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者的选择优秀高中生作文展示及点评

时间:2022-05-04 03:19:26 更多作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登山者的选择优秀高中生作文展示及点评((精选20篇))由网友“莓莓摇摇乐”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登山者的选择优秀高中生作文展示及点评,希望能帮助大家!

登山者的选择优秀高中生作文展示及点评

篇1:登山者的选择优秀高中生作文展示及点评

登山者的选择优秀高中生作文展示及点评

多少登山者,他们踩着前人的脚步,流连于山中如火如荼的红叶胜景,臆想着坐拥广阔的市场,最后却于错综的红叶林中,于如织的游人中,迷失了自我,葬送了前程。然而,也还有一些登山者,他们拨开红叶林前的喧嚣与纷扰,向着心中的信仰之峰执着进发。

依我看,前者不过是为了活着而写作;而后者,将写作真正融入了生活。而恰恰是将写作真正融入生活,才遵从了写作的本意,才有价值成为登山者的选择。

要知道,写作的本意并不在于迎合,随流。一部作品的价值,区别于一件普通商品的价值,在于无需满足所谓的市场效应何为所需,则所供为何。迎合与随流意识下的前行者,其功绩不止于在写作目的功利化、写作成果商品化上的推波助澜,甚至于会让一些初出茅庐的登山者误以为生产即创作,以至于让他们在内在涵养以及思考力度上面临可能无以复加的重创。

然而,有太多的写作者,面对文坛的种种所谓成功趋之若鹜。在这里,郭敬明和韩寒屡屡问鼎青春文学销量榜榜首,一批批后起之秀却在模仿中将自己原本多样鲜活的创作力丧失殆尽;在那里,莫言刚刚登顶世界文坛勇捧诺奖,一群群写作者就在莫言培训班里学的如痴如醉,忙的不亦乐乎。不管其中的前行者如何,这样的.后起之秀与莫言培训班,都只能是红叶林中的一场场闹剧。究其实,冰也好、火也好,不在于欣赏者之多,而在于内心之炽烈,而在于其本身的意蕴与内涵。

原来,写作的本意就在于自我完善。如此看来,登山者只需追问自己的本心,不断寻找写作的本意,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价值满足。应该说,这是一种苦行僧似的试炼,其过程必然艰辛,其姿态必然孤孑。布拉格之春中囚于阴冷监狱的哈维尔,于无人的寂静中苦苦冥想,最终将自己对家国破败的感慨与哀愁,融入了话剧创作的血液;十年流亡、生死难卜的雨果,在破旧的木屋中独自一人,却能将对现实黑暗的批判,倾注于一行行墨迹。《狱中书简》所蕴含的文化积淀与现实意义,《惩罚集》所抱有的批判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无一不在表明它们已然成为了那样一个时代的高峰。

这样一些登山者,成全了自己,亦影响了其后的每一个时代。

只是有时,作品在云端,人们难以留意罢了。但他们,已经满足。

面对当初的选择以及所有为选择而作的付出,以情怀而论,他们当是无怨无悔。

惟其如此,我心以为山巅,风景独好。

点评:

主题在铺垫和勾连中得以凸显。

命题方面给了简短的几句对话:

记者:如果将写作比作一种运动的话,你觉得它与哪个项目最相像?

作家:登山吧。不过有的登山者是去看如火如荼的红叶的,那里游人如织;有的登山者则要一睹险峻的冰峰,那里人迹罕至。

记者:这二者谁更可贵呢?你自己又属于哪一类?

作家:每个登山者都有自己认为更可贵的答案。我属于后一类人,也许各行各业都有像我这样的人。

写作要求是:表达考生自己的思考、想象。就命题材料来说,语境是开阔的,就像对话中的作家所言:每个登山者都有自己认为更可贵的答案。以此而言,可贵之处其实就在文章写作者的心里,是写作者内心思维品质的一种外显。

本文以写作如登山简洁铺垫,以对登山中所谓前者与后者的想象、描述紧相承接,并以其前的铺垫为基础来明确陈述自己的想法和认识。从阅读效果而言,这其中既有对文章写作语境的必要关照,又有以文字跟进从而正面深入立意的显著功效。

本文的可贵,还在于其能够注意到在对比中立意,不忘对所关涉双方的分析或批判。其中这样的后起之秀与莫言培训班,都只能是红叶林中的一场场闹剧的概括与分析,在尽显凌厉与深入的针砭风格的同时,也使正面引入哈维尔、雨果成为一种水到渠成的生发。不仅如此,登山中的误区多反观自现实,而出路恰蕴藉于历史经典。这表明文章在例举的策略以及价值彰显的路径方面都有相当的考虑。在切题的背景之下,有效选择并运用材料,显示出作者在主旨表达上的驾驭与控制。

当然,在肯定之余,如果文章给予冰与火的观照和分析能够稍微明确、深入一些,其立意的整体效果会更加突出。

篇2:优秀高中生作文展及点评:《登山者的选择》

优秀高中生作文展及点评:《登山者的选择》

登山者的选择

北京八中 高三年级 甘达华

写作如登山。

多少登山者,他们踩着前人的脚步,流连于山中如火如荼的红叶胜景,臆想着坐拥广阔的市场,最后却于错综的红叶林中,于如织的游人中,迷失了自我,葬送了前程。然而,也还有一些登山者,他们拨开红叶林前的喧嚣与纷扰,向着心中的信仰之峰执着进发。

依我看,前者不过是为了活着而写作;而后者,将写作真正融入了生活。而恰恰是将写作真正融入生活,才遵从了写作的本意,才有价值成为登山者的选择。

要知道,写作的本意并不在于迎合,随流。一部作品的价值,区别于一件普通商品的价值,在于无需满足所谓的市场效应――何为所需,则所供为何。迎合与随流意识下的“前行者”,其“功绩”不止于在写作目的功利化、写作成果商品化上的推波助澜,甚至于会让一些初出茅庐的登山者误以为“生产”即“创作”,以至于让他们在内在涵养以及思考力度上面临可能无以复加的重创。 然而,有太多的写作者,面对文坛的种种所谓成功趋之若鹜。在这里,郭敬明和韩寒屡屡问鼎青春文学销量榜榜首,一批批“后起之秀”却在模仿中将自己原本多样鲜活的创作力丧失殆尽;在那里,莫言刚刚登顶世界文坛勇捧诺奖,一群群写作者就在“莫言培训班”里学的如痴如醉,忙的不亦乐乎。不管其中的“前行者”如何,这样的“后起之秀”与“莫言培训班”,都只能是红叶林中的一场场闹剧。究其实,冰也好、火也好,不在于欣赏者之多,而在于内心之炽烈,而在于其本身的意蕴与内涵。 原来,写作的本意就在于自我完善。如此看来,登山者只需追问自己的本心,不断寻找写作的本意,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价值满足。应该说,这是一种苦行僧似的试炼,其过程必然艰辛,其姿态必然孤孑。“布拉格之春”中囚于阴冷监狱的哈维尔,于无人的寂静中苦苦冥想,最终将自己对家国破败的感慨与哀愁,融入了话剧创作的血液;“十年流亡”、生死难卜的雨果,在破旧的木屋中独自一人,却能将对现实黑暗的批判,倾注于一行行墨迹。《狱中书简》所蕴含的文化积淀与现实意义,《惩罚集》所抱有的批判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无一不在表明它们已然成为了那样一个时代的高峰。 这样一些登山者,成全了自己,亦影响了其后的每一个时代。

只是有时,作品在云端,人们难以留意罢了。但他们,已经满足。

面对当初的选择以及所有为选择而作的付出,以情怀而论,他们当是无怨无悔。 惟其如此,我心以为――山巅,风景独好。

点评:

主题在“铺垫”和“勾连”中得以凸显。

命题方面给了简短的几句对话:

记者:如果将写作比作一种运动的话,你觉得它与哪个项目最相像?

作家:登山吧。不过有的登山者是去看如火如荼的红叶的,那里游人如织;有的登山者则要一睹险峻的冰峰,那里人迹罕至。

记者:这二者谁更可贵呢?你自己又属于哪一类?

作家:每个登山者都有自己认为更可贵的答案。我属于后一类人,也许各行各业都有像我这样的人。

写作要求是:表达考生自己的思考、想象。就命题材料来说,语境是开阔的,就像对话中的作家所言:每个登山者都有自己认为更可贵的答案。以此而言,“可贵”之处其实就在文章写作者的心里,是写作者内心思维品质的一种外显。

本文以“写作如登山”简洁铺垫,以对登山中所谓“前者”与“后者”的想象、描述紧相承接,并以其前的铺垫为基础来明确陈述自己的想法和认识。从阅读效果而言,这其中既有对文章写作语境

的.必要关照,又有以文字跟进从而正面深入立意的显著功效。

本文的可贵,还在于其能够注意到在对比中立意,不忘对所关涉双方的分析或批判。其中“这样的‘后起之秀’与‘莫言培训班’,都只能是红叶林中的一场场闹剧”的概括与分析,在尽显凌厉与深入的针砭风格的同时,也使正面引入哈维尔、雨果成为一种水到渠成的生发。不仅如此,“登山”中的误区多反观自现实,而出路恰蕴藉于历史经典。这表明文章在例举的策略以及价值彰显的路径方面都有相当的考虑。在切题的背景之下,有效选择并运用材料,显示出作者在主旨表达上的驾驭与控制。

当然,在肯定之余,如果文章给予“冰”与“火”的观照和分析能够稍微明确、深入一些,其立意的整体效果会更加突出。

篇3:高中生优秀作文优秀日记点评

高中生优秀作文优秀日记点评

虽为一件小事,但作者却描述得有声有色,结尾处不可或缺的点晴之笔,较好地凸现了文章主题。`

对细节传神的刻画,恰恰相反到好处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

文章选材新颖,…这件事,乡村生活气息浓郁,富有儿童情趣。读后令人身心愉悦,舒畅。

本文取材真实生活,选材恰当,很有新意,段落分明,过渡自然,情趣盎然,可读性强。

全文节奏明快,语言清新,始终洋溢着诙谐与风趣,读来其乐无穷。

对…生动而详细的`叙述,是本文的一天特色,也体现了作者观察的敏锐与细致。这是文章成功的一大要素。

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

本文是一篇较为成熟的叙事明理之作,文章以准确流畅的语言,展示了实验的全过程,跌宕起伏,妙趣横生。小作者观察仔细,叙述时井然有序

对实验现象的描写,能切中要害,详尽而全面。文章体现了自然科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读来饶有兴味。

文章开头交待得十分清楚,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结尾处寥寥数语,显示了作者探索科学奥秘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心,催人奋进。

本文三大成功之处:首先注意选取最美好的片断来写,其次用词准确,第三文章结构紧凑。

本文围绕…这一中心组织材料,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内容极其丰富具体,不失一篇成功之作

篇4:高中生优秀作文赏析(附点评): 青春的选择

高中生优秀作文赏析(附点评): 青春的选择

青春,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我们中学生,人生十六、七岁,正是灿烂的花季,我们面对的生活充满着七彩阳光。我们无忧无虑,天真烂漫,对人生充满了美好的憧憬,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

背着行囊,我们行走在青春的十字路口,面临着人生的选择。人生的路真可谓口四通八达。“条条大路通罗马”,那一条更近呢?那一条更平坦呢?谁愿意选择坎坷泥泞的路呢?要想选择一条正确平坦的路,就要靠我们用智慧去选择。

有一个人,他总想成为作家,投稿十五年,他的文章一个字都没有发表。最后一次,他经常投稿那个编辑对他说:“你的字写的越来越好了!虽然你的文章没有长进,但你的字却有很大进。”后来编辑的一番话,使他放弃了写作这条道路,改练硬笔书法。经过他的勤学苦练和努力专研,终于他成为了一名硬笔书法家。

由作家到书法家的转换,他的梦想终于实现。实践告诉我们,在选择人生道路时应该运用智慧和理性去,只有这样才会选择一条捷径。

有人说,人生没有捷径,但我说:“少走弯路便是捷径。”在选择人生道路时,要想少走弯路,就要十分慎重地选择。决不能鲁莽草率了事。

高考填报志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重要影响。曾经有一位考生,他本应该考入一个比较好的大学,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但是他没有认真对待这次选择,只是随便地选了一个专业,那是他不喜欢的专业,从此他的命运就扭转了,学业平平,稀里糊涂。毕业后学非所用,从新开始,整天为自己的就业发愁。错误鲁莽的`选择,可能会毁了一个人的前途。

站在青春的十字路口,慎重理性地选择了前行的方向,我们背着行囊上路。我们高唱着:比天还高,希望就在前方,万丈的光芒……673

冯靖涵 指导教师:孙延堂

【点评】本文小作者正处在初中升入高中的当口,十分理性地对待成长中人生道路的选择。用朴素的语言,自然流畅的引文,娓娓道来;两个正反事例,说理性强。结尾给人以昂扬向上的鼓舞和力量。

篇5: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明朝那些情》

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明朝那些情》

写在前面的话

读书与作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读书可以开阔眼界,积累素材;可以丰富思想,提升境界;可以借鉴方法,学习表达。所以,诗圣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期编选的作文,均取材于学生自己的阅读。这几篇作文,不但表达了作者对所读作品的感悟,而且联系现实生活表达了自己的认识。这些作文的可贵之处,是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如何从读书中获取写作的素材,汲取思想的营养。多读书,才能写出好作文,即是编选本期作文的主题。当然,精于立意,巧于构思,善于表达,也是这些作文共同值得学习的地方。(刘宇新)

作品:

明朝那些情――读《明朝那些事》有感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 高一年级 鲁一鹤

读过《明朝那些事》以后,我赞叹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历史。但是读过后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不是金戈铁马,八百里分麾下炙的豪气;不是尔虞我诈,朝廷上明争暗战的钩心斗角,而是一段段沉寂了千年的情谊。那情谊,有爱情,亲情,爱国情。有的因为权力而渐渐消逝,有的情谊却亘古不变。

看多了《甄�执�》,便以为后宫只有无尽的虚伪与争宠,没有一份真正的爱情,然而我错了。深宫中自有真情!朱元璋与马皇后那一份真情,患难与共,别人不可替代。朱元璋被囚,是马皇后每天将热饼放在胸口送到牢中,胸口被烫出无数伤痕。而朱元璋一代硬汉在马皇后逝去时也流下无尽泪水。几十年,即使朱元璋当上皇帝,也未曾抛弃马皇后,依旧与普通夫妻一般。这份情,真切浓厚。朱祁镇与钱皇后那份爱更为震撼。朱祁镇被俘,无人去管他的安危,唯有她卖尽家当,只求他平安归来,而他在敌军中能活下来,日日站在土坡上,向南迎风眺望,无论刮风下雨,日晒风吹,只因她一句“我等你回来”。

在那深宫中自有一分真情,不要让虚伪掩盖了爱情、真情的光芒。

如果说爱情是两颗陌生的心相互吸引而以身相许、白头偕老的最美好最刻骨铭心的真情,那么血浓于水的亲情就更真挚,更深切,更永久的了。然而当亲情碰上权力,在这里却完全变了!帝王无情,因为无数的人盯着那个位置,一旦你从这个位置上下去,你面临的便不是沦为庶民这么简单了。朱棣、朱允文,一对叔侄反目成仇,叔叔将侄子打下皇位。侄子隐姓埋名,天天害怕被抓,叔叔担惊受怕20年,夜夜辗转反侧,一切都因为权力。朱高炽、朱瞻基一对父子,子弑其父。父子原本是世上最为信任的人,却因权力阴阳两隔,而这操控手是儿子。朱祁镇、朱祈钰一对兄弟,弟夺兄位,囚禁其兄数十载,一切源于权力。这样真的好么?为了权力便不顾浓浓血缘之情?我想他们没有人希望有这样的结局,只叹一句:奈何生在帝王家!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我用这诗句来描述你吧――于谦,书中我最敬佩的`人。你为人清白磊落,两袖清风,身居高位却不贪一分一毫,在被人诬陷抄家时家徒四壁,竟抄不出任何东西。我敬你,还因为你有一颗赤子爱国心。土木堡之战,明朝20万精兵全部战死,只留下一座空城。当时的大明朝,皇上被俘,国内无兵,也先带领的蒙军正欲攻下北京,重建元朝。是你,在士气低落时,用自己一介书生的力量鼓舞士气!是你,利用余下的二线士兵打败敌军的数万精兵!是你,在战争打响之际立下军令:临阵,将不顾兵先退者,立斩!临阵,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敢违军令者格杀勿论!而在一个月之前你还是一个儒雅书生,是什么让你变为一个军事家?除了知识,就是那一腔爱国之情了吧!在战中,你立下只可出城不可入城的军令,你要与大明共生死。

就是这炙热的爱国情支撑着你,让你最终在北京保卫战中画上了精彩的一笔!

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爱国情,他们都让人感叹,这叹中有羡慕,有叹惜,有敬佩。明朝那些情,说不完,道不尽……

点评:

视角独特,感慨浓烈。

《明朝那些事》,可谓是反映明朝的百科全书,而作者却仿书名以“明朝那些情”为题,专注于“情”,视角独特、醒目且吸引人。再看作者如何写“情”。一是选材典型,细节传情;二是运用手法,叙抒结合。如写爱情,马皇后烫出“无数伤痕”,朱元璋流下“无尽泪水”;钱皇后卖尽家当“只求他平安归来”,朱祁镇风雨眺望只因她一句“我等你回来”。细节历历在目,令人“震撼”,而又与《甄�执�》的争宠与虚伪对比,更突出了爱情之坚贞和作者感慨之深沉。再如写亲情,三对人物“当亲情碰上权力”冷酷相残,作者连用两个反问句,再重叹一句:“奈何生在帝王家!”又如写爱国情,对“最崇敬的人”于谦,一连串的“是你”排比句,把自己的感慨推到顶点。明朝那些情,让人感叹,有羡慕,有叹惜,有敬佩……读书贵在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这篇读后感既读懂文本,又读出自我,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融入了自己浓烈的感慨。

点评教师刘国富

(点评教师刘国富:北京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北京第十二中学高中语文组组长)

篇6: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鼓浪屿回忆》

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鼓浪屿回忆》

写在前面的话

著名作家巴金在《和读者谈〈家〉》中说道:“我可以说,我熟悉我所描写的人物和生活,因为我在那样的家庭里度过了我最初的岁月,那些人都是我当时朝夕相见的,也是我所爱过和我所恨过的。”巴金先生的这段话说明:生活才是写作的源泉。本期编选的作文主题,即是以自己的耳闻目睹作为写作素材,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思考。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谁要描写人和生活,谁就得经常亲自熟悉生活,而不是从书本上去研究它。然而,也有一种倾向,认为以名著、诗词、历史人物为材料,作文便显得有文化、上档次。这样的作文往往失去的是生活,失去的是真实,失去的是作文的灵魂。以亲身经历作为写作素材,用一双审美的、睿智的眼光从或习以为常、或纷繁芜杂的生活中去形成有价值的思考,这即是选刊本期作文的初衷。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室主任 刘宇新)

作品:

鼓浪屿回忆

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  高一年级  陈经宇

伴随着汽笛声,我踏上了鼓浪屿的土地。温暖的海风吹来,带着海的气息和花的芳香。这是一个怎样的所在啊!阡陌的静巷,和煦的阳光,娇艳的花朵,质朴的人们,当然还有那些风格迥异的建筑。虽然像梦境一样虚幻,但又真实地呈现于我的眼前。

鼓浪屿的街道简直就是一幅接一幅的艺术画廊,怪不得,人们走在高高低低、斜斜仄仄的小路上,欣赏着,细数着,惊喜着;街边小贩的叫卖声配合着海浪的撞击声,仿佛是一首海与人的乐章。沿街坐着的老人哄着孩子微笑,孩子们呢,则和趴在老宅院门口的小狗、大猫玩耍。一切是那么的怡然和谐。

鼓浪屿的住宅各具特色,就连门楼和窗户也绝不雷同。有的`门楼雕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人物群像,有的饰有金瓜,有的饰以中国式的龙凤须。要说窗户,鼓浪屿的窗户才可以称之为真正的窗户。它不阔不大,极富有艺术性:尖拱、圆拱、落地、半墙、百叶;有欧式、美式、东洋式、中国式,更多则是中西混合型。它们大多紧闭着,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给我印象最深的要算那屋顶,它们独具风格,色彩缤纷,层次分明。最讨人喜欢的是屋顶上伏卧的大花猫,安详而慵懒,好舒服呀!

岛上的花朵美丽动人,它们一朵一朵竞相开放,各种颜色,美得耀眼。花最多的应该是菽庄花园,很远就能闻到花香。菊花、牡丹、月季、玫瑰,那简直就是花的天堂!妈妈忙着跟这些花儿合影,看着妈妈搂着花枝,幸福地笑着,我的记忆就永远定格在鼓浪屿了。

再往下走,是港仔后浴场。海的气息猛地向我扑来。我脱了鞋,踩上了沙滩,细细的沙子让我有一种痒而又舒服的感觉。海浪哗哗地唱着歌,欢快地像我一样。坐在沙滩上,我想:生活在海边的人们,每天喝着鱼丸汤,吃着沙茶面,吹着不间断的海风,他们的生活是多么地惬意啊!

我悠闲地在漫长的海岸线上来回地走着,不时看看海边的风景。蓝天白云下,有偎依坐着看海的情侣,有拖着洁白裙纱拍照的新婚夫妇,还有三三两两踏浪的人儿。望着浪花,霎时间我好像懂得了什么是生活。

正思忖着,一朵小花在海上漂过。

回忆海浪,回忆鲜花,回忆鼓浪屿……回忆幸福。

点评:

只有源泉丰盈,才能下笔如神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叶圣陶先生一语道破写作与生活的天机。本文写春游鼓浪屿,其鲜明特点是写作素材源于自己亲历的生活。因为源于生活,作者笔下的海浪沙滩、小巷阳光、一花一草、一门一窗无不注满浓浓的深情。你看,鼓浪屿那仄仄不平的街巷竟然让作者感到惊喜;老宅门前老人的微笑、孩童与小动物嬉戏玩闹的平常画面在作者眼里也是那么温馨和谐;妈妈忙着与花儿留影的一幕更给作者留下了幸福温暖的回忆……景,是真的;情,亦是真的。笔底含情,韵味悠长。眼前有画,耳边有乐,心中自然有诗。那首诗,不是律诗绝句,而是海上飘过的那一朵小花,她在海浪的托举下,沐浴着阳光,享受着幸福的生活。我想,这大概就是作者最朴素、最真实的游记感受吧。

点评教师白素云

(点评教师白素云:北京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教研员)

篇7: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不能没有你》

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不能没有你》

写在前面的话

著名作家巴金在《和读者谈〈家〉》中说道:“我可以说,我熟悉我所描写的人物和生活,因为我在那样的家庭里度过了我最初的19年岁月,那些人都是我当时朝夕相见的,也是我所爱过和我所恨过的。”巴金先生的这段话说明:生活才是写作的源泉。本期编选的作文主题,即是以自己的耳闻目睹作为写作素材,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思考。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谁要描写人和生活,谁就得经常亲自熟悉生活,而不是从书本上去研究它。然而,也有一种倾向,认为以名著、诗词、历史人物为材料,作文便显得有文化、上档次。这样的作文往往失去的是生活,失去的是真实,失去的是作文的灵魂。以亲身经历作为写作素材,用一双审美的、睿智的眼光从或习以为常、或纷繁芜杂的生活中去形成有价值的思考,这即是选刊本期作文的初衷。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室主任 刘宇新)

作品:

不能没有你

北京市第五中学  高一年级  朱瑞珩

下了高铁,登上站台,迎面而来的是闷热、潮湿的空气,嘈杂的人声是熟悉的乡音。跨越长江大桥时,打开车窗,湿润的海风,辽远的入海口,对面目所能及之处是无边的绿色和其中错落有致的砖瓦房。眼前的一切在我的脑海里引出了回忆,湿润了我的眼眶。踏上松软的泥土,看着小河中自在的鹅群,岸边吃草的白山羊,地里即将收获的庄稼,我意识到,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你,我阔别六年的故乡――崇明岛。

我看见了我们的老房子。它依旧安静地立在田野中,守望着它的主人们。我走近它,抚摸着它砖砌的外墙,水泥的陡峭楼梯,它那张够十个人吃饭的木制大圆桌,还有儿时学大人模样添柴烧火的灶孔。我想起了从前在这里度过的日日夜夜,有哭有笑,不论怎样,老房子默默注视着,接纳着我,我也无时无刻地依恋着它,它让我有一种归属感,让我想留在这一片土地,我不能没有你。

老房子旁边就是那口井,井水清冽。我打了一桶水,捧起一捧,让自己的体温温暖那井水,也让我的皮肤接受了故乡的洗礼。井水是那么柔,那么舒服,好像一条丝带慢慢拂过脸颊。放眼望去,家里的田地全部都因井水的滋润而茁壮,小小的一眼井竟蕴含了如此多的甘泉。人们都说井是故乡的象征,以前我并不明白,现在懂了,所谓故乡的象征,就是那些最平淡,但你却无法没有它,失去它的东西。我不能没有你,故乡的井。

老房子的面前是一直被井水浇灌滋养的一亩三分地,田边是儿时就有的橘子树。走下田,我原本以为会接触到坚硬的土地,然而,我感觉到的却是松松软软的泥土,嗅到的是在清晨阳光照耀下泥土散发的特有芬芳。放眼望去,那低矮粗壮的是落花生和毛豆;那肆意在藤架上攀爬的是白扁豆和丝瓜;那因不堪重负而躺卧在矮砖墙上的是喜人的黄金瓜;那陪伴着小西红柿的是绿油油的菜椒与茄子。成片的苞米地已经结出了大大的棒子。黝黑的泥土奉献给乡亲们丰硕的果实,家乡人世世代代靠着这片田地。我不能没有你,故乡的田。

故乡的一切凝成了我对故乡的思恋与爱,它的一切都是那么美,那么朴实无华。我站在橘子树下,凉风拂过,又想起了儿时与小伙伴一道烧火做饭,还吃得津津有味的情景。我的故乡啊,在我的生命中你是我的归宿,你是我的'港湾,我不能没有你。

点评:

情景交融,一唱三叹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浓烈而深沉的爱。抒情,忌空喊而没有依托,忌单调而没有起伏。此文很好地克服了这两点,靠的是情景交融的描写和一唱三叹的抒情。作者回到阔别6年的故乡,听到熟悉的乡音,走近静立守望的老房子,想起了在这里度过的有哭有笑的日日夜夜,湿润了眼眶,有了一种归宿感。作者捧起清冽的井水,让自己的体温温暖那井水,接受故乡的洗礼,懂得了井是故乡的象征。作者走下田,感触泥土的松软,嗅嗅泥土的芬芳,放眼望去,丰收在望的各类庄稼,如数家珍,涌动着对故乡无限的思恋与爱。作者站在儿时就在的橘子树下,想起了儿时与小伙伴烧火做饭还吃得津津有味的情景,感到故乡就是自己生命的港湾。全文以行踪为线,描写所见,抒发所感,感情起伏喷涌,反复扣题咏唱,真挚地表达了自己对故乡“不能没有你”的深情。真情来自儿时的记忆,生活赋予作文无尽的源泉。

(点评教师刘国富:北京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北京市第十二中学语文教研组长)

篇8: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人性的“真善美”》

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人性的“真善美”》

写在前面的话

读书与作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读书可以开阔眼界,积累素材;可以丰富思想,提升境界;可以借鉴方法,学习表达。所以,诗圣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期编选的作文,均取材于学生自己的阅读。这几篇作文,不但表达了作者对所读作品的感悟,而且联系现实生活表达了自己的认识。这些作文的可贵之处,是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如何从读书中获取写作的素材,汲取思想的营养。多读书,才能写出好作文,即是编选本期作文的主题。当然,精于立意,巧于构思,善于表达,也是这些作文共同值得学习的地方。(刘宇新)

作品:

人性的“真善美” ――读《羊脂球》有感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  高一年级  赵文丽

初读法国作家莫泊桑小说《羊脂球》,我只是为其中“先生”“夫人”们的矫揉做作感到可笑,现在重读,更感觉到他们的可憎。羊脂球这个女人,其实是无罪的。她虽是个妓女,但还有着自己的底线――作为一个国民的尊严。然而那一车的人,对羊脂球冷嘲热讽,故作高雅,“委婉”地划清了自己与她的界线。在接受她帮助的那一刻,还要做出一副“羊脂球小姐请我吃的”样子,丝毫不肯放低姿态。遇到威胁自己利益时,就推诿躲避;认为别人为自己牺牲是应该的,这正是这篇小说最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我本没有资格指责他们,因为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同样也是一个自私的人。生活中的自私,大多源于一种不肯吃亏的心理。我们总是相信自己有着比别人强的地方,我们总是忍不住想要别人为自己付出更多。

有时候,我们总是爱结成所谓小帮小派,三五成群地议论着什么,大肆评价着我们眼中的是非对错,似乎自己便是最高贵的存在。其实细细剖开来看,背后更多的是自私。人性中“真善美”本应是最为闪亮的`,然而却经常被一些不大见得了光的品质所掩盖。

人生来不是十全十美的,若不是这般,小孩子们的苦恼、争宠便又何来?人生来都是有些自私之心的,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更要在社会中学习成长,学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做人的准则。我们在学校结识朋友,才学会互帮互助,学会团结友爱;我们在学校接受老师们的教导,明白知识的重要性,懂得尊师重教,正如《劝学》中所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人生既然是不完美的,就应该善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学习做人之道。

读了《羊脂球》,没有被激发出什么“豪情壮志”,却读懂了人性与人心。我的这些零碎的感悟,就是这篇传世名作给予我最诚挚的教导。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当让人性的“真善美”成为照亮我们前行路上的那盏最柔和却又最坚毅的明灯。

点评:

独特的视角,独特的体验。

阅读名著能够带给人思想的启迪,这是不言而喻的。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独立思考,就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本文作者正是这样。在阅读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小说《羊脂球》时,作者没有只是简单地批判小说中那些自私自利的“正人君子”,而是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自己,这是一个极为大胆而又有勇气的举动。作者对自己的解剖毫不留情,指出了自己身上的“自私”,揭示“自私”给自己以及日常生活带来的危害,并试图用自己的思考找到解决“不大见得了光的品质”的办法。他认为在社会中学习做人的准则,通过学习可以消除那些品质。也许有人会说这个结论有些幼稚,但是别忘了这正是一个中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他自己点亮了“前行路上的那盏最柔和却又最坚毅的明灯”。这正是阅读带给作者的最大收益。

点评教师张小屹

(点评教师张小屹: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室主任)

篇9: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扫尽尘嚣》

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扫尽尘嚣》

写在前面的话

读书与作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读书可以开阔眼界,积累素材;可以丰富思想,提升境界;可以借鉴方法,学习表达。所以,诗圣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期编选的作文,均取材于学生自己的阅读。这几篇作文,不但表达了作者对所读作品的感悟,而且联系现实生活表达了自己的认识。这些作文的可贵之处,是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如何从读书中获取写作的素材,汲取思想的营养。多读书,才能写出好作文,即是编选本期作文的主题。当然,精于立意,巧于构思,善于表达,也是这些作文共同值得学习的地方。(刘宇新)

作品:

扫尽尘嚣

丰台二中  高二年级  刘雨珂

他说:“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扫尽尘嚣。”

对于一个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的人来说,史铁生先生对墓志铭的思索或许是自然的。他说:“我看好《再别康桥》中的一句: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在我看来,那真是最好的对生死的态度,最恰当不过,用作墓志铭再好也没有。”

他说的“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扫尽尘嚣”这一句,与徐志摩的句子区别并不大,只多了最后的四个字,但却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或许是与史铁生先生的信仰有关,先生信仰基督教和佛教,想必也是相信所谓的清浊之分的。佛教要求人们不要受世间邪恶污秽(即魔)的侵扰和影响,并认为佛是出自尘世而又有洁净不染的境界。“扫尽尘嚣”四个字,使我想到,一个幼小的生命悄悄地降临人世,然后随着他逐渐长大,他得以开蒙,并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他懂的事情越多,便会受到越多的诱惑,受到尘世污浊气息的浸染,直到进入暮年,才懂得清净本心,无欲则刚,拂去纤尘。

然后,轻轻地离去,正如他轻轻地来,扫尽尘嚣。

读《病隙碎笔》这本书,我将这句话着重标注,并在旁边抄录。但其中的另一句话更使我眼前蓦地一亮。先生说:“让寂静,甚至让遗忘,去读那诗句。”起初注意到这句话,或许是因为它的晦涩难懂;但看到另一篇文章,里面的一段话颇使我心仪:死后就不必再留恋任何生的形式痕迹。该记住的,人们会记起;该忘记的,人们便不再有记忆。阔绰的墓园,甚至精致的地宫,有些是生者的生前所愿,是要借此死后哀荣;有些则是生者强加给死者的.“贪婪”。

心灵的告慰与精神的亲近,要远胜过功利的朝拜和流于形式的祭奠。大张旗鼓地吹打喧闹和交通拥堵下的浮躁心境,会有利于死者灵魂的安宁吗?生死两疲惫。是啊,我们口口声声说着让死者入土为安,又为何还用生者的虚荣去惊动了他呢?现在想来,寂静与遗忘,的确是再合适不过的方式,湮灭了一切的喧嚣,让死者安详地睡去,轻轻地离开,不惊动任何人,不带走一片云彩。

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扫尽尘嚣。

点评:

带着作品思考,带着思考阅读。

作者阅读史铁生的《病隙碎笔》,这很难得,因为这是一本从哲学的角度谈论人生的书,具有一定的深度。但难得的是作者始终保持一种“主动阅读”的姿态,即始终在寻找、感悟、联系。

作者一开始注意的是史铁生先生的墓志铭,而后来在《病隙碎笔》里又看到一个更喜欢的句子;最后又在别人的文章中读到另一种说法。三种表达各不相同,但指向一致。作者将三种说法互相参照,不仅读懂了句子,更明白了道理。作者由此及彼的阅读过程是主动寻找类似表达的过程,也是不断追求理解这类表达的过程,更是对这几个句子的感悟逐渐清晰、深化的过程。更难得的是,作者还进一步对史铁生生命观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思考,并联系当下的一些现象阐述了这种生命观的现实意义。这篇不长的文章,既读出了对史铁生的理解,也联系了社会现实,更有作者积极主动的思考。

如何阅读,如何阅读有思想品味的书籍?这篇文章做出了一个示范:即寻找动人的点,放进自己的心,想着身边的事,写出真实的文。

点评教师盛志武

(点评教师盛志武: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中学语文教研员)

篇10: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故乡的老街》

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故乡的老街》

写在前面的话

著名作家巴金在《和读者谈〈家〉》中说道:“我可以说,我熟悉我所描写的人物和生活,因为我在那样的家庭里度过了我最初的岁月,那些人都是我当时朝夕相见的,也是我所爱过和我所恨过的。”巴金先生的这段话说明:生活才是写作的源泉。本期编选的作文主题,即是以自己的耳闻目睹作为写作素材,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思考。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谁要描写人和生活,谁就得经常亲自熟悉生活,而不是从书本上去研究它。然而,也有一种倾向,认为以名著、诗词、历史人物为材料,作文便显得有文化、上档次。这样的作文往往失去的是生活,失去的是真实,失去的是作文的灵魂。以亲身经历作为写作素材,用一双审美的、睿智的眼光从或习以为常、或纷繁芜杂的生活中去形成有价值的思考,这即是选刊本期作文的初衷。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室主任 刘宇新)

作品:

故乡的老街

北京密云二中  高一年级  马步青

最近看《追风筝的人》,阿富汗战争前的乡间街市上的那份“繁华与安宁”让我想起了老家村中的那小条街。

这条街是村间宅落交通的主道,因此,也是整个村子除大集以外最为繁华的地方。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街角的叫卖声便交叉作响,不绝于耳。“油条、油条……”“豆浆,新鲜刚磨的哦……”“糖火烧,烫呼烫呼��”。叫卖声有节奏地此起彼伏,勾起了我的味蕾,也赶走了迷糊的困意。那叫卖油条、豆浆的声音有些浑厚,是前排广老头儿的。他家的油条香脆可口,只需一口,就满口生香。叫卖糖火烧的,那是邻村的一位中年妇人。我忙忙地披上奶奶的青布大褂,寻着声音在街中央的一条小水沟的桥边找到了她。在我的记忆中,每次她都推着那辆半旧的木车,来到那座桥旁停下,然后,一边撕弄着黄晕晕的包裹纸,一边放声叫着。她的声音清脆悦耳,飞上枝头,都可以与晨雀媲美了。最妙的是“烫呼烫呼��”中的一个“��”字要拐几个弯,跨越好几个音域。老街的清晨是一天中幸福和乐的前奏,跳跃着,起伏着。

到了晌午,日头已经很毒了。田里的老农们收了工,肩头扛着铁锹,走在回家的老街上,卷起的裤腿随着踢踏的步子落了下来。街两旁低矮的红瓦房顶上的`烟囱升起依依徐徐的青烟,满街飘散着五谷的杂香……“回来啦!嘿,刚才你家大黄把小二黑咬了!”“啥,这畜牲……”这是东边院墙内传来的对话。新鲜事是没有的,而这些平凡的杂事却却给村里人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要说最让大家期盼的,数正月里的大年会。村里的“文艺青年”和“资深表演家”们纷纷搭起各式各样的戏台……喜庆中,透着浓浓的年味;笑声里,露出深深的欢情。

老家的村子不大,村子的环境也算不上优美,不曾有特殊的历史,也没有光彩的荣耀。它永远是平静的,日复一日……但它在我的心中却是无法替代的,那份淳朴,平静,诚挚。生活是一团麻,扯不断的思念。

点评:

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美的生活

本文作者善于从生活中选材。文章选取故乡的老街为写作的对象,用充满情味的语言描述了这条街上演绎的风土人情。文章先是描写老街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显出乡村小街的生机。然后,写午间从田里劳作回来的老农,写他们走路的姿态,笔墨不多,但却传神。写屋顶烟囱冒出的炊烟,写相邻的对话,这一切是那样的纯朴,真切,坦诚,充满了生活的情趣。至于最热闹的过年,因为大家熟悉便一笔带过。最后一句“扯不断的思念”,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文章选材巧妙,剪裁适当。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对故乡浓浓的情思,令我们读后也品味到乡村小街中蕴含的那份情趣。“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者凭着对生活的热爱和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发现了生活中的美好,并用笔记录下来。想写出好作文的同学都应像本文作者一样,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点评教师韩明英

(点评教师韩明英:中学高级教师,原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室主任)

篇11: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读《现代汉语词典》有感

写在前面的话

读书与作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读书可以开阔眼界,积累素材;可以丰富思想,提升境界;可以借鉴方法,学习表达。所以,诗圣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期编选的作文,均取材于学生自己的阅读。这几篇作文,不但表达了作者对所读作品的感悟,而且联系现实生活表达了自己的认识。这些作文的可贵之处,是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如何从读书中获取写作的素材,汲取思想的营养。多读书,才能写出好作文,即是编选本期作文的主题。当然,精于立意,巧于构思,善于表达,也是这些作文共同值得学习的地方。(刘宇新)

作品:

篇12: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读《现代汉语词典》有感

育才学校  徐特立3班  杨芷一

我想和大家分享我最爱的一本书。它很亲民,几乎家家都有,然而每家人对待它的态度大不相同,有些人家将它当作天天翻阅的宝典,有些人家则将它遗忘在书架的角落。我说的就是《现代汉语词典》,列位猜到了吗?

首先,我想问问各位,还记得词典是什么颜色吗?在我和同龄人心中,它是鲜红的。记得我们上小学时,正式出版发行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脱下冷色制服,换上了鲜红的外套。以前,深蓝、淡绿的封面,俨然一位严谨的学者,而现在隆重又热烈的红色封皮,则展现了这使用了几千年的语言的生机与活力。

为什么说它展现了汉语的生机与活力呢?如今《现代汉语词典》已发行第六版,从1960年的试印本到第一版1978年正式发行,历经。第一版与第二版则间隔5年(1983年),之后的间隔时间是、6年()、3年()、7年()。不知各位注意到没有,版本修订越来越频繁,这表明汉语的发展与中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同步,一些应运而生的特殊词语,比如字母词、网络词语先后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从第三版开始收录字母词,第六版中,就有像X光、CCTV、PM2.5、NBA这些字母词。尽管字母词收入词典引发了关于“汉语纯洁性”的争论,但是,你不觉得“NBA”比“美国职业男子篮球联赛”用起来更便捷吗?字母词的收录,一方面反映了中外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和人们日常的表达需求。

《现代汉语词典》是以“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为宗旨并“确定词汇使用规则”的一本书。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称“坚决不收录任何网络语言”。可第六版呢?“宅”“雷”“给力”“山寨”等网络词语纷纷抛头露面。7年时间里,词典编写组为什么会做出这么大转变?很显然,网络技术迅猛发展,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网络语言再也无法小觑!《现代汉语词典》根据“大众普遍使用的词汇”的收词标准,收录早已普遍使用的网络词语,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

在多年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人们对它的热情已大不如从前。当初,一本虽然只是十几块钱――可那时好多人一个月只挣百八十块钱啊――日子紧巴巴的,可人们依然愿意凑起一大把零钱,一大早去新华书店排队,然后兴奋地抱着一本回来。而现在,手机软件普及了,工具书可以放在手机里啦!的确,网络、手机让文化传播更方便快捷。可是,有多少人的手机安装了《现代汉语词典》?有多少人在生活中经常使用它?喜欢就用“萌”,不喜欢就用“雷”,是我们对汉语词汇的丰富、严谨与精确不在意了吗?那些典雅的语词哪儿去了?

社会高速发展也好,新兴文化盛行也好,新媒体快速崛起也罢,终究不能因为科技进步而忽略了我们最宝贵的`传统文化啊!

说字正腔圆的中国话,写方方正正的方块儿字,让华夏文明的血脉流淌于心间,这才是真真正正的炎黄子孙。坚守、传承、发扬光大汉语文化,这才是我们肩负的责任,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

点评:

平凡中蕴育不平凡,词语中饱含大文化。

以“留心”的态度对待平凡的生活,是让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的前提。一本看似平常的《现代汉语词典》,由于处处留心,使作者有了很多独特的发现:留心过不同版本的封面颜色,于是发现了颜色表达的寓意;留心版本说明和各版修订时间,从中发现了汉语词汇变化与时代演进之间的关系;留心词条增删的说明,从而发现了字母词和网络词语收入词典的意义;留心人们对《现代汉语词典》态度的变化,进而发现了汉语蓬勃发展中的隐忧。“留心”,让普通的一本字典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教科书,让作者的阅读体验与众不同。

留心不仅出于一份好奇心,还出于一份行动。《现代汉语词典》只标注各版本出版时间,间隔长短则需要动手算一算;收录哪些字母词,得上网找一找;以前多少钱一本,得向父母请教一下。“留心”的背后还有用心的思考,有思考才有对《现代汉语词典》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的理解。有了自己理解也才有了对于自己这一代年轻人所肩负的文化责任的认真思索。从书中获得感受,由感受引发思考,有思考又能层次清晰地表达,而且在朴素中显现趣味,在平实中饱含情感,这才是本文的“妙笔”所在。

点评教师苏蓉

(点评教师苏蓉:中学高级教师,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中学语文教研室教研员)

篇13: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有尊严方为人》

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有尊严方为人》

写在前面的话

读书与作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读书可以开阔眼界,积累素材;可以丰富思想,提升境界;可以借鉴方法,学习表达。所以,诗圣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期编选的作文,均取材于学生自己的阅读。这几篇作文,不但表达了作者对所读作品的感悟,而且联系现实生活表达了自己的认识。这些作文的可贵之处,是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如何从读书中获取写作的素材,汲取思想的营养。多读书,才能写出好作文,即是编选本期作文的主题。当然,精于立意,巧于构思,善于表达,也是这些作文共同值得学习的地方。(刘宇新)

作品:

有尊严方为人――读《简爱》有感

北京市第27中学  高一年级  王晋

尊严,似乎是一个虚无的东西。它存在何处,又有谁能说得清楚?但当我读了夏洛蒂・勃朗特的名作《简爱》后,我读出了女性的尊严,读出了“有尊严方为人”。

简爱的出身是普通的,甚至是卑微的。自小父母双亡,寄养在亲戚家,后又被送到孤儿院,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那时起,简爱对尊严就有了自己的思考。为什么舅母歧视虐待她?为什么表兄殴打谩骂她?为什么在孤儿院里受着非人的待遇?她将这一切归咎于家境的贫穷,并认为,甘于贫穷就是堕落的别名。这一想法伴随着简爱的成长。简爱的童年是不幸的,但苦难的经历却教给了她思考,使她有了与命运抗争的勇气。从那时起,在她的心灵深处便埋下了自尊、自爱、独立、自强的种子。

苦难的童年不但没有击倒简爱,相反却让她走向一条有尊严方为人的光明之路。

成年后的简爱遇到了心目中的白马王子,但当她知道罗切斯特有妻子存在时,出于尊严,她选择毅然离开。可以说,简爱的爱情世界是纯净的,她不是金钱的奴隶。后来又得知心爱的人在大火中为救疯妻双目失明、妻亡财毁时,她又重新回到了罗切斯特身旁。

简爱如何抒写出这样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其实我们从幼年的简爱形象里就读到尊严的存在。这是她追求人生乃至终获爱情的根由。

这让我想到现今生活中的种种不堪――美女傍大款、小三上位、无房不嫁……当然,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但以丧失尊严为代价的行为可取吗?曾听说过这样一句“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在自行车上笑”。这是怎样的价值观?我想,纵使她们有才有貌,也不过是个精神世界的'迷失者,其下场必然可怜可悲。

反观简爱:尊严,让她坚强;尊严,让她独立;尊严,给她以力量。我们每个人都是尊严的载体,正是人类这个庞大的群体让尊严在时光中永生,并且一次次绽放生命的精彩……

从此,我的精神世界,记住了简爱,记住了“尊严”!

点评:

感悟主题,构思缜密。

这是一篇读后感。全文以“尊严”为触发点,重点选取了简爱生活中的两个片断,抒写了对“尊严”由“虚”而“实”的认识过程,表达了“有尊严方为人”的主题思想。

本文的突出特点是颇具匠心的构思。作者的感发由两部分组成,先写简爱童年生活的磨难,再写其成年后的恋爱观,这二者之间看似彼此独立,其实却密不可分。若单写前者,简爱的“尊严”还处于“萌芽”;若只写后者,又看不见其性格形成的根由。二者相联谈感受,可谓作者的精思妙想。行文至此,并未结束,作者又联系现实,无情抨击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物质女郎”。她们与简爱高贵的人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不禁感叹“纵使她们有才有貌,也不过为精神世界的迷失者,其下场必然可怜可悲”。

一个高一年级的学生,能有如此见地和缜密的构思,实在难能可贵。不但读懂了作者,也读出了自己。

点评教师白素云

(点评教师白素云:北京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教研员)

篇14: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人该怎样活着?》

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人该怎样活着?》

写在前面的话

读书与作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读书可以开阔眼界,积累素材;可以丰富思想,提升境界;可以借鉴方法,学习表达。所以,诗圣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期编选的作文,均取材于学生自己的阅读。这几篇作文,不但表达了作者对所读作品的感悟,而且联系现实生活表达了自己的认识。这些作文的可贵之处,是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如何从读书中获取写作的素材,汲取思想的营养。多读书,才能写出好作文,即是编选本期作文的主题。当然,精于立意,巧于构思,善于表达,也是这些作文共同值得学习的地方。(刘宇新)

作品:

人该怎样活着?――读《鲁滨孙漂流记》

北京市第109中学  高一年级  徐钒

鲁滨孙从小生活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但他一心向往外面的世界,独自随人去航海。在海上航行的几年里,不断遇到艰难险阻。终于,有一天遭遇海难,只有他一人存活,并流落到一个无人岛上。起初,他悲观地面对这一现实。后来,为了生存,他开始过耕种、放牧、打猎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他从食人族中救出了一个野人,并取名为“星期五”。从此,他在岛上的人生开始转变,直到他随船回到英国。

这本书我小时候就看过,当时只觉得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很奇怪,但现在再读,却发现这本书写得很精彩。

主人公鲁滨孙最值得我敬佩的一点就是,他虽无数次遇难,无数次祈求上帝,但不像众多遇难者一样,丧失活下去的勇气;虽孤身留在荒岛上,但却没有丧失语言和生活习性。这些,是多少人办不到的事!“如果我孤身一人流落荒岛,或许会发疯,或许会自尽”――这也许是许多人的想法,而鲁滨孙却安然地在岛上生活了28年,这简直令人无法想象!

他为什么在孤岛上能够活下去呢?如果让我回答,就是一个词:“信念”。当鲁滨孙流落荒岛,面对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处境,他变得绝望和无奈。但“信念”使他见到回去的一丝曙光。凭借这种信念,他在岛上过起农耕游牧的生活,并且生活了28年。可见,“信念”是一个多么重要的东西。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如果每一个人都有在这个社会上坚定地活下去的信念,那么,我想轻生者应该就会变少吧。

更令我敬仰鲁滨孙的还有一点,就是鲁滨孙完全可以过着他父亲所说的“知足常乐”的生活。但他却不想不劳而获,而是追随自己梦想的脚步去航海。中国有句老话叫“富不过三代”,正是因为他们常常躺在祖辈的财富上坐享其成,坐吃山空,才会“一代不如一代”地堕落下去。好的条件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不思进取者悠哉悠哉地生活,只能过一时,过不了一世。能清醒地面对优越家境的诱惑,毅然决然地踏上自己的梦想之旅,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这正是我敬仰鲁滨孙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即使这种追求陷入困顿甚至灾难之中,他也无怨无悔,这需要多么博大的胸襟和积极的心态啊!如果我们也能这样,何愁事业不成?

我特别欣赏书中的一段话:“总起来说,事实证明,我当前的不幸处境,是世界上很少有的。可是,即使在这样的处境中,也有一些消极的东西或积极的东西值得感谢。我希望所有世上的人都要从我最不幸的处境中取得一个经验教训,这教训是:在最不幸的处境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是的,比起幸运的恩赐,也许我们更该感谢人生路上的那些坎坷不平,因为唯有在坎坷不平中,我们才能找准人生的定位,才能看清自我,才能知道自己应该珍惜什么。

点评:

书是朋友,书是借鉴。

《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有强烈传奇色彩的作品。主人公不怕困难,令人印象深刻。但本文并没有停留在这个较浅的层面上,而是向富有个性、与现实生活联系的更深层面掘进了:“信念”和“追求个人梦想”。这两点是这篇文章的亮点,它不仅体现了作者阅读的眼光,也体现了写作的逻辑性。困境中是什么力量支撑人挺下来的呢?是信念。如果浑浑噩噩,没有追求,那怎么可能有信念呢?所以,这两点彼此联系,看似另起,实则一家。

这篇文章的另一个亮点是:结合现实。读书而不局限于书中的人物和事件,能够和“信念缺失”“富二代”等当下社会现象相联系,显示出一定的思考深度。

本文写作态度诚恳,感情真切,见解实在;语言朴素准确,简洁干净,不炫耀华丽的辞藻,文风值得提倡和学习。

点评教师权晔

(点评教师权晔: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第109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东城区骨干教师)

篇15: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记泰国之行--包容》

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记泰国之行--包容》

写在前面的话

著名作家巴金在《和读者谈〈家〉》中说道:“我可以说,我熟悉我所描写的人物和生活,因为我在那样的家庭里度过了我最初的岁月,那些人都是我当时朝夕相见的,也是我所爱过和我所恨过的。”巴金先生的这段话说明:生活才是写作的源泉。本期编选的作文主题,即是以自己的耳闻目睹作为写作素材,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思考。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谁要描写人和生活,谁就得经常亲自熟悉生活,而不是从书本上去研究它。然而,也有一种倾向,认为以名著、诗词、历史人物为材料,作文便显得有文化、上档次。这样的作文往往失去的是生活,失去的是真实,失去的是作文的灵魂。以亲身经历作为写作素材,用一双审美的、睿智的眼光从或习以为常、或纷繁芜杂的生活中去形成有价值的思考,这即是选刊本期作文的初衷。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室主任 刘宇新)

作品:

记泰国之行――包容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  高一年级  叶欧仪

这个寒假我随父母去了泰国。在那里,我真切地感受到:这个神秘的国度以包容的姿态接纳着差异,接纳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

脱去厚重的冬装,换上轻便的短袖,我随着人流走进雄伟的'大皇宫。穿过长长的走廊,立刻就能感受到那古老神秘的气息。这股气息使得喧嚣的人潮在涌入宫殿后霎时寂静。放眼看去,大理石的地面上跪满了虔诚的人们。喃喃的祈福声,长长拖地的袍子,古老的雕塑,纯白的屋宇,更让我觉得肃穆庄严。

走出皇宫,不远处就是热闹的集市,摊贩们笑着,忙碌着。七彩的泰布,冰镇的海底椰,以及五颜六色的各种水果映入眼帘。大声的叫卖,高声的交谈,爽朗的开怀大笑,仿佛都不应该出现在庄严辉煌的皇宫旁边。可转身再看,竟也不觉得有任何的不妥,仿佛本就该是这样。贵族的生活与百姓的和乐仅只一墙之隔,人们稀松平常但又美好的每一天,才是最该追求、重于一切的。这个国家,有着尊贵的帝王,也有平凡的人民,他们正因这包容祥和的氛围,得以幸福美满地生活在一起。

泰国的夜市是出了名的热闹。走在那长长的巷子里,我听到身边传来不同的语言:泰语,英语,俄语,当然还有最亲切的中文,虽然略显生硬但是充满热情。路边的指示牌上写着繁复的泰文,但我也看到了一排清晰的中文。商贩们黝黑的脸上绽开温暖的笑容,他们热情地推销着令我眼花缭乱的商品,对来自异国他乡的人们用夸张的手势和微笑表达着欢迎。

赤脚在白沙滩上散步,总会有卖芸豆的小贩笑眯眯地向我走来。他们不收钱,也不计较,慷慨地在我手中塞上一把把的豆子,用生涩的中文和发自心底的欢迎包围了来自异国的我。夜晚围着篝火,那又唱又跳的人们,虽有着不同的肤色,说着不同的语言,却和着同一首歌舞蹈、嬉闹。广播里循环播放着英语、俄语、泰语以及中文的欢迎词,仿佛正在告诉我们这个国家愿意包容不同的文化,并用对生活的热情感染每个来自异乡的人。

在机场,我看着那天边的一抹晚霞,就像是给这个国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薄纱。回想这段旅程,泰国用她特有的包容的姿态,融合了神圣与市井,连接了不同的文化,而散开在每寸土地上、每户人家里的包容,就是那轻纱下最美的面颊。

点评:

且行且思

很多学生都有旅游的经历,如果只是“去过”某地,看了热闹,那实在是太可惜了。本文作者则在自己的旅程中感悟到了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可以说不虚此行。在充满异域风情的泰国,作者和普通游客一样,先直观地感受到了皇宫的肃穆庄严,感受到了集市的热闹繁华。如果只写这些,这是一般的“旅行流水账”的记法。作者没有止步于此,而是进一步发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距离如此之近,只“一墙之隔”,“竟也不觉得有任何的不妥”。作者通过自己的思考,领悟到这个国家文化的内核――“包容”,并在旅途中继续去体会感悟“包容”带给人们的幸福与快乐。正是因为作者善于发现、勤于思考,才使得本文呈现出一种文化思考的深度。这种思考能力也正是当下中学生应具备的一种写作能力。“且行且思”会使旅途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景。

点评教师张小屹

(点评教师张小屹: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室主任)

篇16: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我眼中的德国人》

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我眼中的德国人》

写在前面的话

著名作家巴金在《和读者谈〈家〉》中说道:“我可以说,我熟悉我所描写的人物和生活,因为我在那样的家庭里度过了我最初的19年岁月,那些人都是我当时朝夕相见的,也是我所爱过和我所恨过的。”巴金先生的这段话说明:生活才是写作的源泉。本期编选的作文主题,即是以自己的耳闻目睹作为写作素材,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思考。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谁要描写人和生活,谁就得经常亲自熟悉生活,而不是从书本上去研究它。然而,也有一种倾向,认为以名著、诗词、历史人物为材料,作文便显得有文化、上档次。这样的作文往往失去的是生活,失去的是真实,失去的是作文的灵魂。以亲身经历作为写作素材,用一双审美的、睿智的眼光从或习以为常、或纷繁芜杂的生活中去形成有价值的思考,这即是选刊本期作文的初衷。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室主任 刘宇新)

作品:

我眼中的德国人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  高一年级  李惠涵

去了趟德国,深深地了解到那里的人。

当然,如果不是孤身一人到那里去,而是身边有熟人陪着,我也许不会对德国人产生如此深的印象,因为我会常和熟人在一起,不会敞开心扉去接受新的环境。

这次去德国是住在素未谋面的人的家里,每天见的都是德国人,每天听的都是不标准的英语。虽然只在德国住了12天,但我的感觉却像是住了很久,和那些人都成了老相识。有一天,我在接待我的家庭里窝在沙发上看电视,那位德国妈妈说:“我们好像认识你很久了似的,居然会和你像家人一样看电视。”是啊,柔软的沙发,暖黄的灯光,就像我的另一个家。

德国人算不上热情,但很温和。和陌生人相遇,哪怕是在厕所或电梯里,见面都会说声“哈喽”,走的时候都会说声“再见”。在楼道里迎面相遇,也都是一个微笑,一个“你好”。也许这都只是出于礼貌,但却让我这个异乡人觉得无比温暖。

德国人初次见面都要握手。我和德国人出去,他们在街上遇见熟人都会聊上几句,然后把我介绍给他们,强调我是从北京来的。于是我们会握手。这一趟旅行我握了数不清的手。熟一点的人就会问我什么时候来的,呆几天;热情一点的还要介绍两句德国。

在德国,帮人推门并不只是走在前面顺手才做的事。很多人都会主动地超到前面,拉开门,耐心地等着行动不便的人(如推车的母亲、老爷爷、老奶奶等)过去。我到德国的第一天,和那位德**亲在咖啡馆里聊天,话刚说到一半,她忽然站起来走向门口。当我纳闷地转头去看时,她正在给一位推着婴儿车的母亲拉门。等那位母亲进去以后,她又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回来和我继续聊天。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德国人很难亲近,都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相比之下,似乎美国人很开放,更容易交往。其实,德国人更真实。美国人说再见时都会来一句:“下次请务必来我家坐坐。”但实际上,那人后来可能基本上就忘了这回事了,如果你真去了,他可能还会不高兴。德国人不会随便邀请别人,但一旦他说了什么,他就是认真的。如果他把你当朋友,那就会是很好的朋友。德国人不欺骗感情,如果他们认同你,他们待你会很真诚。我在那里接受的拥抱都是厚重的,我在心灵上真真切切地感到了他们的感情。

当然,在德国我也见过酒鬼和小心眼儿的,但他们都是这个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我喜欢德国,喜欢那里温和而真诚的人。

点评:

社会风貌,人文情怀

写游记,尤其是写出国游,往往会更多地关注自然景物或异域风情。而本文作者作为高一年级的学生,却将笔墨聚焦在“人”上面。作者用几个细节,客观而平静地记录下自己眼中乃至心中的德国人,突出了德国人的温和与真诚,显示出独特的视角和可贵的人文情怀。比如,在德国人家里“窝在沙发上看电视”,“柔软的沙发,暖黄的灯光”,寥寥数语,描绘出一幅温馨的画面。尤其是德**亲在咖啡店“忽然站起来走向门口给一位推着婴儿车的母亲拉门”的描写,细腻具体,如在眼前。“等那位母亲进去以后,她又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回来和我继续聊天”,这句话看似闲笔,却叙中有评,写出了德**亲这样做乃是一种习以为常的自然举动,话句中隐含着作者的思考:什么是素质?那就是已经深入骨髓的自觉意识。读完此文我更相信这样一句话:游遍天下,你也许会发现――人,才是最好的风景。学会观察人,学会深入思考,擅用细节描写,这些都是高中生在写作时应该向本文作者学习的。

点评教师周鸿祥

(点评教师周鸿祥:北京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原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室主任)

篇17: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读《乔布斯传》有感

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读《乔布斯传》有感

写在前面的话

读书与作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读书可以开阔眼界,积累素材;可以丰富思想,提升境界;可以借鉴方法,学习表达。所以,诗圣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期编选的作文,均取材于学生自己的阅读。这几篇作文,不但表达了作者对所读作品的感悟,而且联系现实生活表达了自己的认识。这些作文的可贵之处,是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如何从读书中获取写作的素材,汲取思想的营养。多读书,才能写出好作文,即是编选本期作文的主题。当然,精于立意,巧于构思,善于表达,也是这些作文共同值得学习的地方。(刘宇新)

作品:

读《乔布斯传》有感

育才学校  徐特立3班   薛春雨

今天我介绍的这本书,将让大家认识这样一个人:他,像我们这么大时还天天搞恶作剧,而后身价却达数亿美元;他,为我们带来了iPhone、iPad、iTouch,当初在自家车库中成立的公司现在市值已达400多亿美元;他,一次又一次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一次又一次地改变着这个世界。他,就是史蒂夫・乔布斯。

很多人都说乔布斯是一位精明的商人,一个智商超群的科技工作者。而相比于他非凡的商业与科技成就,我却从书中读出了一个作为艺术家的乔布斯――正是源于对艺术、对美的热爱,他把自己的产品当作艺术品来打造,而绝非仅仅是一部手机,一台电脑。

为了确定电脑机箱的弧度,他和团队成员讨论了将近一个月。一个菜单栏,工程师们反复做了20多次才满足他的要求。他希望所有窗口都是圆角矩形,但就当时的技术而言,难度太大。于是乔布斯带着工程师走了三条街,找出17处圆角矩形的例子。工程师终于被说服,最终解决了这一难题。乔布斯还想在苹果电脑上使用漂亮的字体。他专门聘请设计师设计了数十种字体,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研发资金。因此他被苹果董事会多次警告。一名董事会成员甚至愤怒地喊道:“字体?难道我们就没有更重要的事情了吗?”当然,最终乔布斯带领团队推出的Macintosh,使世界都为之一振,没人想到电脑可以如此简单,如此富有美感。

在书中,更令我感触颇深的是,乔布斯追求的不仅仅是产品的艺术,更是生命的艺术。他因为找不到自己认可的家具,整个屋子里只有一盏台灯。他认为,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每一个物品,都应该是富有艺术感的。也正因如此,他宁愿为自己的梦想冒险,也不会跟风制造产品。

乔布斯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他已经最大限度地放射出自己的光芒,他的生命也成为一件被后人铭记的艺术品。

我们或许不能像乔布斯那样去改变世界,但我们应当像他一样追求生命的艺术。生命是短暂的,在短暂的生命中,我们应当以自己的方式活出自己的风格。我们既要学会听从他人的意见,又要明白何时应坚持自己的观点,坚持做到理想中的最好,而绝不轻易向贫瘠的现实妥协。要知道,人生就是无数的选择,在有限的生命中为什么不选择一些我们认为值得的事情呢?既然我们已经来到了这个世界,为什么不让生命变得更加精致?为什么不让梦想变得更加精彩夺目呢?

所以,不要让生命等同于活着,而要让生活成为一种艺术;不要被别人的思想左右,而要坚持追求心中至纯至美的境界;更不要因为现实的重压而胆小懦弱以至于碌碌无为,而要用理想的炽热驱散生活的寒流,让自己的生命散发艺术的光芒。

乔布斯曾经这样说过:“一生中要做的'事很多,而现在我们选择了这一件事,那就让我们把它做成经典。”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吧。

点评:

选择切身感受,把握作品精髓。

厚厚的一本《乔布斯传》,让作者感触颇多。而这篇《乔布斯传》读后感的可贵之处,不是面面俱到地谈论各种感触,只是选择了感受最深的一点――乔布斯的“艺术”追求,进行了阐释和抒发。乔布斯的艺术追求首先是对产品的艺术追求――把电子产品当作艺术品来打造。对产品艺术的孜孜追求实际是乔布斯对生命艺术追求的体现,而这正是引发作者深深震撼的原因所在。至此,作者的思考更进一层,由乔布斯的生命追求,进而抒发自己对“生命艺术”的独到认识和思考。

围绕对乔布斯的认识,作者精心选材。一个电子产品中的零件何止百件,而作者只选择机箱的弧度、窗口圆角矩形、字体的设计这些写作材料,因为这些材料不仅体现苹果产品简单而优美的艺术性,更能直观体现乔布斯的艺术追求。可见,这些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材料,与作者对人物的认识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

从作者流畅而朴质的写作语言中,我们有了这样的感受:基于阅读、源于思考的真实表达,才能直达人心,引发共鸣。

点评教师亓东军

(点评教师亓东军: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语文教研员)

篇18:优秀高中生作文展及点评:《我眼中的德国人》

优秀高中生作文展及点评:《我眼中的德国人》

我眼中的德国人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 高一年级 李惠涵

去了趟德国,深深地了解到那里的人。

当然,如果不是孤身一人到那里去,而是身边有熟人陪着,我也许不会对德国人产生如此深的印象,因为我会常和熟人在一起,不会敞开心扉去接受新的环境。

这次去德国是住在素未谋面的人的家里,每天见的都是德国人,每天听的都是不标准的英语。虽然只在德国住了12天,但我的感觉却像是住了很久,和那些人都成了老相识。有一天,我在接待我的家庭里窝在沙发上看电视,那位德国妈妈说:“我们好像认识你很久了似的,居然会和你像家人一样看电视。”是啊,柔软的沙发,暖黄的灯光,就像我的另一个家。

德国人算不上热情,但很温和。和陌生人相遇,哪怕是在厕所或电梯里,见面都会说声“哈喽”,走的时候都会说声“再见”。在楼道里迎面相遇,也都是一个微笑,一个“你好”。也许这都只是出于礼貌,但却让我这个异乡人觉得无比温暖。

德国人初次见面都要握手。我和德国人出去,他们在街上遇见熟人都会聊上几句,然后把我介绍给他们,强调我是从北京来的。于是我们会握手。这一趟旅行我握了数不清的手。熟一点的人就会问我什么时候来的,呆几天;热情一点的还要介绍两句德国。

在德国,帮人推门并不只是走在前面顺手才做的事。很多人都会主动地超到前面,拉开门,耐心地等着行动不便的人(如推车的母亲、老爷爷、老奶奶等)过去。我到德国的第一天,和那位德**亲在咖啡馆里聊天,话刚说到一半,她忽然站起来走向门口。当我纳闷地转头去看时,她正在给一位推着婴儿车的母亲拉门。等那位母亲进去以后,她又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回来和我继续聊天。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德国人很难亲近,都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相比之下,似乎美国人很开放,更容易交往。其实,德国人更真实。美国人说再见时都会来一句:“下次请务必来我家坐坐。”但实际上,那人后来可能基本上就忘了这回事了,如果你真去了,他可能还会不高兴。德国人不会随便邀请别人,但一旦他说了什么,他就是认真的。如果他把你当朋友,那就会是很好的朋友。德国人不欺骗感情,如果他们认同你,他们待你会很真诚。我在那里接受的拥抱都是厚重的,我在心灵上真真切切地感到了他们的感情。

当然,在德国我也见过酒鬼和小心眼儿的,但他们都是这个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我喜欢德国,喜欢那里温和而真诚的人。

点评:

社会风貌,人文情怀

写游记,尤其是写出国游,往往会更多地关注自然景物或异域风情。而本文作者作为高一年级的学生,却将笔墨聚焦在“人”上面。作者用几个细节,客观而平静地记录下自己眼中乃至心中的德国人,突出了德国人的温和与真诚,显示出独特的视角和可贵的'人文情怀。比如,在德国人家里“窝在沙发上看电视”,“柔软的沙发,暖黄的灯光”,寥寥数语,描绘出一幅温馨的画面。尤其是德**亲在咖啡店“忽然站起来走向门口给一位推着婴儿车的母亲拉门”的描写,细腻具体,如在眼前。“等那位母亲进去以后,她又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回来和我继续聊天”,这句话看似闲笔,却叙中有评,写出了德**亲这样做乃是一种习以为常的自然举动,话句中隐含着作者的思考:什么是素质?那就是已经深入骨髓的自觉意识。读完此文我更相信这样一句话:游遍天下,你也许会发现――人,才是最好的风景。学会观察人,学会深入思考,擅用细节描写,这些都是高中生在写作时应该向本文作者学习的。

篇19: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德国--我有一个家在那里

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德国--我有一个家在那里

写在前面的话

著名作家巴金在《和读者谈〈家〉》中说道:“我可以说,我熟悉我所描写的人物和生活,因为我在那样的家庭里度过了我最初的岁月,那些人都是我当时朝夕相见的,也是我所爱过和我所恨过的。”巴金先生的这段话说明:生活才是写作的源泉。本期编选的作文主题,即是以自己的耳闻目睹作为写作素材,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思考。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谁要描写人和生活,谁就得经常亲自熟悉生活,而不是从书本上去研究它。然而,也有一种倾向,认为以名著、诗词、历史人物为材料,作文便显得有文化、上档次。这样的作文往往失去的是生活,失去的是真实,失去的是作文的灵魂。以亲身经历作为写作素材,用一双审美的、睿智的眼光从或习以为常、或纷繁芜杂的生活中去形成有价值的思考,这即是选刊本期作文的初衷。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室主任 刘宇新)

作品:

德国――我有一个家在那里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 高一年级 张帆

见面那日,我们拥抱欢呼;分别那天,我们拥抱不舍。五天的交流,第一天觉得长,第五天觉得短。依依惜别之时,回想这次学校组织的德国游学之旅,心得似乎也不少。

印象最深刻的,是德国的风土人情。前往辛德芬根小镇的十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让我疲惫不堪。但当德国伙伴Diana先认出我,跟我拥抱,给我介绍德国,介绍她家,她的爸妈热情地给我沏茶,让我吃这吃那的时候,感觉心里暖暖的,就像回到家里一样。Diana把她的房间让给我,自己去和妹妹挤着睡。当得知同行的许多同学都是和小伙伴一个屋子,甚至睡沙发时,我很是感动,感动Diana竟把我们之间的友谊看得如此重要!Diana的朋友们都很照顾我,陪我逛街,帮我挑香水,拉着我绕着冰场一圈圈地滑冰,那份耐心,让我的心里总是充满着温暖。

德国伙伴的'热情感动着我,而德国社会的文明也触动着我。比如,德国的垃圾分类,四个不同的垃圾箱摆在街道旁,每个人都是规规矩矩地把要扔的垃圾归好类,扔进不同的垃圾桶里。德国的塑料瓶背后都有回收标志,每个瓶子可以回收0.5欧元。这些钱对于德国如此高的工资,算不了什么,他们就算把瓶子扔了也无妨。只是德国人似乎不会因为事情背后的利益而去做这件事情,他们为的是这件事本身的意义才去做的。我们到了德国也开始垃圾分类,说是入乡随俗,实际是到了那个环境中,我们不得不去这样做,否则会遭到周围人们的鄙视。又比如,坐地铁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自觉地站在右侧,把左侧空出来应急用。德国社会的文明,德国人的高素质,让我深受震动。我心中充盈着一种责任感――我要把这些优秀的社会文明学习过来。

Diana的爸妈都不太会英文,所以我们交流起来有些困难,更多时候需要Diana帮我们翻译。但她的爸妈一直在努力捕捉我想要表达的意思,更多的时候是以微笑面对我。惜别之时,她的妈妈抱着我哭了,嘱咐我一定要再回去看她,家里的大门永远向我敞开着。用词也从“You will(你要来呀)”,变成了“You have to(你一定要来呀)”。在过了机场安检之后,眼泪终于再也止不住地流了下来,那份留恋,那份不舍,是我愿意再次经历十几个小时的疲倦,重返德国的动力。我始终记得我的那句承诺“I will and I have to(我会的,一定会的)”!

虽然只短短五天,但我觉得我感受到了异国文化,关键是结识到了如此情趣相投的朋友。很感激学校给我们这次难得的德国游学机会,我会充满动力地向未来努力!

点评:

真情体验,自然成文

这是一篇记“游学”心得的文字。短短五天德国游学之旅,德国伙伴的热情和德国社会的文明,使作者深深地被感动着、震动着。作者心中充盈着一种责任感――要把垃圾分类回收、坐地铁自觉让左的文明习惯学习过来;作者心中充满着温暖、留恋和不舍,始终记得要重返德国,因为“德国――我有一个家在那里”。游学交流,异国朋友,异国文化,开阔了眼界,提升了境界――从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真情开放、阳光向上、担当感恩的青年学子形象。全文语言毫不矫饰,活泼流畅,朴素自然,不但真切地再现了当时的情境与感受,让读者也觉亲历其境,还令读者与作者共同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和文明。文章脉络清晰可理,读来并不觉有什么斧凿之痕。陆游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作者的真情体验,促就了本文。

点评教师刘国富

(点评教师刘国富:北京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北京市第十二中学语文教研组长)

篇20:高中生优秀作文赏析(附点评):美丽生活不可欺

2015高中生优秀作文赏析(附点评):美丽生活不可欺

惊鸿一瞥,顾盼生光,唇红欲滴,笑靥如花,如此“佳人”,原无非出自“美颜神效”,这让多少人感叹,浮华年代,真实不再!

其实,真实,也是一种美。

纪伯伦曾说:“真实,也是一种美。”真实,恰恰美在它的坦诚,美在它的自信。当人们乐于用各种美图软件修改五官,便沦入自欺欺人的虚伪之中,而恰恰正是这种虚伪淹没了真实,让社会陷入千篇 一律的“人造美人”的审美之中。缺乏真实的美,是浅显而缺乏内涵的,不能算上是美好的东西。谈起真实之美,我不禁联想到杨绛在《我们仨》中描述一个家庭的喜怒哀乐,真情实感,美得让人动容。同样,生活的真实不应掩盖在各种虚假中,应当让真实之花自在绽放。

再深一层来说,各种美颜工具的“横空于世”,正源于人们内心对美的肤浅认识。

人们对美的认识越来越多地停留在外貌、身材等外在形态,以致让他们忘记了真实的样子恰恰是最美最自然的。且看古人,梅雨飞絮,闲愁几许的诗人贺铸,恰恰不是一位身材魁梧、英俊潇洒的男子,相反,史书记载中,他是位貌极丑,色青黑的诗人罢了。可又何妨?如此容貌不阻他诗句中的柔情似水、美不胜收。同样,人的审美不应停留在浅表的外貌“修改”,如此虚假,倒有做作矫揉失真的丑态。让真实回归到美的`行列,人们审美时要认可真实,善于发现真实中遗憾的美。正如《匆匆那年》里曾说:“真实生活正正美在它的残缺与遗憾。”人们的审美也应接受生活中那份真实的不完美。

而真实的缺位,也与社会过分崇尚单一审美标准有关。“白富美”、“高富帅”成为衡量美的标准,这无形中扼杀了真实生活中各种美的存在。在单一审美标准的驱使下,大量PS美照泛滥成灾,人们用现代技术描画起一副虚伪的皮囊。而日本大学生研发的这一“反美颜”工具,不仅仅是对社会单一审美的挑战,更是对社会真实的呼唤。微博上有句话很率真:“宁可胖得有个性,也不要瘦的雷同。”美好,因为真实生活中人人各异。而真实中参差不齐的差异,不应被单一审美的虚假扼杀。

让公众真正接受真实,关键是要提高社会的审美水平,让人们对美的认识不局限于清丽的五官那么外在的层次,要知道,一个人的气质与涵养不是美图秀秀可以掩盖的。真实中的美,源于一个人的气度与修养,源于他的洒脱。

纵无杏眼流光,香艳红唇,人也可以真实自在地活出美不胜收的人生。

正所谓,美丽人生不可欺。

【评语】

本文有三大方面值得肯定。

首先,扣题准确,紧扣“自拍美颜”,从“真实与美”的角度立意与论述,关键词相当准确。

其次,思路清晰,论述重点突出。先正面谈“真实,也是一种美”,此美在于坦诚、自信;接着从深层次分析美颜工具流行、真实缺位的原因有二:人们内心对美的肤浅认识,社会崇尚单一审美标准;最后,提出公众要接受真实,提高全社会的审美水平。

其三,本文具备优秀作文的亮点:材料充实多样,从古代贺铸到现代杨绛的轶事与创作,从经典的纪伯伦到当代流行的《匆匆那年》的引语等,体现了考生的积累与思维的灵动。语言追求文采,注重修饰语的运用,成语、四字短语等的运用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分析尚不算很深入的遗憾。书写美观大方,卷面整体感好。

高中生优秀作文赏析(附点评): 青春的选择

往年高考题目回顾及满分作文

高中作文和点评评语

北京卷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

江苏省高考优秀作文及作文题目:高明摩诘

江苏卷高考作文题目:品味时尚

家长评语及点评

精选深圳一模作文分析

丽水中考作文――失分警示

议论性散文 范文

登山者的选择优秀高中生作文展示及点评
《登山者的选择优秀高中生作文展示及点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登山者的选择优秀高中生作文展示及点评(精选20篇)】相关文章:

高考语文作文预测:人这个字2023-09-28

评课稿范文 语文教学2022-11-14

以秋天的树叶为话题的高中优秀作文2024-01-10

初中作文及点评评语2022-06-21

高考(北京卷)作文题目2023-09-13

高中语文学情分析方案2023-08-10

初一课内作文2023-02-16

五四主题活动方案2023-03-11

议论文的开头2022-11-07

研讨课活动心得体会作文800字2022-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