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用心教育随笔(精选18篇)由网友“沙漠柠檬”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教育孩子要用心教育随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教育孩子要用心教育随笔
教育孩子要用心教育随笔
可能是本学期又多添加了几个新生的缘故,所以管理起来比较吃力,为了使孩子的常规教育得到更快的发展,在户外活动时我想到了这么一个办法:一天户外活动时间,小朋友们在外面玩大型玩具特别尽兴,直到我们要排队回活动室了,孩子们对于老师的招呼似乎仍然无动于衷。为了避免排队占用大量的时间,又能让孩子主动的放弃玩具,在后来的`一次户外活动前,我跟他们商量说:“我们订个规矩好不好?如果你有什么做的不对或者不应该做的,我就给你数三个数时间的改正机会,等到三个数数完,你们就要做好,怎么样?”孩子们都同意了。于是,“1、2、3”就成了我约束孩子们不恰当行为的法宝。比如:上课随便说话,只要数1、2、3,他们就接着不说了;吃饭时不洗手,一数“1、2、3”马上洗手;上课时间到了还没有坐好“1”字刚出口,他们就马上跑回来坐好……
不过,这数数的过程,要看情形而定,有时,刚数了“1”,他马上就改正了,那么“2”和“3”自然就不用数了;有时,就要装着忙于别的事,放慢数数的速度;有时,要观察孩子对某一件事的兴趣,如果他的兴趣特别浓,就最好不要去逼他,那样只会自讨没趣;有时,要允许他对你的反映慢一拍。
孩子是一本书,是一本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和家长去认真研读的书。我们应该珍惜与孩子共同生活的每一天,关注孩子的关注,惊奇孩子的惊奇,感受孩子的感受,从内心去理解孩子。
篇2:用心对待孩子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用心对待孩子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在孩子的世界里,也许没有难么多的情感纠结,高兴了就笑,难过了就哭,生气了就跺脚,他们从不会掩饰自己的内心。但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要能够看懂孩子们的内心话语,要学会用眼神和孩子沟通。当你的孩子明白你之后,你会发觉原来一切都是那么容易,心领神会的感觉真的很棒!
幼儿园的孩子的自控能力还没有的到很好的发展,所以总是要老师不停的絮絮叨叨,然而还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那么,我们为何不换一种方法来尝试一下呢?
心领神会的意思是:对方还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到了其中的'意思。就是说你可以给一个眼神来表示你现在的情感。比如说:当一个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霸占其他小朋友的,我就投去一个严厉的眼神,孩子看到后立马就把玩具还给对方;当孩子做作业不认真的时候,我投去一个生气的眼神,孩子立刻坐好,专心完成他的作业;当孩子主动帮助他人的时候老师投去肯定的眼神,不用你夸赞,孩子的脸上也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当孩子遇到事情胆怯,不敢尝试的时候,你投去一个相信的眼神,孩子瞬时间就觉得勇气十足。诸多的情况下,不用我们苦口婆心的说很多话,只要一个眼神就解决了许多问题。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有的孩子根本不用眼神和你沟通。这时候我们要学会因人而异,学会尊重孩子的差异性。学会用最最适合孩子的方法来教育我们的孩子。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来对待孩子,你会发现其实和孩子们在一起是充满乐趣的事情!
篇3:用心对孩子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用心对孩子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我是个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进入到第二个学期,我对带班流程已了然于心,做家长工作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遇到教育教学中的冲突事件也能从容面对,但仍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那就是如何走进孩子们的心。我曾想了许多办法,比如多抱抱孩子、亲亲孩子,多和他们聊天,可是效果依然有限。师傅告诉我,对小班孩子只要牢牢抓住他们的情感,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跟你心贴心。
于是,我学着师傅的样子,放低姿态与孩子们相处。比如,和孩子聊天,不是敷衍几句,而是真心地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也乐于和他们分享烦恼与快乐。果然,孩子们对于这种有来有往的聊天特别感兴趣。聊完天后,我会记住孩子们跟我聊过的事情,当某一天大家坐在一起聊天时,我会说到某个孩子曾说起过的事情,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老师一直记住他说过的话,很重视他,由此,孩子觉得老师跟他很亲,他也愿意亲近老师。
除了聊天外,和孩子的肢体接触也是门学问。孩子们都渴望获得大人的安慰和赞许,小班孩子尤其看重这一点。所以我经常会通过拥抱、亲吻等肢体语言表达对孩子的.安慰和赞许。但是与孩子的肢体接触也不是越多越好,善于利用肢体语言,是教师亲近孩子的另一个途径。如,悠悠参与游戏很积极、主动,我就会抱抱他,亲亲他,让他感受到高老师喜欢他,使他的情绪更愉悦,行为更积极、主动。
此外,我还和孩子建立了一种类似朋友的友谊。师傅在孩子们心目中宛如妈妈一般温柔贴心,而我的性格比较外向开朗,说话也直来直往,所以我更愿意发挥我直率的性格特点,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比如早上来园时,我会和孩子们“拍开关”,与表现好的孩子击掌,我发现孩子们特别是男孩子都很喜欢这类互动方式,所以我平时会比较多地采用击掌鼓励的互动方式,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孩子们与我越来越亲近了。
上学期,师傅就对我说要用心对孩子,那时候我对师傅的话还是一知半解的,经过这段时间的积累,我对“用心对孩子”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了。面对孩子,教师必须付出真心,以真诚打动孩子,用“心”和他们交往。
篇4:孩子要分家教育随笔
孩子要分家教育随笔
“妈妈,有空来我们‘家’吃饭!不过要提前打电话,我们好做点好吃的给你。”两个孩子满含笑意地安排着我。
“那行,你们也要照顾好自己,一定按时喂饱自己;同时也要严格控制好自己,让这个假期为未来买单!”我依然唠叨个不停。
“放心吧老妈!”
听这些对话,你一定不难猜到,这是孩子和我们“分家”了。他们决定把自己“禁闭”在奶奶家幽静的小区,自己照顾自己,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因为爷爷奶奶都出去度假了,短时间内不会回来。而我们,他们自然也是不希望我们常去打扰的。
其实,当孩子和我交流假期生活安排时,他们列举了好多种方法,但唯有这个方法让他们最为兴奋,既能锻炼生活能力,又能灵活安排假期的学习,一举两得。而且,他们渴望独立的心情溢于言表,我虽有小小的失落和担心,但是我也明白青春期的孩子是多么渴望拥有自己的空间,没有爸妈的唠叨,在自控自立中证明自己的能力。因此,我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孩子们的要求,并和他们一起愉快地为“分家”做起了准备。
首先是打扫卫生。因为奶奶家已经有段时间没住人了,所以必须开窗透气,进行简单的卫生清理。这个他们做的开心快乐,我没有帮任何忙。
接着是购置生活用品。从牙刷到厨房里的调料,全是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购置添加的,这个过程我依然没有参与。
然后就是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具。这个我更是帮不上什么忙,需要买什么资料,需要带哪些书籍,怎么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他们自有打算,我也只能看着他们“忙得不亦乐而袖手旁观”。
最后就是“搬家”了。带着大包小箱,我再不能不闻不问了。但是,当我背着“行李”往车上搬的时候,儿子会很“男人”地说:“妈妈,重的我来,你拿最轻的。”那一刻,我欣慰至极。
整个“搬家”的过程,我只在最后尽了一些“绵薄之力”,但是孩子们还一直对我充满感激,不停地说着“有空来吃饭”之类的“客套话”。看着孩子们因为“独立”异常兴奋的`面孔,虽然他们的脸上还脱不下稚嫩的影子,但是我更愿意尊重他们的选择——给他们自理自立的机会,让他们锻炼自我管理的能力,或许这堂“自习课”要比他们上过的任何一门课都来得重要的多。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国的父母很累,有时候还会很委屈。为什么?因为我们把所有的心都放在了孩子身上,不舍得让孩子做饭,不舍得让孩子洗衣,更不舍得让孩子受一点点委屈。因此,父母终日辛苦,孩子却认为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等有朝一日他长大了,他可能会有丰厚的知识,却缺少了一项最重要的生活能力。而且,他还只知道一味地索取,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从来不知道“责任”为何物?!
我不崇洋媚外,但我喜欢外国的父母的教育观,加拿大的小瑞恩,为了实现自己为非洲孩子捐一口井的梦想,妈妈教会他用自己的力量实现梦想;《小狗钱钱》中的少年达瑞,也是利用自己的能力为自己积累财富。在中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是孩子早早地明白了“责任”的意义;我想说,无论是穷人富人,都要给孩子机会,让他们无限发掘自己身上的潜能,创造自己的新生活。
这,就是孩子“分家”带给我的一点小小的启示吧,但愿我们家的孩子能够在独立生活中,学会自立自强,学会团结合作!
篇5:教育随笔:用心呵护
教育随笔:用心呵护
当老师是幸福的,而管理学生却是很繁琐,很费神的一件事情。俗话说:“要想生气,教学耕地。”刚参加工作那几年,真是没少和学生生气。
有一次,我在讲初中英语课,一个知识点讲了好几遍,可学生还是不会,我就有点急了,刚想训斥他们几句,有一个男学生竟然和我顶嘴……我气呼呼地甩门而出。快走到办公室的时候,迎面碰到了校长。校长听我说完后,对我说:“一个好的老师要善于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光生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毕竟管理学生也是一门艺术。”我当时真不理解,管理学生还能不生气?管理学生还是一门艺术?
后来,我重拾书本,翻看了很多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才明白,自己的行为的确不恰当。一个知识点不会,学生以后还可能会学会,可如果我失了态,言语过激,留在学生心目中的坏形象可是永远都抹不掉的啊。我还怎么教给学生做人呢?!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如果可能的话,谁不想表现得好一点呢?中国人学英语的确有难度,再加上我们学校地处农村,他们的父母大部分不懂英语,也不舍得买点读机,复读机,学生们想学得好很难。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要理解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去包容他们。
有的学生正处在叛逆期,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前几天,我们五年级二班有两个男学生打架,我训了其中一个叫李浩然的同学几句,他就冲我大喊大叫:“我不服,是他打得我啊,你凭什么训我?!”如果在以前,我早就对他劈头盖脸地训斥甚至叫家长,可现在我一声不响地等他吼完,才平心静气地对他说:“哦,我知道了你是冤枉的,是吧。可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啊,你们两个人打架你就一点错误也没有吗?他考虑了一下,低下了头说:“我不是故意惹他的,可能我应当和他说明白或者及时道歉,就不会发生刚才的.事了,对不起老师,我不应该和你顶嘴。”
自那以后李浩然同学不仅不捣乱了,而且对我特别的尊重和信任。
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管理是一门艺术”。管理的艺术,不是疾风劲雨,而是细雨和风;管理的艺术,不是粗暴训斥,而是耐心呵护;管理的艺术,不是师道尊严,而是和谐平等;管理的艺术,不是简单随意,而是用心经营。
让我们向着管理的艺术化努力!
篇6:教育孩子随笔
青春期的孩子到底怎么教育?孩子不爱理家长怎么办?如何安抚“处处跟我对着干”的叛逆子女?家长怎么看待学校、怎么看待孩子的喜好和兴趣?
千万别小看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孩子成长中的关键节点可能就要错过,甚至给孩子一辈子的幸福埋下隐患。
下面针对孩子叛逆期的一些问题,看看怎么处理这些问题吧!
一、孩子青春期不爱理你,你要学会宽容对待。
孩子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充满刺激和喜乐,也充满忧虑、惶惑和烦恼,学生最需要扶植,家长的角色非常重要。叛逆期不仅是学生的烦恼,也是家长的困扰。如何安抚“处处跟我对着干”的叛逆子女?家长要多做饭,少说话。
这个时候你要回避和他直接的冲撞,有什么问题可以求助于老师和他的同伴,不要试图改变他。你就记住,多做饭,把饭做好一点,少说话,就这两句秘诀,你们母子或母女关系很快就会得到改善。孩子喜欢吃什么你肯定知道,你应该做他喜欢吃的,做好了叫他来吃饭。孩子不爱理你,你要学会宽容等待,过了这个阶段就什么困扰都没了,和他说话的日子还长着呢!
适当地让孩子做家务,收拾一下自己的屋子,不要在乎那一点点时间。如果周边有一些特别优秀而且比他稍微大几岁的孩子,适当地让他们交流,有时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家的话他就听,你的话就不听,借别人的嘴说出你想跟他说出的话,这是一个间接教育的方法。
二、学校是教育孩子最好的地方,家长信任学校,但也要及时观察自己的孩子。
一个孩子的成长,教育的环境,基本上这么几个,通俗来讲:家庭、社会、学校。所以家校之间的合作,非常非常重要。我自己曾经也是家长,作为家长我觉得第一点要对学校充分信任。学校是一个专门的教育机构,专业的教育机构,老师是专职的教育者,他们对教育的理解比较准确,所以作为家长来讲首先从心理上应该非常的相信学校,相信老师。
当然不能因为相信学校了就不管孩子了,我们也得及时得观察自己的孩子,毕竟学校是一个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的组织,无法保证能兼顾到每一个孩子。
虽然我们一直说因材施教,但是也不能每个人都能单独去辅导。那家长要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及时跟学校沟通,跟老师建立联系,了解分析自己的孩子的情况。如果孩子一切很正常,家长觉得他很阳光,很快乐,学习也很自觉,这个时候就不用管,但如果他不是太自觉,有时候回来以后你感到情绪不太对,这个时候要及时跟老师沟通。
三、如何放手,帮助孩子安全度过青春期?也是最难的一点,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来把握放手的程度,甚至是如何放手?做好一下三点最重要。
(1)唤醒孩子自主学习的意识。父母都希望孩子能积极主动地求知,而不是在督促下学习,但是很多孩子都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只是在老师和父母的督促下被动地学习,这就需要父母放弃监督,唤醒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父母要重视培养孩子的主动性、自信心、自律性和责任感,这是自主学习能力所必需的。所以要学会让孩子懂得怎样自主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自主完成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这四个完整的学习步骤。
(2)用赏识促进孩子主动学习。孩子学会自主学习,既能使孩子走上成才的道路,又能减轻父母的负担,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成功的体验极其重要。孩子有了成功的体验,会把寻求这种愉悦感内化为自己的习惯,所以父母要创造机会给予孩子鼓励和肯定,让孩子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比如可以在孩子自主学习之后及时给予夸奖和鼓励,赏识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3)不要让孩子滋生依赖心理。有些父母坐在孩子身边,看到孩子有不会做的题时急着把答案告诉他,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这样会使孩子养成不独立思考的坏毛病。在以后的日子里,当他一碰到稍微难点的题目时,就会不动脑子坐在那里等待着旁边的人给他帮助。这其实就是依赖心理的产生。
总之,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长“不管”并不是一味地让孩子放任自由,相反,摒弃一切事无巨细的“管”,有目的、有成效地“管”,才是父母们科学的教育方式。
篇7:教育孩子随笔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最大的心愿。为把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是想尽了各种方法。
教育是一门艺术,家庭教育更是一门不可忽视的大工程。自己积累了一点教育孩子的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不要溺爱孩子,孩子最向往的是母爱而不是溺爱,不能打骂孩子,给孩子讲道理,威胁和打骂孩子是家长教育孩子最无能的表现。一定要让孩子从心里明白他的对与错,教孩子分清善恶,明辨是非,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例如:小孩犯错的时候不要打骂,要试着和她们沟通,告诉她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交流的时候要放低心态,要把自己想象成小孩,这样和她交流的时候,你们之间就没有代沟,沟通起来就很好,你说的话她也会很容易理解,能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下次就不会犯错了。
第二,家长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不是过家家,更不是儿戏,对孩子的教育是不能做试验的,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光凭善良的心愿和热情是不够的,培养孩子最重要的要让孩子自由的发展,自由的成长。小孩子贪玩是难免的,不要一味的克制他们,不让他们玩,这是不好的。玩是天性使然,不要压抑,要教会他们安排好时间,比如可以告诉他们,你们做完作业再玩啊,这样他们就会很高兴的,因为做完就有的玩了。做起作业也卖力很多的。
第三,要赏识你的孩子,坚信自己的孩子能行,信任是一剂良药,关心的过分就变成伤害,要及时表扬鼓励孩子,尽可能为他创造经历成功的喜悦和体验,相信他会做得更好,孩子有了自信,等于给了他一把成功的钥匙,哪怕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欣赏他,赞美他,鼓励他。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不停的为他鼓掌欢呼,为他加油,给他自信,这就是打开孩子潜能之门的金钥匙。
第四,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孩子的品质和智力是密切相关的,人类最能震撼心灵的是感情,家长都注视孩子智商的发展,却忽略了孩子情商的培养,这一点是对孩子全面发展最重要的,生活中要教育孩子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家长要以身示范,给孩子做一个榜样,在家长的影响下,孩子就会变得活泼有爱心,也懂得怎样去关爱别人。
第五,父母要起孩子榜样的作用,作为父母不能只是说教,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是父母的折光镜,在孩子身上可以折射出父母为人处世的哲学和做人准则,尽管我们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我们要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上,给孩子以有益的影响,把积级,光明,美好的东西教给孩子,从而培养孩子诚实,善良,友爱,进取的美德。
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小孩子在小的时候,学习深奥的知识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要开拓小孩的智力,培养她们的想象力、观察力、记忆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这些都是为以后的学习做铺垫的。我们要从培养小孩的兴趣爱好着手,这个时间不能急,要一步步的慢慢来。
篇8:教育孩子随笔
在教育孩子任重而道远的艰辛历程中,我们要赋予孩子更多的关爱与微笑。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家庭又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教育子女是每个做父母的天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天长地久的。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每个父母的心愿。要实现这一心愿关键在于教育。要教育好一个孩子光靠幼儿园、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每一位家长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我就孩子教育方面谈谈一些心得体会与天下父母分享。
其实在此方面除了要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和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以身作则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强打根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最重要的是要用用爱心和微笑。
用爱心和微笑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孩子进入初一后,可能是青春期的缘故,越来越觉得与父母有抵触情绪,也不愿意多讲学校里发生的事,学习好坏更是不愿讲。怎么回事呢?是不是我们经常以家长的身份与他说话让他反感?于是我放下家长的架子,对孩子报以爱心的微笑,经常有意无意地讲一些自己单位的事及自己在工作上碰到的困难给他听,并让他出谋划策。渐渐地孩子也对我讲一些学校里和学习上的事。对于他学习上的失误我从不直接批评,而是以鼓励和提出希望为主。
爱心和微笑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求知的欲望是由父母激发出来的。假如父母是和善、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方法去使孩子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孩子,就容易得到孩子的好感,孩子就整天开心快乐并愿意与你沟通交流。每天给孩子灿烂的微笑会让孩子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我是一个喜欢笑的人,我很庆幸在我的家庭教育中拥有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DD微笑。在孩子取得成功时,我会用微笑送去欣赏;在孩子感到失落时,我会用微笑送去鼓励;在孩子犯错误时,我会用微笑送去宽容。我用微笑赢得了孩子的尊重和爱戴,微笑是一把闪闪发光的金钥匙,能开启教育成功的大门,帮助孩子茁壮成长。
篇9:教育孩子随笔
在我们平时的认知中,教育孩子意味着接受教育的主体是孩子。孩子有问题需要被修正,孩子犯错误需要被惩罚,孩子的坏习惯需要被禁止。很多家长在来访时,会不断地倾诉自己的“遭遇”,孩子如何不听话、叛逆、气人,仿佛他们是亲子冲突中的“受害者”。然而,我们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在我们与他人,如:与配偶、同事、老板的关系中,我们常常需要调整自己来保持健康和谐的关系、避免冲突,通过改变自己对他人的态度和看法从而接受他人。同样,在亲子关系中,父母也需要调整自己、改变自己来加强亲子关系、避免和孩子之间的冲突。
你能很好地接受自己吗?
父母需要向自己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对自己的接受程度如何?
研究显示,在人们对他人的接受程度与对自己的接受程度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一个接受自己本身的人更有可能容易接受其他人。而连自己都无法忍受的人通常会难以容忍其他人。
如果你的答案是“不能”,那么你需要重新检视自己的生活,找出一些方法来接纳自己。现在有的父母属于“间接自我接受者”,也就是说,他们需要他的孩子表现出某些特定的行为方式,一旦孩子背离了他们的意愿,他们就有可能无法接受他们。这些父母“需要”为自己的孩子感到骄傲,需要孩子以特定的行为方式使他们成为其他人眼中的“好家长”。在某种意义上,这些父母是在利用他们的孩子为他们带来自我价值感。
他们是谁的孩子?
很多父母试图把孩子塑造成某种预先设定的模式时为自己寻找理由,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父母说:“我们难道不为我们的孩子着想吗?我们难道没有权利影响自己的孩子吗?”感到孩子归属于自己,并因此感到自己有权利用特定的形式塑造孩子的父母更容易对孩子的行为感到不可接受,尤其是当孩子的行为背离了父母预先的设定时。很多父母把孩子视为“自己的延伸”,这常常导致父母非常努力的对孩子施加影响,使其成为父母所定义的好孩子,或者实现父母未完成的梦想。但在健康的人际关系中,每个人都应允许对方与自己“分离”,这种分离的态度越强烈,这个人就不需要改变另一个人,不会无法容忍他的独特性,也不会无法接受他行为的特殊性。
纪伯伦的一首诗,很好的阐述了这一观点:
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自身的渴求的孩子。
他们借你们而来,却不是因你们而来。
尽管他们在你们身边,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把你们的爱给予他们,却不能给予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努力仿效他们,却不可企图让他们像你。
因为生命不会倒行,也不会滞留于往昔。
父母必须深刻的认识到孩子不是自己的延伸,而是独立、独特的个体。
你真的喜欢孩子,还是只喜欢某种类型的孩子?
有一些父母嘴上说喜欢自己的孩子,但他们的言行却反映出他们只喜欢某种类型的孩子。喜欢音乐的父母会对一个没有音乐细胞的孩子感到失望;注重学习成绩的父母会对一个学业平平的孩子表现出不满。如果父母能认识到出生在这个世界上的孩子有着无穷尽的差异,未来的生活也是各不相同的,他们就不会对孩子那么多的行为感到不可接受。我常常告诉家长们:“不要希望你的孩子成为某种特定的人,只要希望他有所成长就行了。”
改变自己的态度、思维和看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但你若想成为一个好的父母,就必须认真思考以上三个问题,并把你的反思、感悟运用到你和你孩子的关系中去。经验告诉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是需要花费一番努力的,不过试想一下,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付出努力,何况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篇10:教育孩子随笔
在图书区里,幼儿正在翻阅图书,一本本书掉到地上,他们却漠不关心。任它们一本本躺在地上,我捡起来拿在手中,问这几位“视而不捡”的幼儿:“你们为什么不把图书捡起来?”他们理直气壮的告诉我:“图书不是我扔的”“图书不是我弄下来的”。我联想到班里的一幕幕情景:玩具用完没人收拾,小椅子倒了没人扶……活动结束后,我都会提醒幼儿把图书、玩具没收拾的整理好,他们的理由就是:这不是我看的书,这不是我玩的玩具。
他们的一言一行不得不引起我的深思: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只知道别人来帮助自己,而极少去主动帮助别人,太自私、太没互助意识了。
根据这一现象,我把一些乐于互助人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在讲述故事时,我发现那几位幼儿难为情地低下了头。是啊,通过故事的形式来教育孩子,不但没伤害孩子的自尊,而且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此以后,我们班的幼儿在活动后几乎都能把图书、玩具等物品摆放整齐,再也没有掉在地上没人捡的图书了。
篇11:教育孩子随笔
家庭和学校之间要经常保持联系,保持一致,家长应当主动到学校去拜访老师,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和思想态度,询问孩子在校的学习态度,听课是否认真、发言是否积极等情况,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回家后就能够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这方面我们一直做得不太好,有些事情幸亏老师及时与我们联系,才避免了在教育孩子方面走弯路及孩子一些不好习惯的养成。
家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家对孩子的教育还做得很不够,而且一些方法还在不断地摸索,我们将不断地努力,汲取别人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与老师、家长们共同探讨,使孩子们能够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将来能为祖国效力,为人民大众服务,做一个有智慧、有德行、有觉悟的人,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为人父母者,欲子孙贤者,不染恶习。要教育孩子做到勤奋刻苦努力的学习,将来能成为我们国家的栋梁之材。为民造福;首先要做到对孩子进行道德的教育,知道理,明德行,教育孩子能成为一个正心、诚意的人。
贪婪痴慢,人心堕落要因。一切时,一切事要正确引导,养成孩子明理重德的习惯,培养孩子要一切为公着想,要使其作到断除一切自私自利的念头。要求孩子要有爱心,要爱国家,爱父母,爱社会,要做到爱一切的人事物,更要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努力学习,不可懈怠。争取成为德智体皆优的学生。将来踏进社会,不为自己,为民造福。
教育孩子要立大志。人无志向就不能成大器。志向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所以我们家庭是经常督促孩子要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要求孩子要立大志。明确方向,努力学习。精进不退,在家中,要求孩子作到“父母呼,应句瑗;父母命,行勿懒。”在学校要求孩子做到“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诲。”上课时要做到认真听课,要按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一切作业,团结同学,要做到取长补短;在学校要争取多做对大众有益的事情。严格遵守校规,教育孩子力争做到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将来能为祖国效力,为人民大众服务,做一个有智慧、有德行、有觉悟的人,这就是我们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和教育的纲领。
篇12:教育孩子随笔
很多时候,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喜欢为孩子铺好路,希望孩子可以一帆风顺,没有任何挫折的长大。但其实,有些时候,这样做反而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我们班的孩子非常喜欢做手工,每次手工课时,我都会先讲解一遍在示范给孩子看,让孩子按照我的方法来做。
一天课间,我看见小凡和几个好朋友在一起聚精会神的剪着东西,每个小朋友剪好一样作品后,都会非常兴奋,自己欣赏完后都会激动的拿给同伴欣赏,从而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好的作品同伴们还会抢着来欣赏。这一幕给了我启示,何不发挥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孩子们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孩子们自己去想自己去做呢?一种强烈的好奇心促使我,“试一试”也许孩子能行!
第二天的手工课上,我引导孩子们观察讨论交流后,便放手让孩子们看着图片做,没想到孩子们在近20分钟的制作中,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与专注这是我们想到的效果,孩子们在自己做完后,不像以前完成任务似的交给我:“老师,我做好了”。现在,他们拿着自己制作的作品到处向同伴展示、介绍,神态、眼神和语气中流露出自信和自豪!
看来,老师要抓住时机尝试放手!
篇13:教育孩子随笔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多蒙茜洛诺尔特
该怎样教育孩子呢?问一千人,恐怕就会有一千个回答。这个问题或许会有许多答案,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看法。但是我却认为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环境。只有一个好的环境,才能培养出一名优秀的孩子。
那什么环境是好,什么环境是坏呢?我个人的看法是一个好的环境应该具有:温馨、合作与积极向上的特点,同样友谊也是不可或缺的。什么样的环境培养出什么样的人,虽然有些人在一般的环境下也成功了。但那毕竟是少数人,是个例。部分的人都是在好的环境下成长的,正如古代的世家名门,当时的官员基本都是出自于其中。这说明一个好的环境是很重要的。
如果环境不重要,那为何人生下来都是一样的,但投身于世家名门便变成了一方权贵,投身于平民之家却变成了碌碌无为。
环境这么重要,那要怎么去创造这样一个环境呢?首先要塑造出精神,一种独一无二的精神。在一个班级刚刚成立时,就应该进行对这种精神的培养。让每个人都认可这个集体,认可这个集体中的每一份子。彻底融入这个集体之中。其次,还要营造出一种气氛,一种积极的气氛。让孩子们在积极向上的气氛中学习,成长。
但光有一个好的环境是不够的,那么还需要什么呢?还需要一位老师,一位懂得启发孩子兴趣,引导孩子学习的优秀老师。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注定是枯燥无味的。也是最没有效率,孩子们最讨厌的学习方式。用这种方式让孩子学习,只能让孩子越来越不喜欢学习,越来越讨厌学习。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教育孩子不能总是牵着他的手走,而还是要让他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因为即使是孩子也总会有长大的那天,到了那时,他就是大人。再也不是孩子了,他长大了,再也没有老师细心的引导与教育。到了那时,他必须要自己一个人去成长,因为这是一段不可避免的人生旅程。老师不能陪孩子一辈子。所以,老师教育孩子不是把答案直接告诉孩子,而是应该去和孩子一起去探索,一起去寻找。
爱孩子这是动物也会做的事。可是,要怎么教育他们,这就是艰难的一件大事了,这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和渊博的知识。那么该怎么教育呢?所谓教育,就是孩子忘却了在校学得的全部内容之后所掌握的本领。老师应该做的是培养出孩子的兴趣和唤起孩子对学习的热爱。剩下的就看孩子的了。同样没有疑问就等于没有学问。如果孩子是十万个为什么,那么老师就应该是百科全书。不会触类旁通的老师,是教不好孩子的。
到底如何教育孩子,我认为环境,老师都是首位的。正所谓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篇14:教育孩子随笔
幼儿期是人生重要的奠基时期,所以孩子一些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幼儿期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孩子们缺乏必要的知识经验,自控能力差,尽管我们做老师的每天讲得口干舌燥,往往收效甚微。
一天,在自由活动时,我们班的惠惠随手就把一张废纸扔到了地上,我让她捡起来放到垃圾箱里,只见惠惠拾起纸来,一脸的不情愿,走起路来磨磨蹭蹭,好像将废纸扔进垃圾箱不是她应做的事情。这时我看见熊猫造型的垃圾箱,马上有了个新想法,何不换一种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呢?我指着不远出的垃圾箱说:“惠惠你看熊猫垃圾箱肚子是不是饿了,要不然嘴巴怎么张的那么大,你把废纸喂到熊猫的嘴里好吗?”惠惠听了这话,拿着废纸快步走到垃圾箱旁边,高高兴兴得把废纸扔到了垃圾箱里,快乐并洋溢在她的脸上。
还有一次美术课后,我发现孩子们多多少少画在了桌子上。通过上次得到的经验,这次同样我改变了以往的说话方法,而是对孩子们说:“今天小桌子向老师告状了,说小朋友都把自己的脸洗的干干净净的,而把它的脸弄脏了,它感觉一点也不舒服,我们现在一起给小桌子洗洗脸吧。”于是我每人给了孩子们一块小抹布,孩子们欣然接受了我的安排,并小心的擦起了小桌子,那样子像在擦自己的脸。
受以上事情启发,我以后在日常活动中会经常用拟人的化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各种好习惯。这些做法也使我感到,只要我们做老师的能够稍微用心,就会收获不少,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话语、不同的方式,取得的效果也截然不同。孩子们由原来的被动,变成主动,孩子们能快乐接受,我的心中也充满了喜悦。
篇15:教育孩子随笔
“教育孩子为了别人”,这也许是我们原来没有仔细想过的一个问题。以前,我们也教育孩子要助人为乐,要有同情心,要学会分享,但是,这一切的教育好像都只是建立在助人者自愿的基础上的。再确切地说,如果,我不去帮助别人,不同情别人也是没有罪的,也不会受到别人的指责的。因为这不是非做不可的。
但是当教育的理念提到,做人做事就是为了别人,或者说,你生来就是为了别人或者的,那样,你不去做一些利于他人的事情的时候,你会怎么样呢?也许会被认为你或者根本就是没有意义的。
“教育孩子为了别人”,这其实是外国的一个培养富二代的学校的教育理念。这是我在一本《读者》的杂志上看到的一篇文章。
虽然看《读者》上的文章都比较有感触,但当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是被深深地震撼了一下,以至于过去几天了,对这篇文章还记忆犹新。
我觉得这样的教育理念是一个很新的教育理念。现在的富二代他们不再缺乏金钱,他们不用为生机而操心,也许在这样的境况下,他们不再有生活的压力,同时也缺失了上进的动力。一个人如果缺失了上进的动力,不可以想像他会做出一些什么事情来。所以,现在一些富二代的子女在社会上有一些不好的印象,他们甚至做了一些实在不该做的事情。探究深层次的原因,也许就是不明白生活的真正意义,那么提出这样的观点,在满足了自己的生活需要的时候,那就有更多的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做,那样你的金钱也就不会在浪费在无谓的地方,不会因为你的钱多而做出一个反面的事情来。
当然对于我们钱不多的人来说,他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观念,有了这种观念,人或在世上的意义就会不同,做出来的行为也会有所不同,当然产生的社会意义自然也就不同。让我们去试一试吧!
篇16:教育孩子随笔
教育孩子,并不一定要在多么严肃的环境下,遇到了的时候,说两句,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的到教育会更好。在一次游戏课上,我让小朋友模仿开汽车,拉着水果送给小班的小朋友。忽然,我发现婷婷小朋友情绪变化很大,不高兴的放下了双手,还对我瞪着眼睛。我走到她身边,轻轻地问:你的车怎么不开了?她噘着小嘴说:我的车掉井坑里了,开不动了。
孩子的纯真和想象是我惊讶不已,汽车开到坑里去了,这是在追求游戏的变化和情节的发展,表现了她的主动性,创造性,我摸摸她的脸蛋说:不要着急,老师帮你想办法!转身就对小朋友们说:婷婷不小心把车开到坑里了,怎么办呢?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我们帮他弄出来。就这样我组织小朋友有的推,有的拉,在有节奏的口号声中把车弄出了坑,婷婷得到了满足,全班小朋友也愉快极了。
孩子在做游戏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并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机,因势利导。
车子弄上来后,我问婷婷:小朋友们帮你弄上车来,你应该说什么?谢谢大家,婷婷的话得到了小朋友们的掌声,这次活动,孩子们的情绪很高,而且课堂气氛很融洽,一个小插曲,竟收到了这么好的效果。
篇17:教育孩子随笔
今天游戏结束的时候,突然有孩子想我报告说:“锐锐和明宇在打架。”我赶忙过去一看,锐锐正拿着积木打李明宇。我马上制止了,并问怎么回事,明宇生气的告诉我:“锐锐拿积木扔他,所以才和他打架。”大家也你一句我一句的说:“锐锐不乖。”“锐锐总是打人的。”“昨天他抢我的玩具。”站在一旁的刘明锐,急得说话都打结了:“老师,他们也打我了!”
以前锐锐总是打人,可这学期他已经很少打人了。但最近不知怎么他打人的行为有出现并越演越烈。也许是前端时间我们老师和家长对他这方面的教育放松了,所以他也有点放松,玩的时候就开始没有分寸。同时在小时候他的爸爸妈妈就教育他,不能吃亏,别人打你就要打回去。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吃亏精神,别人如果打他,他就必须打还。最过分的是在他打人后还不知道自己错,只是认为对方怎么样了,他才打的。在与他爸爸妈妈沟通中,他妈妈也一直帮他找打人的借口。这就越来越助涨了他打人的意识。
所以在家中一定不要这样教育孩子,一定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这样他才会改正,而不是表面叫他不要打人,实质一直帮他找打人的借口。这样的教育不仅对孩子没有任何教育作用,甚至会给孩子暗示自己打人没有错。
篇18:尊重孩子用爱用心教育随笔
尊重孩子用爱用心教育随笔
我们常说,身为老师,就一定要有爱心,对孩子有耐心,尤其是“爱”和“心”真的很重要,但是,这两个字说起来、写出来都很简单,但做起来却是不容易。如何作到这两个字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探寻、摸索的问题。有时,往往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就会让我们发现,原来爱孩子是如此简单。
我虽然是一名年轻的幼儿教师,但我深爱着班上的每一个孩子,愿意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游戏环境,认真组织好每一天的教学游戏活动。细心照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教他们很多新知识,期待他们每天的进步。严厉的时候孩子们即爱我,也怕我。因为害怕孩子们受伤或是做出什么危险的动作,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会时刻观察每个孩子,好及时的提醒。特别是在孩子们游戏时我更是小心翼翼,我常常会因为担心孩子们在奔跑中受伤或是摔倒而阻止中断游戏,也会因为是他们自创的游戏方式而去阻止他们继续游戏,让他们根据我今天的游戏玩法和规则来进行。而每次游戏我常常是站在一旁注意关注着每个孩子的行为,就怕他们没有按规则和要求游戏或是做出什么危险的动作好及时劝阻。虽然很多时候我的阻止和打断他们游戏都让他们很不情愿,小脸上也挂上了失望的表情,但我总是固执地认为这是为了他们好,这是爱他们。
直到有一天,跟孩子们的一次户外游戏活动,让我开始反思开始对自己的想法有了改变。
这会节民间游戏活动,“民间游戏”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基本没见过这类游戏,更没有玩过。这也是我们小时候才会玩的游戏。当我拿出这次游戏道具,并将游戏玩法和规则与孩子们进行了讲解和示范,但孩子们听后是一脸的.茫然,只有部分幼儿能听懂并进行了游戏,大部分孩子站在不知该如何是好。于是,我们三个老师都加入了游戏,成为孩子们游戏中的一员,希望在我们的引导下孩子们能较快的掌握本次游戏。游戏中,我们一起打闹进行“斗鸡”,排队一起等待着“跳房子”,比赛用“高跷”走路看谁先到达终点,比赛看谁的“花轿”抬的时间久等。这些游戏让我们一起玩得不亦乐乎,有时候因为赢了游戏而忍不住开心的在一起手舞足蹈,我们三位老师也在游戏中放下了老师的架子,感觉又回到了童年时代。在我们三位老师的带动下,孩子们玩的很开心也特别的放松。看到孩子们脸上喜悦的表情,我能感觉到我和孩子们的距离一下子拉的更近了。
我突然想起了我以前的严厉,想起了我阻止孩子们玩打闹游戏时他们失望的表情。其实,孩子们所需要的爱很简单,就是快乐,和喜欢的朋友一起快乐的玩耍、游戏、学习,而不是在游戏中,老师怕有危险总是阻止、干预着他们游戏。孩子们要的爱很简单,只需要老师放下成人的架子,跟孩子们融在一起,走进孩子们的内心,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爱他们!
在《幼儿园纲要》中也明确的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所以孩子才是游戏中的主体,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游戏,遵循他们的游戏特点。在游戏中我们老师能做的是指导和引导而不是过多的干预他们的游戏。
老师们和孩子一起去游戏吧,不要总是在一旁看着他们,也不要因为太过担心孩子们会摔倒受伤而平平的阻止他们游戏,孩子们更喜欢与你一起的游戏。我想有了你的加入他们的游戏会更开心快乐。让我们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去爱他们吧!
★ 写临行随笔的作文
★ 体育教育教学随笔
★ 体育教育随笔网
★ 研修随笔
★ 教学随笔
★ 小学教育随笔集锦
【教育孩子要用心教育随笔(精选18篇)】相关文章:
大班常规吃饭教育随笔案例2022-12-10
大班教育随笔2023-08-26
我的幸福每一天教育随笔2022-04-30
班主任手册教育随笔2023-11-24
教育随笔:家长、班主任、学生“三通”2023-04-25
教育随笔二年级班主任2023-09-24
新教师教育感悟随笔2023-10-16
教育随笔大班逃避问题2022-12-02
孩子体育随笔2022-08-20
大班体育活动教育随笔202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