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小学生作文300字(共13篇)由网友“青纱灯笼”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望庐山瀑布小学生作文3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望庐山瀑布小学生作文300字
望庐山瀑布小学生作文300字
庐山瀑布是一座很壮观的瀑布,对此,你怎么看呢,下面这篇望庐山瀑布小学作文300字,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体现了庐山的瀑布十分壮观。快跟着我一起去欣赏瀑布的美吧! 早晨的瀑布是柔和的。我漫不经心地看了瀑布一眼,却觉得越看越像一幅妙趣横生的画。云雾笼罩着瀑布,使瀑布变得柔和。几束阳光穿过薄雾,照在瀑布上,反射出了七道彩光。彩光照在瀑布上,瀑布变成了七彩瀑布,仿佛仙女下凡时抛出的彩带。 中午的瀑布是壮观的。耀眼的阳光刺破了薄雾,让瀑布变得壮观。虽然瀑布已经没有早上那么神秘莫测了,可它依然那么美。瀑布“唰”的一下冲到大水池里,金灿灿的阳光直射在它的“身子”上。那景象,叫人流连忘返,百看不厌。 傍晚的瀑布是美丽的。一会儿的'功夫,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照着瀑布,瀑布又变成五彩缤纷的了。几滴调皮的水珠飞了出来,你一定会以为它们也是彩色的。错了!它们是透明的。 我下次一定还要来看庐山瀑布!
篇2:《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
17、古诗两首课前透视:本课由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杜甫的《绝句》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诗句情景交融,诗中形象生动逼真,是古诗中写景名作。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望庐山瀑布》语言简洁,用词精当。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可以说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写意山水图。《绝句》则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仿佛一幅生机无限的早春图。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图文对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编写特点,以读带讲,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句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进而受到美和感染,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和赞美。无论从诗句内容还是在学诗体验上,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另外结合教材图文并茂、诗句韵味优美适于诵读的特点,教学中教师应该大胆放手,营造学诗意境,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鼓励学生诵读,加深对诗句内容和情感的理解感悟。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信息资料:1、生字卡片、课件或插图,适合读诗配乐的音乐资料。2、收集曾经读背过的李白和杜甫的诗句。教学 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切入举偶1、谈话:同学们你们会背古诗吗?谁能把自己知道的古诗背给大家听! (由背诗活动,营造学诗的氛围,实现自然过渡,相机板书课题。)2、观察:教师出示准备的课件或是两诗的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问: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试着把自己观察到的景物说一说。在学生观察说话的基础上,引出课题。(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本文两首诗的特点,教学中应抓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优势,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把观察与说话结合起来,感悟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初步体会诗中蕴含的感情。)对话平台初读1、出示古诗《望庐山瀑布》。引导学生初读诗句,也可以让课前会读的学生领读,教师相机指导。2、指读。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阅读、识字经验,抓住重点字进行正音和识记,如:“紫”应读“平舌音”、“川”应读“翘舌音”;“瀑”由“三点水”加熟字“暴”组成、“炉”字可以用造句子“冬天我们要生火炉取暖。”的方法记忆等,教育要充分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3、利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识记字的情况。4、同伴练读诗句,争取背诵。(充分尊重学生的读书、识字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夯实基础,为研读诗句,体会感情打下良好的铺垫。)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炉、烟、流、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字形、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自己认为需要注意的地方,提醒大家。 2、指导。指导学生认为难写的字,教师进行示范书写。其他的字学生对照课本自行书写。 3、交流评价。(自评、同桌评、小组评)采取多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评价。 (及时巩固认字成果,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自主写字的水平和良好习惯。) 研读 1、自学诗句。借助工具书和图画理解字词的意思,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小组合作。交流自学中已经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3、全班交流。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重点解决学习中存在的疑难。篇3:望庐山瀑布其一
望庐山瀑布其一
原文: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注释:
⑴庐山:又名匡山,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在庐山区境内,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江湖水气郁结,云海弥漫,多蝇岩、峭壁、清泉、飞瀑,为著名游览胜地。
⑵香炉峰:庐山北部名峰。水气郁结峰顶,云雾弥漫如香烟缭绕,故名。南见:一作“南望”。
⑶三百丈:一作“三千匹”。壑(hè):坑谷。“喷壑”句:意谓瀑布喷射山谷,一泻数十里。
⑷歘(xū):歘忽,火光一闪的样子。飞电:空中闪电,一作“飞练”。隐若:一作“宛若”。白虹:一种出现在雾上的`淡白色的虹。“欻如”二句:意谓快如闪电而来,隐似白虹而起。
⑸河汉:银河,又称天河。一作“银河”。“半洒”句:一作“半泻金潭里”。
⑹造化:大自然。
⑺江月:一作“山月”。“江月”句:意谓瀑布在江月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清澈。
⑻潈(zōng):众水汇在一起。“空中”二句:意谓瀑布在奔流过程中所激起的水花,四处飞溅,冲刷着左右青色的山壁。
⑼穹(qióng)石:高大的石头。
⑽乐:爱好。乐名山:一作“游名山”。益:更加。闲:宽广的意思。
⑾无论:不必说。漱:漱洗。琼液:传说中仙人的饮料。此指山中清泉。还得:但得。一作“且得”。尘颜:沾满风尘的脸。洗尘颜:喻指洗除在尘世中所沾染的污垢。
⑿谐:谐和。宿:旧。宿所好:素来的爱好。“且谐”二句:一作“集谱宿所好,永不归人间”,又一作“爱此肠欲断,不能归人间”。
翻译:
从西面登上香炉峰,向南望见瀑布高挂在山前。
水流直下达三百丈,沿着山谷奔涌前行几十里。
速度快如风驰电掣,隐约之中宛如有白虹腾空。
乍以为是银河从天上落下,弥漫飘洒在半空中。
仰观瀑布那气势真雄奇啊,这是神灵造化之功!
再大的海风也吹不断,江上月光却能直透其中。
水流在空中任意飞溅,冲刷着两侧青色的石壁。
飞腾的水珠散发彩色霞光,水沫在巨石上沸腾。
我本就最爱游赏名山,面对此景心胸更加宽广。
不必像服琼浆一样成仙,此水已足以荡涤尘俗。
遁世归隐本是我夙愿,只想久居此地永辞人间。
篇4: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5:望庐山瀑布
人教版望庐山瀑布
一、教材分析:
(一)、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山前面的河流。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二)、简析
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三)、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讨论学习,自读自悟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2、了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生平,积累李白的古诗一到二首。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四、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激趣:同学们,在开展今天的学习活动前,我们先去庐山游览一番,欣赏一下庐山风光吧!
2、学生观看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
3、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庐山的印象,畅所欲言。
4、导入新课:庐山风景迤俪,吸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在游览庐山后题写的诗作《望庐山瀑布》。
(二)学习古诗:
1、听古诗朗读,学生自由跟读。
2、初读古诗,熟悉诗歌内容。(学生评议标准为熟读。)
3、回忆古诗的学习要点:字、词、句、篇。
4、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各种方法(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与已经学过的古诗对照等方法)自学古诗。
5、小组汇报,教师作适当的点评。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理解难点:生,弥漫;川,河流;三千尺,指瀑布很长;疑,怀疑;落九天,从天的最高处泻落。(汇报中要给每一个学习小组发言、补充的机会)
6、朗读练习: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瀑布的气势雄伟。可采用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后评议的方法。
(三)了解诗人:
过渡语: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些有关于李白生平的知识呢?
1、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肯定知识丰富的同学。
2、通过课件展示李白生平,了解李白诗作的特点:奇特的想象,比喻;出神入化的夸张。
(四)巩固诗歌的学习:
1、回到《望庐山瀑布》一诗中体会李白诗作特点的表现,点到为止即可。
2、体会诗歌的意境,开展朗读竞赛,(评价要求为在读出瀑布磅礴的气势同时,读出语言的描绘的魅力。)
3、背诵积累古诗。教师点拨:读背无定法,只要能表现文章内容,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就是最好的。
(五)课外积累展示:学生自由诵读自己所知道的课外的李白的古诗。(力争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
(六)学唱古诗《望天门山》:
过渡语:同学们,古诗不仅能读、能诵,还能唱呢!听——
1、学生学唱古诗《望天门山》。
2、反复六遍后,请已经能背诵的同学表演背诵,介绍经验。
3、学生自由背诵或唱诗,及时反馈背诵情况。
(七)激发学习热情:
导语:看着同学们如此热烈地背诵,老师也不禁有些技痒了,我也来背一首李白的诗给大家听,好吗?
1、教师声情并茂地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请学生指正。
2、鼓励背诵李白的名作《将进酒》。要求积累一句、两句均可。
3、师生共背《将进酒》。鼓励有困难的同学课后继续背诵,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提高自己的诵读能力。
篇6: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
原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作者介绍
李白(7-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篇7:《望庐山瀑布》
诗人 李白
朝代 唐诗
体裁 七绝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篇8:《望庐山瀑布》
【注释】
①“日照”句:《太平寰宇记》:“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贺,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
【品评】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维妙维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功”!所以这 “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你看!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象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宋人魏庆之说:“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诗人玉屑》)这个看法在这首诗里似乎特别有说服力。比如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 “活”了,也隐隐地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挂”字前面已经提到了,那个“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很难设想换掉这三个字,这首诗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诗云:“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场景虽也不小,但还是给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瀑布、瀑布……,显得很实,很板,虽是小诗,却颇有点大赋的气味。比起李白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相去实在甚远。无怪苏轼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戏徐凝瀑布诗》)话虽不无过激之处,然其基本倾向还是正确的,表现了苏轼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见地的鉴赏家。
篇9:望庐山瀑布作文300字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改写:
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来到了庐山爬山,到了庐山当然是要看香炉峰大瀑布的了,我早就听说了香炉峰瀑布的大名了。古人还传说,这香炉峰瀑布是从九重天上落下来的。
我来到了那里一看,香炉峰上雾气满天,但在阳光的照射下,使雾气看上去好象变成了紫色的烟雾,而那瀑布看起来则像是挂在山前的一条大河,急急的水流从天而降,飞快地奔泻下来,势不可当,声音震耳欲聋,往上看,只能看见云、雾气、但却看不见顶,大概是被云给遮住了,真让人觉得,那从天而降的瀑布是银河从九重天(天的最高一层)上掉落下来的呢!
这真是一副美景,山顶有紫烟周绕,山上树木繁茂,山间有瀑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真是一副独具一格的山水画,使看的人如入仙境一般。我就灵感大发,因此,我把我看到的壮丽景色,作成一首诗写了下来,这就是《望庐山瀑布》。
【关于望庐山瀑布作文300字汇编十篇】
篇10:望庐山瀑布作文300字
星期六的清晨,李白去到了庐山风景区,那里风景优美,树木繁茂,泉水叮咚叮咚地作响……你知道吗,更为壮观的是那庐山的瀑布啊!
你们看,揉着他那双还没睡醒的大眼睛,又懒洋洋地伸了几个大懒腰的太阳公公要去上班了。李白发现,那一层层白茫茫的雾围绕在香炉山旁边,让山峰若隐若现。而薄雾在太阳公公的照射下,好像变成了一阵阵紫烟,非常的好看。
远远望去,能看见一条隐隐约约的瀑布,它就像山姐姐的围巾一样围绕在她的脖子上。看呐,瀑布奋力一冲,就像箭一样,“嗖”的一下落入河流中,速度比光还要快。它冲下来的那一刻,水面溅起水花,水花溅到了李白身上,他感觉轻爽极了!此时,一条夺目的彩虹出现在山间,太美了,此时此刻的美景无处能敌。
李白陶醉其中,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他不由自主地说道:“这简直是仙境啊!我回去就要作诗,把它的美用诗词表达出来。”而诗名他都想好了,就叫《望庐山瀑布》!
太阳早已挂在了天空,李白依依不舍地跟庐山告别,庐山的身影早已刻在了李白的心中……
【关于望庐山瀑布作文300字汇总七篇】
篇11:望庐山瀑布作文300字
庐山又称“匡庐”,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称。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瀑布更是名传天下。为此,我翻山越岭,来到庐山脚下,想一睹它的风采。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让人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太阳照在香炉峰上,那云雾就变成了紫色的,像仙女的绸带飘动着。突然,我惊喜地看到瀑布似条百练挂在山川间,我听到了震耳欲聋的“哗哗”声,像叠叠的浪涌上暗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那长长的瀑布从高山上飞泻而下,似有三千尺,难道是从九天之上的银河里流泻下来的吗?我被它那雄伟的气势折服了,情不自禁地吟诵到: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有关望庐山瀑布作文300字汇编7篇】
篇12:望庐山瀑布作文
寒假期间,我游览了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庐山。庐山地处江西省九江市,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块段山。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大通脉,北枕长江。
来到庐山通过检票口,顺着蜿蜒的环山公路向上,越过一个个山岗,从高处俯视山下,一切都变的那么小了。下了车我们便向山上走去,第一站来到了含鄱口,在这里可以俯视美丽的鄱阳湖,可是,今天的含鄱口风大雾浓,茫茫雾海如临仙境,雾一阵阵的随风飘过身旁,真有种腾云驾雾的感觉。随后我们便向三叠泉的方向出发,走了一段山路才乘上缆车,下了缆车后还需由上而下再步行3000多个台阶才能到达瀑布。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步行终于到达了瀑布的脚下,我是又累又热,就在这时一阵山风带着瀑布的水珠向我扑来,扑面水珠似无数精灵在身边飞舞,为我消去一路的疲劳。站在观望台上仰视,瀑布真壮观呀!它从高高的山崖缺口飞泻而下,经过两处平地,把瀑布分成了三层,看着这壮观的景象、聆听着水流的轰鸣,我只能借用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形容这美景了!
美丽的庐山,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呀!
篇13:望庐山瀑布作文
阳春三月,温暖的春风使人陶醉。李白拿起电话,对贺知章说:“贺兄,今天的天气很好,我们去坐船看风景,怎样?”“好啊?”李白坐上宝马车,油门加大飞快地开到了岸边。好一会儿,贺知章才慢慢地开着奔驰来到了岸边,李白跑过去说:“贺兄啊,你怎这么慢才开到呢?”我边开车边欣赏风景呢!”贺知章说。
是啊,贺知章一看,岸边的风景可真美啊!桃花开出了粉红的笑脸。小草探出了嫩绿的脑袋。燕子从空中飞过,唧唧的叫着,好像向李白和贺知章打招呼。迎春花露出了黄色的小脸蛋儿,像是来欢迎李白和贺知章。船缓缓开过,小鱼跃出水面好像在表演呢!“看,那是庐山,我们去爬山吧!”李白说道。
李白爬着爬着,看见在阳光的照射下,香炉峰升起的团团烟雾化作了紫色的云霞。远远望去,一条瀑布从高高的山上飞流直下,好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不由得使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落了下来。水珠落在了石头上,阳光照着水珠,照出了五颜六色的光。“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一下子便诗兴大发,作出了这首诗。
★ 游记300字作文

【望庐山瀑布小学生作文300字(共13篇)】相关文章:
爬铜铃山小学作文300字2023-04-07
九寨沟导游词作文150字2022-04-28
我与九连环作文300字2023-04-14
四年级快乐暑假300字作文素材2023-10-10
游八里沟作文500字2022-06-03
南昆山游玩小学四年级作文300字2023-09-17
长白山写景作文300字2023-04-26
写景作文300字 九寨沟2023-12-27
暑期游八里沟作文2023-04-01
盘龙山作文300字2022-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