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时间:2022-04-30 00:34:03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peewee”为你分享12篇“石钟山记原文翻译及赏析”,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石钟山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篇1:石钟山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翻译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注释

石钟山:在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明清时有人认为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正确的说法是:“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

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

郦元:即郦道元,《水经注》的作者。

鼓:振动。

搏:击,拍。

洪钟:大钟。

是说:这个说法。

磬: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

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通“含糊”。

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

桴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

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韵,这里指声音。徐,慢。

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之,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尤:更加。

铿然: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所在皆是: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

元丰:宋神宗的年号。

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

齐安:在今湖北黄州。

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汝)。

赴: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

湖口:今江西湖口。

硿硿焉:硿硿地(发出响声)。焉,相当于“然”。

莫夜:晚上。莫,通“暮”。

森然:形容繁密直立。

搏人:捉人,打人。

栖鹘:宿巢的老鹰。鹘,鹰的一种。

磔磔:鸟鸣声。

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

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

噌吰: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舟人:船夫。

罅:裂缝。

涵澹澎湃:波浪激荡。涵澹,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激。

为此:形成这种声音。

中流:水流的中心。

空中:中间是空的。

窍:窟窿。

窾坎镗鞳: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汝识之乎:你知道那些(典故)吗?识,知道。

周景王之无射:《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铸成“无射”钟。

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

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臆断:根据主观猜测来判断。臆,胸。

殆:大概。

终:终究。

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

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

陋者:浅陋的人。

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考,敲击。

实:指事情的真相。

文言现象

词类活用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名作状,用船,坐船

2、事不目见耳闻:“目”“耳”:名作状,用眼睛,用耳朵;亲眼,亲耳

3、而此独以钟名:“名”:名作动,命名

4、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动,使……鸣

固定句式一、 判断句:

1、 噌洪者,周景王之无射也;款坎镗嗒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2、 此世所以不传也。

3、或曰此鹳鹤

二、倒装句

1、得双石于潭上(状后)

磔磔云霄间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状后)

而大声发于水上(状后)

2、石之铿然有声者(定后)

3、古之人不余欺也(宾前)

余是以记之

三、省略句:

1、郦元以(之)为下临深潭

2、今以钟磬置(于)水中

3、(余)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4、(余)独与迈乘小舟

5、磔磔(于)云霄间

6、(余)徐而察之

四、通假字:

1、南声函胡(含糊)

2、至莫夜月明(暮)

一词多义

1、而:徐而察之(表修饰)

空中而多窍(表并列)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表转折)

人而无仪《相鼠》(表假设)

2、焉:箜箜焉(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

微波入焉(兼词,于此)

3、 因: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趁机)

因笑谓迈曰(于是)

重点词义

1、水石相搏(击、拍)

2、桴止响腾(传播)

3、余尤疑之(更加)

4、所在皆是也(这样)

5、适临汝(往)

6、余方 心动欲还(刚才)(心惊)

7、则山下皆石穴罅(缝隙)

8、涵澹澎湃而为此也(形成)

9、与向噌洪者相应(先前)(应和)

10、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

11、此世所以不传也(……的缘故)

篇2:石钟山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这篇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一共三段。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引《水经》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第二层,提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正因为对郦说“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出唐人李渤的说法。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他“访其遗踪”的行动。他亲“访”遗踪,亲“扣”其石,亲“聆”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渤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对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余”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对郦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尤疑之”,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这一层紧承上文。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查明了发出“噌吰”之声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面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转”的意思。“舟回至两山间”,不是船返回到两山中间,而是船掉头转行至两山之间。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入焉”和“与风水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激”;“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分别照应“声如洪钟”。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是说郦道元的说法是正确的,可惜“言之不详”,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们的承认;二是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说不能为文,并非不能说话。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这篇文章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查,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论断,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富有教育意义。

写作手法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第一句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为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

文章语言灵活畅达,变化多姿,很有特色。同是写鸟,或由鸟名写到惊飞、写到叫声,或由声音再点出鸟名,毫无板滞之感。写噌咳之声,是先闻其声,再写徐而察之后的发现;写窾坎镗鞳之声,先写中流大石“空中而多窍”之状,再写其声,描写角度和顺序都有不同,行文舒卷自如。

赏析

本文一开始就提出人们对郦道元的说法的怀疑,以及自己对李渤的说法的怀疑。作者对古代两位名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并不轻信。

刚好他有了一个实地观察的机会,他先问当地寺僧,寺僧的说法和演示跟李渤一样。苏轼仍不轻信,决心“莫夜”“乘小舟”实地考察。石钟山在鄱阳湖入长江的湖口的临江一面,地处偏僻,文中说“余方心动欲还”,“舟人大恐”。再加上风险浪恶,又是盛夏涨水季节,一叶扁舟夜航确是很危险的,所以“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而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是难能可贵的。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段提出结论,也就是本文的中心:“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话无疑是正确的。

虽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石钟山是因山形像覆钟而得名的,今人经考察又认为石钟山是因“形”和“声”两方面而得名的。苏轼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的。二.石钟山简介和历代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三种说法 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处,属江西湖口。由中石炭系的石灰岩构成。有上下两座山,南边一座滨临鄱阳湖的叫上钟山,面积约0.34平方公里,北边一座滨临长江的叫下钟山,面积约0.2平方公里。两山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相对高度50~55米。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石钟山虽然并不高大,但因位于鄱阳湖入长江处,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风景幽美,所以历来成为旅游胜地。

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古人有三说。

1.风水声如钟。由于山体是石灰岩构成,在各种水的冲刷溶蚀下,山的下部临水处的表面形成许多缝隙洞穴,当水位处在一定高度,又有适当的风力和相应的风向时,缝隙洞穴就会“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一样的声音。北魏郦道元和北宋苏轼就是持这种因风水声而得名的说法。但这种声音需要水位、风力、风向诸条件都合适才会发生,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听到的。

2.石声如钟。山石,特别是溶洞地区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用槌敲打,是会发音的。所谓“南声函胡”是没有形成岩溶洞穴的岩石发出的声音,“北音清越”是洞穴发音的岩石,或碳酸盐再沉淀时形成的形态奇特的岩石敲击时发出的声音。唐代李渤就持这种因石声得名的说法,近人也有支持这种说法的。

3.山形如钟。石钟山下部山体,由于地下水和江湖水的冲刷溶蚀,形成溶洞。《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明、清时就有人持这种以形得名的说法了。不过江湖水位的季节变化和年变化比较大,高低相差达十几米,只有水位非常低时,人们才能进入洞内,从内部领略“覆钟”的形象。

艺术特点

结构独特。《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第一句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为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

行文曲折。行文富于曲折变化,是此文的一个突出特色。例如引述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本来是枯燥的内容,作者加上两个辨驳,即顿见精彩。文中写对旧说之疑共有三次,不仅每次写法不同,即便在同一次中,文笔也有曲折。对郦道元,是以人之疑引出己之疑,而己之疑又是以比喻来表达;李渤本来是在纠正郦道元的说法,作者引述时,特别加一句“自以为得之矣”,紧接着陡然一转——“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着一“‘尤”字,说它较郦道元的说法更不可信;对寺僧使小童持斧敲击所谓“石钟”,仅以“余固笑而不信也”一句表示不屑一驳,矛头直指到三百年前得双石“扣而聆之”的李渤,驳李渤全用议论,一针见血,也不同于对郦道元的说法用比喻。而且,此节插在游山之前,也使文章平添波澜。总之,此文所记之事、所讨论的问题虽平常,但通篇几句一折,有些地方一句一转,极起伏变化之致,使议论内容富有可读性。

修饰巧妙。文章以生动的比喻(明喻如“声如洪钟”“如猛兽奇鬼”“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如钟鼓不绝”“如乐作焉”,暗喻如“噌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形象的拟人(“森然欲搏人”),贴切的拟声词(“铿然”“焉”“磔磔”“噌”“窾坎镗”),对所见所闻作了绘声绘形的描写,创造出独特的意境。此文的景物描写也因其巧妙的修饰而形象生动见胜。

语言灵活。文章语言灵活畅达,变化多姿,很有特色。对两处鸟叫和两处水声的描写完全不同:写栖鹘是先点鸟名(“山上栖鹘”),再写惊飞(“闻人声亦惊起”),最后才写其叫声(“磔磔云霄间”);写鹳鹤是先写声音(“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然后交代是鹳鹤在叫(“或曰此鹳鹤也”)。前者用拟声词“磔磔”形容其惊叫,后者用比喻“若老人咳且笑”形容其怪叫。两处水声的描写也完全不同:前面的水声是“微波”与山下的“石穴罅”相击而发出的,后面的水声是“风水”与中流大石的窍穴相吞吐而发出的,这是声源不同;前面的“噌如钟鼓不绝”是一种洪大响亮的声音,后面的“窾坎镗······如乐作焉”是一种比较低而悠扬的声音,这是音调和音量的不同;前面是先闻声,后发现山下“石穴罅”,后面是先看见“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然后再写“有窾坎镗之声”,写的顺序也不同。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州,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篇3:石钟山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

1、选自《苏东坡全集》。

2、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

3、郦元:就是郦道元,北魏人,地理学家,著《水经注》。

4、鼓:振动。

5、搏:击,拍。

6、洪钟:大钟。

7、是说:这个说法。

8、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9、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

10、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11、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同含糊。

12、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

13、桴(fú)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

14、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韵,这里指声音。徐,慢。

15、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之,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16、尤:更加。

17、铿(kēng)然:形容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18、所在皆是: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

19、元丰:宋神宗的年号。

20、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

21、齐安:在现在湖北黄州。

22、适临汝:到临汝去。适,往。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汝)

23、赴: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

24、饶之德兴尉:饶州德兴县(现在江西德兴)的县尉(主管一县治安的官吏)。

25、湖口:现在江西湖口。

26、硿硿(kōng)焉:硿硿的(发出响声)。焉,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

27、莫(mù)夜:晚上。莫,通暮。

28、栖鹘(hú):睡在巢里的鹘鸟。鹘,一种凶猛的鸟。

29、磔磔(zhé):鸟鸣声。

30、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

31、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

32、噌(chēng)吰(hóng):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33、舟人:船夫。

34、罅(xià):裂缝。

35、澹涵澎湃:波浪激荡。涵澹,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激。

36、为此:为,形成。此,指噌吰之声。

37、中流:水流的中心。

38、空中:中间是空的。

39、窍:窟窿。

40、窾(kuǎn)坎(kǎn)镗(tāng)鞳(tà):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41、向:先前。

42、汝识之乎:你记住那些(典故)吗?识,记住。(书上的注释有误。有古汉语字典为证)

43、周景王之无射(yì):《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

44、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

45、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46、殆:大概。

47、终:终究。

48、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

49、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50、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命名的由来)的缘故。

51、陋者:浅陋的人。

52、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53、实:指事情的真相。

翻译: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响亮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和哭泣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的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赏析:

本文一开始就提出人们对郦道元的说法的怀疑,以及自己对李渤的说法的怀疑。作者对古代两位名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并不轻信。

刚好他有了一个实地观察的机会,他先问当地寺僧,寺僧的说法和演示跟李渤一样。苏轼仍不轻信,决心“莫夜”“乘小舟”实地考察。石钟山在鄱阳湖入长江的湖口的临江一面,地处偏僻,文中说“余方心动欲还”,“舟人大恐”。再加上风险浪恶,又是盛夏涨水季节,一叶扁舟夜航确是很危险的,所以“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而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是难能可贵的。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段提出结论,也就是本文的中心:“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话无疑是正确的。

虽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石钟山是因山形像覆钟而得名的,今人经考察又认为石钟山是因“形”和“声”两方面而得名的。苏轼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的。石钟山简介和历代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三种说法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处,属江西湖口。由中石炭系的石灰岩构成。有上下两座山,南边一座滨临鄱阳湖的叫上钟山,面积约0。34平方公里,北边一座滨临长江的叫下钟山,面积约0。2平方公里。两山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相对高度50~55米。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石钟山虽然并不高大,但因位于鄱阳湖入长江处,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风景幽美,所以历来成为旅游胜地。

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古人有三说。

1、风水声如钟。由于山体是石灰岩构成,在各种水的冲刷溶蚀下,山的下部临水处的表面形成许多缝隙洞穴,当水位处在一定高度,又有适当的风力和相应的风向时,缝隙洞穴就会“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一样的声音。北魏郦道元和北宋苏轼就是持这种因风水声而得名的说法。但这种声音需要水位、风力、风向诸条件都合适才会发生,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听到的。

2、石声如钟。山石,特别是溶洞地区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用槌敲打,是会发音的。所谓“南声函胡”是没有形成岩溶洞穴的岩石发出的声音,“北音清越”是洞穴发音的岩石,或碳酸盐再沉淀时形成的形态奇特的岩石敲击时发出的声音。唐代李渤就持这种因石声得名的说法,近人也有支持这种说法的。

3、山形如钟。石钟山下部山体,由于地下水和江湖水的冲刷溶蚀,形成溶洞。《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明、清时就有人持这种以形得名的说法了。不过江湖水位的季节变化和年变化比较大,高低相差达十几米,只有水位非常低时,人们才能进入洞内,从内部领略“覆钟”的形象。

篇4:石钟山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在艺术上,此文具有结构独特、行文曲折、修饰巧妙、语言灵活等特色。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引《水经》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

第二层,提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正因为对郦说“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出唐人李渤的说法。

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他“访其遗踪”的行动。他亲“访”遗踪,亲“扣”其石,亲“聆”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渤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对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余”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对郦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尤疑之”,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这一层紧承上文。

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

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查明了发出“噌吰”之声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面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转”的意思。“舟回至两山间”,不是船返回到两山中间,而是船掉头转行至两山之间。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入焉”和“与风水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激”;“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分别照应“声如洪钟”。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

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是说郦道元的说法是正确的,可惜“言之不详”,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们的承认;二是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说不能为文,并非不能说话。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

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这篇文章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查,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论断,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富有教育意义。

《石钟山记》文言现象

一、通假字

①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同“含糊”,重浊而模糊)

②至莫夜月明(莫,通“暮”,晚上)

二、古今异义

1.空中而多窍

古:中间是空的;今:天空上。

2.自以为得其实

古:那事情的真相;今:实际上。

三、一词多义

1.鼓

①噌吰如钟鼓不绝(鼓,名词)

②微风鼓浪(振动,掀起,动词)

2.莫

①至莫夜月明(“莫”通“暮”,日落的时候,名词)

②故莫能知(没有人,否定性无定代词)

3.自

①以为得之矣(自己,代词)

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从,介词)

4.焉

①彭蠢之口有石钟山焉(兼词,相当于“于此”,在那里)

②硿硿焉(相当于“然”,“地”、“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③微波入焉(相当于“于是”,即“到那里”,兼词)

④如乐作焉(无义,表陈述语气词,助词)

5.余

①余韵徐歇(剩余的,形容词)

②余尤疑之(我,代词)

6.得

①得双石于谭上(得到,找到,动词)

②固得观所谓石钟者(能够,助动词)

7.搏

①水石相搏(击,拍,动词)

②森然欲搏人(扑向,动词)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①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用船,乘着船)

②大石侧立千尺(侧,在旁边)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里,在晚上)

(二)名词作动词

①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取名)

(三)使动用法

①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鸣响)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②此鹳鹤也

③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④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⑤此世所以不传也

(二)省略句

①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之)也,而况石乎!

②磔磔(于)云霄间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于)绝壁之下

(三)宾语前置

①之人不余欺也(“不余欺”即“不欺余”)

②余是以记之(“是以”即“以是”)

(四)定语后置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即“铿然有声之石”)

(五)介词结构后置

①得双石于潭上

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③而大声发于水上

六、一词多义

扣而聆之(表顺接)

徐而察之(表修饰)空中而多窍(表并列)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表转折)

箜箜焉(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

微波入焉(兼词,于此)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趁机)

因笑谓迈曰(于是)

七、重点词义

1、水石相搏(击、拍)

2、桴止响腾(传播)

3、余尤疑之(更加)

4、所在皆是也(这样)

5、适临汝(往)

6、余方心动欲还(刚才)(心惊)

7、则山下皆石穴罅(缝隙)

8、涵澹澎湃而为此也(形成)

9、与向噌洪者相应(先前)(应和)

10、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

11、此世所以不传也(…的缘故)

《石钟山记》写作手法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以记游,然后议论,而是以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或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第一句就提郦最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或的慨叹。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或,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或。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或。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为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

文章语言灵活畅达,变化多姿,很有特色。同是写鸟,或由鸟名写到惊飞、写到叫声,或由声音再点出鸟名,毫无板滞之感。写噌咳之声,是以闻其声,再写徐而察之后的发现;写窾坎镗鞳之声,以写中流大石“空中而多窍或之状,再写其声,描写角度和顺序都有不同,行文舒卷自如。

《石钟山记》艺术特点

结构独特。《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叙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钟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第一叹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钟没有根据,而钟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钟“一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一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钟为因如说理的千古名篇。

行文曲折。行文富于曲折变化,钟此文的一个突出特色。例如引述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本来钟枯燥的内容,作者加上两个辨驳,即顿见精彩。文中写对旧说之疑共有三次,不仅每次写法不同,即便在同一次中,文笔也有曲折。对郦道元,钟以人之疑引出己之疑,而己之疑又钟以比喻来表达;李渤本来钟在纠正郦道元的说法,作者引述时,特别加一叹“自以为得之矣”,紧接着陡然一转——“然钟说也,余尤疑之”,着一“‘尤”字,说它较郦道元的说法更不可信;对寺僧使小童持斧敲击所谓“石钟”,仅以“余固一而不信也”一叹表示不屑一驳,矛头直指到三百年前得双石“扣而聆之”的李渤,驳李渤全用议论,一针见血,也不同于对郦道元的说法用比喻。而且,此节插在游山之前,也使文章平添波澜。总之,此文所记之如、所讨论的问题虽平常,但通篇几叹一折,有些地方一叹一转,极起伏变化之致,使议论内容富有可读性。

修饰巧妙。文章以生动的比喻(明喻如“声如洪钟”“如猛兽奇鬼”“若老人咳且一于山谷中者”“如钟鼓不绝”“如乐作焉”,暗喻如“噌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形象的拟人(“森然欲搏人”),贴切的拟声词(“铿然”“焉”“磔磔”“噌”“窾坎镗”),对所见所闻作了绘声绘形的描写,创造出独特的意境。此文的景物描写也因其巧妙的修饰而形象生动见胜。

语言灵活。文章语言灵活畅达,变化多姿,很有特色。对两处鸟叫和两处水声的描写完全不同:写栖鹘钟先点鸟名(“山上栖鹘”),再写惊飞(“闻人声亦惊起”),最后才写其叫声(“磔磔云霄间”);写鹳鹤钟先写声音(“又有若老人咳且一于山谷中者”),然后交代钟鹳鹤在叫(“或曰此鹳鹤也”)。前者用拟声词“磔磔”形容其惊叫,后者用比喻“若老人咳且一”形容其怪叫。两处水声的描写也完全不同:前面的水声钟“微波”与山下的“石穴罅”相击而发出的,后面的水声钟“风水”与中流大石的窍穴相吞吐而发出的,这钟声源不同;前面的“噌如钟鼓不绝”钟一种洪大响亮的声音,后面的“窾坎镗······如乐作焉”钟一种比较低而悠扬的声音,这钟音调和音量的不同;前面钟先闻声,后发现山下“石穴罅”,后面钟先看见“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然后再写“有窾坎镗之声”,写的顺序也不同。

《石钟山记》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州,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篇5:石钟山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石钟山记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不传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注释:

1.石钟山,在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明清时有人认为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是:“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

2.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

3.郦元:即郦道元,《水经注》的作者。

4.鼓:振动。 5.搏:击,拍。 6.洪钟:大钟。

7.是说:这个说法。

8.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9.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

10.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11.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通“含糊”。

12.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

13.桴(fú)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

14.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韵,这里指声音。徐,慢。

15.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之,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16.尤:更加。

17.铿(kēng)然: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18.所在皆是: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

19.元丰:宋神宗的年号。

20.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

21.齐安:在今湖北黄州。

22.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汝)。

23.赴: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

24.湖口:今江西湖口。

25.硿(kōng)硿焉:硿硿地(发出响声)。焉,相当于“然”。

26.莫(mù)夜:晚上。莫,通“暮”。

27.森然:形容繁密直立。

28.搏人:捉人,打人。

29.栖鹘(hú):宿巢的老鹰。鹘,鹰的一种。

30.磔(zhé)磔:鸟鸣声。

31.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

32.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

33.噌吰(chēnghóng):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34.舟人:船夫。

35.罅(xià):裂缝。

36.涵澹澎湃:波浪激荡。涵澹,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激。

37.为此:形成这种声音。

38.中流:水流的中心。

39.空中:中间是空的。

40.窍:窟窿。

41.窾(kuǎn)坎镗(táng)鞳(tà):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42.汝识(zhì)之乎:你知道那些(典故)吗?识,知道。

43.周景王之无射(yì):《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

44.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

45.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46.臆断:根据主观猜测来判断。臆,胸。

47.殆:大概。 48.终:终究。

49.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

50.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51.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

52.陋者:浅陋的人。

53.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考,敲击。

54.实:指事情的真相。

赏析:

本文一开始就提出人们对郦道元的说法的怀疑,以及自己对李渤的说法的怀疑。作者对古代两位名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并不轻信。

刚好他有了一个实地观察的机会,他先问当地寺僧,寺僧的说法和演示跟李渤一样。苏轼仍不轻信,决心“莫夜”“乘小舟”实地考察。石钟山在鄱阳湖入长江的湖口的临江一面,地处偏僻,文中说“余方心动欲还”,“舟人大恐”。再加上风险浪恶,又是盛夏涨水季节,一叶扁舟夜航确是很危险的,所以“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而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是难能可贵的。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段提出结论,也就是本文的中心:“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话无疑是正确的。

虽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石钟山是因山形像覆钟而得名的,今人经考察又认为石钟山是因“形”和“声”两方面而得名的。苏轼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的。二.石钟山简介和历代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三种说法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处,属江西湖口。由中石炭系的石灰岩构成。有上下两座山,南边一座滨临鄱阳湖的叫上钟山,面积约0.34平方公里,北边一座滨临长江的叫下钟山,面积约0.2平方公里。两山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相对高度50~55米。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石钟山虽然并不高大,但因位于鄱阳湖入长江处,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风景幽美,所以历来成为旅游胜地。

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古人有三说。

1.风水声如钟。由于山体是石灰岩构成,在各种水的冲刷溶蚀下,山的下部临水处的表面形成许多缝隙洞穴,当水位处在一定高度,又有适当的风力和相应的风向时,缝隙洞穴就会“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一样的声音。北魏郦道元和北宋苏轼就是持这种因风水声而得名的说法。但这种声音需要水位、风力、风向诸条件都合适才会发生,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听到的。

2.石声如钟。山石,特别是溶洞地区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用槌敲打,是会发音的。所谓“南声函胡”是没有形成岩溶洞穴的岩石发出的声音,“北音清越”是洞穴发音的岩石,或碳酸盐再沉淀时形成的形态奇特的岩石敲击时发出的声音。唐代李渤就持这种因石声得名的说法,近人也有支持这种说法的。

3.山形如钟。石钟山下部山体,由于地下水和江湖水的冲刷溶蚀,形成溶洞。《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明、清时就有人持这种以形得名的说法了。不过江湖水位的季节变化和年变化比较大,高低相差达十几米,只有水位非常低时,人们才能进入洞内,从内部领略“覆钟”的形象。

篇6:石钟山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石钟山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石钟山记 宋朝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钟山记》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石钟山记》注释

石钟山,在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明清时有人认为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是:“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

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

郦元:即郦道元,《水经注》的作者。

鼓:振动。

搏:击,拍。

洪钟:大钟。

是说:这个说法。

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

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通“含糊”。

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

桴(fú)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

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韵,这里指声音。徐,慢。

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之,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尤:更加。

铿(kēng)然: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所在皆是: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

元丰:宋神宗的年号。

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

齐安:在今湖北黄州。

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汝)。

赴: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

湖口:今江西湖口。

硿(kōng)硿焉:硿硿地(发出响声)。焉,相当于“然”。

莫(mù)夜:晚上。莫,通“暮”。

森然:形容繁密直立。

搏人:捉人,打人。

栖鹘:宿巢的老鹰。鹘,鹰的一种。

磔(zhé)磔:鸟鸣声。

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

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

噌吰(chēnghóng):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舟人:船夫。

罅(xià):裂缝。

涵淡澎湃:波浪激荡。涵淡,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激。

为此:形成这种声音。

中流:水流的中心。

空中:中间是空的。

窍:窟窿。

窾(kuǎn)坎镗(tāng)鞳(tà):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汝识(zhì)之乎:你知道那些(典故)吗?识,知道。

周景王之无射(yì):《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

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

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臆断:根据主观猜测来判断。臆,胸。

殆:大概。

终:终究。

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

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

陋者:浅陋的人。

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考,敲击。

实:指事情的真相。

《石钟山记》赏析

本文一开始就提出人们对郦道元的说法的怀疑,以及自己对李渤的说法的怀疑。作者对古代两位名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并不轻信。

刚好他有了一个实地观察的机会,他先问当地寺僧,寺僧的说法和演示跟李渤一样。苏轼仍不轻信,决心“莫夜”“乘小舟”实地考察。石钟山在鄱阳湖入长江的湖口的临江一面,地处偏僻,文中说“余方心动欲还”,“舟人大恐”。再加上风险浪恶,又是盛夏涨水季节,一叶扁舟夜航确是很危险的,所以“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而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是难能可贵的。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段提出结论,也就是本文的中心:“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话无疑是正确的。

虽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石钟山是因山形像覆钟而得名的,今人经考察又认为石钟山是因“形”和“声”两方面而得名的。苏轼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的。二.石钟山简介和历代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三种说法 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处,属江西湖口。由中石炭系的石灰岩构成。有上下两座山,南边一座滨临鄱阳湖的叫上钟山,面积约0.34平方公里,北边一座滨临长江的叫下钟山,面积约0.2平方公里。两山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相对高度50~55米。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石钟山虽然并不高大,但因位于鄱阳湖入长江处,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风景幽美,所以历来成为旅游胜地。

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古人有三说。

1.风水声如钟。由于山体是石灰岩构成,在各种水的冲刷溶蚀下,山的下部临水处的表面形成许多缝隙洞穴,当水位处在一定高度,又有适当的风力和相应的风向时,缝隙洞穴就会“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一样的声音。北魏郦道元和北宋苏轼就是持这种因风水声而得名的说法。但这种声音需要水位、风力、风向诸条件都合适才会发生,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听到的。

2.石声如钟。山石,特别是溶洞地区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用槌敲打,是会发音的。所谓“南声函胡”是没有形成岩溶洞穴的岩石发出的声音,“北音清越”是洞穴发音的岩石,或碳酸盐再沉淀时形成的形态奇特的岩石敲击时发出的声音。唐代李渤就持这种因石声得名的说法,近人也有支持这种说法的。

3.山形如钟。石钟山下部山体,由于地下水和江湖水的冲刷溶蚀,形成溶洞。《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明、清时就有人持这种以形得名的说法了。不过江湖水位的季节变化和年变化比较大,高低相差达十几米,只有水位非常低时,人们才能进入洞内,从内部领略“覆钟”的形象。

《石钟山记》赏析二

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在艺术上,此文具有结构独特、行文曲折、修饰巧妙、语言灵活等特色。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引《水经》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

第二层,提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正因为对郦说“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出唐人李渤的说法。

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他“访其遗踪”的行动。他亲“访”遗踪,亲“扣”其石,亲“聆”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渤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对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余”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对郦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尤疑之”,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这一层紧承上文。

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

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查明了发出“噌吰”之声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面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转”的意思。“舟回至两山间”,不是船返回到两山中间,而是船掉头转行至两山之间。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入焉”和“与风水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激”;“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分别照应“声如洪钟”。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

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是说郦道元的说法是正确的,可惜“言之不详”,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们的承认;二是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说不能为文,并非不能说话。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

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这篇文章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查,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论断,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富有教育意义。

《石钟山记》文言现象

一、通假字

①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同“含糊”,重浊而模糊)

②至莫夜月明(莫,通“暮”,晚上)

二、古今异义

1.空中而多窍

古:中间是空的;今:天空上。

2.自以为得其实

古:那事情的真相;今:实际上。

三、一词多义

1.鼓

①噌吰如钟鼓不绝(鼓,名词)

②微风鼓浪(振动,掀起,动词)

2.莫

①至莫夜月明(“莫”通“暮”,日落的时候,名词)

②故莫能知(没有人,否定性无定代词)

3.自

①以为得之矣(自己,代词)

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从,介词)

4.焉

①彭蠢之口有石钟山焉(兼词,相当于“于此”,在那里)

②硿硿焉(相当于“然”,“地”、“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③微波入焉(相当于“于是”,即“到那里”,兼词)

④如乐作焉(无义,表陈述语气词,助词)

5.余

①余韵徐歇(剩余的,形容词)

②余尤疑之(我,代词)

6.得

①得双石于谭上(得到,找到,动词)

②固得观所谓石钟者(能够,助动词)

7.搏

①水石相搏(击,拍,动词)

②森然欲搏人(扑向,动词)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①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用船,乘着船)

②大石侧立千尺(侧,在旁边)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里,在晚上)

(二)名词作动词

①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取名)

(三)使动用法

①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鸣响)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②此鹳鹤也

③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④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⑤此世所以不传也

(二)省略句

①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之)也,而况石乎!

②磔磔(于)云霄间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于)绝壁之下

(三)宾语前置

①之人不余欺也(“不余欺”即“不欺余”)

②余是以记之(“是以”即“以是”)

(四)定语后置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即“铿然有声之石”)

(五)介词结构后置

①得双石于潭上

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③而大声发于水上

六、一词多义

扣而聆之(表顺接)

徐而察之(表修饰)空中而多窍(表并列)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表转折)

箜箜焉(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

微波入焉(兼词,于此)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趁机)

因笑谓迈曰(于是)

七、重点词义

1、水石相搏(击、拍)

2、桴止响腾(传播)

3、余尤疑之(更加)

4、所在皆是也(这样)

5、适临汝(往)

6、余方心动欲还(刚才)(心惊)

7、则山下皆石穴罅(缝隙)

8、涵澹澎湃而为此也(形成)

9、与向噌洪者相应(先前)(应和)

10、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

11、此世所以不传也(…的缘故)

《石钟山记》写作手法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以记游,然后议论,而是以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或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第一句就提郦最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或的慨叹。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或,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或。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或。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为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

文章语言灵活畅达,变化多姿,很有特色。同是写鸟,或由鸟名写到惊飞、写到叫声,或由声音再点出鸟名,毫无板滞之感。写噌咳之声,是以闻其声,再写徐而察之后的发现;写窾坎镗鞳之声,以写中流大石“空中而多窍或之状,再写其声,描写角度和顺序都有不同,行文舒卷自如。

《石钟山记》艺术特点

结构独特。《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叙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钟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第一叹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钟没有根据,而钟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钟“一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一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钟为因如说理的千古名篇。

行文曲折。行文富于曲折变化,钟此文的一个突出特色。例如引述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本来钟枯燥的内容,作者加上两个辨驳,即顿见精彩。文中写对旧说之疑共有三次,不仅每次写法不同,即便在同一次中,文笔也有曲折。对郦道元,钟以人之疑引出己之疑,而己之疑又钟以比喻来表达;李渤本来钟在纠正郦道元的说法,作者引述时,特别加一叹“自以为得之矣”,紧接着陡然一转——“然钟说也,余尤疑之”,着一“‘尤”字,说它较郦道元的说法更不可信;对寺僧使小童持斧敲击所谓“石钟”,仅以“余固一而不信也”一叹表示不屑一驳,矛头直指到三百年前得双石“扣而聆之”的李渤,驳李渤全用议论,一针见血,也不同于对郦道元的说法用比喻。而且,此节插在游山之前,也使文章平添波澜。总之,此文所记之如、所讨论的问题虽平常,但通篇几叹一折,有些地方一叹一转,极起伏变化之致,使议论内容富有可读性。

修饰巧妙。文章以生动的比喻(明喻如“声如洪钟”“如猛兽奇鬼”“若老人咳且一于山谷中者”“如钟鼓不绝”“如乐作焉”,暗喻如“噌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形象的拟人(“森然欲搏人”),贴切的拟声词(“铿然”“焉”“磔磔”“噌”“窾坎镗”),对所见所闻作了绘声绘形的描写,创造出独特的意境。此文的景物描写也因其巧妙的修饰而形象生动见胜。

语言灵活。文章语言灵活畅达,变化多姿,很有特色。对两处鸟叫和两处水声的描写完全不同:写栖鹘钟先点鸟名(“山上栖鹘”),再写惊飞(“闻人声亦惊起”),最后才写其叫声(“磔磔云霄间”);写鹳鹤钟先写声音(“又有若老人咳且一于山谷中者”),然后交代钟鹳鹤在叫(“或曰此鹳鹤也”)。前者用拟声词“磔磔”形容其惊叫,后者用比喻“若老人咳且一”形容其怪叫。两处水声的描写也完全不同:前面的水声钟“微波”与山下的“石穴罅”相击而发出的,后面的水声钟“风水”与中流大石的窍穴相吞吐而发出的,这钟声源不同;前面的“噌如钟鼓不绝”钟一种洪大响亮的声音,后面的“窾坎镗······如乐作焉”钟一种比较低而悠扬的声音,这钟音调和音量的不同;前面钟先闻声,后发现山下“石穴罅”,后面钟先看见“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然后再写“有窾坎镗之声”,写的顺序也不同。

《石钟山记》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州,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篇7:苏轼石钟山记原文翻译赏析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翻译赏析

品读《石钟山记》北宋.苏轼

《石钟山记》作者苏轼,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季,苏轼送长子苏迈赴任汝州的旅途中。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 1、选自《苏东坡全集》。

2、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

3、郦元:就是郦道元。

4、鼓:振动。

5、搏: 击,拍。

6、洪钟:大钟。

7、是说:这个说法。

8、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9、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

10、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11、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同含糊。

12、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

13、桴(fú)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

14、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徐,慢。

15、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之,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16、尤:更加。

17、铿(kēng )然:形容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18、所在皆是: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

19、元丰:宋神宗的年号。

20、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

21、齐安:在现在湖北黄州。

22、适临汝:到临汝去。适,往。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汝)

23、赴: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

24、饶之德兴尉:饶州德兴县(现在江西德兴)的县尉(主管一县治安的官吏)。

25、湖口:现在江西湖口。

26、硿硿(kōng )焉:硿硿的(发出响声)。

27、莫(mù)夜:晚上。莫,通暮。

28、栖鹘(hú):宿巢的老鹰。鹘,鹰的一种。

29、磔磔(zhé):鸟鸣声。

30、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

31、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

32、噌(chēng )吰( hóng ):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33、舟人:船夫。

34、罅(xià ):裂缝。

35、涵澹澎湃:波浪激荡。

36、为此:为,形成。此,指噌吰之声。

37、中流:水流的中心。

38、空中:中间是空的。

39、窍:窟窿。

40、窾(kuǎn ) 坎(kǎn ):击物声。

41、向:先前。

42、汝识(zhì)之乎:你记得那些(典故)吗?识,记得。

43、周景王之无射(yì):《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

44、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

45、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46、殆:大概。

47、终:终究。

48、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

49、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50、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

51、陋者:浅陋的人。

52、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53、实:指事情的真相。

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去探寻它的所在地,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山石被敲打时能铿锵(kēng qiāng)作响的,到处都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湖北黄州坐船到汝州(河南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德兴县(现在江西德兴)的县尉(主管一县治安的官吏),我送他到(江西)湖口,因而能够观察这座称为“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孩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kōng)硿地发出声响,我本来就怀疑,根本不相信这说法。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繁茂直立的想要捉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中发出磔(zhé)磔地鸟鸣声;又有一种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钟声洪亮像钟鼓的声音连续不断。船夫大为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原来山脚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度,微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形成这种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心,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kuǎn kǎn)镗鞳(tāng tà)的声音,同先前噌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因此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正不正确),可以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夜晚乘着小船停靠在悬崖绝壁下面,所以不能知道真相;而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而浅陋的人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事情的真相。我所以记下以上的经过,是因为叹惜郦道元的解释过于简略,也嘲笑李渤的解释太浅陋了。

赏析

这篇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一共三段。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引《水经》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第二层,提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正因为对郦说“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出唐人李渤的说法。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他“访其遗踪”的行动。他亲“访”遗踪,亲“扣”其石,亲“聆”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渤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对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余”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对郦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尤疑之”,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这一层紧承上文。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查明了发出“噌吰”之声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面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转”的意思。“舟回至两山间”,不是船返回到两山中间,而是船掉头转行至两山之间。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入焉”和“与风水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激”;“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分别照应“声如洪钟”。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是说郦道元的说法是正确的,可惜“言之不详”,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们的承认;二是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说不能为文,并非不能说话。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这篇文章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查,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论断,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富有教育意义。

相关试题及答案

1、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彭蠡(lǐ) 栖鹘(hú) 颧鹤(guàn)噌吰(zhēng)

B、钟磬(qìng) 穴罅(xià) 磐石(bān) 磔磔(zhé)

C、桴止(fú) 夜泊(bó)无射(yì) 汝识之乎(zhì)

D、莫夜(mò)穴罅(xià)铿然(kēng) 镗鞳(tāng)

2、下列各句加点的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

A、水石相搏(击) 舟行适临汝(往)

B、下临深谭(面对) 虽知不能言(说)

C、扣而聆之(听) 余方心动欲还(心里有所感动)

D、桴止响腾(上升) 自以为得其实(真相)

3、对文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探究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对李渤的看法“余尤疑之”。

B、到绝壁下,作者看到的景象和听到的声音令人觉得恐怖。

C、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因为微波冲击石洞和风浪冲击大石的小孔而发出似钟的声音。

D、作者用典故作比,说明山由钟名。

4、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下临深潭,微风鼓浪(鼓:振动)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虽:即使;)

B、扣而聆之,南声函胡……(扣:敲击)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适:恰好)

C、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向:刚才的) 汝识之乎(识:记得)

D、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无射:无射钟)

大石侧立千尺(侧:名词用作状语,在旁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练习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 -------------古之人不余欺也!

5、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说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②送之至湖口 ③徐而察之

④汝识之乎 ⑤周景王之无射也

A、①⑤用法相同,②③④用法相同。B、①②③用法相同,④⑤用法相同。

C、①③用法相同,②④⑤用法相同。D、①②③④⑤用法全不相同。

6、下列各句中的“得”,意思是“收获”的一项是 ()

A、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B、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C、此余之所得也D、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

7、下列句子,是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A、余固笑而不信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D、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8、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A、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苏迈要赶到饶州的德兴县当县尉

B、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苏迈要去饶州的德兴县

C、我从齐安去临汝,但是大儿子苏迈将要去饶州的德兴县去做县尉

D、余下的船从齐安出发到临汝去,并且大儿子苏迈要去饶州的德兴县

9、不是“余心动欲还”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B、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C、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中者D、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10、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B、北音清越

C、长乐王回深父D、然而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郦道元以为下临深潭B、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12、下列加粗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彭蠡之中有石钟山焉 于是余有叹焉

B、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C、至莫夜月明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D、而此独以钟名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13、下列加粗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

A、微风鼓浪 事不目见耳闻

B、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大石侧立千尺

D、扣而聆之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4、下列句子的句式相同的一项( )

A、古之人不余欺也石之铿然有声者

B、此三者,吾遗恨也有大石当中流

C、得双石于潭上盛以锦囊

D、此世所以不传也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5、翻译下面句子:

(1)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2)而陋者及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4)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钟山记答案

1、C(A项中“噌吰”的“噌”应该读“chēng”,B项中“磐石”的“磐石”应该读“pán”,D项中“莫夜”的“莫”应该读“mù”)

2、A(B言,用语言表达C心动,心惊D腾,传播)

3、A

4、B该项中“适”应该解释为“往”

5、A(1)(5)两处的“之”解释为“的”,(2)(3)(4)三句中的“之”是代词。

6C 7B 8A 9D

10、B。ACD三项的通假字分别是“莫”“父”“厌”。B项没有通假字。

11、D.“其实”的意思是“它的真相”,在现在汉语中的意思是“实际上”,故选D。

12、D加点词语都是介词,“用”的意思。13、C加点字的活用情况都是名词作状语

14、C,都是介词短语后置句(A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B判断句和省略句,D判断句和被动句)

15、(1)即使是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响声,何况是石头呢?

(2)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山石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它的真相。

(3)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想像去推断它的有无,可以吗?

(4)我因此记下这件事,叹惜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讥笑李渤的浅陋。

篇8:石钟山记原文及翻译

石钟山记原文及翻译

《石钟山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看看下面的石钟山记原文及翻译。

石钟山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铙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如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文】

《水经》上说:“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这山下面临深潭,微风掀起波浪时,水和石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象大钟一样。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寻访了它的遗迹,在潭边上找到两座山石,敲着听听它的声音,南边的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的敲击停止以后,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然而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能敲得发出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农历六月丁丑那天,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正好大儿子苏迈将要到饶州德兴县做县尉,送他到湖口,因此能够看到这座叫做“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一柄斧头,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响声,我仍旧笑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色明亮,我单独和迈儿坐小船,到绝壁下面。大石壁在旁边斜立着,高达千尺,活象凶猛的野兽、奇怪的.鬼物,阴森森的想要扑过来抓人似的;山上栖息的鹘鸟,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在高空中磔磔地叫着;还有象老头子在山谷中咳着笑着的声音,有的人说:“这就是鹳鹤。”我正心中惊恐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吰的声音象击鼓敲钟一样不停。船夫非常害怕。我仔细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的深浅,微微的水波进入里面,冲荡撞击,便形成这种声音。船划回到两山中间,快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中心,上面可以坐百来人,中间是空的,有很多窟窿,风吹浪打吞进吐出,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跟先前噌吰的声音互相应和,好象音乐演奏起来一样。我因而笑着对迈儿说:“你明白吗?发出噌吰响声的,那是周景王的无射钟,发出窾坎镗鞳响声的,那是魏庄子的歌钟。古人没有欺骗我们啊!”

事情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主观地推断它的有无,能行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的见闻相同,可是说得不够详尽;一般做官读书的人又总不愿夜晚乘小船停靠在绝壁下面,所以没有谁能了解真相;而渔夫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口说出用笔写出来。这就是这座山(命名的真实原由)在世上没能流传下来的缘故啊。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击来寻求用钟命名的原由,还自己认为得到了它的真相。我因此把上面的情况记载下来,叹息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而笑李渤见识的浅陋。

篇9:《石钟山记》原文及翻译

石钟山,在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明清时有人认为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是:“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

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

郦元:即郦道元,《水经注》的作者。

鼓:振动。

搏: 击,拍。

洪钟:大钟。

是说:这个说法。

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

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通“含糊”。

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

桴(fú)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

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韵,这里指声音。徐,慢。

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之,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尤:更加。

铿(kēng)然: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所在皆是: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

元丰:宋神宗的年号。

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

齐安:在今湖北黄州。

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汝)。

赴: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

湖口:今江西湖口。

硿(kōng)硿焉:硿硿地(发出响声)。焉,相当于“然”。

莫(mù)夜:晚上。莫,通“暮”。

森然:形容繁密直立。

搏人:捉人,打人。

栖鹘(hú):宿巢的老鹰。鹘,鹰的一种。

磔(zhé)磔:鸟鸣声。

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

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

噌吰(chēng hóng):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舟人:船夫。

罅(xià):裂缝。

涵澹澎湃:波浪激荡。涵澹,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激。

为此:形成这种声音。

中流:水流的中心。

空中:中间是空的。

窍:窟窿。

窾(kuǎn)坎镗(táng)鞳(tà):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汝识(zhì)之乎:你知道那些(典故)吗?识,知道。

周景王之无射(yì):《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

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

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臆断:根据主观猜测来判断。臆,胸。

殆:大概。

终:终究。

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

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

陋者:浅陋的人。

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考,敲击。

实:指事情的真相。

篇10:《石钟山记》原文和翻译

《石钟山记》原文和翻译

【作品介绍】

《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天,苏轼送长子苏迈赴任汝州的旅途中。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为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

【原文】

石钟山记

作者: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下面对着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去探寻它的陈迹,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山石被敲打时能铿kēng锵qiāng作响的,我在的这个地方全部都是,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湖北黄州坐船到汝州(河南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德兴县(现在江西德兴)的县尉(主管一县治安的官吏),我送他到(江西)湖口,因而能够观察这座称为“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孩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kōng硿地发出声响,我本来就觉得可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繁茂直立的想要捉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中发出磔zhé磔地鸟鸣声;又有一种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钟声洪亮像钟鼓的声音连续不断.船夫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观察,原来山脚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度,微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形成这种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心,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kuǎn kǎn镗鞳tāng tà的声音,同先前噌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因此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正不正确),可以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夜晚乘着小船停靠在悬崖绝壁下面,所以不能知道真相;而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而浅陋的人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这件事,叹惜郦道元记叙的简略,笑话李渤的浅陋。

篇11:石钟山记原文及赏析

石钟山记原文及赏析

原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注释

石钟山,在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明清时有人认为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是:“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

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

郦元:即郦道元,《水经注》的作者。

鼓:振动。

搏:击,拍。

洪钟:大钟。

是说:这个说法。

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

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通“含糊”。

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

桴(fú)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

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韵,这里指声音。徐,慢。

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之,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尤:更加。

铿(kēng)然: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所在皆是: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

元丰:宋神宗的年号。

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

齐安:在今湖北黄州。

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汝)。

赴: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

湖口:今江西湖口。

硿(kōng)硿焉:硿硿地(发出响声)。焉,相当于“然”。

莫(mù)夜:晚上。莫,通“暮”。

森然:形容繁密直立。

搏人:捉人,打人。

栖鹘:宿巢的老鹰。鹘,鹰的一种。

磔(zhé)磔:鸟鸣声。

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

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

噌吰(chēnghóng):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舟人:船夫。

罅(xià):裂缝。

涵淡澎湃:波浪激荡。涵淡,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激。

为此:形成这种声音。

中流:水流的中心。

空中:中间是空的。

窍:窟窿。

窾(kuǎn)坎镗(tāng)鞳(tà):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汝识(zhì)之乎:你知道那些(典故)吗?识,知道。

周景王之无射(yì):《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

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

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臆断:根据主观猜测来判断。臆,胸。

殆:大概。

终:终究。

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

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

陋者:浅陋的人。

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考,敲击。

实:指事情的真相。

赏析

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在艺术上,此文具有结构独特、行文曲折、修饰巧妙、语言灵活等特色。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引《水经》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

第二层,提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正因为对郦说“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出唐人李渤的说法。

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他“访其遗踪”的行动。他亲“访”遗踪,亲“扣”其石,亲“聆”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渤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对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余”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对郦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尤疑之”,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这一层紧承上文。

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

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查明了发出“噌吰”之声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面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转”的意思。“舟回至两山间”,不是船返回到两山中间,而是船掉头转行至两山之间。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入焉”和“与风水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激”;“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分别照应“声如洪钟”。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

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是说郦道元的说法是正确的,可惜“言之不详”,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们的承认;二是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说不能为文,并非不能说话。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

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这篇文章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查,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论断,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富有教育意义。

篇12:《石钟山记》翻译及赏析

《石钟山记》翻译及赏析

《石钟山记》

作者: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

1、选自《苏东坡全集》。

2、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3、郦元:就是郦道元,北魏人,地理学家,著《水经注》。

4、鼓:振动。

5、搏:击,拍。

6、洪钟:大钟。

7、是说:这个说法。

8、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9、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

10、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11、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同含糊。

12、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

13、桴(fú)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

14、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徐,慢。

15、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之,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16、尤:更加。

17、铿(kēng)然:形容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18、所在皆是: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

19、元丰:宋神宗的年号。

20、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21、齐安:在现在湖北黄州。

22、适临汝:到临汝去。适,往。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汝)

23、赴: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

24、饶之德兴尉:饶州德兴县(现在江西德兴)的县尉(主管一县治安的官吏)。

25、湖口:现在江西湖口。

26、硿硿(kōng)焉:硿硿的(发出响声)。

27、莫(mù)夜:晚上。莫,通暮。

28、栖鹘(hú):宿巢的老鹰。鹘,鹰的一种。

29、磔磔(zhé):鸟鸣声。

30、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

31、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

32、噌(chēng)吰(hóng):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33、舟人:船夫。

34、罅(xià):裂缝。

35、涵淡澎湃:波浪激荡。

36、为此:为,形成。此,指噌吰之声。

37、中流:水流的中心。

38、空中:中间是空的。

39、窍:窟窿。40、窾(kuǎn)坎(kǎn)镗(tāng)鞳(tà):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41、向:先前。

42、汝识之乎:你记住那些(典故)吗?识,记住。(书上的注释有误。有古汉语字典为证)

43、周景王之无射(yì):《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

44、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

45、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46、殆:大概。

47、终:终究。

48、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

49、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50、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命名的由来)的缘故。

51、陋者:浅陋的人。

52、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53、实:指事情的真相。

【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在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的李渤才去探寻它的所在地,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能发出铿锵声音的山石,到处都是,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趁此能够观察所说的“石钟”。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就是笑,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竖立着,有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一样,阴森森地想要向人扑去;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高空中发出磔磔地鸟鸣声;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钟鼓声连续不断。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脚下都是山石大大小小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度,细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形成这种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支流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心,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因此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不能知道;但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这个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赏析】

《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天,苏轼送长子苏迈赴任汝州的旅途中。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本文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为线索,一共三段。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引《水经注》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第二层,提出六朝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正因为对郦说“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出唐人李渤的说法。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他“访其遗踪”的行动。他亲“访”遗踪,亲“扣”其石,亲“聆”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渤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

对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余”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对郦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尤疑之”,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

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这一层紧承上文。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查明了发出“噌吰”之声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面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转”的意思。“舟回至两山间”,不是船返回到两山中间,而是船掉头转行至两山之间。如果解释为前者,就会令人疑惑不解,为什么去的时候没发现“大石当中流”呢?另外,“回”的本义是“旋转”“回旋”,在古汉语中的常用义是“掉转”;现代汉语“回来”的意思,古代汉语一般用“返”不用“回”。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入焉”和“与风水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激”;“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分别照应“声如洪钟”。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是说郦道元的说法是正确的,可惜“言之不详”,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们的承认;二是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说不能为文,并非不能说话。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石钟山记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石钟山记翻译

游大林寺翻译

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原文赏析

泊船瓜洲王安石翻译及赏析

王安石《泊船瓜洲》原文及文学赏析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原文及赏析

学记原文以及译文

古文翻译在线

李商隐咏史其二原文及赏析

石钟山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石钟山记原文翻译及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石钟山记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2篇)】相关文章:

选修语文《石钟山记》教案2022-08-16

《咏史》原文翻译及赏析2022-10-24

下途归石门旧居原文及赏析2022-07-22

减字木兰花·已卯儋耳春词诗词翻译赏析2022-05-13

小石城山记翻译2023-03-09

梅花七言绝句原文、翻译及赏析2022-10-09

下途归石门旧居的诗句2024-04-25

高中语文《劝学》优秀教案设计参考精选2023-10-20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原文及赏析2022-10-23

蝶恋花·庭院碧苔红叶原文翻译及赏析202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