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兖州城楼》译文和赏析(精选10篇)由网友“寻找唯一的爱”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杜甫《登兖州城楼》译文和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杜甫《登兖州城楼》译文和赏析
杜甫《登兖州城楼》译文和赏析
《登兖州城楼》是唐代诗人杜甫早期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二句点出登楼。颔联两句写登楼纵目所见远景。颈联两句写登楼纵目时所见古迹。尾联二句总结,古意承上两句来,临眺与上纵目照应。凭高杯古,不免踌躇惆怅。因结构谨严,格律工稳,故前人多取以为式。
【原文】
登兖州城楼⑴
东郡趋庭日⑵,南楼纵目初⑶。
浮云连海岱⑷,平野入青徐⑸。
孤嶂秦碑在⑹,荒城鲁殿馀⑺。
从来多古意⑻,临眺独踌躇⑼。
【注释】
⑴兖州:唐代州名,在今山东省。杜甫父亲杜闲任兖州司马。邵注:兖州,鲁所都,汉以封共王余。《唐书》:兖州,鲁郡,属河南道。顾宸注:兖州,隋改为鲁郡,唐初复曰兖州,后又改鲁郡。仇兆鳌按:唐之兖州治瑕丘县,即今之嵫阳县也。
⑵东郡趋庭:到兖州看望父亲。《前汉志》:东郡,秦置,属兖州。隋孙万寿诗:“趋庭尊教义。”蔡梦弼曰:公父闲尝为兖州司马,公时省侍,故有“趋庭”句。
⑶初:初次。《晋书·庾亮传》:“乘秋夜往,共登南楼。”此借用其字。张镜《观象赋》:“尔乃纵目远览,傍通四维。”
⑷海岱:东海、泰山。古诗:“浮云蔽白日。”海岱青徐,与兖州接壤。《禹贡》:“海岱惟青州。”
⑸入:是一直伸展到的意思。青徐:青州、徐州。鲍照诗:“平野起秋尘。”《海赋》:“西薄青徐。”《唐书》:青州北海郡、徐州彭城郡,俱属河南道。
⑹秦碑:秦始皇命人所记得的歌颂他功德的石碑。唐太宗《小山赋》:“寸中孤嶂连还断。”《秦本纪》:“始皇二十八年,东行郡县,上邹峰山,刻石颂秦德。”
⑺鲁殿:汉时鲁恭王在曲阜城修的灵光殿。馀:残馀。谢玄晖诗:“荒城迥易阴。”徐摛诗:“列楹登鲁殿。”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殿本景帝子鲁共王所立。”《后汉书注》:殿在兖州曲阜县城中。
⑻古意:伤古的意绪。《史记·龟策传》:“所从来久矣。”隋李密诗:“怅然怀古意。”
⑼踌躇:犹豫。沈约诗:“临眺殊复奇。”《庄子》:“圣人踌躇以兴事。”薛君曰:“踌躇,踯躅也。”《玉篇》:“犹豫也。”黄生曰:前半登楼之景,后半怀古之情,其驱使名胜古迹,能作第一种语。此与《岳阳楼》诗,并足凌轹千古。
【译文】
我在来到兖州看望我父亲的日子里,初次登上城楼放眼远眺,飘浮的白云连接着东海和泰山,一马平川的原野直入青州和徐州。秦始皇的石碑像一座高高的山峰屹立在这里,鲁恭王修的灵光殿只剩下一片荒芜的城池。我从来就有怀古伤感之情,在城楼上远眺,独自徘徊,心中十分感慨。
篇2:杜甫《登兖州城楼》全诗翻译赏析
杜甫《登兖州城楼》全诗翻译赏析
《登兖州城楼》
【年代】盛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
【作者】杜甫
【体裁】五言律诗
东郡趋庭日⑵,南楼纵目初⑶。
浮云连海岱⑷,平野入青徐⑸。
孤嶂秦碑在⑹,荒城鲁殿馀⑺。
从来多古意⑻,临眺独踌躇⑼。
注释:
⑴兖州:唐代州名,在今山东省。杜甫父亲杜闲任兖州司马。邵注:兖州,鲁所都,汉以封共王余。《唐书》:兖州,鲁郡,属河南道。顾宸注:兖州,隋改为鲁郡,唐初复曰兖州,后又改鲁郡。仇兆鳌按:唐之兖州治瑕丘县,即今之嵫阳县也。
⑵东郡趋庭:到兖州看望父亲。《前汉志》:东郡,秦置,属兖州。隋孙万寿诗:“趋庭尊教义。”蔡梦弼曰:公父闲尝为兖州司马,公时省侍,故有“趋庭”句。
⑶初:初次。《晋书·庾亮传》:“乘秋夜往,共登南楼。”此借用其字。张镜《观象赋》:“尔乃纵目远览,傍通四维。”
⑷海岱:东海、泰山。古诗:“浮云蔽白日。”海岱青徐,与兖州接壤。《禹贡》:“海岱惟青州。”
⑸入:是一直伸展到的意思。青徐:青州、徐州。鲍照诗:“平野起秋尘。”《海赋》:“西薄青徐。”《唐书》:青州北海郡、徐州彭城郡,俱属河南道。
⑹秦碑:秦始皇命人所记得的歌颂他功德的石碑。唐太宗《小山赋》:“寸中孤嶂连还断。”《秦本纪》:“始皇二十八年,东行郡县,上邹峰山,刻石颂秦德。”
⑺鲁殿:汉时鲁恭王在曲阜城修的灵光殿。馀:残馀。谢玄晖诗:“荒城迥易阴。”徐摛诗:“列楹登鲁殿。”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殿本景帝子鲁共王所立。”《后汉书注》:殿在兖州曲阜县城中。
⑻古意:伤古的意绪。《史记·龟策传》:“所从来久矣。”隋李密诗:“怅然怀古意。”
⑼踌躇:犹豫。沈约诗:“临眺殊复奇。”《庄子》:“圣人踌躇以兴事。”薛君曰:“踌躇,踯躅也。”《玉篇》:“犹豫也。”黄生曰:前半登楼之景,后半怀古之情,其驱使名胜古迹,能作第一种语。此与《岳阳楼》诗,并足凌轹千古。
相关试题及阅读答案:
1.本诗虽属旅游题材,但诗人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分别进行了观览与思考,请结合文本对此予以分析。
答:时间:“在”、“馀”二字从历史角度进行选点,秦碑、鲁殿在“孤嶂”、“荒城”中经受历史长河之冲刷,一存一残。空间:“连”“人”二字从地理角度加以定向,兖州往东与海“连”接,往西伸“入”陆地。诗人一方面广览祖国的山海壮观,一方面回顾前朝的历史胜迹,勾起了浓厚的怀古意识。(意对即可)
2.结合全诗,分析“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①浓厚的怀古之情;②登上兖州城楼眺望不忍离去之情;③因时人很少了解自己的`平昔怀抱而产生的孤单寂寞之情。(言之有理即可)
译文:
我在来到兖州看望我父亲的日子里,初次登上城楼放眼远眺,飘浮的白云连接着东海和泰山,一马平川的原野直入青州和徐州。秦始皇的石碑像一座高高的山峰屹立在这里,鲁恭王修的灵光殿只剩下一片荒芜的城池。我从来就有怀古伤感之情,在城楼上远眺,独自徘徊,心中十分感慨。
简析:
此诗首联二句点出登楼。兖州为汉之东郡。《论语》,“鲤(孔丘的儿子)趋而过庭。”杜甫父亲杜闲这时作兖州司马,他来省视,故日“趋庭”。颔联两句写登楼纵目所见远景。海岱青徐,都和兖州接境。颈联两句写登楼纵目时所见古迹。秦碑,指秦始皇登峄山所刻石碑。鲁殿,指鲁灵光殿,汉景帝子鲁共王所建。王延寿有《鲁灵光殿赋》。殿在曲阜县东二里。尾联二句总结。古意承上两句来。临眺与上纵目照应。凭高杯古,故不免踌躇惆怅。通首皆登楼所见,“海岱”“青徐”属远景,故以“纵目”二字引起。“秦碑”“鲁殿”属近景,故以“临眺”二字作结。以上下四句分成两部分。赵汸云:“三四宏阔,俯仰千里。五六微婉,上下千年。曰“从来”则平昔怀抱可知。曰“独”则登楼者未必皆知。”
篇3:《登兖州城楼》杜甫
杜甫
东郡趋庭日,
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
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
荒城鲁殿余。
从来多古意,
临眺独踌躇。
杜甫诗鉴赏:
“兖州”在今山东省。“城楼”即州城南楼。这是杜甫第一次游历齐赵之作。他的父亲杜闲时正在衮作司马。
首联点出登楼的缘由和时间。“东郡”,在汉代是兖州所辖九郡之一。“趋庭”用《论语·季氏》孔丘的儿子“鲤趋而过庭”的故事,指明是因探亲来到兖州,借此机会登城楼“纵目”观赏。“初”字确指这是首次登楼。
次联写“纵目”所见形势。“海”指渤海,“岱”指泰山,都在青州境。兖、青、徐等州均在山东、江苏一带。“浮云”、“平野”四字,用烘托法表现兖与邻州都位于辽阔平野之中,浮云笼罩,难以分辨。
“连”“入”二字从地理角度加以定向,兖州往东与海“连”接,往西伸“入”楚地。不但壮观,且传神。
三联写纵目所见胜迹,并引起怀古之情。“孤嶂”指今山东邹县东南的峄山。“秦碑”,指秦始皇登峄山时臣下“颂”德的石刻。“在”指尚在。“荒城”指曲阜。“鲁殿”,指县东二里的汉景帝子鲁恭王所建鲁灵光殿,“余”指残存。“在”、“余”二字从历史角度进行选点,秦碑、鲁殿在“孤嶂”、“荒城”中经受历史长河之冲刷,一存一残,个中原因是很能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反思的。
尾联是全诗的总结。“从来”意为向来如此。“古意”承三联“秦碑”来。“多”说明深广。它包含两层意思。其一诗人自指,意为诗人向来怀古情深,其一指兖州,是说早在东汉开始兖州建置前,它就以古迹众多闻名。这就是杜甫登楼远眺,会生起怀古情思的原因。“临眺”与次联“纵目”相照应。“踌躇”,徘徊。“独”字很能表现杜甫不忍离去时的“独”特感受。前人解释:“曰‘从来’则平昔怀抱可知;曰‘独’则登楼者未必皆知”。(赵汸)很能道出尾联的深沉含意。
此诗是杜甫二十九岁时作,是杜甫现存最早的一首五律诗。此诗已初次显露出他的艺术才华。明代李梦阳把“迭景者意必二”作为“律诗三昧”之一。胡应麟更以此诗中间两联“前景寓目,后景感怀”为杜律“变化莫测”之一例。此诗虽属旅游题材,但诗人从纵横两方面,即地理和历史的角度,分别进行观览与思考,从而表达出登楼临眺时触动的个人感受,是颇具特色的。诗人一方面广览祖国的山海壮观,一方面回顾前朝的历史胜迹,而更多的是由临眺而勾引起的怀“古”意识。
在艺术上此诗一、二、三联均运用了工整的对句。
“ 东郡”、“南楼”,“趋庭”、“纵目”,“浮云”、“平野”,“海岱”、“青徐”,“孤嶂”、“荒城”,“秦碑”、“鲁殿”,都是实写。尾联才由“临眺”引出思“古”之“意”,则带有虚写的意味。而二、三联“连”、“入”、“在”、“余”四字,通过对仗,将海岱连接,平野延伸,秦碑虽存,鲁殿已残等自然景观与历史胜迹,在动态中分别表现出来。尾联“多”、“独”二字尤能传达作者深沉历史反思与个人独特感受。无怪乎叶石林评论说:“诗人以一字为工”,“惟老杜变化开阖,出奇无穷”。
篇4:登兖州城楼原文及赏析
登兖州城楼原文及赏析
原文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翻译
我在来到兖州看望我父亲的日子里,初次登上城楼放眼远眺,飘浮的白云连接着东海和泰山,一马平川的原野直入青州和徐州。秦始皇的石碑像一座高高的山峰屹立在这里,鲁恭王修的灵光殿只剩下一片荒芜的城池。我从来就有怀古伤感之情,在城楼上远眺,独自徘徊,心中十分感慨。
注释
⑴兖州:唐代州名,在今山东省。诗:“趋庭尊教义。”蔡梦弼曰:公父闲尝为兖州司马,公时省侍,故有“趋庭”句。
⑶初:初次。《晋书·庾亮传》:“乘秋夜往,共登南楼。”此借用其字。张镜《观象赋》:“尔乃纵目远览,傍通四维。”
⑷海岱:东海、泰山。古诗:“浮云蔽白日。”海岱青徐,与兖州接壤。《禹贡》:“海岱惟青州。”
⑸入:是一直伸展到的意思。青徐:青州、徐州。鲍照诗:“平野起秋尘。”《海赋》:“西薄青徐。”《唐书》:青州北海郡、徐州彭城郡,俱属河南道。
⑹秦碑:秦始皇命人所记得的歌颂他功德的石碑。唐太宗《小山赋》:“寸中孤嶂连还断。”《秦本纪》:“始皇二十八年,东行郡县,上邹峰山,刻石颂秦德。”
⑺鲁殿:汉时鲁恭王在曲阜城修的灵光殿。馀:残馀。谢玄晖诗:“荒城迥易阴。”徐摛诗:“列楹登鲁殿。”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殿本景帝子鲁共王所立。”《后汉书注》:殿在兖州曲阜县城中。
⑻古意:伤古的意绪。《史记·龟策传》:“所从来久矣。”隋李密诗:“怅然怀古意。”
⑼踌躇:犹豫。沈约诗:“临眺殊复奇。”《庄子》:“圣人踌躇以兴事。”薛君曰:“踌躇,踯躅也。”《玉篇》:“犹豫也。”黄生曰:前半登楼之景,后半怀古之情,其驱使名胜古迹,能作第一种语。此与《岳阳楼》诗,并足凌轹千古。
赏析
登兖州城楼这首诗和《望岳》同是第一次游齐赵时所作,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作者当时到兖州省视父亲而登咏兖州南楼。
篇5:《登兖州城楼》杜甫唐诗鉴赏
《登兖州城楼》杜甫唐诗鉴赏
登兖州城楼
杜甫
东郡趋庭日,
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
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
荒城鲁殿余。
从来多古意,
临眺独踌躇。
杜甫诗鉴赏
“兖州”在今山东省。“城楼”即州城南楼。这是杜甫第一次游历齐赵之作。他的父亲杜闲时正在衮作司马。
首联点出登楼的缘由和时间。“东郡”,在汉代是兖州所辖九郡之一。“趋庭”用《论语·季氏》孔丘的儿子“鲤趋而过庭”的故事,指明是因探亲来到兖州,借此机会登城楼“纵目”观赏。“初”字确指这是首次登楼。
次联写“纵目”所见形势。“海”指渤海,“岱”指泰山,都在青州境。兖、青、徐等州均在山东、江苏一带。“浮云”、“平野”四字,用烘托法表现兖与邻州都位于辽阔平野之中,浮云笼罩,难以分辨。
“连”“入”二字从地理角度加以定向,兖州往东与海“连”接,往西伸“入”楚地。不但壮观,且传神。
三联写纵目所见胜迹,并引起怀古之情。“孤嶂”指今山东邹县东南的峄山。“秦碑”,指秦始皇登峄山时臣下“颂”德的石刻。“在”指尚在。“荒城”指曲阜。“鲁殿”,指县东二里的汉景帝子鲁恭王所建鲁灵光殿,“余”指残存。“在”、“余”二字从历史角度进行选点,秦碑、鲁殿在“孤嶂”、“荒城”中经受历史长河之冲刷,一存一残,个中原因是很能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反思的。
尾联是全诗的总结。“从来”意为向来如此。“古意”承三联“秦碑”来。“多”说明深广。它包含两层意思。其一诗人自指,意为诗人向来怀古情深,其一指兖州,是说早在东汉开始兖州建置前,它就以古迹众多闻名。这就是杜甫登楼远眺,会生起怀古情思的原因。“临眺”与次联“纵目”相照应。“踌躇”,徘徊。“独”字很能表现杜甫不忍离去时的“独”特感受。前人解释:“曰‘从来’则平昔怀抱可知;曰‘独’则登楼者未必皆知”。(赵汸)很能道出尾联的深沉含意。
此诗是杜甫二十九岁时作,是杜甫现存最早的'一首五律诗。此诗已初次显露出他的艺术才华。明代李梦阳把“迭景者意必二”作为“律诗三昧”之一。胡应麟更以此诗中间两联“前景寓目,后景感怀”为杜律“变化莫测”之一例。此诗虽属旅游题材,但诗人从纵横两方面,即地理和历史的角度,分别进行观览与思考,从而表达出登楼临眺时触动的个人感受,是颇具特色的。诗人一方面广览祖国的山海壮观,一方面回顾前朝的历史胜迹,而更多的是由临眺而勾引起的怀“古”意识。
在艺术上此诗一、二、三联均运用了工整的对句。
“ 东郡”、“南楼”,“趋庭”、“纵目”,“浮云”、“平野”,“海岱”、“青徐”,“孤嶂”、“荒城”,“秦碑”、“鲁殿”,都是实写。尾联才由“临眺”引出思“古”之“意”,则带有虚写的意味。而二、三联“连”、“入”、“在”、“余”四字,通过对仗,将海岱连接,平野延伸,秦碑虽存,鲁殿已残等自然景观与历史胜迹,在动态中分别表现出来。尾联“多”、“独”二字尤能传达作者深沉历史反思与个人独特感受。无怪乎叶石林评论说:“诗人以一字为工”,“惟老杜变化开阖,出奇无穷”。
篇6:登兖州城楼的翻译赏析
登兖州城楼的翻译赏析
《登兖州城楼》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前言】
《登兖州城楼》是唐代诗人杜甫早期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二句点出登楼。颔联两句写登楼纵目所见远景。颈联两句写登楼纵目时所见古迹。尾联二句总结,古意承上两句来,临眺与上纵目照应。凭高杯古,不免踌躇惆怅。因结构谨严,格律工稳,故前人多取以为式。
【注释】
⑴兖州:唐代州名,在今山东省。杜甫父亲杜闲任兖州司马。邵注:兖州,鲁所都,汉以封共王余。《唐书》:兖州,鲁郡,属河南道。顾宸注:兖州,隋改为鲁郡,唐初复曰兖州,后又改鲁郡。仇兆鳌按:唐之兖州治瑕丘县,即今之嵫阳县也。
⑵东郡趋庭:到兖州看望父亲。《前汉志》:东郡,秦置,属兖州。隋孙万寿诗:“趋庭尊教义。”蔡梦弼曰:公父闲尝为兖州司马,公时省侍,故有“趋庭”句。
⑶初:初次。《晋书·庾亮传》:“乘秋夜往,共登南楼。”此借用其字。张镜《观象赋》:“尔乃纵目远览,傍通四维。”
⑷海岱:东海、泰山。古诗:“浮云蔽白日。”海岱青徐,与兖州接壤。《禹贡》:“海岱惟青州。”
⑸入:是一直伸展到的意思。青徐:青州、徐州。鲍照诗:“平野起秋尘。”《海赋》:“西薄青徐。”《唐书》:青州北海郡、徐州彭城郡,俱属河南道。
⑹秦碑:秦始皇命人所记得的歌颂他功德的石碑。唐太宗《小山赋》:“寸中孤嶂连还断。”《秦本纪》:“始皇二十八年,东行郡县,上邹峰山,刻石颂秦德。”
⑺鲁殿:汉时鲁恭王在曲阜城修的灵光殿。馀:残馀。谢玄晖诗:“荒城迥易阴。”徐摛诗:“列楹登鲁殿。”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殿本景帝子鲁共王所立。”《后汉书注》:殿在兖州曲阜县城中。
⑻古意:伤古的意绪。《史记·龟策传》:“所从来久矣。”隋李密诗:“怅然怀古意。”
⑼踌躇:犹豫。沈约诗:“临眺殊复奇。”《庄子》:“圣人踌躇以兴事。”薛君曰:“踌躇,踯躅也。”《玉篇》:“犹豫也。”黄生曰:前半登楼之景,后半怀古之情,其驱使名胜古迹,能作第一种语。此与《岳阳楼》诗,并足凌轹千古。
【翻译】
我在来到兖州看望我父亲的日子里,初次登上城楼放眼远眺,飘浮的白云连接着东海和泰山,一马平川的原野直入青州和徐州。秦始皇的石碑像一座高高的山峰屹立在这里,鲁恭王修的灵光殿只剩下一片荒芜的城池。我从来就有怀古伤感之情,在城楼上远眺,独自徘徊,心中十分感慨。
【赏析】
首联点出登楼的缘由和时间。“东郡”,在汉代是兖州所辖九郡之一。“趋庭”用《论语·季氏》孔丘的儿子“鲤趋而过庭”的故事,指明是因探亲来到兖州,借此机会登城楼“纵目”观赏。“初”字确指这是首次登楼。
颔联写“纵目”所见形势。“海”指渤海,“岱”指泰山,都在青州境。兖、青、徐等州均在山东、江苏一带。“浮云”、“平野”四字,用烘托法表现兖与邻州都位于辽阔平野之中,浮云笼罩,难以分辨。“连”“入”二字从地理角度加以定向,兖州往东与海“连”接,往西伸“入”楚地。不但壮观,且传神。
颈联写纵目所见胜迹,并引起怀古之情。“孤嶂”指今山东邹县东南的峄山。“秦碑”,指秦始皇登峄山时臣下“颂”德的石刻。“在”指尚在。“荒城”指曲阜。“鲁殿”,指县东二里的汉景帝子鲁恭王所建鲁灵光殿,“余”指残存。“在”、“余”二字从历史角度进行选点,秦碑、鲁殿在“孤嶂”、“荒城”中经受历史长河之冲刷,一存一残,个中原因是很能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反思的。
尾联是全诗的总结。“从来”意为向来如此。“古意”承颈联“秦碑”来。“多”说明深广。它包含两层意思。其一诗人自指,意为诗人向来怀古情深,其一指兖州,是说早在东汉开始兖州建置前,它就以古迹众多闻名。这就是杜甫登楼远眺,会生起怀古情思的'原因。“临眺”与颔联“纵目”相照应。“踌躇”,徘徊。“独”字很能表现杜甫不忍离去时的“独”特感受。前人解释:“曰‘从来’则平昔怀抱可知;曰‘独’则登楼者未必皆知”。(赵汸)很能道出尾联的深沉含意。此诗是杜甫二十九岁时作,是杜甫现存最早的一首五律诗。此诗已初次显露出他的艺术才华。明代李梦阳把“迭景者意必二”作为“律诗三昧”之一。
此诗虽属旅游题材,但诗人从纵横两方面,即地理和历史的角度,分别进行观览与思考,从而表达出登楼临眺时触动的个人感受,是颇具特色的。诗人一方面广览祖国的山海壮观,一方面回顾前朝的历史胜迹,而更多的是由临眺而勾引起的怀“古”意识。在艺术上此诗一、二、三联均运用了工整的对句。“ 东郡”、“南楼”,“趋庭”、“纵目”,“浮云”、“平野”,“海岱”、“青徐”,“孤嶂”、“荒城”,“秦碑”、“鲁殿”,都是实写。尾联才由“临眺”引出思“古”之“意”,则带有虚写的意味。而二、三联“连”、“入”、“在”、“余”四字,通过对仗,将海岱连接,平野延伸,秦碑虽存,鲁殿已残等自然景观与历史胜迹,在动态中分别表现出来。尾联“多”、“独”二字尤能传达作者深沉历史反思与个人独特感受。无怪乎叶石林评论说:“诗人以一字为工”,“惟老杜变化开阖,出奇无穷”。
篇7:《登兖州城楼》杜甫全诗鉴赏
《登兖州城楼》杜甫全诗鉴赏
【原文】
登兖州城楼⑴
东郡趋庭日⑵,南楼纵目初⑶。
浮云连海岱⑷,平野入青徐⑸。
孤嶂秦碑在⑹,荒城鲁殿馀⑺。
从来多古意⑻,临眺独踌躇⑼。
【注释】
⑴兖州:唐代州名,在今山东省。杜甫父亲杜闲任兖州司马。邵注:兖州,鲁所都,汉以封共王余。《唐书》:兖州,鲁郡,属河南道。顾宸注:兖州,隋改为鲁郡,唐初复曰兖州,后又改鲁郡。仇兆鳌按:唐之兖州治瑕丘县,即今之嵫阳县也。
⑵东郡趋庭:到兖州看望父亲。《前汉志》:东郡,秦置,属兖州。隋孙万寿诗:“趋庭尊教义。”蔡梦弼曰:公父闲尝为兖州司马,公时省侍,故有“趋庭”句。
⑶初:初次。《晋书·庾亮传》:“乘秋夜往,共登南楼。”此借用其字。张镜《观象赋》:“尔乃纵目远览,傍通四维。”
⑷海岱:东海、泰山。古诗:“浮云蔽白日。”海岱青徐,与兖州接壤。《禹贡》:“海岱惟青州。”
⑸入:是一直伸展到的意思。青徐:青州、徐州。鲍照诗:“平野起秋尘。”《海赋》:“西薄青徐。”《唐书》:青州北海郡、徐州彭城郡,俱属河南道。
⑹秦碑:秦始皇命人所记得的歌颂他功德的石碑。唐太宗《小山赋》:“寸中孤嶂连还断。”《秦本纪》:“始皇二十八年,东行郡县,上邹峰山,刻石颂秦德。”
⑺鲁殿:汉时鲁恭王在曲阜城修的灵光殿。馀:残馀。谢玄晖诗:“荒城迥易阴。”徐摛诗:“列楹登鲁殿。”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殿本景帝子鲁共王所立。”《后汉书注》:殿在兖州曲阜县城中。
⑻古意:伤古的意绪。《史记·龟策传》:“所从来久矣。”隋李密诗:“怅然怀古意。”
⑼踌躇:犹豫。沈约诗:“临眺殊复奇。”《庄子》:“圣人踌躇以兴事。”薛君曰:“踌躇,踯躅也。”《玉篇》:“犹豫也。”黄生曰:前半登楼之景,后半怀古之情,其驱使名胜古迹,能作第一种语。此与《岳阳楼》诗,并足凌轹千古。
【白话译文】
我在来到兖州看望我父亲的日子里,初次登上城楼放眼远眺,飘浮的白云连接着东海和泰山,一马平川的原野直入青州和徐州。秦始皇的石碑像一座高高的山峰屹立在这里,鲁恭王修的灵光殿只剩下一片荒芜的城池。我从来就有怀古伤感之情,在城楼上远眺,独自徘徊,心中十分感慨。
【创作背景】
登兖州城楼这首诗和《望岳》同是第一次游齐赵时所作,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作者当时到兖州省视父亲而登咏兖州南楼。
【赏析】
首联点出登楼的.缘由和时间。“东郡”,在汉代是兖州所辖九郡之一。“趋庭”用《论语·季氏》孔丘的儿子“鲤趋而过庭”的故事,指明是因探亲来到兖州,借此机会登城楼“纵目”观赏。“初”字确指这是首次登楼。
颔联写“纵目”所见形势。“海”指渤海,“岱”指泰山,都在青州境。兖、青、徐等州均在山东、江苏一带。“浮云”、“平野”四字,用烘托法表现兖与邻州都位于辽阔平野之中,浮云笼罩,难以分辨。“连”“入”二字从地理角度加以定向,兖州往东与海“连”接,往西伸“入”楚地。不但壮观,且传神。
颈联写纵目所见胜迹,并引起怀古之情。“孤嶂”指今山东邹县东南的峄山。“秦碑”,指秦始皇登峄山时臣下“颂”德的石刻。“在”指尚在。“荒城”指曲阜。“鲁殿”,指县东二里的汉景帝子鲁恭王所建鲁灵光殿,“余”指残存。“在”、“余”二字从历史角度进行选点,秦碑、鲁殿在“孤嶂”、“荒城”中经受历史长河之冲刷,一存一残,个中原因是很能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反思的。
尾联是全诗的总结。“从来”意为向来如此。“古意”承颈联“秦碑”来。“多”说明深广。它包含两层意思。其一诗人自指,意为诗人向来怀古情深,其一指兖州,是说早在东汉开始兖州建置前,它就以古迹众多闻名。这就是杜甫登楼远眺,会生起怀古情思的原因。“临眺”与颔联“纵目”相照应。“踌躇”,徘徊。 “独”字很能表现杜甫不忍离去时的“独”特感受。前人解释:“曰‘从来’则平昔怀抱可知;曰‘独’则登楼者未必皆知”。(赵汸)很能道出尾联的深沉含意。此诗是杜甫二十九岁时作,是杜甫现存最早的一首五律诗。此诗已初次显露出他的艺术才华。明代李梦阳把“迭景者意必二”作为“律诗三昧”之一。
此诗虽属旅游题材,但诗人从纵横两方面,即地理和历史的角度,分别进行观览与思考,从而表达出登楼临眺时触动的个人感受,是颇具特色的。诗人一方面广览祖国的山海壮观,一方面回顾前朝的历史胜迹,而更多的是由临眺而勾引起的怀“古”意识。在艺术上此诗一、二、三联均运用了工整的对句。“ 东郡”、“南楼”,“趋庭”、“纵目”,“浮云”、“平野”,“海岱”、“青徐”,“孤嶂”、“荒城”,“秦碑”、“鲁殿”,都是实写。尾联才由“临眺” 引出思“古”之“意”,则带有虚写的意味。而二、三联“连”、“入”、“在”、“余”四字,通过对仗,将海岱连接,平野延伸,秦碑虽存,鲁殿已残等自然景观与历史胜迹,在动态中分别表现出来。尾联“多”、“独”二字尤能传达作者深沉历史反思与个人独特感受。无怪乎叶石林评论说:“诗人以一字为工”,“惟老杜变化开阖,出奇无穷”。
篇8:杜甫登岳阳楼译文及赏析
《登岳阳楼》
作者: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解】:
1、吴楚句: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坼:分裂。
2、乾坤:指日、月。
3、戎马:指战争。
4、关山北:北方边境。
5、凭轩:靠着窗户。
【韵译】: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象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评析】:
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开头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二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三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末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写景虽只二句,却显技巧精湛,抒情虽暗淡落寞,却吞吐自然,毫不费力。
篇9:杜甫登岳阳楼译文及赏析
登岳阳楼原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
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
注释
①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②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③吴楚:春秋时二国名(吴国和楚国)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一带。下瞰洞庭,碧湖万顷,遥望君山,气象万千,唐张说建,宋滕子京修。以范仲淹千古名篇《岳阳楼记》驰名。 坼(chè):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这句是说:辽阔的吴楚两地被洞庭湖一水分割。
④乾坤(qián kūn)日夜(一作“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据《水经注》卷三十八:“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出没于其中。”乾坤:天地,此指日月。
⑤无一字:杳无音讯。 字:这里指书信。
⑥老病:年老多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诗人生平的最后三年里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这句写的是杜甫生活的实况。
⑦戎(róng)马关山北:北方边关战事又起。当时吐蕃侵扰宁夏灵武、陕西邠(bīn)州一带,朝廷震动,匆忙调兵抗敌。戎马:军马借指军事、战争,战乱。这年秋冬,吐蕃又侵扰陇右、关中一带。
⑧凭轩:倚着楼窗。涕泗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涕泗:眼泪和鼻涕,偏义复指,即眼泪。
登岳阳楼赏析登岳阳楼赏析
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有一点是很清楚的,诗人对洞庭湖向往已久,这是在叙事写景的行文中,自然地流露出来的感情。但这毕竟是过去的向往,登上了岳阳楼,其感情似乎应当是高兴。因为多年的向往实现了,一定高兴。但仔细品味,句中又见不到高兴的字眼,抽不出如愿以偿的情思。联系下文更是如此。实际上在这两句中“昔”与“今”之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距离,作者把这段距离拉开,没有用简单的“喜”“悲”之词来填充它,而是留给读者去想象、回味。古人说“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这里就是无字处。“昔”与“今”之间,天在变,地在变,国在变,人也在变。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人民的深重灾难,杜甫个人的悲惨遭遇,这一切都凝聚在一起,凝聚在杜甫的心头,并随着诗人—起登上了岳阳楼。他高兴不起来。应当说“今上岳阳楼”是向往了多年不得登,如今才算是登上来了,这是一声长叹,长叹的内里是一团忧国忧民、伤时伤世的感慨。这一声长叹,就像那咏叹调的引子,开启了下面一个个乐章。这里还要注意到一个“水”字,题目是“登岳阳楼”,头一句却先写洞庭湖,第二句才写岳阳楼,而且是“洞庭水”不是洞庭湖。这个“水”字显然是要突出的,这是抓住了洞庭风光的主要特点,说明了下文主要是在“水”上做文章。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紧扣上联的“水”字,虽没出现水字,却是专门写洞庭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而吴地则被挤向了远远的东边,楚地则被远远地挤向了西边、南边。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向东南伸展,把本来连在一起的吴地和楚地,一下子分裂成为两块。“坼”字用的很好,有动态感。仿佛湖水在延伸,大地被切割开。后一句“乾坤”就是天地,包括天地万物。“乾坤日夜浮”是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四面眺望,到处都是无边无际的洞庭水,仿佛整个天地万物都被湖水漂浮起来,仿佛天地万物都日日夜夜地在洞庭湖水上浮动漂游。“浮”字也有动态感。使人想到整个苍穹都被湖水托住的—个半球,而万物的运动,都是湖水荡动的结果。这两句都是写洞庭水,境界宏阔。一是极写水面的宽阔,二是极写水的力量。能够割裂大地,能够浮动乾坤,这是极写它的力量。而被割裂、被浮动东西之庞大,则显示出湖水的宽阔。这不是简单的夸张手法,这里有个视觉、感觉和想象的问题。由于地球是圆的,人的视觉是有限的,面对茫茫的湖水可能看不到岸边,即使看到了,远远望去也只是一条线,这就造成了湖水无限大,而远地十分狭小的感觉。诗人准确、真实地抓住了这视觉和感觉上的错觉,就把湖水描写成了四际无垠,仿佛大地四处都是水乡泽国,这是视觉感觉的真实。但诗人又借助想象,把本来看不到的吴楚大地和整个乾坤四际,也融进了这个视觉和感觉的画面。从而构成了一个想象的吴地楚地被裂开,整个乾坤被浮动的广阔无垠的画面。这就是借助想象而形成的意象。这是将想象中的更广阔的景象纳进了视觉画面的结果。这是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视觉错觉加上想象的产物,这是一个很成功的宏观意象。它的主要特点是境界广阔、气魄宏大。像这样大的宏观意象、气魄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很少见的。如孟浩然也有咏叹洞庭湖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但没有杜诗境界更为高远。这两句是写景,但不能看成是纯写景,写景中渗透着诗人的胸怀。“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透露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无一字”指的是没有一点消息,一点音信。“亲朋无一字”写出了诗人的孤苦,但主要是音信断绝,自己不了解朝里和地方上的情况,即整个国家的情况。这对一个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诗人来说,是一种被社会忘记的孤独感,他在精神上无疑是很痛苦的。“孤舟”是指诗人全家挤在一条小船上飘泊度日,消息断绝,年老多病,孤舟漂泊,其精神上、生活上的惨苦可以想见。理解这两句应与前两句联系起来看,前两句是远望,随着湖水向四际望去,水天相接,联想到吴楚,联想到整个乾坤。这两句近看,看到了孤舟,孤舟是近景中映入眼帘最能触动他的东西。于是使他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和处境。可以说这两联都是由观景引出,只不过前两句以写观景所见为主,后两句以写观望所见而引起的联想为主。这两联在内涵上也是一脉相通的。表面看起来毫无联系,实际上是一脉相通的。既然这后两句是写他的孤苦悲惨处境,由此应推想到前两句也绝非是单单写景,实际上前两句是借写远景象征性地、比拟性地暗示国势的动荡不安。这里包含着安史之乱的后遗症:唐王朝的衰败,人民的痛苦,外族的侵扰,国家的四分五裂和社会的不安定,栋梁之臣的缺乏等等,这一切都是杜甫飘泊中念念不忘的大事。正是由于诗人心中牵挂着国事民事,才牵肠挂肚。所以当他看到广阔无垠洞庭湖水时,也会想到仿佛大地裂开了,乾坤在日夜不停地浮动。从杜甫一贯的优国忧民的思想境界来看,他登上岳阳楼极目远眺,也必定会想到这些。可以说没想到这些就不是杜甫。也正是由于诗人胸中翻腾着叫人牵肠挂肚的国事民事,所以就很自然地勾起了自己不能再施展抱负的痛心。于是这孤舟飘泊,老弱多病,消息也听不到的可悲处境,也就顺理成章地涌上心头。这两联中,上联境界极大,下联境界却很小,大小相映成趣,其间也包孕着诗人的无限感慨。就景象来说,上联展现的是浩瀚的洞庭湖水,下联则画出了水面上的一点孤舟。湖水动荡,孤舟飘浮,虽然大小悬殊,却统一在一幅画中。如果将洞庭湖水比作整个国家,那么那一点孤舟就是诗人杜甫自己。这里是象征,这鲜明对照的谐调之中,既包含着诗人对自己终身遭遇的痛心和不平,也体现了诗人将自己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诗人站在岳阳楼上,望望湖水,看看孤舟,想到国家,想到自己,万种感慨,萦绕心头。“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乾坤”与“孤舟”对比,阔大者更为浩渺,狭小者更显落寞。
尾联“戎马关山北。”“戎马”,就是战马、兵马,指战争。“关山”,泛指,并非专指那道关,那座山。“关山北”,指打仗的地方。从诗人来说,从洞庭湖向长安望去,隔着一道道关,一座座山,而战火就在北面燃烧。“戎马关山北”,具体指的是当时吐蕃入侵,威胁长安,战争不息,国家不得安宁。“凭轩涕泗流”是说杜甫倚靠岳阳楼的窗户,向北眺望,虽然隔着道道关山,他看不到长安,也看不到战火,但在他心中却呈现出吐蕃入侵,长安危急,人民遭难的情景,于是他就禁不住伤心的老泪纵横了。这两句是两个景象:一个是西北长安附近的战火,一个是岳阳楼上倚窗眺望的老诗人。两者构成了一幅画,前者是诗人心中想到的,后者是诗人自身实景。长安与岳阳楼相距千里,但在诗人心中却没有这个距离。这真是身在洞庭,心在长安。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心。同时“戎马关山北”一句,明确写出了诗人在登岳阳楼时心中想的`是国家的不安宁。这就更可以说明了第二联绝非仅仅是写景。第三联也决不只是写自己的孤苦无依。“凭轩涕泗流” 一句中,则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后,感到无可奈何,感到万分压抑的感情,非常形象而深刻地显示出杜甫晚年时的精神痛苦。精神痛苦主要是无可奈何。
这首诗的主要艺术成就表现为以下两点。
第一,作品运用了变化多样的表现手法。作品虽然只有八句话,但是却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开篇两句运用的是叙述的手法,交代的是登临岳阳楼的缘由。三四两句运用的是描绘的手法,绘制了岳阳楼的宏阔壮观图景,并且在描绘中,又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作品最后两句又运用了抒情的写法,揭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开拓了作品的意境。
第二,作品内容和感情两方面大跨度的跳跃。从内容方面说,开篇一联写的是诗人登楼的过程,其中蕴含了“昔”与“今”的时间跳跃过程。颔联中,诗人由上联的写自己推进到写洞庭湖,这里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跨度。在写景中,又由吴、楚之地面到日、月之天空的空间跳跃。到了颈联,诗人又转回自身的描写,前后联之间有一个从大到小的跨越。到了尾联,诗人又从个人身世遭际的描写扩展到国事的描写,上下联又是一个从小到大的跨越。在写国事时,又有一个从国难的跳跃到诗人感情抒发的过程。这就构成了纵横开阔,跳跃性强的特点。从诗人的感情发展脉络上说,首联蕴含喜悦,颔联带有雄壮,颈联转为凄苦,尾联变为悲伤。诗人的感情随着诗篇的进展,显示出不断变化,跳跃性强的艺术特点。
此诗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反映了其关心民生疾苦的风格。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首联叙事,颔联描写,颈联抒情,尾联总结。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屏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与诗人胸襟的博大,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蔡绦《西清诗话》说:“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题之者众矣,……然未若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气象雄张,如在目前。至读杜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
全诗纯用赋法,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以往一些学者认为诗用赋法,没有形象,没有诗味。事实上,赋法是诗歌形象化的重要手法,其特点是不注重诗的语言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而着力创造诗的总体意境。《登岳阳楼》正是运用赋法创造艺术形象的典范。它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已经使人不觉得有艺术方法的存在,甚至不觉得有语言的存在,只觉得诗人的思想感情撞击着心扉。
全诗以自叙和抒情为主,真挚感人;写景只是三,四两句,既是实写,又想象,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
篇10:杜甫《登高》译文和赏析
杜甫《登高》译文和赏析
《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天高风急猿声凄切悲凉,清澈水中群鸥嬉戏盘旋。
无穷无尽的树叶纷纷落,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
悲对秋色感叹漂泊在外,暮年多病我独自登高台。
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
【作品鉴赏】
此诗载于《杜工部集》,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 “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 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此时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张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 怀杜甫作文
【杜甫《登兖州城楼》译文和赏析(精选10篇)】相关文章:
杜甫《望岳》原文及注释译文2023-08-11
太原早秋诗歌赏析2023-05-21
《赠汪伦》阅读答案及赏析2022-07-15
《太原早秋》赏析2023-12-07
《杜甫传赞》原文翻译及相关试题及答案2022-07-23
兵车行 教案2023-11-09
李白 送友人2023-11-26
唐诗之《天末怀李白》2022-08-23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鉴赏2023-01-09
《关山月》全文鉴赏2022-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