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讲解鉴赏(锦集9篇)由网友“舜汁缘味季”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登鹳雀楼讲解鉴赏,希望大家喜欢!
篇1:《登鹳雀楼 》讲解鉴赏
《登鹳雀楼 》讲解鉴赏
《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成名之作。他虽然只存下六首诗,但是王之涣这六首诗中间,有两首诗都非常有名。《登鹳雀楼》就是他传世的六篇作品中间,最有名的两首之一。
这首诗原名竟然是《登楼》?
这首诗是一首五绝,只有二十个字。我们先看一下诗题:《登鹳雀楼》,如果把“鹳雀”去掉,它就是“登楼”,而其实这个诗的原名就叫《登楼》。“鹳雀”两个字是宋人后来把它加上去的。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鹳雀”,是鸟雀的“雀”,其实还有一种版本是喜鹊的“鹊”。鹳雀楼在今天山西永济县,这个楼已经没有了——元代初年毁于战火。其实这个楼的修建,是南北朝的北周时期修建的。当时修建它的时候,是作为一个军事筑楼,历经隋唐与宋到元代初年在战火中间被毁掉了,一共存在了大约七百多年的时间。鹳雀楼虽然是一个军事筑楼,但是后来它的军事功能淡化了,却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很多人写登鹳雀楼的诗,其中写得最好的就是王之涣的这一首。
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下面我们先看看这一首的四句,二十个字,究竟写了些什么内容,为何它会这么有名。我们先看首句:“白日依山尽”,这个首句,它写了两个意象:一个是“白日”,即落日,“依山尽”是一轮落日傍着远处的山冉冉下沉,一直到最后全部沉落在地平线下面,这是写落日的晚景。这是首句。王之涣写诗、写景有一个特点,他所写的景都是大手笔的景。换句话说,王之涣写的这个景色是非常开阔的,他不是写那种局部的小景,比如写一个虾,写一朵花,写一片草。王之涣的景色描写非常好。这种写法也非常适合他作为一个边塞诗人,写那个边塞景色的时候所用的习惯,这是首句。
次句“黄河入海流”,鹳雀楼有一个特点,它的前面可以看见中条山,它的下面是滚滚而去的黄河水。所以,可以看到黄河,但是至于入海,那肯定是看不到的。在山西——咱们且不说永济——太行山以西的山西,如何能看到黄河入海,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首句跟次句的两句写景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了。首句的“白日依山尽”是实景,次句的“黄河入海流”是虚景,这个景色的描写是虚实结合来写的。“入海”是诗人的想象之景,而“白日依山”是所见之景,一实一虚、虚实结合,但是虚实结合仅仅是它的局部特色。并不是全诗的特色,仅就写景而言这两句是很有特色的,一实一虚。
后两句名气更大,“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个“穷”字是我们理解这首诗非常关键的一个字。这里要区分“穷”的古义和今义:“穷”的今义是没钱,但是“穷”的古义不是没钱的意思,“穷”的古义是尽,我们今天说的“穷”,古人不用“穷”表达,而用“贫”,古人的“贫”相当于今天的“穷”,古人的“穷”相当于今天的“尽”。所以“欲穷千里目”就是想让我们的眼看得更远,能够看到千里之遥的地方,那就需要在鹳雀楼上再登一层。鹳雀楼一共三层,我们根据最后一句来看,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他原本所处的大概是比较低的楼层。他觉得想要看得更远,那么就需要登得更高,你才能看得更远。因而才有了后两句——非常有名的哲理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将全诗的格调大大提升了。这首诗之所以有名,其实并不在前两句的写景,这首诗的名气,完全在于后两句的说理。所以我们今天去欣赏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其实最重要的应当看到这首诗它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
这首诗的高明之处在哪里?
从《诗经》开始就有了哲理诗,但中国古代的哲理诗并不是很发达。我们在哲学思辨方面和西方的一些民族相比,我们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虽然我们的先秦诸子中,有一些思想家,他的思辨能力已经很高了。但是我们就诗歌中的哲理诗而言,整个的中国古典诗歌之中,哲理诗的成就不高。而这首诗应当是中国古代哲理诗中非常有名的一首。但依我个人而言,它仍然不是中国哲理诗中最高的境界。
中国古代的哲理诗大概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通篇并不讲哲理的,但是它其中有一句两句讲的是哲理,这样的诗也叫哲理诗。比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苏轼很有名的一首诗《题西林壁》。整个这首诗并不是讲哲理的,但后两句讲了哲理,这是中国哲理诗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另一种形式,就是像我们今天欣赏的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他这个诗就是一首比较完整的哲理诗了。它前面两句写景,后面两句说理,写景是为说理服务的,全诗的重心不在写景,重在说理,这是中国哲理诗的第二个境界。最高的一个境界、最好的一个境界不是这种形式,而是通篇看起来没有说理,实际上是在说理。比如王昌龄的《闺怨》诗,它表面上看起来是写一个闺中少妇的怨情,但实际上是一首非常高明的哲理诗。他讲的是目标和过程的关系问题。这首诗还只直接把哲理说出来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而在王昌龄的《闺怨》中,全诗没有一句说理,但是全诗就把过程跟目标的`关系讲得十分透彻,那才是真正的最高层次的哲理诗。所以谈到这里,实际上我们从诗的内容分析讲到了这首诗的特点。
我觉得这首诗它其中最好的一点就是写景与说理的有机结合。它前面的两句十个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用大手笔、大写意的手法写了一个阔大的边塞景、写了一个非常辽阔的一个画面,如果这个镜头今天用摄影来拍的话,它一定要用广角镜头才能把这么一个宏大的画面收入自己的镜头之中。但这两句并不是诗人的主旨所在、并不是诗人落笔的重心里所在,诗人的重心在后两句的说理,他明讲出只有登高才能望远,这才是这首诗要讲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道理。
这是作者王之涣在坎坷的人生中悟出来的一个人生道理,他将其写到了诗中,成就了这一首边塞诗。因为边塞诗写景、抒情的比比皆是,用边塞诗来说理,而且把景色和哲理能够融合得这么巧妙、能够融合得这么样没有缝隙——完全是无缝对接,这是非常罕见的。这就是王之涣这首诗的高明之处,但是我们在理解上,还应当再加深一步。从表面上看他讲登高方能望远,但是他隐含了另一层意思:只有登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
这层意思我们要简单说两句。第一层是为第二层做铺垫的,第一层说你只有登高,你才能望远,第二层说你登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这个更高就是一个平台。如果你站在全局的平台上,如果你站在国家层面的平台上,如果你站在世界格局的层面上,如果你站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大趋势的层面上去看问题,那么你会看得更远、看得更深。当你处理眼前的问题的时候,你才会处理得更符合全局,所以这首诗的价值恰恰就在它的说理部分。
这首诗的作者到底是谁?
最后一点,我想谈谈这首诗的作者。这首诗的作者其实是个大问题。关于这首诗的作者问题,并不是我们的教材出了问题。而是记录这首诗的许多文献在记录中出了问题。这首诗的作者,我们一开始就讲了,我们今天欣赏的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明确地说明它的作者是王之涣。然而其实这个作者王之涣,是很有问题的一个事情。我举一部书为例——这部书现在尚有流传——这部书叫《国秀集》。这个《国秀集》中收录了这首诗,但是和我们今天说的这个本子有两点不同:第一,它的末句不是“更上一层楼”,而是“更上一重楼”,“一层”和“一重”是一个区别。第二,它的作者不是王之涣,是朱斌。即是说唐玄宗天宝三年大学士芮挺章编《国秀集》的时候,明确地记载它的作者是朱斌,那就带来一个问题,究竟它的作者是朱斌还是王之涣。而芮挺章编的《国秀集》是唐人编的唐诗集,也就是当代人编的当代诗歌集,所以按照一般的常理来说,可靠性比较强。之后宋人做了大量的唐诗整理工作,这里我们举两条文献来谈一下。一是宋代一个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他写有一部书叫《温公续诗话》。其中记录了“白日依山尽”这首诗,而且说明了它的作者是王之美,这出现了第三个作者。第二个我们需要知道的文献,是宋代一个著名的文人科学家沈括所写的《梦溪笔谈》。他在《梦溪笔谈》中,他提到了这首诗,还说这首诗的作者叫王文涣。王文涣跟王之涣就有点意思了,我估计大概用毛笔去写“文”和“之”的时候,可能由于写作和传抄过程中会出现一点错误,王文涣和王之涣还比较接近。
另外,宋人又一个出问题的地方,是在宋太宗时期编的三大书中:第一部是《文苑英华》,第二部就是《太平广记》,还有第三部书是《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和《太平御览》和这篇作品无观。和这篇作品有关的是《文苑英华》,在《文苑英华》记录这首诗的时候,明确地记录“白日依山尽”这首诗的作者是王之涣。可见,把这首诗的作者定为王之涣的始作俑者是宋人编的《文苑英华》。《国秀集》的编纂是天宝三年,到《文苑英华》的编纂年限中间相差了四百多年。对于我们来说,是相信当代的唐人,还是相信四百六十年后的宋人?毫无疑问,我们应当相信《国秀集》的唐人。
而造成我们今天认为《登鹳雀楼》这首诗是王之涣的其实影响最大的是清人。清人沈德潜编的《唐诗别裁集》定这个“白日依山尽”这首诗是王之涣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另一个是流传更广的一个清人名为孙洙所编的一部《唐诗三百首》,它里面把《登鹳雀楼》的作者也定为王之涣。由于有《唐诗别裁集》,又有《唐诗三百首》都说是唐代的王之涣,所以这首诗就名正言顺地归入了王之涣的名下了。
现在我们可以比较负责任地说,《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这首名作不是王之涣的,它的作者应当是朱斌。可惜朱斌在那个时代去世太早,尚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法,朱斌没有办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他的作品被王之涣冒名顶替了许多年,它成就了王之涣却毁掉了朱斌。到今天,我们应当为朱斌正名,这样王之涣仍然不失为一个伟大的边塞诗人,同时我们也应当给朱斌一席之地。
篇2:登鹳雀楼讲解鉴赏
登鹳雀楼讲解鉴赏
这首诗是一首五绝,只有二十个字。我们先看一下诗题:《登鹳雀楼》,如果把“鹳雀”去掉,它就是“登楼”,而其实这个诗的原名就叫《登楼》。“鹳雀”两个字是宋人后来把它加上去的。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鹳雀”,是鸟雀的“雀”,其实还有一种版本是喜鹊的“鹊”。鹳雀楼在今天山西永济县,这个楼已经没有了——元代初年毁于战火。其实这个楼的修建,是南北朝的北周时期修建的。当时修建它的时候,是作为一个军事筑楼,历经隋唐与宋到元代初年在战火中间被毁掉了,一共存在了大约七百多年的时间。鹳雀楼虽然是一个军事筑楼,但是后来它的军事功能淡化了,却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很多人写登鹳雀楼的诗,其中写得最好的就是王之涣的这一首。
这首诗的内容
下面我们先看看这一首的四句,二十个字,究竟写了些什么内容,为何它会这么有名。我们先看首句:“白日依山尽”,这个首句,它写了两个意象:一个是“白日”,即落日,“依山尽”是一轮落日傍着远处的山冉冉下沉,一直到最后全部沉落在地平线下面,这是写落日的晚景。这是首句。王之涣写诗、写景有一个特点,他所写的景都是大手笔的景。换句话说,王之涣写的这个景色是非常开阔的,他不是写那种局部的小景,比如写一个虾,写一朵花,写一片草。王之涣的景色描写非常好。这种写法也非常适合他作为一个边塞诗人,写那个边塞景色的时候所用的习惯,这是首句。
次句“黄河入海流”,鹳雀楼有一个特点,它的前面可以看见中条山,它的下面是滚滚而去的黄河水。所以,可以看到黄河,但是至于入海,那肯定是看不到的。在山西——咱们且不说永济——太行山以西的山西,如何能看到黄河入海,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首句跟次句的两句写景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了。首句的“白日依山尽”是实景,次句的“黄河入海流”是虚景,这个景色的描写是虚实结合来写的。“入海”是诗人的想象之景,而“白日依山”是所见之景,一实一虚、虚实结合,但是虚实结合仅仅是它的局部特色。并不是全诗的特色,仅就写景而言这两句是很有特色的,一实一虚。
后两句名气更大,“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个“穷”字是我们理解这首诗非常关键的一个字。这里要区分“穷”的古义和今义:“穷”的今义是没钱,但是“穷”的古义不是没钱的意思,“穷”的古义是尽,我们今天说的“穷”,古人不用“穷”表达,而用“贫”,古人的“贫”相当于今天的.“穷”,古人的“穷”相当于今天的“尽”。所以“欲穷千里目”就是想让我们的眼看得更远,能够看到千里之遥的地方,那就需要在鹳雀楼上再登一层。鹳雀楼一共三层,我们根据最后一句来看,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他原本所处的大概是比较低的楼层。他觉得想要看得更远,那么就需要登得更高,你才能看得更远。因而才有了后两句——非常有名的哲理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将全诗的格调大大提升了。这首诗之所以有名,其实并不在前两句的写景,这首诗的名气,完全在于后两句的说理。所以我们今天去欣赏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其实最重要的应当看到这首诗它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
篇3:登鹳雀楼鉴赏
登鹳雀楼鉴赏
唐 王之涣
白日②依③山尽④,黄河入海流。
欲⑤穷⑥千里目⑦,更⑧上一层楼。
注释
①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蒲
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意画
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
②白日:太阳。
③依:依傍。
④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⑤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⑥穷:尽,使达到极点。
⑦千里目:眼界宽阔。
⑧更:再。
译文
现代文译文之一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现代文译文之二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据《清一统志》记载,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王之涣的这首五绝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
鉴赏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诗笔到此,看似已经写尽了望中的景色,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至绛(今山西绛县)。讲究义气,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用词十分朴实,造境极为深远。传世之作仅六首诗。[20] 其中《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其一)和《送别》三首皆著名。
篇4:《登鹳雀楼》鉴赏
年代: 唐 作者: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解】:
1、鹳雀楼:在今山西省蒲县西南,传说鹳雀经常栖息于此。
【韵译】: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评析】: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诗。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浑,放眼宇宙之无限,寓寄哲理之深沉。诗的两联皆用对仗,而且对得顺乎自然,气势充沛,浩大无边,浑然天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被作为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铭,遗芳千古。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据《清一统志》记载,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王之涣的这首五绝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诗笔到此,看似已经写尽了望中的景色,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作者介绍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汉族,并州(山西太原)人。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王之涣出身于太原王家,为当时望族。他的五世祖王隆之为后魏绛州刺史,可能因此而移家绛州的。曾祖王信,隋朝请大夫、著作郎,入唐为安邑县令。祖王表,唐朝散大夫、文安县令。父王昱,鸿胪主簿、浚仪县令。从曾祖到父亲,虽然皆为官,但均为小官。王之涣出身于普通仕宦之家,排行第四,自幼聪颖好学,年龄还不到 20岁,便能精研文章,未及壮,便已穷经典之奥。不知何故,王之涣未走科举之途,而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簿。任衡水主簿时,王之涣父母均已去世,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
王之涣才高气盛,不愿为了衡水主薄的卑职而折腰,加上有人诬陷攻击,他便愤然辞官而去,“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王之涣墓志铭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珪爵,酷嗜闲放。”在家过了闲散自由的生活。后来他的亲朋好友觉得他这样一直沉于下层,不是办法,便劝他入仕。后来补文安郡文安县尉,仍是一不起眼之小职。他在职风清白著称,理民以公平著称,颇受当地百姓称道。谁料不久,他竟染病不起,以55岁之壮年,卒于官舍,葬于洛阳。
如此有才华之人,可惜终不见用,天也不假其年。这也是一切有才华的正直知识分子的常见结局。他的诗虽只流传下六首,但这寥寥数首,确为我国古典文学宝库的精华。
篇5:登鹳雀楼古诗鉴赏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翻译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夕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6.穷:尽,使达到极点。
7.千里目:眼界宽阔。
8.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鉴赏
这首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的景象也是壮阔的,气势雄浑。这里,诗人是运用了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杜甫先生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诗笔到此,看似已经写尽了望中的景色,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像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篇6:《登鹳雀楼》王之涣鉴赏
《登鹳雀楼》王之涣鉴赏
【原文】
登鹳雀楼①
白日②依③山尽④,黄河入海流。
欲⑤穷⑥千里目⑦,更⑧上一层楼。
【注释】
①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1]
②白日:太阳。
③依:依傍。
④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⑤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⑥穷:尽,使达到极点。
⑦千里目:眼界宽阔。[7]
⑧更:再。
【白话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创作背景】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
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广辽远。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耐人探索。“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周复纲说,这首诗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美和哲理的统一,是客观与主观的和谐,是伟大的艺术再现和创造。
【作者介绍】
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至绛(今山西绛县)。讲究义气,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用词十分朴实,造境极为深远。传世之作仅六首诗。
篇7:登鹳雀楼王之涣鉴赏
登鹳雀楼王之涣鉴赏
诗词意境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广辽远。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耐人探索。“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周复纲说,这首诗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美和哲理的统一,是客观与主观的和谐,是伟大的艺术再现和创造。
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
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
加暗淡,可称为静景,为静怡之美;黄河向海而流,这不是所谓“定格”,而是奔腾咆哮、滚滚南来,东流入海,充满了无限的生机,雄壮气势存于永恒的运动中。两句动静结合,形成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又瞬息多变的壮丽图画。
虚实结合
首句着笔远景,天空一轮白日西沉消失在万山丛中,次句由楼下近景奔流的黄河延伸,直至远方的海洋。这样,西边的落日和东边的流水,把看得见的落日和意念中的.大海(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结合起来,把当前景与意中景巧妙溶合为一,由远及近再及远,使画面无边的宽广和深远,这样着墨也为后两边诗词安排了无穷的遐想。
景入理势
日本遣唐使高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强调“景入理势”,意思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说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纯粹的哲人以说教者的姿态出现,可以使人膜拜。而哲人似的诗人以朋友的身份说话,就足以使人感奋与追求。
全文对仗
该诗是一篇全篇都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色由四个五言句组成,共分为两联,绝句没有对仗的硬性规定,所以一般可以不对仗。很多对仗的绝句也只是有一个对仗句了。而出现两个对仗句式时很容易造成堆砌的感觉,处理不好会非常僵化。这首诗首联采用正对,句式极为工整,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相关评论
《古今诗话》:河中府鹳雀楼,唐人留诗者极多,唯王之涣、李益、畅当诗最佳。
《唐诗解》:日没河流之景,未足称奇,穷目之观,更在高处。
《唐诗选》:玉遮曰:不明说“高”字,已自极高。
《唐诗训解》:结语天成,非可意撰。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大豁眼界。
《唐诗摘钞》:空阔中无所不有,故雄浑而不疏寂。
《诗境浅说续编》:前一句写山河胜概,雄伟阔远,兼而有之,已如题之量;后二句复余劲穿札。二十字中,有尺幅千里之势。
沈括《梦溪笔谈》中记道:“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首能壮其观”。这三首中,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王之涣、畅当的诗则是五绝,均题作《登鹳雀楼》。其中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最为脍炙人口,畅当的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畅当之诗终输一筹,没有王诗有韵律、有激情,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9月,根据武汉大学教授王兆鹏对唐诗影响力的研究,中华书局出版的《唐诗排行榜》一书。其中,《登鹳雀楼》排名高居第四位。
篇8:古诗登鹳雀楼鉴赏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之一,为人豪放,常击剑悲歌,以参加科举考试为耻,与著名诗人王昌龄、高适、崔国辅等均有唱和,交往颇深。《全唐诗》仅存录他的六首绝句,其中七绝《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和五绝《登鹳雀楼》是古今传诵的名作。
唐代诗人王之涣有一首小诗《登鹳雀楼》,文字不多,理解起来似乎没有多大障碍,但在解读过程中若以朗诵取代吟诵,就可能误读这首诗。全诗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当今的古诗教学中《登鹳雀楼》往往被解读为励志诗,这在关于这首诗的诸多赏析文字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如“这里有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短短二十字,绘写雄伟壮阔的时空之景,抒写豪迈进取的人生之志,寄寓登高绝顶的深邃哲理,虚实相生,实而不死,空(灵)而不泛,意韵之深远可以说是超迈古今”。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同样认为,《登鹳雀楼》“诗境壮阔雄浑,反映出盛唐士人高远开朗的胸襟”,总之,不外乎进取、壮阔、昂扬、积极等,笔者以为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也是以现代朗诵的方式学习古代诗文的问题所在。
那么,在古诗教学中引入吟诵环节之后,这首诗究竟应该作何理解呢?在结合吟诵教学之后,笔者得出了以下认识。
首先,来看入声字。这首诗不仅以两个入声字“白”、“日”开篇,奠定了整首诗痛苦压抑的基调,而且全诗20个字中有6个入声字:“白”、“日”、“入”、“欲”、“目”、“一”,令读者感悟到一种压抑的情绪。为什么入声字就能表达压抑的情绪呢?因为入声字的发音特点是读得短促,有发音一半却要生生憋回去的感觉。作者能娴熟地运用具有这种感觉的入声字,其音色、音调往往感染着读者,让读者感受到作者仿佛在有意无意地压抑着自己,所以即使当代读者认定其为励志诗,笔者以为也是压抑中的兴奋,这种兴奋不是空喊口号式的兴奋,而是一种更深沉的兴奋,说它“沉郁顿挫”也不为过。古人说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什么是“顿挫”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他爱用入声字,而且用得好。入声字也可以用韵,柳宗元《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押的是仄声韵。岳飞《满江红》一开篇:“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同样如此。古诗的语音承载了表达语意的功能,《登鹳雀楼》中入声字的运用已经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并非开阔昂扬,而是“压抑中的壮阔动荡”之绪。所以,不分析社会背景,不了解作者生平,不涉及文字内容,通过诗人在诗中入声字的使用已经把握了诗歌的情感走向。这种阅读效果,得力于对该诗入声字的感悟,是现代的朗诵所达不到的。
第二,王之涣《登鹳雀楼》的韵部与诗意之间的联系也值得注意。这首诗押的是12韵部iou的韵,事实上,iou韵一般不会蕴涵奋发图强之意。因为这个韵发音绵长,口型逐渐在合拢,同韵部的字有“秋”、“悠”、“游”、“忧”、“囚”、“仇”、“惆”,忧伤缠绵,幽远忧郁,适合于表达不尽的忧思。今天读诗不拖韵字,自然很难感悟到这种情绪蕴涵。抒发昂扬情感的韵部往往开口度较大,如a、ao、ang,一定是开阔的情感,李白的《静夜思》虽则思乡,却并不低沉,反而呈现出一种明朗清爽的境界,因为他用的是ang韵。现代的汉语词典按照英文字母顺序排列,使人们很难领略汉字的韵律之美。如果能以韵部来排列,就会发现相同韵部的字,其语意风格和范围大体一致。古人在学习韵部的时候,老师都会告诉大家,何韵豪放,何韵萧散,何韵悲伤,何韵欢快。韵都有自己的风格,不可乱用,古人写诗词之前用什么样的韵一定是别有深意的。陆游的`《钗头凤》上半阕都用上声韵,因为上声婉转,表达珍爱之意。下半阕转用去声韵,因为去声决绝,表达无奈的痛苦,同样也承载着表意的功能。《登鹳雀楼》这首诗的用韵已经告诉了读者,这首诗想要抒发的情感是悲伤、忧愁、压抑的,但当代人为何感悟到奋发图强之意呢?自然是词语所蕴涵的意境所致。所以,笔者以为读诗应全方位感悟之,而不拘于一隅。
第三,音之长短在古诗教学中也需注意。古诗的字音有3种:长音、短音、中音。“白日依山尽”,“白”“日”是短音,“山”是长音,“依”“尽”是中音,“黄河入海流”,“河”、“流”是长音,“入”是短音,“黄”、“海”是中音。按长短阅读全诗,读者马上就会感觉到,那么大的黄河一下子入到海里去了。这两句在讲什么呢?太阳落山,黄河不返,诗人在感慨时光飞逝。在太阳刚升起的时候人们不会有这样的感叹,往往看到太阳落山就会感慨时间太快。那么壮阔浩荡、长长的黄河也不能回返,何况自己,一下子“压抑”的感慨就来了;但这“压抑”之感慨的背景是“白日”“山”“黄河”“海流”,而不是“枯藤”“老树”“小桥”“流水”。《论语》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川是哪里,就是河边,孔子望着河中奔腾不息的水,感慨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不会停歇。
“欲穷千里目”,“欲”、“目”是短音,“穷”、“里”是中音,“千”是长音,错落有致。诗人不甘心时光如此离去,多想抓住飞逝的时光,“更上一层楼”。“一”为短音,“更”、“层”为中音,“上”、“楼”为长音,文字的表面含义似乎还是积极的,可是鹳雀楼只有3层,而太阳即将下山,黄河在奔流不息,楼却不能再向上了。这里面有什么?无奈和伤感。但是,固然无奈、伤感,却深藏着一个“欲穷千里目”的强烈愿望,如此一波三折,不正如那壮阔动荡的黄河吗?
第四,这首诗的核心意象别有深意。登楼在古人心中、笔下意味着什么呢?学习诗歌为什么要关注意象呢?那是因为古人在创作的时候,意象的选择就是情感的选择,这既有一脉相传的渊源,也有约定俗成的习惯。杜甫说“花近高楼伤客心”,辛弃疾说“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在古代,登楼一般就是伤心的意思!王粲登楼而悲,这是典故。“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古代,人们每逢心中愁思郁结,情绪难平时,往往登高远望,试图消解块垒,但实际上却增加了内心的忧思。所以,宋代词人会有惧怕登楼的心理倾向,柳永《八声甘州》“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总之,登楼是一个较有张力的意象,叹老、思乡、怀人以及各种各样的情怀都可以与它建立联结,但是,它是一个以忧念为基调的情感抒发。《登鹳雀楼》也在用登楼的意象表达愁思,希望能挽留时间,却又因为时光无法挽留而带来很深的伤感,所以这首诗更多的是无奈,是伤感,或者是绝望,即使能领悟到让人奋进的情绪,也不是直线发展的情绪,而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奋进”,说它“沉郁顿挫”也不为过。
篇9:《登鹳雀楼》诗词鉴赏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4.穷:尽。
5。千里目:眼界宽阔。
6。更:再。
【诗意】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写作特点〗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 和登鹳雀楼的诗
【登鹳雀楼讲解鉴赏(锦集9篇)】相关文章:
《童趣》全文与翻译鉴赏-古文诗词2022-09-05
次北固山下教案2024-05-06
诗词解释与鉴赏2023-04-18
登鹳雀楼古诗2022-10-31
高一语文《滕王阁序》教案设计2023-09-27
古诗《登鹳雀楼》2023-08-14
古诗:《登鹳雀楼》2023-08-11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乐游原2022-10-30
描写黄河的古诗介绍2022-05-06
描写黄河的古诗2023-08-31