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时间:2022-06-25 05:48:37 教学反思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共19篇)由网友“梨涡远点”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过的《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借鉴!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篇1: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宋人好发议论,无论是吃饭喝茶,还是穿衣戴帽,亦或是游山玩水,应该是特别是游山玩水,总要考据本源,探究其理,因为他们尚理,所以很多的宋朝诗文当中无不透露一种理性的思考和智慧的闪光。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之所以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不是在于他的游记过程之畅快、风景描述之精彩,而是在于这篇游记中透过记游而引发王安石深入的思考:对人生处事的感悟,以及对治学严谨的心得。读来真如和智者对话,启人心智。

“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体裁,产生于六朝时期,至宋时期,内容充实拓展,形式巩固严谨。“记”可叙事、写景、状物,亦可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比如叙事的有《桃花源记》,写景状物的有《小石潭记》,既写景又抒发情怀,阐述观点的有《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等,而《游褒禅山记》就属后者,符合宋人考据阐议之性。

《游褒禅山记》全篇一共五段,结构清晰,重点突出。第一和第二自然段属于第一部分,是记游部分,第三四自然段是文章第二部分,是议论部分,第五六段是第三部分,补叙同游朋友及写作时间。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教授第一二自然段,我的教学设想是这样的:首先是导语引入,介绍“记”的文体、作者及写作背景,然后第一段采用串讲法,由教师逐字逐句的讲解重点的字、词以及特殊句式,在讲解过程中教给学生阅读陌生文言语段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然后第二段给十分钟时间,由学生结合课下注释以及原有的文言知识的积累,自己去试着理解和翻译,或是同桌合作学习,然后找学生提问,说出自己学习后的困惑和不解之处,最后教师解答。

设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又是另一种景象。本节课上完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总结反思:一是课堂当中时间的安排分配,除去课前演讲、导入部分,时间已无多,再加之教师课堂的拓展,更有学生自学的时间又耗费不少,所以课堂略显仓促,本想自学完让学生提问,结果由于时间不够,干脆每人一句直接翻译啦;二是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诵读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读,读多久,也是个问题;三是一节课上完,学生掌握多少,真正掌握了没有,也就是所谓的`课堂效率问题。针对以上几个方面,在评课讨论时,给出几点建议和意见,针对第一个问题,学生自学可以放在课下,作为一种作业的形式来完成,以此来了解学生的学情,于是想到前些日子中央一台播放的《 》中,有这样一句话“战争中,时间、地点、任务、敌情、我情是谓‘五行’,‘五行’不明,必输不赢”。我想课堂亦是无硝烟的战争,只有“五行”全明,这样的课堂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重难点突出,课堂时间也就有适当节约,课堂容量亦可加大;针对第二个问题,明确读是必须的,可以在讲前读,讲后作为总结亦可再读一次,视情况而定;针对第三个课堂效率的问题,本节课重点的字词句,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到两个检测题,当堂检测,检查效果。

当然,有好的建议,关键还要看课堂具体的操作,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尽量去弥补,使之更加完善。最后想到,文言文的教学还涉及一个“文”与“言”的关系,如何处理这二者关系,也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后多向其他老师听课学习。

篇2: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在备课的过程中,在一次不成推倒重来的过程中,在一次次讲、评、修改的过程中,我不断地读着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心中时而焦躁,时而倦怠,时而想放弃。读着读着,我突然发现王安石老先生单独写给我的一句话:“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难道临川先生的文章只是写给他自己,激励他自己不断奋进的?难道这篇文章只能讲给学生,让学生从中有所得所获的么?我从这些恳切的游山心得中读出了临川先生对后学者的激励。

从教若干年,我一直害怕参加任何形式的作课活动,但凡有人听课心里便紧张,更别提全市范围的优质课大赛了。本年度能欣然参加校内的选拔已是突破,获得市大赛参赛资格已大出意外,而现在又在积极筹备,不打退堂鼓真算不易。冥冥中,敢为天下先,愿为社稷活的临川先生已经给了我精神支撑。而今,有了临川先生的谆谆教导,我在“怠而欲出”时就想想“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在怠而欲止时就想想“极夫游之乐”的机会是多么的难得,不能因一“悔”而失去一览“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机会。自是,仍有烦躁,仍有失败的苦恼,但我不再问自己要不要后退,而是告诉自己要调整好心态,莫紧张,尽自己的力备好课。

在讲课的末尾,我把自己的心得凝聚成一句话展示出来:游褒禅知成大事当尽志无悔。这就是我读此文,讲此文的心得体会。讲课让我对文章,对文章作者有了亲近的机会,有了进一步学习的机会。

篇3: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9月5日上午第三节课,市教研室专家来校听课,我想从新课程的角度,用生成性的教学结构,运用问题发现法,来上好这节课。

我准备上的课文是一篇传统名篇――《游褒禅山记》。我向来不喜欢做课,所以也没有强调预习,只是早读的时候要求他们读了课文,并且放了朗诵录音;我想同学们经过早晨的读,应该对课文有一定的熟悉了,于是按照原来的思路满怀信心地在第三节课走上了讲台。

先是按照惯常安排,徐益安同学讲了一首词,可是准备得不是很让人满意,既没有抄写到黑板上,也没有用幻灯打出原词,同时不能脱稿,同学们只是隐隐约约地听到“为赋新词强说愁”,大多都没有听清楚。我只有皱皱眉头,怎么这样呢,多少次强调要将词句抄写到黑板上,或者幻灯打出,可是他们怎么就是做不到呢?

开始讲课了――

我的第一问题就是“请你谈谈你所知道的王安石。”教室一片静默,没有预想的热闹,后来连问多次后,黄恒才拿了一本参考书把王安石的生平念白的一遍,差强人意地对付了过去,可是这依然不是我问题中的“你所了解的王安石”呀,依然是从别人的文本中得出的结论。这让我很吃惊,对王安石的了解是这样的苍白么?可是更让我吃惊的还在后面呢!

看到同学们的为难,我只好把自己准备的资料用幻灯打出来,并简单地讲解了其中的一些词句的意思。没想到的是,讲到“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中的“天”字时候,我随口问了问“天”的意思,竟然无一人知道,这可是我在这个班不止十次地提到过的呀,但是事实是又是一片静默,多方提示都无济以事,偶尔几个人说出自己的理解,都是风马牛不相及,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心中已经感觉到这场课是失败了,最后还是陆萍怯怯地小声说对了是“自然”,但在这个小小的问题上我认为我已经是失败的了。时间浪费了,下面重要的内容就要被挤兑压缩了。

我问的第二个问题是,你能背诵王安石的一部作品么?全班又是一片寂然,让人心骨寒冷的寂然。同学们往日灵动的思绪似乎全部被冻结了,难道是有老师在听课,怕出错么?看起来又不像。我退而求其次,希望同学们能记得王安石的一句也好呀,可是结果依然令我失望,有一个同学说了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远近高低各不同”;张冠李戴了,前一句是对的,后一句则是苏轼的《题庐山西林壁》了。这让人哭笑不得。

就这样磕磕绊绊地讲下来,进入我这堂课的第三个步骤,就是把课文读通,我以为学生有昨天晚上的预习和有一个早读的时间朗读,对这样一篇文字并不很艰深的文章的读通,应该是没有问题(事后了解,今天这个班有5节课有老师听课,除语文外,其他老师都是强调又强调地做了详尽的部署,同学们本来就重理轻文,所以就自然根本没有看书预习了),哪知道读得也是不能尽如人意。就几个断句有问题的句子和几个读错的词语稍微点拨之后,我就进入了这场课最重要的阶段,“请同学们把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的疑难问题,提出来供大家共同探讨”,我感觉这样做才能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教学精神。但结果依然让我非常失望,在我不断的启发诱导下,也只是寥寥几个人提出了几个不痛不痒的问题,甚至有个别被点到了名字的同学站起来都不愿意,以至于吱唔以对,真的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40分钟快过去了,下课铃声就要响起来了,可是同学们依然没有任何哪怕是毫无价值的问题提出来。没有问题提出,这种生成性的教学就不能顺利进行下去,如果是平时,我当然会叫他们再看书,再个人体味、品读课文,力争读懂而发现疑难,提出问题。但是这时候有专家听课,不能一节课什么都不解决,光看书吧,后面讲得再精彩这堂课还是失败的了。于是,我不能也不敢这么做了。就这样在不断的激励学生提问的过程中下课铃声响了,我环视整个教室,能够按要求写出问题的寥寥无几,因此我只能最后要求他们课后把问题收集起来交我,下节课再来辩难析疑了。

走出教室,我感觉极度失望。这堂本以为可以上得很好的生成式结构的教学课是彻底失败了。不用听课的专家说,我心里已经知道结果就是这样的。听了专家的点评,我对这堂课彻底失败的原因更加明晰:

一是过高估计了学生的能力。本以为学生基础差,但总会提问题吧,水平低的就提低水平的问题,浅显的问题呀;哪里料想得到,这个生物班学生的基础水平之差已经超出了我所有的想象了,尤其是文学常识、古诗词识记,今后需要恶补了。

二是同学们对这种自主式课堂教学方式还很不适应,师生始终有隔;加上前面已经上了二堂有专家听课的课,大家进入了思维疲劳阶段,所以参与学习的热情大减。

三是本人对自主、探究、合作的新课程精神理解还不够,尤其是在具体教学中的贯彻实施上还有不明了的地方;自主应该是在教师充分引导下的自主,还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解决了基本的文本阅读问题后的自主?自主、探究、合作是有层次的,应该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采取适当的步骤,确立难易高低程度不同的标准来安排教学步骤,达成教学目的。

四是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够,这有待于以后的培养。学生对自主角色的认同感还待于实践的磨砺才能明晰。

五是机械的理解新课程理论,尤其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缺乏实践的磨练。理论的灰色情调再次露出了他荒谬的悖论色彩,相信学生是主体确实是不错的,但是一个做惯了奴隶的人陡然让他做一回主人,当然会无所适从,甚至会闹出许多笑话来的。老师本领再高,面对一班只是知道抱着手臂、竖起耳朵听的学生,要将新理念贯彻下去,真是神话呀。本应该由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自己把这权力抛去了,就是不提问题;因为他们没有这个习惯。从小学到现在,当奴隶已经当成了习惯,要让他们彻底改变这种习惯,多么艰难呀。

这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适应,还要迅速改变教学只是应付各类排名考试的现实状况,才可能改变这种局面。把课堂交给学生,我是操之过急了!

篇4: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宋人好发议论,无论是吃饭喝茶,还是穿衣戴帽,亦或是游山玩水,应该是特别是游山玩水,总要考据本源,探究其理,因为他们尚理,所以很多的宋朝诗文当中无不透露一种理性的思考和智慧的闪光。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之所以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不是在于他的游记过程之畅快、风景描述之精彩,而是在于这篇游记中透过记游而引发王安石深入的思考:对人生处事的感悟,以及对治学严谨的心得。读来真如和智者对话,启人心智。

“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体裁,产生于六朝时期,至宋时期,内容充实拓展,形式巩固严谨。“记”可叙事、写景、状物,亦可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比如叙事的有《桃花源记》,写景状物的有《小石潭记》,既写景又抒发情怀,阐述观点的有《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等,而《游褒禅山记》就属后者,符合宋人考据阐议之性。

《游褒禅山记》全篇一共五段,结构清晰,重点突出。第一和第二自然段属于第一部分,是记游部分,第三四自然段是文章第二部分,是议论部分,第五六段是第三部分,补叙同游朋友及写作时间。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教授第一二自然段,我的教学设想是这样的:首先是导语引入,介绍“记”的文体、作者及写作背景,然后第一段采用串讲法,由教师逐字逐句的讲解重点的字、词以及特殊句式,在讲解过程中教给学生阅读陌生文言语段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然后第二段给十分钟时间,由学生结合课下注释以及原有的文言知识的积累,自己去试着理解和翻译,或是同桌合作学习,然后找学生提问,说出自己学习后的困惑和不解之处,最后教师解答。

设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又是另一种景象。本节课上完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总结反思:一是课堂当中时间的安排分配,除去课前演讲、导入部分,时间已无多,再加之教师课堂的拓展,更有学生自学的时间又耗费不少,所以课堂略显仓促,本想自学完让学生提问,结果由于时间不够,干脆每人一句直接翻译啦;二是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诵读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读,读多久,也是个问题;三是一节课上完,学生掌握多少,真正掌握了没有,也就是所谓的课堂效率问题。针对以上几个方面,在评课讨论时,给出几点建议和意见,针对第一个问题,学生自学可以放在课下,作为一种作业的形式来完成,以此来了解学生的学情,于是想到前些日子中央一台播放的《刘伯承》中,有这样一句话“战争中,时间、地点、任务、敌情、我情是谓‘五行’,‘五行’不明,必输不赢”。我想课堂亦是无硝烟的战争,只有“五行”全明,这样的课堂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重难点突出,课堂时间也就有适当节约,课堂容量亦可加大;针对第二个问题,明确读是必须的,可以在讲前读,讲后作为总结亦可再读一次,视情况而定;针对第三个课堂效率的问题,本节课重点的字词句,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到两个检测题,当堂检测,检查效果。

当然,有好的建议,关键还要看课堂具体的操作,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尽量去弥补,使之更加完善。最后想到,文言文的教学还涉及一个“文”与“言”的关系,如何处理这二者关系,也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后多向其他老师听课学习。

篇5:《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宋代的人喜欢发表议论,无论是吃饭喝茶,还是穿衣戴帽,再或者是游山玩水,都特别喜欢探究道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之所以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不是在于他的游记过程的欢快、风景描述的精彩,而是在于这篇游记中透过记游而引发王安石深入的思考:对人生处事的感悟,以及对治学严谨的心得。读来真如和智者对话,启人心智。

“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体裁,产生于六朝时期,至宋时期,内容充实拓展,形式巩固严谨。“记”可叙事、写景、状物,亦可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比如叙事的有《桃花源记》,写景状物的有《小石潭记》,既写景又抒发情怀,阐述观点的有《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等,而《游褒禅山记》就属后者,符合宋人考据阐议之性。

《游褒禅山记》全篇一共五段,结构清晰,重点突出。第一和第二自然段属于第一部分,是记游部分,第三四自然段是文章第二部分,是议论部分,第五六段是第三部分,补叙同游朋友及写作时间。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教授第一二自然段,我的教学设想是这样的:首先是导语引入,介绍“记”的文体、作者及写作背景,然后第一段采用串讲法,由教师逐字逐句的讲解重点的字、词以及特殊句式,在讲解过程中教给学生阅读陌生文言语段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然后第二段给十分钟时间,由学生结合课下注释以及原有的文言知识的积累,自己去试着理解和翻译,或是同桌合作学习,然后找学生提问,说出自己学习后的困惑和不解之处,最后教师解答。设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是残酷的`。本节课上完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总结反思:一是课堂当中时间的安排分配不均匀,结果导致时间不够,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足,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二是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诵读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读,读多久,也是个问题,在这一次的教学当中,学生的朗读比较少,还需加强。三是一节课上完,学生掌握多少,真正掌握了没有,心里面没有底,因为他们回答积极,还需要不断的训练、加强。针对以上几个方面,我觉得可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时间,可以让他们自己学习。其次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是要对学生的朗读多加训练,对于本节课重点的字词句,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到两个检测题,当堂检测,看他们的掌握程度。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尽量去弥补自己的不足,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更加完善。

篇6:《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这话我信。《游褒禅山记》在高中学过;读大学时,老师讲过;现在自己再读,和学生一起赏析,每次阅读、学习都有收获。

有人说,“唐以前诗是长出来的,唐诗是嚷出来的,宋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诗是仿出来的。”这话我更信。宋诗是想出来的,产生了大量的哲理诗,宋文何尝不是想出来的!宋文中的哲理,更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游褒禅山记》叙述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半途而止”的经过,借此生发议论,通过记游言志。文章因事说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结构严谨,文笔简洁,语言凝练,体现宋人游记善于议论的特点。

教学过程中主要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疏通文意,掌握文中重要实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并让学生做积累。在课文分析中让学生了解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严谨结构。

这篇文章名为游记,实则说理,构思奇特,别具一格。它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叙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叙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了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具体说来本文在写作上有三奇。

一奇。文章开头就别开生面,有别于一般的游记。虽然一、二句也按游记常格先介绍褒禅山的概况,第三句以下却愈变愈奇,至“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才知道这个开头其实是考证,以考证山水得名、音读确否作游记开头,这是前所未见的,此一奇。读到这里,读者不仅要问一个为什么?这样写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但要真正体会到这种“奇”,就必须读完全文才能豁然。

二奇。接着文章记叙游洞过程。一般游记文章,都以叙述描写为主,而这篇文章的记叙部分却非常简略。记叙游前洞,着眼点在地势“平旷”而“记游者甚众”;写后洞,着眼点在“入之甚寒”而“入之愈深,其见愈奇”,“来而记之者”则愈少。对比写来,其目的则是为后文议论作铺垫,特别是段末处从乘兴而来败兴而出作结,更为思考作一层准备,这就是记叙用笔之奇,则为二奇。

三奇。全文若在此结束,仍不失为一篇游记佳作。因一般游记文章,进行叙述描写之后,只是用极简省的笔墨,或感叹,或议论,画龙点晴。可本文作者到此结束总有缺憾之感。因此,作者用大段文字阐发悔思之得。文章首先从古人观察事物而有得开始,探究的结果是“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接着探究此次游山不能“极夫游之乐”的原因,辩证地提出了“夷以近,而游者众”,“险以远,而至者少”和志、力、物三者在求思、行事上的哲理。这次游山所得有二:一是志、力、物三者的行事辩证法则;二是治学的严谨求实的态度。文章以考证起,实则讲的是治学。治学也是行事的一部分,其态度和行事密不可分,二者结合,成功才有把握。这样叙议结合,缝合紧密,实为三奇。

作者更是借游山,向我们说出了他对待成功和失败的态度,其实运用了“归因”方法。王安石把游山(准确说是游洞)的成功归为四个条件,一是有志;二是有力;三是有物;缺一不可,四,当然还有难度:“险以远,则至者少”。但是他最强调的是志。在物和力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吾志而无悔”。王安石这段议论,意义深刻,既说出了不怕艰难,勇往直前,领略险峰上的无限风光的人生态度。也说出了“尽吾志而无悔”改革决心。

总之,此文以游山探胜而未能尽兴为出发点,因事见理,说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处,要想到达那里,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足够的力量,还要辅以一定的物质条件。此外,还从仆碑文字的读音情况,提出“深思慎取”的告诫,这对今天我们的治学、处世、创业,都有借鉴意义。

篇7:《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我以《游褒禅山记》一课为例谈谈对文言文教学的看法和本节课的教学反思。

一、诵读应贯穿文言文教学的始终。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要学好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读”摆在首位,化用一个成语就是“读”占鳌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教学中要突出朗读教学。因此,本课教学教师范读的有多次次,有全文范读,也有段落范读;学生朗读方式多样化,齐读有全文齐读,段落齐读,自由读,抽学生读,背诵有课堂自由背诵、课堂抽查背、小组集体背诵,课堂全体背诵。这样自觉的学生可以达到熟读成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这样的诵读教学,让学生对文言文的掌握成为“自然”,克服学生对文言文的“厌倦”情绪。

二、积累文言知识是文言文学习的关键。

文言文教学,应充分运用导学案,立足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教师根据课堂问询,将发现的问题变为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而有针对性的讲解。经过自学以后的学生最希望老师能讲一些和课文相关而自己又不知道的知识。因此,教师只应当强调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值得重点掌握的文言知识,这样学生在学习重点文言知识中目标明确,便于理解,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此教学设计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所以选取了一些重要的词汇以及句式等知识在课堂上讲解。

三、探究增强文言文学习的趣味性。

文言文章流传千古,蕴藉古人深厚的思想和智慧,必定有其鲜活的生命力,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会让我们读者受益匪浅。所以文言文教学既要抓“言”(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又要抓旨,只有认真探究领会作者的情感态度,才能体味文中作者的“趣味”,以提高人文素养。而本文作者即事明理意在表明:没有大志而畏于艰险的人,是不能够深入险境而窥视到异观的。明白“尽志无悔”的道理,也是学习本文的根本,作者“尽志无悔”的说理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积极上向的正能量,也增强文言文学习的趣味性。

落实这样的教学设计,老师更应该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去加强引导,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

篇8:《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过去的文言文教学,为了教得踏实、放心,大多老师都会大量地讲解文中出现的文言字词,甚至有的还逐字逐句翻译,否则也一定会要求学生背诵译文。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教文言文,笔者在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以及广泛地吸取专家、名师的课改经验后,设计了这样一个课例——诵读·积累·扎实

这个教学设计是在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的基础上形成的。我认为,课改就是改课。作为课改的一线教师,只有将课改落实到课堂上,才能将课改改到深处。因此,尝试新颖、实用的教法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必须努力做到的。以下我以高一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10课《游褒禅山记》为例谈谈在新课程背景下我对文言文教学的看法。

诵读是前提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要学好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读”摆在首位,在教学中要突出朗读教学。因此,本课文的教学就很注意了这一点。教师范读的有3次(全文范读,段落范读),学生齐读有四次(全文齐读,段落齐读),自由读有2次,背诵3次(,课下自己背诵、课堂自由背诵、课堂全体背诵)。几个来回下来,自觉的学生可以达到熟读成诵,懒一点的学生也能熟读。通过这样的诵读教学,基本上消除了学生对文言文的“恐惧”。

积累是关键

新课程的文言文教材,课文的注解几乎覆盖了将近80%的语句。因此文言文得教学,应立足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教师根据课堂问询,将发现的问题变为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而有针对性的讲解。经过自学以后的学生不希望老师再将社科涉及到的所有文言字词在课堂上繁琐的列讲,而是最希望老师能讲一些和课文相关而自己又不知道的知识。因此,教师只应当强调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值得重点掌握的字词而去掉一些已经不用的词汇以及生僻的词汇。因为一些重现率很低的词汇是不必要求记住的。这样学生在学习少数重点词汇中一课一得,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此教学设计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所以每段只选取了一些重要的词汇以及句式在课堂上讲解。

趣味是目的

虽然说文言文教学是古汉语教学。但文章能流传至今必定有其鲜活的生命力,即作者的情感态度。所以文言文教学既要抓“言”(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又要抓旨,只有认真领会作者的情感态度,才能体味文中作者的“趣味”,以提高人文素养。而本文作者即事明理意在表明:没有大志而畏于艰险的人,是不能够深入险境而窥视到异观的。明白“尽志无悔”才是学习这篇文章最根本的目。

所以,我觉得:

有预设的课堂就是有收效的课堂,反复诵读解决了背诵这一大难题,抄写又能避免错字漏子,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有章可循的学习过程中消除了对文言文的恐惧。

少数重点词汇的强化学习,增添了文言词汇的积累,致使学生在逐步积累中不断丰富文言词汇,做到一课一得。

作者“尽志无悔”的说理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积极上向的正能量。

当然,这样的设计对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而言,收获不小,但对于一些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来说,老师应该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去加强、去引导。

篇9:《游褒禅山记》试析

《游褒禅山记》试析

作者:likegang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王安石在执政之前的作品。作者所游的是“褒禅山”,而所记的是褒禅山的“华山洞”。作者游华山洞时,发现“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从而认识到一条客观真理:做任何事情,要想得到真正的、有价值的收获,必须树立坚定的志向,具有坚强的毅力,不避险远,勇往直前。所以《游褒禅山记》一文,实际是一篇游记形式的说理文。

这篇游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距今虽已九百二十多年,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吸取其思想精华,以教育和鼓励青年一代在进行新的长征中,树立“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坚强意志,鼓起“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的革命勇气,为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在无穷的“知识之洞”中以坚韧的毅力,不避险远地学习、探索、前进!

这篇游记试分三个部份。

第一部份,“从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到“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记叙褒禅山的景物和游华山洞的情景。

首先,作者概述了山中的景物:一座禅院,一个山洞,一块仆碑。

文章一开头就指出“褒禅山亦谓之华山”,既点明了作者所游的地方,又介绍了这座山的另一个名字。接着记叙了“慧空禅院”的由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这个介绍有一笔双写之功。其一,不仅使读者了解了“慧空禅院”的由来,而且还使读者了解了褒禅山之名的由来;其二,为引出华山洞作了铺垫,使读者清晰地看到华山洞的座落方位及华山洞之名的由来:“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注:“华山洞”亦作“华阳洞”)作者记叙了禅院、山洞之后,接着又记叙了“仆碑”,是在“距洞百余步”的地方,而且“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因此作者认为“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表面看,似乎在为“华山”正音,实则是为启发后来人在学习时要“深思”“慎取”埋下一条伏线。

紧接着,作者对华山洞作一简介,然后记叙游华山洞的情况。作者先简介了华山洞的“前洞”和“后洞”,继而记叙游华山洞后洞的情景。这时,作者所看到的情景之一是:“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看到的情景之二是:从洞的左右壁可以看出,“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这一情景是作者记叙了“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之后的补叙。这一补叙又为下面发议论提供了论据。

正当作者与同游者从洞内退出时,作者才发现“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并不是“火且尽”。所以当有人责怪首先提议要出洞的人时,作者也感到后悔。而后悔的.是在“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的情况下跟随他们退出去,而不能尽情地、畅快地享受这次游玩的快乐。

这一部份可以让我们看出这样一条线索:由“其见愈奇”而产生“乐”;由“不得极夫游之乐”而产生“悔”,这就为下面发议论提供了条件。

第二部份,从“于是予有叹焉”到“此予之所得也”。发表议论,写游华山洞的心得体会。

第一句,“于是予有叹焉”,紧承上文。因为作者的“叹”,是由“悔”引起的,也是“悔”的继续。

作者所感慨的是,“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也就是悔恨自己没有古人那种“求思之深”的精神,暗含自责。接着,作者针对游华山洞所见所感抒发了自己的看法。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是作者所见作出的判断。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是作者所感而作出的判断,也是由华山洞的“险远”推而广之的看法。这里作者提到了“志”的问题,“志”的提出,是“求思之深”的深化,说明古人如没有“志”,“求思之深”也没有可能。同时又是自责,悔恨自己由于没有“志”,所以“不得极夫游之乐”。

紧接着,作者以“志”为中心,说明了“志”、“力”、“物”三者的关系,最后又落脚“志”。可分三层意思:第一句,“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不能至也”为第一层,说明了虽然“有志”,但“力不足”是不能到达的。第二句,“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为第二层,说明了虽然“有志与力”,但“无物以相之”也是不能到达的。第三句,“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为第三层,着重说明了“有志”的重要,其实质含义就是鼓励人们“尽志”,只要“尽志”就无所不能至。

毛主席指出:“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志”、“力”、“物”三者关系的说理中,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比较深刻地说明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文中的第一、二句说明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志与力”同“物”相比,“志与力”是存在人体之中的内因,而客观存在的“物”则是外因。有了可以到达的内因,而无达到的条件,是不能到达的。“志”与“力”,虽然同存于人体之中,而“志”却是内因,“力”对抽象的“志”来说,它又是外因了。因此,想到达所要到的地方,虽然具备了内因条件,然而力量不足,精力不够,都是不能到达的。

文中第三句,“然力足以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说明尽管具备了“力”与“物”的条件,如果没有“志”,想到达所要到达的地方也不可能。这就正好说明了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这一部份即是全文的重点,它说明的道理是:做任何事都是对意志的考验,对毅力的锻炼。世间的“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且是人们很少到的地方。只是在“夷以近”的地方徘徊、畏缩不前,是不可能有所收获,有所成就的。只有不避“险远”,勇往直前,树雄心,立壮志,发扬毛主席所创导的“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大无畏精神,才不致中途退缩,才能取得真正有价值的收获和可喜的成就。

第三部份,从“余于仆碑”到结束。勉励读书人要“深思”、“慎取”,总结全文。

作者从路旁倒着的“其文漫灭”的碑石而产生联想,感慨“古书之不存”,使后世以讹传讹,不明真相。因此勉励读书人要“深思”、“慎取”。从第二部份的说理中,使我们进一步领会到,要想做到“深思”,必须要“有志”,否则“深思”则不可能,更谈不到“慎取”,仍然会“谬其传”。

这篇文章说明的道理对我们读书、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启发,同时在写作上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读了以后,使人感到这篇文章结构谨严,重点突出,语言凝炼,语意深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在结构上,作者在介绍褒禅山时,逐一记叙了三个景物,这就使读者对褒禅山有一个概括地了解。接着又记叙了游洞的情况及其感想,最后写因仆碑而产生的联想,因而使人感到层次十分清晰。段落之间的过渡衔接也非常紧密,如“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一句,既紧承上段,说明了有“前洞”必有“后洞”,同时也启示了下文。又如“于是予有叹焉……”一句,与上段的衔接更为紧密,因为作者的“叹”,是由“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引起的。一个“叹”字承接了上文,也引出了一段议论。除此之外文章还注意了前后的照应,段落与段落之间的照应,使人感到文章有波有澜。仅以前后照应为例,第一段作者虽然提到“仆碑”,但却摆在一边。直到最后,作者突然提起一笔:“余于仆碑”,借“仆碑”发了一番议论并以此作结。这就使人感到“仆碑”有突然立起之感。其议论有画龙点睛之妙。

这篇文章不仅结构谨严,而且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作者游褒禅山,对山中景物并不是平列记叙,而是重点写游华山洞的情景。在游华山洞时,作者对洞内所见情景也只作了简略地记叙,而详写了自己游洞的感受。正是由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就容易使读者把握中心,并受到一定的教益。

语言凝炼,语意深刻,而且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是这篇文章在语言上的特点。作者为了说明洞的深远、难进、奇特,仅仅只用了“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十三个字。在“夷以近”、“险以远”的议论中,作者也只用了“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十四个字。这一句文字不多,却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所以接着又引起了“险远”与“志”的关系的议论。作者在“志”、“力”、“物”三者关系的议论中,不仅寓意深刻,其分析、推理、判断都具有说理的严密逻辑性。

篇10:游褒禅山记(网友来稿)

游褒禅山记(网友来稿)

课题:游褒禅山记   授课人:高一 刘卫红

时间:3月18日周二第二节

目的:1、翻译课文,理解课文

2、通过质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3、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力的思想教育

重点:翻译课文,理解内容

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教法:质疑提问法    学法: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课型:新授          教具:.课件

板书:     游褒禅山记

游洞经过:前洞――后洞――悔随之

游洞心得:志――力――物――尽吾志

后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旧课

检查重点句子的翻译

三、讲解新课

(一)导入新课

引列宁的话导入新课

(二)朗读课文

指名读,齐读交互进行

(三)翻译课文

采用质疑的方法进行译文,

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1、盖其有深,则其至有加少也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4、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在学生充分质疑的基础上,找一名学生总体进行翻译,之后,教师将重点的词语圈点出来,作为重点复习的内容。

(四)理解课文

1、按顺序简述第二段的.写作内容。

2、概括第二段的内容要点。

用一个字来概述作者游洞

3、后的心情,原因是什么?

4、看课后练习一,找出第三段与第二段相互呼应的地方。

5、古人求思的精神与第三段的议论是什么关系。

6、分析“志”、“力”、“物”三者之间的关系

如有时间,指导背诵

四、小结

五、作业

作者邮箱: my001@2911.net

游褒禅山记(网友来稿)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11: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作者。学习结合语境揣摩语言。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

2.学习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背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作者“深思慎取”“尽吾志”的思想,明白其借鉴意义。

●重点、难点

掌握词类活用。

因事说理的游记――思想的深刻,艺术手法的独特。

●解决办法

学生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教师只进行点拨、解难,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重视诵读,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落实本课的背诵要求。

指导学生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人手,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并重点教读第三段,理解作者“尽吾志”的观点。

●学生活动

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课文。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揣摩语言,熟读成诵。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

补充注释

①址:基址,指山脚。

②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慧褒禅师。

③庐冢:庐,一说指慧褒生前住处(屋舍)。

④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另一种解释是:唯独碑上刻的“花山”二字还可以认识。

⑤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所以如果是“华山”(按,这里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的“华”,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

⑥莫能名者:另一种解释是,不能叫出真名的(指华山本名花山)。名,说出名称。

二、导入

刘勰《文心雕龙》:“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任舒州通判时写了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我们从中来感受作者游褒禅山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三、范读。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读。

四、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感情。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五、结合课后练习,疏通文意,积累语言。

1.词

[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良乃人,具告沛公(于是)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道]

有碑仆道(路,道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盖]

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

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文过饰非(掩饰)

[然]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

2.活用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度)

盖其又深,则其至义加少矣(到达的人)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的地方)

画线的词可以视为形容词用作名词,但有的也可以看作省略(如可以认为“其至”“险远”后面分别省略“之人”“之地”),这三个词在理解上没有什么困难,只要学生理解就行了,不一定要讲它们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弄错,使……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说出,说明。这是“名”在文言中的通常用法,不是名词用作动词。)

始舍于其址(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

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名之曰褒禅(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

而莫能名者(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

火尚足以明也(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把……当作老师,名词的意动用法)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认为……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认为……有好处,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句式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这三个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提顿;“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第―个句子是一般判断句。第二、三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此”是主语;“所以”由结构助词“所”和介词“以”组成,相当于现代汉浯的“……的原因”

六、熟读成诵

这篇游记与我们读过的其他游记相比,有什么明显的特点呢?

[明确]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照应。先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记游和议论是怎样结合,怎样照应的呢?

第三段的第二段的记游生发而来,第四段议论由第一段的记游生发而来。

在大体把握了作者思路的基础上,让学生熟读、背诵课文。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背诵课文

还不能熟练背诵的允许朗读。

二、理清思路,把握结构,深入理解

1.记游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呢?

[明确]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文章紧扣题目,以“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起头,点明作者所游的地方是“褒禅山”,以及这座山的另一个名称“华山”。由这句的“褒禅山”一名引出褒禅山名称由来,点出禅院。写禅院,既证实褒禅山名称由来,又引出“距其院东五里”的华山洞。写华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缘由,为下文写游华山洞作交待,其中写华山洞命名缘由又与开头一句照应。记仆碑文字,循名责实,辨“华山”误读,不仅回应开头一句,证明褒禅山本名“华山”,亦即“花山”,也为后文的议论伏笔。记叙的景物由禅院到华山洞,再到仆碑,反映了游览行踪。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结尾,在内容上环环相扣。

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先略述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突出前洞与后洞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以及游前洞之易与游后洞之难,揭示一般游人就易避难的心理,为后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伏笔。然后详记游后洞的经过。“余与四人拥火以人”。点明了与人同游,这才有入洞以后诸人的不同反应。写经过时,对所见景象,只异常简括地记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用连锁句式说明入“深”、进“难”、见“奇”的递进式因果关系,为后文借景喻理提供依据。随着入洞之深而“其见愈奇”,下文本应叙写乘兴而入,寻幽访胜,领略“奇”景。不料,却中途退了出来。游洞至此结束。作者又补叙了两点。一是“盖予所至……则其至又加少矣”,一是“方是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两点补叙为下文借事喻理提供了依据。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字。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并因“悔”而引出下文。

2.作者怎样生发议论的呢?

[明确]第三段,写游洞华山的心得。

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叹”字承上文的“悔”字,领起全段,自然地转入议论。作者先借托古人,说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是因为他们“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此表明作者在下面所要说的观察所得,不是随意的,而是以古人的“求思”精神为依据和标准,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以下以游洞为喻,以“有志”为中心,进行逐层沦述,阐明宏伟的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人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两相对比之后,紧接着指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里以景喻物,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某种最高成就的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怎样才能达到呢?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三个“不能至”表达了三层意思,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志”“物”“力”。在提出“志”这个条件时,用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强调“有志”;在提出“力”和“物”这两个条件时,又分别把“有志”作为基本前提,也强调了“有志”。这就揭示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需要坚定的志向、不断的艰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完成一种理想追求的道理,说得相当清楚、完备而透彻。三个“不能至”的三层意思,是按照乏个条件的重要性依次排列的,逻辑十分严密。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都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而其中“志”又是最根本的。所以作者又对“志”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然力足以至

篇12:《游褒禅山记》..

一、导语:

以前我们写游记主要写哪些内容?

学生答:旅游的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那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那些思考呢?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然后通读全文)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 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 作者要游历褒禅山,作者是怎样介绍褒禅山的?好,我们先看第一段。

三、研读第一、二段(一)

1、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一词多义:

A.“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B“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C.“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词性活用:

A.“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B.“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C.“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些词语的掌握揉进翻译通课文时。

2、然后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作者游褒禅山,介绍褒禅山的由来引出慧空禅院,又引出要游华山洞,可写那些仆碑以及仆碑上的文字好似可有可无,好象作者的闲笔,是不是因该删去呢?

(如果学生答不出,先留下来到后面解疑)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讨论)

引领学生背诵这一段。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二)研读第二段

1、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这一段中有那些对比:

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平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样?“后悔”为什么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三)指导背诵:

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前洞(平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难、奇)怠――俱――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自身,伏“悔”字(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结束记游(既其出……游之乐也”)

四、研读第三四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

1、“于是余有叹焉”承上启下,进一步具体阐述作者后悔心情背后的思索。

2、作者先说古人“古人之于……而无不在也” 作者为什么先说古之人?答曰:以古人为标准,另外可以使作者的立论更有说服力

3、然后作者写一般人惧险远“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所以他们就不能见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让我想到毛泽东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从文中“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就为“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做了注脚。

4、欲得非常之观,就必须有志(而世之……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5、然后说到有志无力(有志者…亦不能至也);有志有力,还要有外物(有志与力……亦不能至也);

6、最后两个分句再次说明只要有志,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总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二)研读第四节这一段有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相应。(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

写这些仆碑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治学必须“深思慎取”)

思路: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

五、讲析第五段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

篇13:《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A.课时安排:三教时。              3月7~8日 No.19 & 20 & 21

B.教学目的:

1.思想教育目标: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2.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

3.能力培养目标:古文的字词句篇。

C.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背诵全文;

2. 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3.之以的用法。

D.教学方法:精读课。

E.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室设备――电脑等。

F.教学设想

1.本文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学生初次学习这样的文章,会有一定的困难。解决这个困难的办法是:一开始就指导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全局,抓住全文的警策“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初步理清脉络层次,然后逐段教读,最后总结全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概括成:“全局――局部――全局”。

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必须以学生的充分预习(必要时可以从课堂抽出20分钟让学生预习)为前提。

2.对语言障碍要有足够的估计。本文中有些句子层次较多,有些词看似平常而用法和含义比较特殊,常见虚词“其”“之”“以”等出现的频率较高,且涉及多种用法,这些都是困难所在。有些词、语、句要提出来,用灵活的`方式(据上下文义推测、文白对照、长句化短句、语法分析等)进行解释;有些可以在教读过程中以提问方式要求学生解释,而后补充纠正;有些可以放到结束课上,通过分类整理,加深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要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悟上述词、语、句的含义。

3.本文作者的思想是深沉的,胸怀是阔大的,所以能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一点,学生很难品味出来。因此,教师应当将示范背诵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加以运用,必要时应逐句地带领学生诵读。

4.本文拟用3课时教读,安排如下:

第1课时:讲解文章主旨和布局,介绍作者,诵读第1段。

第2课时:诵读第2、3段。

第3课时:诵读第4、5段,总结全课,完成练习第一、三、四题,整理实词。

G.预习安排

1.对照注释看课文一遍,然后朗读课文一遍。

2.给下面的句子划停顿: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注意本文中的“其”“之”“以”都有多种用法。

4.准备背诵全文(末段可略读)。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教师: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有三篇是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

学生说出游记的篇目。(即“教学设想”中提到的那四篇。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记》和《岳阳楼记》列入游记。)

教师:根据初读印象说说《游褒禅山记》跟上述四篇有什么不同。(从记游中生发议论。)

教师指出: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像《游褒禅山记》这样由记游中生发出大段议论的不算很多,这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阅读时要注意的是,文章议论的中心是什么,它怎样由记游中生发出来。能把握住这两个问题,才能学好这篇文章。

二、讲解文章的主旨。

1.CSC课件中朗读展示。

2.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ǔ)

3.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4] [5]

篇14: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作者。学习结合语境揣摩语言。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

2.学习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背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作者“深思慎取”“尽吾志”的思想,明白其借鉴意义。

●重点、难点

掌握词类活用。

因事说理的游记――思想的深刻,艺术手法的独特。

●解决办法

学生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教师只进行点拨、解难,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重视诵读,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落实本课的背诵要求。

指导学生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人手,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并重点教读第三段,理解作者“尽吾志”的观点。

●学生活动

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课文。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揣摩语言,熟读成诵。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

补充注释

①址:基址,指山脚。

②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慧褒禅师。

③庐冢:庐,一说指慧褒生前住处(屋舍)。

④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另一种解释是:唯独碑上刻的`“花山”二字还可以认识。

⑤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所以如果是“华山”(按,这里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的“华”,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

⑥莫能名者:另一种解释是,不能叫出真名的(指华山本名花山)。名,说出名称。

二、导入

刘勰《文心雕龙》:“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任舒州通判时写了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我们从中来感受作者游褒禅山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三、范读。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读。

四、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感情。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五、结合课后练习,疏通文意,积累语言。

1.词

[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良乃人,具告沛公(于是)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道]

有碑仆道(路,道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盖]

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

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文过饰非(掩饰)

[然]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

2.活用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度)

盖其又深,则其至义加少矣(到达的人)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的地方)

画线的词可以视为形容词用作名词,但有的也可以看作省略(如可以认为“其至”“险远”后面分别省略“之人”“之地”),这三个词在理解上没有什么困难,只要学生理解就行了

[4] [5]

篇15:《游褒禅山记》..

课文说明]

好文章,特别是古文,如牛肉干,越嚼越有味,越嚼越能感受它的精思细理,这篇课文就是如此。

我初次阅读并未感觉有什么特别之处,无非讲了“志”“力”“物”的辨证关系――这个学生一读就能理解。可在我看了有关评论之后又读,发现好文章就是好文章,他之所以能流传后世,定有它特别高妙之处,这篇文章区区几百字通过对一次游玩的简单记述就为我们深刻透辟的阐述了怎样成大事以及以怎样的态度做学问的问题,前后呼应,详略得当,记叙与议论完美结合,无一句无着落,没有旁逸之枝,思维严密、清晰(无怪乎作者是政治改革家,纯文学家思维一般没有这样严密清晰,很多时候混沌一片),如果也能让学生领略到这一点,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 ,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晚号半山。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关于文体]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 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题目中有“记”不见的就是游记。)

[个性教案]

篇16:《游褒禅山记》..

一、导语 :

以前我们写游记主要写哪些内容?

学生答:旅游的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那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那些思考呢?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然后通读全文)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 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 作者要游历褒禅山,作者是怎样介绍褒禅山的?好,我们先看第一段。

三、研读第一、二段(一)

1、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一词多义:

A.“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B“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C.“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词性活用:

A.“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B.“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C.“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些词语的掌握揉进翻译通课文时。

2、然后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作者游褒禅山,介绍褒禅山的由来引出慧空禅院,又引出要游华山洞,可写那些仆碑以及仆碑上的文字好似可有可无,好象作者的闲笔,是不是因该删去呢?

(如果学生答不出,先留下来到后面解疑)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讨论)

引领学生背诵这一段。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二)研读第二段

1、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这一段中有那些对比:

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平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样?“后悔”为什么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

篇17:课文《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课文《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宋代的人喜欢发表议论,无论是吃饭喝茶,还是穿衣戴帽,再或者是游山玩水,都特别喜欢探究道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之所以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不是在于他的游记过程的欢快、风景描述的精彩,而是在于这篇游记中透过记游而引发王安石深入的思考:对人生处事的感悟,以及对治学严谨的心得。读来真如和智者对话,启人心智。

“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体裁,产生于六朝时期,至宋时期,内容充实拓展,形式巩固严谨。“记”可叙事、写景、状物,亦可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比如叙事的.有《桃花源记》,写景状物的有《小石潭记》,既写景又抒发情怀,阐述观点的有《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等,而《游褒禅山记》就属后者,符合宋人考据阐议之性。

篇18:《游褒禅山记》的教学反思

上来的整整一节课,我就让学生读书。要求很简单:多读,读熟。什么也没讲。

第二节课,我问:哪些是重点段?学生说三、四段。那好,就从重点段讲。第四段很简单,一提而过。第三段怎么办?还是读背。我找读背好的学生示范,问:你们为什么背得快?他们说:“我是分几个层次背的。”我说:“具体说说层次。”下面就是他们说的大概意思。

1、“于是余有叹焉。”这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2、主要写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写现在一般“世人”的做法: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4、重点阐述作者自己的观点:一个人怎样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呢?主要是“三有”:有志、有力、有物。为了加强论述的力度,作者用了很多否定的句子:非有志不能至,力不足不能至,无物相不能至。

5、最后说:尽吾志,可无悔。

学生说完了,我觉得老师就不用讲了。再有同学不理解,鼓励他们去读书、背书去就是了。

第三段“讲”完,讲第二段。

我让学生翻译第三段的第一个句子。问“于是”的“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在第二段中找“是”所指代的“这种情况”都包括哪些语句?学生最后找到了:从“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到“火尚足以明也。”找到了,一边让学生翻译,一边提炼要点,这层就解决了。

我又问:这段写了作者游览的经过,那他和同伴游览的具体地点在哪?游览后的心情如何?学生说游的是后洞,后来的心情是“悔”。这样,第二段层次层意基本解决了。

最后,我提问“其下平旷”中的“其”指代什么?学生说是华山洞。这样就过渡到对第一段的理解。一边读第一段,一边找出说明的几处主要景物:褒禅山,禅院,华山洞,仆碑。这样就差不多了。

课后想想,这真是千古名文。第二段首句一“其”字紧紧承一段而来,第三段首句一“是”字又紧紧承二段而来。“其”说“禅院”,“是”说“游华山洞”。最后,第四段还没忘记把第一段中的“仆碑”也说上几句!真真难为作者如何想来!

篇19:《游褒禅山记》的教学反思

担任高中教学后的第一堂公开课,讲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多亏有石老师一次又一次耐心细致的指导点拨,自己在不断备课和修改的过程中,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上完课之后,凌老师给予的鼓励和建议,亦让我有了更明确的改进方向。

科组讨论时,凌老师让我说说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我竟然有点慌,不知道怎么叙述。在上这堂课之前,我自以为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很明确的。可能是修改多次的原因,教学目标这一块,竟然没有跟着设计一起及时修改。在我磕磕巴巴说完自己的教学目标之后,凌老师建议,表述应挖掘得更深刻一些、清晰一些。比如“理解作者在文章中体现的思想”、“培养学生批判性精神”等,课堂上也完全可以大胆放开让学生去思考、去谈。教学目标决定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度。我想,在以后的备课中,自己还是应该先备好教学目标的设计,反复逐条推敲,这样才会让自己的整个备课思路更清晰。

凌老师还一针见血地提到,这堂文言文课,似乎缺少了一点文言味道,对文本的阅读品味,没有能完好地体现出来。这也正是我自己有所察觉的一个遗憾。在备课之始,我就是想要上一堂带着学生“咬文嚼字”的品味文字语言的有文言味道的课的。也有设计到此番内容,比如带学生反复品读文段中的三处双重否定句“非……不……”,让学生对比思考:作者为何不用“故需有志、有力、有物、有主见,方能至”这样一个言简意赅的肯定句来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对两种表达的用词、语气、句式、情感力度等方面进行品味分析的过程中,体会作者背后未言的思想。然而,这个品读部分和安排的其他教学环节如何很好的融合在一块,我却没能尽早有个确切的思路。

之前,石老师教我安排两场课堂讨论,一个就文章内容来讨论,一个联系生活实例来讨论。我当时就表示非常疑惑,我很担心这样上起来会变成班会课的感觉,离语文味渐行渐远。我弱弱地问石老师,这样会不会脱离文本不像语文课了。石老师说,前者是围绕文章内容来讨论,后者是在课文基础上做思维拓展,均是语文课的'范畴啊。我仿佛听明白了,但是却未能继续深备:如何带学生紧紧围绕文章内容来讨论。或者其实我自己也没有真正去思考:如果我是学生,我该如何紧紧围绕文章内容做深入分析。而最后在公开课上,这第一场围绕文章内容的讨论,我的问题应该就是出在:未能及时引导学生回归具体文本,点拨学生紧扣具体词句去朗读深挖咀嚼。最终呈现于课堂,便只有口头强调要从文中字句里找依据,当学生思维各个散开来,我便不知如何引导他们收回来对字词句意做更深入细致的品析了。

石老师帮我设计的,原本是很好的教学环节,可惜,我未能领会和把握这一环节的精髓,对学生的点拨引导,尚欠火候,以致学生讨论浮于表面流于肤浅止于形式,似乎离文本远了又远,离石老师对我的期待远了又远,也离自己的教学初衷远了又远。

又回想公开课前的那个上午,石老师听完我在另一个班上的这堂课之后,眉头皱了很久。他说,你这个思路,可能还得改改。然后他就从头到尾帮我重新细细梳理了一番。看我一脸迷茫的样子,他又详细地、慢慢地复述了两遍。我飞速地做着笔记,像小学生聆听老先生的教诲一般,诚惶诚恐,不敢有一点失神。在设计课堂思路的逻辑性方面,我的能力还需大大提升才行。

我又想起了我和另一位年轻同事在闲谈时曾提到的一点有趣的发现:我们俩的课本上是红笔黑笔写得满满的,但是自己上起课来仍是不知从何处讲起的感觉,脑袋一片茫然;石老师的书,都是白白净净不书痕迹,但是他每堂课上起来都是思路特别清晰流畅、重难点特别突出的,而且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还常常联系时政体育娱乐,发人深省。我们写得密密麻麻,是因为自己不懂,要查阅资料从头学习,怕自己在讲解时忘了漏了哪个要点,便非得这样详细笔记。石老师教给学生的是烂熟于心的知识与深思熟虑的思想,而我们其实只是做了搬运工,把百度到的东西搬给了我们的学生,其实自己个人依旧对课文缺乏独立的深入的思考,所以也无从教给学生什么有深度的有独特价值的东西。

得到石老师的最后一番修改建议之后,我迅速重整教案,发现这样整堂课确实顺畅了好多。之前我也觉得环节安排上有些不妥,操作起来有些奇怪磕巴生硬,但是我想不出该怎么调整。在另一个班上课时,还因为电脑与U盘没反应,加上学生课堂表现散漫随意,整个人上课心态大受影响,应对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不足,心理素质也表现欠佳。那堂课最后是没有如愿完成全部教学任务的。石老师后来批评我,教学时间没有把握好,疏通完文段,准备探究问题时,已经用了20分钟了,后边的讨论只剩10分钟,我却给了8分钟讨论仅留2分钟发言。

公开课时,我按石老师建议的,把疏通文意部分由PPT展现词句翻译改为投影学生导学案预习作业,重点讲析批改过程中发现的有普遍意义的知识难点,有的放矢,大大提高了推进效率。环节与环节的接驳处理,也做了很大改动。讨论时间安排上,石老师建议,讨论4分钟够了,发言至少请4个不同小组的同学来谈,6分钟左右,这一点我也及时调整好了。整堂课,虽然有些紧张,但是基本上所有环节都顺畅地完成了,学生反应不如平时大胆活跃,但是也算积极主动配合,课堂时间把握刚刚好,总结完本课所学,最后齐读重温一遍文段,布置好作业,下课铃声完美地响起。

如果说这堂公开课有何可取之处,那全都是石老师谆谆教诲的成果。只可惜自己还是太愚钝,未能将他悉心传授的精华一一完好地展现于同行面前。真的打心底里非常感激石老师的几番指导,他的思路,完全是高出我好几等的境界,是我远远达不到的水准。很庆幸,能在他带领的备课组里学习和成长。

除了上文所述需要改进的方方面面,另外,还有两个方面也是我需要加劲努力:一个是板书练习,粉笔字实在是很难看,拿不出手;一个是对文本的解读分析,在准确度和深入度两个把握上,需要加强训练。比如这篇文章中的“缘事说理”这一手法,在第3段里,分别体现在哪些具体句子,如果不是石老师带我分析,我自己就是完全没有理解到的。

公开课很累人,老师学生都端着绷着的那种感觉,实在不好受。等待上这堂课的日子,心里始终有所挂碍,也是寝食难安焦虑不已的。但我不认为公开课就是一场表演。我觉得,公开课只是追求更完美的常态课。就像周末懒散素颜,上班时精心化个淡妆,努力展现一个更完美一点的自己一样。磨课的过程很心力交瘁很痛苦,但是也真的是一个非常有意义有收获的过程。每个学期能得一两次这样可以逼着自己广泛学习、深入思考和迅速成长起来的公开课机会,反复推翻自己重塑自己,且能得到涵养深厚经验丰富的前辈们各种一语道破真谛的金玉良言,亦是无比幸运的。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作者:孙甜宇

瘸禅教学反思

何谓科学之光?陈祥书(教学论文)

高三语文教学计划

高三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文白对照《清凉山》

高一语文教学总结汇报

《Unit3Isthisyourskirt》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诵读---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手段 教学反思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共19篇)】相关文章:

游褒禅山记-高中课文原文2023-03-24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教案4 必修22022-05-08

游褒禅山记教案2023-12-21

高一下册语文课文教案2022-07-28

高一语文教学总结2023-12-24

《故都的秋》的教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2023-05-19

高二语文上期第17周教案2022-08-19

记一次写作评价课(教师中心稿)2023-04-24

对口高考范文2022-10-13

高一语文 教学工作计划202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