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人物事迹演讲稿学生

时间:2024-05-05 07:31:46 演讲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白求恩人物事迹演讲稿学生(精选5篇)由网友“m2m006”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过的白求恩人物事迹演讲稿学生,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白求恩人物事迹演讲稿学生

篇1:白求恩人物事迹演讲稿学生

枪炮声渐渐稀少,不久就停了下去。

诺尔曼·白求恩走出了真武庙。他率领战地医疗队连续工作了三天三夜,救治了115名八路军伤员。但他还是不敢休息,唯恐有新的伤员突然而至。

他在真武庙的临时手术台上稍微打了个盹,就来到了屯庄村口。在四月早晨温暖的阳光下,他向着远方望去。如果战争顺利的话,他11月份就可以回到加拿大了。

这时,尹闯牵着一头小驴,他媳妇背着筐头,手里牵着三岁的女儿,走进了白求恩的视线。

白求恩看到女孩粉嘟嘟的小脸,突然跑过来,张开双臂就要抱那个可爱的小女孩。尹闯夫妇看到一个黄发碧眼、人高马大的洋人,当时就吓呆了。他们扔下毛驴和筐头,抱起孩子就跑,边跑边喊,乡亲们快来啊,有人要抢孩子了——

喊叫声聚集来了村民,也把医疗队惊动了。医疗队的翻译郎林赶紧过来解释。原来,白求恩看见了小女孩的豁嘴,觉得很可惜,想给她做个整形手术!

尹闯不知道什么是整形,什么是手术。白求恩比比划划,郎林向他解释以后,他才疑惑地问,孩子的豁嘴是从胎里带来的,能治好吗?郎林说,你知道白求恩是谁吗?这是最小的手术,没问题的。

手术很简单,也很顺利,不几天就拆线了。尹闯拽着媳妇,给白求恩送去一篮子红枣和柿子。白求恩抓了一把红枣,香甜地吃了一个,把篮子递给了尹闯。白求恩说,老乡,我是八路军的医生,不收礼物,给孩子治病是应该的,要谢就谢八路军吧!

白求恩的这句话,改变了尹闯的一生。他搂着媳妇想了一整夜,终于想出了一个感谢白求恩的办法。他参加了八路军,跟着贺龙的部队上了前线。尹闯走的那天,年轻的媳妇流着泪,抱着康复的女儿追了很远。

尹闯再次见到白求恩,是在涞源战场上。一场战事正在涞源与摩天岭之间的战线上展开。尹闯的腿被日本鬼子带毒的弹片穿透了。他昏昏沉沉地被抬到了一个小村子里的木头戏台上。

戏台前面挂着几幅白布,挡住了他的视线。一会儿,白布幔被掀开,一个熟悉的身影闪了进来。

自大夫……尹闯叫了一声,想坐起来。白求恩按住了他,别动。

显然,白求恩没有认出他来。他开始给尹闻做手术。

外面突然响起了一阵枪声。哨兵跑进了手术室,报告道,敌人从我们后方过来了,要马上转移!

白求恩头也没抬,做完手术再走。他又对护理员说,快,把剩下的伤员都抬上来,一次三个,时间还来得及!

一发炮弹,落在了戏台旁边,白布幔被撕扯去了一片。

该死——白求恩大声骂了出来,助手们都飞快地转过身来。但见他做了一个手势,没什么,我刚把手指划破了。他举起了没戴手套的左手,浸到了旁边的碘酒溶液里,然后又继续给尹闯手术。

尹闯抬起头,声音微弱地说,白大夫,你撤吧,我不要你因为我不走!

白求恩轻轻地把他的头按了下去,这是医生的事情,如果手术停下来,你这条腿就要完了!

尹闯说,白大夫,你可是救了我们一家人啊!

白求恩没有听见。尹闯的泪水在越来越近的枪炮声中肆无忌惮地滚了出来!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白求恩因给八路军战士做手术划破手指,不幸感染,患了败血症,在唐县逝世。那是1939年11月12日,是他原定要回国的日子!

后来的事情大家就不知道了。那个被白求恩治好腿伤的八路军战士尹闯,重返抗日战场。打走日本鬼子,又参加了解放战争。全国解放以后,解甲归田。回村后,他带领媳妇女儿,在河间屯庄真武庙前,跪了整整一天,然后挨家挨户走了一圈,开始募捐。

一年后,尹闯请人建起了自求恩手术室纪念馆。按照自己的印象,塑了一个白求恩雕像。尹闯就在纪念馆内,盖了一间小房,常年守护在那里。

1995年,尹闯病逝。政府对纪念馆进行整修,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地就掩映在绿树环抱的屯庄内。

篇2:白求恩人物事迹演讲稿学生

白求恩1890年出2113生于加拿大格雷文赫斯特的小镇,26岁获5261得医学博士学位,32岁获英4102国爱丁堡皇家医学1653奖,他曾两次入选美洲胸外科协会执委会成员,并任美国胸外科学会理事。他创造和设计了不少医疗器具,他发明的“白求恩肋骨剪”至今仍在世界各国沿用。1936年德意志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革命时,他随加拿大志愿军开赴前线,并创制了被誉为“军事医学伟大发明”的流动采血和输血设备。

篇3:白求恩人物事迹演讲稿学生

他的2113精神,感染了他身边的人,影响了中华民5261族的一代又一4102代。

曾见过白大夫1653一面,但仍然对他印象深刻。后来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被我们广泛学习。可以从中学到白医生的无私奉献。我们在无私奉献的同时,也要像白医生一样毫无个人目的和利益以及不图回报。

同志66年前发表的著名的《纪念白求恩》一文,让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成为中国人民家喻户晓的英雄,他的崇高精神和人格力量也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白求恩是名医生,他的人格魅力和伟大精神集中体现在他的医疗实践中。他对病人高度负责、满腔热情,“像爱自己一样去爱每一位病人”;他对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他在医疗工作中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他是集精湛技术与崇高医德为一身的伟大的白衣天使。白求恩又是一名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他自己的事业,义无反顾地告别了在自己国家中优裕而舒适的生活,心甘情愿地在中国这块艰苦贫瘠的土地上,在充满了艰难危险的战场上,体味人生的意义。

篇4: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学生个人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感动中国20__年度颁奖典礼,其中使我最最感动的是陈斌强的事迹。陈斌强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他的母亲身患老年痴呆症,而在有一次母亲私自离家,被公安局找到才送回来以后,陈斌强决定再也不离开母亲。

学校为了帮助他更好地照顾母亲,提供给他们一间私人宿舍。陈斌强有一张作息时间表,他按照这张作息时间表来更好地照顾母亲。

陈斌强的学生们说:“有的时候,我们看见老师的衣服上沾有帮母亲大小便后留下的污渍,当时,老师问我们,你们怕不怕脏?我们回答说,我们不怕。因为这有爱的味道,有妈妈的味道。那时,老师感动得差点流下泪。”

陈斌强说:“我妈妈已近叫不出我的名字,可能也不记得我是谁了。但是,只要妈妈开心、平安,我也就心满意足了。孩子是可以等的,但妈妈不可以等,我希望以后一直在妈妈身边,陪伴她安度晚年。”

在现场,陈斌强把他一直用来背着妈妈的绷带带了过来,他说:“从前,妈妈用它把我和我的姐姐、妹妹背大了,现在,轮到我用它来背妈妈了。”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赠予陈斌强“孝更绝伦足可矜!”

看完之后,我被他那百年如一日照顾母亲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将来,我也要像他一样孝敬父母。

篇5:疫情防控人物主要事迹学生素材

2020年,注定在历史上写下不凡的一页,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夺走了春节的热闹与喜庆,对病毒的不安,在防疫中隔离成了过新年的常态,但与此同时,有这样一批逆行者,他们毅然走出家门,用平凡的肩膀担负起不凡的艰难使命,用“身体”为群众搭建起了一堵防护墙,他们就是社区工作者,李晓中便是他们中的一员。

年轻的“老社区人”

李晓中,男,31岁,中共党员,2016年考入城西街道以来,先后在城西街道高溪社区、城西街道综治办、城西街道未来城社区、城西街道龙溪社区工作,常年的基层工作,让他练就了“轻松愉快地和居民群众打交道”的本领,他有时开玩笑说“我要把城西街道4个社区都服务到,老社区人了”。2020年春节,李晓中正就职于未来城社区党政办,也正是在这时,他“遇到了中高风险地区返凯重点人员”,并坚守疫情防控一线,与同事并肩作战,化险为夷,为凯里新冠疫情防控迎来“春暖花开”。

一条通知匆匆返岗:“宝宝,跟爸爸说再见”

“全体干部立即到岗到位……”。时值大年初一,万家团圆的喜庆正浓,一条工作通知在城西工作群闪动,李晓中立马整理行装,告别他异地工作才见面2天的妻子,和一对牙牙学语的龙凤胎宝宝,踏上返岗行程。

“你放心去吧,爸妈和宝宝我会照顾好”,临行前,妻子不舍地抱着两个孩子送他上车。

“喂,您好,请问近期您和您的家人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吗?”,一返回社区,李晓中就投入了全辖区地毯式摸排,这句话每隔一分钟便在李晓中的口中说出,社区电话排查人手紧缺,座机不够,他就用自己的手机,饿了,就与同事一起吃泡面,就在一次次询问,一次次排查,一次次解除警报中度过了春节“假期”。

“我们辖区有5户中高风险地区返凯重点人员”

2020年1月26日下午,在凯旋厂片区开展排查时,得知厂区内有5户中高风险地区返凯人员,厂区的气氛惶恐凝重起来,李晓中压着紧张的情绪立即联系医护人员排查了解,并详细记录相关人员的基本信息。李晓中向他们宣传凯里相关防控政策,叮嘱他们做好每日体温监测,得知有一户中高风险地区返凯人家没有体温计后,李晓中便立即跑往就近药店为其购买体温计,并送到他们手中,同时一再嘱咐他们做好居家隔离观察。

“爽约的爸爸”在坚守疫情防控线

2020年1月29日这天是李晓中的一对龙凤胎宝宝的周岁生日,说好在晚上9点前赶回家陪伴孩子过生日的他,这次又“爽约”了,他说类似的“爽约”已记不清有多少次了,看到爱心企业送来的水和方便面,看到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决心,看到全体同事们顶着熊猫眼在各卡点、各小区奔走,他把对家人的愧疚藏在心中,用消瘦却坚实的肩膀,扛起一名党员干部、一名社区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在2020年1月29日这天下午,他投入到动员凯旋厂5户中高风险地区籍返凯人员到凯里市指定的集中隔离点隔离工作中。然而,动员工作并不顺利,有两户人家始终不同意前往集中隔离点,从下午四到晚上九点,电话里磨破嘴皮子也依然不见效的李晓中和同事们,陷入了不知所措中。

“大家跟我走”,街道党委书记周益民的一句话打破了凝固的空气,就这样,大家共同大踏步走向了“钉子户”,此时什么病毒、危险、防护服等统统抛在了脑后。最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通过长达6个小时的思想工作,当日晚上10点终于将这5户人员全部安全送到凯里市集中隔离点。回到家中已近凌晨12点,孩子们都睡着了,但回想起能够顺利将5户人家送往集中隔离点,便也无遗憾了。

此后,在这5户人家中有2人被确诊。然而,正是通过前期一系列政策宣传、思想动员、隔离防护等工作,才避免了疫情蔓延,为辖区甚至为凯里市疫情防控赢得了时间。

“强哥,还有菜没?今天需要点啥?”。2020年3月,经过医疗部门多次鉴定之后,中高风险地区返凯5户家庭中未确诊且达到居家隔离条件的回到了厂区居家隔离,隔离期间他们不能出门,吃饭购买居家用品成了难题,这时,李晓中又得忙碌起来,他每天除了通过电话微信了解他们的身体情况外,还了解他们的“吃饭”情况,只要他们“有求”,李晓中同志必定“有应”,直到疫情缓解。

疫情反复责任不缓

疫情防控进入了常态化后,疫情防控宣传、重点来凯人员、重点场所排查及疫苗动员接种又成了日常工作,李晓中坚持一次次深夜入户排查,一次次解除“警报”,始终按照防疫工作要求,做到第一时间核实、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时间反馈,尽职尽责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2021年8月,国内疫情多点爆发,此时,“警报”再次拉响。地毯式排查,挨家挨户走访又成了日常工作,“您好,请问您及您的家人都接种疫苗没?”这句话一天不知道要重复多少次,从1楼走到顶楼,又从顶楼下到1楼,不断的重复着就是为了能够摸清辖区人员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并在其身体符合接种条件的情况下积极动员接种,为建立好疫情防控屏障贡献自己的力量。几天奋斗下来,李晓中同志所负责的片区累计排查982户2448人。

自疫情发生以来,李晓中走街串巷,逐个楼栋排查,挨家挨户宣传动员,累计共排查4000余人次,跟踪监测重点对象500余人。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李晓中始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恪尽职守,将辖区居民群众的安全健康放在首位、护在身后。当疫情暂缓,看着久居家中终于出门踏青的人群,看着只能遥寄相思到团圆相聚的居民群众,从惶恐不安到回归正常的生活,深感欣慰,他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这一岗,我站好了”,他深知,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是无数个和他一样的基层党员干部,携手并肩,给他力量!

白求恩事迹颁奖词

《纪念》教学设计

爱国主义读后感600字

大学团支部事迹材料

红色主题班会总结

红色经典班会

读老心得体会

大学活力团支部事迹

清明祭先烈的小学生作文

身边人身边事警示教育心得

白求恩人物事迹演讲稿学生
《白求恩人物事迹演讲稿学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白求恩人物事迹演讲稿学生(精选5篇)】相关文章:

六年级《开学第一课》理想照亮未来心得感想600字2022023-04-05

榜样的力量演讲稿500字2023-02-05

老三篇心得体会2024-02-20

榜样的力量演讲稿作文2023-07-05

榜样的力量演讲稿2023-07-08

写白求恩的颁奖词2022-10-04

《纪念白求恩》教后反思2023-02-25

共和国勋章钟南山先进抗疫事迹学习心得2023-03-04

理想照亮未来开学第一课初中心得感想2023-04-30

手术台就是阵地六年级作文2023-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