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消失的年味作文800字

时间:2024-04-15 07:15:18 更多作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从未消失的年味作文800字(精选24篇)由网友“dqjun123”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从未消失的年味作文8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从未消失的年味作文800字

篇1:从未消失的年味初三作文

从未消失的年味初三作文

年味,是一声声鞭炮点燃时的响声;年味,是一阵阵家人欢聚一堂时的欢声笑语;年味,亦是一句句收红包前的祝福……

除夕那天,当每个孩子穿上自己年前精心挑选的新衣时,脸上露出喜悦的神情。年味从此开始……

大人们从下午就忙个不停。有的人洗着菜,有的人拿着铲子,握着锅,娴熟地炒着年夜饭,有的人提着刀,一刀一刀地剁着鱼儿,有的人不停地从厨房端着刚煮好的饭菜放到饭桌上,一盘接一盘的……

菜上齐了,等长辈先动筷后,我们几个小孩就纷纷冲向了自己爱吃的菜。吃了会儿,我们便匆匆撤了,只剩大人们在饭桌边上边聊边吃了。但那儿总能传来一阵阵欢笑声。

饭后没一会儿,顽皮的堂弟拉着我出门买鞭炮,街上的`行人一个个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遇见熟人,我们也会互道“新年好”。

回到家时,已到了亲朋好友登门拜访的时间了。家中一片热闹,五光十色的灯光令家中多增添了一份年味。

随着阵阵炮竹声的响起,家中又更加热闹了。我们在家门口挥舞着仙女棒,放着小烟花。大人们则在一旁满脸欢喜地看着我们玩耍。

鞭炮燃尽。我搬出桌子,拿出扑克牌,招呼大家来玩21点。边玩牌边看春晚。太奶奶和奶奶也一齐围在桌前,等着我发牌,我唰唰几下便发好了牌。我紧张得看着我的牌,诶……我拍桌而起,洋洋得意地说:“诶,我赢了!钱来!”弟弟们都十分不舍他们的一块钱,太奶奶和奶奶亦是如此。其实这只是图个好玩,图个热闹,也不玩大的。我悠哉悠哉地收着刚到手的钱,又立马发着牌。一轮又一轮后,午夜的钟声响起,新的一年到来了……

《难忘今宵》响起了……这一天,我们也折腾够了,收拾着便去睡了。

在床上躺着,外面的烟花爆竹声不断。而我,早已开始想象第二天个个亲戚登门拜访时的热闹非凡的场景了。

春晚的主持人赵忠祥老师曾说,只要还有一个人看春晚,春晚就一定会播。所以只要有一个还在过新年,年味就一定不会消失。

年味从未消失,只不过需要细细体会。

篇2:消失的年味作文

建筑工地的塔吊停止了摆动,民工大包小包煽情回家了,急匆匆从大幅广告牌下走过。在年的催促下,盖大楼的他们已经不能把心安下,早已飞向自己的小家。情意浓浓,年韵悠悠。

对我来说年味越来越淡,而记忆中的年味,却总有一种散不尽的肉香。过年是一场文化大餐,那阵阵鞭炮声,那香烛缭绕的供桌,那放鞭炮的顽童……年味醇香,回味无穷。

全村的年味,就像炖肉的老汤,香气慢慢弥散。除夕临近,乡情亲情在发酵,在弥漫,距离站满了思念,在外的游子,不管是满载而归,还是行囊空空,能平安回家比什么都好。亲人从千里迢迢风尘仆仆赶回家来,把酒问冷暖举家庆团聚,图的就是那种气氛,那种年味,那种永恒不变的家的情结,各家各户欢声笑语,热气腾腾。所有过年习俗都井然有序的进行着,春联、年画被端端正正贴上了,大红灯笼高好高挂起,财神爷,灶王爷被恭恭敬敬搬上供桌……。做年糕,包饺子,全家老少齐动手,都融入在浓浓的年味里面。除夕夜的团圆饭,全家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吃着喝着。已不单单是一桌饭,而是一桌团圆,一桌亲情。

时过境迁,现在的除夕,从一大早,耳边就会想起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过年的喜悦一下涌上心头。夜晚的烟花更是美妙绝伦,绽放时如满天星宿,照亮了神州大地。无数条短信首先插了翅膀,第一时间为亲人朋友送去了暖暖的祝福。晚上的一顿年夜饭,可谓是大团圆,亲戚们都从百忙中赶了回来。虽然现在每一天都像在过年一样,吃得好、穿得好,但这种合家团圆的热烈气氛是平时都不能感受到的。浸泡在亲人和朋友温暖的关心和问候中,这种年味,真是幸福!晚饭后,人们习惯性地坐在客厅里,谈论着近来的房价,谈论着新时代的高新技术,谈论着现在富庶的生活,谈论着当前各种富民政策。人们说着,笑着,平时忙碌的烦恼、工作的压力,早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当然不可或缺的,总是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电视机早就换过几代了,超大的液晶屏幕,超清楚的电视画面,不能不说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为我们的年增色不少。晚上八点整,随着中央电视台转播大厅舞台帷幕的缓缓拉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几位风姿绰约的节目主持人。歌舞、魔术、杂技接踵而至,令我们叹为观止。最激动时刻的莫过于我们踏着新年的钟声,带着对未来的展望,昂首步入了新的一年。

人们总说年味淡了,年味淡了。其实年味依旧。无论是古是今,是贫是富,人们对过去的思考、总结,对新一年的和平幸福、对亲人团聚的企盼并没有变,变得只是年的形式,变的只是社会和时代。

年味从远古,缓缓流至今。那种味道,不曾改变。

篇3:年味消失的作文

年味消失的作文

春节,这对于亿万华人而言最为浓墨重彩的节日终于到来,似乎是让人们期盼了一年。这样周而复始,不知过了几千年。

而年究竟是什么呢?是那头传说中的吃人怪兽,还是谷穗下垂的形象?到了今天,恐怕都不是了。年成了一个代名词,成为了一种符号,成了我们中国人的一个标记。然而,年味似乎正在慢慢地、渐渐地消隐,或是消失!连我自己都感到了可怖。

在记忆里,依稀还记得年长的姐姐说她不喜欢过年。那时,真的隐隐地刺痛了我的心,只是年少啊!尚未察觉。在回忆里,我又真的感受到了那种痛,不知为什么。

而现在呢?人们真的似乎都淡漠了,我甚至还听到过有的孩子说不喜欢过年。啊!原来不只姐呀!年究竟是什么?我无法解释,但就我个人的理解,我认为年是一种回归的象征。每个人无论到得何地,过年时总要回家的,或者至少都想着回家DD那是心灵的一种回归的渴望。家,可是一个多么温暖的词呀!

现在,姐在北方的一个城市里工作,据说北方的年味儿很浓,那儿的人们都很朴实、和善,特别重视这样一个重大的特殊的节日。因而她才可以早早地回来与家人团聚,又不必担心归期过急了。还好不在南方,据说有的城市只放三天假,那根本就不可能回家了。而我们中国人又这么重视家。家,不仅只是我们住的地方,那更是一份寄托,一份温馨,更是我们心灵的归宿、灵魂的休憩处。任凭风雨多大,只要有家就不怕。

如果过年了,家人还不能团聚,真的难以想象!而年味的消失,在我们这个小城里却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孩提时代的依稀而模糊的`记忆里,我还可以看到一些过年的欢乐景象。伙伴们争着放鞭炮,嬉戏玩闹,最高兴的是领到红包,不论压岁钱有多少。火热的大红色就是过年的颜色。中国的红真的包含了太多、太多。而现在似乎都已不再了,鞭炮声显得单调而刺耳,全无热闹欢腾的景象,孩子们似乎也不大在乎压岁钱了。压“祟”,保一年平安,这层意义,我现在才明白,孩子们应是不知道的。

现在的过年,就好象是一个卸了红衣浓妆的老成持重的姑娘了。还记得,寒假前,一位寄宿的乡下朋友问我:“你们城里是怎样过年的?”我竟一时愣住了,答不上来。“是啊!我们现在究竟是怎样过年的?我应该好好想想了。”便随口告诉他一些时下正时兴的过年方式。例如:团年饭去宾馆吃,全家一起外出旅游等。

他感到很吃惊,也很不解,说:“那是哪来什么年味啊!我们村里的过年,那才叫热闹呢!只有回家的,没有向外跑的,团年饭都自己做,那才有年味儿嘛,就像吃年糕那样。”

我又向他解释,“现在城里人们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像‘五一’、‘十一’这样的法定假期才能有些休息时间。一到过年,恰好一家人都有时间,便趁隙旅游了,偷个闲;上饭店吃团年饭,那样也方便,省时一些。”

其实,我也同他想的一样啊!小城里的年过的单调而乏味了,年味似乎在这儿消失了。只记忆里还依稀有些模糊的影子。

这样的生活究竟好不好呢?

我无法替别人下定论。但至少我还不习惯这样的趋于冷淡的春节,我还不适应。我倒宁愿看到一个热闹的春节氛围。即使是那热闹不属于我也好啊。

这个节日本该是如一位活泼俏丽的红妆少女那样盛装打扮的。像北方人那样,把喜庆传到每一个角落。几千年来的辞旧迎新史当如何延续?

我想,我们这一代应该做些什么,不要让中华文化里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我们手中渐次消失。到以后的孩子问我们时,不要只说“那只是一段陈旧的历史。”

现代社会进步飞速,但还是留下一些古朴的风俗要好一些。传统的节日风俗都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新年赠橘(吉),压岁(祟)钱……还记得苏辙有:“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那又是怎样的一派合家融融、一派祥和。

我想,我们都不希望中国的红变淡、年味消失吧!

篇4:消失的年味作文

“快点,把妈妈单位发的春联贴上!”爸爸说。

贴上那红底黑字,下方还印着两条小蛇的春联。我无意间把头一扭,“金蛇起舞……金蛇……有户人家贴的对联和我们家的模样一样,要是我还小,看到这情景一定会欢呼雀跃,“别人和我们家的一样!现在的我的确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回家问妈妈为什么对联与别人家的一样,妈妈随口说:“这是农行宿舍,住的都是农行员工,当然发的一样,贴的也都类似喽!”我一愣,又猛然想起,在课本上看到的一副对联的黑白照片,一户人家在亲手写春联,那欢声笑语好像已经灌满了我的内心,大人的心思我也明白,不就是两个字“麻烦”或者三个字“没时间”

时间一流,到了除夕晚上,在这世界上,在这世界上生活了十二年的我明显觉得,年味消散,我下楼燃放小烟花,不经意间望了对面一楼的两户人家,一户人家的两个小孩子,各自手握一只手机状的东西正全神贯注的看着,大人们也没有说说笑笑,好像都在上网,干什么的,一点儿也没有过年的气氛,另一户人家大概也是如此,难道正是一位科技的发展阻碍了亲情吗?

回家望望挂起的灯笼。也惨进了许多洋元素,这儿一个蕾丝边,哪儿画上一个方给子,曾经一如我脑海的那种铺市而又传统的大红灯笼到哪儿去了呢?或装点一些祥云,一些生动的动物,可现在呢?这也不能怪大人,街上大部分都是这个样子,那种传统的大红灯笼已经十分“稀有”

是啊!随着科技的发展,西洋节日及元素波及全国,并且吞没了大部分中国传统元素,人民也越来越对洋节日感兴趣,队中国的节日越来越冷漠,曾经的谈笑风生,变成现在的一片死寂,曾经的创意想法,倒被现在高级印刷、复印全面的统一;曾经的忙忙碌碌,变成现在的简单了事;曾经的正宗年味,也被西方节日所侵略……

中国的春节属于中国,但是中国人怎样过的好这个节已是一个问题?!

我小叹口气,但是又立即拉起爸爸妈妈的手,开始与他们回复曾经的气氛,又端来饮料和饭菜,打破沉默,为新年干杯,共同回忆难忘的时光,展望和祝福新的一年!

篇5:消失的年味作文

对于新年,人们总是那样的期盼。但似乎,现在的新年,过得让人“无聊”、让人担心……

在路上、在车中、在街上……总会听到这样的话“现在也只有炮声还能添点年气,如果没了它,还真不知这年过成什么样……” 冬天作文

的确,在以前,人们心中的新年总是充满快乐:穿新衣、挣压岁钱、吃到平常无法吃到的可口佳肴……那时的人们,总希望过年;那时的新年,才过得更有意义。而现在呢?人们生活富裕了,政府对于贫困户也帮助了,在党的领导下,现在过年得到的东西,平时也能得到了。这虽然是件值得五湖四海人民举杯同庆的事,但谁又想过呢,这样一来,新年岂不是变得“平凡”。

现在过年,想来想去,只有炮声才能让年过的“与众不同”,而吸引人们。但是,各大城市却在这极为缺少年气的“危急”情况下,又颁布了“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的严酷命令,一下子又让这几乎是唯一的年气渐渐消失……

我知道,每年过年因燃放烟花爆竹炸伤的.人很多,有些人都残废或失去了生命。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无情的“赶”走了这个年气,我们可以想一个即让年气(炮声)长存,又不会伤倒人的好法律、好政策。

虽然过年除了放炮外,各地还有自己独特的民俗。但这些民俗必尽在大城市无法使用,这样一来,大城市的人过年岂不很平凡呢?

今年,部分城市撤销了这个“严酷”的命令(“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的命令)。但我们仍应该注意,不要再让它“上市”,取而代之的应是更好、更适当的规定。

我们中国人放炮已经是有相当长的历史了。我们中国已经有许多历史悠久的传统消失了。如果不远的将来,这个“放炮传统”也被人们逼走了,那我们中国还留着了什么?我们中国人的新年还会那么吸引人吗?难道我们要让其他国家的人指骂我们中国人的愚昧吗?

科技的进步是不可缺少的!但我们也应该留住一些传统、留住历史、留住回忆,也应该留住这新年中不可缺少的年气——炮声!

篇6:消失的年味作文

而年味的消逝,在我们这个小城里却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孩提时代的依稀而模糊的记忆里,我还可以看到一些过新年的欢乐景象。伙伴们争着放鞭炮,嬉戏玩闹,最高兴的是领到红包,不论压岁钱有多少。火热的大红色就是过新年的颜色。中国的红真的包含了太多、太多。

而现在似乎都已不再了,鞭炮声显得单调而刺耳,全无热闹欢腾的景象,孩子们似乎也不大在乎压岁钱了。

压“祟”,保一年平安,这层意义,我现在才明白,孩子们应是不知道的。

现在的过新年,就好象是一个卸了红衣浓妆的老成持重的姑娘了。

还记得,寒假前,一位寄宿的乡下朋友问我:“你们城里是怎样过新年的?”我竟一时愣住了,答不上来。“是啊!我们现在究竟是怎样过新年的?我应该好好想想了。”便随口告诉他一些时下正时兴的过新年方式。例如:团年饭去宾馆吃,全家一起外出旅游等。

他感到很吃惊,也很不解,说:“那是哪来什么年味啊!我们村里的过新年,那才叫热闹呢!只有回家的,没有向外跑的,团年饭都自己做,那才有年味儿嘛,就像吃年糕那样。”

我又向他解释,“现在城里人们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像‘五一’、‘十一’这样的法定假期才能有些休息时间。一到过新年,恰好一家人都有时间,便趁隙旅游了,偷个闲;上饭店吃团年饭,那样也方便,省时一些。”

其实,我也同他想的一样啊!小城里的年过的单调而乏味了,年味似乎在这儿消逝了。只记忆里还依稀有些模糊的影子。

这样的生活究竟好不好呢?

我无法替别人下定论。但至少我还不习惯这样的趋于冷淡的春节,我还不适应。我倒宁愿看到一个热闹的春节氛围。即使是那热闹不属于我也好啊。

这个节日本该是如一位活泼俏丽的红妆少女那样盛装打扮的。像北方人那样,把喜庆传到每一个角落。

几千年来的辞旧迎新史当如何延续?

我想,我们这一代应该做些什么,不要让中华文化里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我们手中渐次消逝。到以后的孩子问我们时,不要只说“那只是一段陈旧的历史。”

现代社会进步飞速,但还是留下一些古朴的风俗要好一些。

传统的节日风俗都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新年赠橘(吉),压岁(祟)钱……

还记得苏辙有:“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那又是怎样的一派合家融融、一派祥和。

我想,我们都不希望中国的红变淡、年味消逝吧!

篇7:消失的年味作文

伴随着除夕夜鞭炮的阵阵响声,我知道,来了。可我对这二零一八年的到来,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兴奋。

依稀记得几年前,每逢除夕,一家人都要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看春晚,吃年夜饭。近几年,特别是今年,好像有哪里不一样了。一家人依旧坐在一起吃饭,电视上依旧播着春晚,不同的是,人人手里都拿着手机,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屏幕,要么是在聊天;要么是在抢红包;要么是在集五福;更有甚者,是在玩游戏。大人们都心不在焉的敷衍着老人的问话;小孩子也都心不在焉的敷衍着大人的说教;只有老人默默地看着电视里的春晚,然后无奈地叹口气,离开了饭桌。可,年轻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机屏幕上,哪里会注意的到长辈已经离席呐?

大年初一,我依旧像往常一样起了个大早。本该一大家子的小辈儿早早的去给老人磕头,可等到八点半,稀稀疏疏的才来了几个亲朋,眼看着已经不早了,两三个人才结伴去拜年。往年都是十几个人一起去磕头拜年,一路上说说笑笑,到也不觉得冷清。可今年连人都聚不齐,何来欢乐热闹。总算熬到拜完年,才回了家。总的来说,初一一大早儿,一大家子便没了原先的热闹和喜庆劲儿。初二初三就更不用说了,各自去拜各自的年,忙工作的也就离开了家,家人朋友一年到头儿也没能好好聚一聚。所谓的回娘家吃饭,也只是吃了一顿饭而已。再没有原先的热闹合乐。

有时候实在搞不懂,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是不是以后春节也会像过个小节一样,只是为忙碌的生活找一次休息的借口,然后再各赴前程。什么仪式感,什么大团圆,全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甚至过年的氛围也没有了。

我很喜欢过年,一个最不喜欢热闹的人最喜欢的时刻便是过年时候的大团圆,敞开肚皮吃喝,讲开心真实的话。小家可乐,大家合乐才更有意义。也许,是我们变了,不该再怀揣着小时候的无知幻想,奢望着可以欢聚一堂;也许是年味淡了,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生活质量日益提高,过年现如今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或许,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年味淡了……

篇8:年味消失的作文

春节,这对于亿万华人而言最为浓墨重彩的节日终于到来,似乎是让人们期盼了一年。这样周而复始,不知过了几千年。

而年究竟是什么呢?是那头传说中的吃人怪兽,还是谷穗下垂的形象?到了今天,恐怕都不是了。年成了一个代名词,成为了一种符号,成了我们中国人的一个标记。然而,年味似乎正在慢慢地、渐渐地消隐,或是消失!连我自己都感到了可怖。

在记忆里,依稀还记得年长的姐姐说她不喜欢过年。那时,真的隐隐地刺痛了我的心,只是年少啊!尚未察觉。在回忆里,我又真的感受到了那种痛,不知为什么。

而现在呢?人们真的似乎都淡漠了,我甚至还听到过有的孩子说不喜欢过年。啊!原来不只姐呀!年究竟是什么?我无法解释,但就我个人的理解,我认为年是一种回归的象征。每个人无论到得何地,过年时总要回家的,或者至少都想着回家――那是心灵的一种回归的渴望。家,可是一个多么温暖的词呀!

现在,姐在北方的一个城市里工作,据说北方的年味儿很浓,那儿的人们都很朴实、和善,特别重视这样一个重大的特殊的节日。因而她才可以早早地回来与家人团聚,又不必担心归期过急了。还好不在南方,据说有的城市只放三天假,那根本就不可能回家了。而我们中国人又这么重视家。家,不仅只是我们住的地方,那更是一份寄托,一份温馨,更是我们心灵的归宿、灵魂的休憩处。任凭风雨多大,只要有家就不怕。

如果过年了,家人还不能团聚,真的难以想象!而年味的消失,在我们这个小城里却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孩提时代的依稀而模糊的记忆里,我还可以看到一些过年的欢乐景象。伙伴们争着放鞭炮,嬉戏玩闹,最高兴的是领到红包,不论压岁钱有多少。火热的大红色就是过年的颜色。中国的红真的包含了太多、太多。而现在似乎都已不再了,鞭炮声显得单调而刺耳,全无热闹欢腾的景象,孩子们似乎也不大在乎压岁钱了。压“祟”,保一年平安,这层意义,我现在才明白,孩子们应是不知道的。

现在的过年,就好象是一个卸了红衣浓妆的老成持重的姑娘了。还记得,寒假前,一位寄宿的乡下朋友问我:“你们城里是怎样过年的?”我竟一时愣住了,答不上来。“是啊!我们现在究竟是怎样过年的?我应该好好想想了。”便随口告诉他一些时下正时兴的过年方式。例如:团年饭去宾馆吃,全家一起外出旅游等。

他感到很吃惊,也很不解,说:“那是哪来什么年味啊!我们村里的过年,那才叫热闹呢!只有回家的,没有向外跑的,团年饭都自己做,那才有年味儿嘛,就像吃年糕那样。”

我又向他解释,“现在城里人们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像‘五一’、‘十一’这样的法定假期才能有些休息时间。一到过年,恰好一家人都有时间,便趁隙旅游了,偷个闲;上饭店吃团年饭,那样也方便,省时一些。”

其实,我也同他想的一样啊!小城里的年过的单调而乏味了,年味似乎在这儿消失了。只记忆里还依稀有些模糊的影子。

这样的生活究竟好不好呢?

我无法替别人下定论。但至少我还不习惯这样的趋于冷淡的春节,我还不适应。我倒宁愿看到一个热闹的春节氛围。即使是那热闹不属于我也好啊。

这个节日本该是如一位活泼俏丽的红妆少女那样盛装打扮的。像北方人那样,把喜庆传到每一个角落。几千年来的辞旧迎新史当如何延续?

我想,我们这一代应该做些什么,不要让中华文化里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我们手中渐次消失。到以后的孩子问我们时,不要只说“那只是一段陈旧的历史。”

现代社会进步飞速,但还是留下一些古朴的风俗要好一些。传统的节日风俗都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新年赠橘(吉),压岁(祟)钱……还记得苏辙有:“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那又是怎样的一派合家融融、一派祥和。

我想,我们都不希望中国的红变淡、年味消失吧!

篇9:年味消失的作文

年还是照样过,但是总感觉相比原来年味越来越淡,这消失的年味去哪了呢?

记忆中的年特别热闹,感觉在过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沸腾了起来,家家户户都提前好久开始置备年货,买各种各样好吃的干货、零食、饮料在家里储备好。我们家每年都会有特别多的客人来家里,经常是一批走了又来另外一批。

在我小的时候,过年了,大人们一起聚集在大客厅喝喝茶、吃吃点心、聊聊天,或者凑齐几桌打麻将,房子里只听见他们的打麻将哐哐哐的声音。在过年的时候,许多平日里见不到的哥哥姐姐在过年都会来家中玩,我们经常是到处疯跑,上山下山玩得不亦乐乎。当然最受欢迎的活动还是放烟花啦,各式各样的烟花我都玩过:冲天炮、摔炮、震响天……和哥哥姐姐玩烟花都是一大袋一大袋地玩,每天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

我最喜欢的活动就是大年三十晚上的守岁,一屋子的亲戚朋友坐在一起烤火、看春晚。一般到了晚上的11点,我就会和哥哥们一起央求厨艺好的姑姑给我们弄夜宵吃。几个人一人抱着一碗面的情景,现在回想起来嘴角也会不自觉上扬……

感觉在记忆中,以前过年有许许多多可以干又好玩的事。不知道怎么回事,现在过年越来越乏味,过年的感觉越来越淡。

就好比这次回家过年。大年三十到大年初五中最热闹的时候恐怕只是一起吃的那顿年夜饭了。吃完饭后,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掏出一台手机独自地玩着,连我弟弟都沉迷于网络游戏中。

偌大的客厅里,只有电视机中的主持人在热情洋溢地唱着独角戏,坐在客厅的人依旧不少,可也没有一起聊天、吵闹的热闹氛围。唯一让我感受到过年的地方竟是大型超市,似乎只有超市里那一排排琳琅满目的年货和熟悉的歌曲才可以唤醒我对过年的兴趣。

今年过年,索性连走亲访友都简化了,对大多数亲朋好友的问候仅仅停留在群发的消息上,冷漠、麻木。小时候的乐趣消失得无影无踪,活泼好动的弟弟也懒得出去玩烟花。有些童年的玩伴、爸爸妈妈的朋友甚至几年都没有见面。感觉今年就是浑浑噩噩地过了个年,什么深刻的影响也没有,相当于腾出几天时间看手机、吃东西。

这消失的年味去哪了呢?

我想了许久,一直在记忆中搜寻……小时候的年味一直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玩耍,可后来它跑到了大家的手机里,化作一只小恶魔误导着别人,告诉每个人手机的魔力;它转而跑到乏味的电视节目中串一串,向大家招手;后来它跑到绚烂的烟花中,转瞬即逝……之后,我便不知道年味去哪了。

消失的年味,我该到哪里去寻找你?是手机里吗?是电视机里吗?是人们记忆的深处啊。

篇10:年味消失的作文

又到了春节临近的日子,看着电视里热闹的过年气氛,我却怎么都难以感受到到身边过年的气息。我想,我大概快记不清过年的味道了。

自我记事起,年味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阖家团聚的温情与快乐。除夕夜我们全家上下扶老携幼,举办热闹的家庭聚餐。大家畅所欲言,谈笑风生,品尝着“家”的味道,每个人心中都充满着暖洋洋的喜悦。等到晚上八点钟,全家人就聚在一起收看春节联欢晚会,但总是看到一半,我就会提前睡去,等我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凌晨时分,此时爸爸妈妈会拉着睡眼朦胧的我,带着一大箱的烟花爆竹,去楼下迎接新年的到来。我会小心翼翼地点燃着烟花,向天空中放去,望着月朗星稀的夜空里绽放出一朵朵绚烂的花朵,此时城中各处的烟花都在天空中交织着,那炫丽的景色甚至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夺目、璀璨。也就是在家人们的欢笑声和鞭炮的噼里啪啦声中,我迎来了新的一年又一年。

随着我一年年的长大,如今的春节,在我的感受中,年味却消失的越来越快。我努力寻找仍然保留着的那些年味——我看到过年,人们还是会在门口贴上大红春联以示喜庆,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上购买廉价的春联印刷品,而没有去尝试一下真正的书写春联;我走在大街上,马路旁边的路灯上都挂满了中国传统的装饰,然而只是装饰漂亮,但气氛依然黯淡,车来车往中只是偶尔传来几声汽车的鸣笛声,但街上行人匆匆,大家似乎都急着赶路,不再带着微笑而驻足;我再也看不到那些热闹的集市,因为电子购物的方式已经取代了集市采购年货的途径,也让大家失去了囤积年货准备过年的热闹氛围。于是我开始回忆——我回忆中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门前贴满大红春联,挂满了一串串鞭炮,如同长满了一串串火红的花;我回忆中的大街小巷还少不了各式各样的叫卖声,家家户户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这是对即将迎来的新的一年的憧憬与期盼……

如今的除夕夜晚,烟花已经不能够再出现在我们的城市上空。出于环保,我再也无法到楼下点燃那多彩的烟花爆竹,只能在脑海里想着那些炫丽的场景和鞭炮的声响,年味越来越少了。我想着那些盛开的烟花,可惜如今的它们已经只能出现在电视屏幕中,而随之而来的人造喜庆也让我感到了大家对年味的敷衍。我想,难道在现代的生活节奏中,年味就真的就要消失吗?

篇11:年味消失的作文

又到一年年末时,商场里每天人山人海的,每个人走出商场大门时,手里总是大包小包的,给家里的人准备过新年的新衣服。只是,现在的.人,一年四季,买几次新衣服,过新年的新衣服,似乎也在进门的第二天就上身了。新衣服,不再是心中期待的,过新年的时候,最好的礼物。

只是,除了买新衣服,年底的时候准备一桌一桌的好吃的。剩下的记忆中的年味却越来越淡了。

童年,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太好,老妈总是在夏天或者秋天赶集的时候,就把过新年的衣服给我们买好了,说是反季节的衣服卖的便宜。于是乎,从新衣服进门的那天起,心里就一天天的盼着过新年,等过了秋天,等过了漫长的冬天,总算迎来了新年。在年三十的晚上,老妈把新衣服放在我们床头,枕头下压着给我们的压岁钱。那一夜,总有着甜甜的美梦。

第二天天还没亮,就穿着期待了很久的新衣服,跟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去挨家挨户的拜年,跟大人们关系好的,会给我们一块五毛的压岁钱,关系一般的,会给我们大把大把的瓜子跟糖。从村子的这头跑到村子的那头,等回家时,装着满满的收获的果实,得意的跟爸妈炫耀,挣了多少压岁钱,多少瓜子跟糖。

只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村里面去拜年的小孩越来越少了,给压岁钱反而倒成了大人们的事。大人们到平时关系不错的朋友家,给朋友的小孩压岁钱,过一次年连半斤糖都散布出去。

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们,叫喊着过新年越来越没意思了。都不见小孩子拜年,放鞭炮了。大年初一那天,要不是在家里看一天电视,要不是盖着被子在家里睡一天。

突然间很怀念童年过新年时的热闹。有时想想,究竟是时代的变迁让记忆中的年味丢失了?还是什么原因。

都说,失去的东西最珍贵。突然间觉得,记忆中的年味是如此的珍贵而美好。

篇12:寻找消失的年味作文

“莺啼燕语报新年”,又是一个热热闹闹的春节来临了。然而,虽有山珍海味的盛宴,有满天礼花的绚丽,但总感觉少了一份传统的年味了。于是,我与伙伴们在家长的支持下,开展了寻找那些逝去年味的活动。

搡年糕搡出暖暖意

年糕,寓意“年年高”,据说旧时的年糕是纯手工做的,故特别香淳扑鼻。为了一睹搡年糕的过程,我与伙伴们,乘着公交车,千里迢迢地赶到绍兴安昌古镇来探秘究竟。

我们找到了打糕师傅——江爷爷。江爷爷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知道我们的目的后,笑眯眯地和我们讲着关于年糕的来历,我们饶有兴趣地听着。最后江爷爷带我们去后院参观搡年糕的现场。

我们推门而入,只见里面热气腾腾,一股诱人的年糕香味迎面扑来。我们贪婪地吸了一着。定眼看,只见灶台的大锅上放着木质蒸桶。一个络腮胡子的中年人吆喝了一声“出面板”了。于是,这个人把蒸桶“砰”地倒在石臼中。接着,其中一个人撸起一个榔头样的工具(江爷爷介绍那叫舂头)用力搡下去另一个用浸过水的手快速地将粘在舂头上的粉括一下,然后接着搡,他们的动作配合是那样默契,犹如在表演绝妙的艺术。

大概半个小时左右,年糕搡好了,江爷爷给我们每人一个“年糕折头”,我们张嘴就咬,啊,好香!年味,就是这样暖暖的。

包粽子包上浓浓香

包粽子,也是春节的必须项目。曾经,除夕前几天,几乎家家户户包粽子,那粽叶的清香,弥漫在村里的每一个角落。只可惜,现在包粽子的人越来越少,人们喜欢去超市购买快捷的五芳斋。

今天,我们在奶奶的指导下,感受了包粽子的年味。我们事先将棕子叶浸泡在水里,又将糯米分开淘洗,淘洗干净后,用酱油拌在一块儿。就准备去拿粽子叶包,这时,奶奶来了,连忙制止我们,说:“这粽子叶要多泡一会儿,这样吧,明天我教你们包粽子,怎么样?”“好!”我们高兴的一蹦三尺高。

第二天,我们早早的起了床,等待着奶奶。不一会儿,奶奶就来了,只见她一手拿粽子叶把它卷成一个类似三角形的形状,然后将沾过酱汁的糯米放在里面,在塞上一块肉,最后用细线包了起来。我们一个个学着奶奶的样子,可就是包不好。奶奶,细心的教导我们。最后,一个小小的粽子出现在了我的手中。

望着这个小棕子,闻着浓浓的棕香,我不禁笑了起来,自己又找回来了一份年味。

写对联抒发美美情

过年,家家有着贴春联的习俗,那是一种美好愿望与情感的抒发,我家也不例外。

瞧,爷爷奶奶正准备去买春联呢!这时,爸爸拉住了他们,说:“爸,妈,这一年不用去买春联了。”

“为啥?”爷爷问道。

“你那孙子不是在学毛笔字了吗,让他写吧!”我闻声而来,拍着胸脯说:“爷爷奶奶,别担心,我一定会把春联写得漂漂亮亮的!”

“好,老爷子,既然你孙子都这么说了,走,买红纸去!”奶奶说完便和爷爷一起往超市走去。我也不敢怠慢,在家里一笔一画地练习毛笔字。每一个字都写得认认真真的。不一会儿,爷爷奶奶就把红纸买回来了。我拿起笔在两张红纸上写上了“岁岁年丰添美满,家家幸福庆团圆。”这十四个大字。爷爷奶奶高兴极了,笑得满脸的皱纹像绽放的菊花。

大红的春联贴在两扇大门正中。年的味儿,更浓了!

那些日渐逝去的年味,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它等待着我们去继承,去发扬!

篇13:年味消失了作文700字

年味消失了作文700字

“海日生残度、江春入旧年”每逢新春到来之际,无论在旧的一年中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总会准时的回到家乡和家人一起过一个团圆年,吃一个团圆饭,然后在新的一年里,成功的再接再历,失败的重燃斗志。

年味是和家人团圆,这种年味可以激励和扶慰心灵、让人感到快乐;年味是和家人一起看春晚,这种年味可以使人忘却来所有烦,让人感到放松,年味也是大人带着孩子走亲访友时孩子收到红包时的笑容。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年味在生活的快节秦中慢慢消逝,我犹自记得起去年。一家人还围坐在烤火房中吃团圆饭、包饺子、看春晚、吃零食。那时,地板还是水泥地,看春晚用的也是老电视机,吃的零食也只是米糕,地瓜条一些朴实的东西,但是,今年当我再度跨进家大门时,眼前看到的一切都让我不感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房子原有的基础上,开辟了一个新的客厅,里面有组合沙发;有玻璃茶几;,在墙上竞然装了一个液晶电视机,在旁边还有一扇透明落地窗,平日里可以将外面的卷匣门收起来、一边看景,一边聊天,也用四扇玻璃门与原来的客厅隔开。

今年的年便在这个漂亮的客厅里过的,这个客厅有着电热扇、很暖和可是依然觉得冷,高清的液晶显示屏播放着春晚,可却依然觉得图像不很清晰:却依然有些看不清,没有了对春晚表演评头论足的兴致,也没有什么聊天的欲望,更没有了热闹的气氛,因为今年没有吃到自己和家人亲手包的饺子,吃到了昂贵的干果、水果但是依然觉的没有自己亲手做的好吃。可能一颗干果可以抵上几个饺子,但在我每心无论多也少干果都换不来,那一个普通的饺子,那些奇形怪状的饺子带来了乐趣,代表的不仅仅是食物,还有我们一家人团圆的心,和对新的一年的期待。

随着包饺子消失的,是蕴含在饺子里浓浓的年味。

篇14:消失的年味作文600字

除夕夜,我蜷缩在火箱里,捧着一堆零食,百无聊赖地看着春晚。家里寂静地有些可怕,爷爷、奶奶和爸爸在打牌,妈妈在玩手机,姐姐在写作业,只有电视里的音乐声和打牌的吵闹声混杂着充满了房子。

我下去走走,街道上空无一人,笼罩在黑夜下的除夕夜一片死寂,令我没有一点过年的兴奋感,周围也没有一丝过年的热闹氛围。一片凄清,满目萧瑟,同是过年,怎么现在与以前的差距那么大呢?

从前没有手机,大家都围坐在火箱边,边嗑瓜子边看春晚,还总有七大姑八大姨来盘问各种问题。现在想来那烦人的问题何尝不是一种年味呢?春晚也不如以前有趣。就拿小品来说,以前的小品只要好笑就行,现在必须要联系经济、政治,还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层面是提升了,但也远不如原来有趣了。同时对文化也没有那么重视了。往年的春晚总要讲讲本年生肖有关的典故和故事,今年的春晚猪的元素很少。仿佛春节就只是一场从除夕举办到初一的大型活动,而缺少了辞旧迎新的思想和意义。

令春节年味尽失的因素还有禁燃鞭炮。到了十二点,不再有烟花尽放、天空绚彩的壮观景象;也不再有全家出来放炮娱乐的其乐融融的氛围。有的只是一片黑暗的天空与寂静的夜晚。政府说放鞭炮有太多污染,但汽车尾气和工厂废气的污染更大,为什么不去限制汽车出行、限制工厂废气而来禁这小小的鞭炮?全国都在保护环境,我们当然要出力。但可否限制大型烟花,而允许放放小的甩炮与小型烟花呢?

若年味继续减少,那么新年可能就只是象征新年来到,没有太大意义,甚至以后会渐渐淡去呢?守护年味,不仅能让过年更热闹,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份沉重的责任。

篇15:消失的年味初三作文

消失的年味初三作文

年味,顾名思义,过年的味道。年味可能是一家人的团圆饭,可能是大年三十夜的烟花,可能是春节一声新春快乐,可能是人们四处拜年的喜庆气氛……

在以前,人们会在家吃年夜饭,寓意团团圆圆,会在家贴春联,贴倒福,寓意福到了。餐桌上常常放着鲜香四溢的鱼,寓意年年有余。晚上坐在一起看春晚,谈天说地,在楼下,随着新年的钟声敲响,兴趣盎然的燃放烟花。大年初一,人们买好礼物,装好红包,走街串坊,相继去长辈家中拜年,给晚辈发下红包,希望红包能驱赶年兽。小镇里,热热闹闹,人山人海。大城市里,马路上塞满了汽车,塞满了回家过年的思乡人。

现在与以前可不是一回事了!

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现在人人手中塞个手机。现在过年人们会经常在饭店吃年夜饭,人们充当低头族。长辈们没人陪他们说话,在热热闹闹的年夜饭前,明明坐满了人,但是却胜似无人。人们现在需要的不是面对面聊天,却只满足于QQ、微信上的谈天说地。看春晚的人逐渐递减,更多的人却是喜欢在手机上看电视剧看得痛哭流涕。去年除了满足于送礼送红包的形式以外,很难再做到其他的。晚上叫上三五个朋友出门吃夜宵,醉醺醺的在那以为就是快乐。

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化,而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却把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给丢失了。也许真的会想象有一天,弘扬中国文化的不是中国人而是外国人!许多的中国年轻人甚至更喜欢过西方的传统节日,推崇西方文化与思想,能够轻轻松松背出伏尔泰、培根、雨果的名字,出生年月。去不知道老子和李耳是一个人。

年味就在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丧失了,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要让年味只是一个形式,更多的:他们是中国的传统,是中国历史上下50的记载与见证,他们经历了无数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流传至今。因此,我们要付诸行动。

篇16:消失的年味作文600字

消失的年味作文600字

伴随着除夕夜鞭炮的阵阵响声,我知道,来了。可我对这二零一八年的到来,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兴奋。

依稀记得几年前,每逢除夕,一家人都要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看春晚,吃年夜饭。近几年,特别是今年,好像有哪里不一样了。一家人依旧坐在一起吃饭,电视上依旧播着春晚,不同的是,人人手里都拿着手机,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屏幕,要么是在聊天;要么是在抢红包;要么是在集五福;更有甚者,是在玩游戏。大人们都心不在焉的敷衍着老人的问话;小孩子也都心不在焉的敷衍着大人的说教;只有老人默默地看着电视里的春晚,然后无奈地叹口气,离开了饭桌。可,年轻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机屏幕上,哪里会注意的到长辈已经离席呐?

大年初一,我依旧像往常一样起了个大早。本该一大家子的小辈儿早早的去给老人磕头,可等到八点半,稀稀疏疏的`才来了几个亲朋,眼看着已经不早了,两三个人才结伴去拜年。往年都是十几个人一起去磕头拜年,一路上说说笑笑,到也不觉得冷清。可今年连人都聚不齐,何来欢乐热闹。总算熬到拜完年,才回了家。总的来说,初一一大早儿,一大家子便没了原先的热闹和喜庆劲儿。初二初三就更不用说了,各自去拜各自的年,忙工作的也就离开了家,家人朋友一年到头儿也没能好好聚一聚。所谓的回娘家吃饭,也只是吃了一顿饭而已。再没有原先的热闹合乐。

有时候实在搞不懂,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是不是以后春节也会像过个小节一样,只是为忙碌的生活找一次休息的借口,然后再各赴前程。什么仪式感,什么大团圆,全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甚至过年的氛围也没有了。

我很喜欢过年,一个最不喜欢热闹的人最喜欢的时刻便是过年时候的大团圆,敞开肚皮吃喝,讲开心真实的话。小家可乐,大家合乐才更有意义。也许,是我们变了,不该再怀揣着小时候的无知幻想,奢望着可以欢聚一堂;也许是年味淡了,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生活质量日益提高,过年现如今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或许,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年味淡了……

篇17:消失的年味初中作文

“小孩子你嘴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尘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割羊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拜个年,一年一年保平安,过年了!!!!!!!!”这首儿歌向我们展现了旧时人们从腊月开始到过年的生活图景。旧时的腊八之后,乡村中就可以看到一些人开始为过年而忙碌了,腊月廿三,是北方人们所说的“小年夜”,这天起,人们会如同排练一场大戏般迎接新年。年三十晚上,是一个祥和的夜晚,人们会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收看电视节目。饭后,晚辈将从长辈处取得压岁钱——对于他们来讲,这是一年到头最幸福的时刻。当然,临近子夜的烟火更是将年味推向了高潮,新的一年响亮的宣告他的'到来。正月里,人们探亲的探亲,访友的访友,一直到正月十五,人们的脸上都是喜气洋洋,当然,元宵的灯会,又会使浓浓的年味升级。

这就是旧时的年,从腊八开始,到人们团聚于年三十,再到正月十五走花灯······人人都过年,天天都精彩。

然而,这毕竟是过去了。

在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日益演变为地位和实力的较量的现代社会,任何人都不想在这场混战中失利。人们都有一个信条:绝对不能在时间上落后于别人。现在的腊八,人们更喜欢在办公室里度过,往往将一碗腊八粥当做普通的粥解决掉后,抖擞一下精神,把自己埋入书山题海中。过了腊八,年还远着,生活继续。到了腊月十九,廿,人们似乎终于记得春节的存在。于是,就像约好似的几亿人口浩浩荡荡的从这里赶到那里,这就造成了春节期间的集中性人口迁徙现象——春运。

中国的春运,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效率上来都是世界一流的。这里有个笑话:海地地震后,美国救援队第一时间赶到,却发现中国救援队早就到了,奥巴ma见状,马上找借口曰:人家中国每年春节都有一次人口迁徙训练,能在短时间内把13亿人口从海口运送到漠河,我们当然比不过。可见外国人对我们春运的成绩还是肯定的。但现在的问题是,正是因为需求量特大,导致了春运车票“一票难求“的现状,回家的路因为人多而拥挤漫长,况且如果在外地发展不佳,回家后难免不自在,众所周知,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自己的脸。如果遭遇极端天气,那么在家里的时间就不会比在路上的时间长了。所以,近日出现了“恐归族”——他们宁可在外地过年,也不愿意挤火车受罪,宁可在外享受一家三口的温馨与和乐,也不愿意回家承受四世同堂的白眼与唾沫。综其所述,人们产生这种恐归心理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功利心理。现代人,就在用这种功利心理,冲击着积淀了几千年的“春节回家团聚”的传统。

临近春节,人们都会想到去送礼,最常见的有以下三种:下级给上级送理,晚辈给长辈送礼,企业给顾客送礼。第三者,我们很容易理解他的用意。前两种,他们从本质上讲也是相同的。但是,现在人们送礼与过去送礼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

现在人们送礼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于是,一看到自己的同事送礼,自己也赶紧送,而且档次一定要比前面的同事高,不然领导明年就给我穿小鞋。这就造成了礼品的日益物质化和奢侈化——旧时,一副亲手写的对联,就是一份厚礼了。因为,这份对联包含了送礼人的真挚的祝福。对于现代人这种送礼心态,有人美其名曰“礼”性运动。我十分赞同,因为这大概是为了讽刺人们缺乏理性吧。我们有目共睹,正是由于人们的“礼”性运动,才成就来近年来颇流行的广告词: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从除夕到正月初六,是现代的春节日期。法定节假日的确立,更是毫不留情的将其缩短到正月初二。也就是说,如果你初三以后还在放荡,那么我完全有理由说你三一个不务正业的人。现在的春节,单单在时间上,连初十都撑不过,你就不必妄想着元宵的夜晚会给你以人约黄昏后的闲情来。现在有句话说的好:神马都是浮云!!我想它所反映的就是这种年味的消逝吧!元宵那天也是法定节假日,但多数人还是喜欢把它当成一个普通的双休,因为今天一过,新年的大幕将正式拉开,会有新的任务,新的工作,新的指标!!!!这时,你的欲望提醒你,你需要忘记一切!所以必须早点准备,赢在起跑线上!!!!!我想,我们也是如此,为了正月十二的春季考试,我们情愿放弃寒假,我们情愿放弃春节,我们甚至打算放弃一切!!!!!!神马都是浮云,欲望和高分最给力!!!!!!!!!!!!!

·········································

电视里又响起了那首熟悉的儿歌,婉转悦耳的背景音乐萦绕在耳畔。听着听着,我突然有种想哭的感觉:将来,这种音乐,这段儿歌,或许再也听不到了···T-T

篇18:消失的年味作文600字

过年了。

川流不息的车辆使平静的家乡添上一抹浓艳的色彩,走在街上,总得小心来往的车辆。处处充斥着的红色总令我感到扎眼,摩肩接踵的感觉也让我不适应。今年的春节好像和往年并不一样,却又无法说清楚心中的异样。春节似乎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的心态而开始变质,散发出庸俗的气息。

从回家的路上开始,我们四周就充斥着潜伏的危险。今年实施的网上订票并没有令人们感到方便,黄牛党用抢票软件囤了许多票,再高价售出获取暴利,这可苦了许多人。上了车,危险仍在身边徘徊。扒手们会趁你休息时行窃,可能短短几分钟内,你的财物就会被偷走。过年了,本想高高兴兴地拿着辛苦一年赚到的钱回家团圆,谁想遭遇到这些呢?

新年最好表达心意的方式无非是上门拜年,可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发信息、使用QQ和微博等送祝福的方式已是屡见不鲜。冰冷的消息提醒和文字未免让人感到心寒。在今年春晚的《群发的我不回》更是道出了大家的心声,短信群发的方式令人不满,难道多花些心思就那么难吗?

本以为拜年可以体现真情实意,但一个残酷的现实使我们心灰意冷——斤斤计较的金钱形式主义拜年。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听见父母为了送礼,发红包的问题发生了争执——既要不吃亏,又要不失面子,的确是个头疼的难题。母亲告诉我:“压岁钱可不是真的白白送给你的,还不是我和你爸用红包换来的?”一语道破真相,这样的金钱形式主义,使人际变得冷硬难处理。

新春佳节,应是一家团圆的大好时机,可这些变质的年味却使春节失去了些愉悦。

春节,难道要越来越冷淡变质么?

篇19:消失的年味初中作文

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二十多年,累了,特别喜欢在这样的日子里一个人沏杯茶坐下来,没有风,最好有暖暖的太阳。一个人,一杯茶,静静地坐着。故乡就如同潜在水底的鱼,悠悠地浮出记忆的海。记忆中的故乡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画,简简单单的线条,勾勒着清清浅浅的忧伤和简简单单的快乐。

在我的记忆中,故乡的人们生活简单朴素,但人们每天都生活在笑声中。那时毛家垄的人很多,日出而作,日落而辍,邻里之间住得很近,心也很近。一家的饭香周围都能闻得到。于是仅从每家的饭香就能判断这家人的生活的富足与否。就连吃饭的时间也大同小异。一家的饭做好了,其它家也差不多了。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地端着饭碗,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谈论着大到国家,小到家长里短的陈年老事。狗与鸡们则围在人们的身边,捡拾掉下的饭粒或骨头,小孩子们则吃一口饭,然后又去逗逗鸡或狗。

那时,家乡的夜晚似乎总是特别地早。劳累了一天的父母们吃完饭便早早上床歇息了,而年老的人和小孩子们则一点都不觉得困。于是就围着坐在稻场边某位老爷爷或老奶奶的身边听他们讲故事。老爷爷们总是抽着旱烟,火光一闪一灭地,像飞动的萤火虫。孩子们静静地听着,有时老爷爷偶尔会故意讲一些鬼神故事,大家便吓得往一处挤,大气都不敢出。讲完了,呆呆地出会神,大家便又散开,有的玩躲猫猫,有的在稻场上疯跑。不一会儿,不是有人哭了,就是有人笑了。玩累了,就各自回家。爸妈已打起轻微的鼾声,于是便悄悄地上床,连衣服也不脱就睡了。整个乡村静下来,偶而有几声狗叫和鸡在圈里扑扑腾腾的声音。

故乡就这样简简单单的过着,在谁也不经意的时候便迎来了农历的新年。故乡的新年是我心中始终挥之不去的情结。如今,新年是热闹了,但热闹是外在的,噼噼啪啪的鞭炮响后,每家每户都关起门不是打麻将就是看电视,人与人之间隔着一道看不见的高墙。而记忆中故乡的新年可不是如今的这个样子。过年最高兴的当属小孩子了,可以有新衣服穿,还有新年压岁钱拿。家境好的给过一元两元,不好的也能给个七毛八毛的。那个时候一毛钱可以买10粒水果糖,那种带着画纸的水果糖。那糖味浓得像要透纸而出。说实话,这些年来,再也没有吃过那样好吃的水果糖了。

故乡有句话叫:讨口子也有个年三十。所以大年三十无论多远都要回家过年。中午一般要吃团圆饭。阖族的男女老少聚在一起,先去坟地祭奠完祖先们然后就开始吃饭。吃完饭,年长的聚在火盆前烤火聊天,再悠悠地煨上一盅白酒,你一口我一口,几圈下来,天光不觉已是傍晚。而年轻一辈们则各自出去找三朋四友,或赶集,或打打扑克。但最热闹的要数街上了,尽管就那么狭长的小街,却摆满了甘蔗等各种各样好吃的东西。小孩子们也趁机吵着

要爸爸妈妈吃甘蔗。平时再节省的爸爸妈妈这时都会很大气地掏出五毛钱,说:来一根。甘蔗在那时可是稀罕物,是过年的象征。

最近对记忆中的故乡越来越留恋,那些记忆也越来越清晰。那些熟悉的事,那些熟悉的人总会在某个夜晚与我不期而遇。我与他们就象阔别多年的老友或失散多年的妻女重逢一般欣喜若狂,但心中总有些淡淡的忧伤。

现在重新回到故乡,再也找不到以前的那种感觉。故乡的泥土路也变成了水泥路,泥土房也变成了水泥洋房,但总感觉失去了回忆中的那份感动,只是有些说不出来的忧伤,有时很淡,有时很浓。

那时的故乡草没有这么深,山林没有光秃,人没有这么少,邻里之间没有这么冷清。记忆中的故乡是带着泥土味的。走的路是泥土的,玩的玩具也是用泥土现做的,就连住的房子都是用泥土垒成的。反正现在的故乡总觉得与小时候不一样。也许是沧桑后的心失去了儿时的纯真了吧,还是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都已不再,心头有着别样的情怀了呢?

故乡其实是有生命的,随着那些熟悉的事、那些熟悉的人逐渐逝去,故乡的年味也在记忆中变老,老得到最后只剩下些记忆,老到我们再也找不回、回不去。

其实,故乡就是一些特定的事,特定的人所组成的具体意象。每代人的心中都会有他自己的关于故乡的不同的记忆吧,但故乡的情结却始终隐藏在我们内心的深处,不时在记忆的海中浮动,让我们感动又有些忧伤。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早点回家吧,别等那些熟悉的事,那些熟悉的人变得渺无踪影,别等到故乡老得只剩下记忆才回去。我们会老,故乡也会老。我想,是否每个人最后都会有他自己回不去的故乡呢?

这样想着的时候,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那么,你呢,你也会有同样的感觉吗?也会有“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的感觉吗?

篇20:有一种力量从未消失作文800字

时光流逝,时间会不会停留,会不会等待,在某一刻,停住等着某一个人?会不会?不会。

一个从小到大在一起的朋——现在已经辍学一年了,在外地不知过得怎样,只是听说他很累。初中时期途中放弃学业的同学们,也有一两年没读书了,或许他们在追求自己更为有兴趣的事情吧。当初的他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坚定的勇气?曾经的自己并不明白,但是现在可能明白一点了,明白他们的一时冲动。

初三末,临近会考,同学们都在忙于复习中,自己却还是活在自己无所谓的态度中,一直身陷其中,难以抽离。对了,后来是谁?是一位与自己毫无关系的老师,教过半学期的老师。是她使我将事情看得更远,她的每句话,都是一股力量,促使我的前进。

高一初,计划努力学习,计划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计划三年后自己不对自己说后悔,计划用优异的成绩让那些看不起自己的那些人目瞪口呆,一直计划着那些美好而困难重重的计划。

对于现在的生活,现在的处境,那以前的想法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难道它们也害怕?所有现在的自己又不知不觉地迷茫了。我又将何去何从?有一个想法很可怕,有一个词很可怕,“放弃”,这时的心真的难过,不知道是什么感觉,难以启齿。难道是害怕三年之梦,三年努力,为的是自己,自己拿消失不见的梦,想想以后,以后会不会责备自己?会不会独自伤心?或许会吧。现在是否想远了,总之有那么多的原因让自己难以控制,控制那颗失去方向的心。

不管结局怎么样,自己一直在挣扎,自省,自问。

想起了一个人,那个曾经出现在我世界中的一个人,两年前离开了,但她现在过得很好,她对未来充满希望,她一直在为她自己奋斗,她把我早以甩掉了一大截,她使我自己明白付出多少,回报多少。谢谢你给我的另一种新生力量。现在,在我偏离梦想直道时,想到你,便会帮助我矫正。那种源源不断的力量,让我的身体,早已使我对未来充满憧憬,与努力拼搏的动力,

相信这三年,有你在我内心深处,我并不孤单。

篇21:年味作文800字

盼望着,盼望着,在鞭炮声中,在噪杂声中,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我终于到等到了盼望已久的新年,年味也慢慢的萦绕在人们身边。

除夕夜也就是大年三十,这天晚上,每家每户的人们围在一起吃年夜饭,寓意着团团圆圆。当然,我家也不例外。这天晚上,妈妈和奶奶负责掌厨,爸爸和爷爷坐在桌盘旁,谈论着今年的收获,而我则和弟弟一起在楼下放鞭炮。随着妈妈的一声“上菜”,全家都围坐到桌边来。妈妈和爸爸对奶奶和爷爷敬酒,说:“祝二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奶奶和爷爷笑着说:“好,好”妈妈还告诉我,饭桌上不可缺少的就是鱼了,因为鱼象征着“年年有余”。爷爷和奶奶还给了我和弟弟一人一个压岁包,我和弟弟别提有多高兴了。整个房子都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过年还有一大重头戏,那就是守岁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谈论着今年的收获与往事,惋惜着时间的飞逝。一起等待着新的一年到来。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守岁已与往年有些不同。我们还新增加了一味——手机上发红包,所有的亲朋好友在微信或QQ里面互抢红包,一些不能归家的游子也能在抢红包中体验到回家的气氛。

孩子们最喜欢的当然是放鞭炮了,孩子们过年准备了许多鞭炮,有彩珠腾、刮炮、雷王、电焊条……就连我,也准备了十几盒呢。

快跨年了,爸爸搬出来了一个大烟花,我和弟弟争先恐后的想要放,爸爸跟弟弟说:“你还小,姐姐来放吧”。弟弟也懂事的点了点头。开始放烟花了,“哧”地一声,导火线被点燃了,我像一阵风似地躲到一边。只见烟花里冒出了一阵白烟,然后许多烟花争先恐后的往天上冲,开出一朵朵五颜六色的花。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当然,不同的地方过新年也有不同的年味,如北方人必少不了吃饺子,因为北方人觉得吃饺子的意义重在于包,大家一起包,这是一种气氛。吃饺子主要是一种象征,而不在于美食。南方和北方有很大不同。比如,吃新年饺子。这对于北方人来讲,非常重要。不吃新年饺子,那就算不上过年。而南方人则更看重年夜饭,只要一家人团团圆圆围住在一起吃完一顿年夜饭,则就算过年了,有没有饺子则就无所谓了。

我想,这就是年味吧!

篇22:年味作文800字

年,本该是没有味道的,可人们却赋予了它一种既特别又难以言表的味道。

年味就是大年三十前全家一起打扫房子,一起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随着妈妈一声令下,大扫除开始了,我们都开始卖力地打扫了起来。我负责扫地,妈妈负责拖地,爸爸负责擦玻璃。等打扫完后,我们才发现自己的脸上早已有了豆大的汗珠,脸上也不知有多脏,我们看着对方,都笑了。再看看那焕然一新、干干净净的房子,让我们特别有成就感,别提有多高兴了。打扫完房子,我们又开始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爸爸让我骑在他那有力的肩膀上,我来贴春联和“福”字;妈妈抱着妹妹,跟她一起贴窗花,那画面温馨极了。

年味就是除夕晚上那绚丽多彩的烟花爆竹。每年的除夕晚上,大人小孩子们都会聚在一起放烟花。那喷出的一道道五彩斑斓的烟花如同一朵朵绽放的花朵,可刚过一会儿,它们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未免令人有点儿扫兴。我们小孩子们最喜欢玩的就是鞭炮了,有的鞭炮好大一长串,点燃了之后就一直响,像冲锋枪一样,直到放完了才停止声响;有的直接扔到地上就会发出响声;有的要小鞭炮点燃之后再往远处扔,等一会儿就会发出“砰”的响声;还有的表面上像是一根棍子,要先点燃最上面,然后它就会燃烧起来,如同无数颗金光闪闪的星星从天上落下来一样。

年味就是除夕夜全家人聚在一起吃一桌丰盛的年夜饭。饺子可是年夜饭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包饺子时,大人们通常会往饺子里面放一枚硬币,如果谁吃到了饺子里的硬币,就预示着他来年会发大财。就为了那饺子里的一枚硬币,我们小孩子们吃的肚子都快撑破了。不过每次吃到硬币,我就会把硬币拿出去给别的小朋友看,看着他们那羡慕的眼神,我心里还有一点儿小骄傲。吃完年夜饭,大家都会一起坐在电视机前,看那每年必播的春节联欢晚会,每到这时,平时不怎么熬夜的我们,也会等待着那十二点的钟声敲响,跟着主持人一起倒数。

年味就是那长辈们给的压岁钱。大年初一我们小孩子们就特别想去亲戚家串门,不是为了吃亲戚家的糖果瓜子,只是想快点儿拿到长辈们发的压岁钱,嘻嘻,我们就是一帮嘴甜的“小财迷”!不管他们给多少,我都会视若珍宝。有了压岁钱,有的我会去买一些自己一直想要的东西;有的我把它们攒起来,当零花钱用;有的会被爸爸妈妈拿走当压岁钱发给别的小朋友了,这是我最不想要的结果,呜呜!

年味不仅仅是年的味道,而是家的味道,还是人们对新一年的希望,更是对团圆的期盼!

篇23:年味作文800字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到了,人们开始忙碌地准备过年时的东西,买春联,买年货,吃团圆饭,放鞭炮,到处都洋溢着幸福的味道。中国人很重视过年,也非常迷信,所以过年吃鱼也成了习俗,寓意年年有余。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开始贴春联,换上新衣服。贴春联是很有讲究的,从左往右贴,左边为上联,右边为下联。为了方便辨别,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仄声,而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则是平声。门的上方贴橫批,橫联一般写的都是祝福未来一年的话语。贴完之后,大门就被装饰得红红火火的。

每年的年夜饭都是在外婆家吃的,外婆这时就会亮出所有拿手好菜,有鱼腥草,炖鸡汤,猪肘子炖春笋,爆炒鸡丁,八宝饭……但最重要的就是鱼,之前也说了,这是中国人很迷信的东西,外婆做的是红烧鳜鱼。做法不是很难,首先将鳜鱼的表面抹上盐,将它放在一个封闭的容器内进行腌制。腌制完之后,将鱼身上划成渔网状,刀痕深约一厘米,方便入味。准备的配料是猪肉,笋,姜,蒜,香葱,红辣椒,清洗完之后切成末状备用。这时,开始热锅,然后放入一勺猪油,等融化后放入准备好的鳜鱼煎,待一面煎得金黄后再翻另一面煎。煎好后铲出备用。将锅清洗一下,热锅,倒入少许油,放入之前准备好的配料进行翻炒,等到之中的猪肉颜色变为灰色已经成熟时放入已经煎好的鳜鱼。接下来放佐料,依次放入一勺盐,两大勺料酒,三大勺生抽,一勺醋,一勺白糖倒入半碗清水,将之前的大火转为小火慢烧,但不要盖锅盖。一直到锅里大约只剩下三分之一的汤汁时,味道最为鲜浓,加少许鸡精提鲜,用锅铲不断将汤汁淋在鱼的表面。最后装盘,可以撒上一些葱来保持美观,这样一道红烧鳜鱼就出锅了。

吃完年夜饭后,我们便围绕在电视前观看春晚,家里的灯全部都打开,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一个习俗吧。最激动的时候便是最后的倒数,全中国人都在喊:“五,四,三,二,一,新年快乐”那一刻整个人都是沸腾的,沉浸在喜悦中。这是外婆会端出刚煮好的饺子,开始吃起来,外面的鞭炮声像水滴在油里炸开了锅,人们都在庆祝这一刻,一个共同的春节。

我的妈妈也经常给我做红烧鳜鱼,但永远也做不出那个味,春节的味道,一个独特的味道,它包含着新年的祝福,每次回想起那个味道便感觉正在过年。这就是我的年。

篇24:年味作文800字

古人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如今因为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爆竹声没了;我们还属于未成年人,屠苏酒没了;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愈少有当年的亲朋好友团聚一堂张灯结彩,如此一来,曈曈日也没了;以前过年的热闹非凡、举国欢庆,如今也只剩形式化的“新桃换旧符”,而商场中连上下联平仄都弄错的春联更是让人倍感失望。这年味儿,变了。

相较于如今变味儿了的新年,我更怀念它曾经的样子。

那时我们会在腊月二八、二九去各大商场进行“大洗劫”。我最爱玩儿商场的手推车:前脚踩在推车下的槛儿上,后脚往地上猛地一蹬,便如风在各物架前飞驰。总会有人突然从哪儿冒出来,这时便需要我眼疾手快来个急刹车,然后化险为夷。那会儿看着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总爱“雨露均沾”,爸爸妈妈也因是过年任着我买买买。结果就是结账时我们家人手一辆满满当当的推车,发票都能拖到地上。妈妈会给家里每个人都填上新衣新鞋。虽说这些习俗我们家至今还是有,但总感觉少了许多当年的心心念念与兴致勃勃。

以前大年三十,姑姑姑爷会带上三家子的小朋友去商场买新年礼物,我们一群子人分成男女两拨,女孩儿去娃娃专柜,男孩儿去看玩具赛车飞机啥的。每年我和姐姐都一人抱个大娃娃,弟弟们也个抱着自己心爱的遥控赛车,大家都拿着自己中意的新年礼物满载而归。晚上,三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在客厅里就着春晚的喜气洋洋,大人们打打牌,喝点小酒;小孩儿们打着斗地主,玩儿着电脑上的4399小游戏,嚷嚷着叫输了的下位……一大家子,好生热闹。后来,小姑姑一家要回老家陪家里的老人过年,还剩两家人团聚;再后来,大姑姑搬了新家,在老家也修了房子,我们有时也会回外婆家过年。之后,就再也没聚齐过。

从前年后去拜年还会和亲戚朋友聊聊天,说说这一年里的经历,最后要走了才会送红包送祝福,如今去拜年好像就是为了送红包;从前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餐,如今每天都可以很丰盛;从前家人一起聚在一起看春晚、聊天是最幸福的事,如今在各大群里抢到的红包数额影响着我们幸福指数;从前和小伙伴一起放烟花、玩砸炮、擦炮是最快乐的,如今只是一个个拿着手机、平板安安静静的看着屏幕……

现在,我只想尽我所能去留住心中的年,让那年味儿消散得慢些,再慢些。

年味作文800字记叙文

烤地瓜味的回忆初二作文800字

我眼中的年味作文600字左右

特殊的年味800字作文

年味的800字作文

年味作文800字

年味初一学生优秀作文800字

记忆中的年味高中作文800字

年味―我知道的味道作文800字

初二元旦假日记事作文

从未消失的年味作文800字
《从未消失的年味作文8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从未消失的年味作文800字(精选24篇)】相关文章:

家中的年味作文2023-04-18

记忆中的年味作文素材2022-05-06

寻找记忆中的年味作文600字2022-06-15

那些年偷过的懒作文800字2022-10-28

我眼中的年味七年级作文2022-07-30

初三细品童年作文800字2023-10-18

800字散文美文摘抄2023-01-02

传统节日春节作文800字2023-07-05

快乐的春节抒情作文800字2023-11-19

没有消逝的声音作文800字2022-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