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艺术赏析

时间:2023-08-07 08:28:04 诗词鉴赏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诗词艺术赏析(精选12篇)由网友“电量过剩海苔碎”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诗词艺术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词艺术赏析

篇1:诗词艺术赏析

诗词艺术赏析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自先秦时期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直至明清小说,中国古典文学历经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风格、类型的文学作品,比如西汉的大赋、魏晋的抒情小赋等,而唐诗、宋词无疑是古典文学中最为耀眼的明珠。唐宋时期,诗词名家辈出,如放荡不羁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甫、淡泊平静的白居易、情深似海的李商隐等,不一而足。他们的诗词作品或豪放、或平淡、或隽永、或隐晦,都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瑰宝。诵读这些诗词作品,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开阔眼界、增长见闻,还能起到涵养性情、陶冶情操的作用。诗词艺术赏析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主要题型,无论是从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的眼光来看,都非常重要。下面我从多年的诗词学习经验出发,浅要地谈谈诗词艺术赏析的方法。

一、知人论世,了解创作背景

《孟子·万章下》中有“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之说,后人将其归纳为“知人论世”,并作为文学批评的重要手段。文学是时代的反映,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学风格,深入地了解时代背景,对我们更好地感悟、体会文学作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此,我们在诗词赏析中首先要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生活背景是宏观层面的内容,影响到特定背景下所有的文学家及其创作。比如,“安史之乱”结束了为期数十年的盛唐,肃宗、代宗时期诗人的创作较之玄宗时期有着巨大的差别,而晚唐时期的军阀混战、藩镇割据、民不聊生又使得整体的诗歌潮流偏向绮靡颓废。其次,我们还要了解作者个人的生平遭遇,不同的作者在文学创作中有着非常鲜明的个性特征。比如,提到苏轼人们便会联想到“大江东去”的豪放,提到柳永便会联想到“多情自古伤离别”的婉约,这和作者个人的生平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安史之乱”使得杜甫半生颠沛流离,他亲眼目睹了老百姓的惨状,所以其文学作品中常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便是典型。最后,我们要了解特定诗歌的创作背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古人创作大都有感而发,比如李煜的'《虞美人》便是囚于开封时所作。

二、擒贼擒王,紧扣文心诗眼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是杜甫描绘战争的诗,指在战场上,只要把敌军的主帅抓住,敌军自然不战而溃,后喻指在复杂事件的解决中抓重点,突出主要矛盾。而诗眼便是诗词赏析的重点所在,紧扣诗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作品的内容及情感。诗词作为古典文学的精华,语言本身就非常简洁凝练,蕴藉性非常强,而诗眼则指最凝练、最传神,最能表达作者心境与感情的字词或者句子。柳永的《望海潮》是古往今来描绘杭州诗词中的绝品,金主看完《望海潮》之后,心起了“立马吴山之志”,其影响可见一斑。这首词描绘了杭州自然人文风光,看似杂乱,却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便是“钱塘自古繁华”,这句总起之句便可看作《望海潮》的诗眼,而“繁华”则是诗眼中的核心。因此,我们在欣赏诗词艺术时,要主动去探寻其诗眼所在,而诗眼探寻与作者作品创作中的“炼字”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作者所“炼”之字,通常就是我们寻找的诗眼,一般而言,以动词居多。比如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溅”与“惊”;“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中的“垂”与“涌”。此外,形容词、名词乃至叠词都有可能是诗眼所在,如李清照《声声慢》中“凄凄惨惨戚戚”,便是展现作者心境的诗眼。

三、条分缕析,分析创作手法

诗词艺术赏析的核心环节便是分析诗词的创作手法,我们只有在深刻把握作者创作手法的基础上,才能对作者意图表达的内容或者抒发的情感有着具体而明确的认知。众所周知,古典诗词以含蓄蕴藉而著称,这固然和古代汉语自身的精练特点有着密切关系,也可以归因于作者在创作环节中所采用的各种艺术手法,如比喻、对偶、双关等。这些艺术手法是理解诗歌的钥匙,正确把握这些艺术手法的性质与功能,便能成功打开诗歌赏析的大门。因而,我们在诗歌赏析中要做到条分缕析,从文本细读的角度出发,全面地、深层次地把握诗歌。以修辞手法而言,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用典、对偶、通感、互文等,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极大地提升了诗词的审美价值,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们的理解难度,需要我们从细节入手来予以解读。林逋的《山园小梅》是描写梅花的经典之作,它在描绘霜禽与粉蝶的时候,便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借助“先偷眼”“合断魂”将动物对梅花的喜爱夸张到了极点,也表达了作者的爱梅之情;又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近乎全篇用典,化用各种历史故事,旁敲侧击地展现了个人的意绪与愿望。

四、感同身受,体会作者情感

诗词赏析的最高阶段,是读者对作者情感上、心理上的认同,成为作者后代的知音。比如,苏轼酷爱陶诗,不仅从艺术手法上掌握了陶诗的创作脉络,并且在精神内涵上朝着陶渊明恬淡归隐思想发展,甚至还创作过“和陶诗”以明心志。就我们的诗歌赏析而言,篇章分析很重要,感同身受地去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也尤为必要,这既是我们从内心深处把握诗词的必然手段,也是理解诗歌创作的关键途径。对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反复诵读。古典诗词,多为韵语,读起来朗朗上口,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可以让我们感知诗歌中的意境与意绪。比如,多次诵读范仲淹的《渔家傲》,便会从心底生出“塞下秋来风景异”的苍凉之感。其次,设身处地。在探寻作者内心世界时,作为读者我们要学会设身处地地从作者当时的境遇出发,尝试着揣摩作者的情感与心境,这就需要我们对作者的生平经历有一个比较透彻的了解。最后,分析表现手法。诗词情感的表现手法较为多元,常见的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直抒胸臆等,借景抒情又可以细分为以乐景写乐情、以乐景写哀情等,只有深入把握创作技巧,才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诗词作为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精华,在高中语文教学以及高考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发展也有着非常突出的作用。学习、赏析、感悟诗词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世界,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因此,我们在语文学习中要重视诗词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古典文学修养。

篇2:李清照诗词艺术赏析

李清照在《词论》中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观点,她在创作上也实践了自己的主张。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多描写闺情相思,明快妍丽,如《一剪梅》表达对爱情的追求;《醉花阴》表现了她对闭锁的闺门生活的不满,显示了她的知识分子情怀。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

李清照前期的生活优裕宁静,这样的环境把年轻时期的她培养成一个才华焕发、充满理想和抱负、性格纯真而豪爽的人。作品中这个天真、爽朗的年轻女子的形象,很可能就是她自己的写照。

可是,李清照生活在封建社会里,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处于无权的地位,被剥夺了参预广阔社会生活的机会;而且她所处的年代恰是理论学家们变本加厉地提倡封建礼教以控制女性的时代。因此,李清照不安于“寂寞深闺”的狭小樊笼,要求有更广阔的生活和精神的活动世界的愿望不可能得到实现,也就迫使她把自己局限于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自然的喜爱上。所以,她前期创作的主要内容只有这两个方面,且总带有一些抑郁、伤感的成分。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

这首词通过浪漫的幻想,表现了她豪迈的抱负和对于自由、美好的理想的追寻。虽然她的抱负只是企求艺术上的成就;她所追寻的也不过是缥缈的神仙境界;但她那要求摆脱狭小、寂寞的生活樊笼而渴求着更壮丽更广阔的精神世界的愿望是强烈的。

李清照前期所作的描写自然景物的词,以女性独有的敏锐感触,描写春花秋月等对人的影响,如《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宲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通过对海棠“绿肥红瘦”的描写,抒发了暮春时节的感伤情绪。这种感伤来自她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也是对自己青春渐逝的烦闷与苦恼。词的主题是“愁”,她通过一问一答把自己的情感含蓄地吐露出来。“昨夜”两句,借酒消愁,但这里的“不消”并不仅仅指酒意未消,而是指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可以想见,词人此时的心境是颇为抑郁的。“试问”两句,写惜春怜花的心情,包含了她无尽的缠绵。“却道海棠依旧”的“却”字用的极好,它把卷帘人的冷淡和词人感到回答出乎意料的神态一下子描绘出来了。“知否”两句是对侍女说的,是反问,也是作者的自我感叹。

从她的词的形象中表现出的李清照,不仅是天真、活泼、豪爽可爱的,而且也是一个深于情,专于情,而又勇于表露爱情、强烈地要求爱情的女子。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

这首词是李清照为怀念初婚不久离家远行的丈夫赵明诚而作的,它集中抒发了夫妇各居一方的相思之苦。词中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来描写离别之情不能排遣,由外表而及内心,这就把词人那种浓厚的情感作了进一步渲染。

《一剪梅》是明显地表现着爱情的作品,她还有更曲折更含蓄的表现手法,如《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以黄花来比人的瘦,用瘦来说明长时的痛苦的相思,不说破情而情更深。这首词之所以被广泛传诵,是由于它的创造性和深刻性。

李清照这样热烈地表露和歌唱爱情,她主观上当然不会意识到这就是对封建礼教的冲击,但在客观上却具有反对封建礼教束缚的意义。和她同时代的王灼,就已经在他所著的《碧鸡漫志》中,诋毁她的作品说:“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这正是她的爱情词具有积极意义的最好的反证。

李清照南渡后的词作,表现了国破家亡所造成的种种人生苦难,将早年的闲情浅怨转变为重愁深哀,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和相当大的普遍性,如《武陵春》,描写“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悲苦境地,反映了她一连串的不幸遭遇;《永遇乐》通过中州盛日与苟安现实的对比,表达深沉的哀挽之情。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永遇乐》

李清照写这首词时,金国占领了北宋都城汴梁与南宋对峙,词人远离家乡独自在金华避难,正逢元宵节,朋友们找她游玩,这引起了她国破家亡的愁思。她说:“如今憔悴………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别人的欢乐正衬托出她自己的愁绪。在朝廷苟安一隅仍醉生梦死的年代,她这种由个人生活的今昔之感所引起的深愁,也就蕴含着国家兴衰的沉痛。这是一个具有爱国心的人所应有的沉痛,难怪宋末爱国词人刘辰翁读到此词时要“为之涕下”。我们对李清照后期的大部分词,都应该作这样的看法。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

这首词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抒发了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从而塑造了处于“流荡无依、孤苦凄凉”环境中的自我形象。先说风住,再说尘香,而花已尽,这样的一句三折,可见细腻蕴藉。下阕则用“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字,作为起伏转折的契机,一波三折,使双溪寻春仍回到“愁”字上。

寻寻觅觅,泠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之作,与早期作品的伤春悲愁,怨离恨别不同,它不是短暂的生离,而是已成永诀,并且丧夫之痛与国家残破,故土难回的深切哀愁凝聚交织,文浅情深沉痛无比。

南宋最高统治集团为了它本身的狭隘利益,对敌人采取了妥协的卖国政策,使大多数人民遭受了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大灾难,李清照就是这千千万万受难者中的一个。她在南渡后所作的词,由于被词的流派风格所束缚,很少像她在诗歌作品里那样表现出强烈而显著的爱国思想,而更多的是表现她个人的深愁惨痛;但她个人的深愁惨痛正是统治集团卖国政策的产物,因而带有时代和社会的因素,使得她的作品更具有深刻性。

篇3:李清照诗词艺术赏析

从前面的阐述可以看出,生活的变迁是影响李清照词创作的主要因素,她的词作由靖康年为界线分成的两个阶段。她前期词作是在无忧无虑的童少年时期及美满和谐的婚姻生活所影响下创作的,内容大多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向往。词人用明快的语言、口语化的表达将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相思的刻骨铭心写得朴素深刻。作品风格多为“绰约轻倩,自然妩媚,清新俊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南渡后,李清照尝尽了国破家亡与颠沛流离的痛苦,其词作多为诉说迭遭丧乱的凄惨心境,内容多为伤时念旧和对国破离乱的慨叹。词人用一个个充满凄苦的意境,将故国之思、家亡之恨融入个人的愁思愁绪之中,形成了“易安体”的特殊格调。

观其一生的创作,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在于她能够在书写语言和口语的基础上锻炼出优美、生动的文学语言,富有创造性地塑造鲜明、完美的艺术形象,集中地表现了作者的强烈感情。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语言清新自然,通俗易懂,音律声调明白流畅。

李清照的描写本领,是能够把那些用惯了的和用旧了的浅而俗的文字,缀成极清新鲜丽的词句,以寻常语创造了不寻常的意境。这是李清照词主要特色,用浅近易懂的“寻常语”来表达清新、深刻的情思。如她的《凤凰台上忆吹萧》中“起来慵自梳头”,“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等等,几乎都是口语,不用译读,人人都可以读得懂。在《一剪梅》中,“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没有华丽的语言,但作者却将相思之情演绎得如此耐人寻味。李清照词善用“寻常语”,但这寻常语却又不是柳永、黄庭坚词中的俚语、俗语,而是从口语中提炼而来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正是由于这些“浅俗”之语所包涵的无穷韵味与情思,使她的词简单易懂而不失清新工巧,所以才赢得了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们的青睐。

李清照妙解音律,所作词无一字不协律,而且能“化俗为雅”,以寻常语度入音律是“易安体”最突出的特点。如《永遇乐》中的词句,语言也不是尽力织绣,开关对句可见工致,“染柳”二句,甚有气象,而“次第”、“三五”、“济楚”、“怕见”等语,“如今憔悴”直至结尾数句,不避方言俗语,如叙家常,平淡却入律,通俗非陋,在宋词中确是别具一格,“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清沈谦《填词杂说》)不失为确评。

(二)抒情曲折含蓄,于身世之感融入家国之痛,格调凄婉悲怆。

李清照的大多数词作,虽然我们都可以很容易读懂,但是要真正透彻地理解其中所蕴藏的感情,不借助注释,不借助于对词人作词时的处境、心境的'了解,是很难做到的,这也就是李清照词的又一特点:抒情曲折,讲究委婉含蓄,蕴籍深远。如《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从字面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那无端的愁绪,无法排解的忧伤,“欲语泪先流”,“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但那“愁”字的具体内容时什么,只有联系作者当时的处境,才能知道此中的“愁”不仅含着对知己已逝的悼亡之悲,还有对物是人非的山河之痛。

再如《醉花阴》,写尽日闲愁,“人比黄花瘦”,而终不点破“愁”从何而来,表面上是写词人深秋时节的孤独寂寞之感,实际上表现的是重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而成为传世名篇。

李清照有许多词都很含蓄,用可感的景物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但却将其中的具体内容放在一个大的空间中,让读者去揣摩,在细细品味中去体会。尤其是后期的作品,多将身世飘零的感慨与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融为一体,写出了婉约词的忧伤绝唱。这种忧伤是如此真切、深沉而又幽远,因此这些并未点破的“愁”是如此地打动人们的心,让人们自身的愁绪在词的意境中得到释放,找到落脚点,同时也在那“绵绵无绝期”的忧伤中寻求共鸣,在词人永远无法排解的愁思中抚平自己的伤痛。

如《声声慢》,李清照为了强烈地渲染清凄悲凉的景况,一起头就创造性的使用了三句十四字叠字,在音韵上加强了凄清情调的表现。在寻觅感情寄托而只能觅得“冷冷清清”之后,又特别点出秋凉季节,以淡酒驱寒,但“三杯两盏”怎能抵得住寒风对多愁的闺中人的侵袭呢?大雁飞过,依稀是往年见过的,但丈夫已逝,自己的信又带给谁呢?真是愁苦上更加重愁苦。下片更是深入地倾诉了心中的彷徨苦痛,并把自身遭遇与广大人民的苦情结合起来,自然界的秋雨不过是打在梧桐树上,还有一种比秋雨更令人心寒的无影无情的风雨吹打在人的心头,这“点点滴滴”蕴含着沉痛的国仇家恨,远不是一个“愁”字就能诉说尽的。层层写愁,层层迭加,一个孤苦伶仃而又垂垂老矣的女词人,将如何承受得了呢?这是李清照的苦情,也是当时千千万万战乱流离中人民的共同苦情。李清照以独到的功力,把个人的愁思情绪与伤时伤乱的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融为一体,形成“易安体”的特殊格调,读之令人凄怆欲绝,因而成为千古名篇 。

(三)于平淡中见浓烈,于细微处见精神,倜傥有丈夫气。

许多词人的作品中都会有若干点睛之笔,但相比之下,唯有李清照最适合这样的评价:于平淡中见浓烈,于细微处见精神。李清照词的这一独特风格尤体现在《永遇乐.元宵》中。这首词,写的全是实景实事,唯其真实,才使人越发能体会到词人那满腹的心酸,深沉的悲哀。

写在早期的《点绛唇》中,用平平常常的动作将一个活泼中略带矜持的少女的性格,复杂而微妙的内心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而《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却道海棠依旧”,一个“却”字将作者怜花惜春的感情,卷帘人的漫不经心,词人的出乎意料表现得活灵活现,清晰可见。词中所叙述的事情不难理解,都在情理中,因为这的确是常见的事,但一个很普通的转折词却能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来,也的确是“非易安不能为此”。

李清照作词,既有女性的温柔明慧和细腻柔丽,又有一般女子所缺乏的俊爽开朗和贞刚气质,她能把委婉的情思与超脱的襟怀融合在一起,婉约而不绮靡,柔中有刚,蕴含着激昂豪迈之气,如《渔家傲》。所以“易安体”不同于一般婉约词的地方,是温婉中有俊逸之气,追念往事的凄苦之词,其中也流动着一种爽逸之气,与一般流行的香软词风异趣而别树一帜。无脂粉气,无闺阁气,就是有丈夫气,就这一点而言,易安体的风格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婉约”所能概括的,她以其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独特的感情体验,将婉约词提高到新的境界。

篇4:苏轼的诗词艺术

苏轼的诗词艺术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大文学家。他一生屡遭贬斥,坎珂多艰。但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走向了旷达清放。人们对苏轼的诗歌及其人格所表现出来的清旷豪放赞美不已。但苏轼何以能有此等超人之清旷?学问所致?修养所致?皆非也。以吾言之:天性如此,乃苏轼真率乐观性情之表现也。苏轼的性格核心,乃是他的率真乐观。他的屡遭贬斥,从外部原因来说,是北宋党争的产物;从他自身的原因来看,则毋宁说是一场性格悲剧。苏轼的“真”,使他心中无所牵挂,胸怀坦荡,虽累遭打击而乐观情怀不变,故有此旷达。就如王水照先生所说:“保持一己直率的个性,追求无饰的自然人格,是苏轼人生观、文学观构成的核心。”借此本文试详细论述苏轼的直率性格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一、苏轼性格形成的文化基础

研究苏轼离不开他生活的文化氛围,因为每个人出生在特定的时代,就要受到这种时代精神的感染和浸润。

在三教合一思潮的影响下,宋代文人的文化性格迥异于前代文人。苏轼也不例外,他的处事方式发生了改变,在他的思想中承担社会责任与追求个性自由不再是相互排斥的两级。他有参政的热情,跟很多仕子一样,经科举考试而入仕,入仕后也怀着“奋励有当世志” 的宏大抱负和“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的雄心壮志。然而他在积极参政的同时,仍能保持宁静的心态,而这种宁静的心态不以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苏轼44岁遭遇“乌台诗案”,险遭不测。往年更被一贬再贬,直到荒远的海南,食芋饮水,与黎族人民一起过着艰苦的生活。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著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所以苏轼能够随缘委命、随缘自娱、以他乡为吾乡的旷达乐观心态使他无论贬到哪里,都能与哪里融为一体,并且吃得好、睡得香、生活得快乐。

二、率真的性格、乐观而又超脱的处世态度

苏轼秉性正直,为人坦率,曾自称:“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余。以为宁逆人也,故卒吐之。”因为这样,他在王安石厉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但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斥打击。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在“乌台诗案”贬谪到黄州后,虽不克忧惧,因突如其来的政治打击与精神折磨,使他心理上猛然陷入了深刻的矛盾之中。但他没有沉浸在忧郁之中,没有隐逸江湖,傲啸林泉,更没有流连诗酒,嘲风弄月,甚至也没有停留在呼冤叫屈,倾泻激愤,而是以乐观,旷达的态度面对生活。又如苏轼以戴罪之身被安置在惠州,政治处境极为险恶,将来结局如何,也是吉凶未卜,生死难料。可他一踏上被贬之地就写下了千古绝句“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开。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改惠州“蛮貉之邦”的形象可见苏轼的心胸是多么广阔,他是一位乐观主义者,他身上有一种化解苦难、转悲为喜的旷达乐观的`个性。 “此心安处是吾乡”一句可谓苏轼一生旷达乐观心态的形象抒写。

三、苏轼的诗词风格

“文如其人”苏轼人格上追求自然纯真、旷达乐观,自由自得,追求自我节持,有所不为,与此相应的是他的诗词给人一种摆脱拘束的意和境。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多舛的生活使他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如他被贬黄州当然有痛苦、愤懑、消沉,但在逆境中的苏轼更多诗则表现了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黄州这座山环水绕的荒城在他笔下是“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多石崎岖的破路则被写成“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更写下了千古名篇《超然台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岭南荒远,古人莫不视为畏途。韩愈贬湖州,柳宗元贬柳州,作诗多为凄苦之音。然而苏轼被贬惠州时,却作诗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被贬到“瘴疠之地”的惠州,他没有一蹶不振、自我消沉。一到惠州,就写诗赞道:“海山葱气佳哉,二江合处朱楼开。蓬莱方丈应不远,肯为苏子浮江来。”又在《江月五首》首章写道:“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正似西湖上,涌金门外看。冰轮横海阔,香雾入楼寒。停鞭且莫上,照我一杯残”月明之夜,物我皆忘,把自己融入西湖的景色中了。及贬澹州,又说:“他年谁作舆地质,海南万里真吾乡。” 这种乐观旷达的核心是坚毅的人生信念和厄运屈服的斗争精神,就如他在澹州遇赦所作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诗中流露出战胜黑暗的自豪心情和宠辱不惊的宽大胸怀,气势雄放。

人生多变,苏词中也不止一次地在逆境中浩叹 “人生如梦”,但苏轼虽深切感觉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如《定**》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此词表面上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风雨阴晴,但实际上却在写他所遭遇到的政治上的磨难,并从中寄寓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生历程中总会遇上坎坎坷坷,遭遇些挫折与磨难,但只要能够坦然面对,保持乐观的情绪,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人生必须有坚定的信念与坚忍的意志,要相信骤雨急风后定会有山头斜照迎。尤其在处于人生逆境之中时,更要有坦然、超然、安然的态度。他虽然也会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念头,但由于有豁然旷达的性格和超脱对待荣辱得失的态度,所以他也并未消沉下去。正是由于达观、豪放与超然的人生态度,使得他的词能经常超越一己之得失和现实之困境,从更高更远以及更主动的层次上提升了人生的意义。

总之,苏轼无论为人还是为文,都是一任他的率真乐观性格自然流露。王水照先生说:“崇尚本真自然,反对对人性的禁锢或伪饰,在苏轼的心目中,已不是一般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要求,而是一种对人类本体的根本追求。”当可作为对苏轼真率性格最好的评语。

篇5:边塞诗词艺术概括

边塞诗词艺术概括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那么这些边塞诗词又有哪些艺术的特点呢?

现将边塞诗的主要特点归纳如下:

特点一:鲜明的边地意象

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

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飞箭走马 ;

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轮台、夜郎、天山、阴山、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

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鼓、角。

补充常用来评价边塞诗意境的词语:

雄浑壮阔、萧瑟凄凉、苍凉荒寒、瑰丽雄壮、凄寒萧条、孤寂冷清肃杀悲凉等

特点二: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复杂

(1) 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例: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 《南园》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从军行》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李 白

(2) 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别离之情。

例: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 益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3)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

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塞下曲》 李 白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 卢 纶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 》王昌龄

(4)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军中苦乐不均的怨情。

例:“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

(5)惊叹描摹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风土人情。

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复杂: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但主旋律是爱国主义。

特点三: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盛唐——边塞诗多抒写为国征战者死而无悔的壮志豪情。基调壮丽,明快、昂扬向上,但不回避战争的艰苦。

例: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中晚唐——国势开始衰微,昂扬向上中多了几分悲壮、悲凉、感伤。

例: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宋代——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例: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特点四:表现手法多样

(1)夸张 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

(2)对比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王翰)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

(3)虚实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驼白练到安西。(张籍)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

(4)用典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特点五:浓郁的汉代情结

唐代边塞诗有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不仅如此,一般的边塞诗在提及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袭汉代的称谓,把交战对方称为匈奴,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左贤。在称颂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也是汉代的霍去病、李广、卫青、班超等,以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归。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

v 例: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高适)

v 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张乔)

v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陆游)

v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

总之,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 ,是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值得我们去阅读、探究。

篇6:边塞诗词艺术概括

边塞诗词艺术概括

现将边塞诗的主要特点归纳如下:

特点一:鲜明的边地意象

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

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飞箭走马;

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轮台、夜郎、天山、阴山、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

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鼓、角。

补充常用来评价边塞诗意境的词语:

雄浑壮阔、萧瑟凄凉、苍凉荒寒、瑰丽雄壮、凄寒萧条、孤寂冷清肃杀悲凉等

特点二: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复杂

(1)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例: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南园》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李白

(2)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别离之情。

例: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3)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

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塞下曲》李白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卢纶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王昌龄

(4)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军中苦乐不均的怨情。

例:“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

(5)惊叹描摹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风土人情。

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复杂: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但主旋律是爱国主义。

特点三: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盛唐——边塞诗多抒写为国征战者死而无悔的壮志豪情。基调壮丽,明快、昂扬向上,但不回避战争的艰苦。

例: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中晚唐——国势开始衰微,昂扬向上中多了几分悲壮、悲凉、感伤。

例: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宋代——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例: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特点四:表现手法多样

(1)夸张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

(2)对比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王翰)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

(3)虚实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驼白练到安西。(张籍)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

(4)用典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特点五:浓郁的汉代情结

唐代边塞诗有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不仅如此,一般的边塞诗在提及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袭汉代的称谓,把交战对方称为匈奴,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左贤。在称颂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也是汉代的霍去病、李广、卫青、班超等,以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归。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

例: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高适)

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张乔)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陆游)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

总之,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值得我们去阅读、探究。

边塞生活诗词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初唐四杰”之一杨炯(唐)《从军行》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拓展阅读:

边塞诗词中的爱国情怀

在中国诗词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爱国情义始终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主流,我们在很多边塞诗词中,能够看到诗人通过简练的诗句表达自己的情感,也能够充分感受到作者抒发的爱国主义情怀。

一、边塞诗概念

边塞诗主要是指将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及自然风光为主要题材的诗。边塞诗最早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兴盛,唐代进入黄金时代。其中有些宏伟的 篇章是汉族文学的宝贵财富,极具历史意义。高适、王昌龄、李白等诗人都是典型的边塞诗代表人。

二、边塞诗词中爱国情怀的具体表现

边塞诗词中爱国情怀的表现形式较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统一

纵观历史,多少朝代战火纷纷,造成生灵涂炭,使得人们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很多爱国诗人也同样经历了战争,他们主张和平,并在诗词创作过程中,将自己的愿望融入其中。如陆游在《焉耆行二首》中,追怀汉朝统一西域的历史功绩“汉家诏用李轻车、万丈战云来压垒”;耶律楚材在《西域蒲华城增蒲察元帅》中曾立下“万里遐方获此乐、不妨终老在天涯”的誓言均表达了对祖国统一的渴望;此外,陈诚等诗人也在诗词中表露出维护祖国统一的心迹。在众多诗词当中,很多诗人借助其他角色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如从思妇角度描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困难,形成独特的边塞闺怨诗,金昌绪的《春怨》中描写了思妇日日牵挂远在战场中夫君,揭示了战争破坏了人民安宁的生活,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承受的痛苦。

(二)守边戍边情怀

反对侵略战争,捍卫国家主权的守边戍边情怀,是我国古代诗词中的主要内容。王昌龄的《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从军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等表现了自身的卫国豪情,具有大气磅礴的气势[1]。众所周知,宋代时期是历朝历代,外族侵略较为激烈的阶段,爱国主义诗词成为当时诗词的主要趋势。苏轼的《江城子》中“会挽雕弓如满月...”;岳飞的《满江红》;辛弃疾的《破阵子》;陆游的《示儿》等都表达了重整山河、收复失地的愿望,朗诵诗词时,能够真正感受到其中的情感。

(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诗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还体现在自身责任感方面,他们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并将自己的情感渗透至诗词当中。如李清照《绝句》中的“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及谭嗣同的《狱中题壁》等诗词中,都是诗人运用笔墨书写自身情感,这些爱国诗人不但是讴歌者,也是实践者,他们壮阔的.胸怀至今为人们所传道。

(四)揭露统治阶级罪恶

边塞战争中,有防御性、侵略性,抵抗外族侵略的战争具有正义感,统治者为了满足的奢望而侵略外族同样为人民所不容。诗人从旁观者角度,控诉战争的罪恶以及统治者的阶级罪行。杜甫在《兵车行》中沉痛地写到“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表达了战争使得战士背井离乡、无数战士战死沙场的悲痛情感。高适在《燕歌行》中,运用对比手法展示了“战士军前半死生...”,一方面是前线战士前途未卜;另一方面是将领们歌舞升平的画面,让人们感知到战争对人们带来的伤害同时,也能够让人们看到统治阶级的罪恶行为。统治阶级为了达到发动战争的目的,连未成年的男丁都不放过,最终导致“无田甫田、维莠骄骄...”的局面,造成大片农田荒芜,广大人民劳苦不堪。战士们边疆出生入死,统治阶级坐享其成,充分表达了脱离战争的强烈意识。

(五)讴歌祖国大好河山

面对大好河山,诗人们对养育自己的山河、大地也充满了热爱之情。边塞诗词当中,不乏诗人对山河的描写。王昌龄《从军行》中“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范仲淹的《渔家傲》中“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王维的《陕西行》中“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李白的《塞下曲》中“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等[2]。诗人们在山水吟诵中,不仅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寄予自己的爱国品格,同时,山水与祖国的理念同在,也充分表达了诗人们对祖国统一的向往。

三、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受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古典边塞诗词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及风格,但是,爱国主义始终是我国优秀的传统,也是中国文化,成为古典诗词的主流趋势。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品读诗词,不仅能够领悟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自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够培养爱国主义品质,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篇7:《再别康桥》艺术赏析

《再别康桥》艺术赏析

《再别康桥》是诗人徐志摩于1928年重返英伦归国途中,旧地重游,康桥之景勾起作者再次回忆。但又离别在即,引起诗人错综复杂的思绪而写下的一篇美文。散文主要描写了康桥的自然美,表达出作者对康桥的依依不舍及内心的惆怅。《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钱钟书先生说:“诗也者,有象之言,依象以成言;舍象忘言,是无诗矣”。可见意象在诗歌建构中地位的重要。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素以情思和意境之美为人称道,作为抒情言志和意境构筑的基本元素,诗中的意象多姿多彩,韵味无穷。笔者斗胆将八宝楼台拆成碎片,通过对诗中诸多意象分门别类的品味解读,力图“窥砖瓦成色而识楼宇之美”。

一、如锦似画的描写性意象

集中在诗的第二至四节。借鉴“西湖十景”命名的创意,不妨提炼为∶金柳艳影,柔波青荇,榆阴清泉。诗人或工笔细描,或皴染彩绘,一组组意象“列锦式”地迤逦而出,似一幅幅气韵生动的康桥小景的写生画,令人目不暇给,心驰神往。光色的调和,浓淡的搭配,线条的勾勒,都匠心独运又清爽自然.柳﹑荇﹑波﹑泉,柔婉缠绵,深情缱绻,酝酿着一种温馨静谧﹑田园牧歌的氛围。就品格而言,这组意象“富于感官表现力,精细而气韵饱满”,为“优美之象”,“精致意象”(威尔斯).。

二、逸兴飞扬的叙述性意象

体现在第五节:遐思寻梦。此节由上文静态写真地描画康桥风景转为动态虚拟地悬想人物活动。撑篙漫溯,星夜放歌,这情形诗人往昔或是有的,在当下却只是心血来潮﹑突发奇想式的遐思(“寻梦”二字后的问号已明白提示),是诗人潜意识里的尽兴尽致。此意象为全诗情感转换的枢纽,诗人寻访故地、怀旧追梦的情绪至此达到饱和状态。仿佛烟花绽放最绚丽的瞬间一闪而过后,黑暗和沉寂随之而至,下节由沸点陡降至冰点,形成巨大的情感落差。“但我不能放歌”“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人从梦幻回到现实,由“遥想当年的激动”转为“青春难再的惆怅”(韩石山《徐志摩传》。

就风格而言,此意象或可谓之“扩张意象”,即“着意于自我情感的外化,带有广阔的想象空间的意象,为飘逸神飞之象”(威尔斯),吟咏之间,有一种放飞情感﹑驰骋神思的蹈厉张扬之美。

三﹑形神兼美的比喻性意象

主要有︰“新娘”﹑“笙箫”﹑“彩虹似的梦”

“新娘”是以人喻物。诗人把夕阳辉映下的河畔柳视作“新娘”,披金着翠,妩媚婀娜,轻舞飞扬,风情万种。人们往往醉心此喻之表象而忽略了它另一层面的情感指向︰多情的诗人不正以“新郎”的心态含情脉脉地凝望着他的“新娘”(金柳)么?所谓“相看两不厌”,其间传递的信息不仅是自然风景的人格化,更是审美主体与自然的同化。

“笙箫”是以实喻虚,诗人以无言的“笙箫”喻黯然销魂的悄悄别离。“笙箫”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它往往寓有物是人非或伤逝惜别的意味。如︰“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华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冯延巳),“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等等。诗人借用这一凝聚古典神韵的传统意象,寄托自已幽微而复杂的心绪,凄清婉转,怅然若失,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彩虹似的梦”为虚实相生之喻。落日的余辉透过斑驳的榆阴,洒在浮藻飘摇的清泉里。于是,金色的夕阳,暗绿的榆阴,青黄的浮藻,碧透的清泉,融汇成五光十色、迷离恍惚的“一潭”。就象“天上虹”揉碎了,洒入那一池碧水,沉淀成“彩虹似的梦”。亦真亦幻,亦实亦虚,带有浓郁的象征意味。

四﹑包蕴无穷的象征性意象

作为象征体的“云彩”在诗的关键位置(一头一尾)重复出现,前后呼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其一﹑诗题为《再别康桥》,诗中“招手”“挥袖”,作别的却是西天的“云彩”,“云彩”实为康桥的诗化符号,是诗人对康桥的印象式叠加。以诗意的“云彩”替代物性的“康桥”,不仅更有韵致和美感,也多了些浪漫情调。倘写成“我轻轻的招手,作别美丽的康桥”,则诗味索然矣!

其二﹑“云彩”让人联想起诗人在康桥曾经拥有﹑自认为是一生中最幸福的那段时光(详见其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往事如烟,逝去的美好岁月只能追忆却不复再来。作别“云彩”,就颇有些与往事干杯的味道。

其三﹑“意象真正的功用是思想的荷载物”(苏珊?朗格),“它是一团或一堆相交溶的思想”(庞德)。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笔者认为“云彩”承载着诗人的 “康桥文明”情结和“爱、自由、美”的“单纯信仰”(胡适)。写作此诗时(1928年11月),诗人正因思想处处与现实碰壁而陷入“怀疑的颓废”(茅盾),他抱着“寻梦”的怀旧心理故地重游,虽然得到了短暂的安慰和满足,但梦醒之后,依然无路可走。诗人“在夕阳的余晖里,作别的不是西天的云彩,乃是他一生的豪情与梦想”(韩石山)。那难舍难分又不得不挥袖作别的情景恰是诗人矛盾心理的折射。

其四、“在诗中反复出现的母题性意象,作为诗人意象系统的内核,更多地携带着诗人的生命信息和艺术趣味”(班澜《结构诗学》)。如果视野再放开些,我们会发现,“云”是徐志摩格外钟爱、在其诗作中带有母题性质的意象。诸如︰“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偶然》),“白云在蓝天里飞行︰我欲把恼人年岁┈托付与无涯的空灵”(《乡村里的音籁》),“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云游》),“我就象是一朵云,一朵纯白的,纯白的云”(《爱的灵感》)┈。“所谓现代意识中的象征,就是指艺术形象与主体的观念、理想的契合,从大千世界中寻觅主体诗情和梦想的准确的对应物)”(张德林《象征艺术规律探索》)。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以至生命形式不正是如此么?他轻灵飘逸的诗风,他风神潇洒的气质,他洒脱不羁的个性,他浪迹天涯的行踪,他罗曼蒂克的爱情,无不体现了一种执着于“灵魂自由”的生命哲学。云来云去,云卷云舒,“云”可说是徐志摩的生命旗帜和精神标记。“我是一片云, 天空是我家”,这或许就是诗人短暂一生的最好写照。

另外,从结构上看,“云彩”首尾呼应也制造了一种“磁场效应”,中间形成广阔的铺展非重复意象的艺术空间,从而产生巨大的艺术张力。峰断云连,辞断意属,“云彩”象一根无形的银线串起散乱的意象之珠。

统览全诗,诗人在意象的筛选、提炼与绾合上用心良苦而不露痕迹,工于锤炼又师法自然。“象”的心灵化加上“意”的具象化,熔铸成清丽典雅的优美意境,体现了徐志摩诗歌创作一贯的唯美风格。

篇8:《琵琶行》艺术赏析

《琵琶行》是白居易诗作中的精品,它以强烈的情感色彩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描述了一位歌女弹奏琵琶的精湛技艺与苦难身世,塑造了诗歌世界里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也倾述了作者对自己屈遭贬官、大志难申的满腔悲愤。此诗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具有同时代其他诗人作品“不能及”的独特之处,因而使本诗成为后世学者写作叙事诗时不可或缺的借鉴蓝本。就其艺术特色有以下几点见解:

(一)、情节波澜起伏、曲折动人

这首叙事诗的情节并不复杂,但诗人精于构思,在叙述时能够着意调遣,使之形成波澜起伏、曲折动人之势。譬如,诗歌首节写到诗人送客时的情景就一波三折:刚要“醉不成欢惨将别”,却又“忽闻水上琵琶声”,致使“主人忘归客不发”;描述琵琶女演奏结束以后,又写她自叙不幸身世;诗人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之后,又要请琵琶女重弹一曲等,使全诗具有一种跌宕多姿、委曲动人的情致。同时,全诗叙事写人层次分明,诸如描写琵琶女演奏音乐、自叙身世,描写诗人自己引起的遭际感慨与情感共鸣,尽管有如此多的铺叙内容,却能做到上下关联,前后照应,浑然一体。

(二)、细节描写,成功刻画人物待征

本诗成功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心理情致,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塑造人物鲜明形象。从“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到“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逼真地表现了琵琶女心事重重、满腹沦落之恨,以及她不愿见人、更不便明说的复杂心理特点;“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二句,通过一系列细微动作与表情描写,把女主人公在开始诉说身世时的矛盾、迟疑、欲说还休的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特别是从“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至“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六句,使读者脑海里自然会感知出琵琶女以声传情的演奏技艺和满腹愁怨的鲜明形象。可见,诗人把琵琶女的高超的弹奏动作与乐曲所传达的思想情感和它在听者中产生的艺术效果三者自然融合,立体描绘,因而起到了相互辉映、突出人物形象的极大作用。

(三)、比喻生动,巧绘乐声

诗中对琵琶女演奏的乐声的摹描绘新奇美妙。表现在:一是大胆想象,巧拈普通而常见的自然声响作为喻体,通过丰富多彩的生动比喻,把乐声的无尽美妙与节奏的无穷变化描绘得至纯至真,把难以捕捉的音乐形象摹画得立体可感。如“大弦嘈嘈如急雨”至“四弦一声如裂帛”一层,诗人以其天才的想象,借助各种比喻,准确、具体、生动地描绘了音乐急与徐、强与弱、高与低、起与止等变化状态,成功地化听觉形象为视觉形象,动人心魄,叹为听止。二是通过侧面描写,表现音乐的声情并茂与无限魅力。其一,诗作通过对听者感受的描写,将音乐情声并茂的特点充分表现出来了。如“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既细致地描写了琵琶声压抑低回的旋律,又传达出女主人公失意悲苦的心绪,从而为完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主题的表达,起到了有力的铺垫作用。其二,通过景物描写与环境烘托,生动表现音乐的动人魅力。诗中写当“曲终收拨”时,四弦像“裂帛”般戛然而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通过江上月色的点染描写,营造特定环境下四下悄然的意境,衬托出琵琶乐声不绝如缕、余音袅袅的艺术魅力,同时,它又收到了加重全诗抒情气氛的艺术效果。

(四)音乐之中显真情

音乐是人类共通的语言。古今中外有不少因音乐而相识、相知、共情的佳话。高山流水觅知音,说的是古代一个叫俞伯牙的琴师,遇上了樵夫钟子期。无论伯牙弹奏什么,钟子期都听得出他的音乐所寄托的思想感情。伯牙弹奏表现高山的乐曲,钟子期说:“多么好啊,你的心志就象那巍峨的泰山!”伯牙弹奏表现流水的乐曲,钟子期说:“多么好啊,你的心志就象那奔腾的江河!”从此以后,两人成为莫逆之交。后来,钟子期死了,伯牙摔坏了曾经心爱的琴,并且终身不再弹琴,来纪念这个知音。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的确音乐是一种不需要翻译的语言,不论今古,不论中外,不论年龄大小,只要心境相似,都能产生共鸣。没有经历过生活的困苦,我们也能感受《二泉映月》的辛酸;没有经历过爱情的痛苦,我们也能感受《梁祝》的悲欢。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汪伦临别时的踏歌,让李白感受到友谊的温暖、深厚。琵琶女所弹出的音乐是在倾诉‘平生不得志’,也好象在述说‘心中无限事’。‘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诗人的肺腑之言。这句诗能成千古名句,是因为它道出了世代不幸者的共同心声。当人们吟诵这诗句时,总有一种惺惺惜惺惺的感觉。”

前奏——琵琶悠然到心头

“千呼万唤使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这是一段低沉、压抑的琵琶,似乎在诉说心中的苦悲,又象是在倾诉一段隐情。或许,低沉、压抑的并不是这琵琶声,而是诗人的心境。诗人被贬作九江郡(今江西省九江市)的司马,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政客(注:司马在当时是一个闲职);时值秋季,诗人送友人远行于渡 口。此情此景,不免会产生一丝悲凉的情愫。

欢乐曲——对往事的回忆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虹》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怨泉水冰下难。”这是一段欢快、明朗的旋律,从诗中可以感受到它的清脆动听、婉转悦耳。这是琵琶女在回忆美好的往事,回忆火一般红艳的青春,如花似玉的青春。或许,这曾是她人生最灿烂的时刻,也是她最得意的时刻。自然也成了她记忆里最深刻的烙印。

沉思曲——对青春流逝的感叹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肝肠寸断的感叹,感叹岁月的流逝,青春已一去不复返。往日的欢乐、辉煌早已逝去,留下的,只有悔恨交加、痛不欲生。

悲愤曲——对命运的控诉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弦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此时的琵琶声,变得高亢激昂、急促紧迫。这像是一种控诉,是对上天的不公平对待的控诉,是对自己悲惨命运的控诉,也是对整个社会的控诉。

江州司马青衫湿——同情与伤感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段,听完了琵琶女含泪的自述,诗人叹息不断。为何叹息?同情琵琶女悲惨的遭遇,同时也是在感伤自己。感伤自己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却怀才不遇;不仅不得重用,反遭贬职,此时满怀的悲怆、孤寂,纷纷涌上心头来。回首一段心酸的记忆,诗人早已泪眼朦胧。于是,“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分段分析

本诗分为四段:

第一段,写秋夜江头送客的情景。

篇9:《边城》艺术赏析

《边城》艺术赏析

引导语:文章写出了一曲充满爱和美的人生颂歌,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请大家细细品读。

《边城》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汉族(其父为汉族),但有部分苗族(沈从文祖母是苗族)和土家族(沈从文母亲是土家族)血统,现代著名作家(备注:虽然沈从文生活在当代,但是他的作品主要集中在1949年之前,所以只称之为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5月因心脏病突发,在其北京寓所逝世。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由于《边城》的美学艺术,《边城》这部小说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主题思想:

《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小说。《边城》极力讴歌的传统文化中保留至今的美德,是相对于现代社会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物欲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而言的。《边城》描写的湘西,自然风光秀丽、民风纯朴,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相互友爱。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天保兄弟对翠翠真挚的爱以及兄弟间诚挚的手足之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作者极力状写湘西自然之明净,也是为了状写湘西人的心灵之明净。《边城》写以歌求婚、兄弟让婚、外公和翠翠相依之情,这些湘西人生命的形态和人生的方式,都隐含着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的美德、价值观失落的痛心,以及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批判。作者推重湘西人的人生方式,也想以此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

创作背景:

《边城》成书于1931年,那正是沈从文爱情事业双丰收的季节。1931年社会虽然动荡不安,但总体上还是稍显和平,这个时候中国有良知的文人,都在思考着人性的本质,沈从文自然是走在前沿的,于是,他希望通过自己对湘西的印象,描写了一个近似于桃花源的湘西小城,给都市文明中迷茫的人性指一条明路。人间尚有纯洁自然的爱,人生需要皈依自然的本性。

艺术特色:

《边城》采用了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特有风土民情。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细腻的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意志、愿望和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的描绘。或展开人物的美好心灵,或揭露人物的丑恶灵魂,以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其方法多种多样:或通过对话、独白、行动、姿态、面部表情等直接剖析;或采用幻想、梦境间接揭示;或借助景物描写、气氛渲染及周围人物的反映等侧面烘托。本文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人物的幻想、梦境来披露人物心理。翠翠离奇的“胡思乱想”,让人感到渐渐有了自己心理的少女的孤单寂寞,以及爱情的幼芽时心灵的躁动;翠翠“顶美顶甜”的梦境,展示出对朦胧爱情的甜蜜感受和潜意识里对爱情的向往。二是通过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语言、神态的描写,形成强烈的暗示,诱使读者从人物的语言、神态上去体味人物的内心奥秘。翠翠“带着娇,有点儿埋怨”地一再央求爷爷丢下渡船上的活回到她身边,让人感受到翠翠对爷爷的无比依恋之情。听着爷爷唱的“那晚上听来的歌”,“翠翠自言自语说:‘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则让人感受到情窦初开的翠翠对甜美爱情的神往。二是诗画般的环境描写。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不仅烘托了人物的心理活动使人物的情感沉浸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氛围中,而且为我们展示出湘西边陲特有的清新秀丽的自然风光。在作者笔下,啼声婉转的黄莺、繁密的虫声、美丽的.黄昏、如银的月色……奇景如画,美不胜收。这些又都随着人物感情世界的波动而自然展开。或是以黄昏的温柔、美丽和平静,反衬翠翠爱情萌动的内心的躁动、落寞和薄薄的凄凉;或是以柔和的月光、溪面浮着的一层薄薄的白雾、虫的清音重奏,烘托翠翠对傩送情歌的热切期待,以及少女爱情的纯洁和朦胧。

人物形象:

翠翠:她是一个天真善良、聪慧温柔、单纯胆小又略带野气湘西边地少女,她应该是大自然的女儿,边地的灵山秀水哺育了她,在青青翠色的自然美中情窦初开,生理的微妙变化,初恋的神秘朦胧,造成她无法言说的意绪和隐约不定的心态。她深爱着傩送,但又不想伤害天保,但是等待她的却是悲惨结局。小说最后她怀着一颗坚贞的爱心,痴情地在渡口船上等待她的情人,不管他能不能回来,还是何时回来,她都在坚守的等待,等待着她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意中人。以一个意味深长的悬念结尾,给读者留下以无尽的深思、猜测和遐想,使这个纯情少女形象成为充满诗意的善与美的化身。

爷爷:他是一个勤劳、俭朴,安贫乐道、性格豪爽、重义轻利的老人形象,五十年来,他一直为行人摆渡,任劳任怨,风雨无阻,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表现出古朴民风民俗之美,同时他对翠翠那样的宠爱和娇纵,也凝聚了母性慈爱的特征和人性光辉.

顺顺:他虽身为船总,但他却豁达洒脱、仗义疏财、公正廉洁、急公好义,备受人们崇敬。特别是老船夫死后,他在饱受丧子之痛的煎熬中,帮助料理后事,又尽力关照孤女翠翠生活的情节,使人感悟到他高尚的思想品质、仁厚的道德操守和人格魅力,以及人性人情之美,在他灵魂深处的闪光点。

天宝、傩送:他们是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虽然身体结实如虎,面貌俊如岳云,但在父亲教诲下也勇义自重,不浮夸,不仗势欺人,他们同时爱上少女翠翠,却毫不相争,相互退让,以热情温柔动听的歌声呈现给翠翠,听凭选择。体现出兄弟俩追求平等、自由的爱情观,这种充满真诚与和谐的关系,成为一种美与善友爱化身的具像。

篇10:《离骚》艺术赏析

《离骚》艺术赏析

《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诗人鲜明的个性光辉。

一、文化背景。

《离骚》的形式来源于楚国人民的口头创作,诗人又将其加以改造,构成长篇,使之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它的语言精炼,吸收了楚国的不少方言,造句颇有特色。从构思上说,诗中写了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由天界、神灵、往古人物以及人格化了的日、月、风、雷、鸾风、鸟雀所组成的超现实世界。这超现实的虚幻世界是对现实世界表现上的一个补充。诗人设想的天界是在高空和传说中的神山昆仑之上,这是与从原始社会开始形成的一般意识和原型神话相一致的,所以显得十分自然,比起后世文学作品中通过死、梦、成仙到另一个世界的处理办法更具有神话的色彩,而没有宗教迷信的味道,形成了这首长诗内部结构上的大开大阖。诗中所写片断的情节只是作为情感的载体,用以外化思想的斗争与情绪变化。然而这些情节却十分有效地避免了长篇抒情诗易流于空泛的弊病。

二、创新价值。

《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 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诗人鲜明的个性光辉,这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离骚》在语言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句和十字句,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统篇隔句句尾用“兮”字,句中则往往配以“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也有全句不用虚字的。这种新的诗歌表现形式,为《诗经》以后兴起的骚体文学奠定了基础。

三、艺术价值。

《离骚》不仅是中国文学的奇珍,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以他全部生命的热情打上了鲜明的个性烙印。这标志了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一个新时代。他立身处世的方式,也被后世正直的文人引为仿效的榜样。中国古代文学中讲究文采,注意华美的流派,最终都可以溯源于屈原。在诗歌形式上,屈原打破了《诗经》那种以整齐的四言句为主、简短朴素的体制,创造出句式可长可短、篇幅宏大、内涵丰富复杂的“骚体诗”,这也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四、韵味之妙。

《离骚》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其中的比喻,以物喻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别事物的类比上,还体现于整个形象体系的构思中,可谓引喻之妙,因而又含有整体上的象征意义。诗中的一些片断情节反映着当时的历史事实(如“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伤灵脩之数化”即指怀王在政治外交上和对屈原态度上的几次反覆)。但表现上完全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方法:不仅运用了神话、传说材料,也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以花草、禽鸟寄托情意,“以情为里,以物为表,抑郁沉怨”。而诗人采用的比喻象征中对喻体的调遣,又基于传统文化的底蕴,因而总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拓展阅读:离骚的影响

《离骚》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汉代以后,后世文人无不对屈原推崇备至。究其原因,似可归功于屈原那砥励不懈、特立独行的节操,以及在逆境之中敢于坚持真理、反抗黑暗统治的精神。屈原的'遭遇是中国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士子普遍经历过的,因此,屈原的精神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同。西汉贾谊因为才高受嫉,谪迁长沙,作《吊屈原赋》,以屈原自拟。司马迁向以“立德、立功、立言”自励,“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报任安书》),却惨遭宫刑,司马迁从“屈原放逐,著《离骚》”的事迹中汲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完成了《史记》的撰述。梁代钟嵘《诗品》说李陵的诗作“其源出于楚辞。文多凄怆,怨者之流”。陶渊明《感士不遇赋》:“夷皓有‘安归’之叹,三闾发‘已矣’之哀。“虽怀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亮?”“感哲人之无偶,泪淋浪以洒袂。”直是把屈原的旨趣当作自己的行为准则。

唐代诗人李白豪迈地宣称:“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李白的很多作品也同屈原的《离骚》一样,往往大量编织神话传说、日月风云和历史人物,构成具有象征意义的雄奇图画。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忧国忧民的精神,也与屈原有渊源关系,他在《戏为六绝句》中说:“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声称不仅要学习屈原作品的文采,而且要学习屈原作品的思想内容。特别是在外族入侵、国破家亡的紧急关头,爱国志士们多以屈原的气节来鼓励自己。南宋词人刘克庄在金人入侵的形势下,写诗颂扬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示自己决不投降敌国的坚定信念。他在《屈原》一诗中说:“芈姓且为虏,累臣安所逃。不能抱祭器,聊复著《离骚》。”

在现代文学史上,受屈原精神影响的作家更多,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战国之世……在韵言则有屈原起于楚,被谗放逐,乃作《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后人惊其文采,相率仿效,以原楚产,故称‘楚辞’。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故后儒之服膺诗教者,或訾而绌之,然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五四运动”前后,鲁迅艰难地探索着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1926年出版《彷徨》时引《离骚》诗句作为书前的题词:“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显示出屈原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的精神对鲁迅的巨大影响。可以说,哪里有士子之不遇,哪里有节操之坚执,哪里就有屈原的英魂。屈原精神既是安顿历代文人士子痛苦心灵的家园,也是砥砺志士仁人坚贞操守的金石。

屈原的艺术创造,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源头,对后世的文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诗经》为代表的“风”和以楚辞为代表的“骚”,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奠基石和古典诗歌的两个最高标准。汉魏以后,以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概称楚辞,晋郭璞《山海经注》引用《天问》、《远游》,都称《离骚》;刘勰《文心雕龙》有《辨骚》一篇,所论包括全部《楚辞》作品。梁代萧统《昭明文选》列“骚”类,包含《离骚》、《九歌》六篇、《九章》一篇、《卜居》、《九辩》五篇、《招魂》、《招隐士》。朱熹《楚辞集注》卷一到卷五总称《离骚》,包括《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七篇。《续离骚》包括《九辩》、《招魂》、《大招》、《惜誓》、《吊屈原赋》、《鹏鸟赋》、《哀时命》、《招隐士》。其他像明吴仁杰《离骚草木疏》、明黄省曾《骚苑》、明张之象《楚骚绮语》、清贺宽《饮骚》等书,都是就全部楚辞而言的,《离骚》已经成为楚辞的代名词,“骚人”也成为诗人的代名词。

王逸《楚辞章句》:“屈原之词,诚博远矣。自终没以来,名儒博达之士著造词赋,莫不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刘勰《文心雕龙》: “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山川无极,情理实劳。金相玉式,艳溢锱毫。”“自《九怀》以下,遽蹑其迹;而屈宋逸步,莫之能追。故其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述离居,则怆快而难怀;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候,则披文而见时。是以枚、贾追风以人丽,马、扬沿波而得奇。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故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若能凭轼以倚雅颂,悬辔以驭楚篇,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则顾盼可以驱辞力,咳唾可以穷文致,亦不复乞灵于长卿,假宠于子渊矣。”蒲松龄侈谈鬼神花妖,很受屈原的影响,他在《聊斋自志》中说:“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自鸣天籁,不择好音,有由然矣。松落落秋萤之火,魑魅争光;逐逐野马之尘,罔两见笑。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他所抒发的坚贞怀抱和有志不得伸的愤懑,以及所用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也和屈原相类。

屈原的作品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辉煌成就,为全人类提供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他也赢得了世界文化巨人的光荣称号,1953年,屈原以诗人身份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法国文学家拉伯雷、古巴作家和民族运动领袖何塞·马蒂一道,成为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号召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他的作品在公元前7世纪传人日本,19世纪开始传人欧洲,现已有英、法、德、俄等多种国家文字的译本。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离骚》文学赏析

2.屈原离骚赏析

3.《离骚》译文与赏析

4.离骚教案及赏析

5.屈原的《离骚》赏析

6.离骚翻译赏析

7.《离骚》的写作特点及赏析

8.高一 离骚 赏析

9.离骚原文及赏析

10.离骚的艺术手法赏析

篇11:诗经艺术赏析

诗经艺术赏析

《诗经艺术赏析》是其历二十年之久的精心力作,作者广览典籍,持论正大,析理精微,语言雅健,突出了《诗经》创作的时代性、文学性、艺术性,可谓是别开生面而又资料详实的一部《诗经》学专著。陈凯如,1938年5月2日生,江苏泗阳人,研究《诗经》学者:1966年毕业于徐州师院(徐州师大前身)中文系,1988年评为江苏省泗阳中学高级教师;在业师廖序东先生的.关怀与指导下,长期进行《诗经》研究,于在《徐州师大学报》(是年第二期)上发表《铁马金戈烈雄篇壮采奇一一论(诗经)二雅中宣王中兴筹边史诗》和在马景仑、薛正兴主编的《朴学之路》上刊出《摘文树义振金声一一论(诗经)中的三颂》等论文,颇受学界关注。

扩展阅读:诗经名句摘选

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2、执子之手,与之偕老。

3、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5、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6、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7、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以相好也。

8、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9、月出佼兮,佼人僚兮。

10、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篇12:小池诗词赏析

小池诗词赏析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全诗赏析,由成功励志网整理,希望有关于“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全诗赏析的这篇文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全诗赏析能对您有所帮助!

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小池》

小池

作者:杨万里 年代:宋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赏析:

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古诗今译 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名句赏析——“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

荷叶,未展开的荷叶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今译] 小小的荷叶才露出尖尖的角儿,早有一只蜻蜓停歇在上面。 [赏析] 诗题“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诗词需有不同的题材与刚才,有的重大题材,须写出壮阔的境界、恢宏的气势;有的题材甚小,仅是生活中一个细节,但却能写出幽情逸趣。所以王国维说:“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人间词话》)

古诗词赏析

艺术赏析

小学古诗词赏析

李商隐诗词《瑶池》的诗意赏析

古诗词鉴赏题的五种题型及解析

高中语文雨霖铃教案

《从军行其二》王昌龄古诗赏析

唐宋诗词鉴赏

古典诗歌的鉴赏

苏轼《水龙吟》诗词译文及赏析

诗词艺术赏析
《诗词艺术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诗词艺术赏析(精选12篇)】相关文章:

小学《唐诗》赏析2022-08-12

古诗词鉴赏题答题2023-09-19

古诗文学评论范文赏析2024-03-23

古典诗歌鉴赏刍议(网友来稿)2022-05-07

戴望舒成名作《雨巷》原文及赏析2023-03-18

高考古诗词试题讲解2023-08-14

诗词赏析:杜牧《泊秦淮》2023-12-13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全文翻译以及赏析 辛弃疾2022-10-01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一等奖2023-03-05

陈焕、王安石《梅花》阅读答案对比赏析20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