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词的格式该怎么写

时间:2022-05-08 13:42:49 导游词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游词的格式该怎么写(集锦7篇)由网友“聋的传人”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导游词的格式该怎么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导游词的格式该怎么写

篇1:导游词例该如何写

1、分段讲解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导游词的结构,导游词由几个部分组成:点题、引言、概述、分述、结尾这5个部分组成,在分述这个部分就可以详细讲解一下景区的某个部分,在博物馆讲解中分述部分及各个展馆;在现场讲解中,你的分述就是按照导游路线开始讲解,在点题、引言、概述结束以后,我们将回到你导游路线的最开始讲解以颐和园为例,将颐和园景区分为3个大部分,在概述讲完以后需要回到颐和园大门开始从头开始分述,这种讲解方法即为分段讲解法。

2、突出重点法

(1)突出大景观具有代表性的景观

(2)突出景点的特征与与众不同之处

(3)突出旅游者感兴趣的内容

(4)突出景区“之最”

这个技巧讲究详略得当,与“面面俱到”相反,抓住最主要的特点,主次搭配合理,梳理有秩。

3、触景生情法

这类讲解一般属于人文或历史游览为主,借景生情表达更深的含义。以北京概况为例,你带领团队参观北京城时看到四元桥,此刻你不仅需要介绍这一座立交桥还要介绍北京其余的文化名桥,引出关于桥的历史。在介绍当地有名的标志性建筑物时可以以此点为展开介绍整个城市,以国家大剧院为例,长安街上大剧院如同一个明珠屹立在北京中轴线上,整个如同一条戏珠的巨龙一般。这个方法不仅介绍了眼前的景物,还介绍了整体,名为“触景生情”。

触景生情贵在“发挥”,发挥的有理有据,自然地正确的切题的发挥。好的发挥能使讲解活起来,让故事展现在游客的眼前,这就要求导游员拥有很大的知识储备量,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才能发挥的有理有据,让游客身临其境。

4、虚实结合法

“虚”是指景点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实”是指实实在在展现在游客眼前的景色。虚实结合是指将无情的景点和有情的故事结合起来,让景色活起来。游览三峡能听到神女峰,到了九寨沟能听到九寨沟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的故事,到了西湖也能听到“西湖明珠自天降,龙飞凤舞到钱塘”的故事,但是要注意在导游词的讲解过程中要讲究两个字——“精”“活”。就是要精讲、灵活的意思。

5、问答法

问答法是为了让游客和导游员之间产生互动,由导游员向游客提问题,或者由游客提问题导游员来回答的方式,提高游客的兴致,拉近游客与景区的距离。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1)自问自答法

(2)我问客答法

(3)客问我答法

自问自答法:自己提问自己回答,问的问题一般是客人不知道或者不太确定的问题,例“颐和园中玉棠富贵是什么意思?然后就可以吸引游客注意从而继续讲解”;

我问客答法:导游员提问游客回答,一般这样的问题较为简单,游客一定能回答出来,要是没人回答就可以变为“自问自答”。例“七星石为什么会是八块?”“故宫这些大缸的作用是什么?”;

客问我答法:检验导游员基本功的方法,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必须回答的就是景点的相关问题,但是不能让游客没完没了的提问。

这个方法撰写导游词需要平时的经验积累,才知道游客到底对哪些问题感兴趣。

篇2:导游词该怎么写好

狮子林旅游景点导游词

各位朋友,欢迎来著名的江南园林狮子林游览。很高兴今天能为你讲讲狮子林。

狮子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23号,占地1.1公顷,开放面积0.88公顷。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僧天如禅师为纪念其师中峰禅师建菩提正宗寺, 元末名僧天如禅师维则的弟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因园内林有竹万固,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中峰禅师曾倡道天目山狮子岩,取佛书狮子吼之意,易名为狮子林。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73岁的大书画家倪瓒(号云林)途经苏州,曾参与造园,并题诗作画(绘有《狮子林图》),使狮子林名声大振,成为佛家讲经说法和文人赋诗作画之胜地。清乾隆初,寺园变为私产,与寺殿隔绝,名涉园[1],又称五松园。19为颜料买办商人贝润生购得,经9年修建、扩建,仍名狮子林(园东为贝氏家祠、族学和住宅)。由于林园几经兴衰变化,寺、园、宅分而又合,传统造园手法与佛教思想相互融合,以及近代贝氏家族把西洋造园手法和家祠引入园中,使其成为融禅宗之理、园林之乐于一体的寺庙园林。

狮子林平面成东西稍宽的长方形,占地1.1公顷,开放面积0.88公顷。东南多山,西北多水,四周高墙深宅,曲廊环抱。以中部水池为中心,叠山造屋,移花栽木,架桥设亭,使得全园布局紧凑,富有咫足山林意境。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狮子林的湖石假山既多且精美,湖石玲珑,洞壑宛转,曲折盘旋,如入迷阵,有桃源十八景之称。洞顶奇峰怪石林立,均似狮子起舞之状。有含晖、吐月、玄玉、昂霞等名峰,而以狮子峰为诸峰之首。园内建筑以燕誉堂为主,堂后为小方厅,有立雪堂。向西可到指柏轩,为二层阁楼,四周有庑,高爽玲珑。指柏轩之西是古五松园。西南角为见山楼。由见山楼往西,可到荷花厅。厅西北傍池建真趣亭,亭内藻饰精美,人物花卉栩栩如生。亭旁有两层石舫。石舫备岸为暗香疏影楼,由此循走廊转弯向南可达飞瀑亭,是为全园最高处。园西景物中心是问梅阁,阁前为双仙香馆。双香仙馆南行折东,西南角有扇子亭,亭后辟有小院,清新雅致。

跨入园内,可以见到一座大厅,这就是贝家祠堂。正中的一块匾上有顾廷龙手书云林逸韵四个字,是赞扬狮子林的设计者之一倪云林的设计有虚静清逸的韵味。两边走廊的木栏杆上雕有牡丹、凤凰及寿字图案,上有带花瓶与贝叶图案的挂屏。贝叶为书写佛经所用,既反映了狮子林是禅宗修学佛道的地方,又有纪念意义,因狮子林最后一位园主姓贝。祠堂是供奉、祭祀祖宗,族人聚会的地方,在屋顶上塑有福、禄、寿三位神仙和一个小孩的塑像,表明了园主希望他的子孙后代能够出类拔萃、光宗耀祖。再看走廊入口处有砖砌春华二字,意思是园内春光烂漫。请往前走。

现在我们已到了燕誉堂,燕誉是安祥、快乐的意思。出自于《诗经》式燕且誉,好尔无射。再请大家看看脚下是个什么字,对!是个寿字,边上是五只蝙蝠,取五福祝寿之意,五福寿为先,所以寿为中心。说明园主希望他和他的家族健康长寿,多子多孙、安祥、快乐。该厅堂的建筑是苏州园林中著名的鸳鸯厅。前面称为厅,后面称为堂。前厅接待贵宾或男宾,后堂则用于女眷聚会之处。在建筑风格上绝然不同,体现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

我们现在来到了小方厅,因为其厅方正,所以得名。请看两边的大型空窗,让我们感觉是两幅图画,东窗外是素芯腊梅,西窗外是城市山林,这是苏州园林的一种造园艺术手法,叫框景。它可以随季节的变化,脚步的移动而变化画面,我们不妨试一试。

前面就是由湖石假山堆砌成的九狮峰,细心寻找,会发现不同形态的九只狮子,憨态可掬,天真可爱。狮子林共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狮子五百头,我们以后还能见到不少狮子。

穿过有砖砌涉趣(取自陶渊明园日涉以成趣句)二字的圆洞门,我们便到了指柏轩。这里是僧人讲经说法的地方。唐代禅师从谂(号称赵州法道)在传授禅教宗义时,不论弟子问他什么,他总是一句话:庭前柏树子,意思是要参禅者从玄妙的暗示中自行体会。故取名为指柏轩。这里也是贝家亲属们聚会的地方。厅堂上方悬挂了由王同愈所写的揖峰指柏匾,指柏是指禅宗公案一事,揖峰则取宋代米芾见石峰作揖典故。以下是1988年由著名书画家合作的《寿柏图》,张辛稼画红梅、吴牧木写古柏,徐绍青绘湖石,费新我题词。厅堂前假山林立,柏树龙盘虬绕。卧云宝座落在假山丛中,这座假山峰是目前古典园林中最著名的湖石假山,其中有4条山道,互相缠绕,错综复杂,当年乾隆皇帝在其中转了两个时辰也没转出去。里面还有一个棋盘洞,传说是吕洞宾和铁拐李下棋的地方。假山峰上有含晖、吐月等名石。石缝间长着奇松怪柏,恰似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传说乾隆皇帝曾在此绘像留影,请各位抓紧时间在此摄影留念。

经走廊往西,我们便到了花篮厅。花篮厅因厅内柱端雕有花篮状,饰有花篮图案而得名。1945年在此厅曾举行日本人投降仪式,屏门上刻有巨幅《松寿图》,隶书横匾水里风来,点出了在夏天这里是赏荷花的好地方。

出花篮厅往西便到了真趣亭。真趣二字由乾隆皇帝亲笔御题。这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清代乾隆游园,状元黄熙接驾,见乾隆题真有趣三个字,觉得其中的有字太俗,便请皇上恩赐有字,而留下了真趣二字。亭上有秀才帽的装饰,寓意深远,有道是秀才本是宰相根苗,要成为状元首先要从秀才做起。园主意在教育子孙后代发奋学习,期望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得中功名。高楼万丈平地起,这个道理在今天同样适用。现在,我们可以一边欣赏湖心亭、九曲桥、石舫、飞瀑、池湖等景色,一边摄影留念。过后我们在石拱桥东面空旷地集合,钻洞爬山,真正领略一下闻名中外的假山王国的韵味。

(钻假山后〕我们现在来到的地方叫立雪堂。这里有一个典故,说的是北宋时期,杨时和游酢二人冒雪在门外候见堂内的程颐老师,以表明虚心好学,所以又叫程门立雪。这充分体现了园主旨在宣扬尊师重教的思想。请各位再看看庭院中的三块湖石分别像什么?对!像牛、螃蟹和狮子。牛想吃螃蟹,不知从何处下口,螃蟹是张牙舞爪,毫不示弱,而狮子则在边上好奇地静观,这一组湖石十分有趣,名称叫做狮子静观牛吃蟹。还有狮子滚绣球、刘海戏金蟾两组湖石。我们细心一点,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瞧,狮子的尾巴往上翘,金蟾只有三只脚,这并不是疏漏,而是园主为了暗示一种禅宗教义,为人处世不要太认真,糊涂一点为好,而牛吃蟹也是反映了一种马马虎虎的意思。这只金蟾,本来在刘海身边,是乘刘不注意的时候逃出来的,刘海后来知道它躲在了贝家园林的一口井里,便用金钱串成钓杆把它钓了上来。从此,金蟾的真身回到了刘海的身边,而肉身却留在了贝家,贝家以此为荣,认为它象征了荣华富贵,从此三脚金蟾成了贝家的族标。

各位游客,我的介绍就到这里。下面请大家亲身体验一下狮子林的奇妙乐趣吧!祝大家玩的开心,游的尽兴。

浙江杭州西湖导游词

女们、先生们、小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西湖旅行社的导游。我姓马。大家可以称呼我马导,也可以喊我小马,小朋友们就叫我马叔叔吧。今天由我来带领大家游览西湖美景,先跟你们说说西湖吧。

它是中国大陆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与南京玄武湖、嘉兴南湖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湖,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和中国唯一一个湖泊类文化遗产。西湖三面环山,面积约6.39平方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南北长约3.2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杭州以其美丽的西湖山水著称于世,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元朝时曾被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写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西湖拥有三面云山,一水抱城的自然风光,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山水秀色,点缀杭州,吸引游客,抚慰众生。

你们知道西湖有那十景吗?等小编来告诉你。

西湖十景

西湖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

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各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所以无论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乐道,先游为快。[3]

西湖十景之名源出南宋西湖山水画。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吴自牧《梦粱录》均有记载。南宋时期诗词提及西湖十景者甚多。十景的共同之点为景点位置皆傍近西湖或在湖中。最初的十景景目为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落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两峰插云。宋亡后,西湖十景随着杭州的衰落也一度不为人知。清康熙帝南巡至杭,为西湖十景题字,同时将两峰插云改为双峰插云雷峰落照(或称雷峰夕照)改为雷峰西照南屏晚钟改为南屏晓钟。但是西照与晓钟两个名称却未被人们接受,后人仍沿用南宋旧名至今。康熙帝为十景题字后,当地官吏将御笔所书景名,刻石立碑,建亭恭护,至此,西湖十景石碑成为景点标志。乾隆帝南巡杭州,就十景各赋诗一首,镌刻于碑石阴面,使西湖十景景名更广为人知,加之宋元明清及近代众多描绘吟咏十景之绘画、诗词,十景被公认为西湖山水的代表。

十景名称华美整齐之余,亦充分运用了对偶(严格上并非对仗,对仗还须论格律、平仄)。例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院风荷、南屏晚钟、雷峰夕照,其中两景任意搭配也可成对。花港观鱼、柳浪闻莺,或是三潭印月、双峰插云,这些本身也是对偶句或词组,非常工整。

三评十景

三评西湖十景:10月20日西博会开幕式晚会上,宣布了三评西湖十景的结果,它们是:[4]

灵隐禅踪、六和听涛、岳墓栖霞、湖滨晴雨、钱祠表忠、

万松书院、杨堤景行、三台云水、梅坞春早、北街梦寻

新选十景

新西湖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经过杭州市民及各地群众积极参与评选,并由专家评选委员会反复斟酌后确定的,分别是:

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1984年,《杭州日报》等五家机构发起了新西湖十景评选活动,最后新十景确定为云栖竹径、九溪烟树、虎跑梦泉、黄龙吐翠、满陇桂雨、玉皇飞云、龙井问茶、宝石流霞、吴山天风、阮墩环碧。新十景的特点在于其地理范围大于旧十景,其中大多数位于西湖周边群山之中。

与传统的西湖十景一样,新十景名称也见对偶。譬如,九溪烟树对以满陇桂雨或吴山天风(其中九与满均为数词,较工);玉皇飞云与宝石流霞、龙井问茶与虎跑梦泉、黄龙吐翠与阮墩环碧等组合亦见工整。

山林景点

云栖坞、烟霞岭、五云山、翁家山、水乐洞、吴山城隍阁、凤凰山、狮子峰、月轮山、南高峰、理安山、郎当岭、鼓楼、北高峰吉祥宫、法喜寺、风篁岭、飞来峰造像、南屏山、法镜寺。

其他景点还有长桥旧月、花圃烂漫、金沙风情、九里云松、太子野趣、植物王国、中山遗址。

刘康毅《西湖传说》

金凤玉龙聚仙浆, 明珠凡落碧水徉。 三罈镇服黑鱼怪, 六和托出红太阳。

双虎跑穴涌清泉, 一峰飞峙护佛堂。 尽说九天美如画, 怎比人间有钱塘。

一山景点

孤山远望孤山

孤山位于北侧外西湖中,海拔35米,面积约0.22k㎡,为栖霞岭的支脉,也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南宋咸淳《临安志》卷二十三:一屿耸立,旁无联附,为湖山胜绝处。今山上林木葱蔚,多历代人文古迹留存。孤山东西分别以白堤和西泠桥与湖岸相连,且岛上名胜古迹甚多,因此杭州人将孤山不孤寡人孤,与断桥不断情谊断、长桥不长情意长并称西湖三怪。

孤山上主要的景观包括中山公园、浙江省博物馆、文澜阁、西泠印社、放鹤亭、秋瑾墓、俞楼、慕才亭(苏小小墓)等。

中山公园原为清代行宫御花园,1927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公园命名中山公园。公园进门迎面石级上书有孤山两大字,其中孤字没有一点,人们猜测其意为孤山不孤。放鹤亭在孤山东北角,为纪念宋代以梅妻鹤子闻名的林逋而建。浙江省博物馆在孤山南麓,现有各类文物藏品10余万件,1月1日起,开始对公众免费开放。文澜阁在浙江省博物馆内西北角,清乾隆年间,为存放《四库全书》,仿北京故宫文渊阁格式改建。西泠印社于19创办于孤山西南麓,因地近西泠桥而命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金石书画艺术团体。岛内还有杭城老字号饭店楼外楼,以在西湖活养的草鱼烹制西湖醋鱼闻名。

断桥景点

断桥 白堤东起断桥,经锦带桥向西,在平湖秋月与孤山相接,长约1公里。在唐即称白沙堤、沙堤,其后在宋、明又称孤山路、十锦塘。古时白堤以白沙铺地,后改为柏油路面,两侧广种碧桃翠柳,是欣赏西湖全景和周边诸山的最佳观赏点。

断桥(详见断桥残雪)位于白堤东首,民间故事《白蛇传》中,断桥为白素贞与许仙邂逅之处,因而在西湖诸桥中最享盛名。锦带桥位于断桥西,又称涵碧桥。清雍正《西湖志》卷八:锦带桥旧架木为梁,圣祖仁皇帝(指康熙帝)临幸孤山,御舟由此转入里湖。民国三年(19)重修。19,与断桥同时改筑加设水泥混凝土拱券。现桥长8.1米,宽8.6米,单孔净跨5.9米石拱桥。

苏堤旧称苏公堤,南起南屏山麓南山路,北至岳王庙东,横贯湖中,堤长2797米,宽30~40米。苏堤上共有六座石拱桥,从南往北分别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据考证,疑为束浦之讹)、跨虹。南宋咸淳《临安志》卷三十三:元祐中,东坡既奏开浚湖水,因以所积葑草筑为长堤,起南讫北,横跨湖面,绵亘数里,夹道杂植花柳,中为六桥,行者便之后十年郡守吕惠卿奏毁之。咸淳五年,朝廷给钱命守臣说友增筑。高二丈,袤七百五十丈,广皆六十尺,堤旧有亭九,亦治新之,仍补植花木数百本。清《湖山便览》卷三:国朝雍正二年与白沙堤同时修筑,五年同植花木。《西湖新志》卷四:今乃满植桑株所谓苏堤杨柳,斫伐都尽。1950年加高加宽堤身,修筑沿湖游步道,设置座椅。

美丽的神话故事《白蛇传》中白娘子与许仙的相会之桥,位于白堤始端。断桥之名得于唐朝,古时桥上有门,门上有檐,下雪时中间一段的雪都在门檐上,桥上只有两头有雪,远远望去桥像断了一样,所以称作断桥。

桥堍有御碑亭等亭轩建筑,面临里西湖,与宝石山、保叔塔隔湖相对,山、塔、湖、亭、桥与湖边桃、柳组成一幅如画景色,十分迷人。断桥是通往孤山的必经之路,每当雪后人们纷纷去断桥欣赏西湖雪景,孤山与里西湖银装素裹,格外动人,因称断桥残雪。

三潭印月

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三潭印月景区在外西湖西南部水域,包括小瀛洲及其南侧三座葫芦状石塔,以赏月和水上园林著称。全岛面积约7公顷,水面占60%。

小瀛洲

小瀛洲 小瀛洲前身为水心保宁寺,也称湖心寺,北宋时为湖上赏月佳处,其园林建筑和景物布局,在18世纪初已基本形成。清《湖山便览》卷三:万历三十五年,钱塘令聂心汤请于水利道王道显,绕滩筑埂,成湖中之湖,以为放生之所。三十九年,令杨万里继筑外埂,至四十八年而规制尽善。从空中俯瞰,全岛如一个特大的田字,构成了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奇景。小瀛洲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上园林特色,主要景点包括浙江先贤祠、九曲桥、九狮石、开网亭、亭亭亭、竹径通幽和我心相印亭。

湖面三塔始建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苏轼浚湖期间,但据清初文献记载,今三塔系清代康熙年间所建。三石塔顶为葫芦状,塔身呈球状,高出水面2米,中空,环塔身均匀分布5个小圆孔,塔基为扁圆石座。三塔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每边长62米。

湖心亭

湖心亭在外西湖中心。清雍正《西湖志》卷九:亭在全湖中心,旧有湖心寺,寺外三塔,明孝宗时,寺与塔俱毁。聂心汤《县志》称:湖心寺外三塔,其中塔、南塔并废,乃即北塔基建亭,名湖心亭。复于旧寺基重建德生堂,以放生之所。据此,则旧湖心寺乃今放生池,而今之湖心亭,乃三塔中北塔之基地。《湖山便览》卷三:明万历四年按察佥事徐廷裸重建,额曰太虚一点,司礼监孙隆叠石四周,广其址,建喜清阁,但统称曰湖心亭。国朝重加葺治,左右翼以雕阑,上为层楼。清乾隆二十七年乾隆帝御书光澈中边额。抗日战争后,喜清阁旧址先后改建为财神殿和观音大士殿。1980年在岛上刻置虫(异体字,为繁体字风的中间部分)二太湖石碑一块,意指风月无边。

阮公墩

阮公墩在外西湖中,位于湖心亭西。清嘉庆五年(18),浙江巡抚阮元疏浚西湖时以所挖葑泥堆叠成岛,俗称阮滩。岛南北长34米,东西宽33米,面积0.57公顷,长期以来岛上无建筑,杂树荒草丛生,成为候鸟栖息地。1952~1958年间疏浚西湖时,岛四周加添乱石护岸,面积稍有拓宽。1977年,岛四周驳墈,再次扩大面积并加填客土。1981年,又在岛上添土1000余吨,建环碧小筑。岛上有忆芸亭(阮元号芸台)、云水居等建筑。1982年,岛上开辟西湖第一处垂钓区,游人可登岛品茗、垂钓。1984年起,岛上举办环碧庄仿古旅游,在西湖夜游活动中颇受欢迎。

泉源景观

虎跑泉是一处以泉为主题的观泉、听泉、品泉、试泉的泉源景观,又是以性空、济公、弘一法师传奇故事为特色的人文景观,坐落位于西湖之南的大慈山定慧禅寺内。民间传说唐代性空大师游历此山,这里风景优美,只是无水源,决定去别处,忽然有神人告诉他即将有二只老虎会来挖泉,翌日,果然有二虎跑山出泉,甘冽醇厚,纯净无菌,从此龙井茶叶虎跑泉被称为西湖双绝。宋苏东坡赞虎跑泉诗中,留有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尊自在尝的佳句。虎跑经全面改造,恢复了济公塔院、罗汉堂,并塑造栩栩如生的梦虎和济公传说浮雕。

名景演变

西湖自从南宋的迁都,给西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华,出现了名传千载的西湖十景,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

元人效仿宋代设了六桥烟柳、九里云松、灵石樵歌、孤山霁雪、北关夜市、葛岭朝暾、浙江秋涛、冷泉猿啸、两峰白云和西湖夜月的这个元十景。

清代添设的湖山春社、功德崇坊、海霞西爽、梅林归鹤、鱼沼秋蓉、莲池松舍、宝石凤亭、亭湾骑射、蕉石鸣琴、玉泉鱼跃、凤岭松涛、湖心平眺、吴山大观、天竺香市、云栖梵径、韬光观海及西溪探梅十八景。

直到现代的西湖新十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和宝石流霞都无不流露出人们对西湖的喜欢之情。

之后,又由20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评选出最新的西湖十景,灵隐禅踪、六和听涛、岳墓栖霞、湖滨晴雨、钱祠表忠、万松书缘、杨堤景行、三台云水、梅坞春早、北街梦寻。

好,我的讲解完毕,请大家自行前往自己所心仪的景点,记得晚上7点在原地集合,祝大家玩的开心。

长江三峡详细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代表宜昌国际旅行社欢迎大家的到来。我叫李乐,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俗话说,风景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还有句老话是观景不如听景,但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景点,就算我一句话都不说,您还是会由衷的赞叹一个字美!老子说大美无言,今天就让您体会体会!

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游览著名景点长江三峡。有人说:不走三峡,不算到过长江。不游三峡,不算了解长江。下面我们去了解一下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位于中国的腹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它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迄湖北宜昌的南津关,跨重庆奉节、重庆巫山、湖北巴东、湖北秭归、湖北宜昌,长二百零四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自西向东主要有三个大的峡谷地段:重庆瞿塘峡、重庆巫峡和湖北西陵峡,三峡因而得名。三峡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最窄处不足百米。三峡是由于这一地区地壳不断上升,长江水强烈下切而形成的,因此水利资源极为丰富。

长江三峡,它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用武之地;这儿有许多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南津关孙夫人庙等。他们同旖旎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长江三峡是世界大峡谷之一,以壮丽河山的天然胜景闻名中外。

三峡全长193公里(千米),两岸悬崖绝壁,江中滩峡相间,水流湍急,唐代大诗人李白经过这里留下了优美的诗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三峡特产:美景、美人、美石,美景有:三峡自然风光、三峡人家、三峡大坝,美人:有王昭君;美石有:景观奇石幻彩虹、三峡浪。

长江三峡,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乘船游览的大峡谷,是中国最早向世界推荐的两条黄金旅游线之一(另一条为丝绸之路)。

瞿塘峡

瞿塘峡,位于重庆奉节境内,长8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峡。它是雄伟险峻的一个峡。 端入口处,两岸断崖壁立,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门户,名燮门,也称瞿塘峡关,山岩上有夔门天下雄五个大字。左边的名赤甲山,相传古代巴国的赤甲将军曾在此屯营,尖尖的山嘴活像一个大蟠桃,右边的名白盐山,不论天气如何,总是迂出一层层或明或暗的银辉。瞿塘峡虽短,却能镇渝川之水,扼巴鄂咽喉,有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摹山的雄伟气势。古人形容瞿塘峡说,案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

(1)重庆奉节白帝城

重庆奉节地处长江三峡西首和库区腹心,东临三峡大坝,西靠重庆万州,南连张家界,北接西安,是渝东、陕南、鄂西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幅员面积约为 4099平方公里,总人口 100 万,是长江三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和绝世奇观天坑地缝所在地。

白帝城历史悠久回味无穷,在奴隶社会时期,这一带曾是巴、蜀两国的领地,并于西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 1016 年)建为夔子国。封建社会时期,无论是设县、设州、设路,这里一直都保持着行政和军事的显赫地位。唐时设夔州府,辖十九州县。宋时置夔州路。奉节在周赧王元年(公元前 314 年)建为鱼复县,时我国早期所建县邑之一,距今已有 2300 多年的历史。唐贞观 23 年(公元 649 年),为旌表诸葛亮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夺的忠君爱国思想而改为奉节县沿用至今。

长江三峡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境内有世界最大的小寨天坑、世界最长的天井峡地缝、世界级暗河龙桥河、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的长江三峡第一峡的瞿塘峡,有中国历史文化名胜白帝城、刘备托孤的永安宫、诸葛亮的八阵图、瞿塘峡内的摩崖石刻、悬棺群等自然、人文景观,构成了分别以白帝城瞿塘峡和天坑地缝为中心的两大特色旅游区。

水陆交通四通八达。210 国道和渝巴高等级公路在县境内纵横交错,并背靠 206 国道、 318 国道、县内通车里程 6000 余公里;黄金水道长江横贯县境 43 公里,港口年货物吞吐量 400 多万吨,居重庆市第二位。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将两大特色旅游区连贯成有机整体。

(2)重庆夔(ku)门

夔门位于长江三峡瞿塘峡之口,为三峡西大门,南白盐山,北赤甲山,拔地而起,双峰欲合,如门半开,故称夔门,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与剑门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并称巴渝名胜。在奉节前往小寨天坑的路上,还有一座旱夔门。

西陵峡

西陵峡在湖北宜昌市秭归县境内,西起香溪口,东至南津关,约长66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以滩多水急闻名的山峡。

整个峡区由高山峡谷和险滩礁石组成,峡中有峡,大峡套小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自西向东依次是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灯影峡四个峡区,以及青滩、泄滩、崆岭滩、腰叉河等险滩。

(1)兵书宝剑峡

长江北岸,有一叠层次分明的岩石,看似一堆厚书,还有一上粗下尖的石柱,竖直指向江中,酷似一把宝剑,故得名。传说是诸葛亮存放兵书和宝剑的地方。

(2)牛肝马肺峡

长江三峡旅游线上的牛肝马肺峡,两岸峰峦崔嵬,江面狭窄,江流湍急,北岸两团重叠而悬的钟乳石最为有趣。它们一团形似牛肝,一团形似马肺,牛肝马肺峡因此而得名。过去的马肺上,长有一株古松,船在远处即可看到,俨如峡中的卫士,成为天然的航标。遗憾的是,今天已不能看到牛肝马肺的全貌了。

长江三峡

(3)崆岭峡

内有崆峪滩,是长江三峡中险滩之冠。滩中礁石密布,枯水时露出江面如石林,水涨时则隐没水中成暗礁,加上航道弯曲狭窄,船只要稍微不小心即会触礁沉没。

(4)灯影峡

又名明月峡,河谷狭窄,岸壁陡峭,峰顶奇石腾空,岩间瀑布飞泉。南岸马牙山上,有四块岩石屹立,形似《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陈运和《长江三峡》诗称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犹如性格相似又各具特征的兄弟般 讲述优美的神话传说,新鲜 指点众多的历史古迹,耐看。

我们今天到的是重庆景区,它里面的主要景点有:

涪陵白鹤梁

白鹤梁古称巴子梁,又因白鹤群集梁上而称白鹤梁,是涪陵城区长江之中的天然石梁,长1600米、平均宽度为15米。自唐代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以来,这道江中天然石梁上,题刻有众多诗文图案和长江枯水水位,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被誉称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水下碑林。

丰都鬼城

丰都是神曲之乡,道教72洞天福地之一,一座融合了巴渝文化和鬼文化的古城。丰都鬼城以鬼国京都、阴曹地府闻名于世,传说中人类亡灵的归宿之地,集儒、佛、道民间文化于一体的民俗文化艺术宝库,是重庆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石宝寨是中国现存体积最大、层数最多的穿斗式木结构建筑,地处重庆市忠县忠州镇和万州区之间的长江北岸。十二层阁楼通高50米,依玉印山而建,重檐高耸,飞檐展翼,浑然一体,宏伟壮观,是重庆及三峡旅游热门景点之一。

万州大瀑布

重山重水大重庆,山因水而雄,水因山而媚,巴山渝水蕴涵了太多的惊喜和壮丽。地处重庆东北向,距重庆主城287公里的亚洲第一瀑万州大瀑布,集山青、水秀、瀑宽、洞奇、潭幽、湖大、虹美为一体。游客们再也无需远赴贵州黄果树瀑布,在重庆万州就能体验到大瀑布的壮观与震撼。

云阳张飞庙

始建于蜀汉末期的张飞庙,地处重庆云阳城隔江相望的飞凤山麓,依山座岩临江,由一组匠心独运的古建筑群组成。既有北方建筑雄奇的气度,又有南方建筑俊秀的质韵,素有巴蜀胜境的美誉,为长江三峡沿线一处主要旅游热点。

神女溪山水景观令人称绝。翠屏、飞凤、起云、上升、净坛五峰,棋布溪水两岸。神女溪中游,内侧南岸是上升峰,西北是起云峰。峰峦叠翠,云遮雾绕,江流曲似九回肠。多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乃峡中之奇峡,景中之绝景。

好啦,我的解说完毕了,祝你们今天玩得开心。

篇3: 导游词该如何写好

导游词该如何写好

(一)引言

引言就是开场白。好的开场白,好比一出大戏的序幕,一篇乐章的序曲,一部作品的序言。游客都讲究第一印象.而引言是给游客留下第一印象的极佳机会。引言包括欢迎词和景点概述两部分。

1.欢迎词

欢迎词是导游员表示欢迎的简短用语,包括表示欢迎.介绍自己,预告节目,预祝成功几个要素。

2.景点概述

景点概述中,导游员向游客介绍景观的基本情况,是对整个路线景点的预告,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二)主体

主体部分是导游词的核心,其内容是把景点的具体内容向游客进行详细的介绍。这一部分大都是以游踪为线索,按景点顺序用分述的方式一一进行解说。如七星岩的导游词在主体部分中分别对第一洞天、姜太公钓鱼、北斗七星、露滴石笋、滴水观音、倒挂蝙蝠、三姐歌台、祝寿蟠桃等景观进行了详介。 在《黄果树瀑布》(例文1)中,主体部分对犀牛潭、水帘洞、黄果树瀑布夜景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描绘真正起到了宣传景点、吸引游客、指导消费的作用。

在对景点进行介绍时,要注意景点之间的过渡与连接,不要叫游客感到突兀。如保定华北明珠白洋淀①的导游词中用了朋友们请看,眼前的这一大片荷花,就是我们白洋淀有名的一景十里荷香。我们现在来到的是生态游乐景区,大家请随我下船登岸。大家快看!前面就是我们白洋淀的禽鸟自然保护区了。等过渡语。有了这些承上启下的过渡用语,游客心中更明白更踏实了。

(三)结语

结语是简单的送别词。如果说欢迎词给游客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那么好的欢送词则给游客留下的最后印象是深刻的、持久的,甚至是永生难忘的。

结语包含表示惜别、感谢合作、小结旅游、征求意见、期盼重逢等意思。如七星岩导游词的结语是七星岩就要游览完了,让我们借这一景物向贵宾表示良好的祝愿,祝大家身体健康,旅途愉快。欢迎大家有机会再来参观。几句话虽然简短,但很暖人心。如果虎头蛇尾.草草收场,结果是前功尽弃.大煞风景。

结束语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式。

I.告别式

如,尊敬的各位嘉宾:我们已经结束了雍和宫的参观,现在就准备去首都机场了,请大家仔细看一下自己的随身物品,是否齐全了。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千里送君,终有一别。这也好,分别就是再见的开始。下一站你们将飞往郑州,中州大地的历史更加久远,故事、人物更加神采生辉。就让我们一起唱起《龙的传人》为本次北京之行画上圆满的句号吧。

2.总结式

请看河南仰韶文化遗址导游词的结语:

各位游客朋友,在我们离开函谷关之际,三门峡的全部游程也接近尾声了。在三天的行程中如果有照顾不到的地方.敬请各位原惊,也衷心地希望您把宝贵的意见留下来,以便改善我们的工作。预祝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一路顺风!

3.祝福式

请看山东唠山风景区导游词的结语:

各位游客,不知游览完华严寺和那罗延窟您是否感受到佛家的淡泊清静,您心中的俗虑是不是已经得到解脱?祝愿各位从此万事如意,福寿绵长。

4.抒情式

请看广东佛山三水荷花世界导游词中的结语:

好了,我的介绍就到这里,下面的时间留给大家在园内尽情观赏和拍照。大家看那个灸丽的红睛蜓正停在新生的荷叶尖上,这不正足那句名诗小荷才落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嘛!相信大家拍出来的每一幅照片都会像诗句一样美丽!

5.赞叹式

唐山青山关导游词结语用赞叹式:

好了,朋友们,青山关的游览到此就结束了,通过这次游览,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长城的.魅力。长城,中华民族的骄傲,中华民族的脊梁。

6.祈盼式

请欣赏张家口崇礼滑雪导游词结语:

崇礼确实是一个滑雪的理想场所,可以说三大雪场已经打造出崇礼滑雪的知名品牌。它们各具特色,各领风骚,各有千秋。不要奢望去什么阿尔卑斯山,也不要耗神费力地去什么亚布力,到崇礼来,勤劳、淳朴、热情的崇礼人以及漫山遍野的皑皑白雪、铮铮铁骨的青松、亭亭玉立的白桦正敞开胸怀,欢迎您的到来。

7.启迪式

下面是广东虎门导游词的结束语:

现在,我们看到在当年鹅片战争的古战场上方,巍峨耸立的这一座我国自己设计、自己建设的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桥,能不心潮澎湃吗?古时我们的人民坚强不层,再重的压迫也不能让我们低头,今天的我们更加扬眉吐气,挺立在世界的东方,这座大桥的喻义非同小可,它连接肴过去与未来。

8.反问式

请看恒山悬空寺导游词结束语:

好,悬空寺的参观告一段落。最后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通过悬空寺的参观,大家感觉如何?古老的悬空寺留给了我们什么呢?是超凡的建筑?精美的塑像?还是人类伟大的创造精神?如果我说,悬空寺不愧于东方瑰宝的美称,大家是否同意?

篇4:山东导游词该怎么写呢

山东东岳泰山导游词

你们好!热诚欢迎你们到泰山来,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从泰山中路登上山顶。

这座高大、古老的泰山蕴含了丰富的自然与文化的积淀,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现在,我们仍要像古人那样问一句“岱宗夫如何”,然后,同我一起步入大山,去领略泰山的神韵。

这里是岱庙。从岱庙开始,经岱宗坊、一天门、红门、中天门、升仙坊至南天门、是古代皇帝封禅泰山所走过的路,现在被知名人称为“登天景区”,也称中路,是如今泰山登山6条路中最古老的一条。我们将从这条路登上极顶。

大家注意到了巍峨的岱庙前,还有一座较小的庙宇,这就是“遥参亭”,是当年皇帝封禅泰山的起始点。当年帝王来泰山举行封禅祭典时,都先要在这里举行简单的参拜仪式,因此明朝之前,称此为“草参亭”。明代加以扩建时,改名为“遥参亭”。虽是一字之易,基虔诚却尽含其中了。

朋友们,中国的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有着独特地位的,这座遥参亭的建筑构思既出于封禅大典将由此为前奏而步步进入高潮的需要,也是中国古代先抑后扬的美学思想的体现。

正阳门内就是岱庙了,平是一个神奇的方。岱庙有着如此的魅力,决定于它自身的特征。首先,它的围墙便与一般庙宇不同,围墙周1300米,5层基石,上砌大青砖,呈梯形,下宽17.6米,上宽11米,高约10米,共有8座门:正中为正阳门,是岱庙的正门。由正阳门进得岱庙来,迎面是配天门,取孔子说的“德配天地”之意。配天门两侧,东为三灵侯殿,西为太尉,三殿之间以墙相连,构成岱庙中间第一进院落。

过了仁安门,便是雄伟高大的宋天贶,它又叫峻极殿,是这座庙宇的主体。天贶殿面阔9间,643.67米,进深5间,17.18米,通高23.3米。大家看,天贶殿坐落在宽敞的白色台基之上,周围石雕栏楹环绕,云形望柱齐列,使天贶殿与四周的环境产生了奇妙的效果。

天贶殿周围施以回廊,形成了一个大院落,在中国的建筑中,廊是起着使空间有联贯、敛气、紧密、严谨而又富于变化的作用,这是世界建筑史上都加以称道的。岱庙的回廊把一座重檐庑殿的大建筑物紧紧地环抱着,平直与崇高的对比更激起了人们对天贶殿的崇仰。我国古代建筑家深知世上没有绝对大绝对小,大小是从对比中产生的,除了四周低平的回廊外,天贶殿前平台上还修了两个精巧的御碑亭,既突出了天贶殿,又于雄伟中寓含着恬静闲适,因此天贶殿并不是雄伟两个字可以概括得了的。

从天贶诬后门出,有砖石甬道与后寝宫相连。宋真宗封泰山时,因将泰山封为“帝”,帝则应当有“后”,于是便为之配了个夫人“淑明后”。从这一点看来,岱庙与其说是道教神府,还不如说更像皇家宫廷,这种布局进一步透露了封建统治者利用岱庙进行政治活动的功利目的。

刚才,我们是沿着岱庙的主轴线游览,而主轴线两侧,原另有4个别院,东面前后两院,前为“汉柏院”,相传汉武帝所植的6株古柏就在此院内;后为“东御座”,是皇帝祭泰山下榻的地方。

这里就是泰山有名的十八盘了。大约25亿年前,在一次被地质学家称作“泰山运动”的造山运动中,古泰山第一次从一片汪洋中崛起,以后几度沧桑,泰山升起又沉没,沉没又升起,终于在3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中,泰山最后形成了今天的模样。古老的造山运动造就了泰山南麓阶梯式上升的三个断裂带,最上一层从云步桥断裂带到极顶,海拔陡然上升400多米,使得这一层地带与四周群峰产生强烈对比,犹如宝塔之刹,形成了“东天一柱”的气势。

这里是紧十八盘,也是整个登山盘路中最为艰难的地段了。大家看,石壁上古人的题刻:“努力登高”、“首出万山”、“共攀青云梯”……那是在勉励我们。大家再看,那负荷百斤的挑山工,再想想当年无名无姓的凿石修路人……大山无言,但它们能激励人们向上。朋友,登山犹如干任何事业,只有义无反顾地向上,才能战胜险阻,才能到达最高的境界!

南天门到了,我们现在已置身“天界”了,虽然我们并没有成仙,但我们在这里领略到了“登天山而小天下”的豪迈。

进了南天门,与之相对的是大殿取名为“未了轩”,未了轩两侧各一门可以北去。出门往西有一山峰叫“月观峰”,山上有亭,名月观亭。据说,天高气爽的深秋时节,在这里还可以一览“黄河金带”的奇异景观:在夕阳映照的天幕下,大地变暗了,惟有一曲黄河水,反射出了太阳的光辉,像一条闪光的金带,将天在地连在一起。入夜,在皎洁的月色下,由此北望可见济南的万家灯火,因此月观峰又称“望府山”。

出南天门院落东折即为天街。天街,天上的街市,多富诗意的地方。沿天街东行,中北有一坊,匾额上题有“望吴圣迹”,这就是相传孔子与颜渊看到吴国阊门外一匹白马的地方。坊北有孔子庙。

天街最东端就是碧霞祠了,我给大家讲讲碧霞元君的故事。碧霞元君的前身是泰山女神,在民间被称作“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是百姓心目中的泰山主神,并被称作“泰山奶奶”、“泰山老母”。民众对泰山老母的候信仰与喜爱,是一种历史积淀下来的埋藏在人们心灵深层的对母亲的爱。多少年来,碧霞元君赢得了百姓的爱戴,至今仍高踞泰山之巅,接受着善男信女的香火,召唤着去乡离国的游子。

好,让我们进到碧霞寺来。2500平方米的地方,建起了山门,正殿,配殿,3座神门,钟楼、鼓楼、香亭、万岁楼、千斤鼎、火池,还有照壁、歌舞楼、御碑亭……而且为御高山疾风,殿为铜瓦、碑为铜铸,金光闪闪,俨然天上宫阙。泰山碧霞祠的高度建筑技巧被认为是我国古代高山建设的典范,人舞到这里来进香并不感其小而觉其高大,神圣感油然而生。如今,泰山碧霞祠建筑群中独具一格的神品。

出碧霞祠东神门北折沿盘道再上,可见一堵石壁巍然屹立,石壁上石刻遍布,洋洋大观,人称“大观峰”。大观峰西侧,几年所有的石上也都有古人的手笔,这一带可谓是露天的书法艺术博物馆。

沿大观峰西侧盘道而上,至最高处,那些一路上看似走不完的石阶终于到了尽头,这里就是泰山的极顶--玉皇顶了。

玉皇庙建在极顶上,红墙碧瓦像是给泰山戴上了一顶桂冠。由山门进庙,最先看到的是院中央的“极顶石”。极顶石卧在一圈石栏中,高不盈米,表面粗糙,如果在别处,将是一块最普通不地的石头了。但是在这里,它的旁边有碑恭恭的写着:“泰山极顶1545米”。根据地质学分析,就是它,在3000万年前从海槽中率先拱起,它根植于1万米的地壳深处;就是它,有着数百平方公里的基座,整座大山在托举着它,使它高耸云天,以至玉皇庙中的玉皇大帝简直就成了它的守护神。

朋友们,一天的行程已经结束。希望你们能再度到泰山来。谢谢大家!

太清宫的由来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道观是崂山的太清宫,它是崂山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观,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距今已有2140多年历史。

太清宫的创始人是江西人张廉夫,他因做官不顺,弃官修道,在此修建了一所茅庵,供奉三官,取名“三官庙”。到了唐朝末年,道士李哲玄又扩建庙宇供奉三皇,取名“三皇殿”。宋朝时期,道士刘若拙又自修了一所茅庵供奉老子神像。刘若拙武艺高强,宋太祖听说他修道高深,于公元960年(建隆元年)召其入京,想把他留在宫中,刘若拙坚决要求回崂山,宋太祖就赦封他为“华盖真人”,由此给他巨款,敕建“上苑”和上清宫,重修太清宫。太清宫是刘若拙的别院。从此,太清宫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太清宫主要有“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等多间建筑。

[太清景区风貌]

太清宫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所处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环围着7座山峰,主峰称“老君峰”,左侧依次是桃园峰、望海峰、东华峰,右侧依次是重阳峰、蟠桃峰、西王峰;东面是崂山头;南面是碧蓝的海湾,称“太清湾”。由于被远处巨峰和近处7峰环抱,阻挡住冬季北来的寒冷气流,因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近似亚热带小气候、小环境,冬季平均气温是0.9℃。在夏季由海上吹来凉爽的海风。因此这里既无严冬,又无酷暑,温和湿润,植物繁茂,品种繁多,不仅北方植物生长良好,而且还有很多南方植物种类也在这里生根开花,生机盎然,所以有“小江南”之称。

[太清牌坊]

这里是太清宫牌坊,太清宫出资修建,高8米,宽16米,由底座、立柱、额枋、字板四部分组成,为四柱三门式。牌坊又称牌楼,是中国特有的门洞式建筑,虽然它只是中国古建筑中的“小品”,但其古老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其被公认为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加上它具有强烈的装饰、衬托、气氛渲染的风格,自然被广泛地应用到寺观庙宇的建筑中来,起到了标识引导、空间分界、装饰美化、纪念颂扬的作用。

太清石坊阳面“崂山太清宫”五字为中国宗教局闵志庭道长题写;阴面“阆苑圣德”为本观现任道长刘怀远所题。“阆”字意为“空旷”,庄子外物曾记“胞有重阆,心有天游”,意指心胸宽阔;“苑”指花园,“阆苑”则指具有“阆风的花园”,古指仙人所居之境;唐李商隐《李羲山诗集》中有“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墙无处不(妻)鸾”。“阆苑圣德”是指具备高尚品行的仙人居住之处。

自下而上分别雕有“事事如意”、“福禄寿”、“鹤鹿同春”、“十二生肖”、“龙形”等雕刻,形象生动,寓意深刻。

牌坊前面是太清湾,后面是修竹茂林。古树名木掩映中的千年古刹,就是古今闻名的崂山太清宫。经过牌坊,我们可以来到新修的太清宫正门。

[正门→钟楼→鼓楼→元辰阁→元君阁]

我们现在来到了太清宫的正门,大门比以前更加宽敞大方。这个门是4月完工,五月一日正式开放。大门为重檐庑殿顶建筑,也称“山门”,这一名称还保留着当初道众聚于山林隐修的痕迹。来到宫观,仙、俗相分的标志就是宫观的山门,按照道教的说法,跨过山门,就意味着踏进了仙界,与立于山门殿外眺望已是天壤之别、仙俗之别。

进入大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右手的钟楼和左手的鼓楼。俗话说,“晨钟暮鼓”。钟鼓是为了给道士们一种严整的时间观念,提醒他们勤学苦修,不要偷懒。

钟鼓楼后有两座高大雄伟的建筑,这是新建成的“元辰阁”和“元君阁”。

元辰阁供奉的是斗母元君,斗母又称斗老,斗母是道教星宿神中的北斗众星之母,是掌管天文星象的女神,也就是掌管农业节令的神。

两旁有六十甲子,道教信奉六十位星宿神。每位神名都是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循环相配而得。元辰殿內供奉的六十甲子神象,文武兼备,喜怒各异,或持枪剑,或抱琴执笏,各显神通,轮流管理人间一年祸福,被尊为值年太岁。

元君阁供奉的是碧霞元君。碧霞元君,全称是天仙圣母碧霞元君。碧霞元君在北方尤其华北最受崇拜,因为她的“老家”在山东泰山。

碧霞元君,又叫“泰山玉女”,按道家之说,男子得仙称“真人”,女子得仙称“元君”。泰山玉女,上通乾象,降临下土,坤道成女,故名“天仙玉女”,又因神女身穿碧衣红裙,所以全称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的右边是送子娘娘,古代人们认为生儿育女是送子娘娘恩赐的,她能保护子孙后代平安成长。左边是眼光娘娘,传说眼光娘娘能治疗各种疾病,保佑人们眼明心亮、身体健康。

殿内两边供奉的是“八仙”,八仙是最受中国人欢迎的神仙群体之一,但八仙的产生与定型却经历了很长一个过程。今天各位熟知的道教八仙先后见于唐宋文人的记载,但他们凑成一个班子是在元代,而这个班子的定型却是明代的事,并沿用至今,这显示了民间造神的随意性。

山东岱庙导游词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我们现在将要游览的是古代艺术的博物馆--岱庙。

岱庙,旧称“东岳庙”,又叫泰庙,主祀“东岳泰山之神”,也是古代帝王来泰山封禅告祭时居住和举行大典的地方。

岱庙创建历史悠久,西汉史料始有“秦即作畴,汉亦起宫”的记载。唐开远十三年(公元725年)增修宋祥符二年(公元10)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后经金、元、明、清历代拓修,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岱庙位于泰安市城区北部,恰在南起旧泰城南门,北的岱顶南天门中轴线上。南北长405.7米,东西宽236.7米,呈长方形,面积为9.6万平方米。岱庙的建筑,采用了中国古代纵横双方扩展的形式,总体布局以南北为纵轴线,划分为东、中西三轴。东轴前后设汉柏院、东御座、花园;西轴前后有唐槐院、环咏亭院、雨花道院;中轴前后建有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后寝宫、厚载门。主体建筑宋天贶殿位于岱庙内后半部,高踞台基之上,其他建筑则设在中心院落之外,彼此独立,又有内在联系。这种建筑布局是按照宗教的需要和宫城的格局构思设计的,形成分区鲜明,主次有序,庄严古朴的独特风格,并通过建筑空间的变幻,在庄重、肃穆和幽深、雅朴的相互渗透中相映成趣,完整一体。庙中巍峨的殿宇与高入云端的南天门遥相呼应,给人以置身泰山之中的优美感。

岱庙城堞高筑,周长三华里,高三丈,四周8个门,向南开的5个,中为正阳门,左为东掖门,再左名仰高门;右为西掖门,再右名见大门;向东的名青阳门,也叫东华门;向西的名素景门,也叫西华门;向北的名鲁瞻门,也叫厚载门。每个城门上皆有城楼,岱庙的四隅分别建有巽、艮、乾、刊角楼,整座建筑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犹如一座帝王的宫阙。

岱庙,是泰山文物最集中的地方。这里保存了琳琅满目的历代帝王祭祀泰山神的祭器、供品、工艺品,也有闪烁着华夏文明光华的泰山出土文物和革命历史文物,并保存了大量的泰山典籍和道经。更为珍贵的是还有184块历代碑刻和48块汉画像石,成为我国继西安、曲阜之后的第三座碑林。

岱庙,又是一座赏心悦目的古典园林。虬龙蟠旋的古柏,遮天蔽日的银杏,玲珑精美的盆景,争奇斗艳的花卉,又为古朴典雅的亭、台、楼、阁增添了万种风情的媚态。岱庙,一年四季景色如画,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

庄严、雄伟的岱庙,殿宇辉煌,文物荟萃。这里的每一处建筑都体现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风采,每一件文物都反映了泰山的文明发展。漫步在这艺术的世界里,抬眼望到的,举手触到的都是民族的瑰宝,无不使观者动力容,令游人感慨。巍巍岱庙,是一座熔建筑、园林、雕刻、绘画和祖国传统于一体的古代艺术博物馆。

现在,我们到的这个地方叫“遥参亭”。它位于泰安市区的中部,通天街的北首,座落在岱庙正阳门外,是岱庙的前庭,为进入岱庙的初阶。古代帝王每逢来泰山举行祭典时,先要在这里举行简单的参拜仪式,以表示对泰山神的虔诚。因此,古时又称“草参亭”。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山东参政吕经升任副都御史,临行前改为“遥参亭”,一直延用至今。遥参亭门外的遥参坊是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创建,至今完好无损。另有旗杆高竖,左右铁狮蹲列。坊南的“双龙池”,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开建,方石垒砌,引王母池之水,环绕岱庙注入池中。因池内西北、东南角各有一个进出水的石雕龙头而得名。池南是通天街,使人一进入泰城南门就置身于神秘、庄严的“登天”气氛之中。池北侧的华板上刻有“龙跃天池”四字。1992年又在池外围以汉白玉雕花石栏,周长63米,以保护文物。石栏内东侧立有清代石碑二通,北侧立有“济南五卅惨案纪念碑”,西北侧有古槐一株,相传为唐代所植,至今枝叶繁茂,青翠欲滴。双龙池周围为一小广场,四周古建筑林立,形成一幅优美的图画。

遥参亭为过亭式院落,东西宽52米,南北长66.2米,总面积3442.4平方米。正殿五间,建在院中心长方形台基上面,宽10.8米,进深7.75米,通高7.9米,为四柱五梁、九脊单檐歇山式,黄瓦盖顶。清代曾祀碧霞元君。两侧为东西配殿各中间。

遥参亭是一组独立的建筑,但与岱庙在内涵上又是统一的,由于它的存在,把岱庙神秘而庄严的气氛烘托得更加浓厚。这种既独立又统一的建筑风格,不仅在五岳中独树一帜,在中国现存古建筑中也是不多见的。遥参亭在唐代曾叫“遥参门”,民间曾有“参拜泰山神,先拜遥参门”之说。当您游览岱庙时,也应首先从遥参亭开始。

穿过遥参亭,迎面而立的“岱庙坊”是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山东布政使施天裔创建。坊高12米,宽9.8米,深3米,为四柱三门式。坊起三架,重梁四柱通体浮雕。四柱前后流通墩上雕有8个石狮,姿态各异;重梁四柱刻有“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群鹤闹莲”、“天马行空”等20余组形象逼真的祥禽瑞兽和各式花卉纹样。整座石坊造型别致,刻镂透细不凡,为清代石雕艺术中之珍品。坊柱南北两面都刻有楹联,南面为施天裔所题“竣极于天,赞化体亢生万物;帝出乎震,赫声濯灵镇东方”。北面是清山东巡抚、兵部侍郎赵祥星题的“为众岳之统宗,万国是瞻巍巍乎德何可尚;掺群灵之总摄,九州待命荡荡乎功孰于京?”。两副楹联扣人心弦,先声夺人,把泰山的崇高地位和泰山神的显赫声威做了高度概括,使人未进岱庙便生敬仰之情。

出岱庙坊,迎面看到的高大宽阔的“正阳门”,是进入岱庙的正门,两扇朱红大门,象征着岱庙的尊严,古时候只有帝王才能从此门进入。岁月的磋砣,到解放前夕,正阳门已是裂痕斑斑,门上方的城楼也俱被历史的风雨吹打得烟消云散。现在的正阳门是1985年按照宋代建筑风格重新修建的。门高8.6米,上面的城楼高11米,共五间,为九脊单檐歇山顶,24根四方明柱,四周镶嵌条棂隔,上覆黄琉璃瓦,檐下斗拱出三越四,雅乌墨小点金彩绘,额方金龙飞舞,远远望去翘檐翼然,翩翩欲飞。

走进正阳门霍然入目的“配天门”,是取孔子语“德配天地”而名,为岱庙的第二道门,配天门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式建筑,殿内原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四方星宿。两侧原有配殿,东为“三灵候殿”,祀周朝谏官唐宸、葛雍、周武三人。传宋真宗东封时,在南天门见三神人,加封为“三灵候”,后来建此殿专祀。西为“太尉殿”是祀唐朝“虽出入将相,而奉自愿厚养”的分国公杜宗的。与配天门南北相连的“仁安门”是取孔子语“天下归仁”之意而名,为岱庙的第三道门,元代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创建。建筑结构与配天门雷同,殿内原祀天聋、地哑之神,两侧有东西门神。配天门的西侧有碑碣20块,最著名的是<<宣和碑>>和<<祥符碑>>,双碑高大雄伟,东西对峙,龟跌螭,气势非凡,为岱庙现存两大碑碣。

配天门西南方的“唐槐院”,原有“大可数抱,枝干荫亩许”的唐槐,民国年间,兵燹战乱,古槐倍受摧残,渐渐枯死。1952年,岱庙主持尚士濂又在枯槐干中植小槐一株,并取名“唐槐抱子”。今新槐已成大树,扶疏郁茂,又成为岱庙一大佳景。

唐槐之东旧有延禧殿、藏经殿、环咏亭、雨花道院,皆毁于民国年间。1984年,在藏经堂旧址上新建仿古文物库房48间,内藏泰山历代珍贵文物4000余件,古书籍3000余册。

北过仁安门透过蔽是遮天的苍松翠柏向北望去,只见一座五光十色、金碧辉煌的大殿矗立在高大的露台上,这就是岱庙的主体建筑--宋天贶殿。天贶殿又叫峻极殿,创建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公元10,宋、辽在澶渊(今河南濮阳)交战,宋真宗虽大胜辽军,但无心再战,却签订了屈辱的条约,历史上称为“澶渊之盟”。宋真宗为了平息朝野的怨愤之情,巩固其统治地位,他采纳了副宰相王钦若策谋的“天降昭书”的骗局,于同年十月率领群臣,车载“天书”来到泰山,举行了隆重的答谢天恩告祭大礼,并定于每年六月初六为“天贶节”。笠年,下昭扩建岱庙,又在原泰山神殿的基础上,建造了天贶殿。

天贶殿东西长43.67米,南北宽17.18米,高22.3米,殿阔九间,进深四间,重檐八角,斗拱飞翘,上覆黄琉璃瓦,檐间悬挂“宋天贶殿”的巨匾,檐下八根大红明柱,柱上有普柏枋和斗拱,外槽均单翘重昂三跳拱,内槽殿顶为四个复斗式藻井,余为方形平棋天花板。整座大殿栾栌迭耸,雕梁彩栋,贴金绘垣,丹墙壁立,峻极雄伟,虽历经数朝,古貌犹存,它同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曲阜孔庙的大成殿并中国古代三大宫殿式建筑。

走进殿堂,正面高大的“东岳泰山之神”彩色塑像是1984年重塑的,坐像高4.4米,头顶冠冕十二旒,身着衮袍,手持圭板,肃穆端庄,造形生动,大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之感。“泰山神”是道教所信奉的“百鬼之神”,可主宰生死。唐代被封为“天齐王”,宋时封为“天齐仁圣安”,元朝又封为“东岳天齐大生仁皇帝”,明太祖登基后,认为给泰山神加封号是“渎礼不经”,故去掉所有封号,改称“东岳泰山之神”。从此,岱庙的地位也就不可一世,享有“东岳神府”的盛名了。

塑像两边的楹联为清人吴云所书,“帝出乎震,人生于寅”。横额是清康熙帝于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朝泰山时所题“配天作镇”巨匾。殿堂内摆放着明、清时代的部分祭器。殿内东北西三面的<<泰山神启跸回銮图>>传为宋代所绘。壁画全长62米,高3.3米,画面借描绘泰山神出巡时的浩荡宏伟场面,表现宋真宗东封泰山时的威严和气势,整幅壁画以大殿后门为界,东为“启跸图”,描绘泰山神出巡的场面;西为“回銮图”,描绘泰山神返回的情景。整个画面共有人物697人,其装束、仪态无一雷同,加以祥兽坐骑、亭台楼阁、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等,组成一幅瑰丽无比,气势雄伟的场面。画面笔力遒劲流畅,结构严谨,布局匀称自然,人物眉目传神活泼,衣着线条清晰,表情逼真生动,再加上色泽的绚丽协调,给人以极高的美学享受。

大殿在古时,曾受火灾和地震的损坏,壁画也受到影响,从壁画的艺术处理上可以看出,壁画的部分画面是后来重绘的,但整幅画基本上保留了宋代原作的面目,它仍为中国绘画史、道教壁画史上的一幅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天贶殿前宽阔的大露台分上下两层,雕栏环抱,站在大露台上,大有豁然开朗之感。露台两侧各有一座御碑亭,内立乾隆皇帝拜谒岱庙的诗碑。中间是明万历年间铸造的大香炉。露台下古柏相夹的甬道向南延伸,尽头是一个方形石栏小池,俗称“阁老池”。皇帝举行大典参拜泰山神时,群臣就恭候在这里。池内及周围9块姿态怪异的太湖石是金大安元年(公元1209年)泰安县令吴衔与其母王氏所献。每块石头各俱特色,仔细观赏耐人寻味,甬道中间有一玲珑石卓然而立,名为“扶桑石”。扶桑石北面有一株古柏独立阶下,名为“孤忠柏”,民间传说唐朝女皇帝武则天怀疑其也与大臣石忠谋反,便将其杀害,石忠冤魂不散,便来到东岳大帝前告武则天灭子之状,从而化为孤柏。据说,游人蒙住双眼绕扶桑石左右各转三圈,然后去摸对面的孤忠柏,凡能扶到的,都是神气很大的人。这些富有浪漫色彩的传说固不可信,但却显示了泰山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发达,那些编写传说的民间才子,把人间的善与恶巧妙地融汇在柏树的形象中,给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感慨。

天贶殿后面是后寝三宫,中为正寝宫,面阔五间,两边为配寝宫,各三间,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诏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后,考虑到还缺个皇后,便于同年封了一个“淑明后”,并为“她”修建了后宫,从“嫔妃”则居住配寝宫。封建统治者为了达到“借神安民”的目的,真可谓“用心良苦,处心积虑了”。

天贶殿两侧为东西碑廊,各种碑碣汉画像石琳琅满目,泰山历代碑刻精品大都集中在这里。这些碑刻几乎集中国书法之大成,上追晋代“二王”,下承宋朝“四大家”,真草隶篆,体例俱全;颜柳欧赵,风格各异,其中有七大汉碑的<<衡方碑>>、<<张迁碑>>;晋代三大丰碑之一的<<孙夫人碑>>;造形新颖,书法相异的<<双束碑>>;泰山佛教记事名碑<<大唐齐州神宝寺碑>>等共19块,均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

西侧廊内陈列的48块汉画像石是自1960年以来,几次清理大汶口和旧县东的汉画像石墓而集。这些汉画像石,内容丰富,取材广泛,有的反映车马出行、乐舞百戏等社会生活;有的描述神话故事;也有反映历史人物的,画面图案工整,造型生动,在雕刻技法上,把中国传统的画技同线刻、浮雕揉合一体,体现出古拙质朴、雄健壮美的特点,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和东汉社会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

出碑廊,过炳灵门,是“汉柏院”。院内原有“炳灵殿”,毁于民国年间。院中五棵高大的古柏,枝桠交错,若虬龙蟠旋,相传为汉武帝于元封元年(公元前1)封禅泰山时所植,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汉柏院”由此得名。

院北的“汉碑亭”是1959年在炳灵殿故址上修建的,亭子建立在三层石砌的高大台基上,十分壮观。台基壁上镶嵌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49年)泰安知县何人鳞所书杜甫的<<望岳>>和<<秋兴>>等名人诗刻。登上亭子极目四望,天光云影,心宽臆阔,岱庙全景,泰城全貌尽收眼底。

汉柏院内碑碣林立,约计90余块。其中有后人隶书的东汉张衡的<<四愁诗>>、曹植的<<飞友篇>>,有后人篆书陆机的<<泰山吟>>、谢灵运的<<泰山吟>>以及宋朝大书法家米芾<<第一山>>、明崇祯年间陈昌言、左佩铉题篆的<<汉柏图赞>>、乾隆皇帝御制的<<汉柏图>>和当代众多名人留下的墨迹。置身于碑林之中就象读了一部中国的历史,接受民族的熏陶,会给每一个严肃的观赏都留下不尽的思索。由汉柏院向北行,穿过幽静的小花园进入一个小巧玲珑的四合院。这里是古帝王祭祀泰山时居住的地方,因座落在东华门内,故称“东御座”。其建筑为元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所建,明代称迎宾堂,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改称驻跸亭。东御座由长城花门、仪门、大门、正殿和厢房组成,院内建筑精美,绿树掩映,清静幽雅,给人以超世绝尘之感。五间正殿高筑台基之上,殿内按清宫设置作复原陈列,有乾隆帝腊人座像,有龙墩、龙椅、立柜、方桌等紫檀家具及各种大理石花纹饰和金丝锈古器型的挂屏以及文房四宝。著名的“温凉玉雕花圭”、“沉香狮子”和“黄地兰花瓷葫芦”是乾隆二十七年、三十六年朝拜泰山时的供品,并称泰山“镇山三宝”。大门和殿堂里身着清代古装的“卫士”、“宫女”以清庭礼仪迎接游客,使游人仿佛回到远古的时代,浮想联翩。

殿堂台基下立一石碑,用玻璃护罩,这就是驰名中外的“名山刻石之祖”秦刻石。<<泰山秦刻石>>镌刻秦始皇功德铭和秦二世诏书,为丞相李斯书写。他以简练秀雅的小篆代替了当时笔画繁赘的大篆,字迹刚劲挺拔,一扫众家肥呆之气,碑文共222字,后渐泯灭,明嘉靖年间还尚存29字,原立在岱顶玉女池旁,后经沧桑沉沦,几次失而复得,今唯剩10个残字,完整者七。堪称稀世之宝,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出寝宫向北,为岱庙的最后一进院落。东西两座花园内各种盆景千姿百态,艺术地再现了泰山的一景一物,奇花异草。西南方西台上的铁塔铸于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原为13级,现仅存3级,造型质朴,仍不失当年风采,与铁塔对峙的东南方台基上的铜亭,又称“金阙”,为全铜铸造,仿木结构,高4.4米,阔3.4,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铸于岱顶碧霞祠,为供奉碧霞元君而建。明末清初移于山下灵应宫,1972年迁入岱庙,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三大铜亭之一。

“厚载门”是岱庙的最后一道门,是1984年重建的。门上有“望岳阁”三间,黄瓦明廊,红柱隔扇,犹如空中琼阁。站在阁上仰望岱岳雄姿,青山绕白云,绿树生轻烟,天门云梯宛若游龙浮挂天边。出厚载门北行为红门路,过岱宗大街不远即到登山之起点,泰山的山门--岱宗坊,由此起步,将步步登高,饱览泰山的最佳风景,直至登“天”。

篇5:山东导游词该怎么写

山东有资源相当的丰富,小编为大家挑选整理了一些山东的导游词,仅供参考学习,希望能帮到你们哦。

济南趵突泉公园导游词

各位游客、各位先生、小姐,一路辛苦了,欢迎您来趵突泉游园赏泉。

我们公园始建于一九五六年,因内有趵突泉而得名。现居市中心,位于泺源大街西首。趵突泉周围泉池众多,形成了趵突泉群。著名的金线泉、漱玉泉、马跑泉、卧牛泉、皇华泉、柳絮泉、老金线泉、洗钵泉、尚志泉、螺丝泉、满井泉、无忧泉、白云泉、望水泉、东高泉、登州泉、杜康泉、混沙泉、龙池泉、白龙湾等,构成了四大泉群之首。作为众泉之冠趵突泉成了泉城的独特象征。

我们趵突泉公园以观泉、赏鱼、品茶、山石、文化为特色,以小巧玲珑、步移景异,清洁幽静、古朴典雅而著称。全园共规划为十个景区,这就是趵突泉景区、三大殿景区、尚志堂景区、漱玉泉景区、东门入口区、枫溪景区、沧园景区、白雪楼区、南门入口区、万竹园景区,总面积近百亩。

趵突泉景区在我们公园内西侧,是全园构图中心,由亭、堂、廊、榭组成了一个封闭空间,高低错落的建筑像众星捧月一样,簇拥着喷突腾涌的趵突泉,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泉景,被誉为泺水之源,在史书上第一次出现是<<春秋>>上关于鲁桓公和济襄公谈判两国边界一事的记载。鲁桓公十七年(公元前695年)。齐国和鲁国因边界争执发生战争,次年春,鲁桓公到齐国谈判边界问题,会齐侯(齐襄公)于泺。泺,泺水的源头,即趵突泉。所以趵突泉为人所知已经有二千五、六百年的历史了。当然那时泺水之源,名字并不叫趵突泉,北魏时,因泉上建有娥姜(英)庙,谷称娥姜(英)水,直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文学家曾巩始称为趵突泉,并流传至今。不过,宋朝.金代曾有人称叫“温泉”、“槛泉”、“爆流泉”、“瀑流泉”等等,但都不如趵突泉这个名字精当传神。

趵突泉,三窟并发,声如隐雷,“泉源上奋”,“水涌若轮”称“趵突腾空“。“云雾润蒸”是趵突泉一景。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到了严冬早晨,水面上水气袅袅上升,象一层薄烟,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这一切与淡淡的薄雾,构成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奇特景观为济南八景之一,历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多有赞美。诸如宋代曾巩、苏轼、金代元好问,元代赵孟府、张养浩,明代王守仁,清代王士祯、蒲松龄、何绍基等都有吟泉佳作。康熙、乾隆皇帝都曾在趵突泉边写诗刻石,颂扬名泉,当代文豪郭沫若等也都有赞颂的美文。

趵突泉东西之间的这座南北向的小桥,名曰来鹤桥,原为木桥,明代万历初所建,天启末年重修,济南解放后扩建公园时将其改建为石桥。桥南首的彩绘木牌坊是原来的样子,牌坊匾额朝南的一面上刻“洞天福地”;朝北的一面是“蓬山旧迹”,“蓬山”指传说中东海神山的蓬莱、方丈、瀛州三座神山,趵突泉为何称“蓬山旧迹”?意为东海神山不过传说而已,谁也没有见过,但趵突泉的三股水其状如山,但不可攀,好象神话中的蓬莱仙山一般,所以称其为“蓬山旧迹”。泉池西侧伸入水中的小亭叫观澜亭,此亭建于明朝天顺五年(1461),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亭西墙壁上嵌刻的两块石碑,一块“观澜”两个大字,取自<<孟子.尽心>>“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为明代书法家张钦的墨迹。另一“第一泉”的石刻,是清朝同治年间王钟霖的手笔。亭东泉池中这块半浸水中的石碑,上镌三个雄健大字:趵突泉,为明代山东巡抚胡缵宗所写,细心的游客有的可能会发现突变成了“突”,缺了两点,传说劲挺柱涌的三股水把“盖子”顶掉了,才使“突”字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当然这只是形容泉水势强,人们的一种遐想。泉池南岸透窗临池榭廊是解放后所建,近年来成了“闲时墨客会名优”京剧名流演出的舞台。趵突泉东池北岸,依水而著,窗明几净的建筑就是有名的蓬莱茶社,又称望鹤亭茶社,清代文人施闰章曾写诗歌曰:“仰而见山之青,俯而见泉之洁,清流激湍兮,孰浚其源?潜蛟出蛰兮,飞虹蜿蜒”。说明这个地方在当时是极目远眺,俯首凝视,观赏领略远近山水之美的绝妙境地。据说当年康熙、乾隆两个皇帝都曾在这里临水静坐,品茗赏泉,领略趵突泉的万般风韵。当品尝到趵突泉水后,竟将南巡中携饮之北京玉泉水全部换为趵突泉的水,故有“润泽春茶味更真”,不饮趵突泉的水,空负济南游之说。趵突泉池北岸的大殿叫“泺源堂”,紧挨泺源堂的两座大殿,统称吕祖庙,也叫“吕仙祠”、“吕公祠”、“吕祖阁”。

这三座大殿坐北朝南,在同一中轴线上,自成院落,是一组较大的古建筑群。解放前,第一大殿祀道教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称“吕祖阁”,第二大殿祀吕洞宾的教师钟离权,称“钟离宫”,上层祀文昌,第三大殿是斗母殿。最南的大殿泺源堂,三间两层,歇山飞檐,古色古香,楹柱上的木刻楹联,“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是赵孟府的泳泉句,由当代著名书法家金荣先生书写。一大殿始建于北宋熙宁年间,南殿临泺水的源头,故称“泺源堂”,北殿面对历山故称“历山堂”,解放后恢复为“泺源堂”。游客们看到中间这座殿堂叫娥英祠,娥英祠是纪念大舜的两妃娥皇和女英而建,据<<水经注>>记载:“泺水谷谓之娥姜水。以泉源的娥英祠故也”足以证明在15前就建有此祠。现在的祠是明代建筑。娥英祠后面的“三圣殿”是清代建筑。在院落内花格透墙镶嵌着的30余方石刻都是明清时名人的泳泉佳作,院内这尊石碑,前书“激湍”二字,后<<再题趵突泉作>>出自康熙和乾隆之手,两个皇帝在同一石碑题词作诗,在国内极为少见,这些碑文,石刻文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也是研究泉水文脉不可多得的史料。

游客同志们,这里是尚志堂景区。尚志堂原是“金线书院”(亦名尚志书院),由金线泉得名,同治九年,山东巡抚相宝祯建书院,手书额“尚志堂”,“尚志”是“仁义”的意思。堂后设斋舍数十间,门口写着“金泉精舍”。此后,相继改为“校士馆”、“师范传习所”、“存古堂”,是专门培养科举人才的机构。院外三面小溪环抱,泉水深淙,沿屋穿廊,使整个院落显的敞中有蔽,闹中有静。北厅房为主建筑,背后有修竹、芭蕉相掩。西廊的冬青树丛,掩映道路,形成绿廊。院内名石“待月峰”属宋代寿山艮岳遗物,上面布满月形透洞,每当皓月当空,月光穿过洞穴,洒在池边水中,景观奇特,故有诗赞咏:“精灵俊逸玉玲珑,神工鬼斧浑然成,一轮三十六轮月,变幻俱在此石中”。(竹石轩)尚志堂院中栽植的白玉兰,紫玉兰,初春花开,芳香扑鼻,人们还把该院称作“玉兰院”。

漱玉泉景区与尚志堂景区相邻。东侧高近4米,重约8吨的太湖石,挺拔露骨,筋络明显,纹理凹凸,具有皱、痩、透的优点,名叫龟石,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张养浩之物。别小看这块石头,它是重要文物,现凤、龙、麟称为四大灵石,是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块名石,极为珍贵,称为镇城之石,堪称泉城第一名石。传说在这块石下留影将可健康长寿。这方名石立于这苍松翠竹之间,宛若一幅立体山水画轴。龟石北面隔路处的假山建于六十年代,泉溪环绕,山径盘曲,青松垂荫,登高望下可一览园内外景色。漱玉泉是大家看到的这个呈长方形,四壁栏杆皆有汉白玉石砌成,洁白温润,清澈可见的泉池。您们看,泉水从石壁上平展溢出,状如水晶帘幕,经过一片云集的乱石斜溅,活泼欢腾地泻入这方远二十余公尺的池塘里,其声琅琅,响若漱玉,相传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居住时,经常在泉边梳妆打扮。漱玉泉对面的这座民族形式的小院落,是为纪念李清照而建的“李清照纪念堂”。这是根据李清照故居在漱玉泉边的历史记载,按照民族风貌六十年代的建筑。院内由正厅溪亭、叠翠轩、回廊、大门构成,奇峰耸立,松竹掩映,整个院落显得朴实清幽。门楼、正厅、迎门屏风前后均为当代文豪郭沫若民题字。正厅楹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的对联体现着郭沫若大师的文才。院内东墻壁嵌刻的20方石刻墨迹出自启功、蒋维崧等著名书法家之手。纪念堂正厅,迎门耸立的李清照全身塑像,为著名雕塑家王照善等人创作。厅内陈列的李清照生平事迹、各种版本的著作和书画家为纪念堂所作的字画极为珍贵难得。漱玉泉景区名泉众多,除了千秋飞流的漱玉泉,还有春城飞花的柳絮泉、千载神奇金线泉,古朴如镜皇华泉,水声声情马跑泉等诸多名泉。您们看,天资慧质的李清照难道不正是这名泉争流的优美环境和晶莹透明的泉水孕育而成吗?

东门入口区建筑中采用了许多“建筑小品”。运用障景手法,迎门叠山,避免一览无余,山高4米,宽13米,长30米,气势磅礴,青条披扶,松柏储涧。山后溪流环抱,山中洞壑幽深。游人可繞绕山穿洞进入南侧景色开朗的枫溪区。枫溪开阔狭长,透视线达120余米。前景为向岛榭,中景为曲桥,远景是假山,山后跌瀑布,两岸植花木,景深悠悠。

趵突泉东南的沧园,是一九五六年为纪念明代嘉清年间济南的著名诗人,也就是“后七子”之一的李攀龙(沧溟)所建,因其自称沧海一勺,故为沧园,共三厅两院,外廊环绕,曲廊相围,园内植有奇花异木,陈列有各种盆景,如果在冬季,苍松滴翠,修竹婆娑,腊梅盛开,恰似一幅立体岁寒三友图。沧园,内设王雪涛画,王雪涛是当代著名画家,善长小写意,与潘天寿、李苦禅等齐名,展室内珍藏着200余幅珍品遗作,供游人长期观赏。

白雪楼景区西临无忧泉,东靠枫溪岛、南沿新泉池,白雪楼位于景区中心。原来的白雪楼是明代万年间所建,楼是五间两层,坐北朝南,前面出厦,落地木鬲,起初称“历山书院”、“白雪书院”直到嘉庆八年,楼上房檐下方有“白雪楼”匾额。光绪年间,在此居住的胶州人匡源在门的上方又雕刻了“李沧溟先生祠”的匾额。房舍后为李姓居住,扩建公园时被拆除。白雪楼是李攀龙的读书处。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居士,历城人,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中国文学史上后七子之一,被尊为“宗工巨匠”,蔚为一代词宗。倡导文学复古运动,写过不少出色的五、七言律诗和绝句,人称“为三百年绝调”,著有<<沧溟先生集>>,考中进士后去陕西任按察司提学副使。嘉靖三十五年,因与巡抚殷中丞意见不合,辞职东归,后起复为浙江按察司副使,转河南按察使,卒于官。白雪楼景区藤萝掩荫,地形开阔成了趵突泉的文化娱乐中心,每天丝弦悠扬,古筝阵阵,专业剧团为游客献上他们精心创作的节目,听曲观泉别有一番情趣。

趵突泉南大门占地1575平方米,东西长47.5米,南北深13米,主门高8.4米,设计新颖,古今结合,造型别致具有传统风格和地方特色,韵味十足的垂花门,配以悬山歇山钩连干革塔屋面,门楼飞檐,前后丹柱,双脊比翼。红柱、绿瓦,盎然古意。石级、围栏、平台典雅庄重。门前方池总长29米,宽9米,池内吐水吐雨,人造喷泉珠溅玉。大门内外颜额上的“激湍”、“趵突泉”金字匾牌取自康熙、乾隆手迹,门内侧“泺源门”集书圣王羲之之字。抱柱前“喷珠屑玉水澜翻,盈鲁育齐相鼎峙”的楹联摘取自乾隆的诗文笔迹。整个建筑空间通透,园景显露,景色交融,流线贯通,迎门假山上的红枫、耐冬、青松、翠竹与大门相映增辉,优美和谐,有关专家认定,趵突泉南大门堪称中国园林第一门。是济南又一重要景观。

万竹园是趵突泉的园中园,位于公园西邻,是一座环境清幽、景色宜人的园林胜景,它占地18亩,以13个不同院落组成,园内外有白云、白龙、东高、望水、登州、杜康诸名泉,是一处独具风格的私人庭园。万竹园之名始见于元朝,明代隆庆四年(1570)宰相殷士儋归隐济南,居万竹园易名为“通乐园”,又名“川上精舍”,清朝康熙年间,济南著名诗人王苹购得此园,又易名为“二十四泉草堂”,取园内望水泉居济南二十四位之意。到了民国初年,军阀张怀芝占据该园,历经数年修建方成今日规模,一九八四年正式对外开放,一九八六年,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纪念馆设在园内,李苦禅珍藏的书画、文物及本人作品共400余件长期展出,供游人观赏,万竹园也称李苦禅纪念馆。万竹园由四部分组成,前、东、西三园成品字形排列,在北方四合院的基础上,揉合了江南古典园林的特点和风格,利用墙、廊、溪、桥等对空间进行分割,构成了层层迭迭的院落。这个园子现有186间房舍,各院厅房都在一条中轴线上,曲廊环绕,院院相连,楼、堂、亭庑参差错落,梁、额枋等处彩绘和雕刻的人物、鸟兽巧夺天工,细腻逼真。进门假山为清末民初遗物,万竹园以竹为基调,各色名贵花木繁多,如玉兰院、石榴院、海棠院、木瓜院等。万竹园是个不可多得的园林,一九九三年被收入<<中国传统民居图集>>,它无论从园林艺术,还是从历史文物来说,都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泉城广场

你还记得大明湖畔吗?你还记得那个被称为泉城的济南吗?你还记得济南的泉城广场吗?下面就跟我一起走进济南泉城广场吧。

济南因为泉众多,可谓是一个泉的世界,也就被称为泉城,泉城广场作为济南的标志性建筑自然与泉是离不开的。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游客到济南旅游,而泉城广场是到济南旅游的游客必到的一个地方,这里位于济南的中心,因为济南夏天的天气比较炎热所以晚上济南人都爱到泉城广场游玩,他们到这里跳舞,练太极,唱歌,看泉,这里有一系列的娱乐项目,这里还有很多济南的纪念品,让外地游客不虚此行,这里就是济南人民生活的一个缩影,在这里你还可以听到济南的戏剧,真的是很有韵味呢,这里你可以看到老济南的生活方式。

泉城广场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可以看到千佛山、趵突泉等景点的全景,可以说在泉城广场你可以纵观整个济南,可以发现济南的整体的美感,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济南的高楼大厦感受济南的繁荣,你还可以看到济南的泉、古老的建筑,感受济南的古朴迷人,无论你看到的是济南的哪一个方面,济南都会给你一种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感觉。泉城广场的建筑也要体现了济南的特点,泉城广场的设计主要是泉,通过荷花音乐喷泉等建筑,将泉运用的出神入化,喷泉既有高度的变化,又有形状的变化,还有灯光的变化,也不缺乏音乐的变化,让你感受光与影的交织,水与形的变化,给你一种亦真亦幻、变化莫测的感觉。这里还有四组喷泉寓意济南的四大名泉,七十二个小喷泉,可谓将济南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

万平口生态公园

万平口生态公园是一座人工的生态公园,在这里会有很多的值得观看的东西在等着你呢!

万平口生态公园是一个日照市的公园,不过这里可是有国家的许可证的。也是一个城市建设的重点的工程,这个项目的建设将会为日照市的居民们带来福利,也会促进这里的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而可能会带动这里的经济的发展呢!下面咋就来谈一谈这个关系着听日朝人民的重点工程的具体情况。

万平口生态公园中有很多的植物还有动物,这个相信大家不用我来介绍时都能知道的,不过要来这里介绍一下的就是,这里的动植物的种类。万平口生态公园是经过很出名的北京林业大学的建筑设计院的设计才生成的,投资很大的一笔资金,但是,这里的设计绝对会满足游客的有了要求,也坚持了非常高的理念。 万平口生态公园里面将生态和海洋的主题突出的特别明显,这里的主副轴线分别是海曲东路和原沿海东路。这里的绿化也是比较先进的,这里非常注重植物的多样化,还有整体的布局。

公园内的生物和人都和谐相处,充分的体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理念。这里有一个生态广场还有一个太阳广场,生态水池里面的生物有很多,还有这里的花之径,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花,让你感觉生活在花的海洋里面。太阳广场里面有很多的雕塑,绝对会让你的眼睛饱受震撼的。还有里面有很多的话型的图案,海洋图案还有花池,沿路的小路也别具匠心,上面安又具有按摩功能的鹅卵石,设计也别有韵味。万平口生态广场是一个美丽的又舒服的地方。

篇6:杭州导游词该怎么写

天台山导游词

大家好!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这是大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表达了对天台山的向往。而后又发出了“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的感慨!于公元727年,终于来到了天台山,在主峰华顶留下了千古名篇《天台晓望》。从此,天台山名声大震,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的梦想之地。

天台山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享誉海内外。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被列为“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被评为国家首批AAAA旅游区。

那,天台山到底在哪里呢?有什么样的独特魅力呢?为什么要去那里呢?

一、先讲讲天台山在哪里?

天台位于浙江省中东部,是台州市的北大门。东临东海,居于宁波、温州之间,总面积1432平方公里。

境内有104国道、“甬台温”高速公路、“上三”高速公路,形成了省内各大城市到天台2小时的交通圈。特别是沿海高速铁路开通,来天台只需3小时,在三门站下,半个小时即可到达。因此,有“天台居中,游遍浙东”的说法。

二、再讲讲天台山的独特魅力。

我将从三个方面来介绍天台山的独特魅力。

1、历史文化

天台历史悠久,其得名源自道教茅山宗开山祖师陶弘景在《真诰》中说:“天台山高一万八千丈,周回八百里,山有八重,四面如一。当牛女之分,以其上应台宿,光辅紫宸,故名天台。”台州也因境内天台山而得名。

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使得天台山成为汇集儒、释、道三教于一体的天下第一山。

天台宗发祥地

天台山是中国汉化佛教第一宗天台宗的发祥地,祖庭国清寺,具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有“东方黑格尔”之称的高僧智顗(智者大师)创立的。在唐代,国清寺有“丛林四绝”之称。此后,日本、高丽(朝鲜半岛)僧人来山求法礼佛者不络驿不绝,国清寺成为日、朝、韩天台宗的祖庭。寺内有1400多年的隋梅,全国独一无二的释加牟尼佛娃娃脸造像,元代用楠木所雕的十八罗汉,王羲之、柳公权等人留下的摩崖石刻等。

**济公出生地

**济公,大家都知道,历史上真有其人,是天台人。他一生浪迹天涯,济世为公,深得百姓崇拜。济公老家济公故居,为南宋天台“三台九明堂”建筑,内聚佛国之灵所,外撷仙山之精华。,《济公传说》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徐霞客开游地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足迹遍布全国16个省,写下17篇游记,而对天台山情有独钟,三次来天台山,并写下二篇游记,将《游天台山日记》赫然置于《徐霞客游记》开篇,现已列入《大学新篇语文》教材中。可见其地位之高了!

唐诗之路目的地

天台山是名扬天下的唐诗之路的目的地。在唐代,以李白为首的400多位诗人,从扬州出发,沿着运河,经杭州钱塘江,过曹娥江,由剡溪溯流而上,到天台的石梁飞瀑,直登天台山主峰华顶。

寒山子隐居地

寒山子,隐居天台70余年,在美国被称“跨掉一代”的鼻祖和“嬉皮士”心目中的英雄,成为风糜几个世纪的世界“寒山热”。他留下300多首诗,录入《寒山子诗集》。

和合文化发源地

寒山、拾得被雍正皇帝称封为“和合二圣”,在民间称为“和合二仙”。这里就成为了和合文化的发源地。其中尤以寒山问拾得而著称于世。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刘阮遇仙地

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仙女结为伉俪的故事,在南朝刘义庆写的素有“中国志怪小说”之经典的《搜神记》?《幽明录》中有记载,这个故事成为中国三大爱情故事之一。他们所采之药就是素有“长生不老药”之称的天台乌药。而唐朝的刘三姐就是天台刘晨的后裔。

王乔升天地

西周周灵王太子晋,即王乔,弃官从道,在天台跨鹤升天,封为右弼真人,治理金庭洞天。天台山寺观普遍供奉他为山神土地。唐时,传至日本,形成“山王——实神道”,在朝野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道教南宗发祥地

北宋,天台人张伯端从道专研,著《悟真篇》,创立中国道教南宗,被称为紫阳真人。其丹经地位超出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有“千古丹经之祖”之誉。祖庭在桐柏宫。

天台仙派发源地

唐代高道司马承祯,在天台隐居40多年,开创道教天台仙派。武则天、唐睿宗、玄宗先后四次迎请至宫中问道。李白也是因探望挚友司马承祯来天台的,并留下大量诗文,成了“唐诗之路”的开拓者。

五百罗汉应真地

天台山方广寺是五百罗汉道场。

禅宗祖庭发祥地

天台山万年寺是日本曹洞宗和临济宗的祖庭。

干漆夹苎技艺发源地

“干漆夹苎”,佛教造像技艺,经48道工序,168道工艺流程,制造出来的佛像能历经风雨而不变色、不开裂、不变形,保存时间可长达千年之久。20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保护遗产名录。

养生休闲目的地

张伯端所创的《悟真篇》已成为当今世界健身长寿、养生的指南。

2、神秀山水

“南国山水天台奇”!

东晋文学家孙绰称赞它为“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

天台山风景区总面积达187.1平方公里,风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古就有“大八景,小八景,有名有姓三十景,究竟共有多少景,数来数去数不清”之说。

下面我把天台最具代表性的山水景区作一下介绍:

(1)石梁景区

天下独绝——石梁飞瀑!世界上有瀑无梁,有梁无瀑的景观很多,唯独石梁的瀑布是由罕见的花岗岩天生桥与瀑布结合的“上梁下瀑”景观——石梁飞瀑;周边很多的瀑布,构成华东地区最大的瀑布群;还有佛教五百罗汉道场——方广寺、“唐诗之路”的精华地段。

这里还是中国第一部武打片《少林寺》及《少林俗家弟子》、《射雕英雄传》、《济公新传》等许多影视片的主要拍摄地。

(2)华顶景区

华顶是天台山的主峰,海拔1094.5米,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华东地区最佳的养生和避暑胜地。这里“春观杜鹃夏避暑,秋看日出冬赏雪”。公园内14种为国家保护的稀有珍贵树种。最珍奇的要数云锦杜鹃了,堪称华夏奇观,现正在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这里有千年古茶——天台山云雾茶。有“佛天雨露、帝苑仙浆”之美誉,在中国名茶排名第六。三国时,葛玄来此炼丹、植茶养身,具有1700多年的历史。此茶经传福建转至杭州,成为国际名茶西湖龙井茶,还东传日本、韩国,经同工酶分析考证,有“江南茶祖,日韩茶源”之说。

还有千年古寺——华顶讲寺;千秋茅蓬——养生别墅。还是唐诗之路的目的地,也是王羲之在此学习书法之地,是兰亭书法文化的源头,有李太白读书堂等。

(3)赤城山景区

赤城山,是天台山标志,与世界遗产的四川青城山齐名。有“不与众山同一色,敢于平地拔千仞”之美誉。山中有道教第六大洞天玉京洞、济公少年读书地悟月楼、济公院等。赤城山是一座全国也不多见的佛道双栖名山。其中济公院由中国社科院院士齐康设计,被评为浙江省旅游风景优秀建筑,并荣获全国“建筑师杯”优秀奖,这是非常不易的。

(4)琼台仙谷景区

有“游黄山天下无山,游琼台仙谷天下无谷”之说。景区内有道教南宗祖庭桐柏宫;有王乔、葛玄、司马承祯、吕洞宾、张伯端等高道的仙迹;有孙绰、李白、孟浩然、陆游等名家的佳作。还有投资42个亿的桐柏抽水蓄能电站。景色可与桂林山水相蓖美!

(5)龙穿峡景区

“周旋天纲以虚无为场,跨蹑地络由恍惚作巢”。是唐朝李白写的,景区是全国最大的网络游戏公司之一的盛大网络公司旗下,“永恒之塔”游戏的实景所在地。内有游戏用户家园、永恒之塔、“天龙八瀑”等。在此可感受“天台四万八千丈,一领龙穿秀江东”之气势!

(6)天湖景区

天湖是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入天台山隐修之地。最大的特色是在相对高度不大的山上居然有连续的上、中、下三个湖泊组成。环境清幽,风光秀丽,是最佳的休闲圣地。

如此山水,以至于清代著名学者潘耒在游览天台山后,发出赞叹:“台山能有诸山之美,诸山不能尽台山之奇,故游台山不游诸山可也,游诸山不游台山不可也”。

3、参禅问道

(1)参禅

天台山地处北纬30度线附近,为华夏三龙东南一大结局,数万里“所有灵粹之气,莫不毕集于此”,是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温度适宜,生态环境好,负离子含量高,是理想的参禅之地。

(2)问道

张伯端所创的《悟真篇》已成为当今世界健身长寿、养生的指南。其丹经地位超出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有“千古丹经之祖”之誉。有经典的指导,是修道的捷径。

(3)养生

天台“弥山药草,满谷丹材”。有“长生不老药”之称的乌药,“救命仙草”之称的铁皮石斛,“金丹神液”之誉的黄精,有“佛天雨露、帝苑仙浆”之美誉的天台山云雾茶等。这些都是养生上等药材。

三、最后讲讲来天台山的天堂享受。

天台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神秀的山水,养生的天堂,还怡人的接待环境。全县现有各档旅游宾馆100多家,以及农家乐旅舍等,完全能满足各个层次旅游者的需求。来天台,既可体验当地的民俗活动,又可参加农事活动,吃到纯生态的绿色健康食品,购到地道的养生纪念品。

总之,天台山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首选的养生天堂。说不尽,道不完,当一回李白,来一趟天台。“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欢迎大家来天台山参禅、问道、养生!!!!

杭州雷峰塔导游词

杭州西湖的美丽景色少不了周边景点的相衬,今天,我们将参观的便是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

各位朋友,我们面前这座塔就是雷峰塔了。是目前杭州最高大的一座塔,塔身五层,高71米,在我们杭州西湖边上显的特别抢眼。我们现在目前看到的这座雷峰塔已经是重新修过的一座了,所以我们叫他新雷峰塔。雷峰塔因曾经关过白娘子而出名,所以他是国内目前知名度、美誉度最高的一座塔。

雷峰塔建于北宋年间,当时杭州这里属于一个小国家叫吴越国。当时的国王叫钱弘俶,但是他的皇后们一直未给他生一个儿子以传宗接代。中国古代家里怎么可以没有男丁,没有男丁就意味着家里的香火断了啊,这重男轻女的思想可是一代传一代根深蒂固的思想啊。这又更何况是皇室,没有小太子那这个国家可就不姓钱了喽,这怎么可以?皇帝天天盼着有妃子给他生个儿子。终于有个黄姓妃子给钱氏王朝添了一个男丁,皇帝一高兴,钱家有后皇室香火得以延续,高兴的不得了,于是就为了纪念这黄姓妃子的大功德就为她在西湖边建了一座塔,取名叫黄妃塔。从这个事情上可以充分看的出,中国古代的重男轻女思想多么地严重,这个情况似乎到了90年代之后才好转了许多。

雷峰塔的知名度之高,与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神话传说《白蛇传》密切相关。中国有四大悲剧爱情故事,分别是白蛇传、梁祝、孟姜女、牛郎织女。其中两个故事发生在杭州,为杭州西湖美丽的湖光山色平添了不少的人文色彩。故事中白蛇的化身白素贞因追求人间真情而被法海和尚囚禁于雷峰塔下,雷峰塔因而声明远播。法海扬言,除非雷峰塔倒掉,西湖的水抽干,白素贞才有可能逃出来。白素贞也真是一个至真至性的一个女子,令人佩服。修炼了这么多年了,都快要成仙了。据说白素贞只要收集齐“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八粒眼泪,即可成仙。我时常在想,她已经快收集齐了,为什么不成仙偏偏爱上许仙呢?成了仙多好啊,想干嘛干嘛。不要成仙爱许仙?我想如果我能收集齐这八粒眼泪也可以成仙的话我想我一定不会爱上许仙。但是这可能吗?答案是否定的。是凡人就不可能真的看透生老病死非欢离合这八滴眼泪。如果真的能看透,置生老病死而不顾,遇到快乐之事并不快乐,遇到悲伤并不流泪,那做人还有什么意义呢?你都超脱了,什么都不在乎了,那谈什么悲伤快乐。真的有一天,你说一个人什么感情也没有了,死也不在乎了,有没有感情也不在乎了,没有快乐也不在乎了,那这个人和死了有什么区别?所以老人家讲的:难得糊涂,这话讲的好。既然你不可能看透不如及时行乐,乐得糊涂。有的人天天在烦恼这个烦恼那个,烦钱赚的太少,烦工作太忙。可你想过没有,钱赚的要怎么样才算多?有如郭台铭这么多?还是蔡万霖?是盖茨这么多还是李嘉诚这么多?工作太忙没时间出来消费没时间陪家里人,你不觉得这只是自己假设的一个借口吗?出来玩的人哪个不比你忙?忙不忙,想不想忙,这在于你自己,人生的道路自己走,快乐自己寻,花钱买开心,这都在于你自己。要不要开心要不要拥抱大自然,一切尽在自己掌握哦!

哎,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看不透这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这八滴眼泪的,人毕竟还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你看白素贞因爱上许仙带了小青化身为人嫁给了许仙,结果,唉,不用说了,雷峰塔大家都知道了,一声叹息啊。世上还真有喜欢抓耗子的狗,这就是法海了,硬是生生地破坏了这段美好的爱情,成了人间的悲剧。法海本是和尚一个,本应念好自己的经就行了,可偏要多管闲事。白蛇自迷许仙,许仙自娶妖怪,和别人有什么相干呢?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后来玉皇大帝看不去了,怪他多管闲事,以至荼毒生灵要拿他法办。法海四处逃窜,最后嗖的一下躲进了最令人想不到的地方。每当到了秋天的时候,苏州的湖泊边就爬满了八只脚的怪物,这就是大闸蟹了。任取一只,煮熟剖开,你会发现里面有黄有膏。若是母蟹,你翻开蟹黄以后,会发一粒小小罗汉打座形的东东。那就是法海的化身了,所以我们又叫它蟹和尚。想必这也是花和尚,否则怎么会一头扎进母蟹的肚中呢?历史上的雷峰塔曾两次遭遇大火,第一次是在北宋因方腊起义,一把火把外面的木结构塔身加以焚毁。到了南宋年间,曾重修雷峰塔,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就是在那个时候流传的。雷峰塔第二次遭受火烧是在明朝的嘉靖年间,当时小日本侵犯杭州,雷峰塔再次把火焚,塔就被烧的差不多了。关于雷峰塔倒塌的原因是因为由于江南自古就是鱼米之乡,而杭州又是丝绸之都,历史上的杭州就盛产丝绸,而每年许多蚕农家里的蚕宝宝要被蛇吃掉好多,而雷峰塔是镇妖的(白蛇),迷信的百姓们以为将雷峰塔的砖放在家里,就可以抵挡蛇妖的侵蚀,你家养蚕的就拿一块,他家求财拿一块,久而久之,塔身特别是塔基由于老百姓的破坏,加上当权者的漠不关心,雷峰塔终于在1924年9月25日下午1点40分轰然倒塌。

各位可能还记得在几年前,也就是3月11日,中央电视台和浙江电视台曾连袂直播了发掘雷峰塔遗址的过程,当时在雷峰塔的地宫还发掘出很多文物,其中最珍贵的就是供奉佛祖释迦牟尼发髻舍利子的阿育王塔。这些是属于文物,可有一样东西,它不是文物,更谈不上是国宝,那就是当时在挖掘的时候发现塔基下面有七条已僵曲的白蛇。这样东西似乎更吸引老百姓的眼球,于是乎,人们纷纷在说,难道白素贞又回来了吗?难道真正的爱情来了吗?难道关了白素贞千年的雷峰塔的倒掉是真的解放了被欺压的女性吗?喔,我们再来看看当今社会,好像还真的是现在女性半边天啊,女人真的翻身当家作主了喽。好像半边天还不止了,你没见社会上都不谈什么女人三从四得了吗?你没见现在都是女人要求男人三从四得了吗?太太出门跟从,太太命令服从,太太说错了盲从;太太化妆等得,太太生日记得,太太打骂忍得,太太花钱舍得。这就是现代男人的所谓“三从四得”。各位先生可要领会好了!“三从四得”,哭笑不得。女人之见也不见得纯属调侃,但万望先生们听了不要生气。做气管炎也没什么不好的,生活调味品嘛!

新的雷峰景区是于年冬奠基,秋竣工,于月20日开始对外开放,整个景区的造价达1.5亿元人民币,新雷峰塔的下半部是遗址保护层,通高9.85米,塔身五层,高61.9米,塔身采用钢结构框架,外墙包铜,全塔共用铜280吨。登上雷峰塔,举目望远,即可看到西湖全貌,我认为这是观西湖绝佳之处。你可发现在塔上看西湖,我们的西湖有如有块无瑕的翡翠碧玉一般,清澈透亮。你会发现西湖周边的群山,如同丝带一样,边绵不绝。望向远方,呷上一杯上好的龙井,美丽的景色会让你享受的感觉油然而生,胸中便会豁然开郎,感觉人生就这样美好!西湖西湖,天下之西湖,最美是杭州西湖!

义乌朱丹溪陵园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谢谢各位参加今天的旅游。作为“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的商城义乌,在发展经济、繁荣市场的同时,十分重视城市环境建设,在绿化、美化上下功夫,努力营造绿色家园。无论在城区,还是到乡下走走,公园、绿地、花草、树木,有如春风扑面而来,令人赏心悦目。

今天,大家要去的朱丹溪陵园,就是这绿色家园中的一块胜地。它虽然是新姿初现,却也叫人留连忘返。

朱丹溪陵园是为纪念我国“金元四大名医”之一的朱丹溪,由政府和民间集资修建的陵园,是丹溪风景区的主要景区之一。在这里不仅有茂竹修林,湖光山色,小桥流水,更有旷世名医的遗迹,有寓寄后人崇敬之情的各式亭台、馆园、碑廊,是一处风景迷人的田园风光式纪念园林。

大家现在所处的朱丹溪陵园建在义乌市赤岸镇东朱村。大家看到,在景区入口,迎面而来的是原国家卫生部长陈敏章题词的青石牌坊。现在让我们走进朱丹溪陵园。

现在的朱丹溪陵园为1991年批准修建,陵园占地面积112亩。经过十几年的修建,已经初具规模,建有鹤望轩、松鹤苑、朱丹溪纪念馆、重修的丹溪墓、书画馆、百草园等等。在陵园内,我们还可以看到启功、赵朴初、陈立夫、施祖荃等当代名人的题词和书画作品,还有以不同颜色的药用植物种植配置而成的百草园,不仅让人增长知识,更让人感受到这方园林处处都有医家的踪影。这些也为美丽的丹溪陵园增添了浓厚的中医文化蕴涵。

朱丹溪,诞生于元朝初年即1281年,义乌人,因居住在赤岸镇丹溪岸畔而被人们称“丹溪翁”。后人习惯称他为“朱丹溪”。

丹溪自幼聪慧,青少年时读经书,36岁到东阳八华山向许谦学理学,因母亲患病长久不愈,40岁后专心学医。他一生刻苦治学,博采众长,潜心钻研前人经验而又不拘泥,终成“滋阴说”一派大师,他的医学著作有十几种,其观点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的后学者,开辟了中医学的新纪元。他和河北刘完素、李杲、河南张从正,被后人称为金元四大名医。

为发掘祖国中医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开展中医文化研究和交流,陵园内规划建设历代医宗纪念馆、名贵中药展览馆、中医历史展览馆、中医研修所等项目。扁鹊、华佗、张仲景、陶弘景、孙思邈、李时珍等中国历史上医宗将在这里一一展现。

同时,在陵园内还规划建设了药用植物园,以乔木形成主景,林下种植较耐荫的草本、藤本或灌木,以园林艺术手法布置,在适当地点配以亭、阁、花架、景石等园林小品,让游人在优美的环境中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接受中草药科学知识。

丹溪墓:

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就是朱丹溪墓。元至正十八年始建,屡经兴废。1358年,朱丹溪端坐在他的书桌前,手持狼毫,含笑而逝。葬于离赤岸镇约4公里的东朱村墩头庵。““””中,墓地曾经被毁。1982年,在原址重建墓地,1989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建丹溪庙,于丹溪墓右侧后方。朱丹溪陵园正是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建而成的。

据说,墓地是丹溪与他妻子戚氏亲自挑选的。他们始料不到的是,他们身后会经历如此的坎坷,他们更没料到的是,这里会成为我们义乌市的一大旅游胜地,供中外游客瞻仰凭吊。风景旅游与名人访谒结合在一起,再加上一些富有传奇色彩的民间传说,使得这里的历史显得更为生动,人物更为丰满,风景更为迷人。

大家现在墓前看到的是著名书法家沙孟海题写的“元名医朱丹溪之墓”的墓碑,在墓左前侧立有朱丹溪生平简介石碑,右侧则立有“义乌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而墓后为其二子的重建墓。丹溪墓布局整齐对称,前后松柏果木成荫,是个幽静之处。所以前来祭扫瞻仰的游人络绎不绝。

丹溪精神:

朱丹溪精湛的医术与伟大的人格不仅征服了与他同时代的人们,更影响着今时今世的许多人,尤其是丹溪故里。人们对朱丹溪的那份情感,依旧处处体现。如我们大家在稠城看到的那熟悉的丹溪路,已经是市区的一条重要道路,在旧城改造下,它也即将得到扩建,必将为义乌交通做出更大贡献。正是由于朱丹溪这位扬名海外的名医给了这条道路新的力量,赋予了它新的使命,那就是宣传义乌,弘扬义乌精神,那种勤耕好学的义乌人艰苦奋斗的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义乌的名人,了解义乌。这也正是朱丹溪这位名人效应的实质所在。

朱丹溪的那种勤奋好学,兢兢业业,乐于奉献的优良品质,将激励着我们刻苦学习,不断丰富自己,将来更好地为祖国做贡献!我想只有每个人真正做到这一点,才能使朱丹溪的精神真正得以发挥。

总而言之,朱丹溪这位传奇名医,这位义乌名人,是最终被历史所记下了,我们后人该做的就是兢兢业业地乐于奉献,在丹溪精魂的指引下,使国家走向繁荣、昌盛和富强!

篇7:江苏导游词该怎么写

江苏扬州何园导游词

各位游客:“园林之妙在于借”,这是中国园林常用的造园手法之一,可是当我们踏上位于扬州市古运河畔的徐凝门街77号时,却发现这里民宅林立,远处无山,近处无水,周围光景可惜,可见在这里造园是多么的艰难啊!整个何园占地面积为l.4万平方米,要想在江南园林中独树一帜,只有充分显示自己的特色。那么何园到底有哪些造园手法呢?请游客们跟我前去游览。

【何园概况—何园的布局】

各位游客:何园,原名“寄啸山庄”,是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湖北道台何芒舰离任后归隐扬州,购得“片石山房”旧址进行扩建,历时13年而建成的一座大型住宅园林。建成后,取陶渊明《归去来辞》中“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的意境,题名为“寄啸山庄”,又因为园主人姓何,故俗称何家花园,简称“何园”。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何园吸取了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精华,又融入了西洋建筑的格调,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全园空间有东西花园、住宅庭院和片石山房三部分组成,建筑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厅堂98间,主体建筑前后三进,全部用水磨砖砌成。《扬州揽胜录》一书,称其为“咸(丰)同(治)后城内第一名园”,是清代后期扬州园林的代表作。

【东园:牡丹厅—船厅】

穿过一片建筑群,迎面看到一幢磨砖门楼,这就是何园大门,进入大门,就来到何园的后花园,整个后花园可分为东、西两部分。现在我们所站的位置就是东花园的过院,穿过“寄啸山庄”圆洞门就来到东园部分。东部以厅堂为中心构成一组院落,前面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有两座厅,南面嵌有“凤穿牡丹”砖雕的厅,我们称其为“牡丹厅”。这幅砖雕是扬州晚清时期一件不可多得的砖雕工艺品,正中还刻有牡丹、凤凰等图案,四周牡丹枝叶的形状有正有反,花纹有疏有密,刀工明快,线条流畅,整幅画面造型丰满,主题突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在东部所有建筑群中,最精致的要数北面的船厅了,厅似船形,台阶前以鹅卵石、瓦片铺地,花纹作水波状,给人以水居的意境,北面铺设丹凤朝阳,象征着吉祥、长寿。在船厅正厅两旁柱上有对滥联:“月作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游客们,当您看了这幅祖联后,你或许已忘却这是一个陆上园林,仿佛漫步在湖滨,坐在脑内荡桨。我们不得不赞叹构园者在东园的山水楼阁中居然能使“无水而有水意,无山却有山情”。在船厅后侧风火墙上是一座秀丽的假山,长约60余米,上有盘山磴道,下有空谷相通,水绕山行,遍植梅树,山上有座小亭,过小亭可登串楼。远远望去,假山就像一幅祖国的大好河山图。如果把风火墙比作画家笔下的宣纸,那么眼前的贴壁假山就是刚画好的山水画,拐弯处给人以悠远的感觉,令人无限通思。

【两园:水心亭—蝴蝶厅—桂花厅—太湖石假山—复道回廊—漏窗】

游客们:如果说东园是何园的序幕,那么西园就是何国的主体。楼台的豪华,层次的深密,复廊的透迄曲折,山石的深幽空灵,在中国园林中也的确是独树一帜。西园以水地居中,空间开阔,四面设景,都以申楼为主体,并有石板曲桥延伸至水池中央的水心亭。水心亭是什么意思呢?“亭”者停也,是停留休息的地方,水心亭,顾名思义,是在“水中央”休息的地方。此亭是为了巧用水面和环园走廊的回声,增强其音响的共鸣效果而建,供园主人观赏戏曲、歌舞和“夏日招凉”之用。这种水心方亭,在扬州园林中称作“小方壶”,“方壶”即海中仙山。电影《红楼梦》、《毕昇》,电视连续剧《青青河边草》等影视剧都把它作为拍摄的场景。

西园楼台极富层次,在水池北面,有上下两层的七楹楼房,中间三间稍突,两侧两间稍敛,歇山顶式建筑四角昂翘,就像振翅起舞的蝴蝶,我们称之为“蝴蝶厅”。这里原为园主人接待宴请宾客之处,所以也称“宴厅”。这些厅堂一个个都装扮得极为富丽,厅内术壁上雕刻有历代名碑字画。如苏东坡的竹,郑板桥的兰,唐寅的花鸟,曹操的诗等,雕刻面积达140平方米,从这些书画作品美术工艺中,可以看出画家飞逸的翰墨,雕刻家明快的刀刃,流畅的线条,都得到了极为细致的体现。

在水池的西面古木相映,绿意盈野,花丛中矗立三门厅房,这就是桂花厅。厅前种有大量的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等,每当中秋佳节,桂子月中落,花香云外飘,此厅是赏桂的最佳处,因此称之为“桂花厅”。

在水池的南面有太湖石假山一座,峰高约14米,是全园的最高处,有险壁,悬崖,奇峰,幽岩,或如一人,或似一物,或像群猴戏闹,或如雄鹰高踞,底部还有梅花三洞,互相串联,碧水贯注其中,远远望去,显得幽深清冷。此处构山极为适宜,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是何园的边缘,仅一墙之隔就是园外,而游客们看着眼前高耸的假山边缘,定会产生“正人万山圈子里,一山过后一山拦”的感觉,这就增加了景深,开拓了意境。而整座假山既有盘山曲道,直达山顶,又与山脚空谷相连通。园主人在工作之余,来此散步之际,既可沿山道玩味山石奇趣,又可登山顶俯视全园美景,还可来到山谷品味纳凉,叙谈话旧。

另外,在水池西墙壁上刻有王羲之的《十七帖石碑》,颜真卿的《三表真迹》,苏武的《海市并叙》等石刻文物,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就不—一展开讲解了。

各位游客:西花园的楼台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富层次,虽为单体建筑,却也浑然一体。其中起纽带作用的就是复廊了。廊是中国园林中最富有可塑性与灵活性的建筑,在园林中不仅有交通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有观赏的作用,对于我们旅游者来说、廊是一条生动活泼的旅游线路。复道回廊是何园建筑的一大特色,全长430米,并把整个后花园的主要景点和玉绣楼贯穿起来。它分上下两层,形成立体面,起到分离客流的作用。可见,3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有建造立体交通的思维。漫步复廊里欣赏全国美景,还可以观赏到水心亭上的戏曲表演。即使在下雨天,也能免遭淋雨之苦,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构园者用心良苦,独具匠心。

游客们:请看廊的东南两面都开有漏窗,有的用水磨花花窗作为分隔,有的直接开成空心窗洞,置两排平行12个什锦花盆,有折扇形、花瓶形、梅朵形、海棠形。这样我们在廊上走,就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加深了园林的层次,使花园与住宅相互关照,增加了园林内部环境气氛的曲折变化,各景之间相互呼应。从复廊曲折南行,我们看到的这幢重檐歇山顶建筑便是“赏月楼”,这里是主人母亲居住的地方,廊旁铁栏花案刻有“延年益寿”的字样。

【住宅区:煦春堂—玉绣楼】

住宅区主要由一座面积约160平方米的煦春堂和两座七开间的西洋楼组成,是一幢单檐歇山顶建筑,整座煦春堂大厅分正厅、耳厅,是目前扬州市保存最大最完整的楠木厅。正厅大门两侧,融合了西方建筑方法,选用整块4平方米玻璃配成窗,有利于采光。在朝南一面走廊上有13个西式木雕月牙门,上面雕有折枝、牡丹花和牡丹花篮,象征着主人对如意、美好、吉祥、富贵生活的神往。

在楠木厅后面有两进具有异国风格的双层楼房,叫玉绣楼,共有28间,中西合壁,新颖别致。这里曾是小姐闺房,是园主人女儿居住的地方,在封建社会,小姐是不可以轻易与人见面的,因此园主派“重兵”把守,客人也不敢越雷池半步。游客们:请抬头往上看,顶上廊板中有个方孔,配有滑轮升降,这是专为小姐输送食物和茶水之用的。

游客们:刚才我们游览了庭院区的各栋住宅,不知有没有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带有西方建筑特色,这是因为国主人从小留学过欧洲,接受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片石山房:石涛的叠石—楠木厅—不系舟】

在何园东端还有一个规模不大的“片石山房”。何园自古就有大花园、小花园之说,如果把何园比作大花园,那么小花园就是园中之园片石山房了。

片石山房,原名“双愧园”,是清朝初期画坛巨匠石涛叠石造园的惟一遗迹。后因年久荒废,仅有假山主峰残石倚墙而立。1989年底进行了修复,使胜景得以再现。石涛是清代著名的山水画家,明朝宗室的后裔,明朝灭亡之后,为避免清统治者的迫害,出家为僧,亡国之痛使之寄情山水,并在叠石时将胸中郁愤转化为佳山秀水。石涛死后葬在扬州蜀冈。

古人云:“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扬州无山,园林中常采用平地叠石之法,而叠石增山是很讲究的,必须运用高度技巧,那么它究竟有哪些奥秘呢?请游客们继续跟我往前走。请看前面片石山房门厅处置有一滴泉,形成“注雨观瀑”之景。水池前一厅为复建的水谢,厅中以石板进行空间分隔,一边为书屋,另一边为棋室,中间是涌的泉,并配置琴台,琴棋书画合为一体。在池的南面有三间水村,与假山主峰遥遥面对,高山流水,此情此景正能体现石涛的诗意:“白云迷古洞,流水心檐然;半壁好书屋,知是隐真仙。”

在园中之园的东面那幢楠木厅,是整个何园保存年代最久的一幢建筑,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现在经过装修重新对外开放。它结构严谨,典雅端庄。在楠木厅西侧有一“不系舟”,临池停泊,坐在船上俯视池中游鱼,就像游船正从外面野航回来,其乐无穷。楠木厅东院墙上嵌有砖刻“片石山房”四字,是后人临摹石涛真迹而放大的。

游客们:分峰叠石当为扬州造园的一大特色,而何园现存的湖石假山保持了基本原貌,今天我们有机会领略它的风采。请看.假山之上,用连皮杉木新建的半亭,名为“葫芦亭”,充满野趣。假山丘壑中的“人工造月”堪称一绝,光线通过留洞,映入水中,宛如明月倒影。在西廊壁上新刻了碑文,选用石涛诗文等九篇。壁上还嵌置一块硕大镜面,整个园景可通过不同角度映照其中。

片石山房虽占地不广,却使廊、厅、亭、假山与水达到有机的统一,给人以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意境,在有限的天地中给人以无限的通思。

各位:假如在皓月当空之际来到何园,水心亭签歌悠扬,湖心亭上身着长袖舞衣的少女拨动琴弦,倩影映入湖水之中,湖中游鱼自由畅游,置身其中,您哪里会以为这是何园,分明是瑶台仙境。著名造园家陈从周教授游园后曾赋诗一首:“江南园林甲天下,二分明月在扬州。水心亭上看波绿,览胜来登一片楼。”

何园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但愿何园这轮扬州的难保的明月,永远留在您的心里。

南京瞻园导

各位游客:南京有两座保存完好的古典名园,一座是曾经作为太平天国天王府的煦园,另一座是建于明朝初期,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瞻园。现在我们将去参观的是瞻园。

【历史沿革;明朝王府—杨秀清东王府—“中统局”杂院】

在前往瞻园途中,我先来介绍一下瞻园的历史:瞻园位于南京夫子庙西瞻园路。初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原为朱元璋称帝前的吴王府,后赐给明初开国功臣中山王徐达,作为他安度晚年的府邸花园。

在600多年的历史经历中,瞻园几易其主。清代,中山王府改成江宁布政司所在地,瞻园由私家花园变成行署园林。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先是作为东王杨秀清的东王府,继而又成了夏宫副丞相赖汉英的邻国。太平天国失败后,遭到清军破坏。同治四年、光绪二十九年曾两次重修。国民党统治时期,这座江南名园曾是国民党“中统局”的杂院,荒芜不堪。新中国成立后,1960年在刘敦桢教授的主持下开始整建,历时六年,到1966年,建成目前所见的面貌。

【乾隆与瞻园—瞻园总体概况】

瞻园到了。各位现在看到的赡园大门上的砖刻,“瞻园”二字,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皇帝)的手迹。据历史记载,乾隆下江南时来到江宁(南京)曾驻此,并题有“瞻望玉堂”四字,瞻园之名也由此而来。乾隆对瞻园风光十分垂青,回京后还命人在京城北郊长春园中仿照瞻圆形式建造了如园,足见瞻园园艺的精湛。

的确,瞻园作为江南名园,风景优美,布局合理。整座园林既有人文景观,又有自然景观,游人到此,定会心旷神怡,赏心悦目。

瞻园分为两大游赏区,东面为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共分五个馆,分别是序馆和一至四馆,1958年开始在此举办太平大国革命历史展览。南、北、西三面为假山,主体建筑静妙堂把园林分成南面小北面大的两个空间,各成环游路线,成功地弥补了南北空间狭长的缺陷。下面就请大家进内参观。

【仙人蜂—绮云峰—南石山】

各位游客:山、水、石是瞻园的主景。进入园内,我们首先看到这南门后的庭园中置立着一块玉立多姿的太湖石,这就是仙人峰。此处前有落地漏窗作框景,从暗窥明,恰似一幅山水条幅画卷,用以作为人口的对景和障景,十分恰当。仙人峰是瞻园名石的代表,瞻园的奇石还有缔云峰、友松石、步石、炸石等,为江南园林山石之珍品,有些还是宋徽宗花石纲遗物。

步入回廊,曲折前行,经海棠院,只见在花篮厅东南角的桂花丛中一块突兀灵秀的太湖石又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便是和仙人峰齐名的绮云峰。

看完石景,我们再去看山景。瞻园分为南石山和北石山两组,全系假山堆叠而成,但堆造之精,面积之大,确是巧夺天工。有人说瞻园是著名的假山园,全园面积仅8亩,假山就占3.7亩。

现在我们来到了南石山。它给人的总体感觉是气势雄浑,山峰峭拔,洞壑幽深。只见假山上伸下缩,形成蟹爪形的大山岫,钳住水面。进人假山内,我们还可看到暗处有仿自然石灰岩的溶蚀景观,悬坠了几块钟乳石,造成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层次丰富,主次分明的山水景观。山上的植物让这座假山透出了勃勃生机,请看水池东北各有古树两株,栽种于明代,已饱经600年风霜,只见紫藤盘根错节,女贞翠绿丰满。另有牡丹、樱花、红枫等点缀其间,衬托了南石山秀丽多姿的特色。

【静妙堂一北石山】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了静妙堂。静妙堂是全园的中心,系一座面临水池的鸳鸯厅,它将全园分成南北两大空间,并置有南北两大水池。我们先来看一下南水池,它紧接静妙堂南沿,略呈葫芦形,靠近建筑一面大而南端收小。再看北水池,空间比较开阔,曲折而富变化。东临边廊,北濒石矶,西连石壁,南接草坪。在静妙堂西侧,有一泓清溪沟通了南北两大水池,使南北两个格调鲜明的空间有聚有分,相互联系。

下面让我们去参观一下北石山。北石山坐落在北部空间的西面和北端。西为土山,北为石山。两面环山,东抱曲廊,夹水池于山前。山中还有著名的普静泉,水面清澈澄静,宛若明镜。在水池的北部,有一座紧贴水面的石平桥,沟通了东西游览路线。石山体积虽大而中空,山中有瞻石、伏虎、三猿等洞壑。游客们:北石山顶是全园的制高点,有兴趣的朋友还可登高一望,体会风光旖旎的山前景色,让瞻园全景尽收眼底。

各位游客:瞻园的自然景观部分就欣赏到此。东部还有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里面陈列了许多珍贵的太平天国革命史料和实物,请大家自由参观。

无锡寄畅园

各位游客:在无锡有一座近500年历史的名园,它不仅体现了我国明清两代造园艺术的高超水平,而且文物也十分丰富,这就是我们即将前去游览的寄畅园。

寄畅园是中国山麓别墅园林的代表。它位于惠山东麓,占地I4.85亩。该园虽小,却能利用山水地形,精心布局,巧妙运用借景,将惠山、锡山秀色揽人围内,以有限的空间,造无尽的意境,从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典范。1988年寄畅园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寄畅园历史沿革和得名由来】

关于寄畅园的创建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它的前身是秦氏家园,故名“秦园”。此园第一代园主秦金,号凤山,是宋代著名文学家秦观的后裔。在明嘉靖年间,他曾先后任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等五部尚书,为告老还乡,颐养天年,利用原惠山寺“南隐”和“汇寓”两僧舍,初步奠定了园林的雏形,因秦金号“凤山”,故初名“凤谷行窝”。

到了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第三代园主秦耀因失意于官场而被解职,从而驱使他寄情于山水之间,先后花了七年时间,在“民谷行窝”的基础上建成20景。新园建成后,取王羲之的诗句“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清冷涧下濑,历落松竹林”,而命名为“寄畅园”。

清代顺治十四年(1657年),秦氏后裔秦德藻专门请了造园名家张南垣设计改造,并由他的高徒侄子张武负责施工,在园内精心叠石,引入惠山泉。经一代名家张南垣的创意,寄畅园的风光更美了,名声也更大了。

康熙、乾隆两朝帝王对寄畅园更是十分垂青,在100年间,他们祖孙两人分别六下江南,每次都要到奇畅园游览。康熙还特意为寄畅园题写了“山色溪光”、“松风水月”刻石。乾隆更是不惜耗费巨资,以寄畅因为蓝本,在北京万寿山建了一座“惠山园”,就是如今在颐和园中的“谐趣园”。

各位游客:寄畅园的历史就介绍到这里,下面随我到园中去参观。

【凤谷行窝大厅—秉礼堂—含贞斋—九狮台—邻梵阁】

各位:在门厅右侧墙壁上,嵌刻的是明代石刻《寄畅园记》。过门厅,天井里两块刻石,右边是康熙题写的“山色溪光”,概括国内景色;左边是乾隆题写的“玉戛金從”,赞美园内八音洞的美妙泉声。往前是“民谷行窝”大厅,三门敞厅正中悬挂朱妃瞻所题写的匾额。凤谷行窝是寄畅园最早的名字。寄畅园第一代主人秦金,号“凤山”,惠山俗称龙山,以“凤山”相对,指出此地是“凤藏龙山”的风水宝地。现在的大厅是清雍正年间改建的,厅前柱子上挂着无锡金石家高石农篆书翁同龢的楹联:“杂树垂荫,云淡烟轻;凤泽洁畅,气爽节和。”走廊东门叫“侵云”门,“侵云”为锡峰塔的别名,出此间可望锡峰塔影。酉门为“碍月”门,可眺望九龙山峰,因峰高阻碍月色,故名“碍月”。

从“碍月”门出来,是一座苏式小庭院,中间是小水池,用太湖石围砌。周围红柱回廊连接整个庭院,廊的两端各有一个月洞门,分别叫“凝翠”和“含秀”。在廊壁上嵌有一部分《寄畅园法帖》石刻。院子南面的“秉礼堂”,古朴典雅,装饰扇木格子落地长窗,共有18扇。这里是执掌礼仪的场所,据说此堂题名是为纪念关公。关羽被曹操软禁后,为试探关羽,只给他一间房,关羽把房让给嫂嫂,自己站在门外,借月光读书到天明。曹操为此佩服至极。园主人更是敬佩关公,题名“秉礼”,即秉烛达旦,遵守礼节之意。

从北面出小院,坐西朝东的三门古屋,是“含贞斋”,这里原是明代园主秦耀读书处,这位官场失意的园主喜欢吟咏“盘桓抚古松,千载怀渊明;岁寒挺高节,吾自含我贞”的诗句,因此斋名也就叫作“含贞斋”。屋前两棵银杏树,高大挺拔,在它的后面种植着大片桂花树。穿过树林,看到的是“九狮台”。

九狮台是座大型假山,整座假山看上去像九只用太湖石叠成的巨大的雄狮。据说这是根据元代无锡大画家倪云林的《九狮图》画稿堆砌而成的。登上狮首,是全国最高点,整个园林一览无余。

从九狮台南行,不远就到了“邻梵阁”。梵界即为佛界,阁建在假山上,因紧靠惠山寺,故名“邻梵阁”。原来的建筑已毁,现在的阁是在80年代初根据明代王稚登《寄畅园记》的记载重建的,游人登临眺望,锡山风光尽收眼底。

【美人石—锦汇漪—郁盘亭—郁盘长廊】

各位游客:我们继续向东走,在快到尽头的高墙前,这座三米多高的湖石,它倚墙而立,像窈窕淑女,在方池前以水为镜,梳理发妆。所以人们都叫她“美人石”。石前这个长方形的池塘,叫“镜池”。游客欣赏“美人石”一定要站在方池的西南角,少女楚楚动人的神态才能惟妙惟肖地展现在您的面前。石前的御碑亭里有乾隆的御笔。乾隆来此游览时,认为此石巍然昂首,有大丈夫气魄,将它改名为“介如峰”。园主人为此特意把乾隆的题字和题诗刻成石碑,立在镜池前面。各位游客,大家看一下石的南墙角,有一块不显眼的石头,好像一只癫蛤蟆,对着美人石张口垂涎,真像癫蛤模想吃天鹅肉。

从美人石的碑亭向北看,这片碧波荡漾的水面是“锦汇漪”,因为它汇集全国锦绣景色而得名。而整个寄畅园的风景正是围绕着这一流池水为中心而展开的。“锦汇漪”南北长,东西狭,面积仅有2.5亩,却显得开阔明朗。东面是临水亭廊,西面地势高处造假山,水面上筑有石桥,使水面成为不规则的巨大镜面,把周围的山影、塔影、廊影、亭影、树影、花影和人影汇集在池中。

从“锦汇满”东岸沿长廊向北,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六角小亭,亭名“郁盘”,取自王维《辅川园记》中“郁郁盘盘,云水飞动”之句。亭中青石圆台和石鼓凳是明代遗留下来的秦氏旧物。郁金亭还有一个民间传说:清朝惠山寺有位老和尚,棋艺高超。乾隆游惠山时,便和他在青石圆台上对弈。结果,乾隆连连得胜、他想:我的棋艺远不如老僧,为何反而连连得胜?无非我是皇帝,他不敢取胜罢了。后查明果然不出乾隆所料,因此乾隆虽然获胜,仍郁郁不欢,后人就把此回台取名“郁盘”,亭就叫一郁盘亭”了。

由郁盘亭向北的长廊叫“郁盘长廊”,为秦耀改造园林时所建。旧廊前后古木成荫,郁郁葱葱,墙上漏窗外竹石花木若隐若现。游客仔细看会发现,这里的廊柱特别高,这条长廊也特别高敞。因此在廊内举目四望,“锦汇漪”对面的高大树木,以及雄伟的惠山也能一览无遗。

【知鱼槛—鹤步滩—七星桥—涵碧亭】

顺着长廊向北,只见有一方亭伸入水中,此亭名叫“知鱼槛”。它三面环水,是当年秦耀改建寄畅园时建造的。建成以后言主人常常在此凭槛观鱼,怡然自得。亭中的匾额是张辛稼所书,中间悬挂着吴永康画的观鱼图。

“知鱼槛”对面是“鹤步滩”。它是园中的主山,用当地山石围叠,并用土夯实。造园者把这里的假山当作惠山余脉来处理,使它们气势相连,假山脚下有弯曲谷道,洞水顺流而下,水石相谐,情趣盎然,好似成群白鹤栖息漫步,因此取名“鹤步滩”。

“锦汇漪”上的石桥,用7条石板直铺而成,因名“七星桥”。七星桥东面临水的是飞檐翘角的“涵碧亭”。亭后的古樟,已有400多年历史。

【嘉树堂—八音涧—明清古樟—《寄畅园法帖》石刻】

嘉树堂是寄畅园最北面的一座建筑,1993年全面翻修,恢复明代硬山式建筑风格。游客站在堂前,南面秀丽的锡山,山顶的龙光塔和园中的知鱼槛、郁金亭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山地塔影”的奇妙景象。这是寄畅园小中见大建园风格的体现。

嘉树堂东面是“浣绿”廊门,而出西边“闻韵”廊门,便到了“八音涧”。此涧是根据晋代左思“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名句而命名的。八音洞用黄石堆砌而成,上面种古树,下面清泉流淌,洞水引自“二泉”水,人行其中如行幽谷中。

八音涧边假山群中的这些古树,都是有二三百年树龄的古樟,它们枝繁叶茂,最大的胸围有4米。

在游览寄畅园中,我们还可欣赏到《寄畅园法帖》石刻,一共200多方,分布在郁盘亭长廊、秉礼堂、含贞斋的墙上,以及邻梵阁、嘉树堂中。这些法帖是清嘉庆年间秦氏家族在乾隆所赐《三希堂法帖》的基础上,搜集宋、元、明、清名家,如秦观、文徵明、董其昌、刘塘等的墨迹,精雕细刻而成。现在看到的是1981年根据旧拓本重新摹刻的,基本再现古时风采。在含贞斋南侧围墙上,还保存着零星残存的原有石刻。如果客人中有书法爱好者,可以慢慢浏览欣赏。

各位游客:寄畅园的游览已经结束了。通过刚才的游览,使我们感到此园面积虽小,却能巧用借景,小中见大,达到咫尺园林,多方胜境的效果。

写作自我鉴定注意事项

演讲稿的格式技巧:预讲

教后写教案的好处

导游技巧:讲什么”“怎么讲”

祁连山综合写作范文

写邀请函要注意的要点

欢迎词的写作及

导游证《基础知识》习题含答案

大学论文格式范文

教学实训总结精选

导游词的格式该怎么写
《导游词的格式该怎么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导游词的格式该怎么写(集锦7篇)】相关文章:

起诉状的基本概况和注意事项2023-08-21

四年级上册作文中秋节2022-04-30

护理计划书写格式参考2023-06-30

上海的导游词了解一下2022-05-29

审请国有土地范文2023-09-13

景点导游词格式详细说明2023-06-22

初三化学复习:灵活记忆 联系生活 掌握技巧2023-06-07

申论倡议书2022-05-08

四年级上册的作文2022-05-08

申论孔子倡议书2023-04-2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