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多鼓励少批评教育随笔((共13篇))由网友“三十九度風”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幼儿多鼓励少批评教育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多一些赞赏,少一些批评
多一些赞赏,少一些批评
多一些赞赏,少一些批评海南省澄迈中学 颜 捷
“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学生家长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学校和老师,是出于对学校和老师的信任,希望老师能把他们培养成才。因此,教育好下一代是教师、学校乃至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对于未成年的学生来说,他们更愿意服下包裹了一层糖衣的药。因此,把批评藏在委婉的规劝中,藏在宽容的爱心中,对学生多一些赞赏,少一些批评,学生能从教师激励性的话语、赞赏的眼神中找回自尊和自信,获得进步的动力和勇气,从而能展示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
大学刚毕业,我怀着满腔的热情走上了讲台,暗下决心,尽我所能,决不辜负父老乡亲寄予的期望。我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是爱,还有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该表杨的就表扬,该批评的就批评,希望他们能当好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可没多久我就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了彻底的反思。有一天下午第一节我正在上课,过了大约有15分钟左右,有一位女生迟到了,她没有喊报告,就若无其事的从后门走了进来。我当时非常生气,心里想:都高中生了连这点礼貌都不懂。当时我就“礼貌”这个问题,对该女生进行了批评,也讲了一些做人的道理。事后我发现,她看我眼神里充满了敌视,化学成绩也是一落千丈。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我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处于这个年龄段的高一学生,他们自尊,爱面子,逆反心理很强,可能这位女生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对,但她肯定很反感老师这样地当众批评她。我意识到,要想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还有其它更多的,例如心理学。教育要因人而异,因场合而变,学生大多都期望老师对他们的赞赏、认可。因此,我们必须把批评藏在委婉的规劝中,藏在宽容的爱心中,教育需要有爱心、耐心,要注意方法,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但我们赞赏学生时需要主意:
一、善于抓住赞赏的机会,且要真诚
不少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通常会提问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而对于学生的回答以“不认真听讲”,“不认真思考” ,“不大胆发言”评价草草结束。久而久之,那些学习成绩一般的,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对于老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他们总懒得思考,懒得回答。结果必造成成绩好的学生课前做好充分的思考,也勤于思考,成绩也就越来越好,成绩差的学生学习上就没有什么明显的进步,甚至下降了。作为一名教师,眼睛里的学生绝对不能有贫和富之分,成绩的好和差之分,所以课堂上一定要鼓励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回答问题,而且还要刻意去提问那些听课不够认真和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有一次课堂上,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其中一位成绩较一般的女生很快地举起了手,可惜她的回答可以说是“牛头不对马嘴”,同学们都笑了,甚至有人吹起了口哨,好像在说:既然不懂,逞什么能?那位女生的脸涨得通红,不知所措。我赶紧大声地说:“回答问题错了,这是很正常的,况且我相信她不是不懂,可能理解错了。”同学们的笑声都停止了,我趁机真诚地说:“我很欣赏她的勇气,她的声音很美,发音很准确,咬字很清晰,这也是一种美的享受,今后若是有机会当导游或节目主持人的话,相信人们都会喜欢她的。”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全班同学都热烈的鼓起掌来,课堂的气氛又活跃了起来,而那位女生的神情里充满了自信、自豪。后来,学生们回答问题都非常的踊跃,学习兴趣都很浓。有一位学生真诚地对我说:“老师,上您的课真是一种享受。若学不好化学,真的太对不起您了!”课堂上此类事情若处理不当,不仅那位女生有可能从此再也不敢回答问题,还有可能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甚至可能对其他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及时的抓住赞赏的机会,不仅使学生发现自我,树立信心,而且也可能是改变一个学生命运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二、赞赏不能只是口头说说而已,要以实际行动来证明
如今社会上网吧的泛滥,毒害了不少青少年,我担任班主任的班级里有一位男生,是一个典型的“网虫”。他本人素质较高,但由于整天沉溺网吧,成绩一落千丈,任凭我和他家人怎样劝说,都于事无补。有一天,他又没有来上课,下午放学后,我终于在一个网吧里找到他。他很专注,并没有发觉我的到来,我就静静的坐在他身后,静静的看着他玩,就这样一直到夜色很浓了,他才发现了我的存在。那天我们俩个坐在一起聊了好久,我记得对他说了这么一句话:“论悟性,你比许多人都强,论电脑水平,老师真的.比不过你,只要你努力,你可能将是个电脑专家。如果你实在是想玩这个,你就叫我陪你一起来玩好吗?”他不好意思的摇了摇头。从那以后,任何有关电脑问题,例如打字、制作表格、统计成绩等大大小小的事我都故意找他帮忙。由于我们接触的机会较多,他有什么话也总爱跟我说,人也变得越来越开朗、自信,去网吧的次数也少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提高。后来高考填报志愿时,根据他的兴趣和特长,我建议他报了计算机专业。
面对这样的事情,这样的学生,若我们总是采取批评、训斥或者只跟他讲大道理,问题还是很难解决,弄不好他极有可能走极端,后果不堪设想。但要想把如此沉迷的孩子拉回到教室来,仅凭赞赏也是不够的,我们还需付之行动,不仅让他觉得在这么下去,实在太对不起关心他、赏识他的老师,还要让他觉得自己确实是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从而树立信心,发现自我,超越自我。
赞赏学生时,除了真诚,还要善于制造机会,不要口头说说而已,不要以成绩为标尺,要有耐心和爱心,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赏识性的语言,不是姑息迁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种爱。它可以让学生在这种爱中看到自己的能力、才华,可以让学生展示自我,超越自我。赞赏如此美丽,让我们一起来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让我们用爱心去唤醒学生美的心灵;用诚信赢得学生的信任;用耐心期待学生的进步!赞赏将带给学生一种快乐的动力,一种向上的自信,奥妙就在于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能力,于是学生的潜能就像火山一样爆发了。因此,作为人师,要学会赞美,学会赏识。
篇2:多鼓励少表扬
鼓励和表扬都是对学生言行的肯定,但仔细考究起来,它们之间却有很大区别。
首先,鼓励与表扬所针对的对象不同。被鼓励的学生包括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包括那些学习较差的学生;而被表扬的则往往是那些学习较好的学生,所谓表扬先进就是这个意思。
其次,鼓励与表扬的目的不同,因而做法也不相同。鼓励者往往是站在被鼓励者的角度,从促进其自身的进步出发,其做法是对学生的言行做出肯定性的评价,以促其继续进步。而表扬者往往是站在表扬者自己的角度,不但对学生言行的本身做出评价,而且明确表示自己的态度,以便让学生按照表扬者所示意的“标准”与“好恶”去行动。如有位同学的学习取得优异成绩,鼓励者的语言往往是:“考得不错,证明你的'汗水没有白流,希望你继续努力!”而表扬者的语言则是:“考得好,我很高兴,我向你祝贺!”
第三,鼓励与表扬所产生的效果不同。受鼓励的学生,不管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差的,他们得到的是成功的喜悦,是继续学习的信心,是前进的动力。受到表扬的好学生,则可能会从此骄傲起来,同时变得唯表扬者的好恶是从,而学习差的学生,是难以得到表扬的。
因此,笔者希望广大教师对学生要多鼓励、少表扬。这里的“多”,既指对每一个学生鼓励的次数,又指被鼓励的应是每一个孩子。
《中国教育报》8月16日第3版
篇3:多鼓励少表扬
多鼓励少表扬
鼓励和表扬都是对学生言行的肯定,但仔细考究起来,它们之间却有很大区别。 首先,鼓励与表扬所针对的对象不同。被鼓励的学生包括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包括那些学习较差的学生;而被表扬的则往往是那些学习较好的学生,所谓表扬先进就是这个意思。 其次,鼓励与表扬的目的不同,因而做法也不相同。鼓励者往往是站在被鼓励者的角度,从促进其自身的进步出发,其做法是对学生的言行做出肯定性的评价,以促其继续进步。而表扬者往往是站在表扬者自己的角度,不但对学生言行的本身做出评价,而且明确表示自己的态度,以便让学生按照表扬者所示意的“标准”与“好恶”去行动。如有位同学的学习取得优异成绩,鼓励者的语言往往是:“考得不错,证明你的汗水没有白流,希望你继续努力!”而表扬者的语言则是:“考得好,我很高兴,我向你祝贺!” 第三,鼓励与表扬所产生的效果不同。受鼓励的学生,不管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差的,他们得到的是成功的'喜悦,是继续学习的信心,是前进的动力。受到表扬的好学生,则可能会从此骄傲起来,同时变得唯表扬者的好恶是从,而学习差的学生,是难以得到表扬的。 因此,笔者希望广大教师对学生要多鼓励、少表扬。这里的“多”,既指对每一个学生鼓励的次数,又指被鼓励的应是每一个孩子。 《中国教育报》208月16日第3版
篇4:少一些劝阻多一点鼓励教育随笔
少一些劝阻多一点鼓励教育随笔
有一群青蛙在树林中穿行时,有两只青蛙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很深的坑中。所有的青蛙都聚集到坑边。当看见坑很深时,青蛙们就告诉那两只拼命往坑外蹦的青蛙,不要白费力气了,你们根本跳不出来。但是两只青蛙不顾劝阻,使出浑身的力气往坑外蹦,希望能够蹦出来。其他的青蛙不断地告诉它们不要枉费力气,它们死定了。最后,一只青蛙相信了其他青蛙的说法,放弃了挣扎,倒地死去。而另一只青蛙继续努力地跳着。其他青蛙还是不停地劝它不要白费力气,让它乖乖等死。但是,这只青蛙更加努力。最后终于跳出了坑外。原来,这只青蛙是聋子,它一直以为其他青蛙是在鼓励它跳出来。
有时候,话语的力量就有这么大!其实,教师的话语对学生的成长的影响力也是惊人的。因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他们很在乎教师的话语,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更是把教师的话当成“圣旨”。所以,如果我们经常对学生进行劝阻、告诫,就会使他们悲观,趋于平庸,甚至走向“死亡”;如果我们经常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就会使他们充满信心,增添力量,最终获得胜利。
然而,仔细想想,我们平时的一些做法是不妥当的。我们通常是把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危险全部告诉给学生,精心地给他们设置了一块又一块的禁区,反复地对他们提出了一条又一条的禁令,再三地告诫他们“不能怎样怎样”;而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会让他们像“第一只青蛙”一样,失去信心,放弃努力,使他们处于依赖、等待状态,从而磨灭探索的勇气,熄灭创新火花,最终也就庸庸碌碌过完一生。
所以,我们对学生的教育要少一些告诫,少一些劝阻,不能让学生缩手缩脚,畏首畏尾;我们对学生的教育要多一点引导,多一点鼓励,要让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始终都是信心满怀。
篇5:多给孩子一些鼓励教育随笔
多给孩子一些鼓励教育随笔
我们总说,要多给孩子一些关心,多给孩子一些爱护,也许有人觉得,给孩子关心和爱护,就是让他们吃好穿好,好好玩儿就足够了,但其实我们更应该给孩子的是鼓励,和帮助,让孩子健康成长,才是对他最大的关爱!这学期,我班来了一个插班生,一个文静又内向的小女孩——刘宏语。平时不声不响,也不和同伴交往,上课老师提问也不爱回答,性格比较孤僻,经常自己静静地坐在一旁,不搭理人,渐渐其他小朋友也不爱跟她玩了。
有一天,袁老师上了手工课,我正帮着收拾废纸,看到刘宏语低着头在玩纸,就问:“谁愿意帮老师把这些废纸拿去扔掉?”小朋友们纷纷举手“我来,我来。”这时,刘宏语也怯怯地望了我一眼,我赶紧抓住机会,“小语你来。”她点点头,有了一次经验,以后日子里,我经常请她做事,帮我分碗,分汤匙,整理桌椅等,还在全体小朋友面前表扬了她,渐渐地,孩子脸上露出了笑容,为了能让她更快地融入集体氛围,我还请其他小朋友一起帮她,每当晨间活动时,请小朋友一她一起玩,她有什么事我请小朋友一起帮她,在区域活动时,请小朋友邀请她到娃娃家、理发店、小吃店一起扮演角色,有的小朋友自己动手制作的礼物送给她,教室里、活动室,操场上再也看不到孤单的小语了。
让一个孩子,从孤单变得乐观,朋友多多,这样的`变化,我感到十分欣慰,不由得想到,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他们自己内防的想法与需求,而这些他们并不一定会用语言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应该对孩子多一些关注与鼓励,用心去聆听孩子的心声,走进他们童真的世界,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从而开启孩子的心智,培养健康人格。
篇6:善待落榜生 多鼓励少埋怨
善待落榜生 多鼓励少埋怨
光明网 杜峻晓
无数封像报喜的鸽子一样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入学通知书,让在高考中获胜的学子如愿以偿,同时一些考生名落孙山、榜上无名亦是情理中事。一些落榜者家庭往往有如此“连续剧”上演:家长,哭天抹泪者有之,不思饮食者有之,大骂儿子女儿乃天下第一笨者有之;考生,闭门不出者有之,大哭小叫者有之,茶不思饭不想甚至走上绝路者有之。
高考中榜,固然是一件可喜可贺之事,但对落榜者而言,可能有诸多因素在其中。此时孩子最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埋怨。
鼓励是人间最美好的`一件事情。有的人,也许仅因为一句鼓励的言语而改变了命运,重写了人生。本人读初中时有位同学,一次写作文受到老师表扬,老师不仅在课堂上读了这个同学的作文,而且把他的作文贴上了墙,上面用朱笔画了一串又一串的红圈圈。该同学就此信心大增,写作文时比别人更用功,阅读的书籍也要比别的同学多许多。后来,这位同学成了在全国有影响的作家。
鼓励,其实就是在孩子的普通表现中发现亮点。平心而论,哪个孩子身上没有亮点?哪个孩子身上没有值得我们鼓励和褒奖的地方?
鼓励,就是孩子的加油站。近日在报纸上看到个小故事,说几年前有个考生考完语文后认为作文考砸了,痛不欲生。为父者实在不忍看到儿子的惨状,让儿子将作文默写出来,拿去让学校的几位语文老师看,语文老师用挑剔的眼光将这位考生的作文圈点得一无是处。恰好孩子的小叔回来了,重抄一份,带到作协让作家们看。要求作家们一定要找出该作文的长处。作家们心领神会,将作文中的优点分析得头头是道。孩子在作家们的鼓励中重拾学习信心,现在读博士都快毕业了。
恢复高考制度多年来,人们对读书越来越重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者日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向学校和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希望他们有所建树,希望他们能正确地对待自己,那就多鼓励他们吧!
篇7: 多鼓励少表扬教学教案
多鼓励少表扬教学教案
鼓励和表扬都是对学生言行的肯定,但仔细考究起来,它们之间却有很大区别。
首先,鼓励与表扬所针对的对象不同。被鼓励的学生包括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包括那些学习较差的学生;而被表扬的则往往是那些学习较好的学生,所谓表扬先进就是这个意思。
其次,鼓励与表扬的目的不同,因而做法也不相同。鼓励者往往是站在被鼓励者的角度,从促进其自身的进步出发,其做法是对学生的言行做出肯定性的评价,以促其继续进步。而表扬者往往是站在表扬者自己的角度,不但对学生言行的本身做出评价,而且明确表示自己的态度,以便让学生按照表扬者所示意的'“标准”与“好恶”去行动。如有位同学的学习取得优异成绩,鼓励者的语言往往是:“考得不错,证明你的汗水没有白流,希望你继续努力!”而表扬者的语言则是:“考得好,我很高兴,我向你祝贺!”
第三,鼓励与表扬所产生的效果不同。受鼓励的学生,不管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差的,他们得到的是成功的喜悦,是继续学习的信心,是前进的动力。受到表扬的好学生,则可能会从此骄傲起来,同时变得唯表扬者的好恶是从,而学习差的学生,是难以得到表扬的。
因此,笔者希望广大教师对学生要多鼓励、少表扬。这里的“多”,既指对每一个学生鼓励的次数,又指被鼓励的应是每一个孩子。
篇8:幼儿教师《别过早鼓励幼儿竞争》教育随笔
幼儿教师《别过早鼓励幼儿竞争》教育随笔
前一段时间去一所省级示范幼儿园听课,任课教师先给孩子们放映了一段课件:北京奥运会“福娃”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比赛爬竹竿,根据它们爬行的高度让孩子们齐声说出它们的名次。然后,老师把15个孩子分成3组,站在起跑线上进行立定跳远比赛。当进行到第二组时,我们注意到一个细节:一个体型偏胖的女孩,尽管使出全部力气,但仍然落在最后。她左看看右看看,趁大家“立足未稳”比较忙乱时,悄悄地向前跨出了一步,看到没有引起别人“注意”,她又快速地向前迈出了一步。最后,她获得了第三名,老师把“奖牌”挂在她脖子上,她接受了。
听课回来已三个月有余,仍时不时回想起这堂课,觉得这个案例反映出的一些教育问题,不吐不快。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不是选拔赛,不能什么活动都得分出冠亚季军、金银铜牌,我们不应把“竞争”泛化,把竞争过早地带到幼儿教育中。日本等一些国家的幼儿园乃至中小学校,开展活动多以团队为单位进行评价,他们有意回避对个体成绩作过多、过分的渲染,甚至都不太愿意提及与竞争相关的字眼,而是更多地把合作挂在嘴边。早在一百多年前,美国著名作家西顿创办了青少年野外学习组织“印第安林学知识小组”,在为该组织撰写的《桦树皮手册》中,西顿提倡“非竞争性质的`比赛”。他认为,孩子不应该把“其他伙伴”当作敌人,而应该与时间、空间、自然力等进行比赛;比赛的目的不是压倒别人,而是努力提高自己。
这对我们的幼儿教育工作应该是富有启发意义的。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更多地采用“达标”的方式,即孩子们只要达到设定的标准,就能获得肯定或奖励;鼓励孩子与“标准”竞赛,不断地挑战与超越自己,而不是非得在自己的小伙伴中寻找“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今天的社会,远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任何一个大工程、大项目,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兵团式作战的结果。中国人的团队合作力不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在于从小没有重视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上文中的老师其实也注意到女孩“作弊”了,但又觉得这个问题不好处理,怕当面指出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的确,这是一个教育教学中的难题,考验着教师的教育方法和能力。但问题是,如果老师听任这种行为的发生,不去纠正、不给予正确的引导,孩子就会觉得“作弊不但没有被批评,反而可以得奖”,尝到“甜头”后可能会越走越远,最后会害了他们。其他的孩子也会觉得“老实人会吃亏”,结果他们要么继续“老实”下去,但在心里甚至行为上对不公平行为表示不满或愤怒;要么也不“老实”地有样学样、“偷奸耍滑”。不公平的竞争对孩子尤其有害。
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教师应努力为幼儿创设健康的氛围,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及文化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诚实守信。如果这一阶段的教育出了偏差,以后要矫正它非常困难,“事倍”未必能“功半”。
篇9:教育理财想得多做得少
教育理财想得多做得少
核心数据:
●孩子教育消费占到月平均支出20%以上的家庭达到44%;
●在孩子18岁之前为孩子储备教育金的家庭约有74%;
●运用教育理财手段储备教育金的家庭占到43%;
●愿意进行教育理财,但是不知道如何运作的家庭为78%。
高考、中考都已结束,录取通知书也已经开始送达了,但是伴随而来的高昂学费,或许会让不少家庭都感到不小的压力。家长在这个时候,或许才真正认识到,真该提前给孩子准备一份“教育金”。
经过本报两周的“财富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投资者当中近八成的家庭,已经有意识地在为子女准备“教育金”,其中43%的投资者正在运用投资理财的手段,但是仍有78%的读者认为自己还不懂如何进行教育理财。总体来看对于教育理财,似乎家长们都是想得多而真正做得少。
■调查显示近八成读者有教育理财意识
本次调查显示,在家庭收入投资倾向一栏,39%的读者选了教育,高居所有选项当中的第一位;而在家庭支出一栏当中可以看出,有44%的家庭每月花在孩子教育上的费用占到家庭支出的1/5以上。但是即便如此,52%的家庭认为自己的花费不过是一般水平,仅仅满足孩子的日常学习需求而已。
曾有人估算,现在一个小孩在国内从小学读到大学毕业,不包括生活费,学费就在15万元左右。如果出国留学,仅留学费用就在30万至60万元不等。然而这些还仅仅是现在的数字,假设学费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那么后,在国内读到大学毕业的费用将在20万元左右。
无论是调查数据,还是实际情况,教育支出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压力都是较大的,由此也催生了家长们的教育理财意识,在调查当中,已经有近八成的家庭开始有意识地为子女准备“教育金”了。
■数据分析家长不懂教育理财很可能“事倍功半”
就总体而言,家长们的教育理财意识有了,可是方法似乎还有些欠缺。而缺乏足够的理财知识,家长很可能是“事倍功半”,费力不小但效果未必很好。
从调查看,约有43%的读者在运用投资理财的'手段,但是仍有20%%的读者选择了自行储蓄,甚至还有37%的读者认为自己没有什么明确的计划。应该说,当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家庭都重视了孩子的教育,也开始为此准备教育基金,但是不论在调查当中还是实际的生活当中,目前仍有很多家庭把“为孩子存钱”当成准备“教育金”的主渠道。实际上,目前的利率仍是负利率,这也意味着目前给孩子存的钱,从开始存就已经在贬值了。
而对于如何储备教育金来看,78%的读者认为自己还不懂如何利用理财产品,这固然是不少投资者比较迷茫的原因,但是目前不少家庭对一些新的理财产品缺少了解,对孩子的教育资金缺乏长期规划,造成了理财效率低下,甚至直接影响到了孩子教育的保障,这绝非危言耸听。
■实际做法教育理财各有高招
令人欣喜的是,在储备“教育金”的方式上,仍有17%的读者选择了教育保险,19%的读者选择了股票、基金,7%的读者选择了银行专项教育储蓄。这些相对“成熟”的教育理财方式,准备“教育金”的效果如何呢?本报记者走访了一些人士。
最安心的是教育保险:西安的袁女士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就为孩子购买了儿童教育保险,而且一下就买了5份,现在看来这一投资的回报还是比较可观的。从孩子4岁起,袁女士只需每年为孩子存入1000多元,就可在孩子上高中时每年领取多元的保费回报,上大学后每年的回报会更多一些,孩子婚嫁时还可一次性领取10000多元的保费,为孩子这一生急需用钱的时候都做好了一定的准备。这一招攻守兼备,收益稳妥又兼具保障功能,自然安心。
最快捷的是炒股:从孩子1岁开始,本身就是投资人士的解先生每年就从孩子的压岁钱里拿出2000元投资于股票,用于孩子的教育基金。孩子今年9岁了,又碰上今年股市大涨,这笔钱已经累积到了16万元,增幅之快连他自己都吃惊不已。不过,这招风险最大,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在近期的股市震荡当中,解先生的账户缩水也不少。
最省心的是教育储蓄:这种方式好处在于不用缴纳利息税,同时其本身的风险也是最小的。但是,教育储蓄存取手续复杂和2万元的存储上限,使得这一招很难受到大家的青睐,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此外,有些家庭把基金定投业务作为教育理财,效果也不错。
提醒:对储备教育金问题,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请拨打热线电话029-88429211 88429231
专家点评
教育理财越早越好
“教育理财,无疑是越早越好。”来自招商银行的理财师曾平如此表示。“虽然一般的教育周期是,不少家庭考虑孩子的‘教育金’都是大学教育的费用,但是准备工作一定得提前。”
中阳财富顾问公司的注册财务策划师刘彦表示,教育理财最重要一点是合理考虑风险收益,在教育理财的起步阶段,孩子的教育支出较少,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可以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品种,比如股票、股票型基金等;到了教育理财的中后期,孩子的教育费用支出压力增大,家长则应相应地考虑平衡型基金、债券型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以获取稳定收益为主。当然,刘彦也强调进行教育理财要未雨绸缪,尽早开始,不要临时抱佛脚。
记者说话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教育理财,到底该怎么做,虽然一些业内专家给出了不少的说法,其实最为关键的,仍然是那条简朴的道理,教育理财和普通家庭理财一样,最重要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理财实际上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教育理财更是体现了家庭对于孩子未来发展的态度。制定适合自己家庭的理财目标,尽早动手,在不同的时段选择好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让您和孩子面对未来都能够轻松一些。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您的理财观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这本身也是一种成长的教育。本报记者 韩博强 实习记者 千锦
篇10:幼儿老师教育随笔
幼儿老师教育随笔
教师提问时,总有一些幼儿跃跃欲试,积极举手发言。而另一些孩子与他们正相反,从不举手回答问题。有的老师认为不举手的孩子锻炼的机会少,为了促进孩子的发展,不举手也要叫他们发言。
幼儿园中常可以见到,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平时伶牙俐齿、活泼好动的幼儿便把手举得高高的,甚至着急地站起来等你发现他;而平时言语不多、性格较内向的孩子总是缩在一边,充当旁观者。老师为了使每个孩得到发展,有时也叫不举手的幼儿发言,而经常看到的是,被叫的幼儿神情茫然,一声不响,这样做的结果是老师的目的不仅没有达到,反而使不举手的幼儿产生被提问的恐惧紧张心理,久而久之,会变得更加沉默和自卑。对于不举手的幼儿,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不爱举手的幼儿多为胆子小、性格内向的.孩子,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锻炼他们,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例如,我们班的可可十分腼腆害羞,平时话很少,总是用一双漂亮的大眼睛悄悄地看老师,而当老师注意到她,她便迅速将目光移开。有一次,孩子们饭后在看动画片,而可可却独自一人在唱歌。我悄悄走到她身边,没有打断她,原来她在唱一首英语歌《ABC》,我感到非常吃惊,不由得在地脸上轻轻亲了一下,并竖起大拇指说:“你唱得棒极了,以后把这首歌教给小朋友好吗?”可可听了用力地点点头。此后,可可不再是一只怕羞的“小黄莺”,教室里时常传出她快乐、优美的歌声,她的妈妈也说:“孩子胆子变大了,比以前活泼了。”
二、鼓励每个孩子都举手。当提出问题时,不要急于找某个幼儿回答,而是留给幼儿充足的思考时间,并在此时用老师最富影响力的语言鼓励幼儿勇敢地把手举起来。而此时,如果从不举手的孩子举起了手,一定马上把机会给他,不管他回答的是好是坏,教师都应对他这种勇敢的尝试给予肯定。相信有了这良好的开始,不爱举手的孩子会慢慢勇敢、大方起来。
三、在集体活动中,给幼儿创设一个轻松的发言气氛。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我常组织幼儿玩接龙问答游戏,即当我提出一个问题,让幼儿思考之后,每个幼儿按坐位顺序依次回答,幼儿不必举手,只需站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为了保证回答过程像一条龙连贯下去,每个幼儿都努力思考,认真回答,平时不爱举手发言的孩子也消除了紧张心理,轻松自然地站起来,有的甚至回答十分精彩。
篇11:教育随笔:没有批评的日子
教育随笔:没有批评的日子
胡会敏 福源班主任工作室
说起批评,想必没有人喜欢,可是,有这么一个人,有一段时间没有受到老师的批评,竟然有点坐不住了。
临近期末,学习紧张,赶上了元旦,为了让孩子们放松一下,并且不影响学习,下午放学时决定第二天上午后两节举行元旦联欢会,学生只有一晚上的准备时间,于是,主持稿、串词、音乐等等均由参加节目的家长来完成,说实话,对节目本身,我并没有报太高的期许,只是希望孩子放松放松而已。谁料想,第二天,拉丁、电子琴、吉他、民族舞、双簧、相声、葫芦丝、古筝等等,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其中,有一个平时特淘气的孩子,葫芦丝吹得有模有样,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原来,孩子还有这一面,真让我刮目相看,此后,对他的印象好了很多,批评也少了很多。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一天晚上,收到了他妈妈发给我的一条微信,洋洋洒洒三四百字,读了半天,没太懂,我回复了一句:“你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她告诉我:“最近一段时间,发现老师不经常点孩子的名字了,放学也不留我们了,也不批评我们了,我们做家长的心里感到很惶恐,怕是老师要放弃孩子。”关于孩子的学习她跟他爸爸每天都吵他说他治他,就是效果不理想,关于学习,还给他报补习班,另外每天都教他写作业,就是不见成效,前学后忘,做家长的也是苦恼,有时候也在想为什么人家的`孩子就听话学习也好呢?也在找自身原因,说实话孩子在家没少挨吵,偶尔也打他,就是改不了,家长也站在老师的角度考虑了,学生多,遇见这样的学生也头疼,她想说的是,每一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秉性,她尽最大努力一直改正孩子的错点,学习也在一直辅导他,做到最大化的不让您费心,学习好不好作业一定不要再让我费心,先天因素学习不好,后天尽最大补救,上课不安分,在家多让他养成好习惯,希望我不要嫌麻烦,上课时该教导他说他就说,该批评就批评。我告诉她:“家长不灰心,老师就不会灰心。”这位家长看到我的回复之后一颗心算是放下了,还说之前吧,虽说表现不好,偶尔老师还点名他,但是家长知道老师在管教他,对他好,但是最近老师都没说过他,他们惶恐,以为这是个放弃的学生,知道老师心理有他就放心了。
没有批评的日子,也是不让人放心啊!透过批评看到爱,是这位家长的过人之处。
篇12:幼儿膳食宜4少1多
幼儿膳食宜4少1多
幼儿教育:◆少糖 多吃糖易患龋齿,还易使儿童冲动任性、爱发脾气、好哭闹。但少儿适量服用红糖,可增加食欲,补充身体必需的核黄素、胡萝卜和钙、锌、铁。
◆少盐 由于儿童的肾脏发育还未完善,不能排除滞留在体内多余的钠,因此吃得过咸会为今后诱发肾病和高血压埋下祸根。
◆少酱油 酱油经发酵制成,含有多种微生物,而儿童胃酸分泌少,肠的'吸收功能不强,多种微生物作为变应原,容易引发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肠炎、腹泻等。
◆少味精 味精添加过多,会影响儿童食欲,导致消化道功能紊乱,影响营养的摄取。
◆多吃醋 醋含有多种营养素,具有帮助消化、增强食欲、促进食物营养成分转化吸收等功能,有利于机体新陈代谢,调节体内酸碱平衡;而且醋还有杀菌防病的功能。因此,儿童膳食中应适当多添加点醋。
篇13:幼儿教育随笔:给孩子多一些鼓励
在送幼儿离园时,常听到家长问孩子:今天你学什么了?你怎么就学不会呢?你真笨,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孩子对这些话,就不容易接受了,我认为比较有效的做法是多给孩子一些鼓励。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对班上的孩子从不做太苛刻的要求,我始终坚持以鼓励为主,毕竟,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如果家长和老师经常通过横向比较评价孩子,甚至用责怪的口气教训孩子,说孩子不如这、不如那,孩子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其天性和创造力可能会被抑制。特别是对那些性格比较内向、表现欲望不太强的孩子,多给予鼓励显得更为重要。
我班的浩浩胆子比较小,平时不爱说话,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不强,我没有拿他跟别人的孩子比,更没有训斥孩子。我始终通过各种办法传递给孩子:你是最棒的!逐渐,他的自信心增强了,如今,性格也越来越活泼,自信心和表现欲增强了许多,能积极回答问题,还主动比赛参加的活动,我真高兴!
★ 鼓励教育随笔
★ 老师个人教育随笔
【幼儿多鼓励少批评教育随笔(共13篇)】相关文章:
生活老师的教育随笔2023-07-30
信息技术老师教育故事随笔2023-07-30
教育随笔初中语文老师2022-05-08
大班幼儿教育随笔2023-02-02
小班老师随笔心得2022-11-20
疫情幼儿园老师教育随笔2022-09-10
教育优秀随笔范文3篇2024-04-05
多鼓励少批评教育随笔2024-02-03
给孩子适宜的爱教育随笔2022-08-29
教育随笔反思高中物理老师202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