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登安阳城楼》古诗原文赏析

时间:2023-06-11 07:55:55 诗词鉴赏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孟浩然《登安阳城楼》古诗原文赏析(整理10篇)由网友“BunnyLight”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孟浩然《登安阳城楼》古诗原文赏析,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孟浩然《登安阳城楼》古诗原文赏析

篇1:孟浩然《登安阳城楼》古诗原文赏析

孟浩然《登安阳城楼》古诗原文赏析

古诗《登安阳城楼》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县城南面汉江流,江嶂开成南雍州。

才子乘春来骋望,群公暇日坐销忧。

楼台晚映青山郭,罗绮晴娇绿水洲。

向夕波摇明月动,更疑神女弄珠游。

作品赏析

【注解】:

⑴安阳城楼:唐初安阳县城楼,唐中后期安阳故城被洪水摧毁。

⑵县城南面汉江流:是说古安阳县城的位置在汉江北岸,南面流着汉江。

⑶江嶂开成南雍州:是指汉江将古安阳城与安康县城隔开,登上安阳城可南望安康。当时,人们把长安称北雍州,将安康誉为南雍州。此诗中的南雍州,指安康,唐朝长安属于雍州管辖,在安康正北,故称安康为南雍州。

⑷才子乘春来骋望:是说地方文士当春放眼眺望。

⑸诸公暇日坐销忧:是指地方长官乘暇日消遣忧烦。

⑹楼台晚映青山廓:是说站在楼台上能看见处在青山之中的城郭,指唐时安康城。

⑺罗绮晴娇绿水洲:是指士女们的华美衣裙服饰使晴和的绿水芳洲更加妩媚。

⑻向夕波摇明月动:是说傍晚汉江的粼粼水波照得明月随之而动。

⑼更疑神女弄珠游:是指水波中流动的明月像神女在弄珠(神女弄珠的`传说发生在作者家乡襄阳西万山之麓,诗人在这里联想起了神女弄珠的故事,神女指汉水女神)。

【鉴赏】:

孟浩然登安阳城楼,眺望的是汉江和对岸的安康县城,实际上讴歌的安康。《登安阳城楼》生动描绘了古安阳城和安康城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景观,也折射出了盛唐开元之时的安康经济社会面貌。在孟浩然笔下,当时的安康城有相当规模,城美、水美、山美,人更美,才有“楼台晓映青山郭,罗绮晴娇绿水洲”,“向夕波摇明月动,更疑神女弄珠游”的佳句。虽然此事至己过去了1278年,安阳故城早在唐中后期就被洪水摧毁,安康故城在公元1052年(宋仁宗皇祜四年)遭水患邑署漂没,公元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县城完全毁弃,但今天读诗抚昔,方知汉阴前身古安康的繁荣。

篇2:孟浩然《登安阳城楼》的原文和注释

孟浩然《登安阳城楼》的原文和注释

作品介绍

《登安阳城楼》的作者是孟浩然,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0卷。

原文

登安阳城楼

作者:唐·孟浩然

县城南面汉江流,江涨开成南雍州。

才子乘春来骋望,群公暇日坐销忧。

楼台晚映青山郭,罗绮晴骄绿水洲。

向夕波摇明月动,更疑神女弄珠游。

注释

①此诗为浩然游历汉中(今陕西汉中)一带时所作。李景白引《清一统志·陕西,汉中府》:“安阳故城在城固县东,汉置,属汉中郡,后汉因之,魏晋时徙废。按《水经》云‘汉水自城固又东过安阳县南’,则汉安阳本在今城固东界。”(《孟浩然诗集校注》)又,《元和郡县志,山南道三·洋州》:“黄金县,本汉安阳县地,属汉中郡。后魏文帝于此分置黄金县,因黄金水为名。”疑然所登者即此县城楼,而标题用汉旧县名也。

②涨:全诗校:“一作嶂。”南雍州:指襄州。《宋书·州郡三》:“雍州刺史,晋江左立。胡亡氏乱,雍、秦流民多南出樊河,晋孝武帝始于襄阳侨立雍州。”《元和郡县志·山南道二·襄州》:“永嘉之乱,三辅豪族流于樊沔,侨于汉水之侧,立南雍州。孝武帝以朱序为南雍州刺史·一恭帝改雍州为襄州,因州南襄水为名也。”

③《楚辞·九歌,湘夫人》:“白蘋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骋望,极目远望。王集《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④罗绮:指衣着。骄:全诗校:“一作娇。”

⑤言月影入江,波摇影动。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写政治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繁体对照

全唐詩卷160登安陽城樓孟浩然

縣城南面漢江流,江漲開成南雍州。

才子乘春來騁望,群公暇日坐銷憂。

樓台晚映青山郭,羅绮晴驕綠水洲。

向夕波搖明月動,更疑神女弄珠遊。

篇3:登安阳城楼,登安阳城楼孟浩然,登安阳城楼的意思,登安阳城楼赏析

登安阳城楼,登安阳城楼孟浩然,登安阳城楼的意思,登安阳城楼赏析 -诗词大全

登安阳城楼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  体裁:七律   县城南面汉江流,江嶂开成南雍州。

才子乘春来骋望,群公暇日坐销忧。

楼台晚映青山郭,罗绮晴娇绿水洲。

向夕波摇明月动,更疑神女弄珠游。

篇4:登兖州城楼原文及赏析

登兖州城楼原文及赏析

原文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翻译

我在来到兖州看望我父亲的日子里,初次登上城楼放眼远眺,飘浮的白云连接着东海和泰山,一马平川的原野直入青州和徐州。秦始皇的石碑像一座高高的山峰屹立在这里,鲁恭王修的灵光殿只剩下一片荒芜的城池。我从来就有怀古伤感之情,在城楼上远眺,独自徘徊,心中十分感慨。

注释

⑴兖州:唐代州名,在今山东省。诗:“趋庭尊教义。”蔡梦弼曰:公父闲尝为兖州司马,公时省侍,故有“趋庭”句。

⑶初:初次。《晋书·庾亮传》:“乘秋夜往,共登南楼。”此借用其字。张镜《观象赋》:“尔乃纵目远览,傍通四维。”

⑷海岱:东海、泰山。古诗:“浮云蔽白日。”海岱青徐,与兖州接壤。《禹贡》:“海岱惟青州。”

⑸入:是一直伸展到的意思。青徐:青州、徐州。鲍照诗:“平野起秋尘。”《海赋》:“西薄青徐。”《唐书》:青州北海郡、徐州彭城郡,俱属河南道。

⑹秦碑:秦始皇命人所记得的歌颂他功德的石碑。唐太宗《小山赋》:“寸中孤嶂连还断。”《秦本纪》:“始皇二十八年,东行郡县,上邹峰山,刻石颂秦德。”

⑺鲁殿:汉时鲁恭王在曲阜城修的灵光殿。馀:残馀。谢玄晖诗:“荒城迥易阴。”徐摛诗:“列楹登鲁殿。”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殿本景帝子鲁共王所立。”《后汉书注》:殿在兖州曲阜县城中。

⑻古意:伤古的意绪。《史记·龟策传》:“所从来久矣。”隋李密诗:“怅然怀古意。”

⑼踌躇:犹豫。沈约诗:“临眺殊复奇。”《庄子》:“圣人踌躇以兴事。”薛君曰:“踌躇,踯躅也。”《玉篇》:“犹豫也。”黄生曰:前半登楼之景,后半怀古之情,其驱使名胜古迹,能作第一种语。此与《岳阳楼》诗,并足凌轹千古。

赏析

登兖州城楼这首诗和《望岳》同是第一次游齐赵时所作,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作者当时到兖州省视父亲而登咏兖州南楼。

篇5:孟浩然古诗原文及赏析

孟浩然古诗两首原文及赏析

古诗《南归阻雪》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一作南阳北阻雪

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

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

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

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

十上耻还家,徘徊守归路。

作品赏析

【注解】:

⑴南归阻雪:《全唐诗》校:“一作南阳北阻雪。”

⑵滞:停留。宛:汉县名,在今河南南阳市。许:秦县名,在今河南许昌市东北。

⑶豫:古代豫州,主要指今河南一带。或谓借指洛阳。按,作者此时滞于宛许,而长安、洛阳在北,日夕北望,不当生“乡山在何处”之感叹。孟浩然家乡在南,故疑“京豫”为“荆豫”之误。唐襄州,属《禹贡》豫荆二州之域(参见《元和郡县志·山南道·襄州》)。

⑷阮籍《咏怀》第十六:“旷野莽茫茫。”

⑸皋:水边高地。《全唐诗》校:“一作湍。”

⑹属意:专意。章句:章节与句子。此指诗赋等著作。

【鉴赏】:

《南归阻雪》的`作者是孟浩然,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59卷第52首。前四句交代时间地点,对京豫的回顾和对乡山的渴望,表现出归途怅惘的情怀。中间四句写黄昏时茫茫雪原所见,“孤烟”、“归雁”、“饥鹰捉寒兔”等,一片荒凉景象,喻示出诗人此时的处境。后四句写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坎坷,落第还乡的羞愧心理。全诗表现了诗人心情的忧郁和冷漠。

古诗《越中逢天台太一子》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仙穴逢羽人,停舻向前拜。②

问余涉风水,何处远行迈?③

登陆寻天台,顺流下吴会。

兹山夙所尚,安得闻灵怪。④

上逼青天高,俯临沧海大。⑤

鸡鸣见日出,每与仙人会。⑥

来去赤城中,逍遥白云外。

莓苔异人间,瀑布当空界。⑦

福庭长不死,华顶旧称最。⑧

永愿从之游,何当济所届。⑨

作品赏析

【注解】:

① 太一子:或作“太乙子”。

② 羽人:《楚辞·远游》:“仍羽人于丹邱兮,留不死之旧乡。”

③ 何处:又作“何事”。

④ 闻:又作“问”。

⑤ 上逼:一作“上通”。俯临:一作“停临”。

⑥ “每与”句:一作“常觌仙人旆”。

⑦ 莓苔:《异苑》:“天台山石桥,有莓苔之险。”当:一作“作”。

⑧ “福庭”句:《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仍羽人于丹邱,寻不死之福庭。 ”长不死:一作“长自然”,误。华顶:天台山最高处,一作“胜境”。

⑨ “永愿”句:又作“永怀从此游”、“永比从之游”、“永此从之游”。之:原作“此”。

篇6:登河北城楼作原文及赏析

登河北城楼作原文及赏析

原文:

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

高城眺落日,极浦映苍山。

岸火孤舟宿,渔家夕鸟还。

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

译文

傅岩上有一些住户的院落,那驿亭就坐落在云雾之间。

站在高高的城池上观赏落日的景象,遥远的水面上映着苍山的倒影。

岸上有零星的火光,有几只小船孤零零地停在水面,一些渔家与夕鸟相伴而归。

在这寂静又广阔的天地之间,心绪也跟那宽广的河水一般闲适。

注释

⑴河北:县名,唐属陕州,天宝元年(742)改名平陆,治所在今山西省平陆县。

⑵井邑(yì):人家,居民的房子院落。

⑶傅(fù)岩:山岩名,地势险峻,一称傅险,传说商代贤臣傅说未仕前曾版筑于此。

⑷客亭:亭驿,供旅人休息的小亭子。

⑸极浦(pǔ):远处的水滨。

⑹广川:广阔的河流。此指黄河。

赏析

首联“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描述的是诗人登上城楼所见到的景色。诗人把全诗的布景放到云雾之间,不但有辽阔与沧桑的感觉,而且使整个画面呈现出如梦如幻的迷离之感。这样设景,既拉大了人与景的距离,使之不至于太过清晰切近而失去朦胧美感,又给之后要展现的实在的物体布置了一个较为虚空的`背景。

“高城眺落日,极浦映苍山。岸火孤舟宿,渔家夕鸟还”两联,前面两句,从大处着笔,显示出高、远、壮、阔之感,后面两句则从细节上加以点缀。正如绘画中“先从大处定局,开合分明,中间细碎处,点缀而已”的章法,颔联结构的布置也具有绘画般的技艺:高处的城楼,略低的夕阳,遥远的水边及更远一些的苍山倒影,错落参差,具有画面的美感。

颈联两句,诗人将视角从辽阔的大背景中拉回,关注于眼前的小景与细景,“宿”是静,“还”是动,动静结合,展现了水面的遥远与闲静。而“岸火”则消解了“孤舟”的寂寞之感,给有些寂寞清冷的画面染上了一层温暖的色调,让全诗的写景不显得呆板与死寂。

两句“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两句,抒发了诗人内心自由快乐的情感,表现了诗人以山水为乐的情怀。

这首诗中,诗人将村镇、客亭作一层远景;落日、苍山作一层中景;孤舟、渔家作一层近景,由远到近,由点到面再到点,构成了一幅层次错落,虚实结合,点面清晰的山川风景图。

篇7:在军登城楼原文及赏析

在军登城楼原文及赏析

原文: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译文

城上军威使人望而生畏,连江中的水都似乎杀气腾腾。

现在,我身穿军装准备战斗,等到平定了天下时,一定载歌载舞进入长安京城。

注释

军:指军中。

风威:军威。险:望而生畏的意思。

水气:指杀气。寒:不寒而栗。

戎衣:即军装。定:平定。

歌舞:载歌载舞。长安:唐的都城。

赏析:

诗歌以对句起兴,在深秋的一个清晨,诗人登上了广陵城楼,纵目远望,浮思遐想。此刻楼高风急,江雾浓重,风雨潇潇。“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两句写深秋景色,城上冷风飕飕,江中水气寒冷,好一派肃杀景象。诗句晓畅隽永,看似质朴平易不着笔力。诗人借用了《梁书·元帝纪》中“信与江水同流,气与寒风共愤”的典故,恰到好处地抒发了同仇敌忾的豪情与激愤。充分表现临战前的紧张、肃穆、庄严的气氛和将士们的进取、希望和信心。此二句营造一个“风冷水寒”的悲剧氛围,与“风潇潇兮易水寒”一样,给人以慷慨悲壮苍凉激越的感受。诗的'三四句写诗人对讨武战争必胜的信心。第三句诗“戎衣何日定”,“何日”意为“总有一天”,以否定式表肯定,必胜之心力透纸背。这句诗借周武王讨伐殷纣王的故事隐喻李敬业讨伐武则天是以有道伐无道,说明“匡复”是正义的,顺应民心、天意的,因此也必定是会胜利的。诗的最后一句,“歌舞入长安”,水到渠成轻松自然地作了结尾,表现出诗人必胜的信念及勇往直前,不成功则成仁的彻底反抗精神和大无畏气概。

这首诗工于用典且浑然一体,增强了诗的深度和概括力。这首小诗,属对工整,语言朴实,音韵和谐流畅。若将此诗的意境分而析之,不难发现,此诗所描述的是“风冷水寒”的清冷之境,而“戎衣歌舞”所体现的却是诗人的满腔热情和雄心,这一“冷”一“热”对比,映衬,赋予了此诗特有的魅力。

篇8:《赠孟浩然》古诗原文及赏析

《赠孟浩然》古诗原文及赏析

《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赠孟浩然》作品评述

【注解】:

1、红颜:指年青的时候。

2、轩冕:指官职,轩:车子;冕:高官戴的礼帽。

3、卧松云:隐居。

4、中圣:中酒,就是喝醉的意思,

5、清芬:指美德。

【韵译】:

我敬重孟浩然先生的庄重潇洒,

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

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

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

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

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

【评析】:

全诗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首联点题,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慕之情;

二、三两联描绘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尾联直接抒情,把孟氏的高雅比为高山巍峨峻拔,令人抑止。

诗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以一种舒展唱叹的语调,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

--引自“超纯斋诗词” 翻译、评析:刘建勋

本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诗的风格自然飘逸,描绘了孟浩然风流儒雅的形象,同时也抒发了李白与他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李白的律诗,不屑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前人称“太白于律,犹为古诗之遗,情深而词显,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归,开郁宣滞,特于风骚为近焉。”(《李诗纬》)本诗就有这样的特色。

首先看其章法结构。首联即点题,开门见山,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一个“爱”字是贯串全诗的抒情线索。“风流”指浩然潇洒清远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这一联提纲挈领,总摄全诗。到底如何风流,就要看中间二联的笔墨了。

中二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红颜”对“白首”,概括了从少壮到晚岁的生涯。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浩然宁弃仕途而取隐遁,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白首”句着一“卧”字,活画出人物风神散朗、寄情山水的高致。如果说颔联是从纵的方面写浩然的生平,那么颈联则是在横的方面写他的隐居生活。在皓月当空的清宵,他把酒临风,往往至于沉醉,有时则于繁花丛中,流连忘返。颔联采取由反而正的写法,即由弃而取,颈联则自正及反,由隐居写到不事君。纵横正反,笔姿灵活。

中二联是在形象描写中蕴含敬爱之情,尾联则又回到了直接抒情,感情进一步升华。浩然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品格已写得如此充分,在此基础上将抒情加深加浓,推向高潮,就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仰望高山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体化了,但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有“安可仰”之叹,只能在此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这样写比一般地写仰望又翻进了一层,是更高意义上的崇仰,诗就在这样的赞语中结束。

其次诗在语言上也有自然古朴的特色。首联看似平常,但格调高古,萧散简远。它以一种舒展的唱叹语调来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自有一种风神飘逸之致,疏朗古朴之风。尾联也具有同样风调。中二联不斤斤于对偶声律,对偶自然流走,全无板滞之病。如由“红颜”写至“白首”,象流水淌泻,其中运用“互体”,耐人寻味:“弃轩冕”、“卧松云”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这样写,在自然流走之中又增加了摇曳错落之美。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不见斧凿痕迹。如“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之意,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高山”一句用了《诗经·小雅·车舝》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后来司马迁又在《孔子世家》中用来赞美孔子。这里既是用典,又是形象描写,即使不知其出处,也仍能欣赏其形象与诗情之美。而整个诗的结构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开头提出“吾爱”之意,自然地过渡到描写,揭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依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所以象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篇9:古诗赠孟浩然原文及赏析

古诗赠孟浩然原文及赏析

李白简介

李白(7-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赠孟浩然

朝代:唐代  作者: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译文

我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

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

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

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

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

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

注释

1.孟夫子:指孟浩然。夫子,一般的尊称。

2.风流: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词章,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等。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说孟“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

3.红颜句:意谓从青年时代起就对轩冕荣华(仕宦)不感兴趣。

4.白首:白头,指老年。

5..醉月句:月下醉饮。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曹魏时徐邈喜欢喝酒,称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人。中:读去声,动词,“中暑”、“中毒”之“中”,此为饮清酒而醉,故曰中圣。释源:《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说解:曹操严禁饮酒。徐邈身为尚书郎,私自饮酒,违犯禁令。当下属问询官署事务时,他竟说“中圣人”,意思是自己饮中了酒。因当时人讳说酒字,把清酒叫圣人,浊酒叫贤人。关于“酒”与“圣人”之关系,最早的记载出现于《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传】二十二年春,臧武仲如晋,雨,过御叔。御叔在其邑,将饮酒,曰:“焉用圣人!我将饮酒而己,雨行,何以圣为?”穆叔闻之曰:“不可使也,而傲使人,国之蠹也。”令倍其赋。后世遂以“中圣人”或“中圣”指饮酒而醉

6.迷花:迷恋花草,此指陶醉于自然美景。事君:侍奉皇帝。

7.高山:言孟品格高尚,令人敬仰。《诗经·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8.徒此揖清芬: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李白出蜀后,游江陵、潇湘、庐山、金陵、扬州、姑苏等地,然后回头又到了江夏。他专程去襄阳拜访孟浩然,不巧孟已外游,李白不无遗憾地写了这首诗,表达敬仰和遗憾之情。“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二句,即透出仰慕而未能一见之意。

赏析

诗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以一种舒展唱叹的语调,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

李白的律诗,不屑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前人称“太白于律,犹为古诗之遗,情深而词显,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归,开郁宣滞,特于风骚为近焉。”(《李诗纬》)该诗就有这样的特色。

首先看其章法结构。首联即点题,开门见山,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一个“爱”字是贯串全诗的抒情线索。“风流”指浩然潇洒清远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这一联提纲挈领,总摄全诗。到底如何风流,就要看中间二联的笔墨了。 中二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红颜”对“白首”,概括了从少壮到晚岁的生涯。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浩然宁弃仕途而取隐遁,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白首”句着一“卧”字,活画出人物风神散朗、寄情山水的高致。如果说颔联是从纵的方面写浩然的生平,那么颈联则是在横的方面写他的隐居生活。在皓月当空的清宵,他把酒临风,往往至于沉醉,有时则于繁花丛中,流连忘返。颔联采取由反而正的写法,即由弃而取,颈联则自正及反,由隐居写到不事君。纵横正反,笔姿灵活。

中二联是在形象描写中蕴含敬爱之情,尾联则又回到了直接抒情,感情进一步升华。浩然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品格已写得如此充分,在此基础抒情加深加浓,推向高潮,就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仰望高山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体化了,但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有“安可仰”之叹,只能在此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这样写比一般地写仰望又翻进了一层,是更高意义上的崇仰,诗就在这样的赞语中结束。

其次诗在语言上也有自然古朴的.特色。首联看似平常,但格调高古,萧散简远。它以一种舒展的唱叹语调来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自有一种风神飘逸之致,疏朗古朴之风。尾联也具有同样风调。中二联不斤斤于对偶声律,对偶自然流走,全无板滞之病。如由“红颜”写至“白首”,象流水淌泻,其中运用“互体”,耐人寻味:“弃轩冕”、“卧松云”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这样写,在自然流走之中又增加了摇曳错落之美。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不见斧凿痕迹。如“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之意,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高山”一句用了《诗经·小雅·车舝》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后来司马迁又在《孔子世家》中用来赞美孔子。这里既是用典,又是形象描写,即使不知其出处,也仍能欣赏其形象与诗情之美。而整个诗的结构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开头提出“吾爱”之意,自然地过渡到描写,揭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依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所以象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篇10:登河北城楼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登河北城楼作

王维〔唐代〕

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

高城眺落日,极浦映苍山。

岸火孤舟宿,渔家夕鸟还。

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

译文

傅岩上有一些住户的院落,那驿亭就坐落在云雾之间。站在高高的城池上观赏落日的景象,遥远的水面上映着苍山的倒影。岸上有零星的火光,有几只小船孤零零地停在水面,一些渔家与夕鸟相伴而归。在这寂静又广阔的天地之间,心绪也跟那宽广的河水一般闲适。

注释

河北:县名,唐属陕州,天宝元年(742)改名平陆,治所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井邑(yì):人家,居民的房子院落。傅(fù)岩:山岩名,地势险峻,一称傅险,传说商代贤臣傅说未仕前曾版筑于此。客亭:亭驿,供旅人休息的小亭子。极浦(pǔ):远处的水滨。广川:广阔的河流。此指黄河。

初秋孟浩然

杜甫《登兖州城楼》译文和赏析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原文翻译及赏析

登鹳雀楼原文赏析及翻译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全诗翻译赏析

唐诗《池上》赏析

唐诗七夕简单赏析

含夏字的唐诗佳句及赏析

登岳阳楼翻译

《登岳阳楼》原文、译文

孟浩然《登安阳城楼》古诗原文赏析
《孟浩然《登安阳城楼》古诗原文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孟浩然《登安阳城楼》古诗原文赏析(整理10篇)】相关文章:

唐诗赏析2024-05-17

唐诗摘选赏析2023-07-27

田园乐古诗带拼音王维2023-12-24

古诗原文意思赏析2022-09-07

九日登梓州城阅读及答案2023-06-29

孟浩然的古诗2023-05-31

谈爱李白原文2023-07-10

《登岳阳楼》杜甫古诗原文及翻译2024-02-09

咏青苔诗诗词解析2023-09-18

又登岳阳楼,又登岳阳楼陈与义,又登岳阳楼的意思,又登岳阳楼赏析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