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香”为你分享19篇“一滴水,别有天地作文”,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一滴水,别有天地作文
一滴水,别有天地作文
一滴水,凝结于碧绿的草尖,化作晶莹的露珠,给清晨以诗意;一滴水,折射出七彩的光芒,化作美丽的彩虹,给孩子以欢乐;一滴水,凝聚成浩瀚的大海,化作雄壮的波涛,给人以惊叹。一滴水,看似平凡,实则别有天地。
人海茫茫,你是否曾感慨自己的平凡?命运波折,你是否曾哀叹人生的不幸?其实,没有谁生来就注定平凡,没有谁永远活在痛苦的深渊,每个人手中都握着一滴水,一滴看似平凡、实则不凡的水。紧握这滴水,用真心赤诚面对人生,生命将有无尽可能。紧握这滴水,生命终将放光。
一簇葵花礼赞生命
紧握一滴水,为梦想倾注全部热情,一支笔,画出了对生命崇高的礼赞。凡。高,每天忍受着饥饿,穷困潦倒,想用心爱的画作换取一块面包而不得。然而,即使命运无数次捉弄他,他依旧没有放弃他的挚爱,他依旧在他的画室里,画那幅《向日葵》,画着他的梦想、他的天堂。他渴望用最绚丽的黄色,给自己带来阳光般的温暖与爱情。他紧紧握着梦想这滴水,将所有的热情倾注在画作之上,他用一簇簇明艳的葵花,倾诉着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
终于,世人明白了他的价值,他的画作令无数人疯狂追逐,那幅曾经连面包都换不到的《向日葵》,成了最昂贵的作品。凡。高在穷困潦倒中无声无息地逝去,但他的梦想、他的灵魂,永远在那簇灿烂的葵花中绽放光彩。
一宵冷雨半世纳兰
紧握一滴水,为爱情付出半生心血,一首词,无声诉说着一段凄美动人的姻缘。纳兰容若,他满腹才华,出身高贵,然而,忧愁仿佛是他的代名词。红巾翠袖,英雄泪,然命运弄人,英雄未老,红颜薄命。妻子难产死后,他悲痛欲绝,无论《饮水词》,还是那句“当时只道是寻常”,抑或是“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都是他最真挚的.情感的写照。在他短短的三十一年的生命中,他用半世哀悼亡妻。也正是这半世,成就了流芳千古的“清初第一词人”。容若的逝去,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容若手中握着真情的水,化作了那夜凄凉的细雨,静静地向世人诉说着那段凄美动人的传奇。
一蓑烟雨陌上花开
紧握一滴水,用恬淡的心坦然面对人生的风雨,生命之花终将绽放。东坡的一生“几多风雨几多愁”,官场经历波折,数次被贬,一腔抱负无法实现。但他依旧怀着一颗淡然的心,“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的话坦荡潇洒,他的豁达成就了他潇洒不羁的人生。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似乎是对东坡一生的诠释。
一蓑烟雨过后,陌上终将花开。
人海茫茫,不要感慨自己的平凡;命运波折,不要哀叹人生的不幸。手中还有一滴水,握紧这滴水,你就握住了一个世界。
握紧这滴水,坦然面对人生起伏,相信吧,生命终会放光。
篇2:别有天地
浩瀚无垠的大海吸引着人类去不断地探索,对于深居内陆的我,那湛蓝的大海之下究竟有怎样的奥秘?我充满吧好奇。
今年寒假的马来西亚之游,“浮潜”使我对大海有了新的了解。所谓“浮潜”,就是穿着救生衣,带上专用的面罩,漂浮在水面上,将头埋在水中,可以欣赏到水中的景色。爸爸说:“走,我带你稍微向远处游一点,就会看到许多美丽的景色,与沙滩上看的似乎有天壤之别。”我将信将疑地与爸爸一起浮潜。
刚开始看到海底时,沙石上零星的碎珊瑚,的确显得有些“荒芜”。可正当我抱怨无趣准备“打道回府”时,一切都似乎活了过来,缤纷的景色陆续进入我的眼帘。慢慢蠕动着的海葵中一只彩色的小丑鱼伸出了脑袋,好奇地打量着我们这群陌生的“来访者”。巨大的海胆张牙舞爪,将长长的刺伸向四方,使人望而生畏,绕道而行。一群黑白相间的小鱼排成长长的队形,像一支训练有素的仪仗队。那鹿角状的珊瑚在阳光与水的作用下,更显得五光十色,光鲜艳丽。不时,还会有一尺多长的叫不上名字的鱼从我身边游过,似乎在跟我比赛,谁游的快。渐渐地我游累了,看见有块平整的珊瑚正好可以让我休息片刻,我坐了上去,很稳当,很舒服。突然,感到腿上被咬了一下,有点疼。转身一看,一条有手掌那么大的白鱼瞪大了眼睛,充满敌意地看着我。原来,它栖息在我坐着的那块珊瑚里,我被当成了侵略者……水中寂静无声,眼前的一切却仿佛在述说着海底王国的秘密。未曾想过,风平浪静的海面下竟然有这片神秘的海底天地,它的美丽,也是我未曾预见过的!
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安全线边缘,前方的断层漆黑一片,需要专门的深潜设备。真希望有一天我可以潜到海底,领略那断层下更为壮阔的景色!
我似乎明白了人们对于探索海底的渴望。那平静的海面下,是另一份更美的景色等待人们去欣赏、去发现!
篇3:别有天地造句
关于别有天地造句
别有天地[bié yǒu tiāndì]【解释】天地:境界。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出自】唐·李白诗《山中问答》:“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1、绕过那个山坳之后,你就会发现后方别有天地。
2、如果你愿细细品味这部小说,你将会觉得别有天地。
3、收藏石头的人都觉得石头世界别有天地,这是外人难以领会的。
4、《春晓》这首诗初读时,觉得平淡无奇,反复读之,才感到诗中别有天地。
5、沿溪而下,尽头竟有一个美丽的湖泊,湖面碧波粼粼,别有天地。
6、来到这座别有天地的庭园,看着满目的奇石异卉,好似已经远离尘世。
7、公园北部原先的钱王饲经过风格改造后,成了江南风格的私家林园,小桥流水、假山喷泉,别有天地。
8、山上的桃花随着流水悠悠地向远方流去,这里就像别有天地的桃花源一样,不是凡尘世界所能比拟的。
9、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出自李白的《山中问答》一诗。意思是山上的桃花随着流水悠悠地向远方流去,这里就像别有天地的.桃花源一样,不是凡尘世界所能比拟的。
10、五一节的时候我们去了大峡谷,谷中飞瀑流泉,野花成片,鸟儿成群,别有天地。
11、这里的景色真是别有天地。
12、日益增长的财富被加进夫妇庆典中,常在传统的中国庆典中揉进西方模式,并别有天地。
13、每一本书不论小说、戏剧、传记、游记、日记,以至散文诗词,都别有天地,别有日月星辰,而且还有生存其间的人物。
14、在白天大街显得别有天地。
15、霎时花园山庄显得绚丽多彩,别有天地,使她感到赏心悦目。
16、昨天师父有讲西游记的故事,开头有写一群猴子,有老有少很聪明等等,什么都有,不过都不敢突破障碍,不敢穿越那道瀑布,只为了怕湿掉几根毛,不知道在瀑布后面别有天地,有着一个非常漂亮的地方,只要进去就可以在光亮漂亮的洞内住得很舒服。
篇4:别有天地的故事
别有天地:另外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等引人入胜。天地,风格或境界。
李白,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祖籍是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因罪迁居西域,在绵州(今四川绵阳)的青莲乡长大。
李白年轻的时候,爱好剑术,轻财仗义,善于作诗。25岁那年,他身佩宝剑,辞别亲人,离开故乡,出外远游。几年间,漫游了现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的许多地方。他才华横溢,抱负远大,渴望参加政治活动,但是在黑暗的官场里,他光明磊落的情怀和正直不屈的性格是不受欢迎的,所以十多年未能如愿走上仕途。
四十二岁那一年,李白受到唐玄宗召见,他的才能在京城轰动一时。但当时的唐玄宗是个一心追求享乐的”太平天子”,国家政务操纵在奸相李林甫和宦官高力士手中。唐玄宗只希望李白做一个歌功颂德的御用文人。但李白性情孤傲,在皇帝和权贵面前没有丝毫媚态,因而遭到高力士等人的诽谤,唐玄宗逐渐对李白冷落下来。
当李白看清唐玄宗确实没有重用自己的意思之后,他担心会因小人的诽谤而遭祸害,就主动要求离开朝廷。在长安的三年生活中,他认清了现实的黑暗和统治者的腐败,写出了许多有深刻思想内容的诗篇。离开长安之后,李白又开始了十年的漫游生活。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屡遭挫折,他产生了求仙访道的想法,希望摆脱丑恶的现实,追求美好生活。
《山中问答》就是他写的一首追求美好境界的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诗意是这样的:有人问我为什么栖宿在碧山,我微笑着没有回答,心中自在悠闲。且看那桃花随着流水自由自在地飘向远方,这里另有一种境界,不同于黑暗、污浊的人间。
【妙语点拨】
李白与唐玄宗醉酒,居然指令杨国忠给他捧墨,高力士给他脱靴。要知道,杨国忠可是宠妃杨大美人的哥哥,高力士乃唐玄宗最得宠的宦官!这两位皇上的心腹宠臣,朝中大臣也没人敢这样无礼,李白一个小小的翰林,居然孤傲狂妄到这种地步。才华横溢的李白恃才傲物,不懂圆滑的为官之道,落得浪迹天涯的下场,屡屡叹息自己不得志,实属自取。
篇5:用别有天地怎么造句
(1) 日记,以至散文诗词,都别有天地,别有日月星辰,而且还有生存其间的人物。
(2) 来到这座别有天地的庭园,看着满目的奇石异卉,好似已经远离尘世。
(3) 如果你愿细细品味这部小说,你将会觉得别有天地。
(4) 山间小溪潺潺,绿草如茵,别有天地。
(5) 这里的景色真是别有天地。
(6) 山上的桃花随着流水悠悠地向远方流去,这里就像别有天地的桃花源一样,不是凡尘世界所能比拟的。
(7) 在白天大街显得别有天地。
(8) 万亩桃花盛开,眺望这别有天地的美景,怎能不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9) 沿溪而下,尽头竟有一个美丽的湖泊,湖面碧波粼粼,别有天地。
(10) 收藏石头的人都觉得石头世界别有天地,这是外人难以领会的。
(11) 桃花园里,小桥流水,竹篱茅舍,真是别有天地。
(12) 绕过那个山坳之后,你就会发现后方别有天地。
(13) 霎时花园山庄显得绚丽多彩,别有天地,使她感到赏心悦目。
(14) 周末别有天地,快乐转移阵地,睡得昏天黑地,看着甜腻韩剧,揉揉疲惫身躯,游戏娱人娱己,赏景心旷神怡,尽情放松自己,问候更要直抵,祝你称心如意!
篇6:用别有天地怎么造句
一、这是一座别有风味的蒙古式的建筑物,赫然矗立在高原的阔野上。三个舍利塔状的顶尖,碧瓦金檐,闪闪生光,给人以一种庄严伟壮的感觉。
二、他那普通话里偶尔夹杂一点苏州话,听起来的确别有风味。
三、水煎豆包子,吃起来的确别有风味。
四、北京的涮羊肉吃起来别有风味。
五、川菜太好吃了,真是别有风味。
六、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朱自清
七、番茄使调味汁别有风味。
八、熏出的鸡色深红微黄发壳,别有风味,食用时一撕就开.
九、哼一哼童谣,返璞归真;忆一忆童年,别有风味;读一读童话,奶声奶气;找一找童真,忧烦无影;耍一耍童趣,开心满怀;触一触童心,神采飞扬。六一来到,愿你永葆童心,开心永远!
十、大家喜爱将卤煮豆腐与火烧同吃,是一种别有风味的素食.
十一、其色泽翠绿,味道清香而略带苦味,食之别有风味.
十二、更多美味多汁的印度烤鸡和别有风味的的泥炭火炉烤的印度鸡,能让闻者垂延三尺!
十三、那樱桃小嘴儿,嘟嘟地撅着,别有风味。
十四、所谓二八席是指“八盘八碗”,都是乡野家常菜,却别有风味。
十五、你的笑好动人哦,特别有风味,我怎么以前没有听到你这样笑过?
篇7:关于成语别有天地解析
一、别有天地解析
天地:境界。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示例】:出了山洞口,只见小桥流水,竹篱茅舍,真是~。
二、别有天地近义词
流连忘返 [ liú lián wàng fǎn ]
流连:留恋不止。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引人入胜 [ yǐn rén rù shèng ]
《世说新语·任诞》:“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著(着)胜地。” 引人进入美妙的境地。后多指山水风景或文学艺术等特别吸引人。胜:胜地,胜境。
别有洞天 [ bié yǒu dòng tiān ]
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
别有人间 [ bié yǒu rén jiān ]
犹别有天地。
三、别有天地造句
1.桃花园里,小桥流水,竹篱茅舍,真是别有天地。
2.来到这座别有天地的庭园,看着满目的奇石异卉,好似已经远离尘世。
3.如果你愿细细品味这部小说,你将会觉得别有天地。
4.这里的景色真是别有天地。
5.山上的桃花随着流水悠悠地向远方流去,这里就像别有天地的桃花源一样,不是凡尘世界所能比拟的。
6.在白天大街显得别有天地。
7.沿溪而下,尽头竟有一个美丽的湖泊,湖面碧波粼粼,别有天地。
8.收藏石头的人都觉得石头世界别有天地,这是外人难以领会的。
9.绕过那个山坳之后,你就会发现后方别有天地。
10.霎时花园山庄显得绚丽多彩,别有天地,使她感到赏心悦目。
11.这样的空间依附于主世界,内中却别有天地。
12.静极则生意盎然,定极则别有天地;此不可思议境界,与佛家之寂灭境界,大有迳庭。
13.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14.藏书楼里别有天地,可谓“书的海洋”。
15.洞口中别有天地,从空间波动来看,这是另外一处小世界,幽魂世界极为稳固,这里面有无数的小世界,变化无穷。
16.圣胎完成,别有天地,非人间,此先天中之先天。
17.进入这地面的裂缝之后,杨林才发现,这裂缝下面居然别有天地。
18.浪子到洞内四下察看一番,发现此洞内别有天地,只是入口处较窄,守住入口,纵有千军万马也无法进来。
19.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20.高山推开门,只见里面倒是别有天地,居然是一个小的健身房,一般的健身器械也都有。
21.梦霄洞里无鸡犬、风雨林间有鬼神,流水桃花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22.难度彼岸,逍遥相随,别有天地似人间。
23.山洞内,云无月惊愕了,没承想这洞内竟是这般别有天地:这座山显然被人为凿成中空,山壁上竟有泉水潺潺顺流而下。
24.桃花流水迥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25.石门打开,叶荣毫无畏惧的大步踏入,里面别有天地,是一间敞亮的大厅。
26.两人凑近才发现这岩石之后别有天地,若不是一路尾随这沙虫而来,这般隐蔽地方不是刻意寻找,极容易忽略而过。
27.卡萨帕带着我从一个小门进去,七拐八拐,里面却别有天地。
28.流水桃花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29.小舟沿溪流荡去,尽头竟与一湖泊相通,水面开阔,碧波粼粼,别有天地。
30.五一节的时候我们去了大峡谷,谷中飞瀑流泉,野花成片,鸟儿成群,别有天地。
31.每一本书不论小说、戏剧、传记、游记、日记,以至散文诗词,都别有天地,别有日月星辰,而且还有生存其间的人物。
32.公园北部原先的钱王饲经过风格改造后,成了江南风格的私家林园,小桥流水、假山喷泉,别有天地。
33.日益增长的财富被加进夫妇庆典中,常在传统的中国庆典中揉进西方模式,并别有天地。
34.但是程弓心中却越发好奇,当初那外鼎已经拥有无数神奇能力,这真正强大的内鼎又会强大到何等地步呢,鼎内会不会像传说中的一样,别有天地呢。
35.真是大开眼界,以前见到的熊洞又脏又小又臭,莫非那些洞的深处也和这里一样别有天地?我问雪异,雪异撇嘴道:那怎么可能。
36.背崖完全山挡住,如果不是亲自近来发现,别人只会以为这里有一座山不高的山,永远也不会知道这山的后面别有天地。
37.局面发展到此,眼见那黑棋不论如何应法,都要被白棋吃去一块,但如黑棋放开一条生路,那么白棋就此冲出重围,那时别有天地,再也奈何它不得了。
38.尽头有扇木门挡着,余非用力推开木门向里面一看,木门里面别有天地,居然是一间装饰精美的小屋,宛如现代房屋的阁楼一般大小。
39.七拐八绕,进到一个大厅,没有想到这外观毫不起眼的地方,里边竟然别有天地。
篇8:成语典故:别有天地
“别有天地”这则
这个成语来源于《李太白全集.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yao远望)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字太白,自号背莲居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祖籍是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因罪迁居西域,出生在碎叶(今独联体境内),在绵州(今四川绵阳)的青莲乡长大。
李白年轻的时候,爱好剑术,轻财仗义,善于作诗。25岁那年,他身佩宝剑,辞别亲人,离开故乡,出外远游。几年间,漫游了现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的许多地方,
他才能出众,抱负远大,渴望参加政治活动,但是在黑暗的官场里,他光明磊落的胸怀和正直不屈的性格是不受欢迎的,所以十多年没有结果。
四十一岁那一年,李白受到唐玄宗召见,他的才能在京中轰动一时。但当时的唐玄宗是个一心追求享乐的“太平天子”,国家政务操纵在奸相李林甫和宦官高力士手中。唐玄宗只希望李白做一个歌功颂德的御用文人。但李白性情孤傲,在皇帝和权贵面前没有丝毫媚态,因而遭到高力士等人的 ,逐渐不受唐玄宗
当李白看清唐玄宗确实没有重用自己的意思之后,他担心会因小人的 而遭祸害,就自动要求离开朝廷。在长安的三年生活中,他认清了现实的黑暗和统治者的腐败,写出了许多有深刻思想内容的诗篇。
离开长安之后,李白又开始了十年的漫游生活。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屡遭挫折,他产生了求仙访道的想法,希望摆脱丑恶的现实追求美好生活。《山中问答》就是他写的一首追求美好境界的诗,诗意是这样的:有人问我为什么栖宿在碧山,我微笑着没有回答,心中自在悠闲。且看那桃花随着流水自由自在地飘向远方,这里另有一种境界,不同于黑暗、污浊的人间。
篇9:别有天地是什么意思
【拼音】:bié yǒu dòng tiān
【解释】:别:另外;洞天:道教称仙人居住的地方。指另有一个仙境。形容风景奇特,引人入胜。
【出自】:唐·李白《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示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八回:“各处尽是画栋雕梁,珠帘绮户,那派艳丽光景,竟是~。”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形容另有一种境界
【褒贬】:褒义词
【英语】:hidden but beautiful spot;a world all its own;
别有洞天的近义词
别有天地 引人入胜
别有洞天的反义词
味同嚼蜡平淡无奇 索然无味
别有洞天造句
一人独处时,虽有寂寞之感,却也别有洞天。
各处尽是画栋雕梁,珠帘绮户,那派艳丽光景,竟是别有洞天。
歌舞厅霓虹闪烁,美仑美奂,声、光、电的境界别有洞天。
等到山顶,才知道华山风光别有洞天。
篇10:书中别有天地初二作文
书中别有天地初二作文
四年级时,当我翻开一本书后,我便像一匹小马,踏上了读书的漫漫长路。自那时起,我时而狂奔,时而对路旁的美景流连驻足。我吃着路旁的草,慢慢长成一匹大马,继续在这读书之路上飞驰。
书籍,像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等待着你慢慢去欣赏。桑桑在金色的麦田里飞奔,远处金色的房顶在阳光下格外耀眼。用酒瓶砌成的墙轰然倒塌,在淅淅沥沥的雨中唱着最后一曲颂歌。地洞中散发出霍比特人独特的佳酿,高耸入云的城堡中传来巨龙的咆哮。这一幕幕如诗如画的场景只有在书中才能发现。
书籍,像大海中的灯塔,指引着我人生的航向。遇到挫折时,保尔牵着我的手,拉着我穿过片片荆棘。感到迷茫时,小王子与我一起穿过沙漠寻找生命的本真。遇到挑战时,听到哼哼仍在那里抱怨奶酪的消失,便坚定了信念,直面挑战。人生不可描绘,机遇与挑战永远存在,为何因名利扰乱本心?翻开一本本书,从书页中透出了刺穿红尘的真理之光。
书籍,像一杯冬日的暖茶,滋养着我的灵魂。轻抚那饱经沧桑的断斧,追忆周郎火烧千里赤壁;拾起一截断瓦,想像唐宋千年的繁华;端起一杯酒,邀那影与明月,共谈壮志未酬的'曹操、精忠报国的岳飞,共忆隋唐的辉煌,秦汉的沧桑。风雨飘摇,山河不变,几千年的积累,都凝聚在这小小的一本书籍之中,润进我的灵魂之中。
书,就是这样简单不乏深邃,优美又富有哲理。细细品味书中的人物、事件、景物,会使你发现更多的内容。书中,别有天地。
篇11: 别有天地非人间作文
别有天地非人间作文
如果可以,就将人生比作山岭,窈窕崎岖,让人寻壑经丘。如果可以,就将世界比作山岭那边的风景,匍匐于山路的我们,看它若隐若现,只有登顶,方可一览众山痕迹。
没有人愿意甘心做桎梏于山顶的蚁类,让那边风景终其一生成为山尖明月遥不可及,但又有多少人囿于人间烟火的荆棘或障于一叶,苟于碌碌。也许,我们应从现在开始,拨开那看似叠障的荆棘,让思想攀上高地,从高处往下看,俯视自己的生活,大笔描绘自己的`未来,一览人生好风光。
学着从高处往下看,将胸怀与眼界放宽。“只追逐着鹿的猎人是见不到山的,只关心打渔的渔夫是见不到海的。”林清玄如是说。何必只执着于眼前一朵花的绽放,或许抬头,纳入眼底的是整片森林。胸怀宽广,站在历史河岸的鲁迅老人长袍一身,孑然而立。在那个年代,弃医从文,只为用如椽大笔,奉给那不绝如缕的民族之魂让它继续光明的柴薪,给予麻木世人当头棒喝。隔着百年夜色,我仿若看见那削瘦身躯下的陡然剑气,浩荡长存。眼界无垠,方成大家风范。在那片舞台,有人尽情引领着节奏,是马云,是俞敏洪,是那些不甘于成为附庸的击鼓人,时代在他们所敲的鼓点中前进,他们站在高处,世界掌控于他们手中,掌纹的每条脉络的纵横似是决定了这个世界的归途去路,他们目及所处,并非烟雾缭绕的山麓,而是江山如画,豪杰列土。博大的胸怀在于让生命底色更浓厚,高瞻远瞩在于让生命之锦更多彩繁复。
从高处往下看,让思想与精神超然。战国的锋芒尖砺逼人,带着原古还未褪去的粗噶,老庄哲学却似旁逸斜出的一支荷,倏地便写意般在烽火中诵起一首民歌。这精神若提灯逆行,以人之境界照亮着一丈红尘。“子非鱼,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游于世,却又隐于世,原因无他,境界脱然,他虽为世俗所绊,却从未为世俗所累。从高处往下看,似是挣脱束缚于人心的茧,蜕去蜇伏的蝉翼,不再挣扎于泥土的囹圄,恍然长嗟,便是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多少人做不到从高处往下看,仿佛欣赏湖光山色,只见湖水泛起鳞波,却未曾知晓湖下澎湃成歌。要做击长空的鹰,背负青天,莫之夭阏。只有明白世界广阔,才能为自己的前路掌灯,最后,便只待整敛梳妆,在由你主导的舞台上粉墨登场。
篇12:用别有天地造句示例
用别有天地造句示例
1、《春晓》这首诗初读时,觉得平淡无奇,反复读之,才感到诗中别有天地。
2、这里的景色真是别有天地。
3、公园北部原先的钱王饲经过风格改造后,成了江南风格的私家林园,小桥流水、假山喷泉,别有天地。
4、来到这座别有天地的庭园,看着满目的奇石异卉,好似已经远离尘世。
5、沿溪而下,尽头竟有一个美丽的湖泊,湖面碧波粼粼,别有天地。
6、日益增长的财富被加进夫妇庆典中,常在传统的.中国庆典中揉进西方模式,并别有天地。
7、如果你愿细细品味这部小说,你将会觉得别有天地。
8、绕过那个山坳之后,你就会发现后方别有天地。
9、收藏石头的人都觉得石头世界别有天地,这是外人难以领会的。
10、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出自李白的《山中问答》一诗。意思是山上的桃花随着流水悠悠地向远方流去,这里就像别有天地的桃花源一样,不是凡尘世界所能比拟的。
11、每一本书不论小说、戏剧、传记、游记、日记,以至散文诗词,都别有天地,别有日月星辰,而且还有生存其间的人物。
12、在白天大街显得别有天地。
13、山上的桃花随着流水悠悠地向远方流去,这里就像别有天地的桃花源一样,不是凡尘世界所能比拟的。
14、五一节的时候我们去了大峡谷,谷中飞瀑流泉,野花成片,鸟儿成群,别有天地。
15、霎时花园山庄显得绚丽多彩,别有天地,使她感到赏心悦目。
16、昨天师父有讲西游记的故事,开头有写一群猴子,有老有少很聪明等等,什么都有,不过都不敢突破障碍,不敢穿越那道瀑布,只为了怕湿掉几根毛,不知道在瀑布后面别有天地,有着一个非常漂亮的地方,只要进去就可以在光亮漂亮的洞内住得很舒服。
篇13:关于别有天地的成语故事
别有天地的成语故事
李白,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祖籍是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因罪迁居西域,在绵州(今四川绵阳)的青莲乡长大。
李白年轻的时候,爱好剑术,轻财仗义,善于作诗。25岁那年,他身佩宝剑,辞别亲人,离开故乡,出外远游。几年间,漫游了现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的许多地方。他才华横溢,抱负远大,渴望参加政治活动,但是在黑暗的官场里,他光明磊落的情怀和正直不屈的性格是不受欢迎的,所以十多年未能如愿走上仕途。
四十二岁那一年,李白受到唐玄宗召见,他的才能在京城轰动一时。但当时的唐玄宗是个一心追求享乐的”太平天子”,国家政务操纵在奸相李林甫和宦官高力士手中。唐玄宗只希望李白做一个歌功颂德的御用文人。但李白性情孤傲,在皇帝和权贵面前没有丝毫媚态,因而遭到高力士等人的诽谤,唐玄宗逐渐对李白冷落下来。
当李白看清唐玄宗确实没有重用自己的意思之后,他担心会因小人的诽谤而遭祸害,就主动要求离开朝廷。在长安的三年生活中,他认清了现实的黑暗和统治者的腐败,写出了许多有深刻思想内容的诗篇。离开长安之后,李白又开始了十年的漫游生活。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屡遭挫折,他产生了求仙访道的想法,希望摆脱丑恶的现实,追求美好生活。
《山中问答》就是他写的一首追求美好境界的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诗意是这样的:有人问我为什么栖宿在碧山,我微笑着没有回答,心中自在悠闲。且看那桃花随着流水自由自在地飘向远方,这里另有一种境界,不同于黑暗、污浊的人间。
——《山中问答》
别有天地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别有洞天
【反义】索然寡味
妙语点拨
李白与唐玄宗醉酒,居然指令杨国忠给他捧墨,高力士给他脱靴。要知道,杨国忠可是宠妃杨大美人的哥哥,高力士乃唐玄宗最得宠的宦官!这两位皇上的心腹宠臣,朝中大臣也没人敢这样无礼,李白一个小小的翰林,居然孤傲狂妄到这种地步。才华横溢的李白恃才傲物,不懂圆滑的为官之道,落得浪迹天涯的下场,屡屡叹息自己不得志,实属自取。
篇14:别有天地的同义词
别有天地的同义词
别有天地的同义词
别有天地
【读音】:
[bié yǒu tiān dì]
【释义】:
天地:境界。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同义词】:
别有洞天
别有天地造句
1.霎时花园山庄显得绚丽多彩,别有天地,使她感到赏心悦目。
2.昨天师父有讲西游记的故事,开头有写一群猴子,有老有少很聪明等等,什么都有,不过都不敢突破障碍,不敢穿越那道瀑布,只为了怕湿掉几根毛,不知道在瀑布后面别有天地,有著一个非常漂亮的地方,只要进去就可以在光亮漂亮的洞内住得很舒服。
3.“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桃花岭饭店地处湖北省宜昌市繁华闹市,院内古木参天,桃香四溢,碧草幽幽,闹中取静,独领都市绿洲的浪漫感受,是中外宾客商务旅游及举行会议的理想场所。
同义词造句
1.但对万念俱灰的hugh来说,一切却好像都来的太迟了,抑或生命其实可以别有洞天?
2.有奇形怪状的钟乳石笋和石柱,洞下更有无底洞、水池等景观,可以说是别有洞天。
3.一个别有洞天的道家建筑群,每年四月会举办盆景展览,开放予公众人仕参观。
4.放胆踏进漆黑的世界,迎接你的.将是你从未想像过的地底胜景别有洞天。
5.别有洞天“活画舫”残迹,其基座用青石雕砌成船舫样式。现经挖掘整理,增砌石料舫面。
6.天文台总部虽座落于繁嚣的尖沙咀区,但其范围内却是青葱幽静,别有洞天。
7.天文台总部虽座落于繁嚣的尖沙咀区,但其范围内却青幽静,别有洞天。
8.天文台总部虽座落于繁嚣的尖沙咀区,但其范围内却青?幽静,别有洞天。
9.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便会产生平淡之中另有风味,自然之中别有洞天的感觉, “质”与“腴”浑然一体,陶渊明诗歌的自然风格便由此产生了。
10.九九七年八月,我和师姊一时兴起,准备到枋山东北边的山区一探究竟,因为我们去台东的时候,每当经过这里,就会被那巍峨翠绿的山峦吸引住,总认为那边一定别有洞天。
篇15:别有天地的成语故事
【成语】: 别有天地
【拼音】: bié yǒu tiān dì
【解释】: 天地:境界。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篇16:别有天地的成语故事
“别有天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另有一种境界。也形容风景引人入胜。
这个成语来源于《李太白全集.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yao远望)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字太白,自号背莲居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祖籍是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因罪迁居西域,出生在碎叶(今独联体境内),在绵州(今四川绵阳)的青莲乡长大。
李白年轻的时候,爱好剑术,轻财仗义,善于作诗。25岁那年,他身佩宝剑,辞别亲人,离开故乡,出外远游。几年间,漫游了现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的许多地方。他才能出众,抱负远大,渴望参加政治活动,但是在黑暗的官场里,他光明磊落的胸怀和正直不屈的性格是不受欢迎的,所以十多年没有结果。
四十一岁那一年,李白受到唐玄宗召见,他的才能在京中轰动一时。但当时的唐玄宗是个一心追求享乐的“太平天子”,国家政务操纵在奸相李林甫和宦官高力士手中。唐玄宗只希望李白做一个歌功颂德的御用文人。但李白性情孤傲,在皇帝和权贵面前没有丝毫媚态,因而遭到高力士等人的诽谤,逐渐不受唐玄宗信任。
当李白看清唐玄宗确实没有重用自己的意思之后,他担心会因小人的诽谤而遭祸害,就自动要求离开朝廷。在长安的三年生活中,他认清了现实的黑暗和统治者的腐败,写出了许多有深刻思想内容的.诗篇。
离开长安之后,李白又开始了十年的漫游生活。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屡遭挫折,他产生了求仙访道的想法,希望摆脱丑恶的现实追求美好生活。《山中问答》就是他写的一首追求美好境界的诗,诗意是这样的:有人问我为什么栖宿在碧山,我微笑着没有回答,心中自在悠闲。且看那桃花随着流水自由自在地飘向远方,这里另有一种境界,不同于黑暗、污浊的人间。
【造句】
1、绕过那个山坳之后,你就会发现后方别有天地。
2、如果你愿细细品味这部小说,你将会觉得别有天地。
3、收藏石头的人都觉得石头世界别有天地,这是外人难以领会的。
4、《春晓》这首诗初读时,觉得平淡无奇,反复读之,才感到诗中别有天地。
5、沿溪而下,尽头竟有一个美丽的湖泊,湖面碧波粼粼,别有天地。
6、来到这座别有天地的庭园,看着满目的奇石异卉,好似已经远离尘世。
7、公园北部原先的钱王饲经过风格改造后,成了江南风格的私家林园,小桥流水、假山喷泉,别有天地。
篇17:沼泽过处,别有天地美文欣赏
沼泽过处,别有天地美文欣赏
世间情事,伤春悲秋,快乐开怀,不过是酒不醉人人自醉罢了
——题记
欢乐娶,离合苦,所谓“不如意十之八九”,便是美好易逝,苦难长存;然而“以其变者而观之,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以其不变者而观之,物与我皆无尽也。”无论美好还是苦难,人生几十年,是一瞬,亦是无尽;
一路走来,二十八载,弹指一瞬,七手八脚,上下求索,得失之间,至今一片茫然……
曾以为“花开折时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原来是春光苦短,百花易凋,春花虽好,却时光易逝,终究落了个“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曾以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原来是茕茕孑立,举杯邀月,对影三人,高处不胜寒,终究落了个“天山六月雪,无话只是寒”;
曾以为“桃花流水宛然去,别有天地在人间”,原来是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终究落了个“且酩酊,任他 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悲欢离合凝聚笑颜如花,花样年华沉淀淡雅墨香,丝丝牵绊化作风轻云淡,别了无奈,舍了期盼,蓦然回首,灯火阑珊,爱已淡漠,情已真,走过心灵沼泽地,不管是晴天还是风雪,都是靓丽的一道风景;
求之不得,又何必自苦呢?
人生在世,身如不系之舟,随波逐流,是非善恶,爱恨情仇,实难分辨得清楚,若能求得心之所安,已是莫大解脱了;
篇18:成语别有天地非人间的意思
【拼音】:bié yǒu tiān dì fēi rén jiān
【简拼】:bytdfrj
【解释】:天地:境界。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出处】:唐·李白《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示例】:如入瑯環福地,痴龙护门,人迹罕到,大父称之谓~也。 明·张岱《快园记》
【近义词】:别有天地
【反义词】: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另有一番境界
【英文】:a place of unique scenery in the world
篇19:《顾城文选别有天地》读书笔记
《顾城文选别有天地》读书笔记
作者及本书简介
顾城,朦胧诗主要代表人物,顾城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早期的诗歌有孩子般的纯稚风格、梦幻情绪,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语句来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经典名句。后期隐居激流岛,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因婚变误杀妻子谢烨后自杀。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作品译成英、法、德、西班牙、瑞典等十多种文字。
《顾城文选》共四卷,本卷名:别有天地,内容主要为作者早期诗论、童话、记者问答录音笔录。本卷书共35万字,主要阐释了顾城哲学的梗干。
感悟正文
一、语言是不够的。生命需要的是一个世界。
我慌张地翻开刚到手的文选,想了解一个完整的他。之所以一直企盼这样一套他的文选,是因为我觉得通过诗的篇目,我难以掌控一个立体的他。那些篇目就如同一个个瞬间的抓拍,平面的光影(甚至是黑白的)。他与北岛不同,北岛是桌子上明晃晃的银烛台。不听他自己讲述自己的哲学,我无法窥见月球的背面。
顾城很大方地用了一张调查表、一篇剪接的自传介绍了自己。他讲他小时候如何如何害羞,讲小时候看到自然的感受,讲J.H法布尔对他的启蒙、讲诗是如何发芽的(如何从片断到连续的)、讲随父亲到火道村下乡、讲第二次“恋爱”——爱上绘画、讲自己对城市的恐惧。后来,“春天来了”,姐姐告诉他:有人和他写一样的诗。一份区办小报使得他闯入了诗坛。最后他讲了明天。他讲他的使命、讲到祖国、讲到历史与不幸。我想这些就是使得一批人包括顾城、北岛、舒婷等加入到朦胧诗这个“体制”中主要诱因。他们在使命、历史与不幸中逐渐看不清了,于是他们走近,想亲自用眼睛辨别。但是,他们发现,结果是不遂人愿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给年轻的顾城带来名气的除了这首著名的《一代人》,还有《远和近》: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有好多人把这首诗理解为爱情诗,我不否认,你可以从里面读出来一种爱情的味道,这是朦胧诗的一种特点。但事实上,还有一种更为恰当的解释。引用顾城自己的句子:“世界上有一种引人遐想的东西,叫做‘云’;‘云’成其为‘云’是需要距离的,当人们真正走近它时,它就成了‘雾’……”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云”代表的是一种未知。而所谓远和近并没有使得这种未知变得清晰,反而变成了“雾”。其中,你、我、云,是组成顾城最初的哲学的三个部分,这是顾城思想中的三个不同的“我”的视角。在顾城最初的创作理念里面,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回归自然”。人类最初的创造是不掺杂主观创造欲的,是一种自然而然,像呼吸一样平凡地表达。但是当人们认识到了“表达”之后、在有了语言之后,主观创造欲就跑出来了,宇宙和人就分家了,于是就有了你、我、云,即宇宙、主观的我和未知。注意,这里的未知是对于主观的我来说的,而对于宇宙,未知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作者会写:你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
当创造是呼吸时,所创之物便是生命。因为语言是位于创造之后的,所以,对于生命来说,语言其实是次要的,而恢复原本的“宇宙——人”一体才是最紧要的。这就是顾城的思维与哲学。我十分能够理解这样一种思维,但是我难以预料这将是一种怎样的结果。一种艺术一种思维、哲学的散布是需要它的可解读性的;越容易解读就才越容易传播。或许顾城他也曾经在诗的传播与自我艺术当中抉择过,但是很明显他选择了后者。毕竟不是人人都是耶稣,有很多人甚至很多国家是希望烧死耶稣的。既然我站在这里,希望能够读懂顾城,那么我就必须试着还原自己,看看语言外还有什么,也许我需要经历整个世界。说和写是次要的,关键是去做些什么。
二、死亡是没有的。死亡是文化的结果。
我们每天谈文化,文化是哪里来的?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要了解生命的轨迹,因为只有有生命的系统才会有文化的衍生。我们要讲开始,要讲死亡,这是文化最根基的主题。人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了,世界是圆的。然而人的路是直的(至少在我们普通人的视角里是这样的),人是渺小的。人每天在他的小圈子里转啊转,人是容易满足的。人作为一只可怜的容易满足的蚂蚁,一直是在文化流中飘荡的。我们谈死亡,会说今天哪个哪个学校又有学生跳楼了,然而死亡是死人的事情,我们是不能知道的,我们知道的只是文化所给予它的定义。我们说生命开始,那么你能否说清你最早的记忆是在什么时候?很难。它和死亡一样,一个是在你背后,文化流的无限远处的一个点;一个是在你前方,文化流的无限远处的一个点。而我们所无法名状的这一些事物都是我们顺从文化流的结果。它们的存在是文化告知我们的。那么,开始的开始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世界很奇妙:原子和星球的系统有着极相似的地方,一个单位人和人类这个群体也应当是这样的。“当人类在洞壁上画下第一个线条的时候,那时还没有文字,人们想获得内心的情感,获得一个自由,想画下在天上飞的感觉,鸟的感觉,树叶摇动的感觉”,我们小时候也是这样的,没有言语,看到月亮看到院子里的花,我们没有办法表达心情,于是我们就抓起蜡笔。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当家人看到的时候,性质就开始变化了,你为了得到赞赏开始追求更好:这里要用这个颜色,那里要凹进去一些。你自觉画得好些了,满心欢喜,家人开始传阅,开始有肯定与赞赏。文化就诞生了。人永远脱离了初始的自然状态。(不要误会,我们从来不否认文化的人是健康的。)文化产生的原因具体来说是“规矩”或者说“规律”这个东西。自然人把握住了规律就变成了文化人。圣经说,亚当和夏娃吃了苹果,知道了善恶,而被赶出了伊甸园,也就是这个意思。
而从文化人诞生的那一刻开始,文化也就开始了流动。开始有了文字,有了言语的规范。这个过程无疑是美丽的。作为一个文化人,维持文化的现状是有益的。因为文化使得人在通过语言文字交流的时候有了一定的方圆;人在接受外界信息的时候也有了一定的规律可循。然而对于一个诗人,或者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方便并不是他们所追寻的,他们所追寻的是他们所认可的美丽。那么到底是作为分支的文化美丽呢还是原始的自然美丽呢?顾城给出的答案,是后者。他说:“我很庆幸我放猪而不是去上学,这使我和语言有了一种自然的关系。”无疑,这显露着作者对于语言系统自然化的重视,对于现状他慨叹道:原来说话是有规定的,不是为了高兴和好听。他说:“对于诗的创作,唯一能给我启示的是我的梦,在梦里诗变成了一种很自然的表达,在那里,我变成了摄像机,变成了灯光,鸟是我,春天是我,河水是我,花香是我,这都不需要一个理由,因为在梦里不用去想。”他认为他获得了一种最自然的表达,他认为这是好的。说实在,我同意他的这一些观点。先前我在写诗的时候,总是能够写出一些从没经历过的场景与画面,我对于它们是完全没有感觉的。我承认,是所谓规律产生了它们,它们并非是从我的心里面流出来的,尤其是我最早期的一批作品。它们干涩,生硬;而最近产生的一些小作我还是很满意的,借用一位台湾朋友对于我朗诵的那篇《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的评价:我喜欢这种发自内心的感觉。
“自然人死去,文化人诞生。”这里为什么不用“自然人变化为文化人”呢?因为本质上,这两类人是不等价的。自然人属于宇宙,他和宇宙是一体的,他发出宇宙的声音服从内心的指向;文化人脱离了宇宙,属于自身,他说自己的话、做自己的事、研究内心的指向(这里面不只包括他自己的内心)。如果说自然是生命的开始话,那么人自从开始接受文化流的影响便失去了作为自然人的生命,开始了自然人的死亡,开始了作为文化人的存在。作为文化人,每个人有他们每个人的“话”要说,他们离开原点开始运动(至于运动的方向之类,你可用什么“性格决定命运”一类的道理去解释)。对于开始运动后的结果,人类对此一无所知,于是,自称为科学的文化流根据他们所谓的规律提出:这一运动的结果很简单,就是肉身死亡。至于死亡之后的事情,便没有再说。对此,最初一些宗教的文化流倒则提出:成仙、圆寂成佛、转世等概念。文化流中的人由于惧怕结束,惧怕“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样的事情,便信了宗教的观点,主观地将其理解为对于肉身来说摆脱死亡的秘法。再之后,科学的文化流就跑出来用事实控诉:这是迷信!然而最初的宗教观点其实根本不是这回事。它们所阐述的其实是区别于肉体存在的人的存在本质的问题,所以我们会发现最初的宗教和哲学的关系非常非常大。我理解,他们所说的就是要人们回归自然人。这种回归并非是倒退式的,而是前进式的。而至于回到原点方式,于佛教讲是“看破四谛”,于儒家讲是“格物致知”,与道家讲是“得道”,所以顾城说:“我要用我的脚走遍大地,世界就融入了我的生命(即成为自然人)”。而这时,一个文化人会终结生命,一个自然人就产生了。这才是死亡的真谛。所以说:生与死重合,自然人死,文化人生,回到原点,返死而生,生死乃是一种转变的.两种体现,人怕转变所以害怕死亡,文化人研究了千年的规律,殊不知转变才是生命的规律。
三、由大自由到文化架设与生命的降临
顾城表示:只有回归自然人才能脱离文化的束缚,才能表达出人类最初的最干净的愿望。我在前文中曾提到过,一个人作为个体,是不能够完全经历人类进化的“大圆”的,他只能够作为其中的一小段直线,无法独自回到起点。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回归自然? 顾城给了提示:“这类新诗(指朦胧诗)的主要特征,还是真实——由客体的真实,趋向主体的真实,由被动地反应,倾向于主动地创造。”表面上,这是对朦胧诗特征的阐释,但是他实际上指出了一条使用文字体现自然人的思路:首先,由文化人创造的文艺形式是既定的。你写了一行字,那就是一行字;你用纸叠了玫瑰,事实上那就是玫瑰。但是,如果文化人对文字动动手脚,让你能产生“误解”,那么这个文字就发挥了自然人的功效。什么是“误解”?就是你在阅读时,心里的那个答案。一千一万个人都能从中找到他们自己的愿望,那这就是自然、就是世界、就是你自己。学过初等数学的人应该都会记得,在规定向量的方向的时候,书上是这么写的:“零向量有任意的方向。”你可以说零向量与某个向量平行,但是你不能说:零向量和某个向量方向相同。零向量也就是这个问题的钥匙,在有限中创造无限。很有意思是不是?这实际上就是提出了一种中国式的自由——大自由。
既然要讨论自由,那么我们就弄弄明白,自由这个词是哪里来的?举一个都知道的例子“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意思是老子早就不爽了,能让你自作主张?)。古义的自由一般指的是自作主张,直到了清末才有人把西方的自由主义引进中国,冠以“自由”的名号。那么你琢磨琢磨,西方的“自由”在中国本应该是个什么词?是自在!自在是区别于你们说的自由的。自在属于东方精神,自由属于西方精神。东方和西方的精神,在本质上是不同的:“西方的精神,它是强烈地显示着‘人’的精神,它站在世界的对面,自然的对面,它说:我要这样!东方的精神呢?是:就是这样。它没有‘我要!’这种成分。”这么说有点难理解,我们换个说法:一种语言是能够充分体现它所处的文化环境的。以英语来讲,“should”这个词有表示推测、“应该”等意思。不管是在祈使句还是那些有着主语的句子里,这样的推测都有着一种较强的人类主观色彩。而在汉语里,“应该”这个词往往会有一些天注定的味道,是人所不能左右的。相对应的,我们就因该能够看到“自在”与“自由”的本质区别了。前者与自然有着莫大的关系,后者则更具人类的侵略性。
那么由此可以总结,所谓西方精神代表的是一种“探求”的看,而东方精神代表的是一种“观照”的看。而所谓相对于自由而言的大自由,就是一种强烈区别于西方精神下的“自由”的哲学观,是十分古老的东方哲学观点。“有名天地之始,无名天地之母。”无是一切的原形,是自然,用老子的话讲:即混沌,在佛家称:空。有是这一切自然、混沌的具象化,是四散纷飞的生命,即色。然而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两者虽是不相同的形态,却是一样的本质。组成你和你身旁的杯子的元素,在千百年前恐怕是混在一起的,只不过你和它如今有了色像,成了实在。“探求”的看,看的就是色像。即使可能他在探求的是诸如“自由”的抽象概念,但在面对巨大的“空”时依旧是“色像”。有句话叫“自由是自由的枷锁”,不管你再如何探求,你永远是在这样一个维度,逃不出去。这就好比是骑驴找驴,其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而“观照”的看是一种脱离世界的看。是我们讲的“达观”。“我们在人世中间,我们才想像出一个历史,想像出时间。”生老病死在脱离了这个世界的维度之后会成为同时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就站在驴的旁边,不需要找,它就在面前。当世界与你无关的时候,你才会看得到世界,你才能成为世界。此即大自由。
而正是人的大自由的想法产生了文化与生命之间紧密的关系。具体地说就是:大自由使得自然的人分离出文化与生命两部分。我们知道,顾城的哲学主要是来回答三个问题:1.文化(文化人)是怎么来的?2.文化出现前的生命(自然人)是怎么一回事?3.文化与生命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顾城试图从回答这三个问题开始,解释人如何从自然人到文化人,又怎样才能从文化人回归到自然人。对于前两个问题,我在前文的“一、二”中已经仔细阐述了,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文化与生命之间的关系。顾城在书中曾这样指出:“这个‘未知’无形无名,是万物之母,也是文化之母。万物产生,有了分别,有了名称,有了概念;这个时候文化产生了,文化人也就产生了;人也就从和万物浑然一体的自然生命中分离了出来,犹如杯子和水的分别,它们成了两个事物。”我们来仔细看看这句话:“未知”、“无”、“自然”和最初的“我”这四者在顾城的哲学中是具有同等意义的,在这个“我”具有了“分别心”后,万物有了分类,产生了文化,人类的“我”脱离自然的“我”而出现。再进而,顾城给出了一个很奇妙的比喻进行解释:杯子和水。顾城说,他用水果来比喻自然的生命,“一个果子中的水不会因为倾翻而泼洒出来,在人还没有思想、还与自然一体的时候,他的生命之水就是他本身,不管如何震荡都不会离开。当人有了“分别心”,生命之水就会离开,以析出的方式离开‘我’”。(而产生“分别心”的正是大自由的想法,大家对此肯定有疑问,我们放到过后解释。)思想使得人同万物分离,而分离更加强了思想,思想又加强了分离。在这个过程中,概念与分类被强化到了极致,生命之水也析出到了极致。此时杯子与水出现了。所谓的杯子就是文化,而水就是生命的精华(大体等同于精神)。生命之水会随着人的积累而变化,这种变化就产生了涨溢的现象,这就出现了艺术、革命、爱情等等。而这样一个运动过程其实就是文化本身的体现。所以说,文化一方面是为生命之水降临而架设的场所,另一方面又是生命之水运动的结果。两者在最初始的状态下的存在就是自然的生命。于此,这样一个分离的过程大抵是解释完毕了,但是大家会有疑问,关于大自由的作用,似乎有着某种矛盾。
思路清晰的朋友可能会指出:我在前文中曾经说过,顾城给出的回归自然人的方法是源于大自由,那么怎么又说文化人脱离自然人的缘由也是出于大自由呢?这岂不前后相异互而矛盾?其实不是的。文化人脱离自然人的缘由是出于人本性对大自由的渴望。人在处于自然人的状态时是在一种“未识一切”的状态中的,人对一切没有概念(包括什么是我)。所以,人需要了解这一切的时候就造出了一个“我”,这个“我”立于自然人之外,人们不知觉地利用它来观看一切,进而人类进行了对这个世界的分类、概念的建立,从而出现了文化人。而当人站在了大自由的终点的时候,在对所有概念建立并深入了解之后,人会到达一个“已知一切”的状态当中,人就不再需要这样一个旁观的“我”,这样就回到了自然人。在这样一个漫长无期的过程中,人虽然又回到了起点,但是人类对于大自由的渴望已经消失,人们获得了它和所附属的已知。社会与文明本身就是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上的,在那样一个终点,我们将面临的会是一个发达的自然文明。不过,在那之前,我们十分需要这样一种体系:以文化为架设,令生命降临、运动,以一种假似恢复自然生命的状态建立、利用概念。这种假似态可以使得各种形式的文化有着更强的生命力,让我们能够更深刻地认知未知。
结语:
寥寥方几千字,算是写下了阅读时的些许感悟。看着行间的批注甚是欣慰,我向来是觉得,看书时若是不记下些什么那便是徒走一遭,如今这样也算是满足了。或许朋友们会问,搞清楚这种哲学有什么意义?顾城在卷尾曾这样写道:“之所以真理是简单的,就在于中国哲学点出的‘归于一’。如果你时时想起我们是一个,你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旅程就都变得从容、有趣了。”我想这便是最重要的了吧。倘你还能更深一阶,使得文章造诣有着些许突破,用言辞惠及他人,那便更嘉。如若依旧一头雾水(当然,也有可能是我的原因),那便怀着一颗平常心,一略而过;庄子说:“夏虫不可语冰。”未免刻薄,不过也不失为是一条思路。
★ 手握一滴水作文
【一滴水,别有天地作文(共19篇)】相关文章:
世界水日的作文:我的天堂,我的水2022-12-06
每滴水都有春天初二作文2022-04-30
小学五年级世界水日的作文2023-03-19
游沙湾滴水岩作文2022-06-08
水之情缘作文2024-03-09
回报,情何以报散文2022-07-14
水莲的作文600字2022-08-29
世界环保日作文600字2022-04-30
变形记作文想象作文500字2023-01-26
以水的话题作文600字202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