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渠道策略范文(合集18篇)由网友“ljlyqhk”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过的家具渠道策略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篇1:销售渠道策略
销售渠道是指商品从生产者传送到用户手中所经过的全过程,以及相应设置的市场销售机构。正确运用销售渠道,可以使企业迅速及时的将产品转移到消费者手中,达到扩大商品销售,加速资金周转,降低流动费用的目的。
任何一个企业要把自己的产品顺利的销售出去,就需要正确的选择产品的销售渠道。选择销售渠道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选择销售渠道的类型,而是选择具体的中间商。
影响销售渠道选择的因素有:产品因素,包括单位产品的价值量的大小,产品重量和体积的大小,产品的式样和时尚,产品的腐败性和易腐性,通用产品核定制产品,产品的技术服务程度,新产品的使小;市场因素,包括市场面的大小,用户的购买习惯,市场销售的季节性和时间性,竞争者的销售渠道等;企业本身的因素,包括公司的规模和声誉,管理的能力和经验,销售渠道的控制程度等。
1, 销售渠道的类型选择
(1) 直接式销售策略和间接式销售策略。按照商品在交易过程中是否经过中间环节来分类,可以分为直接式和间接式销售渠道两种类型。直接式销售渠道是企业采用产销合一的经营方式,即商品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时不经过任何中间环节,间接是销售渠道是指商品从生产领域转移到用户手中要经过若干中间商的销售渠道。
直接式销售销售及时,中间费用少,便于控制价格,及时了解市场,有利于提供服务等优点,但是此方法使生产者花费较多的投资、场地和人力,所以消费广,市场规模大的商品,不宜采用这种方法。间接销售由于有中间商加入,企业可以利用中间商的知识,经验和关系,从而起到简化交易,缩短买卖时间,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用于发展生产,以增强商品的销售能力等作用。
一般来讲,在以下情况下适合采取直接式的销售策略:①市场集中,销售范围小;②技术性高或者制造成本和售后差异大的产品,以及变质或者以破损的商品,使商品,定制品等。③企业自身应该有市场营销技术,管理能力较强,经验丰富,财力雄厚,或者需要高度控制商品的营销情况。
反之,在以下情况下适合采取间接式的销售策略:①市场分散,销售范围广,例如大部分消费品。②`非技术性或者制造成本和售价差异小的商品,以及不易变质及非易碎商品,日用品、标准品等。③企业自身缺乏市场营销的技术和经验,管理能力较差,财力薄弱,对其商品和市场营销的控制要求不高。
(2) 长渠道和短渠道策略。销售渠道按其长度来分类,可以分为若干长度不同的形式,商品从生产领域转移到用户的过程中,经过的环节越多,销售渠道就越长;反之就越短。消费品销售渠道又四种基本的类型:生产者--消费者;生产者--零售商--消费者;生产者--代理商或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生产者--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工业品销售渠道有三种基本的类型:生产者--工业品用户;生产者--代理商或者工业品经销商--工业品用户;生产者 --代理商--工业品经销商--工业品用户。
企业决定采用间接式销售策略后,还要对适用渠道的长短做出选择。从节省商品流通费用,加速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要求出发,应当尽量减少中间环节,选择短渠道。但是也不要认为中间环节越少越好,在多数情况下,批发商的作用是生产者和零售商无法替代的。因此,采用长渠道策略还是短渠道策略,必须综合考虑商品的特点、市场的特点、企业本身的条件以及策略实施的效果等。
一般来讲在以下情况下适合采取短渠道销售策略:①从产品的特点来看,易腐、易损、价格贵、高度时尚、新潮、售后服务要求高而且技术性强;②零售市场相对集中,需求数量大;③企业的销售能力强,推销人员素质好,资历雄厚,或者增加的收益能够补偿花费的销售费用,
反之,在以下情况下适合采取长渠道策略:①从产品特点来看,非易腐、易损、价格低、选择性不强、技术要求不高;②零售市场较为分散,各市场需求量较小;③企业的销售能力弱,推销人员素质较差,缺乏资金,或者增加的收入不能够补偿多花费的销售费用。
(3) 宽渠道和窄渠道策略。销售渠道的宽窄,就是企业确定由多少中间商来经营某种商品,即决定销售渠道的每个层次(环节)适用同种类型的中间商的数目是多少。一般情况下,有以下三种具体策略可供选择:
①广泛销售策略。这是由于企业的商品数量很大而市场面又广,为了能够使商品得到广泛的推销,使用户随时都可以买到这种商品,才需要采用这种策略。例如,一般日用品和广泛通用的工业原材料可以采取这种策略。采用这种策略,生产企业应该负担较多的广告费和促销费,以利于调动中间商的积极性。
②有选择的销售策略。这是生产企业有选择的精心挑选一部分批发商和零售商来经营自己的产品,采用这种策略,由于中间商数目较少,有利于厂商之间相互紧密协作,同时,也能够使生产企业降低销售费用和提高控制能力,这种策略适用面较广,例如选购消费品、耐用消费品,新产品试销以及大部分生产资料商品,都应该根据产品和市场的特点,选择较为合适的批发商和零售商。而中间商的具体数目,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讲应该既要使中间商有足够的市场面,又能够保证企业的商品能够及时的销售出去。
③独家经营销售策略。这是生产企业只选择一家中间商,赋予它经销自己商品的权利。在一般情况下,生产企业在特定的市场范围内,不能再通过其他中间商来推销这种商品;而选定的经销商也不能再经营其他同类的产品。生产企业和中间商双方都应该通过签订协议做出明确的规定,这种策略主要适合于某些特殊的消费品和工业品、某些高档高价的消费品、以及具有独特风格的某些商品,例如需要进行售后服务的电器商品以及需要进行现场操作表演并介绍使用方法的产品。采用这种策略,有利于调动中间商更积极的去推销商品,同时,生产企业对中间商的售价,宣传推广、信贷和服务等工作可以加强控制,更好的配合协作,从而有助于提高厂商的声誉和商品的形象,提高经济效益。
2, 中间商的选择
中间商是指生产者与用户之间,参与商品交易业务,促进买卖行为发生和实现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和个人。他按照是否拥有商品的所有权可以分为经销商和代理商;按其在流通过程众所起的不同作用又可以分为批发商和零售商。
(1) 经销商。经销商是指从事商品交易业务,在商品买卖过程中拥有商品有权的中间商。代理商是受生产者委托,从事商品交易业务,但不具有商品所有权的中间商。按代理商与生产公司业务联系的特点,又可以将其再分为企业代理商、销售代理商、寄售商和经纪商。
(2) 零售商。零售商时指向最终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中间商。零售商是销售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组织。它按经营商品类别不同,由专业商店、百货公司、超级市场、方便商店等。从着眼于价格竞争来看,有折扣商店、仓库商店、样本收获商店等。从不设铺面的零售商来看,有邮购和电话订货零售商、自动机售货、流动售货等。从管理系统不同的各种零售组织看,有联营商店、自愿联合商店和零售商合作组织、协同商业百货商店、消费者合作社等。
(3) 批发商。批发商是介于生产者和零售商之间的中间商,它按营销商品种类的多少来分,可以分为一般批发商和专业批发商;按照服务地区分可以分为全国批发商、区域批发商和地方批发商;按是否拥有商品经营权可以分为经销批发商和代理批发商;按服务的内容可以分为综合服务批发商和专业服务批发商。
篇2:006-0渠道策略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工商管理系杨泽明
联系方式:13880796045-第2学期
Product
Price
Place
Promotion
即为“4Ps”
导入
?农产品:你是水果种植户,你如何把水果卖到顾客手上?
C农户?顾客
C农户?水果摊?顾客
C农户?水果收购商(批发商)?果品市场?各水果摊点?顾客
C农户?合作社(代理商)?批发商?果品市场?水果摊?顾客
导入
?消费品:你是一个小规模的酱油生产商,你将通过什么途径销售你的酱油?
C酱油厂?顾客(显然不合适)C酱油厂?超市货架?顾客
C酱油厂?农贸市场调味品摊点?顾客
C酱油厂?批发商?零售商(超市和摊点)?顾客C酱油厂?宾馆饭店
示例和启示
?示例:江苏CS酱油,最终舍弃超市货架,高端产品走宾馆饭店,低端产品走农贸市场?启示:
C市场开发C渠道创新C差异化策略
导入
?你拥有一家服装生产企业,打算如何销售?
C工厂?顾客(不现实)C工厂?超市、服装店?顾客
C工厂?自建通道(实体店、加盟店)?顾客C工厂?服装市场?服装零售商?顾客
C工厂?电子商务平台(自建、代理)?物流(贴牌分拣中心、快递)?顾客
示例和启发
?示例:KAS服饰
C品牌服饰:实体店,加盟形式
C普通服饰:全国各大服装市场(杭州四季青、上海七浦、襄阳路)
C时尚服饰:成立电子商务公司,网络销售(淘宝平台),同时委托专业公司代理(凡客、五洲在线)?启示:分销渠道的创新
导入
?工业品:你拥有一家液压设备厂,怎样提供产品和服务?
C工厂?最终客户
C工厂?海外、大区、各地办事处?最终客户C工厂?驻厂客户服务中心?最终客户
C工厂?销售工程师(客户经理)?最终客户
C工厂?供应链(供应链、配套商、战略合作)?最终客户C工厂?电子商务平台?最终客户
示例和启示
?示例1:HL液压成套设备公司
C加盟供应链,成为配套商,提供解决方案
C超级客户:驻厂服务中心,一般客户:销售工程师(注意不是销售员,因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启发:渠道创新
导入
?还有没有其他渠道、地点?
C哪些东西还可以在饭店卖?
C哪些东西还可以在宾馆卖?
C哪些东西还可以在药店卖?
C哪些东西还可以在美容店卖?
C哪些东西还可以在加油站卖?
C……
启发
?
?
?
?开发渠道就是开发顾客开发渠道就是开发市场开发渠道可以开发产品开发渠道就是营销创新
我们来看看理论上是怎么说的?
Place
?地点
?渠道
?网络:业务网络、关系网络、资源网络、管理网络
主要内容
?分销渠道职能
?分销渠道设计
?渠道销售业态
篇3:006-0渠道策略
?分销渠道管理
一、分销渠道的职能
1、分销渠道定义
?产品和服务
?经过交易过程
?转移到客户
?组织和个人(有相互关系)俗称为“通路”或“途径”
2、分销渠道的职能
分销渠道是一座桥梁
(无中间商)
(有中间商)
2、分销渠道的职能
?交易职能:核心,即所有权转移,其他功能都是围绕交易功能展开或者是交易功能的延续和完善(个人观点)。相关职能:
?产品促第一文库网销?市场调研?接洽谈判?订货处理?物流分配?结算支付?交易服务?资金融通?风险承担?竞争手段?品牌推广
其他职能(个人观点)
?资源整合(客户、渠道)
?价值创新(为渠道各个环节带来价值)?战略合作
?客户管理
?营销创新
?市场开拓
分享:渠道的重要性
?统一的“老坛酸菜”领先,康师傅、白象、华龙、华丰都推出酸菜面,仅康师傅“陈坛酸菜面”面销售10亿元以上
?5月以来,东北地区大小超市停售统一,康师傅占了8成以上?年初开始,统一在东北已经损失了4万个销售点,至少2亿销售收入
?终端刺刀见血,清明节,双方销售人员就货架位置发生械斗
?“跟我走,甩掉他!”,康师傅和超市签订排他协议,减少或者下架统一,补贴现金和货架使用费
?康师傅否认,认为超市时竞标的',康师傅的条件比较好而已?康师傅市场占有56.7%,而酸菜面不到20%,统一酸菜面去年销售收入40亿
?新的一年,康师傅通过渠道策略,铺货下血本,控制市场,赶走统一
?后果如何?康师傅挺得住否?统一HOLD住否?是否会展开恶战?
加多宝拼什么
?商标权之战也不是净身出户?还有哪些优势?
C生产优势C人才优势C分销渠道
3、分销渠道的类型
0-level channel1-level channel制造商2-level channel零售商
Retailer
消费者
???
消费者
??
批发商
Wholesaler
零售商
Retailer
消费者
3-level channel
批发商
Wholesaler
?
代理商
Jobber
?
零售商
Retailer
消费者
(消费品的分销渠道)
4、分销渠道衡量
?长度――中间商层级的数目
?宽度――每个层级使用的同类中间商的数目
二、分销渠道设计
1、分销渠道影响因素
??????
环境特性顾客特性企业特性产品特性中间商特性竞争特性
(1)环境特性?政治?社会?文化?经济?技术
(2)顾客特性
?顾客规模
?地理分布
?购买频率
?购买数量
(3)产品特性
?
?
?
?
?
?商品的物理特性(保存、易腐、粗大、精细)商品价值时尚性标准化程度服务要求生命周期
(4)企业特性
?
?
?
?
?
?生产规模声誉和品牌企业实力能力和经验战略打算控制欲望
(5)中间商特性
?类型与业态
?中间商实力
?开发与维护成本
?合作意愿/关系
?能力和经验
(6)竞争特性
?
?
?
?竞争者目标与策略竞争者实力与资源竞争者渠道现状竞争者渠道优势
2、分销渠道设计方案
?批量大小?购买频率?空间便利?产品选择?服务要求
?销量大小?渠道维护?服务水平?竞争要求?成本管理?利润贡献?市场开拓
?有无?长度?宽度?归属?业态?主次?覆盖?管理?创新
?经济性?效益型?战略性?控制性?拓展性?选择性?竞争性?领先性
?确定方案?制定细则?配置资源?规划实施?方案优化?预案对策
三、渠道销售业态
?批发商
?零售商
C零售商店
C无店铺销售
1、批发商
?含义:为了转卖,或商业用途购买,为卖而买。总共有3类
C独立批发商/商人批发商
C经纪人和代理商
C分店或销售办事处
(1)独立批发商(商人批发商)
C完全服务批发商(执行全部职能)
C有限服务批发商(执行部分职能)
商品的所有权转移到批发商手中
(2)经纪人和代理商
C产品/企业经纪人(中介:牵线搭桥、服务)C制造商代表
C销售代理商
C采购代理商
C进出口代理
C佣金商
不涉及商品所有权转移
收取费用、提成或者佣金
(3)分店或者销售办事处
C制造商或者零售商的分店
C制造商的办事处
C采购办事处(中心)
C物流中心(有交易分配功能)
CB2B电子商务(创新)
批发商运作模式
?制造商
?批发商?大批量?多品种?运输储存?组织管理
?服务支持?大批量?小批量?零售商?制造商
2、零售商
(1)零售商店:例如
?专业商店:某条产品线
?百货商店:某几条产品线
?超级市场:规模大、成本低、销量大、自助式?超级商店、联合商店和特级市场:商业综合体?便利店、社区店
?折扣商店
?仓储商店
?产品陈列室
?工厂店
?店中店?服务行业
(2)无门市销售
?直复营销
?人员直销:例如人员推销?电话营销
?会议销售
?自动售货
?购物服务公司(如团购)
?电子商务(在线销售、网络营销)
篇4:销售渠道运作策略
销售渠道运作策略初稿
建立一个完整的销售队伍
运作市场需要必备的一个条件是以人为本。也就是要有人员通过对终端的拜访,了解终端市场的情况及产品上市后的销售信息、竞争对手的信息等并反馈,从而制定相应政策,运作好市场。从公司的角度上讲,就是要建立一个完整的销售系统,才能使销售取得圆满成绩。
销售队伍建立计划:
人员分配:渠道经理 一人;业代 三人
各岗位职责:
渠道经理:
首要职责就是要协助公司领导层规划出系统的渠道发展策略规划,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渠道整体执行计划,以此指导各区域销售人员的渠道拓展工作;同时,在渠道规划执行过程中,必须对各区域市场的渠道结构特点非常熟悉,根据公司整体渠道策略规划的要求,提炼出适合各区域市场的渠道运作模式,对区域销售人员的.渠道拓展工作加以指导。随着渠道的细分,渠道经理必须对每类渠道进行细致的管理,在基础管理的原则上结合不同渠道各自的特点,制定出具体的管理标准,从而指导销售人员开展工作。包括:
1.渠道目标管理:渠道经理应该根据总体策略目标,确定每类渠道的具体目标,如销量、铺货率、生动化等指标,并将其分解到各区域,制定相应的考评政策,引导销售人员正确执行渠道管理措施。
2.渠道开发管理:渠道经理要明确不同渠道的整体开发模式,比如针对传统渠道是自然辐射还是建立分销联合体,针对现代渠道是直营还是通过经销商拓展,是进行全国性联采还是分区域开发,采用什么方式开展铺货等,为销售人员提供整体的策略方向指导,并且根据不同的开发模式配置相应的费用资源,确立具体的费用标准等,以提高区域渠道开发的效率。
3.渠道形象管理:渠道形象的重点是生动化,无论传统渠道还是现代渠道都必须重视。渠道经理必须确定不同渠道的整体形象建设标准,包括陈列标准、POP标准、人员沟通标准、形象维护标准等内容,并就关键内容提炼出考评标准,同时还要对销售人员进行系统深入的培训。
4.渠道价格管理:价格管理是控制渠道冲突程度的核心,渠道经理除了采用协议约束的方式外,还必须强化区域销售人员的日常管理,其重点就是在信息管理体系中及时反映不同渠道的价格指标,并快速有效地协调解决价格差异,严格控制价格冲突的范围和程度,尤其是跨区域的KA终端。
5.渠道信息管理:渠道经理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以此掌握不同渠道的发展动 态,从而有效跟踪渠道目标的完成状况,及竞争产品信息,根据差异发现问题并找出原因,及时予以解决,推动区域销售人员重视渠道的过程管理。
篇5:网络共享,升级渠道策略
当市场格局变得更加复杂和惨烈之后,竞争双方如何充分利用渠道资源进行网络之间的博弈就显得尤其重要,
网络共享,升级渠道策略
。社会资源的有限和不充分利用正是渠道嫁接的条件,也是渠道拓展的蓝海所在。
分销渠道的建设对企业而言十分重要,而来自市场一线的信息表明,我们目前的分销渠道建设却相对比较滞后,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市场竞争的加剧,现代业态的不断创新和涌现冲击了原有的经营模式,旧的渠道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业态的需求;第二,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和行为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了相应的变革,个性化的消费日益成为主流,这就要求我们对分销渠道做紧跟时代潮流和市场变革的创新;第三,自从经济学家布赖恩•阿瑟将网络效应称为信息时代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之后,各公司纷纷利用这个制胜法宝,建立起一定规模客户群体和供应商网络的公司数不胜数,拥有网络已不再是一种独特优势,而网络与网络之间的较量成为市场竞争的新主题。当市场格局变得更加复杂和惨烈之后,竞争双方如何充分利用渠道资源进行网络之间的博弈就显得尤其重要。对企业而言,运用合适的渠道策略升级网络博弈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
渠道嫁接
渠道创新的众多方法中,以通路横向拓宽,通路终端扩展为代表的渠道嫁接就是最为简捷有效的渠道创新方法,
为什么这么说呢?嫁接一直是创新的最通用手法,从植物嫁接培育新品种,到产品嫁接创新新产品,似乎人类从开始就懂得如何运用嫁接。它能够短时间内调动已有的资源优势,节省时间、精力、资源等成本,迅速、方便地达到嫁接的预期目的。在分销渠道运作上也是如此,很多销售经理在运作市场的时候,或多或少的也在运用这个方法。比如,选择经销商并非一定要求同行业的经销商,并非同类企业的经销商等等。但是,渠道嫁接最大的价值不在销售一线,而在战略决策层,只有企业的决策者能够重视这个问题,才发挥网络共享的最大化效应,取得超常的市场回报。
一般来说,渠道嫁接主要有三种模式:
一是同类产品渠道的直接嫁接,如许多公司在新产品入市前期都采取同行业合作的渠道模式,如飞利浦前期进入中国市场嫁接TCL的销售渠道、奇瑞进入美国市场嫁接梦幻的销售渠道等等,通过“拉靠山,傍大款,借船出海”的方式来打开相对陌生的市场;
二是跨行业、跨产品的渠道嫁接,通过“借鸡生蛋,合作共赢”的方式达成渠道拓宽和市场延展的目的,如可口可乐与第九城市、肯德鸡与腾迅的合作,前者就是借后者进入网吧渠道,而后者则借用了前者的品牌优势,形成了互补的效果;
三是,行业、产品相近,面对同一消费群的企业之间的渠道嫁接,如紫光借用OA渠道和IT渠道的融合来拓展市场推广惠普一体机、三星CDMA手机借电信运营商进行渠道拓展,都是因为面对同一消费群体而进行的渠道嫁接。
这三类嫁接模式都是基于在同一资源前提下双方都能获得利益,合作的前提是渠道资源或者消费群体相同或者相似。
篇6:分销渠道策略案例
统计资料显示,目前航空运输销售市场,航空公司自销与代理销售的比例将近2∶8,支付销售代理费成了国内诸航空公司最大的销售成本。如果说五年以前航空公司大力发展销售代理是扩大销售网络的有效措施,如今市场形势的变化、重组后航空集团自身主业发展面临的压力不得不使我们考虑调整这种格局,改进营销渠道。 一种较好的改进策略是,收缩代理销售网络,同时扩大公司直销规模。即航空集团各家公司在各自基地城市建立多个售票处,使航空公司在基地城市的营销渠道逐渐调整为由靠代理人为主转向自销和代销并驾齐驱、均衡发展。由“放”到“收”代理网络而扩大“直销”的销售渠道改进策略。
案例:乐华变局
20xx年,乐华彻底改造固有的销售渠道,重组撤并了旗下30多家分公司以及办事处,全面推行代理制。同时乐华对代理商也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必须现款现货”。
据估算,一台彩电由工厂到分公司到批发商再到零售商,至少需要经过四个环节,如果每个环节消耗3%的利润,渠道上已经耗掉12%的利润,庞大的销售队伍和多层次的销售渠道,透支了彩电业最大一块利润空间。
乐华的做法却隐藏了一定的风险。乐华产品多以中低端电视为主,销售旺地多在二三级城市市场。乐华一鼓作气砍掉各地分公司,这种疾风骤雨似的变革,犹如活生生地剁下了自己遍布销售终端的触角。并且,“必须现款现货”这种方式实难被商家接受。几个月下来,乐华彩电不仅销售收入锐减,还引发了劳资纠纷、债务危机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篇7:分销渠道策略案例
创立于1959年的美国安利公司是世界知名的日用消费品生产商及销售商,业务遍及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安利(Amway)为商标的产品共有5大系列、400余种,全球员工超过1.2万人,营销人员超过300万人。20xx年,安利在全美500家最大私营企业中排名第27位;50大家居与个人用品制造企业排名第4位;公司总资产达380亿美元;在安利45年的持续增长过程中,从未向银行贷款,保持“无借款经营”的纪录。由于安利公司的两位创始人狄维士和温安洛都是推销员出身,所以近五十年来直销一直被安利公司看作是最有效的营销方式,然而,当安利兴冲冲地将这种营销模式导入中国的时候,他们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
1995年,安利正式落户中国,他们在广州投资一亿美元建成了安利在海外唯一的现代化日用消费品生产基地,欲在中国掀起一场安利的直销风暴。可是很快国内形形色色打着直销旗号的传销诈骗活动搅乱了安利的市场前景。4月21日,国务院《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出台,对传销(包括直销)活动加以全面禁止。对于安利来说,19无疑是它在中国的一个分水岭,随着这年4月在中国的业务被禁,安利开始在中国寻求新的生存方式。年6月18日,国家工商局颁发《关于外商投资传销企业转变销售方式有关问题的通知》,准许部分外资传销企业转为店铺经营,并可以雇佣推销员。1998年7月经批准,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正式采用新的营销方式,由直销改为“店铺+雇佣推销员”的经营模式,自此,安利40多年来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通过直销员销售产品的传统被彻底打破。转型后的安利把原来分布在全国20多个分公司改造成为第一批店铺,以后又陆续对这些店铺进行扩充。所有产品明码标价,消费者可以直接到专卖店中自行选购,杜绝推销员自行定价带来的问题。新的经营模式给消费者带来了新的选择,同时也让安利做出了新的尝试,突破原有的直销模式,多种销售方式并举,对于融入中国国情的安利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店铺+雇佣推销员”模式是安利在中国渠道转型的最主要内容。安利公司创办人之一狄维士针对这一转型直言:“这是安利41年来前所未有的革命!”总裁黄德荫将“店铺+雇佣推销员”渠道模式的优势总结为下列三个方面:(1)保证了产品质量:通过直销模式,安利的消费者基本上不会遇到假冒伪劣的产品;(2)提供了很好的销售渠道:店铺既是公司形象的代表,又为营销人员提供后勤服务,还直接面对普通消费者,消费者和政府都因为店铺的存在而更加放心;(3)这种模式可直接受益于安利(中国)积极的市场推广手法。安达高公司执行副总裁BillPayne这样总结安利的变革:“到目前为止,这种经营方式非常有效。其一,自设店铺提高了公司透明度,让消费者有一个自愿选货、进货和成为优惠顾客的机会;其二,安利目前在全国120家店铺的所有产品都明码标价,公开的价格避免了哄抬价格的可能。此外,营业代表的推销弥补了销售网点的不足,提升了服务质素,让消费者享受到更直接、更亲切的售前、售后服务。”
“店铺+雇佣推销员”的新型渠道成功地推进了安利在中国的转型进程,而与此同时,安利对员工的管理整顿也在加紧进行。从1月开始,安利(中国)公司停止了新营业代表的加入,并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和全面的整顿,所有营销人员都是安利的合约雇员,这就意味着安利必须承担每一位推销员的职务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新推销员加入不会给任何人带来收入。在对推销员的管理方面,安利进一步加大了透明度,制定了一系列精确的制度,并且十分严格地加以实施。从201月至今,安利(中国)已清除了近600名身份为公务员、军人或学生等不符合从业规定的销售人员。它的推销队伍从初的13万锐减至7万人。同时,安利(中国)还加强了对营销队伍的管理,通过培训和严格的奖惩制度来规范其推销员的行为。—财政年度,安利(中国)共查处各类违规行为1649起,处分营销人员2317人。
安利的渠道转型为其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收益。公司财务报告显示,在2002—2003财政年度(2002年9月至8月)中,安利(中国)的销售额已超过10亿美元,在公司49亿美元的全球销售额中占据二成。208月,安利公司在大中华区的销售业绩已超过美洲地区,中国成为安利全球营业额最大的市场。正如安达高公司执行副总裁BillPayne所说:“我们重视中国市场,我们尊重中国国情,我们遵守中国的规则,因此我们改变自己的经营模式来适应中国,做这一切的结果是:我们赢得了中国市场。”总裁黄德荫说:“经过短短9年的发展,中国已经超过拥有45年历史的美国市场,成为安利在全球的最大市场。安利(中国)的成功充分说明了规范经营的直销企业,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上的广泛空间。”在2002年翰威特咨询公司和《亚洲华尔街日报》《远东经济评论》联合发布的“20亚洲最佳雇主评选”中,安利(中国)名列榜中。在《财富》(中国版)评出的“2002年最受赞赏的50家外商投资企业”中,安利(中国)也榜上有名。根据独立市场调查公司于初进行的一项调查,安利(中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分别达到了93%和75%。
篇8:分销渠道策略案例
1、案例分析:宝洁和沃尔玛是怎样从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敌对关系转化为双赢的合作关系的?此案例对中国的企业有何借鉴意义?(从当时的背景环境、时间和过程开始,到怎样开始的合作,合作后的效果进行分析,最后总结你自己的观点。)
宝洁和沃尔玛:对手变盟友
一份战略联盟协议让沃尔玛和宝洁化干戈为玉帛,成为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从而结束了二者长期敌对的局面。
宝洁是消费型产品的全球领导者,零售巨擘沃尔玛是它最大的客户之一。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两家巨型企业之间的关系变得剑拔弩张。宝洁的促销力度很大,给零售商很大的折扣优惠。沃尔玛趁机以超出常规的购买量大量吃进并囤积宝洁的产品。
这就给宝洁造成了很多麻烦,它生产太多,伤害了现金流。为了提高现金流,宝洁于是提供更多的推广优惠,而沃尔玛的反应是买得更多,于是这两家公司之间的恶性循环就这样持续下去。
凯梅尼(JenniferM。Kemeny)和亚诺威茨(JoelYanowitz)在《反省》(Reflections)一书中对此的描述是:“两家公司所采取的应对措施都在尽力破坏对方成功的可能性。”
于是,宝洁下决心要化敌为友,向沃尔玛抛出了成立战略联盟的橄榄枝。
“第一个难题是如何组建一支由双方的管理人员所组成的运作团队,”凯梅尼和亚诺威茨说:“他们举行了数天的研讨会,通过运用系统思维工具,在共同的商业活动将会给双方带来的结果方面达成了共识。来自宝洁和沃尔玛的管理者们发现,彼此的举措原来可以是合理的,而不是自利的行为。”
充分理解对方的需要之后,这两家公司在双赢战略的基础上开始合作,而宝洁也无需再向沃尔玛提供折扣。“这个战略实施非常成功,于是被推而广之—宝洁甚至几乎停止了所有的降价推广活动,为此它几乎得罪了整个零售业。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却是,宝洁的盈利大幅攀升。”
为了使合作可以运转,这两家公司把软件系统连接到一起,很多信息都实现了共享。据报道,现在,当沃尔玛的分销中心里宝洁的产品存货量低时,它们的整合信息系统会自动提醒宝洁要补货了。
该系统还允许宝洁通过人造卫星和网络技术远程监控沃尔玛每个分店的宝洁产品专区的销售情况,而网络会把这些信息实时反映给宝洁的工厂。宝洁的产品无论何时在收银台扫描,这些工厂都可以知道。这些实时信息使宝洁能够更准确地安排生产、运输,以及为沃尔玛制定产品推广计划。节省下来的库存费用就使得宝洁可以向沃尔玛提供更加低价的产品,这样沃尔玛就能继续它的“每日低价”策略了。
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现今的中国流通领域,制造商和连锁零售企业在合作中存在着激烈的对抗。从表象上来看,主要是源于在产品价格和营销政策上的分歧,但实际上却是源于对渠道控制权的争夺,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对产品资源、营销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抢夺和攫取。连锁零售企业以压低进价、迟付货款以及收取进场费、节日促销费等方式企图尽量占有厂家资源,并将成本转嫁给制造商。而制造商为了避免失去主动,不得不继续保持原有的效率不高的自有渠道,以最大限度地维持对产品价格和货物走向的控制,以期对连锁零售企业进行战略制衡。这样你来我往,双方的成本自然居高不下,赢利能力和成长性均受到严重制约。
而“宝洁-沃尔玛模式”告诉我们,要改变这一现状,制造商和零售商必须摒弃“冷战思维”,应在建立充分信任关系的基础上,把对渠道资源的抢夺和攫取转移到对供应链的再造和价值的增值上来。
2、案例分析:找一个你自己认为在中国做的比较好的渠道建设的案例(可以是渠道中的某一个环节或部分,例如格力的渠道建设的独特经验、国美的成功经验等等),介绍案例过程并总结成功之处和你自己对此案例的看法、观点或感受。
国美的出现似乎有一定的必然性,在厂商博奕中,变革促使着当局双方都在谋求更具优势的位置与话语权。国美的成功在于其由传统的利润率追求转变为对利润量的追求,一字之变便是企业整体战略的次大胆突围。
国美的成功同样是一种渠道成本领先的成果。
国美的渠道使得厂家节约网络构建成本
随着国美类似企业的逐步壮大,生产型企业发觉依靠规范的渠道网络比自己自建网络要节省成本,因为自己花大力气建设的网络在企业单品或系列产品中摊销的费用太高,而国美这样的平台可以承接众多商品的同台竞技。例如最近国美由家电延伸到it产品,现在又进军到音像产品。
由此看来国美目前存在与发展的合理性就是它的网络与平台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虽然生产型企业还有不甘,但他们又必须面对。
国美的渠道使得消费者节约采购成本
陈淮指出“现在市场又变化了,既不是短缺时代“厂家说了算”的天下,也不是扩大内需那个阶段“商家把市场玩弄于股掌之上”的时候了,现在是“消费者说了算”的时候。实际上,厂商都在努力说服消费者,高端的是厂家负责说服,而面对中低端消费者,主要是国美这些商家做说服工作,比如种种促销活动。”
国美对厂家的意义是他能够吸引许多有很强购买力的消费者。
但国美又是靠什么来吸引消费者的呢?不错!是价格优势,但又不完全是。国美消费者选择国美其实是有两条理由,其一是价格便宜,其二就是国美有品牌。也就是说消费者希望在便宜与放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国美满足了他,于是他选择了国美。
因此国美对消费者来讲,他帮助消费者节约了询价比价的过程,可能开始消费者还将信将疑,但随着比较与口碑传播,现在有很多消费者是毫不犹豫进行国美进行消费。从这个角度来讲,国美使得消费者节约了采购成本。
国美渠道使得自己节约营运成本
国美的今天不是一种模式的成功,国美的模式在国外已稀疏平常。国美能够有今天这样的成绩,是不断革新的一种成功,而这种革新一个很重要的旋律就是如何使得企业自身的营运成本降到最低,降到其他企业无法跟进。
在国美创业之初一帆风时,黄光裕曾退居幕后;但当面对竞争对手的一次出击,黄光裕又再度出山整治国美,将其销售网络南北分治、采购与销售业务彻底分离,将公司管理层下移,原国美高层管理团队全部下放,从人员到机构的下移,削减了国美机构的“虚胖”。同时又将重点圈地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启动二级市场,并在二线城市进一步开设分店。
应该说国美在变,年年在变,变让国美充满活力与竞争力。
成本领先不仅成为生产型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力,同时它也将成为渠道的一种核心竞争力。国美所取得的这种成功,使我想到目前比较时新的一种营销概念,就是说营销的各个环节若要取得十分大的成绩,就必须考虑如何“让顾客盈利”。“让顾客盈利”,就是要使得他的实际消费低于他的期望值,让他有赚钱的感觉。
我认为:无论生产型企业还是流通型企业都是有社会属性的,他们可能不能直接增加公众的收入,但他们可以使得公众手上钱更值钱,提供更多更为优质平价的产品吧!这是一个企业的价值观。
看过分销渠道策略案例的人还看了:
1.分销渠道成功策略的例子
2.分销渠道策略案例
3.分销渠道策略案例
4.分销渠道案例
篇9:倒做渠道,家具渠道建设新策略
家具产品进入市场之初,特别是不知名家具企业的产品,由于其知名度和信赖度较低,与渠道商谈判时容易处于劣势地位,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建立销售渠道的时候,从高级别的经销商做起,可能不得不接受经销商的“南京条约”,如此一来,厂家就成为了经销商的“打工者”,而且随时会被经销商“解雇”。
面对这种情况,黄继毅提供一种新的渠道建设策略:先把一级二级经销商放到一边,转而向终端消费者展开攻势,当产品销售达到一定销量时,通过各种形式向二级经销商发出信号,让他们闻风而动,“主动”前来要求经销该产品。当二级经销商的销量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对采取二级经销商采取PK方式晋级,同时引入一级经销商参与竞争。实力最强、条件最优、最情投意合者成为该产品该区域的一级经销商。
这叫倒做渠道。其方法是从最终消费者和终端经销商做起,然后走更高级别的二级经销商、一级经销商。其目的是通过向终端消费者和零售商发起进攻,以此来引起高级别经销商的注意,增强他们对企业和新产品的信心,从而取得与高级别经销商的谈判地位,最终能以比较优惠条件达成合作协议,
凯瑞家具是浙江杭州一家小型的办公家具企业,公司成立不到两年,在业内毫无名气,无人知晓。但凯瑞的总经理陈刚是从某知名家具企业的营销总监职位上走出来创业的,他凭着自己的家具行业的了解和不懈的努力,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已经使凯瑞公司从创业之初的6个人发展到今天的100多人,从开始,他决定要走出浙江,走向全国。可是,经过了半年的努力,他也不断招聘了一些业务经理,但都无功而反,凯瑞家具连杭州也走不出去――根本没有人愿意经销他的产品,除非他接受极不平等的条约。
困难并没有让营销出身的陈刚退缩,反而让他更加坚定自己走出去的信心。在家具行业不容易招聘到专业的营销经理,他决定请营销顾问为他出谋划策。于是黄继毅成为陈刚的军师,于是,黄继毅倡导的“倒做渠道”策略把凯瑞家具带出了杭州,走出了浙江。
篇10:渠道拦截策略10问
笔者的一篇文章《医药保健品营销新趋势-从终端拦截到渠道拦截》在《中国营销传播网》上刊播,引来无数业界朋友来函来电咨询,令笔者无暇顾及,因此笔者把渠道拦截的一些深层次看法与问题,整理成10个问题,与业界朋友交流,
1、 渠道拦截和终端拦截的区别?
渠道拦截是在流通产业链高端的拦截行为,相当于在河流的上游建水库拦水,只是拦的是其它竞争企业的“水”,让渠道流自己的“水”。这样可以有效避开在终端的竞争。其区别主要如下:
・渠道拦截是“面”的工作,拦住的是一群客户,终端拦截是“点”的工作;
・渠道拦截的效率高,终端拦截效率低;
・渠道拦截是高层次兵团运作,终端拦截是低层次点对点竞争,是近身肉搏拼刺刀是营销战;
・渠道拦截谈判的难度大,需要调动的,而终端拦截难度小,所需的资源也小;
・渠道拦截产品数量没有限制,产品适应面广,而终端拦截一般都是高价产品,且操作时需要的品种多,否则就会出现投入产出比不合算的情况;
・渠道拦截的是终端客户、二级商业等客户,是一种渠道促通或者叫渠道借力工作,而终端拦截的是目标消费者,说服的是多种多样的目标患者。
2、 渠道拦截的产品品种和终端拦截有何差异?
渠道拦截的是治疗系统疾病的一大类品种,拦截的是多个同质化产品的竞争对手的功能类似的产品。比如清热泄火的中药西药不计其数,一家企业和渠道签订拦截协议,就可阻击几种同类产品的销售,使其销量就下降,因此渠道拦截打击的是一群竞品,他们有相互替代关系,但又不能完全取代,比如象中西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就不能完全取代对方。如果你和九州通签订协议,你的感冒药必须完成销售额多了,那么九州通的其它感冒药销量就可能下降。渠道拦截一般适合的品种是终端、二级商等必不可少的产品:比如普药、品牌药和已经流通起来的品种。没有规范流通起来的品种就较为难于实施渠道拦截。
当然也有完全相同的品种实施渠道拦截,那就是在这个渠道上环节上,直接把竞争对手置于死地。
而终端拦截一般来讲是相同的完全相同或者基本相同,是直接竞争品种的贴身肉搏,相当于战场上的拼刺刀。
3、 什么类型的产品适合渠道拦截?
适合渠道拦截的产品有以下几种:
・同质化的普药,差异化不太大的同类药品。
・OTC产品和处方药中常用的普通针剂类产品。
・销量大的品牌药和普药。
・终端选择性较大的药品。
・同一产品的不同剂型。
・强力广告品种,
・同类产品的升级换代品种。
・医院医生的一线用药。
・医保目录内的产品。
・超低价位的品种,渠道也在追求利润。一旦利润高到让其动心时,渠道就可能自发实施拦截行为。
而全新的产品,尤其是处方药,需要医药代表推广时,就不是很适合实施渠道拦截。
4、 什么企业适合渠道拦截?
・实力强大的品牌药企及产品,品牌产品可以带来人气和零售数量,可以成为带货品种。确定拦截协议渠道商易于接受。
・渠道流通型产品为主的企业。你有一群大众化普药,就可实施拦截。
・具有一定特色和差异化的企业,品种是终极的核心竞争力。
・敢于投放广告,且广告力度大的产品。
・机制灵活的民营企业。
・创新型企业,敢于打破常规,寻找新的蓝海战略的企业。
5、 选择什么样的渠道企业实施拦截?
・区域内排名前三位的医药商业公司。
・区域内大型流通公司。他们拦截的是普药流通型产品为主,且直接阻断一些二级商业。
・农村两网定点配送型医药公司。
・机制灵活,具有业务员队伍,主动开拓市场的医药商业公司。
・终端网络齐全的商业公司。
・专门操作住店促销的商业公司,比如昆明、武汉、广州等地,有很多医药公司专门操作住店促销,具有200-500名住店促销。
・愿意合作且有创新意识和发展潜力的商业公司。
关于作者:
李从选:李从选,人民大学医药行业EMBA。人民大学培训学院特约讲师;中山大学EMBA班特约讲师,国家药监局培训中心客座专家、第三终端研究室副主任、《中国药店》培训中心高级讲师、PTO高级顾问,上海流通研究所特约研究员。现任滇虹药业副总经理。联系电话:15096603830 15000736048,0871――8356410,电子邮件: licx6600@126.com查看李从选详细介绍 浏览李从选所有文章 进入李从选的博客
篇11:分销渠道策略案例4个
飞利浦电子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公司之一,的销售额达290亿欧元,在医疗诊断影像和病人监护仪、彩色电视、电动剃须刀、照明以及硅系统解决方案领域世界领先。飞利浦拥有166,800名员工,在60多个国家里活跃在医疗保健、时尚生活和核心技术三大领域。飞利浦早在19就进入了中国市场。从1985年设立第一家合资企业起,飞利浦就秉承扎根中国的长期承诺,将照明、消费电子、家庭小电器、半导体和医疗系统等五大业务全部带到了中国,将世界领先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同步带到了中国市场。目前,飞利浦已成为中国电子行业最大的投资合作伙伴之一,累计投资总额超过34亿美元,在中国建立了35家合资及独资企业,在全国设有60多个办事处,共有20,000多名员工。20公司在华营业额达到75亿美元,国际采购额达到38。3亿美元。
飞利浦在中国的渠道模式经历了很长的一段辗转之路。之前,飞利浦在华南市场一直是采取直接建设,掌控主流渠道,再向终端铺货的方式,年销售额始终徘徊在700万元左右。出于在国外飞利浦代理制的普及和普遍成功,从19底开始,飞利浦决定在华南市场实行区域总代理制。
-,由于飞利浦充分给予代理公司优惠的代理政策,使飞利浦的代理区域的销售直线上升,销售额也连年翻倍,19达到2.3亿元,飞利浦“两广”市场占有率一路上升至10%。这一阶段总代理制为飞利浦取得了丰硕的业绩,应该说是一个双赢的阶段。
但随着国内彩电市场竞争加剧,整体价格大幅下滑,飞利浦的盈利开始回落。,飞利浦开始酝酿渠道收复、产品升级行动,其目的就是欲以低点毛利要挟代理商,降低渠道成本,增进零售价格竞争力。
,飞利浦更换代理商,由双方共同出面来管理市场,然而,作为外资企业,飞利浦的人员成本和市场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仍然无法扭转微利的局面。最终,飞利浦决定将华南7省区域渠道代理委托TCL。年8月,飞利浦电子公司与TCL集团宣布,两大品牌公司将在中国5个省市的市场进行彩电销售渠道的合作。这意味着,飞利浦彩电将搭乘TCL的销售网络,进一步实现覆盖中低端的二级市场的目标。
初,飞利浦设在广州的视听产品华南办事机构正式解散,飞利浦华南7省彩电销售业务彻底转交国内彩电巨头TCL公司代理。飞利浦由此前的厂商共同管理渠道变成由TCL独立进行渠道和销售管理,双方更广泛和更深入的渠道合作正在展开。
一直对飞利浦在华南渠道管理进行跟踪研究的广州终极营销顾问有限公司张德华在接受《财经时报》专访时认为:飞利浦的致命伤是速度。频繁更换渠道机制,代理商的替换速度太快,使得渠道因素引发了市场的动荡不安;另一方面,品牌、技术升级的执行速度过慢,升级速度跟不上渠道和市场的自然提升速度,造成“猛牛拉破车”的不利后果;最终,渠道执行力的短板,让飞利浦陷入了华南渠道困局。飞利浦和TCL这场联姻被广为关注的原因还在于,这是继海尔与三洋、TCL与松下、海信与住友之后,国内家电企业又一次与跨国公司达成销售渠道上的合作。对飞利浦来说,这是它经历多次渠道烦恼后的重新抉择,至于结果能否长久,仍然难下结论。毕竟双方将各自的同类产品都放在这个渠道中,TCL同时也还有与其他厂家的合作,如何解决同质化产品的同台竞争局面,恐怕也是考验双方的难题。
中国实战营销策划的著名人士刘永炬在接受《财经时报》记者专访时认为:像飞利浦这样的跨国企业在中国出现的渠道“短板”,与其对中国市场竞争环境的水土不服有关。人们总是很“迷信”跨国公司,实际上在面对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环境的市场,跨国公司也并不太会“玩”,因为他们熟悉和擅长的,是在一个已经成熟化的市场中进行运作,而中国市场并不成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直到现在,中国市场仍然是处在一种满足需求的阶段,基本上需求是不用拉动的。这个阶段的特点就是销售力要大于市场力,也就是说,渠道的作用可能会大于市场推广的作用。满足市场需求主要是依靠渠道,因此,需求越大,渠道的优势也就越大。虽然在一些大城市可能会出现某类商品的饱和,但在中国广大的中小城市和农村市场中,需求仍然旺盛。加之中国地域宽广、差异大,文化也呈区域化特点,以及消费者对需求方式的融合,这些都对跨国企业形成巨大的挑战。2003年松下的董事长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上讲了一句话,大意是:下雨了,我们也要打伞。这说明一些跨国企业已经意识到,必须根据中国市场的特殊环境,做相应的营销策略的改变。
刘永炬还指出:站在市场的角度说,飞利浦“借用”TCL的渠道的利弊在短期内看不出来,很难说“借用渠道”是否就更容易取得市场的成功。在这种市场氛围之下,只注重渠道建设,而忽略其他,只会维持短暂的市场成功。当市场进一步成熟,消费者对品牌以及个性化产品的需求上升时,渠道的优势就会被削弱。因此,目前渠道得势的状态只是被中国消费市场长期需求旺盛的惯性所引发,未来的竞争究竟是不是“渠道为王”,还要依赖于市场的变化来决定。但过分依赖渠道将会导致生产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以家电市场为例,短短数年中,渠道已经形成一股强大的独立势力。在进一步的扩张中,渠道企业就把生产企业控制了,以至于某渠道企业要封杀某品牌之类的新闻时常见诸媒体。正常的市场营销无疑是生产企业考核经销商、考核渠道,而在中国的家电市场中,已经变成了渠道成员考核生产企业。家电企业在现实的无奈中,也在担心哪一天会被渠道给“玩”死。另外,一件商品的价值应该是由产品价值加上品牌价值构成的,而在渠道控制市场的情形之下,品牌价值被搁置,各厂家都在拼价格。长此以往,生产企业将失去未来发展的潜力。因此,已有不少国内生产企业开始自建渠道,比如格力的联合经销体。但如果没有实力的生产企业与渠道决裂,就意味着毁灭,历史上长虹、康佳都曾因渠道问题而产生阵痛。
篇12:分销渠道策略案例4个
案例:航空公司营销渠道改进策略
统计资料显示,目前航空运输销售市场,航空公司自销与代理销售的比例将近2∶8,支付销售代理费成了国内诸航空公司最大的销售成本。如果说五年以前航空公司大力发展销售代理是扩大销售网络的有效措施,如今市场形势的变化、重组后航空集团自身主业发展面临的压力不得不使我们考虑调整这种格局,改进营销渠道。 一种较好的改进策略是,收缩代理销售网络,同时扩大公司直销规模。即航空集团各家公司在各自基地城市建立多个售票处,使航空公司在基地城市的营销渠道逐渐调整为由靠代理人为主转向自销和代销并驾齐驱、均衡发展。由“放”到“收”代理网络而扩大“直销”的销售渠道改进策略。
案例:乐华变局
20,乐华彻底改造固有的销售渠道,重组撤并了旗下30多家分公司以及办事处,全面推行代理制。同时乐华对代理商也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必须现款现货”。
据估算,一台彩电由工厂到分公司到批发商再到零售商,至少需要经过四个环节,如果每个环节消耗3%的利润,渠道上已经耗掉12%的利润,庞大的销售队伍和多层次的销售渠道,透支了彩电业最大一块利润空间。
乐华的做法却隐藏了一定的风险。乐华产品多以中低端电视为主,销售旺地多在二三级城市市场。乐华一鼓作气砍掉各地分公司,这种疾风骤雨似的变革,犹如活生生地剁下了自己遍布销售终端的触角。并且,“必须现款现货”这种方式实难被商家接受。几个月下来,乐华彩电不仅销售收入锐减,还引发了劳资纠纷、债务危机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篇13:新经济时代的渠道策略
虽然有很多人不承认现在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但无可否认,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改写了经济社会运行的部分规则,使得信息更加公开化,市场透明化程度更高,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为了获取利润,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原有的市场定位、营销策略以及渠道建设。单就渠道而言,市场环境的日新月异和市场的不断细化,使原有的渠道已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厂家对市场占有率及市场覆盖率的要求。同时消费者的行为特征也发生了变化,他们的购买动机更趋于理性,方便、快捷、高性价比成为他们选购商品的判断依据。时变则势异,面对市场新的情况,厂、商应冷静地分析现状,深入考察目标市场变化,捕捉机遇,正确地认识自身渠道的优劣势,结合自身特点对已有渠道进行结构调整,尝试和探索新渠道。目前,这个问题已引起了不少厂、商的关注,比如在电脑商情信息服务集团(CBI)举办的CBI渠道论坛上,来自IBM、惠普、思科、英迈国际、联想、方正、8848、和光集团、佳都国际和三联集团等数十家企业的董事长、总裁、高级经理人就曾围绕新经济时代的渠道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挑战
传统的分销渠道,通常是以下的模式:厂家—分销商—下级分销商—用户。但是近几年来由于许多新的营销模式的出现,尤其是戴尔公司直销模式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对传统渠道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渠道扁平化,尽可能地拉近与用户的距离受到愈来愈多企业的瞩目。在中国,经济基础薄弱,金融服务手段单一,人们的思想意识还比较保守,因此采用直销的方式对国内企业来说还不现实。但是,分销渠道扁平化,缩短供应链,降低成本,获取本已不丰厚的利润应是今后企业的共同追求。目前市场上的诸多因素使得传统的渠道面临严峻的挑战:
1.产品多样化。
为抵御分销单一产品所面临的巨大市场风险,分销商们一般都经营多种产品,以求保证收益的稳定性。但是多样化的产品势必会分散分销商的精力,而终端市场的开拓很大程度上还必须依赖分销商人、财、物力的投入,分销产品的种类多,单一产品投入就少;投入少,销量就会萎缩,厂家的市场地位就会动摇。
2.“搬箱子”与客户需求满足之间的差异。
所谓“搬箱子”是对当前分销商业务的形象写照,即分销商从厂家那里搬回“箱子”—产品,然后通过销售把“箱子”转移给用户,这是简单的销售。随着人们消费心理的日益成熟,人们对产品本身以外的非产品部分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对产品的售后服务、产品的个性化和时尚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分销商还停留在以往“搬箱子”的水平上,他所能提供的服务与顾客所想得到的服务之间就存在巨大的缺口。
3.产品微利和企业回报的降低。
高利润行业会吸引行业外厂家进入并最终使行业利润率下降,达到社会平均利润水平,因而成熟的市场是微利的市场,过多的销售环节会摊薄利润,使企业的收益降低。
对分销商的冲击
分销代理制在20世纪90年代前、中期风行全国,国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也采用该模式,寻找国内的销售渠道代理产品销售。跨国公司并非不想在中国建立一套自己的销售网络体系,按照自己的理念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而是地域广阔的中国使外企无法在短时间内建立一个完善的营销服务体系。但是,随着市场成熟度的提高、利润的降低,仅仅通过增加分销商数量、提高销售额已不能使得厂、商共荣,过高的销售成本已冲减了增加的利润。冗长的销售渠道使信息传递速度放慢,市场反馈迟钝,低级分销商无法跟上厂家的步伐,无法及时、准确地了解产品的各种信息,不能配合厂家全国范围的促销活动;而厂家也无法快速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实行渠道扁平化对分销商的最大冲击就是那些管理水平低、市场开拓能力差、人员职业素质低、信息收集和反应速度慢的分销商势必会被逐出市场。这样一方面脱颖而出的分销商和厂家可以从削减渠道结构、减少销售环节、降低销售费用中得到更多的利润分享;另一方面厂家也可从及时反馈的市场信息中确定下一步的营销策略,
对策
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使顾客拥有了自主权,顾客的目标成为企业交易的价值所在,因而现代营销的核心也已经由对产品功能的诉求转变为对顾客价值的诉求。渠道扁平化作为一种销售模式,简化了销售过程,缩减了销售成本,使企业有较大的利润空间。但扁平化并非是简单地减少哪一个销售环节,而是要对原有的供应链进行优化,剔除供应链中没有增值的环节,使供应链向价值链转变。
供应链管理最优化将是未来厂商、分销商、电子商务营运商经营成功的关键之一。那么,如何优化供应链呢?这就要做到营销网、物流网、信息网、客户服务网、互联网五网合一,借助互联网,把产品销售、物流控制、信息沟通、客户管理及意见反馈有机结合起来,使传统分销模式向电子分销模式转化,利用电子商务来解决传统渠道在操作中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所造成的低效率运作,以求以最短的供应链、最快的反应链、最低的成本来进行运作。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供应链上的每一个节点(环节)均存在服务需求,通过对该环节的服务,实现产品的增值。同时,剔除没有服务需求、不能实现增值的环节。
2.公司业务部门是公司对外经营的供应链节点,要按供应链来组织,应不断完善并提升自己在供应链中的位置;职能部门是业务部门作为供应链节点所承担服务的实施者,要按服务链来组织,必须具备服务意识,同时,职能部门内部亦应按服务链来组织;业务与职能部门要相互协调、统一。
3.厂家要引导分销商,使之主动地开拓市场。如IBM(中国)公司增值渠道总经理吴伟明所言,要把增值清楚地引导到市场上。要使分销商切实发挥自身优势,依据其对所在区域市场及客户的了解,挖掘利润增长点。
但是,信息收集和沟通手段相对落后,电子化程度低的传统企业又该如何实施呢?
1.建立信息中心,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信息收集、反馈、整理和处理运作体系,及时为公司决策层的决策和业务部门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2.渠道重心下移,缩减渠道环节,如在二、三类城市直接设立分销商,使分销渠道由厂家—一级分销商—二级分销商—用户转变为厂家—分销商—用户。
3.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电子化进程,在企业内实行传统分销系统和电子分销系统并行的运作方法,并不断强化电子分销,在时机成熟时全面替代传统分销。
去年在彩电价格战中出尽风头的国美从某种程度上说起到了替厂家削减销售渠道环节的作用,从而获得了较其他家电销售终端更大的降价空间。
国内厂、商应做的考虑
渠道扁平化是对渠道的结构整合,而不是将渠道一刀斩去。北大方正电子商务公司副总经理董瑛说,我们无须对渠道扁平化恐惧,因为渠道扁平化的实质是削减冗长无用的环节,提高渠道运作的效率,在厂、商、用户间构筑一个完整、有机、高效的网络体系,使成千上万的用户通过这个网络同厂家、商家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互动。渠道是为销售服务的,无论渠道如何扁平,优秀的分销商都能适时调整自己的策略,找到适合自身的生存空间。
对于我国企业来说,一方面要清楚地看到扁平化是渠道建设的大势所趋,应及早准备调整销售渠道;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扁平化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结合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企业自身的特点以及产品性质而定。并非所有的产品都适合扁平化。惠普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符标榜认为“渠道”就是怎样把产品尽快销售出去。在中国,由于特有的国情,不能只选择一种销售模式,每种渠道都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渠道。未来的发展方向是B2C,现在应做好B2C 的准备,并对B2B进行改造,现行的B2B2B的策略不能永久,现在实行它是因为它适合现在市场的节奏。技术出身的联想神州数码副总经理肖方晨也认为应结合产品特性选择渠道,成熟产品、低利产品宜采用扁平化渠道,而新品、高端产品则不宜采用扁平化渠道。
由于金融服务网络化的落后、社会化配送系统的缺乏、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基础设施的落后、销售观念的差异以及企业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等困难,使得电子商务手段在中国推广尚有一定难度,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子分销、渠道扁平化乃至B2C将实实在在地摆在我们面前。对于分销商而言,应认真把握这次机会,切实利用不多的时间,实现三个转变:观念转变—赢利能力是服务能力;行为转变—贴近最终用户,提高服务水平;角色转变—成为价值链中的重要一环。
篇14:关于渠道创新的策略反思
黎明前的黑暗,
用这句话来概括如今中国的渠道环境可谓恰如其分。混乱,迷茫,暗藏杀机,憧憬,东方欲待破晓……但要真正等到显现光明的那一刻,则必须有赖于企业家的大智慧与策略眼光,透过混沌,带领企业率先冲出迷雾。创新,只是一种形式,而策略,才是本质。
缺乏产品策略规划的渠道建设只是一种空想
近几年来,常听到企业频频谈到渠道建设,而众多专业媒体也不断推波助澜,大力强化渠道在整个营销体系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这是一种进步,至少表明企业已经开始从全新的角度来认识渠道,但总感觉企业将焦点都放在渠道自身上,却很少谈到渠道建设所依赖的产品策略规划。
一直以来,企业对渠道的建设和管理始终处于一种自然发展和经验判断的状态,采取的是以价格为驱动、返利为诱饵的运作方式。可试想,如果离开了产品,渠道还能否存在?如果离开了产品的策略规划,渠道建设将从何处入手?渠道建设的依据将来自何处?我们认为,如今的企业患上了一种“渠道过度综合症”,因过于关注渠道而忽视了更为本质的内容——产品策略规划。
渠道体系的存在,的确是基于价格利益的驱动,但问题在于,如何才能持续确保渠道各环节的利益?事实上,在企业粗放的渠道建设下,渠道各环节的价差利益都无法长期维持,处于一种持续下滑、不断逼近出厂价甚至倒挂的趋势,如此,企业的渠道体系将从何构建?
一个稳定的渠道体系,本质上依赖于稳定的价格空间,那么就要求企业必须建立明晰的产品价格体系,规划产品在渠道各环节中的价差空间。对于这一点,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建立一种策略性的思维方式,突出表现在制订产品的价格体系上。国内企业惯用的产品价格制定方式,是一种自上而下自然加价的方式,在考虑生产成本和经销商可接受的价格基础上,制定出产品的出厂价(或供货价),而其余环节的价差空间,则完全采取由各中间环节自然加价的方式来确定,其后果是因多样化的进货渠道和区域行情造成差异很大的产品零售价格。一方面,产品零售价格的零售价差异过大,将使产品的定位发生变化,也就意味着产品脱离了目标消费群的需求;另一方面,产品的价格体系将受到渠道各环节竞争的巨大影响,不断降低加价率直至与进货价持平甚至倒挂,造成整个渠道体系无利可图,最终放弃对该产品的经销。不少企业都是败于这种因素。
因此,企业应该采取一种自下而上毛利控制的定价方式,根据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确定市场定位和策略目标,在定位的前提下确定产品零售价,然后再根据渠道行情倒算各环节的毛利空间,最终确定企业的出厂价(供货价)和生产成本。这才是一种策略性的定价方式,而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渠道价格体系的稳定,也才能持续保障渠道各环节的根本利益,巩固渠道的积极性。要做到这种策略性的定价,必须制定系统的产品策略规划,并由此制定出产品在渠道流通各环节的价差空间,包括一批价、二批价以及针对不同零售业态的供货价。只有建立了一套明晰的价格体系,才能通过规范化的渠道管理加以维护和掌控,否则渠道建设只是“水中月、镜中花”的空想罢了。
另外,如何设计一个良好的渠道结构?如何对不同性质的渠道进行整合?等等。这些问题要解决,都离不开明晰的产品策略规划。
比如,要设计一个良好的渠道结构,首先企业必须清晰地知道这个渠道体系最终将通向何处,也就是产品最终得以消费的场所,而这必定取决于产品的策略规划对其目标消费群体的定位;其次,企业要确定这些零售终端应该通过哪种性质的环节来进行覆盖,比如说是商业渠道还是专业渠道等,这些则取决于产品的品种结构所对应的消费特性;其三,企业还必须知道这个渠道体系应该有多少层级构成,也即产品要经历多少个流通环节,这就要取决于产品策略规划中对毛利空间的规划和预算,从根本上而言仍然取决于产品的市场定位。
当企业在强调渠道建设的时候,是否真正从产品的角度系统考虑过,是否以策略性的眼光来衡量过渠道建设的重点,我想,这恐怕是众多企业应该为之深思的吧,
缺乏区域市场策略规划的渠道建设是一种奢望
产品的策略规划可以有效解决企业在构建渠道体系过程中的问题,从根本上为渠道结构的合理性打下基础,而从渠道体系维护和管理的角度看,则区域市场的策略规划至关重要。渠道建设是区域市场管理的核心内容,而区域管理的好坏则直接关系着渠道体系能否持续健康发展。
对于区域市场的管理,企业一般都能理解其重要性,但如何从策略性的角度来考虑,就往往不得要领了。每个企业都知道,区域管理的粗放必将导致频繁的冲流货现象,其危害性不言而喻,但在采取具体的管理手段时,则惯于使用治标而非治本的方法。事后惩罚就是一种必用而又被滥用的方式,企业试图通过纸箱打码,在冲流货行为被证实后对经销商进行处罚,但实际上往往处于一种矛盾的境地:处罚过于严重,担心失去销售业绩;处罚不严厉,又严重损害市场秩序。其实很多企业都与经销商签订了冲流货的处罚协议,而一旦发生却难以有效执行,进退两难。之所以如此,其实是企业未能真正理解渠道维护和管理的本质,对区域市场缺乏整体性的策略思考和规划,没有从事前—事中—事后的角度系统解决。
系统规划区域市场的策略,核心是解决以下两个关键问题。
其一,企业的渠道运作状况是否秩序良好、稳定?
在目前这样一种转型时期,要维持一个非常良好的渠道秩序,其实是一种奢望,我们能做的只是降低渠道冲突的频率和程度。衡量企业渠道秩序是否良好的指标主要就是价格冲突、促销冲突和区域冲突的程度,当然最终都会归结到价格上。在粗放型的管理体系之下,渠道之间的冲突是一种常态,常常令到企业疲于奔命。其原因在于中国市场的渠道结构非常复杂,尤其是传统体系下的批发流通市场,只要批发市场存在,渠道间的冲突必然无法控制。只要一种产品好卖,无数的批发商都会闻风而至,如果在一家拿不到满意的价格,就必定到其它区域的批发市场去低价进货,于是冲流货现象频频发生。其根源就在于批发市场,而且企业非常难以查到证据,由此引发众多的抱怨,并最终归结于企业的责任。
可以说,渠道管理实质上就是要做好区域管理,只要每个区域市场的渠道建设都能维持一种良好的秩序,那么不同区域之间的渠道就能处于平衡状态。要达成这个目的,必须改变经销商的运作模式,变粗放为精耕细作,推动经销商将精力放在对本地区域市场的拓展上,而非向其他区域冲流货。在这种背景下,企业一定要站在策略的高度创新分销体系,重新定义分销体系的内涵,革新处于自然流通状态的体系,在厂家、经销商和批发商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联盟合作关系,从而对各自的区域市场进行系统深入地拓展,并且全力维护渠道的稳定和价格空间,抵御外来市场的冲击。尤其重要的是,在企业的区域市场策略规划中,必须严格控制在批发市场设立二批商或者放货,否则必将破坏市场秩序。
其二,企业在区域市场的终端覆盖面是否最大化?
对企业而言,全力建设渠道体系——无论是直控终端还是分销,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在每一片区域市场上做到最大限度的终端覆盖,使产品得以被更多的消费者购买或看见。要达成这一点,其本质上仍然依赖于良好的区域管理。
从具体的渠道运作模式分析,存在三种类型:一是直控类型,主要针对发达城市的大型零售终端;二是分销类型,主要针对发达城市中的小型零售终端和二类城市及以下市场的零售终端;而对中国企业最合适的选择,还有第三种类型:无论是发达城市还是二类城市,无论是大型终端还是小型终端,一律通过分销体系进行覆盖。但是在这种形态下要达成最广泛的终端覆盖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建立战略协作的分销体系,充分发挥渠道成员的专业力量,降低渠道投入的固定成本,尽量使渠道边际效益维持较高的水平,从而避免直控终端而造成渠道成本居高不下,也避免对分销体系缺乏管控而难以精耕细作,真正有效做到不拥有终端而能够掌控终端。
只有当企业站在策略的高度进行系统思考时,才能真正解决渠道建设中面临的种种问题,使渠道体系维持在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并顺利推动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篇15:分销渠道策略案例4个
分销渠道策略案例篇4:
创立于1959年的美国安利公司是世界知名的日用消费品生产商及销售商,业务遍及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安利(Amway)为商标的产品共有5大系列、400余种,全球员工超过1.2万人,营销人员超过300万人。,安利在全美500家最大私营企业中排名第27位;50大家居与个人用品制造企业排名第4位;公司总资产达380亿美元;在安利45年的持续增长过程中,从未向银行贷款,保持“无借款经营”的纪录。由于安利公司的两位创始人狄维士和温安洛都是推销员出身,所以近五十年来直销一直被安利公司看作是最有效的营销方式,然而,当安利兴冲冲地将这种营销模式导入中国的时候,他们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
1995年,安利正式落户中国,他们在广州投资一亿美元建成了安利在海外唯一的现代化日用消费品生产基地,欲在中国掀起一场安利的直销风暴。可是很快国内形形色色打着直销旗号的传销诈骗活动搅乱了安利的市场前景。4月21日,国务院《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出台,对传销(包括直销)活动加以全面禁止。对于安利来说,19无疑是它在中国的一个分水岭,随着这年4月在中国的业务被禁,安利开始在中国寻求新的生存方式。年6月18日,国家工商局颁发《关于外商投资传销企业转变销售方式有关问题的通知》,准许部分外资传销企业转为店铺经营,并可以雇佣推销员。1998年7月经批准,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正式采用新的营销方式,由直销改为“店铺+雇佣推销员”的经营模式,自此,安利40多年来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通过直销员销售产品的传统被彻底打破。转型后的安利把原来分布在全国20多个分公司改造成为第一批店铺,以后又陆续对这些店铺进行扩充。所有产品明码标价,消费者可以直接到专卖店中自行选购,杜绝推销员自行定价带来的问题。新的经营模式给消费者带来了新的选择,同时也让安利做出了新的尝试,突破原有的直销模式,多种销售方式并举,对于融入中国国情的安利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店铺+雇佣推销员”模式是安利在中国渠道转型的最主要内容。安利公司创办人之一狄维士针对这一转型直言:“这是安利41年来前所未有的革命!”总裁黄德荫将“店铺+雇佣推销员”渠道模式的优势总结为下列三个方面:(1)保证了产品质量:通过直销模式,安利的消费者基本上不会遇到假冒伪劣的产品;(2)提供了很好的销售渠道:店铺既是公司形象的代表,又为营销人员提供后勤服务,还直接面对普通消费者,消费者和政府都因为店铺的存在而更加放心;(3)这种模式可直接受益于安利(中国)积极的市场推广手法。安达高公司执行副总裁BillPayne这样总结安利的变革:“到目前为止,这种经营方式非常有效。其一,自设店铺提高了公司透明度,让消费者有一个自愿选货、进货和成为优惠顾客的机会;其二,安利目前在全国120家店铺的所有产品都明码标价,公开的价格避免了哄抬价格的可能。此外,营业代表的推销弥补了销售网点的不足,提升了服务质素,让消费者享受到更直接、更亲切的售前、售后服务。”
“店铺+雇佣推销员”的新型渠道成功地推进了安利在中国的转型进程,而与此同时,安利对员工的管理整顿也在加紧进行。从201月开始,安利(中国)公司停止了新营业代表的加入,并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和全面的整顿,所有营销人员都是安利的合约雇员,这就意味着安利必须承担每一位推销员的职务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新推销员加入不会给任何人带来收入。在对推销员的管理方面,安利进一步加大了透明度,制定了一系列精确的制度,并且十分严格地加以实施。从年1月至今,安利(中国)已清除了近600名身份为公务员、军人或学生等不符合从业规定的销售人员。它的推销队伍从初的13万锐减至7万人。同时,安利(中国)还加强了对营销队伍的管理,通过培训和严格的奖惩制度来规范其推销员的行为。2002—财政年度,安利(中国)共查处各类违规行为1649起,处分营销人员2317人。
安利的渠道转型为其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收益。公司财务报告显示,在2002—2003财政年度(2002年9月至8月)中,安利(中国)的销售额已超过10亿美元,在公司49亿美元的全球销售额中占据二成。208月,安利公司在大中华区的销售业绩已超过美洲地区,中国成为安利全球营业额最大的市场。正如安达高公司执行副总裁BillPayne所说:“我们重视中国市场,我们尊重中国国情,我们遵守中国的规则,因此我们改变自己的经营模式来适应中国,做这一切的结果是:我们赢得了中国市场。”总裁黄德荫说:“经过短短9年的发展,中国已经超过拥有45年历史的美国市场,成为安利在全球的最大市场。安利(中国)的成功充分说明了规范经营的直销企业,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上的广泛空间。”在2002年翰威特咨询公司和《亚洲华尔街日报》《远东经济评论》联合发布的“20亚洲最佳雇主评选”中,安利(中国)名列榜中。在《财富》(中国版)评出的“2002年最受赞赏的50家外商投资企业”中,安利(中国)也榜上有名。根据独立市场调查公司于初进行的一项调查,安利(中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分别达到了93%和75%。
分销渠道策略的影响因素:
产品
不同的产品适用于不同的 分销渠道,有许多产品特性对渠道产生影响:不易保存的产品(如易腐烂的海鲜产品)要求直接渠道;体积大的产品(如建筑材料)运输距离不宜太远、转卖次数不宜太多;非标准产品(如定做的机器设备和商用表格等)因中间商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一般由企业代理商直接销售;需要安装和维修服务的产品一般由企业的特许 经销商销售;单位价值高的产品也常由企业的销售队伍直接销售。
顾客
分销渠道选择深受顾客人数、地理分布、购买频率、平均购买数量以及对不同营销方式的敏感性等因素的影响。当顾客人数多时,生产者倾向于利用每一层次都有许多中间商的长渠道。但购买者人数的重要性又受到地理分布程度的修正。例如,生产者直接销售给集中于同一地区的500个顾客所花的费用,远比销售给分散在500个地区的500个顾客少。购买者的购买方式又会对购买者人数及其地理分布产生影响。如果顾客经常小批量购买,则需采用较长的营销渠道为其供货。因此,少量而频繁的订货,常使得五金器具、烟草、药品等产品的制造商依赖批发商为其销货。同时,这些相同的制造商也可能越过批发商而直接向那些订货量大且订货次数少的大顾客供货。此外,购买者对不同营销方式的敏感性也会影响渠道选择。例如,越来越多的家具零售商喜欢在商品展销会上选购,从而使得这种渠道迅速发展。
中间商
不同的中间商在执行分销任务时,其从事沟通、谈判、储存、交际和信用等方面的能力不同,各自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劣势,设计分销渠道时应充分考虑不同中间商的特性。例如, 代理商同时给多个生产商作代理时,产品配送的费用由这几个生产商共同分担,因此对每一个生产商来说,单位销售总费用会下降。但代理商为每个生产商付出的销售努力也像销售成本一样被分摊,销售效果下降。又如 超级市场基本不提供服务,由顾客自由选择,也不送货,而百货公司则力图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
竞争者
设计分销渠道还必须考虑竞争者使用什么分销渠道,企业可以选择进入和 竞争者一样或接近的销售点,也可以选择和竞争者不一样或远离竞争者的分销渠道。例如肯德基和麦当劳的分销渠道类型相同,且地理接近。
企业
企业自身的能力和特点也对分销渠道的选择产生影响。企业总体规模决定了它的市场规模、分销规模及在选择中间商过程中的地位;企业的财务、营销资源决定了它所能承担的销售费用、营销职能及对中间商可能提供的财务支持;企业的产品组合影响分销渠道的类型,产品组合越广,企业直接向客户出售产品的能力就越强;产品组合越深,采用独家经销或少量的中间商就越有利;产品组合的关联性越强,所采用的分销渠道也就越相似。企业过去的渠道经验和现行的营销政策也会影响渠道的设计。以前曾通过某种特定类型的中间商销售产品的企业,会逐渐形成渠道偏好。
环境
企业的分销渠道设计还与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有关。不同国家地区的 分销系统各具特色,政府有关产品流通的政策、法规也限制了渠道选择。如我国政府决定取缔传销,这就使企业不可能再选择这种分销方式。
篇16:解读资生堂中国市场渠道策略
初,在资生堂株式会社新任社长前田新造来华访问的几个星期前,资生堂旗下子公司资生堂药品携其针对干燥肌肤问题的著名品牌菲璐泽来到中国,首次进驻药妆店,而此前,在药妆领域销售的化妆品主要为法国欧莱雅集团旗下的薇姿、理肤泉以及法国雅漾等。
207月24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资生堂将关闭在上海等3处“焕彩空间”化妆品直营专卖店。具体日期为:上海南京西路的直营专卖店于7月25日正式关闭,北京店和杭州店将于9月10日和9月25日关门。而原因则是“这些直营店完成了他们示范店的使命”,北京与杭州两家的店铺租赁合同也正好到期。 在资生堂关闭直营店的同时,资生堂相关人员表示,在底,资生堂化妆品专卖店已经达到了1009家,到年底签约专卖店达到1700家,而其目标是在达到5000家的规模,即平均10余万城镇人口拥有一家签约专卖店。
资生堂渠道策略概读 至此,资生堂在中国市场的“四”面出击渠道策略已经完全显现:
一、继续坚持城市中高端市场的占有与维护,保障高档百货商店专柜的竞争力;
二、坚持向二、三级市场下沉,以签约专卖店的形式覆盖大众市场;
三、进驻一线市场中以屈臣氏、千色店、万宁、丝芙兰为代表的个人护理与化妆用品连锁店;
四、进驻药妆店,开辟新的化妆品销售市场。 这些方向,最为资生堂倚重的,就是向二、三级市场下沉,大力发展签约专卖店。
而这种策略的转变,始于9月25日,资生堂发表中国市场战略,计划在全中国设立化妆品专卖店。同年9月26日,面积110平方米的资生堂直营1号店“焕采空间”在上海南京西路开业,由此拉开了资生堂专卖店攻坚战的序幕。
初,资生堂在上海全额投资3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2亿)设立资生堂(投资)中国有限公司,负责主攻签约专卖店渠道。 而在此之前,资生堂一直坚守一线市场的百货商场专柜渠道。而在2月以前,资生堂已在中国设立20个办事处,并在80个大中城市的商场设立了270个专柜,其销售额占到资生堂中国市场营业额90%以上的比重。
资生堂渠道变革原因分析 所谓签约专卖店,不同于业界所熟悉的雅芳专卖店模式,它是由资生堂公司选择既有的化妆品专营店进行合作,在店内设立资生堂专柜以销售产品。通过这些店铺,把产品带到了之前商场专柜所无法覆盖的中小城市,
20,资生堂从浙江开始试点,第一期开出了30多家店,而后在浙江省开到60家,然后一个省、一个省地推广、布局,目前资生堂已在全国签约了1400多家这样的专卖店。而根据规划,20这些签约专卖店将在中国遍地开花,达到5000家。
资生堂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签约专卖店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一线市场增长放缓,竞争日趋激烈,资生堂需要寻找一个新的增长点。
1991年11月,资生堂与北京市丽源公司缔结设立合资公司的合同,中外合资资生堂丽源化妆品有限公司成立,资生堂开始正式涉足中国市场。在经过为期两年全面深入的市场调查工作之后,资生堂确立了以一线市场的百货商场专柜为主的渠道模式,并提出了“高品质、高服务、高形象”的三高营销策略,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资生堂取得了很大的成功,20,资生堂中国市场销售额达到11亿元。 但是,随着其他跨国企业的不断进入,中国一线城市国际品牌拥有数量剧增,竞争日趋激烈。而在这场化妆品的品牌大战中,资生堂作为早来者,并没有取得令它满意的成绩。年,宝洁的销售额达到150亿元,而欧莱雅的销售额也达到35亿元。显然,资生堂与竞争对手有明显的差距,但现有的专柜渠道又无法让资生堂在短期内赶上竞争对手。而且,如果资生堂在专柜线上冒进,不仅有可能导致品牌价值弱化、定位模糊,还有可能引起消费者的误解而导致经营下滑的危险,所以,资生堂只能巩固一线城市的专柜市场,希望在稳定的同时保持一定的增长。 资生堂在坚守一线城市的专柜市场的同时,还必须寻找到一个有可能为资生堂带来巨大增长的增长点,二三线市场就成为了一种可能。
二、中国经济发展提升了二三线市场的购买力,消费者对国际知名品牌的需求变得现实与迫切,使资生堂渠道下沉策略得以适时实施。
中国大部分人口居住于二三线市场,这决定了一个庞大的消费者基数。在早些年,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二三线市场购买能力低下,品牌意识不强,这也是资生堂前期坚守一线市场的重要原因。但是,中国经济这些年的飞速发展,再加上庞大的人口基数,为二三线市场积累了巨大的购买力。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消费习惯开始转变,购买力不断提高,对国际知名品牌的需求日益迫切。 实际上,发现这种转变的不仅是化妆品企业,其他行业企业也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如快餐巨头肯德基与麦当劳不约而同地向二三线市场拓展网点,即是明证。所以,资生堂的渠道下沉策略有了科学的消费者基础。在一线市场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二三线市场就成为新的增长机会。
三、资生堂需要及时抢占竞争良机,狙击竞争对手。
对二三线市场的觊觎,并非资生堂一家,譬如欧莱雅近年也开始实施渠道下沉策略。年底与20初,欧莱雅一举将国内二三线市场的两大知名品牌“小护士”、“羽西”收入囊中,同时收获的还有两大品牌拥有的数量十分惊人的二三线市场终端网络(如小护士拥有近28万个销售终端)。 欧莱雅在完成品牌布局之后,更利用巴黎欧莱雅、小护士、卡尼尔、美宝莲覆盖二三线城市的大众渠道,甚至还计划将这些产品铺到包括理发店在内的与美容有关的零售终端中去。 所以,资生堂需要及时抢占竞争时机,一方面要追赶欧莱雅等强大对手,另一方面要有效狙击其他竞争对手,为自己在二三线市场的拓展设立一个安全屏障。那么,除了择机收购本土知名品牌外,积极拓展二三线市场终端网络,是以攻为守的良策。
篇17:金融危机下家具营销八大策略
自年底从美国暴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之后,中国的消费者已经感到自己收入也受到严重影响,感觉自己也将越来越穷,于是,在消费时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大手大脚了,
特别是人们对房地产消费的快速下滑,直接影响到家具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据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与搜狐新闻中心联合于2月针对北京、上海、广州3市1042位18至60周岁常住居民进行的电话访问:
老百姓对金融危机到来的感受,最明显的就是“除了工资没涨,其他都在涨”。调查结果显示,整体上有超过60%的居民认为当前阶段国内物价问题还是很严重,即便在个人月收入8000元以上的高收入群体中这一比例也达到40%。从08年5月份以来,国内CPI一路走低,为什么仍有这么高比例受访者认为物价问题严重呢?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与三地居民物价承受力以及消费信心在当前条件下均有所下降相关,三地居民主观上对于物价问题更加敏感所致。
对比居民对物价涨幅的评价以及物价上涨给生活影响程度的评价两个数据,可以看出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高收入阶层对物价上涨表现出的是一种对未来生活的忧虑情绪,因为他们中虽然有50%的人认为因物价上涨消费支出增加较多,但认为物价上涨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作用的比例却仅有20%,两者数据差异很大。而中等收入者也与此类似;反观月收入低于3000元的低收入者不仅65.6%的人表示物价上涨导致消费增加较多,而且几乎同样多的低收入者认为他们生活已经因为物价上涨受到了较大影响,因此低收入者对于物价上涨呈现出的更多是对当下生活的焦虑情绪。
从消费者对物价上涨的态度与反应上看,目前金融危机已经动摇了国内居民特别是中等收入居民的消费信心。而居民消费信心的强弱正是决定国内消费是否能够走出困境的关键因素。在宏观层面,尽管国家出台了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如降低房贷利率、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商品补贴等),但政策效应具有相对滞后性,消费信心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虽然目前国家正着手完善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制度,帮助居民消除后顾之忧,但真正的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策略的效果将会在半年之后才会逐渐显现出来。
黄继毅认为,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家具营销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企业能否紧握消费者(包括家具消费者和家具经销商)的双手,向他们许诺“我们将共同渡过难关”。具体表现为以下八大策略:
1、建立顾客关联策略
家具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必须通过某些有效的方式在业务、需求等方面与顾客建立关联,形成一种互助、互求、互需的关系,把顾客与企业联系在一起,减少顾客的流失,以此来提高顾客的忠诚度,赢得长期而稳定的市场,
这就要求家具企业不要削减市场调研预算,而是应该更多地了解家具消费者如何重新定义价值、如何对经济衰退做出反应。面对瞬息万变的价格弹性曲线,消费者在搜寻家具产品时会更仔细,侃价时也会更厉害。与以前相比,他们更乐意推迟采购,购进低档的家具产品,或降低采购的数量。以前必须拥有的某些家具如今也变得可有可无。获得信赖的家具品牌尤其受人推崇,并且这些家具品牌仍会成功地推出新产品,但人们对新家具品牌和新家具产品系列的兴趣在逐渐消退,通过家具产品来提升个人形象或品位的炫耀消费现象将越来越少。
2、关注家庭价值观策略
已经很明显,面对金融危机的袭击,老百姓首选对策就是“躲在家里,压缩开销”,整体上有41.9%的居民表示在20减少消费的可能性较大,呈现出消费信心不足的态势。从收入阶层上看,中等收入者减少花销的可能性反而高于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这是由于中等收入阶层相对于低收入阶层有更多所谓的弹性消费需求,消费信心不足情况下,他们可能选择储蓄等而非消费这部分“闲钱”。
因此,家具企业在做广告时,应注重营造温暖舒适的家庭氛围,以此来取代极限运动、冒险行径、不修边幅的个人主义等形象。基于小丑般的幽默和诉求早已过时。相反,不确定因素促使我们在足不出户的同时,尽量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因此,贺卡的销售、电话的使用,以及用于家居装饰和家庭娱乐的可支配性支出,将持续上升。
由于营销目标必须注重产出,注重企业在营销活动中的回报,所以家具企业要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价值,不能做无用的事情。一方面,回报是维持市场关系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追求回报是营销发展的动力,家具营销的最终价值在于其是否给家具企业带来短期或长期的收入能力。
3、维持营销支出策略
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得家具消费迅速下滑,特别在于2008年底的销量比往年同期下降了近三成,这让很多家具公司采取削减营销费用的措施,以此来弥补销售下滑带来的利润损失,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有资料表明,与经济衰退期削减营销投入的竞争对手相比,那些增加投入的品牌可以付出低于经济良好期的成本,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及投资收益率。对产品感到不确定的消费者需要知名品牌为他们树立信心――而金融危机下,坐在家里看电视的观众越多,预期的消费者人数就越多,每千人成本也就越低。因此,资金实力强的家具品牌可趁机与广告商商谈更有利的广告价格,并要求在今后数年内维持原价。如果你不得不削减营销支出,那就尽量保持广告原有的播出频率,将30秒的广告时长缩短为15秒,用电台广告代替电视广告,或者加大直销的力度。这些做法都可获得立竿见影的销售效果。
另外,在中国家具企业中多数公司都倾向于说给顾客听,却往往忽略了倾听的重要性。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市场中,对家具企业来说最现实的问题不在于如何制定、实施计划和控制,而在于如何及时地倾听家具消费者的希望、渴望和需求,并及时做出反应来满足顾客的需求。这样才利于市场的发展。
篇18:高科技产品的分销渠道策略
高科技产品的分销渠道策略
文章分析了高科技产品的`特点,举例论述了几种典型的营销渠道策略,阐述了如何根据高科技产品的特点选择营销渠道.
作 者:周长浩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刊 名: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TRAINING AND RESEARCH-JOURNAL OF HUBEI COLLEGE OF EDUCATION 年,卷(期):2002 19(2) 分类号:F713.1 关键词:高科技产品 营销渠道 策略★ 家具销售工作计划
★ 市场营销 论文
★ 市场营销论文范文
★ 市场营销类的论文
★ 销售工作计划书
【家具渠道策略范文(合集18篇)】相关文章:
销售未来工作计划书2022-11-06
销售年工作计划书范文2022-09-06
茶叶定制策划书2022-12-05
家具展计划书2022-10-18
家具推广策划书2023-01-21
软件销售工作计划书怎么写2023-12-25
家具营销策划,家具营销策划技巧2024-02-18
超市销售工作计划书2023-09-22
销售团队工作计划书2023-11-04
企业市场营销调研报告2023-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