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熬到毕业谈教育随笔

时间:2022-05-06 11:04:59 教育随笔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从熬到毕业谈教育随笔((共17篇))由网友“小么小二郎”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从熬到毕业谈教育随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从熬到毕业谈教育随笔

篇1:从熬到毕业谈教育随笔

从熬到毕业谈教育随笔

我的课堂我做主,尤其进入毕业冲刺阶段,我就想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根据复习进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事情情况有针对性进行复习。我也习惯性地转转,看看,随时准备接受学生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二是维持班级纪律。这样我认为远比老师一厢情愿讲解效果好,因为,学生你会不会,掌握怎样学生自己更清楚。同时,对于学习方法,解题技巧,学生存在共行问题,可以在课堂讲。若是再对每一个具体问题再讲远远没有与其效果;一,具体问题很多,没有时间在一一细讲,二,自己获得的知识,远比老师听老师讲效果会强很多。三,老师一味讲,狠狠地硬灌,学生单纯听往往听力疲倦。爱屋及乌,从而厌恶学科,厌恶老师,实在得不偿失。再说;如今的复习资料一应俱全,上面的讲解,分析,总结,很是到位,这是我们老师远比不能及也。

可是,就在我巡视学生的过程中,确实很多学生理解老师用意,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做最好的自己;昂首挺胸,左手抚书,右手执笔,人在心入,不停动口度,动手圈划标注,认真审题,力争做到位,不会的问题寻求原因,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真的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查漏补缺的奇特效果。

可是,有些学生就不尽然,自始至终从没有拿出书看,只是一味干等着,再三提示,劝其拿书度,没有效果,但我还是坚持;不管你听不听,学不学,我依然坚持尽到我的做教师责任,教书育人,尽努力无悔是我的原则。我真的佩服这些孩子,能够这样坚持不哼不动,趴着睡觉我是绝对不允许的,只好一低头,一抬头看看我,硬是用手臂支撑着自己的下巴,极难受状,仍然在顽强坚持。最大的痛苦无所事事,最难忍的想做的事做不成,这样的自我折磨孩子都能接受,我就想就凭这一点孩子将来做什么都是好样的。现在教育的一大误区就是;逼着孩子做自己厌恶的事情,如学习。

我问其中一个孩子;“你怎么不学习?”

“我学不会?”

“有学会的'吗?”

“什么都不会?”我就想这不是实情,而是孩子为自己不学习寻找借口;“不是我不学,而是学不会。”

“你家长知道你这样吗?”我我接着问了一句

“家长知道,家长说;熬也得熬到毕业。”

到现在一是我感到教育面对这样的学生显示苍白无力,无能为力,这是对从事教育的最大的挑战。二,作为家长又是何苦,何必。自己含辛茹苦,拿着自己的汗水甚至冒着生命,健康的危险为代价,养育孩子,也许是在望子成龙。可是,怎么就不过问孩子的表现,习惯,养成教育,多些了解,多些陪伴,增加点亲情,过后,少却一些遗憾。

俗话讲;“挣得金山银山,教育不好孩子一切枉然,为了明天,学习从自我开始,家长就是孩子最好榜样,就决定家庭的明天,自己挣钱不如让孩子学的本领能挣钱。”

家庭教育的道路由此看来任重而道远!真的实现全民小康,中国梦,家庭社会的细胞才是真的关键。

中学教师,国家心理咨询师,爱读书,文学爱好者,不善言谈,喜欢做一个倾听者,交际更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畅游书海,畅游名山胜川,文物古迹,喜欢运动,骑车行天下。

篇2:也谈教育 生活随笔

也谈教育

什么是教育?

首先令人想起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句话的关键之处在于树与树、云与云、灵魂与灵魂的关系。即是说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人格与地位上是完全平等的,否则便谈不上教育。他还有一句重要的话说:“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作用,相反,对学生精神的害处极大。”他同时指出:“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效用。”

这又令我想起我们身边的“教育”,我们肩负着教育的使命,可是有多少时候,我们却在理直气壮地干着反教育的勾当呢?话虽说得有些生硬,但现实难道不是更坚硬吗?当课堂上我们强加于学生超出他们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的时候,当学生完不成作业被我们一味呵责的时候,当学生因犯错而遭遇我们鄙夷眼神的时候,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是在借着“灵魂工程师“的名义,行着扼杀灵魂的事实!更为令人扼腕的是,教师群体的失忆,使我们丝毫不见自身的过失而将矛头一致对准学生――学生反应迟钝,学生不思进取,学生品性顽劣,学生……结果是学生真是大逆不道,不仅对老师的苦心孤诣无动于衷,还陷教师于苦大仇深,几成天底下最大不幸之人,颇需要全世界的同情了。

这是教育注定的悲情吗?还是教师自取的悲哀。

教育是阳光的事业,前提是我们要有阳光的心态。教育需要教育者有真诚的爱心与十足的耐心,教育必须是正面的、积极的、催人向上的。微笑可以感化心灵,善意才会开启蒙昧,入情入理的耐心才可谓之教育,才能使人得教化于无形。反面的那是警示,是批判,每一个幼小的心灵都是一张白纸,或许他不小心已遭受了周围环境的污染,但正因如此才更需要我们帮助他清除污点,描绘上最美的蓝图,而不是让丑恶留下更深的烙印。

教育的优秀案例古已有之,孟母三迁是教育,岳母刺字是教育,诸葛亮“七擒孟获”同样是教育。让我们学学先人,摒弃急躁与功利之心,还教育以本来面目。让教育的微风拂过面颊,虽不留痕迹,那份清爽却已沁入心脾。愿我们共同努力,用真情幻化教育为缕缕春风,拂面又拂心。

[也谈教育 生活随笔]

篇3:教育随笔:毕业信

教育随笔:毕业信

原创: 微点红

给杨老师的一封信

亲爱的杨老师:

你好!

从三年级第一天开学上第一节课时,我就感觉你好严肃哦。当然要想了解一个人必须时间长多相触才知道。你给我的感觉就是有点像小孩子有趣搞笑。虽然你的年龄比我们大几岁,但你心里还是很像小孩子一样可爱。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你前几天在课前做的一个模仿顾心顺的动作,简直可以当演员了。

前二年我一上语文老师的课就困的招呼不住,但是你的课我从来没有可睡过。我就喜欢你这样上课严厉又挺逗的老师,我这个人吧自觉性不是很高,如果你不严厉的话我就没有了学习向上的激情。

我前两年基本上可以说大部分时间留给了睡觉和玩,课文讲的什么内容根本不知道。如果没有你的严厉,我对课文内容也不会理解。现在的我后悔前两年为什么不好好听课?可能那时候什么也不知道就光想着玩吧!

现在觉得即使我懂的知识再少,希望慢慢提升吧。我终于懂得了一句名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现在深有体会,鱼和熊掌不可同得,既然我从小玩到大的,没有学太多的知识,我也不后悔。我可是一个会玩的人,过得挺美好,尽量多提升自己吧。毕竟这个时代还是需要学识的。

爷爷说,我在家从来没摸过书。在家不知道为什么总是看不进书,心静不下来。我爷爷在家不是忙就是看书写字,他是活到老学到老。他说,在我们那个年代,要是家里不贫穷,他就可以想考上清华大学了。他现在年纪虽然很大了,但是心不老,想着:趁现在还能走动去一些自己想去的地方,去做一些喜欢做的事情,每天开心地健康的生活就是最好的。

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生活比以前好了却没有了那个时代的向前的劲,以后我要有积极的心和自觉性。

你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是什么样的人你们也不知道”。经过那么长时间的相触,你还不错,是一位尽职尽责的老师。其实,老师我想写作文的时候运用更多的名人名言或者名人的故事,但是我知道的并不多。因为我以前没看过其它的书,但是我现在明白学习是永无止境的,那些比我们好得多的人还在努力,那么我们更应该努力奋斗,成为更优秀的人。

毕竟,只有自己有实力了,才能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才能停下脚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自己的家人和人身边。

杨老师六月是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个分别的季节,希望以后我们的师生情依然如初。

时光不老,我们不散,让我们一起大步向前出发吧。我不在乎世界上的其它,只在乎情,对于自己身边的人或者不怎么熟悉的人,往往人追求的越多,也就失去的越多,最终找不回最初的心,让我们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起牵手走向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只要我们心中充满爱的走下去,每一天每一秒都是快乐的。

快要分别了,还真一有点不舍,毕竟相触那么长时间。还有,老师以后不要在走路的时候玩手机哦,人家说自己在路上玩手机是因为掩盖自己的孤寂无聊。的确,自己走在路上挺无聊的,必须人家和我一起,要不然我可是受不了的。老师要和合得来的人一起,你和我一样都是不喜欢说甜话特意讨好他人的人,因为自己就是自己,真实做自己的`人才顺心,才能什么都不怕的向前出发。

老师,人家觉得一一你和我一样可爱。

15秋音体牛静杰

  5  29

晚到的信

乐观纯真的静杰:

看了静杰写的信,老师满满的感动和温暖。用几个词语字来形容静杰的人、文、事就是真诚、纯粹、乐观。

初见严肃,但接触下来却觉得亲切可亲、有爱心,这是好多人人尤其是咱班的学生对我的一个评价,我真诚的谢谢大家用心对我的了解、包容。

谢谢静杰对我课堂教学方法的肯定,能够让你静下心来学习,能够让你有所进步是老师听到的最开心的。

感动于你有一个爱读书写字的爷爷,我也应该向爷爷学习那种乐观、活到老学到老、乐观向前冲的精神。

静杰在我眼中一直是一个很乐观的一个同学,不管每次考试成绩好还是不好。虽然一直以来因为努力的太晚,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每一次上课、每一次老师布置任务的时候,你都是那个最努力、精神最饱满的那一个。我相信这种乐观和对学无止境的精神的体验、明白,除了老师的引导,更多的是得益于爷爷对你的熏陶。因此你现在明白这个道理一点都不晚,并且老师也看到了你是一个想明白去做什么事情就会用尽全力去付出的一个人,不管结果如何,高考就证明了你是这样一个人。因此老师有理由相信:以后无论你从事任何职业,只要你想好了,就会决定去做,不管结果如何,一定会做到无怨无悔。因为你做了,不一定成功;但是你如果不做,你就一定会后悔和不成功。

谢谢静杰对老师的提醒:走在路上玩手机确实是一个坏毛病,并且有的时候不注意,可能会酿成严重的后果。这个事,老师其实记忆很深刻,现在看到这篇文章,你提到的这件事情,依然觉得很温暖,谢谢静杰把老师放在心上,真的。

从那次你提醒我之后,每次我走马路的时候,当我拿出手机的时候,我就会想走在马路上不要看手机,就立马就放回去尽量。

还有,是的,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有相似的地方,都喜欢做真实的自己,都不太会说甚至是不喜欢去说一些甜言蜜语去讨好别人。老师也曾经苦恼这件事情,那个时候不太会处理人际关系。()现在觉得还是要做自己,因为只有做自己才是最开心最自由的。但是在做自己的时候一定不要给别人给自己带来苦恼。

最后老师说,写作文不一定非得要用名人名言和名人故事,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写作特色和特长。只要找到自己的风格,都可以在写作上有成就。

我认为写作的最高境界就是因为热爱且语言真实而打动人心。

从两次微作文和多次大作文来看,静杰在写作方面是有一定天赋的,你的语言就具有真实,而打动人心的力量和情感。

为什么这样说呢?

静杰,应该是一个内心对写作非常热爱的一个人。

犹如记得,我害怕学生写不长,还有大家平时写作中出现的缺乏素材、素材老旧、不知道怎么去组织文章结构、觉得写文章就是写假话和套话、写文章就是跟自己没有关系的事情等问题,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所以我才想到了用“微写作”这个方法,要求学生最少写300字,上不封顶。

其实能坚持到现在,我已经对这个班的学生真的是很欣慰了,是我没有想到的。我为你们感到自豪。

而静杰是到目前为止,每次写作文字数最多并且质量很高的一个学生。

你有一个习惯挺好的:对一个话题没感觉,是不会去敷衍地写的,不说假话、套话,你扣住了写作文的真谛一一语言朴素却含情脉脉、暖心又有温度。

记得有一次考试,问你作文没怎么写也不像其他同学抄抄应付了事。后来讲题的时候问你“为什么没写?”

你说,因为想不起来,没有思路。

这次的作文,字数还是有500多。等我给她点赞的时候,她说“只是写了一点点而已”,然后我就很开心的笑了。

所以说如果静杰,不是一个内心对写作真真是潜意识里喜欢的话,她不可能对着一个话题,每次都能写那么长。

老师衷心的祝愿静杰对写作的这种热情和认真的态度能够保持下去,希望以后可以看到你更多的作品,更多的文字,也为自己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

静杰的写作还有一个显着的特点:特别擅长从现象到本质去“聚焦自己的中心观点”。

静杰,写王俊凯“努力付出”的特点时从举例到引出道理始终围绕这个中心观点,不偏不移,有理有据。她先回顾了王俊凯在不同年纪所吃的苦、努力和勤奋,由此想到每个人为了实现梦想也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和汗水;联系并反省自己和激励自己也应该像他一样不断努力、不断尝试,终究我们也会尝到成功的幸福和喜悦。

静杰,写“暑假里学溜冰”那件事情,从中悟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敢坚持、能坚持;只有坚持了,才有可能成功,而不坚持就一定不会成功。

坚持走自己的路,找到自己的特色,就是最主要的。

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情,事先要有个准备,并且要多想办法。静杰现在已经是上班了,我觉得这一点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适用,不信可以试试哦。

语文杨老师

12月18

篇4:教育随笔:从春天出发

已是春天,北方仍是春寒料峭,冬的萧瑟还在,人们还包裹在厚重的棉衣下。短短的三个小时,便经历了从零下几度到零上二十几度,从冬到春的跨越。

踏上南国的土地,扑面而来的是春,是夏的热情。长裙、短裤、凉鞋、薄衫,芳草茵茵,花团锦簇,耳边还有好听的略带闽南风味的潮汕软语,尽管一句都听不懂。

从潮汕机场车行两个小时,日暮时分到达陆丰市。

陆丰市,隶属于广东省汕尾市。位于汕尾市东南部碣石湾畔,北与陆河县、普宁市交界;东与惠来县接壤;西与海丰县和汕尾市城区为邻,南濒南海。是一个拥有一百八十余万人口的县级市。陆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最广为人知的便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杰出的农民领袖彭湃领导的海陆丰武装起义。

酒店入住不久,华南大区的李局、罗勤老师,深圳福田区教育局的余云德老师,江西弋阳__中学的李向明书记、山东临沂莒南教育局徐名印主任、广东珠海南屏中学洪明利校长等也陆续抵达。

次日早上八点,利民中学报告厅,陆丰市中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正式启动,来自陆丰的实验学校校长、副校长、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来自海丰县、惠来县以及来自海南定安县的部分语文骨干教师与会。

启动会由陆丰市教育局中学语文教研员周文彬老师主持,陆丰市教育局副局长邓郁、教研室主任颜振雄出席开幕式。邓局长代表教育局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讲话中,邓局长引用了清朝袁枚的《苔》,他说,语文是陆丰的弱势学科,相信在课题组的带领下,在语文的百花园里,陆丰的语文教育也会绽放出牡丹一样的美丽和光彩。

讲话不长,却引经据典,后来我知道,邓局长经历也颇为丰富,十一年的教育教学经历后,转到当地组织部干了八年的行政工作,八年后,邓局长又选择回到了教育系统。“邓局长饱读诗书,名联、名篇信手拈来,单论背诵的量,恐怕无人能及。”教研室颜振雄主任如是说。两天的研训,邓郁局长一直跟靠在学校,接触时间不长,我却见证了这位局长的满腹经纶,也终于明白“语文主题学习”跨越千山万水来到陆丰的原因。

开幕式结束后,来自华樾教育研究院的刘修勤主任做了《人生,因阅读而精彩》的启动报告。

深圳市荔园外国语小学全远姬老师带来的《清平乐.村居》,一个工作在深圳、来自吉林的朝鲜族姑娘,从孩子们喜欢的故事开始进入课堂。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之间,我似乎看到了窦桂梅老师的影子,好像还有评书大师刘兰芳的神韵,绘声绘色的故事一下子便把孩子们带入九百多年前的战场。

读诗、解诗、品诗,由《清平乐.村居》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从喜乐农家到报国忧愤,“无奈英雄渐老,江山何日归朝?”跟随着全老师,我们读懂了稼轩的无奈。

珠海南屏中学的陈陵老师带来的是初一下册的《老王》。跟陈陵老师相识于的3月,两年的交往时间不长,但她却用自己的良善和谦逊、用她文字里的诗情和才华打动着我,吸引着我。

今天在陆丰终于有机会感受她课堂上的风采。

《老王》是杨绛先生的经典文章,叙写的是那个年代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的故事,在陈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孩子们把老王的艰难,杨绛的善良,谱成了美丽凄婉的诗行。

听很多名师大家讲过《老王》,像陈老师这样设计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两个人物,两个关键词,学生合作的两首诗,来自老师的两首诗,短短的45分钟,温婉内秀的陈陵老师带着孩子们“将悲悯谱成了诗行”。

我喜欢这样的语文课,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不温不火,随性自然,师生互动,其乐融融,学生是诗,老师是诗,课堂更是一首诗。

来自山东临沂莒南的徐名印主任做区域整体推进报告——《明主题,抓规划》从“行政推动、明确主题、规划教学、快乐阅读、关注细节”等几个方面,无私地跟与会者分享莒南县的做法。

下午中小学分别在不同的会场继续活动。小学会场,李向明书记和余云德老师、洪玲校长分别作主旨报告并指导老师们备课。

中学会场,首先是洪明利校长的分享。作为土生土长的陆丰人,洪校长用“范蠡教子”的故事开场,用南屏中学两年的实验历程跟大家分享实验所得,言语之间满含对家乡的祝福和期待,期待家乡的孩子多读书,通过读书丰富自己、成长自己,进而改变命运,造福陆丰。

春天正是读书时,如何实现课外阅读课内化?接下来两个小时的时间,我和老师们分享了单元整合备课操作层面的策略,解答了老师们的一些问题。

“语文主题学习”是对传统语文教育教学方式的一种颠覆,面对一种全新的备课方式和教材的处理方式,理念的转变和接受是最重要的,面对多少年来从来就是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你想不想改变?只要想改变,什么时候都不晚。

第三天一早,当我们一行来到利民中学的时候,老师们已经在陆丰市教研室周文彬老师的带领下分好了小组,开始了备课前的讨论。

“老师,好难呀!”

“老师,您不知道我们的学生基础有多么差,他们一定接受不了……”

“除了教材,我还要读六本书,还要找整合的篇目,工作量太大了……”

其实很多时候接受不了的不是学生,而是教师。面对老师们紧皱的眉头,我都理解,因为我们都从那时候过来。“语文主题学习”强调集体备课,分解任务,是为了给老师们减负。面对基础差的孩子,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啊……

慢慢地,老师们的心静了下来。

“老师,您看,我们小组这样做行吗?”

“老师,帮我们把把脉。”

……

进入角色的老师们很快便碰撞出了火花,刚才还有畏难情绪的老师们,此时正讨论的热火朝天。

看到老师们渐入佳境,我知道,接下来的备课成果展示一定会惊艳到大家。

因为跟海南定安县的老师们临时加了一场面对面的交流,交流结束,我赶到会场的时候,正赶上了利民中学和玉燕中学的展示。

两位老师扬在脸上的自信、装在心里的底气告诉我,这粒跨越千山万水的种子已经在陆丰这个朴素而温暖的小城,在这片曾经的革命圣土上深深地扎根。

夕阳西下,此刻,利民学校的校园里木棉花开的正盛,火红的花朵映红了美丽的天空。

多情的木棉树下,许下一个美好的期冀——

来年,最美的春天,仍是这里,让我们邂逅更多的美好,收获更多的惊喜和感动。

出发吧,从春天出发,一路繁花相伴……

公众号:云说语文

篇5:从汉字特性谈语体教育

从汉字特性谈语体教育

从汉字特性谈语体教育

湖北省秭归县茅坪镇初中 吴云

语体是语感的组成内容之一,王松泉先生在《语文教学原则新论》一文中将语感表述为:“语感是(学习者)对言语(包括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准确而又灵敏的感受、领悟能力,它并不局限于对语音和文字符号的感觉,而是同时包含着感知、理解、情感体验在内的言语活动过程。”就组成要素而言,笔者认为,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语体感等构成语感的四大内容。语音感是对口头言语的语音、语调和语气等准确而又灵敏的感受能力,语义感是对词语的思想意义和情感色彩的敏感,语法感是对语法现象的敏感,而语体感是对“语言文字形体和言谈举止是否有礼貌、用语是否得体”的敏感。对语音、语义、语法的论述已多矣,在此我仅从对汉字特性的分析中谈谈语体教育。从语体感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语体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语言文字本身所具有的形体,二是说话者身体行为,三是用词是否得体(是否选用了最适当的词来表达相应的意思)。

语言文字是有一定的形体的,汉字尤其如此。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作为汉语书面符号的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其根本特点就是字形有意义。汉字有三美,鲁迅曾说:“写山曰‘峻赠嵯峨’;状水曰‘汪洋澎湃’;‘蔽芾葱茏’恍逢丰水;‘蹲妨鳗鲤’如见多鱼。故其所涵,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鲁迅先生认为,对汉语的感受、领悟要从语义、语音、语体三个方面来把握。这是很有道理的。汉字的形成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的,每一个汉字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意义,横竖撇捺折这五个笔画看似无奇,但却因为其能组成成千上万个有着独特意义的字而显示出无穷的魅力。由一撇一捺这两个笔画,就能组成“人、八、入”,而无论是“人”字,还是“八”字、“入”字无不向人们演绎着不同的传奇。因为形体的不同,字音也不同,字意更是有着天壤之别。

作为“汉字起易说”创立者的现代著名汉文字学家萧启宏先生认为,“汉字不仅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符号,而且是负载着古代科学知识和文化观念的全息标志,是固化了的信息模块。”经过近十年的研究,他发现了汉字“字形藏理,字音通意”的总规律和“同形同宗,同音意通”的总联系。从他用易经理论对“人”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汉字独特的语感美。

关于“人”字,他编经文如下:“撇捺互撑,站立为人。伏羲姓妊,女娲造人。人音通仁,仁义为本。不行仁义,非是真人。”他解释说:

从语体上看,“撇捺互撑,站立为人。”人字,其形最为简单,一撇一捺。这一撇一捺,即不是离散的.“八”,也不是交叉的“×”,而是接触互撑的“人”。看上去是一个侧身站立的人(象形)。这样简单的一个象,包藏了人字极其深刻的道理。它告诉您做人的两个基本要求:

第一,站起来。站起来是做人的第一步。人与群兽的分野,第一步就是直立行走。站起来,还有更广泛的意义,不仅是指生理上的站起来,而且是指经济上、思想上、文化上的站起来。否则,就是别人的附庸。

第二,讲仁爱。因为人是互相支撑的社会群体,任何人都需要互相帮助,所以要讲仁爱,这是人性之本。

从语义上看,“伏羲姓妊,女娲造人。”我们中国的文化认为,伏羲是人类的祖先,是“三皇五帝之首。”女娲是伏羲的妹妹,也是伏羲的妻子。古有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从中国姓氏学的角度看,伏羲是开创妊氏的元祖,伏羲为妊姓,所以人与妊通音,故人字授音以“妊”。

从语音上看,“人音通仁,仁义为本。”人字,其音通仁。仁字从人从二,为我外之人,不是一个人,而是复数,很多人,即一个社会群体,意为仁爱。

“不行仁义,非是真人。”……①

从汉字成字之“六书”来看,形声字占到了总数的80%以上,形声、会意、象形字总数占到了总数的92%以上,而无论是形声、会意、象形字都是用一定的“形”来表示一定的意义,离开了形,汉字便无任何意义,这是汉字成字的规律,是汉字作为中华民族文字的民族特性。

汉字的民族性还表现在汉字不仅成为交际的工具,更上升为一种文化,形成了多种独特的艺术?如对联、书法艺术等。“琴棋书画”为古代读书人之“四绝”,这书,便为写字之艺术。书法家,一种对特殊艺术特殊人才的尊称,无不向世人显示出中国文化中书法艺术的崇高地位。每逢婚嫁、过年、过节、建房、搬迁、庆典,红纸黑字对联上楹,甭提多有韵味。无论是名山奇楼,还是小桥人家,你处处可见对联给人的无穷乐趣。

汉语中有语体信息的汉字、词语更是数不胜数。一个“尖”字,它有形,那是上小下大之形;它有义,那是“上小下大之物”的特性;更为有趣的是,用线将小之首笔与大之两末笔连结,“尖”形也可现,真是令人拍案叫绝。一个“休”字,意为人靠在树旁小憩,不仅有动作,还有行为之美,无不令人称奇。

从字体的演变历史来看,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字形演变历程,同一个字,用“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来书写,其形体各异;不同的人来书写,由于自身对语体的感悟不同,既便是用同一种体来摹写,也无法达到完全一致。可见,用语之人由于时代、个性的不同,其语体感相隔迥异呀。

以上,我仅从语言文字本身所具有的形体这一角度对语体做了一些解说,关于语体的“说话者身体行为”和“用语是否得体”这两个方面的知识还有很多值得研究,在此,我仅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一是说话者之身体行为,这是语体感的一项重要内容。说话不仅仅是用嘴说,还要有必要的肢体行为来补充,这些行为应结合表达内容的不同有所不同,一“哭”一“笑”,“哭”之肢体行为与“笑”有截然不同,当哭时则作痛苦状,当笑时则作高兴状。在说话时身体行为要合适,这是语体感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是用语是否得体,这关系到说话的效果。不准确的用词极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错误的言辞还有可能适得其反,所谓“到什么山唱什么歌”、“遇什么人说什么话”,正是指用语要得体呀!

语体感做为语感的一项重要内容,不能独立于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而应与其相融合,语感过程并不是孤立的、单纯的感受过程,而是与多种智力活动密切相关的过程。语文教学对学生的语感培养的最高境界就是实现学生能够不凭“语法”而凭“感觉”活用语言。那如何形成语体感呢?笔者认为,我们应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把汉字教学列为语文学科教学之中,在《语文课程标准》②中有很多的论述应引起每位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在“课程目标”之总目标之6有“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在“阶段目标”中,《标准》分阶段提出了具体要求: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的第3、4,第二学段“识字与写字”的第4、5,第三学段“识字与写字”的第2、3,第四学段“识字与写字”的第2、3等。仔细分析这些具体要求,我们不难发现:《标准》的编写者站在教学的前沿,对如何进行汉字的语体教学指明了方向。

第一,中国的语文(母语)教学要充分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进行民族化的构建。这是很重要的,直接关系到汉字的生死存亡。唯有本民族的东西才是独特的。“从三到万”的教训不能重演,我们也不能固步自封,要将汉字教育与现代技术联系起来,从事现代化的汉字教育。对学生进行汉字教育,有利于学生“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对“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正确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对学生进行汉字教育,要从小做起,循序渐进,要从培养习惯入手,从形体美学的角度加以引导,构建学生自我的汉字形体意识,写标准的字。《标准》对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从第一学段的“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第二学段的“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至第三学段的“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到第四学段的“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一学段的要求承接前一学段,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对如何学习书写汉字,如何形成汉字的语体感从“书写”这一角度做了详细要求。这些理应成为广大语文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第三,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要从民族礼仪学的角度对学生的“说话者身体行为”和“用语是否得体”两项内容进行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语体意识。

二是要在全社会形成学习汉字传承文明之风。这也是极为重要的。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没有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只走形式、跑过场,是不行的。对社会上不规范用字之行为要进行适当地教育、引导,这也是很必要的工作。

综上所述,对学生进行汉字语体感的教育应做为语感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母语教学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部分,广大语文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这一点上应达成共识。语体教育不能脱离于语用过程,要在语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育,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可掉以轻心。

附:①《从人字说起》,萧启宏著,新世界出版社1月出版,第一章(人本文明)第2至6页。

②简称《标准》,下同。

(来源:中国基础教育网)

篇6:从汉字特性谈语体教育

从汉字特性谈语体教育

从汉字特性谈语体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

湖北省秭归县茅坪镇初中 吴云

语体是语感的组成内容之一,王松泉先生在《语文教学原则新论》一文中将语感表述为:“语感是(学习者)对言语(包括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准确而又灵敏的感受、领悟能力,它并不局限于对语音和文字符号的感觉,而是同时包含着感知、理解、情感体验在内的言语活动过程。”就组成要素而言,笔者认为,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语体感等构成语感的四大内容。语音感是对口头言语的语音、语调和语气等准确而又灵敏的感受能力,语义感是对词语的思想意义和情感色彩的敏感,语法感是对语法现象的敏感,而语体感是对“语言文字形体和言谈举止是否有礼貌、用语是否得体”的敏感。对语音、语义、语法的论述已多矣,在此我仅从对汉字特性的分析中谈谈语体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从语体感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语体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语言文字本身所具有的形体,二是说话者身体行为,三是用词是否得体(是否选用了最适当的词来表达相应的意思)。

语言文字是有一定的形体的,汉字尤其如此。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作为汉语书面符号的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其根本特点就是字形有意义。汉字有三美,鲁迅曾说:“写山曰‘峻赠嵯峨’;状水曰‘汪洋澎湃’;‘蔽芾葱茏’恍逢丰水;‘蹲妨鳗鲤’如见多鱼。故其所涵,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鲁迅先生认为,对汉语的感受、领悟要从语义、语音、语体三个方面来把握。这是很有道理的。汉字的形成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的,每一个汉字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意义,横竖撇捺折这五个笔画看似无奇,但却因为其能组成成千上万个有着独特意义的字而显示出无穷的魅力。由一撇一捺这两个笔画,就能组成“人、八、入”,而无论是“人”字,还是“八”字、“入”字无不向人们演绎着不同的传奇。因为形体的不同,字音也不同,字意更是有着天壤之别。

作为“汉字起易说”创立者的现代著名汉文字学家萧启宏先生认为,“汉字不仅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符号,而且是负载着古代科学知识和文化观念的全息标志,是固化了的信息模块。”经过近十年的研究,他发现了汉字“字形藏理,字音通意”的总规律和“同形同宗,同音意通”的总联系。从他用易经理论对“人”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汉字独特的`语感美。

关于“人”字,他编经文如下:“撇捺互撑,站立为人。伏羲姓妊,女娲造人。人音通仁,仁义为本。不行仁义,非是真人。”他解释说:

从语体上看,“撇捺互撑,站立为人。”人字,其形最为简单,一撇一捺。这一撇一捺,即不是离散的“八”,也不是交叉的“×”,而是接触互撑的“人”。看上去是一个侧身站立的人(象形)。这样简单的一个象,包藏了人字极其深刻的道理。它告诉您做人的两个基本要求:

第一,站起来。站起来是做人的第一步。人与群兽的分野,第一步就是直立行走。站起来,还有更广泛的意义,不仅是指生理上的站起来,而且是指经济上、思想上、文化上的站起来。否则,就是别人的附庸。

第二,讲仁爱。因为人是互相支撑的社会群体,任何人都需要互相帮助,所以要讲仁爱

[1] [2]

篇7:谈理想的课堂教育随笔

谈理想的课堂教育随笔

我承认,依旧热爱着文字,依旧执著于用文字构画心空的清明。即使在无味的三尺讲台之上一站十七年,即使淘气的孩子肆意的砸碎过我精心描摹的梦的边框,即使风横雨斜的狂躁曾经粗暴地挥出结实的拳头,都没有动摇过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热诚……可如今,我却莫名地烦躁着。

我不愿走进教室,不愿站上讲台,不愿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开始一堂课的精彩,更不愿面对那些低垂的脑袋和一张张麻木的脸。无端地怀念过去一幕幕稔熟的场景:晨读时,优美的文字和着深情的声调将一个空洞的早晨调成一杯香浓的茶品;课间时,捧卷入境的身影附着笔走纸页的“沙沙”将短暂的闲暇煨成一抹新醅的芳醇;教室里,无数双清澄的眼睛倾听着你的浅析深剖;作业中,激情的文句迸送出青春的才情……可这些只能存在于记忆里。难道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整体浮躁,也浸染了校园,侵袭了健康明晰的大脑,让无数的思绪短路,使一个个灵魂呆立成混沌的偶像?

“人应善待手中的世界,但不要放弃心中的世界。”这样的句子一遍一遍冲荡着我的内心。我看到了手中世界的崩坍,也听到了心中世界厚重的门扉沉闷的关闭。

做为教师的我们有太多的无奈:我们要应付明知无用仍然要做的一次次检查,我们要在繁琐的书山题海中率领学生冲锋陷阵,我们要在无数次的考试排名中挤成一团,我们要搞科研写论文拿证书,我们要讲优质课选教学能手成名师,我们要晋升职称提高工资待遇,我们要在领导指定的模式中形成定势统治的课堂风格,我们要在学生面前冠冕堂皇、在学生背后畏首畏尾……

一个声音破空而来:你心中的理想课堂是什么?耳膜被震得生疼之后,终于挤出些许微笑,而后拼命地质问自己:你是否还有理想?

“人与动物的最大不同,那就是,人为梦想活着。”难道一个人丢了梦想之后,连做人的资格也一并丢掉了?这无疑是严重的,事关体面与尊严,于是硬要做出回答,也许回答得并不响亮,可这依然是头碰坚壁之后的“咔嚓”回响。

人要有梦想,首先得有思想。食物支持肉体的生长,思想强健肉体的内涵。理想的课堂无疑应是教师思想与学生思想的碰撞与交汇、独吟与合鸣。教师没有权利强行为学生进行思想的清洗,也不能让学生的思想脱离正确的轨道。我们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也要强化共性中已认可的被誉为真善美的精华。这其中要强调教师思想的纯朗,也更突出学校办学理念的濡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说明育人道途的遥远与艰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学校应把教书做为实现育人目的途径而不是目的,更不应将二者生硬的撕裂。片面的强调“教书”只能把学生培植成模式化的机器,我们一味的强调升学率,把考试成绩做为评价学校与教师的唯一标准,想想这是多么可悲又是多么可怕。我们的孩子不会思考,不会尊重,不会做人,没有道德底线,只偏执于“小我”的.乖戾与嚣张。我们把育人变成了墙上的标语,廊间的字画,当成了粉饰太平的工具。这其中的弊端更是显而易见。究其原因当是整个社会思维的浑浊与浮躁,更有学校自身办学理念的迷失。所以理想的课堂应是在大的体系强健运行当中,自然产生的灵鲜魂活的精品,而不是教育畸形发展的速成物。

理想的课堂理应是高效的。这些年我们从大喊“有效”到疾呼“高效”,表面文章做得十足,似乎只要我们呐喊过,便必然有影从如云,有动感十足的跫音把空洞的内在填满。可当你真正的站在讲台之上,你才发现,仅仅喊几句口号是无济于事的。学生习惯了被动的接受,很难主动的汲取。你面对的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已经习惯了教师的滔滔不绝,习惯了张开嘴等你将现成的固体知识嚼成细小的糊状碎末,他们意识深处的某种东西根深蒂固,很难一朝一夕加以改变。这种现状的形成不怪学生,只怪我们曾经一味的追求效率。当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与耐心,面对那些曾经童稚的思维嫩芽时,我们便无意识的模仿了古人的“揠苗”以助其长,有时明知不对,但还在心里说,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一旦重视了结果,我们便更觉时间的可贵,便生硬的压缩了咀嚼、消化、反刍的过程,而张嘴将满口的秽物吐给了幼小的心灵。白色纸页上血红的分数,如一针强心剂,让我们亢奋,让我们有成就感,让我们站在高大的天宇中望着自己的身影而自鸣得意。但我们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还想得不够周全,我们还没把几十个孩子的心理投影在自己的心幕上划出鲜明的印痕,以致于我们能在他们张口之前就能轻易的肯定或否定,于是我们想好了上课的每一句话,想到了每一个环节的处理,想到了如何应对那些思想乖张的小家伙不至于让他们把自己的套路打乱……等这一切做好之后,课堂也便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跑马场,我们如此轻易的不着痕迹进行了一场无声的屠杀。高效的课堂不应是这样的,问题的发现权在学生,问题的解决权也在学生,我们不能也不该将每个环节精准化,毕竟真正的课堂是多变的,我们要面对任何的突发奇想,敢于让学生的思维变成不驯的野马,必须得接受多元化的纵横交错,我们得让学生把我们变得无知,而后在无尽“突破无知”的惶恐中更加严格的要求自我,我们得拼命学习,除了专业的理论与知识,还有更多心理、社会学方面的欠缺等待着我们去填平……没有完美的课堂,没有完美的学生,更没有完美的教师,一切都得从零开始,从无效到有效到高效,是循序渐进的拔高与层递,不是兴之所至的伸张脖颈的乱喊。

站在讲台上,我还有未名的痛苦洇出枯黄的漪痕。也许我会一直痛苦下去,手中的世界里没有晴空万里,这个世界的阴霾很厚,它在期待一场强劲的北风吹出严冬过后的季节性明媚;而心中的世界却已然清明,它供奉着我的信仰,并将不竭的营养供给滋长苦痛的土壤,它定会生出一朵花来,是在下一个春天吧,于是,满怀着期待……

篇8:我们毕业啦教育随笔

我们毕业啦教育随笔

八月离别的日子,六八月是感恩的日子,六月也是喜悦的日子。8月15日对于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和家长而言是极其难忘的日子。下午四点大班全体师幼和家长欢聚在一起,举行了大班毕业典礼。

活动中,园长向即将毕业的小朋友致词,祝他们在新的人生道路上茁壮成长,鼓励他们在以后的日子里有更好地表现,大班家长代表的发言,道出了所有家长们的心声,表达了三年来对幼儿园、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在大班孩子们朗诵的《时间时间像飞鸟》、深情演唱的“毕业歌”中,孩子们用真挚的语言回忆着在幼儿园成长的点点滴滴,传达着对老师真诚的谢意和对幼儿园三年的生活无限的眷念。“不老的老师”精彩的表白赢来了家长们阵阵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

家长同志们进行了拔河比赛的胜利让我们为之喝彩,昂扬的斗志,奋勇拼搏的`精神让孩子们为此骄傲!

最后,毕业典礼在孩子们三年一路成长的点滴视频中落下了帷幕,为孩子们的幼儿园生活划下了圆满的句号!

毕业典礼是短暂的,但幼儿园生活的回忆却是甜蜜而长久的。让我们衷心祝福这群可爱的孩子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展开双翅飞得更高更远!

篇9:从小让孩子爱劳动教育随笔

“五一”国际劳动节到了,为了营造浓郁的节日气氛,以“劳动教育”为契机,教育幼儿从小养成热爱劳动习惯,体验劳动的快乐,我们班展开了庆“五一”系列节日活动。

自我服务劳动:小朋友都知道“五一”是劳动人民的节日,我们小朋友也毫不示弱,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自己穿衣服呀、自己穿鞋袜呀,自己叠被子呀,自己梳头发呀……不再麻烦好妈妈、好老师,从而体验劳动的快乐!

争做劳动小健将:今天上午,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卷起袖子,拿着抹布等劳动工具,有的拖地、有的擦桌子,还有的清洗椅子,他们干得热火朝天,个个都是劳动小健将,不一会儿,就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争做环保小卫士: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小朋友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户外活动时间,孩子来到草地上捡树叶、垃圾等,脸上不时洋溢出劳动的喜悦。

感恩回报活动:我们都是劳动人民的子孙后代,不同职业的人们都辛勤劳动,为大家服务,他们的劳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例如:医生给人看病,警察站岗放哨,老师教书育人等等,他们的工作都非常辛苦,我们小朋友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五一”劳动节到了,小朋友把精心设计和制作的红花献给他们,并送去甜甜的祝福。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培养了幼儿从小爱劳动能力,激发了幼儿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懂得了“从小爱劳动,劳动最光荣”的道理。也学会了感恩,为他们的健康、快乐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篇10:从小让孩子爱劳动教育随笔

伟大的科学家爱迪生说过“世界上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辛勤劳动而能够得到的。”然而,现在的独生子女集“骄娇”于一身,吃不得苦,大多数都养成了不爱劳动的坏习惯。据调查,现在的中小学生,爱劳动、有较好劳动习惯的人约占30%,其余70%的中小学生是不爱劳动或不太爱劳动的。但是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缺乏劳动意识的孩子会养成凡事都依赖成人的习惯,而且,由于孩子没有经过劳动的锤炼,以后走上社会也很难胜任工作。那么,如何让孩子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呢?我觉得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重视劳动教育,让孩子意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从教多年我观察到,从小不爱劳动的孩子自理能力一般都比较差,这与家庭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大多数家长因为孩子小,心疼孩子,怕孩子吃苦受累,便不让孩子劳动;有些家长则怕孩子干得慢,干不好,不如自己干来得省事;还有些家长则认为孩子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与其让孩子去劳动,还不如利用这些宝贵的时间去看看书、算算题。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不爱劳动的坏习惯。要想让孩子改掉这种坏习惯,就要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告诉孩子劳动是人类的第一需要,要使孩子初步懂得“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世界”的道理。所谓“不劳动者不得食”,要让他知道劳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言传身教,让孩子学会一些劳动技能。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劳动需要一定的技能,只有掌握了劳动的技能,才能在劳动中做到游刃有余,不费力。对于学生来说,在学校最大的劳动就是打扫班级的'卫生。记得那是我们班学生刚上学的时候,每次值日,就会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到班级来爬上爬下替孩子打扫卫生。几次下来,我觉得这样做对孩子来说没有好处,不仅没有让孩子得到锻炼,反而让孩子养成了不爱劳动的坏习惯。所以,我就决定和孩子们一起值日,手把手教他们扫地、洗抹布、擦桌子、拖地等。其实我们的孩子非常聪明,模仿能力强,一教就会。而且,他们也非常愿意和老师在一起劳动。没过多久,没有老师的指导,孩子们做的也非常好。由此可见不是孩子不爱劳动,只是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做,当孩子一旦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时,他也会爱劳动的。

同样,在家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父母成了孩子心中的第一偶像。因此,在培养孩子劳动习惯方面,家长也要成为孩子的表率。一方面,父母应表现出勇于承担家务,热爱劳动的精神,切忌流露出厌烦劳动的言行。比如吃晚饭时,作丈夫的可以对妻子说:“你烧饭够辛苦的,饭后事情我就包了。”这样就体现了长辈之间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精神。在这种家庭气围的熏陶下,孩子会逐步地从父母身上学到为他人着想,热爱劳动的好品质。另一方面,父母应该耐心地教孩子,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千万不要简单地对孩子说:“你自己想办法吧!”或者把孩子搁一边不管他,或者严厉地责怪孩子无能,这样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没有本事,从而产生厌倦的情绪。父母要注意示范,教会孩子劳动程序。孩子只有掌握了劳动的技能,他才会愿意去做。

三、要尊重孩子的劳动,并给予鼓励。

人都有一种要获得别人肯定和赞许的心理,尤其是孩子。在孩子劳动的过程中我们要多做具体的指导,尊重孩子的劳动果实。及时鼓励孩子,并对他们的能力进行肯定,这对他们的成长有一定的好处。当我看见我的学生劳动时,我会表扬他们干得非常好,称他们为“劳动小能手”或“劳动标兵”等,并号召别的同学向他们学习。孩子在劳动中受到表扬,得到尊重,从而也帮助孩子树立了自信。

做家长的特别要注意,切忌在孩子喜欢做家务事时泼冷水,说一些使孩子扫兴的话,当孩子正兴致勃勃地洗袜子时,你却大喊“别洗了,不但袜子没洗干净,衣服倒给弄脏了。”这样会把孩子愿意干家务的积极性给打消了。在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哪怕这个进步是非常微小的,我们也要鼓励孩子,让孩子从劳动中体验到快乐和幸福。比如当你得知孩子洗了碗后,可称赞说:“哇,这碗谁洗的呀,这么干净。孩子听了,比奖给他一块糖还要甜得多。”

四、让孩子在劳动中体验生活,获得成功感。

一些家长认为让孩子参加劳动,会浪费时间,耽误孩子的功课,不值得。有这种想法的父母主要是没有正确认识到劳动教育的意义,不知道劳动教育与智力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让孩子参加劳动是从小培养他们勤劳的美德,高尚的情操,使他们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事实上,劳动在智力发展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学习是一种劳动,劳动也是一种学习。劳动中也包含着事物的规律性,在劳动中可以锻炼孩子思维的条理性、灵活性,以及创造性。瓦特不是在烧开水的时候,发现蒸气的巨大威力吗?阿基米德不是在洗澡的时候,悟出浮力与比重的关系吗?再说,孩子在劳动中养成勤奋、认真、刻苦的良好习惯,必然会迁移到学习中去,成为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非智力心理因素。

在我们班里,每天中午都会有几名女同学在上课之前去打扫班里的卫生。记得她们第一次劳动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天下午我走进教室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她们有的扫地,有的擦桌子,每个人的小手都忙个不停,不一会就把教室收拾干净了。虽说她们脸上流着汗水,但从她们露出的笑容中让我感受到她们对自己的劳动非常满意,她们觉得自己做得很成功。三年过去了,如今我班的孩子大多数都能自主劳动,养成了爱劳动的好习惯。

总之,美好的东西只有付出相应的劳动和汗水才能获得。我们一起努力,让孩子从小做起,从力所能及的小事作起,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篇11:从小让孩子爱劳动教育随笔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多元化的,可以培养孩子爱读书,也可以培养孩子爱运动,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

如果孩子是一粒种子,家长就是守望和培育这粒种子的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精心呵护,充足的养料和水分才能让种子发芽、成长和结果。女儿今年11岁了,虽岁月悠悠,但我从不忽视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我经常对她说,要做一个有用的人,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家务。记得女儿第一次学会洗碗时才5岁,站在小板凳上才够得着水龙头,却洗得有板有眼的。我特别欣慰,直夸她“太棒了”,还奖励她“小红花”,让她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成功感,保持参与劳动的兴趣。女儿渐渐长大了,会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了,比如拖地、洗菜、晾衣服、整理房间等。孩子虽已养成承担家务美德,但我仍然鼓励和引导她做适量的劳动。

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特别强调孩子要从生活中去学习。参与劳动能让孩子学到生活技能,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一个有用的人,从劳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这也是大众的共识。日常生活中,我会给女儿提供各种劳动的机会。在今年暑假,我工作较忙,便对女儿说:“最近妈妈较忙,你学着做饭吧。”她欣然接受。从学煎蛋开始,我手把手地教,女儿学得很认真,掌握后并急不可耐地要求独自操作。第一次成功煎蛋时,她欢呼雀跃“我会煎蛋了!以后你忙时我可自己做饭,不会饿肚子了。”喜悦、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我不失时机地夸奖道“你真棒!是妈妈的好帮手!”

在学校里,女儿的劳动观念也很强。每次大扫除都表现积极,和同学们配合协作;老师交代的任务都欣然接受,比如出黑板报、布置教室、准备活动等。老师、同学们都很喜欢她。

什么样的土壤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实践证明,在生活点滴中培养孩子学会劳动,爱劳动就会成为孩子终身受益的好品德。

篇12:从小让孩子爱劳动教育随笔

家长教育孩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对孩子的一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可是,现在的孩子,回家后,除了知道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外,很少有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家长没有重视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造成的。家长怎样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呢?作为一名孩子家长,谈一谈自己的心得。

一、端正劳动态度的教育

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家长可从教育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劳动开始,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如学会穿衣穿鞋、洗衣刷牙、整理书包、整理房间、学会扫地拖地、帮助家长做简单家务劳动等为主要内容。教育中,家长要让孩子懂得劳动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义务,教育孩子正确对待劳动,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二、明确劳动观点的教育

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时,要让孩子懂得劳动是最光荣的,劳动好成绩才会好。让孩子懂得自己的学习活动,也是一种劳动。让孩子了解劳动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分,要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果实。如餐桌上不浪费粮食、爱惜学习用品、爱惜财物、克服轻视体力劳动和轻视体力劳动者的思想。对于孩子来说,勤奋就是勤劳,勤劳就是热爱劳动,这个观点要让孩子从小明白,从而让孩子从小爱上劳动。

三、学会劳动技巧的教育

家长在教育孩子要热爱劳动时,应让孩子学会劳动技巧。简单的劳动,看似简单,但含有技巧,含有方法过程,家长应把这些技巧教给孩子,这样孩子做事时才会少走弯路,少出问题。孩子从小学会了劳动技巧,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对孩子的长大成人,学会劳动,掌握本领,服务社会,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形成劳动习惯的教育

家长教育孩子学习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技巧,学会劳动,其目的是让孩子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家庭劳动,如栽培植物、饲养动物、或与父母一同参加公益劳动等,是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从这些劳动中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助人为乐品质。家长应引导孩子学会劳动、热爱劳动,有目的地对孩子施以多方面劳动观念教育与劳动技巧教育,这样有助于孩子多方面能力得到发展,最终形成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劳动创造一切,你的孩子学会了劳动,养成了爱劳动的好习惯,你的孩子一定会健康成长。家长教育孩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对孩子的一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可是,现在的孩子,回家后,除了知道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外,很少有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家长没有重视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造成。

劳动创造一切,你的孩子学会了劳动,养成了爱劳动的好习惯,你的孩子一定会健康成长。

篇13:从小让孩子爱劳动教育随笔

在学校,能认真负责地做好自己的岗位工作。在家中,能每天帮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严格约束自己,训练自己。保持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书包、课桌清洁好,抽屉乱了,自己去整理,衣物用品摆放整齐,衣服、书包、绿领巾脏了,自己去洗一洗;头发和指甲长了,去剪一剪!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培养孩子爱劳动是孩子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让孩子从小就“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能增强他们动手做事,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信心,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还应培养他们为大家做事的良好意识,同时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

在小学一年级这个阶段,对他们进行早期劳动教育,让他们在轻松愉快、多种多样的劳动中获得全面发展。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爱劳动呢?

1、培养孩子劳动的兴趣。根据孩子好动、好模仿的特点,培养劳动观念。他们常常喜欢爸爸妈妈做一些小事,得到表扬后显得异常兴奋,家长应加以鼓励,使孩子感到自己做得对,高兴地坚持下去,由无意识的模仿动作变成有意识的自觉行为。孩子还常会一面伸手一面说我来,这又是进行爱劳动教育的好机会。家长一定要耐心鼓励和帮助孩子独立做这些事,切莫为图省事而包办代替,使孩子对劳动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2、让孩子量力而行。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为他们安排力所能及的劳动内容和时间。如让孩子学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如擦桌椅、扫地、洗手帕等,让七八岁的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公益劳动,如打扫环境卫生等等。孩子劳动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次在20分钟以内。

3、教会孩子一些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孩子开始学习劳动时,必须言传身教,一步步给孩子做示范,手把手地教,以后再逐步让他自己干。并要注意安全、卫生,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4、经常鼓励和表扬。对孩子的劳动成果,老师应及时地表扬和鼓励,还要鼓励孩子不怕困难,敢于实践,动脑筋想办法,使劳动进行得又快又好。

孩子的劳动与成人不同,不应以他们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为目的,而是为了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5、每天中午开展了“十分钟劳动”活动。首先从清理自己的书包、课桌开始,大家擦的擦、扫的扫,干得热火朝天……清扫过程中,他们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认真打扫,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创造和谐、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热爱劳动、爱护环境、讲究卫生,干干净净度过每一天,我们这里的孩子们在践行着……

篇14:教育随笔:德育,从谁抓起

那日上班,刚到学校门口,正撞上一位二年级家长送孩子到学校,孩子内急,正往雪白的校园围墙上撒尿,一行尿水像一道小溪,骄傲地顺着墙壁向下流淌,一直延流到进校门的地上,还像没目的的蛇,甩着头,探索前进的方向。撒尿的地方距离校厕所也就二百米左右,家长和孩子一点不顾及一群群身边经过的学生和一位位经过的老师地存在。

孩子真的还小,首先他真不知道撒尿是个人的一点小隐私,更不会知道做人还要做个文明人。那么家长知道吗?她如果知道,就不会教唆孩子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尿肆无忌惮地撒在校门口的墙上。除了不懂得自尊自重,更不懂得什么叫行为文明。

孩子从出生,会说“吃”,会说“尿”,我们就高兴地对外宣布,孩懂事了,好操心了。入幼儿园,老师更系统的教他们,吃喝和拉撒是分开的,男女是有别的,卫生是要讲的,自己的东西是要管好的,小朋友之间是要互爱的,长辈是要尊重的,文明用语是随时使用的……

做了小学生,这些更加具体,更严格,不随地扔垃圾,更不能随地大小便……我们的的确确告诉了每个孩子,可是,我们有没有责任再去逐个告诉家长这些不能做。所以,她们不知道,才叫她的孩子那么做了!做的理直气壮!

这把好些事又引到我面前。那年我带一年级,五.一放假最后一天,接了个电话,心跳的一天一夜没好过。一位学生的奶奶电话告知我孩子被人推倒摔坏两颗牙,血水胡拉的看咋办,时间,地点,人物一应俱全。可我啥都不知道,这有多失职!

挨到上班,硬着头皮等经济的,行政的一系列处罚。即使天塌下来也得调查取证,可是,调查过程扑朔迷离,几乎就是个无头案。所有的事没人见证,也没现场痕迹。奶奶说得义愤填膺,孙子呆若木鸡,同学面面相觑,我这个老师手足无措。最后,风向一转直逼老师“你都不知道,你看咋办?”我只好说“你带着看去,我的责任我负。”她带孩子走了。

下午带孩子来,坚持自己的说法。我只好让她先回去,我做出决定通知她。可莫名其妙有点被冤死的感觉。就很仔细地盘问学生,叫他把过程好好说说,学生哼哼了老半天,终于说出了真相,这只是她奶奶杜撰的一个惨烈的故事。听后只有一个词——无语

佛语说“不可打妄语。”我们教育孩子“做人要诚实,不能撒谎。”一头是老师,一头是家长,教育的方向天壤之别,叫孩子如何去做?我们如何教育?

那日下课,一位温柔的女同事被气的在那里暗自垂泪,我们追问半天才说了原因。班上有个男孩太淘气,跟谁坐跟谁打架,有点像周处,同学都不待见。没办法,她就给一个人安排了一张桌子,在最后面坐。过了几天,他爸爸来了,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老师训斥了两节课,理由大致有二:其一,伤害人家娃的人格,遭遇了不平等待遇;其二,人家娃坐了折腿的板凳。

理由一,一个班里座位总有前后,再者,总搅的四舍不宁的孩子,放哪好啊?理由二,现在的学校不比资源奇缺的二三十年前,现在每周,每月,每学期都要排查教室里的基本设施。坏板凳绝对不会给学生坐的。你的折了,咋折的?谁弄的?板凳是公物,损坏公物要赔偿的?这是基本道理啊?

处理办法,孩子放第一桌,一个人坐,换条新板凳。圆满!雄赳赳走了!

像这样的个体行为每周每天在每个学校都会发生。轻点的班主任会被在电话里骂个狗血喷头,重点的会被搞得身败名裂,财名两空。二三十年前,家长们思想都比较落后,孩子被送到学校,家长们就万事大吉,没有了义务,也放弃了权利。而今,义务意识还是比较淡薄,维权意识强的惊人。像这样的家长,虽然只是极少部分,但是还是整得老师,学校焦头烂额。这要去感谢他们有了一定的文化,还是该谴责他们有一定文化?

抛开这些个体不再议论,毕竟他们只是个案,不能做家长这个庞大群体的代言人。那么,就说说家长这个群体。每天放学上学,低年级家长接送,为了避免挤压,学校规定在校门口200米外的路上等,可是校门口每天都被挤得水泄不通。

自行车,电动车,小汽车……每天都有种小规模的潮起潮落的感觉。潮退后地上到处垃圾,家长们一脸疼爱,给孩子买小零食吃,慰劳小家伙半天的辛劳。包装袋之类的不用物都是随手一扔,被扔一地的是什么?是怀有殷殷希望的未来龙凤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掉落一地的公德。我们殷切的希望,沉甸甸的寄托,想要收获什么?方便自己,妨碍别人?垫高自己,踩踏别人?价值观都指向利己主义,自我为中心,那社会运转的秩序谁遵守?所以,我们每天生活在抱怨,谩骂中,可是我们把方便给别人留了吗?

每学期开学,学生自己报名的话,队排得整整齐齐 ,作业,户口整理的停停当当,不吵不闹,很快就完成注册。如果是堆家长的话,那场面好热闹。有人卖老,有人卖小,有人卖乖,有人卖横……他们的事既多又重要,你不把人家放前面耽误的是国家大事,要不就是人命关天的事,谁敢怠慢啊!老师被压在中间,像刚出笼的馒头——热气腾腾。手忙脚乱,昏头转向。都说小鬼难缠,这些小鬼们的仆人才真难缠。

每年六.一,孩子们排节目不容易,特许家长们来观看。学校规定,不许带零食。多数孩子记得认真,可是家长们看到自家的孩子,发自肺腑地疼爱,好像专门买一些规定外的小零食,才能表达那份满满的爱意。盯着吃,哄着吃,拽着吃……校园里,楼道里,来来往往。仿佛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眼花缭乱,比孩子们的兴致高多了。他们高兴的忘了这是学校,这是个有秩序,有时间性,有讲究的地方。他们当成了难得光顾一回的戏园,当然,这也是部分人。

开运动会,孩子们在场上奋战,家长着急,坐在学校墙头上观战。这是我在乡下小学时遇到的事,让人好气好笑。是说你民风淳朴,天真可爱呢?还是说你缺乏点起码的修养呢?

切不说这些不会伤害别人利益的小节问题,再把目光移向社会中。在医院,你好不容易排到了前面,一个强有力的屁股只轻轻将你一扒拉,近在咫尺的窗口堵上了一堵肉墙。这样的事每时每刻在银行,在车站,在超市,在厕所……上演。这样的事你遇到过吗?

劳碌的人们难得偷得一时闲,来到公园欣赏美景,享受惬意。一帮大人带一群孩子,尽情放松。大人不是东家长西家短聊家长,就是眼睛紧紧追随孩子的身影,随时扑过去当他们的保护神。孩子各显神通,在空地上赤膊学电视上的武侠英雄,终有个招架不住的,跳进花园,拔了花杆,折了树枝,得到了称手的兵器,继续上阵,没兵器的哪甘示弱,只一脚,踹翻公园的塑料栅栏,三下五除二,就打理成一把更具杀伤力的武器,冲杀的难分难解。观战的家长除了大声的提醒别真受伤了,剩下的就是对自己孩子一大堆评价了“他那个大大,脑子活的很,啥都会呢!……啧啧”。另一边是另一个场景,满树桃花杏花,引来蜜蜂,也引来了爱香爱美的人们。一位妈妈抱着女儿,不忍空手离去,顺手折上几枝,孩子哄了,美丽也带回家了。可惜孩子爱美的心和她们的性情是一样的,忽冷忽热。还没离开现场,就厌倦了。本来还可以在枝头奔放几日的鲜花,现在却躺在地上变成了碍眼的垃圾。

我们老生气又无奈地抱怨“这些熊孩子!”“熊孩子”,熊的孩子?是能生孩子的熊生的孩子。熊,另一个领域生存的物种。人群里出现的另类物种,而且能量不可低估。是进化的产物,还是退化的结果?而人类社会有人类社会的秩序,就如血液里面不能直接注入水一样,需要质相同,才能生长得更加健康,更加长久。我希望达尔文的《进化论》是成立的,更希望哪些借熊的名义,损熊的形象的人们,回归人类社会,还原人的爱憎分明,井然有序,还熊的名誉,洗刷它的无辜。

公众号:甘宁界

篇15:从大学谈师德师风教育心得

教师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与否,关系到到素质教育能否得以正确顺利地实施。通过学习,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有爱心有知识的教师才是“好教师”。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那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在教育中,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在学生心目中,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才是“好教师”。师生间真挚的情感,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教师对学生慈母般的爱心应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教师的母爱精神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师的成功经验都证明了母爱力量的神奇作用。

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当然很重要。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更多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

师德师风体会

篇16:从百日誓师谈开去的杂文随笔

从百日誓师谈开去的杂文随笔

三八节那天,学校为高三学子搞了一次隆重的百日誓师大会,各年级都参加了。 学校的各级领导还有各班班主任都齐到现场,二千多学生齐聚运动场,场面盛况空前, 甚至动用了无人机拍摄的各种画面。

誓师大会上,口号喊得震天响,这都是为激发学子斗志充满激情热血的声音,印象最深的是“纵使昆仑千丈雪,我辈欲把昆仑截”,在场的每个人情绪都被调动起来了。

百日冲刺就好像是万米赛跑到了最后一决高下的关头,每个学生都应该用自己最大力量去拼搏,用最大的潜力去冲刺,奋战百天。

大会通过各种方式激励学子, 从校长满怀期待的激情演讲,到学生们热情洋溢的宣誓,从盛大响亮的口号,到严肃认真庄严的场景,我们都能感受到来自于家长老师学校社会的殷切期望。

的高考,真是备受瞩目。在他们这一届身上,我们寄托了太大的期望,从区政府教育局的领导到学校的老师们莫不如此。

其实学生们每天都很紧张,当然到了这个时候,老师和学生一样都很紧张的。很多领导谈到了要仔细,要自信 ,要智慧,要讲方法, 要有毅力 ,要坚持等等,这些对孩子们都是有触动的,誓师大会达到了预期目的。

高一和高二的学生参加, 他们用展板和口号等方式对高三的学子们表达了鼓励和期望。这个活动,让我也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高考氛围,似乎提早进入高考的状态。

就像一位高三老师的深情演讲一样,“ 人生很贵 ,请别浪费 !”其实高考是人生当中很重要的一步。路遥在《人生》中说 ,人的一生是很漫长的,但是关键的只有几步。 真的,其实高考就是人生道路上很重要的一步。

读一个什么学校 ,选一个什么样的专业 ,直接影响到将来的人生之路。 可以说没有哪一种人生的选择,会像高考那样对人生有重大的改变,这种改变的意义非同寻常。

有人说高考无论怎么重视都不算过分,学校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励大家,激励学生的斗志,激励学生的毅力 ,让他们坚持不放弃。

时光流逝 ,很快路边梅花开放已经谢了, 樱花也开了,等到校园里凌宵花开放的时候 那就是高考到来的日子。 我们希望这个日子的到来,希望能早一点收获 ,但是我又希望它的脚步慢一点 ,给孩子们多一点时间,去准备。

没有经历高考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因为曾经的汗水与拼搏,高考对很多人来说都刻骨铭心。

篇17:从教育方式习惯养成谈中小学衔接

胡葵

学生由小学进到中学学习,一般都要经过学习环境、人际关系、学习方法等方面的适应,适应得快,学业上一马平川,突飞猛进。反之则学业陷入低谷,一蹶不振。因此,抓好中小学的衔接工作十分必要。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处于童年晚期,这个时期的孩子的心理发展处在一个从幼稚走向逐渐成熟的变动时期,在这个时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可以使学生一生受益。

1、应要求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改变学习的无序状态,减少学习的随意性,使学生的学习逐渐由自发转为自觉。

2、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3、养成上课主动作笔记的习惯。记笔记要求学生记重点、记难点,根据自己情况记要点,而不是照搬板书。

4、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课外阅读量决定着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浓度。阅读量大的学生进入高一级的学校学习往往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较强。教师应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指导和检查,使之形成习惯。使学生把读书作为一种人生乐趣,一生以书为友。

二、转换课堂教学方式,增加课堂知识含量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认知能力方面有了相当的发展,能运用概念进行抽象思维,求知欲特别旺盛。他们不满足于课堂上拖沓的节奏和单一的信息刺激。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发散的方式增加一些新知识,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为进入中学打好基矗三、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自信心、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往往决定学生到中学后能否很快适应的主要因素。在小学高年级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教师要改变那种一包到底的保姆式教育。

1、首先在观念上要为学生灌输独立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和教师一样是独立的个体,学习是自己的职责,自己要为自己行为负责,一分勤劳一分收获。

2、加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上要舍得放,多给学生一些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把独立自学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

3、把教育的触觉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从小学会乐观积极地对待生活,增强自信心,积极地面对困难,去争取学习上的胜利。

[从教育方式习惯养成谈中小学衔接]

以当一名医生的理想为题目的作文

谈幸福-生活随笔

糖画优秀作文600字

幸福不过是一场幻觉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幸福的闹铃声》

亲情散文随笔精选:陪伴

关于描写相亲的随笔:我的相亲故事

参观首都博物馆的优秀观后感

写给20岁的自己-生活随笔

留得住的时光,那就不叫青春散文

从熬到毕业谈教育随笔
《从熬到毕业谈教育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从熬到毕业谈教育随笔(共17篇)】相关文章:

幸福随笔2022-05-06

车间化工党员个人总结2023-10-29

关于值日班长的故事随笔:心理2022-04-30

我发现生活就是一场梦散文随笔2022-07-22

没有什么过不去的散文随笔2022-11-11

三十元钱的故事 教师随笔2022-10-25

期中考试随笔小学作文2024-01-02

老师我想对你说作文850字2024-04-19

军训生活初体验作文2022-05-06

一万个舍不得散文随笔2023-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