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衣带水(合集12篇)由网友“Maanantai”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一衣带水,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篇1:一衣带水
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称帝,建立了隋朝,隋文帝有志于统一
一次,隋文帝向仆射高G询问灭陈的计策,高G回答说:“江南的庄稼比江北成熟得早,我们在他们的收获季节,扬言出兵,他们一定就会放弃农时,屯兵防守;他们作好了准备,我们便不再出兵。这样来几次,他们便不会相信。等他们不作准备,我们突然真的出兵渡江,便可打得他们措手不及。另外,江南的粮食不像我们北方屯积在地窖中,而屯积在茅、竹修建的仓库中,我们可暗地差人前去放火烧毁它,如果连烧几年,陈朝的财力就大大削弱了,灭掉它也就容易得多了,
”
隋文帝采取了高G的计策,经过七年的准备,在公元588年冬下令伐陈。出发前,他对高额说:“我是天下者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够因为一条像衣服带子一佯狭窄的长江的阻隔,而不去拯救那里的老百姓吗?”隋文帝志在必得,派晋王杨广为元帅,率领五十万大军渡江南下,向陈朝的都城建康发动猛烈的进攻,并很快就攻下建康,俘获了陈后主,灭掉了陈朝。
【出处】《南史·陈纪下》:“ 隋文帝 谓仆射 高 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释读】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域。原指窄小的水面间隔,后泛指江、河等水面不足以限制人们的交通与交往。
篇2:一衣带水造句
1、安徽同长三角地区一衣带水,具有区位和资源优势,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种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确保一衣带水的朝鲜政府正常运作,避免难民大量涌入中国,避免自己的边境线外出现一个对韩国和华盛顿友好的政权,这一切都符合中国的利益。
3、我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4、所以我们和越南和朝鲜和日本都可以是一衣带水。
5、一衣带水连双山,绿树成荫桃花艳。神仙乐居此宝地,不知仙间是人间。
6、香港地方,同中国大陆相离,仅仅隔一衣带水。
7、韩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所受的影响尤为深刻,这一点从韩国传统医学的学术核心体系中得以显现。
8、万州主城的几个板块都是一衣带水的形成的,所以他们的经济发展关联很大。
9、香港同中国大陆相离,仅仅隔一衣带水。
10、远的不说,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国,近来就不断发生惨绝人寰的种族屠杀事件,当地的土著对外来移民可谓赶尽杀绝,遭殃的不只是一向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却遭妒嫉的华人,连和他们肤色相若但非属同族中人的移民亦遭仇视杀害,杀人手法之残酷教人作呕反感。
11、相隔一衣带水的海峡两岸,一旦兵戎相见,必然两败俱伤。
12、台湾和我们大陆一衣带水的,我们肯定会保护好他的。
13、就算是一衣带水我们也要坚持住,千万不能受他们的影响。
14、在这方面,中国领导人可向其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借鉴经验,尤其应具体研究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15、隔着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自古以来经济交流就十分频繁。
16、这条小河,一衣带水,流水潺潺。
17、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
18、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近邻。
19、新店溪仅一衣带水,两岸人家,鸡犬相闻。
20、看到这些一衣带水的形势下我们怎么能够轻言放弃呢。
篇3:一衣带水的寓意
一衣带水出处
《南史·陈纪下》:“隋文帝谓仆射高熲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宋史·潘美传》:“美受诏,提骁果数万人,期于必胜,岂限此一衣带水而不径度乎?”
明袁宏道《戏作三星行送曹子野归楚时予亦将归里》:“望江上之青峰,指湘皋之云树。汉沔相踞,一衣带水,竢君于油口之渡。”
清黄钧宰《金壶浪墨·质儿行》:“四月复往阜宁馆舍,黄河仅一衣带水,车辙马迹,纵横于河中。”
欧榘甲《新广东》五:“福建与台湾,相隔一衣带水。”
篇4:一衣带水解释翻译
一衣带水解释翻译
【注音】yī yī dài shuǐ
【典故】我为百姓父母,岂可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南史·陈后主纪》
【释义】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距离近
【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一水之隔、近在咫尺、近在眉睫
【相反词】天各一方、天涯海角、万水千山
【押韵词】蚕头燕尾、箭穿雁嘴、焚膏继晷、白日见鬼、材茂行絜、嫠不恤纬、燃膏继晷、波属云委、驴头不对马嘴、吸血鬼、......
【年代】古代
【灯谜】汗衫;雨披
【英文】narrowstripofwater
【德文】einWasserstreifen
【日文】一衣帯水(いちいたいすい)
【成语故事】公元581年,杨坚取代北周称帝,建立了隋朝,称隋文帝,统一北方后,面对长江以南的陈朝就想统一全国,他经常对手下人说:我是老百姓的父母,难道因为像衣带似的长江就能挡住我去拯救那里的老百姓吗?于是出兵渡江灭掉陈朝
【成语举例】香港地方,同中国大陆相离,仅仅隔一衣带水。 鲁迅《而已集·略谈香港》
【成语造举】
◎ 人们常用的数字很多,譬如有关一字的成语,就有三四十条,如'一发千钧'、'一衣带水'、'一鼓作气'、'一曝十寒'……关于'三''九'的成语也不少,并不是人们特别钟爱七数。"
◎ 期间,与闸北区一衣带水的黄浦区苏州河畔也多次发生同类案件。
词类符号:名词; 时间名词; 方位名词; 处所名词;人名; 姓氏; 名字; 地名; 机构名; 其他专有名词; 动词;联系动词;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形容词;区别词; 数词;量词; 副词; 代词;介词; 连词; 助词;叹词; 拟声词;习用语;缩略语;前接成分;后接成分; 语素字; 非语素字。
造句
一、琉球,与我国一衣带水,其服饰反映了该国的.政治状况经济水平生活习俗及自然环境。
二、隔着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自古以来经济交流就十分频繁。
三、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近邻。
四、海峡两岸仅一衣带水之隔,理应和睦相处,多作交流。
五、朝鲜倘若崩溃,一衣带水的韩国和中国就会面临难民潮冲击。
六、远的不说,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国,近来就不断发生惨绝人寰的种族屠杀事件,当地的土著对外来移民可谓赶尽杀绝,遭殃的不只是一向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却遭妒嫉的华人,连和他们肤色相若但非属同族中人的移民亦遭仇视杀害,杀人手法之残酷教人作呕反感。
七、香港地方,同中国大陆相离,仅仅隔一衣带水。
八、从方法地位来看,台湾与澎湖,相隔一衣带水,脣齿相依。
九、日本是我国重要邻国,一衣带水,中日两国开展农产品技术往来的历史十分悠久。
十、珠海濠天度假酒店是一家按涉处四星级标准兴建的商务休闲酒店,座落于与澳门个性行政区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珠海市湾仔充满欧式典雅建筑风格,散发出浓厚的欧洲文化气息,为珠海市湾仔地区主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篇5:一衣带水成语积累
一衣带水成语积累
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答案:B
解析:
成语一衣带水出自《南史·陈纪下》:我为百姓父母,岂可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意思是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障碍。
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称帝,建立了隋朝。隋文帝有志于统一中国,在北方实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国力大增。而当时长江南岸的陈朝后主陈叔宝却十分荒淫,不理朝政。他虽知道隋文帝有意征伐,却依恃长江天险,并不把这事放在心上。
一次,隋文帝向仆射高颎询问灭陈的计策,高颎回答说:江南的庄稼比江北成熟得早,我们在他们的收获季节,扬言出兵,他们一定就会放弃农时,屯兵防守;他们作好了准备,我们便不再出兵。这样来几次,他们便不会相信。等他们不作准备,我们突然真的出兵渡江,便可打得他们措手不及。另外,江南的粮食不像我们北方屯积在地窖中,而屯积在茅竹修建的仓库中,我们可暗地差人前去放火烧毁它,如果连烧几年,陈朝的财力就大大削弱了,灭掉它也就容易得多了。
隋文帝采取了高颎的计策,经过七年的准备,在公元588年冬下令伐陈。出发前,他对高颎说:我是天下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够因为一条像衣服带子一样狭窄的长江的阻隔,而不去拯救那里的老百姓吗?隋文帝志在必得,派晋王杨广为元帅,率领五十万大军渡江南下,向陈朝的都城建康发动猛烈的进攻,并很快就攻下建康,俘获了陈后主,灭掉了陈朝。
篇6:一衣带水四字成语故事
一衣带水四字成语故事
出处:《南史·陈后主纪》隋文帝谓仆射高颖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释义: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域。原指窄小的水面间隔,后泛指地域相近,仅隔一水。
故事: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称帝,建立了隋朝。隋文帝有志于统一中国,在北方实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国力大增。而当时长江南岸的陈朝后主陈叔宝却十分荒淫,不理朝政。他虽知道隋文帝有意征伐,却依恃长江天险,并不把这事放在心上。
一次,隋文帝向仆射高颖询问灭陈的计策,高颖回答说:“江南的庄稼比江北成熟得早,我们在他们的收获季节,扬言出兵,他们一定就会放弃农时,屯兵防守;他们作好了准备,我们便不再出兵。这样来几次,他们便不会相信。等他们不作准备,我们突然真的出兵渡江,便可打得他们措手不及。另外,江南的粮食不像我们北方屯积在地窖中,而屯积在茅、竹修建的仓库中,我们可暗地差人前去放火烧毁它,如果连烧几年,陈朝的财力就大大削弱了,灭掉它也就容易得多了。”
一次,隋文帝向仆射高颖询问灭陈的'计策,高颖回答说:“江南的庄稼比江北成熟得早,我们在他们的收获季节,扬言出兵,他们一定就会放弃农时,屯兵防守;他们作好了准备,我们便不再出兵。这样来几次,他们便不会相信。等他们不作准备,我们突然真的出兵渡江,便可打得他们措手不及。另外,江南的粮食不像我们北方屯积在地窖中,而屯积在茅、竹修建的仓库中,我们可暗地差人前去放火烧毁它,如果连烧几年,陈朝的财力就大大削弱了,灭掉它也就容易得多了。”
隋文帝采取了高颖的计策,经过七年的准备,在公元588年冬下令伐陈。出发前,他对高额说:“我是天下者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够因为一条像衣服带子一佯狭窄的长江的阻隔,而不去拯救那里的老百姓吗?”隋文帝志在必得,派晋王杨广为元帅,率领五十万大军渡江南下,向陈朝的都城建康发动猛烈的进攻,并很快就攻下建康,俘获了陈后主,灭掉了陈朝。
篇7:一衣带水的成语故事
一衣带水的成语故事
出处《南史·陈后主纪》隋文帝谓仆射高颖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释义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域。原指窄小的水面间隔,后泛指地域相近,仅隔一水。
故事: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称帝,建立了隋朝。隋文帝有志于统一中国,在北方实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国力大增。而当时长江南岸的陈朝后主陈叔宝却十分荒淫,不理朝政。他虽知道隋文帝有意征伐,却依恃长江天险,并不把这事放在心上。
一次,隋文帝向仆射高颖询问灭陈的计策,高颖回答说:“江南的庄稼比江北成熟得早,我们在他们的`收获季节,扬言出兵,他们一定就会放弃农时,屯兵防守;他们作好了准备,我们便不再出兵。这样来几次,他们便不会相信。等他们不作准备,我们突然真的出兵渡江,便可打得他们措手不及。另外,江南的粮食不像我们北方屯积在地窖中,而屯积在茅、竹修建的仓库中,我们可暗地差人前去放火烧毁它,如果连烧几年,陈朝的财力就大大削弱了,灭掉它也就容易得多了。”
一次,隋文帝向仆射高颖询问灭陈的计策,高颖回答说:“江南的庄稼比江北成熟得早,我们在他们的收获季节,扬言出兵,他们一定就会放弃农时,屯兵防守;他们作好了准备,我们便不再出兵。这样来几次,他们便不会相信。等他们不作准备,我们突然真的出兵渡江,便可打得他们措手不及。另外,江南的粮食不像我们北方屯积在地窖中,而屯积在茅、竹修建的仓库中,我们可暗地差人前去放火烧毁它,如果连烧几年,陈朝的财力就大大削弱了,灭掉它也就容易得多了。”
隋文帝采取了高颖的计策,经过七年的准备,在公元588年冬下令伐陈。出发前,他对高额说:“我是天下者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够因为一条像衣服带子一佯狭窄的长江的阻隔,而不去拯救那里的老百姓吗?”隋文帝志在必得,派晋王杨广为元帅,率领五十万大军渡江南下,向陈朝的都城建康发动猛烈的进攻,并很快就攻下建康,俘获了陈后主,灭掉了陈朝。
篇8:一衣带水的爱恋的散文诗
一衣带水的爱恋的散文诗
把遥遥,一衣带水夕日的纷呈与爱恋,播种你的双眸,让闪烁的光芒,缤纷你无限脉脉含情的一次次悸动,来跌宕——你爱的情窦初开,美丽——你心的无数向往。
那依依的杨柳,已把一季春情,悄悄吐露,成无数嫩黄嫩黄的飘飘拂拂,依依在了所有一江春水中。你也把一生靓丽的情开,茵茵在了十八岁青春的柳梢头,燃放于一树木棉红般的少女花开。我在你走过的.路上,轻轻拾起你的纤纤的细足,悄悄跃上你心的一棵红树梢,去折取一朵朵红艳艳的木棉花,为我们生命中的所有美丽心伤与灿然岁月,粉饰一季爱与情的芳菲。
哦,因有你的朵朵芳香,我生命中的所有时节,才时时洋溢你爱的温馨与情的娟美;因有你的朵朵缤纷,我人生中的所有旅程,方时时踏上你郁郁葱葱的旅程;并在你所有的生命凡尘中,沐浴所有的和风与细雨。
我是你人生中的河与岸,你是我生命中的舟与桨。于我们葱茏的青春岁月,我们有着相携与共的一江滔滔春水。我把一往情深的所有连绵向往,全都注入了你的生命旅程——你爱的无数舟桨里。
哦,当我们情相连的一衣心曲,也带水着几多无法别离的心伤,我们爱一线旅程,也即将抵达火热的盛夏,以及一波碧蓝的涛涛大海。我给你的一切爱恋,也将如一季殷实的硕果,开始悄悄挂在了你灿然的笑颜里……
篇9:使用一衣带水来造句
使用一衣带水来造句
1、珠海濠天度假酒店是一家按涉处四星级标准兴建的商务休闲酒店,座落于与澳门特别行政区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珠海市湾仔充满欧式典雅建筑风格,散发出浓厚的欧洲文化气息,为珠海市湾仔地区主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2、琉球,与我国一衣带水,其服饰反映了该国的政治状况、经济水平、生活习俗及自然环境。
3、新店溪仅一衣带水,两岸人家,鸡犬相闻。
4、相隔一衣带水的海峡两岸,一旦兵戎相见,必然两败俱伤。
5、我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6、安徽同长三角地区一衣带水,具有区位和资源优势,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种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7、日本早在1963年就已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如今正向普及化迈进。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具有相同的文化渊源,所以日本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具有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8、朝鲜倘若崩溃,一衣带水的韩国和中国就会面临难民潮冲击。
9、日本是我国重要邻国,一衣带水,中日两国开展农产品技术往来的历史非常悠久。
10、从战略地位来看,台湾与澎湖,相隔一衣带水,脣齿相依。
11、横跨一衣带水的'关渡大桥,人车往来,络绎不绝。
12、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近邻。
13、穿戴锃亮铠甲的奥诺兰朝着全爱琳这个位高势大的首领深打一躬,禀明了事情的原委。这座无比忠顺的城市,国内第二大都会的神情肃穆的元老们聚集在索尔塞尔349 ,照例对天界的神明们祷告一番后,关于该采取何等措施俾能让一衣带水的盖尔族355那崇高的语言得以光采地在世间复兴,严肃地进行了审议。
14、韩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所受的影响尤为深刻,这一点从韩国传统医学的学术核心体系中得以显现。
15、隔着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自古以来经济交流就十分频繁。
16、在这方面,中国领导人可向其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借鉴经验,尤其应具体研究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17、香港地方,同中国大陆相离,仅仅隔一衣带水。
18、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国,近来就不断发生惨绝人寰的种族屠杀事件。
19、远的不说,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国,近来就不断发生惨绝人寰的种族屠杀事件,当地的土著对外来移民可谓赶尽杀绝,遭殃的不只是一向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却遭妒嫉的华人,连和他们肤色相若但非属同族中人的移民亦遭仇视杀害,杀人手法之残酷教人作呕反感。
20、确保一衣带水的朝鲜政府正常运作,避免难民大量涌入中国,避免自己的边境线外出现一个对韩国和华盛顿友好的政权,这一切都符合中国的利益。
21、海峡两岸仅一衣带水之隔,理应和睦相处,多作交流。
篇10:一衣带水的成语含义
一衣带水的成语故事
一衣带水的成语出处是《南史》,书中的《南史·陈纪下》对这个成语有相关记载。
该成语的故事与隋文帝杨坚以及仆射高颎有关,杨坚建立隋朝之后,国力大增,有意征伐陈朝后主陈叔宝,陈叔宝依恃长江天险,不把隋朝放在眼里,隋文帝向仆射高颎询问灭陈的计策,高颎提出可以在收获季节扬言出兵,多试几次等他们不作准备,突然真的出兵渡江,另外还可以暗地差人前去放火烧毁仓库的粮食,削弱陈朝的财力。
隋文帝杨坚采取了高颎的'计策,他准备七年,在公元588年冬下令伐陈,在出征前对对高颎说:“我是天下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够因为一条像衣服带子一样狭窄的长江的阻隔,而不去拯救那里的老百姓吗?”
篇11:一衣带水-一衣带水的故事-一衣带水的寓意-一衣带水的意思
【成语】一衣带水
【拼音】yī yī dài shuǐ
【简拼】yyds
【近义词】一水之隔、近在咫尺、近在眉睫
【反义词】天各一方、天涯海角、万水千山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主谓式
【成语解释】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成语出处】《南史・陈纪下・后主》:“隋文帝谓仆射高颖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例子】香港地方,同中国大陆相离,仅仅隔一衣带水。(鲁迅《而已集・略谈香港》)
【英文翻译】a river like a belt in width
【谜语】汗衫;雨披
【成语故事】出处《南史·陈后主纪》隋文帝谓仆射高颖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释义 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域。原指窄小的水面间隔,后泛指地域相近,仅隔一水。 故事: 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称帝,建立了隋朝。隋文帝有志于统一中国,在北方实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国力大增。而当时长江南岸的陈朝后主陈叔宝却十分荒淫,不理朝政。他虽知道隋文帝有意征伐,却依恃长江天险,并不把这事放在心上。 一次,隋文帝向仆射高颖询问灭陈的计策,高颖回答说:“江南的庄稼比江北成熟得早,我们在他们的收获季节,扬言出兵,他们一定就会放弃农时,屯兵防守;他们作好了准备,我们便不再出兵。这样来几次,他们便不会相信。等他们不作准备,我们突然真的出兵渡江,便可打得他们措手不及。另外,江南的粮食不像我们北方屯积在地窖中,而屯积在茅、竹修建的仓库中,我们可暗地差人前去放火烧毁它,如果连烧几年,陈朝的财力就大大削弱了,灭掉它也就容易得多了。” 一次,隋文帝向仆射高颖询问灭陈的计策,高颖回答说:“江南的庄稼比江北成熟得早,我们在他们的收获季节,扬言出兵,他们一定就会放弃农时,屯兵防守;他们作好了准备,我们便不再出兵。这样来几次,他们便不会相信。等他们不作准备,我们突然真的出兵渡江,便可打得他们措手不及。另外,江南的粮食不像我们北方屯积在地窖中,而屯积在茅、竹修建的仓库中,我们可暗地差人前去放火烧毁它,如果连烧几年,陈朝的财力就大大削弱了,灭掉它也就容易得多了。” 隋文帝采取了高颖的计策,经过七年的准备,在公元588年冬下令伐陈。出发前,他对高额说:“我是天下者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够因为一条像衣服带子一佯狭窄的长江的阻隔,而不去拯救那里的老百姓吗?”隋文帝志在必得,派晋王杨广为元帅,率领五十万大军渡江南下,向陈朝的都城建康发动猛烈的进攻,并很快就攻下建康,俘获了陈后 主,灭掉了陈朝。
【成语正音】衣,不能读作“yì”。
【产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篇12:“一衣带水”与四字语停顿
安徽 鲍亚民
成语“一衣带水”源于《南史・陈后主纪》:“隋文帝谓仆射高炯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拯之乎?’”“一衣带水”的意思是以像一条衣带那样窄的水为喻,形容仅隔一条水,往来方便。根据意思可判断,“一衣带水”的停顿应读为“一衣带/水”,类似的如“打退堂鼓”应读为“打/退堂鼓”,“瑕不掩瑜”应读为“瑕/不掩瑜”。再如北京香山卧佛寺的大卧佛上的横匾,有四字语“得大自在”,也应读为“得/大自在”,意思是指大卧佛得到了极大的自由。如果读为“得大/自在”,让人听来就莫名其妙了。
大部分四字语的停顿,根据其结构划分,大多读为“二二式”,联合式的'如“千言/万语”、“龙飞/凤舞”;支配式的如“别开/生面”、“顾全/大局”;陈述式的如“精卫/填海”、“枯木/逢春”;偏正式的如“庞然/大物”、“不速/之客”等等。如把“别开生面”读为“别开生/面”,把“千言万语”读为“千言万/语”等,就破坏了词语的结构关系,听起来意思也就含糊不清。
一方面,四字语中间的停顿不能破坏词语的结构关系和意思的准确表达。另一方面,我们如果掌握了四字语中间停顿的奥秘,还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利用它作为论辩和应答的武器,反戈一击。周总理有一次在和对方谈判时,对方极不耐烦地说了一句:“简直是对牛弹琴!”周总理随机应变,也说了一句:“对!牛弹琴!”同一个四字语,只是由于中间的停顿不同,意思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由此联想到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荷花淀》一文有这样一句话:“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这句话中“打冰夹鱼”应如何理解,如何阅读?最近听一位市级优秀教师的《荷花淀》观摩课,该教师将此四字语读作“打冰/夹鱼”,这是将它与“提水浇花、花钱买米”等看作是结构完全一致的连动式短语而造成的错误。正确的阅读理解应为“打/冰夹鱼”,该词组为动宾短语。
何谓冰夹鱼?在我国北方,渔民大都知道,冰夹鱼是数九寒天顶贴于冰,处于半休眠状态的鱼。这种鱼,一眼望去,像是被冰夹住了,实则没有夹住,砸开冰来要赶紧用小网捞上来,这就叫做“打冰夹鱼”。要知道,冰夹鱼是数九寒天偶尔可以发现的,不是随处可以找到的。因此白洋淀人打几条冰夹鱼,不会妨碍女游击组冰船行驶。
可见四字语停顿很重要,否则会误读、误解,从而影响读者对作者文章的理解。
245200安徽歙县二中 鲍亚民 0559[1] [2]
★ 一衣带水造句
★ 拖泥带水造句
★ 衣字的谜语
★ 有关黄河的成语
★ 黄河成语
★ 带水的成语

【一衣带水(合集12篇)】相关文章:
柳永凤栖梧2022-11-10
衣带渐宽终不悔 范文2023-06-04
《蝶恋花》柳永 阅读训练2023-02-16
柳永《蝶恋花》诗词2023-06-08
柳永蝶恋花课件2024-02-03
凤栖梧 柳永2022-04-30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读后感2022-08-22
北宋柳永蝶恋花原文及赏析2023-12-02
《蝶恋花》柳永的读后感2024-01-12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原文、赏析2023-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