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莘《沁园春·忆黄山》宋词鉴赏(共10篇)由网友“剪纸冠军吕青橙”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汪莘《沁园春·忆黄山》宋词鉴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汪莘《沁园春·忆黄山》宋词鉴赏
【内容】
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长锁清秋。
对孤峰绝顶,云烟竞秀;悬崖峭壁,瀑布争流。
洞里桃花,仙家芝草,雪后春正取次游。
亲曾见,是龙潭白昼,海涌潮头。
当年黄帝浮丘,有玉枕玉床还在不?
向天都月夜,遥闻凤管;翠微霜晓,仰盼龙楼。
砂穴长红,丹炉已冷,安得灵方闻早修?
谁如此,问源头白鹿,水畔青牛。
【鉴赏】:
黄山,是驰名中外的风景区是中国名山之一。本名黟山,因传说为黄帝栖真飞升之地,故唐代改名黄山。黄山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之胜,被称为黄山四绝。
在宋词中,写黄山的作品不是很多,而写得好的更是凤毛麟角,只有汪莘这首词,可谓不可多得。在这首词中,作者仿佛在读者面前打开一座神界仙山,想象丰富,情思变化多端,笔触多样,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千姿百态的秀丽景色,使人应接不暇。词的上片,描写黄山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的壮丽风光。
下片则以动人的神话传说写黄山的奇情异彩。从起句开篇,词人即纵笔挥洒,连刷三句,整体上绘出黄山雄伟瑰丽的画面:“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长锁清秋。”所谓三十六峰,不是实指,乃概略之数。黄山有天都、莲花等三十六大峰,玉屏、始信等三十二小峰。或巍峨雄伟,横绝天表;或清秀隽美,流丹映彩。层峦叠嶂,屏张锦绣,争奇斗艳,千姿百态。黄山地处皖南山区,百千峭峰,摩天戛日,老树古木,郁郁苍苍,虽在赤日炎炎的盛夏,犹然凉爽如秋,所以说“长锁清秋”。清字,不仅说气候清凉,也是说景色清幽。而“锁”字则点出清秋常在,独存山中之意。接下去的四句,采取分镜头写法,捕捉典型的景观,细致刻画黄山山水胜境:“对孤峰绝顶,云烟竞秀;悬崖峭壁,瀑布争流。”“对”字为领格字,直领四句。一二、三四句各为一组,分写孤峰云烟、悬崖瀑布。而一三、二四则是隔句对仗,谓之扇面对。其中一三句又是句中对仗,谓之当句对。包容交错,如夜珠走盘,有往复迴环之美。这四句的写景妙处,在于竞秀、争流的动态美。那孤峙飞耸的山巅绝顶,彩云缭绕,轻烟袅袅,或细如丝缕,柔如薄纱;或迷茫如海,横际无涯。忽聚忽散,离合变化,各逞奇姿,互竞秀色,气象万千。而悬崖之上峭壁之前的瀑布,飞流直下,素练遥挂,喷珠溅雪,争泻深潭,令人魂魄摇荡。总起来说,这四句笔落情至,语出景现,无刻意雕凿之痕而有信手拈来浑然天成之美。言简意赅,情韵俊秀。
词人多年屏居黄山,耽于自然的山水情怀、云林雅趣,使他不知疲倦地遍游山中胜境,甚至不顾寒冷,踏雪觅胜,所以词中写了“洞里桃花,仙家芝草,雪后春正取次游”。头两句根据传说写成。相传黄山炼丹峰的炼丹洞里,有二桃,毛白异色,为仙家之物,“洞里桃花”即指此。“仙家芝草”,则指服之可以成仙的灵芝草。相传黄山轩辕峰为黄帝采芝处,今峰下有采芝源。写仙桃与仙草,既点出黄山异景,也点出它的非凡的经历。深山灵秘,正是寻幽探险的最好去处,虽在初春正月,词人游兴仍很高,雪过天晴之后便进山了。这三句中,“雪后”一句乃倒提之笔,点明入山寻访仙物时的天气、季节和急切心情。当他在进山路上,经过白龙潭时,忽然想起曾见过的奇景,于是再追述一笔,写了“亲曾见,是龙潭白昼,海涌潮头”。这里用“亲曾见”三字先作交代,表明所写奇景乃是亲眼所见的实在之景,并非道听途说,或是凭空想象的虚幻之景。所说“龙潭”,即白龙潭,在桃花溪上游、白云溪白龙桥下。在那里,白云溪受众壑之水,泻入白龙潭。每逢大雨倾盆之时,激流怒注,潭中之水有如雷辊霆击,虎啸龙吟,其势汹涌澎湃,如海潮翻滚,白浪蹴空,令人神骇心惊,不敢逼视。词人用“海涌潮头”四字加以形容,确实恰到好处。
过片两句:“当年黄帝浮丘,有玉枕玉床还在不?”用“当年”二字提引,点明回叙之意,也见出黄帝浮丘仿佛确曾栖隐于黄山。据说,在遥远的古代,浮丘公曾来黄山炼丹峰炼得仙丹八粒,黄帝服其七粒,于是与浮丘公一起飞升而去。至今,炼丹峰上,浮丘公炼丹所用的鼎炉、灶穴、药杵、药臼仍然依稀可辨。
峰下还有炼丹源、洗药溪呢。灵山仙迹,神奇动人。可是,词人撇开这些不问,而独独问到玉枕玉床,说明别的灵迹都已见到,而枕卧之具却未曾寻得。想象之中,这本是应该有的,如今不见了,却不肯直说,而故意摇曳笔姿,问出“还在不”三字,亲切自然,妙有灵动之感。接下去,词人想入非非,进入幽渺的神话境界,以“向”字切入,领起四个四言秀句:“向天都月夜,遥闻凤管;翠微霜晓,仰盼龙楼。”所说的天都,即黄山主峰之一的天都峰。其高度虽略低于莲花峰和光明顶,但它风姿峻伟,气势磅礴,拔地耸天,雄冠群山,因尊称之为天帝神都,故名曰“天都”。
“凤管”,即凤箫。相传春秋时有萧史善吹箫,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萧史教弄玉吹箫作凤鸣,引凤来归,穆公为之筑凤台。后萧史、弄玉俱乘凤而去。凤箫之名即由此而得。这里说“遥闻凤管”,则由望仙峰传说推想而来。相传黄帝、浮丘从黄山望仙峰飞升时,彩云中遥闻有弦歌之声,黄帝在仙乐接引下驾云而去,后来就有了望仙峰的名称,而峰下之溪则因此得名为弦歌溪。词人想,天都峰是黄帝聚会众神之所,“中天开帝庭,百灵此朝飨”,当其降临之时也该是仙乐齐奏的,故而揉合望仙、天都两峰传说,写了“向天都月夜,遥闻凤管”。这两句不仅描绘出夜宿黄山的奇情逸趣和灵异境界,而且点带出天都峰下月洒清辉、山幽峰秀的清美景色。黄山之夜是美的',黄山之晨也是美的,所以后面两句“翠微霜晓,仰盼龙楼”,转而描绘黄山翠微峰的清丽风光。翠微峰位于黄山后海,为三十六大峰之一。山上古树参天,修竹遍地,郁郁葱葱,苍翠可爱,故名之曰翠微。山下有翠微寺,为唐代麻衣禅师道场。他曾飞锡穿穴而得神泉。龙楼,是由大气折射作用所生成的一种空中幻影,俗称之为蜃楼。古人以蜃属蛟龙一类的神异动物,能吁气作楼台城郭之状,故以蜃楼、龙楼称之。这种自然奇观,在黄山不常见到。故而当翠微霜天拂晓,晨光曦微之际,词人翘首仰盼,渴望幸得一见山中蜃楼奇景。他那举首凝目的神态、执意追求奇趣的情怀,活泼泼地表露出一颗热爱自然的纯真童心。神奇的黄山给予词人的实在太丰富了。可是那些神奇的故事毕竟都是遥远的过去的事情。词人来黄山时,虽然灵宅仙窟遗迹犹存,但已非昔日风貌。想到这里,不免有渺茫怅惘之感,于是写出了:“砂穴长红,丹炉已冷,安得灵方闻早修?”这三句的大意说:浮丘公提炼丹砂的石穴之色,虽依然长红,可是丹炉火尽,早已冷却了,又怎能得到仙方灵丹,赶早修炼成仙呢?问到这谜一样的事情,自然无人能答,似乎难以写下去。然而词人却绕旋回折,点借仙物,写出结末三句:“谁知此,问源头白鹿,水畔青牛。”“谁知此”三字,是就上句所问再作腾挪,而不即刻作答,象是“千呼万唤始出来”,饶有韵味。究竟有谁知道这些服丹成仙的事呢?词人说只有去问源头的白鹿和水畔的青牛了。显然这白鹿青牛定非寻常之物。原来,相传浮丘公曾在黄山石人峰下驾鹤驯鹿,留下了驾鹤洞、白鹿源的遗迹。
白鹿既是浮丘公当年驯化的,想来定然应该知晓仙人的灵秘。而那水畔青牛也有一段非凡的经历。相传翠微寺左的溪边有一牛,形质迥异,通体青色,一樵夫欲牵回家中,忽然青牛入水,无影无踪。从此,那溪便称为青牛溪,至今仍在。看来,那青牛也该多少知道些仙人的故事。词人用拟问语气点出白鹿、青牛,作为词的收结,辞尽而意不尽,含有无穷的韵味,使奇美的黄山又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同时,也进一步抒发了词人饱览黄山风光,领略河山之美的诗情游兴。
这首词所写山水之景是实,神话传说是虚,虚实紧密揉合,使山水充满神奇色彩,使传说宛然实有其事,令人神往。而全词又是触景生情,以景写情,达到了情景交融为一的艺术妙境,确为黄山词难得的神品。明人程敏政《游黄山记》说:“黄山之为景也,非太白之句不能当其胜,非摩诘之图不能尽其变。”
汪莘这首辞采横溢、情韵深厚的黄山词,可以说足以当其胜、尽其变而与名家并驾齐驱。
篇2:沁园春·忆黄山的诗词鉴赏
汪莘
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长锁清秋。
对孤峰绝顶,云烟竞秀;悬崖峭壁,瀑布争流。
洞里桃花,仙家芝草,雪后春正取次游。
亲曾见,是龙潭白昼,海涌潮头。
当年黄帝浮丘,有玉枕玉床还在不?
向天都月夜,遥闻凤管;翠微霜晓,仰盼龙楼。
砂穴长红,丹炉已冷,安得灵方闻早修?
谁如此,问源头白鹿,水畔青牛。
汪莘词作鉴赏
黄山,是驰名中外的`风景区是中国名山之一。本名黟山,因传说为黄帝栖真飞升之地,故唐代改名黄山。黄山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之胜,被称为黄山四绝。
在宋词中,写黄山的作品不是很多,而写得好的更是凤毛麟角,只有汪莘这首词,可谓不可多得。在这首词中,作者仿佛在读者面前打开一座神界仙山,想象丰富,情思变化多端,笔触多样,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千姿百态的秀丽景色,使人应接不暇。词的上片,描写黄山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的壮丽风光。
篇3:《沁园春》苏轼宋词鉴赏
这首词婉转言情,以铺叙手法写相思。这是苏东坡学柳永作词的一个明征,当为作者早期作品。
“情若连环,恨如流水”,起调是一组并列对句,以连环、流水为比,说此“情”、此“恨”不断无休。接着以一组扇面对句,说相思的具体情状。依律,这组扇面对句,当以一领格字提起,此处连用两个“也”字,用以铺排叙说,一曰瘦,有如宛约一般,腰围减损,再曰鬓发斑白,有如潘岳一般,因见二毛而发愁。“总是”二句,却以散句入词,接下句,均为直说,点明上文所说“瘦”与“愁”的原因,是“好事教人不自由”。“好事”,当指男女间欢会等情事。因为时时刻刻惦记着这许多情事,无法自主,所以才有这无穷无尽的“情”与“恨”。最后,词进一步点明,主人公所“追想”的“好事”就是“前欢”与“后会”,前欢已是杳无踪迹,不可追寻,而后会又遥遥无期,难以预卜。“杳杳”、“悠悠”,与“连环”、“流水”相呼应,将所谓“情”与“恨”更加具体化。上片说的`全是主人公一方面的相思情况。
下片变换了角度与方位,既写主人公一方,又写对方,并将双方合一起写。“凝眸。悔上层楼。谩惹起新愁压旧愁。”是过片。一方面承接上片所说相思情景,谓怕上层楼,即害怕追想往事,惹起“旧愁”;一方面启下,转说当前的相思情景,新愁与旧愁交织一起。词作说当前的相思情景,先说主人公一方,说主人公如何写情书,写好情书如何密封,封好以后如何秘密投寄。“写遍”、“字了”,谓其如何倾诉衷情,将天下所有用来诉说“相思”的字眼都用光了。
“重重”,谓其密封程度,“密”,既有秘密之意,又表明数量之多,一封接一封,相距甚密。同时,词作说相思,还兼顾对方,料想对方接到情书,当如何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料”字明谓假设。主人公从自身的相思,设想对方的相思,写了对方的相思,反过来,更加增添了自身的相思。“这般病染,两处心头”说,这种相思要不得,两处挂心,将更加难以开解,道出了双方的共同心病。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已尽而味有余。
这首词善铺叙,常常有条理、有层次的铺陈之后,突然插入一笔,由一方设想另一方,构成错落多致之意韵,婉转传情。
篇4:沁园春,沁园春汪莘,沁园春的意思,沁园春赏析
沁园春,沁园春汪莘,沁园春的意思,沁园春赏析 -诗词大全
沁园春作者:汪莘 朝代:宋 体裁:词 家在柳塘,榜挂方壶,图挂黄山。觉仙峰六六,满堂峭峻,仙溪六六,绕屋潺。行到水穷,坐看云起,只在吾庐寻丈间。非人世,但鹤飞深谷,猿啸高岩。如今老疾蹒跚。向画里嬉游卧里看。甚花开花落,悄无人见,山南山北,谁似余闲。住个庵儿,了些活计,月白风清人倚阑。山中友,类先秦气貌,後晋衣冠。
篇5:沁园春,沁园春汪莘,沁园春的意思,沁园春赏析
沁园春,沁园春汪莘,沁园春的意思,沁园春赏析 -诗词大全
沁园春作者:汪莘 朝代:宋 体裁:词 流水小桥,茅屋竹窗,纸帐蒲团。把坎宫闭了,虎龙吟啸,离宫锁定,日月回环。万点星飞,两轮电转,五色圆光天样宽。□奇处,渐冥冥杳杳,有个鸦翻。当时筑著机关。後常把空华戏弄看。更有些可笑,寐中清境,有些可怪,镜里清颜。太上留魂,老君炼魄,又被瞿昙都扫残。如何好,只单修见性,双练还丹。
篇6:沁园春,沁园春汪莘,沁园春的意思,沁园春赏析
沁园春,沁园春汪莘,沁园春的意思,沁园春赏析 -诗词大全
沁园春作者:汪莘 朝代:宋 体裁:词 春至伤春,秋至悲秋,谁在华胥。叹谪仙才气,飞扬拔扈,渊明何事,慷慨欷[。自我少年,如今晚境,行半人间真有馀。都休问,且一觞一咏,吾爱吾庐。南皋境界何如。舍明月清风谁与居。望蓬山路杳,万株翠桧,方壶门掩,四面红蕖。中有佳人,绰如姑射,一炷清香满太虚。尘寰外,被鸣鸾报客,飞鹤传书。
篇7:《沁园春·忆黄山》赏析
【作品介绍】
《沁园春·忆黄山》是南宋文人汪莘的作品。词中,作者仿佛在读者面前打开一座神界仙山,想象丰富,情思变化多端,笔触多样,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千姿百态的秀丽景色,使人应接不暇。词的上片,描写黄山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的壮丽风光。下片则以动人的神话传说写黄山的奇情异彩。
【原文】
篇8:《沁园春·忆黄山》古诗赏析
汪莘
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长锁清秋。对孤峰绝顶,云烟竞秀,悬崖峭壁,瀑布争流。洞里桃花,仙家芝草,雪后春正取次游。曾亲见,是龙潭白昼,海涌潮头。当年黄帝浮丘,有玉枕玉床还在不?向天都月夜,遥闻凤管,翠微霜晓,仰盼龙楼。砂穴长红,丹炉已冷,安得灵方闻早修?谁知此,问源头白鹿,水畔青牛。
汪萃这首《沁园春》的题目是“忆黄山”,可见他写这首词时,已不在黄山。而早年他曾于黄山屏居,黄山的雄奇壮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即使是回忆,也能非常清晰地把黄山主要的美景都形象鲜明地描绘下来,又能把有关黄山的主要神话传说融合其间。这就不仅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幅明丽的画面,而且在这美丽的画面上蒙上了一层神秘迷茫的面纱,从而更令人神往,更富于艺术魅力。加上这首词文字清丽,风格秀逸,可说是汪莘代表作之一。而在宋词中写黄山者极少,写得好的更寥若晨星。汪莘这首《沁园春》在宋代黄山词中,亦可谓难得之作。
词的上片写黄山的壮丽,重在实写;下片写黄山的神奇,重在虚写。全篇虚实相生,构思巧妙,运笔灵活,联想丰富,形象鲜明,清丽秀逸,韵味隽永。
先看看上片是怎样描绘黄山壮丽景色的吧。开篇三句“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长锁清秋”,以白描手法写出黄山的总体画面,意境开阔。“长锁”一词,有力地表现出黄山景色幽雅,四季如秋,清凉长驻的怡人之美。接着以一个“对”字领起两组隔句对,“孤峰绝顶,云烟竞秀”写山的雄奇;“悬崖峭壁,瀑布争流”,写水的壮观。这是“三十六峰,三十六溪”的具体描写,在读者面前铺开一幅黄山壮伟图。“孤”“绝”“悬”“峭”这四个形容词,绘出山的高峻陡险,“竞”“争”两个动词,强化了画面的动感,写出了“云烟”“瀑布”的气势。这些精确用词使这幅黄山大背景图不是平面的静态画,而是立体的动态图了。“洞里桃花,仙家芝草”是这大背景中的一个特写镜头。第一句隐含着美丽的神话故事:传说古代仙人浮丘公曾在炼丹峰的.炼丹洞里炼过仙丹。那里有两桃,毛白而色异,又有石花形似桃花。第二句则暗点黄帝的故事:相传轩辕峰下的采芝源,曾是轩辕黄帝采芝的地方。这两句既写出黄山异景,也点出它那不寻常的经历。正因为有这些独特的奇景与神秘的色彩,才会吸诱词人“雪后春正取次游。”这是作者深山探胜中撮取的第一个特写镜头。下面再推出第二个特写镜头,就“是龙潭白昼,海涌潮头。”这里特别提出是“亲曾见”,以强化真实感。如果说上一个镜头是幽深的话,那这一个镜头就是阔大;上一个镜头以静怡人,这一个镜头则以动感人。这“龙潭”,指白龙桥下的白龙潭。那里,白云溪受容众壑之水,泻入深潭。每逢大雨滂沱或春雪消融之时,潭中之水就会如雷霆震击,汹涌腾跃,好似海潮翻滚,令人惊心动魄。作者以“海涌潮头”这简炼的四个字,生动形象地写出这巨大的声势,激荡跳跃,神采飞扬。
上片就是这样由总到分,由大背景到特写镜头,有静有动,动静结合,层次分明地描绘了黄山的雄奇壮丽。这些都是以写实为主,──黄山的眼前景色。过片开头则由实入虚,作者插上联想的翅膀,以“当年”一词引入“黄帝浮丘”的故事,远接上片“洞里桃花,仙家芝草”两句。上片是隐含的,这里则是明露的了。而用“当年”这个词则使人感到若回溯历史,真有其事,而不是在讲神话,好象历史上真有过黄帝与浮丘公在此炼丹成仙的事似的。传说远古之时浮丘公在黄山炼得仙丹八粒,黄帝服了七粒,就与浮丘公一起飞升成仙了。如今在炼丹峰上,那些炼丹用的鼎炉、灶穴、药杵、药臼等仍依稀可见,峰下的炼丹源、洗药溪仍有潺潺流水。对这些灵山仙迹,大概历来的骚客游人吟咏者多矣,词人不再重复,而别开生面地去问“玉枕玉床还在不(否)”,这不仅显得新颖脱俗,而且显得更亲切有实感。因为既把神话作真事来写,那仙人原来也是凡夫,炼丹之余也应要睡眠休息,故也该有玉枕玉床才对。但词人又故意不以肯定句出,却以疑问语入,就显得更委婉有情趣。而这二人到底升仙去了,所以接着词人就来个神游天国。以“向”字领起,又两组隔句对“天都月夜,遥闻凤管,翠微霜晓,仰盼龙楼”。天都峰是黄山主峰之一,虽稍低于莲花峰和光明顶,但风姿峻伟,气势磅礴,相传是天国神都,是天帝会见众仙的地方。故词人在静谧的月夜遥望天都峰之时,就似乎听见箫笙管笛,仙乐飘飘。“翠微”,即翠微峰,为黄山三十六大峰之一。山上古木参天,修竹遍地,郁郁葱葱,故曰“翠微”。相传那里有巨蜃,能吁气作楼台城郭之状,谓之“蜃楼”或“龙楼”,故当翠微霜天拂晓,晨光曦微之际,词人仰首翘望,盼能见到浮现于高空的“龙楼”。其实这是多出现于海上的“海市蜃楼”,这种自然奇观,在黄山是很难见到的,故词人翘首仰盼,一冀奇迹出现。──这一笔是词人美丽的畅想,也是给现实的美景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使之更迷人而已。接着,又回到眼前的现实来,“砂穴长红,丹炉已冷,安得灵方闻早修。”本来,神话到底是神话,哪里能找到答案?这一问与上文的“玉枕玉床还在不”呼应,妙趣横生。真耶?幻耶?谁来答复!词人也说“谁知此”,凡人是答不了的,只有去“问源头白鹿,水畔青牛”。这结尾真妙极了,颇有言已尽而意无穷之妙。当然,这白鹿、青牛都是非同凡响之辈。原来,相传浮丘公曾在黄山石人峰下驾鹤驯鹿,留下了驾鹤洞、白鹿源的遗迹。词人要问的大概正是当年浮丘公驯化过的白鹿吧。它当然会知道仙人的灵秘。至于青牛,相传翠微峰下翠微寺左的溪边有一牛,形质迥异,遍体青色,一个樵夫想牵它回家,忽然,青牛入水,渺无踪影。从此,这溪就叫青牛溪,至今仍在。这青牛也会知道仙人修炼的事吧。词人没明点出,正是留有余地,让读者去纵情畅想,慢慢咀嚼。
想象丰富,意境开阔,虚实相生,气势雄伟,又秀逸清丽,这首词正是以这些特色抓住千万读者心灵。
篇9:《汪莘·杏花天·有感》诗词鉴赏
《汪莘·杏花天·有感》诗词鉴赏
美人家在江南住,每惆怅江南日暮。 白蘋洲畔花无数,还忆潇湘风度。 幸自是断肠无处,怎强作莺声燕语? 东风占断秦筝柱,也逐落花归去。
鉴赏:
汪莘是一位治学作词严肃的学者。少年时在黄山读书黄山,研究《易经》、《老子》诸书;中年后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他的这首小词,义兼比兴,寄托着无限感想,真可谓感触万端,伤心人有话无处诉说。也许,其中有不少难以言说的事情,在现代,已无从考证,只好请读者自己充分发挥丰富的联想去体会了。
“美人家在江南住,每惆怅江南日暮。”词中特别标出“美人”二字,也许要说明这首感怀之作,通过美人香草。她家住江南,却为江南的日暮而惆怅。“日暮”,在古典诗词中往往带有象征意义。《离骚》:“日忽忽其将暮。”王逸注:“言己诚欲少留于君之省閤,以须政教,日又忽去,时将欲暮,年岁且尽,言己衰老也。”又《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注:“年老耄晚暮,而功不成,事不遂也。”宋宁宗嘉定年间,下诏求诤言,汪莘以布衣三上封事,不用。词云惆怅日暮,当含深慨。南宋政权偏安江南,词中重复“江南”一语,亦有用意。三、四句,由江南日暮所见的景色而怀想起故人。“白蘋洲”,长着蘋花的沙洲。梁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蘋,日晚江南春。”又,苏轼《渔家傲》词:“汀州蘋老香风度。”见到那洲畔开遍了素洁的.蘋花,便忆起晚风吹过潇湘水面时缥缈的景色。“还忆潇湘风度”,点题“有感”本意,亦本柳恽《江南曲》“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意。
忆潇湘,即忆远人。作者尚有《乳燕飞·汪子感秋采楚词赋此》词云:“念往日佳人为偶。独向芳洲相思处,采蘋花杜若空盈手。……木叶纷纷秋风晚,缥缈潇湘左右。见帝子冰魂厮守。”词人之感亦大矣!词中的“美人”、“佳人”恐怕也是有所寄托的吧。
换头二句,具见风骨。本来已没有可让自己悲痛断肠之处,又何必勉强去作那宛转的燕语莺声呢!“幸自”句,实是怨愤之语。本正是“何处春阳不断肠”(唐无名氏《春阳曲》),触目生悲,词人才故意说断肠无处,亦犹东坡《临江仙》“归来欲断无肠”之意。
宋宁宗开禧年间下诏攻金,后因军事受挫,向金人求和。杨皇后与史弥远等相结,杀害主张伐金的韩侂胄。嘉定元年(1208)与金达成屈辱的“嘉定和议”。史弥远专政,粉饰太平,朝野上下,一片歌舞升平。汪氏诣阕上书,亦在此时,词云不愿“强作莺声燕语”,自有品格。《四库全书总目》谓汪莘“其言剀切耿直,相规以善,非依草附木、苟邀奖借者比”,可以佐证。
“东风”二句,以景语作结,含思无限。东风吹送着落花,“美人”也无心去弹弄秦筝,便随着飞花缓缓归去。“占断”,犹言占尽。秦筝“,补足”莺声燕语“。不说罢理秦筝,而说”东风占断“,用意十分委婉。汪莘的《方壶存校》中有词二卷,都是些豪迈奔向之诗,而这首《杏花天》却如此明亮清秀,不同于其它作品。词题”有感“,所感何事,已无资料供考证,我们无妨把它作为一首很美妙动听的无题情歌来欣赏。
篇10:桃源忆故人,桃源忆故人汪莘,桃源忆故人的意思,桃源忆故人赏析
桃源忆故人,桃源忆故人汪莘,桃源忆故人的意思,桃源忆故人赏析 -诗词大全
桃源忆故人作者:汪莘 朝代:宋 体裁:词 人间只解春留住。不管秋归去。一阵西窗风雨。秋也归何处。柴扉半掩闲庭户。黄叶青苔无数。犹把小春分付。梅蕊前村路。
★ 沁园春·韩村
★ 杏花诗词
【汪莘《沁园春·忆黄山》宋词鉴赏(共10篇)】相关文章:
形容竹子的诗词摘录2022-05-04
《沁园春长沙》案教学设计(高一上册)2022-11-11
《沁园春长沙》教案优秀2022-05-05
沁园春长沙 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2023-10-20
《沁园春长沙》优秀读书笔记2022-05-06
沁园春 长沙教案2022-07-26
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教案2023-07-18
沁园春 长沙 教案2022-09-23
写竹子的诗词2023-08-20
沁园春长沙教案与反思2024-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