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游记优秀作文(精选12篇)由网友“穆曦”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九华山游记优秀作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九华山游记作文
李白诗中赞道: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早就听说九华山很美,今日见了才知道。
我们刚刚出发没一会儿,天空中就飘起了蒙蒙细雨。我心中不由得担忧起来。半小时后,我们抵达九华山脚下。蜿蜒曲折的山路像是一条巨大的蟒蛇盘在了山腰,看不到尽头。透过车窗向外望去,一山连着一山。山峰高耸入云,挺拔秀丽。我们第一站到凤凰松。一听到这个有趣的名字,我就猜想:是有一棵高大遒劲的老松?还是真的曾有一只凤凰生活在这棵树上?看了介绍才知道,凤凰松造形奇特,如凤凰展翅,所以得名。这株松距今已有14的历史,它的两股枝干一高一低,状似凤尾。根部周围绿草如茵,树底下的大石头,被人们称作凤凰蛋。著名画家李可染将这株松誉为天下第一松。深秋天气,开始转凉。不知是雨还是雾,嘀嗒嘀嗒地打在了我的脸蛋上,让我感受到了丝丝凉意。一路上我们走走停停,不知道走过多少个台阶,只知道身上已经汗流浃背,我开始失去了信心。忽然,眼前的几只野猴引起了我的注意。那野猴不仅活泼,还大胆地翻游客的包。一只猴子走近,我发现它是短尾巴的。猴子不应该是长尾巴吗?难道它们属短尾猴一家?我疑惑起来。接着我们去了天台寺。空中依旧飘着小雨,唤起了漫山云雾,远处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见。我停下来向下俯视,看见了万丈深渊。山路蜿蜒曲折,有人穿着黄色的雨衣,像一颗颗透明的的星星,缓缓地向上移动。妈妈,还有多少路呀?做任何事都不能半途而废,再坚持坚持,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妈妈语重心长地说。听了妈妈的鼓励,我又有动力了,终于登上了天台寺。烟雨弥漫了整座寺庙,根本体会不到一览众山小。
由于天气的原因,很多景点都看不到。参拜了大佛后,我们就坐着缆车下山了。有机会,我还会重爬九华山。
篇2:九华山游记作文
我记得有这样一句歌词:“生活不只有苟且,还有诗与远方……”我们也盼望着来一次远行,看看远方是否有诗的陪伴。今天,这个愿望终于实现啦!
在期盼中,我们踏入了美丽的西九华山。山脚下,我们换乘交通车后,便向着山顶进发。山路不崎岖,但陡而弯,所以难免会有一些小小的不舒服。
终于到达了山顶。这里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溪底的鹅卵石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极目远眺,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又一座的茶山。满眼都是翠绿,满眼都是清新。
刚到了宾馆,就下起了蒙蒙细雨。经过雨水洗涤过的大山,看上去更加多彩动人:山峦上环绕着薄雾,天空中飘荡着云朵,空气中也是泥土和青草的芳香……
由于天气的原因,我们不得不在宾馆稍作歇息。下午时,老天才向我们展露出笑脸。
终于踏上了赏景之旅。我们来到了民俗风情村,看到了一幅幅民俗画面。在这里,我们看到爸爸妈妈口中的童年生活,看到了传统的记忆——制陶、酿酒、纺织,做豆腐……这些制作过程全部是手工的,真让人惊叹人们的了不起。
民俗风情村里景色优美,道路整洁。道路两旁是茂盛的竹林。竹叶在微风的吹拂下哗哗作响,仿佛是在为风儿伴奏。这一切都让我陶醉其中,不由发出赞叹:“多美啊!西九华山真不愧是人间仙境!”
第二天,我们沿着六百六十六层台阶来到了妙高禅寺。这里,有许许多多我不曾见过的神像。每一座都雕刻的栩栩如生,逼真惊人。
下午,我们就来到了留梦河谷。这里可真称得上是“梦幻天堂”。清澈的小溪,奔腾的瀑布,惊险的索道与铁索桥,一一映入我们的眼帘。我被这美景吸引,有些忘了来时的路……
时间过得真快,两天一夜在眨眼间逝去,我们也只有带着藏在心中的诗,从远方回家……
篇3:九华山游记作文
第二天我们起得比较早,七点就爬起来了,因为看门票上的景点还有一大半没去过呢。门票既然买了不逛个遍岂不亏本?呵呵,我俩一向是“小抠油”型的。今天要去的是天台景区,山顶有万佛楼和地藏王大足印、天一峰。
从九华街有固定的班车,感觉好像是从一个山谷绕到另外一处山脚下,周边风景很好,山上有流水潺潺,偶尔有几声鸟鸣,山风也很清凉。而这次司机开得尤快,身体不由自主地一时向左一时向右。很快到达目的地:闵园竹海。所谓闵园,具说是有个闵姓乡绅,乐善好施并且出资建了很多寺庙。不远处有一颗凤凰古松,亭亭如盖、郁郁葱葱 ,石碑上记着:天下第一松。树龄一千四百年,高7.2米、胸围3.1米,想想它可是见证了从南北朝至今千余年的荣辱哦。
拜别凤凰松,首先遇到的是入口石碑,字曰:南无大慈无愿地藏王菩萨。过入他老人家地界了,虔诚地合十为礼吧,为四川灾区祈福,为中国祈福。我佛啊,如果你真的有灵,怎么会忍心看这么多好儿女受此大难呢?您已经勘破了生死,但是有这么多孤儿还没会到生的意义啊!
再向前走,是一大群尼姑庵建筑。比较有印象的有:大慈庵、大悲庵、胜曼精舍、观音峰下院等。寺庙人流较少,相对比较清幽,也就没进去叨扰。为什么尼姑庵多居山脚呢?是地位不高还是照顾女性?不得而知也不必胡乱臆想。
于是就开始正式向天台峰进发了!山明显较昨天的陡。从下向上看,上面的寺庙远远的近乎以六十度角横在面前。刚爬了不久就气喘吁吁了,忽然听到一个小女孩清脆声音:爸爸,我已经数到150了,休息一下!相视一笑,心说这个方法好,积小胜为大胜嘛!还好山中清凉,出的汗很快就被山风带走了。不知道爬了多久,远看到一座寺庙,心中一喜快到啦?抬头一看:山门殿。天哪,难不成才算山门?看到有山泉流出,和尚们用把竹子劈成两半做导管接水,掬起一捧山泉,真甜!继续向上,奋力向前。每向上一步就越感觉手脚不像自己的。佛经有云:无我意、无它意、无眼耳鼻舌手意~~ 想必八成也是我佛爬山爬累了悟出来的吧。
往前不久到了古拜经台,也就是藏经楼,依山势而建,古朴庄重。匆匆进庙一观继续上路。再向前山势又为之一变,台阶更窄而山路更陡,在经过手脚并用的一段路后,抬头看见两个大字:天梯。难怪如此,不过天梯到了,天堂还会远吗?过了天梯,山势愈加雄伟,身边山风渐劲,脚下雾气渐生。不远山石处,旁边山石上刻有五个字:江南第一山。字体苍劲有力,雄浑凝重。上张照片吧,看看累得傻乎乎的我们。
向前就是元通宝殿,也就是地藏王菩萨的肉身宝殿了。香火很盛,地藏王大足印也在此。传说中的足印有平时人脚的2.9倍,不知道地藏王金高乔如何用这等蒲扇大脚登上山的。宝殿边有观音泉,泉水清凉静澈,只可惜有善徒们往里面扔了很多硬币,颇为扫兴。好好的泉井为什么要和“阿堵物”联系在一起呢?目光所及,有打鼓石、金龟朝北斗、坐忘峰等等,稍事休息就向前进发了。其实当时我们唯一想法就是早点到山顶,大多登山者也是如此吧。爬山是想表达一种追求的恒心及热诚,而山顶就是一个显性的目标。
终于接近万佛楼了!心中默记了一下,通往万佛楼上有毫无转折停顿的350个台阶,这也更加突出了古寺的雄伟。上了山顶,长抒一口气,高高的山壁上的大字最能体现我们的心情:高哉九华 与天接 我来目爽 心胸扩 是啊,目爽心胸扩!
到了万佛楼,再向前是大雄宝殿,此时疲劳已经是一扫而空了。转过一线天,后山有地藏古洞,也就是地藏王念佛求经的地方,高约五米进深三米而宽仅三尺余,是一个天然的石洞。再往西是花台景区,据说是怪石林立,没有深观了。
后山有僧侣食堂,听说有素斋可以吃。两人都是饥肠辘辘,每人都是满满两大碗饭,就着豆角、黄瓜片、东瓜吃得不亦乐乎,特别香甜。
这就是两天主要行程啦。可能叙述得过于平淡拖沓,但是爬山时个中滋味还是想付于纸笔,而若干年后重读此文时,此情此景映于脑际,定会有会心一笑,如此足矣。
篇4:九华山游记作文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是地藏王菩萨显灵的道场,与峨眉山、普陀山和五台山同为四大佛教圣地。我们全家正好都在安徽,而且奶奶还比较信佛, 所以就去了那里。
到了九华山后,我们先开车上了盘山公路,沿着它盘山而上。随着地势的越来越陡,眼前出现了悬崖与峭壁;再走了一段,看到了大片的竹林。竹子,是岁寒三友之一,在冬天它仍然挺拔向上。而在上海,人人都喜欢在搬新家的时候扛着竹子上楼,那是因为竹子拔节,象征着他们的工作会越来越成功,象征着他们的孩子学习会更好。
没过多久,我们到了九华山的半山腰,不能继续坐车了,又不想爬山,就只能去坐缆车了。但此时此刻我真是迫不及待,恨不能在一秒钟内坐上缆车,可是并不如愿,我们等了两个多小时才坐上缆车。
上了缆车后,随着缆车快速地向上攀升,我看到了郁郁葱葱的树林。那是一片松树林,我在地图上看到,那些松树叫凤凰松,真是一个美丽的名字啊!当一阵阵的风吹来,它们的叶子就像那凤凰的羽毛,在随意摆动着,也许这就是凤凰松独特的迎接客人的方式吧。松和竹子一样,也是岁寒三友的其一,在我的老家黑龙江,松树简直就是随处可见,可像凤凰松这样的松树,我还是头一次见到呢!
刚一下缆车,我就深吸了一口气,空气可真新鲜啊!沿着台阶向上攀登了一阵,我以为马上就要登上天台了,当我们看到路牌上标着到顶峰还有1000米的时候,都泄气了,那也太高了。我们都尽了全力,努力地爬,走了240米后,爸爸与奶奶爬不动了,又走了大约300米后,姑父与姐姐也爬不动了,到最后只剩下我、妈妈、姑姑与爷爷了。爬山可真是在锻炼我的毅力,我终于成功了,上了天台后的我,心里真是比吃了蜜还甜!我向下一望,盘山公路就像蚯蚓一样,两旁金黄色的灯光照着它,这景象还真是有些不同凡响。
下山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我很舍不得离开九华山,便抬起了头,想再看一眼夜空中的九华山,它与天连成了一片;山腰上还有一座塔,塔上发出了柔和的光芒,真像是梦境中的海市蜃楼啊!
篇5:关于九华山游记作文
唐代诗人李白曾有“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大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著名诗篇。
暑假中,我有幸跟爸爸到九华山一游。天台是九华群峰之冠。古人有不到天台不算游过九华的说法。因此,我与爸爸到九华山的当天早晨,便马不停蹄地向天台进发。
一场大雨刚过,唤起了漫山云雾,我和爸爸穿云破雾踏上山径。山路两旁杉竹成林,泉水淙淙,远远望去,天台峰高插云间,如一把穿天银剑耸立在云雾之中。我们一边赶路,一边欣赏沿途景色,经过百岁宫、回行阁,直至天台峰下的凤凰古松前。
仰望天台,峰上云雾缭绕,山径蜿蜒曲折,像一条彩带从云间飘落下来,游人似一个个小白点,零零星星散布在彩带上,缓缓地向上移动着。
起初,我劲头十足,赶超了几位老人,但是随着山路的明显变陡,我的冲劲渐渐地小了,走不一会儿,已汗流浃背,“呼哧、呼哧”地直喘粗气。我停下来俯视山脚,凤凰古松已像小树苗一般;再仰望峰顶,它仍旧隐现在云雾深处。到峰顶还有多少路呢?我想打退堂鼓了。爸爸说:“走完石阶便到山顶。”于是,我又鼓足气力向前冲去,走不到十来步,我一屁股坐在地上,实在走不动了。
篇6:关于九华山游记作文
“难道你还比不上古代三步一磕头上山拜佛的人吗?你脚下的路是筑路工人用血汗开成的,登山不畏难,畏难不登山。”爸爸激励着我。这时,赶上来的一位老人也帮着爸爸说服我:“小朋友,怎么不走啦?‘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古人这句话说得多么正确!你要看到九华山全景,就必须登上峰顶。走吧!咱们一起上。”听了父辈们的教诲,我激动万分,疲劳顿时消失了大半,跳起来继续前进。到了最后一段,石阶已成了“碰鼻阶”,两侧是万丈深渊,叫人看了头晕。我好像头顶着前面人的脚,脚踩着后面人的头,一步步向上爬着。
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我们终于登上了峰顶。在这里耳听松涛流泉,环顾四周,但见莽莽苍苍,九华群峰犹如朵朵莲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极目远眺,大江如练,再远处,黄山庐山等名山隐约可见。此时再看刻在石壁上的“非人间”三字,觉得更加传神了。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啊,攀登高峰,必须付出极其艰辛的努力。
九华山游记作文:九华山苦游记
九华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国家5A级旅景点,按理说去九华山旅游应该是非常快乐的事更何况我们去九华山的时候正是财神爷的生日,应该更快乐才是呢,但是为什么我会说是苦游呢。如果想知道请听我一一道来。
正月初5是财神爷我们初4从家出发我们去的是6个人其中4个是大人2个是小孩,途中到铜陵玩了一会就直奔九华山了。初4下午到了九华山的山脚下。找了一家宾馆把行囊先放下打算再出去看看玩玩准备一下明天爬山的东西,找了买票和坐车的地方。一出宾馆的大门就看到了几座山连在一起从横看是山,竖观为佛。
不要一会就找到了买票和坐车的地方,然后去买些爬九华山用得到的东西就回宾馆吃了晚饭准备睡觉,但是晚饭后我们去的6个人当中的4个大人就打起了扑克牌,还好我们开了两间房我们两个小孩只好到令一间房看会电视过了一会我是实在忍不住了所以只好冒着吸二手烟的危险去那间房睡觉了,到早上5点多听到外面有小孩在那大叫快起床,开车去买票,上山喽!我们才起床去买票上山。到卖票才发现去买票的人是人山人海,有把卖票厅掀翻之势,挤了好久我们才买到门票和车票上山去了。
上山旅游第一站百岁宫。导游图上有一段话就是介绍百岁宫的写的是百岁宫集奇美绝伦的自然风光和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于一身。九华山有句俗语“不到百岁宫,等于一场空;到了百岁宫,万事好成功。”最后一站天台,天台又称天台正顶,海拔1325米,在九华山的九十九峰之中仅低于十王峰、七贤峰。天台还有一句俗语是“不上天台,等于没来”。
亲身去了这两个地方才知道九华山真是名副其实佛教圣地。所以我们不顾雪和雨的阻挠爬上了天台。如果光爬到天台还不算什么,但是我们又从九华街走这下了99个弯,你肯定会问我们为什么要走着下来而不坐车呢?不是我们不愿意坐车而是没法坐车。山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山下的车上不来,山上的车也下不去。山上仅有的几辆车都挤满了人没有办法在上人了。所以我们只好走着下山了。下山的路有的说是30里路有的说是18里路反正没有一个相同的。
篇7:西九华山游记优秀游记作文
西九华山游记优秀游记作文
我记得有这样一句歌词:“生活不只有苟且,还有诗与远方……”我们也盼望着来一次远行,看看远方是否有诗的陪伴。今天,这个愿望终于实现啦!
在期盼中,我们踏入了美丽的西九华山。山脚下,我们换乘交通车后,便向着山顶进发。山路不崎岖,但陡而弯,所以难免会有一些小小的不舒服。
终于到达了山顶。这里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溪底的鹅卵石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极目远眺,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又一座的茶山。满眼都是翠绿,满眼都是清新。
刚到了宾馆,就下起了蒙蒙细雨。经过雨水洗涤过的大山,看上去更加多彩动人:山峦上环绕着薄雾,天空中飘荡着云朵,空气中也是泥土和青草的芳香……
由于天气的原因,我们不得不在宾馆稍作歇息。下午时,老天才向我们展露出笑脸。
终于踏上了赏景之旅。我们来到了民俗风情村,看到了一幅幅民俗画面。在这里,我们看到爸爸妈妈口中的童年生活,看到了传统的记忆――制陶、酿酒、纺织,做豆腐……这些制作过程全部是手工的,真让人惊叹人们的了不起。
民俗风情村里景色优美,道路整洁。道路两旁是茂盛的竹林。竹叶在微风的吹拂下哗哗作响,仿佛是在为风儿伴奏。这一切都让我陶醉其中,不由发出赞叹:“多美啊!西九华山真不愧是人间仙境!”
第二天,我们沿着六百六十六层台阶来到了妙高禅寺。这里,有许许多多我不曾见过的神像。每一座都雕刻的栩栩如生,逼真惊人。
下午,我们就来到了留梦河谷。这里可真称得上是“梦幻天堂”。清澈的.小溪,奔腾的瀑布,惊险的索道与铁索桥,一一映入我们的眼帘。我被这美景吸引,有些忘了来时的路……
时间过得真快,两天一夜在眨眼间逝去,我们也只有带着藏在心中的诗,从远方回家……
篇8:九华山游记散文
九华山游记散文
九华山在安徽省青阳县[现为池州市]。境内群峰竞秀,怪石硝拔,流泉遍布,飞瀑轰响,松柏怪异,庙宇毗连,晨钟暮鼓,引人邈思。
唐开元末,新罗国有一个叫金乔觉者渡海而来,寄住九华山修身七十五年,圆寂后与佛教传说中的地藏菩萨相仿,始建肉身宝塔供奉膜拜。从此,九华山寺庙渐增,僧尼趋之,香火旺盛,名闻暇尔。与普陀山,峨眉山,五台山统称四大佛教圣地。
漫步在又窄又短的九华街上,青石铺地,行人稀少。偶尔能看到年轻的尼姑款款而行,也有不少的和尚荷锄上山,开荒种菜。一些虔诚的老太太和众多香客,肩背黄布兜,三步一拜,五步一叩地朝圣还愿。
在这群峦起伏的山林中,除了这条卖香火与土产食品的古街外,便是一座连一座的寺庙尼庵了。真可谓“九华一千寺,遍撒云雾中”。据说,至今在这小街的附近山凹中,还有一百零七座寺庙香火正盛着呢!
住进了九华山百寺之首的化城寺的斋房里,晨钟暮鼓,芬芳辽绕,空气中都浸润着氤氲香味,吸一口,真有洗净心灵通体透畅之感。该寺原有一口大钟,万余斤重,己毁于兵燹。现在的这口钟,铸于光绪年间,重二千多斤。该钟不仅工艺精美,音质格外宏亮,用手轻叩即可听到清脆悦耳的嗡嗡声。
从化城寺出来不远,搭眼就能看见气势雄伟的祗园寺了。
走进禅寺的八字山门,两尊凶相毕露的哼哈将军把守在门旁。由于他们骑虎执刀,形象猛厉,令人平添了佛法不可侵犯之感。再往里走,迎面是一尊手握长鞭的灵官天神。这神与众神不太一样,天庭中多长出一只眼睛,俗称天眼。只见那眼死死地盯着红尘世界,一眼不眨。两旁书写着黑底金字“三眼遍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的楹联,令人发省。走进雄伟敞亮的大雄宝殿,正中的莲花宝座上,端坐着三尊二丈高的贴金大佛。四周围坐着的十八罗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祗园寺内僧房甚多,据说该寺香火极盛时,曾住有八百多和尚。至今,膳房内仍有八口大铁锅,人称千人灶。其中最大的一口直径一丈有余。看来,煮三百斤米饭是不成问题的。
从祗园寺向山上望去,那高达五层的走马楼式的庙堂就出现在眼前。顺沿着岩石的高低起伏,盖起了九十九间半的禅房。这就是闻名遐尔的万年寺。之所以中外闻名,是因为庙内供奉的佛象不是木雕的`,而是一位活了一百二十六岁的无瑕和尚的肉身。死后三年不腐,众多僧侣遂将肉身抹金供奉。这肉身长年置于空气中,烟熏火烤,不腐不烂,只能说是奇迹了。近来,为保护肉身不受损,方加了个玻璃罩子。据说,九华山各寺庙中保存了十二具肉身佛佗呢。
漫步在几步一庙的山路上,目睹着一位位削发青衣的尼姑种菜浇田,旁若无人的苦练修行,一种好奇心油然而生。她们凭着好端端的人间生活不过,何必跳出五行,来到这深山古刹,面对青灯孤影,清苦度日呢?肯定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边逛庙边胡心思。
走着走着,猛抬头,远处山腰中,一棵巨伞型的凤凰树旁,飘荡着一面红色的幌子。在郁郁葱葱的群山中格外扎眼。真是万丛绿中一点红啊。
望山累死马。等气喘吁吁的走近跟前时,方看清那红幌子上书有“茶”馆两字。汉隶书写的茶字硕大无朋。
进入茅屋般的茶舍,木制的桌椅简陋粗糙。一老者正闭着眼上神呢。老板娘颇似阿庆嫂式的装扮,兰裤花衣,操着浓浓的皖北腔调,哎哟----嗬!看这爬山累得不得了噢!快坐下快坐下!喝杯黄山云雾茶吧!
品上一口浓浓的茶汤,一股清香从体内慢慢浸润开来,大有怡神消渴之感。随着袅袅的茶香,攀山的疲惫一下子都“跑”掉了。
篇9:九华山游记初中作文
九华山游记初中作文
在九华山紧紧地玩了一天。总觉的得说点什么……出租车司机把我们送到卖票处,拿到票,坐上巴士,在盘山公路上一圈又一圈地转着,终于到达九华山上。
其时在上山之前去了个庙前古镇,一点都不古的镇。上山之后在护林人的指点之下我们沿着石板路上山去找百岁宫,走了好久好久啊。前前后后都有人在努力地爬着,像我这样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像那些挑着百斤石头担子的人是为了生活,还有一些人是为了信仰,我们怀着不同的目标走着同一条路,当到了时,都喊着“我来啦……”,只不过那些真正信仰的人不会以那为目的地,她们继续虔诚地跪着,唸着“南无地藏菩萨”瞻仰她们心中的。虽然我不信佛,但那一刻被她们感动了。我和猫继续沿着石板路往前走,遇到了两只孔雀,它们站着一动不动,我在想难道它们被佛恩感化了,也出家了,后来发现是被绳子拴着的,太不人道了,又不是公园何必这样对它呢,仁慈之心哪去了啊?还遇到了一条满是锁的路,各种各样的锁,大的'小的,新的旧的,很多很多。还看到了一些坟,那些坟都修成了塔的形状,有些叫舍利塔,有些直接叫塔。走了一个多小时的石板路,上上下下的,腿都晕了。为了省钱咱就没坐索道,不过走着也很有意思的。
后来到了寺庙集中的九华街。比较有名的像祗园寺,化城寺,大悲楼,地藏王庙,肉身宝殿。我对这些寺庙都没什么太大的感觉,它们被修的太华丽了,像宫殿一般,距人于千里之外。
在寺庙这间穿连着许多的商店,饭店和宾馆。路上遇见了三只猫。第一只黄猫,一群杀鱼妇各众人围着。“它从寺庙出来的吧,不吃鱼的”“它害羞吧,不敢吃”我蹲下去摸摸它,它根本不管我,低头吃鱼去了。一妇人说,“这大姐一摸它,它就吃了”我说,“它又没出家,为什么不吃鱼呢”然后我就走了,隐隐听到后人说,哪有猫不吃鱼,哪个男人不喜欢漂亮女的呢……这只黄猫我很快就忘了,它太呆了,就知道吃,都不理我。在商店里遇到一只狸猫。它在门口晒太阳,刚开始我没看到它,他先看到的站在那看,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到了它。我走过去看着它,它就要跑。当我伸出手指时,它很高兴地和我的手玩了起来,好久没遇到这么可爱的猫了。上一次遇到那么可爱的猫是在阿凤家,那只小痞猫我爱死它了。后来在路上我一直惦着那着猫,还想着把它带走呢。可惜只能是想想。最后的一只猫是一只黑猫,它一看到我就跑了,受了惊吓吧,怪难过的,我长那么吓人啊……
再后来吃过饭,转了会就坐车下山了,因为睡着了,没感觉就下去了。
我不是学佛之人对那些寺庙文化也没研究,就是去漂了一下,轻轻地去了又轻轻地回了。我有个想法,不如让,有头发的人去管理那些寺院,那些没头发的还是好好的去做他们的功课吧。看着那些和尚们忙钱忙后的,觉得有点不习贯。想想以前的和尚依山而住,(拍了张照牛片,房子一面墙是借着山壁的),多清苦啊,那才能无欲无求的修行吧。
我,就是一门外汉在看热闹-九华之行。
篇10:安徽九华山游记作文
唐代诗人李白曾说“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今年暑假,爸爸说要带我去九华山,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可是我梦寐以求的事啊!
九华山,风景秀丽,群山环绕,而天台峰更是九华山的群山之冠。古人有不到天台峰不算游九华山的说法。因此,我和爸爸决定要登上天台峰。刚下过淅淅沥沥的小雨,满山云雾,我和爸爸踏上了通往天台峰的小径,山路两旁杉竹成林,泉水淙淙。仰望天台,峰上云雾缭绕,山径蜿蜒曲折,像一条彩带从云间飘落下来,游人似一个个小白点,散布在彩带上。
我们一边赶路,一边欣赏沿途的美景。走了不一会了,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用白墙砌成的寺院,在牌匾上写着“百岁宫”三个大字,刚劲有力。百岁宫的4个楼层内有巨大的岩石,有磐石镶嵌,岩石与建筑、建筑与山峰巧妙结合,巧夺天工,令我们叹为观止。
出了百岁宫,我们又游览了与百岁宫同为九华山“四大丛林”的祗园寺、东崖寺和甘露寺,让我们大饱眼福,游完了“四大丛林”,我们顺着通往天台峰的小径,来到了天台峰下的凤凰古树前,它的主干有些扁平,高三米处枝干分成三股,中间枝干曲形向上,如凤凰翘首;一股枝干平缓下伸,似凤尾下摆;一股枝干斜伸微翘,似彩凤展翅。真是名不虚传,不愧是“天下第一松”。
欣赏了峰下的美景,我们开始爬天台峰。起初,我劲头十足,把爸爸甩在后边很远,但随着山路的变陡,我的'兴趣渐渐小了,走了不一会儿,我就汗流浃背了。我停下来俯视山脚,凤凰古松已像小树苗一般,再仰望峰顶,它仍旧隐现在云雾深处。到峰顶还有多远呢?我想打退堂鼓了。走了不到几十步,我便一下子坐在了地上,实在走不动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爸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听了爸爸的话,我又一步一步的往上爬。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我们终于登上了峰顶。站在峰顶,环顾四周,九华山犹如朵朵盛开的莲花,真是美不胜收!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攀登高峰,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
篇11:安徽九华山游记作文
刚一踏上九华山这片净土,我感受到的是扑面而来的、和着幽幽香火味儿的农雾。此时,我不禁有点儿遗憾,因为这天气只能抬头看雾、低头看路、两旁看树了,不能指望看到驰名中外的“天然睡佛”了!不过,这也影响不了我神游九华山如火的热情。嘻嘻!不瞒你说,一见导游图上这么多有趣寺庙名,我就兴奋地直蹦哒。
一开始,我们直奔百岁宫,为什么呢?哈哈,当然是因为大家都想一睹活了126岁的无暇法师的肉身风采罗!去九华山,不到百岁宫,等于白来呢!大家手里握着百岁宫的票根,搭乘仰角近70度的缆车,满怀期待地涌入百岁宫。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所谓肉身,其实和其他寺庙的佛像也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稍瘦一点,并在肉身上镀了一层金呀!我这里没有对佛的不敬之意,只是以前没有了解什么是肉身,现在有了一小点的概念。正想着,妈妈又要拉着我去佛香炉,迎客松。迎客松不是黄山才有的吗?我一下子来了兴趣,想看看九华山的迎客松和黄山的,有什么不一样!正在妈妈感叹那棵迎客松时,我忍不住大笑,原来妈妈对着一片大杉木抒情:“迎客杉,迎客松!”哈哈哈!妈妈居然杉松都不分啊!
在九华山里,最吸引的我,是顽皮的野猴子,我遵称它们是九华山的精灵!一开始我还不相信,山里真的有野猴子。正在我将信将疑时,猴子就像是故意出来辟谣般出现了。哈哈,你看,它在树丛间跳来跳去,一会儿又爬到屋顶,一会儿又落到地面,不经意间突然出现在游人面前,将那些毫无思想准备的游客吓得面若黄土、不敢动弹。见此情形我开心地偷笑着,愉悦地欣赏着手脚灵活的野猴们精彩的表演。正在我得意忘形之时,不知从哪里冒出一只猕猴,轻盈地来到我的身后,还拍了拍我的腿。“啊…!”我带着哭腔的恐惧尖叫声,恐怕连菩萨都听见了!在九华山,猴子是主人,我们人类才是客人呢!
篇12:九华山游记的作文
九华山游记的作文
登上九华山,就仿佛进入轻雾弥漫的蓬莱仙境,松香清露,净洁清幽。时下为旅游旺季,慕名而来的四方游客如潮水涌一向山间。明黄铜锁,赤红香烛,彩色纪念品,眼前尽是繁华。漫步石阶上,松声竹韵,清泉流淌,心中的眼睛仿佛看见一朵莲花正悄然绽放。
因为一位百岁老人的传说,九华山温婉俊秀之外多了许多神秘。游历诸多名山,心中的声音依然在召唤,仿佛冥冥之中注定,我途涉的脚步必经它的身边。百岁宫,地藏宝殿,五百罗汉堂。百岁宫里供奉着126岁的.无瑕和尚的肉一身。生前他做尽善事,惠及众生,终得善终,圆寂后3年肉一身不腐,崇祯三年被敕封为“应身菩萨。“为善最乐”因此而盛名远播。这座百年禅寺位于山顶之上,自明始建,历经几修几改,供向善的人们所朝拜。山涧终年佛音袅籁,香雾氤氲,空灵详和。
乘索道上山,抬头是青松翠柏,雾霭盈盈。俯瞰脚下是奇石流泉,灵猴嬉戏。此境仿佛千百年前曾来过,这一次不过是再回首。弯延盘旋的山道,路两旁茂林修竹,大红灯笼高高悬挂。红,明明是尘俗的色彩,燃一烧的火焰,它隐匿在这烟雨蒙蒙的山林之中,竟生出几分寂寞。索道上行,心也飞翔,在这幅或浓或淡的泼墨山水画中,聆听每一株生命细语,轻一抚每一片叶径,寻找山石间善与乐的足迹,然后欣欣然乘着紫霞青雾去往山顶。探寻那里未知的世界。
山顶轻一盈秀美,建筑古朴风雅。各种雕刻姿态万千,栩栩如生,令人惊叹大自然的力量和人类的智慧。山顶的禅寺香火旺盛,“钦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游人纷纷立在这块金匾前合影留念,求得应身菩萨的护佑。拜完菩萨,回头到中殿一抽一一好签,下山后美美吃一顿,在发票中刮出大奖。不知谁说了一句,众人开怀大笑。食五谷杂粮,当然无法免俗,谁不想有求必应获得好运好兆头呢。
山雨淅淅沥沥,目力所及雾茫茫一片。看不见万丈悬崖,看不见山水流淌,看不见来时的路。心中仿佛清空一般,没有害怕,没有杂念,没有思绪,只想静着,等待雨后新一轮曙光。
佛求来世,而来世必由今生走过,今生造多少怨孽,行多少善行,轮回之中还会给你的。沐浴佛光,在佛跟前将自己的前世今生一一询问。名利放下,将哀伤释怀,盘锯在心头的那片乌云应该抹去。每个人毕生一精力是为了寻找人生最美的风景,这个过程何其艰难,等到达的那一瞬间,风景化为了永恒。
今生之路,行行走走,每一个驿站就是梦开始的地方。抛弃得失之心,如水恬谈,不乞求每一个梦想都有美好结局。屏障会有,雾霭也会有,凡夫俗子谁能躲得过?那么,就拥着这山泉般澄澈的心静静等待吧!斗换星移,云消雾散,障碍之后,岁月依旧静好。
下山归来,放下包袱,轻松走向未来旅途。
★ 华山游记优秀作文

【九华山游记优秀作文(精选12篇)】相关文章:
游褒禅山记教案2023-12-21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教案4 必修22022-05-08
游记:暑假——天府之行2022-04-30
《游褒禅山记》 .2023-12-30
初中游记作文600字2022-06-15
《游褒禅山记》一文中其的汇解和其的一般用法2022-05-13
《游褒禅山记》说课案2022-05-07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2022-06-25
游记作文:难忘的华东游_2023-12-21
游玩作文:征途团游记202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