术人员数”都处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与上海、北京、江苏差距甚远,与经济强省的.地位也不相符。由于历史原因,浙江省高等教育相对薄弱,发展空间受限。“每万人大学生数”从1995年到年只增加了4.27人。1999年高校扩招后,在校大学生数大幅度增加,2000年达到45.41人,同比增长34.07%。为了实现教育强省的目标,浙江省正在新建五大高教园区,鼓励和提倡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争取到高等教育入学率约达到20%,达到40%左右,接近目前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目前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偏少,科研机构不平衡分布,已经成为制约浙江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瓶颈。另外,表5反映出全国范围内“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逐年减少,表明走出科研院所深人市场,自主研发的科技人员越来越多,同时也有相当—部分人才分流到其它所有制企业单位。

表5中,浙江省专利申请量较多,1999年和2000年人均申请量是江苏的1.87和2.00倍,但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数量明显少于江苏等省市,外观专利占了大部分。这说明浙江产品制造业较发达,企业家有强烈的商品意识。浙江省虽然是制造大省,但不是制造强省,在先进制造方面还很薄弱,企业内的科技创新能力鱼待提高。

浙江省有发达的民营经济和广阔的资本市场,缺少的是技术和人才,为此正出台—系列“柔性流动”的人才政策吸纳各方英才,逐步建成和完善网上技术市场、高新技术孵化器、农技110等信息服务机制,新建高新技术园和大学科技园区,制约浙江省信息化建设的软环境进—步得到改善。

经济实力的大幅增强,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后,更迫切需要精神上的享受。表5中,浙江省“人均图书出版数”和“人均报刊发行数”都高于全国水平。2000年“电话普及率”是全国同期水平的1.61倍,2000年“信息消费比”比增加10%,相对同期全国水平高3%,特别是农村明显高于全国农村水平。

生活的富足使人们更广泛地享受到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方便,也更迫切需要各式各样的信息服务。但是从总体上看,浙江省信息消费仍处于较低水平,消费质量还有待提高。

4发展建议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浙江省虽然经济规模居全国前列,但要保持这种优势,必须切实贯彻《浙江省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1998—)》精神,加快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步伐,全面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

a)继续加大信息产业基本建设投资,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缩小与其它发达地区在信息硬环境上的差距,把发展模式从外延式硬水平的拉动逐渐向内涵式软水平贡献转化。

b)实施“科教兴省”和“文化大省”战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繁荣文化艺术市场,制定灵活宽松的人才政策,鼓励发明创造,实施知识创新工程。

c)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广泛使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同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

d)加快培育和发展信息服务市场,特别是广阔的农村市场,加速信息产业化水平。

篇9: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策略论文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策略论文

摘要:在国家大力扶持下,我国农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也正朝着信息化之路发展。本文主要立足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现状,探讨了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以期为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平稳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农业经济;经济管理;信息化

当前,我国加大了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扶持力度,以实现城市反哺农村、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进步。随着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经济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农业的现代化、科技化、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信息科技在农业经济管理领域的普遍推广和应用,极大地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业生产技术创新。

1、影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主要因素

1.1农业市场与生产要素信息化。农业市场信息化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农产品、生产资料。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实现信息化管理,不仅能够及时、准确地给广大农民提供农业生产信息,而且还能给社会提供物美价廉的农产品,从而提升农业市场的针对性,继而为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1.2农业科技与农业资源信息化。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是以大量农业技术人才作为坚实的后盾。因为农业科技信息化的实现,需借助农业现代新技术的应用和传播,只有加强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才能促进农业科技信息化的发展农业资源信息化的主要原理就是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农业的相关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等,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化与现代化的服务。

2、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地区经济管理工作已经逐步走向推进信息化建设,但是信息化水平低,系统不完善,信息资源利用程度低,这些问题严重限制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农村地区的网络资源建设不完善,许多农民虽然也开始使用手机和网络,但是由于大部分农民对网络资源的`需求较小,而网络的使用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农村地区的网站访问量不足。同时农业信息资源配置不足,信息资源不能满足农民需求,农村地区的信息设施建设更多关注在硬件设施建设,忽视了软件开发和信息资源更新。农业网站上的信息多是为满足职能部门需求设置和更新的,而真正的信息使用者,如农民、个体经营者、企业、中介组织等无法从网站上获取对自身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一般是从其他网站上过来的时事新闻,能够充分反映农业科技发展、市场发展方向和当地经济发展政策的信息较少,其中具有地方发展特色的信息更是少之又少。上述问题从不同方面影响着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的发展,限制了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3、提升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3.1在政府主导下构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库。我国农业生产以及经营主要依靠传统的运输机械和人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传统的机械设施已满足不了当下的农业生产需求,给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带来一定的制约性。由于人民群众的资金力量比较小,政府方面应给与扶持和帮助,建设信息化作业区、加大信息机械的使用培训,打破信息化建设人才匾乏的局面,促进我国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农业信息化建设依赖于信息资源的发展,在推进信息资源的创建及更新方面,应当首先从农业管理部门出发,统一建立信息资源库,促进农业经济部门之间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构建统一的信息标准和发布方式,推进农业经济信息的集成,推进涉农数据的及时更新与兼容。同时农业信息还需要从采集角度出发,从农业信息数据中充分挖掘农业经济发展最需要的资源,推进信息采集工作的发展。

3.2建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服务体系。想要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服务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政府部门应在对农业划分的基础上之上,建立信息服务体系,并以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为主,提供农民需要的服务,其中包括信息技术在生物工程方面的使用、栽培方面的使用以及技术、管理方面的使用、精细化测土配肥服务以及作物营养的区别诊断、定向式农技培训服务等,以便相关管理人员查询与参考,继而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铺设好道路。

3.3加强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升务农人员的信息化建设素养,是保证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质量的主要方法与手段。因此,相关部门应对务农人员进行定期或长期的信息化建设培训,以及专业化的信息技术指导,并且对务农人员的学习成果进行定期的考核,以便全面提升务工人员的整体信息化建设素养。同时,还要构建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形成人才发展战略,利用制度保障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基本发展需求,培养具备信息专业水平及农业经济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推进信息资源建设及信息系统开放,保障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有序开展。

3.4建立农业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建设,相关部门应建立农业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并请一些相关的专家对病虫害技术、技术实施与田间记载、图片资料与人员培训、规划与管理等进行专业化的指导。做好粗耕、机耕、移栽、免耕等试验,实施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推广无害化生物防治技术然后组织农民进行现场观摩,使农民学习先进的栽培技术,树立轻简节本理念,掌握农产增值点,提升其对农业种植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师渊超.提升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措施[J].北京农业,(33)

[2]田丽荣.对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5)

篇10:对当前农村经济形势的判断论文

对当前农村经济形势的判断论文

摘 要:通过对当前农村经济形势现状的分析,认为我国农村经济运行存在粮食低价位运行矛盾突出;中小企业生存困难和职工工资上涨,给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压力;土地的难题和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等难题。通过论证认为我国农村经济运行矛盾的焦点集中在粮价和农村劳动力两个方面,只要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其他问题就可能迎刃而解。

关键词:农村经济形势 粮食价格预测 农民创业

一、农村经济运行现状

1.粮食紧平衡运行矛盾突出

当前,种粮比较效益低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农资价格上涨较快,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的压力下,粮食价格上涨的压力比较大。同时,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在目前农民生活成本加大的情况下,粮价也要求上涨,自然灾害也可能会造成粮食总产量下降的情况。[1]

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国有粮库和粮食企业夏粮收购后可能会出现垄断性提价,这是粮食价格提高的另一博弈力量。因为目前粮食的市场购销都由中储粮总公司一家负责,国家粮食储备行为极有可能由于企业利益诉求而形成新的垄断。这时候,垄断性提价发生的可能性增强。这一点,在光大期货田亚林的论述中已经明确提出。

2.中小企业生存困难和职工工资上涨,给农村劳动力流动带来压力

-20,在通胀压力、消费不足、汇率变动的多重压力下,以珠三角地区为代表的大批中小企业相继倒闭或者转移生产地。这说明了本就脆弱的中小企业,在复杂的局势下,很可能成为最先失去抵抗及生存能力的经济群体。受到冲击最严重的除了本地经济的萧条,税收的减少,还有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减缓,大批农民工面临失业。

3.土地的难题

现行土地制度无法适应农业的适度规模生产。目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度致使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契约缺乏稳定性,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高昂,同时土地作为农民的`社会保障的功能依然存在。这就导致了农村土地流转困难,农业生产难以适度规模经营。

4.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威胁我国粮食安全

国际市场调剂余缺的不确定性威胁我国粮食安全;同时如果中国的粮食需求大量依赖国际市场,世界粮价将上涨更多,也会促进中国的粮价上涨,增大经济正常运行的压力。所以即使我国耕地资源紧张、自然环境、水资源的匮乏等都制约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增长。我国仍要坚持以往的国家粮食政策,要将粮食供给立足于自身,保障自身的粮食生产能力和保护国内粮食市场[2]。

二、农村经济运行矛盾的焦点

从上文的农村经济运行现状可以看出,目前农村经济运行矛盾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粮价有待提高,但是提高多少,如何提高难以决策。提高粮食价格,才能保障粮食总产量,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大大抵消了农民的种粮收益,农民弃耕的威胁可能性大大提高。一旦粮价提高的预期破灭,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将会对城市的生产生活秩序带来破坏。因此,合理提高粮食价格,可以维护农村和城市的稳定,保证粮食按全,也就可以减少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威胁。

另一方面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问题,也就是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和流动的问题。只有大量的农村的劳动力实现转移,才会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购买力,扩大内需;其次,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可能会实现其家庭的转移,为下一步的农村土地改革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目前农村,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是农户——农民家庭。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农业生产靠老弱妇幼来维持,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都无法得到保障。这样的一种农民生产活动实际上是非常脆弱的,它不但使外出打工人员难以实现职业和居住地的双重迁移,而且把农业生产逼到了十分尴尬的境地——规模、品质、产量、专业化等都无从实现。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运行矛盾的焦点集中在粮价和农村劳动力两个方面,只要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其他问题就可能迎刃而解。因为,粮价关乎国家稳定和粮食安全,这是重中之重。解决好这个问题,农户才可能有能力接受新技术,才会考虑增产的新方法,采用新品种、新的生产资料等,这极有可能带动农业的健康发展,甚至是产业化发展。

三、解决农村经济运行矛盾的措施

1.提高粮食价格,科学确定涨幅

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正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粮食市场全面引进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粮食价格机制是大势所趋。。粮食价格体系中的市场价格必然是政府调控的目标和重点。

考虑CPI的变化,我国粮食价格指数在下半年到上半年可能会有大的变动,预计涨幅在5%-10%。为了应对粮食价格上涨的压力,国家可以考虑加大对产粮区的直接补贴和适当提高粮食收购价的同步措施,这样可以减少因粮食价格上涨过快的经济运行压力和风险。

2.建立农民创业支持平台,鼓励农民创业

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农民通过闯市场、办企业,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并形成了一支农民企业家队伍,但还远远没有达到规模化的理想效果。从国际发展的经验看,我国农民创办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为了积极鼓励农民创业,实现农民自主就业,这就需要建立农民创业支持平台。因为创业支持平台将创业者、机会(项目)和各种资源有效结合在一起,为创业者提供必需但创业者自己不容易获得的服务和信息,从而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和成活率。

四、小结

通过对目前农村经济形势现状的分析,认为我国农村经济运行存在粮食低价位运行矛盾突出,中小企业生存困难和职工工资上涨,给农村劳动力流动带来压力,土地的难题和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等难题。通过论证认为我国农村经济运行矛盾的焦点集中在粮价和农村劳动力两个方面,只要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其他问题就可能迎刃而解。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提出了提高粮食价格,科学确定涨幅和建立农民创业支持平台,鼓励农民创业两个方案。

参考文献:

[1] 张晓山: 农村经济形势与热点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3)

[2] 中国粮食问题不能依赖国际市场. 中国食品商务网.-08-09

[3] 侯建中 张福林: 用最优加权组合法预测深圳市人口发展趋势[J]. 数理医药学杂志.,(11)

篇11:安徽省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测定与研究论文

安徽省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测定与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安徽省;社会信息化水平;模型

论文摘要:在国内外社会信息化测度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安徽省社会信息化测度模型。用该模型对安徽省~的社会信息化进行测度和分析表明:安徽省信息化建设虽已取得巨大成就,但尚处于较低水平。安徽省必须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才能赶上发达地区。

社会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信息化发展的程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可通过相应的定量进行测算、分析和评估。目前,虽然国内外许多学者提出了多种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方法,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化的测度体系。本文在日本Riteff模型的基础上,吸取国内外许多学者提出的测度方法的精华,参照国家信息化中心的《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构成方案及说明》和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制定的《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远景目标纲要》中确定的国家信息体系的六要素,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信息化水平的测度模型,并对安徽省1997~205年内社会信息化水平进行了测度。

一、社会信息化指数模型的构建及指标体系

(一)构建原则

1、科学合理性。指标选取全而不滥,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相结合,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各指标具有相对明确的意义,指标设置与应用评价相一致。

2、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性原则。社会信息化系统是一个具有时空变化的复杂系统,它将随着社会和科技发展而不断向前推进。某个时期反映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核心要素,在以后可能会降为次要因素,甚至可以被忽略。因此,我们在设置指标体系时,应考虑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性。

3、代表性原则。由于描述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因素很多,作为系统化的指标体系,要在众多可用指标中筛选出那些最具代表性的最灵敏的主导性指标,而且这些指标应该是可控的。

4、可比性原则。选用指标时,必须注意指标口径的一致性,以保证某一国家或地区某一时间序列上的纵向比较和地区间的横向比较。

5、实用和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置应考虑到指标数据的易获得性、指标量化的难易程度和可靠性。选用指标最好有现实的或能够进行简单计算而获得的数据作为基础。度量单位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二)社会信息化指数模型的指标体系

本模型把社会信息化指数模型分为5个测度要素和24项分指标。

1、信息资源及其利用水平。信息资源是信息化社会最基础的资源,其开发利用始终处于信息化建设的中心位置。它也是衡量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把它列为第一测度要素。选取指标时充分考虑到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大众传播媒体的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并侧重网络信息资源。由于我省的统计资料的限制,网络信息资源中的“网上数据库资源”、“网上信息资源”和“网上光盘数据库检索资源”等现在还没有统计数据,所以也无法作为测度的指标。一般的网站都包含了一定数量的网上信息资源、数据库资源和网上光盘数据库检索资源等现代网络信息资源,所以网上WWW站点数可作为现代信息资源的代表,以“每百万人网上WWW乃万站点数”作为测度的指标。对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可选取“人均年图书出版数”、“人均年报刊发行份数”、“每万人专利批准数”、“人口覆盖率“”4项指标.

2、信息设备及其装备水平。主要是测度社会信息化的硬件水平。具体有6项指标:由于我省的统计资料中没有电视机的数据,只有彩色电视机的数据,所以只好以“每千人彩色电视机数”作为测度的指标;“每百人电话用户数”,这一指标包含了固定电话用户数和移动电话用户数;“每百人交换机容量”指标中包含长途交换机容量和局用交换机容量;“每百人拥有计算机台数”是一项重要的测度指标,但我省的各种统计数据中没有其统计资料,所以只好舍去。其它3个指标是“每百人有线电视用户数”、“每万人长话业务电路路数”和“每万人长途光缆长度”。

3、信息网络发展水平。信息网络是一国或一地区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是网上信息资源发挥作用的必备前提。用于信息网络发展水平测度的指标很多,但由于统计资料的限制,本测度要素只选取“每万人接人网特网用户数”、“每万人拥有上网计算机数”和“每百万人CN下注册域名数”这三个比较容易获得数据的指标作为测度对象。其中第一项指标可以从本省的各个年度的统计公报中获得数据,第二和第三项指标在本省各种统计中没有数据,其数据是根据信息产业部网站中“统计信息”栏中的全国1997~年的信息产业统计公报中统计数据,根据安徽省所占的比重而估算出来的。

4、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其测度指标为“信息产业增加值”、“信息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信息产业从业人口占总劳动人员的比重”、“信息产业R&D经费支出总额”、“信息产业R&D经费支出总额占GDP的比重”项指标。但由于信息产业渗透到社会其它产业之中,因此,无法把它们作为测度指标。由于第三产业包含了信息产业,所以选取“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重“R&D经费支出总额“R&D经费支出总额占GDP的比重n$项指标作为测度指标。

5、信息化人才水平。信息化建设需要高素质、技术全面的人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因此,本测度要素的测度指标选取“每千人中大学毕业生人数”(是指拥有大专和大专以上毕业文凭人,其中包括成人教育毕业生)、“每千人在校大学人数,’(含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成人高校在校生人数和研究生人数)、“教育经费投人占GDP比重3项指标作为测度指标。

二、安徽省社会信息化指数的测算

本模型中的各项指标的原始数据来自于1997^-2001年《安徽统计年鉴》,1997-2001年《安徽统计公报》、信息产业部网站统计信息栏中的统计公报和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网站中的统计信息.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按照各指标的条件,经过换算得到各年度各指标的绝对值(见表1)。

模型中的24个指标是不同质的,无法直接进行比较,应先转换为指数,即进行无量纲处理。将作为基年,将19的各项指标的指数定为100,然后将1998^-2001各年的各项指标的绝对值除以基年的同类指标的绝对值后,再乘以100%.求得各项指标的各年份的指数(见表2)。

采用二步算术平均法求安徽省社会信息化指数。首先,计算1997~2001各年的5个要素的信息化指数。分别将19972001各年的5个要素的各项指标相加,再除以指标的项数,最终求出1997~2001各年的5个要素的信息化指数的平均值。其次,计算安徽省1997~2001各年信息化指数。将1997~2001年各年的5个要素的信息化指数再求一次平均值,即将1997~2001各年的5个要素的信息化指数分别相加,再除以5,得到当年的信息化指数。从而最终求出1997~2001各年的信息化指数(见表3)。

三、安徽省社会信息化水平测算结果分析

(一)总体水平情况

从测度结果来看,1997^-2001年5年间,安徽省的社会信息化水平总体呈高速发展态势。2001年的信息化指数是1997年的9倍多,平均年增长幅度高达82.74%,特别是,增长的幅度最为迅猛,年增长幅度高达181.52%,呈跳跃式、几何级增长态势。

(二)安徽省1997^-2001年5个测度要素发展情况概述

1、信息资源及其利用水平发展情况。本测度要素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但是增长的幅度不大。2001年只比1997年增加了0.994倍,5年增长99.4。在本要素的7个测度指标中“每百万人网上WWW站点数”增长最快,5年增加了近6.44倍。“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人均年报刊发行份数”呈平缓的增长趋势。但“人均图书出版数”、“每百万人专利批准数”和“每百万人重大科研成果数”这三项指标的发展较慢,有的年份呈负增长。这反映了安徽省在信息生产方面存在不足。从而也反映了安徽省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水平较低。

2、信息设备及其装备水平。本测度要素总体上呈快速发展的态势。2001年其信息化指数是1997年的4.1倍。其中“每千人彩色电视机数”和“每百人长话业务电路路数”增长最快,5年增长了6倍多。其它4项指标都有显著增长,增长最少的是“每百人有线电视用户数”,5年增长了1.65倍。这说明了经过5年的努力,安徽省社会信息化整体装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3、信息网络发展水平。本测度要素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呈几何级增长态势。2001年是1997年的34.5倍。年递增长幅度为16300,其中20增幅最大,为355%e“每万人接人因特网用户数“5年增长了34.3倍,“每万人拥有上网计算机数”“5年中增长了36.16倍,“每百万人CN下注册域名数’5年中增长了33.05倍。这表明5年来,安徽省比较重视信息网络的发展,加大了信息网络发展的力度,加强了网络建设的步伐。

4、信息产业发展水平。2001年是1997年的2.4倍,总体呈稳定的增长趋势,但增长的幅度不大,年递增26.4%。其中”R&D经费支出总额”增长最快,2001年是1997年的4.5倍,年递增51.8%,其它四项指标都在平稳增长。这反映了安徽省加大了科技开发的力度,增加了经费投人。但是从总体上说,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不高,还未成为主导产业。因此,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是安徽省的主要任务之一。

5、信息化人才水平。信息化人才水平总体水平不高,增长较缓慢,但呈稳定的增长态势。2001年是1997年的2.2倍,年递增22.2。其中“教育经费投人占GDP的比重”增长最少,5年只增长了8.7%,还出现负增长。这说明了安徽省对教育投人不够。其它两项指标增长的幅度也不大,但呈平稳增长。信息化人才水平不高是制约安徽信息化进程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四、发展对策

根据以上测算和分析的结果来看,虽然安徽省社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尚处在较低水平阶段。特别是信息化的“软件”水平比较薄弱,信息产业结构存在缺陷:重“硬件”轻“软件”、重“网络”轻“资源”,信息人才短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低。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必须加快发展信息产业。为此,安徽必须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迎头赶上发达地区。一要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全面推动信息化建设。二要制定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大力开发信息资源,特别是网上资源和数据库资源,要确定重点任务和优先发展顺序,推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三要制定优惠政策,拓宽投、融资源渠道,积极推进软件产业、集成电路产业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四要加快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五要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宜传工作,提高全省人民的信息化意识;加强和完善信息化法制建设;建立完善信息化建设奖励机制;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化,实行“电子政府”等措施。只要切实落实各项措施,努力做好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在不久的将来,一个信息化的安徽将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篇12:学校教育管理改革的现状以及提高信息化水平论文

随着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高,社会上近几年对加工制造业等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快速增加,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对较好,再加上近几年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扶持,中职学校招生规模相对扩大,而关于中职学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日渐凸显。在此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干事的工作经验,浅谈一下现行的中职学校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管理现状及其原因

1、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管理现状

(1)教育环境复杂性

由于受到多方面原因的影响,社会对中职教育的重视度不高,认为,中职教育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人才,中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动性不强。此外,一般的中职学校教育管理理念滞后,难以满足中职教育管理需求,同时中职院校综合管理层次多、复杂性较高。

(2)学生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实际上,大对数的中职学生年龄偏小、综合素质偏低,他们的起点较低,学习成绩欠佳,整体文化素质不高,而且对待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不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与习惯,给中职教育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另外,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需要在教师的督促下进行学习。

(3)学生个性发展缺陷,心理问题突出

所谓个性,就是指一个人具有的特定的、稳定的,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能够全面、准确揭示出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与高职教育不同的是,中职教育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中心,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大部分的中职学生会对上中职学校感到自卑,对自身的未来充满迷茫,久而久之便使得这部分中职学生个人发展形成重大缺陷,心理问题逐渐加重,此时若班主任与家长不能及时合理有效地引导学生,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极易引发学生非理性行为。

2、造成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管理问题的原因

(1)对学生的关心力度不够

事实上,许多中职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对学生的了解不够,未及时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得学生对教育管理者产生畏惧感。长此以往,学生会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难以得到及时帮助解决,这样既会影响学习效率与质量,又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

(2)缺乏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与教育管理体制

一方面,缺乏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多数中职教育管理者责任意识薄弱,不能正视学生遇到的各类问题,始终认为,中职学生诸多不良行为是由学生自身造成的,与教育管理者无关,因此对中职学生的各项不良行为持不关心态度。市场经济背景下,诸多中职教育管理者以薪资决定付出,究其原因在于中职院校缺乏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未明确中职教育管理者的责任权限,致使中职院校管理者积极性不高,责任感不强。另一方面,缺乏系统科学的教育管理体制。中职院校同时受生源质量、师资构成及发展环境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在管理方面缺乏系统科学的规范,较大程度上影响到实用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3)教育管理方法不规范

教育管理方法好坏直接关系到中职教育管理水平高低。调查发现,在中职院校内,若学生发生问题,诸多中职教育管理者并未深入挖掘造成问题的原因,而是一味斥责学生,如此不仅不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还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服从教育与管理,从而进一步加大了中职院校教育管理难度。

二、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管理改革的重要举措

1、转变教育方式,大力推行关爱教育模式

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中职教师认为,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态度差、思想素质差及学习兴趣低,容易产生“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的错误教育观念,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方面实行“看管式”、“放羊式”模式。实际上,中职教师的上述做法既会影响到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又不利于学生发展。为此,要求中职教师放弃以往错误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方式,结合教育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管理,大力推行关爱教育模式,依托多种有效手段准确、全面了解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客观公正评价学生,合理调整对学生的评价角度与标准要求,重新唤起中职学生对学习的信心与兴趣。此外中职教师还应依托关爱教育模式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中职学生对待学习的积极性。

2、充分发挥中职教育管理中学生“三自管理”的效能

“三自管理”指的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受年龄、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职学生自我意识较强、自我表现积极性较高,为此学校要多组建学生社团,让学生有事可做,有事可管,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推进中职教育管理改革关键要充分发挥中职教育管理中学生“三自管理”的效能。

3、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弹性管理

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实质上为一种稳定、规范的特有教育资源,该制度为中职院校培养实用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有力依据。实际上,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关键在于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推动管理者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

调查发现,我国多数中职院校教学课程被设置为四大类,包括必修公共课、必修专业课、选修限定课及选修任意课,已构建起健全的选修制度,推行富有弹性的职教培养模式,实现了笔试、口试及实际操作三者有效结合,同时中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引入“一体化教学”、“过程考核”、“任务驱动教学”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方案,建立起完善的实训教学体系。实践表明,健全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既能充分发挥中职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又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4、创新培养模式,推行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指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它也是一种教育世界与工作世界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工作现场教学”和“做学教产一体”的特点为学徒的技能养成和上岗就业提供了重要保障。我们现在所倡导追求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在学徒制教学中得到了充分演绎。而现代职业教育却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理论化”、“学问化”倾向,它将教学内容(知识)从其运用情境中抽象出来,这与技术教育的特质并不相符。因此,当下职业教育改革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即是对课程进行整合构建。现代学徒制改革应通过构建一体化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形成整体的知识建构,促进形成职业能力整体培养体系。应当说,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缺少的不是理念――诸如“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实一体化教学”等等――关键是怎么改、怎么做,以及怎样落实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现代学徒制探索或将通过打通教育世界与工作世界的壁垒从而抵及课程改革的核心。

总之,中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的确属于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当今技能型人才缺乏的时代,学校的教育管理模式要日臻完善,以适应社会对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同时在工作中还得注重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探索,知难而上。要设法让各部门、各环节统一协调、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推进教育管理水平不断向前发展,更好更多的为社会培养需要的合格人才。

篇13:学校教育管理改革的现状以及提高信息化水平论文

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教育管理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与共享,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职学校应该本着教育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理念,积极推进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可用易用的基础数据库,大力提升教育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数字化及服务优质化,同时要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机制,增强信息化管理人员素养和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提升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达到优化教育教学手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规划先行,强化教育管理信息化校级整体设计

各校应制定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中长期规划。深入了解学校管理信息化环境实际情况,开展实地调研,从广大师生实际需求出发,按照长期规划逐步实施、资源整合,适用实用的建设目标,按照适度超前和以应用为导向的原则,积极规划学校管理信息化环境。

中职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应在国家、省级统一部署下,重点围绕各数据子集相关业务,包括学生管理数据子集、招生管理数据子集、教职工管理数据子集等业务开展,以服务师生为中心、以数据为抓手、以科学机制为保障,促进管理业务全面协同与科学决策,促进管理信息化可持续发展。需要注意的是,为避免学校特色业务系统“独立为政”,应做好应用系统的顶层设计,在系统部署上线同时,实现数据管理平台统一和系统内数据交换的可能。

二、制度保障,健全管理运行机制

1.建立教育管理信息化领导机制。组建学校管理信息化领导小组,由学校一把手担任小组组长,负责教育管理信息化规划性、方向性把握。成立专门教育管理信息化机构,委派校级领导担任主管,管理信息化机构具体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推进和落实。

2.建立稳定的人才进出机制。通过设置专职技术服务岗位、外聘人才等形式建立一支业务熟练的教育管理信息化队伍。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确保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跟得上时代发展。设置专职技术服务岗位上升渠道,纳入信息技术等学科的职称评聘序列,并制定相应的考核评聘和奖惩办法,确保人才进得来,留得住。

3.建立多渠道、可持续的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机制。积极申请国家、省级配套专项。校级预算中设置教育管理信息化专项经费,同时通过合作单位投资,对社会开展增值服务等形式,形成了多渠道、健康的经费补充机制。

4.建立网络安全保障制度。安全是基础,学校在建设教育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业务系统时要时刻关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这条“高压线”,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学校管理信息化领导小组全权负责,统筹管理。按照国家及教育部相关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技术防护制度与安全预警等制度,严格按照制度执行,配备专职人员进行日常检查,时刻保持安全高压态势,并建立常态化、日常化的安全运行机制。

三、循序渐进,稳步促进信息化建设工作

1.夯实基础、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校园网络应配备网络带宽、服务器、安全网关、防火墙等基础设备,并在现有校园网的基础上,探索在区域内和学校之间共享基础设施,探索以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基础设施问题。

2.做好核心业务系统管理,适当开发特色业务。中等职业学校核心业务包括学生的基础信息管理、招生等,依靠国家核心系统建设;通用业务包括学生的学业管理、缴费管理等,其信息化管理主要通过地方通用系统实现,以云服务模式提供给学校使用。学校要做好核心业务、通用业务在校园的对接,认真管好用好这些系统,按照上级管理系统的数据标准回传数据,并可核心业务系统和通用业务系统上进行功能拓展。

四、大力提升队伍信息化素养,提升建设及应用水。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管理信息化在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越来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客观事实是教工队伍信息素养程度不齐,影响了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的推进、使用和管理。

强化管理人员信息化素养的培养。大力提升学校领导层、中级管理层、基础操作管理层等三个层面的教育管理信息化素养,就是要提升全院对教育管理信息化重要程度的认识,认识到教育管理信息化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在使用和推广中,带头参加培训、带头推广使用、带头参与研发等工作,自觉提升校园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能力。

五、有效利用数据、协同推进科学决策

数据是决策的基础,科学的决策仰赖于有效的工具。学校各项业务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数据,但是大量数据仍在沉睡。各校应加强基于数据的分析与预测,使数据的内涵和价值被充分开掘出来,以此来支撑学校管理科学决策。

篇14:浅析加快中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的论文

浅析加快中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的论文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会计环境的剧变,国际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无疑对现行的会计电算化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信息化应运而生。会计信息化有其自身的特征及内容,对会计信息化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提出了加快中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网络

一、会计信息化的概念及特征

会计工作信息化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模型进行重构,并在重构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现代信息系统,简而言之,会计工作信息化即指会计工作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会计信息化的本质是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一个发展过程。会计信息化呈现以下特征:

1.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是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等现代技术构建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子系统,是构建会计信息化的技术基础和信息平台。会计信息化涉及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会计实务工作、会计教育和会计管理等所有会计领域,是对会计进行的系统而全面的发展;会计信息化是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预测与决策的全面信息化,是根据信息管理的原理和信息技术对会计流程和会计模型的重构。

2.开放性。随着internet和电子商务的日趋成熟和发展,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数据处理高度自动化,会计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现在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开放式erp,提供的信息不仅向企业内部各部门开放,也有控制地向企业外部开放,从而财务信息可以在原始凭证的步骤上就实现实时动态化。通过internet可以使会计信息系统和企业内外有关系统(如证监会、银行、税务、企业)实时交换数据,相互获取信息,会计信息系统将不再是信息孤岛,它将逐步成为开放的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3.智能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电子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数据及程序等有机结合的应用系统。它不仅具有核算功能,更具有控制功能和管理功能。因此,它离不开与人相互作用,尤其是预测与辅助决策的功能必须在管理人员的参与下才能完成。所以,会计信息系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模拟手工方式的“傻瓜型”系统,而是一个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统,具有智能化和人性化的特点。

4.多元化。一是信息收集多元化。在经济社会一体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上,会计信息化系统通过对企业内外各个机构、部门的信息接口转换,广泛接收货币形态的信息和非货币形态的信息,其信息渠道更加宽敞,信息量更大。二是信息提供多元化。在会计信息条件下,会计期间不再是提供会计信息的约束条件,会计信息的披露既可以按年、季、月来披露,也可以根据需要提供实时的会计信息,并可以对系统实施实时控制。三是信息处理方法多元化。如固定资产折旧计算采用的直线法,如果需要亦可以选用其他备选方法如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进行试算,比较差异。四是信息空间多元化。由于信息处理方法多元化的结果,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既有货币形态信息,也有非货币形态的相关信息,既有历史信息(历史成本),也有现在信息(重置成本、市场公允价值)和未来信息(预定成本、目标利润),用户可以各取所需。五是提供信息形式多元化。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采用,会计信息系统除了提供数字化信息以外,也可以提供图形化信息(如财务分析、预算的直方图、折线图)以及语音化信息(如有声财务分析报告)等等。

5.渐进性。会计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从手工会计核算到会计电算化,从会计电算化过渡到初级会计信息化,从初级会计信息化到会计领域全面的信息化,进而实现企业信息化、行业信息化乃至全社会信息化,显然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渐进发展过程。

二、会计信息化在中国存在的问题

1.标准数据接口不规范。不同软件、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是企业所必须的,如cpa审计、企业内部审计、供应链企业之间的沟通等,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企业同外界的交流将日趋频繁,而软件和软件之间要实现信息集成就必须有标准数据接口,否则就不能实现自动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如果他们所使用的软件不符合标准数据接口规范,那就将遇到很大不便,事实上在cpa的社会审计工作中已经遇到了此类问题。

2.财务会计软件研发力度不够完善。科技进步是产业发展尤其是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国际上高新技术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研发投人占其销售收人的5%以上,比较而言,中国的软件企业科技研发投人比较少,加之中国在信息化技术方面起步较晚,技术层次上本来就落后欧美发达国家一大截,所以很难开发出总体解决中国会计信息化系统所面临问题的软件。从市场效果来看也不好,至今没有出现成熟的erp系统软件。

3.网络安全因素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网络时代,企业将着力于面对网络给企业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这便决定了企业必然与外部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决定了企业需要集成和共享企业内部以及企业间信息的特性。这些共享或集成的信息包括诸如企业的财务信息和营运信息等各种信息,而其中的一些信息又是企业的商业机密,如若被竞争对手获取,就会给企业造成很大损失。因而中国大部分企业在到底要不要实行网络财务、电子商务方面产生顾虑并处于两难境地。假如企业不进行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从而也就会失去了互联网所带来的种种商机,而一旦进行了面向网络的信息集成,又会担心有泄漏本企业的商业机密的风险。

三、加快中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1.加强会计信息化下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首先,确保财务报告信息的可靠性是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之一。控制系统的控制作用表现在信息反馈的过程之中,而反馈职能是信息联系和传递的重要形式。通过反馈职能的控制作用,校正信息,完善信息的联系和传递,并实现系统的自我调节和完善,减少与目标的差异。离开了控制系统,信息的加工处理也就失去了意义。会计信息作为会计系统的输出,同时又是内部控制制度的输入,在此过程中,通过控制系统信息反馈的作用,会计信息得到完善,并在控制制度的监督下成为再输出的信息。控制制度的反馈机制对会计信息进行了过滤和整合,从而保证了财务报告目标的实现。其次,内部控制组成要素对会计信息的加工整体过程都起到了保证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的控制程序包括了设计一套合理、高效的,包括分工、授权、记录、保卫等一系列控制程序的防范机制。控制环境中的组织结构与权责分派,则从组织结构的设计开始,根据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和权力,形成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机制,通过适当的人力资源政策,确保人员的胜任与道德。风险评估要素通过目标的确定和分解,及时辨别管理风险,使由于各种变化因素而造成的信息失真的可能性下降。监督要素通过预算、内部审计、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手段,持续地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从而为财务报告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合理的保证。

2.满足会计信息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第一,随着会计信息化的推广,“复合型”人才需求剧增。这里的“复合型”人才是指既懂会计专业知识,又懂计算机技术的人才。第二,随着会计信息化的普及,对审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计算机应用于会计系统后,改变了原有手工记账状态下企业的.内部控制,这使原有的审计程序受到了影响,审计固有风险中增加了软件运行风险,只有对电子凭证有深入了解并熟悉相关法规的审计人员才能胜任。第三,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将使hib(财会主管)人才成为热点。会计信息化使会计人员从烦琐的账务工作中摆脱出来,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信息分析和利用,预测决策等创造性的工作中来,成为名副其实的管理者,这也是未来会计的主要责任。第四,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会计人才需求将会增大。会计信息化使会计信息处理有了质的飞跃,随着internet的出现,全球信息处理网络化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第五,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对会计理论研究人才的需求将有新的选择。

3.满足会计信息化发展对财务软件的需求。会计信息化使会计系统的功能空前强大,与以往的会计电算化相比,对财务软件无论深度、广度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型数据库将会成为财务软件的主流;二是网络财务将会有长足的发展;三是功能强大的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将逐步出现;四是财务软件本身功能日趋增强,功能进一步细分;五是财务软件将会出现统一的接口标准,对审计电算化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4.加强会计网络信息传递的安全因素。首先,对信息共享的过程进行监控。在施行信息交流和共享过程的同时,应加强信息交流和共享数据的动态控制,分析和推断出某个合作商状况是否处于正常情况,提醒管理人员及时分析并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消除风险隐患以防止实际损失的发生。其次,加强防火墙建设,免遭网络信息集成中的信息系统遭受外部人侵的危险。企业要进行与其他企业的信息集成,其信息系统就必然会是开放式的,而网络上的不法分子可能寻找系统的薄弱环节对企业信息系统进行攻击,窃取企业的商业机密。但防火墙并不仅仅指用来提供一个网络安全保障的主机、路由器或多机系统,而应该是保障安全的手段,通过控制人、出网络的权限和身份认证等手段,迫使所有的连接都通过并接受防火墙的检查,建立一个网络安全协议,来加强对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刘志强.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显示路径[j].财经界,,(12):172-173.

[2]韩芳.浅论中国会计信息化的应用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0,(18):106-107.

[3]刘春梅.会计信息化下财务职能的转变[j].现代商业,2010,(27):220-221.

[4]陈金森.由中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现状引发的思考[j].财政监督,2010,(12):42-43.

篇15:会计信息化对会计理论的影响论文

会计信息化对会计理论的影响论文

会计信息化主要是指利用现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对原来的会计模型重组,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信息技术和会计学科有机融合的会计信息系统。新建立起来的会计信息系统,全面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并通过网络系统使业务的处理过程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以及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会计信息化的实现,不仅是现代会计管理制度改革的一次飞跃,更重要的是它对会计理论及实务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对会计理论体系产生的影响

(一)对会计目标产生的影响

所谓会计目标,就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具体会计工作以期要实现的要求或者标准,它是决定着会计实务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会计工作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会计目标是会计工作的具体化,它可能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当今会计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会计基本目标依然是提高所在企业或单位的经济效益。一般而言,财务会计报告的主要目标就是向债权人、投资者、政府以及相关的部门或者社会公众,提供一些与企业财务状况以及经营发展状况有关的信息,通过这一财务信息来反映企业管理层责任的履行情况,这有助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参考者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对于会计信息化技术而言,其本质上是会计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相融合,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会计学科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起来,并建立一个可以满足现代管理要求的新型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而不是为了更好为提供会计信息而服务,或者说重心并不在此。当今虽然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但会计信息更能满足社会公众对某企业经济状况的需求,它为需求着提供了更为详细的资料和信息。在人工智能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现代网络通讯技术的支持下,会计信息的处理已经逐渐实现了网络化、自动化和系统化,甚至可利用自身信息来实现准确的预测与决策。即便如此,但这种先进的技术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原有的目标,反而促进了原有会计目标的快速实现。

(二)对会计基本假设产生的影响

对会计主体假设产生的影响。会计主体即会计实体,它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在传统经济时代,会计主体范围一般比较明晰,主要是指独立核算的企业;企业会计只是核算企业范围之内的各种经济活动,向有关对象提供各种需求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化极大地扩大了会计主体的范畴,尤其是各种网络公司处于媒体空间之中。然而无论会计主体外部表现形式及存在介质发生怎样的变化,会计服务对象依然是特定的主体,它以客观存在或者发生经营行为、处理会计信息的主要依据。对于会计信息化而言,只是改变了会计信息储存介质或者传输方式,理论上来说是不可能改变会计主体的假设。无论在会计主体的'假设最初阶段,还是在当今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从未发生过改变。对持续经营假设产生的影响。所谓持续经营假设,主要是指除非有反面的例证,否则就认为企业经营活动能够无限制地经营下去,企业也不存在破产清算的可能性。在传统经济时代,企业的资产主要是实物,并且构成该实物的主体均是具有价值的各种自然资源,而技术因素与人为因素所占的份额却非常的小。对于传统工业企业而言,这些具有一定价值的自然资源一直作为企业的有形资产存在,只要有这些资源就表明它有较强的生产生存能力,并且能够合理地预见这些自然资产的物理寿命。有这些自然资源的存在,客观上可以降低经济生活的不确定性及其风险。从这一层面来说,尽管传统工业企业的经营依然存在着诸多经营失败的风险,但这种风险的存在似乎不会影响到人们持对企业持续性经营的假设,也不会影响到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各种会计系统规则表现出来的理性。从实践来看,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媒介主体的出现和消失变得更加捉摸不定。由于外部的虚拟化经常掩盖真正的交易行为,因此各种经营活动也常常会呈现出一定的短暂性,加上适时的联合、介入和退出,使得游离性与随机性更加难以控制。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求我们要站在市场的角度确定企业经营连续与否,而这主要是建立在会计工作的基础上。

从法律意义上来说,这类企业常常被确定是持续经营主体。

(三)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的影响

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可靠性、可理解性、相关性、可比性以及及时性,它直接关系着决策者决策后果,因此要求要求会计信息一定要真实可信,可以满足实际决策者的需求。对会计信息质量起修订作用的操作限制主要有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与重要性。会计原则与财务报告之间相互协调,同时也体现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共同要求,这也是会计核算的一般规律。在当前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主要处在企业管理控制层,并且更有利于体现出会计核算工作中的一般原则性,不仅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而且体现了会计确认计量上的突破。

(四)对会计计量产生的影响

在传统经济时代,企业在会计要素计量时总是采用历史成本来计金额,但在会计信息化的今天,会计核算计量方法主要以历史成本为核心,以市场价值和重置价值等计量方法作为补充的多元计量方式;这样一来,会计信息不但反映了历史成本,而且反映了现时价值。不同的会计领域采用的是不同的价值计量形式, 主要以历史成本为核心的会计报表系统以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为依据的财务成本管理系统,从而使多种计量方法更加适应信息需求者的需要,并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对会计实务产生的影响

1.打破了传统的会计实务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与传统的会计工作方式不同,现代会计工作都是基于会计信息系统而形成的,这就可以将会计人员从重复、繁杂的日常工作中完全解放出来,使得更多的经营管理工作重点转向非实务性工作之中,比如业务流程优化以及组织结构调整等。通过分析相关的会计信息,会计人员可从这些信息中找出企业生产经营中已经或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自己的经营行为进行及时准确的调节、控制,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可以通过分析客户的信息需求,不但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的信息储存、维护以及报告规则,而且还可以制定信息处理中可能用到的模型或者方法,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后传给需求者。

2.在实行会计业务信息管理的今天,会计信息化不只是模仿手工会计来处理相关事务,而是志在利用网络与信息技术来突破传统的手工会计工作的局限性。在这种条件下,企业可以随意使用各种电子交易方式、网络节点式的电子化服务以及自动化生产系统,从而可以在业务发生时启动信息过程中的记录、处理、储存以及报告信息。这样一来,可以使会计实务的处理更加的灵活化和自由化,同时也提高了具体会计实务的效率。

3.随着会计信息化技术的日渐成熟,企业可以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促使会计信息处理更加的自动化和高效率化,会计信息与业务信息也可以有效地实现集成与同步,从而使会计实务的工作量大幅度地减少,这对于实现会计部门各岗位的合并与重组非常重要。一般而言,信息数据结构一旦可以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企业的冗余度就会随之降低;同时生产组织和管理部门产生的数据信息,都会通过互联网直接进入到会计信息处理系统,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可以成为企业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与使用者,并对会计信息进行监督和调用。企业的领导也能够直接通过网络实现对生产现场的管理,并对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与处理。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可以形成相对集中的会计控制职能体系,并使会计实务的管理层次大幅度减少,以保证整个企业的会计组织能够保持一种扁平化的发展趋势。

篇16:信息化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研究论文

【摘要】高中数学是各省高中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科目,属于高考的三大考试科目之一,所占高考的分数非常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为高中数学教学的教学改革提出了一条新途径。不但可以提升高中数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同时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目前很多学校在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由于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解不深刻,不能够真正发挥信息化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当前信息化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结合个人教学实际,探讨了信息化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影响,为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模式;高中数学教学;探讨与研究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水平在不断提升,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对于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科技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已经开始使用。在进行高中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使用,能够大大提升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自主的学习的平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现代很多高中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把只把信息化教学当做一种教学的手段,忽视了对于教学信息化理论的理解,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够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作用。由此可见,本文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使用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影响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1信息化教育模式应用不足

高中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信息化的教育模式应用不足,虽然在进行讲课的过程中采用了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但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进行课堂讲授的过程中,老师处于主动的地位,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在进行课堂讲课的过程中,所讲授的都是相应的数学理论,学生对于老师讲授的课程并没有很好的理解,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充分理解和接受知识,那么在课下做作业和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完成相应的题目,会造成恶性循环,影响到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的提升。

1.2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效率低下

现在很多学校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的整体效率较为低下,这是因为对于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利用不足。很多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还是像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样在黑板上写,那么在黑板上呈现出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的,学生从中学习和获得的知识并不会很多。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课堂的整体讲解的整体效率十分低下,会影响到课堂的讲解质量,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较少,不能够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思考,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

1.3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理论性过强

目前,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学的课堂理论性过强。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是依靠课本和教学资料进行讲解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觉得数学学习十分复杂和枯燥,并不能够很好地提升学习成绩。在进行课堂讲解的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对数学题进行分类和总结,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做题的整体效率较低,并不能够很好地提升学习成绩。

2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2.1能够在课堂上更好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真实问题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在课堂上很好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能够对复杂抽象的数学问题进行具体的操作,能够很好地延伸学生的学习视觉,让学生进行更加直接的数学知识学习。如:在进行立体几何、解析几何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更加直观。

2.2能够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更好的课堂学习的平台

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课堂学习的平台。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自主性和研究性,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利用信息化资源,能够充分利用其为高中数学的学习服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提升数学综合能力。

2.3能够丰富高中数学教学的研究与学习方法

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丰富数学教学的研究与学习方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上通过利用信息化的运算、逻辑推理、画图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数学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拥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模式。

略论蔡元培音乐思维及其影响论文

略 论 盗 窃 罪论文

略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的论文

略论孔子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对现代高校德育的意义

略论计算机网络犯罪论文

略论我国商业出版中的品牌策略与运用的论文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思想

略论有法不依原因及其对策论文

略论高技术的伦理价值

略论英语教材的思想性与教育性

浅谈略论对中国信息化水平的基本判断论文
《浅谈略论对中国信息化水平的基本判断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浅谈略论对中国信息化水平的基本判断论文(共16篇)】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图示教学法的巧用的论文2022-12-06

略论高压氧在护理中的运用论文2023-09-26

略论中心句与段意的关系(网友来稿)2023-04-03

略论水利水电工程危险源辨识及评价论文2022-11-15

略论经济伦理中的经济调节机制2023-03-15

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2024-02-12

略论证券民事赔偿案件诉讼模式的选择2023-02-15

陈寅恪材料作文范文2022-05-06

略论韩国文化发展及其对现代化的影响2023-02-10

研究过程综述 的范文2022-12-12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