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景点导游词好背

时间:2022-09-13 08:15:40 导游词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福建景点导游词好背(精选8篇)由网友“芝士小狗宝”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福建景点导游词好背,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福建景点导游词好背

篇1:福建景点导游词好背

各位团友:

大家好!一路辛苦了!首先,我代表旅行社欢迎各位来到福建省会---福州市旅游观光。我是中旅的导游。我姓×,大家叫我小×或×导都行。我旁边这位是我们的司机陈师傅,这两天都由我和陈师傅为你们服务,我们会尽的努力。希望我的工作能得到各位的大力支持,希望我们的服务,能使您的福州之行留下美好的回忆。

福州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名城。唐开元十三年设福州都督府始称福州。五代梁开平二年闽王王审知扩建城池,将风景秀丽的乌山、于山、屏山圈入城内,从此福州成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市。“三山”成了福州的别名。

福州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市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总面积1043平方公里;总人口480多万,其中城区人口116万。“因州北有福山”,故名福州,又因九百多年前就遍植榕树,“绿荫满城,暑不张盖”,故又有“榕城”的美称。现辖鼓楼、台江、仓山、马尾、晋安五个区和福清、闽侯、罗源、连江、长乐、平潭、闽清、永泰等二市六县。居民以汉族为主,还有畲、满、苗、回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福州依山傍海,气候宜人,绿树长青,属暖湿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9.6℃,冷一月平均气温为10.5℃,热七月平均气温28.6℃,年均降水量1342.5毫米。旅游季节为每年4-11月。市区内有闻名全国的温泉。

各位团友,今天我讲解的内容是福州明清时期古建筑瑰宝----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居民3678户,人口14000余人。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由于吉庇巷、杨桥巷和光禄坊改建为马路,现在保存的实际只有二坊五巷。

即使如此,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居民区内,仍然保留着丰富的文物古迹,保存一批名人故居和明清时代的建筑。在这居民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青瓦,结构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闽江文化的荟萃之所,被建筑界喻为一座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主要标志,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近代诗人陈衍诗云:“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这大约就是“三坊七巷”的由来。

三坊七巷的民风民俗也是福州民风民俗的代表,许多节俗活动中心常集中在三坊七巷,它包括民间信仰、岁时节庆活动、建筑物中的民俗等。

“月光光,照池塘;骑竹马,过洪塘;洪塘水深难得渡,等妹撑船来接郎。问郎长,问郎短,问郎几时返?”这是唐朝观察使常衮作的一首民谣。它曾给居住在三坊七巷的几代百姓带来多少童年的回忆。直到现在,特别是老一辈人听到这首琅琅上口的民谣仍激动不已。

三坊七巷,以她近三百座的明清民居古建筑物闻名于世。古老的街巷,完整的坊里,配以古河道、古桥梁、古榕树,形成了古朴而富有特色的传统风貌,引起了国内外许多文物考古专家的广泛兴趣,成为游客前来福州的必到之处。可以说,她是“全国少见,江南仅有”。而老家在福州的海外游子,三坊七巷是他们魂牵梦绕、难以忘怀的故园乡土。

“三坊七巷”的路,是小路,也许几百年来就是这样小,小得只能并排走两顶轿子吧!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路不在大,有人则名。就是从这样的小巷里,历代走出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他们走出幽深的坊巷,走向八闽大地,走向五湖四海,成就了一番大事业。他们为“三坊七巷”增光,“三坊七巷”也为有他们而骄傲。

三坊七巷的古建筑风貌主要表现在:石板深巷,青瓦粉墙,各式精雕细刻的门罩,风火墙式的多进院落,从高处府视犹如海上层层波浪,那此起彼落的万倾波涛既无比壮观又震撼人心。

三坊七巷不仅以她的古建筑闻名于世,她还代表了福州人重教育,好读书的优良传统,科举之盛,在全国也属罕见。南宋著名学者,被称为与朱熹、张轼齐名的东南三贤之一的吕祖谦,在福州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路逢十客九青矜,半是同袍旧弟兄。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这首诗也是三坊七巷的生动写照,说明了福州读书人之多,以及深夜苦读的生动景象。

“三坊七巷”是福州历史的的见证;“三坊七巷”是闽江流域人民智慧的结晶;“三坊七巷”更是福州人文荟萃的缩影。它记录了唐末五代时闽王王审知立国的史实,记录了宋末端宗南明隆武皇帝在福州称帝的经历。它吹洒着辛亥革命的风雨,传播着北京“五四”运动在福州的影响。这些坊巷内曾经居住过上百名高官显贵、学者名流,唐著名学者黄璞,宋理学家陈襄、晚唐诗人陈烈、状元郑性之、明抗倭名将张经、清巡抚沈葆桢、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等等都曾在三坊七巷居住过,还有黄花岗著名烈士林觉民。说到林觉民我们不能不提到他的《与妻书》。

林觉民牺牲后,全家为了避祸匿居在光禄坊早题巷一处许家院宅。一天晚上,有人悄悄地将林觉民写给父亲及妻子的遗书塞进门缝,林觉民的妻子一直将这封信珍藏到辛亥革命福州光复后。这一如诗如画的名篇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不仅表达了夫妻间深深的歉疚和殷殷的情意,而且表达了“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谋永福”的革命精神和伟大情怀,激励了千千万万的热血青年。具有极为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与妻书》中也十分细腻地表达了烈士对故里“三坊七巷”的眷恋之情,有一段是这样描写的:“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屋,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看到这,我们怎能不为烈士牺牲前对亲人和美丽家园----“三坊七巷”深深眷恋之情所震憾呢!谁没有亲人,谁没有自己的家园?可林觉民却英勇奋战,在负伤被擒受审时仍表示:“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国家富强则吾死瞑目矣”,这就是革命者何等博大情怀!

“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让我们再一次感悟到故乡“三坊七巷”古老厚重的文化对我们的培养和熏陶。

各位团友,“三坊七巷”的讲解就到这里。我们集合的时间是×时×分,各位朋友可以在附近自由活动、照相,我们准时在这里集中上车,谢谢大家。

篇2:福建景点导游词好背

各位来宾:

大家好!欢迎大家参观尚书第。尚书第是目前我国南方保存较完好的明代民居建筑群,它以规模宏大,布局合理、风格独特、工艺精湛而闻名遐迩。一九八八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尚书第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也就是公元1627年,距今已有370多年的历史了。尚书第占地54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多平方米,主体5幢,辅房8幢,共120间,坐西向东,一字排列,前有甬道,后有花园,是一座典型的按照泰宁传统的“三厅九栋”建筑格式排列的封火墙木构架建筑群。房子的主人叫李春烨,他是明末天启年间的兵部尚书兼太子太师。在前面城门口曾设有下马石和“文武官员在此下马”等石碑,现已毁。

我们现在来到仪仗厅,是当时主人迎送宾客的地方。厅上悬挂有“大司马”木匾。“大司马”本是秦汉时代的古官名。在汉代,它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为“三公”。明清时是兵部尚书的别称。今天主要向大家介绍的是这幢古代民居建筑和其中的几个展馆。眼前这条甬道南北两头有双开大门,昼夜启闭,非常森严。我们现在站在幢的门厅,这个门厅主要是供马夫、轿夫用餐的地方。因为封建社会马夫、轿夫是不能随同主人进入正厅用餐的,这也充分暴露出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幢的大门开得比较特别,它不是朝正前方开,而是往北面开了这扇大门。幢我们把它辟为“古代建筑文化艺术陈列馆”,这里所展现的仅为我县古建文化艺术的一小部分,希望通过它,让各位游客对我们这个古老山城的古建文化有所了解。

泰宁从地理位置上来讲,是闽西北一个不起眼的山区小县,面积不过1539.33平方公里,人口仅12.5万。但历史悠久,西汉时为闽越王无诸校猎的场所。到解放初期,城区还保留着近90%的古建筑,明清时期的民居、寺庙、桥梁、古井、古塔、古街巷、古城墙遍布城区,使得泰宁这座小山城格外古朴。然而由于大山环绕,交通闭塞,导致经济贫困落后,人口仅剩4万余人。有这么一首民谣为证,“小小泰宁县,三家豆腐店,城内磨石腐,城外听得见”。然而很可惜,近几十年来,特别是“”期间,没有很好地重视古迹的保护,一大批非常精美的古建筑,如孔庙、三贤祠、城隍庙、文昌塔、古城墙等都被拆除了,现在仅剩下一些民居和保存较完好的尚书第、世德堂等古建筑群。

我们现在来到尚书第第二幢。这幢是尚书第的主厅,也是整体建筑的精华。当年李春烨就居住在这幢房子里,现在我们把它辟为泰宁县文物陈列馆。请大家抬头往上看这幢门楼,它保存的非常完整。为什么时期“破四旧”没有被破坏掉呢?这还得感谢当时住在这里的一位李氏老太太,当她知道红卫兵要来砸这幢门楼时,情急之下,连夜发动李氏族人用黄泥把门楼上的“四世一品”、“镂空花”、“财神爷”、“如意神”等全部糊掉,然后涂上雪白的石灰,写上“毛主席万岁”。当红卫兵要来砸时,一看傻眼了,谁也不敢动,这幢门楼就这样被完好无缺地保留了下来。“四世一品”,这是明朝天启皇帝赐封李春烨家族四代享受一品的待遇。而且它是往上封,(李春烨自己及夫人、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而真正享受到一品待遇的是他的母亲和李春烨夫妇。大家现在请跟我往里走。

这是轿厅,是当年李春烨家族停放轿子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小车库。现在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幢房子的建筑风格。它布局合理,采取传统的“三厅九栋”连片的建筑形式,也就是每幢都有前厅、中厅、后厅,几幢并排相连,幢与幢以封火墙相隔,以廊门相通;厅与厅以封火墙或楹门相分;形成既相隔又相通,既连片又独立的科学性、实用性很强的民居建筑形式。它规模宏伟、占地面积大,房屋高度多在7米以上;用材讲究,建筑等级特别。如前厅采用宫庭建筑常用的抬梁建筑模式;它建筑工艺精湛,如门楼上的砖石雕刻、斗拱花饰等。

总的来说,尚书第历经370多年还保存得如此完好,我们认为有这么几个因素:一是基础牢固平稳。如所有排柱位置,全用大条石铺平,柱下鹅卵石为基础,相当于现在的水泥地梁。二是所用木材质地良好。都是当时的原杉木(泰宁古称杉城),坚固耐用。三是上不漏顶。全用大灰瓦密集压盖。四是有高大的封火墙分隔。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火情,一幢后厅、二幢前厅、三幢后厅都曾失火,也只有局部损失而不至于殃及其他房屋。

我们现在站的这个地方叫中堂,也就是大厅,是当时李春烨接待朝庭官员、接圣旨及办大事的场所。我们再往上看“清朝师柱”这块匾,是当时福建布政使司莫俨皋为李春烨所立(布政使司相当于现在的省长)。“清朝”往往被人误认为是“唐、宋、元、明、清”的清朝,其实它是指清正廉明的意思。(其实到了明朝后期,宦官专权,大太监魏忠贤排除异已,大肆屠杀东林党人,买官卖官,政治腐败,哪还谈得上清正廉明,只不过自欺欺人罢了!)“师”指的是李春烨加封为太子太师(其实李春烨并没有教过太子,只是赐予他的加官封号)。“柱”就是把李春烨誉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中流砥柱的意思。

这是一扇中门,它平时不开,只有办大事的时候才开,比如红、白喜事、接圣旨等。我们现在往左右两旁看这回廊(回避的走廊),当厅上会客时,女子下人等就只能走这回廊了。尚书第的天井比较特别,都是由长条石块拼成的,成棋盘形,进水孔和出水孔比较讲究,而且它有一个的特点就是下雨不积水。尚书第的暗沟跟我们现在的也不一样,我们现在的暗沟是直的,但尚书第的暗沟呈S形,称为“龙形”暗沟,它是由一条长龙形的暗沟围着一口蓄水池,要等水满以后才慢慢地往外流。有这样一种说法,“家财不是那么容易往外流,肥水不流外人田嘛。”再看这口石缸,它主要是一种防火设施,平时蓄水用于浇花、养鱼。

大家请抬头看这瓦面,尚书第都用高于瓦面的封火墙相隔。尚书第能够完好的保存到今天,这和当初建筑中高度重视防火是分不开的。

我们现在开始参观文物陈列室。间陈列室展现的都是泰宁新石器时代的一些古文物。从这间陈列室可以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第二间陈列室主要展现宋代的一些古文物。这是一口阴井,以前女子地位低下,出门不能往正门走,只能走回廊,就连洗脸水、洗脚水都不能随便往外泼,只能往厢房里的这口阴井里泼。现在大家看到的这扇12折屏风,是用当地一种珍稀树种--花梨木雕刻而成的,雕刻工艺非常精美,是李春烨当时给女儿的嫁妆,属传世文物,是1986年在本县下渠乡大湖村征集到的。

篇3:福建景点导游词好背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代表XX旅行社欢迎大家观临本地,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XX,你们可以叫我X导,在我身边的是王师傅,他的驾龄丰富,请大家放心乘坐,今天就由我和王师傅为大家服务,各位有什么建议和要求都可以提出来,我们将尽力为大家服务。[大家在以后的游览中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来找我,全心全意为您服务是我社宗旨]在此我希望各位能够在本次游览中玩得开心,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后请大家记住我们的车牌号。

首先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古田的地理位置和古田会议会址的基本情况。

古田镇位于上杭县的西北部,与新罗、连城两县交界,地形奇特,山清水秀,军事有利防守,当年龙岩同往古田,只有一条崎岖的山路,上下个二十里,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接下来,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古田会议会址的情况。古田会议会址初建于1848年,红军次挺进闽西,根据《少年先锋队队歌》又将和声小学改为曙光小学,而闻名中外的古田会议就是在这里召开的。

各位,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请大家带好随身贵重物品跟我下车,我们的游览时间为2小时,现在是9点,11点我们将在这里集中乘车参观下一个景点,请大家记住我们的车牌号,车是一辆蓝百相间的旅游中巴。

各位,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我们将要参观游览的地方,你们看,在一片开阔的田野上,座落着一幢,庄严肃穆的祠堂,后山坡上,森林茂密,古树参天。“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八个红色大字在绿荫的衬托下,闪闪发光,那就是著名的古田会议会址。

在古田会议广场,左侧就是当年红军的阅兵场,场上设有司令台,1930年元旦,在此召开了别开生面的军民联欢会,演出结束后,朱德军长还给了每位演员两个铜板的压岁钱,在往右看,那有一口饮水井和荷花池,这是当年毛泽东散步、休息、思考问题的地方。古田会址大门横匾上书写着“北郭风清”四个大字,大门两侧,刻着一幅对联:“学术放西欧开笛子新智识,文章宗北郭振先生旧家风。”字里行间透视出祠堂主人,学习,开放,振兴的意识,体现了古田人民既学习西洋文明又不放弃传统文化的办学思想。

进入红漆木门,就是当年古田会议会场旧址,你们看4跟圆柱上张贴着字纸标语“中国共产党万岁”,“反对机会主义”,“反对盲动主义”,“反对逃跑主义”。大厅6列学生桌椅陈旧而整洁,左边主席台上摆着两张四方桌和一排长凳,墙上架着一块黑板。黑板上方中央挂着石印的马克思和列宁像,再上方挂着红色会标“中国共产党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会场下厅的三合地板有好几处斑斑黑迹,这是当年古田会议召开期间,天气寒冷,红军代表们衣裳单薄,代表们烤火取暖留下的痕迹.从这里可以看到革命前辈没当年创业的艰苦,我们再看左右两边的厢房,右侧的间是毛泽东的临时办公室,房间陈设极为简陋,只有一桌两凳。当年毛泽东同志就在这里批阅文件,接见与会代表。左侧厢房第二间是朱德同志的临时办公室。

下面,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古田会议召开的情况和主要功绩: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这是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次第九次代表大会在曙光小学召开。120多位红军党代表,士兵代表以及地方干部代表和妇女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毛泽东同志作了报告,并多次讲话,朱德同志作了军事报告,陈毅同志传递草的《古田会议决议》。

那么古田会议的主要功绩在于总结了中国红军建立两年多的丰富经验,纠正了中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从而奠定了我军政治工作的基础,使我军同一切旧式划清界限而开始成为一支新型的真正的人民,它是我建党建军伟大的历史进程的一个里程碑。可以说古田会议铸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魂。了中央来信,并作了反对枪毙逃兵的讲话。代表们经过热烈的讨论一致通过毛泽东亲自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

那么古田会议的主要功绩就在于总结了中国红军建立两年多的丰富经验,纠正了中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从而奠定了我军的政治工作的基础,使我军同一切旧式划清界限而开始成为一支新型的真正的人民,它是我建党建军的一个里程碑。可以说古田会议铸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魂。

在即将结束这次参观游览的时候我们热忱的欢迎游客们再次踏上这块红色的土地,再来沐浴古田会议决议所放射出的灿烂光芒,再来领略革命根据地的人民的浓浓深情!

篇4:福建景点导游词

位团友,早上好!欢迎来到素有“花果之城”的漳州,我是XX旅行社的导游员XX,我们的司机师傅姓杨,他是一位很经验的司机,他可以做到钥匙一插马达就响,车轮一动平安送到。今天我们将共同游览东山岛的风景名胜区——风动石风景区。请大家随我下车,请记住车号为闽D12345。

啊!人来齐了。沿着这个石阶而上,我给大家大概介绍一下东山的情况,东山岛位于福建省南端,是福建第二大岛,也是一个岛县,与台湾仅一水之隔,距台湾高雄港143海里。今天我们将看到的风动石可是以“天下奇石”载入《世界地理之》一书中的。刚才有位朋友问我,有没有黄山的飞来石大?看了您就知道了。来,请大家跟随着我,好,各位团友,现在眼前这个外观有些像老鼠有些像兔子又像猴头的这块石头,就是东山的标志——风动石了,而现在大家看到这块石头虽没有飞来石大,但别小看这块石头,他可很有骨气,据说日本人曾用二舰军艇企图抢走风动石,可是这位老兄却怎么也不肯动,而我们自己人只要用小小的力气推推,这位重200多吨的老兄,它就像很舒服似地摇一摇,动一动。各位,风动石可是东山的镇岛宝贝,大家可要和它合个影。各位团友,我们照好像,请随我去看看另一具有地方特色的名胜古迹——关帝庙。

关帝庙,又叫“武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关帝庙是一座闻名海内外的庙宇,具有明清古建筑艺术价值。

好,各位,现在我们看到这座依山临海,气派魏然,就是关帝庙,现在请大家随我直接步入中殿看看吧,在中殿的正中就是关帝神像了,两边是四员大将,庙内这“万世人极”的匾额,是清咸丰皇帝的御笔。好,各位我们现在去看看另一匾额“追源谒祖”是台湾的信徒赠献的。大家好像已恍然大悟了,对,台湾关帝庙信仰文化正源于此,至今台湾有951座的关帝庙,有许多就是东山的分庙。

东山也因此成为传播中原文化和关帝文化的发祥地。每年台湾就有数万信徒来此朝圣谒祖,而东山岛人民更是崇敬。现经过历代补充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关帝民俗文化。现在东山家家户户悬挂关帝画像和楹联,外甥结婚,舅舅必定要赠送一套关帝神像及楹联,东山民众历来都有到关帝庙求签的风俗,相传,郑成功在收复台湾之前到此庙来抽了一个上上签,签上写道:韩信战霸王,这支签说明郑成功征战台湾就像韩信战霸王一样,会成功。郑成功马上把这件事告诉将领们,使大家备受鼓舞。将士对关帝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东山还有一种古老的民俗,——迎神,即抬着关帝神像游街,我们在中殿看到前面一尊就是老百姓常请出来游街的神像。这种方式当地认为可以造福民间,消灾避邪,保佑民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如意。

关帝出游仪式先择日:每年农历正月或二月,由民间父老推选一位有名望的长辈,身穿马大褂,头戴碗帽,到关帝庙向关帝虔诚地投茭问卜,定出出游的日子,为是择日,然后鸣锣报街:派一人在出游前三天,沿迎神的街,边鸣锣边通知各家各户打扫卫生,以迎关帝,这叫报街。后就是荣重的出游:出游那天,由关帝信徒若干人,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游神队,游神队伍先由马头锣开道,后随两对或多对“肃静”“迥避”牌,横彩“山西夫子”;后面就是锣鼓班;八般武器如大刀、斧等兵器队,其后是龙旗队,其中周仓的黑色龙旗走前面,为保驾旗,接着黄龙旗、红龙旗,旗为长方形,后面是化了妆的孩子手们捧花、水果等,长辈身穿着大褂,手捧铜炉,一对红灯在神轿前面,神轿先周仓,后神轿里有关帝神像,后面就善男信女们手握香炷。出游队伍到哪里,哪里的老百姓就摆香案,跪拜迎接,焚香放鞭炮,,迎神队伍十分热闹,人山人海,乐声悠悠。这是一种规模盛大的民俗活动。

大家听了是不是想看看,那么我们好客的东山人民欢迎你们有机会再来领略。好,各位团友,今天的游览就到此,现在给大家30分钟时间参观,11:00我们在关帝庙前集合。谢谢!等会,我们去参观谷文昌陵园。等会见。

各位亲爱的来宾,大家好!我是XX旅行社的导游XX。欢迎来到美丽的东山岛。东山岛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名胜古迹众多,是明代闽海五大水寨之一,大学者黄道周的故乡.今天我将带大家游览国家四A级景区风动石景区.

素有“天下奇石”美称的东山风动石一直是岛上人民引以为荣,视为珍宝的自然景观.现在它已经是东山岛的标志性景观.诗云:“风吹一石万钧动”,这是对风动石的写照。大家请看,耸立在陡崖上的风动石,高4.37米,重约200吨。狂风吹来时,巨石轻轻摇晃不定,你要是有兴趣可以仰卧盘石上,用你双脚推推看,不过可别把它推倒了。

站于风动石下。它摇摇欲坠,有一种惊险的感觉,你会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站于此处看风动石象仙桃,传说它是女娲补天时掉下的七彩石,搁在这里,斜放于盘石之上,两石叠在一起,如情侣般亲密,时有动摇,但却永不分开;大家随我走上台阶,站在这台阶上看风动石,像什么?像不像偷吃刚才那只仙桃的老鼠,你瞧他的眼睛还滴溜溜的转,转眼间仙桃被他吃光,只剩老鼠了!关于风动石,还有段传说,明朝嘉靖年间,海上倭寇侵扰东山,企图抢走这奇异的风动石,用了数艘兵舰,套上绳索,他们拼命地拉,可是倭寇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只听“嘣”了几声,绳索全断了,倭寇纷纷落入海里,十分狼狈,风动石依然屹立于原地。它与周围景色交相辉应,难怪文人墨客会在这里留下“这里风景独好”的赞叹。风动石以奇险摇而被载入《中国地理之》,“不是风摇石而是石摇风”。

沿着这条幽的小路,大家随我去参观景区内另外一处很有地方特色的名胜古迹——东山关帝庙。关帝庙又叫做武圣殿,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大家请看,它那燕尾式飞檐,弯月起翘,鸟兽凌空。显得轻巧灵动。屋脊上雕有八仙过海和唐宋120个人物雕像。都是用各种瓷料剪贴镶嵌而成,长年风吹日晒,色彩鲜艳不变。这种剪瓷、嵌瓷工艺,都是闽南古建筑的传统技艺。东山关帝庙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是本地人民心目中的圣庙。据传郑成功当年收复台湾前曾到此求得吉签,而后收复告捷,将士对关帝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忠诚昭日月,义气薄云天。”关帝以其忠,信,义,勇而德行天下,数百年来被闽南人民视为保护神。大家站在这里,面对着大海,海的那头就是祖国的宝岛台湾,东山与台湾一水之隔,明清之时远涉海峡守护台湾的将士就曾供奉带到台湾的关帝。台湾目前有951座关帝庙,据统计,以东山关帝庙为祖庙的就有470多座。东山也因此成为传播中原文化和关帝文化的发祥地。冥冥之中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召唤,使得跨越海峡前来祖庙朝圣的台胞络绎不绝,关帝文化扎根于海峡两岸,成为联络感情,促进交流的桥梁,如同彩虹,横贯于海峡上空,祥云流彩,灵光普照。

古代的东山与台湾之间有一道浅滩,称为东山陆桥,成为古人类,动物通往台湾的途径.今天的两岸人民通过关帝文化——这座桥梁沟通感情;汹涌的台湾海峡隔不断骨肉之情,没有了东山陆桥,我们有关帝之桥,有心桥,两岸人民心间有千千万万座桥!

好了,各位亲爱的团友,今天的游览在这结束了,感谢大家的配合与支持!祝愿在美丽的东山渡过美好的日子。

篇5:福建景点导游词

各位团友,早上好。今天我们去福建风景“十佳”之一的集美游览,集美是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故乡。

首先,让我向各位介绍集美区。

集美区,位于厦门岛的西北,面积227平方千米,人口12万,是著名的侨乡和旅游风景区。现在我们进入集美学村,集美,俗名“尽尾”,即大陆尽处;又名“浔尾”,即浔江之尾。明末集美进士陈文瑞嫌“浔尾”不雅,改称“集美”,寓集天下之美,但未通行。至陈嘉庚先生1894年创办惕斋学塾,19办集美小学,19办女子小学,19办师范和中学,19办幼稚园,19办水产科和商科,19办女师以后,于1921年2月将这些学校定名为“福建私立集美学校”总校名。因军阀混战,给学校带来严重滋扰,经陈嘉庚先生和校长向南北军政府呼吁保证学校的安全和宁静,要求规定为“和平学村”。得到南北双方承诺。1923年10月由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批准“承认集美学校为中国和平学村”,并电令闽粤省长及统兵长官“特别保护”,“集美学村”才由此得名。陈嘉庚倾资兴学举世无双,他为保证学校费用,把国外所有不动产7000亩橡胶园和店屋货栈以及50万平方英尺的地皮,均出售作为集美学校的基金,他在厦门大学发起人会议上慷慨陈词:“民心不死,国脉尚存,四万万人民决无甘居人下之理!今日不达,尚有来日;及身不达,尚有子孙。如精卫之填海、愚公之移山,终有贯彻之目的之一日。”1993年10月,农业部、交通部、福建省、厦门市共同筹办集美大学,以厦门水产学院、集美航海学院、福建体育学院、集美财政专科学校、集美师专为基础,同时成立工商管理学院。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鳌园参观。鳌园是陈嘉庚先生年回乡定居后花时间亲自督建而成的,耗资65万元,占地近9000平方米。鳌园原为海边的一个小岛,形如蛰伏的大鳌,护卫着集美。1951年,陈嘉庚“不侵民田,辟置公园”,“于中立碑,纪念解放,名曰鳌园”。国中建筑和雕刻均体现陈先生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思想,包容中外古今、天文地理、动物植物、工农业生产、科技文化等,无所不有,博大精深,是个博物大观。也是新评的厦门二十名景之一,取名“鳌园春晖”。鳌园分为三部分,即门廊、解放纪念碑、陵墓。走进园门,就是50米的长廊,长廊两侧厢壁上镶嵌着58幅历史故事人物内容的青石镂雕,这是鳌园653幅石雕的精华部分。左边主要是24幅诸葛亮马前课,据陈嘉庚先生的解释,这是诸葛亮早就对清代政府、民国成立、抗日战争以及毛泽东领导人民革命取得胜利的预卜,他相信这不是迷信而是先知,表达了他对共产党、毛泽东的信赖和热爱。这些围墙上的浮雕共有291幅,初建时是用水泥塑制的,几十年风雨侵蚀,损坏严重,1991年春,集美学校委员会筹款百余万元,以原水泥雕内容为参考,由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艺术系的教师绘图,惠安艺人精心雕琢,全部更换为青石雕,其中有浮雕229块、沉雕42块、影雕20块。影雕是石雕艺术的新发明,使世界叹服。法国等国家专门请惠安影雕师前去表演,倾倒了欧洲许多艺术家。

集美解放纪念碑是鳌园的主体建筑,是陈嘉庚先生亲自精心设计的。纪念碑高28米,象征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的奋斗,终于取得胜利;正面是毛主席亲笔题写的“集美解放纪念碑”,毛主席为一个镇题写解放纪念碑是仅有的一次;碑的背面是陈嘉庚先生撰写并手书的碑文。纪念碑台基的底层为13级,象征陈嘉庚事业顺利发展的鼎盛年月;第二层为10级,寓他的事业遇到困难,企业收盘的年月;再上面是8级和3级,象征8年抗战、3年解放战争。碑座还刻满了反映新中国建立的石雕。

纪念碑前有一高7米,宽30米的屏壁,正中刻着“博物观”三字,左右各12块浮雕,内容大多为公共卫生、体育运动;中间是地图,特别突出了台湾省地图,反映了闽台密切关系和陈先生盼望祖国统一的愿望,其下为托儿所到大学的类型和行为规范图。

转过屏壁就是陈嘉庚先生的陵墓了。墓坐子向午,呈寿龟形,墓盖为13块六角形青斗石镶成,墓碑上刻有陈先生生卒年月和担任过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侨联主席等职务。墓圹为“凤”字壳,周边用15块青斗石浮雕介绍陈先生前半生的主要经历。墓圹四周的石雕,记录着他倾资兴学,赤诚报国的光辉一生,可以说是陈嘉庚先生的生平事迹展览。陈嘉庚先生于1961年8月12日病逝北京,享年88岁。他身后备极哀荣,北京举行了公祭,并由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领头执绋,覆盖国旗的灵柩,沿途各省市迎送,在集美举行了国葬,后安葬在鳌园。1988年,国务院将陈嘉庚陵墓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前有一拜亭,每逢清明节、集美学校校庆日,厦门各界和集美学校师生均要到此祭奠,表示深切怀念。

参观鳌园,看了陈嘉庚先生的不平凡业绩,我们应该能够感到陈嘉庚先生人格的崇高,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是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陈嘉庚生前曾经说过,鳌园完工后,在其西北测要造一个公园。为完成他的遗愿,集美学校委员会经过努力,于1992年9月动工建设“嘉庚公园”,在1994年10月陈嘉庚先生诞辰120年之际全部竣工。

好了,现在大家可以解散自由活动,我们一个小时后在园口集合吧,谢谢合作! 来

篇6:关于福建景点导游词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南普陀寺,它历史悠久,始于唐朝,但由于多次被毁,又多次重修,所以整个寺庙的建筑还是比较新。因与浙江普陀山一样与供奉观世音菩萨为主,又处于五老峰下之南,所以称其为“南普陀寺”。在中国佛教历史上,厦门的南普陀寺有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佛教在闽南一带的传播基地。南普陀的几任住持,在中国佛学界都享有盛誉。/1920_年起任南普陀住持 兼闽南佛学院院长的太虚法师,曾到南洋、欧美各国讲学、传道,影响很大。而且他提倡的佛教改革,团结教派,也很有成效,为佛教作出了极大贡献,这也使南普 陀寺的声名在海内外广为传扬。

南普陀寺坐子向午,依山面海,全寺的整个建筑,布局匀称,结构严谨,富有民族风格,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站在远处眺望,从无尽岩到五老 峰山腰,在南北的中轴线上,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金阁四落建筑层层托高,层次分明,俯仰相应。左右厢房、庑廊、钟鼓楼对称排列,回护着三殿,形成一个整体,显示出南普陀寺的雄伟壮观的气势,有一种佛法无边的威严。

在南普陀寺院的门前,屹立着七座汉白玉的如来佛塔和两座11层高的万寿塔,塔前是放生池。塔间的放生池,是专门为施主放生而设立的。放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种风俗习惯,是一种比较普遍的佛事活动。这里池子里有着许多的鲶鱼和乌龟,可是也是因为大家都太乐于积善德吧,而导致池子里面的鱼和乌龟超出了池子所能承受的范围了,而寺庙也不会把这些动物拿来杀生,所以导致里面的荷花(根茎)都吃掉了,所以现在放生池已经限制放生了。

进入南普陀寺的大门,看到的第一座殿阁就是天王殿。1981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

南普陀寺的第二座殿阁是大雄宝殿,这是南普陀寺的主体中心,是1932年由当时的南普陀住持转逢和尚重建。大雄宝殿前的石庭平展舒广,正中宝鼎香炉巍立,两侧白石宝塔高耸,显出广庭崇殿的庄严肃穆。大雄宝殿是寺院僧众早晚课诵和法会朝拜参修的殿堂,也是佛门钟磐长鸣法灯不灭的心脏。主殿正中祀奉着

南普陀寺的第三座殿阁就是大悲殿,这座高20米的殿阁原建于明代,是木质结构,1920_年因香火过盛而被烧毁。1930年太虚法师住持南普陀时重新修建。1962年又进行了一次大翻修,主体改用钢筋水泥建造,又保持木构斗拱作为装饰。殿内祀奉四尊观音菩萨,正面为双手观音,端坐在莲花座 上,神态文静自若、和善可亲。其余三面为48臂观音。每支手臂掌中各雕一小眼,手上各执神物,神器各不相同,姿态也各不一样,表现观音有不同的渡众悲愿。三重飞檐,如龙腾空;彩绘装饰,图案优美。殿顶的剪瓷、嵌瓷、彩塑,有的象 征吉祥如意的仙女驾鹤,麟凤朝阳;有的象蛟龙吐珠,昂首欲飞。附属的斗拱雕画人物、莲花、走兽、飞鸟等等,都以朱红为底,以绿、黄和金箔点缀,艳而不俗。

南普陀寺的最后一座殿阁,就是两层的藏经阁。这座藏经阁建于1936年,是一个中西合璧的建筑。上为歇山式屋顶,下为西洋式架构,重檐双层阁楼。上层藏经,下层法堂。二楼有宽敞的天台,三面台廊护围,依栏远眺,巍峨的前三殿尽收眼底。仰首后顾,层峰叠翠,意境深邃。在藏金阁的二楼,首先就会看到一尊玉雕卧佛,是用缅甸白玉雕塑的释迦牟尼的涅磐像,长四尺五寸,神态自若,姿态柔美,实为稀世珍宝。藏金阁内文物众多,反正有很多我不认识的宝物就是了,可以说南普陀寺藏经阁内的无价之宝是不胜枚举。

大凡到南普陀寺参观游览的人,都会要到寺院后山看一看那个镶嵌在一面大石头上的大大的

与南普陀寺相邻的是闽南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是是我国佛教高等教育的基地,几乎与南普陀寺齐名,因而很有必要作一介绍。1920_年创办的闽南佛学院,由 当时的南普陀寺住持、中国佛教领袖太虚大师担任第一任院长。但由于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闽南佛学院停办。但在这20_年中,闽南佛学院毕业了200多人,不少人成为出色的佛教俊才,现在尚健在的当年的学僧,大都成为名 山长老或佛学大师。1985年闽南佛学院正式复办,现在闽南佛学院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在巳经成为全国僧侣教育的重点学院。闽南佛学院设有男女两部,院内现有男女学僧近300人。在巳毕业的几 届本科毕业生中,大多在全国各地的寺院担任主持或执事,有的还到海外的寺院去弘法任职,大大扩大了闽南佛学院的影响。如果大家以后看破红尘什么的可以考虑进去深造下。同学们,你们还在等什么,里面有小沙妮,还有小和尚,有车有房!快来加入闽南佛学院吧。!

篇7:福建景点导游词

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海上花园”鼓浪屿,我是厦门的导游XX。

到鼓浪屿除了欣赏美丽的风景,还有八件事要做,哪八件事呢?泡壶酽酽的乌龙茶、学几句地道的闽南话、找条喜欢的小路、站在海边发发呆、听场音乐会、吃个名小吃“麻糍”、逛逛玲琅满目的海鲜市场,而最值得一做的就是拜谒一处名人故居。别看这只有1.91平方公里的小岛,这可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地方,在这个美丽的小岛上,孕育了无数中华优秀儿女:有毕生都献给我国妇产科事业的医学大师;有新中国杰出的体育教育家;有名扬海内的文学巨匠;有以音乐陶醉人心灵的钢琴诗人,他们都是谁?他们又曾在鼓浪屿哪座宁静的小楼留下生活的足迹?让我们沿着幽静的小路,一起来寻访答案。

看!晃岩路旁的这座八卦小楼就是被尊为“万婴之母”的我国妇产科奠基人林巧稚大夫的出生地,林大夫终生未嫁,然而她用温暖的双手,迎来了五万多名婴儿生命中第一声啼哭,她没有儿女,却将她一生的心血,她伟大的母爱奉献给了千千万万的孩子。她愿意一辈子做值班医生。

再看看这座两层的别致小楼,代,一位热血青年从这里走出,为了一洗“东亚病夫”的耻辱他毅然从理科改学体育,1936年,他以总教练身份率中国队参加柏林奥运会,在清华任教52年间,培养了一批批学有所成兼具强健体魄的人才,76岁高龄仍荣获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这个人是谁呢?对了,就是马约翰!被毛主席誉为“新中国最健康的人”。如今这座楼虽已易主,但马约翰倡导的积极、健康、进取的体育精神仍留在他的故乡鼓浪屿。

大家都知道,“鉴湖女侠”秋瑾曾写过“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诗句。在那风雨如晦的岁月,她诞生在美丽的鼓浪屿,就是我们眼前这座看上去极其普通的红色楼房,这位中国最早的女性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她那种为了理想不屈不挠的精神多么令人敬佩啊!

听,随风传来一阵悠扬的钢琴声,没有吗?再听听,那旋律多么优美啊!想不想知道它是从哪儿传出来的?走,我们去看看!

这里是鸡山路16号,是著名钢琴家殷承宗的旧居,这是一座法国式乡间别墅,鼓浪屿人称它为“圃庵”.殷承宗就出生在这座别墅,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 上天赋予了他超人的音乐天赋,9岁就举办了“幼童殷承宗独奏音乐会“,20岁获得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大赛的二名,请注意!当时这场比赛可是没有第一名的哦!1969年他完成了气势磅礴的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创作,周总理听完后兴奋地说:“冼星海复活了!”。这座别墅诞生了殷承宗, 而鼓浪屿还哺育了许许多多非常有造诣的音乐家:陈佐湟、林俊卿、许兴艾等等。而今,鼓浪屿拥有由著名指挥家郑小瑛亲自执棒的爱乐乐团;拥有全国唯一的钢琴博物馆;拥有国内音响效果一流的音乐厅,,,,,,这些都使鼓浪屿成为名副其实的音乐之岛。

朋友们,看了这么多名人故居,不知大家是否感受到这个小岛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鼓浪屿的每个角落,无不散落着光辉的名字:世界文化名人林语堂,当代著名女诗人舒婷等等…有机会大家还可以到岛上来串串门,没准儿还能碰上一个你仰慕的名人呢!

(看表)哟!6点了,我们也该结束今天愉快的旅程。“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我们在这幽静,祥和,温馨,浪漫的鼓浪屿漫游,是不是更有一番韵味呢?走吧,让我们在返程的路上,用心品味这名岛、名宅,名人、名曲,再次聆听涛声、琴声,歌声、笑声......

福建草庵摩尼教遗址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到草庵摩尼教遗址参观。

距泉州市区南门外19公里的晋江余店苏内村,有一座万山峰,又名万石山、华表山,为我国仅存完整的摩尼教遗址。因古用草构屋,故曰草庵。摩尼教又名明教,公元三世纪波斯人摩尼所创始,摩尼(公元216-276年)生于南巴比伦安息王族家庭,他以拜火教为信仰基础,吸收基督教、佛教和古巴比伦的宗教思想,创立了摩尼教。其教于唐代传入泉州,称为明教,崇拜光明,提倡清净,反对黑暗和压迫。现代遗址为元代建筑物,据考古发现,宋代摩尼教已在这里活动。明代禁绝,此处乡民仍以佛教崇拜,保存完整。摩尼教寺紧依华表山麓,内有僧尼住持,原来庵前还有一座佛教寺,已废,近年又重建,焕然一新。花木、果树相映,风景十分优美清净,为一番别致景色。

草庵寺依山崖傍筑,建筑形式为石构单檐歇山式,四架椽,面阔三开间,间宽1·67米,进深二间3.04米,屋檐下用横梁单排华拱承托屋盖,简单古朴。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庵内依崖石雕一尊摩尼光佛,石浮雕摩尼跌坐神像,作圆圈浅龛,直径1.68米,坐像身长1.52米,宽0.83米,头部比较特别。呈现辉绿岩(青斗石)颜色,长方形面孔0.32X0.25米,背有毫光射纹饰,呈现花岗岩石质,散发披肩,端坐莲坛,面相圆润,眉弯稍为隆起,嘴唇薄,嘴角线深显,形成下额圆突,显得安祥自如;身穿宽袖僧衣,胸襟打结带,无扣,结带用圆饰套束蝴蝶形,而向两侧下垂于脚部,双手相叠平放,手心向上置于膝上,神态庄严慈善,衣褶简朴流畅,用对称的纹饰表现时代风格。这是目前世界仅存的一尊摩尼教石雕佛像,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佛龛的左上角阴刻一段文字“谢店市信士陈真泽立寺,喜舍本师圣像,祈荐考妣早生佛地者。至元五年戌月日记”。五行楷书,34字,字径2. 5X2.5厘米。在右上角还有阴刻比较粗糙的文字“兴化路罗山境姚兴祖,奉舍石室一完。祈荐先君正卿姚汝坚三十三宴,妣郭氏五九太孺,继母黄十三娘,先兄姚月涧,四学世生界者。”这些文字价值性很高,是目前世界唯一摩尼光佛造像和庵寺建筑年代可借的文字佐证,非常可贵,同时也是研究泉州明教的一手历史材料。

在这草庵遗址前端的20米处,曾经出土一块元代完整的黑釉碗和60多件残瓷片。这件完整的黑釉碗,口径18.5厘米,高6.5厘米,碗内底部在烧制时便刻有“明教会”三字,字径6.5厘米左右,其他残瓷片同样分别刻有“明”、“教”、“会”三个字样,这是当时泉州明教会活动情况的重要发现。宋未元初时烧制这种黑釉碗,在晋江磁灶为数较多,泉州市区近郊也有同类型的发现,说明罗山草庵摩尼教遗址的文字记载与黑釉“明教会”的瓷碗相印证。泉州的摩尼教活动于元代是比较公开性的。说明泉州的明教是以佛为崇拜而盛行的。据传有泉州十八位读书士子住于草庵勤奋读书,常于此显现佛的形象,说是文殊菩萨的显影,因此在摩尼光佛坐像两侧有弘一法师手书木刻对联“石壁光明相传为文佛显影”,“史乘记载于此有名贤读书”。

明朝太祖朱元璋依靠明教夺取政权,并采用明教的“明”定国号,但是又担心明教威胁他的统治,即所谓“又嫌其教门上逼国号,寅其徒,毁其宫”。所以明初明教极盛一时又转入秘密活动,融合于道、佛教的民间崇拜。但仍于明正统年刻摩尼教的教义信条(称“四位-体”)于摩崖上:

劝念

清净光明,大力智慧。

无上至真,摩尼光佛。

正统乙丑九月十三日,住山弟子明书立。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泉州还有两位著名诗人游览草庵题诗于此:黄克晦(公元1524一1590,号吾野,惠安崇武人,能诗善书画,著有《吾野诗集》等)

《万石峰草庵得家字》

结伴遥寻太乙家,峨峨万石映孤霞。

坐中峰势天西侧,衣上梦阴日半斜。

风榭无人飘翠瓦,云岩有水浸苔花。

何年更驻苏杭鹤,静闭闲房共转砂。

诗人黄凤翔(1538-1614,号仪庭,止庵。泉州市区人,名士名宦)

《秋访草庵》

琳宫秋日共跌登,木落山空爽气澄。

细草久湮仙峡路,斜晖暂作佛坛灯。

竹边泉脉邻丹灶,沿里云根蔓绿藤。

飘瓦颓垣君莫问,萧然一榻便崚嶒

以上两位诗人都把草庵当作道教宫庵看待。其诗中还出现“太乙仙人“和“丹灶”的词句。

好了,今天我们参观摩尼教遗址到此就结束了,欢迎大家再次光临。谢谢!

篇8:福建景点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天,我带各位游览天心的几个景点。这些景点是章堂涧、天车架、鹰嘴岩、流香涧、大红袍茶树、永乐禅寺、杜辖岩等,希望大家玩得高兴。

在我们面前的这条小溪,名叫章堂洞,是武夷山景区北部最长的一条山涧。它与流香涧合流后,往东穿过霞滨峡口,融入崇阳溪,全长约有7.5公里。现在,请大家抬头往上看,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天车架。它离洞大约0.5公里路。在雄峙如城的丹霞蟑半壁,有几个互相毗连的岩洞,洞里有几栋小木楼就崖构架,或隐藏于洞,或凭临崖畔,上下悬梯,左右环栏,抬头望去,俨然一栋空中楼阁。据《崇安县志》记载,这些空中楼阁建于清咸丰年间(公元1851一1861年)。当时,崇安县的豪绅为躲避太平军,雇人建造了这种建筑物。该岩洞上仍危崖,下临深渊,地势极为险峻,乍看上去似乎无路可攀,其实不然,只要从山后绕道,经过火焰峰,直上丹霞蟑顶,而后从岩洞口顺梯而下,即可入洞。观赏到此,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明明是悬楼,为何叫天车架呢?这是因为,当时所用的建筑材料,都是从岩底直接吊上去的,悬架在洞外的那些杉木,就是用来作起重机械的架子,于是当地人就称之为天车架。

各位朋友,继续往前走,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块巨石,叫鹰嘴岩。它那光秃秃的岩顶,东部向前突出,尖曲如椽。非常奇特的是,鹰嘴上居然长着一株枝干虬曲的古老刺柏,为鹰嘴岩增添了几分飘逸,几许神采。沿岩顶直削而下,岩壁白里透红,微微拱起的岩脊却是一片苍黑,隐约地展现出一条条裂纹,宛如丰满的羽翼。从我们现在站立的角度看去,只见它兀立峰巅,翘首蓝天,振翅欲翔,搏击苍穹。古代有诗人形容道;“雄鹰独立健无伦,锐椽昂头实逼真。岂是神山压凡鸟,欲君奋击绝嚣尘。”多么生动,多么形象,多么贴切!

继续往前走,过了慧苑寺前的石桥往左拐,就到了流香涧。流香涧原名倒水坑,位于天心岩北麓。武夷山的所有溪泉涧水,都是由西向东流人崇阳溪,惟独这条山涧,自三仰峰北谷发源后流向西北,又倒流回山,故又称为倒水坑。这也是流香涧的独特之处。流香涧两旁,青藤垂蔓,山蕙、石薄、兰花丛生,真所谓:“坠叶浮深涧,飞花逐急湍。”明朝有个诗人游览至此,久久不忍离去,遂为它起名为流香涧。洞中有一巷谷,两旁危岩耸立,水流其间,仅能容纳一人。夏日置身其间,凉爽无比,因此又叫做清凉峡。

从清凉峡出来,大家看到前面一座黑乎乎的山顶上,耸立着一块向前倾斜的巨石,就像农夫头上戴的一顶斗笠。相传这块巨石从远方飞来,落脚在此,所以叫做飞来峰。绕过飞来峰,有座昂然直上,拔地擎天的山峰,名叫玉柱峰。这里景色优美,请大家慢慢欣赏。

继续往前走,我们就到了九龙窠。九龙窠是一个幽奇深峻的峡谷,周围九座磷峋的山峰将它团团环抱,犹如九条巨龙在升腾万里、扬威环宇之后将欲归巢的状态。峡谷里巨石错落,细泉潺潺,遍地是丛丛簇簇的茶树,满谷春色,生机四溢,真不愧为“茶的王国”。在最后一窠岩壁间,有一块用石块垒成的盆景式茶园,上面种着几株茶树,那就是久负盛名的大红袍茶树。大红袍之所以获得“茶中之王”的桂冠,主要是因为其生长的环境得天独厚。大家请看,茶树所处的峭壁上,有一条狭长的岩罅,岩顶终年积水,随之滴落的还有苔藓之类的有机物,造成土壤的润泽肥沃,而且两旁岩壁直立,日照不长,气温变化不大。加上茶农平时精心管理,采制加工时,挑技术最好的茶师,使用上等的独特器具。因此,大红袍成茶后,自然就有独特的品质和卓著的饮用效果了。一般的茶叶不耐冲,几次过后就没有什么味道了,而大红袍冲到9次,仍能保持其桂花香味,实乃茶中极品。

大红袍茶树的来历,传说很多。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天心庙老方丈用九龙窠的神茶治好一位进京赶考举人的病。举人得中状元后,为谢茶恩,脱下身上大红袍,亲自披在茶树上,后人便取名为大红袍。另有一种说法是;有一位皇太后久病不愈,终日肚疼鼓胀,遍请天下名医,用尽灵丹妙药,终为徒劳,天心庙老方丈得知后,献九龙窠神茶一盒,治好了皇太后的病。皇帝便叫大臣带上一件大红袍,前往九龙窠谢恩。大臣将大红袍技在茶树上,当地人便将茶树取名为大红袍。还有一种说法比较普遍,就是:早春时节,大红袍叶芽勃发,满树艳红,远眺宛如大红袍覆盖树冠,因此得名。大红袍茶树数量有限。仅植4株,来武夷山的游人,大都以能一睹名扬天下的大红袍茶树为一大乐趣。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天心岩脚下,展现在眼前的这座庙,叫永乐禅寺,它是武夷山保存下来的最大寺院。据查天工《武夷山志》记载:永乐禅寺前身叫山心永乐庵。山心指地理位置,因名刹坐落于方圆70平方公里的武夷山景区中心,故名。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道士韩洞虚加以重建,改名天心庙。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武夷山章堂岩铁华国师的弟子果因和尚将它改称天心永乐禅寺。此时的天心,寓意又进一步得到禅理的抒发,蕴藏着禅语“天心明月”和佛教徒向往极乐世界的意境。重建后的永乐禅寺,南北长170米,东西宽150米,占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寺院四周古木参天,重竹蔽地,鸟鸣蝉噪,意境深远。步入寺内,香烟缭绕,梵音清越,恍如游仙。在通往禅寺的山径旁,新凿了一座弥勒佛岩雕,高19米,宽13米。岩雕后面的“佛”宇,是清康熙皇帝的字体,高 11米,宽 9米,取九九吉利之意。

往东看,天心岩东面的杜辖岩,又称杜葛岩。相传早先有杜氏、葛氏两位女子隐于此地,以人名岩。明万历初年,就是大约16世纪末,司丞呈中立于此结庐静修时,改为杜辖岩,取其岩壁周围好像城墙,十分遽密,只留一个口子,不容车马往来的意思。杜辖岩四周,群峰雄峙,修重环抱,宛如一座森严壁垒的城堡,但在岩内却隐匿着两个不同风貌的洞穴。从巨石垒叠的石门跨入,但见悬崖千仞,嵌空而出,覆盖着一块小小的谷地,风雨不侵。古地里有一栋小楼,几株茶树,一流清澈的泉水从楼旁流过,环境幽雅,纤尘不染,这是下洞,叫做会仙洞。从洞口踩着石阶而上,一路竹树掩径,流水爆爆。岩上有石棋、石凳和石棋盘,错落在穹然上覆的岩穴间,这是上洞,叫小有洞。下洞平衡而幽深,上洞峻绝而轩朗,一上一下,景象不同。从杜辖岩上极目远望,香炉峰就像几案一样横列在脚下;象鼻岩整装待发,听从你的命令;盘珠岩顶上叠着一块圆石,仿佛要向你献上一颗硕大无比的珍珠;而丈八峰上的映山红,则宛如一抹绚丽的彩霞。各位朋友,看到这样优美的景色,您在想些什么?

福建闻名景点导游词

福建土楼景点导游词

游玉华洞作文

奇妙的玉华洞作文500字

大金湖作文

假如我是导游作文400字

三明泰宁大金湖优秀导游词

版福建厦门导游词

福建南平武夷山导游词

福建旅游心得体会

福建景点导游词好背
《福建景点导游词好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福建景点导游词好背(精选8篇)】相关文章:

关于福建著名寺导游词的推荐2022-08-10

介绍政和武夷山导游词2023-04-20

假如我是导游作文2022-05-08

假如我是导游小学生想象作文2022-08-12

经典福建导游词合集2023-07-29

精选的东山岛导游词2022-05-08

南靖旅游作文2023-11-16

福建泰宁大金湖景区(上清溪)的导游词2023-07-29

的福建清源山导游词2023-11-03

的武夷山导游词2022-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