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消失的年味作文

时间:2022-07-22 05:28:40 更多作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寻找消失的年味作文(集锦27篇)由网友“惠忻”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寻找消失的年味作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寻找消失的年味作文

篇1:寻找消失的年味作文

“莺啼燕语报新年”,又是一个热热闹闹的春节来临了。然而,虽有山珍海味的盛宴,有满天礼花的绚丽,但总感觉少了一份传统的年味了。于是,我与伙伴们在家长的支持下,开展了寻找那些逝去年味的活动。

搡年糕搡出暖暖意

年糕,寓意“年年高”,据说旧时的年糕是纯手工做的,故特别香淳扑鼻。为了一睹搡年糕的过程,我与伙伴们,乘着公交车,千里迢迢地赶到绍兴安昌古镇来探秘究竟。

我们找到了打糕师傅——江爷爷。江爷爷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知道我们的目的后,笑眯眯地和我们讲着关于年糕的来历,我们饶有兴趣地听着。最后江爷爷带我们去后院参观搡年糕的现场。

我们推门而入,只见里面热气腾腾,一股诱人的年糕香味迎面扑来。我们贪婪地吸了一着。定眼看,只见灶台的大锅上放着木质蒸桶。一个络腮胡子的中年人吆喝了一声“出面板”了。于是,这个人把蒸桶“砰”地倒在石臼中。接着,其中一个人撸起一个榔头样的工具(江爷爷介绍那叫舂头)用力搡下去另一个用浸过水的手快速地将粘在舂头上的粉括一下,然后接着搡,他们的动作配合是那样默契,犹如在表演绝妙的艺术。

大概半个小时左右,年糕搡好了,江爷爷给我们每人一个“年糕折头”,我们张嘴就咬,啊,好香!年味,就是这样暖暖的。

包粽子包上浓浓香

包粽子,也是春节的必须项目。曾经,除夕前几天,几乎家家户户包粽子,那粽叶的清香,弥漫在村里的每一个角落。只可惜,现在包粽子的人越来越少,人们喜欢去超市购买快捷的五芳斋。

今天,我们在奶奶的指导下,感受了包粽子的年味。我们事先将棕子叶浸泡在水里,又将糯米分开淘洗,淘洗干净后,用酱油拌在一块儿。就准备去拿粽子叶包,这时,奶奶来了,连忙制止我们,说:“这粽子叶要多泡一会儿,这样吧,明天我教你们包粽子,怎么样?”“好!”我们高兴的一蹦三尺高。

第二天,我们早早的起了床,等待着奶奶。不一会儿,奶奶就来了,只见她一手拿粽子叶把它卷成一个类似三角形的形状,然后将沾过酱汁的糯米放在里面,在塞上一块肉,最后用细线包了起来。我们一个个学着奶奶的样子,可就是包不好。奶奶,细心的教导我们。最后,一个小小的粽子出现在了我的手中。

望着这个小棕子,闻着浓浓的棕香,我不禁笑了起来,自己又找回来了一份年味。

写对联抒发美美情

过年,家家有着贴春联的习俗,那是一种美好愿望与情感的抒发,我家也不例外。

瞧,爷爷奶奶正准备去买春联呢!这时,爸爸拉住了他们,说:“爸,妈,这一年不用去买春联了。”

“为啥?”爷爷问道。

“你那孙子不是在学毛笔字了吗,让他写吧!”我闻声而来,拍着胸脯说:“爷爷奶奶,别担心,我一定会把春联写得漂漂亮亮的!”

“好,老爷子,既然你孙子都这么说了,走,买红纸去!”奶奶说完便和爷爷一起往超市走去。我也不敢怠慢,在家里一笔一画地练习毛笔字。每一个字都写得认认真真的。不一会儿,爷爷奶奶就把红纸买回来了。我拿起笔在两张红纸上写上了“岁岁年丰添美满,家家幸福庆团圆。”这十四个大字。爷爷奶奶高兴极了,笑得满脸的皱纹像绽放的菊花。

大红的春联贴在两扇大门正中。年的味儿,更浓了!

那些日渐逝去的年味,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它等待着我们去继承,去发扬!

篇2:寻找年味

龙年新春的脚步越来越近,喜庆的灯笼、春联挂满宿城,大街小巷到处是提着礼品行色匆匆的市民,家家户户进入春节“倒计时”:大人们忙着置办过年的食物;孩子们帮家里打扫卫生;归乡的游子带着一年的辛苦和收获,急切地回家探望久别的亲人。春节在人们的眼中是神圣的,更是温馨的。但是,在走亲访友时,总会听到一些声音:生活越来越好了,年味却越来越淡了,过年越来越没啥意思了。如今物质丰富了,人们想吃什么,超市、市场里多的是;想穿新衣服、玩好玩的,再也不用等到过年。天天都在过年,真正要过年了,哪儿还有年的味道呢?然而,“过大年”远不是吃吃喝喝那么简单,吃喝本身并不是过年的重要内容,人们感觉“年味”少了,是因为吃喝以外的“文化”传统少了、淡了。吃喝追求健康、绿色,为什么非要大鱼大肉?亲友们多在一起唠唠“知心话”,不一定非要掺杂那么多的物质?在风俗上多来点讲究,日子才会增添生机。如果每个家庭都如此,过大年就能红红火火,中国人就能感受到越来越浓烈的“年味”。其实,“年味”就在我们身边,在热闹的商家,也在缤纷的网上,让我们一起寻找“年味”,迎接新春的到来。

四年级:未来的梦想

上一篇:勇敢传说 下一篇:跟妈妈去上班 相关推荐 一个留守儿童的心声作文 我的家乡——汕头作文600字 童年趣事——洗衣机洗菜记作文600字 我的梦想——歌手作文300字 崇廉好家风作文800字 美丽的帽儿山作文600字 哥哥对我的爱作文600字 读书会后作文400字 廉洁在我心中作文500字_廉洁作文500字 我家的小狗 xx,我想对你说 停电的启示作文500字

篇3: 寻找“年味”

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可是却总听见大人们在说现在过年的年味好像越来越淡了,都没什么过年的气氛,我不知道年味到底是什么?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绍兴的安昌古镇,听说是个很有年味的地方。刚一走进古镇,我就发现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挂起了红红的灯笼,特别喜庆。还有家家户户的门前、空地上、屋檐下,凡是眼睛能看到的地方都挂满了一排排整齐的腊肠、酱鸭、鱼干、鹌鹑……虽然这些平时也都见到过,可是这么壮观的场面却是第一次见到。 腊肠一根连着一根,弯成一道道波浪线,连绵不断,它的表面已经被阳光晒得透出黑亮的光泽,看上去就非常美味;一排排的小巧的鹌鹑,随风一起摆动,还有肥美的酱鸭、酱排骨……看得眼花缭乱,我想只有过年才能看到这种热闹的景象吧,这就是年味吗?

在古镇里,游人很多,好吃的东西也非常多,现做的生姜糖、南瓜薄饼,当然还有进古镇就看到的酱鹌鹑、酱鸭、腊肠,一一品尝过来,都非常好吃,特别是这些酱鹌鹑、酱鸭的肉经过阳光的照晒,十分结实又很有弹性,当然也和腌制的酱油离不开关系。古镇里有一家很老的酱坊,里面黄豆酱、甜面酱、酱油一应俱全,都是天然发酵而成,所以酱出来的食物也特别的美味。

看到古镇里热闹的景象,还有那些挑选年货的人,我突然想到精心准备的食物,只为过年的时候一家人能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享受家人亲手制作的美味,所以过年的味道也许就是团聚吧!

篇4: 寻找“年味”

年越来越近了,到了去集市买红纸,写对联的时候了。解放前,父亲念了两年的私塾,解放后又念到小学毕业,在那个年代,父亲已算是知识分子了,所以家里的对联都是父亲写的。记忆里,父亲总带着我去赶集,置办年货。一到集市,就感觉过年的气氛,那卖年画,卖红纸的摊位比比皆是,花花绿绿摆了一地,任人挑选。父亲总是先挑,写对联的红纸,要颜色鲜亮的那种红纸,总是看了几个摊位,才决定买,还要计算好买几张。接着挑一些年画,买毛笔,一瓶墨汁,当然也会买日用品,每次都是满载而归。

父亲总喜欢在大年夜前一晚写对联,晚饭过后,父亲就会拿着红纸,放到八仙桌上,先酌量着,怎么裁,因一张红纸很大,裁好了够两扇门贴。麻烦的是堂屋主门对联的红纸,不但要裁成长长两条,还要叠方格字印,这样写的字就不会斜。父亲运筹帷幄,几下就把家里所有门红纸裁好。

开始写对联了,父亲总是翻阅一些书,然后自己想想,结合一下,自己编一副主门对联,每一年对联都不一样。父亲写毛笔字的姿势煞是好看,字写出来,那叫一个龙飞凤舞,后来大了,才知道父亲的书法,为草书,而且是狂草级别的,那字经常受到别人的称赞。他每写一个字,我要帮忙把对联纸往前平拉,避免墨汁流动,防字迹模糊。幼小的我,一边牵着纸,一边看着父亲写对联,心里膜拜啊!是的,过年的年味,还有父亲写对联的墨香味。

篇5: 寻找“年味”

新年已经过去了,但在过新年的那一段时间里,我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儿:你是找年味儿。

以前过新年,我认为十分平常,因为每一年都是这样过的。正是因为人们有这种思想,年味越来越淡了,所以我今天去寻找年味儿。

记得大年三十的晚上,我经不住瞌睡虫的诱惑没看几会儿春节联欢晚会,睡着了。正当我睡得正香时,“啪啪!啪啪!”的声音把我吵醒了,我一看手表,原来十二点整了,都在放烟花呢!哦,原来放烟花儿是年味儿。

新年了,当然要穿新衣服,爸爸带着我和妈妈去了开太百货,为我买了一件运动服,为老爸挑了一件衬衫,为老妈也买了一件大衣。商场里的人真多呀!每个人手里都大包小包的,有的甚至拿也拿不过来,而且商场里的东西真是琳琅满目,真叫人眼花缭乱啊!原来,购物是年味儿。

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有着鲜艳的大红灯笼。我们一家去了菜篮子里。哇塞,龙虾四百多元一斤呢,真是贵哦!我连忙拉着老爸的衣服走开。对以我一个小学生来说,已经是天价了,这些菜之所以这么贵,一定是大家像炒房一样炒起来的。原来,摆正月酒是年味儿。

……

年味其实不用刻意去寻找,在乡下,在城市,到处一片热闹的景象,人山人海。

年味儿不是很好找吗?是啊,年味儿无处不在。

篇6: 寻找年味

除夕这天,我跟随爸爸妈妈来到奶奶家,奶奶一看到我,乐呵呵地笑个不停,嘴巴再没合拢过。吃过晚饭,爸爸说带我去买鞭炮和烟花了。我一想到烟花在空中绽放时那夺目的色彩、变化的形状,乐得欢呼起来!一买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让爸爸点燃烟花,可爸爸一本正经地说不要太早放烟花,说要守岁。我问:“什么是守岁?”爸爸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每逢年三十的深夜,有一头怪兽“年”就会出来破坏庄稼,吃人。有位神仙告诉大家年最怕响声和灯火,于是,大家灯火不熄,在“年”快来的时候就放鞭炮烟花,把“年”吓跑。此时,碰巧是午夜12点,迎来了新的一年。”我听得津津有味,原来我们中国的文化这么有趣,而且一代代传下来,真是很了不起。盼呀盼,钟面终于指向12点了,我兴奋地拉着爸爸跑到空地上放鞭炮烟花,听着隆隆的巨响,我得意地说:“爸爸,‘年’肯定被我们吓跑啦!哈哈……”爸爸看着我,开心地笑了。

在外婆家小住了几天,我还有了特别的收获呢!我看到了跳幡神、跳小马的有趣活动。听妈妈说,这项活动还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幡神是由大人们扮演的,带着色彩艳丽、厚重的面具,穿着各式各样、花花绿绿的袍子。只见四个幡神从队伍中跳了出来,和着音乐的节拍,逐渐聚拢,围在一起,手舞足蹈,像是在互相比划、切磋武艺。大约跳了20分钟,“小马”出场了,这些小马都是由比我大一点的哥哥姐姐扮演的,一共有8只“小马”,还有2个带领各自队伍的领头人,跳起来整齐有序,非常有趣。我真羡慕他们啊,要是明年过节时,我也能跳一次小马就好了。

挥别马年,迎来喜气洋洋的羊年,我将带着春节中美好的回忆回到学校,和小伙伴们分享我品尝到了“年味”。

篇7: 寻找年味

我和爸爸来到绍兴安昌古镇寻找年味。

还没进“城”,一股浓郁的香味就把我“牵”到一户挂着“红灯笼”、贴着门神的店家门口。待我走近一看,哟,原来这个不是红灯笼,是香肠围起来的肉灯笼,香气溢人的肉娃娃把我胃里的小馋虫给勾了起来。原来年味藏在浓浓的香气里。

继续往前走,咦!那黑乎乎的是什么“生物”?一个个被吊在房檐门梁上,煞是吓人。这时我身旁的一位叔叔对不明生物也感兴趣了,好奇地问店老板:“老板,这黑乎乎的是什么东西呀?”老板面带笑容,自豪地说道:“这可是我们这里最出名的美味DD全猪头,也是我的镇店之宝。那个是猪耳,这个是猪肚……”我和老爸对视一眼默契地往里走。一路上,我还发现比我长得高的青鱼干,一只只滴着油水的酱鸭,这些个猪呀、鱼呀、鸭呀都一个个挂在“单杠”上健身,真有种进入了酱香健身会所的感觉。原来年味也藏在挂在屋檐、街边的美味里。

咦,穿着红红火火一身唐装的老爷爷在干什么?呀,这不就是有名的龙须糖。只见老爷爷熟练地把糖甩在一块木条上,另一个手再拿上一块木条,糖在老爷爷手里听话得不得了,不一会儿带着甜香味的龙须糖出炉开卖。越往里走甜味越重,原来是糖画DD我的最爱。新年新气象,我闭眼一转幸运盘,居然转到了一只高贵而漂亮的孔雀。师傅的巧手一下就做好了,我拿着这只漂亮的糖孔雀不知道从哪里下嘴,最终决定从头开始。原来年味还藏在甜甜的味道里。

年味,我找到你了,原来你变化多端,无处不在。

篇8:寻找年味作文

真是个喜气洋洋的新年!今天,我就带领大家来寻找年味!

首先,大家都知道,过年时,我们肯定要买好多的年货!所以,我先要带大家来到“姑苏第一名街”――山塘街。山塘街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它可是一条老街!走进山塘街,就像来到小商场!热热闹闹的!再一看,哇!琳琅满目的商品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有好吃的,好用的,好玩的,那儿通通都有!

反正,我和家人都在哪儿买了一大堆的年货呢!每个人都很满意!

接下来,我们就要讲讲春联啦!传说,年兽害怕红色光和爆炸声,而且通常在大年初一出没,所以每到大年初一那天,人们就要放炮,贴春联,发红包来驱赶年兽。而这个故事,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贴春联:而这只是一种理解,第二点当然是祝大家新年快乐,年年有余!

还有在新年时,我们还要扫墓。给前辈们烧纸,烧香,祈求给我们安康的生活!当然也会因为地域不同而风俗有所不同。

年夜饭是过年不能少的!通常,妈妈和婆婆每年都会给我炒美味的年夜饭!

等菜上桌后,一股香气扑面而来,我和我的家人拿起筷子,开始了我们的大餐,一边吃,一边赞叹婆婆做的菜真好吃,婆婆听了以后高兴极了,急忙说:“这是应该的,今天是大年初一嘛!肯定要给大家做一顿美味的晚餐。”

这就是完美的年味。

篇9:寻找年味作文

伴随着人们殷切的期盼,春节终于来到了。

年味年味,很容易令人想起的便是餐桌上的美味年夜饭了。但年味可不仅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是中华民族传承了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象征。

一说到过年,拜年送红包那是必不可少的。孩子们最期待的那当然是送红包了。拜个年,道一声新年好,就能得到一个红包,何乐而不为呢。而大人们见到孩子们收红包的快乐模样,自然也会非常开心。但下一个环节就不那么令人愉快了。

因为大人们每每相见,都喜欢把孩子们的成绩,特长等等优点全部说一遍,有的还要求孩子们在所有大人面前表演一番。或许有的孩子是愿意的,但是绝大多数孩子,例如我就并不是那么喜欢。当然,像这种不愉快的环节自然没有太多。

各地的亲戚相互问候一下,便开始了大年三十的“主菜”:年夜饭。

我们家的年夜饭啊,算是比较独特的。每家都派一个人作为代表厨师,各自做一道拿手菜,由每个在场的亲戚一起评分,等级最高的就可以获得一个装着金币的红包,可以分给自家的孩子。当然,那金币并不是真的金币,而是表面镀了一层金箔的硬币,纯粹是拿来逗小孩儿的罢了。但那金币的模样,确实好,所以所有的孩子都忍不住想要拿一个玩玩,于是各家的代表厨师都尽力发挥出最好的手艺拿到那奖品给孩子。于是那厨房几乎成了战场。每一位代表厨师都为了各自的孩子而奋战。所有人看着那些厨师们努力的模样,一边笑,一边聊天,自在又快乐。

吃完饭,累了的亲戚便回宾馆休息,而其余的,例如我们这些孩子,便开始准备去放烟花了。由于我们是小孩子,放那些大型的烟花,怕有危险,我们的父母们便买了些仙女棒和摔炮随便让我们玩。玩着漂亮的仙女棒,孩子们的笑容都十分灿烂,眼睛一闪一闪,好像天上的星星,脸上洋溢着幸福。

离午夜十二点只差一分钟。我们拿着一个特别大的烟花准备开始点火。随着一声巨响,烟花和新年的钟声一起响彻了天空。我们望着漂亮的烟花,都在心里许下了新年的愿望。

年味,年味,不过是家人一起团圆,吃年夜饭,一起放烟花,一起玩,至于其他的,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篇10:关于寻找年味作文

鸡年新春的脚步越来越近,喜庆的灯笼、春联挂满宿城,大街小巷到处是提着礼品行色匆匆的市民,家家户户进入春节“倒计时”:大人们忙着置办过年的食物;孩子们帮家里打扫卫生;归乡的游子带着一年的辛苦和收获,急切地回家探望久别的亲人。春节在人们的眼中是神圣的,更是温馨的。但是,在走亲访友时,总会听到一些声音:生活越来越好了,年味却越来越淡了,过年越来越没啥意思了。

如今物质丰富了,人们想吃什么,超市、市场里多的是;想穿新衣服、玩好玩的,再也不用等到过年。天天都在过年,真正要过年了,哪儿还有年的味道呢?然而,“过大年”远不是吃吃喝喝那么简单,吃喝本身并不是过年的重要内容,人们感觉“年味”少了,是因为吃喝以外的“文化”传统少了、淡了。吃喝追求健康、绿色,为什么非要大鱼大肉?亲友们多在一起唠唠“知心话”,不一定非要掺杂那么多的物质?在风俗上多来点讲究,日子才会增添生机。如果每个家庭都如此,过大年就能红红火火,中国人就能感受到越来越浓烈的“年味”。

其实,“年味”就在我们身边,在热闹的商家,也在缤纷的网上,让我们一起寻找“年味”,迎接新春的到来。

[关于寻找年味作文]

篇11:寻找年味作文

2月14日,寒假一开始,我们梦想假日小队的成员,章启、蒋许乐、王家烨、夏翊涵、孙佳楠一行五人就直奔河坊街,去杭州年味最浓的地方——河坊街,去寻找十足的年味儿。

那天阳光灿烂,河坊街挤满了大大小小的人,人山人海,熙熙攘攘,人们的脸上都绽放着灿烂的笑容,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久违的年的气息。

瞧!那地道的冰糖葫芦,现做现卖,山楂个儿大,皮很红,又新鲜。我们每人一串,不舔不吮,大快朵颐,咬掉一颗后直竖起大拇指。手持红红火火的一串诱人的红球儿,无不意味着“年”已来到了我们中间。

红红火火的挂饰总能吸引大小朋友的眼球,各种吉祥物,寓意着来年平安幸福!还有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无不意味着过年吉祥喜庆之意!

“嘿哟,嘿哟……”的声音把我们大家吸引到了酥饼的制作现场,原来两个叔叔正在手工打节节糕,他们你一锤我一锤,快慢节奏有序,敲打声伴随吆喝声就像一曲快乐的乐章,美食的香味当然也抵挡不住我们的小嘴。

热闹非凡的美食小吃一条街,我们当然不会落下,在那儿我们馋遍祖国各地过年的地道美食特产,瞧,我们大家期待叫花鸡出苞的表情……

梦想假日小队的酷酷河坊街寻访年味之行,是“年”在和我们做着默契开心的游戏,我们乐开了怀!

篇12:寻找年味作文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个节日里,会发生许许多多的趣事。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寻找年味吧!

在过年的时候,我们会有很多的传统过年习俗:挂起高高的、红彤彤的灯笼;换去门边以前的春联,贴上一幅新的春联;点燃一串串的鞭炮和烟花;还有观看大年三十晚上的春节联欢晚会,全国人民一起为大年初一的到来倒计时……

这些,都是过节必备的项目,可是,还有什么更重要呢?没错,就是全家人从外地赶回家乡,吃一顿年夜饭,也是一顿珍贵的团圆饭。这一顿饭,我想,你一定会觉得很幸福。在我心里,年夜饭是一顿很神圣的饭,在外四处奔波的大人们,得到了一年的犒劳和休息,全家人也在这一刻,聚到了一起,好不容易一起吃一顿饭。

为了吃这一顿年夜饭,大人们会炸出各样的食物,如:鸡腿、鲨鱼、地瓜、肉丸子紫菜……还会不惜花下时间和功夫,去做由萝卜、米粉、豆干、鸡蛋、豆子掺杂在一起的春卷。每次我都会吃得满手的油,嘴角也尽是油,但我却不觉得油腻,反而会感觉很香。我想,这就是我所寻找的年味吧!

除了这儿有年味,哪儿还有年味呢?你说得对,是妈妈和家人为了过年忙碌的身影,是十二点钟声敲响的那一瞬,是孩子们放着烟花时的那一抹灿烂的笑容,是大红灯笼的红光照亮着房间的那一幅美好的图。

什么是年味?这就是我寻找到的年味。

篇13:寻找年味作文

今天,我带着喜悦的心情去了安昌古镇。因为,那边有一派香甜而又忙碌的年味,使我和家人特别感兴趣,打算去寻找一番。

走进古镇的大门,就能闻到一股酱香的味道,那是安昌古镇的特产----腊肠的味道。在一眼望不到头的长廊上,挂了许多腊肠、酱鸭、酱鱼和酱猪头,那浓浓的酱香味吸引着游客们前往。不远处一位老爷爷正在做扯白糖,我连忙拉着爸爸妈妈走过去看。原本是白色的白砂糖经过煎熬,已经化为一锅黄黄的糖浆。待糖浆稍稍冷却后,老爷爷拿起糖浆,把其中的一端放在廊柱钉着的一枚钉子上,开始拉扯一起,几番用力拉扯后,软软的黄黄的糖浆逐渐变硬变白,最后变成了一根白白的“棍子”。老爷爷把扯好的糖棍剪成一颗颗扯白糖,我连忙买了一包尝尝,真鲜甜啊。我也终于明白原来扯白糖是白砂糖演化而来的。这一路上我边吃边看,欢哥笑语,非常快乐!

走累了,我们打算乘乌篷船出去。坐上船,我感觉船要翻了似的,心里一阵紧张,还好有惊无险。河水非常平静,有如一面镜子,我们的小船轻轻划过,一阵水波荡漾开来。我们坐在船上,看着两岸的风景。一边是热闹的街道,一边是安静的居民楼,两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船老大还不时给我们讲古镇风情节的趣事。

上岸了,我们告别船老大,准备踏上回程路。这时眼尖的我看见一位老爷爷正在专心致志的画糖画。他那精湛的技艺让我想起了“万年牢”里的父亲。看着那一幅幅糖画,我不由自主的留下了口水。妈妈见了,拿出钱让我自己挑一个,我挑了一条鱼。老爷爷二话不说,拿起了做好的糖浆,手轻轻一挥,一会儿一条鱼活灵活现的出现在我们面前。看着那栩栩如生的鱼,害得我舍不得咬下去。

安昌古镇的美体现在它的年味上!

篇14:寻找年味作文

有人说:饱尝痛苦,才能真正品味快乐。在以前我愿意经历寒冬,是因期盼呼吸过年的味道。现在春节一到,四处张灯结彩,炮仗声声,人来人往,随处可见洋溢着幸福的脸。虽然空气中的年味浓到极致,但是又感觉过年似乎离我很遥远。

小的时候的我特别喜欢过年甚至有的时候特别希望天天都过年,但是现在想想当初的我多么可笑居然期盼每天都过年。

记得小的时候每年,还没有到年底,大人们就都积极行动起来,打扫卫生,添置物品;娃娃们呢,有时候也会帮大人干些家务,但内心也都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构思起一个个过年计划。还记得那时的我,常常会在想到激动处忍不住地笑将起来。周围的一切事物充满了过年暖暖的味道。怎么都想过年,过年时盼望爸爸妈妈买的新衣裳,盼望吃到桌上的鸡鸭鱼肉,每个孩子最盼望的就属收红包了一家人围在桌子前吃着团员饭有说有笑的看着联欢晚会,在零点钟声响起时会和约好的小伙伴出去放鞭炮像我这种不敢点鞭炮的人就会远远的站在一边看着他们,小伙伴们还经常嘲笑我现在想想真那时的我真可笑,和小伙伴们放完鞭炮回到家里总会有一盘热乎乎的到这香气的饺子在哪里等着我,我迫不及待的吃起了饺子因为据妈妈说在饺子里会吃到硬币会得到更多的压岁钱……

但是现在的过年与小的时候的完全不同了。小的时候还没到年底家里都会打扫购置新衣服但是现在房子天天收拾到年底了大扫除的时候才发现需要收到收拾的定西不多甚至那些不多的东西都没必要去收拾现在父母再带我们去购置新衣服也提不起多大的兴趣好像觉得过年穿不穿新衣服无所谓了除夕那天一家人早早就吃完了团圆饭一家人很安静看着晚会偶尔会发出些笑声敲了钟该去放炮了以前放鞭炮一家人都会下去争着抢着出去放而现在一大家子人都在纠结着谁下去放炮以前的初一会非常的热闹而现在的初一与往常四会美声么不同不过甚至因为人太多了而在气氛中显现出一丝尴尬似乎现在过年都不像是在过年……

到底是时代变了,还是我们变了。

篇15:寻找年味作文

又是一年除夕将至,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刚到老家,爷爷忙起来了。他带我去商店买了“福”字。经过爷爷一番叮嘱,我们开始认真贴“福”。爷爷说“福”字是带来吉祥幸福的,能祈祷在新一年过上幸福的日子,所以要用心贴,我们一听,干得不亦乐乎。我拿来一张金“福”字,往上贴时,爷爷说该把“福”字倒着贴,才能“福到”。我听了,恍然大悟,原来贴“福”字也讲究呢,怪不得我常常看到人家门上倒着贴“福”!

除夕这天,奶奶忙了起来。她把磨好的面粉、糯米粉倒入盆中,再加上红糖、白糖和其它配料,做成松糕的原料。爷爷早已在灶前把火烧得旺旺的,奶奶快速把木盆放上去了。一会功夫,热气腾腾的咖啡色的松糕出锅了。我看得眼花,来不及欢呼,奶奶又娴熟地撒上芝麻、红枣。在一旁的我早已馋了,赶紧切下一块尝了尝,嗯——又香又甜,又松又软,好地道的家乡民间口味!

中午,奶奶用红薯粉做了红薯饺,馅是萝卜、瘦肉、豆腐、乌贼干,剁成丁混合一起,再配上传统的调料。一段时间后,奶奶把一个个红薯饺放入蒸笼,过了一会,蒸笼周围散发出阵阵香气!出笼后,只见个个晶莹剔透的红薯饺冲我笑。我忍不住又先吃为快,夹一个放入口中大嚼起来,啊,入口香嫩,芳香四溢。奶奶累得满头大汗,但看到我吃得美滋滋的,慈祥地对我笑了笑说:“孙子,多吃点,这可是家乡的特产,在外面吃不到!”

每逢过年,我们家都会收到寿桃,这是50、60、70、80、90甚至100岁老人的子女把寿桃送遍整个村子,他们送来时脸上洋溢着笑容,能让人感受到真心的付出,由衷的祝福。分寿桃的寓意是“家家老人健康长寿”。今年是奶奶70大寿,爸爸和爷爷挨家挨户地送寿桃,增进了邻里之间的亲情友情。家乡过年的味儿就是也不一样越!

初八,祠堂里又开始唱戏了。祠堂里楼上楼下是人满为患,笑声不断传来。我看了一会就不看了,因为我看不懂,也许是我没耐心,只能看热闹。最后只剩下妈妈和奶奶看。走出祠堂,锣鼓声、二胡声还能传出来很远。整个祠堂则五彩缤纷,台上的戏子演得惟妙惟肖,赢得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初九,我们全家又踏上了回常州的旅途。可家乡热闹的情景像电影一样浮现在我眼前——老家的年味最浓!

篇16:寻找年味作文

一大清早,我便被楼下宏亮的鞭炮声唤醒。我急忙从被窝里爬出来,探着头往楼下看。哎呀,好快呀,马上就到大年初一了,新的一年就要到来了!

等做好饭,大家围坐在一起边看电视边吃饭。菜色很丰盛,丰盛到我都流口水了,于是我便过去蹭蹭主人的腿,摇摇尾巴,主人就会笑着说:“你也馋了对吧,好好,这个给你。”我便会得到一块红烧排骨。 吃晚饭,主人的孙女就会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主人就会摸摸孙女的头,给他一个红色的信封,我不知道里面装着什么,只知道主人叫它“压岁钱”。

大家还会下去放鞭炮,那是一种点燃会发出很大响声的大东西。我很害怕鞭炮,可是人们却很喜欢它,每次点完后,还会抬头盯着天空看好一会,我从没抬头看,我不感兴趣。

再回到主人家,大家会一起看电视,时不时的说几句话,笑一会。大家其乐融融,主人也很开心。

我听到楼下有人唱“正月历来是新年啊,大年初一头一天啊,也不论是男和女呀,少的给老的拜年啊”正如他的歌声里说的,大年初一的重头戏就是拜年了。我们才刚刚起床,妹妹、姐姐们来给爸爸妈妈拜年了。妹妹的年龄是我们中小的,只见她的小嘴儿微微一弯,用呢喃的声音说了一声:“大姨、姨夫,新年快乐啊!”。

随后,我们穿上新衣服,前往外公外婆家,他们家真是好不热闹。我们小孩子们则恭敬地给长辈们拜年,有的说着祝贺词,有的送上新年礼物,让他们极为开心,因为虽然外公婆子孙满堂,但平时大家都很忙,不能天天去看望他们,所以只有在节日或他们生日的时候才会团聚在一起。最后,我们又去拜访了其他的长辈,送上新年的祝福。

除拜年外,最令我们开心的就是收红包了。每当接过长辈包含祝福的红包,我的心中便油然而生出一种幸福感。我今年又要发财啦!想到这儿,我的心里甜蜜蜜的。

回首20xx,展望20xx,我要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努力,勇攀高峰!

等我长大点,我就明白,原来这就是过年,过年就表示着主人会非常开心,表示一家团圆。 每次过年,主人的儿子贴春联、挂灯笼,他的妻子在厨房帮主人做年夜饭,他的女儿则穿着漂亮的衣服又蹦又跳, 都说狗的鼻子很灵,作为一只活了8年的狗,我也很赞同。几年前,每次过年我都能闻到一股浓浓的年味,那种味道很香,很甜,很温馨。可是自从主人的儿子当了唔,好像是“董事长”,年味就越来越淡了,因为忙,主人的儿子过年时已经不带着他的妻子、女儿到主人家了。今年,还是没来至少到现在为止。

就在这时,门铃响了,主人高兴地去开门,边走边说:“哎呦,总算来了,我可想死他们了!”我也摇着尾巴跟过去,

可是一开门,是一个我从未见过的陌生人,我呲着牙,冲他叫,他递给主人一个信封:“大妈,我是您儿子的员工,董事长有事,就不来了,他的女儿和妻子出国旅游了,也不能来了,这是董事长给您的,愿您福如东海。”说完就走了。 我嗅了嗅那个信封,嗅出了一股难闻的味道:钱钱钱,又是钱!我不知道那玩意儿能干什么,但连我都知道,主人并不想要这个,她想要的只是团圆时的温馨与快乐。

主人将那个信封放下,抱起我,自言自语:“旺旺,今年过年就只有咱俩了。”脸上有藏不住的失望与孤独。我舔舔主人的手。,她低下头,勉强的笑出来:“旺旺,我没事,我们来一起开开心心的过年吧!” 今年又是这样,简单的饭菜过后,主人没有下去放鞭炮,而是静静的抱着我,静静的看电视,没有欢笑,也没有了评论。除了电视和鞭炮的声音,一切都是静静的。不,不用为我们感到担心,我们不会因寂寞而悲伤,也不会因孤独而哭泣,反正也不是篇三:写作手法——渲染气氛

篇17:寻找年味作文

正月初二,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哥哥一起去了鸣鹤古镇寻找年味。妈妈说,过年注重的就是“味”。

刚进大门,我们就看到了一张张新年的愿望卡,有好多人在上面许愿,有祝家人身体健康、生意兴荣、吉祥如意等等,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祝自己学业有成。

古镇上挂满了红色的灯笼,很喜庆。两旁的店铺都挤满了顾客,我第一次看到了老鼠糖的制作方法,好神奇的美食,一头尖尖像老鼠头,还有一头弯弯的细细的糖丝像极了老鼠尾巴。

一路上玲琅满目的美食,最最吸引我的还是糖葫芦,有山楂的,草莓的,我选了酸酸甜甜的山楂,妈妈选择了草莓。糖葫芦是我自己购买的哦,因为我长大了,是一名小学生了。吃完糖葫芦,我们去拜了菩萨。每次去寺庙,爸爸都会让我在功德箱里面捐善款,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古镇边上是杜湖,阳光下的湖面波光粼粼的,好美。

我们一起寻找年味,做一个懂生活的人。

篇18:寻找年味作文

大家都知道过年是最开心的事情,过年的味道是甜蜜的。在这期间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还可以拿红包,如果天天过年就好了。可妈妈却说,现在年味越来越淡,这个寒假的主要任务就是让我去找找年味。难道说过年还有其他的味道?

小年夜那天,妈妈让我和她一起贴春联,我立马说:“我来贴‘福’!”说完拿了‘福’字就去帖,左边门上一个,右边门上一个,贴得可端正了!妈妈看了连忙说:“‘福’要倒着贴!”我疑惑地看着妈妈,妈妈摸着我的头说:“倒着贴,说明‘福’到了,我家就有福了。”原来贴个‘福’字还有这么多讲究。我灵机一动把“福”字贴到了天花板上,“抬头见福呀!”“就你鬼点子多。”妈妈又拿过手机,说:“对着‘福’字,扫扫看。”我赶紧拿出手机一扫,居然扫到了“友善福”,“看来我家宝贝今年又要交上好朋友,与大家友善相处啦!”妈妈笑开了花。哇!福字后面有这么多学问呀!我要继续找‘福’啦。我拿着手机从隔壁家的‘福’字扫起来,先后扫到了“爱国福、富强福、和谐福、敬业福!”集满五福,五福临门啊!福的味道就是年的味道啊!

大年夜那天,我们开车去舅舅家过年,一路上车水马龙,每一辆车都开得像飞一样,你超过我,我超过你,你追我赶,妈妈说这是归心似箭!都急着赶回家过年呢!到了服务区更是人山人海,简直是寸步难移!加油站前也排起了长龙,我打开窗户,空中飘过来一阵汽油的味道,我感到也有了芳香的年味。

到了舅舅家已经下午了,我们稍作休息,就全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大家又说又笑,聊聊工作,聊聊学习,小孩子呢?就是拿着面皮捣乱。不一会儿,一个个饺子摆满了桌子。我一看,饺子居然在大人的手里就像变戏法一样,这样一捏,那样一捏,就包出来各式各样的饺子。有的像金元宝一样鼓鼓的,姥姥说,是让你们财源滚滚;有的像小船一样弯弯的,我连忙说,是让我们一帆风顺!“聪明,棒棒就是棒!”;这个呢?像两只手合在一起,是代表什么呢?姥姥笑着说:“这是希望你们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都能百年合好,永结同心!”噢,怪不得大家拼命往家赶,原来可以得到这么多祝福啊!

“还有呢,棒棒快看……”妈妈连忙招呼我。我看到姥姥把洗干净的一角硬币包进了饺子。“这是干什么呀?吃到这个饺子会不会卡住呀!”姥姥说“不会啊,这是我们过年的习俗,谁吃到这个饺子,就预示着谁明年会发大财!人人都想吃到呢!”不一会儿,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来了,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吃着,我也是迫不及待地咬破碗里的饺子,没有发现带硬币的。等大家都吃完了,还是没有发现。这时姥姥开心地说:“明年我们家里每一位都会发大财,都会旺旺旺!”只见她从锅底找到那个硬币。这个饺子沉在锅底,代表全家福!“哈哈哈哈!干杯!”年味在笑声中回荡。

过年的味道原来是家的味道,福的味道啊!

篇19:寻找年味作文

记忆中的年味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一曲童谣可能是孩童时期最具期望值最具诱惑力的话了,那时候哪一个孩子不期望过年?在那时候的我们的眼里,过年就是新衣服、好吃的、好玩的还有长大的代名词呢!一切的期盼和欢乐都融入在了过年这个节日里了。

那时候的寒假放的也没有现在早,但总感觉从放假到过年那天总是有过不完的时间,盼啊盼啊盼啊。盼星星盼月亮,盼过年。其实要让现在的我来说,还真的说不出到底在盼着什么,但当时总是感觉那里就是理想的愿景。

从腊八之后,各家各户就开始忙碌过年的事务了,杀猪杀鸡宰羊,为的是庆祝一年的丰收和对自己这一年辛苦的犒劳。那时候,不管作业有多么多,都得在刚放假的头几天废寝忘食的把作业写完,为的是在新年伊始的时候能够痛痛快快的玩几天。因为俺妈就教育我,学就学个扎实,玩就玩个痛快。这一点其实至今还让我受用。其实父母作为我们的启蒙老师,我从他们那学到的还真是获益匪浅,尤其是作为学为人表的他们。

作业写完了该干点什么呢?那自然是玩了,在我住的大院里,有三个从小玩到大的发小,那时候啊,冬天还能下点雪,每到那几天,雪就像和我们约好了似的如约而至,一晚上的撒盐空中造就了第二天银白色的世界,我们打着早起扫雪的幌子,去占据那为数不多的没有被破坏的雪地,要知道,被人踩了之后的雪可就没那么好玩了。最常玩得便是那滚雪球了,先用手做一个比较大的雪球,然后放在那没被踩过的雪地上滚啊滚啊,一直滚,不一会,一个大大的雪球就诞生了,直到滚到自己滚不动为止。然后费劲力气滚到自己家门口,就算是炫耀的资本了。当那些晚起的小伙伴看到地上没有一片完整的雪地,自然是不甘心喽,那幼小的虚荣心也得到了轻微的满足。 以前的院里有一座水塔,现在已经被电动的水泵代替了,冬天的时候,从水塔的最上面垂下一个个冰瘤子,长的超过一米,短的也有半米,我们自然是去掰下来拿着当剑使,乐趣无穷啊,不过家长们却不让我们去那个地方,毕竟如果掉下一根打到谁,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过年,鞭炮什么的自然是不能少,最喜欢的是那种左样式的袍子枪,需要购买,一个六响,那个算是我们那时候最高端的玩具了,为了能有一个,自然愿意咬牙不要新衣服不要别的,当然父母自然不能那么做,该给买还是得买的。 年前剩下的这段日子都是在一种欢快的基调里度过,那时候,能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什么是年味,年味就是鞭炮响后的火药味,年味就是香喷喷的馒头味,年味就是每家每户糖的甜味,年味就是嗑瓜子的香味,年味还是小伙伴一起上蹿下跳的汗味,年味还是走亲访友收到压岁钱的钱味,年味更是一家团圆坐在一起的情味…说不尽的年味,说不尽的小时候。

临近过年了,就要辞灶了,这时候,要在灶王爷面前嗑三个响头,祈祷他能上天

言好事,下地保平安。那时候奶奶经常为我祈祷的就是好好学习,将来考上个好大学,那时候在我的心中,大学还是一个梦,一个充满各种幻想的梦哩!

篇20:寻找年味作文

猴年新春的脚步越来越近,喜庆的灯笼、春联挂满宿城,大街小巷到处是提着礼品行色匆匆的市民,家家户户进入过年“倒计时”:大人们忙着置办过年的食物;孩子们帮家里打扫卫生;归乡的游子带着一年的辛苦和收获,急切地回家探望久别的亲人。过年在人们的眼中是神圣的,更是温馨的。但是,在走亲访友时,总会听到一些声音:生活越来越好了,年味却越来越淡了,过年越来越没啥意思了。

如今物质丰富了,人们想吃什么,超市、市场里多的是;想穿新衣服、玩好玩的,再也不用等到过年。天天都在过年,真正要过年了,哪儿还有年的味道呢?然而,“过大年”远不是吃吃喝喝那么简单,吃喝本身并不是过年的重要内容,人们感觉“年味”少了,是因为吃喝以外的“文化”传统少了、淡了。吃喝追求健康、绿色,为什么非要大鱼大肉?亲友们多在一起唠唠“知心话”,不一定非要掺杂那么多的物质?在风俗上多来点讲究,日子才会增添生机。如果每个家庭都如此,过大年就能红红火火,中国人就能感受到越来越浓烈的“年味”。

其实,“年味”就在我们身边,在热闹的商家,也在缤纷的网上,让我们一起寻找“年味”,迎接新春的到来。

篇21:消失的年味作文

建筑工地的塔吊停止了摆动,民工大包小包煽情回家了,急匆匆从大幅广告牌下走过。在年的催促下,盖大楼的他们已经不能把心安下,早已飞向自己的小家。情意浓浓,年韵悠悠。

对我来说年味越来越淡,而记忆中的年味,却总有一种散不尽的肉香。过年是一场文化大餐,那阵阵鞭炮声,那香烛缭绕的供桌,那放鞭炮的顽童……年味醇香,回味无穷。

全村的年味,就像炖肉的老汤,香气慢慢弥散。除夕临近,乡情亲情在发酵,在弥漫,距离站满了思念,在外的游子,不管是满载而归,还是行囊空空,能平安回家比什么都好。亲人从千里迢迢风尘仆仆赶回家来,把酒问冷暖举家庆团聚,图的就是那种气氛,那种年味,那种永恒不变的家的情结,各家各户欢声笑语,热气腾腾。所有过年习俗都井然有序的进行着,春联、年画被端端正正贴上了,大红灯笼高好高挂起,财神爷,灶王爷被恭恭敬敬搬上供桌……。做年糕,包饺子,全家老少齐动手,都融入在浓浓的年味里面。除夕夜的团圆饭,全家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吃着喝着。已不单单是一桌饭,而是一桌团圆,一桌亲情。

时过境迁,现在的除夕,从一大早,耳边就会想起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过年的喜悦一下涌上心头。夜晚的烟花更是美妙绝伦,绽放时如满天星宿,照亮了神州大地。无数条短信首先插了翅膀,第一时间为亲人朋友送去了暖暖的祝福。晚上的一顿年夜饭,可谓是大团圆,亲戚们都从百忙中赶了回来。虽然现在每一天都像在过年一样,吃得好、穿得好,但这种合家团圆的热烈气氛是平时都不能感受到的。浸泡在亲人和朋友温暖的关心和问候中,这种年味,真是幸福!晚饭后,人们习惯性地坐在客厅里,谈论着近来的房价,谈论着新时代的高新技术,谈论着现在富庶的生活,谈论着当前各种富民政策。人们说着,笑着,平时忙碌的烦恼、工作的压力,早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当然不可或缺的,总是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电视机早就换过几代了,超大的液晶屏幕,超清楚的电视画面,不能不说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为我们的年增色不少。晚上八点整,随着中央电视台转播大厅舞台帷幕的缓缓拉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几位风姿绰约的节目主持人。歌舞、魔术、杂技接踵而至,令我们叹为观止。最激动时刻的莫过于我们踏着新年的钟声,带着对未来的展望,昂首步入了新的一年。

人们总说年味淡了,年味淡了。其实年味依旧。无论是古是今,是贫是富,人们对过去的思考、总结,对新一年的和平幸福、对亲人团聚的企盼并没有变,变得只是年的形式,变的只是社会和时代。

年味从远古,缓缓流至今。那种味道,不曾改变。

篇22:年味消失的作文

年味消失的作文

春节,这对于亿万华人而言最为浓墨重彩的节日终于到来,似乎是让人们期盼了一年。这样周而复始,不知过了几千年。

而年究竟是什么呢?是那头传说中的吃人怪兽,还是谷穗下垂的形象?到了今天,恐怕都不是了。年成了一个代名词,成为了一种符号,成了我们中国人的一个标记。然而,年味似乎正在慢慢地、渐渐地消隐,或是消失!连我自己都感到了可怖。

在记忆里,依稀还记得年长的姐姐说她不喜欢过年。那时,真的隐隐地刺痛了我的心,只是年少啊!尚未察觉。在回忆里,我又真的感受到了那种痛,不知为什么。

而现在呢?人们真的似乎都淡漠了,我甚至还听到过有的孩子说不喜欢过年。啊!原来不只姐呀!年究竟是什么?我无法解释,但就我个人的理解,我认为年是一种回归的象征。每个人无论到得何地,过年时总要回家的,或者至少都想着回家DD那是心灵的一种回归的渴望。家,可是一个多么温暖的词呀!

现在,姐在北方的一个城市里工作,据说北方的年味儿很浓,那儿的人们都很朴实、和善,特别重视这样一个重大的特殊的节日。因而她才可以早早地回来与家人团聚,又不必担心归期过急了。还好不在南方,据说有的城市只放三天假,那根本就不可能回家了。而我们中国人又这么重视家。家,不仅只是我们住的地方,那更是一份寄托,一份温馨,更是我们心灵的归宿、灵魂的休憩处。任凭风雨多大,只要有家就不怕。

如果过年了,家人还不能团聚,真的难以想象!而年味的消失,在我们这个小城里却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孩提时代的依稀而模糊的`记忆里,我还可以看到一些过年的欢乐景象。伙伴们争着放鞭炮,嬉戏玩闹,最高兴的是领到红包,不论压岁钱有多少。火热的大红色就是过年的颜色。中国的红真的包含了太多、太多。而现在似乎都已不再了,鞭炮声显得单调而刺耳,全无热闹欢腾的景象,孩子们似乎也不大在乎压岁钱了。压“祟”,保一年平安,这层意义,我现在才明白,孩子们应是不知道的。

现在的过年,就好象是一个卸了红衣浓妆的老成持重的姑娘了。还记得,寒假前,一位寄宿的乡下朋友问我:“你们城里是怎样过年的?”我竟一时愣住了,答不上来。“是啊!我们现在究竟是怎样过年的?我应该好好想想了。”便随口告诉他一些时下正时兴的过年方式。例如:团年饭去宾馆吃,全家一起外出旅游等。

他感到很吃惊,也很不解,说:“那是哪来什么年味啊!我们村里的过年,那才叫热闹呢!只有回家的,没有向外跑的,团年饭都自己做,那才有年味儿嘛,就像吃年糕那样。”

我又向他解释,“现在城里人们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像‘五一’、‘十一’这样的法定假期才能有些休息时间。一到过年,恰好一家人都有时间,便趁隙旅游了,偷个闲;上饭店吃团年饭,那样也方便,省时一些。”

其实,我也同他想的一样啊!小城里的年过的单调而乏味了,年味似乎在这儿消失了。只记忆里还依稀有些模糊的影子。

这样的生活究竟好不好呢?

我无法替别人下定论。但至少我还不习惯这样的趋于冷淡的春节,我还不适应。我倒宁愿看到一个热闹的春节氛围。即使是那热闹不属于我也好啊。

这个节日本该是如一位活泼俏丽的红妆少女那样盛装打扮的。像北方人那样,把喜庆传到每一个角落。几千年来的辞旧迎新史当如何延续?

我想,我们这一代应该做些什么,不要让中华文化里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我们手中渐次消失。到以后的孩子问我们时,不要只说“那只是一段陈旧的历史。”

现代社会进步飞速,但还是留下一些古朴的风俗要好一些。传统的节日风俗都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新年赠橘(吉),压岁(祟)钱……还记得苏辙有:“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那又是怎样的一派合家融融、一派祥和。

我想,我们都不希望中国的红变淡、年味消失吧!

篇23:消失的年味作文

“快点,把妈妈单位发的春联贴上!”爸爸说。

贴上那红底黑字,下方还印着两条小蛇的春联。我无意间把头一扭,“金蛇起舞……金蛇……有户人家贴的对联和我们家的模样一样,要是我还小,看到这情景一定会欢呼雀跃,“别人和我们家的一样!现在的我的确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回家问妈妈为什么对联与别人家的一样,妈妈随口说:“这是农行宿舍,住的都是农行员工,当然发的一样,贴的也都类似喽!”我一愣,又猛然想起,在课本上看到的一副对联的黑白照片,一户人家在亲手写春联,那欢声笑语好像已经灌满了我的内心,大人的心思我也明白,不就是两个字“麻烦”或者三个字“没时间”

时间一流,到了除夕晚上,在这世界上,在这世界上生活了十二年的我明显觉得,年味消散,我下楼燃放小烟花,不经意间望了对面一楼的两户人家,一户人家的两个小孩子,各自手握一只手机状的东西正全神贯注的看着,大人们也没有说说笑笑,好像都在上网,干什么的,一点儿也没有过年的气氛,另一户人家大概也是如此,难道正是一位科技的发展阻碍了亲情吗?

回家望望挂起的灯笼。也惨进了许多洋元素,这儿一个蕾丝边,哪儿画上一个方给子,曾经一如我脑海的那种铺市而又传统的大红灯笼到哪儿去了呢?或装点一些祥云,一些生动的动物,可现在呢?这也不能怪大人,街上大部分都是这个样子,那种传统的大红灯笼已经十分“稀有”

是啊!随着科技的发展,西洋节日及元素波及全国,并且吞没了大部分中国传统元素,人民也越来越对洋节日感兴趣,队中国的节日越来越冷漠,曾经的谈笑风生,变成现在的一片死寂,曾经的创意想法,倒被现在高级印刷、复印全面的统一;曾经的忙忙碌碌,变成现在的简单了事;曾经的正宗年味,也被西方节日所侵略……

中国的春节属于中国,但是中国人怎样过的好这个节已是一个问题?!

我小叹口气,但是又立即拉起爸爸妈妈的手,开始与他们回复曾经的气氛,又端来饮料和饭菜,打破沉默,为新年干杯,共同回忆难忘的时光,展望和祝福新的一年!

篇24:消失的年味作文

对于新年,人们总是那样的期盼。但似乎,现在的新年,过得让人“无聊”、让人担心……

在路上、在车中、在街上……总会听到这样的话“现在也只有炮声还能添点年气,如果没了它,还真不知这年过成什么样……” 冬天作文

的确,在以前,人们心中的新年总是充满快乐:穿新衣、挣压岁钱、吃到平常无法吃到的可口佳肴……那时的人们,总希望过年;那时的新年,才过得更有意义。而现在呢?人们生活富裕了,政府对于贫困户也帮助了,在党的领导下,现在过年得到的东西,平时也能得到了。这虽然是件值得五湖四海人民举杯同庆的事,但谁又想过呢,这样一来,新年岂不是变得“平凡”。

现在过年,想来想去,只有炮声才能让年过的“与众不同”,而吸引人们。但是,各大城市却在这极为缺少年气的“危急”情况下,又颁布了“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的严酷命令,一下子又让这几乎是唯一的年气渐渐消失……

我知道,每年过年因燃放烟花爆竹炸伤的.人很多,有些人都残废或失去了生命。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无情的“赶”走了这个年气,我们可以想一个即让年气(炮声)长存,又不会伤倒人的好法律、好政策。

虽然过年除了放炮外,各地还有自己独特的民俗。但这些民俗必尽在大城市无法使用,这样一来,大城市的人过年岂不很平凡呢?

今年,部分城市撤销了这个“严酷”的命令(“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的命令)。但我们仍应该注意,不要再让它“上市”,取而代之的应是更好、更适当的规定。

我们中国人放炮已经是有相当长的历史了。我们中国已经有许多历史悠久的传统消失了。如果不远的将来,这个“放炮传统”也被人们逼走了,那我们中国还留着了什么?我们中国人的新年还会那么吸引人吗?难道我们要让其他国家的人指骂我们中国人的愚昧吗?

科技的进步是不可缺少的!但我们也应该留住一些传统、留住历史、留住回忆,也应该留住这新年中不可缺少的年气——炮声!

篇25:消失的年味作文

而年味的消逝,在我们这个小城里却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孩提时代的依稀而模糊的记忆里,我还可以看到一些过新年的欢乐景象。伙伴们争着放鞭炮,嬉戏玩闹,最高兴的是领到红包,不论压岁钱有多少。火热的大红色就是过新年的颜色。中国的红真的包含了太多、太多。

而现在似乎都已不再了,鞭炮声显得单调而刺耳,全无热闹欢腾的景象,孩子们似乎也不大在乎压岁钱了。

压“祟”,保一年平安,这层意义,我现在才明白,孩子们应是不知道的。

现在的过新年,就好象是一个卸了红衣浓妆的老成持重的姑娘了。

还记得,寒假前,一位寄宿的乡下朋友问我:“你们城里是怎样过新年的?”我竟一时愣住了,答不上来。“是啊!我们现在究竟是怎样过新年的?我应该好好想想了。”便随口告诉他一些时下正时兴的过新年方式。例如:团年饭去宾馆吃,全家一起外出旅游等。

他感到很吃惊,也很不解,说:“那是哪来什么年味啊!我们村里的过新年,那才叫热闹呢!只有回家的,没有向外跑的,团年饭都自己做,那才有年味儿嘛,就像吃年糕那样。”

我又向他解释,“现在城里人们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像‘五一’、‘十一’这样的法定假期才能有些休息时间。一到过新年,恰好一家人都有时间,便趁隙旅游了,偷个闲;上饭店吃团年饭,那样也方便,省时一些。”

其实,我也同他想的一样啊!小城里的年过的单调而乏味了,年味似乎在这儿消逝了。只记忆里还依稀有些模糊的影子。

这样的生活究竟好不好呢?

我无法替别人下定论。但至少我还不习惯这样的趋于冷淡的春节,我还不适应。我倒宁愿看到一个热闹的春节氛围。即使是那热闹不属于我也好啊。

这个节日本该是如一位活泼俏丽的红妆少女那样盛装打扮的。像北方人那样,把喜庆传到每一个角落。

几千年来的辞旧迎新史当如何延续?

我想,我们这一代应该做些什么,不要让中华文化里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我们手中渐次消逝。到以后的孩子问我们时,不要只说“那只是一段陈旧的历史。”

现代社会进步飞速,但还是留下一些古朴的风俗要好一些。

传统的节日风俗都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新年赠橘(吉),压岁(祟)钱……

还记得苏辙有:“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那又是怎样的一派合家融融、一派祥和。

我想,我们都不希望中国的红变淡、年味消逝吧!

篇26:消失的年味作文

伴随着除夕夜鞭炮的阵阵响声,我知道,来了。可我对这二零一八年的到来,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兴奋。

依稀记得几年前,每逢除夕,一家人都要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看春晚,吃年夜饭。近几年,特别是今年,好像有哪里不一样了。一家人依旧坐在一起吃饭,电视上依旧播着春晚,不同的是,人人手里都拿着手机,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屏幕,要么是在聊天;要么是在抢红包;要么是在集五福;更有甚者,是在玩游戏。大人们都心不在焉的敷衍着老人的问话;小孩子也都心不在焉的敷衍着大人的说教;只有老人默默地看着电视里的春晚,然后无奈地叹口气,离开了饭桌。可,年轻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机屏幕上,哪里会注意的到长辈已经离席呐?

大年初一,我依旧像往常一样起了个大早。本该一大家子的小辈儿早早的去给老人磕头,可等到八点半,稀稀疏疏的才来了几个亲朋,眼看着已经不早了,两三个人才结伴去拜年。往年都是十几个人一起去磕头拜年,一路上说说笑笑,到也不觉得冷清。可今年连人都聚不齐,何来欢乐热闹。总算熬到拜完年,才回了家。总的来说,初一一大早儿,一大家子便没了原先的热闹和喜庆劲儿。初二初三就更不用说了,各自去拜各自的年,忙工作的也就离开了家,家人朋友一年到头儿也没能好好聚一聚。所谓的回娘家吃饭,也只是吃了一顿饭而已。再没有原先的热闹合乐。

有时候实在搞不懂,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是不是以后春节也会像过个小节一样,只是为忙碌的生活找一次休息的借口,然后再各赴前程。什么仪式感,什么大团圆,全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甚至过年的氛围也没有了。

我很喜欢过年,一个最不喜欢热闹的人最喜欢的时刻便是过年时候的大团圆,敞开肚皮吃喝,讲开心真实的话。小家可乐,大家合乐才更有意义。也许,是我们变了,不该再怀揣着小时候的无知幻想,奢望着可以欢聚一堂;也许是年味淡了,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生活质量日益提高,过年现如今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或许,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年味淡了……

篇27:年味消失的作文

春节,这对于亿万华人而言最为浓墨重彩的节日终于到来,似乎是让人们期盼了一年。这样周而复始,不知过了几千年。

而年究竟是什么呢?是那头传说中的吃人怪兽,还是谷穗下垂的形象?到了今天,恐怕都不是了。年成了一个代名词,成为了一种符号,成了我们中国人的一个标记。然而,年味似乎正在慢慢地、渐渐地消隐,或是消失!连我自己都感到了可怖。

在记忆里,依稀还记得年长的姐姐说她不喜欢过年。那时,真的隐隐地刺痛了我的心,只是年少啊!尚未察觉。在回忆里,我又真的感受到了那种痛,不知为什么。

而现在呢?人们真的似乎都淡漠了,我甚至还听到过有的孩子说不喜欢过年。啊!原来不只姐呀!年究竟是什么?我无法解释,但就我个人的理解,我认为年是一种回归的象征。每个人无论到得何地,过年时总要回家的,或者至少都想着回家――那是心灵的一种回归的渴望。家,可是一个多么温暖的词呀!

现在,姐在北方的一个城市里工作,据说北方的年味儿很浓,那儿的人们都很朴实、和善,特别重视这样一个重大的特殊的节日。因而她才可以早早地回来与家人团聚,又不必担心归期过急了。还好不在南方,据说有的城市只放三天假,那根本就不可能回家了。而我们中国人又这么重视家。家,不仅只是我们住的地方,那更是一份寄托,一份温馨,更是我们心灵的归宿、灵魂的休憩处。任凭风雨多大,只要有家就不怕。

如果过年了,家人还不能团聚,真的难以想象!而年味的消失,在我们这个小城里却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孩提时代的依稀而模糊的记忆里,我还可以看到一些过年的欢乐景象。伙伴们争着放鞭炮,嬉戏玩闹,最高兴的是领到红包,不论压岁钱有多少。火热的大红色就是过年的颜色。中国的红真的包含了太多、太多。而现在似乎都已不再了,鞭炮声显得单调而刺耳,全无热闹欢腾的景象,孩子们似乎也不大在乎压岁钱了。压“祟”,保一年平安,这层意义,我现在才明白,孩子们应是不知道的。

现在的过年,就好象是一个卸了红衣浓妆的老成持重的姑娘了。还记得,寒假前,一位寄宿的乡下朋友问我:“你们城里是怎样过年的?”我竟一时愣住了,答不上来。“是啊!我们现在究竟是怎样过年的?我应该好好想想了。”便随口告诉他一些时下正时兴的过年方式。例如:团年饭去宾馆吃,全家一起外出旅游等。

他感到很吃惊,也很不解,说:“那是哪来什么年味啊!我们村里的过年,那才叫热闹呢!只有回家的,没有向外跑的,团年饭都自己做,那才有年味儿嘛,就像吃年糕那样。”

我又向他解释,“现在城里人们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像‘五一’、‘十一’这样的法定假期才能有些休息时间。一到过年,恰好一家人都有时间,便趁隙旅游了,偷个闲;上饭店吃团年饭,那样也方便,省时一些。”

其实,我也同他想的一样啊!小城里的年过的单调而乏味了,年味似乎在这儿消失了。只记忆里还依稀有些模糊的影子。

这样的生活究竟好不好呢?

我无法替别人下定论。但至少我还不习惯这样的趋于冷淡的春节,我还不适应。我倒宁愿看到一个热闹的春节氛围。即使是那热闹不属于我也好啊。

这个节日本该是如一位活泼俏丽的红妆少女那样盛装打扮的。像北方人那样,把喜庆传到每一个角落。几千年来的辞旧迎新史当如何延续?

我想,我们这一代应该做些什么,不要让中华文化里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我们手中渐次消失。到以后的孩子问我们时,不要只说“那只是一段陈旧的历史。”

现代社会进步飞速,但还是留下一些古朴的风俗要好一些。传统的节日风俗都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新年赠橘(吉),压岁(祟)钱……还记得苏辙有:“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那又是怎样的一派合家融融、一派祥和。

我想,我们都不希望中国的红变淡、年味消失吧!

从未消失的年味作文800字

消失的年味初中作文

寻找最初的年味作文

幸福年味作文600字

寻找一颗球的记忆作文

年味去哪儿了初二作文

以年味为题的中学生作文

年味在消逝作文

变了味的年的叙事作文

春节,年味去哪了作文

寻找消失的年味作文
《寻找消失的年味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寻找消失的年味作文(集锦27篇)】相关文章:

餐桌上的年味小学五年级作文2023-09-21

年味初中作文600字2022-04-29

年味作文600字2023-10-13

年味小学作文600字2022-12-12

别样的“年味”-年味的作文600字_600字作文2022-09-03

年味亦在人间作文2023-10-29

寻找记忆中的年味作文600字2022-06-15

春节作文:年味儿淡了2023-04-08

三年级年味作文500字2023-02-24

三年级有关年味的作文300字优秀202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