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就与家庭幸福的心得体会(共17篇)由网友“枫林”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个人成就与家庭幸福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 个人成就与家庭幸福的心得体会
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德育资本。习惯的资本由于使用就不断的增大着,而且使人能够象经济界的物质资本一样,有成效地利用自己最宝贵的力量----有意识的意志的力量,把自己生活中的道德大厦建筑得越来越高。
9月23日上午,昆铜中学举行了“养成良好习惯,成就幸福人生”的主题晨会讲话,谢校长做了精彩 而又生动的演讲。他首先引用了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接着,又给老师和同学们讲述了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前总裁福特先生当年应聘时因注重细节而被录用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学生们深刻地体会到“细节”重要性。
注重细节,就是要求我们要培养自己的良好习惯。谢校长以这个故事为载体,提出了学校生活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享受生活的能力。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
之后,谢校长又表扬了同学们开学以来的一些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学校卫生包干到人后,同学们对个人包干区认真负责的态度及学校卫生状况取得了显著提高;还有,表扬了703班学习委员,将学习卫生的得分誊抄在周评表中。另外,又批评了少数同学在众人面前表现不错,但独处时却不太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求大家要心存善念、修正行为、约束自我、持之以恒、养成良好习惯。同时,列举了一些我们还没有做到的习惯,如晚自修结束后排队下楼、大课间结束后把鞋底的泥弄干净后再进教室、自学时要用双色笔在书上作批注等。
今天谢校长的晨会讲话不仅使学生们得心灵受到了震撼,同样的也使老师们的思想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
实施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一是通过养成良好习惯,解放学生的大脑,以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提高成绩;二是健全人格,以便学会做人,健全心理,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本学期,我校将把“养成教育”作为我们德育工作的一个亮点课程开展。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通过养成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习惯和学习习惯,使学生受益终生。
篇2: 个人成就与家庭幸福的心得体会
著名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正所谓观念变,行动就变;行动变,习惯就变;习惯变,性格就变;性格变,命运就变;命运变,人的一生就改变。只有摆正了心态,才能最终成就美好人生。这一点毋庸置疑。
八月七号,也就是不久前的几天,刘翔的预赛着实给我带来不小的失落感,心脏仿佛一只被美好期待充的饱饱的红色气球,在一瞬间突然爆炸,那突如其来的惊吓和疼痛可想而知。然而,静下心来想,这样的结果对刘翔又意味着什么?如果说北京奥运会的一幕带给刘翔的是一种无奈、自责和不甘心,那么四年后这样的一幕在刘翔看来是不是一种不然。正如解说员杨健所说:“他已明白自己可能无法坚持到最后,但仍尽力一搏。”即使结果是最坏的一种,刘翔也能淡定又坦然地面对,面对全国、全世界的观众,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最重要的是面对自己那一颗争强好胜的心。正如我们所见,刘翔再次折回赛场以一种勇敢又淡然的姿态面对观众。我们知道他尽力了。
刘翔的这种淡薄的心态在以前的比赛中也有体现。在的大邱世锦赛上,刘翔意外遭遇对手打手犯规,观众为他感到可惜,甚至有些愤怒。然而刘翔所变现出的成熟、豁达和从容的风度受到各国观众的尊重,这种淡泊的心态也给刘翔带来别样的光辉。
还记得无臂钢琴师刘伟吗?还记得“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的活着。”这句振奋人心的话吗?这个小伙子的独特经历和积极勇敢的心态让很多人记住了他的名字。面对数去双臂的困境,他勇敢地面对,向命运
发起挑战,23岁他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他用自己积极乐观、坚定不移的心态成就了美好人生。
然而,与这种种美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下社会中一些人的病态的行为。我们时常看到残疾人被追视的镜头,也时常看到乞讨者被围观的场面,还有老人摔倒假装无视的情景,这些人都没有一些良好的心态。为什么不回到人性的原点,以一种“人性本善”的美好心态来接纳他人、看待他人?不知不觉中,这些人离快乐和幸福就越来越远。
岁月长长路长,人的一生,关键的就那么几个阶段。而高中三年无疑是这几个阶段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这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你为将来奠基的时期,每一天、每一步都要走好。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养成好习惯。昨天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天的我们,而今天的习惯决定我们的明天。祝愿我们所有的同学都能拥有更多的好习惯,引领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
篇3:成就与孤独作文
成就与孤独作文
孤独,这一字眼如两道锋锐的光芒,直射那“千古风流人物”的孤独,因为孤独,才有了“人比黄花瘦”憔悴的倩影;因为孤独,才有了“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也正因为孤独,才有了“今宵有酒今宵醉”的风流。捏架的夕阳光辉万丈,破碎的阳光闪耀斑斓,“风流人物”的身影在此也许会显得更加孤单,落寞。
是孤独的力量,让他们留下了这华丽的篇章;是孤独的力量,让我们知道了“风流人物”也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惆怅。 有的人在孤独中消沉,有的人在孤独中崛起。也许是因为孤独了,李时珍耐不住寂寞,所以《本草纲目》;也许孤独的.日子里太单调乏味了。所以莫扎特才谱写了那怡人耳目的乐章;也许孤独到物理吧司马迁才串起那长长的故事DD《史记》。
为此,我们还应当感谢孤独,是它让我们知道了《本草纲目》的着作人如此的杰出;明白了莫扎特在音乐界上的造诣如此高粱;懂得了司马迁如此的惊人毅力 淡淡的云淡淡的梦,淡淡的晨晨昏昏,淡淡的鱼淡淡泪,淡淡的年年岁岁。孤独也在这淡淡的世界里留下它的足迹,那是一道长长的轨迹。《圣经》中曾这么说过“愿主怜悯,赐我们悔恨的心,忧伤的灵。”
而我们如同被隔绝在一大片黑色的棋子中的白色棋子,孤独地等待时光和岁月给予我们永久的救赎。在这之中,中国也耐不住了,神五,六的升空,减少了孤独,中国人也耐不住了,刘翔飞出了亚洲,崛起了一批批,也倒下了一批批。孤独似乎在说,你只有两个选择,一者是打败我;一者是被我打败。 望者那块铅色的天空,飘零的云朵,流泻的星辰,还有沉淀的夜,孤独不断地造就成功,成功也不断地演绎孤独。
悠悠中华,变化乾坤。孰不知功成能耐寂寞,创业需得寂寞,立志静待寂寞乎?
文王拘而演周易,挥戈东进伐无道,渭水乐得姜太公,死而无憾寄武王。于羡而不移性,于理而不失民,于人而不失礼,乃文王之所成也。能耐寂寞,能守性尔。予其寂寞,实乃信之所以倍增,心之所以倍厚,功之所以倍成之理也。虽无目西周,而成姬代之伟业,可谓辉煌,想其无憾乎!
寂寞,于成者乃身之耳,于心则因身而反,此乃心静而不失性。顾凡大成者出于贫而立于伟之由皆因于此。
立业而著辉煌,不乏曲指,寂寞能耐不在少数。故寂寞立业也不失辉煌乃力之所为。因寂寞而生心境,生韧性,生信念,生所以。此皆力之源,欲不寂寞而先求寂寞,于寂寞中发掘无穷。以寂寞而著辉煌此理通也。以此而思之,成业不在力,而在寂寞也。唯寂寞能生万物而不失所以,此则然也。
靖节归田园而为后世称道效仿,太白斗诗酒而为世人浪漫相向,板桥胸存竹而为八怪增光添彩,与其辉煌,太可谓静待寂寞耳!
寂寞本无是空,有空则必有实,与其望实,不如静待空空。
静待寂寞,方守一片宁静,以闲适淡雅而居雄浑,以平凡人间而待辉煌,有何不可。静待寂寞,以其空饰实之所缺,以其虚掩实之所失,以其声充实之所伏,实亦因此而更辉煌。
不耐寂寞而欲辉煌,不守寂寞而添光辉,不待寂寞而候辉煌,此则乃缘木而求鱼,泼水而难收。闻之所以难成辉煌,欲因此而废寂寞可释此也。
辉煌,乃功成至胜耳,寓其意而明其理,可知其一二。然欲先所相照非全耳。山有前后,水有阴阳,人有乾坤,盖万物相分而得。顾寂寞为阴,辉煌为阳,一阴一阳,二者不可分也,顾欲阳则心有阴,有阴才得阳,寂寞能助辉煌,辉煌方映寂寞。
及于此而知寂寞与辉煌,归于彼而晓此理,以此理而释之,则可用也。
由此观之,以无为伴左右而耐其力可以功成也,此清明映前后而守其实可以名立也,以寂寞连阴阳而平其空可以辉煌也。
篇4:成就与孤独作文
孰不知功成能耐寂寞,创业需得寂寞,立志静待寂寞乎?
文王拘而演周易,挥戈东进伐无道,渭水乐得姜太公,死而无憾寄武王。于羡而不移性,于理而不失民,于人而不失礼,乃文王之所成也。能耐寂寞,能守性尔。予其寂寞,实乃信之所以倍增,心之所以倍厚,功之所以倍成之理也。虽无目西周,而成姬代之伟业,可谓辉煌,想其无憾乎!
寂寞,于成者乃身之耳,于心则因身而反,此乃心静而不失性。顾凡大成者出于贫而立于伟之由皆因于此。
立业而著辉煌,不乏曲指,寂寞能耐不在少数。故寂寞立业也不失辉煌乃力之所为。因寂寞而生心境,生韧性,生信念,生所以。此皆力之源,欲不寂寞而先求寂寞,于寂寞中发掘无穷。以寂寞而著辉煌此理通也。以此而思之,成业不在力,而在寂寞也。唯寂寞能生万物而不失所以,此则然也。
靖节归田园而为后世称道效仿,太白斗诗酒而为世人浪漫相向,板桥胸存竹而为八怪增光添彩,与其辉煌,太可谓静待寂寞耳!
寂寞本无是空,有空则必有实,与其望实,不如静待空空。
静待寂寞,方守一片宁静,以闲适淡雅而居雄浑,以平凡人间而待辉煌,有何不可。静待寂寞,以其空饰实之所缺,以其虚掩实之所失,以其声充实之所伏,实亦因此而更辉煌。
不耐寂寞而欲辉煌,不守寂寞而添光辉,不待寂寞而候辉煌,此则乃缘木而求鱼,泼水而难收。闻之所以难成辉煌,欲因此而废寂寞可释此也。
辉煌,乃功成至胜耳,寓其意而明其理,可知其一二。然欲先所相照非全耳。山有前后,水有阴阳,人有乾坤,盖万物相分而得。顾寂寞为阴,辉煌为阳,一阴一阳,二者不可分也,顾欲阳则心有阴,有阴才得阳,寂寞能助辉煌,辉煌方映寂寞。
及于此而知寂寞与辉煌,归于彼而晓此理,以此理而释之,则可用也。
由此观之,以无为伴左右而耐其力可以功成也,此清明映前后而守其实可以名立也,以寂寞连阴阳而平其空可以辉煌也。
篇5:成就与孤独作文
成就与孤独作文
成就与孤独作文■李远锋
黎明前的黑暗,漫无边际,我们努力的匍匐前行,希望找到那晨曦的曙光,来聊以慰藉那孤独的灵魂!仔细品味,那黎明前的黑暗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孤独,那晨曦何尝不是人生的成就,这种无意间的巧合,契合成了一个恒久的定理――孤独是成就的先驱。亦就是说没有孤独就无成就,孤独乃母于成就。
险益远则至者少,这句话经典地诠释了在顶峰之前的路上,随行之人愈之少去,这就不禁为求进之人无形的平添了一条天堑行进的孤独!险峰是壮美醉心的,可是在壮美之前的险峰,谁又能独守那份自己与自己挑战的寂寞,勇登绝域的志气。在前行的`道路上,进一步,也就多了几分危险,少了几个朋友。当危险越来越多,能与自己并肩的人越来越少时,自己真正的孤独就来了,唯有心智与源于最初的梦想的原始动力激励着你去完成那份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就是功成名就!
有伟大成就的人是孤独的。阿基米德,一生致力于科学,用自己的智慧,去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科学发现,从物理中的浮力、杠杆,到数学中的圆,就连皇冠上那白银偷换黄金的诡计也被他用科学的方法识破。(优秀作文 )他一生孤独,因为没有人陪伴他;他一生孤独,因为没有人理解他;他一生孤独,因为没有与他志同道合,心灵相通的人。他在孤独中默默的迤逦前行,不,是心甘情愿的奋力前行!这是一种境界,一种不需要外界鲜花芬芳弥漫心田的功利,一种没有金钱诱利驱使内心的宁静,纯粹的一种理想,一种兴趣,一种敢于向世界奉献的崇高的精神!
中国的苏轼、王安石也是在孤独中默默前行的谦谦君子,没有掌声,没有鲜花,没有吹捧,没有垂青,只有清风明月,无限江山与他们同在,旷达豪放、才华横溢与他们共行。这便足以,足以把他们的孤独化为不朽的诗篇,把落寞酿成永恒的成就!
成就与寂寞是相辅相成的,成就是孤独伴随而来的,孤独是成就的基石。孤独磨炼心智,考验坚韧意志,是成功的前身,是黎明前的黑暗,是生命中灿烂的鲜花。因此说没有孤独的成就是单调平庸的,是没有传奇色彩的,是只有骨架没有肉的行尸,留下的只是淡淡的哀愁和微漠的悲哀,以及一抹回忆的苍白!所以孤独的人生是丰富多彩的,是普世的,是真实自我与超脱自我的结合,这也就必然会酿就成功!
前行中,孤独是避免不了的蒺藜,我们又何惧蒺藜呢?我们就把它当作黎明前的黑暗,来拼搏,来体味这种感受,让其存在的价值凸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将痛苦的茧成蝶,化为亘古的成就!
指导教师郝玉心
篇6:中国空间技术成就与展望
中国空间技术成就与展望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中国空间技术取得历史性突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从此拉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
作 者:杨保华 作者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刊 名:中国航天 PKU英文刊名:AEROSPACE CHINA 年,卷(期): ”“(4) 分类号: 关键词:篇7:中国空间技术成就与展望
中国空间技术成就与展望
论述了中国空间技术的.重大成就,突出了我国实现发射人造卫星、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三大里程碑的跨越以及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最后展望了我国空间技术的未来发展.
作 者:杨保华 YANG Baohua 作者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94 刊 名:航天器工程 ISTIC英文刊名:SPACECRAFT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8 17(2) 分类号:V4 关键词:中国 航天器 空间技术 成就 展望篇8:中国空间技术成就与展望
中国空间技术成就与展望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中国空间技术取得历史性突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从此拉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
作 者:杨保华 作者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刊 名:航天工业管理 英文刊名:AEROSPACE INDUSTRY MANAGEMENT 年,卷(期): ”"(3) 分类号: 关键词:篇9: 成就与孤独的作文
成就与孤独的作文
黎明前的黑暗,漫无边际,我们努力的匍匐前行,希望找到那晨曦的曙光,来聊以慰藉那孤独的灵魂!仔细品味,那黎明前的黑暗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孤独,那晨曦何尝不是人生的成就,这种无意间的巧合,契合成了一个恒久的定理――孤独是成就的先驱。亦就是说没有孤独就无成就,孤独乃母于成就。
险益远则至者少,这句话经典地诠释了在顶峰之前的路上,随行之人愈之少去,这就不禁为求进之人无形的平添了一条天堑行进的孤独!险峰是壮美醉心的,可是在壮美之前的险峰,谁又能独守那份自己与自己挑战的寂寞,勇登绝域的志气。在前行的道路上,进一步,也就多了几分危险,少了几个朋友。当危险越来越多,能与自己并肩的人越来越少时,自己真正的孤独就来了,唯有心智与源于最初的梦想的原始动力激励着你去完成那份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就是功成名就!
有伟大成就的人是孤独的。阿基米德,一生致力于科学,用自己的智慧,去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科学发现,从物理中的浮力、杠杆,到数学中的圆,就连皇冠上那白银偷换黄金的诡计也被他用科学的方法识破。他一生孤独,因为没有人陪伴他;他一生孤独,因为没有人理解他;他一生孤独,因为没有与他志同道合,心灵相通的人。他在孤独中默默的迤逦前行,不,是心甘情愿的奋力前行!这是一种境界,一种不需要外界鲜花芬芳弥漫心田的功利,一种没有金钱诱利驱使内心的宁静,纯粹的一种理想,一种兴趣,一种敢于向世界奉献的崇高的精神!
中国的苏轼、王安石也是在孤独中默默前行的谦谦君子,没有掌声,没有鲜花,没有吹捧,没有垂青,只有清风明月,无限江山与他们同在,旷达豪放、才华横溢与他们共行。这便足以,足以把他们的孤独化为不朽的诗篇,把落寞酿成永恒的'成就!
成就与寂寞是相辅相成的,成就是孤独伴随而来的,孤独是成就的基石。孤独磨炼心智,考验坚韧意志,是成功的前身,是黎明前的黑暗,是生命中灿烂的鲜花。因此说没有孤独的成就是单调平庸的,是没有传奇色彩的,是只有骨架没有肉的行尸,留下的只是淡淡的哀愁和微漠的悲哀,以及一抹回忆的苍白!所以孤独的人生是丰富多彩的,是普世的,是真实自我与超脱自我的结合,这也就必然会酿就成功!
前行中,孤独是避免不了的蒺藜,我们又何惧蒺藜呢?我们就把它当作黎明前的黑暗,来拼搏,来体味这种感受,让其存在的价值凸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将痛苦的茧成蝶,化为亘古的成就!
篇10:成就与孤独初中作文
成就与孤独初中作文
孤独,这一字眼如两道锋锐的光芒,直射那“千古风流人物”的孤独,因为孤独,才有了“人比黄花瘦”憔悴的倩影;因为孤独,才有了“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也正因为孤独,才有了“今宵有酒今宵醉”的风流,成就与孤独作文。捏架的夕阳光辉万丈,破碎的阳光闪耀斑斓,“风流人物”的身影在此也许会显得更加孤单,落寞。
是孤独的力量,让他们留下了这华丽的篇章;是孤独的力量,让我们知道了“风流人物”也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惆怅。 有的人在孤独中消沉,有的人在孤独中崛起。也许是因为孤独了,李时珍耐不住寂寞,所以《本草纲目》;也许孤独的日子里太单调乏味了。所以莫扎特才谱写了那怡人耳目的乐章;也许孤独到物理吧司马迁才串起那长长的故事DD《史记》。
为此,我们还应当感谢孤独,是它让我们知道了《本草纲目》的'着作人如此的杰出;明白了莫扎特在音乐界上的造诣如此高粱;懂得了司马迁如此的惊人毅力 淡淡的云淡淡的梦,淡淡的晨晨昏昏,淡淡的鱼淡淡泪,淡淡的年年岁岁。孤独也在这淡淡的世界里留下它的足迹,那是一道长长的轨迹。《圣经》中曾这么说过“愿主怜悯,赐我们悔恨的心,忧伤的灵。”
而我们如同被隔绝在一大片黑色的棋子中的白色棋子,孤独地等待时光和岁月给予我们永久的救赎。在这之中,中国也耐不住了,神五,六的升空,减少了孤独,中国人也耐不住了,刘翔飞出了亚洲,崛起了一批批,也倒下了一批批。孤独似乎在说,你只有两个选择,一者是打败我;一者是被我打败,中学生作文《成就与孤独作文》。 望者那块铅色的天空,飘零的云朵,流泻的星辰,还有沉淀的夜,孤独不断地造就成功,成功也不断地演绎孤独。
悠悠中华,变化乾坤。孰不知功成能耐寂寞,创业需得寂寞,立志静待寂寞乎?
文王拘而演周易,挥戈东进伐无道,渭水乐得姜太公,死而无憾寄武王。于羡而不移性,于理而不失民,于人而不失礼,乃文王之所成也。能耐寂寞,能守性尔。予其寂寞,实乃信之所以倍增,心之所以倍厚,功之所以倍成之理也。虽无目西周,而成姬代之伟业,可谓辉煌,想其无憾乎!
寂寞,于成者乃身之耳,于心则因身而反,此乃心静而不失性。顾凡大成者出于贫而立于伟之由皆因于此。
立业而著辉煌,不乏曲指,寂寞能耐不在少数。故寂寞立业也不失辉煌乃力之所为。因寂寞而生心境,生韧性,生信念,生所以。此皆力之源,欲不寂寞而先求寂寞,于寂寞中发掘无穷。以寂寞而著辉煌此理通也。以此而思之,成业不在力,而在寂寞也。唯寂寞能生万物而不失所以,此则然也。
靖节归田园而为后世称道效仿,太白斗诗酒而为世人浪漫相向,板桥胸存竹而为八怪增光添彩,与其辉煌,太可谓静待寂寞耳!
寂寞本无是空,有空则必有实,与其望实,不如静待空空。
静待寂寞,方守一片宁静,以闲适淡雅而居雄浑,以平凡人间而待辉煌,有何不可。静待寂寞,以其空饰实之所缺,以其虚掩实之所失,以其声充实之所伏,实亦因此而更辉煌。
不耐寂寞而欲辉煌,不守寂寞而添光辉,不待寂寞而候辉煌,此则乃缘木而求鱼,泼水而难收。闻之所以难成辉煌,欲因此而废寂寞可释此也。
辉煌,乃功成至胜耳,寓其意而明其理,可知其一二。然欲先所相照非全耳。山有前后,水有阴阳,人有乾坤,盖万物相分而得。顾寂寞为阴,辉煌为阳,一阴一阳,二者不可分也,顾欲阳则心有阴,有阴才得阳,寂寞能助辉煌,辉煌方映寂寞。
及于此而知寂寞与辉煌,归于彼而晓此理,以此理而释之,则可用也。
由此观之,以无为伴左右而耐其力可以功成也,此清明映前后而守其实可以名立也,以寂寞连阴阳而平其空可以辉煌也。
篇11:《离骚》艺术成就与艺术特色
一、《离骚》发展了抒情诗的艺术,把塑造诗人的自我形象作为诗歌的主要艺术目标
换句话说,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作者的自我形象。《诗经》中的多数作品是抒情诗,奠定了我国抒情诗的基础,培养了我国古典诗以抒情为主的艺术传统。但《诗经》,特别是《诗经》中的民歌,多数是集体创作,它们往往是触景而发,即兴抒情,所塑造的也就是某种特定情形下的人物形象,比较单纯。《离骚》就不同了,它以巨大的篇幅塑造着诗人的自我形象,因此它就有可能全面完整地反映诗人自己的性格、爱好、理想、追求和斗争。我们知道,关于屈原的历史资料留存下来的比较少,我们今天所了解的诗人的形象,甚至于他的生平,主要是根据对他的作品一一首先是《离骚》的研究得出来的在具体的方法上:
1、诗人善于用周围的环境气氛来烘托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使之更鲜明突出:
例如诗中写道: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签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齑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这一节里实际上写了三个形象:诗人、党人和荃(或灵修,指楚王),诗人不仅写“余”(我,实即诗人自我)为国家的前途奔走先后和不怕因正直取祸,正面塑造抒情主人公的爱国主义者的形象,而且把这个形象放在党人的偷乐、楚王的信谗和反复无常的环境中,让环境去衬托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之更加突出鲜明。再如: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忽驰鹜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揽木根以结茝兮,贯霹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和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用饮露餐花和佩饰香草嘉木来象征和比喻诗人高洁的人品修养和高尚的道德追求,但诗人在开头就先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大家都在追名逐利,贪心不足,而且嫉妒贤能,在这种社会风气下,诗人的人品和道德就显得更加拔出流俗,展示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的诗人的形象性格。
2、诗人还善于把人物形象放在激烈的矛盾和冲突中来塑造。在《离骚》的第一部分里,诗人主要是塑造两种类型的人物:一类是诗人自己,他高尚廉洁,有着美好的理想、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强烈的爱国精神。另一类就是楚王和党人,他们昏昧庸俗,贪婪自私,结党营私、嫉害贤能。屈原把这两种对立的人物形象的矛盾和斗争描写得丰富多彩,生动细腻,从而使善与恶,美与丑得到鲜明的表现。更难能可贵的是,诗人还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来展现人物内心的矛盾和冲突。屈原在现实的斗争失败之后,思想上产生很多矛盾,是继续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操守,还是抽身退隐、明哲保身
是继续留在楚国,还是去楚求合?诗人曾说:“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大有迷途要知返的意思。这说明诗人的思想确实产生过动摇。并且他假借虚构的人物女媭对自己作了一番诚心诚意的批评和劝告,要他不必在举世结党营私的时候,还保持自己的“茕独”,言外之意还是随从流俗的好。但是诗人的思想是矛盾的,他借向重华的陈词又否定了女媭的意见,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他认识到:“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终于,在这场矛盾的冲突中,追求“义”和“善”的思想获得了胜利,于是诗人开始了叩帝阍求佚女的象征着追求“义”和“善”的上下求索。
在对待去国与否的问题上,矛盾和冲突也是尖锐激烈的。诗人设计了灵氛和巫咸的话来表现自己内心的激烈斗争。灵氛告诉他楚国的现实昏乱黑暗,善恶不分,不如去国。巫咸则说应该留楚求合诗人仔细地审度了两种意见,确认楚国的现实环境实在无可作为,于是听从了灵氛的话,开始“指西海以为期”的神游。但神游中瞥见故国的时候,却仆悲马怀,终于“蜷局顾而不行”,留楚战胜了去国的心理,爱国主义的思想得到最后的胜利。诗人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矛盾斗争,完成了抒情主人公完整的形象和性格描写,使之成为我国古代文学中最光辉灿烂的典型形象之一。屈原的这一伟大创造,把抒情诗的艺术发展到登峰造极的顶点,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二、《离骚》是一篇杰出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品
屈原是一位感情极其丰富的诗人,热情而富于幻想,这就使他的作品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离骚》就是一部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杰作,它以热烈奔放的感情,奇特美妙的幻想,结构成一篇光怪陆离,神奇变幻,“金相玉质,百世无匹”(《文心雕龙·辨骚》)的艺术精品,千百年来激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灵。
《离骚》是一篇杰出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品,它在艺术表现方法上充满着浪漫主义情调。在我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发轫于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诗经》虽然有些作品带有浪漫主义的色彩,但基本是以现实主义为主的。到了屈原时代,终于产生了我国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两个浪漫主义大作家一一庄周和屈原。庄子是个具有诗人气质的散文家,他的代表性的散文杰作《逍遥游》就是一篇浪漫主义文学的名篇。而屈原则是一位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浪漫主义精神最集中地体现在《离骚》里。
《离骚》的浪漫主义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首先表现为诗人并不对现实作客观的描写,而是充分调动自己形象思维的创造能力,赋予描写对象以生动活泼的形象,也就是说把它们形象化了。
《离骚》是一篇带有作者生平的自叙内容的政治抒情诗。但诗人并不是客观地叙述生平事迹,而是把自己的主张、理想、斗争等事实形象化,活动在诗中的不是枯燥的事实罗列,而是生动的形象描写,例如说到诗人“既有此内美”,“又重之以修能”时,他用“扈江离与薜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说自己曾经为了实现政治理想,培养了大批人才以及这些人才后来却变质从俗时,把这些活动和现象,形象化为自己曾“滋兰之九畹”、“树蕙之百亩”,栽种过留夷、揭车、杜衡、芳芷,自己曾希望这些芳草枝叶峻茂,但它们却萎绝而芜秽了。这种形象化的描写当然要比纯客观的事实的叙述要形象生动得多,因而使自叙生平的'描写带上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2、浪漫主义的最大特点是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而这种追求总是体现着作者的热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力。
《离骚》最激动读者的是作者上下求索的精神。诗人在现实世界遭到失败之后,又幻想了对重华的陈词,开始了上叩帝阁,下求佚女的求索,诗中写道:
驷玉虬以乘鹥兮,溘埃风余上征。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圈。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下面紧接着写寻求宓妃、有娀之佚女和虞之二姚的失败。在这里,作者把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和事物都驱之于笔端,为自己服务。他饮马咸池,总管扶桑,望舒为前驱,飞廉作后属,鸾皇、雷师等都为之服务,供之驱遣。这一幅幻想的图景中,作者的上下求索,正是现实中他为楚王“道夫先路”和“奔走以先后”精神的体现。而且诗人在求索过程中的不惮失败,充分表现了他对理想的执着精神,洋溢着热烈的感情。在这一段里,诗人不但着力于追求过程的叙写,而且以满怀感情的语言诉说着:
“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怀肤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
这就使诗人的追求更富于热烈和愤激的感情,而且明确地表示了幻想境界正是现实的反映。浪漫主义确实是以走出现实而描写幻想的境界为特点,但是幻想境界不过是现实社会的折影。屈原的幻想正是以社会现实为基础的,是幻想化了的真实社会的形象反映。叩帝阍而不见纳,立刻使我们想到了屈原“荃不察余之中情”、“怒而疏屈平”的现实,而那些“帝阍”的“倚阊阖而望予”的洋洋自得的形象也正是得宠于楚王的党人们的写照。诗人听从灵氛的吉占而进行的一次“指西海以为期”的神游,不仅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内心在去留问题上的激烈冲突,而且最后以“临睨旧乡”,“仆悲马怀”作结,把屈原爱国主义的现实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幻想的描写层层深入,感情波澜壮阔,把人们引入层出不穷的神奇变幻的情景之中。我们被吸引着、感动着、悲叹着;并且也被诗人的崇高的理想、高贵的品质、热烈的追求、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激励着,仿佛自己的心胸得到了开阔,灵魂得到了净化,精神得到了升华。这就是屈原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所取得的艺术效果。屈原笔下几乎把他能收集到的神话都驱遣调动起来,而且这些神话中的人物都不是诗人为了向读者夸博炫奇,而是借用它们来表现诗人内心的激烈矛盾和斗争,它们是为统一的主题服务的活的形象。《离骚》里玉鸾在啾啾地鸣叫,凤凰在翼翼地飞翔,蛟龙在架桥,玉虬在驾车,若木可以拂日,鸩鸟可以作媒,望舒、飞廉在前后奔走,鸾凰、凤鸟在上下飞腾,一切都在诗人的笔下活动着一一按照作者的统一步调和指挥,结撰成一个神奇变幻的境界,烘云托月般地突现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3、大胆而不失真实的夸张:
浪漫主义的作品往往还要用夸张的手法来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离骚》里就事物的本身加以扩大或缩小的夸张手法不多,但是却很能表现事物的本质特点,他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人不能九死,但诗人为了极力表现自己向善之心的永不改变,用“九死其犹未悔”来夸张,突出诗人的坚定不移的信念。《离骚》里的夸张多用在对某些象征性事物的重复性描写上。如为了表示诗人的芳香高沽,诗入用他佩带香花芳草来表现,但这些香花芳草的种类之多就是夸张,说他“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薛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这种重复性的夸张,突出地表现了诗人的高洁的道德品质。
我们在指出《离骚》的浪漫主义手法的时候,还要明白,屈原的浪漫主义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它揭露了现实的黑暗和污浊,揭示了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的斗争,并且展示了光明战胜黑暗,真、善、美战胜假、恶、丑的前景,因此没有粉饰现实,而是激起人们向往光明,向往美好,唤起人们对黑暗现实的反叛情绪。因此,《离骚》的浪漫主义是积极的,健康的,培养了我国人民高尚纯洁的品格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三、《离骚》在艺术上的第三个成就就是发展了比兴的艺术传统,使之达到新的高度。
比和兴在《诗经》的民歌中得到很好运用,但《诗经》中的比和兴往往是单纯的,质朴的,很多情况下比和兴都能很清楚地分开。《离骚》不同了,它的比兴更复杂、更广泛,王逸《离骚经序》说:“《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虽然在具体认识《离骚》的比兴内容上还可商榷,但是他已指出《离骚》比兴手法的复杂广泛。我们很难指出《离骚》里哪些是兴,即使是比,诗中也没有给我们以某物比某物的明示。朱熹在《楚辞集释》的《离骚经序》的注中说:“《诗》之兴多而比、赋少,《骚》则兴少而比、赋多。”但他在《离骚经》的注文中,说了不少“赋也”、“比也”、“比而赋也”、“赋而比也”之类的话,却没有提到哪儿是兴。《离骚》中确乎难找到明确的兴。而朱熹说到的一些比,后世也有不同的看法。例如他在“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下注云:“比也。……言己种莳众香,修行仁义,以自洁饰,朝夕不倦也。”
我们现在大多不同意朱熹把种植众香看成是“修行仁义”的比喻,而认为是比喻对人才的培养延揽。这说明《离骚》的比兴确比《诗经》的复杂得多。其实《离骚》的比兴已不是《诗经》里的分而言之的比和兴,它已作为一个统一的名词而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刘勰说:“虬龙以喻君子,云霓以譬谗邪,比兴之义也。”(《文心雕龙·辨骚》)又说:“楚襄信谗,而三闾忠烈,依《诗》制《骚》,讽兼比兴。”(《文心雕龙·比兴》)这里的比兴虽是从《诗经》的比、兴发展而来,但它侧重于比喻的内容,包含象征的意义在内,而且这种比兴往往是指对政治的讽谏作用。这从白居易对所谓“比兴”的理解可以得到证明,他说李白的诗“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而杜甫则有三、四十首,其中包括有《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等有讽谏时政的内容的作品。他说张籍的诗“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而举的例子也是讽君劝世的篇章。这种对比兴的理解更多的是直接依据楚辞的比兴寄托。《离骚》的比兴手法不像《诗经》那么单纯,它基本上没有“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卫风·硕人》)或“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邶风·柏舟》)之类的比喻,它的象征的意义更强。它不是借作比的事物来塑造被比事物的形象,而是直接塑造作比事物本身,使之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这是《离骚》比兴手法的一个特点。另外,《离骚》中大量地运用芳草香花,臭禽恶物作为比兴的材料,但不是为了“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而是自成一个系统。凡是美好善良的事物都是用来象征(或比喻)美好的事物;反之,则是用来象征(或比喻)丑恶的事物。芳草香花是比喻贤人或高尚的品质,臭禽恶物则是比喻坏人坏事坏品质。兰、芷、蕙、留夷、揭车与茅、萧、艾各有所司,绝不混用。这样就使这些事物的本身带上了浓厚的感情色彩,象征性就更明显。
四、《离骚》高超的语言艺术
最后,我们要谈谈《离骚》的语言艺术。
1、《离骚》语言的节奏美和音韵美:
屈原在南方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一一楚辞。它的语言句式上的特点是句子的长短不齐、参差错落以及多用兮字。根据历史记载,一些楚歌,如《越人歌》、《沧浪歌》本都是可以歌唱的。《离骚》在当时虽然未必能唱,但是由于这种体裁本身与民间歌曲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它本身也具有优美的节奏声调,也就是说具有音乐美。据说读楚辞,要用一种特殊的楚声才好听。“楚辞”当然是指楚地的方音。《汉书·朱买臣传》说倒朱买臣“说《春秋》,言《楚苦》,帝甚说之”,所谓“言《楚辞》”就是朗诵楚辞,而且以此受到皇帝信任。但是为什么会读楚辞就能如此获宠于皇帝?难道一般人不会读楚辞?当然不是,这说明朱买臣读楚辞是有一种特殊的声调。买臣是吴人,吴在战国时属楚,所以也可称楚人,因此,他是以“楚声”来读楚辞的,别的人虽然会读楚辞,但不会用“楚声”,买臣因此获宠。这种“楚声”当是一种以楚方音为基础,再加以诗歌的特有的节奏音调,读起来非常悦耳动听。
2、楚方言入诗:
楚方言入诗,是《离骚》在语言上的另一个特点。楚方言的运用并不仅是作者为了表示自己对楚国语言的热爱,它是楚辞的地方特色的必然,是楚辞新诗体的重要组成因素,所谓“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词”,就说明“楚语”本是这种新诗体特征之一。但是方言的运用又不是不经选择的搬用,而是诗人根据作品思想感情的需要经过一定的筛选。《离骚》中的方言除了少数动词、名词外,多是一些最能表达喜怒哀乐愁的感情的语气词。屈原是楚人说楚语,《离骚》又是充满感情的抒情诗。对屈原来说,用善于表达感情的楚方言中的语气词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最方便,最得心应手。如果我们把《离骚》中的属于楚方言的语气词都去掉或者换上别的语气词,那将是什么样子?
3、《离骚》的语言华丽和一定程度的对偶:
《离骚》的语言华丽和一定程度的对偶也是它的语言的一个特点。刘勰说《离骚》“惊采绝艳,难与并能”,“金相玉式,艳溢锱毫”,又说学习屈原的人“中巧者猎奇艳辞”,这都说明《离骚》语言华美。
诗人大量把香花芳草写入诗中,就使语言带上了流光溢彩的华美成分,很好地表达了诗人拨出流俗之外的高洁品质和崇高的理想。《离骚》的语言基本上是参差不齐的,但有的句子也具有整饬工整的特点。例如: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以上几例都是对偶句。对偶句在《诗经》中已有,但多是偶然得之。《离骚》这样比较整饬的对偶已经是出于诗人的有意为之。考察一下《离骚》和屈原其他作品中对偶句之多,就可以明白诗人是在追求一种语言的整齐美。而且我们如果用刘勰在《文心雕龙·丽辞篇》中关于所谓“言对”、“事对”的论述来考察,《离骚》中也有“言对”和“事对”。所谓“言对”,他说是“双比空辞者也”,就是两句并列对偶而不用典。据此,上面所引皆可称之为言对。
所谓“事对”,他说是“并举人验者也”,就是不仅句子并列对偶,还同时要用典。《离骚》中也有:
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
两件事例(典故)说明一个道理,是事对。刘勰说:“言对为美,贵在精巧;事对所先,务在允当。”《离骚》中上述对偶句,基本上符合要求。而且“言对为易,事对为难”,《离骚》中的对偶句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对偶是利用汉字本身的特点而形成的一种形式的美,是我国后世辞赋、骈文和诗词经常用的一种形式,屈原在这方面是有开辟的功劳的。
篇12:《离骚》艺术成就与艺术特色
1、《离骚》语言的节奏美和音韵美:
屈原在南方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一一楚辞。它的语言句式上的特点是句子的长短不齐、参差错落以及多用兮字。根据历史记载,一些楚歌,如《越人歌》、《沧浪歌》本都是可以歌唱的。《离骚》在当时虽然未必能唱,但是由于这种体裁本身与民间歌曲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它本身也具有优美的节奏声调,也就是说具有音乐美。据说读楚辞,要用一种特殊的楚声才好听。“楚辞”当然是指楚地的方音。《汉书·朱买臣传》说倒朱买臣“说《春秋》,言《楚苦》,帝甚说之”,所谓“言《楚辞》”就是朗诵楚辞,而且以此受到皇帝信任。但是为什么会读楚辞就能如此获宠于皇帝?难道一般人不会读楚辞?当然不是,这说明朱买臣读楚辞是有一种特殊的声调。买臣是吴人,吴在战国时属楚,所以也可称楚人,因此,他是以“楚声”来读楚辞的,别的人虽然会读楚辞,但不会用“楚声”,买臣因此获宠。这种“楚声”当是一种以楚方音为基础,再加以诗歌的特有的节奏音调,读起来非常悦耳动听。
2、楚方言入诗:
楚方言入诗,是《离骚》在语言上的另一个特点。楚方言的运用并不仅是作者为了表示自己对楚国语言的热爱,它是楚辞的地方特色的必然,是楚辞新诗体的重要组成因素,所谓“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词”,就说明“楚语”本是这种新诗体特征之一。但是方言的运用又不是不经选择的搬用,而是诗人根据作品思想感情的需要经过一定的筛选。《离骚》中的方言除了少数动词、名词外,多是一些最能表达喜怒哀乐愁的感情的语气词。屈原是楚人说楚语,《离骚》又是充满感情的抒情诗。对屈原来说,用善于表达感情的楚方言中的语气词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最方便,最得心应手。如果我们把《离骚》中的属于楚方言的语气词都去掉或者换上别的语气词,那将是什么样子?
3、《离骚》的语言华丽和一定程度的对偶:
《离骚》的语言华丽和一定程度的对偶也是它的语言的一个特点。刘勰说《离骚》“惊采绝艳,难与并能”,“金相玉式,艳溢锱毫”,又说学习屈原的人“中巧者猎奇艳辞”,这都说明《离骚》语言华美。
诗人大量把香花芳草写入诗中,就使语言带上了流光溢彩的华美成分,很好地表达了诗人拨出流俗之外的高洁品质和崇高的理想。《离骚》的语言基本上是参差不齐的,但有的句子也具有整饬工整的特点。例如: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以上几例都是对偶句。对偶句在《诗经》中已有,但多是偶然得之。《离骚》这样比较整饬的对偶已经是出于诗人的有意为之。考察一下《离骚》和屈原其他作品中对偶句之多,就可以明白诗人是在追求一种语言的整齐美。而且我们如果用刘勰在《文心雕龙·丽辞篇》中关于所谓“言对”、“事对”的论述来考察,《离骚》中也有“言对”和“事对”。所谓“言对”,他说是“双比空辞者也”,就是两句并列对偶而不用典。据此,上面所引皆可称之为言对。
所谓“事对”,他说是“并举人验者也”,就是不仅句子并列对偶,还同时要用典。《离骚》中也有:
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
两件事例(典故)说明一个道理,是事对。刘勰说:“言对为美,贵在精巧;事对所先,务在允当。”《离骚》中上述对偶句,基本上符合要求。而且“言对为易,事对为难”,《离骚》中的对偶句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对偶是利用汉字本身的特点而形成的一种形式的美,是我国后世辞赋、骈文和诗词经常用的一种形式,屈原在这方面是有开辟的功劳的。
篇13:中国的民族政策:成就与挑战
中国的民族政策:成就与挑战
一、中国的民族政策及其成就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面对中国56个民族长期共存且发展极不平衡,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比汉族相对滞后的实际情况,中国政府逐步制定了一整套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政策体系,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民族平等政策。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第一天起,《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就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各民族团结的行为”。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规定了相同的内容。现在实施的1982年制定的《宪法》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压迫”。为保证各民族一律平等落到实处,有关法律和政策又具体规定每个民族不分大小,都以平等的地位参加国家大事和各级地方事务的管理;全体公民不分民族、种族和宗教信仰,都同样地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各民族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各民族享有同等的就业权利,都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等等。
(二)民族团结政策。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专门法令,废止历史遗留下来的种种带有歧视和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和匾联等。其后颁布的《宪法》规定:“国家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1984年颁布的《民族区域自治法》,也有类似论述。
(三)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所谓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就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政治制度。早在1947年,中国共产党就建立了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施行《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54年和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84年颁布实施并于修订的《民族区域自治法》,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化、法律化奠定了基础。由于这一制度既充分保证了国家在大政方针上的集中统一,又充分保证了各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因而是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最佳政治制度。
(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政策。中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的系列政策中,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目标,而民族区域自治则是实现上述原则和目标的基本制度保障。而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大政策又包含以下一系列具体政策。
1.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政策。鉴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实际情况,《宪法》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民族乡工作条例》,也对此作了政策和法律上的相关规定。
2.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本地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为此,全国和有关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工作机构和研究机构,在民族地区推行民族语文教学、民族语文出版和民族语言广播,并用民族语文执行公务等。
3.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民族区域自治法》也有类似规定。为了保证这些法律的贯彻落实,《刑法》还规定,对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4.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侵犯他人合法宗教信仰自由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制裁。
为推动各民族尽快走上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道路,国家还在财政、税收、金融、贸易、资源开发、文化、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医
[1] [2] [3]
篇14:中国海洋卫星技术成就与展望
中国海洋卫星技术成就与展望
利用卫星探测海洋已经成为国际海洋环境与生物资源探测的`最有效手段.文章介绍了我国成功发射的海洋一号A星和B星的主要技术指标以及获得的重要应用成果,并展望了未来我国海洋卫星的后续发展.
作 者:白照广 LI Yifan 杨文涛 BAI Zhaoguang LI Yifan YANG Wentao 作者单位: 刊 名:航天器工程 ISTIC英文刊名:SPACECRAFT ENGINEERING 年,卷(期): 17(4) 分类号:V474.2 关键词:海洋水色 海洋水温 海洋动力环境 合成孔径雷达(SAR) CAST968平台 资源一号平台 资源二号平台篇15:中国气象卫星技术成就与展望
中国气象卫星技术成就与展望
概述了我国风云一号(FY-1)极轨气象卫星和风云二号(FY-2)静止气象卫星的发展概况与成就.介绍了即将发射的新一代风云三号(FY-3)极轨气象卫星的主要功能和技术特点,以及配置的10通道可见红外扫描辐射计、26通道红外分光计、20通道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微波辐射计、微波成像仪、紫外臭氧探测仪、地球辐射收支仪和空间环境监测器等仪器的用途.给出了FY-2静止气象卫星的`基本任务、主要探测性能和技术特点,以及在研的新一代风云四号(FY-4)静止气象卫星的关键技术和遥感仪器.分析了国外新一代三轴稳定静止气象卫星的发展与栽荷配置.总结了我国气象卫星业务系统的应用和取得的效益.
作 者:李卿 董瑶海 LI Qing DONG Yao-hai 作者单位: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09 刊 名:上海航天 PKU英文刊名:AEROSPACE SHANGHAI 年,卷(期):2008 25(1) 分类号:V474.24 关键词:极轨气象卫星 静止气象卫星 功能 技术特点 有效栽荷 应用 效益篇16:《离骚》艺术成就与语特色
提问:1、2节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自述身世和名字的来历。点出他不凡的风度、仪态。
提问:3、4节诗人有着怎样的品质?是怎样形象描绘出来的?
明确:“内美”、“修能”——体现其品性高洁、才华出众。
通过香草象征其美质和才能。
诗人感到流年似水后又是怎样做的?
努力向前,勤奋不懈、抓紧时间,修养自己。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在行文中有何作用?
过渡。它引出楚王不举贤用能不珍惜时间将灭亡
的道理,开启下文,抒爱国忧国情怀。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也”.体现屈原什么品性?
胸怀大志、忠君爱国的高洁志趣.
小结:1-6节叙述了自己的身世、品质和自修。
写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7-12节主要内容?
思考:从7-12节的诗句中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
1、你认为,屈原的政治理想是什么?
2、他在诗中是怎样阐发其政治理想的?
3、在楚国振兴中他是怎样做的?
4、而诗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又是怎样的'?明确:1、其理想是实现圣君贤相的政治。
2、国君必须举贤任能、革新吏治,实行“美政”。运用了“托古喻今”、对比的手法,表达忧国情怀。
3、他 “忽奔走以先后”“謇謇不舍”勇于担当振兴楚国的重任。
4、“党人”的“偷乐”,楚王的昏庸,楚国陷于“路幽昧以险隘”的危境。
《离骚》语言特色
《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想象瑰丽、奇特,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格和象征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
其一: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
以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主;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主;用采摘和披挂江离和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自己的美好政治理想;用婚期中途变卦比喻君主失信。
其二、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其三、全诗以四句为一节,多用“兮”,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如: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朝搴陂之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拓展阅读:《离骚》节选的具体结构层次分析
根据上文的整体结构分析,我们已经整体理解了诗的文意,我们可以初步了解诗人情感变化轨迹,下面,我们把诗分成几部分,慢慢解读。
(1)第一小节,从篇首到“虽九死其犹未悔”,主要写的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一个爱国诗人,关心国运,关心民生是他心之所系。但在那个时代里,人民的生活艰难悲惨,不能不使诗人哀叹不已,伤感有加。作为一个几遭贬抑的封建士大夫,却只能仰天长叹,掩面哭泣。第二,诗人的悲惨遭遇,诗人德才兼备,一心为国,直言进谏,据理力争,却几遭谗陷,多次流放。可见当时王室的黑暗,国君的昏庸。
(2)第二小节,“怨灵修之浩荡兮”到“谣诼谓余以善淫”,这几句是诗人被贬的原因。这一条“美人香草”式的寓意伏线和诗人的政治抒情叠合在一起,造成《离骚》全诗特有的写实与虚拟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离惝恍的艺术效果,给全诗增添了绰约的风姿和芳菲的情韵。
(3)第三小节,“固时俗之工巧兮”到“竞周容以为度”,这几句写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状。整个社会把“工巧”作为时俗,把“周容”作为法度。世俗之人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不走正道,竞相以苟合取容于众人作为正当的法则。时人反常妄作,违背正道,追随邪僻。诗人站在正义的一边,痛斥卖国贵族集团的荒淫无耻。
(4)第四小节,面对当时黑暗的社会,诗人忧郁不安,诗人感到孤独,同时诗人也一再表达出至死不渝,即使溘然长逝,也决不卑躬屈节、同流合污的决心。诗人委屈着情怀,抑制着意志,忍受着归咎,忍受着耻辱,行清白之志而死忠直之节。
(5)第五小节,“悔相道之不察兮”到“唯昭质其犹未亏”, 悔恨是诗人自我反省,初服是指未进仕钱的服饰,这几句比喻诗人想退隐已行夙志。诗人把“绿叶”“荷花”穿在身上,加高自己的“帽子”,加长自己的“佩戴”,比喻归隐之后诗人仍然追求美好理想,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
(6)第六小节,到“岂余心之可惩”,诗人在理想和现实、进取与归隐的对立中,坚定了自己的选择。表现了诗人的自知之明、自谋之熟、自勉之严、自决之勇,为国为民,追求美政,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疾恶如仇,洁身自好,刚直不阿,一身正气。铿锵有力,石破天惊,这是诗人的豪言壮语!令人感慨万分!
综上所述,就这篇《离骚》节选而言,文章的结构层次划分是尤为重要的,诗人从惨遭贬斥―被贬原因―社会现状―坚定决心―意图归隐―献身理想几个层次一步一步来阐述自己的理想和为理想献身的决心,当然,文章层次的划分也不是唯一的,只不过是一种思路,希望对于研究有所启示。
篇17:航天器总体设计技术成就与展望
航天器总体设计技术成就与展望
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航天器总体设计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根据未来我国航天器总体设计技术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对其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作 者:YU Houman 范含林 YU Houman FAN Hanlin 作者单位: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100094 刊 名:航天器工程 ISTIC英文刊名:SPACECRAFT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8 17(4) 分类号:V4 关键词:航天器 总体设计 展望★ 阳光心态心得体会
★ 感恩企业心得体会
★ 感恩企业心得体会
★ 心态心得体会范文
【个人成就与家庭幸福的心得体会(共17篇)】相关文章:
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心得体会2022-12-19
心理学心得体会论文2023-08-30
大学公益劳动实践报告2022-07-22
海伦凯勒观后感2023-07-25
教师工作优秀心得体会2023-01-26
新时代奋斗者颁奖词2022-05-06
关爱留守儿童的讲话稿2022-04-30
改革开放40年心得体会2022-08-12
小学感恩教育心得体会2023-02-23
关于决战脱贫攻坚个人工作心得体会总结2023-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