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烧泡泡面”为你分享16篇“名师假期培训的心得体会”,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名师培训心得体会
20xx年8月13日10时30分,聊城市经济开发区首届名师带徒全体学员在宋主任和雷老师的带领下踏上了赴京研修学习的列车,将在北京师范大学进行为期5天的研修学习。这无疑是开发区教育管理中心领导高瞻远瞩下的重大举措。
热情洋溢和富有个性的开班仪式使我深刻了解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成长历程,校训精神和育人理念;知道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是国内校长,教师培训的领跑者,懂得了本次培训学习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整整一周的在京研修学习,很多国家级、重量级的专家、教授,博士给学员们分别从国家教育纲要、教师的价值、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科研、教师研修和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培训。像充满激情与个性的儿童心理研究专家张梅玲;极其幽默风趣但怀才不遇的知名博士赵希斌;多才多艺、信手拈来的北京市模范班主任高金英;知识渊博、对教育纲要烂熟于心的教育部原司长王文湛;有高尚人格魅力,推广团队研修并建立工作站的特级教师吴正宪;经验丰富理论性强的心理学博士张焰;对课堂教学了如指掌、学校管理经验极其丰富的北京光明小学校长刘永胜……
白天培训学习,晚上研讨交流。我忙碌着、充实着、幸福着、快乐着。专家、教授们的精彩报告如同一份份的精神大餐纷至沓来,让我经历了一次次头脑的风暴、一场场心灵的启迪、一次次情感的升华。使我明确了学习教育纲要的重要性;认识到了教师的自身价值;给我指明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增强了研修、科研意识;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学会了课堂教学和管理的策略。每晚的研讨交流学员们都争先恐后、各抒己见、据理力争、畅所欲言。常常为了专家、教授们的一个观点争的面红耳赤,时而鸦雀无声;时而喋喋不休;时而掌声四起;时而赞叹不已……确切地说这次培训成为了我教育生涯的加油站。
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的那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又油然在我耳畔升起,这次的培训与众不同,给我很大的震撼、触动和鼓舞。具体感受如下:
一、教师要具有阳光心态。
教师要有状态,有精气神,展现给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由于学生的向师性,同样会精神焕发、朝气蓬勃、奋发向上。
二、教师要尊重学生。
我们每个班中都有一部分学困生,其实学生之间只有差异,没有差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把更多的爱洒向学困生。有句话说的好,“微笑若给优生,如同锦上添花,微笑若给学困生,如同雪中送炭。”课堂上教师要敢于让回答问题的孩子毫无遗憾地坐下,学生回答的好要表扬,回答的不好也要变换方式表扬,以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每次回答问题都举手,可以给学生私下结秘,特别是学困生先秘密约好,“如果不会回答,举起左手,老师不叫你回答;如果会回答,举起右手,老师叫你回答。”这样让学困生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俗话说:“自信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让每个孩子都会理直气壮的说:“我是重要的、我是有所作为的、我是最棒的!”校园里、教室的墙壁上都可以张贴培养孩子自信的名言警句,像“我能行”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别人说你行,努力才能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明天争取行。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争取全面行,创新我最行。……此外,班级的各项工作中都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学科底蕴。
学科底蕴是专业化发展的关键,教师的学科底蕴的丰富程度决定了自己专业化发展的高度。如果学科底蕴不足,那你的专业化发展肯定是有限的。北京市广渠门中学优秀班主任高金英说过:“一个优秀的教师至少要有二三百个故事,还要会讲笑话,会变魔术。”也就是要求教师多才多艺,必要时信手拈来。那教师怎样提高自己的学科底蕴呢?
1、多读书。世界上人均读书最多的是犹太民族,每年人均读书64本,而我们中国人均读书仅4.5本。一个没有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创造力的民族,一个没有创造力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我们的确都应该静下心来读读书了。要让读书成为习惯,此外读书还要取法乎上,要读一流作者的书,不读大师的书,就无法站在教育的最高点。
2、交高人。和平庸的在一起你会更平凡,和大师、名师在一起你会更智慧。
3、勤反思。现在我们教师缺少的就是工作后的反思,有的人说:“一个教师坚持写3年反思就能成为名师”,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反思的重要性。
4、每天改变自己一点点。我们每天都在习惯中行走,缺少的是教学中的再创造。北京市特级教师吴正宪说过:“每节课改变一点点,3年后你会有惊人的改变”。
五、教师要用心工作。
全国劳动模范李素丽说过:“认真做事能把事做完,用心做事能把事做好”,也有人说:“积极的人像太阳,消极的人像月亮,态度决定一切”。作为教师不能仅仅把教育事业看作生存的一种需要,而应该看作体验人生价值一种追求。教师只有用心工作,才会感到不累,才会感到幸福和快乐。
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和谁一块同行。在有名师相伴的道路上,我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辜负领导期望,培养良好的心态、保持3分热度、尊重学生差异、提高自己的学科底蕴、在反思中进行教学再创造、给学生留下能带得走的素质、起到辐射作用。同时坚信自己会越走越远,开发区教育的明天也会更加美好!
篇2:名师培训心得体会
带着一份对学习的渴望、对教学的执着,我很荣幸地参加了20xx年梅江区中小学“名教师”培训学习。本次的培训学习,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区教育局为我们搭建了一个高层次的学习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我们能与一些优秀教师、专家们有了零距离接触。非常感谢区领导和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本次培训我们认真听取了几位专家教授的报告,经历了理论学习、现场观摩、评课互动等等的系统培训,使我的思想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本次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是我人生中一笔最珍贵的财富。现将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感受之一: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第一,教师要有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幸幸福福做教师”的前提是教师要有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把教学、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当作自己的事业而不是养家糊口的工作。有了对教育的热爱并把这种热爱转化为教学工作中的热情,你就会体验到教师工作的幸福感,就有了为之奋斗一生的动力。
第二、爱学生是教育好学生的根基,对学生的爱应该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基本功阶段,第二阶段是教学设计阶段,第三阶段是教学生成阶段,而第四阶段就是教师品德阶段。没有对学生的爱,你的课上得再好,荣誉得的再多,教学基本功再扎实,教学设计得再好,也不可能达到专业发展的最高阶段——教师品德阶段,甚至连精彩的课堂生成都不可能出现。
感受之二:变,有变革才有创新。
第一,改变思维模式,有了新思维才会有新行动。由原来的重视“双基”教学转变成重视三维目标的落实,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改变对教材的理解,重视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挖掘蕴含在教材中教育素材,创造性地利用教材,不断地开发新的教材资源,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时代的发展合拍。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与评价内容,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各种素养的养成……
第二,改变角色定位。让老师从课堂的中心进行合理的.位移,转变成课程资源的建构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对话的交流者,课堂教学的研究者。由原来的“主演”转变成“导演”,变成学生学习的协作者,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者。恢复学生的“主角”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探索过程,张扬个性,发现自我。
第三、转变备课方式。“一堂课备一辈子,一辈子备一堂课。”从单纯的备教材转变为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备教学媒体,备各种教学资源,另外还要备自己,备教学设计。备出挑战传统、异想天开的课,备出不断创新、超越自我的课,为学生的成功引路,为学生的发展奠基,同时也为教师自己的幸福积累资本。
新课改的基本模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老师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投身到新课改的行列中,这是时代的要求,是老师的职责要求。
感受之三:思,有反思就有进步。
第一,反思是一名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记得一位专家说:“你努力地教一辈子的课也不一定成为名师,但要坚持写几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长为名师。”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关键,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重视反思、善于反思,要让反思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一种习惯,成为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有力的抓手。
第二,善于反思才能成就精彩的课堂。我们上的、听的每一节课都有其精彩之处,及时地记录下来就是我们以后备课的资源,任何一堂课也都会有疏漏、失误之处,课下冷静思考,剖析原因,积极寻找对策和解决方法就会成就下一次的成功。另外,反思还可以记录下精彩的瞬间、有效的生成,可以拓宽教师的思路,有利于对教学的再设计。
感受之四:读,会读书的人是幸福的。
第一、读书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故事可以丰富我们的教育思想,读各位专家的教学设计、教育专著可以启迪我们的思路……一本好书就是一个精彩的世界!这次培训,我阅读了大量的教育专业知识的书籍,如《以学定教》《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给我一个班就满足了》等等,使我对教育教学观念有了新的认识,并重新审视和剖析了我的教育教学观,对学生观、知识观、课程观有了一个更新更高的理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比他课堂要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倍,便能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才能从大量的事实中选出最主要的来讲。”可见教师要担当历史和时代所赋予我们的重任,仅仅满足于学习和研究过的某一专业,是根本不能适应教学需要的,教师职业本身就决定了教师必须以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知识和不断增加新知识。科技迅猛发展,新知识迭出不穷,所以,我们要用敏锐的目光,学习、了解、掌握大量的学科知织,使自己成为知识面广、专业知识深厚的“T”型人才,从专业型教师逐步向综合型、学者型教师过渡,以适应未来社会和教育系统内部的竞争。这次培训,除了知识、理念上的收获,同样也让我感受到了学习无止境,教学无止境。
第二、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本好书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可以成为我们的指路明星。特别是在这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而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多读书是不可缺少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一个博览群书的教师一定是受学生尊敬的教师,一个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的教师一定是学生乐于接近的教师。读书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行为,让书香伴随我们的教育事业一路同行。
感受之五:协作,众人拾柴火焰高。
第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协作可以取长补短,可以得到同伴的支持和帮助。众多名师的成长经历启迪我们:要想使自己得到较快的提高和发展,一定要融入一个集体,要有自己的协作组,有自己的研究共同体。教学,不应是孤军奋战,教育研究更不应该是单纯的个人努力。
第二、合作创造和谐。教学是一个需要奉献的事业,是一个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事业。一个人的孤军奋战难免会产生落寞感,势必会影响自己前进的步伐。悲伤需要有人安慰,成功需要有人喝彩,困惑时,需要有人点拨,困难时,需要有人拉一把。把自己融入一个集体,为他人的成功祝福,为自己的成长欢呼,体会合作带来的和谐与幸福,共享研究成果,一起思索问题的解决策略,共同行进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前途一定无限光明。
培训就要结束了,狼吞虎咽下的知识还来不及“反刍”。培训给我指明了一条路,我一定要努力地走下去,培训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我一定要努力看到窗外最美丽的风景。
篇3:名师培训心得体会
20xx年10月9—11日我有幸参加省教育厅“名师送培”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通过这次培训和听课使我收获很大,受益匪浅。此次学习不仅让我领略到了我省出类拔萃的教师和专家的讲学风采,也让我从中发觉到了在课堂教学方面自身的浅薄与不足。在此非常感谢领导给与我的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9日上午的讲座,听了章晓东专家的《一花一世界,一图一课堂》的专题讲座,同时下午也聆听这个专题的现场版的课《双正方形的旋转》,章老师就是利用两个正方形的不断旋转变化,从而变式题目。我们的老乡符永平给我们上课了一节章前图的课,他精心的设计、巧妙的构思、优美的课件,无一不让我钦佩,特别是他幽默的语言,无不上上课的每一位学生和在座的老师为之感叹。
在培训中,我才发现我对教材的理解不够透彻,所以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多钻研教材。我还学到以下几点:
一、几何画板这个优异的软件,《双正方形的旋转》这节课的课件全部在几何画板里进行,很直观,学生容易掌握。
二、教师在“备孩子”这一备课环节上做到了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我们都知道教师备课的三个要素就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和学法。本次听课在“备学生”这一环节上尤为突出,因为教师使用的学生都不是自己所教的学生,所以在这一环节上更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三、教师所创设的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尤其符永平老师课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些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什么叫做师生互动,我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如此的亲切,和谐……这与传统教学中的那种点兵点将和气氛冷淡是截然不同的。
我感谢这次培训为我带来了生机和希望,使我更加会审视自己的每一节课,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改进方向,同时我还要吃透教材,结合我的学生现状,灵活的进行教学,对症下药,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人尽其才,学有所得,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让我们所有的教师都携起手来共创新时代的新的教学篇章!
篇4:名师培训心得体会
20xx年7月31日下午,我有幸参加了常州市正衡中学副校长主讲的《走进新课标:深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常州市名师大课堂培训。就培训的内容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本次培训主要围绕初中历史教学中新史观在新课标中的要求和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改革建议这一主题开展。
首先,张校长介绍了新史观出现的必要性——是为了进一步的适应飞速发展变化的时代的需求。在不断变化的当今社会,如何有效的提升学生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这要求我们从不同的社会视角去认识和看待这个世界以及这个世界在过去发生的一起,以最寻和把握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而就历史教学而言,就是要在继承和发展旧有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的基础上多角度的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线索,弄清在旧的史观中无法和难以解释的历史现象,提升学生把握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然后,张校长就最新的历史观点,结合新的历史课标提出了自身的看法。新的史观主要包含了五大历史观点:整体史观,现代唯物史观,社会发展史观(近现代史观),文明史观,生态史观。这五大史观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弥补了旧的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史观)在认识和解决新的社会现象的难以做出合理解释的问题,更进一步的结合的时代发展的特点,帮助学生和我们从新的角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一元性的特点。就历史教学而言,这就要求教师在正常的书本知识和世界观价值观教授之外,更多的给以学生多角度的认识和分析,形成一种适应时代发展的,能够不断更新的,可是续发展的认识世界的能力。在平常的教学总引导学生就多种史观进行思考、辨析、认识。
最后,本次培训就新史观在新课标中的体现和对教学改革的建议做了一定程度的介绍和交流。使我在获得新的认识的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何有效的把握和理解新史观的具体内涵,如何在实际的教学中有效的实现学生多远史观的生成,如何对课文的基本史实在新史观下进行有效的整合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一下子充实了我的大脑。感叹学无止境的同时也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承担的巨大压力。且思且行,这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努力的方向。感谢培训,使我认识了新的世界,探索了新的未来。
篇5:名师培训心得体会
感受之一: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第一,教师要有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幸幸福福做教师”的前提是教师要有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把教学、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当作自己的事业而不是养家糊口的工作。有了对教育的热爱并把这种热爱转化为教学工作中的热情,你就会体验到教师工作的幸福感,就有了为之奋斗一生的动力。
第二、爱学生是教育好学生的根基,对学生的爱应该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基本功阶段,第二阶段是教学设计阶段,第三阶段是教学生成阶段,而第四阶段就是教师品德阶段。没有对学生的爱,你的课上得再好,荣誉得的再多,教学基本功再扎实,教学设计得再好,也不可能达到专业发展的最高阶段――教师品德阶段,甚至连精彩的课堂生成都不可能出现。
感受之二:变,有变革才有创新。
第一,改变思维模式,有了新思维才会有新行动。由原来的重视“双基”教学转变成重视三维目标的落实,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改变对教材的理解,重视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挖掘蕴含在教材中教育素材,创造性地利用教材,不断地开发新的教材资源,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时代的发展合拍。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与评价内容,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各种素养的养成……
第二,改变角色定位。让老师从课堂的中心进行合理的位移,转变成课程资源的建构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对话的交流者,课堂教学的研究者。由原来的“主演”转变成“导演”,变成学生学习的协作者,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者。恢复学生的“主角”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探索过程,张扬个性,发现自我。
第三、转变备课方式。“一堂课备一辈子,一辈子备一堂课。”从单纯的备教材转变为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备教学媒体,备各种教学资源,另外还要备自己,备教学设计。备出挑战传统、异想天开的课,备出不断创新、超越自我的课,为学生的成功引路,为学生的发展奠基,同时也为教师自己的幸福积累资本。
新课改的基本模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老师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投身到新课改的行列中,这是时代的要求,是老师的职责要求。
感受之三:思,有反思就有进步。
第一,反思是一名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记得一位专家说:“你努力地教一辈子的课也不一定成为名师,但要坚持写几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长为名师。”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关键,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重视反思、善于反思,要让反思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一种习惯,成为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有力的抓手。
第二,善于反思才能成就精彩的课堂。我们上的、听的每一节课都有其精彩之处,及时地记录下来就是我们以后备课的资源,任何一堂课也都会有疏漏、失误之处,课下冷静思考,剖析原因,积极寻找对策和解决方法就会成就下一次的成功。另外,反思还可以记录下精彩的瞬间、有效的生成,可以拓宽教师的思路,有利于对教学的再设计。
感受之四:读,会读书的人是幸福的。
第一、读书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故事可以丰富我们的教育思想,读各位专家的教学设计、教育专著可以启迪我们的思路……一本好书就是一个精彩的世界!这次培训,我阅读了大量的教育专业知识的书籍,如《以学定教》《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给我一个班就满足了》等等,使我对教育教学观念有了新的认识,并重新审视和剖析了我的教育教学观,对学生观、知识观、课程观有了一个更新更高的理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比他课堂要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倍,便能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才能从大量的事实中选出最主要的来讲。”可见教师要担当历史和时代所赋予我们的重任,仅仅满足于学习和研究过的某一专业,是根本不能适应教学需要的,教师职业本身就决定了教师必须以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知识和不断增加新知识。科技迅猛发展,新知识迭出不穷,所以,我们要用敏锐的目光,学习、了解、掌握大量的学科知织,使自己成为知识面广、专业知识深厚的“T”型人才,从专业型教师逐步向综合型、学者型教师过渡,以适应未来社会和教育系统内部的竞争。这次培训,除了知识、理念上的收获,同样也让我感受到了学习无止境,教学无止境。
第二、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本好书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可以成为我们的指路明星。特别是在这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而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多读书是不可缺少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一个博览群书的教师一定是受学生尊敬的教师,一个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的教师一定是学生乐于接近的教师。读书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行为,让书香伴随我们的教育事业一路同行。
感受之五:协作,众人拾柴火焰高。
第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协作可以取长补短,可以得到同伴的支持和帮助。众多名师的成长经历启迪我们:要想使自己得到较快的提高和发展,一定要融入一个集体,要有自己的协作组,有自己的研究共同体。教学,不应是孤军奋战,教育研究更不应该是单纯的个人努力。
第二、合作创造和谐。教学是一个需要奉献的事业,是一个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事业。一个人的孤军奋战难免会产生落寞感,势必会影响自己前进的步伐。悲伤需要有人安慰,成功需要有人喝彩,困惑时,需要有人点拨,困难时,需要有人拉一把。把自己融入一个集体,为他人的成功祝福,为自己的成长欢呼,体会合作带来的和谐与幸福,共享研究成果,一起思索问题的解决策略,共同行进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前途一定无限光明。
培训就要结束了,狼吞虎咽下的知识还来不及“反刍”。培训给我指明了一条路,我一定要努力地走下去,培训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我一定要努力看到窗外最美丽的风景。
篇6:名师培训心得体会
带着一份对学习的渴望、对教学的执着,我很荣幸地参加了20xx年固始县第二届名师培训学习。本次的培训学习,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县教育局为我们搭建了一个高层次的学习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我们能与一些优秀教师、专家们有了零距离接触。非常感谢各级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本次培训我们认真听取了10位专家教授的报告,经历了理论学习、现场观摩、评课互动等等的系统培训,使我的思想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本次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是我人生中一笔最珍贵的财富。
这次培训给我们提供了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集中培训、有学员间的互动交流,专家进行讲座。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他们所讲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这次听了他们各具特色的前沿讲座,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全新的管理体制,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这次培训之后,更增添了我努力使自己成为科研型教师的信心,给了我们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理论引领。下面是我在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必须更新观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教书匠”式的教师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了,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的研究,必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不断思考、摸索,朝着教育家的方向努力。以教师为本的观念应当转为以学生为本,自觉让出主角地位,让学生成为主角,充分相信学生,积极评价学生。
听了吴胜龙老师讲的慕课微课教学法与课程设计,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断地学习,积极进行知识的更新。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不断推进,当前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兴起,正猛烈地冲击着各学科的教学。在网络理论下知识突破,使教学观念,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都发生根本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靠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传统观念下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观点,也将被基于新课程教学提出来的“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的理念所取代。教师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教与学的改革深化。学习,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郑晓边老师的《教师职业生涯和幸福力》和王后雄老师的《成为卓越教师的十项修炼》,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知道了怎样更好地去爱我们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以扎实的作风潜心实践,保持积极而健康的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巧借外力的综合素养,让自己的工作、生活与学习始终处于一种研究的状态,让自己的生命处于不断探索与追求的过程之中。
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必须积极加强课程改革,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相信本次培训对自己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会有所帮助。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更好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篇7:名师培训心得体会
20xx年11月9日,作为一名平顶山市第二届名师的我踏上了前往北京的列车,为能参加“平顶山市教育局中小学名师北京师范大学高级研修班”培训学习而深感荣幸!本次培训主要分三部分:专家讲座、参观名校、教师交流讨论。虽然只有短短的8天,但我通过这次认真的培训和自己努力的学习,我感到收获很大:对新课程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深度唤醒了自己的教育的责任感,学到了一些先进的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消除了个人在教学中所遇到的一些困惑,现将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在整个培训学习期间,我们有幸听到了著名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海淀区学科带头人、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赵谦翔老师所做的“敬业・创业・乐业――我的成长之路”,原北京育才学校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三育人”先进个人、北京市普教系统师德楷模、做了39年班主任的濮存慧老师的“努力做一名智慧型、快乐型班主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党总支书记、中国青年研究会会员、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丁少华老师的“团队激情潜能――个人成长与自我修炼”,北京市立新学校校长兼书记、物理特级教师、物理金牌教练曾军良老师的“教育需要爱与智慧”,北师大教育学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君阳的“教师专业发展”,北京市教育学会心理研究会理事、北京市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理事赵晓颖的“教师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等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使我有机会在北京的繁华喧闹之外,对自己进行了一次深刻地剖析与反思,洗去心灵深处的一些灰尘与尘垢,让自己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与思考,立志以更良好的心态投入到我的教学教育工作中。
1、教师要时刻具有爱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最大的悲哀是对学生没有爱;教师最大的痛苦是失去学生对你的爱。教师对学生既要有爱的情感与行为,又要有爱的艺术与智慧。教师的价值在于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教师要用心做教育,满怀激情做教育。教师要视学生为孩子,教师要善于用父爱、母爱、师爱去唤醒孩子的梦想,激发孩子的追求。
⑴爱应出于真诚,发自内心,才可以感动别人,成为别人进步的动力。
⑵爱需要尊重及宽容,特别是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尊重和宽容可让他们感念于心。
⑶爱应该建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学生失意的时候,一个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足以让他铭记于心。教师要细心去体察,捕捉学生的需要。
⑷爱需要技巧,注意方式。好多时候,我们总想当然认为,只要我心里有爱,对方就能感受得到,因此忽视了爱的表达方式。当面指出别人的错误,虽出于好意,却往往叫人受不了。恰当的表达方式,才可能让人产生感谢之心,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
⑸爱需要提醒。长期的接受,令学生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不再感动。提醒他们关注周围的爱,特别是来自父母的爱,可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
2、做专家型的教师
自觉提升师德魅力是专家型教师成长的基石;拥有专家一样的知识是专家型教师成长的本钱;教研相长,理性实践是专家型教师成长的立足点;在教学反思中成长是专家型教师成长的根本捷径;做“创新者”不做“传声筒”是专家型教师成长的保障;修炼高超的教学艺术是专家型教师成长的核心。看了似乎觉得并不难,但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专家型教师的成长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也没有立即成为专家型教师的灵丹妙药。相反,奇迹是取决于每个希望成为专家型教师的人日积月累的努力。我以后要朝着专家型教师这一目标而努力的。
3、做智慧型的班主任
争取做到:一个坚持,两个突破,三点思考
一个坚持即坚持学习。我们要向书本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文学经典、教育名著、大家思想、专业知识、时事新闻等等,都是我们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内容。我们要向网络学习,通过网络,扩宽视野,这会让我们看到更多更新的教育观点。我们还要向他人学习,孔子、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这些教育大家的教育方法我们都可以借鉴,魏书生的自主管理模式、李镇西的朋友式管理模式、洪建斌的社会化管理模式、于漪的亲情式管理模式我们也可以有选择的效仿。还有,在我们身边,许多优秀的班主任的做法我们也可以吸取。只要坚持学习,相信我们一定会学有所获。
两点突破。一是突破自己,把做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当成我追求的目标,第二点突破就是要在学生精神面貌方面有所突破,首先是从教师自身做起。教师要以自己积极向上、文明大方的精神面貌去带动班内的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做到。在班级要创设一种特有的文明氛围,让每个学生身在其中自觉地形成文明守纪的习惯。其次是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不要一昧枯燥地说教和训斥,要抓住孩子的心理,通过创造孩子们喜欢的、常新常变的一些活动来达到教育的效果。
三点思考。教师的智慧是思索的结果。带着思考工作,我们就会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就会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而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会寻找到教育的规律,渐渐的积累教育的智慧。这三个问题是:如何把自己从繁忙和劳累中解脱出来?如何在工作中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如何在威严和宽容间行走自如?带着这三个问题在教育的路上且行且思,当解决了这三个问题,我想我一定会成为快乐而智慧的班主任。
4、常读书、勤写学习心得
学而不思则惘。书本上的知识再多,都是别人的,只有学有所思,才能变成自己的,为我所有;书本上的知识再好,都是死的,也只有学有所思,才能真正变成活的,为我所用。一个人如果不注重把学到的知识适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即使这个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不能说明他真正达到了读书学习的最终目的。通过专家的讲座,使我深深地认为作为教师,要终身学习,平时要勤读书、勤思考、勤动笔。只有及时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面对竞争和压力,我们才可能从容面对,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5、寻找教师职业的幸福感
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寻找;在师生交往中寻找;在学习反思中寻找;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真的,只要你是生活的有心人,你就会在你的日常工作中找到快乐。“一名优秀的教师,不应该只把课堂当做传承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把课堂当做师生交流思想感情、碰撞智慧火花、启迪智慧灵感的其乐融融的磁场。”“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更来自生活,家人、朋友、闲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学会宽容,学会欣赏,学会理解,学会谅解,打理好自己的心情。”“有好课堂,就有好人生;课堂精彩,人生精彩;课堂质量高,人生质量高。”“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是我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让学生迷恋、期待、向往自己的课堂吧!”“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可以改变我的课堂,我的课堂我做主。”这些至理名言时时勉励着我,鼓动着我去追求这样的课堂,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感。
篇8:名师培训心得体会
在金秋十月这个收获的季节,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教育厅“名师团送培”连云港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班。尽管培训只有三天,但大师们的睿智与真诚的引领,带给我的不仅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更让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与思考。
听了南京师范大学的李学农教授《走出工具理性的班级文化》的理论引领讲座,我对班级文化有了深一层次的理解。班级文化不仅仅是温馨、整洁的教室环境,美丽的.板报或是图书角等等,更应该是在班级学生身上所体现出的一种精神,一种无形的力量。李教授把班级文化形象地称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正是这只“手”,在下意识里支配着班级中人的思想觉悟、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行为的结果。如果我们把在班级中能看得见的文化称之为“硬环境”,那么存在于班级的“那只无形的手”就是“软环境”了。作为班主任,在关注“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的是班级“软环境”的建设。在管理班级的时候,我们应该谨记:学生在班级中,不是单纯的、被动的“学习者”,而是“生活着学习”。班级文化就是在“生活的学习”中完成了自己的雏形,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支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所以,有什么样的班级文化,班级中的人就过什么样的生活,也就有怎样的班级中的人。班级文化一旦形成,作为班主任个人是不能任意左右学生的。
这也让我想起了让老师们头痛的“差班”。一提到“差班”,我们马上会想到很多的词语:学风差、纪律差……这样的“差班”是如何产生的?责任是在建班之初的班主任,还是怪后来接班的老师?每个人都各有说辞,当然最后受害的就只有那“差班”的一群“差孩子”了,只怪他们自己不争气了。
篇9:名师培训心得体会
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的那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又油然在我耳畔升起,这次的培训与众不同,给我很大的震撼、触动和鼓舞。具体感受如下:
一、教师要具有阳光心态。
教师要有状态,有精气神,展现给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由于学生的向师性,同样会精神焕发、朝气蓬勃、奋发向上。
二、教师要尊重学生。
我们每个班中都有一部分学困生,其实学生之间只有差异,没有差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把更多的爱洒向学困生。有句话说的好,“微笑若给优生,如同锦上添花,微笑若给学困生,如同雪中送炭。”课堂上教师要敢于让回答问题的孩子毫无遗憾地坐下,学生回答的好要表扬,回答的不好也要变换方式表扬,以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每次回答问题都举手,可以给学生私下结秘,特别是学困生先秘密约好,“如果不会回答,举起左手,老师不叫你回答;如果会回答,举起右手,老师叫你回答。”这样让学困生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俗话说:“自信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让每个孩子都会理直气壮的说:“我是重要的、我是有所作为的、我是最棒的!”校园里、教室的墙壁上都可以张贴培养孩子自信的名言警句,像“我能行”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别人说你行,努力才能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明天争取行。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争取全面行,创新我最行。……此外,班级的各项工作中都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学科底蕴。
学科底蕴是专业化发展的关键,教师的学科底蕴的丰富程度决定了自己专业化发展的高度。如果学科底蕴不足,那你的专业化发展肯定是有限的。北京市广渠门中学优秀班主任高金英说过:“一个优秀的教师至少要有二三百个故事,还要会讲笑话,会变魔术。”也就是要求教师多才多艺,必要时信手拈来。那教师怎样提高自己的学科底蕴呢?
1、多读书。世界上人均读书最多的是犹太民族,每年人均读书64本,而我们中国人均读书仅4.5本。一个没有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创造力的民族,一个没有创造力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我们的确都应该静下心来读读书了。要让读书成为习惯,此外读书还要取法乎上,要读一流作者的书,不读大师的书,就无法站在教育的最高点。
2、交高人。和平庸的在一起你会更平凡,和大师、名师在一起你会更智慧。
3、勤反思。现在我们教师缺少的就是工作后的反思,有的人说:“一个教师坚持写3年反思就能成为名师”,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反思的重要性。
4、每天改变自己一点点。我们每天都在习惯中行走,缺少的是教学中的再创造。北京市特级教师吴正宪说过:“每节课改变一点点,3年后你会有惊人的改变”。
五、教师要用心工作。
全国劳动模范李素丽说过:“认真做事能把事做完,用心做事能把事做好”,也有人说:“积极的人像太阳,消极的人像月亮,态度决定一切”。作为教师不能仅仅把教育事业看作生存的一种需要,而应该看作体验人生价值一种追求。教师只有用心工作,才会感到不累,才会感到幸福和快乐。
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和谁一块同行。在有名师相伴的道路上,我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辜负领导期望,培养良好的心态、保持3分热度、尊重学生差异、提高自己的学科底蕴、在反思中进行教学再创造、给学生留下能带得走的素质、起到辐射作用。同时坚信自己会越走越远,开发区教育的明天也会更加美好!
篇10: 名师培训总结
杭州市第二届名师、学科带头人培养终于落下了帷幕,五年来,在杭州市教育局的关心下,在杭师院继续教育学院的精心指导下,在来老师,实践基地汪校长具体培养下,我们收获满满。五年的培训,对我来说是一种磨练,是一种提升,更是一种蜕变。
一、五年的培训是一种磨练
说是一种磨练,是要求。从参加工作到至今已经20多年,20多年来,参加的各种培训不计其数,起初的时候,我没有想到这次培训的艰难,只是觉得这次培训比任何一次时间都来得要长,可最后发现,一旦投入到培训中,便有了深切的磨练的体会。
1、培训时间之长全所未有
每个学期培训将近20天,每次培训短的1―2天,长的3―5天,这种培训整整经历了五年,这五年当中,我们在实践基地老师的带领下,从市区到临安、千岛湖;从市内到台州、温州;从省内到深圳、广州,我们体念了从市内到省内,从省内到全国的初中科学教学的变化,我们的脚步越走越远,思维也越走越深。
2、培训过程之严格全所未有
五年的培训,培训过程的严格全所未有。班主任来老师向来以严格著称,实践基地的汪校长更是以身作责,对我们严格要求。严格培训过程、严格参训纪律、一般不予准假。严师出高徒,现在想来,正是有了这种严格,才保证了我们这次培训的效果。
3、培训内容之多全所未有
五年的培训层次高、内容多。给我们培训的专家、学者在国内都有相当大的知名度,他们中有在教育改革中卓有成效、教育实践丰富的特级教师;有教学理论丰富、思想观念先进的教授和学者;有爱生如子的楷模。他们给我们培训的内容也是非常丰富,有心对心交流的报告;有手把手的实践指导。他们从教学研究出发,从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理论修养为目的,培养我们的实践智慧,使我们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育教学风格。
4、培训方式之新颖全所未有
每次培训,对我们同学来说,是一种内心的纠结与痛苦的生成。很多时候,我们把队伍拉到一所学校,与当地的教师一起pk,同课异构;课前大家一起各抒己见,一起帮上课的老师磨课、一起准备课件、准备实验器材甚至在课堂上身临其境,心随着上课的同学一起搏动,掌声和赞美伴随着我们,汗水和泪水也一起陪伴着同行。
正是有了这些一点一滴的磨练,我们才得到了锻炼,正是有了这种磨练,才能加深同学之间的友情,师生之间的亲情,磨练是一种经历,更是一种财富。
二、五年的培训是一种提升
培训是提升,听专家们的报告,总是心理很激动,他们就是能把问题讲到点上,把点融于教学实践中去。使我们眼睛一亮,茅塞顿开。
1、自己的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五年的培训,我和这么多优秀的老师一起听课,一起磨课,一起讨论交流,一起研究教法学法。深深感受到自己和名师有很大的差距。五年内,我们除了阅读大量理论知识,还参与和观摩了各种类型的优质示范课,通过学习别人的优点,用于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长时间的培训,量变引起了质变,我深感自己的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教学思路灵活了,教学手段增多了,教学的应变能力增强了,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对新课程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深刻体会到新课程教学应该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亲自去体验、尝试,来逐渐学会生活、学会学习,从而达到从学会到会学的目的。教师要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让他们不以学为苦,而做到以学为乐。
2、自己的教学视野有了很大的提升
通过聆听特级教师的报告、学习和吸收专家们的先进教学理念,对我的教学实践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通过到各个地方听课,跟各地老师一起上课,使我不但能从这些教师身上琢磨教学设计、处理问题的方法和与学生互动的方式,同时也使我能充分了解各地的教学改革,使我的教学理念始终保持领先。
五年来,通过对初中科学教材的解读以及对初中科学教学的具体方法、途径的钻研,对都教材教法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实践,使我对初中科学教学今后的走向和变革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这些变化最终使我们的教学视野得到了开拓,为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合作共享有了很大的提升
美国学者布莱克曼指出:“教师专业发展在本质上乃是同事间不断经由意见交换、感受分享、观念刺激、沟通讨论等来完成的”。五年来,培训班成为我们一个良好的合作共享的环境和平台。这种交流与合作不但体现在培训期间,还延伸到培训之外,至今,20多位同学不管谁遇到教学的困难,不管谁开一节公开课,大家都相互交流沟通、相互指导。这种交流和合作使大家都受益非浅。
五年来,同学们一起合作编写教学资料,一起研究教学改革,相互邀请到自己学校指导教学工作,从而使得我们的培训不但出现在固定的时间,也出现在培训之外,合作共享已经成为我们同学的一种资源。
三、五年的培训是一种蜕变
通过培训,我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教学思路得到了拓宽、对新课程的认识与实践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五年的培训让我从一名普通教师转变成为能随时拉得出去上一节示范课,能随时站在讲堂做专题报告的科研型老师,完成了我教学生涯的一种蜕变。
1、五年来自己收获满满
五年的培训时间,除了完成好了名师工程的专项课题以外,还承担了学校德育课程的建设与研究,XX年,我所撰写的《金色沙地德育特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荣获杭州市第28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萧山区一等奖;《用预学激发课堂教学的泵x初中科学预学案的设计与使用的实践研究》荣获杭州市第24届中小学专题论文评比二等奖,萧山区一等奖;共发表论文2篇,在各地教师进修学校做专题报告近10场,XX年在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十三届研讨会,所做的报告《金色沙地德育课程》获特别金奖,受到朱永新教授的鼓励与好评。五年的时间,在杭州市初中杭州市初中科学新课程成果展、下沙文海中学、台州椒江二中、杭州朝晖中学等地上示范课10多节,大大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同时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XX年11月8日,我代表培训班级有幸参加了杭师院举办的XX年秋第51届浙派名师的展示课,经受了一次教学生涯中最大的考验。下午1点45分,在杭十三中809班学生精彩的表现中,我准时结束了这节课,当我听到了场下1000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科学老师给予鼓励的掌声,看到了场下名师班同学兴奋的眼神,我原本悬了半个月的心终于放下。
2、教学思想完成了蜕变
(1)深刻认识到读书、实践、思考、总结是名师成长的基本方法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保持教育理性状态的前提是群体具有反思能力。而名师就是处于反思的‘多震地带’。
优秀教师的学习都是自觉的。学习使人进步,但学习也可能束缚人的思想。青年教师要自觉学习,更要敢于实践,实践比学习更重要。实践就可能出错,但是,不能怕出错就不敢实践。一个教师如果能够把阅读视野不断扩大到更广的领域,并且能够有效地汲取经典中的营养,就为自己提供了一条走向名师的途径。教师广泛阅读,进而厚积薄发,在不断的积累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批判性的反思,不仅能够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越来越游刃有余,而且能时时体会到教学的真正乐趣。
(2)深刻认识到名师必须坚持高尚的情操,做到身正为范
早在汉朝时,杨雄就提出了“师者,人之模范也”的光辉命题。其实,杨雄所言的就是名师的率先垂范作用。现在看来,名师对学生的率先垂范作用,就是名师能够通过自身的德识才学与卓越工作,对学生起到带头、示范与榜样的作用。名师因备受学生尊重,所以对学生的影响比一般教师更大、更深。针对一般教师的作用。
(3)深刻认识到名师要善于学习和敢于创新,努力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名师主要是通过自身的学识、修养、能力来获得学生、家长、社会、国家等公共空间的认同,从名师成长的机理看,学习和创新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优秀教师共有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在实践基础上刻苦地学习与积极地反思,最终实现充满个性的创新。教师不能没有独特的风格,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随波逐流、循规蹈矩是自己成长的最大敌人。人云亦云的尽量不云,老生常谈的尽量不谈,要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跟着‘风’跑。对自己的教学,不要考虑完美,要考虑最有特色。”优秀教师都善于把日常繁琐的工作和科研、创新融为一体。名师成长需要心智支撑,要有攀登高峰的,也要有完善自我的明智,心智的丰富和开放是名师成长的方式实质。
四、培训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名师不是打造出来的,也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在学习和实践中积淀出来的,五年的培训即将结束,回首这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都让我受益匪浅、感悟至深。自己还应在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加强文化修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具备较厚重的文化积淀,从而使课堂教学张弛开合自如,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二是进一步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课堂上继续保持住激情,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努力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热烈的气氛。形成和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
五年的培养告一个段落,但我知道,教学生涯就如跑道,在这条跑道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篇11: 名师培训总结
20xx年12月,我有幸成为了贵港市名师培训对象的学员参加学习培训。在培训期间,我分别到过上海华东师大学习培训、北京回龙观育新学校进行十多天的培训学习。我们听取了几位专家教授的报告,学习了现代教育技术,认真研究了教育教学理论,接受了心理健康指导,从理论上学习了教育科研方法,并到名校挂职学习、教师交流讨论学习教学相关策略,使自己对新课程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深度唤醒了自己的教育的责任感,学到了一些先进的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质,和业务综合能力,对于今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挂职培训学习期间,我严格遵守培训时间,认真学习两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校园文化特色,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集体活动和班主任研讨会、班会及各项德育工作。经常主动和学校各个部门的领导、教师沟通交流。坚持多看、多听、多问、多学、多思,做到了边学习,边交流,边思考,边总结。认真研读两所学校的各种资料、活动方案,始终不忘和自己实际工作进行对照比较,进行深度思考,从中吸取精华,探寻教育管理的良计妙策。把我的所见所闻和我的收获、思考、体会及时记录,并归纳总结,形成文字材料,从中感悟教育的真谛和管理的境界。现将自己的研修学习活动主要收获总结如下:
一、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个人素质
俗话说的好:“学无止境。”社会在进步,科学技术在突飞猛进地发展、创新,人人都需要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就都需要更新自己的知识。一个成功的教育者,更是一个善于自我更新知识的学习者。这次培训,我阅读了大量的教育专业知识的书籍,如《以学定教》《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教育因思考而精彩》等等,使我对教育教学观念有了新的认识,并重新审视和剖析了我的教育教学观,对学生观、知识观、课程观有了一个更新更高的理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比他课堂要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倍,便能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才能从大量的事实中选出最主要的来讲。”可见教师要担当历史和时代所赋予我们的重任,仅仅满足于学习和研究过的某一专业,是根本不能适应教学需要的,教师职业本身就决定了教师必须以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知识和不断增加新知识。科技迅猛发展,新知识迭出不穷,比如:现在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正向交互式、智能化、全球化方向发展,当前的教育已处于一个网络化过程中,如果我们的教师仍墨守成规,不及时看电视、读报纸、上网,第二天进课堂就会遇到学生的挑战,因为如今的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阅读时时滚动的社会新闻和日日变化的时空资讯,他们拥有的各种相信几乎已经是一条流动的河。所以,我们要用敏锐的目光,学习、了解、掌握大量的学科知织,使自己成为知识面广、专业知识深厚的“T”型人才,从专业型教师逐步向综合型、学者型教师过渡,以适应未来社会和教育系统内部的竞争。这次培训,除了知识、理念上的收获,同样也让我感受到了学习无止境,教学无止境。
二、积极研修,深刻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想我们教师的教育科研,就是要像苏霍林斯基、陶行知那样,像他们一样学会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不断把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点点滴滴的想法和感悟记录下来,常常去反思和总结。通过培训,我树立和增强了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认识到了反思的作用,知道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一定离不开反思。反思让我认识了自身在教育教学上的不足,反思也让我认识到了只有努力,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做好一名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与设计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学永远没有终点,只有远方。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向自己的课堂实践学习,在修正和反思中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向同行和书本学习,在借鉴和内化中不断提高的过程。可见,科研和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所在。教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对照新课程的理念,反思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标准的把握,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课程功能的落实等,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从而选择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由单纯的教学者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由“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习型”教师。要做到科研、反思,前提是学习。教师不能一味低头教书和批改,应且思且行开展叙事研究,渐行渐进实现教师专业提升。我们要成长为一名专家型教师,教育科研是我们成长的必由之路。
三、提高了视野,提高了教学技能。
在挂职学习中,虽然去了两所不同的学校,但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上海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那里具有的教育理念、独特的办学特色、师生风采令我大开眼界,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校园里到处是“会说话”的墙壁,“有灵性”的小草,以及楼道里独具匠心设计出的书吧,教室内读书角里琳琅满目的图书,仿佛闻到了弥漫在空气里浓浓的书香……;学校课题中充分渗透以人为本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满足学生发展的各种需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性,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并积极推进情感教育,围绕情感教育整合学校的各项工作,带动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各项素质的整体发展。在课堂听课活动中,教师教态都十分规范,课堂组织紧张有序,当堂训练扎实有效,而且各个教师的课堂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敬业精神已经在教师身上得到完美展现。他们一定做出了艰辛的努力,才会有今天的收获。让我也从中学到了不少课堂教学的艺术与技巧,丰富了教学知识,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
四、教师要走向科研,走向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想我们教师的教育科研,就是要像苏霍林斯基、陶行知那样,像他们一样学会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不断把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点点滴滴的想法和感悟记录下来,常常去反思和总结。通过培训,我树立和增强了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认识到了反思的作用,知道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一定离不开反思。反思让我认识了自身在教育教学上的不足,反思也让我认识到了只有努力,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做好一名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与设计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学永远没有终点,只有远方。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向自己的课堂实践学习,在修正和反思中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向同行和书本学习,在借鉴和内化中不断提高的过程。可见,科研和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所在。教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对照新课程的理念,反思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标准的把握,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课程功能的落实等,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从而选择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由单纯的教学者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由“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习型”教师。要做到科研、反思,前提是学习。教师不能一味低头教书和批改,应且思且行开展叙事研究,渐行渐进实现教师专业提升。我们要成长为一名专家型教师,教育科研是我们成长的必由之路。
总之,通过两次的培训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感觉头脑得到充实,思路更为开扩、清晰,丰富了我的教育思想、开阔了我的眼界和工作思路,提升了我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境界。更激发了我干好教育事业的热情和信心,这必将对我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挂职学习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回顾、反思与整理自身教育理念的契机,尽管校际差异很大,但他们在教育教学管理及教学实践中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将为我今后的工作起到扬帆引路的作用。
篇12:名师培训的心得体会
通过学校组织的周末名师工程中职班主任的培训让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对于我们班主任可以说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袁旭美老师的《班级管理与班级文化建设》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现结合自己的工作,谈谈班级常规管理。
中职学校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和其他学校基本相同,其管理目标和实施方案都是为了学生的成才这一终级目的来展开。但中职学校又有其特殊性,它既要继续对学生进行学业和品德的教育,又要切合实际地替学生进行就业前的各种训练,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学生能就业。因此,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就有其不同的工作重点。
一、 中职班主任工作的难点是什么?
每个班主任面对的都是几十个学生,其工作千头万绪,如果轻重不分,很难让工作变得轻松和有实效。有些班主任成天都很忙,但并不受学生的欢迎,效果也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就是没有找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避开常规的管理工作不说,就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难点,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找准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是其强烈内心愿望,而中职学生的心理目标并未成形,往往会随着时间和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而且每一个时段都有其特点,我将这种现象分为三个时间段来简单分析。
(1)茫然阶段。这指的是刚踏入学校的第一学年,这时段学生
刚从初中生转变为中职学生,其目标和身份的确定与转化处在不知所措过程,自己要干什么,怎样去实现他们并不清楚,当对学校的新鲜感一过去,普遍带有明显的失落感和茫然性。
(2)相对稳定阶段。中职学生在第二学年,情绪开始相对稳定,对自身专业的选择和发展目标相对清晰起来,部分学生会在这时段开始努力学习。
(3)恐慌阶段。这是最难管理的一个时期,这时学生的主要压力源自对就业的压力,以前都是靠家长供养而毕业后就必须自己养活自己,这是生存的压力,同时对社会的一无所知,又让学生感到惧怕,总担心自己在社会中不能适应。
这几个阶段共同构成中职学生整体的心理特征,是我们每位班主任应充分注意的。
2、规划好班级和每个学生的发展目标
我们很多班主任往往会制定很多班纪班规来管理学生,但却忽视了对班级和个人发展目标的规划。其实,一个班级要发展到一个什么目标,其责任不在学生,而在班主任,好的班主任会明确地引导学生怎样来爱护和建设班级,而不是让处于班级的被动位置。因为只有充分发挥和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整体的班级目标才能实现,每个人都应得到锻炼,都能共同成才,我认为这是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整体目标,不仅如此,每个学生又应明确自己的发展和成长目标。
3、推进学生学好各项专业知识,及时让知识转化为技能
中职学校是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道门,能否具有过硬的技能是检验我们办学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准,我们往往囿于对表面工作的常规管理,而很少深入到学生的真正内心去。班主任虽然不是所有学科的老师,但也必须随时随地鼓励和推动学生掌握好每门专业知识技能,甚至可以说这是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的中心工作。
4、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显得尤其重要。中职班主任应努力给学生培养起团结、协作、奋进、创新、科学等方面的高级品德,而不再是简单的劳动者。
二、中职班主任应怎样把握其工作重点
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的发展目标和特点,班主任应怎样有重点地开展工作呢? 首先,针对各个学年的不同心理需求特征,应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让学生明确自己所选择专业的特点,稳定情绪,确定目标,鼓励其在第二学年扎实基础,对社会及就业状况班主任应经常性的进行关注和疏导,打消学生的恐惧心理,认真做好每项工作,同时班主任对人才市场要有清醒的认识,指导学生就好业,好就业,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 其次,是对每个学生和班级建立成长档案,在这方面可引进中小学的一些先进经验,我们不能认为中职学生就已经完全成长为大人。这一时期,每个学生仍然处于成长的过程。当他们走向社会后,严格划规自己和管理自己同样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对自我档案的审视,每个人都受益无穷,班级档案主要是促进和树立学生的团队意识,责任信念,从而确保其适应于社会生活。 再次,班主任要充分保证学生获得所学专业的各项技能。其实,班主任老师实际上是代表学校在班级中贯彻和执行学校的办学目标和理念,在学生眼中班主任就是最高级别的引路人,而学生要真正成才就是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高尚的道德修养,这方面直接取决于班主任工作的得当与否,十分重要。 最后,一个好的班主任必须建立和培养起一个和谐、求实、创新、奋进的班级,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有强有力的班级干部,还必须充分激活每个同学的积极性,相互鼓励,共谋发展。 三、班主任应怎样发挥班级作用 在学生的成才过程中,班级起到核心作用,对每个学生的影响有时是终身的。一个班级不是班主任个人的,而是每个学生共同构成的一个学习、生活主体,其影响力也不是班主任显现出的,而是通过班级这一主体散发的,那么,怎样发挥班级的作用呢?
1、通过班级的各项建设,让学生树立起情感上的认同。也就是说,要让学生觉得自己的班级就是自己工作、学习,最后成才的温暖之家,不能有排斥感、游离感、局外感。同时,还是一个充满自豪、独一无二、有别于其他班级的集体、
2、班主任应正确引导班级的荣誉感和团队意识,我们有些班主任会因狭隘的班级利益将学生引向自私,不顾大局的歧路上,其实班级荣誉应服从于社会和学校,集体是主要的,所谓团队意识是集体意识而不是小圈子。
3、建立健全内部竞争机制,鼓励创新与实践相结合。中职学校应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班主任应全力营造班级和谐、求实的班级氛围,确保每个同学都共同拥有发展和锻炼的权利。
4、树立每个同学的班级观念。既然班级是由每个同学构成的,那么,班级的'整体形象也应由每个同学的个体形象构成,班主任在这方面应培养每个同学的整体意识。
通过一学期的培训让我更加明白了自己的工作方向和工作目标,也对班级常规管理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我深信人的一生就是不断探索和学习的过程,同时我也深信有了国家的方针政策,有了领导的关心金沙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一定会赢来崭新的一天,我相信我们的付出终有一天会得到肯定,让我们为职业学校新的一天加油吧!
篇13:名师培训的心得体会
本次为期六天的x期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这几天集中学习并有幸聆听了几位小学数学专家的报告,专家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让我从理论到实践上认识什么是新课标,什么是新课堂,使我的教育理念得到提升。下面是我通过培训学习获得的点滴体会。
8月21日上午,全校教师一起认真聆听了各位领导的报告。首先,吴校长带着大家重温了“备课、作业的基本要求”,从各个方面对教师备课及学生作业进行认真细致的指导。接着花主任汇报了“教科研考核奖励办法”,要求年轻教师要积极投身教科研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最后徐主任带着大家共同学习“教学常规、工作质量考核方案”。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们更应该时时刻刻谨记领导们的教诲,认真备好课,踏踏实实完成教学工作,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教科研活动。
8月22、23日,分组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全体数学教师一起聆听孙校长对小学数学课标的解读。听了孙校长的报告,我们知道了新课标的修订过程,掌握修订课标的新特点,明白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四大育人功能,学会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评价。专家们花了这么多心血为我们教师制定新的课程标准,我们自然要用新课标来规范我们的教学。作为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目标更明确了。
带着激情和期待,8月24、25日我们迎来了贡校长、杨校长的两场讲座。两位专家的报告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让人听了意犹未尽。其中贡校长提出一个观点“教学生终生不忘得数学”让我感触颇深。如何让学生学会的数学知识终生不忘呢?我们在教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时,不能只是灌输,更要注重数学基本活动的体验,让学生真正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只有让每位同学真正体验过后,他才能终生不忘。就用三年级下册“认识千米”来举例,在教学1千米有多长时,由于条件限制,课前让学生在跑道上走1千米来体验,结果在跑道上绕着始终不能直观感知1千米到底有多长。课堂我让学生来说说,一位同学双臂侧平举时大约1米,那么10位同学手拉着手大约长多少米呢?100位同学呢?1000位呢?这时学生会惊叹1千米很长很长,但却也无法真正直观感知1千米到底有多长。而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贡校长他们东桥中心小学就做的很好,课前教师们在学校前的一条笔直的公路上量好1千米做好标记,然后在教师和领导的组织下,三年级的所有学生一起到公路上从1千米的一头排到另一头。让学生在各自的位置上去体验1千米到底有多长,接着让几位同学从1千米的一头走到另一头,其他同学原地用手表记时,看看同学走完1千米要花多长时间,然后再让老师分别骑着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从1千米的一头走到另一头,同学原地用手表记时,看看骑车走完1千米要花多长时间。最后让学生到另一处体验弯曲的1千米。放学回家让学生根据自己记得时间再去体验1千米到底有多远。经过这一系列的数学活动的体验,学生怎么能不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远,怎么能忘记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教师的终身必修课,在信息化时代,我们更要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充电,才能适应我们的教育发展。校本培训与时俱进,给我们照亮了前进的方向,当然,有些理论知识还需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细细琢磨、思考。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就一定能进步!
篇14:名师课堂培训心得体会
12月8日至12月9日,我有幸参加了由贵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主办的、在六枝特区煤机厂影剧院举办的《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在这一天半的培训学习中,聆听了三位名师的经典课堂以及他们的专题报告,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特拟以下几点想法:
星期六上午,我听了罗鸣亮老师的课堂《可能性》,他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提倡的学习方式。在这节课始终以“摸球活动”为主线,在第一次摸球活动中,学生没有受到老师的限制,而是根据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活动,盒子里放多少个球,摸多少次……一切都由学生做主。学生通过第一次摸球,深深地感受到不管盒子里放几个球,也不管摸几次,在不看的前提下,如果只放黄球,就一定只能摸到黄球,不可能摸到其它颜色的球;如果既放黄球,又放白球,就既可能摸到黄球,又可能摸到白球。学生在对比中更好地体会了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可能性作为一种随机事件,是不受人的主观愿望控制的。但许多学生有这样的错误认识,即第一次摸到红球,第二次就该摸到白球。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随机的概念,他又设计了第二次摸球活动,让学生先猜再摸,既暴露学生的认识,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思考,再让学生亲自动手摸一摸,想一想,感悟到对于某一次摸球来说,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事先是无法确定的,并且前一次摸球的结果不会对后一次摸球产生影响。通过逐步拿出球,让学生感悟到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 “一定”、“不可能”、“可能”是可以互相转化。
下午,听了南京市石鼓路小学副校长仲广群的课《 找规律》以及他的专题讲座《数学思想的内涵、特征及其教学意蕴》,他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丰富的数学故事对《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中新增设的“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以专题的形式进行了解读。仲老师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丰富的数学故事对“基本数学思想”做了深入浅出的精辟解读。王老师则以课为例,结合相关理论,对数学教学中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谈了自己的认识和想法。两位特级教师的精彩解读,与会者高度认可,颇为受益。
星期日上午,便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刘松,从他上的精彩示范课四年级《解决问题》,这节课中刘老师在课堂上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手势,酷似学生中的一员,有疑惑、有成功的欢呼雀跃、有与学生面红耳赤的争论,他俨然成为一个勤学好问的学生。刘松老师对课堂的投入让人感叹,我们每一位教师如果能学到这种执着和敬业,全身心投入教学,对学生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幸福。通过刘老师的课堂,听刘老师的赞扬的语言,诸如“神仙”“王老师”称学生为“高人”……,孩子们高高举起的小手和大胆的表达,我们不难发现刘老师把课堂主动给了学生,一句“你真了不起”(握手),体现了对学生的充分尊重。他关注到了课堂的每一个角落,在他的课堂上学生有那么多的问题,学生那么的善于思考,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刘松老师的课让学生养成的是一种数学的眼光、一种数学的情怀,他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数学之美、之妙、之变化无穷。你想让我们的孩子感动吗?你先感动自己,数学一定要有激情,美好的事物都是激情的产物,课堂的最高境界就是人课合一,也就是一定要投入到我们的课堂中。
通过这次学习,对我的教育人生产生重要的影响。作为一名一线的数学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才能适应当今的教学要求,才能当一名顺应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
篇15:名师课堂培训心得体会
从20XX年12月7日9日作为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培训的时间,这次能参加六枝培训,我十分高兴,觉得这是一个给自己充电的好机会。并且自己获益匪浅,对这次培训也有了深刻地体会。本次培训为我们提供了各类丰富的专题讲座、课例观摩,使本来枯燥的学习,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易懂,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拓展了自主学习的空间,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课堂的艺术。
罗鸣亮老师追寻简约而灵动的课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仲广群老师和刘松老师他们的话语,也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对于一个刚刚毕业走上教师这行的我来说,自己是完全想不到,也上不出如此完美的课程,学生愿意学,老师乐意教,边玩边学。学生兴趣也较浓厚。
当他们谈起他们自己刚刚走上讲台时的情况时,才发觉原来他们也如此过。的确,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天生的讲师,天生的教师,或者其他的。都是一步一步地才走出来的,靠点滴地积累,靠点滴地吸收,最终才能做好。
通过学习,真正体会到课堂教学其实也是一种艺术,它要我们教师用心去浇灌,才会开出美好的艺术之花,同时也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距离名优教师还有很大差别。在以后执教的过程中着重加强教材的分析,利用所学理论去备课、备学生,去研究习题,逐步在课堂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使学生在课堂四十分钟能充分接收新的信息,减少课业负担,多一些时间去体会. 由此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价值,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从而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乃至优秀的教师,让自己的教学生涯也因此而更精彩
现在自己唯一要做的事是多向像他们一样的人学习,学习他们优秀的教学经验,为自己的教育生涯打一个扎实的.基础。学会把他们所传授的方法带到课堂,让自己的学生也乐于学习,而自己也教得轻松。不管试验结果如何,我都得继续,如果结果不乐观,我也不气馁,反省一下自己,回顾环节,审视一下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错了,然后找出原因并找出解决方案,然后继续实施下去。
拿破仑曾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自己也这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那做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也是令人向往的,只是这条路会很艰辛,但我会好好地利用课余时间对自己的教学方案作进一步地审视,然后总结出一个适合自己,同时也适合学生的一种方法,让学生轻松学习,轻松掌握学习内容。
篇16:名师课堂培训心得体会
借本次培训的机会,我有幸观摩了名师的课堂教学,在被三位老师折服的同时,也重新审视了一下自己。
作为一名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老师,我有太多的不足。拿起一篇文章来,竟然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有着太多的无奈,虽然经过了一年的教学,但有时候却也还是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课堂教学太乱,往往不能让课堂很有秩序地进行。通过观摩徐老师、张老师和王老师的课,让我有了很大的触动,受益匪浅。
徐老师讲的是三年级的《给予树》。徐老师针对三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悟出一个善良、仁爱的金吉娅,让人物形象能深深地根植于孩子们的心中,不但完成了基本的语文知识的教学,更能使孩子们的心灵受到感染,懂得去关爱他人:给人玫瑰,手留余香。徐老师开篇便问孩子们喜欢过节吗?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接着板书课题,让孩子们去读课题,导出圣诞节时一棵特别的树——给予树。接着让孩子们学习生字词,从而由援助中心导出在商场里有那么一棵树,并且贴上了人们的心愿,于是就成了给予树,并且画出了一棵形象的树,很直观形象。接着示范生字的写法,接着讲解文章,将阅读贯穿其中。使孩子们在一遍遍的阅读中品味重点词句,感受人物。
张老师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为五年级的课程。五年级的学生重在培养学生的品读感悟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挖掘人物内心,在对人物的学习感悟中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老师已经没有必要去泛读全文,只挑个别句子进行泛读便可以,但张老师却根据文章是一片古文,里面的句子很难读而将全文进行了泛读,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完成对文章的解读。课文内容的讲解条理非常清楚,整篇文章在一步步的深入中使学生对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感受深刻。张老师刚开始只是让学生通过对王熙凤的穿衣打扮来说说王熙凤是怎样的一个人,接着通过对文章的学习,王熙凤对林黛玉的关心,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等方面的描写,来更深刻的感受王熙凤的人物形象,最后通过观看红楼梦中的这段视频让学生进一步接近王熙凤,感受其人物形象,在层层的深入学习中使王熙凤这个人物生动形象。而且张老师的课中有一个亮点就是师生共同完成板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王老师的《寓言二则》是一篇二年级的文章,王老师针对二年级学生的特点,重在学生生字生词的学习,安排设计了根据句意填词的内容,使学生能更好的运用词语。王老师刚开始上课,便让孩子们观看几幅图,猜猜图画上是什么,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故事——揠苗助长。从字词引出文章内容,使学生在更好的学习生字词的同时了解故事内容,并能从故事中得到一定的启发。也在课中穿插了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自己写的环节,将字词贯穿课的全部。
这三堂课都根据年级的不同,教学设计有着一定的不同,教学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三堂课也有着一定的共同点:三节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给人的感觉是一直是以学生占据着主导地位,老师只是在引导着学生去自主的发掘探究,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而不是像我们平时的课那样,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记。老师和学生之间非常的默契,老师们都能很好的去引导学生,课堂气氛非常的轻松,流畅,教师语言幽默,感情丰富,很容易的感染到学生,投入到课堂中去。
总之通过这三节课的观摩,使自己的收获非常大,为自己的以后的教学点亮了一盏指路灯。教师的责任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自主学习。
★ 暑假工作总结
★ 学习通知范文
★ 教师寒假培训总结
★ 两会发发言稿教师
【名师假期培训的心得体会(共16篇)】相关文章:
开学工作汇报材料2023-05-24
秋季上第一学期教科室工作计划2023-06-02
描写学校校本培训工作计划2022-05-08
期末教职工大会校长讲话稿2022-09-28
你能成为最好的数学教师读后感2023-07-29
给全体学生家长的一封信2022-09-21
停课不停学教育随笔2022-08-20
你能成为最好的数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2022-10-08
小学教师素养提升心得体会2023-12-04
教师假期成长计划2022-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