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幸蜀西至剑门》唐诗鉴赏

时间:2024-02-20 07:18:01 诗词鉴赏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李隆基《幸蜀西至剑门》唐诗鉴赏(集锦8篇)由网友“fmuzhe”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李隆基《幸蜀西至剑门》唐诗鉴赏,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李隆基《幸蜀西至剑门》唐诗鉴赏

篇1:李隆基《幸蜀西至剑门》唐诗鉴赏

李隆基《幸蜀西至剑门》唐诗鉴赏

幸蜀西至剑门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

【注释】

⑴幸蜀西至剑门:幸蜀:驾临四川。剑门,古县名,今四川省剑阁东北,因剑门山而得名。此诗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安史之乱时长安收复后从四川回京时,行至剑门时所写。

⑵銮舆:皇帝的车驾,此处是李隆基自指。出狩:皇帝到外地巡视称出狩。

⑶五丁开:传说中蜀道是由五个大力士(五丁)开通的。

⑷乘时:造就时势。

⑸勒铭才:建功立业的才能。西晋时张载作《剑阁铭》,晋世祖司马炎派人刻于石上。铭中有“兴时在德,险亦难恃”之语。

【白话译文】

剑门山高耸入云,险峻无比;我避乱到蜀,今日得以回京。只见那如翠色屏风的山峰,高有千仞,那如红色屏障的石壁,全凭五位大力士开出路径。灌木丛生,好似缠绕旌旗,时隐时现;白云有如飞仙,迎面拂拭着马来。治理国家应该顺应时势,施行仁德之政,各位大臣,你们平定叛乱,建功立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创作背景】

《唐诗纪事》卷二载有该诗的本事:“帝幸蜀,西至剑门,题诗曰: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至德二年,普安郡守贾深勒石。”《旧唐书》本纪和《通鉴》的记载相同:十月,肃宗遣中使啖廷瑶入蜀奉迎,当月车驾离蜀,十一月至凤翔,十二月至京。又据《元和郡县图志》:普安郡即剑州,剑门就在剑州境内。玄宗车驾返京,经行剑阁,作有是诗,州刺史以为中兴盛事,勒石以示纪念。此诗境界开阔,基调高昂,也不似仓皇避乱时情景。可确定为公元757年(至德二载)回舆长安时所作。

【赏析】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二句,开篇扣题,力度千钧。剑阁天险,銮舆人主,铢两悉称。“峻”是剑门山主要的特征,其它如道路险曲等,都由“峻”字生出。诗中不去写山,只抓住山腰“横云”这一特定景观来写:在平原高不可及的层云,此刻只是层层低徊于剑门腰际,足见山高岭峻路险。“横”字,描绘出层云叠起,横截青峰,与峻伟山势,共同构成一种浩然雄劲的气势。经过首句先声夺人的'渲染,出句交待皇舆返京,经行剑阁情事。《春秋》为尊者讳,天子逃窜,每称“出狩”,用来不免难堪。但“出狩”下紧缀一个“回”字,又很能显出玄宗心境的爽朗和愉悦。两句一景一事,领起下文。

颔联二句:“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互文见意。“屏”,“嶂”均指山峰,“翠”、“丹”渲染山色之美,玄宗回京经过剑阁,虽已是十月初冬时分,但南国天气,正是枫叶流丹、青松积翠的好季节。山路萦绕,只见座座山峦,红绿纷呈,丹翠辉映。“千仞合”写道路险阻。皇舆经行,抬头看去,剑门七十二峰拥挤堆叠,壁立千仞,仿佛扇扇闭合的大门。山势最险处,“峭壁中断,两岩相嵌,形似剑门”,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所在,山也因此得名,“五丁开”形象道路之险,其中流传一个神奇的传说:

秦惠王伐蜀不识道路,于是造五只石牛,置金牛尾下,扬言牛能屙金。蜀王负力信以为真,派五壮士拉牛回国,为秦开出通蜀的道路。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落笔于事,事中见景。“灌木”句写道路之曲。太白诗“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足见弯道众多。仪仗左转右转,旌旗摇动,乘舆前行,反觉是路边的树木山石在转移倒退。“仙云”呼应首联“横云”,山中之云;远看阴浓层叠,等到拂马而来,却丝丝缕缕,轻灵洁白,使人看了,顿觉澄洁清爽,加上地势之高,如入仙境。

尾联“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是就剑阁石壁所勒张载铭文发议论,张氏在《剑阁铭》中明确提出,“兴实在德,险亦难恃”,并在文尾声明撰铭宗旨:“勒铭山阿,敢告梁益”,警告汉中和四川的不臣者,天命所钟,在德不在险。玄宗读罢铭文,深有同感。“乘时方在德”,“乘时”,是说眼前出现平叛的大好形势。他相信李唐王朝德在人间,也相信其子肃宗的仁智,祸患很快就会消除。当然,面对铭文,玄宗也不会忘记,他追求享受、滥用佞人,与这次**的发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不免感叹自己昔日之非,不无悔恨。因此对张载的识见才华十分称赏:“嗟尔勒铭才”,“嗟”是赞叹之词。

此诗格调庄严,笔力扛鼎。虽作于乱中,不失盛唐气象。

【作者介绍】

李隆基(685-762),即唐玄宗,唐代的中兴君主,唐睿宗第三子。因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明皇。英武有才略,开元时期(713—741)文治武功鼎盛,世称为“开元之治”。天宝(742-756)后,宠爱杨玉环,其父兄均骤贵,势倾天下。及安禄山反,避难奔蜀,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谓杨国忠通于胡人,而有安禄山之反,乃杀国忠,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后唐肃宗即位于灵武,尊之为太上皇。在位43年。喜爱歌舞音乐,曾于梨园教歌舞,所以后世尊其为伶人之祖师爷。

篇2:《幸蜀西至剑门》诗词鉴赏

剑阁横云峻,

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

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

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

嗟尔勒铭才。

鉴赏

《唐诗纪事》卷二载:帝幸蜀,西至剑门,题诗曰:..。至德二年,普安郡守贾深勒石。《旧唐书》本纪和《通鉴》的记载:十月,肃宗遣中使啖廷瑶入蜀奉迎,当月车驾离蜀,十一月至凤翔,十二月至京。又据《元和郡县图志》:普安郡即剑州,剑门就在剑州境内。玄宗车驾返京,经行剑阁,作有是诗,州刺史以为中兴盛事,勒石以示纪念。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二句,开篇扣题,力度千钧。剑阁天险,銮舆人主,铢两悉称。峻是剑门山主要的特征,其它如道路险曲等,都由峻字生出。诗中不去写山,只抓住山腰横云这一特定景观来写:在平原高不可及的层云,此刻只是层层低徊于剑门腰际,足见山高岭峻路险。横字,描绘出层云叠起,横截青峰,与峻伟山势,共同构成一种浩然雄劲的气势。经过首句先声夺人的渲染,出句交待皇舆返京,经行剑阁情事。《春秋》为尊者讳,天子逃窜,每称出狩,用来不免难堪。但出狩下紧缀一个回字,又很能显出玄宗心境的爽朗和愉悦。两句一景一事,领起下文。

颔联二句: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互文见意。屏,嶂均指山峰,翠、丹渲染山色之美,玄宗回京经过剑阁,虽已是十月初冬时分,但南国天气,正是枫叶流丹、青松积翠的好季节。山路萦绕,只见座座山峦,红绿纷呈,丹翠辉映。千仞合写道路险阻。皇舆经行,抬头看去,剑门七十二峰拥挤堆叠,壁立千仞,仿佛扇扇闭合的大门。山势最险处,峭壁中断,两岩相嵌,形似剑门,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所在,山也因此得名,五丁开形象道路之险,其中流传一个神奇的传说:

秦惠王伐蜀不识道路,于是造五只石牛,置金牛尾下,扬言牛能屙金。蜀王负力信以为真,派五壮士拉牛回国,为秦开出通蜀的道路。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落笔于事,事中见景。灌木句写道路之曲。太白诗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足见弯道众多。仪仗左转右转,旌旗摇动,乘舆前行,反觉是路边的树木山石在转移倒退。仙云呼应首联横云,山中之云;远看阴浓层叠,等到拂马而来,却丝丝缕缕,轻灵洁白,使人看了,顿觉澄洁清爽,加上地势之高,如入仙境。

尾联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是就剑阁石壁所勒张载铭文发议论,张氏在《剑阁铭》中明确提出,兴实在德,险亦难恃,并在文尾声明撰铭宗旨:勒铭山阿,敢告梁益,警告汉中和四川的不臣者,天命所钟,在德不在险。玄宗读罢铭文,深有同感。乘时方在德,乘时,是说眼前出现平叛的.大好形势。他相信李唐王朝德在人间,也相信其子肃宗的仁智,祸患很快就会消除。当然,面对铭文,玄宗也不会忘记,他追求享受、滥用佞人,与这次**的发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不免感叹自己昔日之非,不无悔恨。因此对张载的识见才华十分称赏:嗟尔勒铭才,嗟是赞叹之词。

此诗格调庄严,笔力扛鼎。虽作于乱中,不失盛唐气象。

篇3:《幸蜀西至剑门》鉴赏及译文

唐代:李隆基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

篇4:《幸蜀西至剑门》鉴赏及译文

剑门山高耸入云,险峻无比;我避乱到蜀,今日得以回京。

只见那如翠色屏风的山峰,高有千仞,那如红色屏障的石壁,全凭五位大力士开出路径。

灌木丛生,好似缠绕旌旗,时隐时现;白云有如飞仙,迎面拂拭着马来。

治理国家应该顺应时势,施行仁德之政,各位大臣,你们平定叛乱,建功立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篇5:《幸蜀西至剑门》鉴赏及译文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二句,开篇扣题,力度千钧。剑阁天险,銮舆人主,铢两悉称。“峻”是剑门山主要的特征,其它如道路险曲等,都由“峻”字生出。诗中不去写山,只抓住山腰“横云”这一特定景观来写:在平原高不可及的层云,此刻只是层层低徊于剑门腰际,足见山高岭峻路险。“横”字,描绘出层云叠起,横截青峰,与峻伟山势,共同构成一种浩然雄劲的气势。经过首句先声夺人的渲染,出句交待皇舆返京,经行剑阁情事。《春秋》为尊者讳,天子逃窜,每称“出狩”,用来不免难堪。但“出狩”下紧缀一个“回”字,又很能显出玄宗心境的'爽朗和愉悦。两句一景一事,领起下文。

颔联二句:“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互文见意。“屏”,“嶂”均指山峰,“翠”、“丹”渲染山色之美,玄宗回京经过剑阁,虽已是十月初冬时分,但南国天气,正是枫叶流丹、青松积翠的好季节。山路萦绕,只见座座山峦,红绿纷呈,丹翠辉映。“千仞合”写道路险阻。皇舆经行,抬头看去,剑门七十二峰拥挤堆叠,壁立千仞,仿佛扇扇闭合的大门。山势最险处,“峭壁中断,两岩相嵌,形似剑门”,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所在,山也因此得名,“五丁开”形象道路之险,其中流传一个神奇的传说:

秦惠王伐蜀不识道路,于是造五只石牛,置金牛尾下,扬言牛能屙金。蜀王负力信以为真,派五壮士拉牛回国,为秦开出通蜀的道路。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落笔于事,事中见景。“灌木”句写道路之曲。太白诗“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足见弯道众多。仪仗左转右转,旌旗摇动,乘舆前行,反觉是路边的树木山石在转移倒退。“仙云”呼应首联“横云”,山中之云;远看阴浓层叠,等到拂马而来,却丝丝缕缕,轻灵洁白,使人看了,顿觉澄洁清爽,加上地势之高,如入仙境。

尾联“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是就剑阁石壁所勒张载铭文发议论,张氏在《剑阁铭》中明确提出,“兴实在德,险亦难恃”,并在文尾声明撰铭宗旨:“勒铭山阿,敢告梁益”,警告汉中和四川的不臣者,天命所钟,在德不在险。玄宗读罢铭文,深有同感。“乘时方在德”,“乘时”,是说眼前出现平叛的大好形势。他相信李唐王朝德在人间,也相信其子肃宗的仁智,祸患很快就会消除。当然,面对铭文,玄宗也不会忘记,他追求享受、滥用佞人,与这次**的发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不免感叹自己昔日之非,不无悔恨。因此对张载的识见才华十分称赏:“嗟尔勒铭才”,“嗟”是赞叹之词。

此诗格调庄严,笔力扛鼎。虽作于乱中,不失盛唐气象。

篇6:《幸蜀西至剑门》鉴赏及译文

《元和郡县图志》:普安郡即剑州,剑门就在剑州境内。玄宗车驾返京,经行剑阁,作有是诗,州刺史以为中兴盛事,勒石以示纪念。此诗境界开阔,基调高昂,也不似仓皇避乱时情景。可确定为公元757年(至德二载)回舆长安时所作。

《幸蜀西至剑门》作者介绍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7至756年在位。前期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

篇7:《幸蜀西至剑门》鉴赏及译文

幸蜀西至剑门:幸蜀:驾临四川。剑门,古县名,今四川省剑阁东北,因剑门山而得名。此诗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安史之乱时长安收复后从四川回京时,行至剑门时所写。

銮舆:皇帝的车驾,此处是李隆基自指。出狩:皇帝到外地巡视称出狩。

五丁开:传说中蜀道是由五个大力士(五丁)开通的。

乘时:造就时势。

勒铭才:建功立业的才能。西晋时张载作《剑阁铭》,晋世祖司马炎派人刻于石上。铭中有“兴时在德,险亦难恃”之语。

篇8:幸蜀西至剑门,幸蜀西至剑门李隆基,幸蜀西至剑门的意思,幸蜀西至剑门赏析

幸蜀西至剑门,幸蜀西至剑门李隆基,幸蜀西至剑门的意思,幸蜀西至剑门赏析 -诗词大全

幸蜀西至剑门

作者:李隆基  朝代:唐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

《幸蜀西至剑门》诗词鉴赏

蜀门心得

古代诗歌欣赏阅读

白居易《长恨歌》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白居易《长恨歌》教学主题分析

长恨歌原文及译文

全唐诗卷一十一古诗

白居易《长恨歌》教学设计

长恨歌翻译全文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道教情结

李隆基《幸蜀西至剑门》唐诗鉴赏
《李隆基《幸蜀西至剑门》唐诗鉴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李隆基《幸蜀西至剑门》唐诗鉴赏(集锦8篇)】相关文章:

文言文长恨歌的翻译2023-04-03

长恨歌白居易注音2022-05-28

白居易长恨歌主要内容2023-11-27

长恨歌句子赏析2022-09-06

白居易 《长恨歌》2023-07-07

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七言2023-01-04

白居易为什么写长恨歌2023-05-22

长恨歌 白居易讽刺说2022-12-15

长恨歌 白居易2022-04-30

白居易 长恨歌2022-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