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征文策划书(整理16篇)由网友“ziwen3142”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国学经典征文策划书,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经典国学征文
一纸笔墨,二行清泪,三日自省,四海漂泊,五府六宫,七情难却,八面玲珑,九经颠折,十年寒窗,终成千古佳话。
——题记
朝阳正盛,一路快马,少年轻狂,只觉意气风发。正是嘉佑元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书生,赴京赶考,清新洒脱的文风,深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一句名动京城。正如孟郊描述的那样,“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恣意傲然的天之骄子,才高八斗,满腹诗书。欧阳修这样评价他:“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天高路远,前路漫漫,物是人非,只叹仕途凶险。噩耗传来,苏子的母亲病逝,守孝三年之后,苏子重回京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了。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料峭秋雨,世道不复以往。心有鸿鹄,奈何无人赏识。即能日行千里,也毫无用武之地。曾经的才子苏东坡,落得如此尴尬境地,自请出任密州,“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苏子心未死,虽不受朝廷重用,仍不失豪迈气度,他心系百姓,“会挽雕弓如满月,亲射虎,看孙郎。”
寒风凛冽,荒芜之地,凄苦迷惘,深感身不由己。“乌台诗案”的惨淡经历使不觉官场凶险的苏东坡陷入精神困境。他从监狱走向黄州,只有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向这个荒凉的小镇。满心的困惑绝望,深深地自我厌恶,缠绕在他心间。艰苦的物质生活,使他不得不过着与世隔绝般的生活,像是普通的庶民般,扁舟草履,垦荒种地,杂处于渔樵间。“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一首《卜算子》,真实地记录了东坡对于人生痛苦的反思。他深究自省,那些对功名成就的执着,并非深谙官场的暗流涌动,将他推向深渊的错误因素。在对这些痛苦的反思中,他渐渐回归于本心的空灵、淡泊与安然。却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细雨纷纷,沾湿衣襟,轻拢蓑衣,心念淡然自若。是逆境成就了苏东坡,成就了一代文豪。“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看淡了世俗纷扰,一身轻适,竹杖芒鞋,拦不住他前进的脚步。苏轼曾在杭州西湖筑建苏堤,疏浚西湖,为此“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村西鸡”,深得民心。晚年的他过得风轻云淡,也曾办过学堂,自创菜品。却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人追逐的功名利禄,他苏子拿得起,也放得下,于是,他虽身处“萧瑟”,眼前也能“也无风雨也无晴。”
十年流离,九曲回肠,八面莹澈,七弦木琴,六欲难弃,五经四书,三迭阳关,二分明月,一弹指倾,终归古今延绵。
篇2:经典国学征文
作业写完了,闲来无事,捧起一本《道德经》朗诵起来。“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正读着,眼前忽然烟雾缭绕,有远方忽忽悠悠的伴随着一句话:“知人者智,自知者强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我听得,这不是《道德经》里一句吗!“敢问足下是何许人,可否露出真面,让在下瞧上一瞧?”只见眼前有一人飘飘摇摇的站在了这里,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捋着胡须,面带着笑容,一种亲切感随之而来。
这让我想起了一位伟人——老子。我上前一步,恭恭敬敬的鞠了一躬,问他:“老先生,敢问您是老子吗?”他点点头,依然面带微笑,对我说:“孩子,你很有礼貌。你喜欢学道么?”我点点头,“要知道,光喜欢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须去努力去坚持,才能做到。以现在这样的你是无法做到的,你无明志,你因为你无法做到淡泊名利;你心术不正,因为你事事不诚;你并非不学无术之人,但也不是有才有德之人。你对道家学术却有天赋,但你志不明、心不正、事不善、才不学,有其天赋也是枉然。不过你有一点是好的,你虽有私却无欲,也确为修身正道。”
老先生说的对,我有才能,懂得其理,可不好好利用,不去学习,如何才能增长才识,学习道法自然呢!我即使有心,再不做,到最后也不可能有什么好果,也妄谈什么修身正道。
陈平是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苦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与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一番大业。有毛泽东、鲁迅等人为救治全国人民而放弃自己本来的事业,去从政从文。又有方仲永拥有天生才能,只因后天不学习,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最终才会沦落为普通人,碌碌无为一生。这也正是“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么能臣也。”
当我再一抬头,老先生早已不知去向,空中依然弥漫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我再次捧起《道德经》富有深刻感情、蕴含深刻哲理、回想着老先生深刻的话读了起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篇3:经典国学征文
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不少风流人物,更是留下了传世之作。或许是为了国家上下求索,却遭逸却职,自沉汩罗江的屈原;或许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又或许是矢志不渝,起兵抗元的文天祥……
而我要说的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她是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让人感受到她的斗志豪情。她就是我国南宋著名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的一生充满了痛苦。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已将她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的飘摇。她收集的文物汗牛充栋,她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到头来却落得个报国无门,情无所托。她感到自己像是落在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一种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她只能把自己的情感旧结到诗中,那《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不正是浓缩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的痛楚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她总是清醒地持着一种做人的标准,顽强地守着自己的节操,追求人格的超俗。在未遭大难,生活还比较稳定时,已见出她高标准的人格追求。当年赵明城在莱州做官,她去探亲,见室中书籍不多,竟作诗“寒窗败已无书吏,公路生平竞如此。”以后世事纷扰,她更是出淤泥出不染。
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经如淡烟薄雾,可是当我们偶然回望一下千年关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寻寻觅觅的美神。
读国学,诵经典。看一本好书就像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书在每个地方,每个时代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人类精神的食粮,包含着无穷无尽的知识。
让我们读名著,诵经典,去领略书中的精彩,学习人生的哲理。
篇4:经典国学征文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题记
中秋佳节,坐在书桌前,抬头望向那天空中最特殊的地方——白玉盘似的月亮照耀着整个大地。重回书上,眼睛无意间看到了一句诗:“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令我联想到了海外华侨和那些忙于工作的劳动者。中秋,月圆,人团圆,可如今因为种种原因不能与家人团聚。这句诗,写进了他们的心。
又望向那轮圆月,皎洁的月光洒在书桌上,时光重新倒回到几千年前……。
一个倩女的身影若隐若现,慢慢离近,“李清照”三个字浮现在脑海。南宋词坛上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一部《词论》彰显她“别是一家”的风范;“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纤弱之手下的豪情壮志。李清照是一位伟大的女词人,如今,进入李清照的世界,跟随着她的记忆,我认识到了一位孤独的“女将”。
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国家的沦陷,让她深受打击,她像一叶孤舟无助地漂泊。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实现人生价值也是如此艰辛。“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也是她自己人生的真实写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她这一生中所寻觅的东西莫过于:国家前途,幸福爱情以及自身价值。她不愿看见“山河破碎风飘絮”的景象,也不愿感受“身世浮沉雨打萍”的痛苦。可她身为女子,不能上场杀敌,也不能上朝议事,只有独自愁。她有过美满的家庭,但瞬间破碎。她拥有过人的才华,只因当时社会“才藻非女子事也”的观念,又是一个“愁”。
她的一生有许多名著,每一篇无不扣着一个字——“愁”。一位女词人,所经历的事,却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超越时空的孤独与忧愁。
回到现实,再细细品味这位女词人的诗,虽说写愁,实则在写真情大志。希望我们回望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到那位寻觅的女子,那位如傲梅般,在孤独与忧愁中生存的“女将”。
重归书本,月光映着那首诗,也映着诗人的情。
篇5:经典国学征文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题记
是她吟出了“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生活对于自己的乐直到,是她诉出了“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对丈夫的思念,是她唱出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
她便是-李清照。
她沉迷于大自然美景之中,像她这样一个出身于名门世家的贵族女子,能置身于平凡当中,把权贵抛掷九霄云外,不易!
十八岁的她与赵明诚结婚,两人情投意合,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一年重阳节,丈夫赵明诚在外做官,她便写下了来抒发思念的诗,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佳句。
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国难当头。她与赵明诚流落江南,漂流异地,多年收集的金石字画丧失,给她带来了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第二年赵明诚又死于建康。面对着物是人非,面对着断香残酒,面对着一切,没有同道,没有相知,只有一杯浊酒洗清愁。“只巩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她目睹了国破家亡,她是“虽外患穷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完成丈夫未完之功,编撰《金石录序》。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她的爱国情,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事如愿违,她希望成为幻影。她只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屈原有沉汨罗,陶潜归田园,苏轼赋诗赤壁,易安她辗转江南。清照,她走了,走远了,但她那坚韧不屈,刚强的性格,屹立在了那样一个不朽的时代。
李清照,一代词宗,敢于李杜媲美,一代千古才女,用那绝世的孤独跳了一曲完美的独舞!
篇6:经典国学征文
才广月下忆,声名水上书。
——题记
风,是不会消逝的。
它从历史中吹来,携着柳气花香,拂过西湖苏堤,掠过金戈铁马,飘过龙楼凤阁;从过往,吹向未来。
少年得宠荣志多,春风满面是俊郎。初入仕途,你意气风发,风流倜傥。你是誉满都城的“苏老泉”之子,是欧阳修最为赞叹的得意门生。上司赏识,亲友敬佩,一条大道展开在你的面前,荣华富贵正一步步向你靠近。
可你却没有等到它的到来。
王安石决心变法改革,引起政坛风云骤变。你公然上书,指出新法的缺陷,却也激怒了位高权重的王安石,当即被贬职偏远。锦绣前程轰然倒塌,理想抱负化作一纸空谈。
墨黑,纸白,泪清;
孤寂,黯然,神伤。
这突然发生的一切足以令人发疯,换做任何人都难以忍受。你从人生的巅峰跌至谷底,从仕途的显达转折至命途多舛,从万众瞩目的明星成为一盏颠沛流离、随风摇曳的枯灯。谁又能想到,就是在这种难以忍受的处境中,你开创了豪放派。
刚烈的心不甘被禁锢在无奈的现实中,你选择了拥抱平衡,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静候人生突围后的美好。在流放生涯中高吟“大江东去”,浪淘沉沙;在兄弟相思中高问“明月几时有”,心无际涯。乌台诗案羁旅中,孤苦惆怅罪臣身。当你命悬一线的时候,你也定有过寻短见的时候吧?在与妻友分别时,你也定会泪涌心头吧?当你在牢房辗转反侧、夜不能眠,你也曾绝望无助吧?可这一切最终都归于云淡风轻,你的泰然自若,终究征服了命运。
面对贫困,你自己开荒垦土,自耕自种,定名“东坡”;面对百姓,你安抚民生,兴修苏堤,造福一方;面对生活,你不拒美食,自创菜肴,流传至今;面对妻子,你忠贞坚守,相濡以沫,成为佳话。
很难想象一生的波澜起伏,使你悟出了什么。你在苦难之海中自制小舟,不知不觉,早已自渡。酒入豪肠,诗词又道一方。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看天边云卷云舒。
朔风猎猎,铭记雕弓猎马,千骑席卷平岗;
古风悠悠,咏叹大江滔滔,一时多少豪杰;
林风潇潇,慨叹西流溪水,谁道人生无少?
月风瑟瑟,遥望寒鸦择枝,难栖心亦悲凉。
陈风,可品;烈酒,可饮。风醒人心,酒醉人意。陈风与烈酒,不正是这片古老大地的精神内核吗?
篇7:经典国学征文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出师表》
我早就认识您了。从很久很久以前,我还是个牙牙学语的孩子时就认识了。可对您来说,却仍是“君生我未生,我生君长逝”罢了。我只能从那一段段残破的字句中探寻您在这世上遗留下的踪迹。
最早见到您是看电视上的《三国演义》连续剧,当时也只是断断续续,什么都似懂非懂,但在大人的谈笑间却耳濡目染——知道汉末三国时有位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可以呼风唤雨,厉害的很。后来便是小学语文书中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了。彼时我还不是很明白它的意义,只是觉得琅琅上口,而且肯定颇有深意。再过了些时日,学了《草船借箭》一课,读了《三国演义》,儿时在我心中就十分高大的您的形象又一次鲜活起来,对您的尊敬和崇拜也就更上一层楼了。
您那时时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这在我们这个时代已不算少见。我曾觉得网络比您还要厉害,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万千事物都可以由它来了解。不过因此,我对您的尊重曾经渐渐淡化过。我在网络上偶然得知草船借箭并非事实,那篇文章还将您和周瑜先生对比,指出了您的多点不足。我心中的一座丰碑在在那一瞬几十年蓦地崩塌了,年轻气盛使然,为了显示自己的“博学多才”,我竟开始有些对您不屑了。
但我忽略了一个事实——您却只是一个人。即使您如此神通广大、家喻户晓,也终究不是神明。您有过错,更会疲惫,而这并不阻碍您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散发出熠熠星光。对这点恍然大悟,是在学过您的《出师表》之后。知道吗?您的作品被叹“千载谁堪伯仲间”呢。您说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而这只是为了报答多年前先主的三顾。被您的精神感动,我突然对您生活得那个/您扮演重要角色的乱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购入了一套《三国志》,并认真谨慎地研读了一番。
我感叹您的聪明才智——关于这些也不必多言,你我以及理解你的各位自然心知肚明;我赞叹您的——您写下“庶竭驽钝,攘除奸凶”;我叹惋您对季汉的一片忠心——即使您与法正先生志趣不和,但仍是在章武二年叹道“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白帝城托孤后,更是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自己“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的诺言,义无反顾地把整个季汉扛在肩头,夜以继日,茶饭不思,最终却“出师未捷身先死”。却在此时也为了不负后主,“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羸财”。
您的为人处事,您的一言一行,成为我迷惘时的一孔光明。感谢《三国演义》让我与您相识,感谢《出师表》与《三国志》以及您的其他轶事让我深深溺于您的人格魅力。
可读完《诸葛亮传》,我怅然若失。听他人叹过:您走了一生没有走到长安。也有“白帝城离长安很远,五丈原离长安更远”一句。您是否也为没有“还于旧都”而无奈了千年呢?
季汉的丞相先生啊,中考之后我就到那锦官城外绿意森森的地方寻您。然后,我们一起去长安吧。
篇8:经典国学征文
昏昃之时我独倚窗前,望世界的浓墨,草木萧疏,灵魂却借月飞向南宋:南宋的那个她,是否也曾此般悲倚月下,回首往事而悄然泪下?
记否?她的世界也曾有欢声笑语,爽朗婀娜,日月摩挲,水幽深渥,芦苇连着。夏日慵懒的暑气连同她的发丝一同飘向远方,烟雨朦胧中她的面孔渐浮现,藕花深处惊飞的鸥鹭,点缀了目光灼灼,也许只在诗行停过。
谁也不愿看到,这样明朗可爱的少女蒙上阴霾,但命运偏要如此。国破家亡,金兵入侵,丈夫逝去,像幽云之侧的娇燕折断了翅膀,从天上云间坠落。梧桐树前,望着满地落叶黄花,这次第,又怎一个愁字了得?想有一个依靠却寻觅不到,想尽自己微薄之力,力挽狂澜,却只有冷冷清清。只乘着一只小舟在风雨中颠沛流离,望着千山月,朱颜染尘梦里兮泪悄流。月落子规尽,从此涯无垠。
想比天涯仗剑,奔赴战场的她却只得再次叹息。只因“才藻非女子之事”,便无法实现她“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壮志。她只得望着一片瘠荒,再无法重拾她眼中的破碎琳琅。夜晚绛烛泪灯遥,她却心思成网,轻颤后僵。
孑然一身的她在月影下犹为消瘦,美丽如水的侧颜映在手旁的酒盅之中,泪眼斑驳。“想隐居于市,恰淡幸福的享受本该就属于女子的生活,但天令我夫亡;想驰骋沙场,报效祖国用我纤细之力戎装战场,但天令我不得!”手中的酒盅瞬间被倾落成空,烈酒灼喉,但对她又有何妨!她怅恨的伏在案前执起手中之笔,在月光映得灰白的纸上用力扯出“欲语泪先流”五个大字,悲痛无言,入木三分。
她便是李清照,“婉约派”的开拓者,让多少文人骚客钟情于宋词的一颦一笑。可谁能理解她的悲丧夫、怒丧国的无可奈何。李清照在宋词上写下了浓厚的一笔,也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上引下了深刻一笔。
曾记否,那海棠应是绿肥红瘦;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可是,三杯两盏淡酒,怎地他晚来风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物是人非事事休,只留一人孑孓在被岁月遗忘的时间中。
只愿明月可寄我的相思挂念于李清照,能让她知晓,世间又多了一位理解她的姑娘。
辅导老师:陈颖
篇9:经典国学征文
“羽扇纶巾笑谈间,千军万马我无懈。伪面君子三尺剑,狼火烽烟我敷衍”。从三国之中我领略了大丈夫的广阔胸襟、浩然正气与鸿鹄之志,也明白了敌对双方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徜徉于《三国演义》,我竟然也有了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
看山下数万军马与战场厮杀,此二人却在山顶之上喝茶下棋,他们是谁?近处一看,才知是神机军师诸葛亮和他的主公刘备。诸葛亮已布得天罗地网引曹军进入埋伏圈,内心早已胸有成竹,运筹帷幄,所以才能如此淡定,真不愧是“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的卧龙先生。草船借箭,巧借东风,设空城计,七擒孟获,六出祁山,造木牛流马,这一个个哪不是传世经典。即使病死于五丈原之后,还留下了“死诸葛吓死活司马”的佳话。
嗯?这是谁,手持一柄长枪,腰上佩戴宝剑,一人一匹快要染红的白马,在十几万大军中独自奋战?地上已经不知躺了多少具尸体,也不知残断了多少干戈,只杀得日落西山,鲜血染红了残阳,也染红了这位白衣年轻小将的帽缨,哎,他的肚子怎么鼓鼓的?护心镜里装了什么?转眼之间他已在大军中独自鏖战了十几个小时,连曹营之中的大将都斩杀了五十多位,真可谓神人矣!他已经杀了七进七出,马上就要杀出曹营了。“莫要叫常山赵子龙跑了!”啊!原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五虎上将赵云。要快点跑呀,要坚持住,一定要……
一阵微风拂过,唤醒了发愣的我,想着自己的想法,内心不觉好笑。如果没有关羽的大意失荆州,没有马谡的错失街亭,没有张飞的鞭打士卒,没有庞统的大意死于落凤坡,没有诸葛亮的病死五丈原,历史一定会被改写,我时常这样想。每每这时,我又翻开那泛黄的书页,品味那清新的书香。望天上的云卷云舒,醉心于手中的《三国演义》了。
篇10:国学经典征文
国学,中国人引以自豪的文化;国学,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读了几本国学知识书之后,我发现今天的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应该加强学习,要多读书,读好书,既要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又要在广泛涉猎各种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学好相关知识,同时还要学习关于文学、历史、政治、哲学等的知识,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素质,增强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有着更深层次的领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说孔子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不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七十岁随心所欲不越规矩”。
孔子自述了一生学习和修炼品性的过程,从求学、立身、明德和思想境界的不断提升,不难看出孔子也非天生的圣人,自己的知识和修养也在学习中提高,良好道德的养成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自我约束到随心所欲不逾矩,思想和言行的高度统一,最终到达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此所谓慎独,就是一个人独处时候也能做到只做好事,不做坏事。这使我们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道理。子还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其实我们不仅要全面地学习知识,而且要有虚心的学习态度。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不要因为他人的某项缺点就完全地否定了他。“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让我们以孔子的话作为座右铭,保持一颗虚心学习的心,努力地去拼搏,去学习吧!虽然学习国学,会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我们认真学、努力学,日积月累,相信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有朝一日一定会充分领会博大精深的国学文化,并发扬我们的民族之魂。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从中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人生感悟。
篇11:国学经典征文
国学博大精深,如何让它实实在在的对学生产生影响,不能仅仅停留在背诵上,上好国学课,讲好古诗,让国学扎根课堂。
《早发白帝城》是京版实验教材第6册第25课古诗二首中的一首,作者李白。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韵畅达,描写了从白帝城到江陵的一路景色,表达了诗人喜悦欢快的心情。怎样能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轻松简单地理解诗意,通过查阅资料、整理资料体会诗的意境,而又不破坏古诗原有的美感和整体性,既注重学习方法,又能够学会语文基础知识,上一节扎实的课,是我这节课所追求的目标。
一、课前做好功课。
为了实现我的想法,从课前准备我就开始动脑筋,受到国外教师做法的启发,我也尝试让学生去收集整理资料,从前我也让孩子收集资料,但仅仅是查阅,然后打在投影片上,请同学念念,但是这样的效果感觉不是很有效,学生大多是一见而过,在国外很多时候学生的作业就是查资料,因为要写出一篇像样的小论文小报告就要自己查阅分析资料,从中筛选有效信息,这个过程才是学生有效学习的过程,从中学生既可以获得知识,还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于是我提前四天请同学回家查阅资料,受条件所限,要求有网络的同学上网查阅,但不要打印稿,要自己动手抄,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抄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在提取你认为有效的信息,而没有网络的同学借助课外书去查,很多同学家里都有关于古诗的书籍,多多少少都会获取些有效信息。还做不到的同学可以请教家长,家长多数是80后,相信有能力为孩子提供有用信息。查阅的资料最好是有关于诗的背景资料,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如:诗意。要求:汇报时不能念资料,只能用自己的话去说。第5天在班里进行反馈时,真是令人意想不到,初次尝试让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并提取信息,有些同学已经做得很好了。孙宇同学用自己的话完整的叙述了李白遭贬的过程,并且说出李白不畏权贵的个性,只是李白被贬原因有些不正确,我为其更正,为了查背景,他的妈妈和哥哥还进行了一番争论,根据他的理解他还画了一幅画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张梦玉查到这首诗还叫《下江陵》并提问为什么是下江陵而不是去江陵,解决了原本我设计课上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同学都认真的进行了背景资料的查阅,节省了课上时间,直接进入体会阶段。今后遇到合适的课文还可以尝试这样的搜集资料。
二、入境尝试。
学古诗前,怎样让学生入情入境,是背诵古诗,还是背诵李白的曾经学过的古诗,经过思考我觉得都不是太满意,我想尝试课前谈话式的方法,找到既能够表现李白风格又与山水长江有关的诗歌,引导学生读,自然地走进文本,与时代对话,与作者对话,受到熏陶,省去上课时的礼仪,不破坏学生学古诗的情绪。
三、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
不管是古诗还是现代文的教学,都应该重视字、词、句的学习和积累,让学生感知到语文的学科特点。这首诗生字不多,学生基本都认识,所以除了“啼”和“帝”随文对比教学以外,主要把识字部分的重点放在认识多音字上。在对比“啼”时,渗透中国人运用语言的特点,对于不同动物的叫声用不同词汇,并且将积累古诗与之相结合。本课多音字较多,在学习过程中,重点从字义方面去理解为什么在这里读这个发音,这样有利于理解诗意。对于“朝”的另一个音不好组词,要练习组词,“重”笔顺需要写写,“间”“还”“发”重视意思。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了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读音和含义,在今后的学习中有目的地积累。
“夸张”是常见的语文修辞手法之一,也是李白诗歌的一个显著特点。学生从以往的学习中已经有一定的认识,怎样处理更容易,当然是学生自己有所发觉更好,利用“千里江陵一日还”中的对比引导学生体会出夸张的手法,在课上确实取得一定效果。
四、整体把握诗句,锻炼学生自主品味鉴赏诗。
学习古诗的一般流程学生已经知道,本节课想呈现出学生鉴赏的味道。我用两个问题:你能学懂哪里?你认为哪写得好?来贯穿课堂,学生经过预习比较好,有一定自学能力,因此可以大体把握诗意,哪写得好?学生可以感受到“千里”与“一日”的对比夸张写出诗人愉悦的心情。通过自己解释诗意,结合背景,学生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体会出李白急切的情绪,体会小舟行驶速度快,所以诗人用“轻舟”形容小舟,在在小组交流中许多孩子表达的都非常好。达到了自学自悟的目的。
五、课外延伸。
语文教学不是为教而教,不是仅仅教完一首诗,一篇文章就行了,而是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掌握学习的方法,积累更多的知识。所以,我适当地进行了拓展,发散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语言!最后以一首《峨眉山月歌》的补充,拉近了学生与三峡的距离,并且积累学习方法。
六、遗憾:
在课堂上我设计了一个训练学生大胆想象的环节,在学习整首诗,体会意境之后,我请同学朗读,其他同学想象画面,然后我范读,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我说:请同学们体会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老师把它画下来,你们想得越充分老师画的越好,然后我将白纸贴在黑板上,请同学睁开眼睛,当孩子们看到的是白纸时问:老师的画呢?生片刻沉思:在我们脑子里,老师想让我们想象。师:只有插上想象的翅膀,学习才充满乐趣。这一环节我只能放在第三课时,有些遗憾。
总之,让国学扎扎实实的走进孩子们的生活,就要运用好课上的时间,教会他们方法,让他们体会品味古诗的乐趣,让国学扎根。
篇12:国学经典征文
书籍是人类的进步的阶梯,书籍是文化知识的宝库,书籍滋养着我们获取新知,书籍让我们提升品位,我一路走来,一路与书籍携手并进。我从六岁时便开始读书了,六岁生日时,奶奶送我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就这样,我有了我的第一本文字书,这套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给与我知识而在于这套书开始了我的读书生涯,为后面我对读书的兴趣打下了基础。
七岁时,四本《十万个为什么》已经全部读完了,那是正好刚上学,对文学产生了兴趣,于是又去读《千字文》《弟子规》,接着又读完了《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等书。这几本书到时让我增涨了不少文化知识,尤其是《增广贤文》,每一章后面都有一个小故事,为了更深入地讲这一章回。
例如:“子罕辞玉”中体现了子罕已不贪为宝的美好品德。“曾子杀彘”中体现了曾子说话算话的诚信品质。
在七八岁时,我又迷上了历史,觉得历史故事很有趣,耐人寻味,于是又开始读《东周列国志》,大一点后又读了《三国演义》《中国上下五千年》等书,《三国演义》读的再多也不觉得烦,里面的人物故事要反复咀嚼,才能懂得其中的道理,读了这些关于历史的书后,使我更加清楚的了解了中国各代的历史,人物性格在脑中也更加鲜明了。十岁那年,我又读完了《城南旧事》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前部分比较枯燥,但后面越读越精彩,不知不觉中便读完了,接着,我用小学升到中学的那个暑假读完了《明朝那些事》一套共七本,这套书是用白话来讲明史,还颇有幽默色彩,把枯燥的历史转化为有趣的白话叙事,这套书让我更清楚的了解明朝的历史,使我的历史知识更加清楚。十一岁时,我又迷上了沈石溪的动物小说,读完了十几本他的动物小说。
这本书让我收获了不少关于动物的知识,这里几乎把动物当作人写,把动物的每一个动作都描写的活灵活现,让人久久不能忘却。现在,我又读完了《水浒传》《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集》和《新概念作文》,我虽然读过很多书,但仍然不能算博览群书,我会继续努力,达到博览群书的境界。
一路与书籍同行,让我获取知识;一路与书籍同行,让我提升品位;一路与书籍同行,让我感悟人生;一路与书籍同行,让我走进更多彩的生活。
篇13:国学经典征文
前几天,我观看了《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大赛,感触很多。
看到那些小名士们,一个个博学多才、出口成章的样子,我心里真是羡慕极了。各种经典诗词他们都能脱口而出,说的头头是道。无论是《四书》、《五经》还是《红楼梦》、《三国演义》、《周礼》等等都不是问题。可想而知,他们平时是下了多么大的功夫。
在答题的环节中,有一道选择题,题目就是《论语》中的一句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有四个选项:A、诚信,B、忠义,C、孝悌,D、仁义。当看到这里时,我是激动的,因为这个答案我知道,应该选C、孝悌。答案出来了,果然就是C。顿时我心里有了一种自豪感,看来我学的《论语》也排上用场了。但是,整场的比赛看下来,我才答对了四道题。跟场上小名士们的国学知识比起来,我还真是小巫见大巫了。他们的知识量还真是丰富啊!
通过观看《国学小名士》这个节目,让我更明白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国学是祖先们留给我们的宝藏,我们应该从小就开始学习国学知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篇14:国学经典征文
试问,我的青春里有什么?我的青春里有老师、同学,有一个个或精彩、或忧伤、或平淡的故事。青春就像我人生里的一个时光宝盒。在这个宝盒里有着许多珍贵的珠宝。但在这个宝盒中,最不可缺少、最珍贵的便是伴随了我整个青春的书籍!它就像是一颗耀眼的钻石,时时刻刻都散发着无尽的光芒!而因为它的陪伴,我和我的青春也散发着无尽的光华!
我的青春里有——书籍。
初入初一的上学期,我读的第一本书便是《唐山大地震》。其震撼程度远大于电影!里面详细记录了震前发生的事、震中发生的事、震后发生的事,以及人们对这次地震的感受。里面描写了许多家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场面,以及这次地震对人们的影响。书中还有许多图片,图文结合,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失落世界之中。这本书让我体验到了书籍带来的震撼。
接着,我又阅读了一本我十分喜爱的书——《简·爱》。悲惨的简·爱与家境富裕的罗切斯特先生从奇妙的相遇到双方的爱恋,再到最后的婚姻。这一切都是多么美好而又奇妙呀!尽管过程坎坷不易,但结果是美好的,不是吗?在这场追求爱的路上,简·爱从一个弱小的姑娘变成了一个有主见、有能力、有个性的女强人。她展现出了那个时代女性渴望的平等,以及女性为之付出的努力。我体验到了书籍带来的美好与光辉。
后来,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读了《论语》。通过这本书,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静”。仿佛世间的浮华与险躁都离我而去,又仿佛置身在一个干净而又纯粹的世界。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是啊,仁德的人爱好沉静,做一个有仁德的人,就要遵从一个“静”字。诸葛亮也在《诫子书》中教导儿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静下来,才能成大事,才能做一个有仁德的人。我体验到了书籍带来的“静”。
我爱书籍,每一本书都有一个个故事,都有不同的人生,有着人生在世为人处世的种种道理。是书籍让我的青春体验到了各种各样的人生。有人说:当演员能体验一百种人生。而我不是演员,但却凭借着书籍在青春年少时体验到了成千上万种人生。
我的青春里有书籍!也正因为有了书籍的陪伴,我的青春才不会留有遗憾!
篇15:国学诵读策划书
国学诵读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国学”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当代文化中的精华相溶的学术精髓的简称。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华悠久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个中国人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传统经典中承载的'“仁义忠怒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体
二、活动意义:
为进一步弘扬我校爱国主义精神,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扩展学生青年素质,同时加强学生们对“国学”经典的注重与学习,提高自身修养,不断努力完善自己,做一个合格的四有新人。另一方面,激发当代大学生滋生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此次全院性质的大型活动也几讲给同学们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通过学习,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青少年的心灵,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孕育淳朴民风,提升儒雅、纯净气质。所以青少年学习国学的意义在于:传承美德,陶冶情操,铸造精神。
三、活动单位:
主办:xxx学院团委
承办:xxx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
协办:太极过学研究会、国魂社、旅游协会及各系院团支部
四、活动对象:
xxx学院各系、各社团全体学生生
五、活动时间:
20XX年3月中旬到4月中旬
初赛:3月28日——31日
复赛:4月6日、4月7日
六、活动地点:
校生活广场三楼活动中心
七、活动形式:
诗歌、散文朗诵
八、比赛要求:
选手参赛作文积极向上,原创可酌情加分选手要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参赛内容切合主题
九、比赛奖项设置:
冠军奖一名:荣誉证书
亚军将两名:荣誉证书
季军奖三名:荣誉证书
最具人气奖一名:荣誉证书
优秀奖若干名:荣誉证书
初赛
一、报名及筛选:
由团委发红头文件,各班各系院递交报名表格和报名通知各一份,然后选出2个朗诵节目参加复赛(在系院报名)
各社团在内部开展全体成员会,随后开展报名选拨工作,每个社团筛选出两个节目。(在社团报名)
在食堂门口大力宣传“国学朗诵”比赛,并进行现场报名(现场报名)
二、初赛宣传:
以横幅形式悬挂条幅,并在各寝室门口粘贴宣传海报,摆放展板,在宣传栏中宣传相应国学知识,与此同时发动校园广播宣传。
三、比赛流程:
1、比赛前2小时,工作人员进行分工准备工作,布置比赛场
2、评委嘉宾入场
3、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并介绍嘉宾及评委
4、主持人简单介绍选手信息
5、主持人宣布比赛规则
6、选手依次上台自我介绍和进行比赛宣言(1分钟内)
7、选手依次上台朗诵环节(5分钟内)
8、社团准备的特色表演,工作人员统计结果,有得分高低依次选出14名选手
9、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宣布比赛完毕
10、工作人员安全引导嘉宾、评委、学生有序离开场地
11、工作人员情节比赛现场
12、有关部门递交活动总结交道社联
复赛
一、前期宣传:
1、在学校醒目地带拉横幅,在各寝室门口粘贴海报,摆放展板,通过校园广播加大宣传力度。在宣传栏中及时更新比赛动态。
2、现场布置有创新有特色,突出活动主题。
二、活动地点:
校园生活广场三楼活动中心
三、比赛流程:
1、比赛前两小时,工作人员布置现场
2、嘉宾及评委入席
3、开场舞表演
4、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并介绍嘉宾及评委(团委老师)
5、主持人简单介绍选手信息(复赛选手平均分两组)
6、主持人宣布评分规则:台风、语音语调、朗读感情、仪表仪态
7、第一轮选手上台进行自我介绍,和比赛宣言环节(2分钟内)
8、第一轮结束后舞蹈表演
9、观众互动,进行现场有奖知识问答。(有关国学的)
10、第二轮选手上台依次朗诵和节目表演。(5分钟内)
11、社团特色表演(太极拳表演),工作人员分数统计。
12、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最终选出10名选手进行决赛,宣布比赛结束,并感谢团委老师和评委的参与。
13、工作人员安全引导有序退场。
14、工作人员清扫现场
15、有关部门递交活动总结到社联
决赛
一、前期宣传:在初赛和复赛宣传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力度
二、主持人选取工作:选出四名主持人男女各两名(金话筒主持大赛中获奖主持人或社团召集主持人)
三、比赛流程:
1、工作人员前两小时进场,进行部门分工,布置场地
2、评委嘉宾入场
3、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并介绍评委和比赛规则
4、主持人介绍决赛选手信息
5、复赛选出的12名选手进行开场朗诵秀,调动氛围
6、由主持人宣读亲友团对选手的给力宣言,位选手打气加油
7、选手进行朗诵环节(每人五分钟内)
8、选手依次上台进行有关国学的知识问答
9、社团进行比赛结尾表演秀,统计员统计结果
10、主持人宣布统计结果,宣读出冠、亚、季军的得主
11、主持人宣布比赛圆满结束
12、工作人员组织有序退场,并清扫赛场。
四、现场人员安排;
1、礼仪;礼仪队
2、纪律维护;纪检队
3、计时员;办公室
4、监督员;管理部
5、后勤工作人员;策划部
6、宣传采购;宣传部、国魂社
7、现场拍照;网络部
五、部门分工;
1、旅游协会;现场座位划分
2、国魂社;整理活动资料,活动总结以及比赛现场道具准备工作
3、太极国学研究会;维持现场纪律和安全进出场
4、财务部;经费预算,活动物品采购
5、宣传部;前期宣传并协助现场布置
篇16:国学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我团支部道德建设,牢记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活动主题、重温经典,唱响国学。
三、活动对象
15动科第一团支部全体
四、活动时间与地点
时间:20xx年11月22日
地点:博学楼活动教室
备注:若时间调不开可推迟1-2天
五、活动开展
我支部进行自愿报名形式(至少5名同学)进行主题为重温经典·唱响国学的演讲活动,活动前对活动进行详细的讲解,团支书提前审阅参赛者的演讲稿,对其进行指导和提议。活动由宣传委赵琪主持,演讲者抽签决定上场演讲顺序,全部演讲完毕后,全场进行无记名投票(演讲者除外)选出一二等奖和鼓励奖,最后由鲁为华老师颁发奖品和活动总结。
七、活动执行
负责人:鲁为华老师,李福年,谢秋宇,杨寒珺,赵琪。
负责事项:
a.李福年负责活动的前期宣传和活动组织。
b.谢秋宇杨寒珺负责活动场地的纪律和具体活动安排。
c.赵琪负责活动主持及活动记录和后期的活动报告。
d.鲁为华老师负责颁发奖品和活动总结。
xx团支部
二零xx年十一月十三日
★ 国学活动策划
★ 读书节策划书方案
★ 全民阅读活动方案
★ 征文比赛策划书
【国学经典征文策划书(整理16篇)】相关文章:
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心得体会2023-02-24
有关读书的创意活动策划方案2022-12-06
传统文化活动工作报告2023-08-18
学校策划书大赛活动方案2022-04-30
大学生读书活动策划书2024-05-06
一年级读书活动策划方案2023-11-07
读书日主题活动的策划方案2022-10-26
世界读书日的策划书2023-01-13
有关读书活动的优秀策划方案2022-07-26
书香溢校园,阅读成风尚读书月活动总结2022-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