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当《登鹳雀楼》诗歌鉴赏(西师版二年级上册)

时间:2022-05-21 01:49:05 诗词鉴赏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畅当《登鹳雀楼》诗歌鉴赏(西师版二年级上册)(共9篇)由网友“阿拉哟”投稿提供,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畅当《登鹳雀楼》诗歌鉴赏(西师版二年级上册),供大家阅读参考。

畅当《登鹳雀楼》诗歌鉴赏(西师版二年级上册)

篇1:畅当《登鹳雀楼》诗歌鉴赏(西师版二年级上册)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鹳雀楼早已不存,故址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西)西面,黄河中的一个小岛上,高三层,前瞻中条山,下瞰黄河水,为唐代登览胜地。许多诗人都曾登临赋诗。畅当这首诗在宋代曾获很高评价,与王之涣同题名作并举。

前二句写楼高以寄胸怀。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望远空飞鸟仿佛低在楼下,觉得自己高瞻远瞩,眼界超出了人世尘俗。从艺术表现看,这里把视觉反差运用到景物描写中,以远处物体似低小的感觉来反衬近处物体的高大,饶有意趣。从思想境界看,则诗人自有一种清高、俊逸的情怀,志气凌云,而飘飘欲仙,大有出世之想。第二句一作“高谢世人间”,则高蹈的情怀更明确。

后二句写四围景象以抒激情。中条山脉西接华山。从鹳雀楼四望,天然形势似乎本来要以连绵山峦围住平原田野,但奔腾咆哮的黄河却使山脉中开,流入断山,浩荡奔去。这概括的描写,勾勒出山河的形势和气势,同时也显示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奔放的激情,目光远大,志向无羁。这二句与前二句一气相贯,既以显出楼高望远,更以见出诗人志高气逸的情怀。

宋人沈括称赞这诗和王之涣诗都“能状其景”(《梦溪笔谈》)。但景以情见,物由志显,能状壮阔山河,正因诗人胸怀高尚。这诗和王诗都是这样的情景交融的好诗。由于时代、遭遇、处境的不同,因而两诗的意境不同。王之涣是盛唐诗人,而畅当则是经历战乱的中唐诗人。他在唐代宗大历七年(772)进士擢第后,仕途淹滞,有志不骋,也曾隐游,“拙昧难容世,贫闲别有情”(《天柱隐所重答韦江州》)。他自视清高,志不苟俗,又不甘困顿,有一股冲决樊篱的激情。因而登临赋诗,抒怀励志,瞩目高远,激情迸发。从当时历史条件看,应当说,这诗的思想内容是进步的。而这种励进的精神,在今天也是可取的。 (倪其心)

诗因楼出,楼因诗名,唐代两位诗人王之涣和畅当分别写过一首《登鹳雀楼》,由于王诗在前,名声较大,几乎掩没了畅诗的影响,后世论诗常把两首同题诗比较而谈,囿于成见,沿袭旧说,褒王抑畅者居多,论者认为畅诗不如王诗是因为畅当的《登鹳雀楼》纯粹写景(或者说景中少人),无理无情,无势无志;而王诗则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理入景势,志由物出。果真如此吗?笔者经过反复再三的涵泳玩味,的确不敢苟同这种观点,试申述理由如下:

畅当的《登鹳雀楼》是这样写的:“迥临飞鸟上,高出尘世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前二句写楼高以寄怀。鹳雀楼拔地而起,直插云霄,高空飞鸟似乎也只能望“高”兴叹,低栖其下。站在鹳雀楼上的诗人居高临下,纵目远眺,仿佛觉得万丈高楼,顶天立地,横空出世。这两句以飞鸟难以飞临反衬鹳雀楼高及云天,以尘世景物的低矮渺小反衬鹳雀楼的高高在上,夸张和想象相结合,静态和动感相交融,营构了一幅高远辽阔、雄浑苍茫的壮观图景。写楼,有远离飞鸟,出世超尘之想,写人有高蹈尘外,遗世独立之思,化静楼为动感,寓情势于景物。

诗人孤高傲世、独步青云的风姿,诗人豪情满怀、壮志凌云的胸襟,诗人高瞻远瞩、超群脱俗的情志,全在这精心营构的雄浑图景之中展露无遗。

后二句写四围景象以抒激情。崇山峻岭,连绵起伏,如铜墙铁壁锁住平原田野,似万千雄兵围抄高楼旷野;南来东向的黄河奔腾咆哮,如惊龙腾空,似银蛇起舞,排山倒海,呼啸而来,汹涌而去,以雷霆万钧之势,凭鬼斧神工之力,把横梗在前的山脉拦腰斩断。这两句概括描写,勾勒山河的形貌气势。以“围”写山,凸现山峦起伏,连绵不断的地理形貌;以“入”写河,彰显黄河万里奔腾,滔滔向前的强劲力量。“断”字入诗,耐人寻味。李白有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望天山门》),“断”字气贯长虹:长江汹涌澎湃,虎吼雷鸣,似倚天长剑把天门山一分为二。同样,畅当用“断”字也传神地表现出黄河惊天动地、摧枯拉朽的巨大力量,任何艰难险阻,任何崇山峻岭,都阻挡不了黄河一泻千里,滚滚向前的潮流。如此恢宏壮阔的场面,如此壮浪奇绝的气势,如此震天动地的伟力,活脱脱地烘托出诗人开阔高远的胸襟和激越奔放的豪情,这两句与前两句一气相贯,既以显出楼高望远,更能见出诗人志高气逸的情怀。

宋人沈括称赞这首诗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能状其景”(《梦溪笔谈》),但景以情见,物由志显,能状壮阔山河,正因诗人胸怀高尚。畅当才情卓异,自视清高,不苟流俗,不甘困顿,有一股冲决樊篱,大展宏图的激情。因而登临赋诗,抒怀励志,瞩目高远,激情迸发。这种志存高远,积极进取,挑战困难,向往自由的精神,不是通过王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的句子传达出来,而是作为一种情操气度渗透在山川景物当中,不可目遇只可神会,涵咏品味,自然能够体察出来。可见畅诗写景状物,图形绘貌之中亦暗含情志理势,决非一般论者所言的“纯粹写景”。

[畅当《登鹳雀楼》诗歌鉴赏(西师版二年级上册)]

篇2:畅当《登鹳雀楼》鉴赏

朝代:唐代

作者:畅当

原文: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注释

⑴鹳(guàn)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

⑵迥(jiǒng)临:远道而来。飞鸟:指鹳雀。

⑶天势:天体的势。围:这里有“笼盖”的意思。

⑷断山:指西山之间。

白话译文

远道来登鹳雀楼,楼阁高比人间。天空笼盖着辽阔的原野,奔明的黄河泻入群由之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无法考证。作者在唐代宗大历七年(772)进士擢第后,仕途淹滞,有志不骋,也曾隐游,“拙昧难容世,贫闲别有情”(《天柱隐所重答韦江州》)。他自视清高,志不苟俗,又不甘困顿,有一股冲决樊篱的激情。因而登临赋诗,抒怀励志,瞩目高远,激情迸发。

简析

此诗 只有二十个字,但诗歌意境非常壮阔,可以说是描写鹳雀楼风光的上乘之作。

前二句写楼高以寄胸怀。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望远空飞鸟仿佛低在楼下,觉得自己高瞻远瞩,眼界超出了人世尘俗。从艺术表现看,这里把视觉反差运用到景物描写中,以远处物体似低小的`感觉来反衬近处物体的高大,饶有意趣。从思想境界看,则诗人自有一种清高、俊逸的情怀,志气凌云,而飘飘欲仙,大有出世之想。第二句一作“高谢世人间”,则高蹈的情怀更明确。

后二句写四围景象以抒激情。中条山脉西接华山。从鹳雀楼四望,天然形势似乎本来要以连绵山峦围住平原田野,但奔腾咆哮的黄河却使山脉中开,流入断山,浩荡奔去。这概括的描写,勾勒出山河的形势和气势,同时也显示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奔放的激情,目光远大,志向无羁。这二句与前二句一气相贯,既以显出楼高望远,更以见出诗人志高气逸的情怀。

宋人沈括称赞这诗和王之涣诗都“能状其景”(《梦溪笔谈》)。但景以情见,物由志显,能状壮阔山河,正因诗人胸怀高尚。这诗和王诗都是这样的情景交融的好诗。由于时代、遭遇、处境的不同,因而两诗的意境不同。王之涣是盛唐诗人,而畅当则是经历战乱的中唐诗人。他在唐代宗大历七年(772)进士擢第后,仕途淹滞,有志不骋,也曾隐游, “拙昧难容世,贫闲别有情”(《天柱隐所重答韦江州》)。他自视清高,志不苟俗,又不甘困顿,有一股冲决樊篱的激情。因而登临赋诗,抒怀励志,瞩目高远,激情迸发。从当时历史条件看,应当说,这诗的思想内容是进步的。而这种励进的精神,在今天也是可取的。

作者介绍

畅当,生卒年不详,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后期儒士。官宦世家,畅璀之子。 初以子弟被召从军,后登大历七年进士第。贞元初,为太常博士,终果州刺史。与弟诸皆有诗名。诗一卷。畅当父亲畅璀,唐肃宗时官至散骑常侍,唐代宗时,与裴冕、贾至、王延昌待制集贤院,终于户部尚书。

逸事

由于畅当出身子官宦家庭,所以举进士,以儒学出名。唐德宗贞元初,畅当任太常博士,贞元三年(公元787年),唐德宗昭德皇后去世,下诏商议太子服丧之事。畅当对博士张荐、柳冕、李吉甫说:按照惯例,儿子为母亲服齐衰丧三年,至于皇太子为皇后服丧,古书没有明确记载。晋元皇后死时,也不清楚太子服丧的制度,杜预言古天子三年丧期,即葬除去丧服,魏也以此为准。但皇太子与国家的地位一样重要,若不变更常制,东宫大臣仆从也得穿缞麻之衣出入殿省,这势必有碍于国家大事的正常进行。于是,太子遂葬后除服。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文德皇后卒,太子服丧的规定国史中也无记载,至第二年正月,以晋王为并州都督,命官后,当即除去丧服。今皇太子应根据魏、晋制度服丧,既葬而祭,既祭而除丧服。宰相刘滋、齐映等人反对畅当的意见,唐德宗又诏宰相与有司重新议定。畅当从实际出发,说服了群臣,将他所说立为定制。 由此可知,畅当是一位颇有改革精神的人,他虽以儒学出名,但不墨守成规。在礼义至重的封建社会,畅当能根据实际,大胆变革,确有见地。

篇3:《登鹳雀楼》教学反思(西师版二年级上册)

西师版教材在编写上,是以不同的文化主题来划分各个单元,旨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的引导他们走进自然、感悟生活、品位真情。本册第五单元的文化主题是生活哲理。里面的五篇课文,从简单的生活现象入手,写出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对生活的不同感悟。而这种感悟本身又是极朴素的。因其朴素,才得以永存。《登鹳雀楼》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名篇。这是一首登高望远诗。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伟。放眼宇宙之无限,寄哲理之深沉。后两句语出自然,千古传颂,被人们看作是追求理想和崇高境界的象征。追求更高目标、争取更好成绩的激励语。也成为许多有志之士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铭。全诗气势奔放、意境开阔,语言通俗易懂而且富有哲理意味。

中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了长期合作学习的训练以后,已经具有了一些自学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对于学习古诗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放手让他们自由交流可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也达到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学习的目的。

中年级的古诗教学目标,要在读、背、识字的基础上,加入整体感知诗意、体会古诗描绘的意境的要求。因此在本学段的古诗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意境,体会感情,领悟内涵。在丰富语言积累的同时,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审美修养。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古诗教学似乎都在走着一个相同的模式,不论是以自学为主还是以讲授为主,都走的是自读自悟--交流讨论--质疑解惑这样一个路子。把学习的重点过多地放在了古诗本身上面,忽略了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学习能力和对古诗的宏观感受,基于此我决定从一个新的视角出发,上一节不一样的古诗教学。在本届可我力求体现两点,那就是在古诗教学中较好的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及体现学习古诗时的读中悟悟中读,使学生眼中有画心中有情。

为了使学生们在课上更好的理解诗的意境,我提前布置了以下两点预习任务:1 积累描写祖国壮丽景色的故事。2 预习《登鹳雀楼》,试着理解诗意,查阅相关资料。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很好的体会诵读古诗的韵味,我还制作了一个简单的课件,给学生提供了有形的画面和意境深远的音乐。课件的使用在帮助学生把握诵读语气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所以我们觉得古诗的教学也不能只停留在古诗本身,还应从语文的工具性方面进行渗透。所以在本课第一个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谈一谈古诗的特点。由于现今我们的早期教育很注重古诗的背诵,所以从学前到现在很多学生其实已经接触过了大量古诗,从而对古诗在形式上的特点有了模糊的认识,只是没有有意识的整理过。所以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很快就归纳出以下几点:1每句字数相同。2 每首有的四句有的八句。3 每句有的五个字有的七个字。甚至还有一名学生答出:古诗字数很少,但是表达的意思却很多。由此可以看出,有些学生对古诗语言精练的特点也已经有了初步的体会。由此可见,学生们对古诗是有了一定的认识的。只是这种认识尚停留在表象上。接着,我请学生们背诵几首古诗,也要求是描写祖国美景的古诗。学生背了《鹿柴》、《早发白帝城》和《望庐山瀑布》。这一小环节既完成了本课拓展古诗的要求,又检查了学生日常积累情况。然后我总结道:这一首首流传千古的名篇,又一次让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其实一首好诗不但带给人美的享受,还能带给人一定的思考。本课的两首古诗就既给我们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美,又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一起体会,看谁能发现并理解它们。这里既向学生渗透了古诗的又一个特点(文理结合,情景交融),又明确提示学生本文就有哲理需要我们体会。既自然导入了下一个环节,又提示了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要注意的问题。这一环节虽然只有简短的三五分钟,但我们觉得已经初步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中低年级学习古诗,重点就是诵读。读也是学生们在预习时作的最得心应手的工作。所以在这一环节首先给学生一个展示预习情况的机会,指明读一读古诗。这样既满足了学生渴望展示的需要,也达到了指导学生读正确通顺的目的。这首诗中读题目就需要我们进行一下提示:鹳雀楼是一座楼的名字,所以要连起来读。应该读成:登/鹳雀楼,而不是:登鹳/雀楼。

读正确了,就要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了。以往的教学中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讲授、讨论、质疑,而忽略了学生自身具有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这节课我们就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来设计了下面的环节。

《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可是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往往由于不知道学些什么,和不知道怎么学,而使得学习活动盲目和无序。如果这种盲目和无序的学习状态反复出现的话,必然会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越来越淡漠。所以在这次合作学习开始之前,我们依然照例先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我先请学生回忆以前学习古诗的过程,想一想:学习一首古诗,我们要学习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学生们根据以前的学习经验,归纳出以下几点:了解作者、诵读、理解诗意、背诵和默写。我将以上这五点板书在黑板的一侧,以便学生在下面的自主合作中参照。同时及时鼓励这些归纳学习方法的同学是学习上的有心人,鼓励大家都向他们学习。这样就帮助学生解决了学什么的问题。接着向学生提出合作时的要求:今天我们就围绕着几个方面,通过小组合作来学习《登鹳雀楼》这首诗。在学习中,大家要积极发言,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和大家交流。同时将重点内容记录下来,并选出一名中心发言人。最后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最有收获。这些要求的提出,就是在告诉学生们在合作时应该怎样做。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解决了,学生的目标也明确了,在接下来的合作中就有了方向和方法。到了这时,一切合作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了。

合作学习的基本原则中指出:教师要对合作技巧给与指导,并对过程进行时间安排设计。同时还要指导和调控整个学习过程。如果说前面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标的指导的话,那么现在在合作中教师的参与就是对学生在合作中具体操作的指导。我们分组的原则是异质分组,使学生们在性别、智力、能力和性格上具有互补性,每一个人在合作中都能各尽其能。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所以在合作中也会在不同的方面出现不和谐的现象。教师就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调解和指导。(放录像)刚才这一环节我们进行了十分钟。可以看出,每组的讨论交流氛围都很浓厚。学生们都很投入。在这里教师的巡视起到了以下两个作用:首先,了解各组合作学习情况。其次,对合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控。

中低年级孩子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他们最期待的就是在交流中展示自己的收获。在合作中主动的表现也是在为汇报时做准备。所以给学生提供能充分展示的平台特别重要。同时语文教学中,合作后的展示汇报是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导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现合作中语文基础知识学习上的漏洞,思想观念上的偏离,学习方法上的缺陷等等各个方面,及时进行补救。在汇报的时候,我们先选一个小组给大家介绍了作者王之涣。由于课前搜集了资料,合作时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所以该组代表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作者,并举出了他的其他两首作品《凉州词》和《送别》。接着又有一个小组主动要求为大家解释古诗的意思。他们先派了一位代表,把整首诗的意思解释了一下。他是这样说的:太阳渐渐落下去了,黄河流向了大海。想要看到千里的景色,就得再上一层楼。他说完以后,同组另一个人立即站起来补充道:依是紧贴着的意思,所以太阳是紧贴着高山落下去的。这样一补充画面就更加明朗了。我把这个字的意思写在了黑板上,并表扬了他。接着同组另一个同学又起来补充道:我补充一下,黄河是滚滚流入大海的。因为我从电视上看到黄河非常大,水流得也特别快特别急,所以应该是滚滚流入大海。这是一个很会联系生活经验的孩子,分析的条条是道。滚滚一词地加入,立即让画面显得气势宏大起来了。我立即表扬了他及这一个小组。肯定了他们互相补充的合作意识及会学习的优点。提示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帮助我们理解文章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使我们理解得更加准确。这是另一组一名学生要求继续补充。他说:我觉得“千里目”不是指千里那么远,就是很远的意思。我给予了肯定。又有一名学生补充说:我觉得后两句话就是说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这也是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听了他的补充,我立即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夸他是个会思考的孩子,一下子就感悟到了作者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每个人都应该像他一样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在这里学生们通过小组间相互补充和其他组的相互补充,自己就完成了整体感知诗意的目标。我接着说:“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诗的意思,下面就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请大家边读边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然后我请一名平时朗读的比较好的同学给大家朗读古诗,其他人边听边想象。读完后请学生们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学说:“我好像看到了一个圆圆的太阳,正慢慢落下去。”有的说:“我好像看到了远处雄伟的高山,被夕阳一照,特别美。”还有的说:“我好像听到了黄河流入大海时发出了特别大的声音。”也有的同学说:“我觉得这幅画很壮观。”我问:“谁能带着这种感受给大家读一下前两句古诗?”我们请了两名学生试读。第一人读完后,一名男生评价说:“我觉得第二句读得不够好,没有读出黄河的气势,读这句声音要特别洪亮。”他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于是我们就请他读第二遍,读完后另一名学生评价说,第一句语气要读得平稳一些。因为太阳是慢慢落下去的。我说:“大家谈得都很好,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幅壮观的画面。”这时我为学生们用课件展示了这幅配有古韵风格音乐的画面,描绘道:“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极目远望,见到远处雄伟的高山,辉煌的落日,听着耳边传来的黄河的怒吼,望着脚下波涛汹涌的河水,不觉吟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播放这个画面的同时,我逐一示意了四名学生朗诵这两句诗文)。这时,由于有画面和音乐的衬托,加上教师的综合描述,学生的体验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读出了黄河的宏大气势。最后我们全班齐读这两句诗文,学生的感情到达了高潮。我又描绘道:“诗人看着眼前这波澜壮阔雄伟壮丽的景色,突然感悟到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又缓缓吟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又示意了三名学生朗诵后两句。学生们把语气等拿捏得很准确。我说:“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诗人一起,站在鹳雀楼上,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完整的朗诵一遍这首古诗。这里我请了五名学生展示朗诵,根据每人朗读诗的不同特点进行了评价。最后我们齐读了一遍全诗,学生的情绪又一次达到了高潮。

接着我请学生试着背诵这首古诗,第一名举手的同学背完后,我请他介绍一下她是怎么这么快就背下来的,他说:“我妈告诉我,理解着背就能很快的背下来。”我肯定了他的方法,告诉学生们理解了文章的意思,就可以帮我们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是一个好方法。第二名学生背完后说:“老师我觉得多读几遍也能让我们很快把古诗背下来。”我引导说:“我们古人有一句话说熟读成诵,意思就是说读得多了,自然而然就背下来了。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要多读几遍。”下面就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这首古诗。用了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大多数学生就已经把古诗背得很熟练了。我们这节课就在学生们琅琅的读书声中结束了。

在这节课上,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主学习的能力,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学习中。从课上我们也发现,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都很强,只是在我们传统的教学当中忽略了学生自身具有的学习能力,教师一味的牵引,反倒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这次尝试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学生们的合作能力又一次得到了提高,也真正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登鹳雀楼》教学反思(西师版二年级上册)]

篇4:《登鹳雀楼》说课设计(西师版二年级上册)

一说课内容

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古诗《登鹳雀楼》。

二教材分析

冀教版教材在编写上,是以不同的文化主题来划分各个单元,旨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的引导他们走进自然、感悟生活、品位真情。本册第五单元的文化主题是生活哲理。里面的五篇课文,从简单的生活现象入手,写出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对生活的不同感悟。而这种感悟本身又是极朴素的。因其朴素,才得以永存。《登鹳雀楼》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名篇。这是一首登高望远诗。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伟。放眼宇宙之无限,寄哲理之深沉。后两句语出自然,千古传颂,被人们看作是追求理想和崇高境界的象征。追求更高目标、争取更好成绩的激励语。也成为许多有志之士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铭。全诗气势奔放、意境开阔,语言通俗易懂而且富有哲理意味。

三学生情况分析

中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了长期合作学习的训练以后,已经具有了一些自学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对于学习古诗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放手让他们自由交流可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也达到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学习的目的。

四设计理念

中年级的古诗教学目标,要在读、背、识字的基础上,加入整体感知诗意、体会古诗描绘的意境的要求。因此在本学段的古诗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意境,体会感情,领悟内涵。在丰富语言积累的同时,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审美修养。所以在本节课上我力求体现以下两点理念:

1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力求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目标:

1 具体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古诗,能背诵并默写诗文。

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古诗的一般特点,简单概括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在合作中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情感与态度:初步理解古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能联系生活去感受和领悟。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 教学重点:

创设情境,利用画面和音乐等帮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从而达到有感情的诵读。

六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采用合作式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向学生渗透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的学习方法。

七课前准备

为了使学生们在课上更好的理解诗的意境,我提前布置了以下两点预习任务:1 积累描写祖国壮丽景色的故事。2 预习《登鹳雀楼》,试着理解诗意,查阅相关资料。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很好的体会诵读古诗的韵味,我还制作了一个简单的课件,给学生提供了有形的画面和意境深远的音乐。课件的使用在帮助学生把握诵读语气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八环节设计

1 导入:

《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所以我们觉得古诗的教学也不能只停留在古诗本身,还应从语文的工具性方面进行渗透。所以在本课第一个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谈一谈古诗的特点。由于现今我们的早期教育很注重古诗的背诵,所以从学前到现在很多学生其实已经接触过了大量古诗,从而对古诗在形式上的特点有了模糊的认识,只是没有有意识的整理过。所以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很快就归纳出以下几点:1每句字数相同。2 每首有的四句有的八句。3 每句有的五个字有的七个字。甚至还有一名学生答出:古诗字数很少,但是表达的意思却很多。由此可以看出,有些学生对古诗语言精练的特点也已经有了初步的体会。由此可见,学生们对古诗是有了一定的认识的。只是这种认识尚停留在表象上。接着,我请学生们背诵几首古诗,也要求是描写祖国美景的古诗。学生背了《鹿柴》、《早发白帝城》和《望庐山瀑布》。这一小环节既完成了本课拓展古诗的要求,又检查了学生日常积累情况。然后我总结道:这一首首流传千古的名篇,又一次让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其实一首好诗不但带给人美的享受,还能带给人一定的思考。本课的两首古诗就既给我们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美,又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一起体会,看谁能发现并理解它们。这里既向学生渗透了古诗的又一个特点(文理结合,情景交融),又明确提示学生本文就有哲理需要我们体会。既自然导入了下一个环节,又提示了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要注意的问题。这一环节虽然只有简短的三五分钟,但我们觉得已经初步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 检查预习,呈现目标。

中低年级学习古诗,重点就是诵读。读也是学生们在预习时作的最得心应手的工作。所以在这一环节首先给学生一个展示预习情况的机会,指明读一读古诗。这样既满足了学生渴望展示的需要,也达到了指导学生读正确通顺的目的。这首诗中读题目就需要我们进行一下提示:鹳雀楼是一座楼的名字,所以要连起来读。应该读成:登/鹳雀楼,而不是:登鹳/雀楼。

读正确了,就要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了。以往的教学中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讲授、讨论、质疑,而忽略了学生自身具有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这节课我们就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来设计了下面的环节。

《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可是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往往由于不知道学些什么,和不知道怎么学,而使得学习活动盲目和无序。如果这种盲目和无序的学习状态反复出现的话,必然会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越来越淡漠。所以在这次合作学习开始之前,我们依然照例先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我先请学生回忆以前学习古诗的过程,想一想:学习一首古诗,我们要学习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学生们根据以前的学习经验,归纳出以下几点:了解作者、诵读、理解诗意、背诵和默写。我将以上这五点板书在黑板的一侧,以便学生在下面的自主合作中参照。同时及时鼓励这些归纳学习方法的同学是学习上的有心人,鼓励大家都向他们学习。这样就帮助学生解决了学什么的问题。接着向学生提出合作时的要求:今天我们就围绕着几个方面,通过小组合作来学习《登鹳雀楼》这首诗。在学习中,大家要积极发言,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和大家交流。同时将重点内容记录下来,并选出一名中心发言人。最后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最有收获。这些要求的提出,就是在告诉学生们在合作时应该怎样做。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解决了,学生的目标也明确了,在接下来的合作中就有了方向和方法。到了这时,一切合作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了。

3 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合作学习的基本原则中指出:教师要对合作技巧给与指导,并对过程进行时间安排设计。同时还要指导和调控整个学习过程。如果说前面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标的指导的话,那么现在在合作中教师的参与就是对学生在合作中具体操作的指导。我们分组的原则是异质分组,使学生们在性别、智力、能力和性格上具有互补性,每一个人在合作中都能各尽其能。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所以在合作中也会在不同的方面出现不和谐的现象。教师就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调解和指导。(放录像)刚才这一环节我们进行了十分钟。可以看出,每组的讨论交流氛围都很浓厚。学生们都很投入。在这里教师的巡视起到了以下两个作用:首先,了解各组合作学习情况。其次,对合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控。

4 全班交流,展示成果,检测评价。

中低年级孩子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他们最期待的就是在交流中展示自己的收获。在合作中主动的表现也是在为汇报时做准备。所以给学生提供能充分展示的平台特别重要。同时语文教学中,合作后的展示汇报是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导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现合作中语文基础知识学习上的漏洞,思想观念上的偏离,学习方法上的缺陷等等各个方面,及时进行补救。在汇报的时候,我们先选一个小组给大家介绍了作者王之涣。由于课前搜集了资料,合作时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所以该组代表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作者,并举出了他的其他两首作品《凉州词》和《送别》。接着又有一个小组主动要求为大家解释古诗的意思。他们先派了一位代表,把整首诗的意思解释了一下。他是这样说的:太阳渐渐落下去了,黄河流向了大海。想要看到千里的景色,就得再上一层楼。他说完以后,同组另一个人立即站起来补充道:依是紧贴着的意思,所以太阳是紧贴着高山落下去的。这样一补充画面就更加明朗了。我把这个字的意思写在了黑板上,并表扬了他。接着同组另一个同学又起来补充道:我补充一下,黄河是滚滚流入大海的。因为我从电视上看到黄河非常大,水流得也特别快特别急,所以应该是滚滚流入大海。这是一个很会联系生活经验的孩子,分析的条条是道。滚滚一词地加入,立即让画面显得气势宏大起来了。我立即表扬了他及这一个小组。肯定了他们互相补充的合作意识及会学习的优点。提示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帮助我们理解文章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使我们理解得更加准确。这是另一组一名学生要求继续补充。他说:我觉得“千里目”不是指千里那么远,就是很远的意思。我给予了肯定。又有一名学生补充说:我觉得后两句话就是说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这也是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听了他的补充,我立即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夸他是个会思考的孩子,一下子就感悟到了作者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每个人都应该像他一样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在这里学生们通过小组间相互补充和其他组的相互补充,自己就完成了整体感知诗意的目标。我接着说:“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诗的意思,下面就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请大家边读边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然后我请一名平时朗读的比较好的同学给大家朗读古诗,其他人边听边想象。读完后请学生们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学说:“我好像看到了一个圆圆的太阳,正慢慢落下去。”有的说:“我好像看到了远处雄伟的高山,被夕阳一照,特别美。”还有的说:“我好像听到了黄河流入大海时发出了特别大的声音。”也有的同学说:“我觉得这幅画很壮观。”我问:“谁能带着这种感受给大家读一下前两句古诗?”我们请了两名学生试读。第一人读完后,一名男生评价说:“我觉得第二句读得不够好,没有读出黄河的气势,读这句声音要特别洪亮。”他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于是我们就请他读第二遍,读完后另一名学生评价说,第一句语气要读得平稳一些。因为太阳是慢慢落下去的。我说:“大家谈得都很好,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幅壮观的画面。”这时我为学生们用课件展示了这幅配有古韵风格音乐的画面,描绘道:“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极目远望,见到远处雄伟的高山,辉煌的落日,听着耳边传来的黄河的怒吼,望着脚下波涛汹涌的河水,不觉吟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播放这个画面的同时,我逐一示意了四名学生朗诵这两句诗文)。这时,由于有画面和音乐的衬托,加上教师的综合描述,学生的体验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读出了黄河的宏大气势。最后我们全班齐读这两句诗文,学生的感情到达了高潮。我又描绘道:“诗人看着眼前这波澜壮阔雄伟壮丽的景色,突然感悟到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又缓缓吟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又示意了三名学生朗诵后两句。学生们把语气等拿捏得很准确。我说:“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诗人一起,站在鹳雀楼上,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完整的朗诵一遍这首古诗。这里我请了五名学生展示朗诵,根据每人朗读诗的不同特点进行了评价。最后我们齐读了一遍全诗,学生的情绪又一次达到了高潮。

接着我请学生试着背诵这首古诗,第一名举手的同学背完后,我请他介绍一下她是怎么这么快就背下来的,他说:“我妈告诉我,理解着背就能很快的背下来。”我肯定了他的方法,告诉学生们理解了文章的意思,就可以帮我们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是一个好方法。第二名学生背完后说:“老师我觉得多读几遍也能让我们很快把古诗背下来。”我引导说:“我们古人有一句话说熟读成诵,意思就是说读得多了,自然而然就背下来了。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要多读几遍。”下面就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这首古诗。用了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大多数学生就已经把古诗背得很熟练了。我们这节课就在学生们琅琅的读书声中结束了。

在这节课上,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主学习的能力,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学习中。从课上我们也发现,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都很强,只是在我们传统的教学当中忽略了学生自身具有的学习能力,教师一味的牵引,反倒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这次尝试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学生们的合作能力又一次得到了提高,也真正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登鹳雀楼》说课设计(西师版二年级上册)]

篇5:《登鹳雀楼》说课设计(西师版二年级上册)

说教材

《登鹳雀楼》是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上册的第17课,作者王之涣,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发感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情感方面: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3、技能方面:能初步学会借助插图、工具书等途径学习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感情读诵古诗。

三、教学准备资料书多媒体课件

说教法、学法

一、做必要的讲解和说明。对作者和鹳雀楼教师做一些详细的说明,帮助学生来理解这首诗。

二、从指导读出停顿入手,教给学生“音断而意不断”的方法。这样可以快速地读出诗的韵律美感。

三、学法随评语等途径渗透。教给学生“利用手中资料或插图来帮助学习古诗”的方法。弄懂重点词语的意思。

四、自读自悟,鼓励质疑。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来使学生从原有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认识和提高。

五、引导合作在合作中探索规律,了解方法,理解全文大意。

六、结合实际拓展延伸,突破难点。结合学生实际来深层次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到山西永济县去看一座楼,(出示图片)这是一座三层的楼阁,因为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飞来休息,所以被人们称为“鹳雀楼”。伸出手,和我一起写写它的名字,师生齐板书。(加拼音,小字头加“隹”字旁。)谁来叫叫这座楼的名字呢?(指多名学生读)

2、鹳雀楼刚刚建好的时候还不怎么有名气。唐代时候,有一位名叫王之涣的大诗人来到这里(板书:王之涣),他登上这座楼作了一首诗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想。从此以后,这座楼就名扬四海啦。这首诗的题目就叫:登鹳雀楼,谁来读读课题。

4、诗中到底写了些什么呢?打开书,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欣赏一下这首千古名诗吧!

二、初读古诗

1、请小朋友先自己读一读这首古诗。

2、(出示全文)指名读,检查读诗。让同学们发现他们读的时候字音方面有什么地方值得学习。学生一起学学他们,把生字再读一读。指名做小老师带读。

3、老师读一读这首诗。学生仔细听一听,老师的读法有什么不同?指导:读出节奏,要在每行的前两个字后面停顿!

4、一起学着老师在书上标出停顿的地方,然后练习读一读,指名再读,齐读。

三、精读课文:

1、常言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说说诗中哪些内容是诗人登上楼阁时看到了?哪些内容是写他想到的呢?

2、登鹳雀楼诗人到底看到了什么?请小朋友读读第一句,然后看看图想一想,再说一说。

交流:(1)指名说。点拨:靠着山在诗句中就是“依山”。太阳下山了,就要看不见了,就是诗中的哪个字啊?“尽”就是“完”了。那“白日”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呢?

(2)再指名说。多美的夕阳下山图呀!提示:“黄河入海流”我们可以调过来理解--就是“黄河流入海”。

(3)(条条江河通大江啊!)诗人在楼上看着黄河水流向大海。想象着黄河水进入大海的场面。想去看看黄河水流入大海的场面吗?播放录像。(叙述:一泻千里的黄河水,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一直向东汇注到浩瀚无涯的大海。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呀!)

(4)看了录像,你觉得黄河怎么样?--能用朗读来表现黄河入海的雄浑的气势吗?指名读,师评(你边读边想,所以读得好!很有气势!)男女比赛。

(5)师边深情地叙述边板画: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正挨着连绵起伏的群(西)山下沉,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地流入大海。诗人观察的视野是多么开阔呀!让我们再把这句话连起来好好的读读。(师生齐读!)

3、看着这样壮观的情景,诗人情不自禁地想到--(生齐读)读了这句,头脑里有什么小问号吗?(重点:欲穷更千里目)谁能帮帮他?你是怎么知道的?(表扬,联系上下句理解,会学习!)故事中有些字很难知道意思,其实我们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来查找答案。今天,老师查找资料,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老师出示词语意义)。现在能完整的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自己读读诗,看看字意,试着说说,一会儿我们全班来交流。(工具书的作用真不小,这么快就解决问题了。)

4、诗人说的再登一层,真的是让我们再登一层吗?还记得《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吗?小松树长之所以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那是因为--大山爷爷把它托起来的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板贴:登高才能望远)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曾说过类似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合作的力量是最大的。现在请你们和同座伙伴合作把把诗人登楼后看到的和想到的连起来说说,好吗?(看得出你们一节课都在认真听!好样的!)

6、这就是名扬天下的古诗“登鹳雀楼”。今天小朋友们学得真棒,老师要奖励你们,我给你们配乐配录像,请你们来配音,一边读一边想像诗句中的画面,可以加上自己的感情,甚至动作。相信你们这次会读得更好。现在你们就是大诗人王之涣了,试试看--个人读,齐读。

7、小朋友读得多好呀!让老师更喜欢这首诗了。我们把它背下来好吗?谁来试试?(学得好,记得牢啊!向你们学习!)

8、回去我们也像这样把古诗背给家长听,告诉他们诗意和作者,能行吗?

四、总结、延伸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话可是一句千古名句啊,鹳雀楼的名气之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句诗。因为它不光用在登楼上,经常被别人用在学习、工作等许多地方用来鼓励自己或别人呢!当我们的班长被评为校“三好学生”的时候,老师为了让他不骄傲,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荣誉,就会鼓励他,在他的素质报告书上写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采访罗高扬:当你跳绳比赛中取得年级第一的时候,我们同学们也可以这样对你说-谁来说?

△采访戴铭君:虽然你钢琴已经考过5级,但老师还想对你说,你猜,说什么?其他同学也可以帮忙。

2、王之涣是唐朝非常著名的一位诗人,小时候就聪明过人。成年后,曾做过官,但被人诬告就辞去官职。游历祖国名山大川结交文坛名人,前后达之久。后又当官,业绩显著,就要高升时,不幸得病去世。但性格豪爽,他的诗写得非常好,《全唐诗》中存有六首绝句。其中《登鹳雀楼》和《凉州词》最为有名。今天,咱们就来欣赏另外一篇千古名诗-《凉州词》。这首诗又写了什么呢,你们可以试着用今天学习的方法,回家后啊研究研究,下节课我们来交流,好吗?

3、从你们的话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那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决心。是呀,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事,要想更上一层楼,都需要再做一番努力!今天我们更上一层楼,明天,我们就会“穷千里目”!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读出对这首诗的新的理解、感受。(配乐)最后老师要奖励你们,送你们一句祝福的话. (示:祝小朋友身体健康,天天开心,学习更上一层楼!)

板书设计

17 登鹳雀楼

想 登高才能望远 (简笔画)

[《登鹳雀楼》说课设计(西师版二年级上册)]

篇6:《登鹳雀楼》非王之涣诗(西师版二年级上册)

《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篇自宋代以来即误作王之涣诗,据最早著录此诗的《国秀集》,知作者为朱斌,不是王之涣。

牐犔拼有名作《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重楼。”此诗唐人选编的《国秀集》题为“登楼”,据司马光《温公续诗话》、沈括《梦溪笔谈》,知所登者为鹳雀楼,补“鹳雀”二字。雀,通鹊。殷尧藩《和赵相光登鹳鹊楼》诗自注:“楼在河中府,前瞻中条,下瞰黄河。”唐蒲州,开元八年改为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

牐犝馐资长期以来误作王之涣的名作。此诗最早见于《国秀集》,作者为朱斌。《国秀集》成书于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芮挺章选录,楼颖作序。书中同时选有芮挺章楼颖两人自己和朱斌王之涣的作品。书中入选作者是按年辈先后排列的。“进士楼颖”排在卷中王维、万齐融之后,崔国辅之前。显然年辈较芮挺章为长,故芮氏请他作序。“处士朱斌”、“进士芮挺章”、“王之涣”在卷下。他们是同时人,其著录应该可信。朱斌诗仅此一首,王之涣录有《凉州词》等三篇。谁诗谁作,两者是清清楚楚的。然宋司马光(1019-1086)《温公续诗话》云:“唐之中时,文章特盛,其姓名湮没不传于世者甚众。如河中府有王之美、畅诸诗。畅诗曰:‘迥临飞鸟上,高谢世人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王诗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二人者,皆当时贤士所不数,如后人擅诗名岂能及之哉!”“白日依山尽”篇作者成了王之美。又,沈括(1031-1095)云:“河中府鹳雀楼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文奂、畅诸三篇能状其景。”诗的作者又成了王文奂。而到《文苑英华》中此诗作者却成了王之涣。《文苑英华》虽始编于北宋太宗时李昉等人,错讹极多,且随意妄改,几经周折,到南宋孝宗时又命周必大等人重新校订,直到宁宗嘉定四年(1204)才刻板问世;上距《国秀集》成书已四百六十年,距司马光、沈括也已一百五六十年。清初修《全唐诗》,此诗同时收入朱斌王之涣名下,诗末句朱诗作“更上一重楼”,王诗作“更上一层楼”。其后沈德潜编《唐诗别裁集》、孙洙选《唐诗三百首》,都把“白日依山尽”篇作为王之涣诗。由于这两部书特别是后者的广泛流传,因此这首诗当作王之涣的名作差不多家喻户晓。这种讹传始于《文苑英华》,强化于《唐诗别裁集》与《唐诗三百首》。以后选本无不以为王之涣诗。时至今日,此诗著作权应据《国秀集》归还朱斌。

牐犞毂螅据《国秀集》作者排列顺序,知为唐玄宗时人,《国秀集》称之为处士。但司马光、沈括等人所记必经亲见目验,司马并录了诗的原文,他们的记录也应该不误,我们可以这样推想,诗为朱斌所作,由有个叫王之美或者叫王文奂的人将诗题写于鹳雀楼上,司马光、沈括等见之因而记录下来。推想不能作为根据,但正确与否,都不影响朱斌的著作权,因《国秀集》的可信性自较晚几百年以后司马光、沈括等人的笔记更为可靠,何况他们谁也没有说是王之涣。

[《登鹳雀楼》非王之涣诗(西师版二年级上册)]

篇7:《登鹳雀楼》课例点评(西师版二年级上册)

一、课的价值

1、虚心好学,大胆尝试:

①一份教案,你征求了多位教师的意见,修改了六次,足见其向学之心。只有爱学习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学习的学生来;

②尝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执教(先学会的当小老师教大家读7个生字);打擂台表演读(“谁敢说你是全班朗读最好的?”“谁不服,敢把她读下台?”);男女赛读;师生体验性对读;

2、教学语言简洁,富有亲和力和激励性:

①语言简洁,活动指示清楚明白:如,“老师今天也带来一幅与山有关的风景图,请你们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仔细看看,图上画有什么?”、“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读生字,你会读哪个字就教哪个字。”

②注重鼓励性评价,拉近师生距离:如,“你真厉害,教得很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学会的?”、“读得真好,听你们的诵读,老师仿佛看到海天交接处的一轮白日……”、“女同学读得有感情、有节奏,男同学读得响亮、有气势,要是发挥各自的优点合起来读,一定很好听,想不想读?”、“谢谢!你给老师这么好的评价。”“××同学不仅会背古诗,还能读出节奏,真不简单!”、“我们班的男子汉今天怎么了?甘愿服输?”

3、能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注意中心能放在学生的思维上,并及时作出合适的应答。如,学生回答“如果登上鹳雀楼你想干什么?”扯到“要养一只猫,让它抓老鼠”、“我要变成诸葛亮”时,你表现得较从容,懂得追问,并因势利导,把学生的思维指引到讨论的主题上来。

二、课的增值

1、教学过程要“丰实”:好课的标准,我们提出“四实”:真实、朴实、丰实、扎实。其中“丰实”是就教学过程上说的。在教学“打擂台赛读”这一环节时,你用激将法说“谁敢说你是全班朗读最好的?”那些尖子学生马上举手,你分别指示男女学生各一名表演读,然后组织评价。这就是传统教学“少数尖子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做法,其过程是苍白的,参与面窄,效益低。建议这样转变:激发赛度的参与欲望--全体积极准备--“打擂赛读”,评价、点拨,共同获得读好古诗的策略性知识(节奏停顿、重音、进入角色等)--群体“体验性诵读”--个体“品味性诵读”。这样教就“丰实”多了。

2、学生的错误是美丽的课程资源。一位小先生在教读生字“海”时,读成“huǎi”。你说:“他平时读得好,今天是紧张才读错的”就让他坐下来。你是给尊严了,但没给机会。或许他真的不会,需要大家的帮助,或许这个字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个难拼读的字,还有其他同学也需要正音。所以要给再读的机会,直到读准为止,并能当小老师带大家拼读。“让每一个站起来发言的学生都能体面地坐下来;让每一个上台的同学都能风光地走下来”是我们螺城教师恪守的课堂教学原则。

3、写字训练。学写字有如学游泳,下水体验比讨论要领更重要,过程建议这样展开:看字(帖)找关键--尝试写--展评体验关键--修正性练习。

[《登鹳雀楼》课例点评(西师版二年级上册)]

篇8:《登鹳雀楼》是哲理诗还是抒情诗?(西师版二年级上册)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登鹳雀楼》是连黄口小儿都能够背诵的名诗。作者是唐代略带些神秘色彩的王之涣。说他神秘,是因为这位诗人名气不小,但人们对他的生平却所知不多○1,也因为他现存诗作不足十首却偏偏至少有两三首脍炙人口,“皤发垂髫,皆能吟诵”。○2比如这首小诗,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在许多古代诗歌选本中发现它的身影。

也许正应了那句“熟视无睹”的老话,因为我们对这首作品太熟悉了,似乎也就很少有人会对诗歌本身进行一番深入的探究,比如我们不妨一问: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人在作品中到底希望表达些什么?

不妨先读一些有关的赏析文字吧。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从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和一登楼的过程,而含义深远,耐人思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的远的哲理。”○3

这是直接把这首诗归入哲理诗的见解。赏析文字中这样赞叹:

“像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4

“此诗不仅刻画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而且写出了登高远望的襟怀。向西远看,夕阳贴着高山落下,黄河滚滚流向大海。要想看到千里之远,就得再登上一层高楼。后二句揭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一生活哲理,成为不朽的名句。”○5

“《登鹳雀楼》它不仅仅是一首诗,可以让人领略昔日大唐王朝诗人王之涣壮志凌云的胸怀走进他的梦幻世界,和他一起感受世间的苍穹;名而它更像一幅不老的国画:西下夕阳的余晖、奔腾黄河的水流、迭宕起伏的山脉、水天一色的景象。那样富有感染力,那样迷人,让人流连忘返;它也是一坛千年老酒,喝一口品下,醇香四溢回味无穷,陶醉在其中,其乐无穷;更像人生一个前行的座右铭,是自勤勉励,奋发向上,登高望远的一曲华章。”○6

再看看文学史研究专家的意见:

“前两句在辽阔无垠的画面上,以白日运转、河海奔流为生生不息的世界灌注了无限生气。后两句由实入虚,升华为不懈追求、进取不息的感情境界。通篇对偶而不觉其偶,用笔疏朗而气势恢宏。”○7

想想也是,当下许多人不都是这么热中于引用这首诗的后面两句吗?“更上一层楼”几乎已经成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同义语了。然而,这真的就是我国哲理诗的开山之作吗?没有谁可以告诉我们,作为诗的形象主体,“白日”和“黄河”是怎么与诗歌的哲理联系起来的,是用这宏大的景象起兴吗?作者又是为什么无端地发起这样的议论来了呢?

我相信,只要我们肯耐下心来,不带任何先入为主的念头去读这首诗,也许就会发现,这哪里是什么哲理诗,分明就是一首边塞将士思念家乡的抒情诗杰作!

开头两句的句眼是什么?是“依”字,是“入”字。太阳那么自在地依偎在大山的怀抱,黄河那么急迫地向着大海奔流,因为那山就是太阳的家,大海就是黄河的家啊!“白日”与“黄河”都在昭示着归家的喜悦与激动,也都在强烈地触动着远在边塞的将士们那渴盼着归家的心弦。

“千里目”也是个容易唤起读者联想的词汇。“目极千里兮伤春心”○8家园何在,在千里万里之外,那里也许有鬓发苍苍的双亲在倚闾盼望,那里也许有楼头少妇在殷殷盼望,那里也许有闺中少女在伫立守候,那里也许还有牙牙学语的子女在等待着父亲的归来。边塞的战士何尝不是这样的思念着家乡的亲人啊?“欲穷千里目”,这正是思乡情的真切流露。目中尽处是青山,家园更在青山外,青山还被暮云遮……种种难堪的情怀,都在这“欲穷”的凝眸之中。于是,“更上一层楼”,希望能把远在千里之外的家园纳入自己的视野。鹳雀楼啊,这边塞之上高耸的建筑,寄托着多少战士对家乡对亲人的依恋和思念!

王之涣是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边塞诗以恢弘阔大之景和凄恻苍凉之情的结合为基本特色。他的另一首名作《凉州词》,表现边塞将士戍守边关而很少获得朝廷恩泽的隐情:“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而不怒;《登鹳雀楼》则表现了战士们身在边关而心系家园的深情,哀而不伤。从此开始的边塞诗作,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翰,乃至宋代的范仲淹他们,也大抵不脱这样的情感基调。不妨这样说:慷慨报国之情、久戍思归之情和苦境盼恩之情,共同组成了我国古代边塞诗的三大情感主题。而我们对《登鹳雀楼》一诗的解读,似乎一向没有注意到这样的角度。

把一首抒情诗当成哲理诗来读,这固然也能够得到意外的快乐,但毕竟只能算是误读的享受。如果是老老实实的诗歌鉴赏,我们还是应该尊重作品本身的吧。

[《登鹳雀楼》是哲理诗还是抒情诗?(西师版二年级上册)]

篇9:就《登鹳鹊楼》插图与注释矛盾同人教社商榷(西师版二年级上册)

1、既已同意插图作者的观点,承认诗中的“白日”系写夕阳,为何在《教学参考书》中又有意回避?

《登鹳鹊楼》(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31课)配有一幅插图。从插图上看,近处是位于黄河东岸古蒲州城上的鹳鹊楼,远处是位于黄河对岸即黄河西岸远方的山地,中间是自北向南奔流的黄河,太阳位于黄河西岸远方的群山丛中,太阳位于鹳鹊楼西面的群山丛中,说明图中的太阳系夕阳。人教社选中这幅图作插图,表明他们完全同意插图作者的观点:“白日依山尽”系写夕阳落山。然而在《教学参考书》(第四册)中,他们又作如下注释:“白日是指明晃晃的日光,并不是太阳本身”,整句诗的意思是“明亮的阳光照着远处的连绵不断的中条山,一直到天边”。既然你已明确表示同意插图作者的观点,认为诗中“白日”系写夕阳,为什么在《教参》中又有意回避?真让人感到费解。如果你想避开“夕阳朝阳之争”,何不将插图换掉?

值得注意的是:人教社对“白日依山尽”的解释显得十分生硬、主观,请问:这五个字中哪能个字含有“照着什么”、“一直到天边”的意思?如此含混其词,令人难以捉摸。

笔者以为,还是不要回避问题,顺应大多数人的看法,将“白日”解释为“夕阳”为好。其它充分理由且不说,单从字面上看,将“依”解释为“靠近、依傍、挨着”,将“山”解释为“并不确指哪座山”,或“鹳鹊楼西面的山地”或“(日落)西山”,将“尽”解释为“没、下落、沉”,将整句诗理解成“夕阳靠着西山渐渐下沉”,这岂不是更合情合理吗?

2、既已同意插图作者的观点,承认诗中的“山”并非中条山,为什么在《教学参考书》中又明确地讲“白日依山尽”中的“山”是指中条山?

《登鹳鹊楼》一课插图中有山地,但该山地位于黄河西岸远方,肯定不是中条山,因为中条山位于鹳鹊楼的东面,人教社选中这幅插图作为课本插图,表明认可插图作者的观点:诗中的山是鹳鹊楼西面的山地,而不是中条山。然而,在《教学参考书》有关注释中,他们又明白地指出“白日依山尽”中的“山”是指“中条山”,这岂不自相矛盾?

问题不在于人教社能否自圆其说,而在于这个注释使整个诗句解释带来种种矛盾,导致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无所适从。要彻底改变这种众说纷纭的局面,人教社必须在插图与注释中选择其一:肯定插图必须修改注释,肯定注释必须换掉插图。其实,人教社注释“白日依山尽”中的“山”是指“中条山”,,理由无外乎有以下几点:①宋代沈括所著《梦溪笔谈》中有“河中府鹳鹊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之说;②鹳鹊楼以西为渭河平原,不可能有山;③“落日”是红色,不能称作“白日”,“白日”只能是早晨的太阳,所依之山当是中条山;④插图中有山、日、光,应是一轮旭日,旭日所依之山只有中条山。以上四点看似有理,实际上都不足以成为注释的依据,这方面的文章已有不少(如聂在富编著,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疑难问题解答》P211文;《小学教学研究》92年第四期秦克铸文章《夕阳乎,朝阳乎?》等),这里就不再重复论证。总之,没有理由肯定“白日依山尽”中的“山”就是指“中条山”。

笔者以为,“白日”写夕阳没有疑义,诗中的山系黄河西岸远方的山地,或不确指是哪座山,亦或象平常我们说的“日落西山”一样,根本无所谓有没有山,插图与注释相经,插图更贴近诗的意境,应予肯定,注释应尽快修改。

以上看法不尽恰当,仅与人教社商榷,望不吝赐教。

[就《登鹳鹊楼》插图与注释矛盾同人教社商榷(西师版二年级上册)]

鉴赏王之涣《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讲解鉴赏

王之涣《登鹳雀楼》教学反思多篇

关于登鹳雀楼的作文合集

《登鹳雀楼》畅当

《登鹳雀楼》古诗王之涣

王之涣的经典名著《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古诗

古诗《登鹳雀楼》

古诗:《登鹳雀楼》

畅当《登鹳雀楼》诗歌鉴赏(西师版二年级上册)
《畅当《登鹳雀楼》诗歌鉴赏(西师版二年级上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畅当《登鹳雀楼》诗歌鉴赏(西师版二年级上册)(共9篇)】相关文章:

李白登黄鹤楼的三首诗2024-04-16

《登鹳雀楼》古诗文赏析2023-08-21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歌赏析2022-09-05

登鹳雀楼现代的意思2023-10-15

《登鹳雀楼》的诗文赏析2023-09-09

登鹳雀楼古诗拼音2023-08-01

和登鹳雀楼的诗2023-06-24

古诗登鹳雀楼怎么读2022-05-14

登鹳雀楼古诗的原文2023-05-31

登鹳雀楼说课稿模板2023-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