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顾”为你分享20篇“课题研究总结”,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课题研究总结
一学期来,我们课题组加强了理论学习,落实了常规研讨,完善了课题网站,通过各种教研活动促进了师生的成长。
一、加强理论学习
我们注意收集学习资料,做好学习笔记,开展了专题学习沙龙、读书评比、撰写读后感、博客交流等活动,并收集了老师们的学习笔记,提升了教师理论水平。教师学习资料集“教海拾贝”已制作好第一本。
二、落实常规研讨
我们课题组每月召开至少一次课题研讨会,推广老师们在研究中积累的新经验,交流课题研究出出现的新问题,交流各自捕捉到的生活中的好素材,交流学生喜欢的写话方式和评价策略,探讨出实践性更强、更为详细的研究计划。布置好研究任务和研究时间。
三、完善课题网站
我们完善博客建设,充实了学校网站上的课题专栏,课题组内两位位老师负责及时上传课题研究活动通知、活动过程、活动总结(反思),其他老师积极参加研讨,形成经验性总结。通过反思、实践、再反思、在实践,我们的教育智慧随之增长。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向博客投稿。学生写话集“童心飞扬”已制作好第二本。
四、开展教研活动
我们课题组合校本教研活动开展实验研究,课题组成员上好课题研讨课,创新教学方法,针对发现学生写话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集体研讨和反思,探索有效的写话指导课的一般教学模式,并写好教学反思或教学论文,积极投稿。课题组开展的课题实验探究活动扎实有效,一次活动就是一次思想的交流,思维火花的的碰撞。这样的教研活动,逐步提高教师了的教学水平,优化了教学过程,教师们在交流中获益。
五、促进师生成长
1、学生获得成长。通过研究,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和写话习惯,感悟了写话的基本方法,写话的兴趣浓厚,写话的质量也明显提高,促进了写话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促进了学生可持续发展。课题组老师辅导的班级在各级各类诵读、作文等比赛中获奖。辅导的学生有多篇写话发表和获奖。
2、教师得到发展。课题组教师认真参加教研活动,进行专题学习,提高了理论素养,整理出了一本研究资料集。整理出了学生的写话作品,做好了教科研成果的总结和推广工作。我们完善课题网页,展示了课题活动开展的全过程。课题组教师上校级以上公开课近40多节,多位教师作讲座,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课题组成员建有个人博客,进行个性化的创造性备课,在老师群体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撰写了有关课题研究的教学论文,有三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二十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常州、溧阳市级竞赛中获奖。课题组中有1位教师被评为溧阳市学科带头人,2位教师被评为溧阳市骨干教师,3位老师在基本功竞赛中获奖,1位教师在市级评优课中获奖,3位教师被评为溧城镇先进教育工作者,多位教师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
篇2:课题研究总结
一、进行实践,开展合作学习,改进合作方法。
课题组成员分别按照各自设定的小组合作模式开展起来。先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试着运行,然后又调查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感受、不足之处等等,我们就对学生的调查进行分析,针对性的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我们每个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大家在教研例会上把各自收集到的信息汇总到一起,进行分析,归纳,整理,从而得到一阶段我们实验的真实情况和效果。针对一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及时的进行调整,通过不断的更正,调整,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越来越得心应手,也逐渐地摸索出里面的一些规律。
(一)科学合理分组,使学生“可合作”
把学生按3、4个人一组分成若干个组,最佳方案是好、中、差都有,男女搭配均匀,性格互补,成绩好能力强的做组长;若没有能力较强的组长,可以把三个实力接近的组员并成一个组,这样的小组是主导式和民主式两种,各有千秋。也可以把若干个小组分为2至3个大组(集团)这样便于量化比较。每个学生根据实力都定一个目标分,一般目标分要略低于实力分。如一个学生的实力是20分,那么就给他定个18分,这样他就不以及格为目标,如果考个28分,那么就为小组贡献10分,如组长的目标分为90分,若考了85分,则组长就负贡献5分,这样组员觉得比组长能干,学习就更有信心,而组长觉得拖小组后腿,挺难为情的,就会加倍努力。并且组长很快就会找到加分的重要途径,那就是最差的组员最有潜力,他距100分还有82分的空间,虽说未必能加满82分,但只要盯住组员,积极辅导,加个二三十分的希望还是挺大的,所以最后的结果是全体成员都在努力,这样连最差的学生都要学习了,小组合作肯定走向了良性循环。 当然学生定的目标分不能一成不变,过一段时间后要把不怎么合理的分数调整过来。
(二)优化评价机制,使学生“想合作”
及时评价、反馈、激励表彰是小组合作得以持久推进的重要保障。因为学生渴望得到承认,被认可,是他们学习动力的添加剂。怎样操作呢?大家不妨这样试试。每次测验后给每位大组长发一张反馈汇总表,前六名写上“恭喜你们冠军,恭喜你们亚军直到恭喜你们第六”,学生对这六个字非常在意,分析谁拖后腿谁拉分等。到了期中或期末就对前六名18位学生发奖状和奖品,奖品不必买贵的,但必须是学生很有新鲜感的、很有兴趣的。这上来领奖的中间肯定有6位成绩是差的,看到他们脸有点红的上来领奖,你就会知道他们下次会更努力。
(三)设计合作内容,使学生“能合作”
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的学习内容时要注意它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课堂教学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阵地,但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盲目的`小组合作。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仔细考虑什么样的问题值得在课堂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此外,教师留的课后作业,阶段测试的习题都可以设计成小组合作的内容。
(四)培养合作技能,使学生“会合作”
为了调动小组内每个成员的积极性,教师必须培养组长和组员的合作技能。
首先是组长的责任心,和后进组员的上进心。要把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紧密地联系起来,建立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让学优生带动学差生,让学差生抛弃自卑感,建立自信心,拥有成就感。组长要对组员负责,学优生要对学差生负责。小组的整体是对比竞争的基本单位,这个时候,小组成员就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他们的合作才会有较高的效率。
二、收集资料,撰写课题论文,形成科研成果。
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收集相关资料,进行阶段小结,并积极撰写课题论文、随笔,在各级各类论文评比中多篇获奖,在各级各类教育杂志上也有发表,形成了初步的科研成果。
三、研究的收获
(一)初步的实践成果:
教师已能初步筛选适合“合作学习”的内容,能结合教材确定“合作学习”的内容,既要注意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又要具有不同的层次性,提出的问题要能够引起全体学生的主要思考,使绝大部分学生都有思考的余地和空间。并能初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活动中能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都有所收获。
学生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已养成一些“合作学习”所必须的基本的能力。如:
(1)学会收集。合作学习的课题有一定难度,有时需要收集一些资料或材料,如:“千克和克的认识,就需要学生收集同一种物品的各种包装重量,或许多不同物品的重量。(2)学会表达。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各人实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3)学会讨论。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4)学会倾听。倾听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倾听也是一种学习。要学会倾听老师的提问,同学间的发言;要倾听操作要点;也要倾听小组分工要求;要倾听表扬之词;也要听得进批评之言,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四、存在的一些问题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我们也遇到了不少困惑:
(一)顾了“知识水平”,失了“技能”与“情感”。
教师常常为了解决一个比较难的问题,而让学生合作学习,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就是通过解决学习中的某些问题,而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而合作,一种为达到目标而采取的策略。
(二)顾了“主体地位”,失了“主导作用”
过去,我们过分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出现了“满堂灌”、“填鸭式”的做法;现在,我们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中又出现了“放羊式”的现象。我们经常会发现,合作学习表面“热热闹闹”,实际上是“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
(三)顾了“合作学习”,失了“独立思考”。
我们也发现,当要求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有的学生无从下手,等待着合作交流。为何造成这种现象的呢?因为小组进行合作交流学习的时候,大多数是那些思维敏捷,反应快的学生主导着交流的过程,能力稍差的学生则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思考,久之就养成了一种惰性,等着别人给他提示和启发,或者干脆等着别人说出答案。
(四)顾了“优秀学生”,失了“弱势群体”。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力较强的成员受到尊重,取得领导地位甚至抢尽风头;而反应较慢的学生表达跟不上节奏,羞于开口,甚至会丧失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能者独尊,弱者失趣的现象,原因在于老师忽略了弱势学生,评价只关注了小组的学习结果,不注意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进步。 (五)顾了“个人评价”,失了“小组评价”。
开展合作学习后常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但小组代表一站起来发言就是“我认为??”、“我觉得??”、“以我之见??”,往往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意见。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常常是“你说得真好!”、“你的见解真不错”。显然,学生不正确的发言方式是由教师不科学的评价造成的,同时也把集体劳动的成果变成了个人的功劳,还会影响其积极性。
五、下一阶段的任务:
(一)加强学习, 增强教师科研意识。加强教育科研理论和科研方法的学习,以精深的专业知识引领课题研究。
(二)立足课堂,抓好科研常规活动。进一步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倡导和研究,在实际操作中着重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和内容以及评价方式,不断开展教育教学反思,把课题研究落实到实处,争取出更多的研究成果。
(三)扎实有效,实施规范化的课题管理。加强课题过程管理,深入研究,不断完善方案,并注重研究资料的积累。
篇3:课题研究总结
教育科研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在区科研部的指导下,已进入了深入研究阶段,并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将一年来的课题研究工作做一个简要回顾总结。
一、规范管理,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科研教育思想。
为提高我校科研水平,调动教师全员参与科研工作的用心性和主动性,以科研促教研,我们要求每位教师每月坚持自学,并做好3000字以上的学习笔记。同时要求每位教师每月撰写课题研究案例、教学反思等等。除此之外我们还用心参加省、市、教育学会组织的科研论文征集工作课题研究培训活动,拓宽自己的研究研究思路。
二、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将课题研究融入日常教学中。
1、“科研兴校”一向是我们办学指导思想,为使课题的研究工作能真正落实到实处,我们在加强教师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计划性,着重要求教师们将课题研究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中。
(1)我校组织教师按照课题实施方案制定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各课题小组结合学科特点从多元角度拿出方案并认真实施。
(2)教师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继续围绕课题进行小课题研究活动,小组成员间相互听课,研讨交流。
(3)由课题组统一领导,落实好本学期的实验研究工作。学校科研室跟踪指导,带领各小组不断修正补充完善。
(4)每位课题组成员每月上交案例分析、课题研究反思等。
(5)、本学期学校开展了“青蓝杯”青年教师课题课教学大赛活动,青年教师结合学校的研究课题进行教学大赛,相互交流学习,推动了课题研究的进行。
2、我校将“小课题研究”活动纳入常规工作当中,已开展多年,以学年组为单位的“小课题”研究活动,有效的促进了老师香胡交流和提高。
3、用心进行课题研究构筑有效生命课堂。有效的教育、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每位教师的追求,也是我们教育科研的最终目标。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是教育科研发展的必然趋势。用心围绕“有效生命性”这一主题开展教科研研究。我们精心研究备课教案;要求各教研组能结合理想课堂的构建,针对教学中的困惑、难点确定教研主题,然后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理论学习、群众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反思等研讨活动。
三、抓好过程管理,做好阶段性总结,健全课题管理档案。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教育科研工作务必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
就科研工作制度而言,本校从xx年起开始制订有关教科研工作的规章制度,并逐年修订、补充、完善。确保了我校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
在参加学校“十一五”课题的研究中,我们每位课题成员都能根据自己收集到的实验材料按时做好课题的阶段性总结。学校及时总结并将过成材料归档。
四、课题研究初见成效。
我校的课题研究虽然开展充分显示了它的生命力,收到了显著的成果。教师们的教育观念更新较快,个性是一部分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了学校科研工作的骨干。“十一五”科研期间,我校以省、市、县级的征文活动为契机,鼓励教师用心撰写、投稿。许多教师把自己在教学中收集到的点滴写成论文并用心参加各级各类的论文评比。我想,只要我们为之努力,争取了,我们才有可能得到丰厚的汇报。
篇4:课题研究总结
课题研究已进行半年有余,通过同组教师的协作努力,课题顺利进行着,对此,本人特做出如下总结:
一、本年度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及成果:
1,教师理论水平等到较快提升
通过课题研究,全组教师共同努力,阅读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书籍,查阅了很多文献资料,学习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了教学观念,促进了课堂高效率,在实践的同时积极总结并撰写论文,确实得到了能力的提升。
2,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得到有效的培养,从而在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课题研究与开展,学生能独立完成只是结构的构建,有利于学生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通过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使学生对知识进行了一次有效信息加工,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增强立体思维能力。
3,加强了师生的协作,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提高,光靠老师的行动还是不够的,关键是如何让学生真正积极自主的学习起来,俗话说“教学相长”,通过老师的有效指导,学生渐渐自主的培养起学习的积极性并真正落实到实践中,从而提高整整体的教学质量。
二、下一阶段研究规划
1,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实验,注意及时收集课题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
2,针对学生差异,在教师的有效课前指导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重视整体知识的构建的运用,提升自己对知识有效加工的水平,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3,教师在,有效指导过程中,要侧重思维方法上的指导,提供相关示范,鼓励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提高学生探究新事物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的乐趣。
4,积累教育资料,撰写案例和论文。
篇5:课题研究总结
为在学校中形成班级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进一步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拥有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使广大教育者形成善于在细微之中做学问、做事情的风格,培养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为学生的将来发展打好基础,从而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管理质量,搞好学校内涵建设。20xx年11月,我们桃墟中学
申报承承担了实验课题《农村中学班级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近半年来,我们在教育局及学校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深刻反思,不断改进,研究已经初见成效。教师的管理观念改变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学校的班级精细化管理水平上了一个台阶,现将本阶段的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研究过程和进展
(一)、领导高度重视,坚持课题引领、服务策略
学校领导对教育科研十分重视,坚持科研课题引领、服务教育教学工作。从课题的申报立项到实际研究,学校都积极关注,由学校政教处公主任主持,并由有经验的教科室张主任及时跟踪、指导,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组织核心成员外出听取专家汇报、参观管理现场等活动,充分保障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学校是我们科研课改的坚实后盾。
(二)、做好教师管理观念、学生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等的现状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为了充分、全面、客观地了解自课改至今的班级学生管理现状,使实验教师的研究更具有针对性,自课题申报开展以来,课题组老师多次进行班级学生的现状调查和分析。课题组老师认真调查、总结、研讨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教师的教学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及管理手段以及学生的态度、行为、习惯的体现方式等。使课题研究工作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三)、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及时总结研究成果,应用于学校管理,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发展
1、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以德育教育为基础,狠抓班级管理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班主任是开展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实施德育工作的主力军,班级是实施德育的主战场。为此,学校每年挑选一批责任心强、有能力、素质高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组织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在学校原有工作制度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学校发展计划,同时借鉴兄弟学校的先进管理经验,重新修订了《桃墟中学班级量化考评细则》、《班主任评价方案》、《班级文化建设评价方案》、《控制辍学考评办法》等规章制度。现在学校的班级管理工作已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健全管理机构,抓执行,促整改
学校成立了以政教主任公主任、团委张书记及各年级主任为成员的考评和检查小组,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每日做到“五查”,即查到校、查两操、查课间、查自习、查放学。所查结果做到每天公布,每月汇总公布,并把每月考核结果纳入班级量化考评之中。学校特别重视考评结果的在整改,通过整改,班主任看到了不足,找到了与其他班级的差距,想法设法改进了,班级间的差距缩小了,学校班级管理工作上了一个台阶。
(3)开好“四会”,促进班级德育教育
每周召开一次班主任会,班主任每周认真组织一次主题鲜明的班会,每学期组织一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每学期开展一次“文明礼仪标兵”和“纪律标兵”评选会。通过“感恩教育”班会使学生在家理解父母的“唠叨”,在校体会老师的“严与爱”;“文明礼仪教育”主题班会后,校园里追逐打闹、大声喧哗的现象没有了,见到老师主动问好的同学越来越多了一次次主题班会的召开,一次次开启了同学们心灵的大门。在开展会议中,注重实效,不搞形式。每次会议要依据存在的问题或者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主题计划和实施措施;注重痕迹管理,不搞口头形式。班级工作要有记录,总结和反思,强化经验推广。
2、重视学生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业成绩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习惯也往往会成就学生的一生。
(1)制定健全制度,抓好学生课堂学习规范,提高课堂效率
为了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课题研究,促进学校教学发展,学校专门制定修改了《桃墟中学教学奖励办法》、《桃墟中学“三六”和谐高效课堂构建实施办法》、《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十条》、《学生课堂学习规范十条》等,突出了教学作为学校中心工作的地位。首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构建高效课堂,推行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要形式的“自主互动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放手让学生概况,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课堂上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宰者。
(2)抓好课间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向上的学习习惯
作为一所寄宿制半封闭管理的农村学校,管理好学生的课余时间,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与习惯也是班级精细化管理的关键。为此,在学期初年级组要求各班级与任课教师分别制定了各班学情分析报告,认真分析每位学生的学习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改的措施与目标,并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座谈、指导,使学生明白自己存在的不好习惯,拾起信心加倍努力。班主任负责跟踪服务与阶段性评价总结。
(3)表彰奖励,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校特别重视对优秀学生、优秀教师的奖励,每学期对一学期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并颁发奖学金,同时学校借助学校宣传栏、校电台等形式,对优秀学生进行宣传,以此树立良好风气,促进学风建设,激励学生进步。
3、加强班级环境卫生管理,创建清洁美丽校园
为了加强校园文明建设,不断培养师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文明水准,优化育人环境,努力使校区环境达到“清洁、整齐、文明、有序”,学校特别重视班级环境卫生管理。为此,学校专门制定了《桃墟中学学生宿舍管理方案》、《桃墟中学学校环境卫生管理方案》等制度,并专门召开各班劳卫委员培训会,由劳卫委员组织各班学生认真学习,统一要求与考核标准。为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学校成立了以政教处公主任与团委张书记为考核负责人的考核小组,坚持每天不定时检查和抽查,并做好详细记录,每天将考
核结果在学校公告栏公示,而考核结果也纳入班级量化之中,以及学校评选“劳卫标兵”的重要依据。每天考核结果的出现总能吸引班主任与同学们的关注。通过一次次的关注与整改,我们的校园树更多了、草更绿了,地更净了、宿舍更整洁了。现在每一个桃中人都有一个共识:共同营造桃墟中学清洁美丽校园的学习环境,使清洁美丽的校园环境永远成为桃墟中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发挥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总是生活在特定文化情境之中,受到特定的文化影响的,因此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班集体,它的文化对于学生的文化定向、文化发展、文化转型等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班级的文化建设既是一种文化氛围的创建,又是对学生心灵的塑造。为此学校确定了“树立优良班风,展现班级风采”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方案,及《桃墟中学班级文化建设评价标准》,各班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师生共同策划,一起动手,装扮自己的教室、宿舍,教室里“班级风采”、“佳作欣赏”、“班务公开”、“心愿树”等栏目,展示了班级师生的风采,彰显了同学们的个性。为了激励同学,促进班级文化建设,学校每学期组织校领导班子对各班班级文化建设进行考评打分,并公示考评结果,通过活动的开展,促进优良班风的形成,使班级精细化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1、从教育思想观念来看,仍有个别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教育思想比较落后,教育观念不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个别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只注重智育,甚至只顾自己所教的学科,,人为地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没有照顾学生的全面发展,管理中没有体现班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这种思想指导下的班级管理是片面的、不科学的、不公平的,势必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就教育管理方法而言,当前,教育管理者的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仍较匮乏,班级管理中缺乏理论指导,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也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因此在具体班级管理中,表现出班级管理表面统一、严谨,但缺乏内在活力和特色;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多见于批评教育乃至惩罚的方法,导致了师生关系的疏远、教育功能的萎缩。
3、由于长期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影响,班级管理模式多是保姆式、警察式的。过多地强调了班主任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主体意识。在班级的实际工作中,甚至把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变成主体作用、包办作用,班主任“有为”,而学生“无为”。
4、目前由于班级学生人数多,班主任工作压力大,各项活动和事务性工作繁杂,班主任有时疲于应付,班级管理不能深入研究,研究成果难以推广。因此,存在班级管理没目标或者目标不落实,计划性差、随意性强,放手学生管理而不能及时有效指导等问题,在育人方面缺少耐心和连续性,因而影响班级精细化管理效果。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们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越来越感到新的问题和困难不断涌现,在课题研究工作中还有着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探索、解决。但是我们将继续走校本科研之路,在以后的课题研究中更扎实更严谨,以期圆满完成研究目标,为实现桃墟中学跨越式发展尽一份力。
桃墟中学《农村中学班级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课题组
篇6:课题研究总结
本学期,以人本教育和特长发展为着眼点,从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出发,针对我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干预”为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充分以活动育人和环境育人为基本渠道,靠创新求实与素质教育接轨,用坚韧恒心与特长发展相约,经过一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落到实处。
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转变思想,是确保子课题研究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通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制度落实、测试落实、焦点落实。对学生心理情况测试分析,找出病因,对症下药。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一)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更关注和注重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发展。通过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例如,提高这些学生的参与课堂的机会和能力,多给机会进行课堂提问,适当适时的表扬,使这些学生的心理得到有效改善。个性和心理特征有明显进步。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本学期能过轮流当文委活动,有效地锻炼了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力,使他们的自信心充分得到提高。此外还进行了文艺标兵的征选活动。在这些活动了,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和自信心。
三、注重子课题理论成果的形成。围绕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特点开展一系列研究。
单粗暴型。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该类型的家长比例较多,由于外在因素的影响,家长的情绪不佳、脾气暴躁,在子女的教育上无耐心,说服教育少,动辄谩骂、责打。有时还将自己对现实的怨气与对孩子的愤怒一起发泄到孩子的身上,采用极简单的打骂方式,强制孩子服从或改正缺点。家长的粗暴无理会使孩子变得胆小、畏惧、粗暴、撒谎、逆反。有的长期被压制而缺乏自信心、自尊心、无创造力、思维狭隘;有的则在压制中反抗,逆反心理重,他们脾气粗暴,好攻击别人,越轨行为增多。
放任型(忽视型)。工作环境差,找不到工作,给家庭经济带来了许多困难,他们有的情绪低落无心管教孩子;有的为生活四处奔波,无暇顾及孩子。关心、限制少,让孩子自由发展,听其自然。在学习、品德、个性发展上无起码的要求。家长忽视,使学生心理产生了消极影响,孩子自由散漫,懒惰,学习生活习惯差,不守规矩,易交上坏伙伴,沾上社会不良习气,易走上歪道。
苛求型(期待型)。家长们目睹了知识爆炸的硝烟,经历了外出打工的艰辛,他们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超出实际,以致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过高要求,给孩子造成较大的思想压力,他们会因达不到要求而不安、厌学、焦虑、畏惧,产生不良的心理障碍。
溺爱型。由于经受了许多磨难,家长们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再受苦,便尽全力庇护孩子,做孩子的保护伞,百依百顺,事事包办代替。一些隔代抚养的孩子更受到了爷爷奶奶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他们的爱超过了有益的界限.不良的“爱”不可避免地产生自私、任性、骄横、不通情理、难解人意、不善控制自己的不良习性,依赖思想严重,无创新意识、创造能力。
理智型。在困境中,家长能正确对待、控制自己的情绪,一如既往地关心、教育孩子,与孩子谈心,并以自己的“困境”为契机教育孩子战胜困难、战胜挫折。这是良好的教育方式,给孩子以正面影响。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关注他们的心理发展,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将与时俱进,展望未来,扎实研究,努力开拓我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新局面。
篇7:课题研究总结
本年度,根据学校课题研究计划,我们子课题组承担的是进行教师、家长、学生共读活动与三者之间沟通能力的关系的研究,一年来,我立足于本班实际,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丰富学生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
为了抓好课外阅读,我针对一些学生不愿意读书的实际情况总结原因:一是我们学校可以说是属于城乡结合体,部分学生文化知识起点低,底子薄。二是家长不注重物质投资。(比如,帮孩子购买书籍);三是家庭辅导时间少。(很多家长都是做生意的,忙于赚钱,无暇顾及孩子)。居于这些原因,要想提高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必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学生有了课外阅读机会,从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得到知识和愉快的体验又会增加阅读兴趣。于是,培养兴趣成了课题在研究初始阶段的重点工作。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1.系列活动弥漫书香
在研究过程中,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比如:好书推荐,每学期开学,我都向学生推荐一些好书,这些书分别是《夏洛的网》、《我要做个好孩子》、《草房子》、《笑猫日记》、《不一样的卡梅拉》、《窗边的小豆豆》等。在阅读课上师生共度,在家里,和爸爸妈妈共读。
在学习园地里张贴学生的读书体会、摘录的精彩片段,开展“课外阅读之星”评选活动等;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对课外阅读保持比较持久的兴趣。同时在教室设立读书角,课余时间同学们逐步对一本本课外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直至爱不释手。为切实引导学
生多读书、读好书,我班还举办了读书节活动,以“我读书,我快乐”为主题,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计划举办了读后感征文竞赛、读书笔记展览、好书伴我成长演讲赛以及读书之星评比等活动。系列活动的开展,营造了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师生读书的浓厚兴趣,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2.以读促写读写互动
当孩子们广泛的阅读,形成一定的阅读积累以后,他们早已领略和感受文字世界的精彩,但如果不写作,回到自己身边,依旧是干巴巴的文字,只有阅读而不写作,容易造成眼高手低的现象。在有效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在写作中有所提高,促进阅读的吸收,让阅读兴趣成就写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提高家长参与度,构建阅读网络。
为了确保我班阅读活动的有力开展和顺利进行,我制定了相应的课外阅读活动方案,学生和家长在阅读方案的引领下,开展相应的活动,从而,有效地促进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为了让书香飘进每个家庭,在活动中,我们经常邀请家长参与,家长和孩子共同朗诵诗文,为课题研究增添上了浓浓的一笔。
今后,我们将在如何争取家长配合这一点上,开展研究,努力培养一个个书香少年,在营造书香校园的基础上,评选出一大批书香家庭。我们将继续努力,让我校的课题研究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篇8:课题研究总结
课题研究已进行半年有余,通过同组教师的协作努力,课题顺利进行着,对此,本人特做出如下总结:
一、本年度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及成果:
1,教师理论水平等到较快提升
通过课题研究,全组教师共同努力,阅读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书籍,查阅了很多文献资料,学习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了教学观念,促进了课堂高效率,在实践的同时积极总结并撰写论文,确实得到了能力
的提升。
2,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得到有效的培养,从而在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课题研究与开展,学生能独立完成只是结构的构建,有利于学生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通过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使学生对知识进
行了一次有效信息加工,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增强立体思维能力。
3,加强了师生的协作,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提高,光靠老师的行动还是不够的,关键是如何让学生真正积极自主的学习起来,俗话说“教学相长”,通过老师的有效指导,学生渐渐自主的培养起学习的积极性并真正落实到实践中,从而提高整整体的教学质量。
以下是教师获得的科研成果:
王柳明 《返璞归真的文本阅读——谈初中语文文本阅读教学的教师角度》 第十二届五四杯一等奖 20xx年
邵秋芳 《有效朗读,精彩课堂》 20xx年“金帆杯”二等奖
二、下一阶段研究规划
1,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实验,注意及时收集课题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
2,针对学生差异,在教师的有效课前指导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
要重视整体知识的构建的运用,提升自己对知识有效加工的水平,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3,教师在,有效指导过程中,要侧重思维方法上的指导,提供相关示范,鼓励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提高学
生探究新事物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的乐趣。
4,积累教育资料,撰写案例和论文。
篇9:课题研究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课学习疑难问题探究》的课题从开展实施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下面我把这半年时间内课题开展的情况做个小结:
一、对课题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我了解到:语文学科的疑难问题研究伴随着这一学科的出现而出现,从未停止过,尤其是近年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但大多数都是个人研究,没有系统性的研究,源于我们学校的生源质量的特殊,加上近年来学校心新入编的青年教师多,有这个能力和资源对此空白加以补缺,一方面可以提升我们自身的素质,尽快融入到教师队伍中去,另一方面,于学校积极进行教学实践改革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进而对整体高中语文教学进行深入的探讨,提升教学质量,可谓一举多得。
研究对象主要涵盖了“学”和“教”两个方面,既关注学生实际的学情,又要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发现和经验总结,反思,这对教师专业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问卷调查
课题研究必须基于实际,而我们这个课题更不能离开学生的实际学情。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对课文理解深度,提升了教学效果的同时,也能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和准备。
但问卷调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已经让我们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调查问卷的本身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够明确和细致。
2、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问卷的回收率低,相互抄袭,提出的问题不是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无效问题较多,重理轻文思想严重等。
3、老师方面存在的问题:对调查不重视,要求不到位、课研意识淡薄等。
对此我们应当引起重视,问卷调查能够反映问题,也是今后课研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它让我知道要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端正学生及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态度,不断增强自己的课研意识。这也正是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方向所在,教育课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化的一项必然要求,更是一所学校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体现。
三、在实践中集体实施
每个人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开展自己的个人研究和阶段性研究结合起来,原以为每个月都得写会很累很麻烦,可是越到后来越发现积少成多,尤其是针对每一个问题都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原来教学的基础之上有更深,更新,更精的见解。这让我感觉语文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拼音汉字拼接,而是众多知识的综合。趣味也随着研究越来越多。
四、下一步工作
课题研究工作已经进行到了第四阶段了,这更进一步的要求我们要把研究的课题成果及时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并引导教学,在全校推广。
我深信,课题研究是一项艰苦而漫长的探索过程。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困难。例如:教学任务重,研究时间不够;手头缺少研究资料;教学教研理论水平有限等。但我相信,有学校的大力支持,组长的精心组织和策划和课研组成员的通力协作,课题研究一定能完满结题,并有效引导课堂教学。
篇10:课题研究总结
儿歌化汉语拼音趣味教学法是本人结合本地区小学初入学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新教材的优势思考出来的教学方法。通过一年来的研究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一是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二是促进了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三是加快了学生对汉语拼音的识记速度,提高了低段语文教学的效率。
一、儿歌化汉语拼音趣味教学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自从“儿歌化汉语拼音趣味教学法”在我所教学的班级中实施以来,就将枯燥乏味的汉语拼音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这种趣味教学法,遵循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新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了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使教师善教,使学生乐学。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加快了学生对汉语拼音的识记速度,提高了汉语拼音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学拼音字母bdpq这几个,学生总是记不住,容易混淆,于是,我就编了儿歌帮助他们识记:右下半圆bbb,左下半圆ddd,右上半圆ppp,左上半圆qqq。孩子们把儿歌记在心里,区分了这几个字母的异同,快速准确地记住了这几个易混淆的拼音。
二、儿歌化汉语拼音趣味教学法,促进了语文教师专业成长。
将学习汉语拼音寓于游戏与活动之中,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兴趣盎然。让学生在融洽的氛围中,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通过儿歌化的语言,辅助游戏、故事、表演等活动
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和掌握汉语拼音知识和技能。“儿歌化汉语拼音趣味教学法”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促高效语文课堂的生成,重视学生在读儿歌中获得知识,在学习中感受快乐。教师的儿歌化“善教”与学生的主动式“乐学”是体现和实现汉语拼音“趣味”教学的关键。“儿歌化汉语拼音趣味教学法”,促使学生快速地掌握了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学生识字的有效工具,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个工具就可以独立识字,独立阅读汉字注音读物,这样便于为学生自主识字、提早阅读创造条件,汉语拼音又是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特别是我们所处江夏区,方言类别多,学生要学到纯正的普通话,是离不开汉语拼音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汉语拼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学生学会了汉语拼音将一生受用。
我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儿歌化汉语拼音趣味教学法》在20xx年4月曾荣获江夏区教学研究室组织的语文教学论文比赛一等奖。本人执教的汉语拼音课《jqx》、《angengingong》在学校上拼音教学示范课和公开课,得到了老师们的好评,学生的学习效果好,课堂气氛活跃。推行实施了儿歌化汉语拼音趣味教学法,我校一年级的干亚丹老师用该教学法执教《gkh》一课,在江夏区庙山小学送教下乡,得到了江夏区教研室领导、庙山学校领导、师生的好评。
三、儿歌化汉语拼音趣味教学法,加快了学生对汉语拼音的识记速度,提高了低段语文教学的效率。
开学初,在拼音教学开始前,我对所教的一(5)班61名学生进行了学前汉语拼音声、韵、整体认读音节掌握情况测查。测查方式是:
把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印在一张纸上,让每个学生去认,去读,并在他们会认的字母或音节下作上记号。通过测查,我得到学生认读汉语拼音的情况及在全班61名学生中占的比例。内容项目会读人数的比例全不会读的人数比例实施儿歌化汉语拼音趣味教学法,教学完所有的拼音之后,通过测试,我班学生61人,会读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的学生人数比例达到了100%,而且全班学生在拼音格中能够正确书写汉语拼音。我校一年级有6个教学班,把儿歌化汉语拼音趣味教学中在其他5个班级广泛推广及实施,也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从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表中得知:全年级360名学生的拼音掌握情况非常好,会读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的学生人数比例达到了100%,能正确书写汉语拼音的学生人数比例达到99.2%。两次调查的数据表明:实施儿歌化汉语拼音趣味教学法,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汉语拼音教学的效率把高效课堂落到了实处。
篇11:课题研究总结
本学期,我们课题组进一步推进了“关于学生快乐写话策略研究”的实验,发现学生的写话兴趣和写话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1、探索出了更优化的写话模式。
即“构思、写话、修改、评议、投稿、评优”六步走的快乐写话模式。第一步:构思,内容从生活中来,什么有趣就写什么,不必受命题限制;第二步:写话,不必受范文限制,写出童真童趣;第三步:修改,尊重原文,教师只在有错字的地方修改,力求把孩子的意思表达出来;第四步:评议。朗读写话,共同赏析好词佳句,引导学生明白怎样写是生动有趣的;第五步:投稿。优秀写话投稿到博客,给学生展示的平台;第六步:评优。评选“小作家”,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在这样的六步走方法指导下,我们逐步帮助学生学会构思、学会写话、学会欣赏,培养学生写话能力。
2、明确了学生写话的层次性目标。
一年级上学期:用一个拼音句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能把一句话写通顺,写完整。一年级下学期:句子前后连贯、规范使用标点,能写好两三句话。二年级上学期:留心观察,能用上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写话有条理。二年级下学期:有想象有创新,具体生动,能写一段通顺的话。考虑到学生差异,评价标准根据学生发展情况来定。只要写得认真、生动或是有进步,就有机会参加“评选小作家”的活动。
3、拓宽了学生阅读和写话的渠道。
利用校图书馆、绿色书吧、班级图书角,增加学生阅读量。设立“每日积累”专栏,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组织朗读、写话、讲故事等比赛,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
4、研究了激发学生写话兴趣的策略。
策略一是内容更自由。每一次写话都是写自己想写的内容,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以往,写话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烦恼,现在写话已成为一种期待,这和改变写话内容是有很大关系的。
策略二,指导重情趣。努力捕捉每个学生在写话过程中值得称赞的地方,丰富评价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策略三,评价求创新。我们构建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网络评价相结合的新模式,激发了学生写话兴趣。
5、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课题组教师围绕课题进行专题学习,整理出了一本研究资料集。一年来,教师上校级以上公开课近20节,三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十多篇论文在各级竞赛中获奖。整理出了学生写话作品,为后续的调查研究做好了准备。培养了许多“小作家”“小明星”。多位课题组成员建有教学博客,在老师和学生群体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课题组中有多位教师被评为溧阳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溧城镇先进教育工作者,1位教师在市级评优课中获奖。
近一年来,我们在课题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1、未能建立完整体系。
教师参与课题实践的积极性高,但教师教学观念、专业素养有差异,研讨交流的深度不够,研究未能建立完整的体系。研究学生、研究策略、实践再反思,都需要教师花费足够的时间、精力,这对教师理论素养和教学素养的要求很高,课题组老师专业素养要提升,教学观念要更新,指导方法要新,才能建立完整体系。
2、学生发展不够均衡。
一年来,我们重点研究了写话内容、写话目标、写话指导的方法、写话评价的方法,激发了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但是学生之间是有明显差异的,如何发挥尖子生的作用,带动后进生的提高?如何大面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话能力?
3、写话模式有待完善。
“构思、写话、修改、评议、投稿、评比”六步模式的确能提高大部分学生写话能力,但老师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很多。如何将写话更加有效地融入到拼音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中?阅读课上的写话教学最佳模式是怎样的?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篇12:课题研究总结精选
新课程刚刚开始实施,学生刚刚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他们习惯了独立思考、一问一答的学习方式,突然间要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解决某些问题,学生迷茫。目前,学生合作学习大多是在老师的要求下进行的。而事实上,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自发性行为,而不应该是老师的要求性反应。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应首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对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可用以下三种方法:
①、建立固定合作小组。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小组成员一般控制在4人左右。经过长期的合作学习之后,使之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学习小组,我是这个小组的一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②、进行学习方式培训,向学生介绍各种先进的学习方式。如:介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优点、一般的操作方法,使学生产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
③、举行小组合作学习竞赛活动,定期不定期的进行评优,激发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2、加强学生自主能力的训练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积极提倡的有效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应该是基础。学生的合作学习也是如此,如果小组成员没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他们的合作也是虚无实效的。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还应加强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①、激发情感,提高自主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学生的认知、情感、技能、态度等诸方面应获得和谐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真正积极参与的关键是教学方法情感化,因此,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②、自学思考,激励自主尝试。读书离不开思考,自学更是如此。“学而不思则罔”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自学就是两者的桥梁,这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创设自学氛围,提供自学空间,提出自学要求,要尽量找到新知识的生成点,直接或间接提供与新指示有关的旧知停靠点,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自学,为学生自主尝试创造条件。③、质疑问难,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贵有疑,“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质疑问难使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精神。因此,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更新观念,把“你今天学到可什么知识?”转变为“你今天向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明确提问不仅使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其次,把课堂变成学生交流学习问题的地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提出问题。课结束前,根据学生的表现,评选出“提问人”和“问题“,以调动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多思多问”的问题意识“。
4、洞察学生合作需要的时机
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小组合作学习,在平常的教学中,我经常性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然而学生的合作热情似乎并不高。原本以为我是在方法上出了问题,后来终于有一学生道破了天机:老师,这些问题我们不用讨论也都知道嘛!为什么还要讨论?原来如此,学生在学习时,不是任何内容都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只有当内容在学生个人确实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才让学生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才有意义、有价值,学生才有合作的热情。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合作需要,抓住时机,恰如其分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于那些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那些力所难及的问题,则让学生合作解决,而那些力所不及的问题,则需要教师引导解决。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应和其他学习尤其是独立学习有机的结合,在培养合作精神上又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真正的做到各抒己见,取长补短,集思广益。祝愿每位老师(包括我自己)在辛勤的努力下,都拥有这么一批可爱、乐观、上进的学生吧。
篇13:课题总结课题研究
课题总结课题研究
本学期对学生进行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以便促进以后的工作,现做以下总结:
1.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学习新课之前能按老师的要求预习课文,要求做到:把课文读熟,借助拼音自主学习生字。每人准备一个预习本,把预习的生字注上拼音,借助工具书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这样学生及认识了生字,还进行了扩词练习。预习时能对要学的内容,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找出不明白的地方,也记在预习本上。老师在教学新课之前,先看一看学生的预习本,你会发现学生那些字容易写错或写得不规范,那些字组词容易出错,学生会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走稳这一步,后面的路就好走多了。教学中常常可以看到:自觉进行了预习的同学,上课就积极主动,认真听讲,对新知识接受快,学习效率就高;成绩越来越好,反过来又促使他自觉地预习。这样,良性循环就形成了。
您现在阅览的是工作总结网-教师工作总结http://www.gzzONGjie.cn/gzzj/jsgzzj/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2.养成听课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的习惯
加强常规训练,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特别是成长困难学生用心听课的习惯,上课能坐得住,不但要专心听教师讲,还要注意听同学讲,学会听,能听懂;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成功,对于形成、巩固和发展他们良好学习习惯起着特殊的作用。在成长困难学生的身上,往往消极因素暴露得比较明显,缺点常常掩盖了他们的闪光点。因此,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平时多观察,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表扬,鼓励后进生继续努力,并为成长困难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和条件。比如对待后进生,只要他举手回答问题,就赶紧让他回答,并且会大家赞扬:你看,人家谁谁听讲多认真哪,还这么爱动脑筋。谁谁认真思考了。教师讲完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后,问:我刚才强调的什么问题,谁能说说?这时故意让后进生回答,并表扬:某某同学认真老师讲的问题了。这些学生会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自信心不断加强,认真听讲的习惯会越来越好。
3、规范书写的习惯。
尽管电脑日益普及,但硬笔书写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递信息和知识更新的技能,写一手好字或者写一手规范的汉字仍是一个优秀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之一。在帮助孩子养成认真写字的问题上,教师要有书写意识,一方面强调写字姿势、握笔姿势;另一方面渗透一些必要的书写知识,如字的基本构成、间架结构、占格问题等。因为儿童容易受暗示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板书、在学生作业上写批语时,书写要规范,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课桌整理得越干净,越能静下心写好字,减少因分散注意力而造成的错字、别字、漏字等现象。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时,我们分三方面对学生的书写进行评价,即:干净、漂亮、正确。每次学生的作业都得三个分。这样学生就知道自己那方面做得好,哪方面做得不好。另外,为了规范学生的字体,让学生从小就写一手漂亮的字,我们从一年级就让学生每天坚持练字,每人一本与教科书同步的字帖,让学生描摹生字。每次单元测试,我们都设有卷面分,让每份试卷尽量做到书写认真、整洁。
四、让学生乐于积累,养成良好的习惯
《语文新课程标准》多次提及“语言积累”这个问题。例如在基本理念中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又特别指出在阅读方面要注意“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又在各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可见,积累对学好语文的重要性。确实,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更不能学好语文。而且语文学习很难做到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做法如:
(1)每周的语文阅读课。
(2)定期开展的评比奖励活动,让它成为学生们主动积累的不竭动力。
(3)学生准备摘抄本,有好词佳句积累本、名人名言积累本等,发动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妙词佳句、名人名言等摘抄上去,互相交流学习。
养成教育课题阶段总结
养成教育课题 小学教育阶段总结
篇14: 课题研究总结
通过课题组一年来的扎实工作,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资源等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促进个性化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获取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教会学生探求知识,拓展知识,掌握学科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法,培养主动探索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能力及创新意识形成等方面明显好转,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1、初步形成了一支由先进教育理论武装的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师资队伍,一批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全校以及全市教师队伍中的骨干。通过开展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实验操作、总结评估等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不断提高,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课题组成员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科研能力不断增强。一年来,课题组全体成员多次面向全校开设电教实验公开课、多媒体观摩课。部分骨干教师初步掌握了多媒体网络的操作技术并达到一定水平。例获苏州市教学设计一等奖。
2、初步构建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整合操作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教师、学生、教育资料”是构成教育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教学理念不同,三者的组合方式和教学效果也不同。在实践中,课题组成员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初步构建了一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整合操作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特点是:首先,现代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展了学生自主活动的时空,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创造了条件;其次,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使用,必须服从于教学目标的需要,要能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展示知识发生过程的作用;再次,现代信息技术使用的最终落脚点,要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衡量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效果,也要以能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依据。
3、初步验证了实验假设,教学效率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实验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地、科学地、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具有教学理念新、教学手段新、方法灵活、信息量丰富、密度容量大等特点和优点,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问卷调查表明,“你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态度”一栏,原来有85%的学生认为“可学可不学”,现在有95%的学生认为“很感兴趣,很有必要学”;“艺术课上你最希望教师使用哪种电教手段”一栏,有92%的学生希望使用多媒体网络。在随堂观摩活动中我们惊喜地看到,当使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时,学生注意力明显集中,思维异常活跃,有时围绕某一问题情境展开激烈的讨论、辩论甚至争论,学生自主学习的气氛浓郁,双边活动形式多样,学生的辨别判断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多种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4、带动了其他学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掀起了全校教师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的热潮。以语文、艺术教师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组率先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开展教改实验,在短时期内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校作了良好的开端,起到了表率示范作用。
篇15:课题研究总结
时间飞逝,转眼间一学期又过去了,我作为《有效研修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的成员,现将本人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入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一学期来,本人用心参加课题组的集中学习,撰写学习心得,钻研《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透过听课、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透过网络收集和学习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资料,分析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课题研究水平。
二、用心进行课题研究,总结研究成果。
根据课题组制定的研究计划,本人认真准备课题研究课,及时听取课题组其他成员的意见,不断地使自己上的课体现自己的研究意图。同时用心学习其他成员的课题研究课,博采众长,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潜力。
三、及时总结,认真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课题研究课,是教师走专业化成长的最好途径。为了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理论水平,促进自己专业化成长,一学期来,我能用心参与课题组的上课、听课和评课活动。本学期,我上课题研讨课一次,并能提前把研讨课的教学设计和说课稿上传到我的博客上,根据课题组教师的意见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课后,我能虚心听取其他成员的意见,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总结模式三教学方法研究的点点滴滴。对于课题组其他成员的研讨课,我也总能认真听、认真记,诚恳的评价,撰写听课感受。透过评课、上课,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大,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
四、对课题研究的一点思考。
1、研究水平还亟待提高,还要认真学习学习理论知识,不断给自己充电,提高研究水平。
2、研究还不够深入,虽然有了些眉目,但还是有些棘手,有时候还会糊涂茫然,思路不够清晰。
3、由于是参加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研究意识不够,对材料的收集积累意识不够,及时总结意识不够,致使不少工作虽然做了,但没有留下相应的第一手材料,尤其是学生方面的材料,为后面的总结、分析等工作带来了困难,这是我们以后要努力做好的。
短短的一学期很快过去了,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已经结束,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将更加深入地学习研究,力求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
篇16:课题研究总结
分析现行的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我认为《通用技术学科与多媒体网络在教学中有效整合应用的研究》这个课题很有研究的必要性。所以我积极参与该课题的研究活动。一年来,在胡九斤老师的指导下,我认识了什么样的学习材料是有效的,什么样的学习材料是无效的,逐步探索出学习材料有效使用的理论和方法。现将一年来参与该课题研究活动如下:
一、理论学习
认真听取胡老师组织我们学习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研究的理论依据以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对通用技术学习材料的有效使用和开发有了初步的认识,我明确了自己的研究目标和研究任务。
二、课堂实践
带着初步认识的理论知识,我以课堂为基地,以教学实践为切口,以生动的教学案例为支撑展开自己的研究活动。我经常关注课堂教学中学习材料的选择、使用和开发,并对学习材料进行分类:教材上的学习材料、教师补充的学习材料、课堂生成的学习材料、学生动手操作需要的学习材料,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学习材料的使用过程,使用效果,找出学习材料在有效运用与开发过程中的不足与优势,并在下次上课过程中改进,不断优化学习材料,这使我在有效运用和开发学习材料的能力有了提高。
三、观课议课
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观摩课,公开课,研讨课活动。在观课过程中,我用心注意执教老师是怎样选择学习材料,使用学习材料,开发学习材料以及如何处理课堂上生成的学习材料,对于好的做法和不好的做法我会记录下来,便于借鉴和研究。在议课过程中,通过大家的议,明确了我对每节课中学习材料的运用与开发的深刻认识。
四、形成文字
在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在分析课堂教学实例中,我将自己的点滴感悟进行梳理,形成文字,写成案例或论文,如《技术的性质》教学案例,论文《多媒体技术与通用技术通用技术学科整合应用的探究》。这些文字虽不深刻、精辟,却能为我今后的研究铺路导航。
五、研究方向
下一步我打算研究以学生生成的错误思维信息为学习材料的运用与开发。
篇17:课题研究总结
一、选题的意义。
从目前大多数义务教育的教学实践看,以教师为主体,以面授讲解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占据一定地位,直接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成果,有必要在借鉴国外先进高教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教学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判断和改革,提出新的理念和模式。
教育方法和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就成为把握未来的关键。教师导学法的合理运用,成为应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有利工具。我们要反思成功经验,需要边研究、边实践、边改进。教师导学方法的核心在于优化教学过程,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思维、判断、学习和创新能力。
二、课题研究阶段主要成绩。
自国家级《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堂教学技术行为研究》的子课题——《导学模式的尝试与探索》立项书后,我校成立课题组,制定了研究方案、制定研究计划,定期召开科研会。
回眸两年多来的教学模式的尝试:欣喜——实验教师都能积极尝试;欣慰——团队网络教研提升骨干教师的专业水平。欣然——在课堂评价语言的适时、及时方面达成共识。下面结合我校在此方面的实施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1、欣喜——实验教师都能积极尝试。
语文、数学和英语教师能够大胆积极尝试。首先是教学板块清晰明确。注重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和汇报预习的能力。如:王淑娟老师虽然任教二年级学生,但是对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非常夯实——不是热热闹闹走过场。从学生汇报的真实性看出教师注重平时化、常态化的教学尝试。真正做到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学会。
另外,在开展的教研活动中彻底看到实验教师发生了教学理念的转变和学生汇报方式的转变。教学氛围也是非常浓厚的。每个班级因学生的年龄不同预习能力的不同——共同的是学生能走进导学的教学模式——认真预习——有效预习。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在发生质的改变——游刃有余地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
2、欣慰——团队网络教研提升骨干教师的专业水平。
20xx年xx月xx日晚19点我和xx、xx、xx、xx参加了网络教研活动。当我们顺利完成这次网络教研活动——卸载了我当时参与前的忐忑不安的情怀、激发了我们今后的探索意志!当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谭刚和我说明参与网络教研的目的时,我很高兴地同意这次活动的同时,也在为我们这次大型教研活动担心效果如何。毕竟是我第一次参与这样的活动、毕竟是我们的这个教学模式不是走向了成熟——以展示汇报的方式参与此项活动。但是,我们真的是以虚心向各位网络名师、领导和专家交流后,能给我们以新的启示,促进这个教学模式向纵深发展。
伴着时间的脚步,让我能真实地和各位网络名师进行交流。当我们面对名师仿佛谈到导学模式就像杜郎口的模仿者那样被质疑时,我能以我们这个教学模式的产生背景和实施过程中的平实化、真实化的收效予以解答后,又面对名师要以课例的形式谈具体实施过程时,我非常佩服我们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谭刚老师!我看到他沉着、稳定、不慌不忙地一边用笔记大家的质疑问题后,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回答后得到质疑者的满意答复。可以说,那一刻我真的感觉青年教师真的需要在这样的平台中历练,促进他们专业化成长。活动后我们看看时间已经是21点10分了。带着活动顺利的欣慰我们更坚定了今后的这个模式的实验信心和今后努力方向。
3、欣然——在课堂评价语言的适时方面达成共识。
通过两年多的教师互相听课,开展教研活动后在评课的时候,教师们都能意识到做课教师的评价语言不及时、不适时。都能非常诚恳的表示今后继续在这方面尝试。如:对那些真的通过学习资料辅助预习效果,学生能在课上滔滔不绝谈出自己的见解时,教师的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就要马上说出,给学生增加预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前学会学习、课上学会的学习方式。
三、今后研究方向。
1、继续提升老教师的教学理念的转变。
两年来,老教师的教学尝试存在着——讲的多,放手学少的现象。从青年教师课堂上运用导学模式取得成效看,学生是乐学的。课堂氛围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乐学氛围。而老教师的课堂依然有自己主讲的痕迹,总是不信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有效预习方面方面仍需要探究。从学生预习方面看,仍有预习粗浅的现象。如:数学学科只会做课后题就认为预习了。对于创编题肤浅的现象依然有;语文学科在对文章感悟和对主人公的评价方面提出问题探究方面仍有待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总之,选择了尝试教学模式的创新工作,有实验教师探索的信心、有我的关注心、责任心,相信我们会真正践行教无止境、学有佳径的教学追求!让新时代的教育因我们的尝试,弹奏出时代的最强音!
篇18:课题研究总结
我组这一教科研课题:“先学后导,先练后教”历史教学模式是区级课题,已经实施一年多,今年是第二阶段。在上一阶段实施的基础上,我们继续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思路仍然是:本组成员通过学习理论,实践再到理论,再到实践,不断的充实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研究能力,真正的把高效课堂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日常教学中。
这一模式的具体做法主要是:教师精心准备导学案,提前布置给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先预习;教师先出示设计好的练习题让学生做,以检查学生所学,对于学生出错的地方要引导点拨、引导。简单来说就是学练导教。
在上一阶段实施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师生均有收获,这里不再赘述。在上一阶段我们总结了一些困惑和不足,主要是:
1、导学稿不够精炼,多说老师依赖现成的练习册,没有针对性。
2、学生反映自学的时间不够,负担加重。
3、老师们也反映备课负担加大,甚至有人懈怠,重回老路子,没有坚持。
4、老师课上讲题时间多,有些被动,教学的重难点不能突出,不能引申,影响学生做一些难度较大的灵活题。
针对以上困惑不足,本学期我们的改进措施是:
1、加强教师理论学习,依托网络,搜集相关的具体做法,每周教研活动时候,大家拿出来交流,取众家之长,并在课上实践。
2、加强集体备课,在课前编制导学稿,印成小卷子下发给每个学生,上面明确课标要求,让学生知道该掌握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并附上精编练习题,课前一天给学生。
3、课上针对学生习题错误讲解,除此之外还把一些重难点讲解透,
让学生掌握知识一次到位。实施一学期来,学生反映不错,不再漫无目的的看书,不再在题海上茫然,学生成绩提高了,自信心增加了。
但我们仍有做的不够的地方,仍有困惑,主要是:
1、教师工作量大增,能否在下一阶段中,也让教师轻松些?
2、授课后还应该有巩固练习甚至是测试,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以便提高效率。
教科研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需要我们长期的探索实践,学无止境,老师们,让我们继续努力吧。
篇19:课题研究总结
一、语感的含义语感,是语言
使用者在语言的习得和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对言语理解、言语生成的综合全面的直觉的语言能力。它的形成和结果以及运用的过程是无意识的。这“无意识”并不排斥意识活动,而是指它的过程和结果难以用言语表述。也就是说,语感是一种不假思索、迅速准确、自然而然地直觉把握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的能力。
二、小学生语感培养的意义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
语感培养能有效的将三维目标统一起来,使小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出发,改进语文教学。语感培养能够做到这一点。语感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知识对语感培养起很大作用,语感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语感的培养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一个体验感悟的过程,在体验感悟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形成或改变。也就是说,语感培养即不是脱离言语知识、脱离言语文本的天马行空,也不是咬住字词句不放的文字游戏,它要通过字词句通向人的心灵、精神世界,通向生活,通向社会。作为言语主体的人,可以凭借语感主动地去选择符合自己心理图式的言语内容和形式,从而与活跃于语言对象中的思想情感形成共鸣,在同化与顺应的过程中形成、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人文素质。对大量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的大量反复的感知认同,有助于一个人求真、逐善、创美。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策略
1、诵读吟咏,积淀语感
诵读吟咏是训练语感的重要方法。诵读吟咏是语言积累的最重要途径,从古至今,琅琅的读书声都是语文课的一大特色,是眼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吟咏、朗读可以感悟文章的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也可以通过吟咏、朗读让小学生领悟作文之道。古代私塾中的传统语文教育,主要是通过吟咏、朗读让小学生直觉体悟言语规律从而达到语言运用的阶段。诵读能力的培养。读,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读的形式要多样,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充分体现朗读、诵读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训练过程。要善于用指导朗读和小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培养语感,加强文学的情感的熏陶,加强美的熏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要善于用指导诵读的方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培养自主的、创造性的阅读能力和边读边想的读书习惯。要重视背诵,背诵的过程是典范语言模块整体储存的过程,背诵既积累了语言,又沉淀了文化,提高人的语文素养,受用终生。
2、积累语汇,夯实语感学习的基础
语感,是借助各种言语实践活动形成的一种内化的语言能力。语言能力的形成,是以大量的存储为基础的。因此,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我们要关注言语材料的积累。小学生在逐渐养成主动识字习惯的过程中,随着知识的积累、体验和总结出来的规律的增多,独立识字的能力也就自然形成并得以发展。在小学识字教学中,在注重识字数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小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关注小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体会和认识,以及识字方法的尝试和探索。这就要求每位小学语文教师积极调动小学生语感的经验性,不能把识字数量的多少当作识字教学的全部目的,也不能当作衡量一种识字方法是否有价值的唯一标准。在此过程中,小学生能否借助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将识字任务与现实生活中的实物、实事联想起来,能否借助语感的经验性来独立识字是关键。3、品析语言,架建语感学习的桥梁语感,是由语言文字引起的心理活动和认识过程。语感的获得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言语直觉、经验的低层次上,还必须进行适当的语感分析,即品析语言。因此,引导小学生品析的功夫少不得。训练语感,必须了解字词的意义和情味。要鼓励小学生咬文嚼字,考究某个字或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微言大义”,仔细琢磨精彩句子、段落的妙处及其蕴含的艺术魅力。一般说来,从语言文字本身入手的语感训练应着眼于以下几类词句的品析:能够表达文眼(诗眼)的语句;能表达声音、色彩、气味的词语;能表达作者感情态度的词语(多为虚词);表现力较强的动词、形容词;作品中重复出现的重点词语;白话文中使用的文言词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语句;叙事性作品中的议论和抒情性语句。
在阅读教学中,应加强词句方面的训练,从课文范例中寻找精彩的字、词、句、段,引导小学生比较归纳,品味揣摩,激发情感,联想想象,让小学生体会到语感的艺术魅力。
4、写作随笔,养成语感学习的习惯
写作语感随笔,最大的好处是容易养成研究语言的习惯。无论是课内课外,读书讨论,养成随时写作短小的语感随笔的习惯,可以时时感受到广化、深化、美化、敏化语言的快慰。久而久之,人的语感能力自然会增强。小学生在面临习作时,新课标要求小学生不是为了习作而习作,而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他人交流”,明显将语文作为一种工具在生活中使用,所以小学生习作更应调动小学生语感的情感性与整体性。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就要去感受生活,体味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对语言文化中特有的意境、意义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阅读是吸收、是积累、是基础;写作是在吸收与积累的基础之上的表达。从阅读中学习写作,是习作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写作过程中,小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观察、思索、表达,其结果就会比在阅读中得到的语感认识又提高一步。
四、结论
语感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对听、说、读、写等语言运用能力起着塑造、监督和指导等作用,它统摄了具体言语活动的全过程,没有语感的参与,这些具体言语活动方式就无法有效进行。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训练小学生的语感,语感是语文能力结构中的核心要素。因此,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是一种高层次的语言能力,语感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能力培养的核心。只有深入探讨语感的本质、语感的形成,才能有助于基础教育中语感教学走一条低耗高效之路。
篇20:课题研究总结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培养学生语感入手,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加强学生言语实践,强调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并在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试验)》中也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感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人们的共识,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也列入了新课程标准中。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应该从学生与教师两方面提高培养策略,对于学生,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拓宽课外阅读面,指导学生朗读与背诵等方面;对于教师,增强学生语感培养的意识、在课堂中回归课文,增强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感悟与体味、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等方面,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得到熏陶从而优化语感。
1、从学生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认为;“我不把教识字,教读书作为终极目标,我要使小朋友养成语言的好习惯,也是思想的好习惯,这才是终极目的。”培养语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关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把他们平时大量的无意识阅读引导到有意识的培养语感能力方面,将会对语感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大有好处。
第一、指导学生养成自觉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是学生自学不可或缺的,对于学生来说,在语文学习中最常用的工具书就是字典和词典,学生在查字典或词典的过程中可以积累很多词汇,并从中了解字词的情味,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性。巧妙运用工具书,能提高自和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第二、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读书不做笔记,犹如雨点落入大海,无踪无迹。”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对培养语感能力大有好处,做读书笔记一般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在平常的课内外阅读中,看到精彩段落或是名言警句,就要把它摘录下来;一种是在精读一篇文章后对把主要内容写出来,并对它作一个小结;还有一种就是在读完书后将自已的感受写下来,以提高自己对文章的感受与体悟,并从中丰富知识,积累材料,增强语感。
第三、培养朗读的习惯,提高语感能力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途径,是积累语感的最佳方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是古人从实践中所得出的经验,也足以说明朗读对培养语感的重要性。朗读也有其具体的方法,首先是示范朗读,它重在以情感人,读出情趣。让学生进行了示范朗读,既能使读的学生有一种情感的介入,自觉的入情入境,也可以使听的学生从中体味到文中字词的旨外之意。其次是想象朗读,想象朗读是种超乎现实之外,走入文中意境的的朗读,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作品深藏的意蕴和情感。
第四、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语感是需要在长期的言语学习中积累的,只有强化口语与读写的实践,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所以,教师应经常督促学生写日记、周记以及读书心得,还要重视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进一步实践与积累,逐步培养语感能力。
(2)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主体,对学生的教育是一个外在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内在的消化吸收,才能把教师传授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内在素质。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根据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和独立活动,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财富、智力和才能。转化为他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方法结构。
摆正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是教育成败的关键问题,也是语感教学不容回避的问题。因为任何教学最终都要落实到一个相对独立的主体身上,教师教的一切内容均要通过学生才能发挥作用。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过程,是学生自已主动地建构知识体系和能力系统的过程,这是一个积累和感悟,新旧经验之间交融的过程。所以,要增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中,教师要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学会观察思考完善和发展自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己感知品味作品,逐渐养成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语感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自己体验作品时,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在反复诵读中感知文学作品。如果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师不顾学生的主体体验,过快介入分析做出结论,使学生主体体验在匆匆间进行,学生的情思就无法深入,与言语作品的对话也无法充分发开。同时,教师不要让学生带着追求“标准答案”的心理学习,应给予学生自由,鼓励学生对言语作品做出个性化的解读。教师要引导学生以主动、真诚的姿态阅读作品,努力调动自己的审美感受和想像,沉入作品的情境中,感受言语内在美,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语感能力。
(3)阅读经典,加强文化熏陶语感不是人生来就有的,它具有后天性,是人们在长期的言语实践中逐步积累的,由此,可以看出积累对培养语感的重要性。而要积累语言,在头脑中占有丰富的材料,阅读经典作品是最常用的方式。但是在学生当中,大多喜欢阅读一些校园文学、漫画之类的书籍,而对名著名阅读处于一种缺失状态。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在学生当中提倡阅读经典。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就是十分重视经典阅读在语文中的作用,重视经典阅读在充实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和语文素养上的独特功能。博尔赫斯说过:“经典是一个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而阅读经典,就一定要阅读原著,忠实于原著的精神内涵,以尊敬和虔诚的心态进入作品,静心阅读,细心体味,培养人格,提高语文素养,为语感能力的提高而积累。作为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走在他们阅读的前面,与他们交流,作学生经典阅读的知心人。
2、从教师方面入手
(1)增强对语感的重视
近二十年来,语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新的课程标准也强调学生的语感的培养。但是在语文教师那里,语感并没有得到与之相应的重视。所以,教师必须在潜意识里重视语感的培养。在备课时,要从语感出发,研究教材,使教材为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服务;在上课时,增加对作品的品位涵咏,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评价赏析;在课下,要从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角度设置作业。对语感的重视,不仅是在思想一给予重视,更要化为行动,在具体的教学中渗透语感能力的培养。这是需要教师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懈努力,共同探讨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
(2)强化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体验
语感的对象是文学作品,而在语文课上,最主要的材料就是教材,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是专家和教师经过精心筛选的,这些文章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也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所以,语文教材是培养语感最好的材料。在语文教学中,要强化学生对文章的体验和感受。另外,在语文教学中,要真正发挥教材对培养语感的作用,就要立足于教材,通过语言文字插图等创设也可感可触的情境,让学生多读多悟,吟咏品味。
(3)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要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教师要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首先,要提升处理教材与设计教学的能力。教师要在深入钻研和熟读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把握教材要点,并有独到的体验和发现,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创造性的设计教学。其次,教师要提升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表达要规范、正确、得体;资料的运用要恰当、有效;提问要有启发性和思考性;教师要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到的发现和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引发学生思考,并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要根据教学是实际,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兴趣,品尝成功,树立信心。
语感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但也不否认它的工具性,则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要把语感贯穿于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近二十年来,有关语感本身的理论问题得到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是在实践上的研究却不能与理论同步,至今还没形成系统有效的语感教学模式,这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由于笔者并未从事过教学工作,对于在教学中如何评价学生语感,从而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法,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还有很多的局限性,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通过真实的班级来进行调查,进而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
★ 提纲格式范文
★ 提纲 范文
★ 提纲范文
★ 研究生个人总结
★ 阶段性总结
【课题研究总结(锦集20篇)】相关文章:
教学阶段性总结2023-07-06
小学上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2022-06-23
讲话稿提纲2022-07-29
课题总结2023-01-02
小学六年级教师教科研工作总结参考2023-07-29
课题阶段性工作总结2024-01-18
研究工作总结2022-08-25
小学教育科研的个人工作总结2023-09-04
科研与实践个人总结-教师个人科研总结2023-08-18
课题总结报告参考2022-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